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家乡的变化

2024-11-18

抒情散文家乡的变化(共11篇)

1.抒情散文家乡的变化 篇一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像一股春风吹进每个人的心里,像一个个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春雨滋润了华夏故园让人无比兴奋。祖国在变,家人在变,我的家乡黄龙溪也在变。

以前的黄龙溪破旧不堪,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墙上的“小人”在做鬼脸,角落里的垃圾臭气熏天。山是一片光秃秃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草堆,那时候的小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耍,每天沉浸在泥土和草的世界里,大人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早出晚归,却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过着辛劳的日子。破旧低矮的土屋在哭泣,就连黄龙溪唯一的象征——黄龙宝鼎也是断壁残墙……唉!乡亲们还有一块最大的`心病——“路”,这条路是通往黄龙溪的唯一一条道路。可它还是戴着那张破旧的面具。下雨天,它就成了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天晴,黄沙灰尘漫天飞舞,天空中呈现灰蒙蒙的一片,使人寸步难行。真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沙”……

现在的黄龙溪今非昔比。绿草茵茵代替荒山;大街上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到处都流露出古典优雅之美。柳树姑娘妩媚地舒展着长发,平整的柏油马路像一位少女阿娜的身躯,一幢幢楼房犹如雨后春笋节节高……

故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好处,啊!我爱故乡,我爱党的政策。

2.抒情散文家乡的变化 篇二

情寡词工, 难以感人, 有情之后, 如何抒情, 则有赖于艺术技巧, 掌握一定技巧, 才能将“情”抒发出来, 情感自然会丰富, 舒卷自如, 锦绣有章。如何才能更好地抒“情”呢?

一、情由意生

抒情先要有“情”, 情感来自于对生活的感受和蓄积, “意”则是对生活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审美认识的提高和内心情感的升华。刘勰论认为:“并思合而自逢, 非研虑之所求也。”所谓“思合而自逢”, 乃是中有至情, 必欲宣发, 这时候自会觉得应当怎样去抒写, 或是一泻无余地写出来, 或是敛抑凝聚地写出来, 也就是情随意生。在至情之中见精魂, 抒情才得佳胜。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佳作, “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耀金, 静影沉璧”写的是景, 却都与作者的心情关联。不到五百字的《岳阳楼记》之所以能传诵千古, 是因为它在抒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显志:“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心胸和抱负是该文的精魂, 这正是抒情散文应该追求的境界。又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在对开怀畅饮的欢快情景和对自然风光绘声绘色的描写中, 传达出了醉翁之“意”, 即“与民同乐”, 以及希望保持和平安宁的政治环境, 使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从“情”中悟“理”, 以启人感, 以耐人思, 并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操的陶冶。这种被赋予思想深度与力度的情感, 才有可能是散文的生命。

二、情化自然

在优美的抒情散文中, 它所写的“景”是情化了的景。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生, 惟情所化, 情哀则景哀, 情乐则景乐。”所谓“思与景谐”, “景与意会”, 情感的抒发有赖于作品中所描写的意境, 即情化了的自然。朱光潜说:“情景相生, 而且契合无间, 情恰能称景, 景也恰能传情。”也就是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客观外物达到一种高度和谐的统一。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于良辰美景之中吐露心中的抑郁和“不宁”,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使人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音, 一个月下的荷塘, 在这位散文大师的笔下, 简直无美不备:淡淡的月色, 田田的荷叶, 薄薄的青雾, 蓊蓊郁郁的树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蛙声等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工笔画, 使得情中有景, 景中有情, 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统一, 显示了散文大师不凡的艺术功力。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三、化虚为实

实, 即有形的“象”, 虚即无形的“象”和“意”, “具之以象”、“动之以情”使人在“象”中见意。抒情散文情感的抒发应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的基础上, 离开了对生活及事物的描绘, 诗意则无所附, 言辞则空洞矫情, 因而在散文中细致的描述常常是激发散文的情致所在。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抒情名篇, 他以书房项脊轩带出家人日常生活琐事, 以此抒写亲情, 笔调纡徐疏淡, 真挚亲切。如:“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笔笔紧扣项脊轩, 睹物思亲, 物在人亡, 凸显了夫妻感情之笃, 又映衬出妻死室坏的寂寥黯淡, 读来令人深感悲凄, 余韵悠然不尽。作者在对具体细微的事物的叙写中倾注了深沉的情感, 以实带虚, 虚实相生, 这就是抒情的化虚为实。

四、神思飞扬

陆机在《文赋》中形象地指出:“精鹜八极, 心游万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当人们对事物有情有义的时候, 这种情景在外物的触发下必产生丰富的想象, 神思飞扬。这种抒情方式就是把艺术的思维寓于想象中, 传达作者别样的情怀和思想。如高尔基的《海燕》, 在暴风雨中翱翔的海燕充满战斗的“欢乐”和“热情”, 充满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对黑暗势力的“愤怒”与“憎恨”。海燕的勇敢、高傲, 不畏雷电风雨表现了革命人民在革命暴风雨中的勇敢无畏。“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 乌云听出了欢乐”, “这个敏感的精灵, 它深信,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 遮不住的”。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情, 抒写了海燕呼唤暴风雨的豪情和执著, 勇敢的献身精神和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给人崇高的美感和巨大的革命鼓动力。黑格尔说:“真正的创作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在这首散文诗中, 作者运用丰富奇妙的艺术表现方法, 使读者和他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 共同感受“海燕”带给人们的鼓舞。

