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12篇)
1.论文: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 篇一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一、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中快乐学习
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其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相反甚至是错误的见解,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把学生看作解决问题的伙伴。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主动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为工具进行探索,每一次精彩的发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这种快乐的情绪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 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乐学到知识。
三、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果能把课堂中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玩”中,必然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把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快乐学习。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对生活中常见的的一些问题容易产生疑问。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使自己的课教得艺术、生动,学生才会学的愉快、主动,教学才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将会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将会在快快乐乐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2.论文: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 篇二
一、激发兴趣, 培养乐写心理
“又写作文, 真烦人!”“我最不喜欢写作文了!”这是教师常从学生那里听到的抱怨, 这是学生讨厌作文的直接体现, 说明他们对作文不感兴趣。赞科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这说明写作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 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 让孩子愿意写作, 热爱写作,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 第二学段是“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信心”, 到了第三学段, 才过渡到具有初步写作意识,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呢?
1.适当降低习作要求
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应当从低年级开始。重要的是让小学生知道, 写作就是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长久的保持。从小学生学会写字那天起, 就鼓励他们写话, 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 可以用拼音, 甚至可以用图画代替。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是说, 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富的程度, 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 没有它, 就不会有高温, 就炼不出优质的合金。二是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这记忆的表象是想象的原料, 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各种贵金属作为原料一样。
如:在指导《假如我会……》的想象作文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愿望等, 将题目空白补充完整, 然后引导学生分四人组交流讨论。
有学生写:假如我跟孙悟空一样, 我会七十二变, 我要变许许多多的希望小学, 让那些失学的儿童都能够和我们一样高高兴兴地上学。
还有的学生写道:假如我有神笔马良的那支笔, 我会画好多好多能走动的垃圾桶, 方便大家, 美化环境。
……
这里发挥了合理的想象, 教师就要倍加珍惜和赞赏。
有学生说:假如我会变钱, 我就不用刻苦学习了, 天天睡觉、逛街、玩游戏。
这种想象教师就要加以引导, 使想象既有鲜明的个性, 又要合乎情理,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创设情境, 融入想写氛围
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为再现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巧妙运用录像镜头定格、满放画面、循环播放等形式,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镜头定格, 能够突出重点和细节部分, 使学生能够细致观察;满放画面, 使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现象或过程清晰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循环播放, 能为学生提供多次观察的机会。
在我们村小有很多时候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的, 但并不是就没有办法创设情境了。
我在教学《做一次盲人的感受》作文时, 就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了盲人的不便与艰难。教具很简单——对一张图片简单介绍的一段话。下面是我上课的一个小小的片段:
师:今天我们来体验一下盲人是怎样画画的, 你们想不想试试看啊?
生:好啊! (情绪高涨)
师:下面请大家像刚才一样, 准备好一张白纸, 一支笔。但这次要用自己的红领巾把眼睛蒙上, 再画刚才的那幅画。
生:好啊!
生:这有什么难的啊?
生:不就是蒙上眼睛嘛, 小意思!
生:我要好好体验一下。
……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是最棒的!加油!
学生们开始动手画画了:有的不小心碰掉了文具盒, 有的刚系上红领巾就找不到笔了, 有的则干脆在那发呆, 不知该如何下手……这次的五分钟似乎过得更快了。很多学生还没有完成, 完成的学生也是画得乱七八糟的。花盆没了底, 花儿开在花盆下面, 叶子也长花上面去了……学生们睁开眼睛后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但当我再次提到感受的时候, 有的学生却流泪了。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盲人的艰难, 体会到了自己的便利。就这样, 这次感受作文, 每个学生都写得很不错。
三、博览群书, 积累丰富素材
孩子们的知识海洋还不够丰盈,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导他们博览群书, 让他们走进快乐的殿堂。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极少部分能为学生亲身经历外, 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同时, 通过这些阅读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加深对生活的认识。“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等都说明博览群书的重要性。朱熹曾写过一首《观书有感》的七绝:“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将书比作“半亩方塘”, 把书中的知识营养比作“天光云影”, 指出优秀的读物由于有源头活水, 因而清澈可爱, 使人得益。对于习作来说, 读书当然不是写作之“源”, 但我们通过阅读许多优秀作品, 能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写作技巧上的借鉴。
3.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篇三
关键词:作文;紧贴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93-0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作文教学要日趋进步、完善,归根结底,要将发展孩子的个性才能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作文教学中学生说空话、说假话,形式单一,结构呆板等不良现象,作为指导、引路者的教师实在应有一种深刻而紧迫的自省:对孩子,少一些束缚,多一些自主。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做法,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呢?
