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发展趋势(10篇)
1.水稻发展趋势 篇一
水稻机插秧发展亮点纷呈
2008年,全国新增机动插秧机近5万台,增长32%,保有量已达20万台;机插秧面积达到4500万亩,机械化栽植水平比上年提升了2个多百分点,超过13%,其中机插秧水平达到10.3%.
作 者:张汉夫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 刊 名:农机科技推广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MACHINERY TECHNOLOGY EXTENSION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 关键词:★ 插秧美文
★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及应用
★ 《插秧》教学设计
★ 插秧优秀作文
★ 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 第一次插秧作文500字
★ 天炎与时光倒流机作文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
★ 深化QC小组活动加强成果的应用与推广--5W法在QC小组活动中的应用
★ 快乐割水稻作文
2.水稻发展趋势 篇二
由于农民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 政府的大力扶持, 农机部门的宣传引导, 使广大农民逐步走向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道路, 很多农民从中得到了甜头, 一部分人走向致富之路。
一、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
由于有利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因素不断增多, 从2005年到2009年, 插秧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等水稻生产机械保有量逐年快速增多。2009年辽阳县就购进97台插秧机, 现在全县共有插秧机400余台, 机插机面积可达5333.33公顷。水稻联合收割机全县保有量50台, 在收获季节加上外地来我县作业的收割机最高可达120台左右, 水稻机械化收割面积可达8000公顷。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有继续快速提高态势。
二、抓好宣传, 作好技术培训
随着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壮大, 机具保有量不断增多, 各种机型不断出现, 农机管理和推广部门应在做好管理的同时,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安全生产教育, 积极做好培训工作。对农业生产大户, 农机经营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及机手及时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 使广大机手安全正确使用农机具, 并在交通便利的村庄召开水稻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演示现场会。在会上发放大量宣传材料和光盘, 让广大农民听得着、看得见农机化给水稻生产带来的优越性。
三、不断探索创新水稻生产育秧方法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秧是关键, 育秧好与坏将会影响整个机械化作业过程, 育秧方法的选择也直接影响水稻生产的成本。
1. 育秧方法的选择
经过双膜育秧和秧盘育秧多年对比, 双膜育秧成本较高, 育秧材料一次性使用, 造成材料的浪费, 同时人工切割不规范影响机械插秧质量;软盘育秧操作简便, 育秧质量优于双膜育秧, 而软盘可用3年以上, 可减少生产成本。目前我地区广泛宣传提倡软盘育秧。
2005年以来, 全县的一些农机经营大户采取工厂化育秧办法, 先后建造的大型冷棚36个, 但随着插秧机迅速增多, 现有的大棚远远不够, 所以现在广泛采用地棚软盘育秧, 成本较低, 又不影响机具作业质量, 地棚和大棚并举在插秧时间先后形成互补, 很适用大面积机插秧作业。
2. 育秧条件的改进
大型冷棚育秧须用大量营养土, 在四周都是稻田的地块的条件下, 取营养土很困难。现在采用两种方式, 大型冷棚育秧则选择外取营养土方法, 而地棚育秧则选择沙壤土田块作为秧田, 就地取土装盘打浆, 减少用工成本, 减少劳动强度。育秧方法与常规育秧一致, 便于操作, 农民很容易接受。
四、按水稻生产机械化工艺过程分段负责
随着城乡经济不断发展, 农业机械化将会快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建设中转移, 农业生产随着劳动力的减少, 用工成本快速提高, 必然促使水稻育秧机械化进程加快。现在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在很大成度上制约着水稻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际情况是, 有一部分水稻生产大户承包了几十亩、几百亩或上千亩, 还有很多一家一户几亩地的大部分农户, 给水稻全程机械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各家各户互相争用劳力, 特别是插秧收割两个重大生产环节更为突出。根据这种情况我县农机经营合作组织在农机部门的领导下, 采取了一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新型模式:“三统一分”。即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收获, 水稻生长过程各户分散管理。
由农机经营合作组织承包有地无机械农户的育秧、插秧、收获三个环节的作业。有地户只出地块, 在插秧一直到活苗均由农机经营户负责, 后续的田间管理由有地户自行负责, 收获由营机户负责, 一直到运输粮食到户。费用每亩地收220元, 其中:育秧插秧收费每亩140元, 收获收费每亩80元。
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1. 农机经营户效益
农机经营户在为无机械户插秧一项作业中去掉种子、化肥、人工等费用, 每亩地可获益50元左右。每台机械在一个作业季节, 手扶步进式插秧机可插20公顷, 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可插46.67公顷, 平均按26.67公顷计算, 每台插秧机可收益20000元。水稻联合收获机每台每作业季可作业53.33~66.67公顷, 每亩收费80~100元。每台联合收获机收获面积按60公顷计算, 去掉油料、人工、机具折旧等费用每亩可获益50元, 计45000元。拥有一台插秧机和一台联合收获机的营机户每年可收益65000元。
2. 无机械户效益
无机械户如不用机械化生产水稻, 每插一亩秧田人工费100元, 加上种子、人工费、化肥费、打药费、用电费可高达180元。收获时人工收割费每亩80元, 脱粒费40元, 运输费15元, 共计135元, 较比机收获多用45元。人工生产水稻亩费用315元, 机械生产水稻亩费用230元, 对于无机械户来讲, 每亩可少支出费用85元。另外, 机械插秧不误农时, 相对延长了水稻生产期, 机插秧保穴率高, 每亩可增收水稻25千克, 按2元/千克计算, 亩增收50元, 总计每亩增收135元。
3. 社会效益
3.水稻插秧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篇三
