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

2024-08-30

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9篇)

1.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网络对中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们明显的感到,我们身边有越来越多人的使用互联网,而在这些人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我们中学生。那么,网络的魅力何在?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什么?网络传递的信息又裹挟着多少对中学生负面的影响呢?老师、家长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调查。结合已有的调查结果,我们对高一各班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经过近四个星期的收集与整理,总结出如下的调查报告。

课题成员: 宋艳东 郭海霞 张 涛 陈 璐 刘利冬 王 磊 组长: 宋艳东

小组分工:宋艳东、郭海霞:收集资料,整理并分类

张 涛、刘利冬:编辑调查问卷,收发并整理问卷数据

陈 璐、王 磊:整合资料、问卷,撰写报告

课题资料: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调查报告还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研究目的:1.通过调查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的利与弊 2.学习和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总结解决网络对中学生不良影响的办法

研究时间:2011.05.01~2011.06.01

研究地点:怀仁一中

研究对象:高一各班学生

调查方式:系统抽样(10人/班);问卷调查

问卷分析:1.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近74%的人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性 2.有56%的人认为,网络的利大于弊

3.只有10%的人对网络有较强的认识。能够自我克制,并且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使之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同类调查分析:

(问卷设计了22道题目,分单选、多选及问答,涉及学生上网情况及习惯,家长态度,对网络的熟悉程度等,总共收集到180人次的数据,扣除一些因素,实际有效数据应该有160左右。)

一、本次调查显示,初二学生中有48.33%的学生网龄多在一年左右,这说明中学生上网都是近两年才兴起的,也说明了网络在中学生中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网民”的行列中。正是因为网络与中学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与中学生的关系以及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有14.44%的学生有3年以上的网龄,说明仍是有相当部分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网络了,这可能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程度有关,也跟老师的上课情况有关。

在初二学生中家里没有上网条件的67.78%,说明大部分的学生条件还是有限,仍然依靠网吧及学校来上网。46.11%的同学每周上网一次,7.22%的同学每天一次,46.11%的同学每次上网的时间为一小时,6.11%的同学上网时间为3小时以上,说明还是有部分同学没办法自制,被网络的东西所迷,没有时间上的限制。19.44%的初二学生上网经常玩游戏,46.67%玩的是网络游戏,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诚然,在合适的时间,适度的玩游戏,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自己,做到劳逸结合,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有很多中学生却没有把握好度,把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浪费在网络游戏中,沉溺于其中而荒废了学业。同时,QQ等即时聊天工具在学生中也非常盛行,71.67%的学生上网开QQ聊天。10.00%的学生聊天曾经见过网友,这应该是在长期的聊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容易发生“网恋”现象等等。这些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同时15.56%的学生认为网络曾让他欲罢不能,69.44%的同学认为身边有网虫,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说明部分学生已经彻底的成了网虫,同时如果不加以引导,会造成很多现象的产生,学生成绩的下降,在玩网络游戏中暴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等,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71.67%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有影响,87.22%认为网上道德重要,说明学生还是能够认识到相关问题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陷在其中不能自拔,需要我们的家长,社会共同的关注,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引导。同时也有19.44%的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46.11%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这说明网络道德仍然是很重要的,很多学生将其作为发泄的一个场所,还是带着自己的一些主观的想法,没办法体会交流的乐趣及应遵循的一些规则,提醒信息技术老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这方面的一些引导。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就是不健康网站的问题。虽然我们这次调查中的数据显示只有4.44%的中学生曾经浏览过包含暴力、色情、反动等内容的不健康网站,但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学生受到不健康网站的影响,其影响对中学生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有的甚至会诱使中学生走向犯罪的歧途。同时有19.44%的学生是无意中浏览的,这说明我们的网络监管很是一个问题,总是会让学生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二、了解到:现在的家长大多都认为互联网是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如果正确的使用对孩子的帮助是巨大的。但真正鼓励和赞成孩子上网的家长却非常少,就算给孩子上网,也要严格控制其上网的时间和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对中学生该不该上网存在疑虑,担心网络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调查显示在学生的印象中:30.00%的家长对网络一点也不了解,63.89%的家长只了解一点点。这说明我们有家长还需要多多学习,这样才能够了解学生为何会对网络着迷,同时也能够与学生在日常中进行交流,也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引导。

另外,从问卷中了解到47.78%的家长禁止学生上网,21.11% 的学生假期可以上,开学后不能上网,说明家长还不是能够正确的对待网络,不能够对孩子有效的指引

课题结论:中学生对于网络应该辨证地看待,网络既有它的好的一面,又有它坏的一面。

有利一面: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据统计,到2000年7月为止,我国已有近1000家大中小学校进行了域名注册,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学校站点。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有害一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解决办法:

一、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二、加大力度,逐步实现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权益保护机构的网络化。

三、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

五、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六、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七、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附件1:

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多的走进了中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利与弊,为了进一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特做此调查。此调查问卷分填空和选择,共15小题。

一、请认真阅读并真实地给出答案。

1.你每周平均上网多少时间?___________。2.你通常上网的地点是?__________。

3.你玩网络游戏吗?__________。如果你玩网络游戏,最长一次玩了多久?___________。4.你从多少岁开始接触网络?_________。

5.你认为青少年应不应该花费时间在网络上?________。6.你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有帮助吗?_______。7.你有过利用网络观看不良内容吗?_______。8.如果让你一周不接触网络,你会习惯吗?______。9.你相信网络上的爱情吗?________。

10.总的来讲,你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利大还是弊大?_______。

二、请选出符合你真实条件的一项。11.你上网主要的目的是?()

A.聊天 B.玩游戏 C.浏览网上信息 D.听歌、看电影 E.打发时间 12.你有过包夜(通宵上网)的经历吗?()

A.从没 B.有过一两次 C.偶尔 D.经常 13.是否因上网有逃课经历?(任何课程)()

A.从来没有 B.有过一两次 C.偶尔 D.经常 14.你的家长或监护人对你的上网的态度如何?

