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教学之我见(共9篇)
1.对话式教学之我见 篇一
点点系体验 笔笔话童心
——三年级体验式读写结合教学之我见
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中心小学 李连红
摘要: “读写结合”不仅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强化读写结合训练,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以阅读教学为主径,以课外实践为载体,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习作途径,这样就能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定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训练点 仿写 续写 补写
曾经在一次培训学习活动中,一位老师感慨: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句话既道出了语文老师的辛酸,又说出了语文教学的不易。尤其是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学生的作文现状是: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标点乱打;没有中心,前言不搭后语,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写到哪;千篇一律,内容空洞,词汇贫乏;畏惧作文;感觉没内容可写„„真是问题多多,不一而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恰逢学校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课题的研究,一年多来我立足阅读教学课堂,开始了读写结合的探索。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大纲中还强调每节课要落实十分钟的书写练习。这样每天进行训练,就能唤醒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读写如何有效结合呢?通过收集资料以及实践的探索发现:实现读写结合的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一、生动有趣处发挥想象激趣补写。
补写,是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文章的某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补充写出合乎逻辑的其它部分内容。三年级的课文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描述,如:《卢沟桥的狮子》对狮子形态各异的生动描写;《五彩池》中大大小小水池的不同形状;《海底世界》对海底动物发出了各种有趣的声音的描写;《黑眼睛的大红鱼》中生动描绘的大海里许多奇妙的生物等。这些描写都有一个共同点,最后都使用了省略号,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抓住省略号让学生发挥想象接着写一写,连接了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促使学生描绘出了一个多彩的世界。
二、情感盲点处激情补白。
补白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或者在情节描写的情感点上引发共鸣,表情达意;或者在内容叙述的思想上感悟深化,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一种手段。三年级的学生还只是一个近十岁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体验不足以能理解文本人物的情感世界,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对接口,帮助学生建立起和生活的联系来进行练笔,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的文字运用。
在教授《点金术》这一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麦得斯失去女儿这种至亲的痛苦,我是这样设计补白的:一个爱的亲吻,女儿变成了一尊冰凉凉的、没有生命的金雕像,抱着这尊金雕像麦德斯泪流满面,他想起了和女儿在一起的那点点滴滴,请你结合和爸爸相处的情景,以“他想起了”开头写一写。这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记忆,他们纷纷写下了和爸爸去游乐场、去郊游、放风筝、荡秋千等各种快乐的场景。而这种种快乐更促使学生理解了失去这一切的麦德斯内心那撕心裂肺的痛,以至于他们哽咽着,眼含泪花地读:“我这么喜欢金子是很愚蠢的,把金子都拿走,还我的女儿吧!”这样有效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有机结合。
三、有特点的句、段处仿写。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在模仿中练笔也是“内化练笔”最重要的形式。而且,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出自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习作的范本。及时引导学生运用读课文时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习作训练,满足了儿童学习心理的需求,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的,获取习作成功的体验。
1.单项模仿式。“单项模仿式”就是仿照课文中某一个方面来写,如仿写课文中的一个句式,标点符号、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个人的面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单项训练好比一台机器的零件,零件做好了,就能够为组装成一台好机器奠定基础。如《小孩与大海》一课中,“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在海边,孩子们提着小水桶,拿着小铲子,挖沙子,对城堡。”这两句都是通过一连串的动词描绘出了孩子们在海边玩耍时的情景。以此为训练点,让学生也仿照着用动词描写一种活动场景。
2.片断模仿式。“片断训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它不必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情节,也不必要求有严密的结构。因此,要加强片断的仿写,从仿写中使学生了解段的构成,逐步行成段的概念。三年级是小学习作训练过程中的过渡年段,应多安排一些这样的训练。段的结构形式多样,但总分方式构段的在三年级课文中很常见,如《大自然的声音》《我喜欢昆虫》《动物的远游》等,都有这样有特点的段落。对于这种构段方式的典型段落,是片断仿写的范例。
四、词句优美处学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长,佳句则成。一篇文章中若有几个个充满灵性的佳句,就会锦上添花,画龙点睛。而这些佳句多是用了一些修辞手法的句子。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就是要使学生读有所悟,尽得奇妙。如《山茶花》一课,“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把白茶比作飞瀑溅出的晶莹的水花;把墨茶比作一汪碧绿的清潭;把粉茶比作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写出了山茶花的颜色之美。我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用上“像”、“仿佛”、“是”这样的比喻词,写写其他颜色的山茶花。有的学生写:那红茶像小朋友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那样灿烂。那紫茶仿佛清晨串串紫葡萄上凝结的晶莹透亮的露珠„ „这样的读中学写,就使学生把自己的学到的修辞方法活化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了。
