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2024-10-25

刘瑞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精选10篇)

1.刘瑞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篇一

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约束和限制,无论从备课、讲授、作业辅导、考试评定等环节,都难免把全班的学生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单一,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很少顾及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差异性。而学生的这种在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上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各自的水平都在不同的层次上,这就导致教学中教师的要求的统一性和学生接受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进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把分层教学法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谈一谈我的认识。

一、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目的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可见,分层教学是以承认学生之间的心理和生理差异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都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使全体学生都获得进步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解决了长期以来教师的要求统一性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对学生的分层、分组,以及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步。分层教学策略对不同水平或不同需求或不同定位的学生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关注优等生而对其他学生照顾不到的弊端,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策略

(一)合理分组是关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首先就要承认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性,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心理和理论基础。其中,对于全班学生如何进行分组是关键。学生的差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计算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差异,还包括建立在这些能力基础上的学习成绩的差异。教师如果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必须要对学生的诸多指标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如果学生的分组不恰当,不仅会使学生由于目标定位不当造成学习困难,而且还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所以,在分组之前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确保能够正确分组,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留心观察,对有必要调整的内容要及时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策略的优势,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分层教学策略的重要一环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标准。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要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对不符合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师要及时地进行修正。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充分发动不同层次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帮助教师来制定适合本组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标准。

(三)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用和练习标准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学生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课上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教师所制定的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不同层次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和练习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才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晋升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步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并不是说一分了之。分层教学需要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晋升机制,鼓励学生进步。对于不同层次中进步明显已经达到更高层次标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所属层次进行调整,这样对不同层次学生来说也是不小的激励。同时,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进行降级处理,这样通过一升一降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使得分层教学实现良性循环。

(二)实施激励原则

2.浅议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篇二

一、学生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前提。新生的分层以学生入学成绩(小学毕业会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其他学生主要应根据学生上一学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单元、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同时,分层时特别要重视对学生作全面调查分析,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智力能力和课堂表现等。分层时磁带用学生自报和老师考察相综合。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层,一般分为三层比较适中。即第一层是优生,第二层是中等学生,第三层是学困生。各个层次的学生数视情况而定,不宜按一个比较固定的数目来安排各个层次的学生数。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学生分层以后,教师备课时,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差异科学地制定初中数学教学分层内容和分层目标,其要求是:教学目标层次明确,并且与学生的层次性相一致;学困生层的最低目标不能低于教学大纲的最低要求,既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重在形成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基本能力;中层学生应侧重一定的综合性和提高性,能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优生层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刻理解知识点,侧重于能力的迁移及创造性学习,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拓宽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其灵活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初二代数的因式分解,对学困生要求用四种基本方法,对优生则可以补充换元法,配方法和代定系数法等方法。又如:在学习求根公式时,学困生层的教学目标是使其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求根公式。优生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则是使其能正确地推导求根公式,能熟练应用求根公式。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上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分层和教学目标的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设疑,分层提问,把对每一层同学的要求定位在相应的层次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忽视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照顾不同层次同学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每层学生都应该掌握的那些知识及其掌握程度,由浅到深,又简到繁,以中层学生为主线,层层推进教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中层学生略有提高,优生层学生充分发展。确保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必须抓住分层授课这个中心环节,找准切入点。教师统一授课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各自的问题去学习。

四、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的分层

布置作业时,各层学生作业题基本一致,但内容和要求不同。学困生做课本上的基础题,侧重于简单模仿型作业,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打好学习基础,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中间层学生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联系,侧重于新颖易做的作业,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优生层学生在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讨论型的问题,即做创造性的练习,注意一题多解,侧重于应用实践型作业,旨在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分层作业克服了整体划一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感到作业不再是负担。数学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对各层次的学生的辅导要有针对性,对优生层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注重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对中间层学生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对学困生层学生主要是补课,既补新课又补相关的原有基础知识,通过补课而逐步提高,使他们向高一层次发展。