关键词:农业机械;水稻插秧机;现状;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2-0071-02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品之一,在保证粮食供应与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插秧机应用到水稻生产中,除了可以减少劳动力以外,还可以实现水稻生产力的提升,提高水稻产量,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1 我国水稻插秧机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后,农机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大自主产品的研发力度。与以往我国农机整体实力偏弱、产品差异化和系列化程度低、产品技术集中度不高、核心部件必须进口的情况相比,有了很大的进展。对水稻插秧机而言,其中有着成熟技术的是独轮乘坐式水稻插秧机,一般为6行机,行距为200~300 mm范围内。在120~200 mm株距之间的通常有多个挡位,如华裕2ZB-630型、春苗2ZT-9356B型等独轮乘坐式水稻插秧机,性能及稳定性较好,符合生产需要。手扶式水稻插秧机利润不高,效率很低,常见的手扶式水稻插秧机有潍泰430型、富尔代2ZS-4A型、富来威2Z-455型、碧浪2ZF-430型等类型。对于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而言,由于其结构系统比较复杂,科技含量高,研发难度较大,目前仅有2ZG824型、碧浪2ZG630A型等型号。
近几年,有农艺专家提出宽窄行插秧,可以提升产品,防止出现倒伏和病害,但由于未能将宽窄行水稻插秧机研发出来,因此仅能进行人工拉线插秧。赵匀、武传宇等人的项目组发明了多种型式的宽窄插秧机,可以在育秧装置和秧箱不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宽窄行秧苗栽插,为国内外首创的自主创新产品,值得大力推广[1]。旱地全自动取出式钵苗移栽机可以实现自动取苗,其中设置了高阶变形非圆齿轮行星系结构,可以进行机械式自动取苗,并按照“鹰嘴型”轨迹进行,是技术上的创新。此外,还有水、旱田全自动顶出式钵苗移栽机,以及很多种全自动顶出式钵苗移栽机构,在插秧的过程中,钵盘可以不间断地运动,既可以提升插秧效率,又可以避免对秧苗造成损伤。在这些自主创新产品中,很多已经授权国际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是我国水稻插秧机产品研发的重要成果。
2 水稻插秧机存在的缺陷分析
2.1 独轮乘坐式插秧机缺陷
独轮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结构紧凑,乘坐起来比较舒服,但其独轮加拖板底盘的设计,可靠性和过埂能力不强,适应性不好,缺少仿形功能。同时,田地预整不好会发生漂移漏秧的问题,必须人工补插,导致需付出更多劳动,不能将插秧机高速插秧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样一来,会发生壅泥下陷、转弯半径过大等问题,从而降低了插秧质量,不利于提升水稻插秧机性能,无法进行推广应用。因此,独轮乘坐式插秧机一般应用于平原大面积地区。
2.2 手扶步进式插秧机缺陷
与独轮乘坐式相比,手扶步进式插秧机舒适性较差、劳动强度很大,因此其插秧速度较慢、操作稳定性不好[2]。尤其是在插秧过程中需要停车人工换挡,排气筒位置很低,发动机设置在前面,只要轮子出现下陷,发动机就会进水,在过水渠时容易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在长时间作业过程中,手扶步进式插秧机的插植机构会产生松动磨损的问题,必须及时做好维护,防止损坏加重,降低作业质量。此外,其部分易损件对生产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便于更换,价格也不低。
2.3 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缺陷
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技术含量高,性能可靠,但价格也比较高,油耗很大,使用过程中需要付出很高的维护成本。此外,这类产品有着很多的杆件,如升降操纵杆、无极变速及操作面板等,操作比较复杂,使用者需要长期操作才能保证熟练度。
3 影响水稻机插秧质量的因素
3.1 田地耕茬不净,水层不适
由于大田耕茬不到位,有很多杂草浮渣等,不能及时调整机插位置与深度,极易导致秧针或勾秧爪发生冲击卡顿损伤,降低了机插质量[3]。田间水层较浅或没有水层,不仅会增加插秧机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影响工作效率,还无法通过水层对秧爪进行清洗,极易产生分离针与送秧器带泥带秧问题,增大漏插机率;田间水位很深,会影响移栽深度,还会出现漂秧,且在插秧机运行过程中水面会产生浪头,对栽插好的秧苗造成冲击。
3.2 大田耕整不适度,育秧不规范
大田耕整要适度,田块要精耕细耙,保持平整,保持田块高低差在3 cm范围以内。泥块要上烂下实,让插秧机在运行期间不出现颤泥、陷机等问题,保证在插秧过程中实现寸水不露泥、灌水棵棵到。此外,还存在育秧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农民在集中育秧的过程中,为提升产量,会采取旱育秧、湿润育秧等措施,而与农机相结合的机插秧一般没有进行集中培育,占比低,机插秧品质也有很大差异,床土质量也不高,盖籽土厚度也不符合要求,且粗细不一,容易引起表土板结、芽谷供氧不足,这样会造成焖种烂芽等问题,同时,苗床保水性能不强,使秧苗高低不平、粗细不匀,影响了整齐度与均匀度。秧苗密度不一、秧龄过长以及受伤弯曲等问题,会降低机插秧的质量。
4 我国水稻插秧机的发展趋势
4.1 在水稻插秧机性能方面
一是逐步提升插秧的效率和质量,如应用ANSYS,ADAMS,Solid works等软件深入分析关键部件等虚拟样机,进一步优化秧爪运动仿形结构与轨迹,确保机插的质量得到提升,并确保秧苗立苗直、不松散,定量和定位更加准确,不断提升取秧的精度。二是提升水稻插秧机对秧苗的适应性,对插植轨迹进行优化,安照钩秧针活动量对送秧装置进行优化,让插秧能够进行细微调节,提升精度,不对秧苗造成损伤,不出现漏秧的问题,让栽插秧苗的冗余得到扩大。三是水稻插秧机将有更高的自动化水平,操作更加简单,维护更加方便,降低机身的质量,并实现操作灵活性、适应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性能的提升。四是水稻插秧机的使用和维护费用更低,结构耐用,如承重件多则采取整体式、易损件选择低成本更换式结构,对结构进行加强,以减少插秧机维护次数。
4.2 在水稻插秧机产品方面
一是对于乘坐式水稻插秧机而言,将设计高速插秧结构,由以往的分秧机构—曲柄摇杆式、摇臂导杆式和转臂滑道式逐步转变为高速分秧机构—旋转滑道式、齿轮(偏心、椭圆)行星式、差速式和偏心链轮式。二是将研发更加合理的经典产品,便于操作。对于传统机型而言,动力和作业效率都是恒定的,注重机插质量的产品会不断优化其配套零件和生产技术等成本,设计出经典产品。三是研发出精简、可靠性强的电控系统水稻插秧机,不仅能与农民群众操作习惯相符,还能避免由于控制系统问题造成事故,并增强工况适应能力。四是水稻插秧机将设置应急安全自保装置,可避免出现烧机油、秧爪卡顿、发动机进水等问题。
5 结语
总之,从我国水稻插秧机发展现状与问题上来看,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水稻品种、土壤情况、气候条件、耕作习惯、灌溉条件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对生产需求做出全方面的考虑,确保研发出的水稻插秧机能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此外,从我国水稻插秧机今后发展趋势来看,将更加注重高效、稳定和省力,这样才有利于推广,并发挥出作用,帮助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志英.水稻插秧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2015(4):41-42.
