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礼仪说课稿(共9篇)
1.服务礼仪说课稿 篇一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电话礼仪》
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法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将树立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引领者”的教学理念,创设开放、协作、交流、竞争的学习氛围,体现教学活动的专业性、实践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由曾湘宜老师主编的《现代公关礼仪》第四章节《语言礼仪》第二节《电话礼仪》。
电话通讯作为当今社会普遍使用的一种交流工具,其作用显而易见。利用电话进行人际交流和业务沟通是优秀职场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的成与败,不仅影响着职业人自身的形象,也影响着所在单位的形象,因此学习正确的接打电话礼仪十分重要。
从认知特征、知识储备、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去分析目前学习本课程的学生情况,不难发现,他们阅历经历少、实践经验少、自我意识强,针对这种情况,课程中需增加实践来增加实践经验,以及认识自我。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知道正确接打电话的重要性和基本礼仪。
2、技能目标: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合作交流的力量,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树立热爱生活、热爱专业、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活中能自然而然地以礼待人,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在此基础上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是:
重点:掌握正确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
难点:自然、熟练地接打电话,真正“学以致用”。为更好的实现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我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演示法。
三、教法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我将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大的特点,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法,通过你帮我扶,带动水平相对较差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共同发展;考虑到某些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我将通过视频、图像展示法、案例分析法,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针对学生目标不明确的情况,我将通过情景演示法,帮助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四、学法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情景演练,最大空间地发挥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将从“情境导入”“学习新知”“情景再现”“评价提高” “总结回顾”“作业布置”等六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情景导入——发现问题,激发兴趣
播放一段错误接打电话的视频导入新课。之所以采用这样一段视频,是因为在生活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许会睁眼忽视,但是对他人身上存在的问题却非常的敏感,这样一段视频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眼光。
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我将先后提两个问题:
提问1:假如你是那个接/打电话的人,此时你有何感受?
提问2:你愿意成为“她”吗?
学生谈看法之后,教师引出新课:电话、电传、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以破竹之势深入人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如何文明使用它们却往往被人所忽视,这个故事不正说明了这点?作为将来的优秀的专业职场人员,利用电话进行人际交流、业余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它的成与败,不仅影响着职场人自身的形象,也影响着所在单位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接打电话礼仪,为精彩人生再添砖加瓦。
(二)学习新知——小组讨论,探索思考
引入一个案例供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先认真、仔细阅读,然后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为的错误之处,并提出建议正确的应该是怎么样的。最后各小组举手回答问题,一次回答一个,对回答正确的小组给予表扬。此环节中教师将案例中存在的错误之处以及如何改正的正确做法将通过翻板的方式提前罗列在一张大纸上,学生回答到位的,翻掉一个。
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小组讨论,一方面落实知识点,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肯定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情景再现——情景实践,体会运用
经过案例分析,学生对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再现情景,让学生从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进入到一个实践者的角色。由于时间关系,大概选择2-3组表演。
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一方面了解学生上一个环节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只有把它真正地运用起来,才能成为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掌握需要大家在生活中主动、积极的发挥,让习惯成自然。
(四)评价提高——自评他评,共同进步
每组学生表演之后,其他小组、自己小组根据情景表演的评价表对表演情况进行适当的打分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学生适当的点评,以鼓励为主,建议为辅。
通过自评他评,学生可以认识自己,可以取长补短,求的共同进步。
(五)总结回顾——由零到整,掌握情况(3分钟)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谈一谈你的体会和收获。
学生谈体会,教师适当总结。同时板书。
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课件演示一首《电话礼仪歌》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巩固提高(1分钟)
1、请你以编剧的身份,将课堂上的模拟情景描写出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2、观看《百家讲坛》金正昆教授讲电话礼仪,讨论交流所受到的启发。(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
左板为主板主要是从电话礼仪的重要性、拨打电话的基本礼仪、接听电话的基本礼仪三个大方面板书。右板为副板则是这三个方面的延伸扩展和注释说明。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而又主次分明地展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框架,便于学生有思路的学习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了开放、协作、交流、竞争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快乐教学。
