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通用12篇)
1.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充实的一学期工作即将画上句点,我校这一学期的养成教育工作也进进了总结与反思阶段。本学期我校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上学期取得的成绩为基础,扬长避短,逐步推广养成教育,力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帮助学生育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目标,坚持不懈
我校本学期依然以《中小学养成教育治理细则》为养成教育培养内容,在全面推广各种习惯的同时,确定重点内容,我校按照局重点工作把读记习惯和书写习惯作为重点培养目标的同时,把学生的听课习惯和作业习惯也作为本学期的主要培养内容。
开学初我校要求各位教师针对自已所教学科的特点制定计划,在学期中并针对学生听课的具体情况,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开展教师论坛活动。业务校长和教导处深进班级听课,了解班级学生的上课情况,及时与教师进行信息反馈。
二、具体习惯的培养
1.作业习惯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我校在作业习惯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开学初制定作业要求,要求班主任按时留作业,作业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学生的字迹要工整,本面要整洁,班主任批阅要及时,避免错批。教导处和业务校长每月对各班作业进行不定期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和班主任交流,不断整改,同时把检查情况按等级评定,与教师期末考核挂钩。本学期学生的作业效果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
2.范文参考网听课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并不是一夕培养成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业务校长深进班级听课,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并和任课教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展开论坛,针对学校教师的教学状况,业务校长利用业务学习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不断进步教师上课的教学能力,力求通过教师丰富的课堂内容、诚挚的关心和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多方面吸收学生的留意力,进步学生的听课能力。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听课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
3.写字习惯的培养 为了全面进步学生的写字能力,我校把天天下午1:00到1:15这段时间设为写字时间,同时把科任教师分配到各个班当副班任,一同深进学生当中从坐姿、握笔姿势、字的基本笔画等细节处指导学生写字。业务校长和教导处天天深进班级监视写字教学的完成情况。
同时在教师中间开展师生齐练活动,教师天天坚持练习粉笔字和钢笔字,在不断进步自身写字能力的同时为学生起表率作用。
通过这一学期的全面努力,我校师生的写字水平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4.读记习惯的培养 教育工作德育为先,为了更好地从小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范文写作我校本学期把《***规》引进学校,每名学生人手一本新版《***规》。天天早上7:30到7:45这段时间我校设为诵读时间,班主任逐句讲解后,要求学生诵读《***规》,让学生在中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2.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篇二
小学养成教育是指从儿童、少年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实际出发,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规定为指导,遵循行为产生与习惯形成的规律,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小学生逐渐养成有利于自身成长,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交往、做事、生活等方面的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养成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小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期盼,也是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养成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1. 全程性和一致性原则
养成教育必须要遵循全程教育的原则,首先学校要制定养成教育的目标和计划,然后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信息反馈,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其次,学校要加强共建共育工作,优化学校内外教育环境,形成以学校为主,以家庭、社会教育为辅的教育机制,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保证养成教育的一致性。
2. 养成教育的规范性原则
养成教育是学校全体教师的事,学校要调动学校的一切力量,人人参与到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中,形成管理养成,教书养成,服务养成,自我养成的教育机制。在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要求和束缚,建立健全学校制度,使养成教育按照规范化标准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
3. 引导性原则
要想做好养成教育,教师要通过形象的活动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
三、小学养成教育的途经探索
1.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养成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
教师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的行为习惯,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要注意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仪的形象,教师以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以深厚的情感、大方的举止、和蔼可亲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创设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道德和思想情操受到感染和熏陶。班主任在养成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对小学生加以暗示,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增强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新学期学生报到前,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清理自己的学习环境和设施。每天早上,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早读,长期坚持就会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影响,有利于增加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 加强考核与评估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加强检查评比,而且这项工作必须坚持经常性。可建立科学的管理结构,班主任—科任老师—班干部—学生,层层检查,逐级落实,例如现在很多小学设置执勤生,从每个班级里选出一些优秀班干部定期对其他学生的校园纪律、课间操质量、环境卫生、学生关系相处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政教处对课间纪律进行检查,检查时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考核细则执行,要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列入班级考核,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还是靠学生自己,要把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学校可以实行学生成长档案评价办法,在学生记录中,增加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师评等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4.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作用
在养成教育中,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是两个重要因素,学校养成教育是否能达到良好效果,依赖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所以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影响不容忽视,小学学校要协调好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家长要理解和配合学校的制度和教育方式,和学校在学生的教育上达成共识,这是养成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
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开端,是向中学过渡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是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是学生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和教育事业进步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做好养成教育是当代小学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情,创新养成教育模式也是适应时代需求的主张。
摘要:小学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学校和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当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阐述了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几项原则,提出了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养成教育,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淑媛.论小学教育中的养成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5(1).
