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论文

2024-10-17

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论文(精选8篇)

1.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论文 篇一

《农村小学语、数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方法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农村小学语、数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方法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内外不少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众多研究,特别是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办法与措施研究成果很多。然而农村小学目前仍面临着教学质量不高这一严重问题。教学点、村小与中心校之间教学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教学质量也在逐渐拉开距离。农村小学生在语文、数学及其他综合科目的平均成绩、合格率、优秀率等方面都明显地低于城市学校,没有完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着实令人担忧。总之,提高教学质量从有学校教育以来,就没有停止过研究,研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对义务教育提出的目标、任务。而我市目前推行的“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源头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围绕顺阳小学的现状,对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各因素进行调查、了解、研究,最终实现以下预期目标: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精细化管理局面。

2.形成一支乐于学习、乐于奉献、善于反思的学科教研团队,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3.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改变,学生语数学科成绩得到提高。

4.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教学质量监控为“突破口”,探索出一套易于操作、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操作体系,在政策层面上为我校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条件。

(二)研究内容

1.顺阳小学管理、教学现状与问题调查。

2.制约顺阳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因素分析。

3.顺阳小学教师素质提高途径。

4.顺阳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途径与方法。5.顺阳小学学生学习能力提高途径与方法。6.顺阳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完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1)查阅文献法。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念知识,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2)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及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诊断,并提出有效教学建议。寻找制约教师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制定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绩效考评方案。

(3)行动研究法。通过同伴互助合作、专家引领、课例研讨、课堂教学评优、师生竞赛等形式进行研究。建立以优秀教师带动下的全体教师发展机制,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目标考核,以教师示范,学生监督方式,遏制学生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经验总结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对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形成工作报告、论文、心得体会。

2、研究思路

影响农村小学语、数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学校管理、教师素质、学生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与社会环境等。课题从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出发,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立足学校,从学校实际考虑,围绕困扰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多角度研究。因此,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如下:

1、通过不断修订绩效考评方案中的教学质量奖发放方法,以此带动、促进教师提高语、数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2、通过改革传统备课方式,鼓励教师不拘一格地进行备课与教学,摒弃过多形式上的制约,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了解学生,培优辅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善于会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提高中教学质量。

4、通过定期的语、数教学质量监控、分析、诊断过程,及时了解各年段在各个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渐完善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5、通过校讯通、家访,特别是下村家访的形式,多渠道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提高家长监督、辅导孩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辅导方法与辅导能力,提高语数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课题组采取集中学习培训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加深对本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同时,课题组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也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二)创造条件,开展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行动

1、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结合市课题“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改活动的开展,诊断课堂教学效果,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有效教学改进意见,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学业质量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了系列竞赛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业质量,通过竞赛活动的结果分析诊断学生学习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学生学业质量。如开展“小学生作文比赛”、“小学生写字比赛”,“小学生演讲比赛”,“优秀作业展”、“小学生口算比赛”、“小学生经典诵读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有效作业为平台,保证学生作业质量

在以往的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作业设计单一枯燥,机械重复作业,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没有真正发挥作业的复习、巩固作用。为此,教研组开展“作业有效性问题”研究活动,通过对教师作业设计与批改方面抽查,开展“作业有效性问题”专题研讨活动,对当前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性作业的方案。改变单一的作业评估方式,建构多元评价方式;每天的语数作业要及时批改,次日反馈给学生,并督促学生及时改正错题,保证学生的作业质量,为语数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途径与基本的保证。

4、以质量监测为监督手段,提升学校管理质量。

为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阶段性知识掌握情况,以月考为教学监督手段,通过对学生月考成绩的分析、诊断,为教师进一步的教学安排提供可靠的信息,使教学工作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也让学生通过月考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相应学科的骨干教师,对每次的质量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以书面形式进行总结,提交任课教师加以整改,发挥质量监测的监督、激励与导向的作用。

六、研究周期及步骤

(一)研究周期:两年(2014.9---2016.8)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为课题的论证、开题、研究对象确定和对象现状调研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制定调查量表和访谈提纲,分析调查结果,完成各样本的现状调查数据收集。

第二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为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反思学校管理,总结管理得失,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略,建立符合学校自身的管理措施。反思教师课堂,整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组织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各项活动。

第三阶段(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为课题深化研究阶段。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教学改革,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全面提升。

第四阶段(2016年7月至2016年8月),为成果推广阶段。总结研究经验,提炼研究成果,把有价值的管理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加以推广,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受益。