一、紧贴学生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生活中学作文,在审视自已的生活中写作文,在品味自己的生活感悟中写作文,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注重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开放图书室,让学生自由地大量读写。在班里办手抄小报,语文课向课外延伸。多彩的校园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写作养料。我还注意营造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自主地搜集素材,记录体验,写感想、心得,这样,儿童由“无话”到“有话”,由“怕写”到“乐写”,由“瞎编乱造”到“真情涌现”。
二、引导儿童交际
小学作文教学是言语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达训练,从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服务是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要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向人家介绍一件事情或一位人物,表达自己一定的情感。要强化学生的“作者”意识,在写前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我的文章写给谁看?怎样写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进而能打动人,使读者身临其境。让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习作,也倾听别人的习作,对同学的习作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每一次写作的过程都是一次语言交际的过程,使学生感到写作文不仅是提高自己运用语言能力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的需要,从而乐写不疲。
三、开放写作时空
这样的作文教学大家司空见惯:老师命题《我的××》,学生“遵命服从”,全班学生搜肠刮肚,胡编乱写,凭空塑造一位“伟大的母亲”、“可敬的老师”。学生心里明白老师要求的是你快速作文、当堂完成,以训练写作上的应试能力。这种指导思想,这种写作的时空条件,不管学生有无经历、体验、积累,只要编得圆满即可。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呢?据报载:一位美国教师让学生写《我的爸爸》,给学生两周的时间,让学生去采访父母、亲戚、邻居,观察爸爸上班的情形,以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爸爸。这样,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自然有话可说,自然情深意切。我们不妨开放学生的写作时空,让学生在自由的时空里捕捉作文的生命活力。
四、鼓励文体各异
“淡化文体”正成为语文界的热门话题。成人如此,何况初学习作的小学生?作文指导,无疑要指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想说的话。记叙文在小学生习作中占重要地位,如教师一味地指导学生围绕这个圈子转,势必会阻碍他们思维的发展,思路的拓宽。以至于一抬笔,文体的约束就占据了大脑,唯恐不合规范。这样写哪有激情和灵感。小学生要表达的东西也有深沉的、羞涩的、神秘的,他们有自己的听众,自己的读者,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心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教学作文,文体无需千篇一律,而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五、放手自拟文题
统一规定文题同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更使部分学生易犯“无病呻吟”的坏毛病。在此方面也应为学生营造相应宽松的空间。 “开放式”文题。即在主题确定以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拟题目,减少文题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如写一位老师,以《我的老师》为题,可能多数学生会写现在的尤其是语文老师,无疑内容的来源的文章的思路都是很窄的;若放手让学生自拟,那么诸如《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我最难忘的一位老师》、《我的启蒙老师》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文题丰富了,内容自然不会枯燥管,形式自然不会单一,感情也自然真挚感人。 “补充式”文题。即提供文题的形式,让生自补文题内容。如《我最难忘的……》,同学们有了自己的生活阅历,总有自己最难忘的东西。这此东西可能是人、事或物。于是,诸如《我最难忘的一个人》、《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等都可能出现。让他们自己填补文题空白,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语言雷同,形式单一的弊端。
六、改革评价机制
传统的作文评价总是教师一人专制,一语定千金定优劣,极少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这样,学生总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主动客观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作文评价,除教师评价外,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自我评价的空间。如:学生参评,指导自评等。
4.浅谈如何让学生快乐成长 篇四
教育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快乐地成长,这不仅是学生本身的需要,更是成人后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需要。我认为要努力营造家庭和睦、集体温暖的良好外部环境;要着眼健全人格,培养自信心、宽容心、挫折适应能力;要顺应学生好奇的天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尊重他们的选择权,欣赏他们的独特性;要提高学生的生活、求知、生存、做人能力,让学生在成长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快乐是感到幸福和满意,教育作为“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教育,要努力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使他们主动性强,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富有朝气;适应性强,活泼大方、待人热情、遇事乐观。让孩子快乐地生活,并从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体验,形成健康完美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容豁达的情怀,这不仅是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在实际中的运用,更是对孩子一生负责的真正体现。要让孩子快乐成长,我认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走楼梯时喜欢顺扶手往下滑或是还剩两格就往下跳等,这种行为无可非议,因为他们在玩耍中获得成功,获得满足,同时也获得经验,我们不妨满足和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孩子一起玩起来、乐起来;“玩”也是孩子阶段的主要任务,应该让他们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象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和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要处理好玩耍与纪律的关系,玩与纪律并不矛盾,并不对立,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能够以玩促进纪律意识,以纪律让孩子玩得更好。正如蒙台梭利所讲:“真正纪律的第一道曙光来自工作。在孩子们非常热衷于某件工作的特定时刻,他们的激情、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细心和耐心、毅力以及持续性、自动性和创造精神,是纪律的充分体现。”所以不能以纪律为借口而剥夺孩子们玩耍的天性。
2、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这时候,不要去蛮横地去阻止或者批评,而要积极加以引导。要从寻常的事物中通过他们的眼睛发现出不寻常的东西来,也要从引导他们敢于大胆想象,去探究事物本质的兴趣。例如:一位小朋友发现地上有一只蜘蛛,就说:“老师这是一只毒蜘蛛,会把人毒死的”。所有的学生被他的话所吸引,都围了上来看,有的学生讨论有关蜘蛛是否有毒的问题。这时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认为这只蜘蛛有毒,你还知道哪些蜘蛛等,让学生收集有关蜘蛛的资料和图片,认识蜘蛛的特性,带领学生参加蜘蛛展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在观察,讨论,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要让学生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童年是一个人最快乐的时期,要想让学生过得快乐、幸福,就得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判断。有的家长按照自己理想化的模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种做法一般没有好效果;同样在学校里,因为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总让孩子的活动和行动显得杂乱无章,孩子吵闹喧嚷,活动秩序混乱,难控制幼儿,因而老师从安全、易管理的角度出发,有时自觉不自觉地便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机会。殊不知,正是这样的规定束缚了孩子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是孩子的需要,孩子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不可能任何孩子时候都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发生兴趣和需要,因此,我们要依据孩子的个体智能特征,多创设一些符合孩子个性的活动,使之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让每一个孩子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早期教育的快乐。
5.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篇五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乐的感受是最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因此,在探究新知识之前要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例如,在教学“ 位置和方向”时我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以下是我的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玩过猫和老鼠的游戏吗?
