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学习的自我鉴定(共9篇)
1.师大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一
师大职业技能鉴定站
参加2011年下半年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项目管理师、企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财规划师、营销师、公关员、花艺环境设计师、陈列展览设计师、景观设计师、计算机程序设计、动画绘制员、职业经理人、涉外秘书、教师证两学、信用管理师、会展策划师、商务策划师、房地产策划师、采购师、公共营养师、婚姻家庭咨询师、营养配餐员、商务英语口语、外贸单证员、计算机高新技术、育婴师、摄影师、物流师、电子商务师、会计电算化)的证书已经可以领取,请在我校报考并通过此次考试的学员于即日起到办公室领龋会计基础财经法规的成绩合格单自行登录福建会计信息网打樱(师大老校区报名的同学在老校区办公室领取,在新校区报考的同学就在新校区办公室领取)领取时请携带身份证或学生证,师大职业技能鉴定站。
3月6日,经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我校(文中简称、代称均指河北师大——编辑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在传播学院(东区)南院实验楼正式挂牌。
职业技能鉴定是面向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一项社会公益性工作,是经政府认定的专门鉴定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的客观考证和评价。劳动者在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后方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深化劳动体制改革,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举措。
我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面向学校及社会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机构。将为大学生、机关、企业和社会从业者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提供报名、培训、考试、鉴定、颁发证书等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师大职业技能鉴定站》。鉴定及培训项目包括:计算机操作员、摄影师、音响调音师、物业管-理-员、秘书、公关员、导游员、营销师、电子商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信息管理师、企业行政管理师、多媒体制作师、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室内装饰设计师、信息办公软件应用专家、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等。通知
2012年河北省成人高考报名即日开始!凡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品德良好、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文化程度的考生均可报考。报考专升本的考生须拥有国民教育系列大专及以上毕业证书,入学时学校将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核对信息。
一、报名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8月中旬截止报名;
二、考试时间:2012年10月13.14考试(以准考证为准);
三、考试科目:
专升本:
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理工类:政治、英语、高数(一)经管类:政治、英语、高数(二)
高升专:
文科:语文、数学、英语
理科:语文、数学、英语
高升本:
文科:语文、数学、英语、史地综合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四、考设专业:(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
可报学校:经贸,师大,科大,燕大,河大,河北科技师范,河北建筑工程学校
理工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设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地球物理学、应用化学、机械电子工程、化工与制药、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冶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
文史类: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传播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法律事务、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经济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新闻与传播、商务英语、新闻学、英语
师范类: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科学教育(小教方向)、体育教育、语文教育、英语教育
经管类: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药学
医学类:临床医学、护理学
法学类: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五、学制:专升本:2.5—3年;高起专:2.5-3年;高起本:5年;
六、收费标准:
报名费:150元 学费按各学校标准收龋
报名携带:身份证、毕业证复印件各一份,蓝底小二寸照片一张,报名时电子摄像。
七、报名地点:河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南二环)。
2.师大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二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转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全面了解转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研究所用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2004、2005、2006级转专业本科生,按照一定比例从各年级、各院系分层抽样,发放正式问卷150份,回收122份,回收率81.3%。此外,为作对比,还抽取了非转专业学生样本。方法是从有转专业学生的班级中随机抽取1-2名非转专业学生,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回收率98.8%。问卷调查的对象覆盖北京师范大学绝大部分院系。
正式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形式,对每个问题提供程度由高到低的五个选项备选(开放式问题和部分选择题除外)。对转专业学生的问卷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基本信息的了解,包括年级、性别、转前和转入院系;第二部分是关于转系原因、转系之后获得信息等背景情况的了解;第三部分是对转专业学生学业状况的了解,包括成绩、科研和社会活动表现三个方面;第四部分是对转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信息获取、集体参与方面以及心理状况的了解;第五部分为开放式问题,主要了解转专业学生在转前想得到的信息、转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学校现行的转专业制度有何建议与要求。对非转专业学生的问卷内容同样分为五个部分,除了第二部分没有对转系原因的了解之外,其他部分与转专业学生问卷基本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由于非转专业学生与转专业学生有些经历不同,所以一些问题的问法不同,或者转专业学生问卷中部分问题在非专业学生的问卷中没有列出。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校、院系对转专业的政策准备
