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与难点模板

2024-10-02

教学重点与难点模板(共8篇)

1.教学重点与难点模板 篇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重点: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2、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教学难点: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4、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难点:

1、人的本质;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教学重点: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4、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5、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教学重点:

1、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2、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3、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4、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1、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3、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4、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4、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法律部分补充大纲

一、对第五章法律体系的内容,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分析相关简单案例的水平。

1、民法

(1)民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民事主体制度

(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4)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有效条件(5)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和特殊侵权民事责任(6)民事诉讼时效

2、刑法

(1)刑法的概念和原则(2)犯罪概念和特征

(3)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四个要件(4)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概念及条件(5)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6)主刑与附加刑(概念、每个刑罚的具体内容)。

3、民事诉讼法(1)民事诉讼的概念(2)民事诉讼管辖(3)民事诉讼当事人(4)民事诉讼程序

二、第七章中的相关法律

第七章中的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按照2013年修订版的内容讲授。

2.教学重点与难点模板 篇二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模式:( 1) 传统课堂内的“ 讲解演示”教学模式;( 2) 软件平台上的“ 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本文将主要阐述两种典型模式的第一种:传统课堂内的“ 讲解演示” 教学模式.

首先对传统课堂内的“ 讲解演示”这一教学模式进行简要描述.传统课堂内的 “ 讲解演示 ” 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凯洛夫的教学思想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等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演示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活动程序.

凯洛夫教学思想强调以教师系统讲解知识的课堂教学为中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奥苏贝尔则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学科中明确、稳定而有系统的知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以有意义接受学习方式获得人类社会积累的丰富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上述理论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的工具,板书板演的工具和难点突破的工具,通过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下面结合课例探讨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案例 《 生活中的轴对称》( 选自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二章第二节作轴对称图形的第二课时)

在本节课中,教师主要设计了如下几个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点:

整合点1: 在上课之初, 用PowerPoi nt对本节课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复习.让学生知道本节课需要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如下: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作已知点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点

( 1) 作垂线 ( 2) 截取相等

效果:这部分只是起对新知的一个铺垫作用, 用的时间应该说是2~ 3分钟而已,如果用板书或者口述的话,会浪费时间或者会导致学生对知识回顾的不够深刻,所以这部分应用多媒体是有必要的.

整合点2:在复习了需要的理论知识后,用Power Point展示例题.

内容如下:

最短距离问题

例1要在铜盘中学前的街道上修建一个水站,向居民区A、B提供水,水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水站的距离之和最短.

效果:这部分内容只是起到了板书板演作用,主要还是节省课堂的时间,如果题目抄写的话,时间会浪费很多,所以这个部分用多媒体是有必要的.

整合点3:在探究例1( 两已知点在直线异侧求最短距离问题) 的过程中,用几何画板演示找最佳位置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的得出新知.

内容如下:

效果: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主要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归纳出新知.如果没有用几何画板进行探究的话,很难让学生很快的理解新知,所以在这个部分应用多媒体是有必要的.

整合点4:在探究例1后,用PowerPoi nt展示例2、练习以及思考题.

内容如下:

练习:

王叔叔是一名送报员,上午要去红岩中学送报,下午要去枣庄送报,王叔叔想在街道上租一间房子,使得他到红岩中学和到枣庄的路程和最短.你能帮他吗?

思考:

如图,A为马厩,B为帐篷, 牧马人某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 再到河边饮马, 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确 定这一天 的最短路线.

效果:效果同整合2的效果

整合点5:在讲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板块的过程中,教师采取了游戏方式进行新知的讲解, 用Power Point创造常态课不易完成的效果.

内容如下:

效果:为了创造愉悦的气氛,这部分内容采用了游戏的方式, 一共五个水晶球,点其中的每一个都会出现一个生活中轴对称的实例, 若不用多媒体处理的话, 很难达到 在快乐中 进行学习 的效果. 所以,这个部分应用多媒体是有必要的.

五个水晶球里面的内容如下:

1 .利用轴对称 ,求出镜中电子钟的实际时刻.

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为, 这时的实际时刻应该是?

2. 利用轴对称 ,求出水中车牌倒影的实际号码.

一辆汽车 的车牌在 水中的倒 影为w2085,请问该车的车牌号码是多少 ?

3. 利用轴对称 ,分辨镜中方向的实际方向.

当你看到镜子中的你在用右手往左梳理你的头发时,实际上你是朝哪个方向梳理头发的?

4. 利用轴对称 ,求出镜中算式的实际算式.

一个算式在镜中所成的像构成的算式是正确的, 但是在实际中是正确的吗? 实际中这个算式是什么?

5. 利用轴对称 , 确定检测视力时 , 镜子和被检测人的实际距离.

检测视力要求视力表与被检测人的距离为5米,小明检测时,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他背后的墙上,小明从对面的镜子里看视力表,你知道镜子应离小明几米吗?

整合点6: 在欣赏轴对称设计图案这一版块中,教师用Flash以及Power Point进行演示.

内容如下:

效果: 这部分内容是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用Flash展示设计原理,直观而且动态,让学生很容易领会其中的要领.若没有用多媒体的话, 很难在课上展示设计的原理,所以,这个部分应用多媒体是有必要的.

整合点7: 在学生将设计的轴对称图案贴到 黑板的同 时 , 教师伴随 音乐用Power Poi nt展示教师收集的图案.

内容如下:

效果:这个部分是要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很短时间展示大量的图片, 而如果没有应用多媒体,没有办法达到这种效果.所以,在这个部分应用多媒体是有必要的.

整合点8:用Power Point进行归纳总结.

内容如下:

一、最短距离问题

1 .两已知点在直线异侧

2.两已知点在直线同侧

二、生活中的轴对称

确定对称轴的位置

三、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四、数学建模( 几何模型)

五、数学思想

1 .转化思想2.分类思想

效果: 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的小结,可以利用超链接技术将前面所讲的知识再现,如果只有板书的话,大部分信息会丢失;其它效果同整合点2.

总的来说,上述8个整合点中,信息技术在整合点1中主要起复习思考,引入新知的作用,在整合点3、6中主要起难点突破的作用,而在整合点2,4,8中则主要起板书板演的作用,在整合点5、7中主要是起扩大信息量的作用.

