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

2024-09-08

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共9篇)

1.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 篇一

突出特色抓深入 整体推进促拓展

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在创建内涵上求深化,在创建覆盖面上求拓展,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一、特色开路,发挥优势,提升创建内涵

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州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大力突出文化主题,开展了以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创建活动。***是全国文化先进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基础广泛。依托这一传统优势,他们因势利导,以点带面,以文化特色为引导,全面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在重点建设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电教室的同时,注重把文娱队伍建设和品位高雅的民间书画做为特色,强力推动文化创建。为促进文艺活动的开展,他们组织专业文艺人员,编排了一批与创建活动相关的文艺节目,并进村入户进行辅导,开展巡回演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把创建活动变成了自觉行动。目前,全市有20xxxx个农民剧团,1xxxx书画院,20xxxx个农村图书室,1200只秧歌队活跃在全市农村。**村大堤农民书画院、***书社、****书画苑、***书院等农民书画民间组织先后举办了2xxxx次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主题的农民书画展,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前来拍摄专题节目。****投资1xxxx元,建起了集革命传统教育、文化娱乐活动、民间传统艺术展示、书画艺术鉴赏、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园林式文史院。同时,他们还开展了“百佳宣传文化活动示范户”评选挂牌活动,对10xxxx宣传文化示范户进行命名表彰。实施了“读一本科技书,学一门新技术,建一个生态园,闯一条致富路,创一个文明户”的“五个一”工程。组织了家庭读书、学法、环保、健身“四进家”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引导,提升了文化品位,带动了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典型引导,辐射带动,浓厚创建氛围

为使创建活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该市始终重视发现、培树、总结、推广各个层面上的先进典型。一是培树典型人。***村的农民戏曲爱好者***、****,曾荣获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先进个人、河北电视台戏苑乡音金牌擂主等荣誉称号。该市把他们作为文化方面的典型,大张旗鼓的宣传,使该村的戏曲表演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周边村庄文化活动的开展。****村的***是当地的科技先进个人,在政府支持下,她创办高档果品、苗木示范基地,并帮助800xxxx户果农进行果品改良,先后被评为市、县“双学双比女能手”和****市“十大女农民状元”等荣誉称号。依托这一科技典型的辐射带动,积极进行引导,果农们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空前浓厚起来。二是培树典型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创建活动的基本单元。为此,该市开展了“美德在农家”、“十星级文明户”等为主要载体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树立了一批绿色家庭、科技家庭、生态家庭、文化家庭的典型。****村的支部书记****酷爱养花种草,他把自家小院搞的如花园一般;而本村的退休教师****、****夫妇,则利用自己的特长,主动编排了一批创建活动的小节目进行演出,吸引了周边****等村很多群众加入其中。该市把他们分别作为绿色家庭、文化家庭的典型大力推广,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创建意识。三是培树典型村。先后推广了绿化先进典型魏家林村,沼气建设先进典型下卜村、大染庄,高标准建设村部的先进典型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先进典型***村,治理“空心村”、修建文化广场、自己动手制作健身器材的先进典型唐奉村等等。通过对这些典型的表彰和宣传,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带动了更多的创建村奋勇争先、不甘落后。****是邻村,分属一、二批创建村,在***庄的示范带动下,***村不等不靠,跑步入“编”,投资4xxxx万元,硬化街道350xxxx,修建排水沟80xxxx米,栽种塔松350棵、月季6000株,建成沼气池10xxxx,建起了微机室、图书室、文化室、文化活动广场,并顺利通过了****市首批文明生态村的考评验收。****村在创建稍显落后时,新修排水沟200xxxx,新植风景树4000株,新建垃圾池xxxx,重新步入先进行列。通过推广这些群众信服的典型,达到了带动一批、拉动一片、辐射一方的效果,在全市形成了新典形不断涌现、老典型再增措施、新老典型学比赶超、争创一流的动人场面,全市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三、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确保创建效果

该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村庄之间经济基础、人文环境的差异,制定了因村而宜的具体创建措施,整体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一是了解情况,掌握重点。他们组织全体市级干部、市直部门一把手,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分析情况,找准薄弱环节,掌握创建重点。穆村乡的庄火头村基础条件较好,为创建活动的一类村,但每逢农历“

二、七”大集后,本来干净漂亮的街道变的垃圾满地、一片狼藉。针对此情况,分包该村的市级、市直部门领导调查后,把整治集后街道卫生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制定了卫生管理办法,并把农历“