现行的转专业制度只是对学生申请转专业的条件和程序做了规定,2至于学生进入新专业之后遇到的选课、课程认定与学分转换、住宿、信息传达等问题如何解决并没有具体的规定。通过访谈了解到,各院系对于转专业的处理方法不一,甚至同院系不同的负责老师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对转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63.1%的人认为“院系对于转专业学生的选课没有特殊照顾政策,不能灵活处理”,54.9%的人认为“在学分认定、课程转换方面学校、院系的规定不尽合理”。这反映出学校、院系并未充分考虑到转专业后学生的后续问题,未能为之做好充分准备。
(二)转专业学生的适应情况
第一,转专业学生进入新专业之后学习成绩大多处于中等水平,科研和社会活动表现两级分化情况比较明显。如图2-1所示,相较于非转专业学生,转专业学生成绩在前30%的较少,而在30%到70%之间的较多,也就是说,转专业学生中专业成绩突出者较少,大多数人成绩中等。
在科研活动表现方面,问卷提供了“优秀”、“良好”、“一般”、“没有”等四个备选项,被调查人员自我评价进行选择。结果如图2-2所示,大多数非转专业学生科研活动表现属于中等情况,而转专业学生的科研表现中所呈现的两级分化状况较前者更为明显,表现“优秀”的和“没有相关活动”的人数比例均高于非转专业学生。
在对转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将社会实践活动圈定在为“学生会、社团锻炼、做班委”等工作中。结果如图2-3所示,与科研活动情况一样,大多数非转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属于中等情况,而转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中所呈现的两级分化状况较前者依然更为明显,表现“优秀”的和没有相关活动的人数比例均高于非转专业学生。
转专业学生进入新专业后往往要一边学习本年度的课程,还要补修落下的一年级课程,学习负担较重,加上对新专业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这难免会影响学习成绩和科研、社会实践活动表现。但是,也有少数转专业学生科研和社会活动表现优秀,并且优秀率高于非转专业学生。可能的原因是,部分转专业学生能力确实出众。首先,从转专业设置的门槛来看,一般能够顺利转专业的学生基本素质都是优秀的;其次,能够自觉、独立地思考自己的兴趣究竟是什么,并且能够果断地做出选择、有勇气和信心去接受新的挑战,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是转专业学生普遍具有的素质,而这些会极大地帮助他们在科研和社会活动中取得成功,哪怕是在较大压力下。
第二,转专业学生一般适应情况良好,心理状态平稳。62.1%的转专业学生否认“转专业后自己自信心下降”,59.7%表示“转专业之后在学习生活上很适应”。除了有23.1%表示“不清楚”外,52%的转专业学生表示“转专业之后我在学习生活上有不满,但仍愿意接受现状”。这表明,转专业学生的心理状态基本上是平稳的,有不满意的地方但矛盾并不突出。
由于转专业满足了自己的兴趣要求,转专业学生对转专业制度有着较高的认同和较好的评价。有76.9%的转专业学生表示“如果我能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转专业”。此外,调查显示,88.2%的转专业学生认同“在与现专业同学交往中,个人的能力、性格、努力很重要”,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转专业学生把自身因素作为适应新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维纳(Bernard Weiner)的归因理论,这属于内部、可控因素,这样的归因不会挫伤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反而会激励人更加努力。
(三)转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素养的信心
调查显示,56.3%的转专业学生对自身的专业素养很有信心,57%的转专业学生表示对自己身能力很有信心。而48.1%的非转专业学生表示“对自己的专业素养很有信心”,63.3%“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缺少了一年的专业学习,转专业学生对专业素养却更有自信。可能的原因是,转专业学生经历了一次专业重新选择,对新专业的兴趣、学习热情都高于非转专业学生,并且由于缺少一年的课程基础,往往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因此对新专业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加上已有一年原专业的学习经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也会更有信心。而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不足,则是受到转专业之后遇到的特殊困难的影响所致。
(四)转专业学生学习生活存在的问题
在选课方面,76.3%的转专业学生表示自己“在选课上遇到了麻烦,常有课程冲突的情况”。69.7%的人认为“学校现有选课管理制度对转专业学生不利”。可见,选课受限较多是转专业学生面临的一个比较尖锐的矛盾。事实上,在开放题“转专业给你带来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回答中,大约85%的人都提到了选课遇到很多问题。
我们从“充分性、通畅度、及时性”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的信息获取,结果如表2-1所示。
可以看出,非转专业学生的信息获取情况明显优于转专业学生。在开放题“转专业之后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回答中,约有30%的人提到信息闭塞的问题。而将转专业学生在以上问题上的数据分别与“转专业之后我在学习生活上很适应”一题做相关分析,均可以得到“极其显著”的相关性结果。这再次印证了信息获取是转专业学生所遇到的特殊困难之一,并且这一问题对转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也给转专业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感受。
在“集体活动”参与方面,我们分“学校活动、院系活动和班级活动”三个方面,结果如表2-2所示。有82.3%的转专业学生认为“现班级同学对我不排斥”,但是有52.1%的同学表示“我与现班级同学的关系只能维持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像原班级同学那么亲密”。将后者与“转专业之后我时常会有孤立感,缺乏归属感”做相关分析,结果为极其显著相关。这说明,不能完全融入现在的班级,会造成转专业学生心理上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对其心理状态有不好的影响。
非转专业学生的集体参与情况明显优于转专业学生。将转专业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数据分别与“转专业之后我在学习生活上很适应”一题做相关分析,均可以得到“极其显著”的相关性结果。这说明集体参与也是转专业学生所遇到的特殊困难之一,对转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在开放题中,不少同学也都提到了完全融入现班级有困难,这也映证了以上论断。
三、讨论
(一)选课