生:没有(引起全班共鸣,学生特别兴奋)
师:现在我们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好吗?
生:好(很高兴)
师生齐讨论:
老鼠先向东走10m,再向北走10m,继续向东走20m,往南走10m,再往东走30m,往北走30m。向西走40m,最后再向南走30m,钻到地下。猫如何去捉他呢?
辨认方向是一个难题。从这个游戏中让学生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充分利用小孩喜欢的活动中学习,去认识,印象深刻,记得牢固,把这节课利用一个生动的猫捉老鼠的故事带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回家拿一张白纸构思一幅图边画边说,学生表现积极,从中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给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概念、公式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探索和思考的过程。要鼓励学生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同一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要给学生留有空间。
三、建立师生情,让学生在和谐交往中享受快乐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教师必须关爱学生,用自己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做学生“老师化”的朋友。课堂之外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亲近学生,了解学生,这样,浓厚的师生情建立起来了,学生真正喜爱数学老师了,自然就喜欢上数学课了,这种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不可估量的。
6.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快乐地学英语 篇六
一、课首激趣导入,让学生快乐投入学习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激发兴趣是快乐学英语的前提。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其怀着快乐的心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选择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英语歌曲,恰当地导入新授内容。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唱歌,尤其是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歌曲基本都是节奏明快、活泼的,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所以在课前用英语歌曲导入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小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
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句型的教学,把句子放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使学生真正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句型,轻松掌握这些句型,并会运用进行交际。
3.上课伊始做动作或做游戏热身激趣。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的教学也要适应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在上课开始就通过听指令做动作,或做动作猜内容,或组织一些与本课教学有关的游戏,学生会非常乐于参与,他们的思维会随之活跃起来,对游戏或活动充满了兴趣,很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能经常变换活动形式效果会更好。如听指令做动作,我们可以偶尔让其做做相反动作,如Touch your nose,但学生不要摸鼻子而是摸其他部位。如复习run,walk,sit,stand等词时,教师可以快速说出这些动词,学生听到便做动作,最快最准的获胜。这个游戏同样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
4.简笔画猜谜语引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此方法较适用于单词教学。如教学“pig”这个单词时,可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圆圈,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学生一定猜得五花八门,接着在上面画两个三角形的耳朵,学生会猜猪或猫,接着画上两只眼睛,学生仍然猜不准究竟是猪还有猫,甚至还会产生争论,最后画上一个长鼻子,学生恍然大悟,释然大笑。其实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教学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意学生最后是否猜对,而是让学生在整个猜谜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积极主动参与,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学生对“pig”这个词语的学习和记忆,比直接由教师告诉或呈现给学生,效率要明显提高,尤其是持续
记忆的效果会更好,甚至许多年后他们还会记得是怎么学会“pig”这个单词的。
5.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谈话引入。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乐于谈论,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也会从内心感到快乐。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有关食物的单词时,要学习汉堡包、热狗、炸薯条、鸡肉、果汁等词语,许多学生去过快餐店,他们对这些东西既熟悉又喜欢,可以让他们自己交流,自然激起他们的兴趣,那么对于这些词语的学习,自然是水到渠成。谈话法还可以用于如介绍朋友、家庭、季节、旅游、天气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导入,教师可根据所教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适时采用此法。
二、课中建立任务,让学生保持快乐情绪
如果说课首的激趣导入为教学拉开了良好的序幕,那么课中的学习才是重头戏。新课标提出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与同伴交流或合作完成此项任务,会感受到成功和喜悦,这与课首的快乐投入学习相比,更发自内心,“悦由心生”。如学习My friend介绍我的朋友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带自己好朋友的照片或画像,在学习了一些描写人的外貌和性格爱好的词组或句型后,让学生把朋友的照片展示给大家,并用英语介绍这位朋友,或讲一讲自己和朋友们的小故事,把与朋友间的友谊与大家分享,学生会觉得很快乐,乐于去做这件事,也自然地训练了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学生讲得很好,也会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与赞赏。再有,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一些角色,如记者、导游、调查员等,然后给学生一份表格,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完成这份表格,学生就会热情高涨地投入这项工作中,通过与别人交谈,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喜欢的故事引入课堂,让学生扮演自己喜爱的各种角色去操练句型,练习会话。
三、课尾积极评价,让学生的快乐升级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评估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可以采用如
“good ”“great”“super”等词语,甚至教师一个赞许的手势,都会使学生感到很快乐。教师应不吝表扬,但也不能无原则地滥用,要对学生一节课的表现和学习状况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更细化,听说单词、会话能力、阅读水平、语音准确度等,这种评价还应设有小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