A.坚决反对 B.必须在监督下进行 C.要求正确使用,避免不健康东西 D.无所谓 E.提倡多上网 15.你对网络的迷恋或依赖程度是?()

A.一天都离不开 B.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C.可有可无 D.完全不需要

附件2: 倡 议 书

同学们: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为我们的学习、交流以及娱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天地,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致使缺乏自律能力的同学通宵达旦沉湎其中,对学业、健康和思想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所以,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互联网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表达了我们的心声。在此,我们向全校的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道德的规范。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让我们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

439班五组全体成员

2.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 篇二

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已不可或缺,“网络暴力”现象也因其广泛的社会效应而成为舆论焦点。对于中学生群体而言, 网络暴力对其的负面影响和危害较其他群体更为严重。[1]本文选用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研网络暴力对该群体在性格培养、心理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并就如何减轻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中学生对网络暴力认知程度调查与分析

1.问卷调查

为掌握中学生对网络暴力认知程度的第一手资料,笔者拟定了7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1是否了解网络暴力; 2是否使用网络暴力语言及使用频率; 3怎样看待网络暴力语言;4怎样看待人肉搜索行为;5是否参与过人肉搜索;6是否受到网络暴力伤害;7是否同意倡导拒绝网络暴力等。并从某市第八中学和第一中学的初、高中学生中各随机抽取60名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

2.数据统计

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男生有68人, 女生有51人。对是否了解网络暴力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数据表明,了解网络暴力的中学生达78.8%,而非个别。对是否使用网络暴力语言及使用频率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数据表明, 中学生使用网络暴力语言的比例高达90.3%。

对怎样看待网络暴力语言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6.4%的中学生对网络暴力语言的使用态度较为模糊。认为网络暴力语言过于粗劣、伤人,应当禁止使用的仅占13.9%。甚至有9.7%的中学生认为使用网络暴力语言是一种正常行为。

对怎样看待人肉搜索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人肉搜索不应被禁止的占68.2%。可见,中学生对人肉搜索行为是否违法界定不清,对是非对错的判断模糊。

对是否参与人肉搜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2次人肉搜索行为的占2.6%; 2次以上的占1.3%,有96.1%的中学生从未参与过人肉搜索。

对是否受到网络暴力的伤害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3.6%的中学生表示受到过网络暴力的伤害,其中多为来自网络语言暴力伤害。可见,中学生受网络暴力伤害的面较广,尽管伤害较轻,但影响较大。

对是否同意倡导拒绝网络暴力的调查结果显示,78.7%的中学生同意倡导拒绝网络暴力,认为没有必要的学生占21.3%。

3.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了解到,网络暴力正不断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中学生对网络暴力的了解尚不明确,对其危害性处于知与不知的边缘;中学生普遍会讲一些带有侮辱性的网络暴力词汇,这反映出中学生易怒、 浮躁的性格特点;多数中学生不认同“人肉搜索”行为,认为其侵犯了隐私,用于正当行为尚可,但不应滥用, 这说明中学生已初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但对网络暴力的法律界限并不明晰,仍处于徘徊不定的状态。值得关注的是有近五成的中学生受到过网络暴力伤害,虽然只是受到语言的攻击,但仍可能对他们的心灵以及价值观带来深远影响。

● 网络暴力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是一个身处和谐校园的特殊群体,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敏感、脆弱、易接受新鲜事物是他们的特点,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下面笔者通过4个网络报道的典型事例分析网络暴力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1.案例分析

(1)网络暴力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案例1:2015年5月3日,成都一女司机在驾车途中,因行驶变道被男司机张某驾车逼停,随后被殴打致伤,警方公布的视频记录显示:被打女司机曾两次突然变道险些造成事故。该事件在网上引起强烈关注,众多网民纷纷指责女司机,发出“被打活该”“往死里打”等暴戾语言。[2]更有甚者对女司机展开人肉搜索,不仅其以往的开车不良记录被曝光,就连其开房记录也未能幸免。

据互联网调查,谴责女司机的网民占71.7%,其中16.8%为中学生。对人肉搜索女司机的行为,近五成的网民表示赞成,认为“就是要教训教训她”。该事件法院已有定论,但对男司机将女司机殴打致伤、网民人肉搜索其隐私、对其进行网络谩骂等行为持赞同态度的网民数量之多确实令人心寒。这无疑也透露出一些错误的理念,而这种错误的理念将直接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2)网络暴力对中学生个人心理与性格塑造产生影响

案例2: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目提供的素材为:一司机在高速公路上边开车边打电话,亲人劝阻但司机不听,司机女儿向警方举报,警方依照相关规定对司机进行处理。请考生依据该素材给司机或者警方或者女儿写一封信。未曾想到,该事情让众多高三学生“气急败坏”,居然把作文题目 “写给父亲一封信”的原型人物人肉搜索出来,并在她的微博上留了4万余条评论谩骂。其后,记者从高速交警方面证实,网民骂错了人。

此案例源自高考作文,91.6%的参与者为中学生。该案例反映出中学生易怒、 言辞激烈、断章取义、性格急躁、对事物缺少系统认知等特点。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中学生的性格塑造。