传统课堂内的“ 讲解演示”教学模式通常经历如下教学节:

在本课时中,没有包括所有的环节,各环节的顺序也有所调整.总之,使用信息技术最频繁的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和探究新知. 由于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因此其作用通常在创设情境环节得以充分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录像、 动画或图片等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而探究新知的环节通常是使用信息技术最关键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信息技术通常被教师用于进行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整堂课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这个环节里教师是否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在后面的几个环节中,除用信息技术辅助讲解习题之外, 信息技术通常是作为板书板演的工具, 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的板演不能代替教师在黑板上的演算过程,因此,板书板演的内容通常不包括解题过程.

在传统课堂内的“ 讲解演示”教学模式下 , 最常使用 的信息技 术手段包 括Power Poi nt , 几何画板 ,Excel ,Wor d,Fl ash等软件.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主要是作为教师的一种“ 教具”.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 运用多媒体手段对提高数学课堂时效肯定大有裨益,它能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并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其突出的作用,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理解和应用. 总的来说:

1 .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

2.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可以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可以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价,我们可以从一些角度来加以考查.例如,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与该节课将要引入的新的知识匹配,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在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难点时,是否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呈现信息技术的时机,并成功地突破了难点;板书板演时是否清晰无误、重点突出,并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学;重点;难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47-01

体育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掌握的情况如何,决定着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掌握的明确、系统,对个人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因此对这方面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何谓体育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1、体育教学中的重点

首先,无论是理论课还是体育实践课,都要有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是写好教案的首要问题,也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出发点,目标通常包括知识目标、技术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发展与培养能力目标等四个方面;新课程标准把体育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和明确化为: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目标的具体明确是捕捉教学重点的“源头”,因此,要准确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首要问题是深刻的分析、理解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之处。重点通常是技术动作比较细腻、解决难点问题的基础、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性和系统性。如:在健美操的教学实践中,传授学生四个八拍的动作过程中,通常手型的控制与变化、手臂的伸直和运行路线及动作与动作之间、结束动作与起始动作的衔接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教师要反复的突出强调,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从而主动的确立正确的动作整体概念。但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会随着教学的进程和教学对象的不同而重新生成和确立,在接下来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来源中会进一步阐述。

2、体育教学中的难点

体育教学中的难点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领会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学对象来说的。一般难点比较复杂、深奥、学生难学、教师也难教。表现在学习效果不好,经过反复的练习都难正确的掌握的地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经验的累计及学情等的综合分析能够预知的。

3、重点、难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重点、难点问题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这个问题解决的即时和有效,就能够迅速提升体育常态课的质量和缩短全体学生自我动作构建的时间,从而提高运动效果。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也不一定是难点,随着条件的改变,不乏有时二者统一。一般来说,两者又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只有解决了难点,方能更好的领会重点,进而能对教学内容有更透彻的理解。

二、重点、难点的基本来源

探源问题,是掌握问题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准确把握、即时抓住重、难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重难点来源一:教师要认真的钻研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大纲中的单元教学计划,具体落实到确定每次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该项教材与不同年级的衔接与联系;把握住该项教材的技术结构,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源二:认真的备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分析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身体活动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有的放矢。来源三:根据确定的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确定每次课的重点与难点。来源四:认真钻研本次课的技术动作的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抓住本次课教学内容中的关键之处,这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解决重点、难点的基本方略

1、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

根据重点内容的基础性、关键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内容要突出强调,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和详实的理解,语言要干练,直述要点,文字描述、概括性要强,动作示范要准确,尽量做到边做边讲解,可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等方法,总结出规律与方法传达给学生,要做到“授学生予渔,不要授学生予鱼”,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对细节动作要每次课都要练,关键性的技术动作环节要堂堂练,不要搞突击性的练习,那样解决不了重点内容问题。另外,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加强重点内容的共性和个性的处理,这样问题的解决在深入和全面具体。

2、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难点

难点的突破,首先要解决好重点问题,重点问题解决的好,难点问题也就会很快的迎刃而解。难点往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以攻破的阻碍,从学生的心理上就存在对问题的抗拒,教师要有敏锐的思维,灵活的方法的运用。对难点的问题要分析划分成环节或步骤,一环一环或一步一步的解决,直至突破要害。在其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支撑和鼓励,多变化练习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要给予即时的评价、指导和关注,增强综合因素对难点问题突破的的力度,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要关注重点、难点问题的个性化和时间化

随着教学的进展,对同一个教学对象或团体,内容的重、难点会发生变化的,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和捕捉。不同的个体对象有的时候,难点则不同,教师要重视区别对待的原则,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同时挖掘,不要拘泥在统一的方法上,因人而异,因问题而施法,这样重点、难点问题才解决全面而有效。

综上阐述的三个层面,使对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思路,对体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个人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具有一定的帮助促进。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

[2]何劲鹏.生命视域中体育教学的哲学思考[J]体育学刊.2006.2

[3]耿培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有内涵[J]中国学校体育.2010.10

4.教学重点与难点模板 篇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这项工作既是教师制定课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因此,在认识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经过提炼加工,科学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含义 1.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简称重点)是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的重心所在,是构成每个教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是针对教材中的学科知识系统、文化教育功能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的。因此,它包含重点知识和具有深刻教育性的学科内容。重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重点是指那些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续学习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技能,即重点是指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学科知识、技能。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重点是指那些对学生有深远教育意义和功能的内容,主要是指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学科思想、精神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言,重点是指学生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得到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简称为难点)是指那些结构复杂抽象、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那部分知识、技能与方法。

难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结构复杂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二是该知识与旧知识联系不大或旧知识掌握不牢,或因大多数学生对与之联系的旧知识遗忘所致。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主体而言的,是教材中比较抽象、比较隐蔽、需要用新方法去认识、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根据我们以往的教学经历以及我们学习英语的经历来确定教学难点,但是更多的难点要我们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去发现。其实对不同的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教参上的东西只能作为参考,很多时候在讲课时,受到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启发临时发挥讲授的东西效果往往很好,所以在课后最好能补充到教案中去,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和参考资料。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具有不同的性质。难点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难点内容一旦经过教学被学生理解了,难点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难点的暂时性。同一知识与方法对一些学生可能是难点,而对另一些学生就可能不是难点,这就是难点的相对性。学科或教材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就决定了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少数的课时重点具有暂时性,如暂时重点)。它并不因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不复存在,而是在一定的教学阶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是由于重点内容大多在知识系统中和育人功能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致。教学重点与难点又有一定的联系。有些内容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而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定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1.深刻理解课程标准