七、预期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

本课题预期主要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环境、管理、教师素质、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家长、社会对学校评价明显好转。

二、教师精神面貌、敬业精神发生改变,学校教研、科研氛围浓厚,教师教学成果(文章发表、获奖),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彰明显增加。

三、领导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能力明显增强,考试成绩跃居同级同类学校前列。

五、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能反映学校办学经验有价值的文献及论文。

八、课题研究人员的分工

王兰珍:课题负责人,负责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同时负责整个课题的全面协调工作。

魏生全:负责课题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李彩珍、魏巧珍、范春卿、何生婢:课题研究的主要实践教师,按课题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题研究,收集第一手的资料;所任教的班级也是本课题的重点实验班。

九、存在的困难:

1、师资队伍薄弱

现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还有相当部分是过去的民办教师,年龄大、身体差、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是这些教师的共性。而部分年轻教师分配到农村小学工作后又纷纷调往城区学校,这样使得不少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相对于城区小学明显弱化。

2、教师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1)教师职业道德下滑,敬业思想缺乏。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一些教师出现敬业精神淡化,工作责任心退化,教育行为简单化,师生关系庸俗化,表现在对教育教学不负责,不钻研业务,对学生也缺乏耐心,工作方法简单。

(2)职业倦怠,漠视问题的存在。绝大多数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工作、生活在农村偏远的学校,很少走出去观摩、学习。长期偏安一隅,使得农村教师的思维逐渐迟钝,激情逐渐冷却,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得熟视无睹。(3)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不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学科的综合性更强了,每位教师只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低下,妨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思进取,教育方法陈旧,特别是年龄偏大的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吸收不够,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哪里谈得上创新呢?这样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没有改观,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真正地提高。

3、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农村大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造成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形成,逃学、旷课、不能完成家庭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4、家庭教育的配合不够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许多家长赚钱的脚步走得更快了,却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放心了。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他们对孩子缺少督促,而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这样就造成孩子懒散习气的形成。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也缺少耐心,动辄打骂,更谈不上什么激励了。因此说,家庭教育的缺失,这已成为我们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绊脚石。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2.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论文 篇二

一、坚持启发式教学,师生共同开创教学新局面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的角色位置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生着移位变化,教师虽然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不是简单地进行课堂操控,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听讲,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索学习,在师生互动中,撞出新的想法,尝试新的途径,学习新的知识。坚持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只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与手段。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爱学,教会学生会学。教师的意识到位,才能产生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一致,学生才能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教师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科学组织教学,教学效果才会提高,这是采用任何教学方法的前提。

二、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开展。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兴趣。因此,课堂教学应该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始,可以是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是新奇别致的板书,还可以是品味特殊案例的提出,等等。教学伊始就把学生的思维拉入课程主题。讲授中,要选择与教学知识要点紧密联系的经典曲例,通过曲例的讲授、分析、讨论,理清概念,了解性质,避免冗长拖沓的语言。教学的结束可以是各式各样,但同样应该是精彩的课堂小结,准确总结课程主题,让学生记忆难忘。在教学中,无论使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还是读书指导法,都要以精彩的开篇,精练的教学,精干的结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使新颖的教学形式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记忆。提倡教学方法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应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式的探讨或运用。就和声学课程的特点讲,运用性很强,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练习法和实习作业法相对运用频率较高,教师可以在练习法和实习作业法的运用设计中,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单独或组合使用,精选曲例,筛选习题,使学生在习作练习中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和声音乐作品。一节课教学,可以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也可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运用,看课程的需要,看学生的想法,做到有法不定法,灵活掌握,按需运用。

三、以活跃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和声学是一门运用性极强的音乐理论课程,学习和声学就是为了运用所学的和声知识,完成赏心悦耳的和声音乐作品,去适应社会的需要。比如完成一首歌曲的钢琴伴奏,完成一段旋律的四部和声。在完成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将音符进行组合,形成美妙的音乐。而这种美妙音乐的完成,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如若没有想象力,就如同飞鸟无翅,骏马无蹄,无法把音符组合成一个情感丰富的音乐作品。因为在进行音乐构思中,想象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必备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无论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应该把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在教学方案中。要通过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人说,有多大的想象力,就会有多大的创造力。所以音乐教案的设计,就应该把想象力的培养融入到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中。使学生在和声知识的运用时,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培养,有赖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并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教学形式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以及在教学方法上由单向交流向立体式交流的转变。

四、结束语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重视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会逐步被接受,教学方式会向自主、互动、探究的方式转变,使教学方式方法更具时代感。教师应该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愉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摘要: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丰富教学方式方法。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并在教学中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活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愉悦,由此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学质量,方式方法,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奇阳.如何提高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J].莆田学院学报,2005(06).

