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答案

2024-08-30

文综答案(精选9篇)

1.文综答案 篇一

唐山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1-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A卷:1.B 2.A 3.D 4.C 5.B 6.C 7.A 8.D 9.B 10.C 11.A B卷:1.A 2.B 3.D 4.C 5.B 6.C 7.A 8.D 9.B 10.C 11.A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36.(22分)

(1)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类活动较少;(海拔高)曾被冰雪覆盖;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冰雪融化后才被发现。(每点2分,共6分)

(2)褶皱(背斜)。当地早期为沉积环境,长时期堆积了较厚的不同颜色的砂岩;后受内力作用挤压形成褶皱并抬升为山地;后受外力作用剥蚀出露地表。(每点2分,共8分)

(3)当地时间大约14时30分(13:30~15:30)。通过游客的影子确定太阳方位为西北;拍照日期为5月1日;且影子较短,故判断时刻大约15时左右较为合理。(每点2分,共8分)37.(24分)

(1)夏秋季水温较高,利于蓝藻生长繁殖。(2分)湖西部沿岸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当地夏秋季盛行偏南(东)风,蓝藻容易在湖西部堆积。(每点2分,共4分)

(2)洪水年份流域内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

(3)原因:修建湖闸后,甲湖在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

不利影响:可能影响部分食藻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进而对蓝藻的直接摄食减少,增加蓝藻水华爆发的可能性。(每点2分,共8分)

(4)甲湖流域涉及多个(级)行政区;政府统一规划整治才能协调各(级)行政区、各部门利益;从流域整体进行综合整治,实现效益最大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证水安全)。(每点2分,共6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10分)

加深对遗产的认知水平;通过解说提高游客对遗产价值的认知;介绍遗产的现状及保护理念;引导游客选择正确的游览动机,提高遗产保护意识;规避自身可能破坏遗产的风险。(每点2分,共10分)44.(10分)

不利影响:围栏使栖息地碎片化;跨越(或钻过)围栏时存在生命危险;受围栏阻挡容易被天敌捕食。(每点2分,共6分)

解决措施:去除围栏,建立自然保护区;改良围栏设计以便有蹄类野生动物安全通过。(每点2分,共4分)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政治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A卷:12.B 13.C 14.A 15.D 16.A 17.C 18.C 19.B 20.B 21.C 22.D 23.B B卷:12.D 13.A 14.A 15.D 16.A 17.C 18.C 19.B 20.C 21.B 22.D 23.A 38.合理性:企业的经营发展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战略;(2分)发挥双方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抢占市场先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3分);对两家企业的长远发展、实现汽车生产战略转移有利;(3分)能够享受国家政策的红利,减少“双积分”政策的不利影响等(2分)。

建议:向政府有关部门呼吁,加快充电设施的建设;加大车用电池研发力度,生产出续航能力强的电池;(4分,一条建议即可,其他合理建议均可)

39.①履行政治职能,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打击违法犯罪;②履行经济职能,对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指导开展多种旅游,开发特色、品牌旅游;③履行文化职能,提高经营者素质,发展乡村文化;④加强社会建设,完善公共设施;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旅游区环境和卫生。(每小点3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40.(1)①正确的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因此“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并铭记在心,..懂法守法;正确的意识具有导向作用,“子帅以正”有利于“孰敢不正” “公生明、廉生威”。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领导干部作为依法治国中的关键少数要懂法、带头守法、公正执法。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要抓关键少数。(每小点4分。其它角度言之有理作答可酌情给分。)

(2)①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分)④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社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3分)(评分说明:采意不采点)

(3)①通过观看影视作品、阅读等方式学习法律知识;主动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事件;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道德、法治宣传活动;③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在先进事迹;④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⑤各种遵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尊重规则等方面的行为。(1种行为给2分,涉及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A卷 24.B 25.B 26.A 27.D 28.B 29.A 30.B 31.C 32.D 33.A 34.C 35.A B卷 24.D 25.B 26.B 27.D 28.C 29.C 30.D 31.B 32.A 33.D 34.C 35.B

41.(1)异:德国主张以武力征服的方式从空间上对殖民地实行独占,实行直接统治,并推行垄断式的保护主义。美国则要求建立无边界的殖民体系,提倡保留殖民地原有的行政体系,实行间接统治,主张门户开放,实行公平的贸易竞争。成因: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国际地位不同。

