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己没有用散文(共9篇)
1.都是自己没有用散文 篇一
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
崔万志,一个由于缺氧导致的脑瘫残疾人,就像他的名字那样,拥有着超强的毅力,无限的力量,只因心底重复无数遍的声音“我要养活我自己”。为了这个平常人看似简单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他承受了无数的挫折,他曾一顿饭两天吃,他曾坚持不住,流下眼泪,但是他知道: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他说的那句话:世界是一面镜子,照射着我们的内心,内心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仔细想想,我在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抱怨工作繁重,抱怨领导不重视,抱怨加班加点,抱怨别人开的工资比自己多……当你抱怨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努力,不够认真,或者是不是方法不对,方向有偏,而不是一味的去抱怨不公平,一味的去斤斤计较。先天残疾的崔万志可以做到天猫销量第一,我们开网店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身体健全的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安逸享受的时候,他在承受挫折;我们抱怨不平,浪费时间的时候,他在用抱怨的时间去寻找下一个商机,在思考如何赚钱养活自己。以至于他可以创建“蝶恋”,他可以一分钟卖出去4000件旗袍,而你还在安逸的享受着,不断地抱怨着,不知不觉的在消磨时间,浪费生命!
当你因为某件不顺心的事抱怨时请反省一下自己,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吾当三日自省吾身”,如果用你抱怨的时间去反省,去思考,或许你就是幸福的,世界就是明亮的,或许成为下一个崔万志也不一定哦?
2.安全感都是来源于自己散文 篇二
粗糙的脸下也会有一种粗糙的生活习惯,与精致无缘就很难过上你想过的生活,没有脸可拼有才华也注定会被埋没。巨大的胃里也会有一颗懒惰的心,你的身材代表你的修养,永远先于你的内在到达别人眼前。
你的五官和漂亮有差距,却日日在朋友圈里刷各种自拍,夸自己各种好看,就算你活在PS里,一见面也是个见光死。你当然没有男朋友,但你是自信的,自信到男人都配不上你的才华,被你的美丽惊到避而远之。你说:“没关系,反正我也不想将就,谁叫现在的男人都自卑呢。”
说这话的时候,你的脸上泛着油光,头发至少三天没洗过了,穿了一件过气的裙子,搭配一点也不好看的素面朝天。你的家里乱到插不进脚,厨房中没有一丝烟火气息,却堆着各种叫餐后的残羹,你说你不想浪费。你的衣服都在沙发上和阳台上,根本不打理的雪地靴和运动鞋堆在一起,如同你粗糙的脸。你说为了独立忙着赚钱没空谈恋爱,可但凡有人真爱上了你,都会追得让你暂时没空发朋友圈。
你的身材有些胖,已经胖到了看不出真实的年龄,你一直称自己是“吃货”,最喜欢深夜在朋友圈里发吃的,只是你所谓的美食大多称不上什么“美”,最多也就是个“食”。和你一起吃饭见识过你的能吃,你大口朵颐完全不顾及女人的形象,你说:“吃货的可爱就在于此,根本不需要矫情。”
其实以你超过标准体重N公斤的样子,真达不到别人眼里“可爱”的效果,但你又说:“我不减肥,真正喜欢我的男人不会在乎我的体重。”说这话的时候,你摸着自己吃撑的肚子,衣服再是深色再是显瘦,你看上去还是个胖子。你一直不满意手边的工作,嫌赚得少也多年未见你挪过地方,你却因此从不买单。你有一个汉子的.胃,却没有任何汉子的担当,你把自己弄成了雌雄同体,还美其名曰“变成了自己想嫁的男人”,可生活中但凡优秀点的男人,都不会是个胖子。
独立和赚钱当然都没有错,可你粗糙的脸暴露出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空谈恋爱,而是根本没有人追的尴尬,粗糙的生活习惯又让你完全没有了改变的愿望。所有的人都是外貌协会的,谁也没有义务和耐心跨过你的粗糙,想象出未来的你会变美,不然你为什么现在不去将就丑男?你当然应该接受自己,但必须懂得改变,先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渐渐精致,坚持下去受益的首先就是你的脸。花两个小时熨烫床单被罩铺就一张整洁的床,再去逛逛菜场和超市,买回菜的同时带回一束花放在床头,卧室就是你梦的天堂。