[2] 隋春旭.浅谈水稻插秧机的现状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60.
[3] 许成才.水稻插秧机存在问题及发展研究[J].改革與开放,2014(18):54-55.
4.水稻发展趋势 篇四
加入WTO后江汉平原的水稻发展战略
加入WTO后,江汉平原稻米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作者就江汉平原的`区域特点,探讨其有关合作改田、科学种田和建设农、工、贸体系的发展战略步骤和要素.
作 者:严运桂 作者单位:湖北农学院人文教育系,荆州,434103刊 名:湖北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3)分类号:F307关键词:WTO 江汉平原 水稻 发展战略
5.水稻发展趋势 篇五
大石桥市发展优良米生产具有优质品种优势、区域优势、绿色食品基地优势、独特环境优势、先进的.生产技术优势、社会经济优势、企业牵动优势,这些优势为发展优质米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 者:李忠武 史崇友 王永复 秦友权 作者单位:李忠武,秦友权(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史崇友(大石桥市水源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6.发展趋势 篇六
2、餐饮管理过程:客源组织、食品原材料采购、厨房生产加工、餐厅销售服务的系统管理过程
3、餐饮管理的目标基础:餐厅上座率、接待人次、人均消费
4、六大技能:托盘、摆台、斟酒、上菜、分菜、餐巾折花
5、餐饮管理的特点:生产过程短,随产随销花色品种多,技术要求高经营方式灵活,收入弹性大④成本构成复杂,不易控制
6、餐饮管理的任务:吸引客源创新菜品加强管理④保持服务质量⑤控制成本
7、职能机构:餐厅:满足客人饮食需要的场所厨房:餐饮管理的中心环节宴会部:创声誉,创效益④管事部:后勤保障部门⑤采购部:物质供应部门
8、岗位职责:餐饮部经理:全面负责,制定计划,人员选用,主持会议餐厅主管:考勤记录,检查仪表,了解用餐情况,处理投诉餐厅领班:检查仪表,检查物品,亲自服务,督导服务员
9、餐饮管理人员编制的影响因素:餐厅档次和座位数量市场状况和座位利用率员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厨房生产能力④餐饮经营的季节波动程度⑤班次安排和出勤率
10、餐饮市场营销计划内容:产品销售计划食品原材料计划产品生产计划④餐饮服务计划
11、餐饮经营利润计划内容:营业收入计划营业成本计划营业费用计划④营业利润计划
12、餐饮经营计划编制方法:确定餐厅上座率和接待人次确定餐厅人均消费编制营业收入计划方案
13、菜单的作用:产品信息的传递工具是餐饮经营过程中计划与控制的工具是企业的推销工具,又是精美的宣传品和艺术品
14、菜单的种类:时间:早中晚通用性:零点专用性:推荐、宴席、套餐
15、一份完整菜单的内容:菜品的品名和价格菜品的介绍告示性信息④机构性信息⑤特色菜推介
16、菜单定价策略:以成本为中心(系数定价法)以需求为中心以竞争为中心(随行就市法)
17、食品原材料计划:采购成本、库房储备、资金周转、期初库存、期末库存
18、厨房适应的生产原料的特殊性:季节性、不稳定性、技术性
19、最佳采购量:消耗的原料存量重新达到理想储存量限度,使采购原料的费用保持在最低水平
20、酒品分类:酿造酒:葡萄酒、啤酒、日本清酒、中国黄酒蒸馏酒:白兰地(葡萄)威士忌(谷物、大麦、小麦、玉米)伏特加(土豆、谷物)朗姆酒(蔗糖)配制酒:琴酒、利口酒、苦酒
7.隆安县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七
关键词:水稻生产,粮食安全,土地经营权流转
隆安县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7%, 总面积约为1.3万hm2, 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隆安县水稻种植面积占据粮食作物区的主要位置, 对于稳定本县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 隆安县水稻生产现状
1.1 水稻生产经济效益不高
2000年以来, 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物质资料的价格一直高居不下, 机耕、机收等农业生产服务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大米等粮食价格在国家宏观调空作用下, 价格并没有明显上涨, 造成了生产效益逐年下滑的尴尬现象, 严重影响了群众对水稻生产的积极性。
1.2 频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
多年来, 由于农民持续发展意识不强, 因此, 只要发生病虫害, 就使用高毒、高残农药, 造成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严重破坏, 生态严重失衡, 导致有益生物不断减少, 有害生物不断增加;同时, 各种病虫害的耐药性在不断的增加。
1.3 农民对农产品安全意识和品牌意识都不强
由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对农产品安全意识和品牌意识都不强, 所以,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用药, 无法达到创造品牌农业的要求, 导致稻谷质量不稳定, 加工出来的大米价格较低, 无法适应市场需要, 水稻生产效益低下, 严重制约水稻生产。
1.4 耕畜饲养量的减少影响了山区稻作区的耕种
随着农民生活的不断提高, 农民对耕畜的饲养也不再重视, 耕畜饲养量在不断减少。而隆安县属于多山地区, 部分水田位于山坳中, 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耕畜饲养的减少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农田生产的保障, 出现部分农田丢荒的现象。如都结乡、布泉乡等因耕畜饲养减少问题而荒弃的农田就超过20hm2。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少
隆安县山区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土地贫瘠,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因此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外出务工。特别是近年来,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的不断提高, 导致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几乎都是老人和体弱多病的人员, 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用工。
1.6 改种其他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在隆安县的平原地区, 水田面积占全县水田总面积的70%以上。但由于水稻生产效益不如种植密本南瓜、西红柿、辣椒、香蕉等蔬菜水果生产效益高, 多数农户除了留有一小部分泽水田块继续种植水稻外, 其他水田大部分改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严重影响了全县水稻生产总面积。如那桐镇、古潭乡等地利用水田种植密本南瓜、辣椒、香蕉等作物的面积就达3 333.33 hm2。
近几年, 由于速丰桉生产经济效益较高, 隆安县各个山林地区几乎全部种上了速丰桉, 甚至出现有部分人利用农田种植速丰桉的现象, 而速丰桉对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 因此, 造成各个山涧的小溪流水极度减少甚至断流, 各个山塘水库的蓄水量也在不断下降, 极大影响了水稻生产用水。
1.7 农村劳动力请工价格不断提高
由于农村劳动力多数都在城市务工, 真正留守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因此, 农村劳动力请工价格不断提高, 有些地区甚至达到了每个工日100多元。因而多数地区出现了“种懒汉田”的现象, 即种完水稻就外出务工, 中间很少管理, 直至水稻成熟时才回来收割, 造成水稻产量无法提高, 甚至减产失收的局面。有些地区甚至出现部分农田丢荒的现象。
2 隆安县水稻再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及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 隆安县的水稻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历史时期, 新的机遇使隆安县水稻生产具有再发展的可能。
2.1 有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
多年来, 国家1号文件政策规定一直把粮食安全问题、发展农业和加快农村农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来抓。隆安县在粮食生产方面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积极探索粮食现代化生产技术, 鼓励农业企业积极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加大农业开发投资力度。
2.2 隆安县具有良好的水稻生产环境
