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共8篇)
1.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篇一
附件1:
**市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论证审查情况抽查工作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全市深基坑、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审查情况抽查工作的通知》(*建工〔2006〕91号)的要求,我们于2006年10月10日至12日检查了**、**、***及***四区共5个项目的深基坑工程,赴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并对有关资料进行详细检查,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现场检查情况
检查的5个项目是**花园二期及**路05E地块、**区**公寓、**区*****三期、***区中心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
**花园二期基坑平面尺寸约70米×180米,开挖深度大部分5.2米及5.7米,局部7.3米。基坑支护方案是单排(局部双排)水泥土搅拌桩+土钉墙、局部放坡。基坑基本施工完毕,变形观测结果及周边环境未见异常。
**路05E地块基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开挖深度约三分之二不到3米,约三分之一接近7米。基坑支护方案是“放坡+搅拌桩+钢花管土钉”。基坑施工完毕,大部分已回填,在施工过程中局部位置出现过较大的变形。
***区**公寓基坑平面尺寸约33米×47米,开挖深度大部分不到5米,少部分7.1米。基坑支护方案是双排水泥土搅拌桩+土钉墙。基坑已全部回填,据了解施工过程所反映的支护效果1 总体较好,基坑变形较小,但局部发生过少量水土流失。
**区宝**三期大开挖深度约2米,电梯井处局部开挖的基坑平面尺寸约6米×10米,深度不到3米,采用悬臂式拉森Ⅳ型钢板桩支护,已全部回填。
据了解,***区中心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基坑尚未开挖,故未赴现场。
二、资料检查情况
(一)基本情况
所检查的5项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都按照规定进行了专家审查论证。**区以区建筑业协会的名义进行评审,评审专家未列入市专家库;其他4项的评审专家均选自市专家库。全部评审意见形式上都符合规定。除此之外,5个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设计依据、勘察报告、基坑监测、开挖顺序和开挖工况的安排和要求、应急救援预案等几个方面。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都对基坑支护设计有专门规定,分部涉及三条强制性条文。特别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第12.1.4条规定明确、可操作性强,对基坑支护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除***区**公寓基坑支护设计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列为设计依据外,其它基坑支护设计均没有将上述两本规范列为设计依据。
2、总体而言,所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能完全符合规范、规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勘察范围、对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对地下水作用的分析与评价等方面,距规范的要求相差较远。尤其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规定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与基坑有关的部分应包括的内容要提出地下水控制方法、计算参数和施工控制的建议,提出施工方法和施工中可能遇到问题的防治措施的建议,对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的建议。上述建议在所查阅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均未涉及。虽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未必会对基坑支护设计造成决定性的影响,有些参数取值按工程经验也可以作出恰当的选择,有些工作实施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但满足规范的规定是最低要求,不应该存在异议。3、5个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都提出对监测的要求,存在的问题是监测项目不完整、个别方案监测频率错误、部分方案对监测项目的理解不准确。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要求,一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16项,二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11项,三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3项。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要求,一级基坑的应测项目是8项,二级基坑的应测项目是3项,三级基坑的应测项目是1项。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要求,一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9项,二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4项。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要求,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10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基坑的必测项目是5项。按上述规范、规程的要求,对于常见的二级基坑最起码的监测项目是3项,监测对象为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沉降变形及地下水位,基坑支护设计提及的监测项目往往缺少后两项,施工组织设计提及的监测项目又经常超过上述要求。但即使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监测项目再多,实际上真正监测的也只是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
监测频率应以时间计算,个别方案却以开挖土层的次数计算。如果某一土层开挖时间过长甚至由于各种原因暂停施工,则会导致监测过分延误甚至暂停,显然是错误的。
部分基坑支护设计对监测项目的理解不准确,概念不清,只提出对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进行监测,误以为这样就满足了要求。其实,除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把一级基坑的支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作为必测项目外,另三本规范、规程都没有对此提出要求,而全部规范、规程都把对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沉降变形作为必测项目,希望重新认识这个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贯彻落实。
4、基坑支护设计应明确对开挖顺序和开挖工况的安排和要求,这是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施工过程中,对土钉、锚杆施工完后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开挖,应明确规定,建议最好采用时间参数,因其操作性强,方便控制。先开挖哪一部分,后开挖哪一部分,先后开挖部分时间间隔的要求,每一部分的开挖在深度及宽度上的限制等,也应该明确规定。显然,上述规定对基坑的施工安全影响重大。所检查的基坑支护设计中,这方面的内容即使有所涉及,也明显不完整、缺乏针对性、难以指导施工,与应达到的要 求差距较大。
5、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急救援预案比较简单,针对性不强。
(二)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论证情况 以上分析了所检查的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下面对所检查项目的评审专家及论证结论逐一介绍,并指出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花园二期,评审专家是***(组长)、***、***、***、***,论证结论同意通过。
2、**区**路05E地块,评审专家是***(组长)、***、***、***、***,论证结论是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同意通过。
基坑支护设计中规定,“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顶各侧周围地面2m范围内不应增加附加荷载,2m范围以外附加荷载不得超过20kpa。”但施工总平面图在基坑边设有钢筋堆放、加工场及水泥、砂石堆场,有可能与规定不符。可以明确堆场至基坑边的距离及堆放材料的重量使其符合规定,可以按实际堆放情况进行复核验算或者修改基坑支护设计,但提供的资料无反映这方面的内容。
3、**区**公寓,评审专家***(组长)、***、***、***、***、***,论证结论是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同意通过。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身未满足建筑物设计的要求,未涉及基坑支护设计的内容。基坑支护设计的某些参数按经验取值。
4、**区**三期,评审专家***(组长)、***、***、***、黎大图,未列入市专家库。论证结论是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安全可行。基坑支护设计无提及设计的依据。
5、***区中心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评审专家***(组长)、***、***、***、***,论证结论同意通过。
三、意见和建议