不足之处:学生虽然理解了正确接打电话的重要性,但离每个人真正做到还有一些差距,在以后还需反复练习,同时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这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请在座的各位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2.服务礼仪说课稿 篇二
橡皮泥是现代泥塑材料, 可塑性强, 色彩鲜艳, 塑成的作品效果好, 适合小学教学用。本课要求学生以橡泥作材料, 以小刺猬为例, 塑造出可爱的小动物。
《小刺猬》要求学生能抓住刺的剪法, 探讨剪的技巧, 并用此方法, 学做其他小动物。同时注意先整体后局部的制作方法。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塑造各种小动物,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也抒发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颗爱心。
从教10年来, 笔者一直在《劳动与技术》这块土地中耕耘, 十分喜欢这门课程, 几年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纵观平日的教学, 学生仍然是“跟我学, 跟我做”, 并没有完全摆脱“你教我学”的学习方式, 与新一轮课改中强调的“使学生从学会技术变为会学技术”, 显然是有差距的。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作如下安排:
1.知识目标:学习剪的技法塑造小刺猬, 并能用此方法做其他动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对彩泥作品的兴趣。在小组的分工、讨论、评价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环境的创设, 抒发对大自然、对小动物的热爱。
4.本课的重点:通过探究, 学会用剪的技法来塑造小动物。要始终牢记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二) 说教法
劳动与技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培养能力, 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动手创造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可采用“引导发现法、个体探究、全班讨论、实践交流、展示评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欢乐、紧张、和谐的气氛中, 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 也从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和合作成功的愉悦。
(三) 说学法
新课程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 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 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所以在“小刺猬”这一课中, 可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实践、乐于体验的环境 (小刺猬邀请动物朋友们到大森林里分享丰收的快乐) 。本节课, 学生学习的技术术养是“剪的技巧”, 所以“剪”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 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 (2) 动手尝试的学习方法; (3) 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法和学法, 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 (展示用“剪“的技巧塑造的其他动物) 、橡皮泥、森林的情境。学生动手、动脑, 尝试、探索, 由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 并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美丽与创造的快乐, 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 说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发散技巧。“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好朋友,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把你喜欢的动物介绍给大家。今天这节课, 我们要用橡皮泥来塑造动物, 要让橡皮泥听话, 就得用基本操作方法。大家回忆一下, 我们在接触橡皮泥时用到过哪能些技法?每个同学拿一小团橡皮泥, 耳朵听老师的指令, 完成相应的动作:捏、揉、搓 (听清要求, 搓成一个象老师一样的近似圆稚的形体)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你觉得这个圆稚体有点像什么?预设 (老鼠) :如果请你把他制作成一只老鼠, 尾巴要掉下来怎么办?胡须可用什么代替?) ; (刺猬) , 刺猬身上的刺你想到了哪些表现方法 (剪刀、针、火柴、牙签来表现) 。”讨论得出:为了使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除了用手捏制以外, 可以使用技巧, 巧妙地运用到橡皮泥的制作中, 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本设计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 结合教材特点, 学生直接用手来回忆橡皮泥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制作想象,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一些工具与辅助性材料在橡皮泥中造型中的作用。同时老师用语言渲染情境, 激起了学生对制作的兴趣与冲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具有较大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2.突破难点, 探究技巧。用剪刀剪小刺猬的刺是本堂课的重点。针对这一重点, 做如下设计:
(1) 自学课本内容。学生对刺猬的刺的表现方法有自己的想法, 顺着学生的思路, 让他们自学书上的内容:小刺猬的制作分成几步;课本中小刺猬的刺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2) 师生互动交流。以小刺猬的制作举一反三, 明白橡皮泥造型的方法:先整体后局部。
(3) 自主探究“剪”的技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尝试着在刚才搓好的圆椎体上剪刺。老师巡视, 把较好的作品与存在问题的作品收集起来。
(4) 全班交流、讨论。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半成品, 比一比, 谁的刺剪得更形象?得出剪的技巧 (翘;深度;角度) (要突破难点, 此步骤是关键, 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探究, 表达, 学生暂时表达不清, 别急, 耐心地引导, 不要急于求成, 轻易灌输。)
(5) 再次实践“剪的技巧”。通过交流, 学生对如何剪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趁热打铁, 让学生再次尝试, 用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角度剪刺, 感受刺的效果。 (这一步的实施, 让讨论的结果得到实际意义上的体现。)
(6) 完成作品。小刺猬的其他几个步骤比较简单,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通过自学完全能够掌握, 所以老师没有一一加以示范, 而是放手让学生实践。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3.发散思维, 紧扣技巧。如何剪刺是难点, 也是本节课学习的一项技术。相信通过难点的突破, 全班同学都能做一只刺猬, 如果到此为止, 那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 要积极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在动手操作中养成善于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可做如下设计:
(1) 看到刺猬身上的果子, 最先跃入你脑海的是个什么情景? (这是秋天的森林, 树叶已落了, 果子都成熟了, 你们看, 小刺猥正忙着运果子呢。) 这么美的森林, 小刺猬很孤单, 你有什么好办法?
