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游记散文

2024-08-25

云南的游记散文(共11篇)

1.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一

暑假里,我们全家和我的好朋友,我们两家一起坐飞机去了云南美丽的城市丽江。下了飞机以后,在我的眼前看到的是山清水透,朵朵白云触手可及,妈妈说那画面给人的感觉很不真实,美丽极了。

第一天,我们先去了茶马古道,它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茶马古道被马儿走的有50厘米那么深,四周有一些小池塘,池塘里的水是彩色的,那是因为天空中的云彩折射下来的结果,真是太神奇了。领马的队长说,顺着这条道可以一直走到西藏去,好像去看一看,妈妈说海拔太高了受不了,所以就没有去。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拉市海,我们一看,它很像一个小湖泊,可是划船的老爷爷说:这是我们纳西族最大的海了,我们大吃一惊。

第二天,我们跟团去了白族的居住地——大理。那里的白云显的更低了,都把山顶淹没了。我们下了车以后,先来到了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崇圣寺三塔。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发生了一次地震,这里的三座塔裂开了三分之一,又过了一段时间,下了一场暴风雨后裂缝又长住了,很是神奇。

参观这里的塔后,我们还坐了洱海豪华大游轮,中途我们经过了有名的南诏国风情岛,站在岛的最上面可以看到整个洱海的风景,真是美丽极了。

在船上我们还喝了白族人给远方的来宾最尊贵的礼仪——三道茶。苦茶 甜茶和回味茶,这是他们的特色茶,充分展现了他们民族文化的传承。

第三天,我们又去了蝴蝶泉,它很像一个小池塘,里面存了许多的泉水,四周飞着许许多多的蝴蝶,非常的漂亮,下午我们结束了大理的行程,又回到了美丽的丽江。

第四天,早晨吃过饭了,天空中下着小雨,但依然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我们去了束河古镇,里面有许多的千年古树,在这里我们还了解了藏族的一些文化,跟我们的汉族文化反差很大。

通过这几天的走走看看,我了解到了,丽江是纳西族,他们以胖为美,以黑为贵。大理是白族,他们以胖为美,以白为贵。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的独特之处,真是感叹创造了这历史文化的祖先们,云南之旅行,让我学到了许多的文化历史,我还要到全国都看一看,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传统,小伙伴们,有空就和我一起出发吧。

2.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二

一、援本取法,无可厚非

任何教学方法一般没有正误之分。选择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不能不考虑两个关键要素:一是教学的对象,二是教学的内容。因为这是教学之“本”。

现今的初中文言文本的选择,并不那么浅易,学生的自学、探究、分组活动很难展开。尤其是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的游记类文言散文,如果没有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和知人论世的思维习惯,还真是勉为其难。

从教学对象而言,初中学生对古汉语词汇(常见的虚词与实词)和语言规范(特殊句式)的积累,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很难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蜕变,于是,多数老师们采用了“直截了当”式的串讲式教学方法。“串讲式”固然是不二之选, 但是,囿于它的缺陷,必须加以改革。二、援“本”取“法” , 一石多鸟

这里所说的“本”,即文本与生本;这里所说的“法”,即教法与学法。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方法,有效地改良了传统的串讲方式。

1. 拓展文言积累渠道,加快积累进程

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拓展文言文阅读,从教材中的文本,延伸到课外文本;从课内阅读串讲,关注到课外阅读指导。我们的课题实验组曾经在三年时间内,组织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180篇,其中精读篇目85篇,自读篇目95篇。

2.改造文言的语言环境,培养解读能力

初中生的文言环境本来就十分有限,在手机文化、网络碎片阅读风云天下的时代,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对文言兴趣几乎缺失。实验组就先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组织学生编演文言文课本剧,撰写文言短文,小试牛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们要求家长配合,在他们允许孩子看电视、影片时,建议尽量观看历史剧、古装戏,以改良文言的语言环境。

3.改变串讲式的教学环节

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既是一种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培养,而且学生的预习与合作学习也是教师串讲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学生的诵读必须贯穿于串讲的始终。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普遍地比读白话文要差得多。这与教师串讲期间轻视诵读不无关系,也与对诵读缺少有效指导和示范不无关系。每一轮的诵读其作用与功能是不同的,按时序来说,分别为前测、理解、反馈、巩固。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断句正确。这和词的理解、句的理解都有紧密的联系。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在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4. 串讲中勾连贯通,触类旁通