《**市深基坑与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已有半年,本次检查对实施情况得到较为深入的了解,没有发现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的支护型式能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并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不正常的影响,实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此有所印证。因此,该项管理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对保障深基坑的施工安全和保护周围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找到原因,提出措施。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该项管理制度,提出下述建议:
1、对本次检查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印发到有关单位,要求逐一对照,自查自纠。同时由市建筑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举办学术活动,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以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要大力加强对监理单位的培训和管理,逐步提高监理单位的业务水平,使其起到应有的作用。从程序上说,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应该在监理单位审查后才提交给专家论证,但实际工作中监理单位在这一环节上的把关形同虚设。无论是因为业务水平有限或者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而没有发现问题就签了字,都是监理单位没有正确履行职责,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在审查意见的表达方式上,要给予专家个人更充分用书面陈述意见的机会。按现行的组织形式及实际运作情况,专家组 长起到的作用比较大,所以在形成专家组意见的基础上,对某些个人意见更应重视。
20067
深基坑检查组 年10月14日
2.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篇二
龙开口水电站厂房施工污水处理项目主要为基坑经常性排水和汛期排水。经常性排水主要为大气降雨、边坡汇水、围堰和基坑渗水、施工废水等。汛期排水主要包括围堰渗水、施工废水、地表降水等, 汛期排水采用基坑经常性排水设备进行抽排。由于施工废水中SS浓度 (悬浮物浓度) 较高, 与渗水和降水混合后浓度仍然偏高, 按照设计要求, 采用中和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将基坑排水沟里的施工废水引至调节池进行自然沉淀, 并在中和池里设有硫酸罐,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对污水进行净化, 最后流入清水池, 清水池里的水经水泵抽至高位水池, 进行循环利用。
2 施工总布置
2.1 集水坑及排水沟的布置
结合现场情况, 利用已有的水坑和集水点, 在厂房坝段尾水管与下游护底边坡形成一条尺寸为171m×7m×0.85m的排水沟, 可利用容积约为800m3。
配备一台KQW200/400-75 (Z) 抽水泵 (Q=300m3/h, H=54m, N=75k W) , 输水干道采用DN200钢管, 采用预先制作后整体吊装到位并加固, 将排水沟内经过加药沉淀的废水抽至调节池。
2.2 集水调节池的布置
集水调节池面积约为125m2, 有效水深9m, 有效体积为1 100m3。进水管设置在池顶, 出水口布设两个, 尺寸均为50cm×50cm, 设置在池体与中和池之间的钢隔板上, 出水口底部距池底9m。集水调节池出水口自然流入中和池。集水调节池的功能:一是由于施工废水水量大, 水质、水量不稳定, 需将峰值的水量进行调节以供连续处理, 同时搅拌均匀水质, 避免对后续中和池造成剧烈的浓度负荷冲击;二是在进水p H值小于9的情况下, 兼做清水池。集水沟中沉淀的泥渣定期进行清理, 以保证其有效容积。
2.3 中和池的布置
中和池面积约64m2, 有效水深9m, 有效体积550m3。中和池进水口即为调节池出水口, 中和池出水口布置在与清水池之间的钢板上, 尺寸为50cm×50cm, 底部距池底9m。在调节池与中和池相接处将设置硫酸罐一个, 加药管线沿组合钢隔板表面布设, 两个进水口同时加药, 加药流速分别由球阀控制。当施工废水p H值>9时, 需要往废水中投加硫酸进行中和处理, 使其p H值降至6~9达到景观绿化水质要求;当p H值<9时, 可兼做清水池。
2.4 清水池的布置
清水池面积约170m2, 有效水深9m, 有效体积1 611m3。清水池进水口即为中和池出水口, 设置在与中和池之间的钢板上。清水池用于储存处理后的出水, 回用于施工或绿化用水。为满足绿化用水及回收施工用水要求, 在此处配备三台KQL125/315-90/2型离心泵, 一台用于将清水池抽至高位水池 (Q=160m3/h, H=125m, N=90k W) ;其余两台用于将清水池回用于施工用水 (Q=192m3/h, H=118m, N=90k W) 。
2.5 硫酸罐的制作
本工程污水处理系统中, 硫酸罐设置在中和池侧边的走道上, 为碳钢衬胶材质, 有效水深1m, 顶部加盖密封。出水管管径为DN25, 出水流速由不锈钢球阀控制。
硫酸罐制作:1) 罐体6个面:尺寸分别为4*1 5 0 0 m m*1 0 0 0 m m、1*1 0 0 0 m m*1 0 0 0 m m、1* (1000mm*1000mm-400mm*400mm) (注:在罐体一侧预留两个DN25的圆孔, 排空管预留孔具体位置:距罐底50mm, 罐壁200mm处) ;2) 加药管预留孔具体位置, 距罐底100mm, 罐壁500mm处;3) 制作罐体与顶盖连接处尺寸为4*400mm*10mm;制作顶盖, 顶盖尺寸为420mm*420mm;在顶盖上焊接一个长100mm宽20mm的手柄。加强筋焊接, 四壁中间位置用50mm*5mm的角钢做加强筋进行间断焊;4) 制作罐体, 将制作罐体的钢板进行焊接;5) 加药管及排空管的焊接:采用DN25不锈钢管, 焊接方式与罐体预留孔连接;6) 法兰的焊接:采用2片不锈钢法兰, 焊接方式分别与加药管、排空管连接;7) 球阀连接:球阀为一边带法兰的, 球阀有法兰一侧与已经焊接在钢管上的法兰用螺丝连接;无法兰的一侧与钢管焊接延伸至中和池组合钢板表面;8) 渗水试验:焊接完毕, 对罐体进行灌水做渗水试验;9) 防腐处理:实验完毕确定罐体整体焊接质量合格后进行防腐处理, 第一道Chemflake Special乙烯脂玻璃鳞片漆600μm, 第二道Chemflake Special乙烯脂玻璃鳞片漆600μm, 合计膜厚1200μm。
2.6 加药罐的布置及加药方式
在排水沟处设置2个加药罐, 用于硫酸亚铁、PAM的溶解和投放, 加药罐可利用废弃的塑料桶改造而成, 其有效容积不小于1m3。在加药罐距底20cm处设水龙头, 用于加药。药剂投放方式:分别往两个加药罐加入清水至2/3罐体位置;分别加入固体硫酸亚铁和PAM, 搅拌至药剂完全溶解。开启龙头, 让药剂保持一定流速流入排水沟内, 可根据现场调试情况控制投加量。药剂用量:硫酸亚铁约0.1kg/吨水、PAM约0.005kg/吨水, 先加硫酸亚铁后加PAM。
3 主要施工流程及硫酸罐抗渗试验
3.1 施工流程
基坑排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见图1
3.2 硫酸罐抗渗试验
1) 准备工作:硫酸罐焊接完成后, 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应进行满水试验。满水试验前, 清理罐内杂物, 临时堵塞顶盖。从罐顶处向罐内充水, 做好罐体四周的观测;2) 试验方法:分三次向罐体充水, 第一次充水水深至1/3罐高;第二次充水水深至2/3罐高;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通过观察罐体焊缝处有无水渗漏来判定是否合格。
4 运行管理
本着精干、高效、有利生产、提高效益的原则, 按照设计要求,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 基坑排水处理系统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运行管理:
1) 由项目部负责排水沟加药沉淀和抽至调节池、清水池的相关工作;2) 调节池、中和池、清水池的运行管理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初步设定10人, 负责各种药剂的堆放和搬运工作;药剂的配置、输送与投加;泥渣的清理、收集和外送;水泵的维护管理等;3) 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原则, 责任到人, 责任到岗, 提高工作效率, 发挥劳动潜力, 鉴于废水处理工作的特殊性, 各岗位工作人员应分工合作, 服从管理技术人员安排调度, 确保安全、高效生产;4) 处理后出水根据用水单位的情况, 由用水单位自行设置输水管线。
5 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 所有设备及材料均选用合格产品, 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使用;2)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 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等每季度测定一次绝缘强度, 移动式电动机, 潮湿环境下电气设备使用前应检查绝缘电阻, 对不合格的线路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严禁带故障运行;3)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 凡是接触到腐蚀性原材料的操作需带口罩、耐酸碱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做好劳动安全保护措施;浓硫酸的搬运、保管及使用需谨慎;4) 浓硫酸遇水会放热, 投加时需控制好阀门让其以一定的流速慢慢流入废水中, 严禁直接将大量的浓硫酸倒入废水中以免发生安全事故;5) 建立健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责任制, 实行机长制, 直接负责设备的安全运行工作, 所有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其操作和使用, 保证机组人员相对稳定;6) 注重施工现场的整体形象, 科学地组织施工;对现场的各生产要素进行及时的整理、清洁和保养, 保证现场施工的规范化、程序化;工区内按要求设置醒目的施工标识牌, 职工一律挂牌上岗。