3.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养成教育 工作实践
一、强化管理,建立立体交互的养成教育网络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育人之事;学校无闲人,人人是育人之人。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积极参与,学生会、中队相互督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校外辅导员、监督员跟踪评价,形成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养成教育立体网络。
二、健全制度,确立实效有序的养成教育体系
首先,健全制度,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同时针对每项养成教育内容和活动拟定了具体的规定和行动方案,为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次,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学校针对学生年龄和发展情况制订了《学校养成教育系列化发展方案》,在工作中,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从小、从细、从实确定养成教育“两会”、“三讲”、“四结合”的目标。“两会”:会读书,快乐分享;会生活,收拾整理。“三讲”:讲秩序,排队活动;讲礼貌,说文明话;讲卫生,安静就餐。“四结合”:与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结合;与养成教育主题活动结合;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结合;与家庭和社区结合。为师生养成教育的实施、发展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建立了一个科学有序、操作性强的养成教育目标体系。
三、优化队伍,营造师生相长的养成教育氛围
(一)师德,是教育的基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校始终将“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放在学校工作之首,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奉献、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通过学习与培训,转变教师观念;通过竞赛与活动,提升教师业务;通过评比与选拔,树立教师楷模。
(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养成教育单纯靠学校督导、教师培训,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自觉行动,一厢情愿,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功败垂成。因此,我校建立了校级红领巾监督岗和班级监督员,轮流进行值日评比。师生互为一体,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善、内化。
四、美化校园,营造催人奋进的养成教育环境
我校一直以“创幽雅环境、育全面人才、树良好形象”为追求目标,始终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着重突出“阅读”、“习惯”主题,让校园环境成为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校园宣传橱窗引领航向、横幅标语催人奋进,星级评比榜样示范,文化长廊润物无声,走廊楼道温馨提示,班级文化风格各异,学校努力让每一堵墙会说话,让每一块牌子会歌唱,让每一株花木育情感,让每一处景点孕意蕴,真正做到“校园处处是文化,处处文化育新人”。
五、创新模式,开展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活动
(一)“静音”行动。
理念:学会共处。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人更是一个社会人。学校教育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同时一个学校需要一个相对安静、安全的环境。必须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讲究公共道德的习惯,这样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就能表现出良好的社会素质。
实践:着重从课间休息和就餐两方面进行。在课间方面,要求和培养学生不高声喧哗,不追打吵闹,不做危险游戏,不乱丢乱扔乱涂乱划乱踩乱摘,上下楼梯靠右行走,集会要排队,课间在规定区域内活动。在就餐方面,排队入餐厅,编席就餐,安静就餐,不乱丢饭菜,使用公筷,就餐后收拾整理好碗筷。
(二)“悦读”行动。
理念:学会阅读。阅读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不想读书、不会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实践:我们以阅读·梦飞翔工作为契机,实行“自主择书——自由阅读——撰写报告——快乐汇报——主动创作”的阅读模式。“每日一午读”、“每周一阅读”、“学生故事比赛”、“阅读演讲赛”、“好书推介海报竞赛”、“话剧表演”、“儿童绘本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创造能力。两年来,学生们渐渐爱上了课外阅读,喜欢上了学校的图书室。孩子们书包里的玩具少了,课间追赶的现象少了,课外书籍多了。教室里课桌整齐划一,书包、课桌里的学习用品叠放有序,学生都会自觉地做好课前准备。孩子们介绍图书时表现大方、自信,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并能提出有创意的问题,不时给大家带来惊喜,老师们也看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效。家长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更善于表达,特别是能辨是非、懂道理了。
(三)每天一讲。
理念:学会说话。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我的展现,离不开自我的信心,口才好的人有更多的展现机会,赢得更多的信心。好口才,好人生。
实践:配合阅读工作,结合养成教育,学校坚持每天在课间大活动前先进行国旗下的演讲,轮流由各班学生撰稿、主持、演讲,让学生的写、讲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现机会,胆量得到了锻炼。同时,每天面对庄严的国旗,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能得到升华。
(四)星级评比。
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效应”就是以别人的优良品行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它的特点是通过向学生进行具体化和现实化的事例、通过向学生树立榜样,为他们树立“路标”,通过与榜样的比较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自觉抵制外部诱惑,终止不正确的意念和行为,摒弃陋习。
实践: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各班每月评出学习之星、守纪之星、阅读之星、爱心之星、环保之星、礼仪之星、进步之星各一名,并将其照片统一张贴在学校的光荣榜上和各班的班级文化栏里。这样,学生标兵的自豪感增强了,自我约束力提高了,表现得越来越优秀了。榜样的影响力辐射到全班、全校,其他学生跟着一起进步了,标兵人选越来越多了,从而使班风、校风、学风有了质的飞跃。