二、七”的下午确定为全村的卫生日,彻底改变了该村脏、乱、差的卫生状况。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坚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创建理念的基础上,强调理性思维,进行科学规划,制定了符合村情实际的创建方案,对创建活动进行整体布局。基础好的一类村以全面建设为主,拾遗补缺,查找不足;二类村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清理“五乱”,实现“三化”;基础最差的三类村,结合本村实际,从抓绿化入手,循序渐进、分阶段建设,逐步完善提高。这些措施做到了科学、合理、可行、具体,实现了创建活动的齐头并进。三是加大指导力度,解决创建难题。为破解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该市加大了指导力度,积极为创建村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使创建速度和创建效果得到了有效保障。***市是林果大市,果品产区果枝在街头大量堆积,即有碍观瞻又影响环境。为此,该市多次组织果农到外地学习,引入了果枝粉末种植食用菌、树枝深加工等先进技术,不仅解决了果枝无法处理的难题,还为果农增收找到了新的出路。同时,针对部分果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问题,该市主动协调有关部门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开展了无公害果品生产的技术流程。目前,全市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已达3xxxx个,基地总面积6.xxxx亩,****村还成立了河北省首家无公害果品生产协会。为解决主动申请由二批加入一批创建的西牛村在创建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市生态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城建、交通、农业、畜牧、文化等部门入驻该村,排忧解难,现场办公,极大地调动了该村的积极性,加速了创建进程,使其一跃成为全市创建活动先进村。

目前,****市的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共投入资金148xxxx元,新修乡间公路60公里,新植树木126.xxxx株,新建沼气池322xxxx,改厕、改圈250xxxx个,4xxxx首批创建村全部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建立了村规民约、群众自治组织和村民代表会制度。其中两个村被评为省级创建先进村,1xxxx村被评为市级创建先进村。在全市组织的首批文明生态村考评中,达标率达到9xxxx。首批创建的成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实现了由“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在全市迅速形成首批建、二批干、三批不等不靠,共同参与、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2.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 篇二

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所属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重庆乌江彭水水电站建设和运营管理。彭水水电站共安装5台350兆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750兆瓦。电站工程主要以发电为主,其次是航运、防洪及其他综合利用。彭水水电站项目于2003年年初开始前期工作;2005年9月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彭水公司实现“一年五投”目标,创造了全国大中型水电建设速度之最。

电站规划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达63.51亿千瓦时,每年约节约火电燃煤300万吨;水库形成约100多公里深水航道,是重庆市重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能源基地。

二、地企共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的重大意义

彭水水电站自2003年开工建设以来,库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伴随着库区移民蓄水工作的验收和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掀开了彭水县经济社会进步和自然环境改善崭新的一页。这期间,广大移民通过落实安置政策,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学生搬进了从没有过的新校舍,道路通了、心情好了、环境变了,电站建设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社会总体上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局面。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影响库区和谐的问题:库区群众多数还停留在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上,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企业与地方群众在交流、沟通和共建上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库区精神文明的带动和提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共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就是要在当地政府和公司的带领下,团结和引领广大群众,同心共建文明库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自觉树立和维护库区社会文明新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突出位置,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增进理解与互信,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把彭水库区建成人民安居乐业、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地方互为促进、自然与旅游完善结合的库区和谐建设典范,为促进“圈冀互动”发展、提速“五个重庆”建设做出新贡献。

三、“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重要理念的形成

(一)重要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以发展促进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文化支撑和谐,以公平正义维护和谐,以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和谐,以党的先进性引领和谐,以全民参与共谋和谐,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推进和谐库区建设,打造“经济发展、居民团结、社区文明、和谐共建”新库区,努力构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美好家园。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务实和谐,同心跨越”;核心价值观是:“人为本,效为先,和为贵”。“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的创建也与大唐集团“负责任,有实力,可信赖”的企业形象相符。

(二)彭水水电公司发展的现实需要。

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是彭水水电公司自身的独特性和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1. 是公司现有员工151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带有不同的文化烙印和习惯,亟待与大唐文化的融合。

2. 是公司体制是新厂新制,承担公司设备维护、安全监测等常驻人员多达300余人,需要团结引领他们融入大唐,融入地方。

3. 是水电站需要处理环境保护、移民安置、地方经济等敏感问题,涉及多方利益。

4. 是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虽然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不归属于彭水县管理,但由于身处偏远山区,与地方政府搞好共建工作意义深远。

四、活动开展范围、原则及目标任务

(一)活动开展范围。

共建活动由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与彭水县政府联合组织实施,参与人员覆盖彭水水电公司(含外协队伍)员工及电站所在地万足镇群众及彭水县城居民。