五、蓄势待发

“情意有余, 汹涌而后发”。“蓄极积久, 势不能遏”。蓄势指的是不急于表达情感, 而是通过迂回曲折的描述, 渐次深化, 积贮起足够的力量和动势时, 再使感情倾泻而出。如刘白羽的《日出》, 欲杨先抑, 写了五幅关于日出的画面, 先引用海涅散文和屠格涅夫小说中的两段描写日出的文字, 再论述自己两次在日出胜地想看日出又未能如愿的情景, 一抑再抑, 在读者产生心理悬念之后, 才会从容不迫地把他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奇景推至读者的面前, 因此产生异峰突起的美感。

六、不动声色

抒情并非是“欢乐”或“痛苦”字眼的堆砌, 质朴的叙写有时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只要把引起感情波澜缘由和经过按照当时的情景叙写出来, 就是抒情。这种不动声色的抒情技巧更是不露斧凿之痕迹的高明技巧。如朱自清的《背影》, 作者洞幽烛微, 历历如画地进行了客观的描绘, 它既无生动曲折的事件, 又无华丽炫目的辞藻, 与一般写人的散文不同, 没有从正面刻画父亲的肖像、神情、音容、笑貌, 而是另辟蹊径地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在淡淡的笔触之中表现醇浓的情意, 文淡而情深, 看似朴实、平淡, 却有极强的感情冲击力。情感表达与叙事高度融在一起, 恰到好处, 完全是自然的流露和表现, 真正做到了在平淡之中显神奇, 达到了“韵外之致”、“弦外之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3.抒情散文的美感实现 篇三

[关键词]抒情散文美感实现自然美情感美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18

美感实现,是我自创的词语,意思是使美感得以实现或使之(我、物)具有美感;或者说使之美起来。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感受文中之美 。

抒情散文的美感实现,至少需要两种因素——人与文本的积极参与。人本因素中作者人本与读者人本缺一不可;相应的,文本因素中也包含作者文本与读者文本。就是说,抒情散文作家、作品及读者之间,其美感实现有着各自的自身实现与相互实现,因此,我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在抒情散文的美感的自身实现中,作品对象是外因,作家对象是内因,在其相互实现中,作家、作品是外因,读者是内因。从《荷塘月色》文本写作解读的美感实现观之,可略见一斑。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剖析课文。

一、文本写作呈现的美的基本形态

《荷塘月色》有如下三方面的丰富性:1.如诗如画的自然美;2.一波三折的情感美;3.行云流水的形式美。现作如下评述:

(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自然物作为人与人类生活的象征而呈现一种象征美,这是自然美的高层次。这种象征美是由于自然物本身的自然属性与一定社会内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式结构而形成的,且主要是以其所表现的社会内容而具有审美含义。如梅兰竹菊之与君子、大地之与母亲、太阳之与希望等,都是自然物的象征美的表现。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朱自清认为写景散文就应当是“画”,是“以文学作画”,“画中有诗,诗中有哲学”。

《荷塘月色》选取荷、月两个为历代中国骚人墨客所吟咏不休、渲染无穷的自然物为中心意象。其象征意味和审美意义中,蕴含了先人的精髓,同时,更重要的是,也吸纳了朱自清的所有才华、心血、情韵与一生遭际。在荷、月意象中,寄寓了他全部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他挥洒着工笔与写意双重驰骋的自由。他以比喻、想象的形式铺写月夜的荷月、荷花,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淡雅、美丽、柔和、恬静、朦胧的图景,更抒发了寂寞、苦闷与不平静的情思。写月光下的荷叶荷花,由静态而动态地写出其形、色、味等全方位感受;写月色则是由光而景,由上而下地多视点观照。

(二)“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朱自清深谙这一修辞原则,他在描写客观景物,抒发思想感情时,善于结合具体的题旨情境,选择最恰当的不可移易的动词,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使描写的事物形象可感,生动逼真。

朱自清主张在散文中要渗透情感,其作品无不体现这一主张。面对社会、人生,他以血写血,以泪写泪,笔触透达了生活之本质、生命之本质。他“处处不忘记自然与社会”,即使是“写到了风花雪月,好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以抒怀抱”。他记秦淮河歌、染荷塘月、感亡妇恩、念父亲情、写春天意,无不洋溢着他“个人”的情调,饱含“激情寓志”之声——或寄托政治忧愤,或指点社会疮痍,或暗示对光明的追求。所以在他的散文画面中,总是别有一番画外情韵和滋味。

《荷塘月色》写成正是1927年7月,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之时。作者“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逃避办法”。因此,该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幽静淡雅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希望解脱精神苦闷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他“动情辞发”,开篇直入主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继而以“自由人”的心境“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此一句,引出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的超然出世之美。但在这沉醉之中,蝉声与蛙声,却打破了他超然的境界,他重坠现实深渊,烦恼再起且益难排遣。文章之末以采莲的江南旧俗一合,文章境界大开。历史与现实、北方与南方、物与我、我与人至此都连成一片。

(三)“形生势成,始末相承。”

朱自清先生给我们勾画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幽深静谧的“荷塘”,自然与情感美的碰撞、融合,产生了味之无极、绵绵如织的佳构,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借助于语言表现出来的,作家要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锤炼,以最准确的文字反映事物的形态。散文是文学中最讲究语言锤炼的文学体裁之一。可以说,散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说,“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杰出的散文家都是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