转专业学生进入新专业之后,除了要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还要补修所缺的课程。补修课程所需的时间精力问题,一般还在转专业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增加学习时间和个人努力去解决。但是一旦出现当年课程和补修课程冲突情况,3就不是个人努力能解决得了的。而课程冲突导致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分修不满,会直接影响到转专业学生的保送研究生、报考研究生甚至毕业等事宜。由此引起的焦虑和担心,都直接影响到转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转专业意味着高等教育的一种可选择性。可选择性包括了弹性学习制度。弹性学习制度,“就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灵活性与系统性统一的一系列具体的办法、措施、规范、政策、组织机构的组合,既包括规章准则,又包括与规章准则有关的组织系统”。4如果说转专业制度是一种“规章准则”,那么为转专业学生设计合理的选课制度、课程认定与学分转换制度5则是“与规章准则有关的组织系统”。
现行的转专业制度只是保证学生对专业的二次选择,对于作为其后续的选课等问题未作制度上的合理安排,可以说与转专业有关的组织系统(或者说转专业的服务支持体系)并不完善,从而导致转专业学生在修读课程上的可选择性受到限制,进而产生一系列冲突和矛盾。这正是弹性学习制度不够完善的表现。
(二)信息获取
一般情况下,获取有关学校、院系和班级有关信息的渠道有:班干部、要好的同学、班主任和辅导员、院系橱窗、网上资源等。在调查结果中,在“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中,各有37.7%的转专业学生选择了“班干部”和“要好的同学”,选择其他几项的较少。而同样问题,有46.8%的非转专业学生选择了“班干部”,22.8%选择了“要好的同学”,另外还有13.9%的人选择了“班主任或辅导员”,高于转专业学生选择这一选项的“2.9%”。这说明,相对于非转专业学生,转专业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少,且更为依赖“要好的同学”。
造成这一问题的最重要原因,是转专业学生与新班级同学住宿的分离。一般情况下,班干部传达通知时,一部分会在课上进行,但更多的是课下进宿舍传达。此外,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是在同专业的学生日常交流,如谈话甚至聊天中进行传播的。显然,转专业学生由于宿舍的分离而更容易陷于信息闭塞的状态中。对于辅导员而言,如果不对转专业的新同学予以特别的留意,也很容易在工作中忽视他们。
美国学者斯蒂芬·罗宾斯将组织内信息的纵向和横向流动集合而成的各种形态称作沟通网络,他认为存在着三种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和全通道式。6在链式网络中,信息发布者将信息传达给若干人,然后由这些人将信息依次往下传递,成为平行的若干条信息链;在轮式网络中,组织内所有成员都直接从信息发布者那儿得到信息,信息发布者是强有力的信息中心;在全通道式网络中,每个人都是信息源,每两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全面的信息互动。罗宾斯认为,在这三种沟通网络中,轮式网络的速度是最快的,准确性也是最高的。这可以用相关理论来解释。有学者认为,影响信息传递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增加信息的传递环节,以增加信息的传递距离”。7一方面,传递环节的增加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另一方面,由于个体的有限理性,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中,会发生信息的扭曲、失真、衰减等现象。此外,信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在组织内的平级个体之间传递时,出于组织内部的竞争,会出现信息保留等机会主义行为。
显然,非转专业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模式是一种轮式网络:班干部或辅导员作为信息源,信息向每一个成员直接传递,没有中间环节;而转专业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模式是一种链式网络:班干部或辅导员作为信息源,“要好的同学”则是信息链的上端,是一个中间环节。这样就不难理解,转专业学生在获取信息的速度、准确性方面不如非转专业学生。
(三)集体参与
转专业学生参与院系活动受限较多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一方面,转专业学生缺乏一年与现专业同学的交往基础,也缺乏从事院系活动一年的工作基础,面对二年级开始“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状况,在面向本院本专业的活动中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转专业学生与院内其他专业或其他班级的学生交流机会较少,更加缺乏交往基础,加上住宿分离,更加限制了他们参与院系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如果把本研究中的班级组织定义为“小班级”,把院系组织定义为“大班级”。“大班级”和“小班级”在组织结构上都具有班级社会学意义上的“班级”特征,不同点在于,小班级人数较少、组织较为严密、学生工具性角色明确;而大班级人数较多,组织较为松散,学生工具性角色模糊。也即小班级具有强正式结构和弱非正式结构,大班级具有弱正式结构和强非正式结构。
转专业学生在二年级进入新专业时,该专业大班级、小班级都已经大致经历了孤立探索期、横向分化期和纵向分化期,进入小群体形成期和群体统合期。转专业学生要想融合进新专业,必须超越或迅速完成探索期、横向分化期和纵向分化期的个人行为,实现与新专业同学的双向选择。而实际上,班级组织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客观的渐变事物,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不可逾越的。在每一个水平下都有着特定的个人行为,小群体形成期的班级结构水平是很难包容前三个水平下的个人行为的。并且,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由于住宿分离导致联系不便等客观原因,更加限制了这种互动。因此,转专业学生很难融入新专业班级的非正式群体。这对他们参与强正式结构、弱非正式结构的小班级活动影响并非十分显著,而对他们参与强非正式结构、弱正式结构的大班级活动就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了。
不难理解,由于在班级非正式结构中处于“边缘人”的地位,由此产生的“社会地位”的落差以及由于不能顺利参与集体活动,无法接受群体水平上的社会评价或接受到群体水平上否定的社会评价、体验到失落感和挫败感,对转专业学生的心理状况会有非常消极的影响。
摘要:以北京师范大学2004、2005、2006级转专业本科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得出对转专业学生学习与生活现状的基本判断:总体适应情况良好但优秀率低;存在选课难、信息获取不易、集体参与不够等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研究认为,教育管理制度中可选择性不够以及弹性学习制度不完善是造成选课难的原因;住宿分离导致信息获取不易;缺乏一年的交往基础导致了转专业学生集体参与不够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转专业学生,选课制度,信息获取,集体参与
注释
11.葛星等.复旦大转系周年备忘[J].复旦青年,2003,(9):4.
22.北师大教务处.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专业二次选择管理办法(2006年2月修订)[EB/OL].http://jwc.bnu.edu.cn/gzzd/xjxw/zyecxz.htm,2009-07-23.