隆安县主要水稻生产区位于右江河谷平原地区, 地势较平坦, 绝大部分水田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性较好, 生态环境好, 利于机械化生产, 所生产的稻米米质优良, 有利于提高商品竞争力。隆安县生产稻谷主要以食用大米为主, 全县实际消费仅占总水田面积生产量的20%左右, 商品率则达到80%左右。隆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25%, 人口密度较小, 农村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工业排污和生活垃圾对空气、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污染也少, 很适合生产无公害的稻米。
2.3 土地经营权流转较为普遍, 促进农业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近几年, 隆安县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极为迅速。如丁当镇、那桐镇等乡镇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1.33万hm2。这是由于该县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外出务工, 现在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几乎都是留守老人和体弱多病的人员, 所以, 广大群众容易接受土地经营权流转, 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极易展开。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整合, 便于承包大户对水田展开大面积承包经营, 有利于农业企业的形成和加快规模化发展, 有利于粮食的安全生产。如隆安县昌隆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就是经过土地经营权流转, 承包了雁江镇红良村66.67 hm2水田用于无公害香米生产。同时, 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了周边农户进行无公害香米种植, 覆盖面积达333.33 hm2。
3 隆安县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水稻生产是隆安县粮食生产的主要方式, 而平原地区的水田面积占了全县水田面积的70%左右, 因此, 保证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将是全县水稻生产面积的保障。而减少水稻生产成本, 提高水稻生产效益是水稻生产得以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为达到以上目的, 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增大对水稻生产的扶持力度
主要是加大打击非法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力度, 努力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非法上涨, 增加水稻生产的技术支持力量, 加大对国家用于扶持粮食生产补助的资金到位情况的审查。
3.2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加大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宣传, 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 吸引更多外来资金投入水稻生产, 促进水稻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3 改善水利灌溉设施
努力改善水利灌溉设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做到节水灌溉、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4 提高农产品安全意识和品牌意识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提高农民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和品牌意识。杜绝高毒高残农药在水稻生产上施用, 保证安全用药, 持续发展, 提高稻米生产质量。达到无公害水稻生产, 生产优质稻米, 创造品牌农业, 提高水稻生产效益。
4 结语
8.水稻发展趋势 篇八
关键词:水稻育种技术;矮秆化;杂交水稻;水稻产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15
水稻种植较为普遍,据统计,其种植面积占全世界农业作物种植面积的1/3。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将达到40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实行水稻育种技术,按最保守的估计,基于人口的暴增,稻米的需求量将至少上升3亿吨,在此情况下,稻米只有每年产量达到8亿吨才能满足人口增长对稻米的需求,才能够解决全球粮食危机。
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非常快,而水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造成水稻种植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另外,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也逐年减少。水资源限制、耕地面积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水稻实际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实行水稻育种技术,虽然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非常大,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水稻产量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不能通过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来提高水稻总产量,并不断满足全世界人口对稻米的需求,有效缓解粮食安全问题,实现水稻育种技术上新突破,提高水稻栽培的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农作物品种的不断改进,能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产品不断增长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以及品种的创新发展。
1 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科技力量的突飞猛进,使得水稻育种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不断创新,水稻生产的科技贡献力量逐年增加,为提高全国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
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矮秆育种技术的发展、常规变杂交,通过三系或两系杂交、超级稻育成。同时,我国在分子育种、水稻抗逆育种等技术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具有显著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为了改变水稻育种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应该给民众普及相关的知识,目的就是找到最大经济效益和水稻产量之间的平衡点,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产量的问题,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展水稻育种技术产业,改善人们的生活,增加经济效益。
水稻育种技术是一项贯穿始终的工作,因此具有时间长、见效慢的特点[1]。也因为其特点,导致了水稻育种技术在现实操作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水稻育种技术能够对水稻产量的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对影响水稻育种技术的自然条件、市场环境等各方面进行衡量的工作。
水稻育种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会使用化学成分过高的化肥,污染水稻品种
最常见的常规水稻矮秆化育种技术,最早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水稻培育技术的矮秆化,是农业科技领域的重大变革,此次变革被称为“绿色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水稻生产水平低下,水稻品种相对单一,以农家自留种,高秆水稻培育种植品种的水稻种植为主。高秆水稻易倒伏,使施肥受到阻碍,导致水稻的单位产量非常低。基于这一问题,经过长期的农业种植技术研究,我国矮化育种主要创始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在矮化培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在南方釉稻矮化育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2 在进行水稻培育技术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状况[1]