(二)活动开展原则。

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以下简称:彭水县)和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彭水水电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库区、服务和谐、以人为本、利民惠民、共建共享,实现“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持续发展工作目标。

(三)目标任务。

1. 培养公司员工与当地群众相互理解、团结友爱精神。

2. 保护生态环境,激发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爱护库区一草一木,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3. 普及法律法规,及时消除各种矛盾,维护库区社会安定。

4. 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为库区移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移民群众生活水平。

5. 提升群众文明意识,共同创建文明社区。

6. 探索企地共建机制,创新库区管理模式,实现企业与地方和谐双赢。

7. 推动彭水“旅游兴县”发展战略,打造重庆市生态旅游目的地。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公司及政府相关单位要把共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企地联创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提高群众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的大事来抓,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公司及县乡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落实领导负责制,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要统一协调,做好活动的安排、部署和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听取汇报,调查研究、掌握动态、解决问题。要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严格落实责任。

公司和政府联合召开活动启动动员会,进行全面部署,切实对照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将创建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实行定部门、定领导、定标准、定责任,列出进度表,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不走过场,扎扎实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三)形成工作合力。

“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企地联创主题实践活动是由县、乡两级政府及彭水水电公司共同开展的一项共建工程,活动涉及范围广、牵涉群众多,各责任部门单位需相互支持配合,共同完成好创建任务。牵头单位需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他部门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积极主动开展工作。需充分发挥党委和文明委(办)的带头作用,乡镇、社区的基础作用和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全体动员、全民参与。宣传发动工作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员工配合、协助做好工作。

(四)加强督促检查。

活动办公室作为组织执行部门,要经常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活动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成果,做到督办及时、指导有力、评估准确。要及时将活动的开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反馈领导小组,协助制定解决方案,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共建活动取得实效。

六、彭水公司创建平台及机制

(一)三个推进平台,优化企业文化资源。

1.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引领,打造和谐企业发展平台。公司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和谐文明企业建设,以彭电人精神为核心,确立了以“精细化管理”为基本手段,以实现“创国际一流水电企业、做中国大唐水电旗舰”为总体目标,努力建设“三个基地”的总体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为创建和谐文化提供了推进平台。

2. 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打造和谐文明之风平台。公司积极开展大唐集团公司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公司大力开展创新、亮点活动,通过多元化的特色活动搭建平台,凝聚人心。

3. 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基点,打造和谐库区建设平台。公司积极承担国企社会责任,履行各项环保和生态保护承诺。主动与地方沟通会商,根据企业与地方的实际情况,与彭水地方开展共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企地联创主题实践活动,为创建和谐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推进平台。

(二)和谐文化的四个创建机制,促企业文化落地。

1. 与企业目标结合,分步实施的融入机制。公司每年依据创建规划,对照公司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将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明确责任、期限、质量、考核,使创建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形成长效融入机制。

2. 以项目管理方法,重点攻坚的推进机制。对于创建的重点工作,公司以项目管理的方法,优化顶层设计,组建项目团队,设定项目目标,制定详细项目推进计划,实施进程管理。项目管理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和谐文化重点工作完成,形成了长效的推进机制。

3. 营造文化氛围,无处不在的渗透机制。公司在安全生产、文明从业、行为规范等方面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引导员工养成良好习惯。完善了营地文体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并利用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传播和谐的文化理念,形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文化渗透机制。

4. 与地方广泛合作,发展共赢的协作机制。在企业与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之间建立起互信的协作关系。企业助力地方经济,改善民生;同时,企业向社会开放,增进相互理解,共享资源,广泛合作,共建共荣,形成了发展共赢的协作机制。

七、彭水水电的创建实践

(一)建设文化载体。

公司编印和谐文化手册、廉洁文化手册和安全文化手册。建立了安全文化长廊和彭电印象文化长廊,并利用企业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和谐文化理念;加大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修建职工书屋、网吧,企业文化荣誉展厅、职工教培中心、文体中心、唐韵文化广场等,通过各种协会的建立,使创建工作实现了物质有基础、活动有组织、实施有机制。

(二)落实以人为本。

积极落实团聚工程,公司修建了职工公寓,改善职工住宿条件,完成了13名大唐身份职工家属的调入和其他身份家属的安置工作,实施了职工带薪疗休养;开通了周末至重庆通勤班车。解决职工困难,改善职工生活,使员工安居乐业;员工对企业非常满意的高达65%,基本满意为35%。员工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上下同心、人企共进的文化氛围日渐深厚。

