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2024-10-30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精选8篇)

1.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篇一

教育硕士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教育心理学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 时】 36 【学 分】 2 【教师姓名】 王晓平 【修订时间】 2012年10月

黑龙江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育中心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学分】【学时】 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促使学生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内容提要】

此课程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心理,包括学生发展和学生心理两章内容,探讨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第二部分内容是学习理论。探讨一百来年主要的学习理论对于各种学习现象的解释力。第三部分是学习分类,探讨不同类型的学习类型的学习规律和教学策略。第四部分是学习主题,探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迁移三个学习研究中重要的主题。整门课程关注相关理论对教学效果的解释力,为学生在将来的教学中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指导。

第二部分 主要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汉语国际教学心理学理论

二、汉语国际教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

一、理解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二、理解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关系。

三、理解教育心理学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资料】

[1]高觉敷,叶浩升.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2]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章 学生发展

第一节 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节 语言发展

一、语言发展理论

二、语言获得阶段

三、第二语言学习类型 【基本要求】

一、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

二、掌握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

三、掌握语言发展的三种理论。

四、能够根据语言发展理论、语言获得阶段和第二语言学习规律进行汉语国际教学。

【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资料】

[1] 丁芳.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2] 维果斯基.思维与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王光荣.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3

[4] 卡罗尔.语言心理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第三章 学生差异

第一节 智力差异

一、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水平差异

二、智力的系统理论:结构差异

第二节 学习风格差异

一、学习风格的生理因素

二、学习风格的心理因素

三、学习风格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差异

一、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

二、学习风格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基本要求】

一、掌握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掌握智力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能够运用智力理论指导汉语教学。

四、了解各种学习风格类型并能据此设计教学。

五、进一步思考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存在的差异。【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资料】

[1] 蔡笑岳,邢强.智力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 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2004.[3] 斯滕伯格.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夏正江.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差异教学的原理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一、学习观

二、学习律

第二节 巴甫洛夫与华生的观点

一、巴甫洛夫的研究

二、华生的研究

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一、基本观点

二、教育应用

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基本观点

二、教育应用 【基本要求】

一、掌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与不同观点。

二、能够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资料】

[1] 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第五章 认知取向学习理论

第一节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本质

二、学习的过程

三、学习内容

四、教学模式

第二节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一、学习观

二、教学观 【基本要求】

一、掌握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能够在教学中运用布鲁纳分析教学问题并指导教学实践。

三、掌握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能够将有意义学习理论运用到知识教学中。【参考学时】3学时 【参考资料】

[1]布鲁纳.布鲁纳教育文化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第六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

二、建构主义的不同取向

三、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建构主义的局限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模式与教育应用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

二、合作学习【基本要求】

一、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掌握并能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参考学时】3学时 【参考资料】

[1] 高文等.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 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七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

二、教育目标论

三、内在学习论 第二节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一、意义学习论

二、学习的原则

三、自由学习论

四、学生中心模式 【基本要求】

一、了解马斯洛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能够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参考学时】3学时 【参考资料】

[1]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 索恩.人本心理学派代言人——罗杰斯.学林出版社,2007.第八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一、事实性知识的含义

二、事实性知识的特征

三、事实性知识的作用

四、事实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

五、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第二节 概念性知识的学习

一、概念性知识的含义

二、概念性知识的类型

三、概念性知识的学习【基本要求】

一、了解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能够辨别教学内容中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并实施有效的教学。【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资料】

[1]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完整版)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第九章 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认知技能的学习

一、认知技能的概念

二、认知技能的类别

三、认知技能学习的理论

四、影响认知技能学习的因素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动作技能的概念、构成与类别

二、动作技能学习的含义与阶段

三、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 【基本要求】

一、了解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的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能够认知技能学习和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进行语言技能教学。【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资料】

[1]王小明.学习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第十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类型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三、期望—价值理论

四、归因理论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六、自我价值理论

七、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基本要求】

一、掌握各种学习动机理论。

二、能够根据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

【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资料】

[1]郭德俊.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第十一章 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第一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二、学习策略的实质

三、学习策略的类别

四、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

五、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 第二节 自我调节学习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教学

【基本要求】

一、掌握学习策略教学的过程和原则。

二、理解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并能在教学中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资料】

[1] 蒯超英.学习策略.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2]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十二章 学习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二、学习迁移研究的价值

三、学习迁移的类型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二、共同要素说

三、概括说

四、关系转换说

五、认知结构说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迁移观 【基本要求】

一、了解学习迁移的概念与类型。

二、掌握学习迁移的各种理论。

三、能够运用学习迁移理论促进汉语学习中的积极迁移并避免消极迁移 【参考学时】6学时 【参考资料】

[1]曹宝龙.学习与迁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篇二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想, 强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发挥教师的学习组织者、情境创设者、过程引导者、资源提供者、意义建构帮助者等角色作用,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学习、自主学习, 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真实情境的创建,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给予若干具体问题,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 的帮助, 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 最终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 具备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 以任务为主线。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教学内容需要蕴涵于具体的任务中,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活动线索即主线。

