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路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路径分析(共14篇)
1.浅析路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路径分析 篇一
浅谈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素质
摘要:财务主管必须认清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及业务素质,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参与决策的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使用人及培养人的能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财务工作对财务主管的要求将更高。
关键词:财务主管 素质 能力 提高途径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达、企业管理的不断规范,财务管理的地位日显重要,财务管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我国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较少,缺口很大,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才尤其缺乏。ACCA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姚志君先生表示,保守估计近几年之内,中国国内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口在15万左右。所以,对财务管理人员能力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是我国各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这瞬息万变的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合理的运用就能使企业蒸蒸日上,抓住问题的实质为企业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我认为,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素质分别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财务主管应具备的素质
①道德素质财务主管是单位核心部门的负责人,因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它的道德素质对单位的发展尤为重要。财务主管的道德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风正派。优秀的财务主管应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实事求是。在财务管理中遵纪守法,坚持原则,抵制弄虚作假行为,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职工作。
(2)敬业精神。优秀的财务主管应热爱本职工作,把工作看作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创新,自觉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3)对单位忠诚。主要表现在,视单位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单位的事情,财务主管要严格保守单位的商业机密,自觉维护单位形象,并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
②业务素质财务主管要具备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这些知识给财务主管以正确的思维方法,能较好地把握经济形势对单位经营的影响。在会计准则方面不仅要求财务主管熟悉国内实施的各项会计准则和制度,还要熟悉国际惯例和西方主要国家的准则和制度,在财经法规方面,要求财务主管了解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财务主管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即会计账目,单位的一切活动和营运情况都在会计账目中反映,因此财务主管要熟练掌握会计知识。在业务核算方面,财务主管要掌握国内贸易及国际贸易核算方法;在成本控制方面,不仅要求财务主管会按国内同行业先进标准控制,还要会按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去控制;在核算工具方面,财会人员实行会计电算化及电子商务网络技术。
2.财务主管应具备的能力
①组织协调能力
财务主管的组织能力就是策划指挥,安排调度的能力。财务主管把下属组织成为一个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体。另外,财务信息的收集、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的活动都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融资渠道方面不仅要求财会人员利用银行信贷融资,还要使用资本市场衍生工具和吸引外资来降低单位融资成本和扩大融资渠道。
②分析判断能力
财务主管应具备从相关信息中分析出自己所在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的能力。就外部而言,财务主管应具备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开放的世界市场环境变化的分析判断能力,按照市场上的财务机会和财务风险,为单位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就内部而
言,财务主管应当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活动中,揭示其规律性的东西,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③参与决策的能力
财务主管作为单位重要的部门主管之一,会经常参与到单位的各种决策活动中,财务主管在这其中的主要职责是当好参谋,为最高决策层的采纳定案提供建议和资金及财务方面的支持。财务主管应从尽可能降低耗费,用好资金,提高效益的要求出发,从财务角度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为最高决策层最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④沟通与交流能力
要想做好财务主管,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效地与别人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能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获得别人和其他部门的支持。只有团结协作,才会使单位各部门凝聚在一起,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整体优势,自己的工作价值此时才能得以实现。
⑤使用人及培养人的能力
财务主管作为单位的部门负责人,要学会有效地培养和使用骨干,依靠骨干的力量,带动整个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3.新时期提高财务主管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①专业培训国际业务知识财务主管作为单位领导的参谋助手,如果不懂国际业务知识,就无法在决策和预策中有效地发挥会计职能,甚至都无法保证有关国际业务中会计核算的准确和完整,对财务主管进行国际业务知识培训,应是当务之急。
②加快培养新型会计人才各大型集团单位公司应自行组织和委托组织培养财务主管,使其尽快转型,成为新形势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财务主管。高级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课程也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变革。
③相互交流总结实践经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内已有不少单位、企业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国设立了一些公司和窗口。在这些单位中有不少我国的会计人员担任要职,已具有丰富的与国际接轨的实践经验,可以组织这些会计人才与单位会计人员相互交流总结经验,也可以到这些单位实习锻炼,以提高我国财务主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会计是单位管理的基础,在世界经济大潮中, 单位面对的是世界经济强国,是实力雄厚的跨国集团,要与他们竞争,只有靠优秀的人才和管理创新。单位管理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创新才有出路,创新才有生机,创新才有效益。
参考文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Z].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6.[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讲话》.[Z]《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讲话》编写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6.
2.浅析路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路径分析 篇二
1.1 准确获取市场信息能力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收集和调查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并从中筛选最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以此为依据,分析企业发展的方向与市场的变化动态,促使企业能够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1.2 果断的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制定最为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案,避免企业发展陷入市场经济陷阱,辅助企业迅速适应市场经济的各种变化。
1.3 娴熟的组织能力
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柔韧兼并的组织能力,确保企业基层、中层、高层以及生产与经营之间的顺利衔接,维护企业组织的高效运转。
1.4 良好的协调能力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企业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缓解企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协调基层、中层和高层员工之间的关系,化解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矛盾。
1.5 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泉源与动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创新思想能力,做好企业发展计划方案、企业文化、企业工作模式和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
1.6 执行管理能力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执行管理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活力,赋予企业发展以长久生计。
2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
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当前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工作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课程培训内容过于单一,培训体系不完善。另外,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储备较为薄弱,不能正确处理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阻碍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
3 提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途径
3.1 完善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课程培训体系
完善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课程培训体系是提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基础,企业培训机构应注意将获取市场信息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娴熟的组织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管理能力的相关概念知识与实践策略纳入培训内容里,引导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熟悉业务,提高工作技能。
3.2 强化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执行决策能力
全面提高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须着重强化他们的执行决策能力,引导他们塑造自身的敬业精神,提升知识水平,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工作动力,学习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业务技术,以此全面培养科学的执行决策能力。
3.3 引导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学习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知识,正视企业利益,依法维护员工和个人的合法利益,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调和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与问题。
结束语
企业必须重视不断完善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课程培训体系,强化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执行决策能力,引导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正确处理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强.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4(2):8-10.