3.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授学生基础文字的写法和读法,要求学生学习以后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理解能力,学生积累的词汇量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小学教师清楚小学语文文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改善措施,希望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文字,积累一定量的文字,对文字的意义有所了解,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文字教学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学习文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在学习中,教师促进学生认识文字和理解文字,也教授学生使用字典等工具。在课下学生接触到不认识的文字可以使用工具来了解文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非常重视小学语文识字教育,但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没有奖励竞争机制

经过调查,小学语文文字教学的教学方式很少,缺少灵活性,教师根据自己的思想,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氛围枯燥,与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不相符。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沉闷的学习氛围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学生学习。大部分教师意识到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现在小学缺少奖励机制,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的积极性不高,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很难达成。

2.课堂上没有新颖点,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好动,对新鲜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心,但是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持续时间短。小学语文文字教学内容枯燥,教师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很难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沉闷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抵触行为,讨厌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左顾右盼,破坏课堂教学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首先需要学生有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应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1.创新教学授课方式,引入竞争奖惩机制

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教授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鉴于我国小学语文文字教学的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奖惩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寻找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引入竞争奖惩机制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进行良性竞争,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服务,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

2.开展趣味教学,将古板的汉字学活

开展趣味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学生因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枯燥所带来的厌倦心理,趣味教学可以将乏味的汉字通过教师的教学“活”起来。开展趣味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趣味教学方式有开听写大会、成语接龙、谜语竞猜等,促使学生主动积累文字和在课下不断学习。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这样的活动正好符合学生的特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对学生基本识字方法的传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识字外,还要重视学生拼音读写能力和使用工具书技能。调查发现,现在很多高素质人才有地方口音,在集体活动中交流就是一大严重的问题,阻碍了国际化发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纠正学生的口音,将学生的口音标准化。另外,要重视工具书使用,提高学生工具书使用技巧。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忠.把笼中之鸟放飞天空——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

[2]乔芊.灵动的体验,活力的课堂——让体验渗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1(5).

4.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篇四

向课堂管理要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抓好课堂40分钟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上学期情况来看,我觉得我班学生上课的习惯较差,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容易开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等,导致上课的内容不能完全掌握。所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提出实施“有效课堂”理念,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上一堂有质量的课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仔细备课。坚持集体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的六统一。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第三,把补困放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有必要的评语,注重激励,提高效率。

其次,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后进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建立后进生的详细档案,重点找原因,定帮扶措施。

第二、抓两头促中间。在提优扶困的同时,促进中等学生的素质提高。

第三、对后进生分层转化:

1、通过建立制度,使学困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对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行为习惯特差的学生)进行监控。

3、加强检查,要对学困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 督促整改。

第四、要耐心细致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

坚持日常转化。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在课堂上教师对学困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学困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

第五、自我提升。

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结对子活动,先进生主动找“后进生”,对他们进行帮助,提高自己的成绩。

第六、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要求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孩子的在家学习过程,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孩子的氛围。

再次,培养学生数学应用题理解能力。

考试过后分析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的原因,除了计算能力的贫乏,还有对题意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问题。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要重视数学应用题理解能力的培养。

5.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论文 篇五

随着电子病历的 应有,需要对住院病历的质量管理,提供更先进、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电子病历的质量监控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病历数字化的特点,按卫生部、省卫生厅 和医院的要求,对各项质量监控指标实行实施动态过程监控,自动记录各种病历书写项目完成的内容和时间、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评分评级。更为重要的是,电 子病历系统根据动态监控结果,自动提示医务人员,让医务人员及时改进,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和医疗质量;使医院领导、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科主任、医务人员通过 软件系统及时检查、追踪病历和医疗质量问题,进行实时动态管理。

易迅电子病历提升住院电子病历质量监控系统的监控内容和方法

病人性别与个人史是否相符; 疾病诊断与体检记录是否矛盾。这些问题依靠传统的病历质量管理,是难以及时发现,难以杜绝的。

实 现对病历内容信息的全面动态监控,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入院记录(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体格检查、诊断和诊疗计划),医嘱,病程记录,检查、检 验、治疗申请和报告,会诊、手术申请和记录,体温单和护理记录等全部病历信息。依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医疗、病历、护理管理规范规定的病历完成的时间点,对病历、医嘱、护理、手术相关病历文书、记录完成的时间,进行全面时限监控。

