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感受爱(共11篇)
1.让孩子感受爱 篇一
让心中充满爱 让学生感受爱
教师做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早以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了。特别是现在举国上下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就更高了。 “爱岗、敬业”是每一种职业的要求,做为和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来说,我想:唯有爱才能使这一普遍要求完成得淋漓尽致,唯有爱才能使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永存。因为,一个毫无爱心,只注重“教知识”、“完成任务”的“教书匠”,是很难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师;一个不尊重学生人格,任意对学生“使性子”、“发脾气”的人是不配做教师的;一个视学生为仇敌,拳脚相加,大打出手的人,党纪国法不允许他做教师。关于对学生的爱,我想为保护学生,拼死勇斗歹徒的彭富芬老师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鲜明的榜样。因为如果她心中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她就不会发出“谁也别想伤害我的学生”这一金子般闪亮的话语。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就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亲其师,信其道”是千年的古训,也是浅显的道理。因此,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才是现在师德的最基本表现。 做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用爱去教育孩子,用爱心去感染孩子。 教师对孩子的爱,最让孩子忌讳的是偏爱。这也是教师要克服的一种心态。实践证明,越是有问题的孩子,越需要教师加倍的关爱。 例如,我班有一个女生,父母都离家在外,家中只有一个上初中的姐姐照顾她。通过和她家的亲戚联系,我得知她父母已离婚却没有对孩子们说。了解到这一情况,我才明白她为什么总显得心事重重,学习也没有以前积极主动。于是,我经常和她交谈,在生活中帮助她。有一次,她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的思念,希望能见妈妈一面。我当时就在本子上写了这样的话:妈妈肯定在远方也想着你和姐姐。其实,在你周围,还有许多人在关心着你,比如:你的同学,你的老师,我真心希望你快乐起来。因为,你的妈妈最希望看到你快乐,看到你的学习没有受影响。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也向她伸出热情的双手。最后,这个同学不但没有退步,反而有了较大的进步。我想,她肯定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因为,这种爱就是她的动力之一。 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懂得;做为老师,唯有用爱,才能获得成功的教育。 吴安君
2.让孩子感受爱 篇二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1. 创设游戏情境, 激发学习欲望
游戏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持久, 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更要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
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教师让学生随便报一个数, 教师立即就能答出这个数是否能被2、3、5整除, 起初, 学生不太相信, 争先恐后地报出各个数, 看老师真的对答如流后, 立即意识到当中可能有规律, 这时, 教师让他们自学课本, 自主探索其中的奥秘, 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知的学习。
2. 创设现实情境, 体会数学价值
许多数学知识学起来比较枯燥, 很难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但如果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化枯燥的知识为感兴趣的内容, 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也就高了。如:学了“认识人民币”后, 就可以设计一个“小小购物家”的现实情境, 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 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又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自主探索
问题是认知情感的源泉和动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提出问题, 形成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 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
(1) 揭题提问。出示课题后, 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这样, 一能使学生从一上课就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 让学生在观察水桶中思考:如果我们用白铁皮做这只水桶, 做前应如何预算材料?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索“侧面积”这一问题的欲望。
(2) 联系实际提问。即结合某一知识点,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这样提问, 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应用知识。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 学生在掌握公式后, 可让他们计算自己面前课桌的面积, 书本的面积。
二、重视动手实践, 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实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容易掌握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动手实践, 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知, 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 从而获取知识。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进行拼凑, 再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拼凑,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比较发现,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这时, 再让学生自主探索所拼图形的底、高与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他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让学生推导、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灵活使用教材, 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要使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断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必须要有熟悉的、可接受的、有趣的学习素材作为媒介。而现行小学课本中并非所有题材都适用当地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 要善于领会和发掘教材意图, 要尽量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中, 可不用书上出现的例题, 而让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来帮助编口诀, 记口诀。通过小组合作, 概括整理出5的乘法口诀。这样, 学生易于接受,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加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体现人文关怀, 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