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施工排水无可避免, 如果对这些排水处理不当, 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通过采取一系列水质标准和处理方法, 可以有效回收再利用水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有效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通过对龙开口水电站厂房施工污水处理问题的研究, 提出了基坑污水回收利用方案, 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 同时对环境保护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篇三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方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应力锚索,土钉墙
深基坑支护是近年来因高层建筑发展而来的一项热点和难点工程。深基坑的护壁,不仅要求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而且要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正常运行。因此选取一种在技术上合理的支护方案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某办公楼施工的工程实例,浅谈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与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1.1场地地形及地质地貌概况
据勘察报告显示,本工程场地地貌单元为汾河东岸Ⅱ级阶地,属第四世纪全新洪冲击堆积物,在工程影响范围内,由杂填土、素填土、湿陷性粉土、粉质黏土、粉细砂、中粗砂和砂卵石等组成,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Ⅲ类,地下稳定水位埋深10.36m~10.9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随季节变化,变化幅度在1.00m左右,主要受大气降水径流补给。本基坑开挖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上,局部电梯设计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整体可按无水基坑考虑。
1.2基坑支护设计条件
本工程基坑平面形状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95.0m,东西宽25.0m,开挖深度9.0m。该基坑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四周近邻市政马路及既有建筑物。北侧临市政马路和四层建筑物(距基坑边线5.2m);南侧临市政马路和三层建筑物(距基坑边线7.0m);东侧紧邻某单位车间(距基坑边线约5.6m);西侧近邻市政道路,距基坑边缘8m处有电缆涵洞,深7m,两层,内有国防光缆等各种管线数十条;东北端近邻6层住宅,距基坑边线8.2m。东侧及北侧距基坑边5m处有纵横交错的防空洞,防空洞多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民间组织修建,无具体施工图纸参考,进深及高低方向两条或多条不规则布置。
2支护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组织技术专家组分别进行了计算和论证,最终决定采取多种支护方案相结合的基坑支护体系。即钢筋混凝土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和土钉墙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两种支护方案。具体理由如下:1)为桩基及承台施工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与工程桩可同时施工;2)保证周围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可有效防止基坑边坡位移过大、基坑隆起等质量通病;3)两种支护方式相结合,优势互补,可降低造价,确保施工方便、经济;4)只要作业面许可,可上多台锚索机同时施工,施工工期缩短。
2.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体系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北侧、南侧和北端东侧考虑到基坑附近建筑物的影响,旁边马路上机车等动载荷的影响土压力较大,对支撑结构的刚度和抵抗弯矩的要求也比较高,故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体系。设计灌注桩桩径700mm,桩间距1.2m,桩长分别为12.0m和14.0m,桩顶标高-2.8m,冠梁90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预应力锚索支点设在冠梁中心点位置,即-2.5m处,设计锚索孔径150mm,入射角15°,自由端长度7.0m。锚固段长度为18.0m,拉力设计值360kN,水平间距2.4m,锚索选用3束7Φ5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2.2土钉墙加预应力锚索支护结构体系
与南、北侧相比,东、西侧土体压力相对较小,采用土钉墙加预应力锚索已能满足工程要求。从施工方便、工期及经济性考虑,此方案最为合理。
土钉选用50钢管(锚管),锚索孔径150mm,锚管与锚索共设置6层,其中1层,3层,5层,6层为锚管,2层,4层由锚索间隔代替锚管。
锚管水平间距1.2m,竖向间距2.4m/1.2m,锚索水平间距为2.4m。基坑东侧:1层,3层锚管12.0m,5层,6层锚管8.0m,2层,4层锚索自由段长度均为5.0m,锚固段长度分别为14.0m,16.0m和13.0m,轴向拉力设计值分别为280kN,320kN和260kN。基坑西侧:1层,3层锚管10.0m,5层,6层锚管8.0m,2层,4层锚索自由段长度均为5.0m,锚固段长度分别为12.0m,14.0m和11.0m,轴向拉力设计值分别为240kN,280kN和220kN。锚索选用3束7Φ5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围檩选用2根20b槽钢。
预应力锚索加土钉墙表面做喷射100mm厚混凝土面层,C20混凝土,内配Ф8@200×200钢筋挂网。
3施工方案
3.1施工顺序
本工程采用深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工程桩同时施工相结合的办法,总体施工顺序为:南、北侧基坑支护桩及冠梁施工北侧、南侧支护桩施工→土方开挖至-3.2m→第一道土钉及护坡混凝土施工→土方开挖至-4.54m→第一道预应力锚索施工同时工程桩进行施工→土方开挖至-5.88m→第二道土钉及护坡混凝土施工→土方开挖至-7.22m→第二道预应力锚索施工→土方开挖至-8.56m→第三道土钉及护坡混凝土施工→护坡混凝土施工→土方开挖至-9.9m→第四道土钉及护坡混凝土施工,同时可进行人工凿桩头→后续工程施工。
3.2施工方法
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总体顺序为由北向南分层分段开挖,先基坑周边后中心岛,待周边锚索或土钉施工完成后再挖除中心岛。设计要求每段长度为6m~10m。有建筑物处3m~4m,但考虑工期因素,本工程分段以两个轴距为一段,即16m为一段。挖土共分五层,第一层开挖深度3.2m,第二层开挖深度1.8m,第三层开挖深度1.5m,第四层开挖深度1.3m,第五层开挖深度1.3m。2)土钉的施工。土钉选用50钢管(锚管),锚管按设计长度下料后,锚入端做成锥形,并将缝隙焊死,防止锚进土层时泥水进入锚管,注浆孔按双向每隔0.6m设置,直径为5mm,先用洛阳铲成孔,待达到设计要求后,将锚杆放入,或用手持式冲击锤将锚管锚入土体。注浆孔处用角钢焊上与锚杆成30°倒刺,防止锚管进入泥土时堵住注浆孔。3)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成孔选用正循环钻孔机,采用套管跟进技术开孔,泥浆通过泥浆泵在孔内反循环后带出泥浆,待达到设计深度后,先进行锚索安装,锚索上绑扎好注浆管后退出钻杆。4)注浆与张拉。锚索置入后应立即注浆并及时封闭。锚管和锚索孔固结体材料选用纯水泥浆液,注浆时应对水泥浆量和压力两个指标进行控制,锚管注入水泥量不小于35kg/m,锚索孔注入水泥量不小于65kg/m,压力控制不超过2MPa。采用二次补浆施工法,待第一次注漿终凝后,再进行二次注浆。锚索二次补浆完毕后7d方可施加预应力,要求施加的预应力不小于75%轴向拉力设计值。5)铺设钢筋网片。按设计要求铺设钢筋网片,采用绑扎制作,网格允许偏差±10mm。制作网片时相邻两网片接头应错开20cm以上。网片应牢固地固定在边壁上,向基坑外延伸1m,网片铺设时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用¢12的螺纹钢与锚管十字焊接。6)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法并分片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宜控制在0.8m~1.0m范围内,射流应垂直指向喷射面。施工时喷射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至坡顶排水明沟的位置,确保地表水不能流入喷射混凝土和土体之间,以增强在雨季冲刷下抗剥落的能力。7)施工监测。a.监测内容:周围结构的位移及沉降、地表开裂状态、基坑渗漏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基坑底部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有无下沉。b.监测点的设置: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应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沉降和位移监测点应设在基坑边壁及底部,间距不大于30m。地表开裂,采用标记法进行观察和比较,有裂缝时,先测量其宽度并做好记录,然后用水泥浆灌实抹平。
4应用效果
本支护工程深基坑设计路径清晰,受力合理,充分发挥了各支护体系的受力优势,施工时用了各种手段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该工程基础阶段施工跨越了雨季,在降雨量达到110mm的大暴雨侵袭下,基坑支护体系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基坑周边无明显变形或裂缝。南侧、北侧道路完好,邻近建筑物无变形和沉降。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排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和土钉墙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对深基坑进行支护,使得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方案有多种选择,针对不同的边坡条件及环境条件,选用多种支护方案相结合的支护,有效地降低了基坑支护的成本,并能充分保证支护效果。通过工程量和质量的统计,本工程与同类型施工规模的工程相比,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朱兵见.地下室基坑围护方案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2008(10):20-22.
