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辩证法问题

2024-10-17

谈谈辩证法问题(精选6篇)

1.谈谈辩证法问题 篇一

简析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摘要 列宁于1915年在瑞士的伯尔尼写成《谈谈辩证法问题》,他集中体现了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列宁在对帝国主义及其战争的综合考察中,在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谈谈辩证法问题》的中心思想是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客观世界和认识的根本规律。《谈谈辩证法问题》严谨的逻辑性与对物质本质深刻的理解与反思,至今仍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 辩证法;矛盾;对立与统一

通观全文,在我看来,该文章主要提及的是列宁关于辩证法的一些个人看法。列宁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拥有对立性质的两个方面,这两个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统一到一起的。换句话说,事物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的绝对性与对立面有条件的统一的相对性。文章的标题是谈谈辩证法问题,但我们可以明显从文章内容中看到列宁对辩证法的推崇与支持。通过对比其他形式的主义以及对辩证法本身的阐述,列宁得出了辩证唯物主义才是真理性质的之一,其他的各种形式主义都有缺陷的结论。

这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内容。第二部分论述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虽然文章篇幅并不多,却揭示了“辩证法的实质是研究事物的矛盾的” “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辩证法与诡辩论和怀疑论的对立”“ 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等突破性深刻性观点。

在此,我想谈谈其中对我与比较有启发的两点,一是列宁所述的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二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而后者为对于前者矛盾的统一性、斗争性以及统一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论述。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列宁所述的矛盾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矛盾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各个领域之中。这些矛盾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客观地存在着的。把研究事物自身中矛盾确定为辩证的实质,就是因为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对于辩证法的这种规定的正确性,可以由人类实践以及作为这种实践经验总结的科学史来检验。列宁列举了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事实,来说明物质运动从最简单的形式到最复杂的形式,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着的。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过是对某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的研究,科学史也就是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的历史。人类认识的运动、发展、也是认识的矛盾运动过程。

矛盾的提出是对立统一的铺垫,及矛盾并非我们客观所认知的是与非,对与错的绝对对立,而是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离异、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这两种倾向,本来是相反的,可是,它们又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成为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构成了事物自身的矛盾。

由此我想结合量子力学中的一个经典理想实验“薛定谔的猫”来谈谈我对与矛盾与对立统一的理解。“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根据经典物理学,在盒子里必将发生这两个结果之一,而外部观测者

[2]只有打开盒子才能知道里面的结果

。即在盒中的猫既活又死,充分展现了对立统一的两种可能性。打开盒子前对于猫的生死是不确定的、随机的事件决定,这个不确定(后者叫波动)其实就是辩证法主张的矛盾运作。

“薛定谔的猫”也充分证明了任何矛盾的双方既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又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而“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

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 则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差别的;统一性是暂时的、易逝的,斗争性则是长久的、稳定的。一句话,统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但是,“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没有孤立存在的相对,也没有孤立存在的绝对,相对总是与绝对相联系而存在,绝对也总是与相对相联系而存在。一讲相对,就意味着是包含着绝对的相对,一讲绝对就意味着是包含在相对中的绝对。所以列宁说:“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把这一相对与绝对的关系问题称 为辩证法的精髓。并且指出:“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1)。马克思主义关于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问题,同一切主观主义、怀疑论、诡辩论划清了界限。哲学上的主观唯心主义者、诡辩论者总是割裂相对 与绝对的辩证关系,要么强调绝对的东西,否认相对的东西;要么强调相对的东西,而否认绝对的东西,正 如列宁所揭露的那样:“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

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至今仍带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矛盾的对立统一更是作为基本理论运用于各个理论。更甚,对于世界思想,哲学发展他都有其不可磨灭的重要性。

参考书目:《毛泽东选集》

《列宁选集》

《薛定谔的猫》

引用:(1)引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307页

2.“反证法”检验问题 篇二

例1有10只鸽子飞进了甲、乙、丙三个笼子,那么至少有一个笼子飞进4只或者更多的鸽子。这结论正确吗?

分析:假设结论不正确,也就是说,假设一个笼子里最多飞进3只鸽子,那么3个笼子里的鸽子总数最多是9只,这与题中条件“有10只鸽子飞进了3个笼子”矛盾。因此,假设是错的,原题结论“至少有一个笼子飞进4只或更多的鸽子”是正确的。

例2有27位同学参加中国象棋比赛。在预赛阶段,每人都比赛了3场,这样做可能吗?

分析:假设这样做可能,即每人都比赛了3场,则比赛的总场数是:27×3÷2=40.5(场),其结果不是整数,这与比赛的场数必须是整数相矛盾。因此,这种假设不成立。故预赛阶段每人不可能都比赛3场。

例3A、B、C、D、E五人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测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如果A、B、C的平均分为95分,B、C、D的平均分为94分,A是第一名,E是第三名且得分是96分,那么D的得分是多少?