(3)网络暴力对中学生道德法制观念产生影响

案例3:2015年6月22日,网络上出现 “永新一群女初中生殴打一女生”的视频。事因:被殴女生为学生会干部,与参与殴打的2位女生为同一学校的初中学生,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产生过矛盾。该视频随即引爆网络,并持续升级恶化。事件中主要人员的详细资料被人肉搜索出来后,本人及其家人、亲友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报复行为,甚至一度出现了不雅视频。

人们在愤怒之余,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网络暴力行为,却很少关注警方行为。这在无形中给中学生灌输了一种 “出了事情不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通过网络暴力解决”的错误观念,导致中学生步入了道德法制误区。

(4)网络暴力对中学生造成伤害

案例4:2013年8月,14岁女孩潘某在网上发了条“权志龙的一场演唱会够C罗踢一辈子足球”的微博,被网民谩骂和人肉。网民不仅在网上展开口水战,还不断给潘某及其家人、学校打电话咒骂, 并到她家门口围堵。最终,潘母心脏病发,潘某被其父赶出家门,并被学校勒令退学,身心受到严重创伤。

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尚浅,承受能力很差,未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他们极其敏感,又相对脆弱。一旦被推上网络暴力的风口浪尖,产生的后果难以想象。

2.案例总结

据2014年度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高达23.8%,他们在校园里接受书本知识熏陶的同时,也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 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3]网络暴力不仅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更影响中学生塑造健康的性格,甚至还会对其造成人身伤害。

● 建议与措施

如何才能让中学生减轻或免于网络暴力的伤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努力。

1.社会、家庭环境

(1)教师及家长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中学生的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家庭,教师及家长的言传身教举足轻重。遇到网络暴力事件时,教师及家长应谨慎做到:1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事件真实性,全面、客观表达对事件的观点,提出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尽量不参与网络评价;2发现网络暴力时,和孩子一起,耐心分析网络暴力带给他人的伤害及可能触及到的法律问题, 明确态度,不能以暴制暴,更不能不加分析地跟风和转发网络暴力;3关心孩子, 关注孩子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睿智、 豁达、细心、宽容、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诚恳地与孩子交流,传递正能量。

(2)公众人物应洁身自好,做好表率

“追星”是中学生的一大特征。公众人物背后都有数量众多的粉丝,当粉丝们因意见不合在各网络平台上出现网络暴力行为时,公众人物的言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公众人物能正确引导粉丝们理智对待、宽以待人,并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不仅能减少这类网络暴力的发生,让中学生免受其害,还给他们传递了正能量。

(3)学校增设网络素质课程,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在中学阶段应该增设网络素质教育课程,加强对中学生使用网络及鉴别能力的培养,进行正面引导,促使中学生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2.中学生自身

(1)选择健康的减压方式,加强体育锻炼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征,让他们似乎找到了可以释放压力的“平台”。尤其是一些网络事件(如案例3)与他们产生共鸣时,他们便不假思索地参与到网络暴力中。

可见,减少网络暴力给中学生造成的影响,减轻其学习压力是关键。中学生应选择健康的减压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建立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沉溺于网络。

(2)培养高雅素质,拒绝低级趣味

中学生利用网络的初始目的是学习,而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因此中学生在通过网络学习时,应有意识地选择健康内容,拒绝浏览低级趣味、庸俗的内容, 因为低级、庸俗的内容往往有悖于道德伦理和法制,往往是网络暴力泛滥之源头。

(3)谨慎交友,防微杜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中学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在行为举止和兴趣爱好方面受同学和朋友的影响特别大。当前,低年龄段的刑事案件中大多数是群体犯罪的现象说明,中学生交友的选择十分重要,案例3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良师益友往往能带领自己天天进步,步步向上;而选择沉溺于网络的朋友,时间长了,免不了也受到网络暴力语言和行为的影响。

3.网络管理

(1)立法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 若无法律规范,势必造成网络暴力。要想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需通过立法来规范网络。

目前,我国已出台与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规定,但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对网络暴力进行更详细的界定[4],只有让中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人肉搜索、网络谩骂、 透露他人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是违法行为,才能让其远离网络暴力。

专家建议,言论自由既不能突破法律规定,也不能超越道德底线,更不等于豁免社会责任,因此应对个人信息圈定“保护网”,对“人肉搜索”制定法律红线。

(2)实行网络实名制度

网络匿名有着零风险和零成本的特点,是导致网络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在网络实名制下,任何用户在网上的言行举止均会受到监控,这对欲实施网络暴力者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一旦出现网络暴力,可以很快得到查处,从而有效减少网络暴力,减轻其对中学生的影响。 (3)加大网络服务者的审查、监管力度

不少网络暴力的发生是网络服务者审查、监管力度不强所导致的。如果网络服务者能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严格把关,将避免诸多网络暴力的发生。这方面, 国外对网络暴力管理的经验可以借鉴。

● 结语

中学生作为网民群体里的生力军, 身处校园,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叛逆、敏感而又脆弱,思想观念尚未完善,极易受到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该影响,网络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还网络一个健康、纯净的虚拟世界,只有这样中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摘要:近年来,中学生中接触网络的人数越来越多,网络暴力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频频出现的网络暴力事件更是将中学生教育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学生对网络暴力的认知程度及对待网络暴力的态度,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网络暴力对中学生的影响,并就如何减轻网络暴力对中学生的影响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3.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 篇三

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全球信息快速传播,知识的学习日益丰富。全新的思维方式,新奇的摄入途径为高校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面对网络这个新兴的载体与时俱进,抓住新技术带来的新的机遇,结合现有高校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文化发展的特点,开展全新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鼓励学生的自我研究性学习,加强学生的分析思辨与表达能力等综合人文素养的训练,是信息时代带来的新挑战。为此,本文以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形式,在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学习实际情况开展调查,共25个问题,共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有效问卷2104份,回收有效率为84%。对高校教师的网络生活、学习实际情况开展调查,共25个问题,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份,回收有效率为88%。

