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新课标试卷

2024-08-11

高一语文新课标试卷(8篇)

1.高一语文新课标试卷 篇一

《高中语文新课标》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开放性育人的目标。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崭新的眼光、豁达的襟怀和气度实施教学,评价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程氛围以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这必然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具有持续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读书是提高专业知识和更新技能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只有读书,知识才不会老化;只有读书,才思才不会枯竭。读历史,可以观照我们的现实;读哲学,可以引发我们的睿智;读文学,可以升华我们的情感,内化为深厚的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很难想象一个缺少文学素养的语文老师能够把语文课上出滋味、上得精彩。絮絮叨叨的提问,匠气十足的淦释,扼杀着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泯灭着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激情。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整体的人”,这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教育应当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建构人的精神世界。语文课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的阅读和鉴赏目标明确指出:“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叶圣陶也认为“中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①健全的公民首先要求他们的人格状态、人道情怀、审美情趣合乎当下社会的规范准则。反映当下生活的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情感,是青少年形成“健全公民”,“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养料之一,在培养国人的现代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文学和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亲密的关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意志的要求。

一、当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材

当代文学走进中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材选材的优良传统。中学语文教材与时代同步发展,吸收了当代作品中的优秀之作。《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指出:教材内容要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精神”自然意味着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反映在内容上,就“要树立现代意识,更多地把眼光朝向当前,„„以更鲜明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脉搏,使学生感受到时代精神和新鲜气息。”“语文教材要确立历史名篇和当代作品的比例,以保证让适当数量的时文入选。”②如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日》《江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小说,魏巍、杨朔、刘白羽、吴伯萧、秦牧的散文,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的诗歌,激发着中学语文教学对当代文学的热情。许多新作品问世不久就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如李准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杨朔的《三千里江山》、赵树理的《三里湾》。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的当代文学篇目也有《阿诗玛》《龙须沟》《黎明的河边》等。这些作品曾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革结束,进入新时期,高中语文教材远离了当代文学。笔者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读高中时,使用的是根据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而制订的高中教材,仅有几篇少得可怜的被认为是“经典”的当代作品,而且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峻青的《雄关赋》、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时隔几年,参加工作时发现教材中增加了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歌。九十年代末在全国掀起的对语文教学的全面声讨中,有人指出

现行教材“当代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学生面向现实及未来的世界,不利于他们兼收并蓄,发展多向思维能力。”①“文学的现代化、启蒙这些80年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像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被拒绝在中学语文教育的门外”。②高中语文教材远离了当代文学,人教社中学语文室副主任温立三分析原因时指出:首先是公认的文学精品有待于时间来检验,这需要一个过程;其次文学佳作不多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80年代以来,小说领域出现了一些先锋作家,诞生了一些有突破的文学力作,但整体上不令人满意。按照教材选文文质兼美的尺度来衡量,真正够格入选教材的作品的确寥寥。③“文质兼美”是制约当代文学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瓶颈”。但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生活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之中,又未正式跨入社会的门槛,他们需要了解面临的社会现实,需要寻求理解人生的钥匙。笔者读高中时,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等诗歌,刘心武的《班主任》,贾平凹、王蒙的小说不断在学生中引起反响,三毛、琼瑶、金庸在学生中广泛流传,语文教师视其为洪水猛兽,而难以数计的高中生却沉酒其间,笔者至今

记忆犹新。高中教材的选文的确需要考虑到高中生的生活经验、阅读兴趣、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语文教材选文的落后性和高中生阅读“当下性”的矛盾,使语文课成了学生讨厌的一门课,以至于引来对语文“误尽苍生”的声讨。新世纪初,国家教育部门编定了新的语文教材,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教材书选文要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成了文学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标准。“时代性应该是当代性,也就是说不能脱离当前的时代。”④经典性和当代性是教材选文的一对矛盾,经典作品是历史的,而不是当代的,它必然与当代青少年的经验兴趣产生‘一定的距离。孙绍振在分析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经典性时指出:“经典的命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历史的价值,二是当代的价值。当这两种价值统一,至少没有直接冲突的时候,经典在当代课本中就能继续保持权威和典范的地位,一旦发生了冲突,经典就可能失落其典范的权威,不断经受着当代价值观念的苛刻的检验。这就是经典的命运。”①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占有重要地位的被称为“经典”的作品,由于和当今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审美价值、道德规范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不能适应当代价值观念的苛刻检验,遂逐步的淡出了中学语文教材。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当代作品不断地走进中学语文教材。现在使用的人教社2000年编定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新时期的优秀作品有:余秋雨的《道士塔》、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汪憎棋的《胡同文化》、高晓声的《陈灸生上城》、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韩东的《山民》等作品,这些作品飘逸着文学的馨香、时代的气息,深受师生的好评。但同其他国家的母语教学相比“我国语文教材紧扣时代实际生活的功夫还下得不够深”。②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需要大量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为弥补数量上的缺憾,与高中语文教材配套使用的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语文读本》中选入了大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文学,单从高中一年级上册使用的读本中就可以看到:食指、穆旦、梁小斌的诗,季羡林、张抗抗、余秋雨的散文都进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根据新课程标准编订的目前在九省(区)实验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更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的阅读需要,增选了如先锋作家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等优秀作品。2005

年秋高二使用的读本中也增添了阿城的《棋王》、金庸的《天龙八部》节选文。这都说明了我们的教材正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当代文学与高中语文教材同步发展,其优秀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适应教学发展的永恒趋势。