[2]麻永刚.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途径[J].中国市场,2015(15):140-141.
[3]李刚,肖阳.浅析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途径[J].商情,2013(3):236-236.
3.浅析路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路径分析 篇三
关键词:政府采购人员 职业素质 队伍建设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政府采购既是具体的采购过程,也是采购过程、采购程序、采购管理以及采购政策的总称。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本质上是社会公共采购。它的出现,对防止腐败、杜绝浪费、促进采购公正、实现社会经济目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采购是一项十分复杂又必须长期存在的政府工程,它不但关系到采购机构、采购人、供应商及社会大众等各个方面的利益,而且涉及到复杂的采购技术知识、广泛的商品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政府采购相关制度。在这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是执行采购任务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技术才能、职业操守、综合素质等等决定着采购工作的成败,因此,政府采购人员一定要业务过硬、素质精良、行为规范。该文就政府采购人员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的职业素质和队伍建设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促进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走向平稳,提高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1 政府采购人员现状分析
政府采购是集技能性、知识性、政策性等于一体的政府行为,是一项全新的系统性工程。承担着政府采购工作的人员担负着操作政府采购业务、推进政府采购工作、执行政府采购政策的重任,其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高低,在政府采购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甚至是决定着政府采购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
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发展,组织机构也逐步建立,管理体制也趋于完善,政府采购人员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虽然从事政府采购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得到改善,业务技能和操作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伴随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家宏观政策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新的要求,政府采购队伍出现专业人才匮乏,人员良莠不齐,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发展的政府采购要求,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顺利实施。因此,建立一只精通采购技术、熟悉商品性能、道德水平高、责任感强的高素质的政府采购队伍已迫在眉睫。
2 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1 政治思想方面
政府采购人员要用政治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采购人做好服务同时,也要为采购机构做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流程工作,认真旅行采购法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要勤于实践,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精华,提高自己。
2.2 品德方面
思想品德高尚、觉悟高是政府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在采购中要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公无私,处处把单位的利益放在首位,当供应商通过各种手段以及人际关系利用红包或者回扣等方式贿赂利诱时,采购人员要主动维护单位的利益,恪守职业道德,拒绝诱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做出损害单位利益的事情。其次,采购人员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虚心,在采购中,采购人员对所有的供应上要做到一视同仁、态度平等,不要让供应商感到自己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谈判中,要耐心的倾听每一位供应商的陈述,以便对供应商了如指掌,在谈判中才能获得最大的优势。最后,采购人员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尽心尽力的做好采购工作。尽管采购工作辛苦、烦琐,但不能存着得过且过的心理置单位的利益于不顾。
2.3 才能方面
一是采购人员必须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所够产品的性能、指标等,这样才能与供应商很好的沟通,做到知己知彼,不会上当。二是采购人员必须要具备分析能力,采购中要做到精打细算,对供应商的报价单要认真分析,将支出降到最低。三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在采购中,采购人员要能清晰的、准确的将所购商品的性能、规格、技术指标、产品质量、交获期限、付款方式等表达出来,避免不必要的分歧。四是要有预测能力,采购人员要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对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要有前瞻性,了解所够商品是否充足、质量是否最好。五是要有较强的社交能力,这样才能与供应商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避免频繁更换供应商造成资源上的
浪费。
3 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政府采购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从事政府采购的人员应当具备较高思想道德和品质修养。经常与供应商打交道,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很可能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二是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新的事业,工作领域宽,困难大,需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多,没有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是无法胜任和完成好本职工作的。三是要加强业务能力的建设。光有好的思想和作风还不够,还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要善于在工作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能自如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采购人的监督管理,加强和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将其纳入年度审计范围。五是加强业务培训。应建立全面系统的政府采购人员培训制度,形成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优胜劣汰的培训制度体系。采购人可以通过培训熟悉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商品知识、预算编制技术等。
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前景广阔、任重道远。而承担着政府采购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要积极探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推动政府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倪东生.政府采购工作的有效运作[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招标采购专业实务[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4.中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四
尽管不同部门对中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有差别的,但也有一些共性的素质。
(1)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合格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决策并相应地调整生产经营方向,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公司内不合理的制度结构进行改造、创新等。
(2)具有良好的品质。合格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应诚实可信、正直,工作勤勤恳恳、积极努力,同时具有坚强的意志。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喜欢向困难挑战。如美国总经理协会确定的标准为,自觉认清企业对社会应负的道义责任和其他责任,并在行动中信守诺言,严守信誉,在任何情况下不为浮利轻举妄动。
(3)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合格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全局观点,善于了解情况,发现主要事件,并且能够协调目标和各种资源以获得最佳解决方案。如美国总经理协会确定的标准为,仅仅把经营管理阶层的意图向下传达是不够的,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把全体员工真实的声音带到最高决策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4)具有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合格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应该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他人和睦相处:如美国总经理协会确定的标准为,有人惰味,总能察觉别人的痛处,在部下、同事、上司、关系公司以及顾客之间经常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气氛,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有领导才能。
5.浅析路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路径分析 篇五
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本人结合工作经历,浅谈一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即安全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首先,要有丰富的安全管理知识。目前,很多安全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最初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安全工作,因此必须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一个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知识: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知识;
2、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具有有关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了解本企业生产专业知识;
3、与劳动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4、事故现场勘验分析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5、重大危险源管理及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
6、环境体系管理知识及职业病管理知识。
其次,要有广泛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一定的文字基础。安全管理涉及到的专业面极为广泛,包括机械、电气、运行中的过程控制等等,安全员必须广泛学习各个行业的标准,才能准确的指出职工违章之处和现场的隐患内容及整改目标,有助于做好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最终要落在文字上,现