五、考核和评价分层

考核测试是检查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其结果又是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考核和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考核也要进行分层,分别命题,异卷同考时,试卷的分层与学生分层对应。学困生层的卷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能力要求较低;优生层的试卷重视能力的考察,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适度创新,起点较高;中间层试卷介于二者之间。各层学生的考试时间和分值相同。当然,每次考核也可以用同一份试卷。在统一制卷,同卷同考时,试卷内分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答题的每一题都对应同一知识点,按学生分层分为若干个小题,各小题难易存在区别,分别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全卷还可以有附加题,供优生层学生选做。命题时必须把握好易、中、难试题的比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也应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分层考核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刻苦努力,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趋于接近,使各层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教学的兴趣。

3.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篇三

何谓分层教学呢?这种教学模式是面对全体学生, 但是着眼在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要实现的目标为:学生分层次得到提高, 让尖子生冒出来, 让绝大多数学生进步, 让差等生不掉队, 进而实现全班整体优化。分层教学除了是一种教学模式, 还是一种教学策略。他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更明确了教学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要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当作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分层教学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那么, 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分层教学呢?下面我就对此问题, 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做法和经验。

首先, 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要清楚知道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有的老师号称分层教学, 但是自己都不清楚班级中学生的数学水平。这样的分层教学只追求了形式, 而没有实质的内涵, 不可能取得成功。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 并且针对不同的层次制订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策略。这个分层并不能告诉学生, 教师只需做到心中有数, 能根据自己的分层进行针对性教学就可以。

A层:数学基础不错, 思维能力不错, 很有数学潜力的学生

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他们成为数学尖子生的机会。除了有针对性地进行拔高训练外, 教师还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即给予他们额外的知识补充和能力挑战。课堂之上, 教师要兼顾很多事情, 不可能完全来照顾他们, 但是课外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 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些课外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还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这个层次的学生一般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教师要在这个基础之上鼓励他们进行自学和自我挑战。

B层:数学基础一般, 思维能力还可以, 有发掘潜力的学生

这个层次的学生在班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教师的主要的教学倾向点也应该落在这个群体。针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 如果教师教法得当, 会有很多学生转化为上一个层次的学生;但是如果教师教法不得当, 也会有部分学生成为差等生。面对这个群体的学生, 教师需要在巩固基础知识之上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是一个不错的教学策略。这个群体的学生都有上进心, 所以教师要多多给予他们鼓励, 鼓励他们在课堂之上多多提问, 鼓励他们养成自学的能力, 尤其当他们解决了一些难题时, 教师的鼓励要及时跟进。

C层:数学基础中下, 思维能力一般, 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

这个层次的学生主要问题集中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上, 如果教师能在课上多多提问他们, 并且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学习的能力, 而且只要努力就能取得不错成绩。教师在课下应对这些学生多些辅导、多些关心。针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辅导, 不同于尖子生, 辅导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上。如果教师能在辅导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那么学生就会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这个层次的学生大多学习习惯不好, 教师也要从这个方面入手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学习特点。例如, 当有的学生上课走神的时候, 老师可以在下课的时候找他聊天说:“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 怎么总喜欢看外边呢?外边的事情比老师还有魅力吗?”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指出学生的问题, 让他们有改正自己的方向。

D层:数学基础较差, 思维能力中下, 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

针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 教师的重点应放在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上。相较于前三种学生, 这个层次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关心。这个群体的学生最为敏感、脆弱, 他们很多时候不是不聪明, 不是不想学习, 更多的是心理或者学习态度上出现了偏差。所以, 教师只要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其实也很优秀, 给予他们尊重和信任, 学生就会产生上进的愿望。

4.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篇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讨