网络文化对高校创新教学方法的影响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创新教学方法面临的挑战 对学生传统学习方法形成的挑战。2104份学生调查问卷中,95%的大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师传授式教学方法,或曰填鸭式学习方法。98.8%的学生对新的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迅速。56%的学生表示对于网络提供的繁杂信息缺乏甄别能力,正面负面的信息全部接受。以上数据表明网络对大学生健康的成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不当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对学生道德观念与人生观的挑战。面对社会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97.6%的高校学生表示学习压力以及就业压力越来越重,网络成为压力释放的主要途径之一。63.7%的学生表示愿意通过网络逃避现实世界,遇到挫折时,在网络中寻求慰藉,并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并导致对生活信心的丧失。

对高校教育方法的挑战。99%教师表示都曾经和学生通过语音交流、谈心,启迪学生认知、掌握教学内容。但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高校学生通过网络摄取信息的速度和程度大大超过了教师,85%的教师表示传统的教育方法很难起到说服和教育的目的,这就给传统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挑战。56%的教师表示由于工作繁忙及部分知识结构老化,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导致信息技术素质薄弱的问题日益突出。36%的教师表示不能有效完成对学生思想动态及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把握。89%的教师表示与学生缺乏共同语言。23.4%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表示怀疑且信任度降低。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创新教学方法面临的机遇 网络文化为高校创新教学方法创造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平台,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97%的教师认同高校创新教学方法要与互联网相结合,承认网络会为高校创新教学方法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98%的教师表示学生的教育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是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的,网络的世界性为三者的结合提供了方便,使得三方面的教育融为一体。

高校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更新。98.4%的学生表示网络通过它独有的运作模式,运用其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单向式、直排式所引起的大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95.8%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多媒体交互形式及多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并希望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高校创新教学方法的时空被拓宽。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教育方法被彻底颠覆,互联网推进高校教学方法向深度和广度延伸。93%的教师和81.3%的学生认为网络文化为二者间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也为家庭、高校、社会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纽带,使得原本闭塞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方位、开放性的三维立体教育空间,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真正的互动与交流。

高校创新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由于网络的特殊交流模式,使得相互间的交流不受年龄、性别、资历等因素的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更加真实、平等。99.6%的学生表示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畅所欲言。82%的教师表示可以通过网络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思想动态,利于其制定出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启发学生,做到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创新教学方法的内容更加丰富。93%的教师认为网络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最新的、最值得学习的国内外最前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相关资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育教学资源。86%的教师表示从网络中找到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新的课题,68%的教师表示网络激发了自己对于更深层次教学的研究兴趣与探索。

加强和改进高校创新教学方法的对策

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利用网络文化,切实提高高校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效率。

利用网络文化,针对学生开展导学式教学法。网络文化为学生自学提供了这个平台,67%的教师表示曾经通过发帖、回帖的形式和学生进行交流。23%的教师表示在学生遇到单独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经常而广泛地发布具有引导性和指导性的“帖子”,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

全面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开展互动式教学。64%的教师表示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学生的生活,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结合其平时的表现,能够及时调整对其进行的教育方案,和学生建立更加高效的思想沟通桥梁。84%的教师认为沟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重要的是双向的信息交流可以达到互动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开展案例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解决了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的双重任务,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95.8%的学生表示愿意通过改变传统教育中的单向式、灌输式模式,为自己的学习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利用网络的针对性,开发模拟式教学法。99%的教师认同网络教学成为模拟式教学法的首选。另外网络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交流模式,师生间通过其平等、隐蔽的特点交流,克服了直面交流的弊端。97.4%的学生表示愿意在网络中通过直言不讳的发言、研讨来解决问题。这表明网络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

4.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 篇四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

《网络游戏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报告

1、组员分工:

组长:屠杰

组员:屠杰 沈威 安磊 姜明秀 刘汉儒 李翰卿

资料收集:沈威 安磊 姜明秀

实际调查:屠杰 刘汉儒 李翰卿 讨论研究:全体成员

撰写报告及论文:屠杰

2、主要研究内容:网络游戏对中学生的各种影响的原因 3、制作过程

第一步:简单了解网络游戏(1)

何谓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缩写为 OnlineGame,又称 “ 在线游戏”,简称“ 网游”。指以 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相当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

(2)

其深层定义

网络游戏区别与单机游戏而言的,是指玩家必须通过互联网连接来进行多人游戏。

一般指由多名玩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虚拟的环境下对人物角色及场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以达到娱乐和互动目的的游戏产品集合。

而单机游戏模式多为人机对战。因为其不能连入互联网而玩家与玩家互动性差了很多,但可以通过局域网的连接进行有限的多人对战。

网络游戏的诞生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中的网络游戏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

网络游戏的诞生让人类的生活更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的生活的品质更高,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

第二步:研究网络游戏(以下简称“网游”)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原因 1、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原因: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飚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大多数游戏告诉青少年的却是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和勾心斗角,这些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2、由于目前的网络游戏大多是收费游戏,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个弊端——“金钱问题”

原因:网络游戏的内容不外乎练级和买装备,然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上网费也在不断增高。而且,玩游戏所需的游戏卡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充值。这在无形中给中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

当学生无法承受负担时,他们便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其中包括暴力抢劫、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单在我国,就有不少因为缺少玩游戏的资金而引发的违法事件。

3、国外不良文化的入侵

原因:从调查表中看到,目前倍受中学生青睐的游戏大多是外国游戏。目前网络游戏业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而日本人在设计制作游戏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把自己的世界观融入其中,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日本的民族文化中的不好的一面也被带入了游戏之中,这无论对游戏界还是整个世界的年轻一代,特别是中学生都会有负面的影响。