代化的办公软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每一名安全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字工作基础。
再次,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安全工作必须讲原则,保持并维护自己的正确立场不变。工作中存在违章和安全隐患,也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违章作业、冒险作业、违章指挥现象,安全员如果不能敢于站出来制止,将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因此作为一个安全员应坚持己见,不讲私情,制止任何不安全操作;在处理安全事务时严格按制度办事,决不手软;参与事故调查时,做到实事求是,取证充分;处理事故时坚决做到“四不放过”,要坚持原则。安全员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安全员在管理中时常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说,工人违章,苦口婆心地指正,其毫不理解;进行处罚会有抵触情绪,产生误会;发现隐患几经提出,拒不进行整改。面对众多的困难和挫折不能畏难退缩,甚至消沉,要勇于克服困难,激流勇进。坚强的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安全员必须在不断的工作中进行磨炼。
6.浅析路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路径分析 篇六
摘 要: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活跃在教学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性质平凡而具体,工作内容繁杂而琐碎,但工作岗位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教学管理人员要忠诚教育事业,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服务意识、精湛的业务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水平。
关键词: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管理、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是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岗位,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乎教学工作的好坏。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要忠诚教育事业, 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服务意识、精湛的业务技能以及创新能力。所以高校要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养,要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管理水平。
一、教学管理人员的现状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活跃在教学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性质平凡而具体,工作内容繁杂而琐碎,但工作岗位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教学管理的工作涵盖了制订教学大纲、落实课程编排及各项教学任务、协助遴选教材、检查教学进度、监控教学质量等教学组织和管理。同时还负责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常规教学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学籍管理、考务和成绩管理、教学档案管理以及上级部门临时交办的任务和突发性工作。所以教学管理是包括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一门科学,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1、较高的思想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是高校教务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熟悉教育法规,把握教学管理的政策、方向,掌握教学管理的文件精神,通晓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程序和要求,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要学习基本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充分理解和认识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教务管理的政策性在毕业资格审核工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毕业资格审核中,教学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应届毕业生从大一到大四每学期执行的教学计划,全面核查每个毕业生的各课程成绩,依照毕业及学士学位的授予条件,审核每个学生的毕业、学位资格,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如:学籍异动、双学位、转专业、有处分)要根据个人不同情况严格把关,保证其成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不具备毕业资格和不能授予学位的学生,要实事求是的提出其不能毕业和取得学位的理由,并上报教务处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
2、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教学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掌管着一些“秘密”,从新生的入学考试到毕业班的统测,从各个学期末的期末考试到各个学期初的补考、重修考试,同时,还有一些英语、计算机的等级考试贯穿其中,考务工作连续不断,从试卷的编排、审核、印刷到装订,从考试、阅卷到成绩的录入,教学管理人员始终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强烈的保密意识、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要敢于坚持原则,坚持正义,排除各种干扰,自觉维护学校政策、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繁重而琐碎,但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且不容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细心、耐心和热心。对待课表的编排、试卷的审核、考试的安排等工作要细心;对待教师的问题,学生的疑惑解答要耐心;对待新的教学信息、教学动态传达给师生服务要热心。事物头绪多且工作量繁重,要踏踏实实的工作,能够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乐于为广大师生奉献,实实在在的为师生解决问题,为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比如在期末考试的安排中,不在集中时间安排同一年级的两场考试,以给学生充分的复习时间;在监考的编排中,要考虑到教师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尽量安排的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这个过程倾注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心血,同时也体现的教学管理人员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
4、高度的责任心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同时也是教育者,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不能有一丝马虎大意,有时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教学管理工作有较强的时效性,如教师的临时停调课,就需要及时通知学生,否则就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又如学生成绩的核算,看似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它为学生的各种奖学金评定以及就业考研提供重要的依据,“分、分,学生的命根”,一分的差错可能就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前程发展。同时学生的成绩也为教师今后改进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提供了数据来源,所以一定要认真、严谨、细致,来不得半点马虎。
5、强烈的服务意识
教学管理人员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窗口,直接与广大教师和学生打交道,所以一言一行、服务态度、服务水平都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影响,影响到教学服务质量。教学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热情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耐心解答他们的各种咨询,满足他们的需求,做到教学管理为教学服务,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
三、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业务素质
1、全面的教学管理能力
要精通教学管理业务,要熟练掌握教学管理流程,要熟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自如地运用教学管理软件,熟知教务管理的内容、要求、流程,按照教学规律, 每一项工作都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举措地开展,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同时教学管理工作头绪多,要掌握其周期性、规律性,遇到问题要善于分析和解决,要会干并且巧干,这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完成每件工作。
2、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连接教务部门、教师及学生的纽带,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更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处理教师的临时停调课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教师没到岗,学生没来上课,考试安排冲突等情况,教学管理人员要灵活、机智,处理好突发事件,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3、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
教学管理不是专门的学科,没有专门的知识作为指导,所以就要求在干中学,学中干,汲取前辈的经验教训,同时自己摸索前进。教学管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发展为今天的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信息化管理,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时面对教师和学生,还要懂教育、懂管理、懂心理,这就给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跟得上形势,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不能桎梏于以前单一的模式,要全面发展,横向发展,增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联系, 取长补短,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上层次添砖加瓦。
四、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开拓创新精神
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教学管理也会随之变化,尤其现在实行学分制、学分预警等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工作就会更为复杂,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积极思考新的工作方法,积极挑战新的工作思路,同时在当今信息化的形势下,运用好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教学管理手段的创新提出更好的建议,同时为教学改革的发展献计献策。
教学管理人员的高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组织的悉心培养下,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这个过程可谓艰辛但有意义。我们不要满足现状,要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为教学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教学与管理,2008(6)