同:都积极对外扩张,构建有利于本国的世界市场体系。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15分)

(2)实践效果:德国发动一战,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害人害己;美国闷声发大财,一战后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启示:外交应该顺势而为,争取在和平中发展,谋求在合作中竞争,成人达己,互利共赢,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0分)42.答案示例:

根据材料,学生编写的文本要符合三个条件:同一主题、事件名称及评论、体现事件之间的先后或因果关系。

评分说明:主题命名2分(如材料所示可命名为“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复苏与发展”);每一事件及评论2分,与主题不符的事件及评论不给分,共8分;体现了事件间的先后关系或因果关系2分。

示例1: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产生

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汉末三国以降,佛道盛行,儒学危机

宋代,朱熹理学集大成,儒家思想进入新阶段 明代,王阳明心学集大成,儒家信仰重建任务完成 45.(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推行新政。(9分)

(2)渐进式变革过程,使社会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新学制的确立与新式学堂的兴起已足够成为科举制的制度性替代物;奖励学堂出身,成为科举制废除的重要保证。(6分)46.(1)认识: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资产阶级坚持战争的目的在于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因此,人民不应该再支持政府继续参战。(9分)(2)割地赔款,条件苛刻,对俄国来说是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但条约的签订使俄国终于退出大战,得到喘息的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时,体现了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人的策略性。(6分)47.(1)背景: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苏联科技迎头赶上;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黑人运动高涨。(9分)

(2)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侵略扩张,使美国国力消耗巨大;这都为美国后来“滞胀”状态的出现埋下了隐患。(6分)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

2.文综答案 篇二

一、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课标版试题的异同

2012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无论是大纲版还是课标版, 其共同特点是:难易适中, 凸显历史学科特点, 渗透新史观。

1. 试卷结构稳定。

试题紧扣考纲要求, 第一卷文综历史选择题都是12道, 但大纲版文综历史选择题安排在地理学科选择题后政治学科选择题前, 课标版历史选择题则安排在地理、政治学科选择题后。第二卷非选择题, 大纲版历史材料解析题仍然为37题, 三科综合题的题号顺序有所调整, 历史角度的设问被置于39题的 (1) (2) 问。课标版文综历史非选择题则继续保持两道大题, 分别为25分与12分, 以及选做题 (4选1) 每题各15分的形式。通过对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与考纲的比较, 笔者发现, 两套试卷结构稳定, 试题的命制没有拘泥于教材, 也没有游离于考纲之外, 都做到了情景创新、古今贯通及中外关联。

2.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突出学科特点。

大纲版与课标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制遵循了知识为基、能力立意的原则, 做到了以教学重点为切入点, 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突出了历史学科特点。试题清新,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如, 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7题和课标版的40题都涉及了两次工业革命。大纲版试题运用了“世博会”的情景材料, 涉及了全球史观下中西方文明的冲突, 考查了学生对工业革命这一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课标版试题则以日常生活中的交通信号灯为切入点, 提供了交通信号灯变迁的材料, 并设计了如下问题: (1) 交通信号灯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 根据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 说明科技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变了城市生活。从问题设计的角度来看, 其考查了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包括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新技术与新发明的出现及其影响等, 做到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 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生在作答时, 应认真阅读相关材料, 准确合理地提取有关信息, 并积极调用储备知识, 有效地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阐释。

3. 传承文明, 关注社会转型。

高考历史试题的立意积极向上, 在传承文明的同时, 也渗透着文明的多样性, 体现出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 并且非常关注社会转型。如, 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历史试题37题与课标版41题两道题的背景材料实际上给出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冲击与中国的反应等史实, 展现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其要求考生做到史论结合, 运用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与文明史观等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

4. 课标版考纲与大纲版考纲的主要区别。

课标版与大纲版考纲的主要区别如下:课标版考纲四个考核目标中, 每一层次的要求都比大纲版考纲表述得更为具体;大纲版考纲的能力要求针对的是文综三科的共性, 课标版考纲针对的则是历史单科;在能力的定位上, 大纲版考纲主要涉及理论性知识、综合性能力的考查, 课标版考纲主要涉及考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如, 2012年课标版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24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对应考点为汉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的监察制度;25题利用民间传说创设情景, 考查了宋代世俗文化, 对应考点为古代商业经济发展对世俗文化的影响;26题考查了明清工商业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动, 对应考点为古代经济中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27题考查了王阳明的心学, 对应考点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中的宋明理学;28题考查了清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 29题考查了中央内阁的职权, 对应考点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明清君主专制;30题涉及了经济结构调整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晚清民族工业兴起, 考查了民族实业家的思想与品行;31题考查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32题考查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33题考查了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34题为案例情景题, 考查了罗马法的内容与实质, 对应考点为古希腊罗马中的罗马法;40题为材料解析题, 对应考点为近代世界的工业革命。