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审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张志公先生认为文学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思维的能力。”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目的的态度,在第六条目标中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家赋予作品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可以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情感熏陶中体验并提高人生境界,从而形成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过程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构成过程。钱理群也认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而不是压抑扭曲学生的个性,是人文精神的一个核心”。②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任务大多可以通过文学教育来完成,然而新时期的语文教育,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语文教育在二十多年的恶性循环中越来越深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语文教学为考试而进行,高考指挥棒把教师、学生圈在一堆又一堆的复习资料中打转转,各种挖空心思刁难学生的试题把学生整得晕头转向。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被肢解得惨不忍睹,作品分析如同嚼蜡、索然无味。高中三年的时间从一入高中开始就带上了高考的“紧骨咒”,美好的语文课堂成了学生最没精神的课堂。由于学生无法大量阅读文学名著,接受的人文知识就非常有限,语文能力也无法提高,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如果把当代文学引入文学教育的天地,当代文学的开放性、流动性、争议性、不断的创造性,将会拓宽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代文学在文学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的意识的强化,使文学回归“人性、人道主义”,是当代文学走向新时期的时代性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是人学”不再是一种理论,而是作为文学的现实而存在。“从对人的权利,人的尊严的呼唤,到改革开放人的潜能的发挥,人的价值的肯定;从婚姻爱情领域、人性问题的反思到生命意识的觉醒,人道主义精神逐步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着、深入着”。③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时段的文学没有“人性”“人道”,不尊重“个人”的发展,只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而形成的诸多文学观念中“人”变成了“大写的人”,变成了失去“我”的人。高中语文课本中曾选用过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具体而独特的人情、人性是不见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均简化为人与政治的关系,即‘一颗红心向太阳,满腔热血去战斗’的单纯人性与政治人形象。生活浅表层直观的概述代替了生活真正本质的揭示。”“人性变成了理性的化身,政治的象征”。①学生从这些作品中学到的是矫揉造作、是虚伪、是空话,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代

文学发展到新时期,但从选入教材中的作品来看,如舒婷的《致橡树》、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强调了人的独立、人的个性发展。把文学教育铺展到新时代的当代文学,将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于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钱理群教授认为:“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的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②所谓的“唤起”在他看来其实就是启蒙。文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积淀,更是要为学生与社会,提供现实文化教育建设中的批判与创造的精神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要承担思想启蒙的责任。③有人认为文学教育是启蒙的最好的手段,而进行启蒙所用的教材,首选当代文学经典。这话固然偏颇,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当代文学是当代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个时代的人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造成变形的镜子。教师和中学生阅读当代文学,能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参照现实生活,探索生命的价值、反思人生的意义,决定行为的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在新时期回归以来,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从文化寻根到先锋探索,从通俗文学流行到现实主义回归,无不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它启示着人对信仰、生命、价值等多方面的思考,熏陶着人的精神的成长,夯实着人的精神的底子。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根据新大纲精神选录的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和体裁、风格多样的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新时期文学作品,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高中教材中的当代小说《陈灸生上城》《十八岁出门远行》。传统意义上的“典型人物”“情节”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受到质疑,“象征”、“意识流”、“变形”和“寓言”

等手法和技巧,在丰富小说表现力的同时,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对当代小说避重就轻、避繁就简,常以课后练习或练习的简单变形为本,设计几个问题,根据教参稍作小结。更有甚者束手无策,只是列出阅读清单,至于过程结果不加督促、不加过问,从而造成了教学内容的严重缺陷。还有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散文,几十年来一直固守“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之说。新时期的散文实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在叙述方式上,许多作家已不拘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模式,而更多采用不规则的自由抒写。在结构上,己完全打破了“三大块”的模式,有意冲破‘起承转合’‘首尾照应’的规则。不再以“形散神不散”来结构作品,而随情绪、心灵流进行各种形态的自由创造”。①面对从个人经验出发,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思考的余秋中广泛汲取精神养料拓宽文化视野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中国当代文学在短暂的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优秀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一直到《人到中年》、《人生》、《平凡的世界》、《活着》、《我与地坛》、《九月寓言》等等,这些作品感动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回忆自己的读书时代时说:《红岩》、《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草原烽火》、《苦菜花》、《红旗飘飘》等等作品曾经是那样地激动了我的一颗少年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这些书所浸透的阶级意识、政治信仰、思想观点等等,可能会渐渐在我心中蒸发,但通过文学形象所传递并最终过滤结晶的精神内核—正义、理想、气节、忠诚、刚毅、激情„„雨的《道士塔》、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如果仍然固守“形散神不散”,不管你讲解得多么的细致,学生仍然会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在含义。则溶入了我的血液,化作了我一生坚贞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我将我的教育视为我社会理论的途径。①当代文学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精神,也能够让语文教师摆脱精神的平庸。一位语文都谈到读书对自己的影响时说:“《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带给我的冲击最大··一浑身上下全是白色,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的朴素、孤单的林道静竟成为我脑海中最美的女性形象,至今还在影响着我的审美标准。我还看《暴风骤雨》、《红岩》、《林海雪原》、《山乡巨变》,后来又有《欧阳海之歌》、《雷锋的故事》、《草原小姐妹》,再后有知青题材的小说《今夜有暴风雨》、《磋陀岁月》等等。„„在这个物欲膨胀消解英雄的时代,这些东西拿出来常会遭遇尴尬。但人是需要精神的,英雄主义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我常想,为我们坚持的理想遭受尴尬吃点苦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我们活着要坚守一份浪漫理想,人生真正的浪漫都是和苦难、误解连在一起的„„”②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当代文学优秀作品也可影响着人的心灵的发展。许多教师在调查问卷中,列举深受感动的书中提到《平凡的世界》,他们说:“路遥在平凡中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忽视的东西,有一种感人至深的震撼。在平凡中告诉我们的却是不平凡。”“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中奋斗不息的精神,它常常在我遇到困难时给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克服它并勇敢地走下去。”“刚参加工作,前所未有的体验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于是颓废消沉思想弥漫在我的脑际,就在这个时候,《平凡的世界》及时地出现了。我旁观着孙少平他们的奋斗,感受着自己的懦弱,我比他们拥有更多,可我为什么抱怨也更多呢?我拥有更好的奋斗条件,可我为什么要退却呢?我感慨万千,于是决定我要重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当代文学是高中语文课程取之不竭的源泉。在语文课堂上,李镇西引导他的学生“与余秋雨一起在《文化苦旅》的跋涉中捡拾、擦磨着文明的碎片,与傅雷一起思考着‘艺术和人生’。”⑤甚至让梁晓声、张承志、郡烈山、王小波等富于思考的作家“走”进课堂,他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读“王蒙的《青春万岁》、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毕淑敏的《送你一条红地毯》、杨东平的《城市季风》、郁秀的《花季·雨季》以 及舒婷、汪国真的诗歌”。这些都让他和他的学生“沐浴着青春的阳光和时代的雨露,”学生从中读到了自己,也听到了中国前进的足音。师生之间共同的感动,以及平等而充满活力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对待,使他也从中找回了自己年轻的心。①