(2) 除了小刺猬的家人外, 森林里还有小刺猬朋友, 他的这些朋友, 同样也用到了剪的技巧?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CAI出示橡皮泥作品 (强调用剪刀“剪”的技巧) 。
(3) 这节课, 我们要用刚刚学的“剪”的技巧来塑造小动物, 然后把他送到这个美丽的森林中。
4.在动手前, 老师应给予提示:
(1) 小组分工合作, 一部分同学做小刺猬主人, 一部分同学做小刺猬朋友; (如果塑造小刺猬朋友时, 碰到困难, 大家可以讨论、合作)
(2) 制作时间15分钟, 用上剪的技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为主,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 除了看到老师的组织与相关的引导外, 基本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 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
(3) 小组内评出最佳小主人和最佳好朋友。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制作小刺猬, 老师提醒他们, 制作的小刺猬能与众不同, 可以在形态上、姿势上进行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尝试制作其他动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 老师边巡视边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同时牵线搭桥, 让制作同一种动物的同学互相交流。
本设计, 既承上又启下, 在书本制作小刺猬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散与拓展。设计具有一定的梯度, 使各类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所收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与其实际水平相适应的方法, 既照顾了动手能力差的学生, 又激励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以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水平, 解决“合格+特长”的问题。学生在与情境的交互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目标, 即“生成性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自己最想学做的, 并且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
(四) 创设情境, 欣赏技巧
每一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 评出了最佳小主人与最佳好朋友, 老师从不同角度把作品一一拍摄下来。
1.欣赏最佳作品。
2.学生介绍作品的亮点, 介绍自己的感受。同学互评 (评优点、说建议) 。课堂上不但有学生的自我评价, 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有教师最后的总结评价。互动评价, 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 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促进学生的发展。
3.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有亮点,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小刺猬主人想把可爱的小动物们邀请到美丽的森林中。“同学们, 在送别小动物的时候, 轻轻地送上你真诚的祝福。我想采访几个同学, 你送上了什么祝福?”这节课并不只是单纯地进行劳动技术的学习, 而是把思想教育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有机地渗透在劳动实践中。
4.是呀!小刺猬主人和他的朋友在这美丽的森林里快乐地生活着。这都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爱:朋友的爱、大自然的爱, 大家的爱。同学们, 爱动物, 爱自然吧, 在爱的怀抱中, 会更加幸福, 更加快乐!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中运用, 在运用中提高。
3.《斑羚飞渡》说课稿 篇三
《斑羚飞渡》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编选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本文《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1.教材有以下特点
(1)本文故事内容中陌生新奇的动物世界﹑惊险动人的特写镜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且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课文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动物保护意识。同时能让学生在斑羚们在特殊的求生自救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族精神和整体合作精神受到洗礼。这篇教材既是当前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的延伸,又是试图从动物世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对人性的探求。
2.本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理清并感受文中生动、感人的情节。
(2)情感目标
领会斑羚在危机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3﹞能力目标
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 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领会斑羚在危机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通过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2.朗读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学生反复让学生感悟老斑羚从容镇定、牺牲自我的精神。
3.指导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做预习笔记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出示一些质疑探究性问题等,但不可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三、学法指导:
本课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预习法
(1)在预习环节中布置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字词,找出重点词语并造句,写在预习本上。
(3)找出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段并加以欣赏。
(4)准备复述课文中斑羚飞渡的 主要情节。
(5)搜集有个斑羚这一动物的资料。
通过预习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交流合作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5.积累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对积累的认识,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养成积累的习惯。如在本课中,我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问题:“文中多次出现彩虹,分别有什么意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以景物烘托气氛的写作方法,为作文写作积累方法。
6.拓展法:使学生的视野由课内转移到课外,培养联想能力,如由“从‘镰刀头羊 最后的悲壮献身中你有何感悟?”从现实中寻找例子学会课文与社会的联系。