一、分层教学适应学生的差异性

现代教学与古代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如,古代教学主要是面向社会中的上层,而现代教学则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正是如此,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使得教学的规模与教学的压力都在日渐增加。在初中,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大概都是30-80人之间,甚至更多,使得数学教学面临着教學挑战与教学压力。数学教师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如何才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有效知识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基础知识进行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之间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适合每一位学生思考、探究的教学目标。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也应用高层次的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高层次的学生形成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在他们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加强引导,使中层次的学生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下游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教导他们,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概念与数学公式,强化下游学生的数学基础。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给下游的学生展示一些图像,帮助他们理解、记忆概念、理论、公式,并对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几道有趣的数学题目,帮助学生灵活地解答题目,提高数学学习的灵活性;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延伸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讨更加深奥的勾股知识。通过这种教学目标分层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同时展开对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全面教学,大大地节省了教学实践,而且,使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总之,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使得数学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更加理想。而且,分层教学有效地消除了学生之间差异的歧视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很容易就能够接受这一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变得活泼、有灵性,愿意接受数学问题的挑战,进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张建武.农村学校初中数学课程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1(19).

5.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篇五

关键词 分层教学;初中数学;实施方法

一、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

分层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从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等方面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分层教学主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1.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需要通过基础夯实来实现学习成绩的提高;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学习较为自觉,成绩居中,需要提高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主动性强,成绩优异,需要进一步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通过形成学习小组,实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且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激励学生上进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

2.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的分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是分层教学中最难掌控的部分。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根据不同学生的分层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这个目标推动各层次学生的发展;第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提问,比如说要考虑好问题的难度以及深度,从而确保各层次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并因此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第三,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练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开展及时的课堂指导,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低层次学生,推动中层次学生,并保证高层次学生拥有上升的空间。

3.作业分层

对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练习部分是核心的环节。因此,对于作业的分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手段。在练习的设计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设计出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练习。在具体的操作上,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要先完成共同的基础练习,再做中等练习和拓展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乐趣,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初中生们仍然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其学习积极性往往会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层次来给予实施,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调动每一个层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具体包括:对低层次学生应该多鼓励,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第二,对中层次的学生应该采取激励性评价,既要揭示其存在的不足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以促使他们积极向上;第三,对高层次学生要采取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以促使他们不断的超越自己。

二、对分层教学的反思

1.分层教育的优势

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笔者感受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和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借着这一举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智力、能力等各个方面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学习主动性强,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加的优秀,笔者所带的班级有两位进入市区前十名,其中一位是县状元;分层次教学也有利于教师提出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加速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同时,分层教育也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分层教育的不足

在取得的成绩的同时,笔者也发现了诸多不足,如: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很难对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虽然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方面,就分层评价方式而言,由于中考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因此学校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最终还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

6.刘瑞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篇六

一、学生分层, 挖掘潜力最大化

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有高有低, 但是每人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在教学中, 教师要依据学生不同的优势, 增加不同思维碰撞的机会, 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更具体地理解知识, 促进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做到优势互补。例如在课堂提问的活动中, 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成绩和智力,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型, 给予适当的问题予以回答, 对于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 教师就可以从基本的概念出发, 让学生回顾概念中的几个要点, 查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对于基础中等的学生, 教师就可以向其抛出中等问题, 帮助其深层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逐步地掌握一般的做题方法;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 教师就可以提问一些实际的问题, 使学生在知识应用时能够灵活自如, 可以选择较便捷的做题方法。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成绩、认知程度, 更要了解学生的个性、思维习惯, 对班里每个学生的个性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落实好“因材施教”。通过学生的分层, 使教师掌握了班里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而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授课分层, 建立过程梯度化

同样的问题, 每个学生的困惑点可能大有不同。面对问题, 教师要避免自己灌输式地讲述, 先让学生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困惑, 针对不同学生的思维障碍进行交流讨论,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重点不同的指导, 以做到对症下药。例如在学习有关“倒数”的知识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来建立知识分层, 引导学生的自学探讨, 对倒数的概念有一个简单地理解, 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回答来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重点理解, 学生在反复斟酌下能够找到“两个数、乘积是1、互为倒数”这样的关键词, 从而逐步理解了互为倒数所满足的条件, 从中总结出了一般的做题方法;然后展开相应的练习, 让学生两个人相互提问, 展开对倒数的练习;在学生之间的不断提问中, 学生发现了两个特殊的数字“1和0”, 从而推进了学生的深层探究, 使学生得到了“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授课分层,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从基础开始学起, 在课堂练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分层, 结合能力差异化