7.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 篇七
如何适应数学新课标之要求?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快乐地、愉快地学数学呢?这些是给我们这些一线的数学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思考、新的探究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去研讨“能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数学学习” (3) 的责任性课题;更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 的探索性课题。
一、合理使用教材,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
目前大部分教师仍然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不让学生自主地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 不让学生自主地体会知识发现的乐趣和成就感。而现在的人教版、华师版、苏科版等版本的新教材多以新颖的、贴近现实的、生活趣味浓厚的素材去吸引学生, 而且有的教材的教学内容特意设计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社会现状、感受事情发生的经过, 特别地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充分地给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空间, 让学生轻松地体会生活、研究思索、收获知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科版) 中每章节学习结束时设计有“数学活动”, 让学生到“数学实验室”里“做”数学。有时可以师生协作交流, 有时可以生生合作讨论研究, 有时可以个人独立自主钻研, 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 在发现中思考, 在思考中探究, 在探究中收获。比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科版) 《数学》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 中的《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就让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搜索、收集、制作, 探究生活中处处有图形平移产生出的图案之美、物体之美、数学之美, 感悟数学学习的奇妙。这也提醒我们, 应对数学教材进行合理的认识、细致的体会、仔细的推敲、深切的解读、认真的选择和发挥, 体会推敲教材中的新意, 认真解读教材的构思, 切实地去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发现与探索, 督促学生对生活进行感悟与探究, 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数学。
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王金战说:“30年来, 我一直在教数学、教初中、教高中、教竞赛, 越教越觉得数学好玩、好学, 越教越觉得数学很美、很酷。我常常被数学的波澜之势、高瞻远瞩之能、对称和谐之美、茅塞顿开之境所陶醉。”他有个愿望就是“从数学全局入手,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数学讲得浅显易懂, 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把数学讲得异常精彩, 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数学讲得生动有趣。” (5) 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使用教材, 积极地备好课, 细致地研究学生, 有效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发现中、从现实生活中轻松地学习数学。
二、营造宽松氛围, 使学生舒心地研究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质疑和争辩在数学教学中是值得大力提倡的。猎奇是学生的天性, 提出或营造使学生产生猜疑、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氛围, 能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感观需要、思维所思。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如能常运用生活中的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数学常识, 设计出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营造出宽松、融洽、和谐、民主的教育教学氛围, 可以使学生自由地想, 自由地表现, 自由地发挥, 以及积极地参与、认真地思索、惊喜地发觉, 努力地奋进。扬州竹西中学夏敏老师提倡的“把数学课堂引向户外”, 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值得我们去学习、效仿和发扬。夏敏老师说:“体育课上我们学生玩得满头大汗, 此时他们的笑容多么灿烂啊!……那我们的数学课堂呢?能否也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动心?让我们一起到户外吧!在享受美丽阳光的同时, 也享受数学的快乐。”于是她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呈现的实际数学问题, 精心设计、细致安排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 创设了诸如“寻宝问题”“魔术绳子”“统计某地某时段的车流量, 给交通部门一个合理建议”“针对校园卫生情况, 估计垃圾箱的位置和适宜的个数, 给校总务处一个建议”等户外数学学习活动。 (6) 这样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就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主动研究的氛围, 也就激起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活”起来, 使学生真正地自主参与、自主创新, 心甘情愿地、愉快地学数学。
三、更新教学方式, 令学生愉快地探索数学。
叶澜教授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课堂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价值。 (7)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出发, 改进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方式, 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让他们愉快地学数学。
比如探究式学习就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 它是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性课题,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搜集与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而解决问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另外, 新课改中有许多内容是按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 教师在传授这些内容时, 不能只注意传授知识, 更应侧重于介绍或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产生与获得的过程, 使学生从被动式接受转变为全身心投入式的自我探求。比如南通市数学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构建的“自学、议论、引导”课堂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 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 变学生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动合作的学习……这些都告诫我们, 数学教师应认真向从教五十多年的李庾南等辛勤劳作、敢为人先的老师学习, 精心细致地去欣赏、借鉴、学习、创设、感悟、更新的数学教学方式, 效之其样、习之其形、窥之其想、想之其意, 创出新意。让学生欢快愉悦地投入数学探索之中来。同时也提醒我们切不能做学生学习的“保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者。