实现医务科、科室、医生三级监控管理,医务科、科室主任、医师可动态审查电子病历、抽查问题病历。

进行自动监控,临床医生开机动态提示,督促医生按时完成各项病历记录、查阅检查检验报告,按监控提示,自行纠正病历问题,实现病历持续过程改进,把质量问题解决在病人住院过程中。

进行缺项监控,在输入电子病历的同时,对于需要输入的病历项目,自动检测缺项,提示和要求医,务人员按要求完成病历项目输入。实现病历无缺项,无须事后检查。

6.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论文 篇六

新城明徳小学教师

王光琴

一.上学年提高教学质量做法

1.严格落实“四定”制度,①定期开展学科教研活动,②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③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④定期检查教学常规的落实(包括备课、改作、上课)。

2.以五校联赛为平台(信息共享的平台、合作交流的平台、学生展示的平台),以校内动态评估为手段,以△M值、优生数为指标,做好纵横对比分析,切实抓好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以五校“四科联赛”为契机,鼓励教师组建学科竞赛队,加强优生培养。

3.切实做好提高教师素质的工作。①鼓励教师积极 参与学历进修,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②鼓励教师多外出教研,了解教育发展动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③校内教研制度,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基本形式,加强教师间交流合作。④开展师徒结对工作,做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毕业年级、起始年级教师配置,要反复权衡。(对学生、学校、该教师本人负责)5.充分做好学生激励工作,表扬学生不吝啬。(优秀奖、进步奖、勤奋奖)

二.上学年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由于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尚在摸索阶段,校内开课、评课教研一时处于尴尬境地。用旧标准评,绝对行不通,根据新课程理念,又无现成标准,往往争论一番,不了了之。

7.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论文 篇七

1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提要求—示教—学生再观察—教师小结”的教学模式呆板,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课堂角色,教师由讲述人转变为引路人,教学生学会转向指导学生会学。例如在进行动作分析时,首先教师提出目的要求,然后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将学生编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有代表性的学生模仿体育动作,学生对其进行解剖学分析和力学特征分析,边观察分析,边研究讨论,最后概括成系统的结论进行宣读,教师在巡回和问题解答中进行引导,看哪组更能合理地分析技术动作且语言精练,最后,教师分别褒扬各组的优点,并提出中肯的建议,最终使所讨论的问题得到正确的解答和深刻的理解。通过“教师提出目的要求→分组观察并讨论→学生讲解→教师小结评估”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日俱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逐步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促进与提高。

2 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对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来说,内容过多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不能深刻理解实验内容和目的。内容过少或过于简单,则会使学生觉得收获不大,甚至感到单调乏味。因此,安排实验教学内容时,应综合考虑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对实验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例如在介绍关节时,首先讲清关节的概念,阐明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重点掌握关节的结构、类型和运动。对较复杂的关节( 肘关节和膝关节),着重突出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位置和相互关系。如:肘关节是1个复合关节(在 1个关节囊内包含3个关节),由6个关节面构成。从每个单独关节的构成讲起,到最后的整体运动,让学生懂得掌握关节的结构,就掌握构成关节的一般规律,掌握关节的类型就能分析出关节的运动。人体内的关节多达上百个,应重点讲述人体中最主要的6大关节, 即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 腕关节和踝关节。并将这 6大关节的构成、类型、结构特点及运动列表上下对比讲解[2]。使学生对人体重要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异同一目了然。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由于突出重点教,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学,把节省的时间有计划地安排自学、质疑或讨论,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充分利用实验教具

充分利用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手段是提高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有利于将书本知识与直观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对视觉器官产生强烈刺激,可收到良好的视学效果。对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运动系统是重点,而其中骨学部分是基础,关节是骨连接而成的,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血管、神经又沿着骨骼走行。只有学好骨学部分,才能为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各部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授颅骨时每组应配有真骨,教师边讲边让学生在骨上找出相应表面结构,颅骨形态复杂,骨块上的结构多、体积小、彼此邻近,名词多、难记,通过每个学生自己的观察体会,就能很好地掌握颅骨的结构。此外,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活体上触摸来更好了解人体结构。例如在全身骨骼能触摸到的体表结构和一些肌肉的体表投影[3],都可指导学生动手触摸,如肱骨内上髁、外上髁、胫骨内踝、腓骨外踝等,三角肌、胸大肌、肌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等的体表投影,以及触摸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颞浅动脉的搏动点等,把理论知识运用到自身结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4 密切联系运动实践