五、留白处续写。
课文中,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
1、片断续写。如《不瞒真情》一课的结尾,“这时,老舍和高煜年四目对视,深感自己不该弄虚作假,欺骗老师,便把真实情况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你是老舍或者高煜年你会怎样说?老师听后又会怎样说呢?请拿出纸和笔写一写。
2、全篇续写。又如《黑眼睛的大红鱼》一课,在感悟到了鱼儿们的团结智慧勇敢的基础上,我回扣前文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海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黑眼睛的大红鱼吓跑了大鲨鱼之后,就能安全无忧的生活了吗?那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请你续写《黑眼睛的大红鱼二》。想象丰富本就是孩子们的天性,而在这样的续写中孩子们将这一特点得以充分展示,他们有的写鱼儿们获得了大海之母的魔法而四处伸张正义;有的写因为小红鱼的骄傲,鱼群们遭到重创;有的紧连生活实际中环境的污染问题,抓住“稀奇古怪”一词写出了鱼儿们的各种畸形来控诉环境的污染严重的现实。
六、读写周周练,分层渐进落实单元习作。
读写结合应以自能为目标,因此,必须把课文教学引伸到课外,与相关的生活和课外阅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经历来充实课文教学,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灵动而丰满。一年多来,我发动孩子们坚持读写周周练,每个学生都有经过个性化装饰的积累专用本,统一了四个版块:优词佳句——作摘录,三言两语——概括作品内容或评价,心语香——说心里话,小练笔——或规定题目,或自主创作。我还立足单元习作,确定读写训练点,分层渐进地实现目标。如单元习作《我们的运动会》,为了帮助学生写好运动场面描写,让学生近两周都积累场面描写的优词佳句,让学生从积累感悟中发现写作方法,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场面描写的转换、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写具体等,以此为训练点进行小练笔,为单元作文打好基础。甚至为了加强他们的体验,我组织他们开展了有趣的活动——两人三足、袋鼠跳„„方法和情感体验都有了相应的积累,学生写起来就有内容可写,既解决了“写什么”又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作文教学就在这分层渐进中完成了一半。由此可见,单元习作教学的目标不是仅仅在习作课上进行落实,还要巧妙地与阅读积累的过程紧密联系,甚至可以分项进行训练,已期达到习作的水到渠成。
总之,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碎琼玉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将课文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把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组织运用有机结合,彼此交融。“读写结合”不仅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强化读写结合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我会坚定地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以阅读教学为主径,以课外实践为载体,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习作思路,这样,定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11版
2、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研室 谭培霞《再谈读写结合》
3、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读写结合三层次>
2.对话式教学之我见 篇二
关键词:初中生物,对话方式,有效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教材”“讲台”为中心,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局面, 这不仅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因此,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地建立与学生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进行双方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作为良好的对话基础
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上是平等的关系, 学生在老师身上汲取知识, 老师在学生身上受到启发, 两者在学习上应该是平等的, 相互交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中老师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积极地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在生活中, 老师要争当学生的“益友”, 用公平、公正的心去爱护和关心每一个学生, 与学生之间做到真诚的感情沟通和交流, 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支持”。只有这样, 学生与老师之间才可以进行顺利的对话与沟通。
二、创设有利于对话式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 老师要积极地进行“对话式”教学情境创设, 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学生学习任务的确定来推进自己的教学。同时,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联系学生们的已有知识, 积极推进学生的学习。根据初中生物的学科知识与学科特点,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然后可以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或者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最终在老师的指引下, 完成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创新。
在这一个过程中, 有效地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学生与课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比如说, 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节课的时候, 就可以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鱼离开水, 不久后就会死亡, 在热带生长的植物移植到北方之后就会枯萎、死亡?环境变化会对生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与探讨得出结论。再让每个小组走出教室去观察一下, 石块或者花盆、花园中的, 身体椭圆形、略扁的灰褐色爬行动物潮虫。当把花盆或者石块搬走之后, 为什么潮虫马上就会爬走?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潮虫爬走?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 设计研究方案, 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支持, 经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理论。最后, 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 通过上网或者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形式, 了解一下, 因为环境变化对生物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这样的作业不仅能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