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深刻理解《课标》。只有吃透《课标》的内容要求,才能明确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基本内容、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和进度要求,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点。特别是《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因此,熟悉和贯彻执行《课标》,是正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第一项重要工作。2.深入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抓手,只有明确了教材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才能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例如,如果教材中某一内容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或者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的关键,那么这一内容就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才能准确科学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和会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确定

自己的课堂教学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例如,当原来确定的难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到难以理解时,教师就不必再在这个问题上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再如,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估计到的疑难问题时,又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思考。4.善于总结经验

5.语音教学的难点、重点 篇五

(一)声母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 清浊与送气不送气的问题

汉语中的塞音与塞擦音都是清音,但每组(共六组)都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b„p‟/p„p‘‟,d„t‟/t„t‘‟,g„k‟/k„k‘‟,j„ʨ‟/q„ʨ‘‟,z„ʦ‟/c„ʦ‘‟,zh„tʂ‟/ch„tʂ‘‟)

英语的塞音与塞擦音每组只有清浊的对立,而无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b‟„p‟/„d‟„t‟/„g‟„k‟/„ʣ‟„ʦ‟/„ʤ‟„ʧ‟/„dr‟„tr‟)英语中的轻辅音有时送气(„p‘‟ „t‘‟ „k‘‟),但与不送气音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不区别意义,而且送气音的气流比汉语的送气音要弱得多。

加上字母的雷同,容易造成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经常把汉语的不送气清音发成浊音,把送气清音发成不送气清音的问题。

解决办法:首先,告诉学生这几个汉语拼音字母跟英文字母的读音不同,汉语中无清浊对立,只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然后,发音示范让学生体会清音与浊音、送气与不送气的差别;最后,指点学生加大气流发好送气音,并控制声带振动,发好不送气清音。 zh组声母与j组声母的问题

汉语中的zh ch sh r 和j q x 7音在英语中没有,但英语中有一组十分相似的音„ʤ‟„ʧ‟„ʃ‟。

zh组音是一组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前硬腭。

J组音是一组舌面前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接触上齿龈与前硬腭,嘴唇稍扁。

英语中的„ʤ‟„ʧ‟„ʃ‟是一组舌叶音,发音部位恰好介于舌尖后音与舌面前音之间,发音时,舌叶靠近齿龈,双唇稍向前突出。

错误:以„ʤ‟„ʧ‟„ʃ‟音代替zh组和j组音。

解决办法:让学生体会这三组音在发音时舌与腭不同的接触点。可用舌位图、手形演示等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反复练习加以巩固。

 h和f的问题

汉语中的h„x‟是舌根擦音,发音时舌根要抬起与软腭发生摩擦。英语中的h„h‟是喉擦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里不受任何阻碍。错误:以英代汉

教法:对舌根与软腭的摩擦要适当夸张。

h的问题在以日语为母语的学生中也常出现。日语中的h也同样是一个喉擦音。

日语中的„ɸ‟是双唇擦音,发音时双唇撮拢吹气。

汉语中的f„f‟是唇齿擦音,发音时上齿轻碰下唇形成夹缝而摩擦发音。教学时强化学生发音时上齿接触下唇的动作。

(二)韵母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单元音韵母教学

a 汉语中的a有三个音位变体,分别是前a、央a、后a,开口度由小变大,舌位由前到后。

英语中只有一个长元音„a:‟,与汉语的后a发音相当。

错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惯于用英语的a代替汉语的三个不同的a.解决办法:用夸张的方法向学生表明这三个因素的区别。o 汉语的o比英语的o开口度要小一些,舌位略前。

汉语中的o只能跟b、p、m、f四个辅音相拼,而且实际发音中,o和辅音之间由一个半元音„w‟存在。

解决办法:汉语的o不必单教,可来连同前边的辅音一起教,让学生先发bu、pu、mu、fu,在发音过程中把嘴张开一点,就成了bo„pwo‟、po„p‘wo‟、mo„mwo‟、fo„fwo‟。e 汉语中的e 是一个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英语中的单元音„ə∶‟和„ə‟是央中不圆唇元音,发音时,比汉语的e舌位偏前些。

用带音法,让学生先发o,舌位保持不变,然后由圆唇变扁唇。u 日语中的„ɯ‟是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前突,不圆唇,肌肉松弛。

汉语的u是相同发音部位的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前突,圆唇,肌肉紧张。解决办法:让学生将双唇用力撮成圆形即可。ü

英语和多数其它语言中都没有这个音,所以大多数国家的学生发不好。教学时采用带音法,用i或u带出ü.先发i,舌头不要动,然后圆唇。先发u,嘴唇不动,然后舌头由后向前移。

教学时还要跟学生讲明ü的拼写规则(j、q、x后边的u是ü),并在实践中注意提醒学生。

-i 汉语中的-i„ɿ‟只出现在z、c、s之后,-i„ ʅ ‟只出现在zh、ch、sh之后。

错误:容易发成„ ə ‟。

解决办法:不必单教,先教会前面的辅音,让声音拖长,即可发出„ɿ ‟和„ ʅ ‟。给学生强调辅音发出后舌头不要动,否则,舌尖一动,元音就变了。

er 汉语中的卷舌元音。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发这个音并不困难,只是听起来有些生硬,原因是卷舌过早,只要告诉学生舌头慢慢卷起即可。

以日语或者韩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发这个音时缺少卷舌过程或卷舌不到位,发音接近央„ə‟,教音时只要强化学生的卷舌动作即可。

 复元音韵母

汉语中有大量的二合、三合复元音韵母,与单元音韵母发音不同,复元音 韵母的舌位动程变化是滑动的,即从一个元音逐渐滑动到另一个元音,气流不中断,中间无明显界限。

问题:动程不足,即舌位没有真正地从一个元音滑向另一个元音,而且往往缩短舌位动程,反映在听觉上,会使人有复韵母单韵母化的感觉。如ou发得像„o‟„ ɔ ‟,uo发得像„u‟。