分析:首先要确定D的得分名次。假设B是第二名,B至少得97分,A至少得98分。由于A+B+C=95×3=285,A+B≥98+97=195,C=285-(A+B)≤285-195=90,即,这与题中“得分都是大于91的整数”相矛盾,故B不是第二名。

同理可证:C也不是第二名。故只有D是第二名。由已知得:

A+B+C=95×3=285……(1)

B+C+D=94×3=282……(2)

3.谈谈辩证法问题 篇三

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

在古代哲学中,矛盾概念已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的思想。黑格尔在其唯心主义哲学中明确提出矛盾即对立统一。马克思主义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系统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把矛盾规定为反映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辩证法的矛盾范畴不同于逻辑矛盾,它是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及其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而逻辑矛盾则是由于违反了形式逻辑的规则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它们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否定,以及在旧矛盾向新矛盾的转化中对旧矛盾的否定,都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例如,如果没有A与B之间的冲突,就不会转化成武器矛,而有矛必然会有盾,矛盾之间不断相互否定,又相互促进其发展,现在演变成导弹与导弹防御体系的矛盾。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首先,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再次,不能把哲学上讲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矛盾是客观与主观的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中,也包括主观思想,矛盾只有被人的主观思想所认识,矛盾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它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这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是在人类进步的基石,若想要进步就要不断的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矛盾,解决它们的矛盾。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在对各事物的求知欲中产生,矛盾得到解决后,欲望才能得到释放。矛盾无时不有,欲望的根本动力就会使人去不断解决矛盾,达到顺应宇宙之理的和谐。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4.自然辩证法学科问题探析 篇四

自然辩证法学科问题探析

学科判定的依据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范式等四个方面.自然辩证法是以自然界、自然科学和技术为研究对象,以自然观、认识论、科学观为研究内容,以辩证法为研究方法的科学.但在学术范式方面由于其研究的综合性和广泛性,使其未能形成完备的`学术范式.因而确立学术范式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当务之急,需要这一研究领域的各个群体突破界限、整体合作,逐渐形成共同遵循的理论规范和方法原则,进而确立自然辩证法独特的学术范式和独立的学科地位.

作 者:李天芳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陕西,西安,710049刊 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2(3)分类号:N031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学科 范式

5.谈谈辩证法问题 篇五

现在我们首先提出第一个关键性的名词——“思维方式”。全国卷新课标一卷中的作文题目整体难度特别大,也涉及到同学们的眼界问题,不适合用文艺腔调来写这个题目,所有套作题目在高考中很难取得高分。这道题考察文化难度,“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两边同时过独木桥,有一个桥在桥两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这则材料同学们写一篇文章。这道题至少需要五到十分钟去理解,因为这道题在整体审题逻辑上非常有难度,很难入手去写。

那么,究竟怎样处理这个问题呢?首先我给大家一个基本的观念,我们平时写作时老师会告诉你不同的写作角度。但是高考作文是选拔性考试,有时候只有一个角度是这篇文章最好的写法,只有你站在这个高度写,你才能达到高分要求,否则其他角度的切入都是平庸的。任何一个材料都是一个整体,不能从一个整体材料中的一小部分,直接得出小论点和结论,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片断性思维跑题。写出高分作文的同学一定是心智成熟的,看待问题是从整体的角度,而不是从片面的角度入手。

写作材料分析

首先,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这个项目的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这个人PK,在桥中时间的时候,两个人相遇,我们在中间相遇,我们看谁的力量强?力量强的一方把另一方拽倒,他通过,这就是赢家,一定会有一个人下桥,这个人通过不了,还有一个人通过,然后PK出胜负来。但是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这个材料中间有“但是”,思维能力极强的同学会马上发现,会当作数学题当中的信息对待,一种是有效信息,一种是无效信息。这篇文章是长材料作文,信息材料是大于等于二,你得把这两个信息全都放到一块,并且梳理出两者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你才能写成一篇非常好的文章。简单来说,以“但是”这个转折连词为中介分,“但是”之前的内容提供给我们的是整个材料中的信息一。

信息一的核心词汇是“规则”,以“但是”为中介,“但是”后面提供给我们的是信息二,但是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双双通过,抱在一起,裁判认为是有争议的,这两个同学的行为给我们提供第二个信息,不遵守规则,对于规则的颠覆,可表述为“打破规则”。当你把整个文章逻辑进行梳理和罗列,并抽象成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归纳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规则,一个是打破规则。