朱自清就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一旦经过他笔炉的加工,也会变得鲜活起来。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些自然景物经过他语言的修饰润色之后所具有的形象美感,为读者提供了诗的情怀与空间。

二、文本画面的美感实现

朱自清曾在评论孙福熙的文章时说:“他的文几乎全是画,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不但文中有画,画中还有诗,诗中还有哲学。”其实这个评价用在他自己的散文中,也是十分恰当的。如同画家是善调丹青的高手,朱自清是善于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他的散文充满着诗情画意,读它,不仅是听悦耳的歌,简直是欣赏美丽的图画。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不单描绘静态或动态景物,而且还融进了人物的活动,既显得朴素自然,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三、文本解读的美感实现

有人说:“散文是心灵的歌。”的确,散文是作家从心灵深处奏出的最强音,它能表现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跳动着作家情感的音符。我们读一篇优美的散文,简直就是欣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语言,有一种声情并茂的音乐美。他像演奏家善于调整琴弦那样,善于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因而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匀齐和谐的诗意,读他的散文,仿佛沐浴在清澈的山泉,通体舒畅。郁达夫曾这样评论他的散文,说它“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如果说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意象是显性的,作家是隐性的,那么,在文本解读中,作家与文本均是隐性的,处显性地位的是读者。

“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在解读过程中,作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解读过程使读者成为作家。每位读者得以亲历身受作家的体验,并挖掘自我,选择、丰富作家经验,在文本的解读中获得共鸣。

《荷塘月色》的选材,“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叙写情文并茂,为读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反之,“这一千个”也用重组和补充了“这一个”。同样,一千位读者之于《荷塘月色》不啻一千遍地重组和补充了“这一个” 《荷塘月色》。这是抒情散文美感的最终实现。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亲历身受作家的体验,并挖掘自我,共同讨论,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从而达到抒情散文美感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浅谈散文阅读教学的美感效应[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2]陈家富.试论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修辞美感[J].考试·教研版,2012(6).

4.家乡的早晨抒情散文 篇四

周末,回老家探望父母,在老家住了两个晚上。本来以为远离城市喧嚣,空气新鲜,身也清闲,心也清静,是可以借此机会睡两个好觉的。却不想,竟一下不习惯太过安静的夜晚,很久都无法入眠。好不容易昏昏沉沉的睡去,却被清晨屋后林间的阵阵清脆的鸟鸣声吵醒,睡意全无。

起床步入院中,天才蒙蒙的泛着白。鸡已跑出鸡笼,散落在院中四处觅食;家里那条叫作“鹞子”的狗,也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来到这个不常见到的主人身边,摇尾晃脑,亲昵撒欢,身子来回在主人的裤腿上蹭并旋转。这时,我才发现,父母早已起床:父亲开始在厨房里忙碌,准备家人的早餐;母亲因患类风湿疾病,需要坚持每天锻炼,早就在里屋的一块垫子上做了几百个站立府身。

农村没有城市街道上整夜不灭的路灯,没有聚集赶早上班的车流和行人,它的黑夜和白天,就是以从地平面上冉冉升起和缓缓降落的太阳为标准。时值暮春,受雾霾和近期阴冷天气的影响,太阳无法现身朗照,朝霞一片,万丈阳光的景象是看不到的。院子、山林和田野,只能在暮春的清寒中,一点点一丝丝的逐渐明朗。人、鸡、鸭、狗等一切动物,也在这一点点一丝丝的明朗中,逐渐变得精神,有了一天的目标,或面对一天的.饱食饥饿。

我走出院门,向田野里走去。四野一片朦胧,晨雾若丝,花香阵阵,空气异常清新。脚下的草和头上的树,都积着晨露,晶莹温润,又感新凉,一点点的打湿我的鞋裤。鸟儿在树上欢跳鸣叫,空中燕雀飞舞,远方传来阵阵鸡鸣和狂吠;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散落茶园,一株株或白或红或粉而艳丽的樱花、犁花、李花竞相在田间地头绽放,点缀着家乡的万亩茶园,纷繁着家乡的春天。若是晨雾消散,露水蒸发,这些花丛之上,花朵这间,便是群蝶飞舞,蜜蜂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茶园里,已经有了人在摘春茶。春茶刚发,只露芽儿,如米粒大小。采茶人斜挎一篮,不分男女胖瘦,手巧手拙,均站在一垄齐腰身的茶笼前面,一颗颗去掰那米粒大小芽尖。从天微亮掰到中午,又从中午掰到天色黑断,十余个小时都是一个姿势,一个动作。采茶人双手其舞,在茶枝间跳跃,动作精准娴熟,每双手采满手窝,就双手一收,将茶很自然的滑进胸前所挎的篮子里。篮子里分明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绿,这是采茶人一早上的辛劳。再看那茶芽儿,在茶枝上绿绿的如银针,根根相挤,颗颗相拥,立于千枝万叶间,被枝叶所托、晨露所润,一派与春夺绿的样子;采茶人手过之处,茶芽又躺在篮里,鲜嫩如汁,青绿相集,汇集采茶人一春的希望。茶农种茶,抢的是春天,抢的是时间,抢的是茶芽含苞,茶叶未展,抢的是一年最值钱的春光。