创设尊重、关爱学生的情感氛围, 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 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 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 学生的情绪会随之高涨, 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有这样, 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的共鸣, 才能增进感情交流, 建立师生同步的良好教学情感, 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为些,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发扬民主, 面向全体
教师要民主,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 不能偏爱一部分人, 对另一部分人漠不关心。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哪怕是错误的见解。让好学生跃跃欲试, 发展个性特长, 中等生能积极的思考, 差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 如果他回答不上来, 就耐心启发, 直到会了为止。像“你再想想”“我相信你能行”等这些激励性语句, 能促使学生积极去思考。
2. 鼓励启发, 及时评价
3.让孩子感受到爱 篇三
一、做好幼儿刚入园时的家长工作,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孩子上幼儿园是他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每个刚入园的孩子都会有一段特别的入园适应期,这时家长同样也承受着与幼儿分离带来的焦虑感,只有先帮助家长克服分离焦虑,家园才能共同合作,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开学前,我们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向家长介绍如何配合幼儿园做好入园准备,同时对家长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尽可能消除家长的顾虑。
把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家长对老师信任了,就会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中,就会坚持不懈地送幼儿入园了。我们告诉家长不能拿老师恐吓孩子,和老师配合引导孩子喜欢老师,喜欢上幼儿园,告诉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必须要去幼儿园,家长态度坚决了,孩子就没有退缩的余地了。
二、细心关爱每一位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孩子越小,对老师的选择性就越强,只有他喜欢自己的老师时,才会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孩子不喜欢老师,就会对老师的课感到厌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孩子在幼儿园能否快乐地学习知识、是否玩得开心,与他是否喜欢老师紧密相关。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首先认真制定了各项工作目标和计划,以及具体的内容和措施。有的幼儿来园时,哭声很大,边哭边叫,有时还在地上打滚,我们就待幼儿情绪稍微稳定时,拿一些好玩的玩具吸引他们,分散幼儿注意力;有的幼儿属于难舍难分型,最痛苦的时候就是早晨来园后与父母分离时,大哭大闹,对待这样的幼儿,我们及时和家长沟通,取得配合,希望家长送幼儿来园时不要在班里逗留过长的时间;有的幼儿哭闹现象并不严重,但总是唠唠叨叨“我找妈妈,给我打电话吧”等等,我们就耐心地对待幼儿的每一次唠叨,多抱抱他们,当幼儿表现较好时,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
早晨我们按时入园,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的到来,耐心安抚幼儿情绪,记住家长的特殊嘱咐,每天就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各项表现及时交流。就拿每天中午的交接班来说吧,交班教师交代幼儿上午情况,如果这时有尿湿裤子则顺便晾上,中午到园时提早一些,想着拿好衣裤为幼儿穿好、换好。这样既能保证幼儿按时起床,又能使教师不离宿舍看好幼儿午睡,确保幼儿安全。午睡起来入厕完毕,我们认真检查幼儿是否穿反鞋并及时让幼儿穿好,为小女孩梳好整齐的头发。孩子带来的药品贴上标签,定时按量给幼儿服用;孩子不舒服呕吐、腹泻时,不嫌脏,不怕烦,为他们清洗、换衣;幼儿离园前仔细检察幼儿的衣服,提示他们整理,让幼儿穿戴整齐地离开幼儿园。
在幼儿喝水方面,家长们也比较关注,我们开展了“给汽车加油”的活动,每天保证幼儿喝够三杯水。让幼儿明白口渴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三位老师齐心协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如,找朋友、开火车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爱,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幼儿园。
三、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让幼儿稳定有序地过好集体生活
爱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这是教师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前提。教师只有做到了爱每一个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只有师幼之间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幼儿才能顺利地去做,否则幼儿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影响常规培养的目标。
四、以教师的良好的行为来陶冶幼儿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和模仿对象,所以我们总是以身作则。比如,要求孩子劳动,我们先自己动手,要求孩子不大声讲话。我们尽量细声细气;要求孩子文明礼貌,我们总是主动向家长和孩子问好问早,从不用脏话骂人。我们时时处处做幼儿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幼儿,启迪幼儿,如,在培养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轻声走进卧室并保持安静,多数幼儿能做到,并在慢慢地养成和巩固。此时教师却大声的谈话,因此破坏了卧室入睡的安静气氛,幼儿会感觉可遵守也可不遵守,就会慢慢忽视,以后再培养起来就会收效甚微。