第二, 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中心者角色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任务, 创设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 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 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实现教学的目标。

第三,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者, 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 需要突出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作用, 主动地收集与分析有关的信息, 对所学习的问题能够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 能够有效地获取他人帮助, 展开协助与会话。

二、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让学生掌握为将来从事教育实践所必需的学生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方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实践技能, 初步形成用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能力, 以便将来更有效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 目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

(一) 思想观念落后

教育心理学既然是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都会开设, 且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考试科目之一。然而, 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案的制定者普遍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 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 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 不用像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应地, 任课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 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习这样的课程将来有什么用途没有直观的认识, 往往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并不如意。

(二) 教学方法陈旧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一般都是重视理论, 与教育实践联系不够。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采用单纯的理论课堂讲授, 利用黑板、投影等工具进行板书和演示,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模式陈旧, 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 教育心理学课程本身就涉及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心理学课程, 专业名词多且知识点分散, 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相对薄弱,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纸上谈兵的理论, 让学生感受不到教育心理学对自身学习和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影响, 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学习, 更不用说如何利用应用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了。

(三) 教学评价单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掌握, 更要重视应用技能的培养。然而, 目前的教学心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纸笔考试, 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和理论比较, 应用能力的考查涉及较少。这样的目标导向, 反过来推动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仍然要采用的还是理论学习。

三、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法的改革原则

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使得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基于此, 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必须要进行改革, 努力发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做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一) 主体性

长期以来, 传统教育思想观念里, 教师无疑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严重违背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 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 应用性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 其责任就是要培养出达到专业化标准的、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的中小学教师。专业的所有课程, 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开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 需要帮助学生在各种环境中把学校的课程教学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 重在培养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 创新性

富有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学生之间, 更多的是存在着差异。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 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培养模式可以遵循。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的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能力。为此, 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应改革教学方法, 把教育理论的学习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症结主要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 笔者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灵活地应用于所任教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 希望借助于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任务设计是关键

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 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替代性经验, 通过对一个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的教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深化学生对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认识, 不断地培养学生对教育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 因此任务设计是关键。

任务设计的目标要明确、完整, 难度要适宜, 要与当前学习内容密切相关, 任务形式要多样化, 具有一定趣味性,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 情境创设是基础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在教学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得学生能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这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

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的真实、直观和形象, 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要以当前学习内容为指向, 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 让学生体验到理论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意识, 促进学生教育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 过程帮助是保障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仅仅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更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及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对学生加以适时、正确地引导和激励, 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把握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 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醒悟的时间, 并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当然, 学生也要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 依靠自主探索进行学习, 并适当借助他人帮助。这样的过程帮助, 才能够保证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 评价反馈是促进

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分”, 而是促进“发展”, 为学生找到自己能力的增长点, 从而更好地改进学习。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结果重点检测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避免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就去应付考试。强调学习过程的主要目的重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热情, 激发学习兴趣。因此,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和反馈的作用,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 最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总结

教学方法的改革, 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也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好评。当然, 这对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我相信,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会有更进一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少英, 刘华山, 郭永玉, 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尝试[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12) .[1]龚少英, 刘华山, 郭永玉, 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尝试[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12) .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7)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7) .

[3]张伟.论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西安社会科学, 2008, 26 (2) .[3]张伟.论任务驱动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西安社会科学, 2008, 26 (2) .

3.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篇三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研创新

教学管理关系到教育方针的实施,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学管理应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教学科研为方向,以课程改革为重心,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关键,全面优化教学管理,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的各项内容,是教育教学科学性的具体体现。要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一定要重视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一定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各项规定。教学常规的落实要和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相结合。如教师的备课、上课情况,教案设计、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情况,学生的考勤情况、纪律、卫生的检查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等。可以说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是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管理不能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没有过程的管理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管理的重心要放在教学过程上。学校领导应坚持上讲台,坚持深入课堂。给我们做专题报告的教育专家魏书生、龚正行、陆士祯等,他们都是学校的领导,但他们却一直坚持深入课堂讲课、听课、评课,所以他们才能真正了解学校的教学现状,了解教师,把握学生,才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办学思路。只有抓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细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要严格制度管理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减少管理过程的随意性,坚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通过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要严格执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检查通报制度,落实奖惩措施;要完善教师考评制度,将教师德、能、勤、绩考评与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紧密结合,实行量化管理,强化目标管理。要将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作用。要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有担子、有压力,这样才能激发人的工作动力、创造力。