作业布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能力, 教师要充分地考虑课堂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建立易、中、难三种类型的作业题, 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类型, 既要让学生掌握课堂所讲的知识, 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 教师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布置作业, 先给学生留一些像“x+y=25, x=y+6”这样的简单方程组, 以训练学生对一般解题方法的掌握, 练习一般的代入法及计算;然后留一些像“3x+y=8, 2x+3y=10”的方程组, 让学生使用带入法的同时, 可以进行革新, 尝试着找出其中某一个未知数的最小公倍数, 再利用消元的方法变为一元一次方程式来求解, 以灵活学生的做题方法, 这样逐步建立解决问题的经验;最后上升到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应用题, 让学生尝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作业分层, 可以使学生逐步地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和应用,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在问题解决环节, 有针对性地倾听、理解, 提高了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四、激励分层, 提高学习主动化

重要的测评环节, 教师一定要把握试题的整体难度, 建立一定的难度比例, 让基础题和中等题占据大比例, 重视学生对基础的练习和掌握。教师在设计整张试卷时, 要确保学生可以考出自信,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 教师会指导学生来测操场上旗杆的高度, 学生对着任务胆怯了, 有的直接放弃了思考。这时教师就要激励学生利用巧妙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相似性的方向, 鼓励学生, 并诱导他们认真的观察思考。其中一个基础一般但是学习过绘画的学生, 用笔比划了一下将其画在练习本上,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教师捕捉到了, 教师让他说出是怎么画得这样形象逼真的, 学生骄傲地回答说:“画画要有一定的比例。”这句话点燃了学生的思维, 使一些基础好的学生立刻想到了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 在思维灵活的学生带动下, 基础一般的学生也理解了其中的原理, 纷纷地说这个方法好。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很快理解了测量的方法, 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相关性质, 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可见, 分层教学不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 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分层教学的理论知识;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分层教学法的各种形式, 做到教学与学生的能力相结合, 使分层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挖掘, 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上绽放异彩。

摘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让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水平都得到发展, 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 从学生、授课、作业、测评进行分层教学, 以展示其面向全体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优化课堂

参考文献

[1]邵荣贵.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J].科学大众.2008 (03)

7.刘瑞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篇七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现行的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学要针对每个学生, 根据个人需要使每个人在数学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在现代化的教学体制下, 若仍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基础好的学生没动力, 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 最终每个学生都达不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进行分层,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进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进行分层

对学生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首要任务。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的高低, 一般将学生分为A、B、C、D四层:A层, 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较好, 能够自行发现并解决问题;B层, 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较弱, 能够解决基础性知识;C层, 学生数学基础较弱、思维能力较好, 有一定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但是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D层, 学生两项均较弱, 基础知识较差, 学习缺乏自觉性。虽然对学生分层教学是必要的, 但是出于对学生自尊的考虑, 不宜将分层公开, 教师自己掌握就好。

划分好四个层次后还需要将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里必须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 这样比较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交流, 也有利于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任务分配。层次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还需要定期地调整, 一般以半个学期或者一次较大型的考试为界点。调整的内容主要是将C、D层次表现优良、进步较大的学生调到A、B层次。

二、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重点实施阶段, 是分层教学的核心。分层备课就是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差别进行分别备课。

对于A层的学生, 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都相对较好, 所以要对他们设计一些深刻理解, 灵活运用, 发展创新的问题, 培养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于B层的学生, 由于他们数学基础较好, 但思维能力相对一般, 所以要对他们设计一些总结归纳的问题, 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C层的学生, 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差, 所以要重点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并能够灵活运用;对于D层的学生, 他们各方面能力都相对较弱, 为了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应该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 使其能够直接运用基础知识。下面以“平行线的性质”一课为例加以说明。