运动解剖学不是单纯的基础理论课程,而是一门应用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解剖学知识,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及健身指导等工作进行工作储备和知识积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运动实践这条主线,以运动实践为依托进行知识的传授。例如在学习踝关节时,除了讲解踝关节的基本构成外,教师还可以介绍踝关节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中发病率极高,主要是与踝关节的解剖特点有关[4]。踝关节有关节面前宽后窄,内侧韧带较外侧韧带强大,内踝较外踝短等结构特点,跖屈时,由于踝关节较窄的滑车后部关节面进入关节窝内,关节变得松动,足能做轻微的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稳固性差,易受损伤,其中以内翻扭伤较多见。因此在运动时,对类似下山、下坡、下楼梯这类跖屈动作时,注意增强防患意识。又如在讲解股后肌群—股二头肌、半脸肌、半膜肌时,根据股后肌群的特点(跨过髋关节和膝关节,属于双关节肌,它们走向长,易损伤),讲解髋关节在极度屈曲的情况下,膝关节伸直,肌肉被牵拉,易出现肌纤维断裂,所以在短跑、跨栏、跳 跃、武术、体操等项目中,应注意加强锻炼股后肌群的伸展性,既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又可减少损伤。结合运动实践学习,将使学生有意识地去亲身体验运动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解剖学知识,针对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将更积极主动地去摄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靠标本、模型、想象去学习,因而学生会更牢固地掌握解剖学知识。

5 改革实验课考核方式

以前许多学生对上实验课不够重视,认为实验课没有理论课重要,而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只有把实验课上好才能学好理论知识[5]。学期开始上第一堂理论课时,除了使学生明确运动解剖学的学习目的、任务、学习方法等,还要讲明这门课的考核办法。我们规定实验课成绩占学期末总成绩的30%,使其能直接左右总成绩,也使学生能对实验课真正重视起来,而不至于死记硬背课本、笔记。在实验过程中,适当进行提问和考核,可以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不断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和动力。要求学生在一周后完成实验报告并上交,教师对报告进行认真批改和考核,注意总结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在下次实验中讲解强调,从而提高学生对该实验的有关理论和实际知识、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能力、对结果的分析讨论能力及实验报告的写作能力。

6 结论

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和延伸,提高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不仅可以促进其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还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充分利用实验教具,密切联系运动实践和改革实验课考核方式,它们是提高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世昌.运动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胡声宇.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伦斯特伦.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的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8.提高《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优化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7-0101-02

自电力营销系统开始运行以来,截至目前,营销系统总用电户数已达1 565万户,营销系统实现了流程化的管理,规范了营销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也产生了庞大的营销数据。。这些数据的质量虽比系统上线初期有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数据缺项、漏项、逻辑对应关系错误等问题。为更好地开展营销业务工作、提高应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基础数据的质量。

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化是建立在数据的有效性基础上的,所以数据的质量尤为重要。这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各地区各级电力营销部门在信息化改革中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数据的质量成为信息化工程的最主要参数,所以各方面都在努力的寻求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基础数据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从科学的数据管理方法入手,建立起与营销系统信息化运转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1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概念分析

1.1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分类

电力营销数据可根据其重要性、作用、属性按以下三个方法分类:①内部应用数据与面向客户数据;②客户档案、账务数据;③核心数据与非核心数据。

数据质量监控的定义可以由营销稽查监控管理模式与系统应用相结合,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不同类型:①用电客户类数据完整性;②资产类数据完整性;③用电客户类数据准确性;④资产类数据准确性。

1.2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理念

数据的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质量更是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为电力企业领导在决策方面提供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其质量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务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这一信息也被视作企业生存的战略资源,正因上述原因,它在营销业务应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综上所述,凡是与数据质量的相关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工作。首先要抓好数据质量的管理工作,抓好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基础管理和工作流程的工作进程,也是标准化和营销系统建设的要求。若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建立一个管理的体系,从根本上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提升各方面数据质量管理人员的的专业素质,更要具备有先进的管理工具,进而明确未来规划和管理执行准则。通过上述的准备,使得数据质量管理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做到监管,包括数据流及管理平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和保证数据质量。