。我们在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同时,也不能忽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加强对语言的教育也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中国语言而言,如果说古代文学比较多地体现了汉语的民族化,那么现当代文学则较多地显露汉语的现代化,就以学生当下的读物来看,从上世纪80年代龙新华的《柳眉儿落了》到当下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无不体现着中学生书面语言的某些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范例,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起着良好的促进作

【]l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陈晓明:《无边的挑战》,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1月。

[4]王又平:《文学转折时期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大出版社,加01年12月。

[51南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判99个词》,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

[6]杨四平:《20世纪中国新诗主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7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n月。

【8]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

[9」吴炫:《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5月。

【10]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2月。

【川钱理群:《名著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

〔12』王丽主编:《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月。

「13]江明主编:《问题与对策

.—也谈中国语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n月。【141《语文学习》编辑部编,《教学争鸣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1习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n月。

【16〕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加04年3月。

【1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18』王尧:《乡关何处—?0世纪中国散文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年6月。

【191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0]潘庆玉:《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1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高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221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23]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241王又平:《中国当代文学及其研究的转型对中学语文的挑战》,2003级教育硕士讲义。

[2习牛运清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精神》,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n月。

2.高一语文新课标试卷 篇二

一、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使之成为广泛学习语文的平台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 形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 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 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不只是简单地学习一些语文知识。在5本必修本中, 有22个专题, 均是根据某一话题的深浅编排展开的 (其实, 全国其他各版教材也呈现出如此特点) 。诚然, 新教材中的课文, 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 这些课文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 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 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但是, 任何教材, 说到底, 仅仅是个例子, 这个例子掌握得再好, 也不等于就学好了语文。对教材有真正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的是学生。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那么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平时要注意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自己制订背诵计划, 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收集资料, 重组信息, 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 把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结合起来, 注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比较和分析。拿阅读报刊来说, 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 阅读、提取、整合、运用这些信息, 就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几乎每份报纸每周都有文学版, 每期都有不少好诗文。即使是看每天的新闻、通讯, 我们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即使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 我们也会受益良多。毛泽东曾说:“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 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得好:“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 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 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多进阅览室, 多去图书馆, 也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语文知识的摄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并不像有些同学所以为的那样, 只“存在”于语文课本, 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 跳不出语文教材, 跳不出语文课堂, 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就无法获得更好的语文能力。

二、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 凸显学生的文化传播者和创造者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成人本位的文化, 是“儿童缺席”的文化。在传统语文教育中, 教师的身份存在着被过度尊崇、神化的倾向, 教师始终被看作是“代圣人立言”的权威, 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拥有者, 是文化的唯一传播者, 而学生则被看成是接受文化的死的容器, 对文化没有任何的解释权与发言权。因而, 本该充满生命活力与文化意蕴的教育过程被异化成一种单纯的“文化搬运”或“文化复制”的过程。在当今开放的文化语境下, 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赋予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传播、探究与创造的权利。高中语文新课标规定:“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意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语言文字现象, 思考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文化问题, 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这些表述闪耀着新的思想光芒, 它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确认, 而且从时代的特点出发, 肯定了后现代文化视野下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高中语文新课标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 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指出:学生不仅是文化传播者, 而且是文化建设者、文化创造者。创造是人类的本质, 是人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存在方式, 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高中语文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敏锐嗅觉和深切洞察力, 鼓励学生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作出各种文化探究和个性化诠释, 究其本质, 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尊重, 是对其文化本性的一种释放和张扬, 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有利于学生价值的实现。

三、新课标实施的理论思考

1. 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提出:“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 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 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 如东部与西部, 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 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 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 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而具体的实施, 应该着眼于现实。

2. 关于“赋权于教师”

在教育改革中, 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权利, 就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样, 将使教改失去活力而僵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而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成都教育学院严先元教授认为:课程改革大致相当于教学改革, 教师是连接二者的中间环节。有人说:“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可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张华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即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的不同方式。忠实取向认为, 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 教师即课程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消费者”。相互适应取向认为, 在课程变革过程中, 实践者对课程作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兰所说:“变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相互适应取向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 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三种取向都有存在价值, 有其优劣, 这里不加评说。其实, 三种取向展现了教师权力的增加过程。在现实生活中, 不少教师连第二种取向都还不能做到。教师是教学层次的课程实施者, 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 特别是社会和学校, 赋予教师的自主权太少, 毫无疑问, 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没有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进步, 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传统的语文学习环境中, 虽然几十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 但学习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个体的、封闭的, 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 除了与老师的单线联系之外, 缺少横向的、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 尤其是学习的激烈竞争, 容易使同学们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其原因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欠缺外, 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而在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随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 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等品质, 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强化。这些品质在语文教材中并没有明显要求, 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 是一种隐性的东西。然而, 它给同学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 潜移默化地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总之, 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体会并实践新课标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是评价新课标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

摘要:在推行新课标的当下, 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 把握时代脉搏, 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切合教育地域特点, 发挥自己的个性,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突破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 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语文新课标的人文关怀 篇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语文教育走过了一段曲折不平的道路,尤其是文革时期的语文教育也和当时其它行业一样,遭受破坏。直到1978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在政治上、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重新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提出了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文法上的原则要求。后又几经修订,一直用至1987年。1985年,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要求,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更加明确了教改的具体目标。1992年6月,国家教委又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在试用的过程中不断修订,到新课程标准出台之前,这个试用文本已经逐步克服过去大纲中的许多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在语文能力训练中学习知识、培养感情、发展思维,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等问题,体现了义务教育注重素质培养,尤其是人文素质培养的精神,反映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这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

所以,细细梳理,不难发现,语文课标自始至终饱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传统,体现了不同时代政府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对人文的重视,只不过在不同的年代,这个“人文”的历史内涵会有所不同,在新时期,我们的新课程标准更是承袭了优良的人文传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拥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而做出了努力。

1996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修改完成了《学习:(人类的)内在宝库》这部划时代的报告,向世界发布:该报告从人的发展的广度审视教育。与此同时,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各项具体目标中,也提出了:

“(1)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以全新的理念,给我们语文教师以深刻的启迪。它在“前言”部分的第一句就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受到高度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首次将语文的人文性提到如此高的地位,强调了语文教育应在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人文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这无疑对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教学观念以及全新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注重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文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继承和发扬祖国优良文化传统是国家实现教育自主的基础。语文学科由于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承担着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在“总目标”中,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附录中,课标推荐了优秀诗文,要求学生背诵。其中,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另外,课标对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大量积累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为配合课程标准,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选文应该“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二、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新课标所提的“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语文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所担负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所必需的。做这样的改动,不仅仅是在名称上做文章,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为此新课标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根据上述论断,新课标经过综合、梳理,归纳出十条总目标,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五条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这样就在课程目标中准确而恰当地落实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课程性质的定位,也保证了语文课程思想性的地位。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儿童少年及青年一代的灵魂有着强大的塑造力量,所以,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当前语文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深切和深刻地体验,把握课文中所蕴含的:讴歌,怜悯,揭露,批判的热情、激情等心理形式体现的人的“挚情”,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语文教学应重视人的积极情感和美的心灵世界的审视和培育,满足师生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素质,以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重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各个学科的共同责任。中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课标指出:“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在了重要位置,并在相关部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要求,如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强调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如强调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写作教学中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再如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此外,新课标还重视师生互动,它还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强调语文教学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具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烈的人文关怀气息,令我们欢欣鼓舞!

4.语文新课标解读 篇四

各位老师上午好。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的一样机会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要声明的是,我是今年第一年任教新课程,比在座的各位晚了一年接触新教材,虽然说这几年耳濡目染,听到的都是新课程的理念和用新理念上的语文课,但毕竟没有经过实践,对课标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就只好从报刊和网上收集材料,今天形成的这份讲稿,认识也很粗浅。毕竟和大家相比,我是初学者,所以讲的过程中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课改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成功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2003年9月我县也迎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肩负着这神圣的使命,我们只有了解、明白课改理念,才能运用它,并指导自己的教课改实践。我想这也是我们教研室领导举办我们新课程培训的目的所在。下面我就《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所解读到的新理念与老师们共同学习。

一个性质: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工具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人文性”对我们来说,也已经不陌生了。在当代,这个词已被频繁使用。课标把“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第二属性,并进一步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讲语文的工具性着眼于它的形式,讲语文的人文性则侧重于它的内容,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新的语文性质的定义,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成才。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是对应试教育影响下人文精神失落这样一个状态所作的反拨。就意味着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与此相对应,我们发现,我们的新教材面貌也相应有了改变。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如锤婀杪韫盏氖痘肚臁罚次颐巧臧鲁晒Φ摹段颐浅晒α恕罚垂匦乃说摹洞扒暗钠颉罚慈擞攵锖托诚啻Φ摹肚乘堇锏男∮恪返鹊群芏唷SΩ盟担滩母颐翘峁┝撕芏嗾庋目挝模刮颐悄芄桓玫亟柚滩氖寡谒枷肷系玫狡舻希谇楦猩弦鸸裁?/SPAN>

上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江、浙、沪小语会联合举办的小学语文课改背景下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目睹了三省市十多位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特级教师、浙江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老师的讲座《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前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我们的培训活动,江老师也给我提了这样一个要求,把沈大安老师的这个讲座内容结合进来。那么现在我就结合沈大安老师的课例,把如何发掘人文精神提出一些看法。

1、用教师的导引帮助学生感受教材的人文内涵。原来的大纲用得很多的一个词就是“训练”,现在的新课标用得较多的词是什么呢,是“感悟”,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己产生的感受或者说是独特的体验”。许多优秀的教师就是用教师的导引帮助学生感受教材的人文内涵。比如,山东省的张伟老师执教《再见了,亲人》。张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再见了亲人,谁是亲人?这是第一个层次,那么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这个从文本中就可以看出来,比较简单。张老师做得好的呢,是接下来的。第二层,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志愿军回国的时候,跟朝鲜人民告别,说再见了亲人。亲人是相互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说,志愿军也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一层意思是过去大家比较忽略的。然后,张老师有第三层递进。我们的“再见了亲人”,是战争年代结成的血与火的亲情,那么,在和平年代有没有这样的亲情。大家发现,张伟老师通过三层推进为《再见了亲人》这篇五十年代的作品开掘了二十一世纪的人文内涵。最后揭示了“只要人人拥有爱心,处处都有亲人。”

要学生感悟文本中的内涵,语文老师必须要自己有感情,首先是语言要有情感。大家来看窦桂梅老师是怎样用自己生动的话语让学生感动的。窦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在结课时,是这样说的:“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5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窦桂梅老师通过自己这样有激情的语言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圆明园的毁灭带给我们的是什么?窦桂梅老师的这节课网上也有视频,很好找,老师们可以去找来看看。

2、入情入境,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应该强调让学生得到情感的震撼,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去经历喜怒哀乐的过程。

入情入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读字。通过朗读来感悟,来体验感情。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小柳树因为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洋洋,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呢,并不因为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读好对话,读出对话双方说话时不同的语气。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变成文中的小枣树和小柳树,这样,他也就体会到了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小枣树最后的那段话,你看:“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那么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生在读的时候,把自己也当成了小枣树,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演。例如人教版《两只鸟蛋》一课,写一个孩子拿走了两个鸟蛋去玩。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不安。老师在教的时候,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鸟妈妈的不安,然后让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演一演,孩子们都小心地捧起鸟蛋,放回鸟窝。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有一种情感的体验,会觉得,自己这么做很崇高,是把两个小生命送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3、组织富有人文内涵的语言实践活动。

不要把语言实践活动变成单纯的机械的语言训练。那么,我们怎么样从课文中提炼有人文内涵的语言实践活动呢。比如说人教版的一篇课文《给予树》,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孩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教师组织了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金吉娅在给予树上摘下这张小卡片,听到商场里响起圣诞快乐的音乐(播放音乐),她会在这张小卡片上写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金吉娅,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小卡片上,连同那个布娃娃一起,送给那个小女孩。学生写了以后,老师们发现,小朋友写得很好。老师在反馈时发现,光是署名就有三种不同。第一种署名金吉娅,老师问为什么,学生说,我想和这个贫困的小女孩交个朋友。有的没有署名,老师问为什么没有署名,学生是这样说的,雷锋叔叔做了好事也不留名。还有的署上了“圣诞老人”小朋友这样解释原因:我想让这个贫困的小女孩有一个美丽的梦……