【2】 教学管理工作十人谈[J].中国大学教育,(6)
7.浅析路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路径分析 篇七
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的发展和高校的全面建设,加强对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本领尤为重要。后勤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职工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开拓创新的业务素质,对管理者而论,其素质、技能要求要更高一筹,即全兼容。
1.1 政治思想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性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主要包括政治倾向、哲学观点、思想意识等方面。素质结构中除政治思想素质外、还包括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它们之间政治思想素质居于首位,是我们开展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将其作为后勤管理者的必备素质来看待。
1.2 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最能体现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培养和提高其他各种素质的重要前提。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要形成“一专多能”型知识结构;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知识,能娴熟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实现知识的积累、转化和创新,最终达到符合高校后勤发展的、适应当前需求的综合型文化素质。
1.3 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最易成为人们评判其工作能力的标准。基本要求是“通晓高校后勤保障理论,熟知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和保障特点,了解各工种基本常识,掌握组织综合保障服务原则、程序和方法。”
1.4 服务育人,无私奉献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
后勤工作是高校的一个窗口,主要是以服务性为主,要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要有爱岗敬业的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有责任感和事业心。
1.5 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高校后勤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创新素质:一是创新意识,需要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二是创新思维,能提出前人从未提出的见解和主张;三是创新能力,即智力因素中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力等基本能力。因此,具有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精神就成为高校后勤管理者应具备的又一个重要素质特征。
2 高校后勤管理与后勤人员素质之间的关系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管理的成效又取决于人的素质,可见我们应深入研究、分析素质的内涵,辨证的看待个体素质和群体结构、管理行为以及管理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
2.1 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务职能受后勤人员强烈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制约
高校后勤的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学校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努力掌握服务技能,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2.2 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管理人员文化素质的制约,与管理能力密切相关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方法,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建立以人的完善,为根本目的;人本管理,为现代高校后勤管理的深化、打造后勤管理新的系统工程提供了依据。
2.3 后勤工作的教育职能受后勤人员的师德意识、师德水平的制约
后勤人员既是服务者又是教育者,这就要求他们也必须具有较强的师德意识和师德水平,自尊自重,脚踏实地,给学生一种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榜样力量。要消除工作中的推诿扯皮,争权夺利,自私自利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3 实行优化组合,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
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实行优化,这是一个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系统工程。
3.1 领导重视是关键
首先,学校主要领导人应十分重视对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应选派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其次,学校领导者应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问题等纳入学校正常的考核工作的范围,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关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三,要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如何增强?一方面,要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尊重后勤人员劳动的舆论倾向,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后勤人员与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后勤系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优质服务职能的必要条件。
3.2 提高职工素质是根本
提高职工素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要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二是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从教育事业的发展告诉我们,仅仅看到高校后勤的服务性保障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到后勤工作对教育对象的教育性,因此我们应当高度认识后勤工作在整个高校工作中“育人”的重要作用,应在后勤职工特别是“窗口”职工中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四个必须”:⑴必须正确认识育人的重要性。服务育人是对学校后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后勤职工不能单纯地将自己看作是普通的服务人员,更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追求目标,要充分认识到为学生服务就是对青少年学生的关怀。⑵必须具备良好服务技能。单凭一股工作热情缺乏一定的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后勤人员也面临一个“继续教育”的问题,应支持后勤人员参加业务进修,选送后勤人员外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⑶必须注重后勤职工的示范作用,后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注目之下,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首先要遵守,因此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⑷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用真挚的感情去关心、体贴服务对象,缩短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对后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3.3 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实现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于高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保证作用。职工对总务处负责,总务处对学校负责,责任明确,职责分明,保证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这种保证作用还得依赖于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所有的职工都对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达到优质服务。
3.4 增强强“一体化”服务意识
高校后勤工作的“一体化”服务应体现在到每一个被服务者的身上,服务质量的评定是通过多次服务给出的,它是由各个不同内容的具体服务所构成,如果说我们对每一对象提供服务的总和为一产品,则每次服务的个体效益就是这个产品的组成部分。这种“整体效应”的特殊性,就要求每个职工必须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以整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服从全局。
高校后勤职工要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就必须不断树立信心实现自我加压,在工作中做到八个字: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这是服务艺术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总务后勤优质服务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4 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是立命之本
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是立足和发展之本,后勤部门要注意加强与学院各部门的横向沟通和协调,开展服务承诺制、优质服务周、服务月等多项活动。因此,后勤与学院各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和尽可能科学地建立评价和定价办法,将成为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重要基础。
5 善于沟通,提高综合协调能力
干部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沟通、综合协调能力。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交流平台,丰富管理知识,使自己真正成为后勤管理的内行;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用准确流畅的文字传递信息,必须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1)要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领导的关系。在后勤服务的繁杂事务中,遇事要广泛听取意见,多谋善断、博采众议,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借以形成和谐统一的集体。
(2)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的能力。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是后勤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管理者必须有驾驭后勤管理工作的智慧、技能、方法。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3)要具备做好后勤业务的能力。后勤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它的专业技术性强,水、电、供暖、物资管理、园林绿化、施工等等都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作为一名后勤管理者,要管理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必须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在工作中必须不断地学习补充新知识,争当“复合型”人才。因为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等决定着管理者管理、决策水平的高低。只有业务基础扎实,才能更好更出色地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