制定了人才培训基地行动计划,出台了人才培养政策手册,大力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推行内部干部挂职锻炼机制,给有为青年施展才干搭建平台,推行运行岗位预上岗制,实现人才梯次培养,点检长在大修中推行轮职主任制,负责组织管理检修任务提高点检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推进精细管理。

建立了标准化体系,形成了有89个技术标准、291个管理标准、54个工作标准。编制了部门和每名员工的全面责任管理工作卡和工作流程卡,使员工对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标准清晰掌握,准确入位。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量化考核。

(四)加速文化融合。

规范完善公司企业文化标识系统,组织主业及关联单位全体人员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工作,以和谐文化理念整合人员思想观念。对关联单位人员采取工作同标准、人员同管理、活动同参与、荣誉同评价的管理方法,使全体人员形成共同目标,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五)开展企地共建。

2010年,公司与重庆市彭水县文明委共同组织文明单位联创活动,促进地方和企业的文明建设。2011年,公司经与彭水县政府协商,决定在彭水水电站库区开展共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企地联创主题实践活动;2012年,公司成立郭明义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筹款2.7万余元捐助万足中心校留守儿童9名,并义务开展助学、助教工作。

公司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先后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彭水县旱涝灾害捐款、捐物,为当地建设了三所希望小学。

履行社会责任:先后完成了龚滩古镇复建、万足移民搬迁、洪渡集镇建设、沿河县城防护工程、王沱大桥等一系列移民项目以及通航设施先后完成或投用,有效改善了库区移民宜居环境和交通条件;成功进行了鱼类增值放流活动。水土保持设施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被专家组成员誉为“在全国的水土保持工程方面提供了借鉴和模范带头作用”。2012年9月公司通过了国家环保验收,构建了库区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的良好局面。

八、彭水水电的创建效果

(一)生产经营喜获佳绩。

2008-2012年9月底累计完成发电量227.08亿千瓦时,累计实现利润14.36亿元,共上缴利税10.45亿元。截止到2012年9月30日实现连续长周期安全生产1700天;设备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缺陷逐年大幅下降,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培养出了集团公司的值长大赛状元,磨练出了大唐国际的“水工大王”,9人成为集团公司112人才;2人成为大唐国际A级专家;一批年轻大学生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对外输送干部和骨干40余人,实现了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为大唐集团水电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三)管理成果推动发展。

按照精细管理、精益过程的要求,公司对专业工作精细研究,挖掘潜力,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精细化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延伸发展,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汛期水位动态控制项目增发了电量,实现了电站首次175万千瓦满负荷运行。水工建筑物点检上线运行,开创了集团公司水工建筑物点检管理的先河。

(四)企地共建和谐发展。

通过彭水水电站项目建设投资、移民补偿投资和机组投产运行,给库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商机和财政税收。2008年至2012年9月底,公司累计上缴税额10.45亿元。提供就业人员10余万人,共享电站建设成果达180万人,地方政府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实现了地方政府、移民群众、电站业主、库区社会稳定和谐共赢的美好愿景。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重庆市国企贡献奖、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标杆单位、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重庆市职工职业道德标兵单位等省级、国家级综合荣誉称号和奖项;被集团公司授予十佳基层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和一流企业称号;彭水水电站枢纽工程获得“中国电力工程优质奖”。

彭水水电公司通过9年戮力同心的积淀,引领入位,内化于心,发挥文化治企的理念力。通过创新机制,固化于制,形成文化融入的管理力。通过丰富载体,外化于行,强化文化推进的行动力。通过成效显著,求得突破,展现文化的实际影响力。彭水水电公司以彭电人精神为核心的和谐文化通过理念的形成、系统的构建、体系的完善,已实效凸显,“水电管理示范基地、水电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已初具雏形,和谐库区建设成效显著,大唐水电品牌已经牢固树立在乌江两岸民众心中!

摘要:企业与地方和谐共建,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为了切实把彭水库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电站经营与生态环境并重、地企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的崭新局面,乌江彭水水电站与彭水县政府决定在彭水水电站库区开展共建“绿色生态文明和谐新库区”企地联创主题实践活动。

关键词:绿色生态,库区,探索

参考文献

[1]和谐库区思想思考.水利发展研究,2007

[2]论三峡库区农村生态和谐建设现状及对策——以重庆库区为例.经济研究,2006.