一是时代背景与作者情感的联系。言为心声,阅读时对时代背景、作家思想是不能忽略的,只有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内容。我在教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先让学生了解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只有了解柳宗元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中的凄苦,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寓情于景,抒发抑郁忧伤之情和对冷酷现实的不满这一主题。

二是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一篇文章有其自身完整的体态,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教会学生揣摩文言文的方法,阅读时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去理解,要从整体上去感知、领悟、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主旨。

三是表达技巧与文本主旨的联系。有些文章的主旨是从侧面折射,有些表现得比较显露,有些则委婉含蓄。而文章运用的任何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主旨而服务,为表现主旨而存在。一旦破解了文章的主旨,就要和文章的表达技巧联系起来。这也是一项解读文言文必应具有的基本功,必须努力培养之。

四是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串讲中,不能孤立地解读,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联系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比如,相同时代或相同作家的作品间的联系,相同文体、相同风格的作品之间的联系,通过勾连贯通,从中找出规律,得出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就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5.轮换串讲的主角

串讲的主角不只是教师,在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完全可以轮换串讲的主角。但是,轮换了主角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轻松,相反,教师可能付出加倍的辛劳。

特别是首次轮换串讲主角,要精挑细选学生,可以分段落实“串讲小先生”。在他们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备课,并辅导串讲的技巧,还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试讲,确保学生首次串讲的成功。

教学改革永远是问题解决式的,直面问题,探究改革的举措,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有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3.云南游记作文:难忘的云南游 篇三

今天是8月22日,上午我们游览完玉龙雪山后,下午又来到丽江古城游,丽江古城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城墙,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且导游告诉我们顺水是进城,逆水是出城,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会迷路了,于是我们就大胆地进了城,城里面小桥流水,有许许多多的店铺,我们先来到中心位置四方街,爸爸和同行的人进了茶馆喝茶,我和妈妈还有表姐就开始逛街,东看看,西瞧瞧,我看到了许多我喜欢的东西,可是实在想不好到底买什么,最后妈妈说看得最喜欢地买,最后我挑了一些小挂件,妈妈也买了一些云南十八怪等, 我们们拎着大包小包找到了爸爸,坐了一会儿就出城去了,晚上大家说去吃黑山羊火锅,我又美美地吃了个饱,黑山羊火锅真是太好吃了,可惜我没吃到三文鱼。

4.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四

坐上高原索道,我们来到了云杉坪。站在一望无际的云杉坪的草甸上,深灰色的玉龙雪山雄伟的身影便呈现在我的眼前。神圣的玉龙女神屹立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高耸入云的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更加雪白雪白。天空飘来缕缕轻云,它们的影子映在雪山顶上,灰白相间。空中拂来阵阵微风,油绿的草甸也随之轻盈地摆动它们翠绿的身躯。太阳挥洒着温柔的阳光,把它们洒在雪山上、草地上、我们身上……清凉清凉且又干干净净的空气钻入我的鼻孔,仿佛还带着微微的普洱茶香,我用力吮吸着,这完全没有污染而又宝贵的空气,让我这个来自大城市的孩子流连忘返。

几位穿着民族服装的“盼金妹”背着一筐筐的普洱茶回家了,一群骑着马的“盼金哥”唱着歌回来了,马帮又踏上艰难的茶马古道了……

牦牛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藏族同胞在山下欢乐地歌唱,盼金哥们在喝着烈酒,盼金妹们在摘着茶叶。

从云杉坪下来,那神圣的雪山、健壮的马儿、香甜的普洱茶、黑色的牦牛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还有那美丽的盼金妹对我的嫣然一笑及盼金哥跨上马儿的雄姿。

5.古代山水游记散文阅读之写景手法 篇五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在写景方面是很有讲究的,作者常常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详略得当地描绘奇特瑰丽的画面,有时还为后面的議论埋下伏笔。所以阅读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如其人,不同的作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作者1054年由舒州通判辞职回家探亲,归途中顺道游览褒禅山,于同年七月以追记的形式写下的。作者寄寓于文中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思想感情,不过是借游山而抒发早就具有的思想罢了,这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变法图强的精神是完全吻合的。文章所表现的大气磅礴、锐意进取和深思慎取的品格,正体现了一个政治家、改革家的胸襟和气魄。