6 结语
当前高校后勤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型、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化、知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后勤干部必须讲政治、懂经营、会管理,才能赢得后勤服务的主动权。高校后勤保障是学校的重大支柱,是支撑教学、科研和生活的基础,而后勤管理干部是发挥后勤保障作用的关键。因此,高校后勤干部必须起到表率、协调、宣传和决策的作用。为了不断推动后勤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则需要不断加强对后勤干部队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做好学校发展的坚强后盾。这就要求后勤工作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素质,以适应工作和发展需要。
摘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面向学校、面向师生员工的后勤服务工作。作为后勤保障部门对于学校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高校后勤人员与后勤管理的关系及后勤人员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重要性。阐明了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出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途径,即从注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更新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等方面来实现高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8.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八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事;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43-01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教育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承担着服务政务、历史、教育事业等重要功能。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肩负着管理、保护档案的职责,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业务工作的效率、水平和质量,而档案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完整、齐全、安全和利用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音像档案等新型载体档案的出现,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档案基础知识、技能以及各种素养的总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又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
一、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工作从业人员首先应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档案事业服务的理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和方针政策,讲道德,守纪律、不计个人得失,具有献身精神,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动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事物,生理解决问题。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坚定立场,严格遵守《档案法》、《保密法》,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依据《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管理档案,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档案事业服务。
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爱岗敬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前提。档案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因此作为一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档案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必须有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应摆在突出的位置。因为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会错过,再好的发展条件也会丧失,再好的业务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三、树立良好的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对档案的性质和价值的认识,对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档案管理人员要有档案意识,要认识到档案工作是管理档案和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一项业务系统。作为服务“窗口”,档案管理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供周到、细致、全面的服务,积极为利用者解决档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题,满足使用人、使用部门的利用需求。由于人事档案具有记载人生轨迹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因此,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做到口勤、手勤、脚勤,认真、及时地到各部门、科室收集应该归档的档案材料,并对档案材料内容认真审核之后将材料进行鉴别归档。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应督促职工将相关材料交给档案部门。使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地反映事实,保证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人事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
四、树立开拓创新的工作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与传统的档案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随时都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矛盾,如果档案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那将影响和制约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创新就成了新形式下档案工作的切入点。新时期环境与社会发展要求档案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五、掌握专业的管理技能
注重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变为实际操作的能力,运用理论有效指导实践。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主要有:(1)实践技能。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运用学习和掌握的档案专业和相关业务知识,熟练的开展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员需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熟悉整个工作流程,从文件的收集、分类到组卷、编目等每个环节都能熟悉把握并有序开展。(2)管理和开发技能。档案管理人员在具备档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掌握操作计算机档案信息处理系统技能,熟练地进行档案信息输入与输出,具备获取、鉴别、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进行信息的著录、全文链接、电子查阅、开展网络服务。根据人们对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对所管理和获取的档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挖掘信息资源,汇编科研成果简介、档案年鉴、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等多种编研成果,将档案价值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为利用者提供全新的深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同时注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将信息处理技能与传统管理技能完美结合,发挥各种优势,提高整体效能。
六、结束语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远不止上述这些,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意义深远而重大。只有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和强化。才能逐步适应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而对档案管理人员,经常进行专业对路的技能培训,严格考核,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则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范丽娜.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N],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02)
[2] 董秀芬.提高高校档案馆馆员素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J].科技信息,2008(27)
9.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九
“请将不如激将”。在人才的运用中,如果能够运用巧言激将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当有些人的自尊心遭受挫折、犯了错误而缺乏信心时,为了使之上司的意图或意见,而故意用语言贬低他、刺激他,从而激发他强烈的自尊心。这就是激将法。
使用激将法,一定要注意区分对象,根据性格特征因人施法,犹如对症下药,方能于病有益。否则,指挥白费唇舌、枉费心机。巧言激将法还要看准时机。出言过早,时机不熟,易使人泄气;出言过迟,又成了“马后炮”除注意把握时机外,还要注意分寸。运用激将法,不痛不痒的语言犹如隔靴搔痒;但语言过于尖刻,也会使人反感。因而,语言激将法要灵活运用。
1.激中有导
面对不同的被激对象,有时简单的否定、贬低收效甚微,还要需要“激中有导”,用明确的或诱导性的语言,把对方的热情激发起来。
2.直接激将法
直接激将法就是面对面直戳了当地刺激对方,羞辱他、激怒他、以使他的自尊心被激发起来。
3.间接激将
间接激励就是有意识的褒扬第三者,暗中贬低地方,运用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激起他压倒别人、超过别人的强烈愿望。