讲到这一点,要讲一个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的问题。就是只注意人文因素,忽视语言因素,语言实践没有落到实处。课改以后,这种情况很普遍,这个趋向很值得思考。如果只考虑去发掘教材的人文因素,也许不久以后,我们又要听到对语文工具性失落的呼声了。毕竟,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第二属性。人文因素,很多学科都有,思品、音乐、历史、美术,都有体现。语文课本身的责任还是语言文字,不能没有语言因素。过分强调人文性,语文课就上成了思品课。后果则是,致使不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连篇。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读不准,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难以表达出来,也算不上一个语文能力强的学生。

沈大安老师讲到了目前在发掘人文因素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的问题:

1、教材的人文因素没有充分发掘,有的课文解读的观念已经陈旧。(对教材应有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解析。)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还在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还在让学生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

2、上面讲过。

3、只考虑教学形式的生动活泼,忽视语文本身的语言因素。在低段比较普遍,尤其是年轻的老师,选择上公开课的课文,喜欢先可以唱歌、画画、表演的课文,在这堂课上,有唱的,有跳的,有演的,唯独没有语文的。这还是语文课吗?

举个例子,棉花姑娘这篇课文大家都知道吧,这篇课文上完之后,老师让学生完成一个连线题,并且说一说,怎么说呢?燕子会捉天空飞的害虫,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会捉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会捉棉花地里的蚜虫。这篇课文在一年级下册里,一下的孩子要完整地说这样一段话,在原有的语言水平上,大部分孩子都有提高,每个孩子都能说的话,语言就能明显地得到发展。

四个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什么要讲这一条呢?因为这个理念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可见它在整个《标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是培优,抛弃大多数。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二是语文素养。这是学科标准的核心概念。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我们来看课标的这段话:“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一点极为重要。它可以涵盖听说读写诸方面,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在应考之风盛行的教育中失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对语文教学的正本清源。为什么这样说呢。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老师讲,学生记,以讲读为中心,只讲现成知识,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标准》“总目标”所列的十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十项要求,就应该认为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什么要解读这个理念呢?因为我想,理解了这一段话,我们就明确了我们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大家一起在实践。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个标题有两个内容:第一,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怎样才算“正确把握”,过去的偏差在哪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过去,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是不允许的。不管什么问题,都求惟一的答案,不允许独立思考。这样做,即使答案是正确的,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和创造精神。这样的做法,的确是没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多元解读文本,要注意价值取向。现在,课标提倡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孩子可以有个性化的不同看法。但是我们同时要提倡积极的价值取向。

我们在尊重学生多元解读的时候,要渗透主流的价值观,对于那种不正确的应该予以否定。比如,我曾听一位老师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一个学生这样理解“我很敬佩白骨精。因为他坚持不懈。”老师们,你想,的确,白骨精为了吃这个唐僧肉,他三骗唐僧,确实没有放弃。但是这样理解的话,价值取向是正确的吗?那位老师问这位同学“白骨精为什么要坚持不懈,是为了要吃唐僧肉,那是做坏事。我们能敬佩他吗?”当时听了以后,我对这位老师很敬佩,敬佩她的教学机智。

再如《江雪》这首诗里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老师在教学时,有个学生提了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个老翁怎么还在钓鱼呢?老师让同学们大胆的想一想。学生的回答很多,有的说,他家里穷,为了生活没有办法。有的说,他喜欢清静。有的说,他对钓鱼特别感兴趣,是个钓鱼迷。还有的说,老翁可能是碰到了不痛快的事,他的儿子媳妇对他不好,所以这么冷的天还来钓鱼。孩子对这个问题有多元的理解。但是我们要给他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老师给大家看柳宗元写这首诗的背景材料,想想柳宗元在这种情况下,大概要表达什么取向。

三、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这三种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存在,互为补充。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更多地需要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因此,以往我们更多使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必须给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个基础便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下面我们也从操作层面上来谈一谈:

1、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

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比如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文章矛盾处进行质疑等等。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除了对这些静态的文本内容本身进行质疑外,还可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的内容进行质疑,如同学的回答、老师的讲解等。

2、讨论。从自主学习方式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敢于积极主动地发言,惯于认真思考后发言,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乐于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参与文本、教师、学习同伴间的对话,是一个重要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很难想象,课堂上听不到激情的话语,看不到兴奋的小脸的孩子,会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创造性地想一些方法,面对全体学生,调动所有孩子参与讨论,做学习的主人的积极性。

3、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学生就真的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学习好习惯有:

1、预习。良好的预习方法、自觉的预习习惯对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可布置一些可操作的细致的预习作业,坚持训练,使学生内化为方法,养成习惯。

2、复习。对学习过的内容能经常性地复习,帮助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温故而知新。

3、多阅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列了优秀诗文推荐篇目和课外读物篇目。学生如果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4、经常使用工具书。字典是无声的老师,是学生随时可请教的老师。教师要教会学生查阅各种字典、词典的方法。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新华字典》是必备的工具书,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是必备的工具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克服学习上一遇到“拦路虎”就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的依赖性。

5、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电脑网络。

4、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在低年级以下两种合作形式比较多用:

①同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学生的交往范围较小,所占时间不长,易操作,特别适用于低年级。如同桌互相合作听写生字、互相检查预习情况、检查背诵课文等,也可用于对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的讨论解决。②小组合作,“小组”一般是由邻座4至8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这是最常用的分组方式。这种编组形式,要注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比如内向不太爱说话的学生和喜欢说话的学生组成小组。选择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组长,人员的安排最好固定,如果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有的孩子是在一起共同学习、探讨,而有的孩子则不然,恰好利用这个机会讲闲话,还有少数性格内向的孩子则没有朋友愿意和他们讨论学习,而因此伤害了这部分孩子的自尊心。