茶园的中央,有了汽车的鸣笛,这是镇上小学和幼儿园的校车,它们从村外驶来,穿越茶园,来到村口接村里的孩子上学。不知道什么时候,村里该上学的小孩都聚在了村口,在大人的陪护下一排儿整齐的站立在那里,等着校车的到来。校车载着家庭也载着农村的希望离去,一切又恢复了平静。茶园里一心一意摘茶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三三两两,一家一处,星星点点的散落在茶园中。有时茶树很高,他们落在坎下,一片绿全掩了他们的身体,却掩不住他们说说闹闹的笑声。也有不会春茶所动的人,那是留在家中看护小孩的父母或老人。小孩满月或半岁,还不能独立丢置家中,不得不占去一个劳力。但大小看护着小孩,却心系着茶的采摘,时不是要抱了小孩去田间地头看看家人采摘茶的情况,提提采摘下茶叶的斤两,然后又抱着孩子回家舞弄吃食。

我径直向茶园深处走去,这时的天已经明朗,我是完全行走在天明之中。我爬上一处茶园的高地,眺望四野。这是家乡的一处万亩茶园基地,山田相接,山山相连,田田相衔,皆是茶的天堂。举目望去,山川四野一片茶绿,波澜起伏,是绿的世界,绿的壮阔。采茶人一家一处,星斑点缀,散落其间,几乎被绿掩没,却又孤傲的与茶战斗。我突然发现,茶园若大,采茶人却寥寥无几,且多是老人和已经辍学小年轻。没有新疆采棉花的热闹,也没有宁夏采枸杞的人气,更没有城市打工队伍的繁荣。年轻人是不愿意留在家乡摘茶的,茶摘不了一年,摘得极苦,摘得极累,摘不出一个年轻人认为的出息和希望。这是年轻人的志短,也是农业人的悲哀。

5.描写家乡小河的抒情散文 篇五

站在城市的制高点,俯视蚂蚁似的人流和甲壳虫似的车流,胸中似有悲凉,象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来。是啊,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自己尚且不知道己频临死亡的边缘!倒是家乡的那条小河,河里流淌的河水散发了早已枯竭的心。

家乡的那条小河,似乎给家乡注入了活力,使家乡处处流淌着“水”一般的柔情。在家乡能够激起我的灵性的,大抵要算这缠绵莫测的河水。儿时,家乡那条小河蜿蜒于翠绿的山涧,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河水里自由地游荡,悠闲自在。

大人们带着我坐着小船,在平静的小河上飘荡,船橹的摇曳声伴我瞌睡,爷爷拍打着我的肩背让我进入梦乡,每次当我进入梦乡以后,爷爷就抱着一壶老酒,慢条斯理的饮着。酒是用河水酿造的,在那条小河里,在散发芳香醉人的老酒里,触摸透稚的河水,似乎触摸的是小河最深沉的个性和神韵。老人与孩童,水与人,山与水的和谐构成了家乡最完美的图画,让人挑不出“刺”来。

无独有偶,回到离别二十多年的故乡,那条小河却是另外一种样子:满山都是光秃秃地,虽然是春天,荒凉的天底下却显出一片片“黄”来。曾经一方清水自诩的家乡的小河,却再难听到水之高歌,渐渐的远离了那个河水清澈的史诗年代。

日夜与这条小河相依的父母、乡亲们,大概是忘记了自己是大禹的后代,肆意破坏满山的“绿”,而至于自己赖以生存的河流变小,河水变黑。而满山的翠绿,河水蜿蜒穿行的美好景致不复存在。过去的年代,由于家乡的人们肆意忌惮地砍伐山林,排放的污水和丢扔的垃圾,使得小河早已不堪重负而变得面目全非。

目睹家乡的小河,真正让我感到心酸。好端端的一条河倾刻间说毁就毁了;更让我感到寒心的却是靠这条河水生存的人们自己把自己推向死亡的边缘却默不知晓,这是多么的悲哀啊!好歹是还有清醒的人们,他们时刻敲响着警钟,为了人类的生存,请珍惜每一片绿,每一滴水!

6.家乡抒情散文 篇六

眼看春节又近,“回家过年吗?”成了人们最常用的一句问话。回家,始终是中国人心中抹不掉的情结。几个通宵排队守候,为的就是一张回家的车票。

家,一个温馨又能给予寄托和依靠的名词。中国人把“诗书传家”当作家庭兴旺的座右铭,从而也使得延绵不绝的千年华夏文明,能通过家的渠道传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人对家这个概念理解的升华。家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哪有国,没有国哪有家”,这是家和国的辩证统一。“我们的大中华,好大的一个家”,表达了华夏后裔对富有民族情感的大家的深深眷恋。“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其实古人早就把家和国看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家有割不断的血脉,家有忘不掉的情怀。家有弯弯的小船,和小船旁童年的阿娇。

家是男人休闲的牧场,在这里,可以尽情释放所有的疲惫和烦恼。家是女人避风的港湾,在这里,能够抚平所有的委屈和忧伤。家是孩子温馨的鸟巢,总有一天他们会从这里起航。家是老人耕耘的田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阴凉。

闯荡江湖的外乡人总喜欢说:我的老家……老家是家的概念的扩大,指的就是家乡。无论你出于何种原因离乡背井,无论家乡曾经给你带来过多大的伤害。在离开家乡的岁月里,始终回避不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对家的永恒的思念。水是故乡清,月是故乡明。故乡的土,故乡的月,都连着家。这里有人生最美好的回忆,有抹不掉的家的情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历经离乱之后,最让人牵挂的就是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统统体现了割不断的乡情家情。