二、抓住时代特征,读出作品的共性规律。虽然都是山水游记散文,但因朝代不同,文章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唐代的游记偏重于从对大自然的描摹中表现某种心绪或情趣,而宋代的游记则偏重于从对大自然的描摹中表现某种精神和理趣。由于宋代文人好发议论,文章多以理见长,作为一种时代风尚影响到文学,宋代的游记常常是在详细记述游程、描绘景物之后,发一通议论以阐发一个深邃的道理。苏轼的《石钟山记》就是这样,文章大部分记述游程、调查的情况,最后归结出“事不目见耳闻”,就不能凭空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三、要善于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找到共同点。古代文人在写山水游记散文时,往往会抓住关键点,然后围绕关键点选择材料表达出自己对景物的喜好之感,如袁宏道《虎丘记》就围绕“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来写景。明代徐霞客《游黄山后记》在写景时始终抓住一个“奇”字,奇路、奇峰、奇景、奇松,人行云霧,天也奇,地也奇,一幅千岩万壑、松涛云海的壮丽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而“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通过作者的议论,可看出他好学不倦,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学习作者在描绘景物时运用的修辞手法。为了将景物描绘得清楚明白,作者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透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窥探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较好地理解文意。例如《石钟山记》中的“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这是用比喻绘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这是用比喻拟声,在“莫夜”之时,见此情状,闻其声响,令人毛骨悚然,气氛阴森可怖,正因如此才有后文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此世所以不传也”的呼应,才有“笑李渤之陋”结语,体现了作者敢于探索真知的求实思想。

6.游记作文:我的云南之旅 篇六

这可和我们平常吃的那种山核桃不一样。我们平常吃的山核桃都是圆圆的,表面非常光滑,而它的表皮却是凹凸不平,十分粗糙,像一个已经蒸发水分了的小南瓜,很有一番风味。如果你把它难道鼻子前仔细闻一闻,还会闻出一股淡淡的热带泥土的气息呢!

这种核桃最大的优点是:它不但可以吃,还可以用来玩。可是怎么玩呢?只要拿出两个大小中等的核桃放在一只手上,用手指将核桃打起转来就可以了。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它不仅可以解闷,还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促进大脑血液循环。

7.我爱云南为话题的游记作文 篇七

到了傣族村子,给我很深印象因为这里有的房子很纯朴,用实木构建,而且并不豪华,连楼梯都是木梯,有的房子仿照的泰国建筑,墙身漆着红漆,房顶铺着黄色的琉璃瓦,之所以建成这样,是因为西双版纳这里的人都信仰小乘佛教,泰国人都信仰大乘佛教,所以西双版纳这边的建筑好多都是泰式建筑。

参观完民居,我们要去了解傣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傣族人一般都是女的生完孩子,把孩子放在家里,让男的看管,女的一下子就跑到田间地头,干活去了。而且,傣族人民和我们的习惯相反,男的在家看家,女的就要出去干活,重女轻男。而傣族还有一个和我们汉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汉族一般都是一个人一个卧室,而傣族人民都是不管男女老少都在一个卧室,以蚊帐来区分年龄大小,年长的用深色的,年幼的用浅色的,新婚的用红色的,这也是他们当地的特色风俗。

看了民居,了解了傣族村民习俗。在回去的路上,我们又看见了很多果树和怪树。我们看见了柚子树,那些青涩多姿的样子,很好看。看完了柚子,那些外形酷似榴梿的波罗蜜,看起来霸道又巨大,好像在说:“我是水果界的巨人。”那些椰子挂在树上,好像一枚枚手榴弹。看完了水果树。我又看到了一棵光棍树,据说摸了它的人会一生打光棍的,所以我就没有摸。最后,我又看到了导弹树,这种树的中间好似一枚导弹,可是导弹树中间是空心的,真是中看不中用。

8.以云南昆明为话题的游记作文 篇八

石林中有许多奇特之处,如天下第一奇观六个大字,写成“天下弟一奇观”。原来这是石林的“喀斯特”地貌,是南斯拉夫先发现的,现在我国也发现了,觉得我们是他们的弟弟,才写成“天下弟一奇观”。