4.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我校坚持从学生和学校及社区的实际出发,按照细、活、实、新的管理思路,坚持全面贯彻实施《巴乡小学养成教育管理实施细则》、《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相关文件精神,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习惯,学会做人。使学校的养成教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成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模范。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
本学期在推行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紧密结合到一起,把养成教育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由让你做转变为我要做,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抓住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领导班子及教师结合多年来教育的实践,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增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明确办好学校工作目的任务和要求,把办好养成教育成为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真心实意,真抓实干,做出成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力求做到“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首先,学校成立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大队部、班主任、各年级任课教师担当组员,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其次,明确养成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努力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树校风、抓学风,严格执行校规校纪,规范管理,强化要求,严格训练,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建设良好校风和学风,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两基”目标。
二、用制度约束,以评促练上规范。
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法纪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学校制定了各项制度,依据新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以及《巴乡小学养成教育管理实施细则》,重新调整和修改了校规、校纪,力争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有规范要求。为加强制度落实,学校对每班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记载查评和常规管理评分,并把各班每天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以利各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同时学校坚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巴乡小学养成教育管理实施细则》作为“校纪”、“校规”,以《文明班级评比条例》及《文明学生评比条例》的量分作为手段,进行“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评比。尤其是对于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同学,及时进行帮助分析、跟踪监督、定时检查;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或经教育暂时还难改的学生,学校领导将密切配合心理教育辅导老师进行重点教育与疏导。
三、读写结合,学习习惯落到实处。
本学期我校结合自身特点,把养成教育的重点落到学生的写和说中去。针对目前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学校有目的的在三、在四、五年级,要求学生写预习笔记、记读书笔记,虽然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但也要完成读、说的作业,这样,使学生养成了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同时我校在学生中开展演讲比赛、阅读能力测试、阅读成果展示、日记评比、读书笔记评比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学生和年组。例如在全市阅读能力竞赛活动中,我校徐悦、王柔淳同学获得市阅读能手光荣称号。在5月28日举办的学生日记、读书笔记、预习笔记、词语积累四项良好习惯作品展示中,一年组的日记、二年的词语积累和三、四、五学年的预习笔记、读书笔记都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一学期以来,我校通过这些工作,使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明显转变。学生在各方面的习惯有了可喜的变化,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学生行为守纪,校园规范有序,文明、规范、和谐的育人环境已基本形成。现在,全校同学基本做到不随意丢垃圾,校园内每个地方都保持干净。学生文明有礼,能够见到老师和来宾,热情打招呼,主动问好。遵守纪律意识明显增强,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课间活动,放学等方面纪律明显好转,做到遵纪守规,文明守序。
巴音库鲁提乡
5.2016年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篇五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校自2012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以“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卫生、特别爱学习”为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各项行为习惯的培养。一个阶段以来,活动开展正常,势头良好,校容校貌和学生的整体风貌有了明显的改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一、全校全体师生都高度重视并认真学习是基础。
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教学常规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并且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制订了《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并按方案进行了扎实的、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二是利用学生集会的时间,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习惯养成具体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对养成教育71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活动开展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并且每班复印一份张贴在教室,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进一步学习,做到了将内容熟记于心;三是成立了督导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督促检查,规范学生的言行。