现阶段, 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但是在具体的科目教学中, 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进行有效的对话活动。虽然老师本着有效对话、民主、平等的姿态, 但是在教学中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的发生导致有效对话的失败。这就需要老师精心的备课, 并且在捕捉课堂信息和提升学生们的思维方面找准切入点, 向更深层次的方向拓展。比如说, 老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 不仅要“深入”的研究教材, 掌握教材的脉络和内在联系, 更要“浅出”教材, 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意图”。初中生物有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生涩, 要想进行有效对话, 必须先让学生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多下工夫, 设计好有“梯度”的教学问题, 让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的“由易到难”, 真正的掌握和理解知识。最后通过对老师提供的信息的分析、比较和判读, 最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积极地进行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在交流和碰撞中, 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和升华, 真正地做到初中生物的对话式教学。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初中生物学习的知识规律与特点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要求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作为良好的对话基础、创设有利于对话式的教学情境、打破障碍进行深层次的对话等三方面, 详细分析了基于对话方式的初中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1]石晓瑛.初中生物课堂基于对话的引领与打造[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1 (7) .
3.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之我见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教学模式
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数学这门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的学习,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小学是学生思维最为活跃的一个重要时期,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合理地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对话”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对话式教学的含义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对话式教学中,倡导民主,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信任的关系,教师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促进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三者的对话中实现师生的自主发展。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和学生的对话中主动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通过小组的对话和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发现新的问题,并为解决新问题而继续进行探索。
二、对话式教学的方式
1、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在小学数学的对话式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唯一的区别在于教师是先掌握知识的主体,而学生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知识,两者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主体。在人格上,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尊重的关系,学生由于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亲切的语言,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还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通过亲切的点头、微笑以及目光来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对话氛围,让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只有在师生之间构筑一个思想沟通的桥梁,才能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提高学生与教师对话的兴趣。
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加强互动,促进共同发展。不管是何种教学,必然会产生互动。除了教材知识的传授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这节课学习的成果怎样,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学習完一章节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或者交流等方式询问学生“这节课有哪些较大的收获?”等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知道学生最感兴趣和觉得最难的内容,从而让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以便日后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通过这样的互动,一方面缓解了教学中的严肃气氛,另一方面还缩短了师生距离,营造了和谐的师生相处的氛围。