从武士道精神到神风敢死队,从赴日劳工到南京大屠杀,从泡沫经济中的超高工作压力到世界顶尖水平的 SM。现在,游戏中也隐隐约约的体现了出来。这真的无法不让人担忧。

现在的游戏中,对关于人体改造等内容似乎非常的热衷,其中以日本人为最,而且其中不乏大作。《生化危机》系列、《最终幻想 7》、《寄生前夜》系列等都是其中的名作。不出名的游戏、漫画和动画作品又何其多呀。《生化危机》中的生化武器不得不让我们想到抗日战争时期可怕的石井部队,不得不想到那些被用来作实验的中国人是如何受到生化武器的毒害。这是不是对人性、人格和人权的不尊重呢?很多青年人在玩游戏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有这个问题。随着网络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想到还没有完全定性的中学生很容易跟着自己的潜意识走,如果长期沉迷于这种游戏就很可能会被另一种价值观和对人性认识同化,后果真的很难想象。

4、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1)、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原因:最新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会遏制儿童左前脑的正常发育,而且特别影响儿童的早、中期智力开发。日本科学家对成百上千名玩“任天堂”游戏与其他只做简单、重复性算术题的学生脑部活动水平的检测分析发现,计算机游戏只刺激了与视觉和运动有关的那部分脑的活动,而算术则刺激了负责学习、记忆和情感的大脑额叶左半球和右半球的活动。我国医务工作者对部分 7 至 18 岁学生进行的脑像图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长期的坐于电脑前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各种疾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2)对心理和精神健康的危害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原因:由于爆破、枪杀等恐怖镜头频繁,许多中学生玩家常常情绪不稳定,失眠,有时发生知觉错乱现象,对极其重要的事物会茫然无所知觉。对声音极度敏感,即便轻微的声音也会激动得心跳、冒汗。长期如此,还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症!

得心跳、冒汗。长期如此,还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症!

5.对学习的影响。

原因:从网上得到的数据显示,在大多数中学生网络游戏玩家中,有 80%的同学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在这 80%中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是因为玩网络游戏而成绩下降。这些同学之所以成绩下降是因为太过于沉迷于游戏中,几乎无时无刻不想着游戏中的情节,想着如何去战胜别人,如何多练级数,甚至于如何去盗取别人的账号等,长期地不思学习,以至于成绩下滑

原因总结 1、现在网络游戏设计都是根据学生好奇冒险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场面惊险刺激,游戏一关接着一关,引着你要玩下去,要想“通关”,就得连续“奋战”。这虽不像对烟、酒、毒品等物质的依赖力量大,但在虚拟世界的信息刺激下,玩者普遍会感受到在现实世界体会不到的快感,随着乐趣不断增强,就会欲罢不能,久而久之成瘾。

2、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轻松的心理需要网络游戏

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有着强烈的厌学情绪,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特别当无法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就会开始逃避,为摆脱“弱者”地位,寻找能够满足成就感的替代品。网络游戏恰恰能给他们作为强者的愉悦感。

据调查得,大多数女生对网络游戏没有兴趣,相反,班里的男生们却都对网络游戏非常迷恋。在他们的圈子里,关于网络游戏的术语是他们的“行话”,谁的游戏技巧高,谁玩得游戏多,就会受到更多的“尊重”。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就会努力“钻研”,从而不自觉地沉溺其中。并且一周内玩游戏在 5 小时以上的有 72.9%。

第三步:研究网游对中学生的正面影响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根据我们查到的资料,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 20%,英国为 15%,中国仅仅为 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

上网的诸多有利之处

我们就这个问题在班里进行了调查,得到了以下网游对中学生的良好影响现在很多网游都以历史典故(例如“赤壁之战”)或文学著作(例如《三国演义》)为题材,玩网游时还可以潜移默化的了解这些历史和文学著作有很多的对战类网游,在玩时要想赢不仅耀要会玩还需要用智慧来使战斗高顺利,应对战局时要快速的随机应变,这可以间接的锻炼智力和反应速度中学生学业繁忙压力大而无处发泄在虚拟的世界里适度的放松一下,就可以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深受广大玩家喜爱的《魔兽》

第四步:组员发表对课题的想法(只摘录了三位组员较为具有概括性的发言)

组长屠杰:个人觉得网游的影响对中学生来说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中学生自身,不可否认现在的网游不良因素颇多,打打杀杀到处都是,可是这些游戏大部分是一个套路:玩家扮演的代表正义的主角杀掉代表邪恶的 BOSS 还世界和平……….这种套路所表达的核心是主角的正义而非单纯的“打打杀杀”,沉迷于打打杀杀的玩家只能说是自己的思想过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问题”

李翰卿:适量的玩玩网游并不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往往受到不良影响的是过度的迷恋网游的人,这种人往往自制力低下。统一组长的说法“人的问题”

报告文档·借鉴学习安磊:现在的网游不可避免的都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在里面,可是我们中学生就只能敬而远之丝毫不去接触吗,我不这样认为,不管好坏我们都应适当接触这样才丰富我们的阅历免收不良影响。

一位网友的想法: 我是一个网友,我玩的是魔兽世界。也说不上来是好还是坏。做为一个学生玩游戏太多肯定不行,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