认真进行安全常规教育,从幼儿一入园我们就进行了一日常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入厕、洗手、户外活动都要排队进行,让幼儿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不挤。喝水、吃饭、午睡等都有秩序地进行。还要教幼儿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轻拿轻放自己使的小椅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于我们三位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从而我班的幼儿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
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和家长的共同心愿,针对家长这种心态,我们以真诚、周到为宗旨,做好家长的朋友,让家长放心。幼儿的行为有时不受自己的控制,尽管每天尽心地看管,但往往有一些意外不避免的要发生,如抓伤了,磕伤了,碰到了,烫伤了,咬伤了,当有的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总是及时采取救护措施主动向家长道歉,说明情况,达成共识,互相理解。有时家长发现了情况,而我们没有发现时,也主动和家长道歉,不找理由,不推诿。
孩子出现了什么不好的习惯,我们和家长面对面地交谈,共同商讨帮助改正的方法;孩子有了点滴的进步,我们及时反馈给家长,和他们共同分享其中的愉悦;有的幼儿生病了在家好几天,我们就打个电话问候他,表示我们的关切和想念;假日,在街边、商店偶遇家长和孩子,主动和他们打招呼,热情而友好。
慢慢的我们发现,我们不经意间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点头,会使幼儿那么舒心、快乐和满足、愉快。因为这里包含着我们对孩子的爱,孩子也感受到了我们的爱。
爱孩子就是责任,因为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才会做得更好。
4.让孩子感受爱 篇四
儿童心理咨询:为何你拼命付出,孩子却感受不到爱?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有位妈妈,每天下班后,都会花很多时间照顾、关心儿子,督促儿子写作业、洗澡、吃饭、上床睡觉。这让她觉得很辛苦,同时也认为这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事情。她希望孩子能够从中感受到妈妈的爱和付出,能够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多年过去了,这个妈妈并没有觉得自己爱孩子的方式有任何问题,儿子也很乖巧。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出轨了,夫妻因此而闹离婚,丈夫愿净身出户,已搬离家。这时妈妈希望丈夫能够看在孩子的份上,念在多年的感情份上能够回心转意,要求丈夫多回来看孩子,跟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夫妻之间目前的关系比较复杂,爱恨交织,丈夫有时并不愿意跟妻子沟通、见面,甚至没法按先前的约定跟孩子见面,妻子感到很愤怒,也很绝望,感觉丈夫不仅抛弃了自己,连孩子也不管不顾了。有一次,妈妈就问孩子,“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分开,你愿意跟谁一起?”她打心底认为孩子会说跟妈妈在一起,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这七年里,爸爸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都甚少,而她则每时每刻全心全意地为这孩子付出,大事小事为他操心。
然而孩子沉默了,儿子并不想跟她在一起!儿子甚至开始不太愿意跟她说心里话,也不喜欢跟她呆在一起。妈妈认为家散了是因为爸爸的错(出轨了),但孩子似乎并不这样觉得,跟爸爸还是像以往那般亲热,有时爸爸把他接出去玩,他宁愿住在爸爸那里不想回家。
华南区专业婚恋家庭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机构
这让妈妈感到很痛苦,不仅丈夫离开了自己,现在孩子对自己的付出视而不见。妈妈就很困惑,觉得自己养了个“白眼狼”——你对他那么好,他并不懂得感恩,反而爸爸那么没有责任心,还做出了伤害家庭的事情,他却更爱爸爸。
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师徐文娇老师在咨询中了解到,这个孩子跟爸爸相处的时间确实比较少,以前他们夫妻关系好的时候,爸爸也是很少过问孩子的一些大事小事。但每周爸爸都会陪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以前孩子比较小,爸爸晚上会带着他去小区里玩,看见儿子很羡慕其他大哥哥骑车、玩滑板车,爸爸会鼓励儿子去尝试;孩子大一些后,更是亲自上阵,陪儿子一起骑车、玩滑板车;孩子更大一些,爸爸发现儿子好像挺爱运动的,有时就带他去一起打打毛球或游泳。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第一感觉是妈妈给孩子的自由和鼓励,不像爸爸那么多,所以孩子更亲近爸爸。很多人可能想,那就多陪陪孩子运动,多给孩子鼓励,母子关系就改善了啊。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看到很多妈妈带孩子出去玩,是怎么玩的呢?常常是孩子在那里乱跑,妈妈在一旁远远地观看,并时不时提醒孩子要小心、要注意安全。孩子确实很开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跟妈妈之间的情感链接并没有得到真正很好的建立。
当儿童心理咨询师了解到更多细节,就越能明白其中的缘由:这个孩子感受爱的方式是通过“精心的陪伴”。爸爸虽然日常的嘘寒问暖较少,但当爸爸跟他在一起时,爸爸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权威,带着一颗童心去理解儿子、陪伴儿子、华南区专业婚恋家庭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机构
共享喜乐,这一刻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一刻爸爸全心全意爱着儿子,儿子也全然的感受到了这深厚的爱。
而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总是盯着孩子日常的各种学习生活琐事,永远用一双担忧、警惕的眼睛盯着自己,孩子他感到很不舒服。也许大人们多次跟他说,妈妈这样是因为爱他关心他,对他的无私付出,也许道理上他懂,但在内心感受中,在情感的流动上,这些时刻他并没有感受到妈妈强烈的爱意,对比之下,他会觉得爸爸那种爱使他更快乐、更轻松,情感上自然更倾向于爸爸。
我们知道这个妈妈已经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付出、去爱自己的儿子。只是这种爱的方式可能不是孩子能够直接体验到的,不是年幼的孩子能够承受的。
简单地说,妈妈付出得越多,孩子就越感到窒息。不断掏空自己去爱孩子,也就越希望孩子能感受到,当发现往往事与愿违,做出了不符合妈妈预期的反应时,妈妈委屈、失望,甚至感到愤怒:“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还是不满意,你还想怎样?”。而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到的却不一样,他想得到的爱并没有得到,反而要承受妈妈的情绪。
儿童心理咨询师徐文娇老师认为,其实在各种亲密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中,我们容易用自己的方式拼命去付出,甚至学了很多招术,去讨对方“开心”,去“爱”对方。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努力了,对方却没有任何感觉,甚至会感到不满。这让我们深感困惑,“他为什么这么不理解我,不懂我的付出呢”、“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怎么看不到我的爱,怎么不爱我呢”。
华南区专业婚恋家庭亲子教育心理咨询机构