2、学生、教材与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当今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与教材的对话来自主学习。自主获取的知识往往比教师直接传授的知识更为牢固,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可能性大小”这一课时,着重在于学生的主观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与教材进行互动,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问题情境要尽量贴近生活,比如,在教授长度单位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四百米的长度,可让学生想象自己体育课上跑四百米的情形,学生融入到这个熟悉的教学情境中,对长度的概念就更加清晰明了了。教师在教学完一个知识点时,可通过设置一些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教师再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通过讨论得出答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点拨,给予有建设性的意见。
对话式教学其实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通过互动,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思维的碰撞,促进情感的交流。在教学互动对话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发言机会,为学生创造多元化、开放的对话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还包括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为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地与教材进行交流,才能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总之,对话式教学的对话是具有多样性和共生性的,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都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开展多方面的对话活动,让对话式教学更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养成“对话”的好习惯,增加表达的热情,促进新思维、新知识的形成。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传授,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师生关系在很长时期内都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在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地变化之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其中,对话式教学的应用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大的空间,给枯燥死板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使教师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创造相互尊重的状态,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4.“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 篇四
【摘要】本文通过探索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基本特征,提出“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
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外结合,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自信心,缺乏自主性,依赖性强,说假话、空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有人曾这样概括:“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钱理群先生也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道:“近来看学生的课堂和考试中的作文,又发现了另一类型的写作,我称之为伪作文:即假抒情、假天真,以致假叛逆
二、“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营造“对话”的氛围
学校作文教学要形成真正的“对话”,关键在于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而要营造这种氛围,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生活中,真正成为学生的益友,与学生一起学习、游戏,一同活动、畅想,一同欢乐、悲伤,平等、和谐的对话“教育情境”,发生了师生问真正的精神层次上的相互交流的作用,在语言交流中,双方都交流了收集的信息,敞开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了对方,获得理解与沟通。
(二)架设“对话”的平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平时基本上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上运动,空同的狭小严重制约了他们的见闻。再加上有些教师、家长不善于引导孩子读书、积累,不少学生成了“井底之蛙”,常为没有米下锅而犯愁,习作常常是言之无物,胡编乱造。
我们组织的活动从时间指向上分三类:
1.“过去进行时”。即重在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体验那难忘的情感历程。如《――的回忆》,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像放电影一样回忆过去的岁月里所经历的快乐或悲伤的事情,或叙述自己站在领奖台上自豪的情景,或描绘自己因逞能而搞得狼狈不堪的样子,或讲述失去亲人那悲痛欲绝的场面......2、“现在进行时”。即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真切的活动过程,从而抓住时机,捕捉作文的素材。
3、“将来进行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未来美好的生活图景。
三、“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活动先行
(二)充分对话
(三)自主命题
(四)自由倾吐
(五)评改赏析
四、“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我们应在“对话式”作文教学中大力改革,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一)变“先导后作”为“先作后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
(二)变“详细指导”为“独立习作”
担心学生作文写不好作文是教师的普遍心理。因此,教师指导学生习作不仅指导学生写什么,怎样写,甚至连文章中间怎样写,文章的结尾怎样写也都加以指导,学生的习作完全被纳入了教师预设的轨道。学生还没写作文,便已经知道结果了,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尽可能让学生独立习作,学生的习作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也就能得到充分的施展。
(三)变“课内习作”为“课外结合”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习作课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学生面对的是黑板墙壁,作文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学生只好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文章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空洞乏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当注重课内外结合。