“谁不说俺家乡好”唱出了沂蒙老区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山那边呀好地方”唱出了边陲百姓对家乡的颂歌。齐鲁儿女都会以身居孔子家乡而骄傲;“风萧萧兮易水寒”,燕赵豪客有着荆轲的豪放;“长太息以掩涕兮”,荆楚志士传承了屈原的悲壮。“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说的虽是扬州,但江淮黎庶也常以此描述家乡风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讲的虽是苏州,但吴越儿女也以此表达思乡情怀。“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是华夏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喊出的最强乡音。家不仅给人温暖,也给人力量。

家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心灵印记,家也是永恒的心灵寄托。值此年终岁末,回家过年,可能就是漂泊异乡的游子最大的心愿。颠沛流离久了,会感到身心具疲。那就回家吧,倦鸟终须归林。即使没有挣到钱,但只要安安全全地回到家里,就是对妻儿老小的最大安慰。如果春风得意,那正是衣锦还乡的好时候。这叫做荣归故里,你的荣耀不仅是父母的荣誉,也是家乡的荣耀。

7.浅析朱自清抒情散文的写作特色 篇七

第一, 细腻委婉的描写极富画面美。朱自清在散文 (特别是写景散文) 中善于运用描写来细腻的刻画对象, 力求做到逼真、形象, 给我们带来一种画面的美, 就好像是一卷工笔的画卷, 丝丝入扣, 栩栩如生。比较典型的就是《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从第四段开始描写月下的荷塘。首先看到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看到的是叶子中间, 零星点缀着地白花。那些花儿形态各异,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吹过, 展示给我们的是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接下来又写月下荷塘整体的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最后写荷塘四周的灌木、杨柳和远山。作者从形、色、香几个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 将一幅的月下荷塘的美景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第二, 多样的写作手法极富情趣美。朱自清用精湛的技能, 将观察到的声音、色彩等用比喻、拟人、通感等艺术手法传达出来, 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在他笔下, 一切事物都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风轻悄悄的, 草绵软软的。……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花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描绘春天。《荷塘月色》中通过众多的比喻, 用“舞女的裙、明珠、星星、美人”等可感可触的事物、“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声音来形容静止的, 呆滞的荷塘、荷花、荷叶、荷香, 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体验来表现月下荷塘的美感。这种化静为动, 点石成金的表现手法被作者运用得炉火纯青。

第三、巧妙的构思, 精确的剪裁, 使文章在很小的篇幅里表现出丰富的内容。朱自清的散文, 虚实结合, 详略得当, 充分展现其精密的构思。《春》从“盼春”到“绘春”到“颂春”的精巧构思, 不仅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而且行文的安排上也独具匠心。作者先全面、整体地观察春景, 从山色、春水和阳光几方面勾勒出春景的轮廓, 总体观察后, 再微观描绘, 有次序地、精细地观察春天的各种景象。“绘春”中描述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 在这五幅图的顺序安排上作者也下了一番工夫。先写“春草”是因为它是春的使者, 是人们最先看到的春天 ;次写“春花”, 因为花迎春, 它是春的象征 ;三写“春风”, 因为它让人感受到春的温度 ;四写“春雨”, 雨润春, 既体现了春的特点又表现了人们对春到来的喜悦, 自然就过渡到了“迎春图”。尽管各幅画面观察的方法, 描写的角度不一样, 可都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融入了作者对春天、对生活、对未来的喜爱赞美之情。“迎春图”中, 作者就像是一位丹青高手, 用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 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 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第四, 写景抒情, 情景交融。朱自清的散文中有着真挚的情感, 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往往都倾注了作者的深情。他笔下的自然都是人化的自然,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写真。他在“继承弘扬以形传神、重在神似的艺术精神这一整体性的审美把握, 加上‘诗可以怨’的审美理想的制导, 生成了风格的隐秀与清逸的色彩。”在《绿》中“我”把梅雨潭的绿当做自己的“女儿”对待, “我用手拍着你, 抚摩着你, 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 便是吻着她了。”

总之, 朱自清的散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也奠定了他宗师的地位。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写作特色,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的散文, 还能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让我们在理解“美”的基础上学习“美”、靠近“美”。

摘要: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 他一生创作了130余篇散文, 很多散文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余光中称赞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心境温厚, 节奏舒缓, 文字清爽。语言洗练, 文笔清丽, 极富有真情实感, 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在其抒情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将以朱自清的《春》《绿》《荷塘月色》《背影》为例, 分析朱自清抒情散文的写作特色, 希望能窥视其文被人称为“美文”的原因。

关键词:朱自清,抒情散文,写作特色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8.读出抒情散文的“抒情味” 篇八

[关键词]抒情散文 悦读 题眼 线索 文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07

抒情散文是指那些因人、因事、因物感怀,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以空灵飘逸见长,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文章。写作时常常借助意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感情,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发情感的依托。那么,初中生如何来“悦读”抒情散文呢?