4.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篇四
深基坑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造)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核规定主要有:
(1)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深基坑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施工方案可由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2)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3)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4)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5)专项施工方案经论证后需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论证报告修改,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6)专项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7)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按规定进行监测;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专项方案实施情况。
5.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篇五
银川动车所动车检查库及边跨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吴客专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地质条件........................................1
四、施工要求........................................2
1、开挖要求......................................2
2、支护结构要求..................................3
3、基坑排水系统..................................3
五、施工准备.........................................4
六、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4
1、基坑放样......................................5
2、基坑开挖......................................5
3、监测频率......................................6
七、安全管理.........................................6
八、安全措施.........................................8
九、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0
一、编制依据
1、《银川动车所动车检查库及边跨基础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
2、《银川动车所动车检查库及边跨基础工程施工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工程测量规范规程》(GB50026—93);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1、国家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铁路银川至西安线银吴段银川动车所动车检查库及边跨地基处理工程,本工程绝对高程为1110.96m。建筑面积23281.1平方米。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层数地上一层,层高为8.2m,局部地下室,抗震设防烈度:8度。
三、地质条件
1、根据《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惠安堡至银川段银川车站房屋建筑工 2
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该地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土、粉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粉砂、细砂等。
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79cm。
3、地下水:工点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于砂类土及粉土层中,地下水位受季节性灌溉及大气降水等影响,水位埋深一般在0.5~4m。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水质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长期浸水时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
4、根据地下水位以上土质的腐蚀性分析结果判定,地下水位以上的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四、施工要求 1.开挖要求
(1)本工程地下一层基坑开挖深度为4.9m(-1.8m~-6.7m),土方开挖严格执行“分层分段,限时护坡,盆式挖土,严禁超挖,人工修整坡面”的原则,将土方开挖造成的坡体及周边地面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施工开挖边坡坡度不大于设计边坡坡度,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边坡应确保稳定,应避免坑内土坡滑动引起工程桩偏位的事故发生。弃土/石严禁堆放在坡顶20m范围内。
(3)土石方开挖应按照分段、自上而下开挖,每层不超过1.5m,严禁无序开挖。
(4)边坡坡面应留30~50mm土方人工挖除并修面,使其平整度达到规范及喷射混凝土要求,并及时进行坡面护坡施工。
(5)护坡施工应分2次进行,应首先完成30~50mm的护坡面层喷射混凝土施工,铺设钢筋网(采用短钢筋插入坡体内),最后完成剩余厚度的护坡面层喷射混凝土施工。喷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6)坑底应预留30~50mm土方人工挖除,混凝土垫层应随挖随浇,无 3 筑完成。
(7)施工中严禁在基坑内过量抽取地下水,以免造成路基及地面沉降塌陷或引起附近居民饮水水源枯竭,并长期禁止任何在场区内及四周一定范围内抽取地下水等工程活动。2.支护结构要求
垫层坑底面积宜控制在不大于200m,垫层宜挖到坑底标高后24小时内浇(1)、本工程,采用放坡开挖,坡面挂网,挂网钢筋采用Φ16钢筋,梅花型布置,间距1.5m,网片筋采用Φ8@200。
(2)放坡面上对土体表面喷射100mm厚C20混凝土(包括基坑上口1m范围内),并加入3%的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前应于边坡土体内留设泄水孔;梅花状布置,间距2500mm。3.基坑排水系统
(1)基坑坡顶、坡底设排水沟,每隔30m设集水井(0.6m长×0.6m宽×1m高),排出的积水应导入落砂井后再进入市政排水系统。
(2)排水沟:坡脚及坡顶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尺为300×300×300(顶宽×底宽×高),坡脚排水沟汇集边坡排出的水,坡顶排水沟拦截坡顶雨水,并用于接受坑底抽水。坡顶排水沟以明沟形式排泄,基坑排水沟范围以内采用挂网喷砼以防地表水渗入,排水系统布置距坑边不宜小于0.5m。
(3)地下水降至底板下500mm,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集、排水措施。作好地下水位监测和应急预案。坑内集、排水时严禁在坡角挖沟。
(4)边坡混凝土面层应设泄水孔,在面层背部应插入长度为500mm,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水管,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梅花桩布置,间距2500mm。
五、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测定并放出基坑中心线、边线及高程,设置基坑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点,并用灰线画出基坑的实际形状。进行现况地下管线的物探,了解场地内各种地下障碍物的情况。
六、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根据本工程现场的地质及水文条件,基坑采用放坡机械开挖施工。坑底尺寸在基础尺寸外加1米做为工作面,排水沟设置一定纵向坡度,将水汇集至集水坑内,用水泵排除至基坑外。根据土质基坑按1:1放坡。
1、基坑放样
由测量人员精确测量基槽平面位置,根据基坑底面几何尺寸及地质水文条件等确定基坑开挖的尺寸。基坑底平面尺寸比结构物基础设计尺寸各边加宽1米。由测量人员定出开挖边桩,连接边桩即为基坑开挖边线。在放样过程中适当加大基坑开口尺寸,以保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土层时,能够适当加大不稳定土层的坡率。
2、基坑开挖
(1)基坑使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土至指定地点存放。基坑顶部无静荷载。根据现场土质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开挖坡度,开挖至基底以上30cm~50cm范围采用人工开挖防止超挖。
(2)深基坑施工时采用“横挖法”,以基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分层深度,从一端逐渐向前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3米。
(3)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基坑四周的土质情况。当基坑沿顶面裂缝、坑壁松塌等影响基坑稳定时,立即加固支护。基坑四周用土堆成30cm 5
高土坝,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冲刷坑壁,基坑底设置集水坑。基坑开挖成型后,周围外设置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同时在基坑周边以及施工临时便道设置警示标志。
(4)基坑开挖及进行基础施工过程中,运土自卸汽车必须按既定的 马道行走,基坑其他方向10米范围不许任何机动车辆通过,防止动荷载引起坑壁塌方。10米外车辆通过时,需加强对坑壁监测。
3、监测频率
(1)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期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a.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c.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d.基坑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e.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f.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g.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h.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i.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七、安全管理
1、开工前准备工作到位
(1)研究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并掌握第一手资料。编制施工方案,有预知性地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2)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品,口哨、安全帽、红绿旗、警示牌、红色警示灯、铁丝网。
(3)开工前检查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各项制动是否有效,电缆线有无裸漏情况。
2、新工人进场时,三级安全教育到位:
(1)由项目经理主持,对新进场工人进行对本工种具有针对性的三级安全教育,让每个工人掌握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使工人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基本原则。
(2)发安全知识测试考卷进行考核,确认安全教育效果,另外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别培训,要求全部持证上岗。
3、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到位:
(1)除了班组自行组织的班前安全活动外,负责该工种的工长(施工员)还用书面形式对班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2)项目专职安全员总结教育和交底内容,再次详细讲解给班组的每个组员,要求做到人人会操作,人人都必须遵守安全纪律、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
4、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再教育、考核工作到位:
(1)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员、队长起到监督作用,发现那里出现事故苗子,及时组织人员消除,并强调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2)在施工期间,除要求施工班组例行每天的班前自检外,安全员还进行不定期复查作业情况,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勒令班组进行定人、定期限、定措施整改,并落实其整改内容。
(3)对有些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淡化的工人进行再教育。
八、安全措施
1.机械安全措施
(1)机械作业时,施工人员严禁在回转半径内工作,尤其是土方配合人员。施工机械有专人进行统一指挥。
(2)施工翻斗车不能行车载人及超载超速。其余各施工机械不能超速及违章作业。前后两车(机械)间距不小于10m。
(3)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度,进出口设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4)人工挖掘作业人员横向间距不小于2m,纵向间距不小于3m。
(5)挖掘机等施工机械作业时,注意架空线路,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2.安全用电措施
(1)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非电工人员接电,拉线。
(2)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3)吊车由专人指挥,吊车臂下禁止站人,钻机、吊车与高压线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4)施工用电必须架空。
(5)水泵必须接地,单机单闸。3.安全施工措施
(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
(2)基坑开挖时要对附近地下缆线采取保护措施。标明位置,现场设专人看护指挥。
(3)开挖过程中注意土质变化情况,土质不好时采取支护措施。
(4)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5)基坑顶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10米范围内不许机动车辆通过。
(6)施工时将基坑边上散土和活动碎石清理干净。
(7)基坑开挖前完善四周临时排水设施,对现况排水沟渠进行疏通,防止水冲基坑。
(8)加强施工现场边坡监控,在基坑周围共布置测点,并在周围布设沉降观测点;结构施工期间做到每日一测,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
(9)建立完善的预警报告制度,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坡顶连续三天以上位移速率大于3mm且不收敛、坡顶累计位移50mm、坡顶地面明显沉降、地面明显开裂及时上报。4.防雨措施
(1)基槽开挖前准备好防洪设备器材,开挖边坡比常规范放缓,坡面根据情况加以覆盖。
(2)基槽挖好后及时做好协调工作,尽量减少土基暴露时间。如结构当天不做,槽底要留20厘米土待第二天做结构前再清到槽底。
(3)基础开挖施工时,在基坑周围设宽30cm,高30cm的挡水埂,防止地面水灌入基坑,基坑内设集水井,配足抽水机抽水。基坑挖好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或垫层,防止被水浸泡。
(4)随时注意天气情况,下雨前在坑顶设置土埂,并备足塑料布,在下雨前覆盖在坑壁四周,防止雨水冲刷坑壁。
九、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基坑主要危险因素为:落物伤人、塌方、人或者机械产生的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如下:
塌方:
原因:主要是因为土质不好,放坡不够,或者有地下水及雨水冲刷。
对策: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合适的边坡,并且在开口时适当加大尺寸,当遇到不稳定地质条件时适当加大坡率,通过该土层后正常放坡。
对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锚固支撑、斜柱支撑等措施,防止边坡塌方。
施工期间加强滑坡的监测监控,对点位有变化需立即停止现场的施工,加密观测次数,仔细分析点位的变动原因,确定具体处理方法施工前必须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山体水流。
落物:
原因:坑边坡上松动石块没有清理干净或者施工过程中落物。
对策:将坑边异物清理干净。(2)事故应急措施
1、发生坍塌事故后,立即报告应急抢险指挥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人员通知现场安全员,并由安全员组织施工人员紧急撤离至安全区域。
2、如有人员受伤,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在向有关部门电话求救的同时,对受伤人员在现场安全地带采取可行的应急措施,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4、立即上报公司及有关部门,并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6.456栋基坑施工方案 篇六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施工部署 2
4、土方开挖方案 3
5、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6
6、主要管理措施 7
7、雨季施工 10
8、应急预案 12
9、附图 13
4-6#栋基坑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该施工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部现行规范、规程。主要规范、规程如下: 建质《2003(82号)》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003 年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岩土工程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
二、工程概况
郴州市乾景·月馨圆一期工程是由郴州乾通房地产有限公司建设。工程设计:半地下室整体一层、地上共6栋,1#栋高26层,2~6#栋高18层。其中地下室临街为门面,后部为车库,地上均为住宅。结构体系为抗震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1~3#栋为冲孔灌注桩基础,4~6#栋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位于郴州市月形路旁(火车西站对面)本基坑土方方案为4、5、6#栋主楼基坑方案,4、5、6#栋人工挖孔桩桩顶标高为-9.85、-9.85、-9.35,周边联体地下室桩顶标高-6.1、-5.3,则主楼基坑开挖深度为4~5米.本工程土方开挖基坑边坡按1:1.25进行放坡,基坑底每边60公分工作面进行开挖;
三、施工部署
土方开挖工作务必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展开,不得延误工期。
1、土方开挖总体施工安排
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机械开挖方式,人工清底的预留厚度为200mm。本工程的土方开挖,基底无复杂的标高变化。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场地总体部署,基坑开挖顺序为:由4、6#栋由西向东同时开挖,4、5#基坑实为同一基坑,5#基坑位于4#栋东部。;考虑现场的交通道路的便利性,4、5#栋场地北面、6#栋南面暂时作为弃土场地(不得将弃土堆放基坑周边),留部分余土做基坑回填。
2、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水准仪
台
全站仪
台
挖土机
台
运土车辆
辆
3、土方工程施工部署安排
为了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防止塌方等不利现象的发生,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土方开挖采用放坡开挖,放坡系数为1:1或1:1.25具体方法根据现场土质实际情况确定。如土质不理想,必要时进行局部支撑,直至挖至坑底。具体流程如下: 开挖线放样→施工机械、人员准备→土方开挖→先放坡再大面积开挖→清运土方→基坑周边排水处理→直至基坑底→基坑周边排水沟及集水井砌筑。因基坑周边为地下室,地下室进行同步施工,所以不需要进行硬化处理
(1)采用3台反铲挖土机、6台翻斗车同时进行。挖土采用先放坡再大面积挖土,防止土方边坡失稳塌方。
(2)开挖过程中应遵循先西后东的方向,根据挖土实际情况,如有必要时先预留好汽车坡道。
(3)边坡及坑底应留200mm人工清底,以减少机械、雨水和太阳暴晒对土层的扰动。(4)开挖过程中应时时测量挖深,通过放坡系数计算开挖深处的下边缘位置,并由测量人员撒出白灰线进行控制。
(5)如果到达坑底后发现基底土层与地勘资料不一致应立即通知业主、监理、设计以及地勘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6)挖掘机应与运土车配合进行,确保不耽误挖土进度及土方清运速度,保证基坑边坡周边不堆弃大量土方。
(7)基坑开挖后周边应进行排水沟、集水井砌筑,保证地表水不流入基坑。
(8)基坑开挖好后周边用钢管及密目网进行安全维护,并设置适当的安全标志及夜间照明设施,确保安全。
4、卸土场及土方运输路线
因本工程4、5、6#楼相距较近,为确保现场运输流畅,不影响后续工期的施工,尽快的将挖出的土堆放到现场的4、5#楼北侧、6#楼南侧,并计算好回填土方量,暂时将需回填的土方就近堆放。
四、土方开挖方案
1、开挖边线确定:
首先,测量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定出本工程基坑开挖边线;然后按基底砼垫层外边线每边加工作面600㎜定出基坑开挖下口线,再按1:1或1:1.25放坡开挖。开挖方法 1)、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并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机械挖土,随挖土随修整边坡。在开挖至距离坑底500 mm以内时,测量人员抄出500 mm水平线,在基槽底钉上水平标高小木桩,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点,拉通线找平,预留200—300 mm土层人工清理。2)、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要随时进行开挖标高测量,控制开挖深度,严禁超挖。3)、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基坑周边排水沟及集水井砌筑,确保基坑排水通畅,不受水浸泡。4)、开挖过程中应同时进行基坑周边硬化、安全维护及照明措施,保证基坑开挖安全。5)、开挖时机械及运土车辆应由专人指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6)、机械开挖至最后一步时,进行破桩施工,测量人员应事先测好桩顶设计标高,待打至标高后进行承台砌筑及垫层浇筑。
3、开挖注意事项: 1)、坑底及坡顶四周做好排水措施,在地面设置截水沟,基坑内设集水井,采用明排水的方法,沿坑底周围开挖300*300mm排水沟,使水流入1000*1000*1000mm集水井,用水泵排走,最后排到雨水沟内。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浸泡基土,每日及雨天例行检查土壁稳定情况,在确定安全情况下方可继续工作。2)、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土工作,因桩顶高出基底200㎜,为保护桩基,坑底必须预留300㎜余土采用人工开挖。4)、机械开挖过程中以及停置和进出场应注意安全,随时配合挖运土做好现场清洁工作,做到文明施工。3)、机械开挖过程中以及停置和进出场应注意安全,应有专人指挥,随时配合挖运土做好现场清洁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4)开挖的土方应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严禁堆放基坑周边时间过长。
5)基坑周边维护及照明设施、警示标志应齐全,人员进出应配备安全用具。
4、土方回填:
本工程主楼基坑的土方回填分两步进行:
承台、基础梁砌筑完成后进行承台、地梁间土方回填; 底板下剪力墙、柱砼浇筑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前应将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土方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回填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 ~ 250 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 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的“水夯”法。
5)深浅两基槽回填时,应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相同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别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 :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 m。