但是,在我十分郁闷的时候给了我快乐,我的课为它挂了好几门。现在好多了我可以控制自己少上甚至不上。我在努力摆脱网游对我的吸引力。

彻底摆脱有点难,这个过程是对我的一中锻炼吧。玩网游本来就是意志力薄弱的现象。通过逐渐放弃的这个过程也可以对自己的意志力其一定的作用吧。

研究结束

第五步:总结研究结果

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包括我在内的六位组员都对网游的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六位组员都是很“资深”的网游玩家,不过我们并没有受到网游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因为我们玩网游纯属娱乐的态度。我们会继续保持的同时去影响身边的人不受不良影响,虽然我们并没有探究出解决所有不良影响的方法,但我仍旧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是成功的,我们了解了大部分的网游的影响同时明白了今后对网游的态度:快乐的同时要把持住“度”。我想这个态度会改变网游对我们的影响。

组长特别感谢:

5.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 篇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社会实践调查——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用亲身经历体会到了日益发展的科技及网络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发展飞速的社会,尤其是网络科技,它已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取代了很多传统的东西,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即网络文化。作为思想最为活跃,接受能力最强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他成为了一种潮流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对于90后的我们,他更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无可取代的作用,我们学习、聊天、娱乐以及购物等各种日常生活的活动都离不开他。而“网络文化”更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形式,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目前,这一新兴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迅速普及。“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来势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究竟网络对我们大学生又怎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对河北工业大学的同学们做了“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

2.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力。

3.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二.负面影响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

三.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有70%的男生带了电脑来校,同时女生也有75%带了电脑来校,当问到查资料首先选择的方式时,85%的学生选择在寝室的电脑上或网吧等场所而不是在图书馆。这几项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对大学生上网问题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学校没有为学生上网提供应有条件,没有提供应有的指导。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和对网络认识的滞后及网络化环境的缺失构成尖锐的矛盾。一切都在有待改善之中。

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大学生们对此都很少关注。调查问卷中,“你上网的时间大部分花在什么上”: “QQ、MSN等聊天” “看电影”“听音乐”“网络购物”“玩网络游戏”等选项都有过半的同学选择,而“查询资料”却仅占19%,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聊天、娱乐、游戏。同学们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四小时以上的占39%,二至三小时的占29%,显然,同学们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调查还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上网,在问到“你的网龄有几年”时,“1年以下”占6% “2~5年”占44%,“5~7年”占28%“7年以上”占22%,并且男生网龄普遍要长于女生,在问到“你最早接触网络的时间”时 “小学”占43%,“初中”占34%,“高中”占19%,而“大学”只占4%,可见我们90后这一代都比较早的接触了网络。

在问到“你觉得当今的网络世界的秩序怎样”时,“混乱不堪”占21%,“总体运行较平稳,问题是少部分”占58%,“秩序井然”仅占2%,“没感觉”占19%,看来,同学们对网络的环境还是有一定担忧的。

在问到“网络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时“十分重要”占25%”, 比较重要”占52%,“重要”占19%,“不重要”占7%,网络是同学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当问到“是否因为有了网络而丢掉过一些没有接触网络之前的兴趣”时,选“是”的41%,选“否”的占59%,当问到“是否有意学习某种电脑技能?”时“有想法但实际行动不明”占60%,“做过但持续时间不长”占29%“一直坚持在做”占11%。

当问到“你身边是否存在因上网影响其他同学正常生活的现象?”“有”占 57%,“很普遍”占22%,“没有”占31%。当问到“你觉得网络的发展对你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很大”占50%“有一点”占36%,“没有”占5%,“说不清楚”占9%。

当问到“你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怎么看?”“非常反感”占51%,“没什么,很好玩”占7%,“别人都在骂,所以我也骂”占5%,“无所谓”占37%。

当问到“你会相信发布在网上的那些公共信息吗?”“相信”占6%,“不相信”占11%,“不全信”占83%。

当问到“你认为网络游戏是?”“刺激过瘾”占15%,“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成就感”占21%,“无聊,浪费时间”34% 占,“没玩过,不好说” 占30%。

当问到“你喜欢使用网络进行心理测试、占卜吗?”“喜欢”占8%,“不喜欢”占45%,“偶尔尝试一下”占47%。

当问到“你怎样看待网恋呢?”“赞成”占7%,“不赞成”占47%,“无所谓”占46%。当问到“你对现代网络文化的看法是?”“先进且重要”占14%,“良莠不齐,有点用”占74%,“无用”占10%,“无用且有害”占2%。

当问到“你参加过人肉搜索、恶搞图片等活动吗?”“听说的很多,但是从不参与”占60%,“参与过一些”占17%,“什么是人肉搜索?”占21%。“是的,已经养成习惯。”占2%。

6.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 篇六

一、由调查可以看出

1. 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 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二、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三、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 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2. 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 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 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 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四、网络文学的兴起有一定原因。据心理学家分析,青少年在成长期都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他们追求个性,倡导自由,喜欢标新立异,但又怕被别人公开地品头论足。于是,网络便提供了一个好地方。在这虚拟的世界里,他们可以自由翱翔,酣畅淋漓地发表感慨见解。这的确在某一程度上让青少年们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得到渲泄,可是,任何事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的。没准,弊还大于利呢!