3.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文明 篇三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4.XX镇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 篇四

在文明生态村创建中,西港镇党委政府首先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克服重重困难,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谋划方案,找准思路,高标准起步,扎实推进,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建设。全镇村容村貌大大改观,三个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明显进步,成绩显著,受到各级领导好评。

一、基本概况

西港镇位于素有“夏都”和“渤海明珠”之称的秦皇岛市中心区---海港区西部,南临渤海,北倚燕山,西近避暑胜地北戴河,东靠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镇拥有32.1平方公里的土地,16个行政村,总人口17228人,有耕地面积18892亩,有近4公里海岸线。全镇邮电、通讯、供水、供电设施齐备,信息传输便捷。

二、健全组织、狠抓宣传

镇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文明生态村领导小组,镇其他部门积极配合联动。各负其责,明确分工和责任。创建核心确定后,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义、目标、措施。每户一张明白纸,沿街还书写大小标语50余条,宣传画30余幅,做到了家喻户晓,各村村民对创建活动认识观念更新。不断激发他们爱美、求美的意识,调动村民积极参与的热情,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全力推进“三化”建设 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文明生态村创建中的重要一项任务就是村中实施“三化”工程,通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共计筹措资金51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首先,为改变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响应上级关于文明生态村的号召,开始实施道路硬化、街院净化和村庄绿化。各村村民们纷纷参与到硬化道路工程中来,共出义务工5000多人次。转眼间,8个村村内道路27500延长米的硬化任务全部完成,实现全村无土路。其次,加大村庄净化力度。建设沼气池58座。每个村村中卫生做到每日专人清扫,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保证了村内卫生整洁。为使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镇共栽种各种花草树木55万多株,现已完成了绿化任务。镇机关工作人员也都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共出动2000人次,深入各村,帮助村内净化、绿化。各村为方便村民夜间出行共安装路灯165盏。在“三化”逐渐达到标准的同时,镇里还建立了“西港镇文明生态村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并分发到各村,让群众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教育。而且,结果与“五星级”家庭评比相结合,不断提高村民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保护好已经取得的成果。现在全镇的五星级文明农户已达到90%。

三、抓文化阵地建设,村民生活多姿多彩

为改善办公环境和新建文化娱乐地点和设施,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8个创建存进一步完善了“两室”建设,制定了图书借阅制度,定期开放。村务公开栏、宣传栏、科学普及栏等标准高,并做到及时更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村中各项制度得到健全,“三会一课”开展更加规范,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工作通过省、市级验收检查。共建成高标准文化活动广场6个,正在筹划中的3个。并全部配备健身器材,供村民健身、娱乐。这将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明显的改观,村民心理健康,积极向上。

5.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总结 篇五

今年上半年,方下镇认真贯彻农高区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工作部署,按照区工委李庆铸书记提出的“宣传好、发动好、实施好、效果好”的要求,积极推进我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目前,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取得初步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抓机构责任落实。为加强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了2017年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精神文明建设和卫生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跟踪监督工作。各有关村委也分别成立了以支书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有关工作。同时,印发了《方下镇2017年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措施。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挂点领导共同抓的工作责任,将镇副科级干部分成9个组分别挂一个创建村,并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完成创建任务的,镇给予奖励,对不完成创建任务的挂点领导和相关村委不能参加年终评奖考核。通过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使各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使工作组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宣传发动到位。4月8日,我镇召开了全镇创建生态文明村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会上,镇委书记王帆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各工作组分别到责任创建村召开群众动员会议,走家串户宣传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做法、好处,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抓环境卫生整治。我镇抓住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全力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通过引导,创建村都组织了村民群众进行义务投工,大抓环境卫生整治,确保生态文明村创建有序开展。如方北村创建工作组针对该村垃圾乱堆乱放的陋习,在工作中,做到边规划,边整治环境卫生。组织村民大搞村内卫生环境,清理卫生死角,并在村边规划出合理的地方,进行垃圾集中堆放,填埋处理。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优先规划好垃圾屋的选址,一改过去村内垃圾乱堆乱放,臭气熏天的现象。特别在6月3日,我镇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全村村民齐动手,进行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清理沟渠、清进卫生死角、整治公共场所。镇全体机关干部的义务劳动,大力支持创建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我镇群众对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

二、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部分村工作行动不快,进度不平衡;部分村经济薄弱,资金筹集难;个别创建村存在观望情绪,使创建工作开展较慢。

三、下阶段工作

下半年,我镇创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按既定规划进行改水改厕,铺设巷道硬底化。建设环保娱乐设施等创建工程。为使创建工作按期达标,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工作如期完成:

1、强化工作责任制。各村工作组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创建工作按照目标任务完成。

2、强化资金筹集。运用各种形式、方法、筹集资金,发倡仪书,争取社会及有关单位支持,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总之,不拘一格,筹集资金和物资,确保创建项目顺利进行。