1.3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管理的范围与目标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含了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涵盖的新装增容、抄表管理、电费收缴及账务管理、电能信息采集、供用电合同管理、用电检查管理、能效管理等业务类及各个业务类分别对应的业务项、业务子项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质量是电力营销业务的关键点,是其他政策取向的基本信息基础,决定着决策的走向,因此对其质量提高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不同的的方式来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精准、及时、高效的占有数据资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更全面地实现营销的自动化管理。

2 提高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工作的意义

为了能对电力营销各项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对基础数据的质量严格把关。例如,在线管理工作中,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变电站、线路、台区,正常用电客户的线变户关系要求正确、完整和一致,这样才能正确的反映出供售电量从而进行准确的线损分析。如果基础数据资料不准确就无法正确的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基础数据质量是决策的生命线。从宏观上讲基础数据质量决定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宏观决策,所以更应该做好此项工作。

3 提高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策略研究

3.1 健全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体系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需要依靠客户基础数据模块质量的控制。①要在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来健全数据管理模块,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现实操作中,各个单位的基础数据积累在于数据源头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了数据录入模块的数据质量;②在一些系统更新的过程中会出现新旧信息在数据转化中出现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在操作中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清理和更新;③一些人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错误,可能会超过系统设定的比例。对于此类操作中产生的数据错误,相关部门要及时分析梳理找出错误数据,并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3.2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

基础数据的质量的首要要素就是准确性,如果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化的管理软件就无法正常的运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按照标准格式来填写基础数据:①可以在操作中避免一般性错误的出现;②便于统计和查询。在整个信息化的项目中,标准化流程是从始到终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工作流程中,更体现在基础数据的建立中。

所以要建立标准化数据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体现在内容和顺序上,数据的顺序要前后一致,数据的长度要一致,表达内容要符合标准;②传票或工单填写的标准化。在填写中不能有空白项,如果某处没有实质内容再输入数据时可以采用固定的字符而不能空白,这样可以避免数据输入时的错误发生,是一种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有效方式;③当需要在一个字段中体现多重内容的时候,系统的技术因素可能会受到限制。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在进行数据输入时提前对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并在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判断。例如,操作人员的操作与系统的设定出现误差的时候,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修改,某客户为380 V电压等级供电,如果在传票中输入电价的时候误选择了10 kV的电价,传递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说“该户电价与电压等级不一致”,阻止传票正常传递,就是这样的情况。

3.3 紧抓细节,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精细化

在数据的修改和审批权限的分工方面要严格遵照数据修改流程,实现数据整个环节的标准化。营销部门应该制定数据填写指导流程,严格规范数据的修改。在数据录入关口也应该高度重视数据质量的管理,从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角度出发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员的操作失误要在制度化的要求下降低到最小比例。在工作考核与评价机制方面也应该有相关的要求,促进数据质量的提高。对营销数据系统的使用也应该形成系统定期检查完善细节,从系统运行本身来控制数据质量。

4 结 语

目前,我国的电力营销数据质量管理比较重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对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提高。对电力营销数据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把复杂的数据计算和繁重的分类管理交给现代信息计算系统,如果不充分重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就不能发挥程序设计的全面作用。所以在电力营销基础数据的质量管理中我们要在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伟,郭志忠.配电网安全性指标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8).

[2] 张国华,张建华,彭谦,等.电网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电网技术,2009,(8).

自电力营销系统开始运行以来,截至目前,营销系统总用电户数已达1 565万户,营销系统实现了流程化的管理,规范了营销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也产生了庞大的营销数据。。这些数据的质量虽比系统上线初期有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数据缺项、漏项、逻辑对应关系错误等问题。为更好地开展营销业务工作、提高应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基础数据的质量。

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化是建立在数据的有效性基础上的,所以数据的质量尤为重要。这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各地区各级电力营销部门在信息化改革中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数据的质量成为信息化工程的最主要参数,所以各方面都在努力的寻求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基础数据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从科学的数据管理方法入手,建立起与营销系统信息化运转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1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概念分析

1.1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分类

电力营销数据可根据其重要性、作用、属性按以下三个方法分类:①内部应用数据与面向客户数据;②客户档案、账务数据;③核心数据与非核心数据。

数据质量监控的定义可以由营销稽查监控管理模式与系统应用相结合,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不同类型:①用电客户类数据完整性;②资产类数据完整性;③用电客户类数据准确性;④资产类数据准确性。