首先,选育矮秆品种综合性状良好的矮秆抗倒品种。保证选育适合不同成熟期、类型各异的矮秆良种,实现水稻矮秆品种熟期类型相搭配的目的,进入水稻矮化育种的新阶段。常规的水稻种植矮化育种,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种植高秆水稻培育种植品种低产易倒的问题,也使世界水稻育种的方向性发生转变。随后,政府组织引导了水稻矮秆性状的遗传、水稻植株矮化机理以及矮源育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矮源的应用以及矮化育种解决了水稻耐肥、抗倒的问题,提高了谷物的产量。高秆水稻培育种植品种变矮秆后,其产量也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提高了很多[2]。
1.3 水稻培育技术会出现大量的污水,对人类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对地下水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很可能会导致我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2 水稻育种技术发展过程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1 水稻育种技术见效慢,投入时间长,而且实验等基本在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周边
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生活品质开始成为更多人关注的重点,具体也会体现在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选择上。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广大的农户因此类原因,在进行水稻培育技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善,因此,更多的农户扩大水稻培育种植面积,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但是极大地破坏了水稻产量。在扩大水稻培育种植面积的同时,产生的水稻育种技术更多,不能及时更新,将会对水稻产量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2 在进行水稻培育技术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很多的农户把无机生物肥料换成了化学肥料,对土壤的不利影响非常严重
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时,很多的农户都是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土壤中进行处理[3],甚至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样很容易影响水稻产量,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3 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水稻培育种植产量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水稻育种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水稻育种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水稻育种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才能够保证水稻育种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工作中,不仅仅存在水稻育种技术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还存在水稻育种技术管理系统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水稻育种技术对水稻产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水稻育种技术结果出现问题[4]。
对水稻产量在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下产生的影响,寻找应对措施,使水稻育种技术能够在保护水稻产量的条件下,促进水稻育种技术的快速、稳步发展。水稻产量在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下产生的影响的应对措施,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3.1 提高水稻育种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保证水稻育种技术的顺利进行,避免水稻产量出现问题,首先就要对水稻育种技术人员的素质进行判定,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水稻育种技术队伍。政府要对水稻培育种植人员进行定期的素质教育专业培训,使水稻育种技术人员时刻不忘自身职责,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强化水稻育种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能够促进水稻育种技术工作的高效建立[5]。
3.2 完善水稻育种技术中的品种培育制度
要对水稻育种技术的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实现水稻育种技术的独立,解决目前水稻育种技术的尴尬状况。这样能够保证水稻育种技术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使水稻育种技术中的品种培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保证水稻育种技术结果的正确性[6-8]。完善水稻育种技术工作方面的水稻培育种植技术,是水稻产量保持稳定实现了水稻育种技术工作有法可依的基础,方便对水稻育种技术中的品种培育过程进行查询,降低水稻育种技术中的品种培育工作的风险及错误率。
3.3 加强对水稻育种技术的处理[9]
水稻育种技术中杂交水稻比较多,种植人员应该对杂交水稻进行分类处理,分为可利用杂交水稻和必须处理杂交水稻,避免对水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这样不仅能够从客观上提高经济收入,还能够提供生物无机肥料,从根本上提升水稻育种技术的经济效益[10]。
4 结语
总之,发展水稻育种技术是实现水稻种植效益最大化的方式,也是促进水稻育种工作良性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水稻育种技术发展遇到了诸多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当前,杂交水稻、矮化水稻、超级水稻等成为水稻种植领域的新品种,极大地促进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周琦,李军.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基于1979-2012年辽宁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古今农业,2014(01):9-16.
[2]况慧云,张慧,许寿增,黄英金.水稻产量基因设计育种及其发展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2014(08):42-45.
[3]刘宝海.近20年黑龙江水稻育种对水稻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4(10):10-12,229.
[4]王月华,何虎,潘晓华.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发展历程回顾[J].江西农业学报,2012(02):26-28.
[5]万丙良,查中萍.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水稻耐高温遗传改良[J].中国农学通报,2012(36):1-7.
[6]梁成刚,汪燕,何加林,刘佳,许光利,刘晓亮,李天.栽培技术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权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06):142-147.
[7]吴跃进.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及产业化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1(01):41-42.
[8]况慧云,张慧,许寿增,黄英金.水稻产量基因设计育种及其发展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2014(08):42-45.