7.以读促写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语言丰富,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学完本课我要求学生写出学习本文后的体验﹑反思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整合。
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我相信一定可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组织:
课前预习
(1)在预习环节中布置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字词,找出重点词语并造句,写在预习本上。
(3)找出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段并加以欣赏。
(4)准备复述课文中斑羚飞渡的 主要情节。
(5)搜集有关斑羚这一动物的资料。
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为研读作准备。
1.导入新课
由大连公交司机黄志全的故事导入(故事情节:黄治全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作的三件事)情景渲染导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作者
2.整体感知
扫读整体把握
(1)题解
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喉部有一块白斑。斑羚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
(2)要求勾画出生字新词,查工具书加以掌握。
肌腱(jiàn)逞能(chěng) 恍惚(huǎng hū)娴熟(xián) 略胜一筹(chóu) 眼花缭乱(1iá) 炫目(xuàn) 斑斓(1án)悲怆(chuàng) 磐石(pán)
对峙(zhì)湛蓝(zhàn) 坠落(zhuì) 苍穹(qióng)
(3)结合课文解词
A.对峙:山与山相对而立。
B.进退维谷:维,文言虚词;谷,比喻困难的境地。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
C.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净、纯洁。有时比喻人的思想没有沾上一点坏影响。
D.迥然不同:迥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 E娴熟:熟练。
F.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以上内容课件展示)
(4)自由朗读课文读
要求:
①要用流利的语言有感情的读。
②领会文中的生动的词句 。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增强语感,检查预习效果。巩固基础知识。
3.问题探究
(1)当时斑羚羊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几次描写美丽的“彩虹”是为了真是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
(3)找出描写镰刀斑羚羊的句子,文中重点抓住那些进行描写?在这种环境镰刀头羊表现如何?
(4)文中多次出现彩虹,分别有什么意义?
(5)从斑羚羊飞渡的事件中,从斑羚羊身上反映出什么可贵品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相启发,在议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共同解决疑难。激发探究的兴趣,培养自学和表达能力,突破重点。
4.研读与赏析
(1)研读课文。要求:运用圈点法,全出你认为重点的内容。
(2)小组讨论欣赏:
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的生动的词句,进行品味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析欣赏斑羚羊飞渡的情景: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斑羚飞渡时的画面,同时指名学生看画面抓住关键动词复述,形象的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学习老斑羚那种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学习斑羚的种族精神。
(4)学生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
设计意图:1.通过朗读诵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
2.回应课时的问题,培养概括和表达能力。
3.此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
5.拓展延伸
由于人类的滥杀滥捕,造成野生动物的濒临灭绝的事例很多。请从你的身边搜集材料,写一篇有关野生动物作文。
设计意图:完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效果
1.通过字词训练加强了基础知识的巩固;
2.通过让学生复述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锻炼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生动,积极活泼,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又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珍惜生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迎送礼仪说课稿 篇四
一、选用教材:《饭店服务礼仪》中第六章国际交往礼仪第一节迎送礼仪
参考教材:《旅游服务礼仪》、金正昆《社交礼仪》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针对酒店、旅游行业企业的特点和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对课程进行了设计,以职业素质和礼仪接待能力为重点,以“实践为导向,按照岗位对职业礼仪的要求”构建讲授和实训一体的教学模块,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理念和服务意识,能将所学礼仪规范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迎接礼仪的程序,弄懂陪车礼仪的原则。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掌握及练习深入情景适应岗位需要。
3、德育目标:在迎送礼仪中让学生懂得尊重与被尊重,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陪车礼仪 难点:陪车礼仪
通过情景教学法解析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实践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通过导入视频、情景模拟、项目任务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展示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氛围活跃,充满色彩。
六、教学环节
1、检查学生出勤及着装(礼仪操)
2、复习提问:握手的礼仪规范?(学生演示加回答)
3、导入新课:(从握手礼仪、接待导入新课。)
4、讲授新课:把班级同学分成四个小组,通过课堂表现、礼仪规范、项目任务等方面进行评比,最后评选优秀组,获得流动红旗。
重点环节在陪车礼仪,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学习,理清驾驶位不同身份宾客座位不同,弄清双排、三排宾客座位次序,同时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语言发挥能力和工作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5、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2)教师总结
补充学生总结,强化知识重点,对陪车礼仪的驾驶位人员的不同座次顺序不要混淆。
5.面试礼仪说课稿 篇五
尊敬的评委、老师: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 面试礼仪。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分析,不足之处,尽请指正!