这时,我们需要停下来,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方法是否正确,以免“吃力不讨好”。好好琢磨一下,在这个关系中,是哪些时刻,哪些方式让对方真的感到很舒服,感到很幸福,有被爱的感觉呢? 有时我们不懂如何去爱伴侣,我们的伴侣他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方式自己最能感受到爱。不过,这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跟伴侣共同去尝试、发现,探讨、学习彼此最能感受到爱的方式,这样我们就爱得更轻松,对方也感觉惬意。
对孩子的爱也是一样,而且孩子他更多的是用心来体验感受爱,而不是通过头脑的理性思考分析出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人对自己的善意。这也是为什么言语的说教很难让孩子真正凑效的原因。
5.用爱心让孩子感受温暖 篇五
摘要:幼儿教育相对来说比较特殊,接受教育的群体在年龄、智力和心理感知等多个方面处于塑造期,做好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对整个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得幼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用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关注幼儿成长的每一环节,帮助幼儿接触新鲜事物的同时,感受到班级教育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关爱;教育
幼儿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教育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调整教育方法,满足幼儿实际需求。在教育中用爱心感受每一个孩子,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是幼儿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1.欣赏每一个幼儿
在教学中要树立这样一种观点,就是孩子不论大小,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孩子对老师的关注是十分第感的。在日常教育中发现,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的暗示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创造机会启发并引导幼儿参与讨论,让幼儿自己思考、判断,逐步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为了提升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关以正面激励为主,尽可能的避免消极的谴责性的评价,以免对幼儿造成压力,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导到不良心理,从欣赏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学习可以提升人格品质,这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2.从不同的角度去关爱幼儿
教育孩子首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忒点,幼儿受到各方面因素大的影响,不同于成人的接受能力和认识特点,当在孩子身上发生一些事情时,我们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觉得幼儿园这个集体是温暖、安全、老师是可以信赖的。在实际生活中,伙伴间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产生同伴间的冲突。一本好看的绘本只有一本,可是三四个孩子都想看,于是就争抢起来。这时的我们要适时地选择地适宜策略帮助幼儿要懂得分享,谦让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引导中让孩子把它当作一种有用的经验积累起来运用到以后的交往过程中去,我们要尽量不以老师的角色去评判谁对谁错,要相信孩子有解决他们自己问题的办法。3.教育的实时性
幼儿教育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物性,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从常规教育入手,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我们要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中,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好、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为幼儿的良好品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教育中的日常事物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样教学效果非常好,而且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实际的关爱,学习的积极性会不断增加。
幼儿对实际的实物充满兴趣,而且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认识,丰富多彩的范例可以使幼儿充分感受到美,也有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制作,幼儿完成的作品各具特色,玩起来也特别开心。在教授幼儿画“花”时,就把菊花、月季或者是牵牛花等多种花标本带进教室,创设艺术气息浓厚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边作画、边欣赏,寓教于乐,有效促进幼儿绘画智能的开发。4.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内容,通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来进行。感恩来自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幸福。教师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得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表现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地说声:“谢谢。”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经常对幼儿说:“我爱你们”,“谢谢”,“请”,“对不起”。幼儿也经常会用礼貌用语。现在听人都在议论:“现在的人变得越来越自私,只为自己着想一点也没有想到别人。特别是孩子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结语
幼儿园是幼儿的摇篮,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幼儿园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幼儿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深的作用,这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水性极柔,一丁点人力就可以使它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正由于从源头上的一丁点引导河流便有不同的流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所以更需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和教育使之受之不尽成为有用之才。用心教育儿童,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爱,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6.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篇六