为了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笔者现将课标版考纲的具体要求和增删的考点列举出来, 以供高三历史教师和广大考生参考。课标版考纲新增的考点包括以下内容, 其中, 中国史部分包括: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如, 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度) 。 (2) 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3) 手工业的三种形态。 (4) 宋明理学 (包括陆、王心学) 。 (5)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6)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7)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8) 国有企业改革。 (9)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1)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其中, 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增内容) 。 (12)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世界史部分包括: (1) 古代希腊 (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 (2) 宗教改革。 (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4)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5)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发展 (其包括世界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等) 。

课标版考纲删除的考点包括以下内容, 其中, 中国史部分包括: (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2)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3) 北洋军阀的统治。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具体史实。 (5) 新中国建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 (6)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 曲折发展时期的政治运动。 (8) “文化大革命”中的史实类内容。世界史部分包括: (1)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2) 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选修中保留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 (3) 亚洲革命风暴。 (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5)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选修中保留第二国际) 。 (6)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保留苏联的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 (7) 亚洲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2013年甘肃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是: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中心, 整合历史课程资源, 创设新情景, 以能力立意, 以新史观为引领, 重视对考生阅读与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二、2012年甘肃省文科考生文综历史试题作答情况分析

1. 考生作答的基本情况。

2012年大纲版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遵循了考纲的基本要求和命题指导思想, 体现出了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指导下的命题特点, 凸显了立足现实、取材历史、展望未来的原则, 这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试卷在继承2011年试卷表述风格的同时, 推陈出新, 有所发展。纯粹知识记忆性的题目已不可见, 全是以能力立意的题目, 有的题目从内容到观点都不拘泥于教材, 习惯于死记硬背的考生对此会感到非常迷茫。

历史试题12题考查了秦汉文官名称;13题考查了唐代重农抑商思想延续的内容;14题考查了唐宋元文化的发展;15题考查了清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化;16题考查了近代历史人物中的李鸿章;17题考查了近代海关管理制度的变化;18题考查了国共对峙时期对红军新的认识与理解;19题考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生产资料的变化;20题考查了法国政治民主发展历程中的巴黎公社;21题考查了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22题考查了二战中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23题考查了二战后美苏关系发展的历程, 即北约与华约的相关内容;37题 (1) 中考查了工业革命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时代背景和作用, (2) 中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背景下, 中国社会文化的状况, (3) 中考查了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理念的变化;39题 (1) 中考查了汉朝加强对岭南统治的背景, (2) 中考查了西汉加强统一的历史作用。

2012年甘肃省文科考生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作答的具体情况可见以下表格。

鉴于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单选试题所给材料容量较大的弊端, 2012年的单选试题则缩减了材料容量, 题干所要表达的信息更为清晰、明确。试题与往年相比, 更加强化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单选试题要求考生在对历史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的前提下, 阅读、理解所给材料, 全面解读相关历史概念, 依据设问角度选择正确答案。综合题37题以世博会的历史发展为主题, 展示了全球史观下人类文明 (包括中国) 发展的历程, 彰显了人类未来发展所应持有的理念。该题立意高远,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设问角度科学, 能力考查指向明确。39题考查了汉朝加强对岭南统治的背景等内容。其都要求考生必须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深入地掌握历史主干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2. 考生作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审题不够细心。审清题目要求, 仔细地阅读相关材料是答好主观试题的前提。但很多考生因理解能力较差, 审题不够严谨导致失分。如, 2012年大纲版文综历史试题37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考生只有根据要求答出背景和意义才能保证得分。 (2) 不会利用给定的条件进行答题。其主要表现为:考生综合分析与阅读能力较差, 难以有效提取相关信息, 语言表达缺乏层次性、逻辑性, 不会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的表述, 所述内容烦琐空洞甚至出现明显的错别字。如, 37题第三问要求考生依据材料一、二和三所反映的社会发展特点分析概括出“发展理念的变化”及其原因。很多考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发现所问问题与三段材料之间的关系, 只能依靠思维定式作答, 想到哪答到哪, 最终导致得分偏低。 (3) 存在不良心态。如, 存在投机心理, 不同问题采用同一答案;肆意发挥, 答题漫无边际;心理紧张, 未找准答题位置。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对于知识和能力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理解知识与记忆知识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教材与其他复习资料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对于长期努力与短期突击关系的认识出现错位等。