首先,我对本教材进行分析。《面试礼仪》是人教版教材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 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塑造良好形象,初步接触了生活中的礼仪。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学好本课也为学习后面的职业道德打下理论基础。而在职场中讲礼仪,能展示职业形象,有助于求职成功。因此,本课题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着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职业礼仪的含义,掌握职业礼仪的内容,领会面试礼仪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知礼懂礼行礼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内涵
之所以把这作为重点,完全是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考试中这些知识需要学生们牢牢掌握。
根据心理学教学规律,素质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习惯的养成最少也需要三周的时间。加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不够成熟,要使他们在生活中遵从礼仪,离不开老师的长期教导。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使学生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习惯。
为了更好地讲解教学重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教法:
1、问题设疑法(问答互动法)。通过有意识地设问,一方面能促使学生集中精神,开动脑筋,另一方面,几个问题环环相扣,把教学目标中的几个知识点自然地衔接起来,使我更好地控制课题节奏。
2、直观演示法。我将综合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新教学大纲上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与探究。本着这个原则,我制定了以下学法
1、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自主探究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具体操作我将在教学过程中阐述。
下面,我就来具体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播放视频《礼仪风采大赛》,让学生感受职业礼仪的魅力。接着我再出示一系列有关礼仪的时政,让学生明白礼仪在职场占有重要地位,引出本课主题职业礼仪。适时抛出新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什么是职业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带着这些新问题, 我将进 入讲授新课的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五项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 从读说看演听,全方位训练学生的能力。
活动一:读一读
阅读书本《小赵的故事》,引导学生领会小赵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良好职业礼仪。进而我要求学生给课本18页内容分层,找出职业礼仪的含义、作用以训练学生分析整理材料的能力。
活动二:说一说
展示材料《三个应聘者的面试经历》,要求学生阅读材料,简要评析三个求职者的礼仪表现,谈谈并列举你所知道的求职礼仪。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将进行修正补充,并做总结:面试是一门学问, 一门艺术。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最好的介绍信是用我们的太度,素养和实力写就的,而这些又往往通过我们的仪表形象,言谈举止等细节显露出来 。
活动三:看一看
观看视频《职业礼仪》。要求学生在幽默的讲解中铭记职场礼仪的基本要求。加深学生对本课重点的识记和理解。
活动四:演一演
在本环节中,我将要求学生模拟招聘现场。请几位同学扮演主考官,几位同学扮演面试者上台做具体的动作示范,台下同学上台纠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由此我便巧妙的处理好了本课难点,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活动五:听一听
赏析音乐《文明礼仪歌》在音乐声中结束新课讲授环节,深化本课主题。也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的渲染下,潜移默化的将礼仪践行到生活中去。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深刻化。在此环节我将要求学生花两分钟时间结合黑板、课本、笔记,回顾本课内容。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加强职校生的礼仪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准政治老师,我将继续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战线上为为培养高素质新世纪人才献上绵薄之力。
6.为人民服务说课稿 篇六
惠静静 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演讲词《为人民服务》的第一课时,作者是毛泽东。本单元以“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为主题,本课是为纪念烈士张思德而作的一篇演讲词,观点明确、逻辑性强,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如何为人民服务,对六年级学生起到非常好的革命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4、理解课文 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议论性演讲稿,因此本课相对来说显得有些枯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教师正确的引导,会使他们在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科学、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法:点拨
引导
学法:自主完成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2、ppt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六个步骤完成的,第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二、了解背景,交流收集的资料(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教师适时适当的补充,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重点比如字词的学习就在这个环节体现。)。
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理清课文层次,把握演讲的主题,即论点以及毛主席从哪几点来论述的,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合作来交流学习的收获)。
四、深入学习第一二自然段(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即论证方法,为自主学习下节内容奠定基础。)。
五、拓展(把语文拓展的生活,推荐一些影片,让孩子们从不同方面感受到积极的人生观)。
六、作业设计(字词的巩固和积累)。板书设计是演讲稿内容的提炼,摆明观点,如何论证。具体如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内容。
二、了解背景,交流收集的资料。
1、了解演讲与演讲稿的特点
2、检查预习情况。
a、认识人物。(张思德
毛泽东
司马迁)B、抽查识字情况
查字典: 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查工具书: 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
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带着思考题读课文)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幻灯片显示)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1、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