对D层应该要求知道平行线的性质, 能够根据性质做一些简单计算, 并要求掌握课本中的例题;对C层要求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熟练掌握课本例题, 并能做一些简单的相关课外题;对B层要求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熟练运用, 能够做稍复杂一些的课外题;对A层要求掌握平行线性质的推导过程, 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关于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 能够利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对各个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就是为了使所有同学都有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 教师根据各个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 将不同难度的问题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 同时也能够激发课堂活跃性, 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 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由相关情境入手, 引导学生认识新课知识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要设计两到三个导入性问题, 由教师领导学生完成。其次, 给各小组布置任务。经过基础导学过程, 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这门课所要学的知识。对教师布置的任务, 小组内自行分工, 确定不同层次的组员负责的内容, 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最后, 小组间相互交流。各小组完成任务后, 教师总结点评, 并将各组成果进行公布, 以便小组之间交流经验, 共同进步。

例如教学“反比例函数性质”一课:首先, 教师领导学生作图, 接着教师布置小组任务, 要求画出y=2/x, y=-2/x, y=3/x, y=-3/x, y=4/x, y=-4/x的图像并总结反比例函数的特征, 然后小组分工, 由D层的学生负责搜集函数图像, C层的同学负责着手画图, B层的同学观察图像, 找出其中的共同点与区别, A层同学负责总结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最后教师点评各组完成情况, 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四、教师对各层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由于各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差异, 其完成的任务也各不相同, 所以要根据各层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对A层的学生, 要重点强调竞争意识, 以免优生自满的情况发生;对B层的学生, 要多表扬他们在总结归纳能力方面的提高, 多鼓励他们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 要鼓励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并对其成绩的进步予以肯定;对D层的学生, 要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最受大家欢迎的教学模式莫过于孔子时代一直推崇的“因材施教”模式, 也就是文章说的分层教学。虽然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不足, 但是只要走对了方向, 就会离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黄正芳.“自主式”合作探究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4 (14) .

[2]张敏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设计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0) .

8.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等 篇八

在实际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打破了班级教学中优差生一个样的教学弊端;另一方面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精神。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1.学生智力差异。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智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钝,有的人形象思维强,有的逻辑思维强……

2.学习基础差异。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不一样,有的学生数学十分优秀,有的学生数学学习基本还没入门,两极分化严重。

3.学习品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十分认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得轻松愉快;而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学得十分艰难,部分学生甚至丧失学习信心。

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个体差异,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接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学生分层原则。我们首先按学生成绩给予所有学生排序,分出理论上的甲乙丙三层。然后每个学生填写分层自愿,将理论分层与学生自愿不相符的学生征求原科任教师意见,进行必要调整。通过权衡,对不能按自愿给予调整的同学,及时耐心地做好其思想工作。

2.教师配备原则。分层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快慢班办学理念,三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因此根据三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以及实验组三个教师的优势进行配备。

3.动态管理原则。学生所在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根据学生变化对所在层次随时进行调整。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1.把握全局,目标分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差生跑得快,让中等生跑得好,优等生走得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目标,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

2.面向全体,施教分层。施教分层是根据班级的具体学情,以班级学生能接受的程度为基础。确定一节课知识的教学起点、教学量、教学进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因人施教。这样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实现练习,检测分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三层学生三层检测的原则。让各层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目的。

新课程教学中的一次生物探究活动

王维成

摘要:校园内突然发现大量的蜗牛,学生非常好奇,抓着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活动中注重问题的发现和提出、重视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重视学生的动手做的过程。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蜗牛探究学习

一、发现问题

2006年6月19日星期一早上,我一到校发现有许多学生围在学校的两个大花园旁谈论着,我以为出了什么事,到那儿仔细一看,我被当时的情境惊呆了;小黄杨树上、小松树上、甚至草叶上挂满了蜗牛,数量惊人。后来学校决定将蜗牛收集送到养鸡场去。同学们用垃圾桶、塑料袋、粉笔盒、饮料瓶等收集工具,分片包干,用了整整一个早读课的时间收集这些“不速之客”。集中后有半桶多,30多斤重。

二、提出问题

“哪儿来这么多蜗牛?”“蜗牛吃什么?”“蜗牛有毒吗?”“蜗牛对人有害还是有益?”“蜗牛……?”学生们议论纷纷疑问不断。

三、作出假设

老师:蜗牛吃什么?