四、是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人文关怀和严格要求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当前学生升学压力大、思想状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能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已经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学校一定要在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管理上下大功夫、真功夫,尤其要防止恶性事故和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要求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在管理过程中,要耐心、细心,更要有爱心,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善待学生,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利用教育科研经费是为教师订阅专业杂志和派出学习。每学年出资,为全校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学书刊。让每位教师在业余时间有书读,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了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语、数、英教研组分别成立了“师徒结对”活动,“师徒”共上一节课活动,要求每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带一位新教师,新教师每期听师傅的课不少于30节,老教师听徒弟的课不少于10节,每次听后交流研讨互相促进。一年来,先后派出几十人次青年教师去外地听专家讲座,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加强教师常规管理是落实教学计划的根本保证

每学期开学初,将教学计划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通过,然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月查,要求检查组成员,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量化,教务处将每次月查情况在教师例会上进行反馈小结,并公布每位教师本月完成教学量化的分数。这一做法,有力地督促了教师工作的松散现象,促进了教学秩序的健康有序发展。

2.抓管理,明目标,办特色

目标是管理工作的方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流动教育,一切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我们以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进行办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习惯养成教育、环境育人为办学特色,以“知识丰富、内心完美、身体健康、性格阳光”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努力使每位学生成为会学习、会生活的一代新人。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了“古诗文背默比赛”“数学口算心算比赛”“英语常用口语比赛”“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大型的六一文艺汇演”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竞赛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七、狠抓校本教研工作,推进教研创新

以研促教是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每学期开学初,语、数、英三科教研组结合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及教研日程安排,同时成立年级备课组,由领导亲自给备课组长开会,安排教研任务。为了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对每次教研活动实行签到制度,对不按时参加活动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处罚,有效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以教学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教学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课题研究能力。另外,为了使每位教师能及时总结教学经验,鼓励他们撰写论文,并择优向上级主管部门选送,对获奖的论文将按不同层次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了教师写作的积极性,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基础。

因此,加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统筹安排、科学管理。这样我们必将再接再厉,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4.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篇四

一、落实教师培训。

为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导处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分层管理,分层培训,不断通过竞赛、听课、讲座、会议等多种形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达到每一位教师。

1、本学期教导处主要结合每位老教师的“学年个人发展规划”和期初教学反思中的“学期个人奋斗目标”,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督促,分年级分专人对每位教师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和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指导。也召开了“微型科研和青年教师培训会“,对青年成长学校教师记录进行了检查、指导,并对参与微型科研的教师从课改研究、科研结题、报告撰写、资料收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专题培训。教导处同时召开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师徒协调会,对每位青年教师的本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力求师徒之间的指导、上课、听课活动落到实处,期末完成相关学习心得。

2、本学期,教导处还通过三次教研组长会、三次毕业班会、一次反思促进会、一次体育教师会、一次案例交流、一次学科经验总结交流等工作对不同的教师进行了培训提高。

3、本学期教导处及学校认真履行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活动。首先是请资阳教研室、简阳教研室、简城一小教师到校指导教学工作;其次是派出大量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听课学习和教材培训,如到成都参加语数及骨干教师培训8人次,到资阳安岳听语、数、科学、艺体课14人次,到简阳听语、数、思品课36人次,所有外出

听课培训教师回校后都认真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第三是积极组织老教师参加进修校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总计本期共有12人参加普通话二甲培训,9人参加教师教育技术培训,11人参加班主任培训,以及160人次的菜单式培训,在每次培训中严格管理,力争每位教师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狠抓常规管理

1、本学期由于教学场地的零乱,使教学管理工作非常艰难。因此教导处基本上将一年级和其余年级分开管理。尽量做到对一年级教师减少常规考勤,加强课间巡查、增加教师沟通、落实课堂指导;而其余年级教师认真落实对学生两操和课间安全的守护,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班能按课表上好每一节课。

2、本学期落实了对教师工作的随时检查评价工作。六个年级的语数教研组长各有3人对教师备课进行了三次检查,2人对学生作业完成和教师批改情况进行了两次检查,1人对教师的学科计划、经验总结进行了评价。同时分组对教师的依法育人、合力育人、上课、辅导、教研情况进行了互评。教导处还联合学校领导、教研员坚持开展每月一个年级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学习、教研等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和教师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及时反馈,帮助教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本学期教导处还做了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组织大量领导、教师对部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反复进行磨课,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是开校初尹妍和段小英准备参加片区数学竞赛和后来的尹妍分别参加简阳市、资阳市数学竞赛;其次是期中李碧霞、王志冰、李东蔚代表简阳参加资阳市艺体学科竞赛;第三是后期任晓华代表贾家参加简阳市思品竞赛。在这期间,学校为她们的课堂竞赛专门请来了各级教研室的专家到校与我们相关教师共同指导了这五名教师的教学,并且她们也不负重望,每人都以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回报了学校全体教师的努力。