一、让学习符合孩子的兴趣 就拿阅读来说,家里爸爸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识字卡片、《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幼儿园的课程中也有大部分课程、故事是为了学而学,根本没有考虑到幼儿是否喜欢、是否适合,这样做,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学习机器,倍感压力,更别提什么学习兴趣了。我们应该给与孩子一些自己的阅读空间,让他们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我们班的孩子们很喜欢宫西达也的《我是霸王龙》系列绘本,也许绘本中的教育意义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孩子们在不断的与同伴、老师阅读并分享书中内容的时候,他们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一次,在看《你真好》的时候,涵涵就跑来对我说:“老师,我觉得霸王龙一点都不坏,因为它对朋友很好,他还给薄片龙吃红果子,每天还陪薄片龙一起玩,我也愿意当他的朋友的!”我震撼了一下,在讲述绘本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提及任何有关于故事的情感教育,可是就是在孩子们互相分享、讲述、交谈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绘本中霸王龙与薄片龙之间的友情,体会到了霸王龙对朋友的友好。我想,只有孩子们喜欢,才会发掘出更多读书的快乐,才能爱上阅读,让阅读变的有效。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的氛围
我想大家都看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时候贪玩,模仿性强,孟母几次搬家,最后选定学堂旁边,就是觉得这个环境适合孟子,能让孟子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同样的,要让孩子们喜欢学习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首先我们老师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在我们幼儿园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幼儿个别化区域活动与角色游戏就是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快乐学习的氛围。
三、多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
7.让孩子感受爱 篇七
“十年前, 火箭发射的那一刻, 我和所有中国人一样, 内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那年我23岁, 就是那个时候, 那个在我心里早已扎根的、关于蓝天的梦想变得更加迫切, 我也想冲出大气层, 去看看太空中那个神秘的世界。”“太空女教师”王亚平与孩子们分享了“飞天梦”带给她的动力。知名人士的梦想故事, 讲出了梦想需要艰辛付出的道理。而普通人的追梦历程, 更让同学们体会到梦想的真实与美丽。“虽然伴随着疼痛, 但我想跳出更美的舞蹈, 我会带着梦想和生活的希望, 努力勇敢地生活下去!”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最美舞者”廖智那带着泪水的微笑, 深深印在同学们的脑海。她忍住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 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 一个月后重新开始圆“舞蹈梦”。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于长学说, 希望美好的梦想在每个孩子的童年播种发芽, 最终助力他们成就精彩人生。
8.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妙 篇八
我们绝大部分家长在幼儿的音乐学习中仅仅扮演了一个学习条件的提供者角色,即为孩子的学习投入资金、寻找专业人士的指导,卻没有意识到自身也应在孩子的音乐学习中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孩子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许卓娅教授曾跟我谈起她在美国留学期间的一段经历。当年许老师曾经和她做homcstav那家的女儿一起在大学学习音乐。有一天两人一起听完一个幼教专家的讲座后,那个美国姑娘很激动地一定要给自己的妈妈打电话。她想告诉她的妈妈,过去她一直以为她之所以会学习音乐是由于受到在乐团工作的父亲的影响,今天才知道其实最重要的影。向来自母亲:就是从小母亲和她一起愉快地哼唱歌曲的时候,她逐渐喜欢并爱上了音乐。而她的母亲也发现,在女儿借回的幼教专家的讲座录像带中,教授讲的一些让婴幼儿学习音乐的方法,实际上以前的人们都很自然地做过,比如一边愉快地哼着歌曲一边把孩子抱在腿上颠。这也许说明,虽然我们的前人并没有非常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但是今天的人们在走了一圈“遗弃”“重拾”的弯路后发现,有的东西对孩子的音乐学习来说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通过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妙而培养、建立起他们热爱音乐的深厚情感。
孩子并不会生来就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感动,他们对事物的感受实际来源于周围成人的影响。一个让孩子信赖的大人,如果看见一只兔子便说:“好可爱喔!”并且抚摸它,那么孩子也会自然地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反之,如果大人惊恐地尖叫:“畦,别碰到我!快走开!”或者厌恶地说:“脏死了!”那么,孩子以后也很可能会对小动物产生恐惧或厌恶。因此,要让孩子喜爱音乐,成人自己首先得表现出喜爱音乐,并帮助孩子切实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体验音乐带给人的快乐。有一段时间,为了教学生一种日本的手指游戏,我在家里看着光碟备课。儿子开始在一边好奇地看着,我也没要求他学。有时哄他睡觉前我也会边唱边做手指游戏逗他。有一天他突然跟着我做了起来,动作虽然稚嫩,却也有板有眼,还模仿日语的发音哼唱,有的居然挺准确。现在这已经成了我们母子俩常玩的一种很愉快的游戏。
9.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健康的父爱 篇九
一般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现象:无论是打骂或是严厉的苛责后,都会在冷静下来后悔,于是采取种种方式加以弥补,比如给孩子买东西,或是带孩子看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但大多数父亲都宁肯用行动表示内疚,而不会亲口向孩子道歉。
或许父亲们都怕在孩子面前失去尊严吧?总之,许多人认为认错或道歉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因此孩子,特别是儿子也会从父亲那里得出“决不认错”的经验。
当然,我们不好去让父亲们一定低下头来忏悔,本性难移,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发烧,这些都是千古教条,不易改变。
不过我本人却是个例外,从儿子生下来到现在(8岁),我已经正式向他作过不下五次道歉。那的确是因为我的过失,因我的情绪失控而让他受了委屈,或是因我的不小心而让他摔了跟头……,我为我的过失诚恳地向儿子道歉,但事实证明,我并没失去什么,相反,我受到儿子和妻子的尊重,因为我也会向妻子道歉。
向亲人道歉算不上美德,倒应该是一种常态。比如当我和妻子吵嘴的时候,如果她有一句话说中了我的要害,真的让我感到那就是我的问题所在,我会当即止住情绪,让自己静止片刻,然后对她说:“你说的有道理,我的确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一般情况是:当即,我们的发作会止住,就算妻子的余怒未消,可能继续唠叨几句,但战争即会终止,大家不会再怄气——即使是当着孩子的面,也会如此。问题是,我不觉得我丢了面子,因为对方不是外人,是把生命托付给我的人,在他们面前,又有什么可保留的呢?