学生:蜗牛吃树叶,蜗牛吃泥土,蜗牛吃虫子,……

老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有依据吗?此时,学生兴趣浓厚,课堂环境宽松,对探究具有非常积极作用。

四、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找一些蜗牛,有的给树叶,有的给泥土,有的给些小虫子,看他们吃什么,不就知道了吗。

老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其他因素该怎样处理呢?

学生:控制变量法。

最后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形成一致方案:在三只大烧杯中放上花坛中的泥土,选择大小适当体格健壮的蜗牛分别放在三只大烧杯中。每只大烧杯中放5只蜗牛,第一只大烧杯中只放树叶、菜叶;第二只大烧杯中只有一些泥土;第三只大烧杯放一些菜青虫;将全部大烧杯放在培养室中,过一段时间观察所放食物是否减少即可知道蜗牛的食物是什么。

五、实验验证

在以后的几天里,学生谈论的话题全是关于蜗牛的。有的小组学生说蜗牛不爱活动,它老是躲藏在壳里,不吃不喝;有的小组学生说蜗牛老是向外爬……他们亲自做了,讨论着、交流着。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六、讨论、交流及应用

最后汇总各小组的结论:

第一:蜗牛喜欢吃树叶、菜叶等,不喜欢吃小虫子;

第二:蜗牛喜欢生活中潮湿的泥土中,不能生活中水中和干燥的泥土中;

第三:蜗牛白天睡觉,晚上活动,吃食;

第四:蜗牛怕见阳光。

9.刘瑞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篇九

1.认为授课内容简单, 有时显得无所事事, “吃不饱”的有14人, 占25%.

2.认为课堂容量适中, 有些内容学起来容易, 有些内容学起来困难的有26人, 占46.4%.

3.认为课堂上听不懂, 或注意力不集中, 理解不好的有16人, 占28.6%.

以上结果表明, 大多数数学教师在实施义务教育中, 面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差异较大的新情况困惑无策.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 即人人数学观, 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 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 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每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 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

一、学生作为一个群体, 存在着个体差异

1.智力差异.每名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 智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聪明, 有的人愚钝, 有的人形象思维强, 有的逻辑思维强, 有的人人记忆力超人但推理能力较差, 有的人记忆力较差却推理能力过人.

2.学习基础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小学的数学状况不一样, 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十分优秀, 有的学生数学学习基本还没入门, 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3.学习品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十分认真, 有一套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得轻松愉快;而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 数学学得十分艰难, 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

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个体差异, 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给我们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困难, 课堂上要求太高差生跟不上, 要求太低优生又吃不饱, 教师处于一种“首尾不能兼顾”的两难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让不同的学生接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

我们实施的数学分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班内分层, 而是打破行政班的限制, 跨越班级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教学.我们每三个班分成一个实验组, 每个组将学生分成三层:提高层为C层、中间层为B层、基础层为A层, 各层自成一个教学班.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在指定的不同教室上数学课.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学生分层原则.学生分层主要参考学生成绩、学习状况和学生自愿分层.我们首先按学生成绩给予所有学生排序, 分出理论上的A, B, C三层, 然后每名学生填写自愿分层, 并说出其理由, 我们将理论分层与学生自愿不相符的学生征求原科任教师意见, 进行必要调整.通过权衡, 对不能按自愿给予调整的同学, 及时耐心地做好其思想工作.

2.分层教学动机.分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各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与其基础相适应的教育, 获得相同的发展权利, 让每名同学都有进步.对A层学生突出一个“扶”字, 让他们学会学数学, 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对B层学生突出一个“推”字, 推他一把, 让他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对C层学生突出一个“激”字, 激励他们努力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 培养创新意识.