三、规范教研科研

1、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的,努力推进学校的19个资阳市和4个简阳市微型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教导处从培训、学习、研讨、交流等多方面进行管理,并有一部分教师已提出了微型科研结题的申请。其余无微型科研课题的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班级特点为核心,结合实际需要,认真开展个人科研课题的研究,努力探索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2、教导处依托教研员和年级教研组长的力量,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充分利用每周两节课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常规教研工作。活动中,主要开展好年级的集体备课讨论、修改;课堂教学的听课、评课;教学名著和教学理论的学习、讨论;六认真工作的交流、检查;教学反思和案例交流;组织语数学科的期中检测、分析、补救;以及期末各学科的复习计划的讨论、实施。使我校的教研活动内容多,教研活,效果佳,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团队管理、团队教学的力量。

四、组织学生活动

重视让学生有足够的自我支配时间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形成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这就是教导处所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本学期教导处除监管各班认真上好各门学科外,还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主要有一年级背古诗比赛和幼小衔接活动,二年级讲故事比赛、三年级全班参加钢笔字比赛、以及四至六年级人人参加的作文比赛。通过这一系列竞赛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设想今后工作

教导处工作艰巨而复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新的学期教学质量要上新台阶,必须要有新突破和改革,现就下学年工作做如下设想:

1、要抓实、抓深教研活动,加强活动管理、指导,避免形式化。

2、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的研讨,加强听课、评课,开展青年教师竞赛课。

3、以“有效教学”为研究课题,加强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导处

简阳市贾家镇中心小学 教

5.《教育哲学》教学大纲 篇五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2010级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生

开课学期:第3学期学时:36学分:2

教学目的:

唤醒并促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教育生活,使之不断获得认识、了解和重建教育生活的意识、知识、能力与信念。从哲学的角度和高度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理论批判和反思,对教育知识进行批判和反思,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共有八个部分,导言主要简介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第一章 什么是教育哲学、第二章 教育哲学简史、第三章 人生与教育、第四章 知识与课程、第五章 理性与教学、第六章 自由与教育和 第七章 民主与教育 第八章 现代教育哲学流派评析。

导言 哲学与教育(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于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对“哲学是否为一门高深的学问”的形成正确地认识,教育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要求:了解哲学研究和哲学学习的性质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理解哲学对于教育活动的必然性、教育哲学与一般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节 哲学是什么

一、通常的理解

二、具体的涵义

第二节 哲学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一、哲学研究的范围

二、哲学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教育与哲学的关系

一、杜威的观点

二、哲学在教育上的应用

第一章 什么是教育哲学(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教育哲学家和外国教育哲学家对教育哲学的定义,教育哲学的学习与研究。正确地理解20世纪末哲学的转向,21世纪教育哲学的新定义,教育哲学的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和价值性等特点,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能够运用教育哲学的理念对教育价值的重估。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概念

一、西方学者的的见解

二、我国学者的主张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

二、普通哲学与教育哲学

三、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

第三节 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

一、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

二、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

第二章 教育哲学发展史(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放前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和解放后我国教育哲学的取消与重建以及美国教育哲学的历史。正确地理解英国教育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规范教育哲学、分析 1

教育哲学、可能的公共教育哲学。

第一节 教育哲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教育哲学曲折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人生与教育(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的存在特征和存在问题,中外历史上几种人生境界学说。正确地理解教育知识传统中人的形象,教育知识传统中人的形象的批判,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人生境界与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 人的存在与教育

一、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

二、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

第二节 人的形象与教育

一、教育知识传统中人的形象

二、教育知识传统中人的形象的批判

三、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

第三节 人的境界与教育

一、中国历史上几种人生境界说

二、西方历史上的几种人生境界学说

三、人生的境界与教育

第四章 知识与课程(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含义,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的基本特征。正确地理解知识、人生、课程的关系,知识性质、现代知识的性质、后现代知识的性质及其对课程的影响,自然课程、社会课程、人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知识与人生

一、什么是知识

二、知识与人生

三、人生与课程

第二节 知识的性质与课程

一、知识性质与课程的一般关系

二、现代知识的性质与现代课程

三、后现代知识的性质与后现代课程

第三节 知识的类型与课程

一、自然知识与自然课程

二、社会知识与社会课程

三、人文知识与人文课程

第五章 理性与教学(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理性的内涵,正确认识理性与人生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理性与社会重建的内在联系。理解“教学”概念的关键性特征及教学的理性基础;作为“理性的探险”的教学;正确认识教学是一种理性的探索,以推进教学理性化的进程。

第一节 理性与人生

一、什么是理性

二、理性与人生

三、理性与社会重建

第二节 理性与教学

一、什么是教学

二、教学的理性基础

三、教学:理性的探险

第三节 理性的教化

一、作为教育目的或教学目标的理性

二、教学的理性化

三、理性的教化与教师

第六章 自由与教育(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由的含义;自由的本质、自由与人生的关系、自由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地理解教育在“自由”中的必要性;“教育”的意义及其危机;自由与“教育”意义的呈现;学术自由、学习自由的概念、必要性及其限度。正确地运用自由教育的概念、精神和必