[9]叶建春,黄世礽,王慧芹,胡成武,施春婷,梁玉祥,农振平,刘向红.平衡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184-6185+6187.
[10]陈波,范兵,房正兵,田永红,曹国长,孙永健,赵莎莎.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水稻育种技术的探讨[J].中国种业,2015(11):7-9.
9.液压发展趋势 篇九
液压论文
液压气动技术发展趋势
摘 要
基于把液压气动技术融入于机电一体化的立场出发,从液压气动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当今国外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气动行业的现状,以及我国液压气动技术发展的瓶颈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气动技术的发展及气动行业战略性发展问题。
引 言
就目前为此,在探讨液压气动技术、液压气动行业的发展时,总面临着被讨论对象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气动行业,通常人们一提到气动技术时,只想到谈论与压缩空气有关的气动产品的发展,即纯粹单一的气动技术,没有把气动技术作为融入于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来看待。如果真正能把气动技术融入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来对待的话,那么人们讨论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时,实际上是在研讨一个包含气动技术在内的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有的放矢地预测一门集机械、电子、真空、传感器、通信等跨学科的综合自动化控制、驱动的技术发展路径。从目前国际上先进工业国的气动元件制造商发展现状来看,他们早已不满足仅提供与压缩空气有关的气动产品。现在,国际上大多数著名气动元件制造商都在提供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的控制器等一系列与自动化有关的电控元器件。如德国的Festo公司则公开声称:要成为世界气动与电动自动化技术领城的最主要的供应商,要对客户所有需求都能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而这正是现代工业化的用户所需求的。当前的用户需要供应商能快速反应,能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系统产品(即插即用技术)。
而液压气动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机电产品质量和水平,因此世界各国对液压气动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到2000年,世界液压气动总销售额为350亿美元,其中液压为250亿美元,气动100亿美元。液压作为机械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行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我国,目前液压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共有1000多家。液压气动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合行业发展并逐步与国际合计准接轨的液压气动标准体系。液压行业现有国家标准96项,行业标准63项,合159项。这些标准在行业生产中已得到普遍应用,基本满足企业的生产开发和市场需要。
本文基于把液压气动技术融入于机电一体化的立场出发,从液压气动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当今国外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气动行业的现状,以及我国气动技术发展的瓶颈等方面,深入对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及气动行业战略性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气动方面
国际上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全盘机电一体化,并集合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真空、传感器技术、压电技术、工程塑料、视觉系统、通信与信息处理等跨各学科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系统(即插即用技术)。需要阐明的是,气动技术正在升化、变革,不可从字面上来理解气动技术原来的服务功能范围,当今,一批国际上领先的气动厂商,把产品和服务都衍生到电驱动产品、传感产品,以及电控制等工业自动化整套解决方案之中,并把电驱动产品(步进马达、伺服马达等)、电控系统产品(PLC控制器、现场总线、以太网等控制)全部纳入公司的样本目录。气动技术开始走向工业自动化整套解决方案之路。选用气动技术解决方案,势必涉入到需对比其他工业自动化解块方案的优劣;谈气动技术发展趋势,也势必会全盘审视、探讨工业自动化整体发展大趋势。这就是如今气动技术升华的概念。如果说20世纪80、90年代,气动技术以气动产品的小型化、微型化、模块化、低功耗、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延长使用寿命为重点的发展方向。那么21世纪,或者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点则将是低碳化(气动节能)、机电一体化(气驱动与电驱动的组合)、系统化(即插即用),强调诊断/监测,不管是气动或非气动的自动化元器件的开发,都必须考虑通信/诊断功能的统一接口界面,确保各种技术能无缝组合,真正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综上所述,气动技术已经朝着真正机电一体化方向—— 一条工业自动化整体发展的方向发展。
我国气动企业约 1 000 家,主要生产企业 35 家(不完整统计),基本涵盖我国主要气动生产厂家,比较集中分布在奉化、无锡、济南、肇庆、温州等地。中国气动市场的用户是多层次的,支撑高、中、低端市场的气动元件均获得迅猛增长。通过对市场做细分,进口为主的国外气动产品面对高端市场需求,近年来获得30~40 %的增长速度;国内的中/港合资、台湾地区独资或原国企转制后生产的产品,主要面向中端的市场,近年来获得20~45 %的增长;而20世纪后成立的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则主要面对低端、或少量中端市场,却获得30~50 %的增长速度。以1个1/8〞二位五通单电控电磁阀为例,国外进口高端品牌气动元件,每只价格在300~450元左右的话,作为国内生产的中端市场气动元件,每只价格为71~110元左右。而国内民营企业生产的低端气动元件,其价格仅每只为30~45元左右,甚至于为每只25元左右。尽管价格相差十分悬殊,但这些相差甚远的气动元件却都找到了自己的销售渠道。据行业内人士的估算,10年前,高端对中、低端市场销售总额之比为65:35,截止2011年,高端对中、低端的市场销售总额之比开始趋缓,呈现为60:40,特别是国内一些具中坚力量的企业表现强劲,以40~50 %速度连续几年的持继发展。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国内中、低端的市场与国外高端市场占有率之比则颠倒过看,这是由于产品价格因素的影响所致,当价格相差4~15多倍之后,销售总额要维持同步或超额增长,则意味着气动产品在数量上要有4~15多倍的增长。这个情况说明:中、低位的气动元件在中国蕴藏着极大的市场。从最近市场反馈的信息,国外进口气动元件的大折扣,意在争夺中端市场,而国内民营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价格的做法,也意在巩固已经取得的中端市场,中端市场的争夺战已经引起各气动厂商的注意。另外也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特别低价位的气动产品不利于气动技术的进步发展,也会逐渐被市场淘汰。从2012年初的市场反馈消息看,部分生产极
低价位产品的厂家已经亏损,当地政府正在积极救助,银行则出面数亿人民币贷款。我国气动行业的厂家对ISO国际标准认识严重不足,大多数国内气动厂商在刚开始创业时,为了尽快获得市场,以模仿日本公司的气缸外形尺寸(主要是连接尺寸)居多,这一段历史,至今还束缚着气动技术的自我发展及与国际化接轨,严重阻碍气动产品的进步。另外对一些技术参数设置、测试方式、方法等方面也严重认识不足,以至于产品始终落后于国外先进工业国家的水平。目前国内气动厂商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原创性技术成果甚少,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几乎所有厂商生产电磁阀结构都是按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日本TAIYO(太阳)铁工的SR系列的滑阀型电磁阀为原型,从图纸、加工设备上20多年都未大改变。但也有的厂商则不惜重金购买高档数控机床及CNC加工中心(HARDING、DECKEL等机床)。在还未对产品结构做充分论证和评估之前,这种投资方式既浪费又贻误时机。
二、液压方面