6.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 篇六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创建文明校为抓手,认真学习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落实创建文明工作,争取学校创建文明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以《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为课程,弘扬生态理念,倡导绿色文明,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生态文明意识。

二、工作目标

以争创生态文明学校为契机,全面动员,在全校师生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以《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为基础,通过开展多种创新活动,结合德育工作,环境教育工作,团队工作等,在师生中全面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力争在创建任务完成时,师生的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达到100%,促进“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

三、工作步骤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工作实际建立具体创建工作步骤。

1、成立创建生态文明工作领导小组

为使学校创建工作有保障,工作落实到实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各教研组副组长。每项工作落实责任人。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全体教职工会议,宣传、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创建工作有保障,按要求扎实开展。

2、拟定计划,宣传发动

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正式启动创建生态文明学校工作,完成创建工作宣传专栏的设置,对创建生态文明学校进行广泛的宣传。

3、自查测评,完成申报工作

在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创建标准进行学校的创建工作,将创卫子标进行细化,落实到学校,明确责任人,对细化的创卫子标进行验收责任制。

四、工作内容

(一)制度完善、资料完整

1、资料收集归档。

有关创建生态文明学校的文件,会议记录,活动图片、教案、等可收集的各种资料,分类整理,单独建档。

2、相关制度。

制定、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等相关制度,并上墙公示。设立卫生监督制度,卫生监督员

(二)教育活动

1、学科教育。

按要求安排《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的课程“三表统一”。

2、生态教育。

(1)每学期的班(团)队活动至少安排2次生态文明教育专(主)题活动

(2)开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专栏,每月更新一次,对宣传内容照像存档(3)语文、科学等相关学科对生态文明教育、环境保护等问题要开展专题研究,形成课题

(三)环境整治

1、校园生态。

在我校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创建要求,在申报前学校生态环境需达到

(1)可绿化面积绿化率90%以上。

(2)硬件建设、环境布置等体现节能环保理念。

(3)绿地内无死树、杂物和废纸,草坪无任意损坏现象。4)校园净化、课堂整洁。厕所、食堂等符合卫生标准

2、资源节约。建立全校性的资源(水、电、办公用纸、学生节约粮食等)节约管理目标,制定计划和措施

3、污染治理。

校园内垃圾及实验室废物及时处理,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师生对环境状况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四)校园和谐。

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大力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生态文明学校的创建,使全体师生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建立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学校将把此项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

城关镇顶兆小学 2010年1月9日

7.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 篇七

抓班子, 构筑坚强的政治堡垒, 造就创建活动的领头雁

(一) 建设政纪严明的领导班子

长城天津办领导班子历来高度重视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始终要求全体班子成员高度维护党的政治纪律, 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自觉维护中央权威, 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 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 坚持做到身有所正不歪斜、言有所规不妄讲、行有所止不越界。

(二) 建设民主集中的领导班子

自2011年办事处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以来, 班子成员能够始终做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牢固树立大局观, 凡事从办事处利益出发, 不计个人得失, 不存私心, 不谋私利,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最大限度地调动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重大事项集体讨论研究, 逐步形成了办事处思想解放、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 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办事处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用理论学习指引工作实践, 在学习内容上以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重点, 严格执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按照每月集中学习一次, 每次突出一个主题, 重点研讨一个问题, 理清一个方面的工作思路, 推动一项中心工作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加强理论学习, 领悟其中蕴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不断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

(四) 建设廉政履职的领导班子

办事处领导班子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勤政廉政建设, 努力做到带头学习、带头严于律己、带头勤政、带头廉政, 努力做到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名利。从方式上, 重点开展了示范教育, 积极宣传清正廉洁、勇于改革的模范人物, 鼓励、支持和保护企业改革创新、严格管理的积极性, 通过深化警示教育, 深刻剖析腐败案例, 坚决纠正违规违纪现象。从形式上, 在继承和发挥当前的电教化、集中宣讲、媒体宣传、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有效形式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并不断总结, 逐步推广。领导班子扎实奋进的工作态度, 廉洁履职的工作作风, 在办事处树立了新时期干部依法、公正、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抓作风, 严格贯彻八项规定, 塑造文明敬业的干部队伍

根据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精神, 长城天津办以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细则》为抓手, 结合办事处实际情况, 采取一系列措施, 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把改进工作作风,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贯彻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并具体从调研、接待、会风、文风、内控、廉政、监督等7个方面积极转变工作作风。