二、内外一致,养成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是要点。我们通过分发《吕庙小学习惯养成教育致家长信》、《家校交流卡》、家访、家校短信平台,使每一位家长都明白学校的工作思路和设想,愿和学校一起把握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通过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对孩子的习惯进行培养,使孩子早日养成良好习惯。
三、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重点。
1、以班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如:六年级的《习惯在于养成》、五年级的《我要争当示范生》、四年级的《养成好习惯》、三年级的《我愿做个好孩子》等活动。
2、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岗的监督和检查作用。利用红领巾监督岗对学生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都进行监督,并按类对各项进行记分。
3、对学生实施星级评价,对被评为四、五星级学生进行摄影并张贴于学校的宣传窗内,树立榜样教育。这一评价实施,效果很好。特别是自评和互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
4、重视宣传的教育。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利用展板展示学生的风采。如:学校开展了书法、绘画、手抄报比赛以后,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每一次作品展出后,都会有很多的学生观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为:他们的字写得那么好,他们的画画得那么好,以后我也要认真练习。
5、重视社会劳动实践。如:清除白色污染、为小树穿冬衣、栽种花草等。
6、积极开展大队、班队活动。在班队活动上通过歌曲、小品、游戏等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中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能牢记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活动往往能使学生将要求熟记于心。
6.杨集中心小学养成教育总结 篇六
自开展养成教育工作以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育人观念,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依托,以文明班级评比为载体,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着力推进校风校纪建设,努力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育人氛围,在学生中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取得一定成效。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完善的机制、措施的落实是增强实效性的关键。
要想切实抓好养成教育,学校领导必须深入剖析学生思想行为现况,充分认识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切实把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摆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要位置。因此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少先队辅导员、值周教师、班主任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健全的组织、完善的德育网络、具体的措施、针对性强的工作方案,充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年龄思想特点,积极开展良好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着力推进校风校纪建设,努力创建“文明规范”的育人环境。2.依托校园文化,潜移默化育人。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情境性,能启迪学生的思想,激发情感。我校建设了一系列校园环境文化。学校以建设校园文化为重点,充分利用走廊、教室显著的位置上书写、张贴读书名言、开辟文化长廊,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优化的阅读环境。每一处富有文化气息的景点,都承载着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愿望。每个班级门上的教师寄语给了孩子无尽的力量,老师的一句话语打开了孩子们求知的心门,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颗小草都有语言,体现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每一个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3.制度规范,以激励机制为保障,强化争先创优意识。
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学校制定了《养成教育评估细则》,每个月由考核小组成员深入各教学点对班级各个习惯逐一检查,检查后认真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此外,各教学点用完善的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力求让学生时时、处处、事事遵章守纪。为加强制度的落实,学校成立了以值周教师及值周学生为主的检查小组,对每班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和常规管理评分,对违反《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学校坚持每日检查评分公示制度,值周小组针对各班级评分考核情况进行公开通报,反馈好人好事,具体指出各班学生行为规范存在问题、扣分情况,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有针对性,引起重视,加强正面引导,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对“屡教不改”“情节较重”的学生,加强帮扶的力度,重点加强教育与疏导工作,使学生克服不良习惯、争做文明表率。进行“每周流动红旗”每学期“优秀班级”“好习惯小模范”的评比,以公平、公正、合理的评比手段,树立先进典型,增强先进班级,文明学生的辐射导向的功能,以点带面,见贤思齐,有效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4.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琅琅,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学校规定晨诵、午读、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同时引导家庭文化,利用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为广大师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充分发挥班会和少先队主阵地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先后举行了诵读中华作品竞赛,少先队入队仪式、少先队大队干部竞选、数学逻辑思维竞赛、阅读成果展等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展示,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6、充分利用课堂及课外阅读等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学期我校把培养学生的作业写字习惯作为养成教育工作重点,利用每周一节写字课、每周二、周四中午30分钟,重点训练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7.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养成教育 篇七