三、备考方略

1. 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是提高高考历史复习实效性的前提和保证。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 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因此, 考生必须及时进行复习。同时, 要遵循复习的基本规律, 即在集中复习与分段复习过程中, 要强化分段复习。

2. 处理好以下关系。

3.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答案 篇三

(福建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1.B2.D3.D4.B5.A6.D7.C8.A9.C10.A11.B12.C13.D14.B15.B

16.D17.A18.D19.C20.B21.D22.B23.C24.A25.A26.D27.C28.D

29.B30.A31.D32.B33.B34.D35.C36.A

第Ⅱ卷共6大题,共156分。

37.(37分)

(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

人;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

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

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38.(37分)

(1)A段:中西大致保持一致,走势相对平稳,中国略高于西欧。B段:中国稳定不前,西欧超过中国并持续上升。

C段:中国总体下降,西欧加速上升。

(2)中国:自然经济为主;君主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

制。

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扩张与掠夺;民主思想发展。

(3)特点: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近代中国工业产值基数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小;落后的社会制度;

动荡的社会环境;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制。

(4)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合作,顺应全球化潮流;重视科技创新、理

论创新;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

39.(42分)

(1)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2)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

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3)答案一(农民工):国家最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作用体系,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农民工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答案二(家庭主妇):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稳

定物价,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和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消费者要了解市场信息,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参与监督,共同培育良好的市场秩序。

答案三(企业家):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切实

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诚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4)①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

治权利和自由;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确保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选考部分](40分)

40.(15分)地理

A.[选修2—海洋地理]

(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

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

(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

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险区。

C.[选修6——环境保护]

(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

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

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源沲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

接排放。

41(15分)历史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儒家的传统思想观念;夷夏风俗习必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

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再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

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

(2)不对立。

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提倡土布经济:反对剥削,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保持印度的乡村经济;鼓励人们互

相帮助合作。

(2)进步性: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其非暴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抵抗英国的经济

侵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心;对后来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局限性: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建设印度的构想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42.(10分)思想政治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C

(2)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

境,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③有利于协调各成员的利益,克服国际组织操控在一些国家手中的局限性。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1)C

(2)展示一个围绕主题的想象。(想象内容略)②a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并按

4.广东卷文综政治及答案 篇四

12.某国生产新闻纸所需要的纸浆以固废纸为原料,消耗的固废纸20%以上依赖进口。出于环保需要,该国开始限制固废纸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价格变化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

13. 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9月1日至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①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

②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③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

④改变金融企业税收负担预期

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A.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⑤

D.⑤→③→②→①

14.20,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同比增长6.2%;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通讯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3.5%。上述信息表明

①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

③消费品供给丰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④高档品消费增加,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版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科创板是专门服务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市场认可度的科技型与创新型企业的股票板块。与现行股票市场中的主板不同,科创板试行注册制,并允许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设立科创板旨在

①放宽市场准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②完善资本市场,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③增加投资选择,控制资本市场风险

④加速资金流动,提高股市投资回报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相关人员到会应询作答。人大常委会对“两高”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是

①行使最高立法权的积极探索

②加强对司法工作监督的重要形式

③推进落实司法责任,促进司法公正的必要举措

④裁决民事纠纷、提高执行效率的工作方式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某省探索在全省乡镇(街道)设立监察办公室,对基层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截至2018年7月底,全省1389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监察办公室设置和人员任职工作。在乡镇(街道)设立监察办公室的作用在于

①提高司法工作的独立性

②实现乡镇监察全覆盖

③完善基层政府组织结构

④防止基层公权力滥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8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赢家。这一论断反映我国主张

①处理国际事务必须符合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②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

③国家间交往必须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④在相互依存的当今世界应该摒弃弱肉强食的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据此完成20~21题。

20.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规划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③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项目是中国和希腊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典范。