据一项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人群中50%的人将“网文”视作娱乐消遣,更有老师当堂发现学生埋头“苦读网文”,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自己的孩子时常“秉烛夜读”。这一切都说明,不正确地引导青少年们利用网络文学,必将导致严重后果。“网文”的猖狂源于一文,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本来一篇好好的网文,似乎还有点新时代的气息,却被“翻抄”“改版”完全变了味。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所以这后来的网络文学,发展过来发展过去,都离不开前者的“遗风”,也算是跟风之作吧!痴迷于“网络文学”的网民们,怕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吧!看完了言情、幻想自己是美少年,其实呀!这跟“黄粱美梦”“白日做梦”的结局都一样!自己个性不起来,还倒随波逐流了……

再者,网络文学良莠不齐,什么都有!“大锅饭”!更有甚者,出于商业利益,居心叵测,更是让“网文”充斥了暴力、色情,这也需要大家明眼识慧。

7.网络对中学生影响调查报告 篇七

本次调查对象为银川能源学院中职部在校的2011级和2012级学生, 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00份。调查对象中, 2011级学生占50%, 2012级学生占50%。

一、中职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 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 年龄一般在14—18岁之间, 从他们身心发展状况来看,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 是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同时也是精力最旺盛的时期,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他们人生成长路上最关键的时期, 经过多年对中职生的了解和观察, 中职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 、自主意识比较强烈。

学生在15岁以后, 学生有了自己的生活圈, 独立意识逐步发展, 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 能够独立思考、判断, 并处理自己身边的事情, 这个时期, 学生很不愿意家长和老师干预他们的事情。

(二) 、情绪波动性大, 自控能力差。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容易情绪化, 我院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导致情绪的极端, 出现愤怒、消沉等, 稍遇刺激, 即可爆发, 导致一些因情绪化而发生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这在其他中职院校也是很明显的。

(三) 、好奇心较强, 有一定的求知欲。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看到中职生消极的一面, 而忽略他们积极的一面, 其实在他们的这个时期, 他们普遍好奇心很强,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他们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 、部分学生惰性、逃避意识强烈、承担责任的勇气较低。

当前中职生中, 独生子女、单亲家庭中学生较多, 长期在家长的溺爱下成长, 使他们养成了一定的惰性, 在面对有些事情的时候, 他们容易选择逃避, 想要成人的体验, 却不愿意承担成人的责任。

二、学生上网工具情况分析

我校中职生全部住校, 学生上网的工具主要是手机, 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做了调查, 调查当中2011级学生100%拥有自己的手机, 2012级学生中有90%的学生有自己的手机。

1、近七成的学生使用手机仍是为了和同学和家长联系, 但有25%的被访问者是为了“娱乐”。

2、在被问到“除了接打电话和发信息之外, 平常使用的手机功能主要是什么时”, 排在前三位的选项是“上网”、“音乐播放”和“拍照”。

3、调查显示96%的2011级学生和88%的2012级学生“会带手机进课堂”, 其中, 只有18%的2011级学生和20%的2012级学生会关机“在课堂上从不查看短信”的。

三、当前学生上网情况

1、经过调查学生每周上网次数, 2011级98%的被调查者根本“不讲次数, 有时间就上”, 2012级达到88%。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花费1—3小时的2011学生占到78%, 2012级的比例是75%, 可见, 将近只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可以较好地掌握上网时间。

2、在“上网时, 你所关注的内容是什么?”的调查中, 关注度占前三位的是“QQ聊天”、“微信”和“玩游戏, ”而“查阅资料”和“指导学习”只排到第六、第九。在问到“网络对你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时, 72%的2011级学生和68%2012级学生选择了“玩游戏、微信”, 同时, 只有19%的2011级学生和26%的2012级学生选择了“可以学习”。

四、如何看待网络对大家影响

1、上网是否对中职生有利

对于中职生来说, 学生普遍都在使用网络, 生活中似乎已经难以离开网络, 那么, 中职生每天上网是否有利呢?经过调查, 学生如果没有网络公德, 学生上网的行为不加约束的话, 82%的2011级和85%的2012级被访者认为“难以把握上网的利弊”。

2、上网是否带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

对这一问题, 经过调查, 有近74%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影响一般, 但不可否认的是, 上网或多或少对学生都有些不利影响。如“让学生无心学习”或“学习成绩下降” (被访者中30%的同学承认自己偶尔因上网时间过长导致上课时间精神恍惚) 、“让我身体健康受到伤害”、“让我减少了与身边朋友的交往”或“让我与家人关系变得紧张” (被访者中44%的同学承认因为上网偶尔会和家人产生矛盾) 。

五、针对当前学生上网普遍, 应采取的对策

中职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单纯通过“堵”的方法, 不让中职生上网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怎样让学生上网有利呢?这首先要求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强学生上网教育,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同时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第一、净化校园网站。我校机房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上网需求,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 但目前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就应该调查了解, 解决问题。

第二、举办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比赛。我校每年都举办网络相关的比赛, 参加的学生很有限, 既然我们学生普遍上网, 结合实际, 大范围的举办学生如电子作品大赛、网页制作、电子绘图、打字比赛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 就会起到疏导学生上网学习的作用。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以上是就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和网络对中职生影响所做的调查分析。在网络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时代, 深入探寻学生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 为了引导中职生真正科学的利用网络, 更好地发挥网络对中职生的积极作用, 虽有了几点建议, 但还不够全面, 如何引导中职上网, 还需大家共同努力。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 学生具有显明的性格特征, 学生管理具有较高的难度。当今网络对中职生的影响很大, 中职生如何依赖网络, 网络在学生中起到什么作用, 为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有必要对网络对中职生的影响做调查研究。

关键词:中职生,网络,调查报告,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陶宏开陶宏开解救网瘾孩子[M]北京出版社北京

[2]四川共青团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8.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篇八

关键词:网络 中学生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中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积极接受者,已经成为网络行为的重要参与者。网络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这写负面影响会他们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利因素,消除网络网络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当代中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1丰富中学生的知识面

知识面是指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包括横向与纵向结构。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拥有丰富的知识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学生思维以及对学生后续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了解最新学习动态,借鉴先进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1.2改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

学习的方式是指学生以何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传统的文本信息,还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等多种方式去获取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1.3加快了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人都是社会化的人,没有那个人能脱离社会。所以使学生尽快社会化,适应社会的角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学生可以在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通过网上聊天工具和工作论坛等方式广交朋友,就某一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2负面影响