解决办法:训练学生发音到位,要针对每个复元音构成及其发音起讫情况多训练,特别是训练韵腹发音的准确。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iou、uei、uen三个韵母前有其他辅音时,用简式iu、ui、un。

学生发音时容易丢掉主要元音,听起来像张不开嘴。

教学时,应首先讲明汉语拼音规则,并经常提醒学生不要忘记中间的主要元音。

 带鼻音的韵母

汉语有前后鼻音韵母,基本两两相对。

外国学生常常将两者相混,“银”发成“迎”;“京”发成“金”。韵腹越小 错误率越高,en和eng,in和ing两组前后鼻音对很多留学生都是很难掌握的。

原因:母语的负迁移;许多学生没有弄清楚前后鼻韵母的真正差异,因而 长期无法正确发音。

方法:适当夸张或拖长两个鼻韵母。

(三)声调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给汉语增加了音乐性。

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最大困难所在。外国人说汉语时的洋腔洋调多半是声调不对。

声调教学是比声母、韵母教学更难的难点和重点。

 困难:二声升不上去、四声降不下来、三声不会拐弯。 顺序:一、四、二、三

第一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难,它是高平调,可以起定调的作用。

第四声降不到位的原因往往是起调过低,所以先学一声再学四声可避免这一问题。(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可通过夸张英语中的降调来学四声)

第二声的困难是起调过高而上不去,所以可用第四声带第二声来解决。(用一些四声加二声的词或词组进行练习。)

第三声不会拐弯的主要困难是“全三声”(调值214)的发音。其实“全三声”在实际实际语流中出现很少,更多时候我们用半三声(211或212)较低平,相对容易些。所以很多人主张先学半三声,然后在强调的时候拉长一下,自然就成了全三声。

掌握声调除了靠模仿,还必须靠记忆。初学阶段,教师必须给学生强调声调是汉语音节的一部分。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每个词都有固定的声调,声调变了,词也就变了,所以要记住一个词必须记住这个词的声调。

6.《社戏》重点难点指导-教学教案 篇六

“看戏后深夜行船”的景物描写有两段文字,与前文的景物描写一样,也写夜航,而且是同一条航线。但由于时间不同,光线的明暗也就不同;光线的明暗不同所见的景物也就不同。此时看戏回来,天黑了,人困了,所以使用概括叙述。这样写,既避免了与前文重复,又注意到了相互照应。去时,最后描写的是“仙境”一般的戏台,而回来时却将戏台放到最前面来写。去时,尚可看到“淡黑”连山的曲线;回来时,“周围的黑暗只是浓”看不到什么轮廓了;去时,看到的远远近近的渔火,回来时,用一个比喻句,用老渔父的喝采来写孩子们划船技术高。

这两处景物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丝丝入扣,细致缜密。

7.时态和语态重点、难点与热点解读 篇七

专题导航

动词时态为历年必考考点, 一套高考题一般有1~2题考查动词时态。考得最多的时态是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其次是一般现在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现在进行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态等。高考命题中往往不会涉及单一的时态, 更多地侧重于时态的交叉使用和呼应等。答题时要认真研读题干, 寻找尽可能多的“时间参照信息”尤其是其他动词的时态, 以及修饰动词的时间状语信息等。

动词语态为选考考点, 近年考得较少。在近几年有关被动语态的考题中, 主要涉及七种时态的被动语态, 其中以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和进行时态考得最多。命题人常常把被动语态和动词的时态结合起来考查。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熟记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的构成。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过去分词”构成, 时态通过be表现出来。做题时, 首先根据主语与谓语的关系确定是否是被动关系, 然后再根据有关时间信息确定用哪种时态。

重点一:现在完成时态

现在完成时是最重要的一种时态。现在完成时主要用于:

1.表示过去发生的某一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

2.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

3.在时间或条件从句中表示在将来某个时间之前要完成某个动作。例如:

(1)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West Lake?你曾经去过西湖吗?

(2) I haven't met her since then.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3) I'll return the magazine to you as soon as I have finished it.我看完后就把杂志还给你。

重点提示:

1.现在完成时常常有比较固定的“标志词”, 如so far, recently, lately, ever, for, since, by now, this week, today, this morning, for the last few days, over a long time, yet, already, just等时间状语常与现在完成时态连用。有些句型通常也用现在完成时态。例如:

(1)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surfed the net.这是我第一次上网。

(2) This is the best cell-phone that I have ever bought.这是我买过的最好的手机。

2.瞬间动词 (如come, leave, die, buy, marry, join, fall等) 用于完成时, 表示一个动作的结束, 它不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 不能和段时间状语 (如for a year, since 1990等) 连用。如与段时间状语连用, 句中的动词应用持续性动词或表示状态的动词。例如:

(1) He has been here for five days.他来这儿有五天了。

(2) How long have you had the car?你买这部小汽车有多久了?

【典例1】—Have you heard about the recent election? (2013年湖南卷)

—Sure, it_______the only thing on the news for the last three days.

A.would be

B.is

C.has been

D.will be

【解析】C。考查时态。时间信息for the last three days表明此处应用现在完成时态。句意:———你听说最近的选举情况了吗?———当然, 这是近三天来的唯一新闻。

【典例2】—You look excited!

—I_______the expensive dictionary that I left in the library yesterday.

A.am finding

B.found

C.have found

D.had found

【解析】C。考查时态。根据第一句可以判断。答句应用现在完成时强调对现在的影响 (我现在还感到很兴奋) 。此题受后面一般过去时态 (I left) 的影响易误选B项。要注意体会语境含义。

重点二:一般过去时态

一般过去时主要表示在过去某一时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在条件、时间、让步等状语从句中, 常用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将来的动作。例如:

(1) Jim sent a letter yesterday.Jim昨天寄了封信。

(2) She told me she wouldn't leave until you came back.她告诉我在你回来以前她是不会离开的。

重点提示:

要注意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区别。现在完成时表示某一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 强调的是现在的情况, 因此不能与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一般过去时只表示过去发生过某事, 和现在没有关系, 常与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试比较:

(1) He has lost the key.他把钥匙丢了。 (现在没有了)

(2) He lost the key.他把钥匙丢了。 (现在可能找到了, 也可能没找到)

【典例1】I didn't think I'd like the movie, but actually it_______pretty good. (2013年山东卷)

A.has been

B.was

C.had been

D.would be

【解析】B。考查动词时态。根据句意及句中的“I didn't”可知, 此处指的是过去的事情, 所以用一般过去时态。

【典例2】—How long has Mr.Jackson lived here?