6月,中国某航运企业以43亿欧元获得比港二号、三号集装箱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4月,又以3.69亿欧元收购比港港务局67%的股权,全面接手一号码头运营。为解决港口设备老化、桥吊装卸作业效率低、船舶压港严重等问题,该企业从国内派出优秀的管理、技术人员,聘用当地劳工进行港口扩建和改造。该企业向跨国公司提供全球物流服务,如从中国生产基地运来的货物过去主要通过海运经汉堡港、鹿特丹港转运,现改由比港登陆,经铁路运往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交货期从36天缩短至26--28天。

到2018年,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从的88万跃升至491万标准箱,世界港口排名从第93位跃升至第32位,成为“一带一路”的“蓝色经济通道”、地中海地区的重要枢纽。2018年实现净利润2790万欧元,较增长147%。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该航运企业比港项目获得成功的原因。(14分)

3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三是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四是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五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六是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

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是贯彻落实上述六项基本原则的结果。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任选其中三项原则,分别阐述坚持这些原则的理由。(12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它是沟通藏区与内地的邮政主动脉,党中央的声音和各种邮件通过邮车送上雪域高原。

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秉持“人在,邮件在!”的敬业精神,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出车经验,克服缺氧、“风搅雪”、孤寂等困难,驾驶邮车奔驰在白雪皑皑的“生命禁区”,服务藏区30年,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给雪域高原的人们带去美好生活的希望,“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邮车驾驶员,但看到老百姓拆包裹的样子,心里就开心。”2018年,其美多吉带领班组的康巴汉子们安全行驶62.49万公里,向西藏运送邮件41万件,运送省内邮件37万件。他们用奉献、忠诚与生命铸就了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雪线邮路精神。2018年,其美多吉所在的康定-德格邮路被交通部命名为“其美多吉雪线邮路”。

其美多吉被评为“时代楷模”和“感动中国人物”。

(1)以其美多吉为代表的雪线邮路劳动者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道理,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1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其美多吉先进事迹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10分)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请写出其中两种精神的名称。(4分)

参考答案:

12—17 BBAACC 18—23 DADCAD

38.该航运企业主动走出去,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从特许经营权到控股权、到全面运营,获得港口经营与决策自主权;优化货物运输路线,港口经营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加强管理与技术投入,港口经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增强。

40.(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邮车驾驶员们是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藏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用奉献、忠诚和生命熔铸的雪线邮路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人们在平凡岗位建功立业。

(2)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岗敬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要热爱工作、忠于职守;要苦练本领、精益求精;要心系人民、甘于奉献。

5.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及答案 篇五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

变化。(8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列举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8

分)

(3) 材料二所说的“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

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8分)

(4) 练习材料与所学,请您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2分)

6.浅谈文综开卷考试的用书 篇六

一、学生对用书的错误认识

1.把答案寄希望于书本

大多数学生把开卷考试看得比闭卷要简单, 认为答案就在书上, 于是学生把教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或平时补充的习题答案抄在相应的笔记上;把报纸上的时事材料剪下来贴在书上。考试时, 凭记忆在书上乱翻乱抄, 结果答案与问题要求存在差距, 准确率很低, 得分率更低。比如, 历史24题第 (3) 小题:综合以上材料, 你认为日本怎样才能获得“重生”?有的学生把书上“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照搬照抄上了, 而试题给的材料未涉及学生所答内容, 很多学生在此得不了分。

2.见题翻书

大多数学生认为开卷能查书。到时查书即可, 因此平时学习没压力。若考试真要见题翻书, 时间肯定不够!若把时间都用在翻书上, 会导致有些学生审题不细, 因思考时间不够而多丢分, 特别是书写慢的。这次月考, 考试中95%的学生一直在翻书, 不见写答案, 若抱着这种心态, 在中考的两小时之内去翻九本书, 能得多少分?