6)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道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 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哇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7)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5、异常情况处理:
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基坑土质变化及边坡稳定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1)如挖至设计深度后局部有大量於泥及软弱夹层,应立即上报业主,由勘查、设计、监理单位确认后,确定处理方案。
(2)开挖过程中如遇滑坡迹象,应立即暂停施工,报告业主并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在转移工人的同时,将滑坡现场进行封锁;测量人员根据滑坡迹象设置观测点,以便观测坡体平面及竖向位移,为应急措施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
五、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工前组织全部进场人员学习施工方案,熟悉图纸及地质状况,对机械操作手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掌握施工的技术要点。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学习规范要求,精心施工。完工后,进行严格自检,不合格者坚决返工,表一: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查方法
柱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内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标高
0 ±30 ±50 50
水准仪检查
长度、宽度
+ 200100
+ 500
经纬仪、钢尺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坡度尺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50 20 20
用2 m靠尺和楔形塞尺 基低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表
二、土方回填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查方法
柱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内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标高
-50 ±30
±50 50
水准仪检查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按规定方法
一般项目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设计要求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表面平整度 20 30 20 20
用靠尺或水准仪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值(mm)检验方法 1 :标高+0-50 水准仪检查 :长度、宽度-0 由设计中心向两边拉尺量 3 :边坡坡度不允许坡度尺检查
六、主要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及防护技术措施
按照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严格对现场安全防护进行控制。现场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工地设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及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由质安科组织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整改。保证无重大事故。
场内按各阶段施工情况在进出口和危险区挂宣传画、色标、标牌及标语,各种防护部位防护到位。各种标牌应挂齐,并挂在醒目部位处,并符合相关标准。基坑的防护
1)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在距基坑边0.6米周围用φ48钢管设置两道护身栏杆,立杆间距4米,高出自然地坪1.8米,埋深0.8米.基坑上口边1米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跃护身栏杆。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3)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 4)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5)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2、施工现场场容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工地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一切与建设工程施工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管理。2)现场施工道路为砼路面,保持畅通,禁止路面堆放材料、设备;雨季有可行的排水措施,配备4寸潜水泵10台,现场设置排水沟,及时将现场雨水排入原有雨水管道;
3)进入现场的土方机械及材料不用时要堆放整齐,不得混乱,每天安排专人保持现场的整洁;
4)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各种机械定期保养,机械操作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6)天气干燥时,现场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7)施工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佩带胸卡。
3、环境保护措施:
1)土方由合格的运输单位施工,并签订运输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公司的坏境要求。在现场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车轮,并拍实车上或严密遮盖,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50CM,边缘不高于车辆帮上沿10CM,严禁沿途遗洒。并安排专人负责清扫道路。2)施工现场干燥时,应洒水润湿,以防尘土飞扬;
3)土方运输车辆在出现场大门时应在洗车槽用水管冲洗轮胎,保证不带泥土、扬尘进入城市街道。4)施工材料不得堆放在施工道路上,以保证运输通畅;
5)对挖土机械车辆加强维修保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减少噪声的产生。施工机械白天不得大于75dB,夜间施工不得大于55dB。
4、现场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1)在施工现场建立防火领导小组、专人具体负责消防保卫工作,并建立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制度。
2)施工现场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湖南省的《消防条例》,逐级落实防火责任制,利用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做到人人重视消防工作;同时将消防保卫工作纳入生产管理议事日程,与生产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评比。
3)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入场前都要进行“四防”教育和考试。坚持每月和重大节日、社会政治活动前教育一次,学习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法规,使每一个施工人员做到制度明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4)现场采用非易燃材料做临设,施工现场的生活、加工、仓储、办公室与在施工程分开设置;
5)易燃、剧毒物品分类专库管理,严格进出库手续,进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操作时,必须保证通风良好,禁止与电气焊等明火作业交叉操作。
6)加强现场明火作业管理,严格用火审批制度。现场用火证,统一由保卫负责人员签发,并有书面安全防火技术交底。
7)现场设吸烟区,在明显位置贴吸烟管理要求和标志,配备烟头容器和灭火器材,吸烟应到吸烟区,现场其它地方禁止吸烟。
8)现场架设照明线路及安装各种电器设备,必须由正式电工操作,非电工人员不准操作; 9)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统一由保卫人员检查,保证灭火器材完好有效,不准他人擅自乱移、乱用;施工现场道路宽度不低于3.5 m。10)对现场的要害部位及成品保护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把责任落实到人,根据现场实行情况,采取减少出入口,分片控制出入人员,具体办法由保卫人员负责制定。
七、雨季施工
该分项工程将如遇雨季施工,雨季施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雨期施工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生产负责人
成员:项目部各职能管理员及施工队长、各班组长
2、工程开工后,施工队伍进入现场首先进行现场排水设计,并按设计要求完成现场排水管道施工,保持现场无积水、施工道路畅通。
3、施工现场中所有机械、机电设备采取防雨措施,已开挖的基坑雨后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4、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土方开挖尽可能避开雨天施工,施工现场准备足够的塑料布,以备突然降雨时对未达到强度的砼、机械设备、土方等覆盖。
5、对地表水进行有组织排放。6.施工技术措施
6.1、土方开挖时尽量避开雨天,如遇下雨土方开挖应立即停止,机械设备退场,禁止雨天作业,以防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6.2、未做支护的边坡,如遇雨天,应采取塑料布覆盖边坡的方式,防止雨水冲刷边坡,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6.3、雨天基坑内如有积水,应立即用水泵抽水或其它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泡槽。6.4、雨天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6.5、在基坑的顶面和基坑底面设置排水沟和积水坑,利用抽水泵进行面排水。
7、安全生产
7.1、加强安全教育,认真作好防洪、防雷、防触电、防火、防风暴、防滑、防暑等工作,通过交底贯彻到班组。
7.2、经常检查施工用电,电闸箱、机电设备有完善的保护接零,可靠的防雨、防潮措施。绝缘良好,严防漏电,设漏电保护器,手持电动工具佩带齐个人安全保护用具。
7.3、随时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如发现边坡有裂缝等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该处施工,上报项目部安全及技术人员,确定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7.4、施工电源线的在雨季时要架高,架高高度不低于2m,避免漏电; 7.5、尽力改善工作环境,调整作业时间。7.6、雨天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7.7、在基坑底面设置排水沟和积水坑,利用抽水泵进行地面排水。
八、应急预案
(一)土方坍塌的预防和监控措施
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施工员应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土方开挖时,必须有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按既定方案和程序施工。对于挖出的泥土,要及时运走或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堆放。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坑边堆放,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附加荷载,造成基坑边坡失稳造成土方坍塌。深基坑开挖完后,应尽量缩短暴露的时间,以防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造成基坑边坡失稳造成土方坍塌。
基坑开挖过程中,自始至终应作好监测。根据具体周边环境设置监测控制点,按规定每日监测并作好记录,当发现监测数据超标准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基坑边坡土方坍塌。
(二)基坑土方坍塌现场应急措施
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开列等险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根据险情原因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7.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篇七