5.浅谈品德学科的对话式教学 篇五
浅谈品德学科的对话式教学
对话,是由教师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话题,然后由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看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对话中,有时针锋相对,各执一词;有时交换看法,以理服人;有时求同存异,形成共识.对话式教学,昭示着民主、平等,凸现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现代教学是一种合作的艺术,和谐的`教学.在品德教学中,对话式教学日益得到重视.教师应在学生跑题时引一引,搁浅时推一推,当好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现就品德课对话式教学谈一点粗浅看法:
作 者:石圣中 作者单位:高邮市卸甲镇中心小学刊 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年,卷(期):“”(12)分类号:G62关键词:
6.写字教学之我见 篇六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很多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对于低年级学生,如何在写字教学中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呢?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具体阐述。
一、掌握基本笔画,学会举一反三
汉字是方块字,虽有简有繁,但都是由零件,即“丶、一、│、ノ、乀”等基本笔画组成,教学时,应首先用拼音让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规范名称,书写时,在严格要求坐姿执笔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运笔要领,为了使硬笔字能带有一些毛笔形态之美,教师可借鉴毛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进行讲解示范,指导训练。如“一”像根扁担平又平,书写时两头重中间轻;“丶”像雨点往下落,又像瓜子下边大;“丨”分两种,垂露竖像根骨头直直的,悬针竖像根尖针往下坠;“丿”像柳叶随风飘,短撇像把军刀真有力;“乀”像条腿儿伸伸直,又像滑梯有坡度。书写口决“人有脚跟站得稳,捺脚收笔顿一顿”。这些基本笔画在一年级学拼音的半个月后就可以开始逐个训练,一天解决一个笔画,每次最多三行,不宜过多,考虑到孩子们的手腕关节还没有完成发育好,需要适当休息,在写了几行以后,可以做几节手指操。笔画开头相似“ㄑ、ㄥ”、“乚、”掌握它们书写要领的规律,凡“折”的笔画书写有棱角(转折处顿笔有力)而“弯”的笔画应圆润。
在指导时,教师要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板书,运用写毛笔字的指导方法,显示运笔和行笔的过程,边念书写要领边书空,掌握方法后再到田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写完以后再对比,是否存在问题。“硬笔软化”的指导训练,不仅教学生学会各种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顿笔、收笔的运笔方法,更使学生在运用笔画构字时,不会再出现火柴梗组装情况,而是美观的横平、竖直、撇有锋、捺有脚,转折处挺括,有棱角。
其实,要想写出一手好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学生在没上一年级之前,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不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有些孩子连筷子都没握过,有的甚至还要喂饭给他吃,衣服还要帮她穿,经常陪伴孩子的就是不是电视机,就是appid,只要几个手指触摸一下就能玩个半天。可带来的后果却是孩子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写起字来小手就不听使唤,笔画比较僵硬。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象,让孩子们在起步时就能写好每一个笔画,需要靠老师、学生、家长共同配合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
效果。在一年级的上学期,我每教一个新笔画,都提前写好字样,然后在黑板上范写,讲解书写要领,再让学生描红仿写,我快速全班巡视,看到写得到位的就随手画个红圈圈,看到实在掌握不好的学生,就直接握着手帮他写,直到找到感觉为止。要知道,在孩子还没有找到手感之前,有的笔画你说几遍要求还不如直接握着手写来得直接有效。所谓的“肌肤之亲”或许就是这个道理,此时,就能体现你对学生的关爱,孩子会印象深刻,内心会很受感动,从而喜欢你,喜欢听你上课。基本笔画都学完了,就全部归在一起,整整两行,贴在学生语文书上,经常读、经常练,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就能真正掌握了。
二、养成读帖习惯,学会观察分析
等常用的基本笔画练完,就要开始学习课文练写汉字了,平均每天要学会写5个生字,而苏教版的生字很没有规律,难易变化很大,比如《识字2》的“鸟”就很难写,出现了“横折钩”、“竖折折钩”两个新笔画,不是把“鸟头”写小了,就是身子太胖了,或者爪子变短了。其实,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我们一定要在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读帖的习惯,学会观察分析。先教给学生认识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横中线、竖中线、上半格、下半格、左半格、右半格、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上格,为以后独立分析字的结构打好基础。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中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均等,像“沙”这个字,学生会写是不难的,但要写得好就不容易了,我就从“三点水”的位置来指导,让学生比较“三点水”是弧形位置还是垂直好看,这样学生从老师的指导中掌握了“三点水”的间架结构,能写得较漂亮。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像“过”字,“走之底”是汉字中的一个难点偏旁,在书写指导时,光靠讲是无法让学生领会的,我在黑板上用粉笔慢慢运笔、行笔、收笔,每一笔用不同颜色表示,让学生细细观察,说说老师是怎么写的,这样从中了解笔画的基本走向,再提笔写时心中有数,不至于无从下笔了。
落实笔画和部件的要求后,在每一次写字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这方面的指导需要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反复的训练,根据字形的难点,坚持训练下去,学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终离开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结 2
构。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就可以让学生一笔一画写,也就是手到。字要写得规范、准确,并与范字进行比较。眼到,手到的同时,还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在这方面也可以讲一些书法家的心得体会,让学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静气和,内心深处对字的结构、形体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特点的汉字。