3.教师配备原则.分层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快慢班办学理念, 即用最优秀的老师教最好的学生, 最差的老师教最差的学生.三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 他们在数学上求进步的要求应该得到平等的满足.因此我们根据三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以及实验组三个教师的优势进行配备.一般安排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富有管理经验的老师任教A层学生, 安排对课本知识研究较深且善于带优生的老师任教C层学生, 二者兼而有之的老师任教B层学生.这样既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 也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4.课堂标高设置.因为学生层次不同, 数学学习基础差异较大, 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标高不可能一样, 每个教师悉心研究所教层次的状况 (即层情) , 再确定每节课的标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对A层学生主攻基础, 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并不可怕, 自己原来也能学好数学;对B层学生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 适当提高其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C层学生打好基础仍是关键, 但重点是培养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无论哪个层次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掌握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创新精神, 是课堂的最高追求.

5.动态管理原则.学生所在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 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由学生申请, 每个实验组三个教师协商, 对学生所在层次随时进行调整.其目的有二:一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 把学生尽量调整到他们比较满意的层次;二是在实验中形成竞争机制, 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 抑制学生中极易出现的“退步无所谓”心理.

10.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浅谈 篇十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法

以往教师教学的时候,都是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进行知识的讲解,这使得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学习积极性因此越来越低下,而基础好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解的内容简单,上课的时候做一些与数学学习无关的事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不良的举动都会降低课堂教师讲课的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积极的研究,改变这种课堂现状。分层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持续高速发展的科学教学手段,所谓分层,就是教师在讲解同一个教学内容的时候,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实现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二、科学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

1.认真分析划分层次

教师想要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法,让分层教学法发挥出最大的效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然后进行分组。把学生根据数学学习的基础、学习理解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分为甲、乙、丙三组。对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须做到仔细认真。比如,有的学生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不聪明或者是不喜欢学习,只是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层次低下,才导致了发展不好,这样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视其学习的积极性分配到乙组或者是甲组,让其他学生带动起学习的自信心。总而言之,最后分组的结果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小组内的成员各方面能力都差不多或者是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使得学生都可以在心理上喜欢自己的小组,在学习的时候都可以较以前相比获得更多的收获。当然,教师也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每一个小组分配的区别,让学生自己选择想去的小组。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小组的人员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基础不好的学生表现优异的时候就可以进入高层次的小组,利用这种方式鼓励学习稍差的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2.掌握教材分层教学

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之后,教师就要积极地对课本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认真研究分析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时候可能遇到的难点,然后针对不同的组别分别进行知识的讲解。对丙组的学生要求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问题的解答,使得他们可以很好地掌握知识的基础部分,乙组的学生要求是可以运用知识解答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使得他们的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甲组的学生要求在乙组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理解知识点的含义,明白知识点的推导过程,达到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掌握。比如,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丙组的学生只需要对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应用即可,乙组的学生要做到可以良好地运用勾股定理进行各种问题的解答,而甲组的学生在可以全面解答问题的同时,要明白勾股定理的推理过程,以达到对知识点可以牢牢掌握的目的,这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树立正确的方向,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学习能力上最大化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进而实现全班学生的进步。

3.全方位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只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是不够的,对于课下的辅导也要区别对待,对丙组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讲解,乙组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构建起自己的数学思维,甲组的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更加强大。因为每一个小组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互相研究解答不同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研究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更加放松,可以加速弥补思维上的空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加团结。教师还要格外注意评价的过程,为每一个组别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得正确回答问题的成就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每个组别尤其是丙组和乙组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对于积极学习的学生除了给予积极表扬的同时,还要分析学生的能力是否可以向更优势的小组进行转化,保证每一位学生都不会被忽视,都可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因为初中生的心理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教师要注意不要因为小组之间的差距使得学生的心中产生自卑感,积极帮助学生向着阳光的方向发展,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智力和心理都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分层次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得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不会因为基础的差距而疏于学习。推动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0).

上一篇:物品领用协议下一篇:培训个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