一、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从整体出发, 从细节入手, 为师生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几年来我们对校园文化做了两次调整, 整个校园文化都是以“中华经典和中华国粹”为主题。力求创造一个书香浓郁的育人环境, 以经典的智慧, 启迪学生心智;以古老的故事, 陶冶学生情操;以中华的经典, 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楼道内以班为单位布置展板展示师生作品, 配以中外名著简介, 《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配图文字。教师的书法作品更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流动书架更增添了浓郁书香。同时, 学校还利用星星雨校刊、手抄报、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板报等形式, 进行文明礼仪知识宣传, 营造文明礼仪的校园氛围。
二、创造特色校园环境
为了把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积极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变原有的封闭式绿化小区为花园式开放小区, 移步换景, 曲径通幽, 个性化的校园警示语让无声的环境给人温馨提示。由少先队发起成立班级“红领巾监督岗”, 每名监督员负责一个小组的品行督查工作, 其任务是:对本班学生在一天中的举止言行进行督查记载。以此监督学生的行为习惯。另外, 各班级还积极开展每天捡一次垃圾, 主动扫一次地, 见面互相问好, 放学时说一声再见, 每天反省一下自己的不雅举止等活动。通过我们的努力, 以前常见的乱丢乱扔、打架骂人的现象没有了, 主动拾捡垃圾、乐于助人的现象多了。同时, 学校还要求教师从细节入手, 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 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 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除此之外, 将美德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开展献爱心社会实践及孝敬父母做家务活动, 让每个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学会互相信任, 互相尊重, 使人与人之间少些埋怨, 多些宽容, 少些仇恨, 多些友善, 体会到被别人爱和爱别人的快乐。开展“爱心捐赠”、“爱心直通车”活动, 教育学生永远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良的心。
三、活动育人润物无声
1.开展创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学校制订了读书计划, 开设了阅读指导课, 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古诗文等国学经典, 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帮助学生通过读书懂得基本伦理和处事原则, 学会文明礼仪, 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了更好地落实此项活动, 学校还为各班级配备了图书柜, 并确保班级诵读时间。各年级课前诵读学校规定的篇目, 午休课间自读喜欢的书籍, 班级还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汇报会和书写读书心得体会等活动。
2.开展礼仪之星系列评比活动
良好的举止源自日常行为规范。为了让学校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促进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学校少大队开展星级学生评比, 每周每中队评出“礼仪之星”、“环保小卫士”、“劳动之星”、“守纪之星”, 每月评出“星级班级”。通过评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3.成立兴趣活动小组定期举办活动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倡导“兴趣广泛, 情趣高雅”, 学校成立兴趣活动小组, 开设“诵读”、“趣味体育活动”、“科技制作”、“合唱”、“舞蹈”、“书法”等兴趣课程,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定期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校园节日不断发展完善, 使得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和师生风貌得到熏陶和影响,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开展我是“冠军”系列挑战赛
我们通过古诗词背诵比赛、汉字听写比赛、中高年数学口算比赛、校园之星歌曲大赛、中高年英语口语比赛、体育之星系列赛等评出校内冠军。通过校园广播站向全校师生宣传各 项赛事的成绩,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兴趣。
四、科学评价, 团结互助
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适当放大, 让其体验到荣誉感, 从而获得自身激励。同时采取班级内部小组“捆绑式评价”[2], 哪个小组组长表现好, 组员进步最大, 这个小组的评分就高。同时融入了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小组之间的PK赛, 决定优胜小组的评选, 这种“捆绑式评价”不仅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 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而且小组“捆绑式”评价还让学习差的学生有了明显进步, 他们在组员的帮助与鼓励中产生了自信, 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捆绑式”评价的过程中学会了团结, 学会了合作, 学会了交流, 学会了做人。
我们通过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能力, 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修养起到了很大作用,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魁春.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邢台学院学报, 2004 (02) .