花两个小时认真做好一顿饭,哪怕一个人也用漂亮的碗盘盛了细嚼慢咽,你一个人更要好好好照顾自己,胃里暖了心才能安了,厨房是家初始的地方。再花两个小时的时间整理衣柜,扔掉不适合你又质地欠佳的衣服,买回些当季的新时尚,客厅也是梦想的方向。就算没钱你也要记得为自己的脸和身体,为朋友和社交花点钱,节俭储蓄是美德,可更多的钱终究不是省出来的。
胖子一定会被歧视,与其喊着要公平,不如励志减减肥,巨大的胃里也会藏着一颗懒惰的心,一点都不可爱。你的身材代表你的修养,永远先于你的内在到达别人眼前,一个胖子首先缺少自制力,才会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西方社会,穷人中才出胖子,在垃圾食品中用堕落的方式寻求慰藉,富人却往往最重视身材,对食材的要求首先是有益于健康。
真正的吃货和美食家不会是个胖子,对食物的要求讲究而苛刻,(yispace.net)人家是在品尝和享受,你却是在贪吃和显摆。没有多少人会爱上胖子,而且会加速厌倦变胖了的你,摆开身体原因不说,很多胖子会因为自卑变得人格发展也不那么健康。当你所有的努力和不甘都变成了身上的肥肉,估计会连拼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剩下得过且过。单不单身都可以,但没有爱过的你终究会失无所失,活得一点都不漂亮。
皮肤差还总熬夜,有青春痘还不化妆,头发油还不每天洗澡,没钱花还死懒不努力做事,吃不到好的还把垃圾食品当美食,想有好身材却不减肥,想嫁人却又处处指责挑剔男人。如果你觉得安心丑也无所谓,没钱就少买东西过安生日子,只要心态好也没什么不妥,最可笑的是你一边抱怨,一边又给自己找无数理由不去改变,什么能力都没有更是什么都不做,还弄得纠结不开心,张口闭口全是负能量,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你的。要么你就堕落得心安理得,要么你就从现在开始好好生活,怪命运骂男人没有什么用啊,你自己屁都没有用的时候,再糟糕的生活状态都是你应得的。
一个健全的人最应该约束的是自己,你不能选择做更好一点的人,就不可能得到尊重和公平。人分三六九等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自己自惭形秽,而那些已经成为了更好一点的人,根本无暇顾及你的顾影自怜,他们尊重的永远是值得尊重的,会去爱的也一直都是同路人。所谓生于底层是因为你首先甘于底层,即便爬到了高层,你却因为只有底层的心胸,也融不进不属于你的圈子。如果你总是看不上别人,换一种说法就是,你从来没有看清过自己。
安全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因为你不够美、不够苗条、不够温柔又不够优秀,所以才没有人追,或是留不住喜欢的人,你却固执地认为是男人不靠谱,那是你自信过了头的自卑。你看得上的人一定也会有别人喜欢,少有所谓的非你不可,增加安全感的方式无非是给自己投资变得更好,你当然左右不了别人的选择,但千万不要让自己没得选。
3.我真是没有用杂文随笔 篇三
对于太极,我一直是心向往之神崇拜之的,可惜一直机缘不凑巧,没能拜师学习。近来,这几位师傅到我常去的锻炼场地旁边练太极,巧的是,差不多就是我自己安排的活动内容完成,他们才开始。
本月12日,看他们摆开架势要起练了,我连忙厚着脸皮问矮壮师傅我能不能跟着学。矮壮师傅说,可以啊,锻炼身体。于是,我就跟着矮壮师傅等三人照猫画虎胡乱比划着。三位师傅两男一女,其中矮壮师傅的功夫是最好的,是少有人能企及的老到吧。
记得第二天矮壮师傅扫地的时候,我说我扫吧,他说不用。我以为他是客气。
前天,我特意比平日早起7分钟,想腾出时间来打扫场地。可就在我将做完我平日的活动时,雨越下越大,大到我没法呆得住,赶紧往回跑。心里后悔着自己偷懒没带伞。在公园出口处的玻璃圆廊下避了好一会儿,雨才消停下来。我想师傅们不会来了,就自顾自回了家。
你看,我要做点小事聊表心意,老天都不肯帮忙的。
昨天,我继续早起,自主的活动将完时,矮壮师傅到了跟前,我赶紧抢先取来扫把从我这一头打扫起来。而此时清洁工提着扫把走过来,师傅接过那人的扫把扫起来。虽然我想扫得又快又好,但明显的是师傅效率高很多。我现在怀疑,他扫地时是运了内功的,或者,他把扫地也当作练功了,所以,我无论如何是比不上他的。我扫完的地方,不到三分之一吧。
扫完地,师傅们开始活动腿脚,为打太极做准备。我想,我终于为师傅做了点事了,可是,将练的时候却换了场地。矮壮师傅说,后选的地方亮堂。这块地方,是清洁工刚打扫过的。
今天,竟然不许我打扫了。什么意思啊,就是认为我是个没用的人呗,连地都不会扫,连清洁工人都不如——这样说,又太贬低清洁工了,人家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啊!