33.例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也就是转入新专业后的第一个学期,转专业学生既要修新专业二年级的课程,又要补修新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专业课。对于我校大部分院系而言,一年级专业课都是必修课,也就是学生不能不修的课程。这样,如果某一门一年级专业必修课与另一门二年级专业必修课被安排在了同一时间,就出现了选课冲突。
44.原霞.论弹性学习制度的内涵、发展和教育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5,(3):24.
55.例如,转专业学生在原专业已修的专业课可以认定为在新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其学分可以自然转换;在原专业修过的某门课程如果与新专业要补修的课程相近,如高等数学与数理统计,学分也可以做相应的转换,而如何界定两门课程之间的“相近”,以及学分按照怎样的规则转换,都是问题。
66.(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孙健敏,黄卫伟,王凤彬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55.
3.赴华东师大学习感悟 篇三
【關键词】规模 精致化办学 责任感 使命感
有人曾说“华东师大是校长培训中的黄埔军校”,如真是这样,我还真有点愧对这个“荣誉”,我感觉只不过是这所“军校”里一个匆匆的过客,但其精品式的培训课程和大量的参观访问见闻仍然对我产生了洗心革面的影响,也许这种影响会伴随着我的一生,我也企图把这种影响影响更多的人。接下来,我就将我的浅悟浅见向各位汇报。
一、本次培训简介
(一)体验差距
本次培训在华东师大共待了24天,24天的所见所闻让我真正感觉到了走出大山怀抱拥抱现代化大都市的怡然之得之情,也让我懂得了东西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在哪里——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繁华都市与原生态之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的差别,不仅表现在交通的四通八达,更深深地印在文化与意识之中,更体现在人们的一言一行所展示出来的素质之中,这种差距绝不仅仅表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这种差距会随着中国国际化的加速而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也许看得见但永远也摸不着。具体表现在教育上是——东部抓质量西部抓规模,东部抓精致化办学和培养国际视野人才时西部才提抓质量,也许这就叫望尘莫及吧,这种差距至少是一代人的差距,甚至更大。
(二)体验课改
本次培训班是“第24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市、区)样本校校长专题培训班”,由来自全国11个省(市、区)的校长和副校长组成(西藏的有林芝一中的伍校和我),而又以西部为主,这也是最后一期普通高中新课程校长专题培训班。我们为这期班的名字找了很多好听的原由,如:24K足金、24节气等,这实则表达了西部校长的一个共同期望——西部高中课改有一个完美的开始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本次培训主要以专题讲座和考察学习两种方式进行。给我们讲座的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如基础教育二司的李明外长、上海教育局主任尹后庆等;有一线课改校长,如天津中学的国赫孚校长、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等;有普通高中新课改的知名专家,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主任、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教授、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等。他们从不同角度,以独到的视角,以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用大量鲜活的事实,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
二、重新认识高中新课程改革
(一)课程
教育活动即课程。有有形课程(文化课程),也有无形课程(各种活动,如第二课堂就是很好的活动选修课程,这也许对学生一辈子记忆深刻;运动会、艺术节、社团活动、各种讲座等);选修课程不一定要有特别印制的教材;课程应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设置,选择性应更强;学校应制定完整的三年《课程纲要》(模块课程的整体体现),《课程纲要》抓住四个环节——目标,即希望到哪里;内容,即载体,素材和活动;实施,即怎样教和怎样学习;评价,即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二)课程安排(如何排课)
两节连排,分段分步。好处: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负担。
(三)高考
考试无法回避,国外也是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考得好不一定素质高,但素质高的一定考得好。新课改不回避高考,我们不能因高考而抵制新课改。新课改高考一定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建议:在高一重点培养学生的方法和习惯,高二注重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高三注重升学;在西藏考纲未明确之前,我们应重点研究宁夏高考。
三、关于学校管理
(一)管理
有人说管理就是把该管的事情理顺,也有人说就是利益的再分配,也有人说你管我我就理你你不管我就不理你。我个人认为学校管理把事情理顺尤为重要。管理就是明确告诉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管理就是做正确的决定之后坚决执行。管理切忌决策错误和朝令夕改。
(二)建议
各职位权力最大化和责任最大化——加强年级组和各处室的权力和责任;推行课时津贴制和岗位津贴制;推行教师和管理人员双向聘任和双向评价机制。
4.北师大学习心得 篇四
彭 海 锋
正宁三中 2013.8.11.赴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
—心得体会
正宁三中
彭海锋
今年8月1日—8月10日,我有幸被学校派往参加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庆阳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培训学习共10天,听报告讲座共计14节,收获颇丰,各位教育专家,一线优秀班主任针对当今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当今教育的理念到方法策略,从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到到教育法律和教育安全,从教师职业倦到调适,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所阐述的教育观点风格平实、语言幽默风趣、列举了大量生动感人,切合实际的案例,见解精辟独到,令人折服,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的启迪,反省和思考,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几点体会:
一、意识到了班主任角色的转换和定位的重要
以前就知道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和管理者,但却只停留在这个说法,而没有考虑如何把这个角色在自己身上定位,定位到哪个方向上,通过培训学习,深深意识到班主任应该做到。
(一)由 “个别偏爱型”走向“整体关爱型”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关注每个学生、不要只关注优等生,应通过教育和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二)由“专制型”走向“民主平等型”,改变以往传统意义上老师绝对权威,学生必须服从的不平等关系、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新精神。
(三)由“限制型”走向“开放型”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要宽容,放手让学生去做,不要怕出错,只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才会成长。