学生渴望“自由”, 渴望“探索”。“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受学生欢迎, 而自主式的学习恰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 不给学生探索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总怕时间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 使课堂气氛沉闷。但有时教师也应注重“合作”互助的教育, 比如自主研讨问题时, 我们发现往往是“优等生”的天下, 他们能很快解决问题, 而“学困生”只能“旁听”, 或成为自主探索中的“旁观者”, 最终班级数学学习仍会出现两极分化。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要给所有的不同学生“预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后, 教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用量一量、测一测、折一折等方法研究一下圆的半径与直径有哪些有趣的特点。可以自我思索, 也可以与他人交流。如有困难, 可求助老师或其他同学, 也可以打开桌上老师给你的信封, 里面有锦囊妙计。这一设计使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 每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愉快地探索要学的数学知识。
四、强化实验操作, 让学生快乐地感悟数学。
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思考, 而且要用眼睛去观察, 要用心去体会, 有时更需要用手去操作, 去实践, 去体验。在“数学实验室”里“做”数学就可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 在实验活动中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联想、操作、发现、体验、思索, 进而让学生掌握要探究的知识及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快乐地感悟数学。
实验操作是指教师通过直观教具演示或与学生一起动手实验而巧妙引入新知的导入方法。 (8) 它的特点在于加强教与学的直观性和感观性。实验操作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的方法, 而且是学生直接理解书本知识的手段, 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来源。教师可通过教具展示、动手操作或者多媒体播放演示, 让学生观看、观察、体会、思索,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运用一定的工具去进行独立或小组合作实验, 亲身感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愿地求知、探寻、发现。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我叫学生每人事先准备好三根小木棒, 让学生自主或与同学一起合作组装三角形, 然后提问:1.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木棒都能组装成三角形?2.是不是必须三根小木棒一样长短呢?3.量一量、猜一猜、论一论构成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应有什么限制吗?
美国《2061计划》中有一段非常有启发意义的话:数学也像科学和技术一样, 在历史上从普通的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遇到产生这种发展的机会。数学教学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用以培养、促进这种发展。 (9)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是必要的, 这样能使科学精神在学生的心灵里扎根。
德国科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 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 绘画使人赏心悦目, 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使人获得智慧, 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10)
新理念、新课程、新课改都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数学课堂上扎根、发芽、成长起来。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认真反思, 深刻思考, 仔细斟酌, 让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断深入下去, 真正地给学生插上“自由畅想空间”的翅膀, 使他们在广阔的数学天地间自由地、快乐地翱翔。
摘要:要让学生快乐地学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合理使用教材,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营造宽松氛围, 使学生舒心地研究数学;更新教学方式, 令学生欢快地探索数学;强化实验操作, 让学生喜悦地感悟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材,教学氛围,教学方法,实验操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8.
[2]王嗣鑫等编著.我学数学我呐喊[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5.9.
[3]季素月主编.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4]彭钢, 蔡守龙主编.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12.
[5]张伟平主编.新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读 (中学卷)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6.
[6]走进课堂——初中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7]葛帆编著.数学的故事[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7.1.
8.如何让学生快乐写作 篇八
关键词:教学方法;表达欲望;细心观察
【中图分类号】 G623.24【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108-01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 要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 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三 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
1.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2.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
编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对赤壁之战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做的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把内容写清楚,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
3.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
9.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快乐学习 篇九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快乐学习
作者/沈世银
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快乐学习。如何让语文课堂精彩起来,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呢?