简而言之,我得承认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我能做什么?就是耍耍嘴皮子码码字吧?辅导学生作文,也是属于这种技能。看简书的消息,我前天写的和昨天写的文章,都上首页了。昨天首页才改变了用稿方式,我写的两篇就都录用了,这至少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首页以前的用稿确实有失公平,我写上百篇才录用2篇;二是新的上稿方式比较适合我,是对我不喜欢溜须拍马看人眼色行事精神的肯定;三就是,进一步证明,我连地都不会扫,只能空对空码几个字而已,真是没用,没用到极致了到极点了到没法形容了!
4.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篇四
这几天中午在我姐家吃饭,也忘了是我的推荐,还是我姐自己买的。她的床头放着林格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的一书,我又翻开看时,真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它可以是教育人剥去现在教育的迷雾,仰望教育的晴空,为所当为,少为或不为“没有用的教育”,诸如: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被动灌输、机械训练,毁坏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赶快像山东省那样对“伪素质教育”强力叫停,出重拳,规范办学行为,寻找有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宁静致远。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学会思考等,这些是终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5.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篇五
反思自己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是否给予学生过多或者过于主观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或者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原本以为对学生的责任必然在于多提醒他们的过失,让他们时刻铭记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没想到,也许正是这样潜意识的压力,反而让他们更加摆脱不掉以往的坏习惯,反而给自己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想想真觉得可怕。
在教学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学生兴趣培养与应试现实的矛盾。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我和学生都无法回避中考这件初中生的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件“头等大事”。读了这本书,让我对目前的教育工作进行了积极而深刻地思考,可谓受益非浅。
一.林格先生的“又好看、又好吃”的双效教育理论
林格先生认为,“在新时期的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指上下,成绩和分数应当是人学习成功之后顺带的结果而已。”所谓“又好看、又好吃”就是说,“终端考试成功并且解放了教育者,学生主动学,素质全面提高”的双效教育。
初中生的年龄在12~15岁,这三年中一个孩子从童年进入了青春期,成为了青少年。孩子在这三年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老师,不仅要思考学生的“中考大事”,更是肩负起孩子思想的引导与教育大任。青春期的孩子面临最大的变化,就是“叛逆”,如何让学生在这三年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是我最常思考的问题。
林格先生认为“孩子的反叛,往往因为教育者说话太多”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唠叨”的父母和老师,即使长辈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他们好。在我们以往的教育观念中,教育者就是要“诲人不倦”。在学校里,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回到家里,父母又耳提面命。这也是导致孩子在这一时期产生叛逆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无声的行动”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交流,能够体现对孩子的爱和赏识。
我班上有一个F大男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叛逆,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老师和父母都充满敌意,情绪暴躁、易怒,经常和同学有矛盾,轻则骂脏话,重则拳脚相向。升入初中来到我的班级里,自然也成为了我的头痛对象。对于他的种种“恶习”,我每天都要几次找他谈话;然后再给他妈妈打电话,回到家中,他自然也少不了被妈妈狠批。无论是严厉的批评,或是温柔的鼓励,每次的`狂轰乱炸后,他都毫无改善,照常捉弄同学,气跑老师。最后我也不得不投降,之前的路走不通,就一定要另寻出路。看完了《教育是没有用的》之后,我知道了有时候说的越多,孩子会越叛逆。于是我尝试了“冷处理”,在对他的学习放松的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他批评的次数,尽量不给他妈妈打电话,在班级活动中不忽视他,反而让他担任比较重要的工作,尽情发挥他在运动方面的特长,让其他同学和老师都更加认可他,让它慢慢地融入到集体中来。对于他的过失,我更加关注他的优点,在全班面前经常表扬,打电话给家长表扬他的进步等等。到现在为止,虽然还有一些坏习惯没有改掉,但是他真的进步了很多,见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好,在课堂上也不会再干扰其他同学或者顶撞老师了,虽然学习成绩还不如人意,但是大家都说他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
二、I卫孩子的主动性
格林先生认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I卫孩子的主动性。”作为老师,要做到真正的“无为”,不刻意地去做什么,维护孩子的天性。格林先生在书中比较了国内和美国中小学生的教学状况,美国学生的“自由散漫”与中国学生的“勤奋严谨”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在80年代有人预言30年后中国的科技发展必然超过美国的观点。可是30年后的中美两国在科技知识领域成就的巨大差距,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如此严格的教育究竟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不可以给我们的孩子彻底“松绑”?所谓松绑,即教育者的无为,让孩子学会自理,学会自觉管理。格林先生认为“人只要实现了自觉管理,就会为自己而努力,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孩子建立起了责任心,就很有可能迁移到学习上来,就会逐渐到学习上来,就会逐渐明确:我为自己学”。