二、意识到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个学习型班主任,班主任强硬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修养与锻炼成的,从本次培训学习中,专家,一线优秀班主任广博的学科知识、经验、高尚的道德、素养让我感触深,激励,鞭策我们必须立刻加强学习,否则落伍。
(一)学习新课程下的教育理念,更新自己的观念,学习心理学,研究不同学龄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学生的气质类型,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新时代下的学生。
(二)平时工作中要不断反思,总结以提示自己,我们身边的班主任工作了不少,经验也不少,却从来没有去对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以致于没有质的飞跃,所以一定要对自己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反思、总结、以使自己的管理水平有质的飞跃。
三、意识到班主任工作一定要讲述艺术性,富有特色性
新时期,独生子女增多,吃苦精神差,叛逆性强家庭德育工作不到位,所以我们绝不可以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处理,班级中的各种矛盾和复杂的关系,要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和遇到的新问题采用讲究的艺术性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要好的育人效果。
(一)巧妙使用表扬和批评,现代教育提倡对学生的表扬少批评,但并不是说不批评,而是说要会批评,才能使学生更快地成长进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把握原则,注意分寸,注意批评的时机和场合,努力让自己的表扬和批评的艺术性更讲究,尽最大限强地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对其进行赏识教育。
(二)忙要忙在点子上,现在学生智力不是问题,成问题的是他们的心理,平时在管级管理中,一定要加强德育教育,教学生如何做人,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平时在管理中要注意表现异常的学生,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同时处理问题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采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与方法,多组织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形成融洽的情感范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以活动带动班级的发展。针对平时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开好主题班会,解决班级中的问题,使班集体健康地发展成长。
(三)家校联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要把学生教育好,家长是我们要积极争取的一个重要力量,我们要把家长争取过来,利用每期一次或二次的家长会对家长讲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并互相了解学生在学校、家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从而老师与家长形成合力来教育学生。
5.华师大学习心得 篇五
--------一场精彩的听觉盛宴
泗水一中语文组李健
盛夏八月,浓情似火,满怀期待,我们走进华东师大。
不愧是“花园学府”,且不说小桥流水荷塘的美景,单是校园师生脸上洋溢的文化气息,就已深深感染了我。我已预感未来的十天,我将享受一场精彩的听觉盛宴。
(一)激情四溢的演讲
坦白地说,给我冲击最大的是吴亚萍教授。在吴老师的课上,我照鉴了自己曾经自以为是的课堂。先是吴老师近乎完美的语言表达使我震撼:50多岁的人,谈起课堂教学依旧是神采飞扬,或愤怒,或欣慰,或褒扬,或斥责,从吴老师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乏味单调,平淡无奇,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想见了。
当然,吴老师带给我最大的冲击是她独特的教育思想,我们皆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在教学中我们又有几人真正地交给学生方法呢?此时我想到了前年市教研室督导时同事上的那节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教师妙语连珠,师生互动热闹非凡,包括吕校长在内的听课老师无一不对这节课赞赏有加:老师素质高,学生活动丰富,课堂气氛活跃诸如此类,可张西玖老师评课时,却一句话否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理念——严重的预设问题,老师让学生一步步进入预设的圈套,表面上看
1气氛活跃,实则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思维训练,伪问题比比皆是,这是一节效率不高的课。当时的我是一脸茫然,实在不理解专家老师的话,而吴老师的课,可谓醍醐灌顶,那节课不正是一节“钓鱼式”提问,没有整体意识、方法意识的课吗?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在华师大寻得了答案,也算得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二)“胡说八道”的评书
印象深刻的是胡东芳老师的“胡说八道”。胡老师精妙的语言就像评书演员,每当一节课结束时,胡老师总能结合当堂内容,来一句“欲知某某问题,且听下节分解”,诙谐之中吊足了我们的胃口。当然,胡老师独特的“胡说八道”理论让我们受益匪浅,在赋予它新内涵的同时,巧妙地传达给我们教改教研的策略,易于操作,非常实用。比如:研究一定要通读古今中外大家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再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胡说);围绕“胡说”,对研究的途径、方法、具体措施等展开详细地阐述(八道)。胡老师还向我们传授了教师巧练内功的秘诀:学会“骄傲”,学会“抄”,学会“为我所用”,学会“小题大做”,学会创新,原本高深玄妙而又枯燥乏味的理论,在胡老师的生动讲述中,变得浅显易懂,明白晓畅。每一段故事,每一个笑话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
我有幸得到了胡老师的亲自指导,在我即将撰写开题报告时,胡老师的指点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我的灵感之门,尤其是对“方法”和“途径”的指导,使我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能得到大师的指点,我真算得上不虚此行了。
(三)别开生面的表演
华东师大的教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是多才多艺,这一点在高纪良老师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高老师原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凭借自己的才学,加之不懈的努力,成为出色的博士生导师,这绝对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由单一的教授学科知识,到如今涉及美学、伦理学,甚至是风水学,高老师凭借自己的智慧,练就了一身高超的表演本领,成为众人眼中的集大成者,正是这丰厚的文化积淀,使高老师的课堂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中国的课堂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讨论”、“滥用多媒体”,这一系列的教学诟病,高老师用极富创意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亲自演唱自己改编的《吉祥三宝》《心太软》,一下子激活了课堂,我们这些成人学生也情不自禁地鼓掌喝彩。笑声背后,引发了我们对当今教育现状的思考,并由此反躬自问: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参与者,我们对课堂、对学生又承担了怎样的责任呢?