一、窥一斑而见全豹——紧扣题眼

抒情散文的内容包罗万象,阅读时要获得对文章的整体印象,首先应从标题入手,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白杨礼赞》一文中,通过对“白杨”进行“礼赞”,借白杨树高大的形象,赞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坚强、质朴、力求上进的精神。《囚绿记》中作者借助对绿色植物常春藤的赞美,表露了自己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的圣洁灵魂。作者以“常春藤”为“绿友”,朝夕相处,息息相关。被囚的常春藤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作者借助绿色的生命,意在当时异族入侵、祖国受辱之际,展示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的激情,赞颂中华民族渴求自由、坚贞不屈的精神。

二、双针竞引双丝缕——穿针引线

线索是贯穿文章内容的一根“红线”,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它在文章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抒情散文如果没有恰当的线索,全文将是一盘散沙。找准文章的线索,就可以理清它的结构。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以“游踪”为线索,如《绿》,作者的三个观察点是坐在亭边、走到山边、站在水边,观察的视角分别是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以“某种感情”为线索,如《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则分别以“灯”“蒲公英”和“故乡的榕树”为线索。顺着线索读下去,可以提炼出文章的纲要,为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奠定基础。

三、中心有朵耍花儿——慧识文眼

抒情散文大都采用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来表达文章的中心,而文眼就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反映文章中心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了文眼也就把握住了全文的主旨,这样就可以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济南的冬天》以“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为文眼,写出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中心明确清楚。

文眼就是文章的中心,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结尾,有时也可能在开头或中间,有时还可能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如《鼎湖山听泉》的文眼在结尾几段。作者在听完鼎湖山的泉水后写道:“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这里通过听泉,从而透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把山泉当做山的灵魂来写,表现了对山泉的喜爱之情,并不断升华,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见解:美是无处不在的,是充满生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生生不息的这一主题。

四、刻样衣裳巧刻绘——由文生画

抒情散文的阅读,需要仔细品味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抓住景物的特征。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作者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五幅图画。第一幅是春草图,描写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色彩、质感、覆盖面在描绘中具体可感。第二幅是春花图,树上——树间——树下,动静结合,色味结合,虚实结合,高低结合,明暗结合,绘出了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春景图景。第三幅是春风图,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绘。第四幅是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的多和细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展示了春雨的特点和人们对春雨的喜爱。第五幅是迎春图,作者着力写春早人勤。最后赞美春天,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鼎湖山听泉》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来写鼎湖山的泉水,来到不同的地点,描绘不同的图景,文章描绘了鼎湖山四幅图画。第一幅图是初闻泉声图。作者下了江轮过了寒翠桥时就听到了泠泠淙淙的泉声,泉声非常清朗、悦耳动听,使人的心情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顿生雀跃之心”。第二幅图是初见泉影图。顺着行踪来到山中,由于到达山间树林茂密,泉水隐入其中,有时在林木疏朗之中隐约可见,一闪而过,再去寻找时却不可得。此时作者把它形象地比喻为“膝下的爱女”,当“我”伸手欲揽时,她却远远的跑开;当“我”假装不顾时,却悄悄跑近,依偎在“我”的身边“好一个调皮的孩子”。第三幅图是近听泉声图。依山拾级而上,来到补山亭,越是向山的高处攀登,树木越茂盛,绿意就越浓,但泉影就越不可寻,而泉声却越发悦耳,写出了山泉青春的气息。第四幅图是倾听泉声图。听到钟声,依山而上,来到庆云寺。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倾听鼎湖山的泉声,表达听泉的感悟。

五、品味语言——闲境总能精妙道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反映了作者的创作个性,品味文章的优美语段,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赏析文章的语言有效地进行积累,可以开阔视野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提高文学素养。抒情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优美凝练,富有音乐美,简洁准确,质朴自然。例如朱自清的《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个“闹”字用得很传神,写出了春天到来时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特点,蜜蜂赶来采蜜,也写出了花的清香、浓郁、醉人。又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新”的特点,具有生命力、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作者的行文方式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语句组织形式。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象征、欲扬先抑、对比衬托、夸张等。例如借景抒情的手法,《夏》通过对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暑气蒸腾、农民辛勤劳作几幅画面的描写,写出了夏日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白杨礼赞》文中茅盾用尽笔墨描写白杨树的外部形态:笔直挺立的干,紧紧靠拢的枝,片片向上的叶,光滑淡青色的皮,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树,着重写它的神采、姿态、精神和品格,给予它激情的讴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把它当做一个象征体,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着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每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都寄托着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凝聚着作者的深情。要做到“悦读”抒情散文,读懂是前提。读懂这类散文的最大技巧就是整体感知全文,把握阅读技巧和方法,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悦读”抒情散文。

9.家乡抒情散文 篇九

拍完照,车缓缓驶入山下,既然老同学回来了,我便提前安排在“兆午春农家乐”吃午饭。当走进宽敞的农家院,大家一眼看到院场边地里长着鲜嫩而绿带粉的灰灰菜,都说要农家乐主人凉拌一盘,主人说:都摆在桌上了,请贵客品尝。进屋,那桌上摆好的瘦腊肉、炖猪蹄、凉拌灰灰菜,还有马齿苋、豆腐干等等乡菜肴,特别抢眼。大家顾不上喝酒,三两下就把几盘凉拌野菜吃光了。

野菜味香,勾起同学的记忆。他说自己也是凤江人,初中毕业后,因为家里贫穷没再上高中,只身到了南方一家公司,一干就是几十年,自己创业当上经理,听说家乡正在建设旅游景区,便想回来看看,一看这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啊!感慨万分之际,他说:“好多年都没吃过这么正宗的家乡菜了,特别是儿时的野菜,更是日夜想念的。”他的这一席话,把我们思绪一下带入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是个饿饭的年代,粮食青黄不接,全靠野菜冲饥,夏天一到,我们就会到玉米地里摘灰灰菜、婆婆针、马齿苋、狗牙菜、地母耳,若逢白雨过后,便背着背篓到树扒里采蘑菇,每每出去提着大篮野菜、背着满篓蘑菇,虽是艰苦,却又感觉那是很幸福的时刻