要性;教学自由的概念、必要性及限度,理解教育,开展教学。

第一节 自由与人生

一、什么是自由

二、自由与人生

三、自由与社会

第二节 自由与教育

一、自由需要启蒙

二、自由与“教育”意义的呈现

三、自由教育的精神

第三节 教育中的自由及其限度

一、学术自由及其限度

二、教学自由及其限度

三、学习自由及其限度

第七章 民主与教育(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民主的含义;民主与人生、与社会的关系;民主公民的素质。正确地理解民主与教育的关系;“民主教育”的概念和性质;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和原则。以推进民主学校的建设。

第一节 民主与人生

一、什么是民主

二、民主与人生

三、民主与社会

第二节 民主与教育

一、民主需要教育

二、民主公民的素质

三、民主教育:性质与目的第三节 教育的民主化

一、什么是教育的民主化

二、教育民主化的四项原则

三、建设民主的学校

第八章 现代教育哲学流派评析(8课时)

[教育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教育哲学流派的状况,跟踪世界教育哲学的动态,形成对各种教育哲学思想的正确认识。

第一节 进步主义教育学派

一、历史背景及思想基础

二、发展过程

三、基本主张

四、评价

五、进步主义的新发展

第二节 永恒主义教育学派

一、思想基础

二、发展过程

三、基本主张

四、评价

第三节 精神科学教育学派

一、历史背景与哲学基础

二、基本主张及基本范畴

三、评价

第四节 存在主义教育学派

一、存在主义及其基本主张

二、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三、分析与评价

第五节 后现代教育哲学

一、后现代主义概说

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教育主张

三、分析与评价

教学方法:

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学辅导应讲清主要的理论问题,并强调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加深理解。理论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个别学习较为枯燥。因此,应在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重点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多组织开展以现实教育问题为主题的小组讨论,通过交流对话,达到互相启发思维、拓宽思路的目的,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反思现实的能力,提升教育哲学素养。本课程学习有一定难度,指导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个别联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个别指导。为此,应多运用网络等手段与学生进行信息沟通,加强联系,或可组织网上讨论等。考核要求:

本课程内容考核的根据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运用等三个层次。了解是对有关知识内容要认真阅读,领会其精神;理解是对有关理论或概念要有完整、深刻的把握,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述;运用是对有关理论或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有宏观的把握,并能运用理论分

析、反思实际问题;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理论部分占40%,实际运用占60%。使用教材: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1.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4.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5.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6.[英]怀特著,李永宏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7.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金生鈜,《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9.黄济,《关于教育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1年第2期

10.陈迺臣.教育哲学导论:人文:民主与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

11.[英]索尔蒂斯著,闵家胤译.《论教育哲学的前景》,《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12.John S Brubacher(布鲁巴克)原著,赵一苇译:《现代教育哲学》,正中书局1979年10月台六版

13.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14.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5.单中惠主编:《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16.张唤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7.(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上海:三联书店,1991

18.崔相录:《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19.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3.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凤歧.自由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于伟.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6.张楚廷.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7.[俄]别尔嘉耶夫著,徐黎明译,《人的奴役与自由》,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8.[法]勒格夫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9

29.[美]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0.[美]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

31.[英]罗素著,李国山译,《自由之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32.[法]萨特著,周熙良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3.[美]弗洛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

34.[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5.[英]哈耶克著,杨玉生译,《自由宪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6.[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编译,《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1999

Joel Spring, Wheels in Head: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of Authority, Freedom, and Culture from Socrates to Human Rights, 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99

35.Rosenkranz,J.K.F.,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Pvi,Trans,By A.C.Brachett,New York and London,D.Appleton

and Company,1986

36.Popper,K.Objective Knowledge:An Evolutionary Approach,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37.Freire,F.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70

6.《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篇六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创业管理》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是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从企业微观角度出发,运用企业管理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掌握小企业开办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和实务的一门创业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为其就业开拓广阔的空间。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能力。(2)为学生将来开办和从事小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掌握一定实际操作技能。(3)学生个人创业能力培养。掌握个人进行创业选择、用人、决断、应变、承担风险、品格等能力方面的知识。

(4)帮助学生了解小企业开办的程序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5)帮助学生掌握市场环境因素以及存在的机会和威胁,掌握企业经营计划、生产布局、质量工艺、资金筹措、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组合、厂(店)址选择等方法与程序;(6)教会学生初步撰写创业计划和模拟创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认识创业及其本质(2课时)

1、主要内容

创业活动主要做什么,创业发生在哪里,创业存在哪些类型,创业的本质是什么。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活动的本质及独特性,了解创业活动的一般过程,了解创业活动产生的情境,分析创业热潮产生的环境因素

第二章决定成为创业者(2课时)

1、主要内容

创业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吗?他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成为创业者,决定成为创业者要考虑哪些主要内容。

2、学习目的

分析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及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分析归纳创业者的独特技能和素质,注重从创业神话中识别创业活动的理性因素 第三章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2课时)