10.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十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为了正确履行职责和行使权限,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丰富的工作经验。 财务会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财会人员既要掌握现代会计、财务、税法、金融、财政、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又要具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一般而言,具有几年的财会实践工作经验,并取得一些会计资格证书,如注册会计师、ACCA、CGA的中高级会计人才,会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2)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和ERP、MIS等系统的推广应用,对会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会计人员的适应能力是用人单位很看重的,适应能力包括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适应实际工作情况的主动性,还包括能融洽地协调人际关系。 (3)诚实、朴实、踏实。 会计工作天天与金钱打交道,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往往会给一些心术不正之徒或经不起金钱诱惑之人带来可乘之机。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很好的.品行,诚实做人、朴实本分、不慕虚荣。会计工作往往是处理一些很繁琐的细节性问题,要求从业者必须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并愿意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 (4)细心谨慎。 会计工作与数字为伍,工作内容很细微却往往责任重大,因此必须细心谨慎。这也许是为什么企业多愿意招聘女性担任财务工作的缘故。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细心、更认真。 (5)良好的沟通能力。 财务会计部门一般是企业的一个综合性管理部门,要和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人进行接触,因此必须学会如何与别人沟通协调。良好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待人热情周到也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同时,需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严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政策、法令,熟悉财经制度;积极钻研会计业务,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会计技术方法;严守法纪,坚持原则,执行有关的会计法规,维护国家利益,抵制一切违法乱纪、贪污盗窃的行为,要勇于负责,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会计人员任职要求 同从事任何技术工作一样,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在专业素质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此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1.要持有会计证,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者才能上岗,这既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难以对拟聘用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同时,对已经持证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工作权利。而对希望从事会计工作但尚不具备条件的人员来说,这项规定为他们确立了努力的方向。 2.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至于如何考核和确认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从目前来说,主要是通过设置会计专业职务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来进行的。 3.要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业务培训。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这是因为,受我国会计学历教育规模的限制,目前会计人员中具备规定学历的比例还不高,要使会计人员具备必要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在职培训是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即使是具备了规定学历的,也还有知识更新的问题,有适应法律的、经济的、政治的或者是技术上新的要求的问题,这些只有通过在职培训才能解决。一般说来,会计人员大多是认识到这一点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强调的是单位的支持。对此,《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还作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规定:“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这是对会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与各单位的根本利益一致的。1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十一
关键词:档案管理 人员 素质 现状 措施
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指档案工作人员在岗位上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各种基本素养等的总称。概括地说就是从事档案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管理能力及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等。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业务工作的率水平和质量,因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现状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档案人员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缺乏必要的素质和开发档案信息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人员缺乏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由于档案队伍存在着专业知识老化,信息开发形式陈旧等问题,造成目前大部分档案人缺乏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二是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例如:档案工作收集不齐全;整理档案时颠倒文件的先后顺序;案卷标题拟写不准确;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宽严不一,分类不清;计算机网络不会使用等等。三是档案人员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欠佳,常常出现“望机兴叹”或上机不得心应手的局面;对信息化的设备功能开发配备不全;接受信息能力手段落后。
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应具备的素质
1.政治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它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所以,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爱岗、敬业,这是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的首要素质。
2.文化素质。语言文字与档案管理和服务是不可分割的,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搞好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晓历史,才能了解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更好地熟悉、管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书写水平也很重要,因为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编目、着录、标引等与书写水平是分不开的,若所写的文字难以辨认会直接影响档案作用的发挥。
3.职业素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树立专业思想,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形成精细化的档案管理。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并热爱档案工作,具备较强的事业感、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有坚韧不拔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在传统档案工作精神上进行恪守与发扬。
4.业务技能素质。业务素质是档案人员必须具备的综合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应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坚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信息意识和熟练的信息技术;应具有经济、法律、外语等学科的文化知识,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能力,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管理知识的能力。
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措施
1.提高政治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是档案人员的内在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理论,使业务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失密、泄密现象的发生。
2.提升业务素质。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服务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的工作。因此,作为档案人员除了要掌握归档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还要知晓文秘学、历史学、目录学、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并贯穿至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
3.坚持各项技能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借助现代的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一是软件操作和维护技能培训,提高办公速度,更好地促进档案信息的传播。二是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可以使档案工作人员及时捕捉社会信息,针对受众需求进行组织,提高传播效率。三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的培训,都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正确应用现代技术,在安全与保密的条件下,进行更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除了坚持自学的学习方式外,还可以到高校进行充电,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聚集、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在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常用的信息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优质、高效地完成档案工作奠定基础。
4.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经常参加系统的知识更新学习与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提高学历层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一名现代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当今人类知识信息急剧增长的时代,注意拓宽自己的视野,善于捕捉新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养的提升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档案管理机关更要充分认识这个现实,长远规划,系统部署,有针对性的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养提高,促进档案工作健康、和谐地发展。
12.浅析路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路径分析 篇十二