10.怀念家乡大枣抒情散文 篇十

望着满箱的大枣,不禁勾起了我沉寂了许多年的记忆。

家乡的大枣皮薄个大,吃起来清脆可口,跟黄骅冬枣的口感很近,只是在早晨,你若是摘下一个,马上送入口中的话,那滋味应该比黄骅冬枣更胜一筹;及至秋后晒干,厚厚的枣肉,也比新疆和田的大枣要瓷实鲜美,吃起来有牙劲,比及我吃过的各种晒干了的大枣,我认为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记得那还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年代,家乡的枣树大都生长在村子四周的庄稼地里,偶尔有几株散落在村落的屋前屋后或家庭小院内。

生长在小院内的枣树大都树矮冠大,枝桠稠密,每到青绿的大枣生长到手指头肚大小的时候,那长长的枝条便被密匝的枣儿压弯了,伸在矮矮的院墙外面,时不时的会被一些顽劣的小儿用碎砖头投掷几下。如遇主人看到了,发一声喊,便做鸟散而去,只留下一地杂乱的枣树叶子和几棵滚动的青绿大枣。这时候主人家的老太太跑出来,一准会一边拣拾着未熟的大枣,一边嘴里嘟囔着:“谁家的娃啊,这不是作孽呀”。

大枣开始成熟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从“屁股眼”处先红的,只要有一点红色泛起,那大枣就从涩涩的味道转变成甜美的味道了。

每年这个时候便是我和小伙伴们最惬意的时刻。村里那些年代久远的枣树,树形奇特,结出的大枣也是外形多样味道各异。我们可以各显神通,去尽情的采撷那些人间“奇珍异果”。

村西口有两棵大枣树,它的果实是尖尖的,像成熟黑枣的形状,我们管它叫“尖枣”。尖枣的外表光洁圆润,吃起来干巴脆,口感像枣又似瓜,味道很脆美。尖枣树很高也很直,我们大都爬不上去,只能用投掷的办法去获得。先是找一块拳头大小的砖头,然后让其它小伙伴跑得远远的,自己用眼睛瞄准,发一声“嗨”,将砖头狠狠的投上去,“哗”一下掉下来几颗尖枣来,小伙伴便赛跑似得去争抢。

村中间的街道边上有一棵弯如驼背老人的枣树,我们管它叫“婆婆”枣树。这棵婆婆枣树主干早已枯死,只是在主干的东面又生出来一支粗壮的枝桠来。据说这棵村里唯一的婆婆枣树,连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都记不清它究竟到现在活了多少年了。婆婆枣树当时属于王奶奶,我和小伙伴只能利用王奶奶中午吃饭的时光去偷偷的摘。这婆婆枣树主干上的皱皮很大也很结实,我们不用吹灰之力就能爬上去。这大枣的模样,就像一个缩小了的挑水扁担,两头都是齐齐的,吃起来酸甜香脆,味道美的极难形容。

就是庄稼地里那大片的枣树,不同树上结出的大枣味道也各不相同。我和小伙伴就特别钟情村南玉米地里那棵枝叶稀疏,大枣结的也寥寥无几的枣树。这棵枣树据说已经有三百多岁了,偌大的树身已经枯死出了一个很大的洞,但它结出的大枣,形状奇特,味道标新,似桃似杏又像梨,几乎是每年都被我们偷吃的所剩无几。

每每赶上秋雨狂风,树上愈来愈熟的大枣,就会有很多被无辜的摇晃下来。这时候,村民们会争先恐后的去枣树下面捡拾那些掉下来的大枣。这枣没有完全成熟,晒干后也没有成熟大枣的肉质香润。但待到过年时,你把它和香软干绵的小红豆一起捣烂了,篜成枣馅馍馍,那味道至今想起来,都能令我瞬间产生咽不完的口水。

闪过中秋,那些成熟了大枣,就像红玛瑙似的半掩在碧绿的枝叶之间,一簇簇,一串串,在空中折射着陆离斑驳的光线。

这季节,队长就会敲钟,就会分配男劳力去自己家里拿上粗长的木头杆子上树打枣,老弱妇女们则拿着背筐、挎蓝或者洗脸盆子,在树下捡拾打下来的大枣。偶尔你会听到一声粗鲁的叫骂“哎吆,死狗子,瞎眼了,砸的你老娘生疼”然后便是一场连锁起哄般的笑场。

这打枣的活计会持续好多天。那些打下来的大枣,一天一分,直到把所有的枣树打完,大枣都晾晒在各家各户的房顶上为止。

等生产队打完枣后,我会拿出家里那根长长的竹竿,在竹竿的顶端用麻绳紧紧的捆上一根弯成钩状的铁丝,到高高的枣枝上去遛枣(捡拾树上剩下的枣叫遛枣)。特别是那些晚熟的大枣,个不大,在深秋乃至枣树的叶子开始发黄飘落的时候,它还在生长,这时候的大枣虽然跟初长成的绿色一般无二,但吃起来却是大相径庭。也许是季节的原因,它吃起来比按时成熟的大枣更脆更甜更美。及至隆冬季节,那些在树上长熟风干了的大枣,比及在房顶上晒干的大枣,吃起来又是一种甘美的滋味。