一、相信学生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必备条件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生怕没把学生教懂教会。这一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不信任学生能学好语文。因此总是采取满堂灌、满程书的教学方式,结果是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真的不能学好语文吗?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如果没有老师的教,照样会学好,而且能够学得更好。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笔者把对于勒的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小说情节的基础上自主评价于勒。让学生通过了解侧面描写的相关情节,去自主评价于勒。实践证明,学生会很有主见。虽然小说未曾对于勒进行任何正面的描写,但学生能抓住小说中对于勒的情况的零星交代展开思考。比如,于勒的第二封信、“特快号”船长的介绍,学生们感到于勒是一个难以原谅的败家子。有的学生还思考,怎样做一个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对家庭负责任了,那才谈得上真正地去对社会负责。从真正意义上相信我们的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地位、权利和尊严,那么我们教师的“权威”则可以得到充分的消解和淡化,并进而还原为平等的学习参与者。
二、爱护学生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先决条件
教师的工作对象,语文学习的主体,是有血有肉、能思考、会说话的活生生的学生。语文教学的过程始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者诚心诚意地爱护学生,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感到快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爱护学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真正走进学生。要了解我们所教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酸甜苦辣,尤其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有的语言文字能力、综合素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我们才能把握住爱的标准,才能把握住因人施教――的原则。不少老师提出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层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就是因材施教前提下爱护学生的`体现。
同时,在每堂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始终保持和学生交往的意识,倾诉自己每时每刻都和学生倾诉的情感,无论是讲授还是启发,都必须有意识地考虑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有伤害了,是不是在不知不觉对学生冷漠了,都需要思考。应当说,无论有形还是无形的伤害与冷漠都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快乐起来,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一个表情,一举手,一投足。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是不是乐于接受。比如,我们对文学作品的人物特征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评价,都必须看到教师与学生理解的距离,不要因自己与学生的理解有偏差,而迫使学生在想法上向自己靠近。
三、鼓励学生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必要条件
人是有感情的,无论谁都会渴望得到真实的感情,语文教学中,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实际上,学生更渴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肯定。因此,为了呈现语文课堂的精彩,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力求做到把热情的鼓励送给每一个学生。有一年接手一个新班级,班里有一名学生小学阶段除去特殊情况外,老师没有叫他发过一次言。该生有表达障碍,对所提问题很难清楚明确回答。接手这个班级后,在课堂上,我看到了他的腼腆怕事,但我对他没有放弃,一次教学《多收了三五斗》,我让学生围绕“旧毡帽”粜米后回到家里的情况展开联想,并模仿“旧毡帽”粜米的情形。不一会儿,争着发言的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唯独这孩子没有举手,我便拉长腔调说:我们班有一学生,他已想好,但就是不举手。他是怕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别人,我相信,只要我们给他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他准能很快地说起来。说完后,我请他回答,他真的勇敢地站起来,所讲虽不能让人感到十分深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旧毡帽”粜米的满腹牢骚他已很好地表现了出来,于是我让全班学生鼓掌对他进行鼓励。就这一次提向,提起了他的精神,初中三年的语文课堂他多次得到鼓励,一步一步地变得自信快乐起来。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的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是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角度,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角度,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0.让学生快乐作文 篇十
山阳城区二小 胡志玲 邮编:726400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如果教师能激发和培养起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则作文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在作文教学中做好这几点: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乐写;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和生活的积累,使其有话可写;学生乐写会写,自然就能轻松快乐写作。
【关键词】培养兴趣 注重积累 方法指导 快乐习作
作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的一大难题。作文课上,学生常常是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也写不出三五句。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怎么解决这一“难”字,让学生轻松快乐作文呢?根据我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激发写作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如果教师能激发和培养起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则作文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这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让学生“乐”写。要注重学生的感受,文为心声,敢想、敢说、敢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热情,放手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使学生明白了作文就是在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也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很简单,从而产生强烈的情趣。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
教师要当好伯乐,尽力发现每位学生,每篇作品的“亮点”、“闪光处”,大力表扬,相信在教师欣赏的目光里,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批改作文的形式多样化,可以面批面改,学生之间互评互改,互相促进。作文评价更要多表扬多鼓励,以肯定成绩为主。如,用红笔圈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写得好的句子;对写得有意思的地方,写上几句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话;经常在班内进行范文朗读,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精彩的题目,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个出色的结尾,一个独特的构思„„,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兴趣。对那些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倍加关爱,悉心指导,稍有进步,及时表扬。我班学生姚志写作能力很差,我常在他作文本中写上“你已经有了进步,只要坚持努力,你会写得更好。加油!你越来越棒了”之类的话,对他鼓舞很大,没过多久,姚志也能写出像回事的作文了。
(三)感受成功,增加作文动力
学生作文完成,需要鼓励和帮助。“善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展示作品的机会。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借鉴。还要充分利用好校园内的黑板报和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使学生在墙报上能读到自己的作品,在广播站能里听到自己的作品,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经常鼓励学生把其成功之作向报刊杂志投稿。学生的作文一旦获奖或发表,成功的喜悦会引发一种强大的创作动力。同时还会带动很多学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所有的学生都把写作当成一种乐事。
学生兴趣被激活了,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学会表达。
二、注重学生的积累
(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丰富学生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目录,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课外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把博览与精读科学地结合起来。博览就是让学生广泛涉猎一些精彩而有意义的故事、趣闻,先进人物的事迹,古今佳话,名言警句等,并要求他们写摘要或做成剪报,把需要保存的资料分门别类地积累起来,以便作文时随时查阅。精读就是要求学生对一些优秀的文章或名篇,要细读,潜心揣摸,对于其中好的章节、句段,特别是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要重点读,甚至熟记于心。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这样,学生书读多了,从中涉取了更多的知识,还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语言,也学到了他人的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时,学生自然觉得思路开阔,得心应手。
(二)、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作文离不开生活。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因此,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