教师一定要加强巡视,我们在公开课上看到老师们也注意巡视,但很多是走过场,老师并不注意倾听学生小组内的发言。这时候,其实教师的调控很重要。当个别学生胆小或有自卑心理,羞于启齿时,则要教育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励他们不要怕说错,暴露错误则有利于进步。只有突破羞于发言的心理障碍,才能获得与他人平等地参与合作的机会。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惟恐自己落在他人后面,以至于还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就抢先发表意见时,则要教育他们学会照顾和尊重他人,小组合作交流也是学习,只有作好准备,才能有高 质量的发言。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在争论中求得智能的发展。这种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如果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好,那么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地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新课程要求加强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在新的教学方式里,语文教师仍要“讲”,或是提供背景知识,或是点拨言语规律,或是交流自己收获,或激情熏陶,不一而足。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个理念也是新课标所提到的一个全新很重要的理念。“开放”是相对于“封闭”来说的,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是针对传统教学“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语文课程只有解除封闭状态,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过去,“课程”被认为只是政府和专家关注的事。学科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是预先设定的,是不能更改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要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等于教材。老师自己要对教材进行开发。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① 在用好教科书上下功夫。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材中很多都是新课文了,我们提倡老师与文本的对话。老师拿到新课文,不要急于去看备课参考,先来自己读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然后,想一想,理一理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中可以把自己的这种感受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是对用好教科书的一个建议。

② 用好拓展资料。

说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常见的是把一些相关的资料引进课堂。在我们的语文课文后面,也附有资料袋,为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的材料。拓展延伸现在我们用得很多。但是要避免一种现象。就是不恰当的拓展延伸。我曾经写过的一篇论文里提到过这种现象。举例:一位老师上《三顾茅庐》第二课时,老师引导学生紧扣人物对话、行动进行揣摩、剖析,引领学生进行感悟文本,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结课时,这位老师出示《前出师表》节选给学生看,然后老师朗诵“臣本布衣……”问学生:“你好像听懂了什么?”学生听懂了什么呢?这样拗口的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无疑像天书一样。然后老师又说:“你想对刘备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再交流。”最后,老师又推荐学生去看《三国演义》。我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运用拓展延伸失败的例子,老师把几乎所有能拓展的内容全部带到了这一课时的课堂上,牵强地延伸、拓展,不仅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成了整堂课的“败笔”。这样的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的背景、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才是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

第一学段(1—2年级)目标解说。

参阅新课标教师读本,新课标在阶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也就是一二年级,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共列出了28条具体目标。它的特点是:

1、汉语拼音降低了要求,减少了内容。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把汉语拼音的要求放在“识字与写字”中,规定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不再提帮助阅读。功能的调整,决定汉语拼音必须适当降低要求。汉语拼音要求的核心是学会汉语拼音,怎样才算学会呢?一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二是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三是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标把“熟练地拼读音节”改为“准确地拼读”把“默写声母、韵母”降低为“正确书写”;把“背诵字母表”改为“熟记”;删减了直呼音节的要求。这对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丰富启蒙教育的内容,是十分有意义的。

这样的教学要求,估计4周左右即可基本达到。可能有老师会担心,短短的4周,学生掌握不了拼音,掌握不了拼音怎么能帮助识字呢?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观念,首先要把握好教学的“度”——能准确拼读音节,不要拔高到熟练拼读上,至于从学会到熟练还得有一个不断学习、复习、巩固的过程。其次,要明确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并不是必须熟练拼读了才能去识字,而是只要会准确拼读便可以开始识字。借助拼音帮助识字,在识字中巩固拼音,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识字甚至阅读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练习、巩固,从“准确拼读”达到熟练,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汉语拼音删去了直呼音节的要求,是否还可以用直呼的方法进行教学?我认为,课标不要求直呼是指教学目标,而用什么方法教学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教法各异,百花齐放,只要省时高效,不加重学生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进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教法探讨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2、识字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这种基本工具及早掌握,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课标规定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恢复到建国以来低年级最高的识字量,以这样的量满足学龄初期儿童阅读的需求。事实表明,到二年级学生认识了1800个字,一般的儿童读物,生活中常见的信息,连同本学段数学、品德、体育等教科书,学生基本上可以自己读下来。

课标又考虑到识字量提高不致增加学生过重负担,在要求上作了区分,即提出“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且会认的多,学会的少,本学段要求学会的是800~1000字,比1993年实施的“大纲”要求的1250字还少450~250字。

要求“学会”的字,要做到:①读准字音;②认清字形;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④正确书写。通过这些字的教学,达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要求“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写,不默写,不考试。教学时,可结合课文的原词读一读,可列举含有这个字的常用词语帮助认识,还可以用卡片或做游戏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读。

浙江省小语会提出的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实施十条建议中,也把识字写字教学放在重要地位。关于识字,建议指出:①一至二年级识字课共有24课,一定要体现以识字为主的教学。②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课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第一学段课本是汉字注音的形式,学生在阅读中随文识字,可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通过阅读,让汉字反复重现,达到识字的目的。比如第13课《平平搭积木》的教学: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平平(出示平平在搭积木的图片和文字“平平”)我们打个招呼吧。

生:平平。

师:称呼别人的名字要正确,这样表示新生。看清“平”的注音,我们来读正确。

生:(先个别读,再集体读)。

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平平在干什么呢?

生:平平在搭积木。

师:(出示句子“平平搭积木”指住搭字)你们看图中的平平搭了些什么?

生:平平搭了很多房子。

师:你们搭过积木吗?你都搭了些什么?

生:看字说词(搭桥、搭亭子)

这样在揭示课题、认识人物时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读准字音。开门见山、不着痕迹地进行识字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抓住了教学的有效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③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比如认同学的姓名,上不路上认认路牌、店名;进校园后认认标语、科室的牌匾;到商店购物时认认商标、包装盒上的字;外出游玩时认认名胜介绍;家族休闲时认认电视、报刊杂志上的字等,这样不经意中就扩大了识字量。④开展一些识字有关的活动。如制作“识字剪报”。刚从幼儿园升小学的学生特别喜欢剪剪贴贴,我想,教研室开展了两年的课外识字本评比也是这样一个目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识字本,把自己喜欢的自剪下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我们讲可持续发展,课外识字活动是我们的语文课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应该说,低年级学生的家长长都格外关注,我们可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识字。比如学完《自选商场》后,让学生跟随家长去自选 商场购物,请教家长,认读商品名称,收集商品包装,认读包装上的字等。⑤适当渗透汉字文化。日月等象形字。好记又能使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年级教师主要讲的还是识字,但是着重在于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课内和课外结合)。

关于写字指出:①要指导学生认真写字,难写(易写错、易写不好的字)教师要范写。②写字随机结合识字或理解课文,如《识字6》中学习海边片段后教师出示图片,你来到海边以后想干什么,学生说玩沙子。教师随即出示:“沙”“海”,观察字形,指导书写。③扎实写字教学的过程:观察字形——指导书写——学生模写——展示评价。