职业素质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是一种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体到会计职业, 在强调依法治理会计的同时, 还要提倡优秀的职业素质。众所周知, 美国“安达信”和我国的“银广厦”财务造假事件, 都与财务人员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有关。因此规范会计人员道德,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非常必要。一方面, 由于部分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偏低, 职业道德观念不强, 对于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行为不讲原则, 不讲纪律, 操作过程中任之顺之。另一方面, 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 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以及新的行业会计制度相继出台, 原有的理论知识已不能满足会计业务发展的需要, 会计人员后继教育不够, 不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使得会计基础出现滑坡现象, 会计核算工作也受到阻碍。因此, 为了保障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不仅要严肃财务纪律, 认真遵循会计规章制度, 抓住财务人员管理体制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这一关键的基本工作, 从而在源头上堵住漏洞。
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 财务人员首先应具备决策支持的能力;有能够提供管理建议、预测分析报告, 当好决策者的参谋, 起到“智囊团”的作用;要更新观念, 转变职能, 抛开过去只管记账、算账、报账的“账房先生”的老形象, 由核算型向预算、预测、决策、经营管理型转变, 成为业务全面, 知识丰富、能力全面、懂经营、会管理、善理财的现代体制下的会计工作者。因此当今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修养及良好的个人素养。
(一) 专业素养
1.完善的财务知识体系
一个出色的财务人员除了要求掌握足够的财务知识, 还要结合税法、审计, 更要掌握经济法、计算机和其他基础文化知识。具体而言, 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财务的基本概念, 还要通晓财务通则、会计准则、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等财务规范性、法律性的知识。财务人员只有拥有了完善的财务知识体系, 才能够正确地通过真实的会计核算和运用现代的会计手段, 如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 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经营状况, 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投资、融资、上市、信贷等等, 提供可靠的财务决策依据。
2.处理业务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 也是当代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重要因素, 更是财务人员与社会大环境相适应的必备条件。现代经济的发展、金融方式的多渠道、电子商务的产生, 原有的借贷记账法、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对企业的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些有形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报告是行之有效的, 但对于一些企业创新而产生的专利、商誉、市场开发、人才引进等等无形资产的揭示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不能真实地、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真实的企业业绩。面对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经营理念, 财务人员必然要有新的应对措施和正确的、具体的账务处理方法。
(二) 职业道德修养
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职业道德素质:
1.熟悉法规、依法办事:财经法规是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财务工作涉及面广, 为了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要求财务人员做到“不唯上、不唯权、不唯情、不唯钱、只唯法。”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一种工作态度, 也是财务人员追求的一种境界。
3.恪守信用、保守秘密:财务人员应当始终如一地使自己的行为保持良好的信誉, 不得有任何有损于职业信誉的行为, 不参与或支持任何可能有负职业信誉泄密活动。
4.敬业爱岗、搞好服务:热爱自己的职业,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财务人员明确了这个出发点, 才会勤奋、努力地钻研业务技术, 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具体从事的财务工作的要求。
(三) 个人素养
1.诚实谦虚的品性:
诚实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即使是在当今激烈的竞争时代, 对财务人员来说也不乏积极的意义。
2.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现代社会, 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他 (她) 不仅要同本部门、本单位人员交往, 而且要与银行、税务、审计等单位进行广泛的联系。财务人员的沟通能力直接关系到其财务工作成果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其生存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3.快速学习的能力:
现在财务人员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对于财务人员来说, 目前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就来自于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学习和解决的能力。作为财务人员更应当掌握新的财会法规、新的财务、会计、审计技术手段及一些西方财务会计知识。快速学习的能力还包括谦虚、自强的含义, 应当虚心地向任何人学习, 要有勇气从错误、经验教训中学习。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近年来国家在会计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如强化国家会计学历教育, 加大会计人员在职培训力度, 制定法规规定财务人员每年最少的学习天数, 相继展开全国注册及会计职称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加强学校教育, 以学历教育为基础
现代社会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人的能力的挑战, 而人的能力又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及知识转化能力的程度。要想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 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做基础。因此, 加强学校教育,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的水平, 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 在岗学习, 建议对会计人员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的素质培训
随着现代财务制度的不断的完善, 对财务工作及广大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适应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 必须依靠学习。只有掌握了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知识结构合理, 处理起会计业务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也只有不断学习, 才会有能力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减少因财务人员自身失误造成的损失, 使会计工作质量得以保证。
由于会计环境变化无常, 会计制度经常随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会计人员只要在岗就必须学习新的会计制度, 就必须对变化后的事项作出真实的“反映”, 这就成了会计人员主动接受继续教育甚至是终生教育的内在动力。通过岗前培训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等各种渠道充实知识, 重视更新知识,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不断丰富会计理论知识, 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可采取岗位培训、资格考试、社会调研、专题研讨、短期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等形式。
(三) 注重专业知识培训和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提高并重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应以品德、责任、业务技术三方面的结合为其根本内容。良好的职业素养, 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娴熟过硬的技能是每一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而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人员最起码的要求, 是会计人员除能力以外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 遵守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
1.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习会计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了解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道德风险, 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 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事非的能力。
2.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 通过会计职业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 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间以2年为一个周期。高级会计人员和中级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2年累计不少于40小时;初级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2年累计不少于48小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1) 会计理论与实务; (2) 财务、会计法规制度; (3) 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4) 内部会计控制; (5) 会计电算化知识; (6) 其他法规制度和相关知识。
3.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与修养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 将会计职业道德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在品质, 规范和约束自身会计行为。
为了充分发挥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应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 强化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 并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表彰和惩罚,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总而言之, 入世使得我国的会计制度必然与国际接轨, 新的会计规则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会计工作面临挑战, 作为会计工作主体的财务人员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正确行使国家赋予的职权。
参考文献
[1]王守天.谈谈会计人员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具备的素质[J].财会月刊, 2004, (3) .
[2]李力.会计人员应有的品格[J].商业研究, 2005, (2) .