最吸引人的还是阿诗玛。她背着大箩筐,像是正在向大家微笑。细细观察:鼻子、眼睛和嘴巴,甚至一根头发丝都被大自然这个杰出雕刻家刻得栩栩如生。几个老外连连翘起大拇指,说:“OK,OK!”走近她,似乎还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阿诗玛十分美丽。在一次摔跤比赛中,青年阿黑既获得了冠军又得到了阿诗玛的芳心。财王儿子阿支十分气愤,前来抢亲。阿黑马上奋力追赶,高山、森林都给他让路。阿黑救走了阿诗玛。阿支气急败坏,叫人破坏大堤。洪水来了,阿诗玛被冲走了,阿黑侥幸逃脱。一看,阿诗玛不见了。突然,阿诗玛的声音出现了:“日灭我不灭,云散我不散,只要你叫我,我就回答……”

剑池也十分美丽。据说剑池有两个,因为一把宝剑断裂后,剑头到了苏州虎丘,剑把来了这儿。我穿过拥挤的人群,一点不错,池中央一块石像个倒立的“T”真像个剑把。透过池水,隐隐约约还能看见一段断裂的剑身。还有猪八戒娶媳妇。猪八戒背着一个羞答答的姑娘。看,还遮一半脸,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孙悟空正在和雷公、电母争斗呢!还有“天狗食月”“沉香和二郎神”的场面。真是无奇不有。

9.游记作文:云南之旅 篇九

我来到四季如春的昆明,但我心里还是胆战心惊。我们的车路过了三月份大屠杀的地方,一个汽车站。

“七彩云南”到了。哇!里面有翡翠、珍珠、宝石,金银财宝琳琅满目,看得我眼冒金星,眼花缭乱。

大理是白族的家乡。我们走在一望无际的古城,古色古香。人山人海的古城里,到处是音乐声,因为有一个老年人乐队在奏乐。有的人嬉笑着,有人走累了,还有人在卖东西。我想买机器工厂的第三代战士,可我只能在网上买了。唉!

最后我去了丽江,玉龙雪山,我们只看见了蚂蚁一样的雪花,其它的和我家的山一模一样。一大群羊自由自丰地吃草。

10.云南大理游记作文 篇十

“这儿就是闻名中外的大理古城。”导游用大喇叭喊着,“请大家自己参观、游览,10:00在这儿集合。“耶!”终于可以自由游玩了。我打开相机便向里面走去。

字展现出来:大理。这还是郭沫若老先生亲手题写的`呢!我的好奇之心越来越不可等待,他领着我进入古城。一个个古朴秀美的房屋,素净清雅的街道,井然有序的货物,果然不同凡响啊!如果住在这样的地方,一定可以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我一心只想达到那汪清澈的泉眼,于是加快了脚步。终于走出了繁华的大街,来到了宁静的女儿国。听其他导游说,《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轻轻一闻,一股夹杂着泥土芬芳的清香、桃花特有的淡淡花香扑鼻而来。再往左拐,我看见那清波粼粼的水潭——就是它!两旁栽满了桃树,涓涓细流无声地流进池中。再看那水,清得难以让人想象。真想多呆上一会,可是时间不等人啊。于是我们匆匆赶向银府。

前脚刚刚踏进去,我就睁大了眼睛,嘴张得老大——满屋都是银器,服务员也带着各种各样的银饰,真是满屋放光呀!他们散发出的光泽让我每件都想去摸一摸……

11.教师游记:我的云南之旅 篇十一

今年暑假,一个七日的旅游团,终于实现了我去云南的梦想。

云南一年四季温差不大,从骄阳似火的珠海乘飞机到达昆明,一下飞机就感受到气温舒服。我穿着背心裙,刚走出飞机场,就感到阵阵凉意迎面而来,幸亏早有准备,于是赶紧套上外套。在接下来的几天行程里,外套由薄变厚几乎没离身。

昆明是一座花城,各种花朵竞相开放,无论行人走在哪里,都可以嗅到纯净疏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满眼的绿色,到处姹紫嫣红。路边的防护栏里是玫红色的三角梅,寨子里的小路两侧种的是曼陀罗花,房角屋檐下种的是喜庆的绣球花,就连厕所门口种的都是香气怡人的鞭炮红或是清新宜人的茶花……鲜花装点着昆明这个城市,处处充满春的气息和花的芳香。