课程标准对写字的要求较之旧大纲有所降低,教学中不要任意拔高,要坚持一个“少”字,做到一个“好”字,力求写字教学的优质高效。多识少写,并非降低写的要求。写的少了,应写得更好,刚学习写字的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要一笔一画地教,让学生知道所写的字由哪些笔画组成,各种笔画 如何写,整个字的笔画如何排列写起来才端正、美观,使其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一关必须把好,因为这一关对今后提高识字写字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都十分重要。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知识后,学生对汉字的组在、间架结构、书写规则已基本了解,可逐步通过自学解决识字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④写字指导时教师一定要学生先看范写,再自己书写。切忌教师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板书,效果等于0。

课内应安排书面练习,每节课书面练习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书面作业原则上要在课内完成,减少机械抄写的作业,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3、阅读强调积累,写话强调兴趣。

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第一学段明确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这样的要求是建国以来历次颁布的教学“大纲”都没有明确提出过的,这样的要求概括了我国从古至今乃至当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共同规律,它既汇集、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又针对了近年来语文教学“做题多,读书少”的种种弊端,并考虑到了信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

强调积累就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根据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年龄、身心、思维的特点,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默读,去理解词句,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去读、去背、去积累。

怎样去指导学生朗读呢?老师们的方法一定也很多。我看到过一篇很好的文章,给大家几个建议:

首先我认为应该重视老师的范读。我们现在很多看到的一个现象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怎样读,在学生自己读了以后指名让学生读,点了几个学生读后都没能读好。老师却总会再请,学生读得不好,老师也会有赞扬声或者鼓励的话。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读书还处在一个起初阶段,他们面对的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以及长句子,要很流利地读出来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了。在低年级教师进行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学生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更高效,更有用。

其次,可用揣摩文本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对语言的较强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准字音,没有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感情的能力,读出来容易“干巴巴”的。这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形象来达到感情朗读的目的。比如第一课《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里的动词:挂、露、翻、举表现了秋天的生机勃勃。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的。这个用我们课文分析的办法是很难向学生解释清楚的。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对比句子让学生来体会。拿来对比的句子是: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学生通过比较朗读,加上动作的表演,来表现秋天的生机。这样的读,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感知的能力。

此外,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好凭借生活经验。比如我举个例子。〈清澈的湖水〉里面有一个句子:“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哟,这一声,表达的是一种惊喜的感情,但是学生在开始读的时候不一定能读好,这时候我们老师可以提供帮助。小朋友想一想,自己平时惊喜的时候会怎么样?“哇“”哟”让学生自己投入进来。当学生涉及到生活实际的时候,表现的不光是语气了,甚至表情都能表现得很好。而且这时候的学习兴趣一定会高涨。

另外,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常用的方法。

大语文教育观要我们树立这样的观点:走出课堂,以课内促课外,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去上网、去参加比赛……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向往美好的生活,关心自然和生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验阅读的乐趣……

这样,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教在点子上,;课外,延伸、扩展、深化,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打好文学底蕴。

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却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这样的要求是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按新世纪的人才标准提出的。有利于克服写作畏难情绪,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了基础。

4、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更具有时代要求。

课标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观念上的改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为语言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与听说训练不同,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第一学段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讲普通话的习惯、自然大方的态度、与人交流的意识与自信等。

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口语交际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功夫,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 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谈一点新见解,说一点不一样的话,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总之,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让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

除了口语交际课外,还要在各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达到本学段口语交际的各项目标。

5、增设综合性学习要求。

课标增设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第一学段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学习语文,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这样的表述,既指出了这一目标的重点,又指明了进行综合性学习的途径。第一学段是综合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要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观察以及参加活动上下功夫,为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读《小学语文新课标》有感 篇五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来

崇文小学教育集团 郭雪晶

开学初,参加了《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培训,并认真研读了新课标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也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仅在前言中就出现了四次。这些论述,表明了语文课程应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北师大学习时,北京市特级教师陈延军老师这样讲道“汉语言

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承载着人类的文化,也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应该牢牢装着语言文字。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让孩子们逐渐发现语言文字的精妙特点,并且学会运用它们。”记得刚刚上完公开课《千年梦圆在今朝》时,听到李校长“这是一堂语言文字生成的课”这样的评价时,真是惭愧,因为在第一次试讲时非常的失败,把语文的“语”丢在了脑后,语文的工具性没有,成了一堂科技讲解课。在李校长,任老师的再次指导下,我进行了修改,并抓

住“夜以继日、积劳成疾、华发早生、猝然长逝”这些词语,渗透理解词语方法,给出示范,引导学生运用通过具体事例理解词语这样的方法,进行语言练习,而且很自然学生体会到飞天梦实现时的激动、骄傲、自豪之情。听桂萍老师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的感触颇深,老师在教学青年画鱼时的句子时,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画鱼画得像的词语。像“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生动传神”这些词说得多好。学生就在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语言训练中感受语言的魅力,积淀语感。抓住文中的“忘我”“融为一体”逐层深入理解,体会青年的特别;抓住细致的动作描写,抓住重点词语“呆呆”、“静静”的含义,体会青年看鱼的专注、投入。在这其中穿插想象说话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词句内涵,从关键词句中捕捉语言训练点,让学生真正领会语言文字的内涵,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有了工具性才会有人文性,有了对文中语言的理解才会有体会情感。

精读课文注重挖掘关键的词句领悟语言,找读写训练点运用语言,略读课文同样也需要把握这一点,不能走马观花,只停留在初读的层面上草草了事。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应该说出你是从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出人意料的举动,在学生知道老师给我们讲授错误的知识后出示了这样一个句子:我会___地说:“_____”学生们就会用上许多表示愤怒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怀特森先生做法的不满意,接着又出示了 “不用说,我们全都

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深刻地体会作者对老师的不理解,气愤。然后出示怀特森先生的一段话,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怀特森先生,用第一人称的语气向学生解释得零分的原因。这样学生换位体验,把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身的积累,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6.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六

两天的培训,时间是短暂的,但收获却是巨大的。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语文新课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摆在了重要的地位,重视学生主动的学习与探究,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得到确认,教师的角色自然需要发生转变,教学方式也要作相应的转变。