低年级学生写字常常不观察,不思考,看到字就匆匆下笔,以至于顾此失彼,徒劳无功。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该有效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的能力,养成仔细读帖的习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写字前做到“看、思”两大步骤,看字的笔画,思考、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哪个笔画写在哪里,占多少位置,注意平衡、等距、长短、垂直的合理,然后再写,虽然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很难,但我相信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写字功在平时,让学生初步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三、及时作业反馈,学会合理评价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因此,我们每堂课都要给学生布置作业,低年级主要是生字的书写。以他们的书写速度,要能真正落实10分钟书写时间的话,生字教学至少要15分钟,包括识记字形、观察字的结构、学会读帖、分析书写注意点,对于较难写的字,还要边讲边书空,按笔顺描红,记住每一笔的位置,再独立仿写。书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对班内学生的书写情况了然于胸,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最后,别忘了进行恰当的点评,明确这个生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合理的评价能给学生树立练字的信心和恒心,能给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
1.局部评价。
小学生写字是书法教育的启蒙,正如幼苗一样,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细心呵护,此时我们教师的每一句指导,每一次评价都会对他们今后的书写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一个字从整体上看来,不算太好,但只要其中有一两个笔画写的好,就要有针对性的表扬,尤其是一年级刚学写字的学生,要倍加爱护那颗向上的童心。如果一幅作品,有那么一两个字写的好也要把它圈起来。局部性评价是针对那些书写后进生的,根本目的是不错过学生的每一个亮点,对于学生的每一个成功都予以充分肯定。
2.生生互评。
现在,我们每个班都有四五十个学生,人数比较多,要想靠老师每个生字的书写都去指导纠正的话是很不现实的,时间上也不允许。那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引导学生与学 3
生之间互相检查、互相评价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错别字和极差字的出现,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每天新教的生字,在课上尽量做到描一个写一个,然后同桌互查,看看每一笔的位置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匀称?然后再描一个写一个。语文小组长,我挑选的也是字迹工整的学生,有时候,我会请组长下去检查组员的作业,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不好看的字?如果有就要提醒组员马上订正或者擦掉重写。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检查得比我还认真,一本正经地批评不认真写字的同学,逼得他非得写工整不可。那认真的样子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3.自我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尊重学生这一观念逐渐在教师心中扎根。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对自己或他人的劳动进行评价,虽有年龄、关系、虚荣心等因素的影响,但作为教师可以从评价中洞察秋毫,以此修正写字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总喜欢找别人的茬,说哪个字写得不好兴奋得不得了,可轮到自己的字就不好意思评价了。我在找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一般分为三步:1.这些字写得对不对?哪个字出现了错误?2.这些字写得好不好?结构是否匀称,笔画是否到位?哪几个字写得特别好?3.整体来看这次作业,书写态度是否端正,卷面是否整洁?如果看到写得特别好的字或者进步特别大的学生,就会请学生一起夸夸他,让孩子树立自信心,提高写字的兴趣。如果是大家公认的写得好的字,就会请那位同学传授一下写字经验,说出自己的秘密,以便大家效仿。
说句实话,写字教学是十分枯燥的。但我们做老师的实在没办法,必须教好每一个汉字,因为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它传承着劳动人民的心血、精力和智慧。不能因为科技发达了,而疏忽了写字这一环节,而且国家也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每次接任新的班级,我都会把写好字的重要性跟他们讲清楚,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老师自己首先要工工整整地写好黑板上的每一个字,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其次,要给孩子提出每次作业的要求,在书写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学生的铅笔是否削尖,等大家握好笔以后再统一开始做,教师一定要耐心巡视,及时指出存在问题,把错误扼杀在摇篮里;最后,做完作业,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每次作业批改结束,要作适当的评价,特别表扬书写工整,正确率较高的同学。定期评比班里的“书写之星”,可以通过作业展示、拍照上传到班级群里、发表扬短信等等方式激励学生认真书写。
7.小学语文课堂应答式教学之我见 篇七
语文教学艺术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本语文书,小到一个例子、一道习题,一句话,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语文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自主学习的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很活跃,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为学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就能够出现始料不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他们的个性飞扬。由于学生观察点不同, 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把语文学活,使语文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问题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者要弄明白学生身处的具体的学习环境,例如,面对甘肃省灵台县平凉市灵台县朝那镇的学生,我们再提问题时,就不能提像飞机的构造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因为一个小学农村学生,那里知道飞机是怎样的,之大就是有的学生看见天空中飞过的飞机,可那也太小了,根本看不清飞机的具体构造呀,因此,在语文课堂提问中,不能提学生根本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的问题,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 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孩子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让孩子在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里,体验语文应用的成功。