—It's 15 years since he_______in the town.

A.settles

B.is settling

C.settled

D.will be settling

【解析】C。考查时态。在“it is+一段时间+since从句中”, 从句谓语用一般过去时。句意:———Jackson先生在这里住了多长时间了?———他到镇里定居已有15年了。

重点三:现在完成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进行时态的被动语态形式

动词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间关系的一种动词形式。动词语态有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当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时, 谓语动词的形式叫主动语态。当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时, 谓语的形式叫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过去分词”构成, 时态通过be表现出来。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由“情态动词+be+过去分词”构成。以build为例:

例如:

(1) These books are often borrowed by girls.女同学常借这些书。 (一般现在时)

(2) When was the house built?这房子什么时候建的? (一般过去时)

(3) Another bridge will be built over the river.河上将再建一座桥。 (一般将来时)

(4) The Three Gorge Dam is being built.三峡大坝正在建设之中。 (现在进行时)

(5) He was being operated on at this time yesterday.昨天这个时候, 她正在动手术。 (过去进行时)

(6) Recently the price of TV sets has been cut.近来电视机降价了。 (现在完成时)

(7) He told me that the work had been finished.他告诉我工作已完成了。 (过去完成时)

(8) He said that the meeting would be held the next day.他说会议将在第二天举行。 (过去将来时)

(9) The mistake you've made must be corrected at once.你犯的错误必须马上改正。 (含情态动词)

在历年有关被动语态的考题中, 共涉及了七种基本时态的被动语态, 其中以现在完成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态考得最多, 为考查重点。

【典例1】If nothing_______, the oceans will turn into fish deserts. (2013年湖南卷)

A.does

B.had been done

C.will do

D.is done

【解析】D。考查时态语态。此处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因为do和nothing存在动宾关系, 故用被动语态形式。句意:如果不采取措施, 海洋将会变成鱼类沙漠。

【典例2】—May I use your computer?My laptop_______.

—Of course.

A.was repairing

B.is being repaired

C.is repairing

D.is repaired

【解析】B。考查时态和语态。repair和laptop之间存在动宾关系, 故此处用被动语态形式。从前一句可判断, 我的手提电脑现在无法用, 正在修理当中, 故用现在进行时态。句意:———我可以用你的电脑吗?我的手提电脑现正在修理当中。———当然可以。

难点一:过去完成时态

过去完成时是考生难以掌握和理解的一种时态形式, 是时态学习的难点。过去完成时是一种相对概念, 是相对于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而言的。因此一定要在形式或意义上有明显的过去时间或动作作为参照标志。主要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即动作或状态发生在“过去的过去”。常用于下列情形:

1.主语+过去完成时+before从句 (从句用一般过去时)

2.主语+过去完成时+by从句 (从句用一般过去时)

3.主语+过去完成时+when从句 (从句用一般过去时)

4.主语+told (said, knew, heard, thought) +宾语从句 (从句用过去完成时)

5.利用上下文暗示

例如:

(1) He had taught English in a middle school for seven years before he went abroad.他去国外前曾在一所中学教过七年英语。

(2) Though he left here, he had won several prizes since he came to our company.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此地, 但自从他来到我们公司, 已经获过好几次奖了。

【典例1】He was unhappy when he sold his guitar.After all, he_______it for a very long time. (2013年辽宁卷)

A.has had

B.had had

C.has

D.had

【解析】B。考查动词时态。“拥有吉他”的动作先于“卖掉吉他”的动作, 空白处的动作发生在“过去的过去”, 故用过去完成时态。句意:当他卖掉吉他的时候他很不开心。毕竟他拥有这个吉他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典例2】By the time he was admitted to Yale University, he_______two master's degrees at home.

A.received

B.had received

C.has received

D.will have received

【解析】B。考查时态。receive的动作先于be admitted的动作, 故此处用过去完成时态。句意:到他被耶鲁大学录取的时候为止, 他在国内已取得了两个硕士学位。

难点二:现在完成进行时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构成是“have/has been+-ing分词”, 主要用法如下:

1.表示动作从过去某个时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可能刚刚停止, 也可能继续下去。例如:

(1) How long have you been waiting here?你在这儿等了多久了?

(2) She has been working in that company since s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那家公司工作。

2.表示对重复动作的强烈感情色彩, 例如:

(1) He's been saying that at least ten times.这话他已经说了至少10遍了。

(2) You've been working too hard these days.最近你工作太辛苦了。

现在完成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的区别是考查的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现在完成进行时主要强调动作的延续性, 而现在完成时主要强调动作的完成性。例如:

(1) I have written five letters.我已写了五封信。 (说明动作完成, 强调完成性)

(2) I have been writing letters all the morning.我整个上午一直在写信。 (说明动作还没完成, 强调动作的延续性)

【典例1】The girl has a great interest in sport and_______badminton classes twice a week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2013年福建卷)

A.took

B.is taking

C.takes

D.has been taking

【解析】D。考查动词时态。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常与现在完成 (进行时) 连用, 此处用现在完成进行时, 强调反复的不间断的动作。句意:这个女孩酷爱运动, 在过去的三年中她每周上两次羽毛球课。

【典例2】—Have a break, Amy.You_______playing the piano all the morning.

—OK, Mom.I will stop after this piece.