8.论小学教育中的养成教育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养成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良好的习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要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言行甚至思考的习惯。
例一,为了培养学生说话和读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应该采用口才历练,即使使课堂效率下降也在所不惜,从逼迫学生说,到引导学生说,到学生愿意说,敢说,会说,强化日常学习总的口才培训和锻炼能力,使口才训练和传递信息,交流沟通信息互为提高。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等形式开展口才训练,促进读书成为学生学习和平时生活的主题内容。
例二,为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第一,教师应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师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第二,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课件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也能随机性的对班级学生不良行为就事纠正;第三是充分发挥了班干部的职能作用,提醒、监督、制止班级违规行为,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半个学期以来,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纪律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基本上杜绝了打闹和叫骂的不良行为。
二、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强。如培养读书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老师可在某一篇课文教学时提出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老师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圈点画记的具体要求、方法。但光是提一次要求,学生练习一次,是不能形成习惯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提醒学生坚持按此要求读书,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逐步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在反复的操练中完善和巩固,真正做到自动化。培养好习惯不能中途停顿,不长期坚持,稍一懈怠,懒散的不良习惯就会重新抬头。
三、家校联合,养成教育效果最好
叶圣陶曾说过,“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我们家长也经常反映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那么大的差距究竟问题在哪呢?其实,我不说大家也明白这个责任就在我们家长。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同步,并且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等特点;家长的言传身教、情境影响对孩子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对此,上个学区我组织了多次家长学校活动,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交流育子心得,开展专题讲座等,就是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四、感性与理性碰撞,真情感悟人性
情感是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动情,才能在求知、练能、开智中育德。寓抽象道理于直观形象之中,易于产生情感效应。寓抽象道理于亲身实践之中,易诱发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仅靠“外部条件”的“暗示”与“陶冶”还不够,还要依靠人的“内部条件”的“感悟”与“体验”起作用。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感悟的心理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即感知语言文字,再现事物表象,进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意图和方法。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进而对人性有个质的飞跃与提高。一句话,要激活经验,“以读求物,读中见悟”。只有感悟才会使思考有深度,感悟是情智交融的,感悟重于综合,感悟主要是同化,感悟的主体是参与者,感悟是全线相联,感悟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亲身感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对课文塑造的生活原型有设身处地的真切感受,催化自己的情感,与作者心心相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情的熏陶、理的启迪。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起共鸣。才能真正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给人性以洗涤与照耀。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堂是情感交流的课堂,语文是个情感重要的储蓄所,语文课堂需要感性与理性的碰撞,通过理性的启迪与感性的触动,激发情感进而来完善人。当然我们语文课堂不仅是通过形象来触动学生的情感,强化感性的生命认知,更要在此基础上升为理性的思考与提高,这种理性的思考是人的德性与人格完善的重要基础,人只有经历这些思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完善、健康的人。为此,教师必须做到:(1)把全体学生看作感悟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2)营造情感氛围,提供感悟契机;(3)架设一座沟通学生“主观存在”与教材“客观存在”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进入感悟境界。这种内在的感悟,是思想道德教育融合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 孙云晓,卜卫主编.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l997.
[2] 孙云晓主编.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l997.
[3] 钟启泉,黄志成编著.西方德育原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
9.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九
一、准确定位,“德育为首”。
为了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领导要认识到位,要组建专门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方案,细化操作规程,把“德育为首”确定为治校方略的第一步,充分利用学校党、团、少队及德育教研组的职能作用,把任务、责任落实到各级层部门,依据各职能查摸情况,制定实践性可操做性强的阶段性计划,营造氛围,从小处着手,狠抓落实,分期总结,指导调整方案及目标,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的共识,学校教育工作运转正常,为德育教育及常规管理定准座标及轨迹,为学生管理注入活力,增加动力。
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习惯养成教育教师更能实践“为人师表”。
1、在大力宣传,明确使命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领会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真正内涵,使全体教师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依法治教。塑造教师形象,使教师成为思想道德的楷模。
2、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具体组织、引导、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做到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和工作要求,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重点突出,真正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3、建立奖惩机制,落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管理责任,学校将教职工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挂钩,制定详细制度,每期对此项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单项评选,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教育方法不当的人和事,学校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对问题严重、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实行责任追究,激励全体教师成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排头兵。