液压气动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水平直接影响机电产品质量和水平,因此世界各国对液压气动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液压气动工业发展速度高高于机械工业的发展速度,例如日本液压气动工业从1963年至今其平均增长率为16。仑%,而同期机械工业增长率为12。5%。西德1980年至1。86年液压气动增长率为47%,而同期机械工业增长率为25%。人世界1988年液压气动销售额为252.92亿美元,近年来国外经济衰退,液压气动行业受很大响响,日本1992年产值比91年下16,其中液压工业下昨32.1%,气动工业下降21%,美国液压气动工业1991年销售额比1990年下降9%(液压为12%,气动7%),92年预计有所回升,增长率为1%左右,西德液压气动工业近年来增长率近于零。92年稍有回升,增长率可达1~2%。据统计各国液压气动工业销售额占机械工业产值2.4一2.5%,而我国只占1%左右,这充分说明液压气动技术使用率高,我们需要大力扩大其应用。美国液压气动生产厂家近187家,拥有1200个工厂,从业人员81000人,人均年产值为1。74万美元。日本液压生产厂家约60家,拥有200个工厂,(不包括大量零件协作加工厂),从业人数约为11。。人,人均年产值19.18万美元。西德主要液压生产厂家有62个,近20。个工厂,从业人员22859人,人均产值10.7万美元。气动生产厂24个,从业人员6032人,人均产值8.54万美元。美、日、西德等主要国家人均产值以日本为最高,主要原因是日本工厂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管理完善,另外日本各厂大量扩散一般零件给协力厂加工,实现零件专业化,也是造成人均产值高的原因。我国液压气动工业1991年总产值为15.3亿元(液压13亿元,气动2.3亿元),从业人员8万人(其中气动约1万人),人均产值不到1。9万元(约为3200美元)。
而世界液压气动市场的发展动向为:
工程机械向大型化、小型化、高速化、高效化、轻量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改善操作性能,提高舒适性,利用电子操纵器,减轻操作人员的疲劳。确保可靠性,提高耐久性和维护性(消灭早期故障,故障诊断预侧。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发展动向向高压化(以挖掘机液压系统为例,开式35MPa,闭式47MPa)。节能:提高机械效率,减少泄漏,采用多种型式变量泵,采用负荷传感,二次调节,电子极限负荷调节,降低油路阻力,控制自动化和智能化,广泛桑用磨灌比例阀及各种传感器。减少环境污染:噪声,漏油,确保质量体系,标准化设计用静液压传动装置(HST)代替传统液力变矩一齿轮箱传动。提高系统过滤精度。
机床的发展动向向高精度、高效、NC化、系统化方向发展。虽然主控部分已从液压控制转化为电气控制,但夹紧固定,平衡、辅助动作,液压还是不可缺少的。为适应上述方向发展主要对液压提出以下要求:广泛采用变量油泵,换向,防冲击系统采用比例阀。低功率电磁阀的应用:小型轻量化、集成化,采用复合阀,简化回路,降低成本,降低温升,降低噪声。
液压塑料注射机的发展动向:虽然目前已有全电动控制的产品,但电动系统难于实现力控制,增加机械部件,成本又高于液压系统,所以主要仍是液压控制,要求液压技术方向如下:响应性采用伺服、比例、插装元件和闭环系统。高精度、高重复性:采用闭环系统,减少元件滞环和提高其直线性,低成本:简化回路。自动化、智能化:采用数字阀,计算机应用。
锻压机械发展动向向小型机以机械为主,大型机则以浪压为主,要求实现高精度位置控制、力控制和提高工作压力。系统压力达35MPa,广泛采用电流伺服和比例东统。实现压力程序控制(NC压力机),高精度位置控制(精密冲床)闭环系统的应用。
结 语
我国工信部把液压气动列入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之中,液气密元件及系统也已经被列入8项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中。目前,国际上著名气动厂商在开发自己产品时,已经大量、熟练地运用模块化、低功耗、集成化、智能化、故障诊断、通信网络技术、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系统协同等技术。由此可见,我国工信部对气动技术的使命都体现在对智能装备制造业的要求之中,明确、清楚。把气动技术融入于机电一体化立场出发,也体现在对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中。我国的气动行业需要参考先进工业国家气动厂商的产品技术参数,及产品的测试方法,尽快制定出属于自己的高标准的产品技术参数,并采用国际上先进气动厂商正确的测试方法。中国的气动技术发展也将秉承世界气动技术的
发展之路,重新认识的液压气动技术的复兴之路将由此开始。
参考文献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编写.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2010 年液压气动密封行业发展与改革报告[J].液压气动与密封(PTC ASIA 特刋),2011.[3] 中国液压气动密封工业网,统计信息.[4] 国际液压、气动工业及市场发展动向.杨尔庄
[5] 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控制系统设计[J].北京:制造业自动化,2002.
10.现代船舶发展趋势 篇十
现代船舶发展趋势
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现代船舶发展趋势邓涛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摘要通过对集装箱船、散货船、浊船以及杂货船发展史的回顾以及对各种船型不同特点的分析结合国际航运市场发展的现状。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航运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在这种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给出了不同种类的船舶的发展趋势。航运企业必须通过为承运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增值服务加强自身管理努力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严格控制和降低成本才可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关键词船舶航运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世界海运贸易的发展航运能力在最近几年无论是在规模方面还是在覆盖范围方面都有极大增长。航运不得不与变化的趋势、贸易方式和快速扩张的全球经济保持同步。目前航运市场主要以油船、千散货船、集装箱船船队三分天下¨’。年尽管航运市场更加萧条然而却迎来一个新船交付的高峰年。根据有关统计尽管各大航运企业纷纷撤单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年新增运力的规模还会非常巨大本来就已运力供给过剩以目前贸易量增长的现状不一定能够消化这屿运力何况面临年恶化的经济状况必然会出现大量闲置运力相信各大船公司的运力封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各类老旧船舶也会加速淘汰”。杂货船的发展趋势杂货船的特点杂货船运输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运输和装卸主要都是以“件”为单位装卸效率低船舶在港停泊时间长船舶周转慢货损、货差多装卸、运输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大。因此随着集装箱运输船队和散货运输船队的高速发展普通杂货船运输市场份额极度萎缩杂货船队在世界商船队伍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杂货船的发展趋势世纪是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的现代化”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杂货船运输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必须根据航运管理的普遍规律和杂货船运输的特点以实施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促进航运综合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建立全球船岸信息一体化的高效的网络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带动航运管理的现代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对杂货运输特点的分析杂货船运输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围绕“效益”和“安全”两大主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个性化服务”与“专业化规模运输”的统一提高货物运输过程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增值服务科学调度提高船舶的营运效率加强对船舶的监控提高船舶安全水平做好船舶维护保养科学管理备件降低运维成本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科学决策把握时机降低买造船和租船成本。加强揽货网点建设提高揽货质量争取更多高运价货物提高船舶的使用效率做好市场调研搜集、分析各地区运输需求及其潜住地区发展的信息资料、努力开拓新的货源市场。开辟新的航线并根据货源适时调整船的规模与结构。