重要的是孩子看到这一切后,不单会生出“向爸爸学习”的心,还会传递给他一种“变通”和“调整”的智慧。
为什么?因为孩子眼中看到的和大人不同,当他看到父母吵嘴或对他严厉时,感受到的是气氛的紧张,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感,他怕局面失控,因为失控就是暴力或分裂,那对他来说才是真正可怕的结果。因此,通过道歉(或示弱)便可化解气氛,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调节气候”的方法,是控制局面的手段,是让大家休战、平和的技巧,就像一个有经验的司机,当汽车失控的时候,会冷静地采取措施,让一切转危为安。
因此,道歉有时候是一种智慧,特别是对孩子。但一味地示弱就会变成没有界限,有时候还会为孩子留下一个“阴盛阳衰”的经验。那么,他们也会记住这个经验,将来成家时,同样会如此。
所以,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分寸,一般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严厉而不镇压
特别是当孩子因得意忘形而失控的时候,有时候会惹祸,此时,父亲一定不能真的发作情绪,要知道,惹祸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是暂时性的,连大人都有失误的时候,就更别说一个孩子。那么此时,表演一下权威性是可取的,不是苛责和打骂,而是表情严厉一些,采取审视和注目,有点像首长下命令时的状态。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别真正吓坏他(她)”的分寸。
比如我的儿子期末考试的语文成绩是99分,因一个字的小马虎,显然那是不该错的。当他告诉我时,我们正在吃饭。听到后,我的语言和表情不再在丰富,保持了几分钟的沉默,这时儿子会有感觉,于是他非常老实地吃着饭,话也不再多。
气氛酿成后,不要急于说教,因为儿子正感受着恐惧,一个不安的人不会冷静地听取意见,进而,如果经常在吃饭时令他恐惧,他的胃肠道还有可能出问题。但沉默本身一定会有一个效果——他会安静地吃完饭,而且比平时吃的干净,还会主动去洗碗、漱口。
我儿子就是这样,之后他静静地回到自己房间,大声读起课文(以取悦我),此时,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一定要装作“领他的情”。于是我的目光变得温和,点头夸他的课文读的好——但错误的做法是:剥夺他吃饭的权利,骂他或打他,或命令他站在一边反省(体罚)。要知道,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不管犯了什么错误,都不要破坏他的身心健康,即不要破坏其正常的生活习惯,更不能发作时不顾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而羞辱他或以各种形式情绪化,比如哀声叹气、摔东西或摔门就走,也不能把战火引到爱人身上,什么“都是你平时娇惯的结果”,或“你怎么把孩子教成这样”,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过失十分严重,自己导致了家庭战争和家庭分裂,自责感会引发罪恶感,从而形成刺激,导致如考试怯场、厌学等,甚至有可能引发抑郁。
二、行动而少唠叨
这是父亲的专利,严格上说,孩子并不太在乎母亲的唠叨,因为女人唠叨属常态,孩子再烦也不会过于恐惧。而父亲一但唠叨起来,那就是要比严厉的训斥更令孩子胆怯了。
为什么?因为一般母亲唠叨的时候会从生气变成伤心,伤心时就会软下来,孩子只要去哄便可化解。但父亲唠叨时一般会越说越气,然后会演变为动手,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不断地吼叫,然后上前扑咬……,试问,有哪个孩子在这头雄狮面前不会肾虚?!
因此,父亲最好尽快采取行动,表达方式,首先是问为什么会犯错,一定要让孩子诚实表达,而且父亲要接纳孩子所有的想法,不横加指责或不屑一顾,而是要静静听完,然后分享自己当年同样或类似的经验。
采取行动当然最好不以打骂呈现,而是随着孩子的状态调整(不是任自己发作而不可收拾)。因为父亲再生气,有一点一定要知道,他是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是弱者,因不懂而犯下过失,其中主要责任在父亲自己(养不教,父之过),是自己平时没有防患于未然,现在父亲只是在补救,而不是让孩子全部负责。
那么,行动当以“阴转多云”,再“多云渐晴”为宜,这是一个自然的转化过程,孩子不会感到突然,这会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不让他“生吞”,或从父亲那里学会急于给自己或某人下结论。最主要的,还传递给孩子,特别是儿子一个重要技巧:调节关系。试想,当他长大成人后,在一家单位也许会因某事惹领导或同事不悦,就像童年在家的感觉。那么父亲一旦教会了他如是转化,他也会将此带到以后的工作环境中,如果夫妻之间有这种转化,那么孩子将来的夫妻关系也不会太成问题。
三、引导而不指责
当我儿子不爱写作业时,我一般会以游戏的方式将他引入学习范围。比如加减法混乱时,我会跟他玩买卖东西的游戏,那么付钱与找钱,就会把加减法放进去,实践结合理论,激发其兴趣,以后买东西时也会多了份经验。
语文的功夫不是作业,而是平时,比如我会跟他一起分享图画书,有时候给他念,也请他给我念,例如他对动物感兴趣,那么我就请他念有关老虎的一段,他边念,我边装作惊讶,他感到我的反应,会更加起劲,不会的字也会记得清楚,这是为了满足他的成就感,一旦有了成就感,无论多大的男人,都会激发出创造力。
可一旦说:“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字都写错”,“你怎么这么马虎,脑袋里进水啦?”或“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背不下来,将来还能干什么大事?”,这些指责好比魔咒,孩子听到时,不仅感到羞辱(自卑的前提),还会十分“听话”,无形中履行这些指责内容,长大后真有可能成为你说的那种人。这个过程中,教他知道吸取教训,主动改正错误,而且不放过自己的马虎。
四、决不可打骂
当“打是疼,骂是爱”成为孩子与家长的互动方式时,孩子就会接纳这个程序,那么他也会在生活中加以执行。
因为爱就是打骂,而打骂意味着皮肉之苦和羞辱感,这些会令一个人恐惧和愤怒,所以当他也对某人产生好感时,就不会离他(她)太近(以免受苦)。这,就是分裂,就没有真正的信任与和谐。
当一个人处于分裂状态时,就不会完整,不完整的人不仅无法良好地完成团队配合的项目,例如足球,也不会与领导产生实质的和谐关系,甚至会波及到配偶及同事,及其子女——因为亲近(爱)意味着羞辱与打骂,所以还是离得远一点为好,这也许就是“距离产生美”的道理吧?