一是改进调查研究。要求办事处中层以上干部以身作则, 模范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定, 带头改进工作作风, 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带头解决实际问题, 带头真抓实干。二是简化接待程序。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有关规定, 杜绝铺张浪费, 严禁公款相互宴请, 严禁公款私请。三是压缩会议活动。减少会议数量, 控制会议活动规模, 严格会议预算管理, 控制会议经费。四是精简文件简报。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和公司公文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压缩公文篇幅, 限制公文字数, 主题突出、文字精炼、意尽文止。五是加强出差管理。严禁超标选择交通工具和超规格宾馆住宿, 严禁参加公司外部无实质性内容的培训。六是厉行勤俭节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 重点从办事处节电、节水、节纸、节油等方面入手。七是建立监督机制。每季末由监察审计部门牵头, 对各部执行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向办事处党委汇报检查执行情况, 并进行通报。

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 办事处形成了更加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干部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抓根本, 坚定改革发展信心, 努力提升各项经营成效

自2011年以来, 天津办事处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以纳入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 以全面落实公司中期发展规划为指引, 连续3年经营业绩持续提升。

(一) 发挥核心业务优势, 持续推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

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是办事处的主营业务。2014年初, 办事处在开展传统的银行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同时, 在公司年度会议精神及相关业务操作指引的政策鼓励下, 办事处将收购范围延伸到非银行金融类、非金融类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办事处依托多年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过程中积累的金融、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债务重组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为客户提供财务顾问、尽职调查等中间业务服务。同时, 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 凭借多种金融服务手段, 延伸资产经营价值链, 提升资产处置回收价值。

(二) 有效利用营运资金, 开展阶段性财务投资业务

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是办事处业务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升不良资产价值的重要手段, 办事处在长城总公司的业务指引下, 已经形成了具有特点的业务模式并成为办事处近年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三) 借助代理集团平台优势, 完善多元金融服务业务品种

长城公司旗下辖属金融业务类 (长城金融租赁、长生人寿保险、长城新盛信托、长城投资基金) 、中间业务类 (长城融资担保、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长城金桥咨询) 、辅助业务类 (长城国富置业、长城环亚国际、长城国融投资、长城宁夏资产) 共三大类11家平台公司。多元的平台综合金融服务是长城公司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及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延伸, 办事处作为公司驻津的分支机构, 有效的借助代理集团平台的优势, 不断完善办事处金融服务手段, 充分发挥机构协同作用, 全力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一站式金融服务。

(四)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创新业务, 全力推动公司打造两大特色品牌

长城天津办围绕“服务中小企业, 开拓创新业务”的宗旨, 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创新业务, 在区域内全力打造“专业的金融资产管理服务商”和“优秀的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商”两大品牌。

抓管理, 夯实文明创建的基础, 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近年来, 办事处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落实总公司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部署, 高度重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倡导拼搏进取、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以《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为指引, 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落地深植, 努力建设“标准”办事处配套软环境。在长城天津办党委、工会、共青团合力推进下, 办事处企业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突出表现在:内部环境更加和谐, 员工士气空前高涨, 团队精神热情饱满, 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一) 统一思想, 以凝聚人心、提振士气作为发展的源动力

在圆满完成政策性资产处置任务并步入商业化转型后, 长城天津办一度出现缺乏可持续经营资源和业务模式的局面, 部分干部员工产生了悲观情绪, 由此带来工作积极性不高、士气低落等系列问题。新任办事处党委班子调整到位后, 经反复研究认为, 要改变现状, 必须从切实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入手, 以凝聚人心, 提振士气作为办事处发展的源动力。

(二) 弘扬正气, 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办事处党委的统筹部署下, 工会精心组织、团委积极协助, 以丰富文化生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通过开展评先争优、寓教于乐的多种活动形式, 营造“弘扬正气、选树典型”的良好工作氛围。弘扬正气, 热心公益,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2012年8月, 办事处将经过清理组装的15台替换电脑和数千元的图书捐赠给山东省某小学, 并派专人配送安装。选树典型, 积极推动评先争优工作。按照业绩综合考评, 评选出办事处先进集体、优秀员工、推荐公司系统先进工作者等,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 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党政工团协力策划, 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主要开展了如:“五·四”青年节, 召集办事处青年员工召开座谈会;“七·一”前夕, 组织全体员工参观烈士陵园, 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举办“爱我长城”演讲比赛;组织青年员工参与公司各类征文活动等。

(三) 开拓创新, 以良好风貌开启二次创业征程

近年来, 天津办事处奋力拼搏、开拓进取, 逐步实现了“凝聚人气、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实现利润跨越增长”的良好局面。目前办事处正在以公司中期战略发展规划为统领, 围绕办事处中心工作,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为开启二次创业征程奠定基础。抓好各类业务培训, 通过加大培训力度,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适应办事处持续发展的能够开拓创新的干部员工队伍。加强正面宣传力度, 通过正面宣传报导, 树立办事处良好社会形象, 为公司股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逐步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优秀团队, 切实增强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