13.合格销售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篇十三
为什么必须对销售人员进行认真挑选?在不仅是因为销售人员和高效率销售人员在业务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而且错用人将给企业造成巨大浪费。一方面,如果销售人员所创造的毛利不足以抵偿其销售成本,则必然导致企业亏损;另一方面,人员流动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企业总成本的一部分。因此,挑选高效率的销售人员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成功推销员都表现出这些特征:有冒险精神,有使命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关心顾客,对访问进行认真的计划。
另外还列出了五条优秀推销员的特点:精力充沛;自信心强;对金钱长期的渴望;根深蒂固的勤劳习惯;勇于挑战异议、抗拒障碍的心理。有些学者列出了一张最短的优秀推销员特征表,他们认为有效率的推销员有三个最基本的品质:
1、感受力,即从消费者角度去感受的能力;
2、自信力,让顾客感到自己的购买决策是正确的;
3、自我驱动力,即具有完成任务的强烈愿望。
日本研究人员进行业绩追纵研究,发现业绩好坏与其态度能力有极大的相关性。所以在选聘时,对应征人员进行态度能力的测试是必要的。所谓态度能力是指除人类基本思考能力、创造力及技术能力以为的能力。其测评指标(14项)一般包括:积极性,即面临新事物新问题时能够进取性地加以处理的能力;协调性,为加强团体默契,不以自我为中心,能与人合作;慎重性,洋计划地进行工作,思考虑深远,态度沉着;责任感,能够认识自己在团体所扮演的角色,表里如一,热诚地完成任务;自我信赖感,在人群中不胆怯,能保持自信以应付工作;领导性,能领导别人,影响别人,待人不消极,不屈从;共感性,能体谅他人心情,且在心意上和对方契合;活跃性,有充沛的体力,积极地工作;持久性,有持续努力的倾向,不半途而废,有骨气及韧性;思考性,对事能深思熟虑;规律性,成熟,能遵循社会规范,职业道德和伦理准则;感性稳定性,心情豁达,处世冷静,白立即把喜怒哀乐显露于言表;顺从性,能以谦逊不卑的态度接受赞扬。接纳优越者和权威者;自主性,能独立判断,有计划地处理工作的能力。
一般而言,销售人员要完成任务与其个人特性、教育程度以及态度能力有关,而且不同性质的销售工作对于销售人员的要求上不一样的。最典型的销售人员都要按其从事的职务分为四类:
1、巡回协助推销员,循着固定客户路线协助促销,如厂商代表;
2、技术推销员,能够提供高级技术专门服务,如电脑、复印机的销售代表;
3、同业推销员,为上下游厂商壳户服务的代表,如经销商、批发商的业务代表;
14.造价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篇十四
摘要:在建设工程领域中,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是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做为一名专业的,合格的造价人员尤其重要,可以说,他在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和结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项目工程建设的经济师,一项工程建设的赢利与否直接决定了一名造价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可见,做一名专业的,合格的造价人员的重要性,所以,做一名合格的专业造价工程人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素质。
关键词:造价人员;基本素质
人的素质,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生理条件、知识水平和品质等要素的质量状况。每个人的素质,不一定是先天所固有的,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锻炼提高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最根本的是由其工作的特殊性来决定的。工程建设有它的特殊性,它不定型,它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地理位置,生产工艺而决定的,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才能完成,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要针对这些不同的设计,施工图纸,现行规范规程和法律、法规、政策,编制或审查工程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和工程概算、预算以及竣工结算。因此,造价专业人员与其它行业的工作相比较,宏观上,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是相同的;微观上,工作任务、对象、程序、要求等是不同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造价人员的工作特点。因此,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好良好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
一、专业素质
专业的造价人员执业范围广,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审核及项目经济评价,工程概、预、结(决)算,标底价、投标报价的编审,工程变更及合同价款的调整和索赔费用的计算,建设项目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程经济纠纷的鉴定,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编审,与工程造价业务有关的其他事项。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专业人员,就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一)基础知识:造价专业人员必须做到熟练应用各类工程造价软件,如工程预(决)算软件、定额管理软件、工程量计算软件等,网络时代的到来,能使造价管理者更便捷、灵活、及时地获取价格信息,进行造价信息及工程资料的交流,造价专业人员大量的工作将依赖计算机及其信息系统来完成,尤其是网络信息与共享技术将是支持造价人员专业服务的核心。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造价人员计算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二)专业知识:工程的计量和估价知识,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技术知识,工程管理知识,现代经济学知识,有关法律知识等。工程造价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综合性很强,要求造价人员即要懂工程技术、又要懂工程经济和管理,它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因此,造价人员不应该满足于完成识图、计算工程量、套定额、取费、算总价等工作,应该能够准确地进行各种造价分析,能够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二、道德素质
当今社会,道德已成为评价人的首要因素,专业的造价人员的职业特点也要求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正直,诚实、受人尊敬和有尊严;
2、要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地为公众服务;
3、努力提高职业能力,维护职业信誉;
4、应该建立有利于服务而不是不公平竞争的职业声誉;
5、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综合能力素质
(一)一名合格专业的造价人员,应该深入现场,根据施工图纸和有关依据性的文件,自己编制一份文件。只有采用全面审核的方法,才能消除高估冒算带来的损失。
(二)要学会利用信息平台。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优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信息优势。
只有具有其它单位造价人员的信息优势,才能掌握主动权。
(三)要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作为造价人员,遇到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机会和可能性要多。只有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及时更新知识,才能做好造价管理工作。
(四)要具备谈判能力。作为造价管理人员,面对的好像只是工程、材料和设备,实际上都不能回避人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谈判与沟通能力,才能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维护公司的利益。要有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不要事事先考虑自己,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待人要热情。
综上所述为造价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还应该明确和掌握提高专业造价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素质。
1、勇于实践。建设工程特点是实践与知识相结合,造价人员要获得真知,只有充分实践,还必须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得到检验、补充和发展。工程造价人员的才能,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挥和发展。刻苦读书,吸收别人的知识成果,是重要的,只有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得到证实,加深理解,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必须把丰富的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只有投身到工作实践中去,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敢于在实践中摔打磨炼自己,才能不断增长才干,提高业务素质。
【浅析路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路径分析】推荐阅读:
浅析企业食堂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08-18
乳山市信用体系建设路径选择浅析07-09
机关文化建设提升浅析07-10
浅析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11-09
浅析顾客让渡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0-04
残联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浅析10-20
浅析天车的伤害事故及预防措施08-02
浅析法律监督的作用及局限性08-13
浅析高校消防火灾的成因及整改措施08-28
浅析现代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