1.2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理念

数据的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质量更是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为电力企业领导在决策方面提供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其质量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务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这一信息也被视作企业生存的战略资源,正因上述原因,它在营销业务应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综上所述,凡是与数据质量的相关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工作。首先要抓好数据质量的管理工作,抓好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基础管理和工作流程的工作进程,也是标准化和营销系统建设的要求。若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建立一个管理的体系,从根本上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提升各方面数据质量管理人员的的专业素质,更要具备有先进的管理工具,进而明确未来规划和管理执行准则。通过上述的准备,使得数据质量管理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做到监管,包括数据流及管理平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和保证数据质量。

1.3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管理的范围与目标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含了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涵盖的新装增容、抄表管理、电费收缴及账务管理、电能信息采集、供用电合同管理、用电检查管理、能效管理等业务类及各个业务类分别对应的业务项、业务子项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质量是电力营销业务的关键点,是其他政策取向的基本信息基础,决定着决策的走向,因此对其质量提高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不同的的方式来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精准、及时、高效的占有数据资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更全面地实现营销的自动化管理。

2 提高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工作的意义

为了能对电力营销各项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对基础数据的质量严格把关。例如,在线管理工作中,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变电站、线路、台区,正常用电客户的线变户关系要求正确、完整和一致,这样才能正确的反映出供售电量从而进行准确的线损分析。如果基础数据资料不准确就无法正确的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基础数据质量是决策的生命线。从宏观上讲基础数据质量决定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宏观决策,所以更应该做好此项工作。

3 提高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策略研究

3.1 健全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体系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需要依靠客户基础数据模块质量的控制。①要在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来健全数据管理模块,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现实操作中,各个单位的基础数据积累在于数据源头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了数据录入模块的数据质量;②在一些系统更新的过程中会出现新旧信息在数据转化中出现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在操作中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清理和更新;③一些人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错误,可能会超过系统设定的比例。对于此类操作中产生的数据错误,相关部门要及时分析梳理找出错误数据,并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3.2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

基础数据的质量的首要要素就是准确性,如果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化的管理软件就无法正常的运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按照标准格式来填写基础数据:①可以在操作中避免一般性错误的出现;②便于统计和查询。在整个信息化的项目中,标准化流程是从始到终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工作流程中,更体现在基础数据的建立中。

所以要建立标准化数据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体现在内容和顺序上,数据的顺序要前后一致,数据的长度要一致,表达内容要符合标准;②传票或工单填写的标准化。在填写中不能有空白项,如果某处没有实质内容再输入数据时可以采用固定的字符而不能空白,这样可以避免数据输入时的错误发生,是一种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有效方式;③当需要在一个字段中体现多重内容的时候,系统的技术因素可能会受到限制。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在进行数据输入时提前对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并在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判断。例如,操作人员的操作与系统的设定出现误差的时候,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修改,某客户为380 V电压等级供电,如果在传票中输入电价的时候误选择了10 kV的电价,传递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说“该户电价与电压等级不一致”,阻止传票正常传递,就是这样的情况。

3.3 紧抓细节,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精细化

在数据的修改和审批权限的分工方面要严格遵照数据修改流程,实现数据整个环节的标准化。营销部门应该制定数据填写指导流程,严格规范数据的修改。在数据录入关口也应该高度重视数据质量的管理,从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角度出发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员的操作失误要在制度化的要求下降低到最小比例。在工作考核与评价机制方面也应该有相关的要求,促进数据质量的提高。对营销数据系统的使用也应该形成系统定期检查完善细节,从系统运行本身来控制数据质量。

4 结 语

目前,我国的电力营销数据质量管理比较重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对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提高。对电力营销数据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把复杂的数据计算和繁重的分类管理交给现代信息计算系统,如果不充分重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就不能发挥程序设计的全面作用。所以在电力营销基础数据的质量管理中我们要在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伟,郭志忠.配电网安全性指标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8).

[2] 张国华,张建华,彭谦,等.电网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电网技术,2009,(8).