2、死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四、深入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a: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写了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b:能不能去掉“完全、彻底”,为什么?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a、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b、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c、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五、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推荐影片。
六、作业:
1、抄写字词。
7.《苏武传》说课稿 篇七
《苏武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4第四单元编选的一篇具有典范意义的文言文, 记叙了苏武出使匈奴, 面对威胁利诱仍坚守节操, 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 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 我把学习积累文言知识,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把学习本文运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手法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教材虽然篇幅较长, 个别字词生僻, 但人物形象饱满, 情节生动, 文学性、观赏性较强, 课下注释很详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敢于创新, 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就能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我打算采用:1.启发式教学, 2.学案式教学, 为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我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 我安排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学案式教学, 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1.导入:展示年轻的苏武手拿符节准备出使匈奴的照片以及播放《苏武歌》, 引导学生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节”字。“节”既表明了他是持符节出使匈奴的大汉的使者, 也是指苏武在面对重大变故, 对敌人的种种威逼利诱, 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民族气节。
(目的:为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导入新课, 能迅速地让同学们找出“节”是贯穿《苏武传》的一条主线, 是苏武伟大精神的核心所在。)
2.浏览全文, 梳理情节。
《苏武传》是通过哪些内容展示苏武的崇高气节的?请同学们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总结:两次自杀———刚烈豪壮之节, 三次拒降, 十九年坚守—忠贞之节。
(目的:让学生走进历史, 走进文本, 直面人物, 主动参与。在研读文本中探究角色, 在角色进入中体验情感, 让枯燥无味的文言文鲜活起来, 让同学们在角色品评中回归主旨。)
3.重点探究。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
问题设置:
(1) 引导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你认为苏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 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1文章详写卫律和李陵的劝降的目的。
2苏武自杀的原因和自杀时周围人的反应。
3苏武被囚禁和北海牧羊时的表现。
4.师生共同总结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简洁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反衬的手法。)
(在重点探究环节中, 1.我请每个小组推选出来的同学发言———引导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2.接下来在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时, 我依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启发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巡回点拨、指导。讨论结束后, 教师抽查讨论结果, 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小组补充。目的:启发思考, 培养学习主动性;倡导合作, 利用集体智慧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5.学生披文入情, 齐读苏武语录, 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课件展示:苏武手拿已经掉完毡毛的符节屹立于旷野之中牧羊的背影。)
(目的:和前面苏武年轻时手拿毡毛的形象对比呼应, 让苏武形象更加突出, 为后面小结做铺垫。)
6.延伸探究, 归纳形象。 (苏武为什么会被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纪念和崇敬?)
五.说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一般学生对于文言文是不感兴趣的, 所以课前我给大家讲述了苏武的故事, 让学生们对苏武这个人感兴趣。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 我用了两节课的时间, 引导学生梳理积累文言知识,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落实效果不太好, 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够掌握。
8.《黄河颂》说课稿 篇八
《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所选的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祖国为主题的。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情绪慷慨激昂。同时,歌词节奏鲜明、音节洪亮,长短句结合,韵律自然和谐。这首诗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营造出了宏大壮阔的画面之美。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的诗,要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相结合,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深化拓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河。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黄河颂》全篇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句式长度悬殊极大,长短结合,节奏强烈且富于变化。在韵脚上,巧妙地运用了双声叠韵词,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总体上,韵律响亮、节奏铿锵,朗诵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正如诗人所言:“我……惯于为朗诵或制曲而锻句。在我看来,诗歌的语言,主要地不是诉之于视觉,而是诉之于听觉的。”因而,该课教学无疑需要特别重视朗读。同时,《黄河颂》从内容和主题上又是反映抗日救亡的,结合单元目标中要求“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一目的,我们需在培养爱国情操方面加以关注。此外,诗歌的时代背景与学生距离较远,且初一学生的朗读能力还不够强,把握不准诗歌的节奏、语气、重音等。因而,根据上述我们分析的《黄河颂》的特点,根据单元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和结构层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背景介绍、朗诵聆听和自我朗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深刻感悟黄河的雄伟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刻感悟黄河气概,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深入理解民族品格。