如今家乡的枣树连年减少,不是给建新房刨去了,就是被责任田里的承包者给贱卖了。尖枣树没了,婆婆枣树也没了,就连那庄稼地里成片的大枣树也看不到了踪迹。

忽一日漫步村边田间,脚下的麦苗生硬枯黄,寂寥的原野看不到一丝生机,小北风呼呼的,冰凉着我更加阴郁的情绪。突然看见斜坡下那裸露在外的枣树根茎上,冒出了纤细嫩黄的枣树苗,一颗、两棵、三棵,在原来成片的枣树旁,顿时,我的心情敞亮起来……

11.抒情散文家乡的变化 篇十一

【关键词】《白杨礼赞》;现代抒情散文;转折

《白杨礼赞》是现代散文史中的名篇,其中应用的借物言志、象征等表达手法受到了大家的推崇,同时,《白杨礼赞》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是现代散文的转折点,并开辟了新的写作范式。

一、《白杨礼赞》的创作历程

在1938年,矛盾开始了自己的新疆之行,这一旅程历时两年,在这两年内,矛盾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在事后编辑为《白杨礼赞》、《时间的记录》、《见闻杂记》等集子,西北之行给予了矛盾非常深刻的创作启发。在当时的社会,抗日战争爆发,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的优越阶层,虽然会免遭屠杀,但是往往不得已必须要迁徙到他乡。矛盾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开始他的西北之行,在迁徙的途中,他发生了高亢的声调。

二、《白杨礼赞》的创作姿态

《白杨礼赞》并非是作者一时的感慨,而是对于自己西北之行的总结,可以说,矛盾将自己对于西北最为深刻的情感都融入到了《白杨礼赞》中。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对西北黄土高原风景进行了描绘,塑造出了白杨树挺拔、傲然的形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这句话中既包含肯定,又有否定,之所以用这样的表达形式,就是为了塑造白杨树不折不饶、力争上游的形象。接下来,作者又对白杨树的品格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证,重新审视白杨树的审美趣味,他用铿锵的词句赞美白杨树,也是赞扬西北高原的抗日军民。读到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感情的荡漾,作者反复使用准确、有力的形容词释放自己胸中的情感,因此,《白杨礼赞》并不是简单的礼赞,更是作者对于情感的宣泄。

三、《白杨礼赞》中新的意象与抒情方式

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救亡精神高涨,知识分子开始走出禁锢,深入到民众的现实生活中,重新审视我国以及整个世界体系,知识分子开始分析中国的未来。在这一背景下,文学大众化运动发展起来,这给知识分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应用了大量的新的意象与抒情方式,在以往,很少有作家描写白杨树,矛盾当然也了解这一问题,因此,在文章中提出,白杨树并没有婆娑的姿态,但是却以退为进表现出白杨树中蕴含的新美学。除此之外,矛盾还清算了旧的美学与意象,借此表达出了白杨树的灵魂。《白杨礼赞》中虽然蕴含着矛盾的情思,但是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在这一时代下,大量新意象诞生,白杨树开始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彻底摆脱了五四后乡土文学的卑劣形象。同时,农民也开始翻身做主,作家们纷纷改变了自己以往对于农民的态度,积极从他们身上攫取时代的精神,《白杨礼赞》正是这种典型新美学的佼佼者。

四、《白杨礼赞》中散而不乱的结构美

《白杨礼赞》尽管内容广泛,联想与想象丰富深刻,并且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但是“散”而不乱。 全文以白杨为线索贯穿, 形成一个严谨美妙的整体。开篇点出白杨树“不平凡”,暗含了“礼赞”的强烈之情。 继而撇开白杨,笔锋一转而写西北高原的“雄壮”、“伟大”、及“单调”之感的“潜滋暗长”。 表面上似乎不再写白杨了,线索像是断了,其实不然,写西北高原恰恰是在写白杨,在为后文的盛赞作铺垫、设伏笔,暗中仍在写白杨。以至紧接着写“猛抬眼”见到白杨的一刹那的惊呼,感情为之一振,再次礼赞。然后又正面写开了白杨的“极普通”,于“极普通”和“不平凡”的矛盾之中,突出白杨的“不平凡”:“力争上游”,“向上发展”,“不折不挠”。 在描写白杨外貌的基础上,又由白杨展开联想——联想到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哨兵,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意志,点出了白杨的象征意义。最后再次表达了白杨,对白杨所象征的伟大人民及其美好的精神的强烈赞颂之情。全文无一处不在写白杨,无一处不体现白杨的光辉形象。

五、结语

《白杨礼赞》从抒情开始到抒情结束,运用了很多惟妙惟肖的写作手法来形象自然地说理。抒情与说理结合后,可以直达主题,很直观地表达内心的思想情绪,也可以运用诗歌、对偶、比喻等修辞方式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同时,还要让文章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蕴涵哲理并给人一种启示。议论和抒情,常常以一种夹叙夹议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并不是在一段叙述后加上一段议论,而是在特定的主题之下,将议论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参考文献:

[1]郑江义.横看成岭侧成峰——作家笔下的白杨树形象浅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刘娜.情景交融 如诗如画——简析朱自清写景抒情散文的艺术美[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08)

上一篇:写给我们的毕业生下一篇:底气600字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