自电力营销系统开始运行以来,截至目前,营销系统总用电户数已达1 565万户,营销系统实现了流程化的管理,规范了营销管理的各项工作,同时也产生了庞大的营销数据。。这些数据的质量虽比系统上线初期有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数据缺项、漏项、逻辑对应关系错误等问题。为更好地开展营销业务工作、提高应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基础数据的质量。

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化是建立在数据的有效性基础上的,所以数据的质量尤为重要。这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各地区各级电力营销部门在信息化改革中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数据的质量成为信息化工程的最主要参数,所以各方面都在努力的寻求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基础数据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从科学的数据管理方法入手,建立起与营销系统信息化运转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1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概念分析

1.1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分类

电力营销数据可根据其重要性、作用、属性按以下三个方法分类:①内部应用数据与面向客户数据;②客户档案、账务数据;③核心数据与非核心数据。

数据质量监控的定义可以由营销稽查监控管理模式与系统应用相结合,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不同类型:①用电客户类数据完整性;②资产类数据完整性;③用电客户类数据准确性;④资产类数据准确性。

1.2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理念

数据的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质量更是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为电力企业领导在决策方面提供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其质量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务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这一信息也被视作企业生存的战略资源,正因上述原因,它在营销业务应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综上所述,凡是与数据质量的相关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工作。首先要抓好数据质量的管理工作,抓好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基础管理和工作流程的工作进程,也是标准化和营销系统建设的要求。若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建立一个管理的体系,从根本上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提升各方面数据质量管理人员的的专业素质,更要具备有先进的管理工具,进而明确未来规划和管理执行准则。通过上述的准备,使得数据质量管理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做到监管,包括数据流及管理平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和保证数据质量。

1.3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管理的范围与目标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含了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涵盖的新装增容、抄表管理、电费收缴及账务管理、电能信息采集、供用电合同管理、用电检查管理、能效管理等业务类及各个业务类分别对应的业务项、业务子项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质量是电力营销业务的关键点,是其他政策取向的基本信息基础,决定着决策的走向,因此对其质量提高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用不同的的方式来提高基础数据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精准、及时、高效的占有数据资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更全面地实现营销的自动化管理。

2 提高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工作的意义

为了能对电力营销各项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对基础数据的质量严格把关。例如,在线管理工作中,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变电站、线路、台区,正常用电客户的线变户关系要求正确、完整和一致,这样才能正确的反映出供售电量从而进行准确的线损分析。如果基础数据资料不准确就无法正确的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基础数据质量是决策的生命线。从宏观上讲基础数据质量决定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宏观决策,所以更应该做好此项工作。

3 提高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策略研究

3.1 健全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体系

电力营销基础数据质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需要依靠客户基础数据模块质量的控制。①要在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来健全数据管理模块,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现实操作中,各个单位的基础数据积累在于数据源头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了数据录入模块的数据质量;②在一些系统更新的过程中会出现新旧信息在数据转化中出现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在操作中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清理和更新;③一些人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数据错误,可能会超过系统设定的比例。对于此类操作中产生的数据错误,相关部门要及时分析梳理找出错误数据,并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3.2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

基础数据的质量的首要要素就是准确性,如果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化的管理软件就无法正常的运行。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按照标准格式来填写基础数据:①可以在操作中避免一般性错误的出现;②便于统计和查询。在整个信息化的项目中,标准化流程是从始到终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工作流程中,更体现在基础数据的建立中。

所以要建立标准化数据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体现在内容和顺序上,数据的顺序要前后一致,数据的长度要一致,表达内容要符合标准;②传票或工单填写的标准化。在填写中不能有空白项,如果某处没有实质内容再输入数据时可以采用固定的字符而不能空白,这样可以避免数据输入时的错误发生,是一种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有效方式;③当需要在一个字段中体现多重内容的时候,系统的技术因素可能会受到限制。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在进行数据输入时提前对基础数据进行整理,并在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判断。例如,操作人员的操作与系统的设定出现误差的时候,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修改,某客户为380 V电压等级供电,如果在传票中输入电价的时候误选择了10 kV的电价,传递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说“该户电价与电压等级不一致”,阻止传票正常传递,就是这样的情况。

3.3 紧抓细节,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精细化

在数据的修改和审批权限的分工方面要严格遵照数据修改流程,实现数据整个环节的标准化。营销部门应该制定数据填写指导流程,严格规范数据的修改。在数据录入关口也应该高度重视数据质量的管理,从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角度出发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员的操作失误要在制度化的要求下降低到最小比例。在工作考核与评价机制方面也应该有相关的要求,促进数据质量的提高。对营销数据系统的使用也应该形成系统定期检查完善细节,从系统运行本身来控制数据质量。

4 结 语

目前,我国的电力营销数据质量管理比较重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对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提高。对电力营销数据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把复杂的数据计算和繁重的分类管理交给现代信息计算系统,如果不充分重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就不能发挥程序设计的全面作用。所以在电力营销基础数据的质量管理中我们要在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伟,郭志忠.配电网安全性指标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8).

上一篇:丰南区教育信息网下一篇:景区中秋节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