A.are practicing

B.have practiced

C.have been practicing

D.practiced

【解析】C。考查时态。此处强调动作还在进行当中, 故用现在完成进行时态。句意:———Amy休息一会吧。你整个上午都在练习弹钢琴。———好的。弹完这首后我就停下来。

难点三:非谓语动词的被动形式

高考重点考查动名词和不定式的被动形式。找准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是做题的关键。例如:

(1) The girl is afraid of being scolded by her mother.这个女孩害怕被母亲责备。 (动名词scold和它的逻辑主语the girl之间存在被动关系)

(2) The book seems to have been published last year.这本书好像已经在去年出版了。 (不定式publish和它的逻辑主语the book之间存在被动关系)

【典例1】The airport_______next year will help promote tourism in this area. (2013年四川卷)

A.being completed

B.to be completed

C.completed

D.having been completed

【解析】B。考查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在此作定语, 修饰the airport。此处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 且它与所修饰的名词the airport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 故用不定式的被动式。句意:明年即将竣工的机场将有助于推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典例2】_______among the crowd by Mike, her net friend, she was wearing a bright blue skirt in particular.

A.Recognized

B.To be recognized

C.To recognize

D.Having been recognized

【解析】B。考查非谓语动词。用不定式表目的状语。动词recognize和she之间存在动宾关系, 故不定式用被动语态形式。句意:为了在人群中被她的网友Mike认出来, 她特意穿了一条非常明亮的蓝色裙子。

热点一:一般现在时态

一般现在时主要表示现在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在条件、时间、让步等状语从句中, 可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的动作。例如:

(1) His father works on the farm.他的父亲在农场工作。

(2) Even if it snows tomorrow, the performance won't be called off.即使明天下雪, 演出也不会取消。

【典例1】Around two o'clock every night, Sue will start talking in her dream.It somewhat_______us. (2013年湖南卷)

A.bothers

B.had bothered

C.would bother

D.bothered

【解析】A。考查时态。此处讲的是目前的情况, 故用一般现在时态。句意:每天晚上大约2点的时候, Sue就会开始说梦话。这使我们很烦。

【典例2】—My computer broke down again yesterday.

—My computer is of the same brand as yours.But mine_______very well.

A.work

B.works

C.is working

D.worked

【解析】B。考查时态。此处强调平时的工作状态, 故用一般现在时态。

热点二:现在/过去进行时态

现在进行时主要用于:

1.表示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

2.表示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 但此刻不一定正在进行。

3.表示反复发生的动作。常与always, constantly, forever, all the time等连用, 表示说话人的不满、愤怒、抱怨、赞赏等情感。例如:

(1) Go and see what is happening.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2) It's said that he's writing a novel.据说他在写一本小说。

(3) She's constantly leaving things about.她总是丢三落四。

(4) He's always helping those in trouble.他总是帮助有困难的人。

重点提示:

1.一些表示位置移动的动词, 如come, go, leave, stay, start, take, arrive, move, close等也可以用进行时态表示将来的动作。例如:

He is coming back tomorrow.他明天回来。

2.过去进行时的构成是“was/were+-ing分词”。过去进行时与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基本相同, 只是助动词要用过去时形式。例如:

(1) What were you doing at 10 o'clock last night?你昨晚10点在干什么?

(2) The naughty boy was making trouble all the time.那个淘气的男孩总是惹麻烦。

【典例1】—I don't understand why you didn't go to the lecture yesterday afternoon.

—I'm so sorry.But I_______my homework. (2013年湖南卷)

A.had done

B.was doing

C.would do

D.am doing

【解析】B。考查时态。此处讲过去某个时间正在发生的事情, 故用过去进行时态。句意:———我不明白你为什么昨天下午没有去听讲座?———对不起。我当时正在做家庭作业。

【典例2】You_______such stupid mistakes.I'm ashamed of you!

A.are always making

B.were always making

C.have always made

D.will always make

【解析】A。考查时态。always, often等频度副词与现在进行时连用表示一种强烈的情感。此处表示“不满”情绪。句意:你老是犯这么愚蠢的错误。我为你感到羞耻!

热点三:一般将来时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例如:

(1) I'll be back in a minute.我马上就回来。

(2) He'll tell you all you want to know when he comes back.他回来后会把一切告诉你。

重点提示:一般将来时还有以下几种表达方法:

1.用be going to

⑴表示根据计划或安排要发生某事, 例如:

She's going to study abroad after graduation.她打算毕业后去国外学习。

⑵表示根据某种迹象判断要发生某事, 例如:

It's going to snow, I think.我想天要下雪了。

2.用be to do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做某事”。例如:

We are to have an English exam next week.我们下周有个英语测试。

3.用be about to do, 表示“即将发生某事”, 不与明确的时间状语连用。例如:

Hurry up!The bank is about to close.快点, 银行就要关门了。

4.过去将来时通常用于宾语从句中, 表示从过去某个时候看将来要发生的动作。例如:

He said that he would visit the zoo the following day.他说他第二天要去参观动物园。

【典例1】“What do you want to be?”asked Mrs.Crawford.“Oh, I_______president.”said the boy, with a smile. (2013年湖南卷)

A.have been

B.am

C.was

D.will be

【解析】D。考查时态。根据问话人说的“What do you want to be?”可知这是问将来的情况, 故此处用一般将来时。句意:Crawford夫人问, “你将来想做什么?”这个男孩笑着说, “我想当总统。”

【典例2】—Mary looks so excited and happy.

—_______, if you win the first prize.

A.So will you

B.So do you

C.So would you

D.So did you

【解析】A。考查时态和特殊句型。此处表示对将来情况的一种假设, 故用一般将来时态。后面的条件状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句意:———Mary看起来很兴奋和高兴。———如果你得了一等奖, 你也会这样的。

巩固与提高:

1.—What's the matter with Philips?

—Something must have happened to him.He left home three hours ago, but_______at the party!

A.didn't arrive

B.isn't arriving

C.hadn't arrived

D.hasn't arrived

2.—Ted, will you go shopping with me this afternoon?

—I would like to, but my neighbor, a lovely girl, along with her friends, _______me to join them in building a snowman.

A.has invited

B.have invited

C.are inviting

D.is inviting

3.In China, employers_______to hire disabled workers at present.

A.are encouraged

B.encourage

C.were encouraged

D.encouraged

4.At the end of next year, a music festival_______in our school.

A.will be held

B.will hold

C.is held

D.was held

5.—Why do you look so puzzled?

—Oh, I_______over a most difficult maths problem.