首先来到了云南的九龙风景区,电影《神话》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这里山高路陡,沿着一条蜿蜒的石阶向下走,走到半山腰就听到震耳欲聋的水声。越往下走越感觉到温度低。终于走到谷底,身处一条深涧之中,周围的光线也变得昏暗起来。这里的涧水不似别的地方清澈,水色浑黄。乘坐小皮艇游览,两边是陡峭的山峰,茂密的树枝遮住了蓝天白云。这条山涧不长,乘坐小皮艇来回十几分钟。上山的路是朝着水的源头走,穿过山洞,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瀑布,正如吴均所写:急湍甚箭,孟浪若奔。薄薄的外套抵不住谷底的寒气,我不敢过多停留欣赏这壮观的瀑布,急忙沿着陡峭的石阶上山。

第二天我们来到大理已经晚上七点四十,原本导游是要带领我们游览大理古城,因错过了当地导游接团时间,我们一行人取消这次由导游带领我们游览,改为自由参观古城,感觉大理古城与广西阳朔古城不同,大理古城高高的围墙略带几分皇家的威严。尽管游人如织,但没有酒吧音乐的喧闹而显得祥和,各商家卖着当地的特色。

来到驰名中外的洱海旁,对于一个住在海滨城市的人来说,它怎么能称为海呢,它没有大海的辽阔与壮观。其实洱海就是一个淡水湖,古老的白族人们没有见过海,就把这个湖叫做海。但它的美纯而不柔媚,果然让人神往,让人为之倾心。低头看洱海,水晶莹剔透,映出船与人,之间还时不时的夹杂着悠闲自得的鱼儿。洱海的水是绿色的,微风轻轻的柔抚着,阳光散散的照耀着,泛起的水波上,银光闪闪,波光粼粼,像碎玻璃片,晶莹剔透。放眼望去,碧波万顷,无边无际,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感觉天空是那么近,伸手可触,却又那么的遥不可及。在鲁豫的访谈节目中,见到过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如仙境一般的月亮宫就在洱海边,都想一睹为快。我们一行人央求导游带我们去参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太阳宫酒店,和到她住所月亮宫附近看看。因政府发出要保护洱海不受污染,在洱海边的酒店都停业整顿,所以没能如愿参观。

游玩了洱海,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上岛参观了白族村民的住所,他们的住宅是一个四合院,白墙青瓦,很是古朴。

印象深刻的是白族歌舞表演。演出前,众金花和阿鹏哥们为每位游客奉上了白族人招待尊贵客人的“三道茶”。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闻名遐迩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喝三道茶,白族人当初只是用来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如今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伴随着白族美妙的音乐,金花们分别为我们奉上了味苦带涩的第一道“苦茶”,第二道“甜茶”和第三道“回味茶”。第一道茶寓意做人的哲理是“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茶象征人生经历风雨后终将苦尽甘来;第三道茶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人生旅途,该珍惜时当珍惜,该放弃时当放弃!

在品茶和体会其中含义的同时,我们观看了地道、优美的白族舞蹈《掐新娘》。这是展示白族婚嫁迎娶情节的有趣节目,表现出来的是白族姑娘出嫁时,新娘在闺房哭泣,流露出一种惜别之情。当唢呐吹起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背出门外,让新娘坐入轿子,踏上了去婆家的路程。这倒与我的老家女孩出嫁要哭嫁,并由兄弟搀扶上轿的习俗一样。比较特别的是途中,新郎害怕新娘离别父母后,伤心哭泣以至于眼睛哭的红肿不好看,就让新娘带上一副墨镜,以防人们看到不好的一面。穿着喜服戴着墨镜,这是白族新娘独有的风格。到了婆家的村前,全村人都要争相上去掐新娘子胳膊,这是一种吉利的祝福。当到游客上台体验《掐新娘》的环节时,游客纷纷上台高高兴兴体验了一回。当然,这些游客都是手下留情,轻轻掐一下感受感受这种习俗的乐趣而已。

看花田、游丽江、观溶洞,与藏民在玉龙雪山下围着篝火舞蹈,骑马逛古老的村落……云南独特的米线,各种美食让人欲罢不能。

七天,很短暂,还不能全方位领略云南的神奇,但如果再遇到与云南有关的文本,我相信自己会有更多发自内心的感情与孩子们分享……

上一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下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详案教案《会跳舞的跳跳糖》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