高老师的评课之道也颇具创意,他由太湖石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高氏评课法”:透——瘦——漏——皱,精妙的观点诠释了一节好课的标准。“透”,即教师吃透课程标准、教材、学科知识,吃透学生,讲深讲透;“瘦”,则是精选教学内容,紧扣核心知识,让学生“一课有一得,得得要有关,一课有一得,得得有联系”;“漏”,就是说课堂应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和思维空间,达到一种“此
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皱”可以理解为课堂要有节奏,有情趣,有悬念,有波澜。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这四点的确做得不尽人意,高老师的这一理念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十天的研修,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当然,也带给我诸多的思考,这必将成为我教学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感谢这次学习机会。再次走在华东师大校园的小路上,望着浓郁苍翠的树木,星星点点的野花掩映其中。我脑海中浮现着导师们的身影,他们不正是这一棵棵的大树吗?在自己竭力参天的同时,也不忘关照脚下的花儿,有了阳光雨露的滋养,我们定能共同成长,为教育这片沃土播撒更多的希望和生机。
6.贵师大培训学习心得 篇六
学习心得
大关一小
张正婷
5月26—27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赴贵阳参加了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这是一次语文教学的盛会,我带着敬仰的心态目睹了大师们的风采,聆听了教育名师的讲课,领略着专家的教学风采,同时也领略到语文教学的无穷魅力。
26日早上,我聆听了来自于江苏的张学伟老师的古诗教学《问刘十九》和讲座《把语文教交到学生手上》。26日下午,我目睹了来自浙江湖州的盛新凤老师的精彩课堂《最想做的事》和聆听讲座《教学走向和美》。27日早上来自浙江的张祖庆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作文讲评教学《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和讲座《教材作文的二度开发策略》等为期一天半的学习。听了这些课和讲座后心里非常激动,因为小学语文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这次有机会学习真是不枉此行。
首先,作为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如今的学生知识面也很广,如果老师没有广博的知识,怎么能上好语文课?怎么能吸引学生?张学伟老师的讲座和教学都实在的体现了这点。如:在教学中张老师以一个“猜”字贯穿全堂课。引导学生猜“雪”“火炉”就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教学中。再结合猜的内容说故事。学生大胆开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知不觉地知道整首诗的意思。再如:张老师用“勾引”一词,把学生读诗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学生争着读、抢着读、读中悟。就把诗人、诗的背景、写诗的目的读出来了。这种教学真叫绝,让学生进入教学设计的圈套。
其次老师要把鼓励学生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结合起来。如:盛老师在教学《最想做的事》时,她先出示造句:书是——
引导学生造句。鼓励学生造好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成了自己读书名言。这样鼓励学生,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得到老师的肯定,就争先恐后的说了起来。在随着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被挖掘出来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再次,老师要抓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兴趣爱好。都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把这一点恰如其分用到教学中,教学的收益是相当大了不起的。如:是张祖庆老师作文教学一开始就用学生喜欢的QQ话题导入新课。学生兴趣浓厚开始谈论,随后张老师出示班上几个学生的优秀作文进行赏析。又出示学生身边熟悉的中国达人秀的一些事列,让学生感受明星一度风采。随后就在班上找身边的小达人,让学生结合情景去演去练。这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满足,同时在学习中不枯燥乏味,还能圆自己小小的明星梦。这种教学何而不为呢?
总之,听课听讲座,听得让我们热血沸腾!听得我们激情洋溢!这些大家们各有风格,但我们如果简单模仿则会弄巧成拙,搞不好就是东施效颦。只有我们深入的学习,把它们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才会适合我们的学生,才适合我们自己!只有在读书时会消化,会吸收,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
在这次研讨会中,上课的几位名师无不体现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找回了自信,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极具亲和力、人性化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这一切正是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的重要前提。
7.师大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七
一、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概念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俄语时, 有时会发现学生非常努力的学习俄语, 学习成果却没有很大的进展, 他们会问教师自己应当学习什么、应当怎么学习等。学生这种被动的心态属于“等、靠、要”, 他们等教师来教授自己知识、依靠教师给他们学习方法、向教师要成果反馈。被动的心态不利于学生迅速的掌握知识。自我调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当学生理解到应当如何自主学习时, 教师的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所谓自我调节的教学模式是指调节自己的兴趣、调节自己的方向、调节自己的成果。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能够构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 他们能够自主、直接、有效地学习到自己想学的知识。
二、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在高校俄语专业学习中的应用
(一)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方向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找到方向。这些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要了解自己学习俄语的目的, 比如部分学生学习俄语是为了其实用性, 那么就要以此为方向自主的学习;有些学生学习俄语是想了解俄语的文学性, 那么学生就要以了解俄语文学作品, 了解俄国文化的方式学习俄语。比如说俄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俄语时, 部分学生以研究文学为目的学习俄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俄语版本的电影《十二怒汉》。《十二怒汉》原本是美国的著名电影, 它禅述的是美国陪审员制度的意义, 而俄国版针对自己的国情重新翻拍这部电影, 它涉及到前苏联和车臣之间的政治问题。这部电影以俄国的文化为视角看待俄国现行的陪审员制度, 它展现了俄国的现代思想和文化。学生看这部原版电影时, 一方面能从电影中了解俄语的用法, 另一方面, 能把俄语语言和俄罗斯文化结合起来。学生如果找到了学习的方向, 学习俄语的时候就会更加积极。