正确的程序是“爱是安全,是尊重,是拥抱,是接纳”,让爱就是爱本身,而不是暴力,这才是逻辑中的正比关系。比如美国总统华盛顿与罗斯福,都是因为父爱而造就出他们的博爱之心,父亲是教人“立业”的,而立业主要就是人缘,人缘不好,任你再好的本事也不能施展。好的人缘不可能呈现为“打骂是爱”,因此,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夫妻关系,一句话,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比较高的生活质量,父母都不可再打骂他们了。
五、再忙也要陪孩子
让老人替自己代孩子不可说是一种错误,但后果往往是:你的孩子也许适应了老人的生活习惯而令你苦恼。除此之外,孩子也会因适应老人而比较懦弱或过于放纵。那么,这究竟又是孰之过呢?
你可以说,是因为太忙而无暇兼顾。可孩子的成长可不看这些,他们也不可能理解这些,如果理解了,那么小大人就会出现,力不从心就会等着他(她),到时候会更加麻烦。
我有一天晚上12点多才到家,第二天上午10点还要去电视台做节目,于是次日醒来,先跟儿子一起洗漱,吃早点,然后让他坐在我的二等自行车上出去买菜,这一切完成后,我就出发了。虽然比较累,但相信天下的父亲都有一个定论:我们活着干吗呀,还不是为了他们健康成长?!
为此,让孩子感受到你心里有他(她),关注着他(她),并与他们有所互动,抓紧时间交流,再忙,父爱也跟上了,我们也不会有所遗憾。
因此,高质量的陪伴一定要跟上,就算时间较短,也一定要让儿子跟着爸爸玩几次,较量几个回合,感受一下父亲的力度及保护,这样,儿子也会从中学会作一个男人。女儿呢?则更不能没有爸爸的拥抱和关注,这至少会直接影响到她将来怎样判断男友。
10.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春天论文 篇十
【摘要】作为孩子,他们渴望老师真心地关爱他们,渴望老师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渴望老师用积极的心理意向激励和期待他们。在课堂上,那一双双争先恐后高举起的小手都是想争取一个个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的尝试,他们像孕育在土壤中等待发芽的种子,一旦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呼唤,就会萌动、滋生、茁壮生长。
【关键词】关爱;赏识;激励
在阳光教育活动中,我们尝试着用阳光和微笑去尊重,赞赏和激励学生那种稚嫩幼小的心灵,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营造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氛围。课堂上教师应风趣、随和,没有一丁点架子,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放纵”,有问题的举手,有感想就站起来说,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间,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出黑板报;和学生一起畅谈未来和人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午,只要有可能就与学生一起共进午餐……
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蹲下、坐着、站着、说话,虽然只是说话姿势的不同,但蹲下来,学生就会觉得你同他一般高;蹲下来,就能原谅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错误,蹲下来,就能和学生推心置腹;蹲下来,就会觉得学生了不起;蹲下来,就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蹲下来,就会使学生觉得他们的老师是那么的伸手可及,只是他们可爱的大哥哥、大姐姐、大朋友,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自由自在地学知识、学技能、学做人的道理……
要走进学生心灵的芳草地,我经常与学生接触、沟通、谈心、活动、游戏,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兴趣、苦恼等,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当学生犯错误或考试成绩下降时,我总是从理解、尊重、关怀出发,给学生以温暖的疏导和教育,这样会使学生因感激“老师瞧得起而努力向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学生生病时的细心体贴,学生生日时的小小卡片,学生进步时的一块糖果,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要让学生兴奋,激发内在的动力,诱发追求成功的愿望。都愿意接近自己的老师,从而接近老师的知识,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2.学会赏识每个学生
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教不会的学生。不论是“金凤凰”,还是“丑小鸭”,他们都渴望老师赏识自己,赞扬和肯定自己。
威廉?杰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而且,随着岁月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热。对此,也许我们的老师并不在乎,但我们的学生都很看重。一个信任的微笑,一次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足以驱散他们沉积在心底下的自卑阴影,可以找回他们失落已久的宝贵和自尊,可以校正他们迷失了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唤醒他们早以尘封的潜质和潜能,可以诱发他们心中萌芽的创造的冲动。 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我们可以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作为教师,我们应深知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显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亦或其外表包裹着的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则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不拐个弯想一想,另换个角度看一看?