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挖掘并维护好“高端各户”和”高利润客户”。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市场进行判断锐感受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培育收益率较高的“高端市场”。集装箱船的发展趋势集装箱船的特点及发展史集装箱船舶的结构特点单层甲板宽舱口。舱内设有固定的箱格导轨舱面设有集装箱系固设备。采用双层体船壳结构设置有大容量压载水舱。采用尾机型或中后机型。世纪年代横穿太平洋、大西洋的—总吨集装箱船可装载—这是第一代集装箱船世纪年代总吨集装箱船的集装箱装载数增加到航速也由第一代的节提高到—节这个时期的集装箱船被称为第代。年石油危机以来第二代集装箱船被视为不经济船型的代表故而被第三代集装箱船取代这代船的航速降低至—节但由于增大了船体尺寸提高了运输效率致使集装箱的装载数达到了因此第三代船是高效节能型船世纪年代后期集装箱船的航速进一步提高集装箱船大型化的限度则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为标准这一时期的集装箱船被称为第四代。第四代集装箱船集装箱装载总数增加到个。由于采用了高强度钢船舶重量减轻了大功率柴油机的研制大大降低了燃料费又由于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船员人数集装箱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德国船厂建造的艘型集装箱可装载这种集装箱船的船长船宽比为使船舶的复原力增大被称为第五代集装箱船。年春季竣工的号集装箱船最多可装载该型船已建造了艘人们说这个级别的集装箱船拉开了第六代集装箱船的序幕。据有关方面预测不久的将来可装载个集装箱的巨轮将会在欧洲问世。集装箱船的发展趋势自世纪初以来燃油价格一涨再涨。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燃油价格也持续回落但是从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趋势来看作为一种基础能源燃油的短缺勿庸置疑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恢复燃油价格一路走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前一段燃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时期一艘特超巴拿马型船的日均燃油成本竟高达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班轮公司只得下令集装箱船“猛踩刹车”节约油耗许多班轮公司已要求其在亚欧航线上运营的船舶大幅减慢航速。此举已促使不少班轮公司投放第艘运力到其标准的亚欧航线上而通常这样一条航线的标配运力为艘。不过相信用不了多久随着船舶的进一步减速为维持原有的周班船期班轮公司就将会为该类航线配备上第艘运力。相比过去集装箱船节左右的航速现在已降低到了节左右。随着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可以预计航速还将继续下降这一变化的影响也将体现在未来的造船中。据德国船级社董事会成员透露该社有望在近几个月内公布一项新的标称箱量以上集装箱船的船型规格。据悉它将有别于三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星重工在不久前公布的与之相似船型的设计规格。不过该规格是适用于单推进器还是双推进器系统至今尚无定论。在这些新的集装箱船设计中船舶的运载能力将超过同前在建或待建的大型集装箱船但在航速方面前者却将远远比不上后者。目前在造船时船厂安装的是与第六代船同样的发动机。显然这是班轮公司意识到了全面重新考虑长途航线业务的必要性。往后节的平均航速将成为甚至更大型船舶的标准航速。给出的数据娃示对于一艘的集装箱船其航程成本中燃油成本占到了一年下来大约就是万美元。相比年前这一比重在左右约合万美元年。年燃油价格人体稳定在美元吨上下。目前燃油价格巳接近美元吨相当于船舶经营者每天要为每发动机功率多付出美元以上对于一艘主机功率的船来说一天就要多付出美元。若一个由艘船组成的船队服役年的话其燃油成本将高达亿美元而这些船本身的身价也只不过亿美元。因此在新船设计中提高燃油效率已变得极为重要即使只有的减耗就能为船舶经营者节省下近万美元侔的成本。综上所述未来集装箱船发展趋势运载量增加、航速降低。散货船的发展趋势散货船的发展史世纪年代以前没有专用散货船都是用普通杂货船运输散货。粮食、水泥等散货的流动性比液体小都有一定的休止角船在海上发生横摇后易横倾在风浪中很容易发生倾覆事故。据统计世纪年代全世界有余艘运送散货的船发生海损事故。为了解决这个安全口题才逐步形成了现在广泛应用的典型专用散货船结构型式两舷布置底边舱加高舱口围板以保证满舱两舷布置底边舱便于清舱也能增加抗沉性双层底和四个边舱区采用纵骨架式结构以保证船体总纵强度两舷边舱之间水线附近的总纵弯曲应力很小采用结构比较简单的横骨架式结构两个货舱口之间的甲板不参与保证总纵强度。这里的甲板板明显地比舱口线以外的甲板板薄骨架也减弱。典型专用散货船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敝货流动问题改善了散货运输的安全性使海上散货船运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散货船的发展趋势散货船自世纪年代中期出现以来总体上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国际航运业中敞货船运输占货物运输的以上。由于货运量大货源充足航线固定装卸效率高等因素散货船运输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散货船已成为运输船舶的主力军。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散货船运输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自典型专用散货船的出现后几十年里散货船得到了迅速发展年足有的散货由单甲板承运而自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散货都由专用的散货船承运。世纪年代中期以后散货船船体损伤引起的沉船事故逐渐增多散货船的安全问题再度受到世人关注目前已经出现了双壳体结构散货船虽然双壳体散货船的空船重量和建造成本有所增加但其安全、经济和运营优势越来越得到航运界的认同虽然双壳体散货船由于增加了内壳比普通单壳体船的重量增加使结构重量增加装载量减少建造成本增加约甚至高达港口使用费和燃料消耗也随之增加但是双壳体船具有良好的安全、经济和运优势舷侧使舷侧具有两道防线因此可使舷侧结构的冲击损伤减至最小消除船体结构疲劳双舱壁的度更好能更好地防止各种形式的破坏和货舱进水无须设置专门的压载水舱货舱底板平整易于清舱提高装卸效翠减少在港时间降低营运和维护费用减少货舱涂层的维护、保养费用散货船的双壳化己是大势所趋。油船的发展趋势特大型船舶操纵和船舶安全与管理论文集油船的发展史石油海上运输出现于年人们第一次用普通货船将桶装成品油从美国运到英国。年英国船厂设计建造世界第一艘的专油船“’号。进入世纪油船得到广泛应用。年世界油船保有量达到万。此后油船规模迅速扩大年世界油船保有量增笔万。从世纪年代起在油船大型化过饪中油船吨位急速增长到世纪年代中期达到亿的最高记录。经历世纪年代和年代二次石油危机油船船队规模明显缩减年减少至亿。此后随着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和油运量增加油船保存量缓慢回升。年月世界油船保有量重回万达到年初时的历史最高记录。船舶大型化在油船发展中表现最为突出在第一、二次大战之间油船吨位一般为旺。二次大战后随着原油运输快速发展单船吨位快速增加。上世纪年代前期出现了万级大型油船年出现了万油船年建造出“海上巨人”号超大型油船。在当今世界船舶保有量和订造船舶中油船吨位占有近份额据年月统计在万油船中有万占原油船有万占成品油船其余万为特种油船。近几年成品油船船队增长较快特别是万以上的大型成品油船包括巴拿马型和阿芙拉型增长更快。油船的发展趋势单壳油船加速更新是上世纪年代后半期和世纪初期造船兴旺的重要原因。在世纪最后年和世纪头年问油船拆解引起的油船更新需求相当于同期油船建造量的三分之二。可以认为老旧油船特别是单壳油船加速拆解是过去年问造船市场兴旺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附则修改后新规定于年月正式生效对世界油船队的拆解和灭失量最新的预测结果如下表油船拆解量最新预测表最近几年油船实际拆解量单位万单位万年年年年上半年从表中可以看出家预测结果比较接近结论基本致。年之前旧船更新量较大平均每年达到万正好等于年年间平均实际拆船量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高油价进一步压缩各国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同时前几年所签订的油船大量建成投入运营而老旧油船淘汰放慢使运力迅速上升。结果油运力过剩即运力供求不平衡率从年起明显加大油船市场进一步恶化。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油船更新量将继续下去。参考文献【】马云涌从杂货船运输特点谈航运企业信息化战略广远公司信息技术中心【】王云龙纪卓尚林焰散货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船舶工程【】朱如敬侯华伟油船发展与油船市场趋势船舶经济贸易【】徐剑华任汐全球国际航运船队运力发展趋势深度分析【】中国交通报年航运市场发展回顾与年展望未来两三年将是航运市场调整期单位及地址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源深路号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