(二)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交流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有时为了吸收更多的知识, 需要和其他的同学用俄语交流;学生为了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 也需要和其他的同学一起用俄语交流。通过使用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学习的疑点, 能够在交流的时候找到学习的难点, 它能有助于学生使用自我调节循环模式学习俄语。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俄语时, 可以告诉学生“得到”“取得”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 让学生了解到虽然两者同样是“获得”的意思, 但是费力程度的不同, 要使用不同的动词。而学生在交流中, 能够体会出这种差别。学生通过交流, 能够了解到如果对方说:“Кемтымечтаешьстать?”, 那么应以:
(三)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升思维
部分学生学习俄语的时候, 会觉得俄语的语法知识非常多, 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会感觉到很畏惧, 这使学生难以使用自我调节循环模式来学习俄语, 他们更依赖于教师主动教授他们知识, 他们则被动的学习知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教师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能够站在更抽象、更宏观的角度看待俄语学习,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自主、迅速的吸收俄语知识。比如说, 教师可以给学生看这句话:
这是一种插入语的使用方法, 它表达的是“顺便说一下”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 俄语有几种插入语的使用方法?它们分别适用于怎样的场合?如果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俄语语法知识, 他们就能在归纳和总结中形成自己的俄语知识系统, 以后在应用俄语语法知识时就不易犯错。
(四)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拓展兴趣
学生通过找到学习方向、与人交流、提升思维的方法学习俄语以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展知识。这种拓展既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综合的应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 也是为了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能够进一步的了解俄语, 能够进一步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 这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比如部分学生喜欢俄语的文学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俄语美文一类的资料。以下为一段用俄语介绍我国历史的文章, 其片段如下:
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 能了解俄罗斯人眼中中国的历史是怎样的, 学生在阅读中能了解到俄语知识的综合使用方法, 甚至可以借鉴俄语美文, 自己仿写感兴趣的文章。
三、小结
使用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的方式学习俄语, 学生能够对俄语产生兴趣、可以自主的吸收大量的俄语知识, 可形成俄语的知识系统, 可加强俄语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这种学习模式学习。
参考文献
[1]崔卫.中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俄语教学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 2008 (04) .
8.师大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八
关键词:兴趣;英语学习;英语自学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学习英语,首先要有兴趣并努力发展这一兴趣。如果对英语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持续的动力,英语学习将很难坚持下去。反之,一旦对英语有了兴趣并努力地发展这一兴趣,那么,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做,带着强烈的欲望去读英语,听英语,说英语,写英语。就会主动地找人去练英语,找一切可以提高英语的机会去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不知不觉中就把英语学会了。所以“兴趣”对学好英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尽管知道兴趣的重要性,如何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培养和发展自己对英语的兴趣呢?
一、发现和挖掘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兴趣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条件。例如,喜欢听音乐的就听英语的,喜欢电影就看英语的,爱看小说就读英语的,热衷于演讲的就去英语角……只要是通过英语这个媒介做他喜爱的事,他就走向了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
二、利用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英语能力
1.唱英语歌
唱英语歌既可以提高音乐的理解力、增强节奏感,又可以学习语音、语法和句法,增加词汇量,还可以增强语感和语言文化的熏陶、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英文歌曲不仅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也丰富多彩,具有其他学习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教学中采用听、唱英文歌曲的教学手段,将语言与情境结合,可以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学习英文歌曲是一个帮助学习者练习发音的好办法,可以很自然的找到重音和语言节奏感,还可以增进学生的英文咬字发音、音调、语调、节奏以及抑扬顿挫的敏感度,使口腔各发音部位更加灵活,增进说英语时的流利程度。英文歌词中有很多词汇、习惯用语,是学习词汇、练习口语、提高听力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2.看英文电影
要想学好英语,应该先从听说入手。提高听说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完全浸入英语的语言环境,在我们国家很难找到那样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看英文电影给你提供了一个全英文环境!通过看英文电影你其实已经完全融入那个环境里了,你会想象你就在那个电影里面,扮演着某个角色,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跟别人交谈,多么美妙,多么惬意!天天苦行僧似的一个人在默默地背着单词和句子确实很辛苦,并且不见得成效有多大!但如果你去看英文电影,里面的情节会很快吸引你的注意力,在不经意间掌握了英语!
3.酣畅淋漓听说英语
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去找“老外”聊天,很快就学会口语了。有的学生想提高听力水平,恰巧喜欢听新闻。如果坚持每天听英语的新闻,很快就会把听力提高上去。所以应该与喜爱英语的人交朋友,这样,大家对英语的爱就会相互影响、变得更强烈,如果其中的一个英语水平显著,那么其他人都可以向他的水平看齐,水平高的也可以学习其他人的优点,这样一来,每个人的进步都会很快。
9.北师大学习总结 篇九
流涧小学:马红生
2013年11月17日至23日,我们小店区中小学基地校校长有幸在教育局局长李宝贵,科长王宏娟,进修校刘秀娥科长的带领下,一行四十八人,在北师大进行了为期四天半的学习,(理论学习两天,实地考察两天,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半天),时间虽然非常短暂,然而效率却很高,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在理论的构建方面,以及实施层面还是成果展示方面,均收获颇丰!