写作思路整理

在训练写作思路的过程中,多维度思考永远比单维度思考问题重要的多,不能仅立意在规矩的重要性上,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也不能仅立意在一定要打破规则,韩寒从来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一样成为一个很优秀的歌手和作者,全世界的人都要做韩寒吗?当然不是,打破规则重要吗?不重要,但还是要可以打破规则,完全遵守规则也是不行的。一个合理成熟的人会这样思考问题,事物刚兴起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非常严格的恪守规则,让事物渐渐成熟起来,事物成熟之后,从内部打破规则,让他更好地发展,打破规则也是需要得到保护的,这个观点是多项观点。举例也需要观点新颖独到,不能永远千篇 一律。比如说可以写美国的国家是怎么建立规则的,他们是如何打破规则发展起来的,易中天的《艰难的一跃》就阐述了美国如何运用规则和打破规则促进国家的发展。举出独到的例子,文章马上不一样,作为成熟的个人,更应该关注的是国家大事。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更改规则很重要,中国特色的文化是诗歌和词的传承,唐朝之前的诗人所作文章是没有韵律感的,中国的诗歌从唐朝起,弄起了一层又一层的凡例障碍,刚兴起的唐诗严格遵守了这个规则。但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就常常犯规,李白的诗歌充满了一种灵动的气息,已经从诗歌没有规则到规则完整,最后到李白那个时代,规则已经限制事务的发展了,所以李白就要去变。同样的道理,词的的规矩也多多,所以不好做,一要平缓,二要短促,早年那些词人的词都是这些特点,但为何刘墉为之一变,因为刘墉太熟悉写词的方法了,刘墉觉得要创新,刘墉成为了破坏规则的人,这里就凸显了之前规则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刘墉熟悉之前的规则,他怎么创造新的规则,规则很重要,但破坏规则同样需要保护。

6.谈谈辩证法问题 篇六

关键词:西北地區;荒漠化;辩证法

辩证法对分析、阐释和解决地理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能合理运用,可达到提纲挈领、把握问题实质的效果。用辩证法认识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不仅可以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探索防治该地荒漠化的基本思路。

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荒漠化现象

1、荒漠化与绿洲化的对立统一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绿洲化则是与荒漠化相反的过程。

案例1:甘肃省民勤县绿洲的荒漠化

民勤绿洲的生态功能非常显著,是插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的巨大楔子,对阻隔两大沙漠合拢后严重威胁武威市、丝绸古道、亚欧大陆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民勤绿洲退化严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个决心,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并就此做出14次批示。[ ]

总理多次批示,从侧面反映出该地遏制荒漠化、加大绿洲化刻不容缓。荒漠化和绿洲化是辩证统一的。两者是统一的:如果没有荒漠的概念,绿洲的涵义也将不复存在;荒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绿洲,绿洲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荒漠。两者又是斗争的:荒漠的进逼和拓展,意味着绿洲的萎缩和消失;荒漠化造成土地退化,意味着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绿洲化。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西北地区气候发生异常,比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蒸发变旺盛、降水变率增大、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时,荒漠化的强度和范围就会扩大。反之,当气候变湿润、降水的变率减小时,植被生长趋于良好,有利于绿洲化。同理,当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超过其再生速度时,荒漠化加重。反之,如果人类减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防治荒漠化,生态环境就会逐步改善。

2、对立统一规律对防治荒漠化的启发

治理荒漠化,实质上就是加强绿洲化。对于绿洲的核心区域,应大力保护,预防其潜在的荒漠化的威胁;对于绿洲和荒漠接壤的地带,应扭转其正在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的土地退化趋势;对于已经发生了荒漠化的土地,应想方设法恢复其土地生产力,使其重新变为绿洲。

二、用质量互变规律理解荒漠化的过程

1、荒漠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对荒漠化的认识,侧重于“化”字,即原来的绿洲转化成荒漠。根据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地理环境及其各要素的变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逐渐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质变。由荒漠变为绿洲,就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案例2:新疆南部的荒漠化和城镇位置的变迁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古城遗址,如楼兰古城、且末古城、莎车古城,曾经是水草丰美、生机盎然的绿洲,现在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而现代公路干线及其连接的绿洲城镇,更贴近昆仑山的山前地带,古今道路平均相距100千米之遥。[ ]16-25也就是说,现代城镇更靠近河流上游,而古城遗址多位于河流下游。

古城曾经是绿洲,但由于人口的增加及过度利用河流水、地下水,水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人们不得不向水源条件比较好的中上游迁移,而中上游大量用水,自然导致下游来水量减少,久而久之,绿洲萎缩、荒漠化扩展、城镇衰败。

最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正在不断扩大。“西部沙漠化仍呈扩展之势,20世纪50~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80年代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90年代每年扩展2460平方千米,目前扩展速度已达到每年3436平方千米。[ ]可见,中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正是由于历史上植被的量的不断减少,导致了今天生态环境发生质的变化。

2、质量互变规律对防治荒漠化的启发

质量互变规律表明,荒漠化是一个土地生产力逐步下降甚至最终丧失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夜之寒。同样,要想改变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现状,也需要采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使大量的有利因素日积月累地汇聚,把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都持之以恒地坚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地用量的积累,换取质的改善。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必然事与愿违。

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析,可以发现,辩证法对解决自然地理问题有深刻的启迪,而荒漠化这一具体的地理现象也充分地解释和印证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一5军训感言下一篇:中学生读《骆驼祥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