三、教学学法
(一)说教法
本课教学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结合学情、课文和教学目标,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入文、入情、入境,在师生、生生等多重对话的基础上,体味诗歌情感,感悟黄河气概,激发爱国情怀。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诗歌紧扣黄河雄姿,刻画出了黄河磅礴雄浑、恢宏壮观的形象。对于不在黄河边长大的学生来说,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等相关的直观方式来让大家了解黄河的形象。而对领唱部分的朗诵和歌词中黄河乃民族魂、民族神的内涵必须以学生对黄河雄姿的感受为基础。领唱部分可以极快地在学生内心产生震撼,深化对“英雄气魄”的感悟,歌词中的第一段可加强学生对黄河雄姿的感受。
2.朗读法
本诗节奏鲜明铿锵,富于音乐美,适合朗读。朗读是深化理解和体味诗歌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来展开教学环节,如:阅读前的名家朗诵聆听,赏析前的配乐自由朗读,赏析中的个读、配乐齐读,赏析后的配乐领读与齐读相结合等。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
3.互文补充法
本课内容涉及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黄河的地理位置等,加之又是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词,涉及到历史、地理、音乐等相关知识。对于诗中所言“黄河”为“摇篮”、“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的理解需要借助相关历史、地理知识,而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和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则又不得不借助背景知识。因而,在教学中,可把写作背景、黄河的地理知识及图片等充分引入教学中。
(二)说学法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朗读和讨论等,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体味诗歌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话说黄河史
此环节意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一个厚实的背景。
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多媒体演示战争画面及八路军战士在黄河岸边行军的画面,利用声音和画面,再加上老师的讲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讲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抗战。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战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背景画面】汹涌奔腾的黄河(画面直观、醒目,让学生内心油然升起豪壮之情。)
然后,简单介绍一些与课文学习有关的黄河的历史知识。对此,主要关注中华民族的其他表述词语,引导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他们就曾于黄河流域群居。借此切换到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同时,教师深情讲述:“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自古就是古文明的发源地,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对这条河流有着深厚的感情。”
接着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相关的知识。
(二)吟读黄河颂
此环节重在借助朗读和赏析,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层次,初步感悟和体会作者情感和诗歌的意蕴。
首先,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强化第一环节中已唤起和激发的兴趣与情感,在学生内心深处掀起一阵感触的高潮,同时也借此形成教学节奏层面的一个小高潮。听完名家朗诵后,让学生自由言说自己的感受。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注意提示学生关注“啊,朋友”中的“朋友”,“我站在高山之巅”的“巅”,“啊!黄河!你……”中的“你”,但不做具体阐释,只是要求学生在配乐自由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这些词及其效果,和这些词在朗读层面的处理。学生配乐自由读完后,让学生们自己思考或相互讨论来加以落实,借此关注诗人在人称表达层面的转换及效果,体会歌词中第一部分的视角转换及效果。
再次,引导学生紧扣“啊!黄河!”的三次重复,同时关注课文中的“朗诵词”、“歌词”等字眼,落实课文结构层次的把握。
此环节将学生引入了课文情感的波涛中,从中感受体味诗中澎湃激昂的颂扬与赞美之情。
(三)探究黄河魂
这一环节重在理解课文主旨,感悟作者情感,体会民族品格。
首先,以一段话“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来过渡。然后屏幕展示相关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
1.黄河有着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3.请用相似的短语来替换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你的誓言。
4.引入《长江之歌》,类比体会两个文本情感层面的一致性,以深化理解和升华爱国情感。
(四)咏唱黄河曲
师生齐唱《保卫黄河》,然后教师说结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持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今天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奋斗,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板书设计
本文为井冈山大学教改课题“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和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培养策略研究”(编号:JXJG-09-15-24)的阶段性成果。
(刘梅珍 江西吉安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343009)
9.餐饮服务与管理说课稿 篇九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程是《餐饮服务与管理》,我将自己任教以来的一些理念、实践向各位专家、老师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教。今天,我拟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解说。