2.1影响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网络的开放性既使中学生能够了解信息的多渠化和思想的多元化,但也有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错误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学生很容易被潜移默化的接受一些歪风邪气,导致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偏离,使学生走向极端,不利于学生的学生的发展,甚至造成社会的巨大威胁,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影响中学生的学业

中学生阶段是身心发展重要的时期,学生心理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网络是个丰富多彩、充满诱惑的世界,如:精彩的视频、趣味的游戏、动听的音乐等都会对中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使他们深陷其中。经常表现为不吃饭、不睡觉,导致白天上课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发展成厌学、逃课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不利于学生成长。

2.3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学生是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重要阶段。中学上网除了网络本身吸引力比较强大外,部分学生想通过网络释放学习压力,而不是去寻找同学或者老师去沟通,长此以往,这会使他们出现成绩下降、兴趣丧失、产生孤独感。此外,长时间的上网会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网络对中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研究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生身心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思想发展未成熟,要规范其行为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思想教育。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向学生进行以“网络规范和网络责任”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 学会用用“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网络。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设立心理教育课程,教育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思想面对网络,自觉杜绝不良的社会风气,净化学生的心理。

2营造积极健康的网路氛围

由于网络资源的多元化,使网络具有了很大的吸引力,而对于中学生来说,关注网络的娱乐性往往大于網络带给他们的其他功能,其实网络在教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资源。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对中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而不是强制的压迫。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要经常为学生介绍优秀的教育网站,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动态,学习前沿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促使其思维的发展。2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帮助我们学习,学会一些基本的使用软件,如:PHOTOSHOP、FLASH、POWERPOINT 等,鼓励学生把下载的资源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和分享,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3建立与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效应,把培养方案与家长沟通,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以至产生教育合力。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降低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从网络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参加各种社会道德实践或活动,让学生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判断,使其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2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各种社团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管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中学生除了在学校的校园环境里面,还受到社会的影响,往往社会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作用。面对社会大量的不良信息与犯罪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广泛传播,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国家建立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最有效的措施,阻止利用网络犯罪和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2政府要加强网络环境的管理。规范网吧、游戏厅等经营,严厉打击黑网吧,对无证经营的网吧以不正当手段吸引中学生在网吧中散布色情、暴力和欺诈等不良信息要给以严厉的打击和处罚。3对学校周边的网吧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不合格的网吧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关闭,还学生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生刚.浅谈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J].教育界,2012(8)

[2]甄跃辉、范恺祺.网络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及防范措施[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7)

[3]刘斌.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J]. 学理论 2015(2)

[4]高云.网络对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J]. 辅导员 2015年27期

9.网络对青少年影响调查报告 谨。 篇九

名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调查员:梅县东中高一(25)班政治调查组组员:邹锦圣

一、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然而网络带来的巨大诱惑是大多数成年人无法抵御的,控制力较差的青少年更是如此。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大大的改变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友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网络技术发飞速发展,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教育问题.21世纪是信息化普及的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逐渐普及到各家各户,以它特有的优势与发展速度,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2009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3.38亿)、宽带网民数(3.2亿)、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网络的独特的魅力,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网民数已多达5800万人,占总网民数的35.8%。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改变,那么它对这群庞大的青少年群体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利用网络的便捷,又该如何克服网络的毒害?

二、调查情况

一、调查数据

1、调查对象:13至18岁的中学生

2、调查方法:周围亲戚朋友及网络问卷;

3、调查时间:2010年7月—8月

二、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了解到,被调查对象有85%有接触过网络(学校安排的课时除外)的经历,网络聊天工具QQ拥有量达38%,平均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的达12%,大多数学生上网时聊天、打网络游戏、看电影等,利用网络学习的不到2%,认为上网对自己学习有用的5%,双面影响的73%,不良影响的18%,50%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而言是浪费时间,使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下降。10%认为网络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作息习惯,有46%认为现在尚未改变大将来会改变。大部分家长反对学生上网。

三、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是对的,但是在应用网络上需要学校、社会、家长认真引导,经过分析网络吸引青少年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功能广: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它具有高科技性、超时空性、自由性、开放性、伪真性与时尚性等特点,对广大的青少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2、学业压力大:当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空前加快,使

得青少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心理负担。缓解压力与抒发情绪已然成为大学生网络交际的重要原因之一。

3、心理欲望强: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和欲望是无法满足的,因为现实社会所提供的环境、条件以及个人能力都是有限的,而虚拟社会则给予了各种条件、途径去实现人心中各种的心理欲望。

网络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

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 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三、结论:

我认为,网络有如一把双刃剑,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与应用,网络会帮我们以更快、更便捷的途径达到我们的目标;而错误对待网络的存在,会致使我们沉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无法自拔。如何能在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消除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应是各界应该关注的问题关键所在。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各职能部门应加大管理执法力度,加强对网站、网络虚拟社区等的信息管制,加大对网吧这类公共场所的监管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规定,从而净化网络空间,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学校与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道德培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上网心态,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做好预防措施。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更甚重要,在网络开始普及的年代,作为家长更应该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提高孩子对网络负面影响的免疫力。

3、青少年自身应该增强意识,培养自己的抗干扰力、克制力与免疫力。网络信息的多姿多彩,很容易使青少年沉迷其中,而网络上存在的不良信息,更会令心智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堕落而不能自已。只有加强自身道德素质、提高自我监控能力、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以及与不良网络行为作斗争,才能避免滑入网络负效应的泥沼。

上一篇: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下一篇:关于加强员工宿舍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