1、主要内容

什么是创业机会,创业机会来自哪里,如何才能更容易地识别出创业机会,怎么判断某个机会是个好机会,如何判断机会的价值,是不是所有的机会都适合个体创业者

2、学习目的

掌握机会识别和判断的基本方法,把握判断适合个体创业者的机会特性,了解创业机会评价的目的和方法,提升机会识别能力的途径,学习创意产生的主要技术 第4章开发商业模式(2课时)

1、主要内容

商业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商业模式的赚钱逻辑是什么,商业模式开发的分析方法,如何开发有效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能模仿吗

2、学习目的 了解商业模式的内涵,了解商业模式的逻辑性,了解商业模式的思维方法,学习商业模式的设计,了解商业模式的独特性

第五章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2课时)

1、主要内容

团队和群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风险投资家总是特别重视创业团队?组建创业团队只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么?组建创业团队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创业团队?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团队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了解团队组建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了解创业团队演变的一般规律,掌握优秀创业团队的标准。第六章创业融资(2课时)

1、主要内容

创业者为什么难以融到资金,创业者可以从哪里获得资金,如何确定融资的需求量,为什么要准备创业计划书。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融资难的相关理论,掌握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及差异,了解融资的过程 第七章成立新企业(2课时)

1、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注册成为一个企业,政府为什么鼓励创业但同时又对企业注册设定了那么多的限制,成立新企业要考虑哪些问题,除了成立新企业,还有哪些途径能够开展业务。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者可以选择的几种企业法律形式及其特点,了解新创企业选址的各种影响因素,熟悉选址的评估过程及步骤,把握新企业创建的程序和步骤,认识新企业获得社会认同的必要性和方式。

第八章为顾客创造价值(2课时)

1、主要内容

新企业生存的前提是什么,如何赢得顾客,什么是顾客价值,如何创造顾客价值,如何传递顾客价值

2、学习目的

了解创新企业生存的主要任务,把握新企业获取并服务顾客的基本策略,熟悉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营销战略。

第九章管理新企业(2课时)

1、主要内容

为什么很多新企业销售收入增长很快但没有利润,新企业如何提升自身价值,如何管理并留住核心员工,为什么很多新企业都渴望上市。

2、学习目的

了解创业期企业的特征及其管理,了解成长期却的特点和管理重点,把握新企业增加价值的途径。

第十章新企业的持续发展(2课时)

1、主要内容

企业成长存在一般性的规律吗,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成长,创业者应该如何培养接班人。

2、学习目的

了解影响新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掌握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把握新事业管理的重点,认识企业传承的重要性。第十一章公司创业(2课时)

1、主要内容 已存在企业、大公司甚至是非营利组织为什么也十分重视创业,公司创业与个体创业活动存在显著的差异吗,公司创业活动开展得如何,公司创业活动会对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什么影响。

2、学习目的

了解公司创业实践的背景,理解创业精神和技能对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竞争优势的作用,比较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异同。

第十二章创业的普遍性与职业发展(2课时)

1、主要内容

不准备创业也需要学习和掌握创业技能吗,通过创业教育学习什么,创业与个人职业发展有关系吗。

2、学习目的

对全书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把握创业精神和技能的本质,理解创业精神与创业技能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

第十三章创业成功的基石(2课时)

1、基本内容:

积极心态的力量,积极心态的基本原则,培养积极心态的途径

2、学习目的

认识和重视积极心态对创业的重要,心态和行为的辨证关系,培养积极心态,排除消极情绪。第十四章创业者能力培养

(一)(2课时)

1、基本内容:

成为一个创业者,创业者的品格魅力。

2、学习目的

创业准备,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式,创业者的品格。第十五章创业者能力培养

(二)(2课时)

1、基本内容:

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创业者的应变能力,创业者的决断能力,创业者的领导能力。

2、学习目的

创新能力培养,应变能力培养,决断能力培养,领导能力培养。第十六章成功创办与经营(2课时)

1、基本内容:

小企业准确定位,小企业创办准备。

2、基本要求:

看清环境再投资,选择创业行业的诀窍,市场分析、资金筹措。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

1、电化教学

课程教学过程采用电化教学,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加快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将教学内容部分制成PowerPoint片自动播放,部分制成投影片进行投影,并录制一些音像资料作为教学片段,以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声音令学生容易接受,极大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专题讨论

将课程中重点内容、热门话题、发展方向等进行专题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更深了解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看到更多的学习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每两周预先设定一个专题,进行全班讨论。每次讨论论题在前两周给出,由一个小组做准备,每人独立完成一篇有观点的小论文,讨论时该小组同学作专题发言,其它同学以组的形式集体参与询问或回答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不断补充引用新的或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学生的发言、讨论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

五、学时分配(共计30学时)序 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授

实践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小计

认识创业及其本质

决定成为创业者

识别与评价创业机会

开发商业模式

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

创业融资

成立新企业

为顾客创造价值

管理新企业 新企业的持续发展

公司创业

创业的普遍性与职业发展

创业成功的基石

创业者能力培养

(一)创业者能力培养

(二)成功创办与经营

合计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创业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美)布鲁斯R.巴林格/R.杜安·爱尔兰,译者:杨俊,(二)教学参考书