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在平时的教学中,相信每个老师都想把40分钟的课堂充分利用好,尤其在“有效性教学”理论提出之后,教师的教学更加重视高效。但是,高效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消化多少,他们获得了学习的快乐了吗?还是只有被动地接受老师安排好的既定的任务?如果一节课都是按照老师的预设的程序下来,没有有效的互动或者有趣的片段,只是完成了所谓的教学目标,这样算是一节成功的课吗?我想一定不是。记得某老师展示的一节复习课的公开课上,老师生怕复习的大量的内容讲不完,时间不够,提出的问题都找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以避免浪费时间,对于一些应该给与时间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笔带过。我想,对于复习课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的难度应该是倾向于中等学生的,如果这个程度的学生在复习课上没有得到查漏补缺的机会,这个复习课似乎也失去意义了。而且,这样的课多了,大部分的学生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发言的兴趣,只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主动性就没有了,课堂只是面对少数学生了,这样也就违背了有效性教学的要求。
6.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篇六
说实话,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题目,教育是没有用的?那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无用功?我带着些许的疑惑,开始了阅读之旅。
哪些教育是没有用的呢?诸如: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被动灌输、机械训练,毁坏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宁静致远。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着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I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学会思考等,这些是终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7.读教育是没有用的心得体会 篇七
偶然的机会,在某中学看到“学生是脚、教育是鞋”的条幅,联想到著名教育家林格先生新近出版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些许思绪涌动,陆续记下,望能给望子成龙的老师、家长一点启示。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教育还是“填鸭式”猛灌法,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按照教育目标,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努力完成。如能在会考中得到名次,就有希望获得殊荣。至于学生最后被教成了什么样子,难以成为教育者最终的目标。中国教育应该怎么搞呢?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还是中西结合,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是继续沿袭“填鸭式”,还是采取更好的方法呢?
林格先生认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化,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强大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孩子去规划,但是现在教育者更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了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幅图景,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和孩子天性的劫持。
林格认为,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
关于教育的本质,林格先生的体会是,正如卢梭所说,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长,指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宽,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高,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可以说,林格先生的观点,首开了对传统教育观念说“不”的先河,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想来,却是一种理念的回归。当他把“教育是没有用的”作为一个命题来阐述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忐忑的,担心师长们批评他“没良心”。最终,回归到教育的根上来、为中国教育进步寻找突破口的顽强理念,战胜了他个人的得失,通过走访了数以千计的学校,拜访了大量的知名教育者家,林格先生以其大胆的言论、全新的观念警世。既是对老祖宗教育理念的诠释,是对当前教育方式的提升,甚至有点“叛逆”。但是,我喜欢这种“叛逆”。
老子曾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而灵”。其中的“一”就是教育之根,也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随着物质条件的日渐丰富,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心了,吃要生态,住要生态,玩也讲究生态区,等等。大量的事实表明,返朴归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最爱。“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适用脚,还是脚去适用鞋子?还是相互去适用?脚去适用鞋子,难免重踏“郑人削履”覆辙,肯定不可取。那么,用鞋子去适用脚呢?不同的学生智力、控制力、自觉程度、理解能力等等肯定不同,用鞋子去适用脚,意味着教育者要根据所教育学生的数量做不同的鞋子,一个班按照50人计算,老师就得做50双不同尺寸的“鞋子”,即采取50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可能吗?显然是当今为师者难以或无法做到。是因为人多吗?还是采取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对于升学率没有把握,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还是自己的利益?