A.thought

B.have thought

C.am thinking

D.think

6.—Mike, you_______very tired.

—Oh, I stayed up lat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last night.

A.look

B.looked

C.have looked

D.are looked

7.If this product does not give complete satisfaction, please return it to the manufacturer stating when it_______.

A.is purchased

B.will be purchased

C.purchases

D.has purchased

8.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China_______about 350 Confucius Colleges all over the world since 2004.

A.opens

B.opened

C.has opened

D.will open

9.You can examine the exhibits in the museum, but you_______to touch them.

A.don't allow

B.are not allowed

C.were not allowed

D.didn't not allow

10.—Professor Wang, shall I go to your office, asking for your advice about my article this afternoon?

—Don't come to my office this afternoon.I_______an experiment at that time.

A.will be doing

B.was doing

C.have done

D.am doing

11.A British man who said on Twitter that he would blow up an airport if his flight was delayed_______guilty of sending an offensive messageover a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 a court last week.

A.found

B.was finding

C.is found

D.was found

12.His thick glasses suggest that he_______poor eyesight.

A.have

B.had

C.has

D.should have

13.—I expect the children will have a wonderful performance at tomorrow's Christmas party.

—So do I.They_______hard in the past two weeks.

A.practised

B.had practised

C.have been practising

D.will practise

14.—My bike_______missing!

—I saw a tall man riding a red bike away five minutes ago.

A.went

B.has gone

C.had gone missing

D.will go

15.He_______that a hurricane was coming before he was killed in the flood.

A.was warned

B.had warned

C.had been warned

D.warned

16.—It is time to have sports.Let's go.

—I'm sorry.But the class teacher asked me to work on the wall newspaper yesterday and I_______it.

A.didn't finish

B.don't finish

C.haven't finished

D.hadn't finished

17.He is famous for inspiring people, and _______to make speeches in colleges.

A.is often invited

B.was often invited

C.often invites

D.often invited

18.—How do you find the end of the film last night?

—I don't find it surprising.Because I_______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before Isaw the film.

A.read

B.have read

C.had read

D.was reading

19.—Have you moved into your new flat?

—No, I haven't.It_______at present.

A.will be decorated

B.was decorated

C.is decorating

D.is being decorated

20.—I told you to bring a dictionary with you before the school was over.

—I am sorry, but this morning I was such a hurry that I forgot_______of that.

A.to remind

B.being reminded

C.to be reminded

D.reminding

21.In the past few centuries, the lighthouses along North Carolina's coast_______as signs of safety for travelers at sea.

A.was recognized

B.have recognized

C.recognized

D.have been recognized

22.Tom stopped to observe the girl, convinced that he_______her somewhere.

A.saw

B.has seen

C.had seen

D.would see

23.—Why not go to see the film called“This is it!”about Michael Jackson at the weekend?

—Oh, I_______it.It is just so-so.

A.saw

B.have seen

C.will see

D.am seeing

24.—Why do you look so worried?

—My house_______last night.A lot of valuable things have been stolen.

A.has been broken into

B.broke into

C.was broken into

D.is broken into

25.Though all his friends criticized him, he insisted he_______nothing wrong.

A.had done

B.do

C.has done

D.could do

26.—Have a rest.You_______for a long time.

—No.I have to make up for the missing lessons when I was ill.

A.had read

B.have been reading

C.read

D.will read

27.—Don't move!A bee_______on your collar.

—My God!

A.landed

B.is landing

C.was landing

D.lands

28.—Your photos_______, Sir.Here you are.

—Thank you.Mm.The pictures look very good.

A.are developed

B.have been developed

C.were developed

D.will be developed

29.It remains_______how many senior citizens will actually benefit from this new plan.

A.to see

B.being seen

C.seen

D.to be seen

30.Everybody hopes for dignity and everybody dislikes_______.

A.to be laughed at

B.laughing at

C.being laughed at

D.to laugh at

答案与解析:

1.D。考查动词时态。用现在完成时, 强调对现在的影响。

2.A。考查主谓一致和时态。本句的主语是my neighbor, a lovely girl是my neighbor的同位语, 故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因为强调动作对现在的影响, 故用现在完成时态。

3.A。考查时态和语态。encourage和employers之间存在动宾关系, 用被动语态形式。根据时间状语at present可知此处用一般现在时态。

4.A。本题考查时态和语态。根据时间状语at the end of next year可知, 此处应用一般将来时态。hold和music festival存在动宾关系, 故用被动语态形式。句意:在今年年底, 我们学校将举办一个音乐节。

5.C。考查时态。前面的句意中look so puzzled表明“思考难题”正在进行当中, 故答案选C。

6.A。考查时态。根据称呼语Mike可知此处讲目前的状态, 故用一般现在时态。

7.A。考查被动语态。purchase和it存在动宾关系, 故采用被动语态形式。此处讲一般性情况, 故用一般现在时态。

8.C。本题考查时态。根据时间状语since 2004可知此处用现在完成时。句意:因为汉语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 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在全球建立了约350所孔子学院。

9.B。考查动词语态。allow和you之间存在动宾关系, 故用被动语态形式。根据语境, 此处应用一般现在时态, 故答案选B。句意:你可以观看博物馆里的展品, 但你不可以用手摸。

10.A。考查时态。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指将来某个时段正在发生的事情, 故用将来进行时态。

11.D。考查时态语态。find和man之间存在动宾关系, 故find用被动语态形式。根据时间状语last week可知此处用一般过去时。句意:那位在微博上说, 如果他的航班延误就炸毁机场的英国男子, 上周因为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送犯罪信息而被法院认定有罪。

12.C。考查时态。suggest在此表示“表示, 说明”, 后面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需要用陈述语气形式。根据语境, 此处应用一般现在时态。句意:他戴着厚厚的眼镜, 表明他视力不好。

13.C。考查时态。现在完成进行时强调动作的延续性。

14.B。考查时态。用现在完成时强调对现在状态的影响。

15.C。考查时态和语态。warn的动作发生在was killed之前, 故warn用过去完成时态。He和warn之间存在动宾关系, 故用被动语态形式。句意:在他被洪水淹死之前, 曾有人警告他风暴即将来临。