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细化过程,力收实效。
1、认真学习,明确目标。依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目的,对教育对象组织开展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习和德育教育讲座活动,积极营造未成年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手抄报、校园广播室、刷写标语、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及社会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各班每两周以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做专题汇报,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2、加强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每学年秋季开学初,针对学生的实际,对一、二年级进行国旗、国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进行《守则》、《规范》教育,使学生初步建立热爱党、热爱祖国和日常生活准则概念;对三、四年级重点进行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勤奋好学,国家、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培养;五、六年级重点进行初步的国家、民族、家乡历史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学习目的、意志、理想、良好心理素质教育及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振兴中华,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从入学起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同时,学校要把各班学《守则》、《规范》作为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的重要条件,树立典型,倡导校园文明风气。
3、建设德育课程体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开足、开齐、开好思想品德课程,充分发挥思品课的住阵地作用,各学科都要渗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切实落实课堂的德育任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拓宽德育渠道,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构建“三结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网络。坚持家访、家长会制度,发放家长联系卡、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在德育基地组织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沟通,帮助、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5、“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抓好习惯养成教育。一要抓《守则》、《规范》的学习教育,每两周班级进行对照检查、总结,学校每月一次专题汇报会,每学期举行一次日常行为规范竞赛活动和测试,达到了经常化督查的目的;二要结合创佳评差活动,每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卫生第一”一次,发放流动红旗,班级之间开展竞赛,带动学校整体工作;三要以队会为主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少先队定期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学习伟人事迹,以良好的道德情操陶冶人、教育人、鼓舞人。
10.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 篇十
时间飞逝,岁月流失。本学期我们年级始终坚持“校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加强常规管理,强化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注重道德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得年级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由步骤的开展,完成了校园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资料。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貌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安全意识,校园环境意识等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构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任务
1、建立以校园教育为主阵地,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机制,全方位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2、充分发挥校园党组织的领导和少先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整体提高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的工作水平。
3、创新校园常规管理,激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一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校园干部和教师队伍。
4、透过大力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三、主要工作重点
按照养成教育分层次、有重点地工作思路,在扎实做好已推广好习惯基础上,本学期重点抓好“健康习惯、听课习惯、写日记习惯、礼貌习惯”,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健康习惯
1.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健康助我快乐成长”实施方案。规范了大小课间。
2.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开展了全校师生眼操培训,举行了学生眼操比赛。
3.学生能了解基本的健康自救自护常识,举行了知识竞赛。
4.结核病宣传工作。
5.开展春季爱国卫生活动。
(二)听课习惯
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觉遵守纪律、注意听讲。主动思考,勇于提问,用心回答问题,举手姿势端正,发言声音洪亮、表述清晰。善于合作交流,善于倾听,乐于探究。
2.校园要将学生的听课习惯表现纳入到教师课堂教学潜力评价标准中,教导处要在平时随机听课、教学赛课中定期检查指导。校园树立良好听课习惯典型班级、典型学生,组织观摩学习并予以表彰。
(三)日记习惯
1.规范了教师批改日记和学生写日记的要求。
2.举行了学生优秀日记展览。
3.评选出校级“日记小能手”10名。
(四)礼貌习惯
1.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主题系列活动。
2.开展以“与好习惯牵手争做好习惯之星”中队会。
3.向全校同学发出“小手拉大手共建礼貌家园”的倡议。
4.“践行守则、规范,争做礼貌学生”签字仪式。
除重点工作以外,我们还开展了第五届校园读书节系活动,养成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演讲比赛、写字比赛、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
四、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实行养成教育以来,校园校容校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下学生活动十分有序,上下楼梯靠右走,学生的各种活动井然有序如打球、做游戏等;学生个人卫生洁净了,校园环境整洁了,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增强了;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守纪律了,学生会学习了,自信心增强了,礼貌学生越来越多,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11.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篇十一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养成教育通常指的是教师和整个学校按照社会和国家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实践,全面提高其行为、意志、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最终使得学生在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方面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二、养成教育中需要培养的习惯
在养成教育中要着重注意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具体如下:
(一)思想道德习惯