8.读《教育是没有用的》的心得体会 篇八
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在假期里面读,这本书是《教育是没有用的》。本书是是作者若干年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指出了中国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最大问题,我们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在孩子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能让教育提升的根本方法。本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可能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书中讲到我们的教育承担了许多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有一位全国著名中学的女老师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也照顾不了。”
当然,作者不认为培养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两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就是教育的成功,作者同时对美国教育也有过实地考察和研究,也并不认为他们的教育比起我们有多强。但是无论这个故事是否属实,这个“黑色幽默”却给了我们一个问题需要反思:敢不敢彻底给孩子松绑?为什么孩子是可以依靠的,而且是可以彻底依靠的?
人的短视是因为看不远,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高处,把目光投向远处。教育,至少需要我们往后看三十年,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所谓“往后看三十年”,就是想象过了三十年后,孩子已经三四十岁了,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再回头来看当下的教育,心态可能就会中正平和了。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读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尤其是在全国推行的六大习惯,我更觉得非常全面。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发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把手,否则知其门不得而入。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养成教育课题组经过三年的论证最终确定以下六大习惯向全国推广: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认为: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一个人习惯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绩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试想一个人成绩再好,就算考上大学了,没有一个好习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能在以自学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取得更大的收获吗?进入社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创出一番事业吗?有一句话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成绩只是“芝麻”,而好的习惯才是“西瓜”。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知道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莎士比亚说:“性格即是命运,心态主宰你的成败,气质影响你的力量,
习惯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动培养习惯,用习惯收获性格,而性格会照亮你的人生。
俗话说的好: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的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齐白石老先生说:“养成好习惯,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个书名吸引了我,于是没事就捧起书本看上一段,读到第四章中的“包容之美”时,我的心被触动了。一个妈妈用自己的包容和谅解身教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也拥有了一颗包容的心。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担负教育孩子的使命,是不是更有责任把包容和谅解这朵芳香“玫瑰”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严是爱,宽也是爱。宽容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作为教师,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应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想,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失态,给学生心灵造成伤害。
还记得教过的一个男孩子,就称他“小五”吧。小五不笨,知道为他人着想,但做事很拖拉,尤其是写作业,再加上好玩、有点懒,以致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自己觉得有难度的作业,就望而却步索性不写。我多次找他谈心,他也会信誓旦旦地承诺以后会及时完成,但好上一段时间后便会“旧病复发”。一天放学时,作业组长向我汇报,他又没交作业。当小五看到我站到他面前盯着他时,他低下头,心虚地不敢正视我。当时我真想痛骂他一顿,都说事不过三,我都记不清他是第多少回没交了;都说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记得一忍再忍地找他促膝长谈过多少回了。但看到他低着头,不安地揉搓着手中橡皮擦的样子,我知道是他身体里那股自由散漫的势力再一次打败了他想要进取的心,说不定此刻他也正在懊悔不已。现在对他一顿痛骂或许能消点我此刻心头“恨”,但对他有用吗?我强压住火说:“小五这几天已经在赶着补各科作业了,而且也补上了不少,我相信他今天放学前一定能把语文作业补好交给我的。”听我这么一说,他低着头的脸一红,也停止了揉搓橡皮,紧紧地捏着橡皮静静地坐着。 “利用下课时间抓紧做吧,我等你。”听我心平气和地说完,他顿了一下,就开始安静地补作业了。放学前,我收到了他的作业本。看着他带着浅浅的微笑一身轻松地离开,我庆幸自己当时没发火,我宽容了他也宽容了自己。此后,虽然他还是有作业没按时交的情况,但次数越来越少了,他也会尽他所能地尽快补好。
像小五这样某一方面后进的学生,他们的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我知道自己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他们,我让自己把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上,在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的信心。相信这些孩子会感受到老师的这份宽容,会感受到老师为他们着想的心,会真心地尊重和爱戴老师。