16.C。考查时态。强调动作对现在的影响, 故用现在完成时态。

17.A。考查时态和语态。根据前一句可知, 后面应用一般现在时态。he和invite存在动宾关系, 故用被动语态形式。句意:他口才好, 经常被大学邀请去作演讲。

18.C。考查时态。read the novel的动作发生在see the film动作之前, 故此处应用过去完成时态。句意:———昨天晚上看的电影的结局你觉得怎么样?———我并不觉得这个结局令人吃惊。因为我在看电影前已看了同名小说。

19.D。此题考查时态和语态。根据句意可知, 公寓正在装修之中, 故用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形式。句意为:———你搬到新公寓里去了吗?———还没有。目前公寓正在装修当中。

20.B。考查非谓语动词。forget doing sth表示“忘了曾做过某事”, 很明显“提醒”已发生, 故用动名词形式, 而且I和remind之间存在被动关系, 故用动名词的被动语态形式。

21.D。考查时态和语态。recognize和the lighthouses存在动宾关系, 故用被动语态形式。根据时间状语in the past few centuries可知此处应用现在完成时态。句意:过去的几个世纪, 沿着北卡罗来纳州海滨的这些灯塔一直被海上的旅行者们认可为安全信号。

22.C。本题考查时态。根据句境可以判断see的动作发生在stopped之前, 即“过去的过去”, 故用过去完成时态。句意:Tom停下来看着这个女孩, 相信他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她。

23.B。考查动词时态。从后面的评价可以判断, 答话者已看过了这部电影, 故用现在完成时态, 强调对现在的影响。

24.C。考查时态和语态。My house和break into之间存在被动关系, 根据时间状语last night可知应用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形式。

25.A。考查时态。insist意为“坚持认为”, 后面的宾语从句应用陈述语气。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过去完成时态。句意为:尽管所有的朋友都指责他, 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事。

26.B。考查时态。根据Have a rest可知, 讲话时“read”的动作还在进行当中, 故用现在完成进行时, 强调动作的延续。

27.B。考查时态。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之中, 故用现在进行时态。句意:———不要乱动!一只蜜蜂正落在你的衣领上。———我的天呀!

28.B。考查语态。根据语境可以判断动作刚刚完成, 故用现在完成时态。因为主语photos和动词develop之间存在被动关系, 故用被动语态形式。

29.D。本题考查非谓语动词。remain后面要求接不定式作表语, 逻辑主语it和不定式see之间存在被动关系, 故see用不定式的被动语态形式。句意:有多少老年人会从这个计划中实际受益还有待观察。

30.C。考查非谓语动词。dislike后面要求接动名词, 且everybody和laugh at之间存在动宾关系, 故用动名词的被动形式。句意: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尊严, 没有人喜欢被人取笑。

8.攻克《分子、原子》的重点与难点 篇八

关键词 分子 原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060-02

学生在《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学习中,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也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加之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经验,这都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持。另外,九年级学生智力水平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的时期,认知能力和水平都比较高。这为本课题的学习也提供了智力支持。虽然如此,这节课的知识毕竟很抽象,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很弱的现象。加之,本课的第二课时的知识又联系了很多前面的知识,并且是以前面的知识作为一定的知识基础,若是前面的知识掌握的不透彻,本课题的知识学习就成了雪上加霜。另外,本课题内容一般是安排两课时的,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并没有涉及到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学生糊里糊涂的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他们会对氧化汞的受热分解等化学变化的实质难以理解。这些影响与干扰使得学生会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会严重的影响学习的兴趣,使得后续知识的学习较难顺利进行。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摸索,我拨云见日的做法主要是这样进行的。

1.例举生活中的事例。例如:糖的溶解、闻到花香、水电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等等现象均可以用分子与原子的知识来解释,从而引出课题,并利用课本上“苯分子”“硅原子”的图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2.在《物理》或《生物》的学习中,虽然对分子、原子有着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不一定很明确“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为此,可先补充构成物质常见形式的相关知识,指出:金稀碳硫磷硅(金属类物质、稀有气体类物质、碳硫磷硅等非金属类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余的如水、二氧化碳、糖、氢气等物质一般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离子构成的(在此处只能这样讲,若是补充进来某某类物质是由离子构成,学生会搞得一塌糊涂,至于所产生的疑问和错误,等在《离子》知识的学习中或中考复习中再更正、补充或延伸,是很容易进行的)。注意补加图形的辅助作用:

这种处理既容易使学生知晓物质的构成,又为第二课时知识的学习、理解铺平了道路。尤其是对化学变化的实质会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3.充分利用课本中 “文字”“图片”“实验” 的分析、探究出分子、原子的性质。课到尾声,留下了疑问:“分子与原子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那他们之间会有怎么样的联系呢?且听下回分解”。从而激发学生想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4.第二课时,先快速复习物质的构成、纯净物、混合物、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宏观定义。之后,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知道分子与原子之间的联系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再利用课本图片和球棒组合帮助学生理解二者间的联系,升华练习时先紧扣学过的物质,再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物质。学生学透了,再微观分析纯净物与混合物(配合模型与小盒),学生会很容易通过此难点。最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进一步加强巩固与理解。

5.利用小黑板(或多媒体)上水的蒸发图示(或动画)解释物理变化。即:物理变化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再利用图示分析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质是:分子发生了变化,先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要么直接构成物质,要么先构成分子,再由分子构成物质。这样就很顺利的理解了对应的难点。顺势分析,由于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不相同,化学性质不同,既然分子发生了变化,化学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想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也就不能发生变化,故得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也从中得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既使学生微观理解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得知了分子与原子的定义,又轻松得知了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难点得到了轻松分解与彻底攻克。

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目标的设定合理、全面、准确、具有可操作性。可轻松攻克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思路清晰、紧凑,一环扣一环。

2.形象的实验、模型、图片,生动的比喻和类比,理论与实际的有效联系,均能使学生在感知、体验、对比中掌握知识,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全面调动。

3.在补充的知识基础之上去分析分子、原子的特性和物质的组成,构成、分类、变化等内容,学生易于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不必讲得太深,只要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问题便可。

上一篇:《蜀道难》人教版教学设计下一篇:地理教学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