验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指导学生多去观察生活,多加积累。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意日月星辰的变化,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态,观察风霜雨雪的景象,了解鸟兽虫鱼的习性,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生活——注意学校开展的活动,大到开学典礼、运动会,小到主题班会、同学的课堂发言,老师的言行穿着、老师课堂上的表情变化;观察家庭生活——留心家里今天来了什么客人,爸爸妈妈最近有什么变化,他们的言谈举止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学生观察时要进行相应指导,学生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观察日记是把每天观察到的事、人、景、物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拘长短,不拘内容形式。事要重点记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人要重点记下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景要重点记下景物形状、颜色、大小、动、静特点;物要重点记下物件的外形和结构,用途与功能„„尽可能的记下自己的感受。
三、注重方法指导
(一)迁移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练习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在进行片断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情趣引导,焕发写作灵感
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运动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创设情境,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组织活动等。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让其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就会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比如前段时间学校举行的“冬季趣味运动会 ”,学生写出的作文一篇比一篇生动、精彩。
11.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英语 篇十一
【关键词】快乐学习 学习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快乐的学习,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英语呢?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中快乐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教师要抓住教材特点,抓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来设计教学课堂活动,选择恰当的教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时要注意:1.创设情境引出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对课文句子的理解难度;2.演练时要从简单的先开始,然后慢慢加深难度;3.语言表达设法在情境中进行,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发起生生互动,开始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巡视并参与其中,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攻克重难点。当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课文时,即可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展示,如仁爱版七年级上册中 “小猴子找妈妈”的故事内容较简单,所以在对话表演中,基础差的学生就能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配上动作,变换音量、音调,将对话内容表现得栩栩如生;基础好的同学还可以适当的创新,并对故事进行引申。待课文内容完全熟悉后,学生们就能自编自导自演,添加内容,配上音乐,编排成生动形象的课本剧,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高全班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就能在心理上产生成就感,而这样的成就感又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利用学生学习的这一特性,就可以多多创造机会给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发挥出他们自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对他们的理解进行指导,告诉他们这些理解的一些偏颇,并对他们理解的正确之处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就既能让学生们很好的理解课文,还能增加学生们对于学习英语的自信,在自信中快乐的学到知识。
二、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中快乐学习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亲近,并相信老师,接受老师的教导,有的学生还会因为老师的爱而非常主动的去学习。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十分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出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形成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教师用理解、关心和爱护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定会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到教学中,主动要求进步,富有上进心,如果是这样,那学生难道还会学不好吗?
在课堂中教师注重和学生进行互动会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对英语课堂还不太熟悉,而第一节英语课正好是学习用英语来介绍自己,我用头饰扮演了一个同学们所熟悉和喜爱的卡通形象喜洋洋,走到他们中间和他们握手打招呼“Hello,I am Xiyangyang ”。学生顿时觉得亲切了起来,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于是第一堂课进行得很顺利,很愉快,学生们对我的印象也十分的好。当面对一些胆小的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时,我便会轻轻地走过去,握握他的手或是摸摸他的小脑袋,并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着他,对他说:“Dont be shy,you can do it!”有了老师的鼓励,胆小的学生也敢发言了,慢慢的也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对待英语变得不再胆小了。
三、创设情景,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
由于中学生缺乏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知识面,我在教句子时尽可能用直观、新颖、有趣味性的材料让学生去理解和接受。例如我在教“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这三句问候语时,我画了几张图片:1.早上去上学,2.下午打篮球,3.晚上做家庭作业。让学生根据图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们都很感兴趣,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仿佛学生进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又如在教单词“eat,drink”时,我先做示范,“eat”就动嘴巴,“drink”就做喝水的动作。边读边做,重复几次,这样学生就能既快又准确地区分这两个词,很轻松的就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含义。可见教师在使用情景,直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进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对学生要充满信任,多多关爱和鼓励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牢记对待学生要以“爱”为首,教师只有耐心细致的去爱护学生,他们才会认真的去享受你的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发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例如我班上有位女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对,性格又内向,上英语课从不发言,所以每次考试英语成绩都不理想,班上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她,认为她是班上最笨的学生,她自己也很自卑。当我得知这种情况后,我就常常在英语课上给她提供发言的机会,并且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着她,鼓励她大胆地说英语,如果她有说得不对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Never mind! Keep trying! You can do it!”等鼓励性的语句来树立她的自信心。渐渐地,在英语课堂上她不紧张了,也能正确读出老师所教的单词、句子等,有时她还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结果她进步很大,英语成绩很快就提高上去了。
可见,教师只有把爱、信任给予学生,寓于教学中,学生才会感到亲切,才会喜欢上你的课。
五、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的学习活动中,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面对一个标准,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而应建立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批评往往是一种阻碍学生发展的因素,学生一旦受到了批评,就会很被动的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甚至对这门学科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生理、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俗话说:“自己是最大的敌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如:在英语课上我叫一位上课很少发言的同学,他非常紧张,不敢回答,我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并对他说:“I believe you.”遇到他回答不上来的,我就请其他同学帮忙,这样既打破了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也发扬了同学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英语课堂上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爱上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快乐享受学习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晓东.英语趣味教学.