3.审题不细, 忙于抄书

有的学生在答卷时不认真审题而急着抄书, 觉得书中哪段内容与该题最为接近就抄哪段。由于审题时没有对题目理解清楚, 答案难以抄准方向, 而是乱翻乱抄, 最后答非所问。如思品22题第 (2) 小题“网络问政”还有哪些方式?99% 的学生只抓住“问政”二字, 把“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抄上, 而把关键词“网络”忽视了, 抄了两行, 而答案其实仅几个字:留言、跟帖、博客等。

4.缺时政素材, 不联系生活

开卷考试不只是死记硬背课本知识, 还应重视时政材料的积累, 学生也要有自己的见解、认识等。此类题很难在书本中直接抄得出答案。很多学生不能联系实际, 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 这也容易失分。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虽然基础知识牢固, 但知识没有走向生活, 没有联系实际使两者有机结合, 考高分更不容易。

二、解决方法

1.课本知识要系统复习, 牢固掌握

改变对开卷考试的认识, 提高成绩, 要对知识全面系统地复习。考试知识点多、时间有限, 学生不能见题翻书, 而且考试题型灵活, 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可抄, 因此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熟记各章节的知识点, 对所学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比如, 见到“但丁”要知道在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十课, 见到“林则徐”要知道在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等。然后再对各册、各章、各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 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掌握有效的查书方法

考试时不可能题题翻书, 因为时间有限。考试过程中, 学生掌握查书方法很重要, 要做到审题会的不用查;不确定的看时间决定;一看就不会的最后再查, 避免浪费答其他试题的时间。

3.抓关键的答题点

抓答题点要仔细审题。首先, 要理解题目, 弄清题目要求。其次, 找准试题所给材料与书本知识的结合点, 把握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 按照题目的要求总结答案。不要因为有的题目没见过就感觉不会做, 错失得分机会, 其实答案就在书中。在平时做题讲题时, 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我正在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4.关心时事, 积累素材

今年的单元考试新增了两个时政题, 其他题一般也以材料为背景, 这样学生就不能只学课本知识, 平时还要重视时政材料, 联系现实社会生活。第一, 让学生平时生活中多关心和积累时政知识, 多看电视、多读有关这方面的书。第二,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联系社会现实,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答社会现实问题。第三, 让学生走向社会, 多参加社会实践, 增长学校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达到提高考分的目的。

摘要:文综开卷考试实行好多年了, 学生存在错误的认识。多数学生寄希望于开卷, 认为平时不用那么浪费时间, 中考时书上自有答案, 这种错误的认识影响着学生的成绩, 让学生在考试中学会用书非常重要。

7.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及答案 篇七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高考文综知识点

★ 2022高考文综复习方法

★ 高考文综答题经验和小技巧

★ 高考文综提分技巧有哪些

★ 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得分技巧

★ 高考文综有哪些提分技巧

★ 高考政治核心内容-政治试题

★ 高考倒计时冲刺:高考文综的复习攻略

★ 高考范文山东卷

8.文综答案 篇八

2018年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历史试题“以稳为主”,稳中求新,与时俱进。试卷内容非常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具备较强的区分度和信度。与2017年相比,试卷结构上没有变化,题型相对稳定,没有偏题怪题,稳定中有适度的改革和创新。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接受媒体专访时所说:命题要体现高考的思想性,要体现高考的育人价值,要侧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无疑充分地体现这一宗旨,是一份激扬家国情怀、鲜亮时代底色的好试卷。

第一、激扬家国情怀,弘扬核心价值。试题通过聚焦热点问题,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核心价值,体现立德树人宗旨。如24题墨子题,表明《墨子》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7题《榜葛剌进麒麟图》来说明明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42题宋至明清注重“惩恶扬善”“道德教化”制定乡约制度来加强对民间基层的管理,突出家国情怀,文化自信。

第二、鲜亮时代底色,凸显四个自信。如第28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到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掌握主动权,快速反应、沉着应对,突出时代特色。第30题展现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与今天中国“大国外交”“全球治理”、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吻合,意在培养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大局观。第29题以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为背景,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引导考生认清科学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本质区别。第33题,通过对“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强调目的是为了“财产公有”“使人类得到解放”;42题第3问,考到中国现存的基层民主等,突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价值取向。

第三,突出学科特色。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试题选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图片等作为命题素材,紧扣教材知识点,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必备知识的考查。

主干知识:24题《墨子》,25题藩镇割据的影响,26题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27题郑和下西洋,28题甲午战争,29题五四运动后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0题即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1题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32题古希腊人文精神,33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4题工业革命,35题战后第三世界的兴起,还有41题基层管理和民主建设,42题的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等,以及汉武帝改革、华盛顿和罗斯福等政策等。

强调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的史学思维方法考查。如25题从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得出“藩镇延续了唐朝统治”的结论。类似试题还有27、28、30题等。