三、应答式教学要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度过
课堂提问就是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老师既然在应答式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学生既然对应答式教学明显感到了厌恶,而我们学校更是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明知道学生的写这种学习方法,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但就是无动于衷,每年都进行大量的培训,为什么就不进行应答式教学培训呢,因此,我建议学校应该抱着对老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每学期都进行应答式教学教学培训,久而久之,会有很大收获的。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语文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学生明白语文从来就不是书本上枯燥的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
四、对学生的回答要能伸能屈,不能死板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走进学生,融入课堂,学会和学生交流,才能更好的组织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者在日常教学中应做到注重自己的言行,因为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有可能伤害学生, 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性。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掌握恰当的批评艺术,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使得犯错误的学生心灵上得到震撼、荡涤,从而改正错误,不断进步。
五、鼓励学生从语文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课堂提问要目的明确,具有启发性和科学性。并注意严肃认真,结合客观实际,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化。教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和鼓励机制,让学生在课堂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多点表扬少点批评。也就是用“凹透镜”看缺点,用“凸透镜”看优点。特别是当学生有不懂的问题时要耐心讲解,不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痛斥学生,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简单问题留给学困生,中等问题留给70%的学生,难度大的问题留给极少数尖子生。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干。
8.和谐的阅读对话教学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谐对话
一、和谐阅读对话的重要性
1.当今课堂的弊端
如今的课堂还有许许多多的教师仍是让少数学生一枝独秀,大多数学生沦为配角与观众。终了,千人一面。这般机械、极端的灌输,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陈旧的教学观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教学方式的“失当”引发了学生对“学习”狭隘的理解,他们以为“学习”就是去“接受”教师的灌输,却忽视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其直接后果是自身学习激情的缺失。在课外,他们能够做到同学之间真诚、放松地交流,在课堂上却丝毫展现不出他们真实、奔放的个性。
2.课堂迫切需要改革
现代课堂观认为,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实践证明,现代课堂观念只能在平等、民主、自由与开放的对话教学中成长,而不能在教师独语专断,学生万马齐喑的教学中实现。由是观之,课堂上填鸭式的这场革命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如何实现和谐的对话教学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如何营造和谐对话氛围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体会颇深,我认为一堂课,有了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才会生机勃勃,一堂课,只有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和谐对话,才会精彩纷呈。
1.教师和文本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和谐阅读对话的保障,上一堂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文本吃透。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本身对文本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理解才会有多深。”只有教师把文本吃得透彻,才能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只有教师把文本吃得透彻,才能为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搭建桥梁、提供平台。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
2.学生和与文本对话
和谐的阅读对话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要自己预先阅读,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文学素养等前理解结构直接与作者进行对话,还应该敢于对文本进行批判,进行反思。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如果让他们只靠自己的理解能力是很难完成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注意给足学生自由阅读文本的时间,还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3.教师和学生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存在于课堂的最为活跃的两个主体,他们之间的对话是否成功,对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进入教室就应该抛弃杂念,集中精力进入教师这个角色,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一个倾听者,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给他们畅所欲言的空间。教师还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学习。在面对学生千变万化的答案时,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能够做到自圆其说,那都是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的。