1、《积极心态的力量》四川人民出版社拿破仑.西尔著刘进译

2、《挑战生涯富裕人生》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宋昊编著

7.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篇七

1 立足市场, 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

三十多年办学, 我校形成了建筑、信息、加工制造、学前教育等几大专业群, 其中建筑专业为龙头专业。随着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个别专业不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 新的专业呼之欲出, 于是, 学校果断调整专业, 停办服装、旅游专业, 把建筑类专业细分为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建筑装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四个专业, 同时把计算机类和加工制造类专业向着建筑专业化方向开设课程, 新增设了“客户信息服务”专业;专业调整的同时, 专业课程也随之调整。如今, 模块化课程体系已较为完善, 这为我校建筑专业群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青蓝”工程。近几年我校学生人数增加, 教师编制又远远不够, 所以就得新招或者外聘一些新教师, 其中外聘教师就达四五十人, 教学压力可想而知。新教师到校后, 学校采取帮教结对, 师带徒, 派专人对他们实行指导。我校对新教师的要求是:一年入格, 三年成长, 五年成为骨干。

2) 全员培训工程。坚持日常学习,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我们聘请深圳道弘集团专家、国示建设专家、住建部门专家、优秀企业家、市教科所、县教研室专家等到校进行全员培训, 在教师团队建设、国示知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专题研究、科研知识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3) 国培、省培工程。近几年, 我校投入了大量资金, 让专业教师到高校或企业进行为期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甚至一年的国家级、省级培训及下企业实践锻炼。通过培训, 让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 深化了专业知识, 拓宽了专业视野, 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 也扩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4) 企业实践工程。每年利用假期时间, 让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实践, 作为强制要求的制度, 实践时间不少于1个月。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做好实践记录, 企业进行实践评价。实践结束后, 上交实践资料并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

3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扎实有效开展教育科研

我们认为:问题就是科研。近几年, 我校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 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课题研究, 以课题研究带动教育教学研究。在研究中, 我们做到了“三个结合”“四个落实”。

“三个结合”就是科研与教研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群体与个体相结合。“四个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过程落实;人员落实。

三年前, 针对学生的技能, 我校立项了一个省级课题《职业高中建筑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研究》。在研究中, 我们对建筑专业学生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技能培养, 很有成效。建筑专业学生多次在市级、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在全国中职生技能大赛中多次荣获奖项, 它实现了四川省建筑工程测量项目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为零的突破。这个课题经过三年多的研究, 在四川省科研课题评比中, 荣获省政府三等奖。针对建筑专业学生“工学交替”、企业实践的灵活办学形式, 我们申报立项了一个市级课题《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学分制教学管理实践研究》;针对职校生的德育教育, 我们立项了一个县级课题《农村中职学校主题德育活动研究》。这两项课题分别获得市、县课题一等奖。

4 以科研为引领, 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方面, 我们有四个课题在“泸县第二届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其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建筑识图中的实践运用研究》和《职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反思行动研究》获一等奖;《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获二等奖。课题研究, 促进了教学改革全面深入的开展。

1) 教学方法改革。我校教师正在尝试并实践运用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四步法、六步法等进行教学, 增加了教学的实用性、实效性、趣味性和科学性。2) 教学手段改革。教师自制课件,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理实一体化教室、仿真室等现代化设备, 广泛收集资源, 建立教学资源库, 为教学添翼。3) 教学评价改革。在教学评价上, 改变以传统笔试考试的模式, 增添了实际操作、过程考核、考证、抽考、补考、校统考、考教分离、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大作业、企业评价等多种考核评价形式。

5 教育科研工作喜结硕果

近三年, 我校已有县级课题获一等奖四个, 二等奖两个;市级课题一等奖一个;省级课题获省政府三等奖一个;校级课题一等奖两个, 二等奖三个, 三等奖四个。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有200余篇, 其中国家级、省级获奖或发表就有60多篇。教师主编或参编的全国正式出版教材达20多本。教师参加县、市、省、国家级竞赛课、说课比赛中, 有90多人次获奖。特别是国家级教学竞赛, 有近10人获奖。

摘要:学校的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 而是源于学校内部需要的一种发展。为保证学校内涵发展的健康、协调、稳定, 就需要积极关注学校科研, 通过科研找准学校发展的定位, 明确学校发展的路径, 理顺学校发展的关系, 探索学校发展的举措, 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内涵发展会更为深入和持久。

关键词:科研引领,教育教学,学校内涵,改革尝试

参考文献

[1]魏绍荣.以科研引领教改, 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天津95中.育苑新锐.