9.文综答案 篇九

一、注重基础抓主干

历史试题以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重大事件为主要载体,侧重考查阶段特征、时代背景、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评价,知识点明确,内容具有广泛性。2015年试题材料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与前几年相比有所降低,比较重视考查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下表是2015年试题中选择题的考查内容。

以上表呈现的内容为例,全国 Ⅰ 卷第29、 33题的题干材料为原始文字材料,第32题为一尊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对考生的材料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余各题题干均为历史现象的呈现,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这些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或解读,难度不高。如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33题,通过展示表格数据信息,考查了考生对工业革命内容的掌握。

示例1 (全国Ⅱ卷文综第33题)

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答案与解析】B从上表可以看出,英、 美、法、德工业生产的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的表述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的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工业生产的总和增大,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从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的程度;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但与上表内容无关。

二、稳定之中求创新

从稳定方面来看,2015年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以及试题数量与去年相比基本一致。对中国史的考查比例显著大于对世界史的考查,对经济史和政治史的考查比例大于对思想史的考查。

从创新方面来看,2015年试题力求有所创新。如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41题,虽然从实质上看仍然属于近五年常考的“观点评析与论证”类试题,但形式上属于广义的计量史学范畴,体现了当前历史研究的前沿方法,表明了第41题再一次充当了历史学科“试验田”的角色。

示例2 (全国Ⅰ卷文综第41题)(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解题时,可以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型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2分)评分说明:

三、突出特色重综合

从学科特色来看,2015年试题努力让“历史味”更浓一些,尤其注重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含义、比较、意义等方面的分析、说明、解读和阐释。如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6题从宋代民间崇拜与经济发展的角度, 考查了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其本质的能力。

示例3 (全国 Ⅰ 卷文综第26题)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与解析】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统治者一向坚持重农抑商,即便是商业繁荣的宋代也是如此,而且历代王朝均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不鼓励海洋开发;宋明理学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和“三从四德”,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反映出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从综合方面来看,综合运用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多种题型,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优点,有效地考查考生各项基本能力。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辨识、理解、分析、推理和判断等基础的思维能力,材料解析题全面考查考生解读与分析、论证与阐述、探究与评价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四、关注热点讲视角

2015年试题既不回避热点,也不刻意考查热点,而是在学科知识和社会热点之间寻找结合点,充分体现了“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借鉴”的特点。2015年的热点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经济新常态、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它们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等。这些热点在2015年试题中的体现,使试题情境的设计更加充实、丰富和生动,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如2015年全国 Ⅱ 卷文综第45题,从清代养廉银制度的角度,考查了惩治腐败、加强监督的热点。

示例4 (全国Ⅱ卷文综第45题)(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 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 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解析】解答(1)时,从“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普遍入不敷出”,可知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从“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可知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从“‘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以致引发民变”,可知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 从“雍正帝认为……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可知政府力图整顿吏治。解答(2)时,结合养廉银制度出现的原因,辩证、全面地分析该制度对当时官场和社会起到的作用。

【参考答案】(15分)(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8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了民众的负担,缓解了社会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

五、开放有度重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设问没有标准答案,采用梯度式的评价标准与赋分原则,重在考查考生阐释、论证和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2015年试题鼓励考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呵护考生个性的表达。如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41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节假日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并寻找适切的角度、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阐释与论证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示例5 (全国Ⅱ卷文综第41题)(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首先观察上表,找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例如从1950年到2008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结合史实对变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进行说明。该题命题方式灵活,答案也很灵活自由,关键是看考生答题的思路和语言的规范性。

【参考答案】(12分)评分说明:正确地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其出现,根据史实对其出现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答案1: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答案2:

趋势:逐渐趋向于对传统节日的纪念、传统文化的传承。(4分)原因:传统习俗和文化继承的重要性;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8分)

答案3:

趋势:节假日逐渐增多。(4分)原因:经济发展促进了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加;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8分)

六、巩固基础重时序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阶段特征和时序观念的教学,造成学生无法系统而完整地掌握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时空观念不强。但是,高考试题并没有忽视对历史阶段特征和基本脉络的考查。如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0题,以局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防政策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局部抗战阶段的时空理解。因此,必须增强对历史整体和阶段特征的把握,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示例6 (全国Ⅰ卷文综第30题)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上一篇:家乡的美三年级作文下一篇:小学毕业学生演讲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