西安市某新建住宅楼西临6层高酒店,北临3层高制印车间,东临新建成22层高层住宅楼,南临主干街道,地上19、21、23层,地下2层,建筑物高度为67.3m,工程场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介于410.15-410.46m,最大高差0.31m。地貌单元属黄土梁洼。基坑开挖包括新建住宅楼与外扩车库地下室,开挖深度12.6m,长64.85m,宽50m,周长229.7m,面积2990m2。
基坑底面开挖线距离各边用地界线如下:北面距离围墙1.84m,距离制印车间6.84m;南面距离建筑红线0.72m;东侧距离围墙3.48m,距离新建住宅楼10m;西侧部分基坑距离酒店0.92m,西侧另外部分基坑距离院内用地界(马路中间)3.17m。制印车间为地上3层建筑,地基采用灰土垫层处理,基底埋深4m;酒店为改建楼,地上6层,22~23m长桩基础;新建住宅楼地上22层地下1层,30m长桩基础。
场地地层在60.0m深度范围内主要由(1)杂填土、(2)黄土、(3)古土壤、(4)粉质粘土、(5)中粗砂、(6)粉质粘土、(7)中粗砂、(8)粉质粘土、(9)中粗砂、(10)粉质粘土等构成。
2 设计方案
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和周边情况,基坑东侧采用三排旋喷桩加土钉锚喷支护,其余部分采用桩锚联合支护形式,钻孔灌注桩桩顶做C30钢筋混凝土冠梁。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基坑四周布置11口降水井,基坑中间布一口观测井。
2.1 基坑东侧支护
三排旋喷桩加土钉锚喷支护。
施工便道下布设三排旋喷桩梅花型布置,桩长15m,桩径600mm,排间距1.5m,第一排旋喷桩桩间距0.8m,第二排桩间距1.0m,第三排桩间距根据现场情况略做调整。
土钉锚喷支护:在基坑深度8m及其以上部分采用土钉水平间距2m、竖向间距2m,梅花形布置;在基坑开挖深度8m以下采用土钉水平间距1.2m、竖向间距1.2m,梅花形布置。具体施工时依据开挖时揭露的相邻基坑土钉支护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若隔壁基坑支护的土钉深入基坑开挖线内,则根据情况确定再打土钉的数量及长度,同时将原有土钉折弯,挂设钢筋网片,采用水平加强筋连接,喷射10cm混凝土进行支护,否则按照设计土钉支护参数进行支护。土钉成孔口径120mm,长度有6.5m、7.5m、8.6m三种。
2.2 基坑北侧、南侧与西侧临道路段支护
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桩间距1.4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北侧桩长21m,南侧与西侧临道路段桩长18m。设置两道锚索,锚索竖向间距4.0m,水平间距1.4m,锚索成孔口径150mm。第一排锚索长20m,锚固段长11m,锁定预应力120k N,设计抗拔力165k N;第二排锚索长18m,锚固段长11m,锁定预应力120k N,设计抗拔力165k N。
2.3 基坑西侧临酒店段支护
钻孔灌注桩桩径800mm,桩间距1.4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桩长21m,设置三道锚索,锚索竖向间距3.0m,水平间距1.4m,锚索成孔口径150mm。第一排锚索长21m,锚固段长11m,锁定预应力120k N,设计抗拔力165k N;第二排锚索长19m,锚固段长11m,锁定预应力120k N,设计抗拔力165k N;第三排锚索长18m,锚固段长11m,锁定预应力120k N,设计抗拔力165k N。
2.4 基坑四周支护
(1)所有灌注桩桩顶做成600×900的钢筋混凝土冠梁连成整体,并做基坑四周围挡措施。(2)灌注桩支护段土方开挖后,暴露的桩间土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并设一排泄水孔。
2.5 基坑降水方案
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基坑四周布置11口降水井,基坑中间布一口观测井,观测井结构同降水井。井深均为35m,井外径Φ800,滤水管内径Φ500,滤水管采用无筋混凝土滤水管,井管外采用天然圆砾填料。井间距为20m左右。在基坑开挖线外约1.5m处打孔,打孔处距开挖线距离及具体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3 施工方案
3.1 支护桩施工方案
3.1.1 测量放线定桩位:
按照测量放线程序,准确定位。桩位用牢固、显著的标记标定,并派专人对施放的桩位进行巡护,保护桩位不被破坏。
3.1.2 成孔:
(1)桩径偏差控制±50mm。垂直轴线方向偏差不大于50mm。(2)钻机就位,调整钻机桅杆垂直度,在钻机平稳的基础上使钻杆垂直精确地对准桩位,确认后下钻。(3)应不断检查孔壁垂直度,垂直度<1%。(4)注意观察地层变化情况,确保持力层的深度,记录实际进入持力层的标高和终孔深度。(5)成孔完毕后在孔口盖上盖子,孔口周围设置围护栏,挂上显著警示标志。
3.1.3 钢筋笼制安:
(1)制作准备:将所需钢筋调直后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分别摆放好备用。(2)制作允许偏差: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螺旋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钢筋笼长度:±100mm。(3)成形:钢筋笼分节制作。(4)保护层设置:厚度为50mm。吊放钢筋笼时,焊接钢筋“耳朵”,保证钢筋笼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使钢筋笼四周保护层均匀一致。(5)堆放:堆放在平台上,层数少于4层。(6)安装: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吊放安装,在其运输吊起和安装过程中防止变形和碰坏焊点,采用双节点吊装,吊点宜设在加强箍筋部位。
3.1.4 吊放导管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是灌注桩质量的关键工序,开始灌注前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保证混凝土灌注时能连续紧凑地进行。一般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准备工作除原材料、搅拌设备、灌注设备及有关人员、工具齐全外,要特别注意开灌前关键准备工作和初灌工作。完成临灌前的准备工作后,迅速开始正式灌注。(1)先用水湿润导管,以便混凝土顺利下落。(2)初灌时,导管下端距孔底不大于0.5m,实际计算首次灌注量应保证埋住导管下端口1~2m,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导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2~6m为宜。导管应勤提勤拆。一次提管拆管不宜不超过6m。(3)混凝土灌注中应经常测定和控制混凝土面上升情况。随着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逐节拆除导管,动作要快,并做拆除导管的相关记录,拆下的导管立即冲洗干净。(4)灌注混凝土面到桩顶设计标高后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灌注量超灌一定高度,保证桩顶标高和桩身混凝土的质量。
3.2 冠梁施工
在成桩达到龄期和强度后进行清理桩间土和凿除多余桩头的工作,桩顶浮浆凿除干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冠梁钢筋绑扎、制模、混凝土浇筑工作。
3.3 降水井施工
(1)降水井定位、钻孔、成井:采用锅锥钻机成孔,钻至设计标高,采用悬吊式托盘下管法下入无筋混凝土滤水管。上下管之间用竹皮(细竹子)铁丝绑扎连接。下泵宜用麻(或棕)绳吊装在井内,下到设计深度,并在井口绑牢。(2)填滤料:下管结束后,应立即在管壁与孔壁之间填入滤料,围填时应慢慢用铁铣从四周填入,并用钢筋捣实,防止中间出现漏空现象。(3)洗井:采用排污泵或清水泵洗井,洗井标准以井内抽出的水清澈为准,同时洗井时间不小于4小时。(4)降水井抽水:每口井放置一台深井泵抽水。(5)封井:停泵后,回填1:1砂石至基础底板标高下1000mm(回填中井内溢水应抽走),再回填1:1水泥砂浆干粉至板底标高下150mm,再回填与基础底板等强度混凝土至底板顶下50mm,补浇混凝土。上述操作过程快速进行。
3.4 土方开挖
土方施工采取循环(支护)开挖。开挖与支护工作密切配合,协调进行。土方开挖的分层厚度根据土钉墙和锚索具体位置合理地分层分段进行,开挖后进行该层的支护工程。该层支护工程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才能进行下一层开挖。支护结构与工程桩施工完成后,对于最后坑内残留的剩土采取吊运法出土。
3.5 土钉墙施工
3.5.1 开挖工作面:
土钉墙施工在第一层土方基本完成后进行。工作面分六个层次。从上往下各层坑面依次为-3.1m、-5.1m、-7.1m、-9.1m、-11.5m、-13.2m。
3.5.2 安设土钉:
钻孔、钢筋制安、注浆三道工序。(1)钻孔:采用液压钻机干法成孔。钻孔偏斜度不大于30%,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2)土钉钢筋制安:Ф25mm土钉筋,每2m等角度焊接3个对中支架,采用人工推送的方法送至钻孔。(3)注浆:注浆管与土钉筋一起放入孔内,插至距孔底250mm~500mm,孔口设置浆塞及排气管以保证注浆饱满。
3.5.3 钢筋网制作与固定:
钢筋网为准8@200×200双向,与土钉连结牢固,保证在喷射砼时钢筋不晃动。搭接长度不少于30cm,全部采用梅花型绑扎。
3.5.4 喷射混凝土:
机械搅拌混凝土,喷射前应先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行,埋设好喷射砼厚度的标志。喷射作业应按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段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
3.5.5 养护:喷射完毕终凝后,应及时喷水养护,日喷水不少于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3d。
3.6 锚索施工
准备:土方开挖后使锚索施工作业面低于锚索标高500mm左右,准备好MK-5型全液压钻机,电源、钢绞线、注浆管、分隔器、预应力张拉设备等工作。标定孔位:锚杆成孔钻孔就位后,要按设计要求校正孔位的垂直,水平和角度偏差。成孔:干钻,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锚索制安:选用准15.24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钢绞线制作锚索。其方法为:在制作场地上,每隔2m设支架,将由砂轮切割机切割好的钢绞线平放在支架上,从一端量出锚固段的长度,除锈和油污,按设计要求,绑扎扩张环、紧箍环,焊导向帽。锚索自由段除锈后PVC管,套管两端10~20cm的长度范围内用黄油填充,外绕工程胶布固定。锚索制作好后编号、标记,待入孔安装。注水泥砂浆:用孔底注浆法注水泥砂浆,即把注浆管从锚索隔离架中穿入,与锚索绑好同时送至距孔底15~20cm处,用砂浆以不低于0.3MPa压力从孔底注浆至孔口,浆液沉淀后应进行二次补浆。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腰梁制作及安装:腰梁采用25b的工字钢加工制成。腰梁沿水平方向是连续的,安装时分段安装,为使锚索受力合理地传递给围护结构,腰梁在安装时要密贴灌注桩。锚索张拉:等孔内砂浆强度达到其设计强度的75%且腰梁安装完成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锚索张拉。封锚:当张拉到最后一级荷载且变形稳定后,卸荷至锁定荷载锁定锚索。
3.7 旋喷桩施工
施工参数:注浆压力:20~22MPa,旋转速度:25~30rad/min,提升速度:25~30cm/min,浆液配比:1:1(水:水泥),喷嘴直径:2.5mm,喷嘴个数:2个。定位:桩位梅花型布置,按图纸进行放样定位。钻孔:钻孔施工采用150型地质钻机钻孔,泥浆护壁,确保孔壁稳定。下喷管:钻孔完成后,拔出钻具,换上旋喷管下入预定深度,为防止泥沙堵塞喷嘴,应边射水边下管,水压力控制在1MPa以内,以避免水压力过高,将孔壁射塌。旋喷作业:当旋喷管下入预定深度后,立即按设计配比搅拌浆液。旋喷开始后,即旋转提升旋喷管,同时灌浆机开始向喷射管底孔送浆,工作人员必须时刻检查灌浆流量、风量、高压水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并随时做好记录。冲洗:当旋喷提升到设计高度后,旋喷结束。施工完毕后,立即对注浆管等机具设备进行冲洗,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转移机具:将钻机等机具设备移到新孔位上。
3.8 桩间土挂网锚喷
基坑开挖较深,桩间土暴露时间较长,在日晒、雨淋、冻融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桩间土被分层剥离并滑落至坑底,对基坑支护安全与坑底作业人员安全构成威胁。对灌注桩支护段暴露的桩间土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并设一排泄水孔。
4 结束语
本工程初步设计中东侧支护只有土钉墙支护,在第二排土钉工作面开挖至深度5.1m后,持续一个多月的降雨导致东侧发生了滑塌,坍塌长度30m,后经专家论证后,增加了三排旋喷桩支护。目前,该基坑支护已施工完近四年,支护效果很好,安全、快速、经济、方便地完成基础施工,积累了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
总之,在制定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工程周边的实际情况。同时,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整改和优化,从而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确保后续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加龙.大面积深基坑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技术方案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14.