教师以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久而久之,也会把这种智慧和美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使他们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懂得只有学会包容,做到宽厚待人,才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才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才能搞好同学之间的团结。这些也正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学会合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当然,包容并不等于放纵,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忍耐。包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包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
9.阶段性学习情况汇报(没有用) 篇九
(二)作者:生命总支转贴自:生命科学院点击数:9
1根据中央和市、学校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意见,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结合学院实际,紧紧围绕“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六个基本要求”、“不同岗位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共产党员在研究型学院建设中的作用”等主题认真扎实的开展第二专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阶段性学习情况汇报第一条: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大自查、互查、监督力度
为了切实加强教育活动的领导,学院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从整体上积极把握,在建立了评议员评议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党支部联络员制度,要求每一个党支部也推荐一名联络员,负责通报党支部的工作状况,并在第一时间与党总支保持联系。目前通过建立联络员汇报制度、评议员评议制度、党外人士监督制度,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自查、监督体系,自查监督促改进,改进工作促发展,通过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自查、监督,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同时,在要求每一个党员要坚持自查,做到四个一,即“每周做一次思想报告、做一次自我检查、做一件服务学院的事、为群众办一件实事”的同时,加强互查、互助力度,党员之间通过互查读书笔记、学习心得、专题讨论发言提纲等内容,交流学习经验,取长补短,切实提高学习质量。通过看身边党员怎样结合各自工作岗位体现先进性,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阶段性学习情况汇报第二点、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标准和要求的大讨论。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紧紧围绕努力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开展以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标准、要求为主要内容的大讨论活动,提炼出生命学院党总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勤学多思,勇于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从大局,眼界开阔;求真务实,作风优良;服务发展,增强实力;并做好“三个服务”,即为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
学院分别召开本科生、研究生、教工层面地讨论会,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各位党员结合各自的岗位,联系工作实际,认真提出了建议和意见。通过学习讨论,使全体共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先进性教育,同时结合讨论自觉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正把学习讨论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的过程,变成广大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过程,为下一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第三条、开展学院特色活动,不断深化先进性教育
学院召开了“新老教师座谈会”,通过新老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促进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丰富新教师的工作经验;同时使新教师的新思路、新想法以及工作的活力感染老教师,从整体上促进学院的工作,使学院教师能进一步立足本职工作,服务于学院的发展。同时还召开了“研究型教学”专题研讨会,汪敏校长,全院教师,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研讨,通过研讨,明确了学院研究型教学的定位,促进了学院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服务了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体现在促进学院发展,服务于广大学生之中。此点是我们学习情况汇报中的重点。同时学生党支部以“四信”教育,即“信念、信仰、信任、信心”为目标,使学生党员在实践中饯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下社区、办实事,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各个社区开展“科学饮食,健康一生”的安全饮食义务宣传,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感受、检验党员的先进性,在实践中树立党员的先进形象,同时把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促进理论学习,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出。
四、启动“双结对”工作,互帮互助共进步
生命学院党总支从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始终积极探索“双结对”工作的模式与思路,依靠党员与群众结对,党员教师与党员学生结对。使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帮助查找问题。党员与群众结对,使党员进一步深入了解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在服务于群众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也使群众参与到新进性教育活动中,监督党员,感受党员,从而更加坚信党的领导。教师党员与学生结对,能使学院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学院的发展,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坚定了学生服务于学院发展,服从于学院大局的信念,同时也加深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了先进性教育。
第五点: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
【都是自己没有用散文】推荐阅读:
快乐不代表自己没伤心散文08-31
有用的车 教案10-21
做最有用的员工08-05
大班科学:有用的弹簧08-17
很有用的结婚对联08-20
眼保健操有用10-06
桔子很有用三年级作文06-30
职业教育有用的人07-14
有用的电话号码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