为了提升自身的素养,为了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就感触很深的几点内容加以总结:
一、特色校方案的制定。
1.方案的制定要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特色既要标新立异,也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更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素养提高。特色方案的制定一定要以学校基本情况(学校现状,学校规模,学校的性质)为基础,不能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方案的制定也要结合校史,让流涧文化传承发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嘛;方案的制定更应该看到现在的不足,想到未来的挑战,不妄自菲薄,不盲目乐观,脚踏实地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流涧小学有着悠久的建校历史,但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没有一部完整的校史,为此我将会收集各种资料,并且聘请退休教师,撰写一部完整的校史,为创建特色校打下坚定的基础。
2.一训三风的形成。
应从学校历史的积淀中,并结合学校功能特点,区位优势等等来总结提炼,应表述一训三风的形成过程即原来的一训三风是什么现在的是什么。并说明一训三风变化的原因,最后一训三风还应该体现原生态。
3.特色学校建设。
① 取向,包括理念性和项目性。
A理念型是建构独特的理念来寻找特色的生长点。例如成功教育很难复制有创新的空间因为在理念下可以设计各类各种的制度或者项目,方法,机制,管理,策略的创新。
B项目型是依托独创的项目为突破口进行特色建设。例如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绿色教育这些很容易复制也容易被超越。② 前提:应从了解自己的学校开始,讲求以下原则
A学校学习成就与综合发展。
B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
C办学条件与学校环境。
D学校领导与管理。
E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学校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很重要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学校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何让管理制度落实而有效呢?1,打铁需要自身硬,改变作风自先行;外树形象强内功,身为标杆旗自红。领导班子要廉洁自律,塑好形象,树好威信,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是制度的坚强执行者,又是制度的忠实遵守者,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核心,激发广大教师自觉遵章守制的积极性。第2,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任人唯亲,不搞小圈子。敢于坚持原则,主持正义,明察秋毫,伸张正气,铁面无私,一视同仁。教育广大教师自我管理,做到既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又能够自我约束,举止有素,言行一致,表里如一。3,防止计划多,落实少;制度多,执行少;布置多,督查少;制度上墙装门面,材料入档走过
场。常规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集中检查与分散检查相结合,每次检查有评估,有记录,有总结,真正使检查成为促进制度落实的催化剂。4,坚持制度创新。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建设要在管理中不断修改完善,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教育管理与持续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逐步建立一种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科学管理体制,并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重点是制度不仅是要求教师与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更应该是作为校长的我们应该做好表率与示范,去影响和引导教师和学生往好的方向去努力,最终形成良好的氛围,好的习惯!
制度的制定更应该以爱为基础,作为一个好的校长,需要把自己的思想在学校里加以贯彻实施,校长素质(品德修养,业务知识能力,仪表作风)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优劣,这一点是我从做报告的几位专家或校长身上感受到的,为了自己能得到教师与学生的认可与尊重,也为了让教师能够精诚团结,共建学校,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走的更长远,更为了我们的学校有个美好的明天,在此赋诗一首:
一生聚焦仁和爱,相宏图;
二娟承婧瑞与丽,逢知己。
五福临门话涛李,是荣耀;
八方慕名客晴天,缘美梦。
这首诗根据全校教职员关爱与期望,希望大家团结起来共建美好校园。
三、学校环境建设方面
学校的环境应该处处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去营造,此次去北师大我们参观了北京一师附小,良乡四小,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等几所著名小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校园环境布置可以说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直观的空间,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比如
学校创办了读书台,书法台,动物世界,科技馆,花卉展览室,心里诊所等许多令学生感兴趣的也易于接受的平台,试想一下,有这么好的环境,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哪个孩子不愿意学习?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学校环境,是不是可以针对性的做出些调整,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孩子创建他们喜欢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喜欢学校胜过喜欢游乐场。
四、社团的建立
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我为北京小学有这么多的活动组织而惊奇,我注意到了每个学校都建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如合唱团,舞蹈社团,瑜伽社团,篮球社团......每天放学之后,学生便会投入到各式各样的社团去学习课外的东西,这样既能让学生有了活动的场所,有使他们能够学校一技之长,岂不是两全其美?
反观我们,这里的学生我能感觉到不是快乐的学习,而是被逼迫工的姓名特点所作,表达了我对的,甚至有些痛苦的在学习,究其原因不外乎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学习形式单调而造成,我想改变这一现状,我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创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社团,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者就像其中一位校长讲的,即使某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到什么,也应该让孩子在课外学会些什么。是的,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也许某些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上不得要领,为何非让他做一些实在做不出的事情呢?还不如让他学一些他能学会的东西。也许这就叫做各有所长吧!为此,我计划结合我校的实际创设健美操社团,科技馆,学生合唱队,乒乓球社团,文学社团,书法社,校园广播站,葫芦丝社团,威风锣鼓队,绘画兴趣小组等。这些社团的成立必将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必将让学生全面发展,必将给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阳光与活力。
五、家校联系
不少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自己就万事大吉了,而不管孩子道德品质如何,不管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相辅相成,加强它们之间的沟通互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做到:。
1,成立家长委员会。
以学校为单位组成家长委员会,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家长,也可聘请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它参与学校大型的教育活动和重要的“第二渠道”活动;也常到学校听课,检查教师、学生的教与学情况,指导课外活动,重视学生在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家长咨询委员会,为家庭教育提供咨询。
2,利用家长会,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的动向、理论,提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列举古今中外家长重视教育孩子的事例;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培养目标,使家校双方取得共识,使家长认识到只有家校结合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家校结合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3,家访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窃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通过普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实践证明,高度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总之这次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遇。社会发展
【师大学习的自我鉴定】推荐阅读:
师大进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0-22
北师大一下数学《美丽的田园》06-30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10-19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08-15
山沟里的孩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08-25
北师大版七上2.9《有理数的乘方》教案08-06
小小蛋糕师大班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