思想道德习惯是养成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习惯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尚程度和人生态度。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习惯灌输,告诉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思想道德习惯,指导和引领学生向优良的方向发展。
(二)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每一个人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每个人后天的条件反射系统逐渐养成的,行为习惯不仅包括情感和思维的内容,同样包括了自动化的行为或动作。因此,好的行为习惯会对人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恶劣的行为习惯会给人消极的影响。教师应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人生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学习习惯
学习是贯穿于每一个人一生中最持久的事情。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最先开始接触各类知识的阶段,应当在学习开始之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正确的引领和适当的纠正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运用优良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而形成习惯。
三、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制定规范,约束引导。对小学生来说,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当薄弱,需要靠一定的制度和规则加以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行为。
2. 强化训练,养成习惯。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是需要进行不定期的强化训练的,不可能靠一味说教、灌输而奏效。
3. 开展活动,促进养成。开展班队活动是德育工作的生命所在,也是养成教育的好途径、好载体。养成教育活动除形式要多种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外,还要力争使活动系列化。
4. 优化环境,感染熏陶。学校环境对培养过程的影响显著,应当注重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通过环境促进养成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养成教育能够得到的目标效果
小学作为小学生融入的第一个集体,也是学生第一个接受全面教育的地方,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养成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热情等多方面素质,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工作。
12.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篇十二
一、要用爱心对待孩子。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爱,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一名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 首先要做到爱学生。因为只有爱心才能唤醒童心、滋润童心。“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认识上, 他们需要理解和信任, 在感情上他们需要尊重和关心, 在行动上他们需要引导和激励。当这些需要都得到满足时, 即使再顽皮固执的孩子也会诚恳地改正错误, 快乐主动地学习。工作中, 教师要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 真诚地关心孩子, 热心地帮助孩子。孩子身体不适时, 教师要关切地多问问;平时和孩子们玩耍时, 拉拉他们的小手, 轻轻拥抱一下……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 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爱是一种传递, 当教师真诚地付出爱时, 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孩子们爱老师, 就会把老师当做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会给学生无声的教育。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课间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 顺手排好桌椅;课前两分钟准备时准时站在教室门口;打扫卫生时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 等等。
二、要用耐心辅导孩子。
孩子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好习惯的养成总要经过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这需要老师不仅要有爱心, 更要有耐心。尤其是对城乡结合地区的孩子, 从卫生习惯上来讲, 农村孩子的卫生习惯相对差点, 随地乱扔纸屑的现象非常严重。记得一年级刚来报到时, 其中有一个女孩子用完餐巾纸, 随手就把餐巾纸从窗口扔了出去, 我当时问她:“外面是垃圾桶吗?纸屑能随便乱扔吗?”孩子回答:“我家里就是这么扔的, 爸爸妈妈也是这么扔的。”孩子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后来在我的逐步引导下, 这个孩子乱扔垃圾的习惯有所改善。刚接手这个班时, 应该说班里孩子的卫生习惯真的很糟糕, 教室里满地都是纸屑, 我采取了各种方法, 批评乱扔垃圾的同学, 请同学相互监督, 及时表扬主动打扫卫生的同学, 我自己也以身作则, 看到教室里有垃圾总是把垃圾扫到垃圾桶里。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 卫生状况的确有所好转。但过不了多久, 地上的纸屑便又慢慢多了起来, 于是我再次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如此反复多次, 孩子们随手乱扔垃圾的坏习惯终于有了很大的改观, 教室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对于孩子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教师一定要有耐心, 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不良习惯的去除, 良好习惯的形成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反复的过程。
三、要用细心指导孩子。
孩子毕竟是孩子, 在养成教育上, 老师必要的指导是少不了的, 有些地方必须要手把手地教, 指导要具体细致, 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少走许多弯路, 直接获得效益。所以教师还应有春雨一般细细如丝点点入地的细心。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 要注重细节教育, 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比如劳动卫生习惯的指导, 学生刚开始干值日, 应该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具体怎么做, 都要教师亲自指导、示范, 甚至手把手地教。毕竟孩子在家没做过, 即使有热情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要让孩子怎么做, 就一定要把要求的细节说到位, 孩子听懂了, 就能照着老师的要求去做。通过对孩子日常行为的教育、管理和约束, 孩子的观察力、生活技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养成教育就落到了实处。平时教师要细心强调孩子在听课、写字时的姿势和学习上要有踏实认真的态度;要经常要求孩子回答问题时要做到热情大胆积极, 语言交流要做到说话清晰富有条理。教师要时常教育孩子做到尊敬长辈、关心爱护同伴。教师要把我们良好的文化传统细致入微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田, 在讲课时尽量多引用一些中国古代成语典故 (如《孔融让梨》《愚公移山》《曹冲称象》等) ;多讲一些名人故事 (如《孔子的故事》《毛泽东的故事》《钱学森的故事》等) 。教师经常引导孩子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告诉孩子们大家应该和可爱的小草、美丽的花朵、高大的树木、爱唱歌的小鸟一样一起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11-13
小学养成教育个人工作总结09-01
小学三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08-27
小学生养成教育目标体系10-16
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的培养11-09
西舍路镇中心小学开展小学生八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10-31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07-11
小学生养成教育课题结题报告10-25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11-02
2016山口铺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