2、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教学改革,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课程改革就只会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限制。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层次的开放系统。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和把握初中语文新课标的主要学习方式及其本质特征,掌握培养学生新的语文学习方式的策略和方法,创造性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最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研究和收集。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7.高一语文新课标试卷 篇七

一是“书”为根本。阅读训练总是以课文为基本物质依托的, 离开课文而进行阅读训练, 无异于使阅读活动变成了飘零的浮萍。

二是“读”为主导。阅读理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读”, 最佳的方法还是“读”, 因此, 阅读活动必须以“读”为主, 让“读”的活动贯穿始终。有了“读”, 学生才有可能“思”、“悟”、“说”、“写”。为了保证“读”的主导地位, 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讲”要适当地控制, 不能喧宾夺主, 而抢了“读”的主导地位。

三是“自”为特色。这里的“自”是指自主和自为。阅读教学以“自”为特色, 就是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思考, 独立学习, 形成阅读理解的技能。当然, 这种自主和自为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

四是“能”为核心。这里的“能”是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放在核心地位,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充分调动自身的智能进行阅读、感知、思考, 主动探究知识, 理解文本, 挖掘文本内涵。

具有以上内涵的“自能读书”在阅读实践中能带来哪些好处呢?

第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满堂讲, 占据了学生阅读的时间,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体现。强调“自能读书”, 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观念, 压缩讲解时间, 给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因为“自能读书”的“自”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读”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书”突出了文本的基础地位。

第二,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能面面俱“导”, 这样的“导”会让学生失去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机会。教师要把阅读的控制权放开, 给学生一个自由阅读的机会, 让他们的智能发挥作用。教师只是在总体上牵引, 适当的时候设疑答疑即可, 不必在细节上处处设“导”。

第三, 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初中语文教学中, 对于阅读教学的处理, 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教师预先设计好教案, 然后按教案设计思路引导学生逐段理解, 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往往是教师给出的“现成品”。时日一长, 学生离开教师, 便不能理解文本。“自能读书”则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努力来理解文本, 教师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学生最终自我悟出文本意义。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阅读技能。

第四, 让阅读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担心学生自主阅读耽误时间, 因此迫不及待地按照教案逐渐带着学生分析讲解, 结果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法深入, 因为他们少了“读”的过程。“自能读书”强调“读”的核心作用, 需要教师放出时间让学生来读, 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后, 对文本作出特定的理解, 从中逐渐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教学的目的本不是要告诉学生文本内容意义是什么, 而是要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因此,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没有效率, 而“自能读书”的教学方法则能让学生获得相应能力。相比之下, “自能读书”让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那么,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自能读书”呢?

一、给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

语文教师不能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满堂讲, 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才有可能充分理解文本, 也才有可能形成相应的阅读能力。一般而言, 一节阅读教学课中,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应不少于半堂课, 甚至要达到三分之二才妥。当然, 这些时间不宜集中于一个时段, 最好是按目标进行分解利用。

二、为学生设置略有难度的目标问题

学生的“自能读书”不能漫无目的, 漫无目的的阅读会让一些学生在里面滥竽充数地混时间。为此, 教师要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的阅读始终围绕解决特定的问题而进行。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 让他们“跳起来能摘果子”。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学生限于知识经验水平, 往往在阅读方法上存在缺陷, 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们作出适当的指导, 以使他们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 教师还要指导他们多次进行运用训练, 以使这种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四、促进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阅读教学活动中, 不能让学生单打独斗, 而要让他们学会交流分享, 互相促进和提升。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发表阅读收获。如果组间有分歧, 就顺势指导他们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这样的交流,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并提升其综合素养。

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进行“自能读书”, 从中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所提及的“自能读书”, 是指以“书”为根本基础, 以“读”为主导, 以“自”为特色, 以“能”为核心, 强调学生的阅读主体性。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能读书”过程中形成阅读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自能读书,阅读理解

参考文献

[1]谭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4 (6) .

8.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新特性 篇八

一、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素养,促成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应该按照整个教育目标要求来培养学生的相应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新课标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开始把培养人、发展人、提高人和造就人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强调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各科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课程与整个人一生的关系,它既着眼于个体的培养,又不忽视整体的提高;它既立足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今天,又关注学生不断发展的明天。正因为新课程标准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因而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方式”。这样使得新课标既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探索,又强调了学生的相互协作学习;既注重阶段学习,又注重终身教育。它始终将目标定位于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语文素养。

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开放的教学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标强调“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选定教学内容和材料,如“名著推荐与阅读”、“读报与观看电影”等。地方、学校、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的抉择者,教师和学生均可以直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与应用。全员参与开发、全面开放的教学内容可以将时代的活水引入到语文课堂,给语文教学内容带来新的生机,可以将科学魅力展示于语文课堂,可以将历史画面再现于语文课堂,可以将现实生活浓缩于课堂……从而真正地体现语文课堂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真正地实现语文改革、提高学生素养的目标。另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弹性,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积累·整合”“感觉·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的发展将语文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世界,更开放的田野。

三、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途径。”它要求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调整自主学习的心态,寻找自主学习的方法。它鼓励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主选择并确定学习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筛选大量的信息材料。它鼓励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自主与他人交流读书成果;它鼓励学生有个性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自主写作。这种理念摒弃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片面作法,循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思想,促成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让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多元性教学评价

为革除传统的评价体系的弊端,新课标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教育的评价成果,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性。新课标指出:“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评价过程中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这与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应有不同。首先,它提倡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学生与老师两方面,它“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其次是评价方式的多元性。新课标认为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将学会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造、责任心、意志力、合作评价的重点。它注重智力因素的评价,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它注重静态的评价,更注重动态的评价;它注重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过程的评价。再次是评价功能的多元性。新课标认为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这更加切合语文课的课程和实际,避免了过去只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单调性。

五、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因为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主要在课堂,内容主要是教材。新课标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一是课堂教学资源,二是课外学习资源。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将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等纳入语文课程资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在传承语文教育传统、探索语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推动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真正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点。新课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上更加注重贴近社会,贴近时代,实际上针对的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传播方式的变革这一时代特点,因此它要求学校、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体现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资源生活化的特点。“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实践证明只有使现实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宝库,语文教学才能生生不息,语文的魅力才会长盛不衰。新课标改革在传承语文教育传统、探索语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推动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入学感想作文下一篇:学美容毕业感言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