只要我们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观照我们的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就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谆美的心情……。
3.选择合适激励方式
中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还比较低,他们主要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可塑性很大。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方式,帮助他们树立和维持好胜心、自尊心、自信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让各种外在的激励方式,通过学生内在心理的消解,以促进激励效果的实现。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中学生自我判断能力相对较弱,他们的行动依赖于承认的判断。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扬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鼓励,只要教师和家长认为是对的事情,他们都会全心全意地去做。而争上游,当先进;是他们获得老师赞赏的有效途径。我们在班上设立各种奖励,学习的、卫生的、纪律的、劳动的、学习进步的、体育的、文明道德的,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就是对自己有有信心,它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自信是在童年时期建立的,但建立了良好的自信心也会因很大挫折和失败而变失;因此,我们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和维持。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指时刻不忘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格、尊严和声誉,自尊心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儿童都为避免受到谩骂、殴打、讽刺、嘲笑和挖苦而努力发展着。
这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关爱之心,还要在学生间建立一种融洽、友善的同学关系,相互尊重、友爱相处,不歧视同学。
4.注重教师言传身教
教师无少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无声地教育学生,不在潜移a化地影响学生。
我总是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感情站在课堂上,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地讲授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受到感染,精神饱满地跟着我的“指挥棒”转;时而点头微笑,时而迫不及待地回答我的问题,精神振奋,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其教学效果也是最佳的。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高尚的师德,又要有优雅的谈吐,潇洒的风度;既要有精湛的学科知识,又要有渊博的学科以外知识。能熟练地驾驭教材,灵活地运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讲课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有效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11.请让孩子感受故事的完整 篇十一
伊万·波墨,法国最为杰出的童书大师之一,龚古尔儿童奖、巴黎市政厅奖的获得者,法国有3所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他的画笔之下,《希腊神话》系列借由电影闪回式的视角,侦探小说般的收放有度,使现代生活与古希腊神话交融在一起,重新成为孩子与这部璀璨、不朽的文学遗产的纽带。
伊万·波墨,对法国众多孩子影响至深的童书大师,他创作的绘本《希腊神话》系列有着自己独特的讲述故事的方式,他尝试完整地给孩子讲述这部神话,向孩子传递真实的信息,而不总是只表现虚荣美好的那部分。对于希腊神话,很多中国的成年人也并不十分熟悉,但我们都知道那些童话里确实有很多残忍、可怕以及违背伦理的故事,比如俄狄浦斯的悲剧,血流成河的特洛伊战争。伊万在绘本中原本地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他是怎么想的呢?
还给孩子完整和真实
回想自己的童年,伊万说自己成长在二战刚过的年代,家里并没有什么书。他妈妈工作上的朋友——莉莉姨妈,有一年,送了他一本世界神话大全。伊万被里面的故事迷住了,尤其喜欢忒修斯和俄耳甫斯。在伊万自己做了插画家后,发现改编给青少年看的希腊神话故事无一不是删节版,读起来太过温和甜腻,并没有把故事中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和大起大落的戏剧性情节表达出来。从而他有了自己创作一版给儿童看的希腊神话故事的愿望。伊万说:“希腊神话讲述的就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坎坷,有必要完整地呈现给孩子。”
引发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伊万非常不满那些以说教为目的而编写出来的故事,虽然他也知道那样的童书总能获得市场上的成功,但是他认为这样的书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什么是人性的复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或命运。“希腊神话写得太好了,让一切都不动声色地发生,它的故事如此感人,使得那些禁忌和反叛元素看上去也仿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进入到了故事当中。”这就是伊万对希腊神话的理解,所以他也要用自己的再次创作,用委婉又极富力度的插画,让孩子加深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思考。比如在俄狄浦斯的故事中,他丝毫没有避讳“弑父娶母”的情节,但是他用流畅的画面叙述,让孩子“目睹”了悲剧发生的全过程,这反而会给孩子更理性的思考视角。
自己决定何时把神话带回人间
当问及伊万在陪伴两个女儿长大的过程中,是如何让孩子体验真实,以及我们可以推荐多大的孩子开始阅读这套绘本时,伊万特别强调: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会有各自的问题,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因此,他认为父母在养育和陪伴的过程中会有各自不同的经历,慢慢成为那个最懂自己孩子的人。所以,他不肯向我们传授自家的“养育宝典”,只是非常客观地说自己的女儿很小就可以开始看这套《希腊神话》系列了。至于何时可以让你的孩子开始从神话中感受“人间”,自己决定吧!
【让孩子感受爱】推荐阅读:
孩子不爱学习?教你8招让孩子爱上学习……10-07
学习手语感受爱07-09
感受爱珍惜情散文07-20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感受10-31
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09-29
让世界感受一颗友善之心作文10-29
让孩子认识自我09-09
爱吹牛的孩子作文07-25
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中感受成功的喜悦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