8.中职教育汽车营销教育教学探讨 篇八

【关键词】 中职学校;汽车营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在当今社会人才的高消费,普通高中的扩展招生,并且增加高校的情况下。原本就不拥有好的名声的中职职业教育就更是在夹缝中生存。甚至进入中职学校已经不再需要原本的成绩限制,于是中职学校的学生质量便更加不容乐观。此后中职学校的教学之路也走的更加的艰难,也无法拥有好的教学成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则将一直背负着不好的名声。所以,让教学方法需要被改革,是使教学质量能够提高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中职生的特征

只有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使学生适应,中职学生自然有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点,而教师应首先将学生的特点摸透才能够将教学方法制定。

1、对学习目标模糊。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天性贪玩,而不会去为自己制定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无从得知,在学习方面更不具有兴趣,在专业方面也是迷迷糊糊。大多的学生没有对自己将来的规划也没有能够坚持的毅力,更不会主动的去学习。

2、对自我的意识不准确。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下,中职学生似乎成为了一个不好的代名词,它们多数不被人认可,而学生自身也大多拥有自卑感,觉得自己的未来不容乐观。于是大多学生都只是浑噩度日甚至荒废学业,只是为了工作拿张文凭。

3、希望得到认可。事实上中职学生也十分渴望能让别人见识到自己的才华使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但是在与人交往方面能力偏弱,导致在社交方面存在障碍。

在中职学校中这三种情况是最为寻常的,身为一个在中职学校任教的教室,应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使学生的信心得以树立,对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最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增强。

二、汽车营销的教育现状

国内的汽车营销课大多都还停留在表面,只能在理论教学上做文章。只能用不怎么完善的案例分析,而实训以及情景教学上却仅仅沉浮于表面,在汽车营销的整个教学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因为的确太多条件无法迎合,所以在教学上的确还存在太多不足。

1、教学的内容,手段始终如一,在现今的汽车营销中大多都是将市场营销的内容照搬照套,导致形成汽车和市场营销相合的形式,却不是富有意义的结合,对汽车营销不具有益处。在课堂上老师也只是不断的给学生讲授理论并没有让学生参与讨论,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2、教学观念陈旧,且多数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理论教学太过深奥,大多数学生都无法理解上课的内容。超过了学生所能够理解的范围。结果便只能落得学生不停不顾的结果。

3、教学中理论比重大,实践比重小。众所周知,如今的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而许多与汽修相关的专业则是热门。中职专业看中这点在不顾教师以学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便轻易地开设这方面的专业,导致专业老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半路转岗的老师,实际的实践技能较弱。因此,教室只能在理论上有所教授,而不能将实践技能更好的教授。

4、师资力量不足,职业素养偏低。因为教授的老师也是初出社会,并没有什么经验及历练,而企业择人的标准也越来越高,需要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而教师的知识还处于较低迷的状况。

5、没有实战平台。学校基本不会为学生建造实践实践平台。使学生无法得到应得的实训场所以及能够进行模拟训练。又不能为学生供给营销策划,市场调查这样能够实训的机会。

三、教学实践应有的改革

1、教学内容需要翻新。由于汽车营销在不断的进步,所以在教学方面也应该紧随其后。我们不仅要将同类的教学教材与国外的进行分析对比,取长补短,让教学材料更加完整,使教学内容具备基础和新潮。还需要将已有的课程进行不断的修进。

2、培养一个好的目标。将市场调研作为基本,来适应这个社会,把应用型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好的适用于企业的营销人员。而学生则应该要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强责任感,心理素质高,专业技能佳。会沟通并且爱岗敬业并且具有亲和力。

3、多种考核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来建造考试的多样化。将开卷闭卷口头答辩,写论文,交作业以及实践技能考试各种方式将所学的课程灵活的发挥出来。考核也不能缺少阶段性的测评,以此来保持学生的记忆性。注重实践使学生的实践方面学习得以强化。

4、招进专业师资。营销老师除了应该具备普通话标准,礼仪良好,拥有沟通和营销技巧外,还要能够展开各类研讨会,读书交流会等。提高自身的道德及专业精神。还应该经常反思,反思教学方式,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并且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的完善,让自己以一个身外人的身份来研究。要能够进入企业学习,使自己在了解行业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使教师的素质能够大大的提升。

5、加强实战。如果拥有实战平台,除了因建设汽车营销的实训场地,还应该创建一个学生活动中心。把学生引往创业实践的方向。这可是学生更好的利用汽车营销中所学的理论,以此来增强实战训练通过此平台。

由于汽车营销需要很强的应用性,我们对于汽车营销的特点研究,要从教师的教学内容方式和考试手段,还应做到同学生的角色转换。来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成果,使学生能够掌握营销理论,也使他们的实践能力更强。使中职学生在这个时代中能够满足对汽车营销人才的要求和需要。

参考文献:

[1]饶达;打破垄断 公平竞争——对欧盟汽车营销体制改革的研究[J];汽车与配件;2012年25期

[2]王鹏飞;对我国汽车营销的若干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13年12期

上一篇:调休通知单下一篇:副总经理述职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