[2]刘文.某基坑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要点[J].门窗,2016(4):142-143.
[3]王济宏.深基础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10):119-120.
[4]黄酒华.工期紧张条件下大型深基坑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J].建筑施工,2014(11):1205-1206.
[5]陈有庄.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与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113.
8.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篇八
关键词:地下室;深基坑;支护方案;施工
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基坑支护规模的加大也直接导致了施工周期变长,施工难度加大,在环保要求逐渐提高的今天,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的关键,我们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深基坑支护问题,确保地下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因此,加强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的认识和研究意义重大。
1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
深基坑支护施工要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工程类型、基坑开挖规模、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等因素,不仅要保证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测量放样、第一层边坡开挖、人工修整、初喷射混凝土、钻孔、打设土钉、高压注浆、布钢筋网、复喷射混凝土、第二层边坡开挖(循环进行,至坑底)。基坑支护施工要注重支护结构的稳定,坑体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整个施工流程中,需要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工程情况,确保安全并对后续工作提供决策指导。
2 工程概述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龙湾行政中心区永宁西路与府东路交汇处南侧,东侧、南侧为拟建规划道路。本工程±0.000为5.00m,现有自然地面标高相当于-1.20,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设计开挖深度:本工程设两层地下室,地下二层底板顶标高-8.80m,主樓板厚1550mm,裙房板厚600mm,基坑周边承台高度1000mm、1300mm,垫层为100mm素混凝土找平,200mm块石垫层。基坑开挖深度为8.50m、8.70m(底板垫层底),9.20m、9.45m(裙房承台垫层底、主楼底板垫层底)。
3 深基坑支护方案
3.1 平面支撑体系
本工程地下室二层,根据本基坑的特点、实际施工条件及以往工程经验,围护结构采用上部土钉墙,下部钻孔桩加一道内支撑并在局部开挖较深处及临时展厅周边的主动区加打水泥搅拌桩墩的支护体系。
(1)围护结构采用单排?准800@1000、?准900@1100的简易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采用跳打方式,保证施工质量,不得出现缩径、夹泥、露筋、断桩等施工质量问题。围护桩伸入压顶梁内50mm。
(2)压顶梁断面尺寸为1100×900(h)mm,对撑断面为900×900(h)mm,八字撑断面为900×700mm(h),联系杆件为700×700(h)mm。支撑立柱不在支撑范围内时须加掖或加挑梁。压顶梁、支撑的混凝土等级均为C30,并添加适量膨胀剂。
(3)支撑立柱尽量利用工程桩作为支撑桩,支撑桩按工程桩要求施工,并保证该工程桩配筋率不小于支撑桩要求。
(4)土钉墙骨架钢筋采用?准14(HRB335),挂网钢筋采用?准6@250×250(HPB235),土钉墙面层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相当于C20,面层厚度为100mm。
(5)水泥搅拌单桩的施工应采用搅拌头上下各二次的搅拌工艺;喷浆时下沉速度小于0.5m/min;水泥搅拌桩泵送压力为0.3MPa,泵送流量应恒定;本工程水泥搅拌桩应强度达到28d的龄期,方能进行基坑开挖。
3.2 基坑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施工是整个地下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土方开挖应注意以下几点:支护桩施工完成后,当支撑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进行土方的开挖。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工况分层分区进行,并且要对称开挖,竖向分层的厚度根据基坑深度不同而不同,每次开挖的厚度不能超过1.0m。挖土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底板底以下土体必须用人工开挖。机械挖土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人工修土和设垫层,并必须在12h内完成。用机械挖土时必须注意,挖土深度严禁超过设计标高,避免扰动开挖面以下的坑内土体原状结构,不得损坏工程桩、支护桩、立柱及支撑。基坑内挖出的土方及时外运,基坑四周卸土范围内不得堆载,否则会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安全。
4 施工监测
4.1 监测点埋设
基坑土体开挖施工期间加强对基坑支护结构、周围建筑物、工程桩、邻近道路及管线的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通知有关单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基坑内外的安全。
(1)深层土体位移观测。在基坑支护结构较薄弱和较重要部位,设置10个深层土体位移观测孔。测斜管埋深28~37m左右,并在土体开挖前10d埋设完成。
(2)支撑轴力监测。在支撑关键部位、轴力较大或内力集中部位设置钢筋应力计进行轴力监测,以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轴力的变化。
(3)水平位移观测。在水平围梁、工程桩上设点进行水平位移观测,随时掌握监测对象的水平变位情况。其中在围梁上约每隔15m布置一个观测点;其余观测点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4)沉降观测。在立柱、支撑节点、围梁顶、基坑内外土体设点进行沉降观测,以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体系竖向变位、基坑内土体隆起、基坑外土体沉陷等情况。
(5)桩身应力测试。选取两根长桩进行桩身应力测试,通过对桩身应力变化的全程监控,可以更好地指导施工。钢筋计的数量和位置监测单位可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确定。
4.2 监测结果分析
深层土体位移观测。在基坑支护结构外侧四周埋置13根测斜管,埋深约为30m;观测孔必须在土体开挖前15d埋设。监测情况:水平位移拆撑前最大45mm,拆撑后最大增加15mm。表明基坑的围护结构及支护系统施工较为成功,在基坑开挖时各监测项目实测值都在预测警戒值范围以内。
5 基坑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进场人员的安全三级教育和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场地运土路线的特点,制订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2)挖土机的把杆旋转区域严禁站立其他施工人员。
(3)当挖土司机视线不清时应配置专职指挥。
(4)作业区内应无人和障碍物,作业时挖掘机应保持水平位置,并将行走机构制动。
(5)作业时必须待臂杆停稳后再铲土,当铲杆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进行回驶、行走等动作。
(6)挖掘中如遇较大坚硬障碍物,须清除后可继续作业。
(7)在挖土施工时配备施工员、安全员在现场配合指挥,确保不超挖。
(8)基坑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分层开挖、分层不宜过厚的施工方案进行。
6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同时它也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久性。良好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顺利的前提与保证,是整个庞大工程的重要开端。只要我们加强管理,精心组织,不断地探索新的技术,就一定能把深基坑支护工程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文华.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管理[M].建筑科技出版社,2007(11).
[2]张雪松.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推荐阅读:
基坑施工应急预案08-26
基坑支护施工验收小结11-23
深基坑施工技术措施10-14
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生产协议07-23
深基坑预应力锚索施工工法09-20
基坑坍塌专项应急预案10-06
文明施工专项方案08-06
鱼塘专项施工方案09-04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09-05
绿色专项施工方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