4.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在阅读对话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体,他们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用自己惯有的方式去对新事物进行理解,他们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吸取了他人的信息,同时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会因为他人的信息而被唤醒、激活。在这里,学习信息再也不是从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而是多向的相互传递。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显得更加具有灵性。
《被压制的教育学》里有这么一句话:“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敬爱的各位一线的教师,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现代化的新型教师,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里,在美不胜收的文本中尽情遨游,欣赏语文的美。
参考文献:
孙建峰.享受对话教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9.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九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兼有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想性、工具性的反映,也是学生对学好语文的关键环节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作文 教学 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要丰富学生学活、开拓写作源泉。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②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③教师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其次,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二、教给学生,处理好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作文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就是作文的思路。作文之道巧在构思。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道题目应允许学生从各方面去构思,学生愿意写什么,爱好怎么写,应该由他们自由去决定,教师不必强求一律。给范围自拟题的作文训练,用意就在于既让学生有内容好写,受范围约束,又激励学生发挥创见,广泛联想,打破作文神秘感,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利用课文,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优秀作品,其思维性、艺术性堪称典范。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把每一篇都当做范例,从读和写的角度剖析,极力讲清如何写的问题。每讲完一课,便可抓住单元训练重点,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练写开头、结尾,写几句话、片段、全篇,把读书和作文统一起来,这就是讲读课文的演化和实践。让学生以课文做样板,利用课文材料练笔,兴趣高,思路广,有益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从怕作文渐变为“乐作文”。
四、作文要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作文做到“有具体内容”“不说空话”“有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并通过课内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出示命题之后,指导学生围绕命题提取和组织平时所积累的丰富材料,使之为写作服务,达到写得“有具体内容”“有真情真感”的写作目的。
在作文指导中,老师的任务是不仅要教会学生提取、组织材料,而且要指导学生将提取的材料合理组织、加工,做到把抽象的材料写具体;把简单的材料写得丰富;把残缺的材料写得完整;把一般的材料写得典型;把看似“无情”的材料加以挖掘并写出真情实感;把无序的材料组织成有序。经过这样系统的训练,学生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五、体验生活,想象作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生活基础,充分想象出合乎逻辑、事理的事物情景,写出有创造性的文章。形式要多样。教师或提供一个概述性的情节,或提供一个有充分想象的开头,或提供一个寓意深长的结尾,或对现有课文的某些情节进行插叙、补叙等。写好后引导学生
反复比较优劣,从中自然领悟到文章用词遣句、布局谋篇之要领。这比教师在台上絮絮叼叼要强得多。
六、注重阅读,丰富写作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为此,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建立阅读、诵读、对话三级阅读课程体系,阅读即对时事新闻、报刊杂志、网络的阅读;诵读即对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对话即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和大师进行对话。
七、引导观察,拓宽学生视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去比较。娶亲送经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雷电风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观,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不会在习作时因为没有素材而形成“大、空、套”的现状。即使作文是指导观察的最佳途径,因为过去的生活往往比较模糊,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有意
识地去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并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八、创设展示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学生内心肯定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学生个个信心百倍,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对话式教学之我见】推荐阅读:
“对话式”小学作文教学11-07
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的运用之我见09-01
对话式07-19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通用06-21
小学英语对话课堂教学设计10-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话07-04
五年级《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08-20
英语课堂教学的对话交际之谈08-31
对话型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反思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