上好一门课程首先要明确这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学生学完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餐饮业各部门服务与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胜任在酒店餐饮部门的高级服务和初、中级管理工作。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共64个学时加2周综合实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餐饮服务与管理》先修课程是商务礼仪、形体训练、旅游心理学,后续课程是饭店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中国饮食文化。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前续、后续课程衔接得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岗位分析 图例解释(略)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一方面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1)知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餐饮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熟悉餐厅运行与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能熟练掌握餐厅服务各个环节的业务知识与技能,如托盘、斟酒、摆台等;全面掌握中、西餐零点及宴会服务的程序与标准;理解并基本掌握餐饮管理理论。(2)能力目标:具备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岗位协调与人际沟通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摒弃餐饮职业低人一等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爱岗敬业,竭诚服务的职业理想;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高级餐厅服务员”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初、中级餐饮管理人员”。——使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满足就业需要和市场对餐饮服务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一)设计理念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召开酒店管理方向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研讨,听取行业专家对岗位工作礼仪要求的分析,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收集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信息,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高[2008]5号文件精神,我们课程设计的理念体现两个注重
1、教学目标紧贴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
2、坚持重在应用,模拟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实现学生学习和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教学项目设置以餐饮服务工作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 教学内容整合以餐饮服务人员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 教学过程组织以餐饮服务人员真实工作流程为脉络
(二)内容选取
PPT图例解说(略)
(三)教学进程
PPT图例解说(略)
(四)重点难点
PPT图例解说(略)
三、课程实施
课程教学效果如何还取决于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资源
本门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一学期,共计64课时,另外再加上第二课堂、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暑假1个月的岗位体验实践,教学课时充足。
我们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教师基本情况表解读略)可以说,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我们有较丰富的教辅资源,教材选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李贤政编著的餐饮服务与管理,另外,我们已经有了完善的课程标准、教材视频、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系列教辅资料。通过制作精美的幻灯片,编写教学讲义。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充分网络资源,建立“课程学习QQ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我们拥有有力的实训条件保障,校内我们有餐饮服务实训室、面点实训室、茶艺实训室、调酒实训室、烹饪实训室等,为学生的课堂训练提供实训条件保障。在校外,我们有非常多的实习合作单位,如陶然居大酒店、蓝海国际大饭店、鲁商伯尔曼、华盛江泉大酒店、新闻大厦,在省外有北京天安瑞嘉商务酒店公司等。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主体,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教学模式,并以“参观见习”来加速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以“第二课堂”的开展来增加实训课时量,以“职业技能鉴定”来巩固训练效果,以“岗位体验实践”来检验教学成果,形成了“参观见习+课堂学习+第二课堂+技能鉴定+岗位体验实践”的教学模式。另外,学校正在建设校园水吧,这里将是学生的小成本创业基地,在这里可以把餐饮服务与管理的知识和创业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加深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二)说学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好的资源,还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学生为高中后高职学生,基础理论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热情持续时间短,爱动手。根据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建议以任务为主引导学生学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听企业兼职教师分析市场需求,介绍企业文化,了解岗位定位和职业资格标准。将服务技巧和英语口语技能融合,加大实训和实践比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可持续发展。
多给学生鼓励,把英语优秀的学生朝中高层管理者方向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向国际酒店服务员方向培养。
(三)说教学方法
遵循教-观-练-赛的顺序,主要采用全真实战、多媒体教学、情境模拟、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方法,(图例解说略)
(四)教学评价
教学实施的效果如何,还要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校内考核以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与成效评价为主、知识与综合项目操作测评为辅的考评结合评价方式。建立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能力考核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个人表现与团队协作能力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结构贯穿整个评价环节,期末考核成绩占70%,实训报告完成情况、实训课程参与情况占20%,上课出勤、参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10%。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校内有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学生评教,校外有实习及工作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四、课程特色
特色
一、牵手企业,注重课程与企业的关联度 依托行业,牵手企业
企业全程参与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实现了课程建设与企业需求的有机融合,将成功做到“合作课程跟着工作流程走,实训教材跟着任务项目走,订单教学跟着岗位能力走”,突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特色
二、简化理论、强化技能,突出实践型,体现理论教学改革 以真实岗位工作情境来承载学习内容
PPT图例解说(略)
【服务礼仪说课稿】推荐阅读:
礼仪队服务礼仪06-23
服务礼仪讲义07-10
服务礼仪作用09-15
柜面服务礼仪心得07-12
高铁乘务服务礼仪08-20
银行服务礼仪常识09-14
服务人员个人仪态礼仪10-13
门诊导医服务礼仪规范07-15
商务礼仪培训帆宇达肖珂《银行服务礼仪》08-28
有关银行服务礼仪知识技巧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