12.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 篇十二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如何使小学生们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来一直是很多教师在思考的问题。对此, 著名文学作家、评论家波金曾说,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心理特征上是有差异的, 对于快乐的理解也有差异。而小学阶段历时六年的学习, 学生在低年级和高年级有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在学生的快乐学习中还要结合教育对象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方式,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设置良好的学习情景, 让学生尽情品味学习内容的快乐
(一) 适当开展竞赛, 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未形成, 从他们学习的动力来看, 兴趣往往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最大的内驱力, 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课程本身既是对于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 也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 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很容易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这样往往就能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动力有了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也就称不上是什么阻力了, 慢慢地学生就会喜欢上语文课, 进而喜欢上语文学科, 语文课堂的魅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
(二) 了解语文的内涵, 体会语文学科魅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终呈现是要通过学生学习效果来体现出来, 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真正地使学生走进语文课, 真正地体会语文学科的内涵, 进而体验其魅力所在。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观念中过多依赖教材, 讲得太多、说得太多、包办得太多的问题, 要结合学生实际, 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所学内容。
例如, 在识字教学第六部分的学习时, 可以首先给学生呈现一幅美丽的有各种花草的图片, 学生们在惊叹图片美丽的同时教师让学生说出夏季可以看到哪些花?葵花、茉莉、荷花……学生很快就说出来了, 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把这些字写出来, 然后让学生看规律, “都有草字头!”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在能够独立识字的同时获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二、活跃学生思维, 让学生尽情体会学习过程的快乐
(一) 把游戏引进课堂, 使课堂动静结合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利用学生的这种天性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例如, 在教学故事性较强, 多数是童话类课文时, 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 动员学生饰演课文中的角色。
又如, 教学《秋游》一文时, 由于到郊外游玩孩子们都有切身感受, 可以将学生带入情景中, 我在一节课上, 教学到中间时说:“同学们秋天的景色看都看不完, 让我们歇歇脚吧!共同表演一首儿歌《秋天到》。”表演既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 同时又将这首儿歌进行了复习巩固, 做到了知识上的整合。
(二) 启发想象,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思考的快乐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思考”和“想象”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根源, 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创造机会, 激发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热情。
例如, 教学《司马光》一文, 就可以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题, 如果司马光当时没有石头可用, 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救人?
(三) 鼓励质疑, 让学生感受创新的快乐
学生的思维一直以来就被教师的权威所取代, 不敢对“司空见惯”质疑、对教材质疑、对教师质疑……
教师在课堂上解开他们思想上的枷锁, 让学生自由地思维, 无拘无束地发挥。不对学生的独特问题进行挑剔, 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 获得质疑的安全感, 敢于接连不断地质疑, 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创新的快乐。
这一点我感受颇深:在教学一株《紫丁香》一文时, 课快结束时, 我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一位学生问:“为什么用一‘株’紫丁香, 而不用一‘棵’呢?”当时我没在意, 就脱口而出:“‘株’就是‘棵’的意思啊。”可是, 当时就有学生质问:“老师, 不一样。这首诗是送给您的, 我感觉用‘株’好像花更漂亮, 更配你, 读起来也好听。”听了这位学生的话, 我觉得他多有想法啊!于是我马上向他道歉并表扬他爱动脑筋, 敢对教师发言质疑。教学中要让学生尽情说出自己的看法, 在轻松的气氛中乐于质疑。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课堂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 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光也是短暂的, 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 担负着学生启蒙学习的重担。要让学生爱上读书, 让快乐和积极的心态一直陪伴他们。学生的特点就是爱听, 爱看英雄故事、民间故事、童话传说, 具有这种内容的课文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相当比重。抓住这些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 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上新课之前, 教师可以不先教学字词, 范读课文, 而是先给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可以适当宽一些, 要讲得绘声绘色, 根据不同人物特点, 采用不同语气, 做到抑扬顿挫, 深情并茂。
例如, 在教学《狼和小羊》这课时, 我先给学生讲了有只狼它的外形是怎样恐怖, 内心是如何凶残, 它的肚子饿极了, 一直很想吃小羊。讲到此处时, 教室里悄然无声, 气氛十分紧张。我又接着讲, 有一天, 他们都来到小溪边喝水, 狼对小羊露出了凶相, 开始找茬。此时此刻, 学生们都注视着我, 从他们的目光中, 我感受到了, 他们都在为小羊担心, 心里又期待着我快点把故事讲完, 想知道最后的结果。当我讲到狼和小羊对话之后, 向小羊扑去……这时虽然文中故事已经讲完了, 但学生们还不停地问:“老师, 小羊到底有没有被吃掉?”我说:“那你们自己想想, 说说。”就这样, 学生已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再进一步讲课文, 我觉得比较轻松, 学生也觉得比较轻松。同时激发了学生创编故事的积极性。类似的课文很多, 如《狐狸和乌鸦》《乌鸦喝水》等, 在讲故事的同时, 还可以拓展到课外知识。
【论文: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推荐阅读:
如何让孩子快乐主动学习09-16
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06-28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09-10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论文08-26
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论文06-20
语文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论文07-20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论文06-17
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论文08-22
如何纠正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教学论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