8.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 篇八

一、规划先行、避免盲目

城市环境建设规划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城市环境精细管理常态化的首要环节。泉州着眼建设特色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找准影响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环境建设经验,突出顶层和全过程设计,制定出符合泉州特点、具有泉州特色、体现泉州特征的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做到全市有总体规划统领,县(市、区)有区域规划统揽,以及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相互配套完整实用的规划体系。

中心市区市容是生态文明城市的外貌,又是生态文明城市内涵的窗口。所以,市容专项规划应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泉州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常常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来替代市容专项规划,给城市的容貌景观留下了许多难以弥补的遗憾或不足。如:道路网络和路灯、绿化等道路附属设施,以及道路两侧建筑设施之间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不预留停车位和小区绿化空间而占用慢车道、人行道,道路两侧建筑设计风格和主色调不和谐;市容景观缺乏统一谋划,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广场、雕塑、喷泉和游乐休闲等人工景观设施,以及草坪、丛林、河流等自然景物,与城市地貌特征、建筑设施、风土人情不和谐;市容“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私家车哪里停?小商贩哪里摆摊?小商业广告哪里发布?这些细微的民生问题考虑不周,以致造成乱停乱放、乱摆乱设、乱贴乱写等“顽症”。

因此,泉州从城市市容实际现状出发,进行市区景观大道规划、主干道两侧建筑设施景观更新改造规划、城市内沟河两侧风光带规划、市区户外广告景观设置规划、市区主干道广告灯箱设置规划、楼宇亮化景观规划和临时摊点群设置规划和改造等,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市容管理的全局进一步拓展市容专项规划的深度、广度、规模和范围,以发挥市容专项规划在市容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掌握城管工作的主动权。市容专项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市容进行整体布局和通盘考虑的专业规划,它包括建筑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政公用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容管理设施规划、城市景观规划、户外广告及标识设置规划等五个部分。其中,前两项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市容专项规划经主管部门和专家评审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乡村是生态文明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空间,泉州非常重视中心市区的边界规划控制,以及郊区和乡村的规划控制,并当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在规划实施中,泉州坚持长远发展的理念;坚持生态文明的思路,在产业布局方面尽量考虑环境友好型、绿色环保型,有选择地招商,把低碳、环保、可循环、高附加值的产业招进来;增强规划的法律意识,非按法律程序办理修订的一律不准变更规划。

二、突出重点、精心创建

按照规划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抓住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的原则精心推进。几年来,泉州重点实施项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加快市政道路设施配套建设

确保城市道路主车道、慢车道、人行道、窨井等附属设施的完好,实现道路综合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对老市区主干道存在小区出入口多、人车分流疏导组织差、人行道和慢车道混杂等问题,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堵住部分小区出入口,并实施人行道和慢车道的改造,解决了人车分流、车辆起步距离小问题,以确保畅通;对新市区的道路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既考虑车行问题,又考虑人行问题,保证不留后患。

(二)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

在解决好以政府独资建设的大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以各种筹资方式投资建设的垃圾处理焚烧厂的基础上,加大垃圾清扫机械、道路清洗机械和收集转运车辆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降低人工清扫负担面积,提升城区清洁率,确保主次街道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横流、无扬尘污染。同时,重视如厕难问题,改造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厕所,尽可能人性化地配置设施(包括除臭、音乐、洗手设施等)和蹲位(包括残疾人专用蹲位);对无法进行新建厕所的老城区域,购买添置一些移动公厕。

(三)开展绿化行动

开展以“护绿、增绿、提档、特色”为主题的绿化行动,实现城市绿化全面上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道路绿化带建设、广场公园绿地建设、街道休闲绿地建设、内河岸边绿化带建设、行道树补栽补植工作,大力提高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在实施绿化行动时,做到“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内涵、突出管养”和“注重绿化、注重美化、注重花化、注重生态”,努力营造青山绿水、拴心留人的生态环境,达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园、绿树成荫”的绿化效果。

(四)管网综合改造

实施排水排污管道和内沟河的综合整治,保证暴雨道路不积水、污水排放入管和内沟河水质碧波荡漾。在前几年截污纳管、管道疏浚的基础上,对雨水管道不畅的地段和污水直排内沟河的居住区进行雨污水管道改造,以及实施对河底泄水改造、河墙清洗等,以解决局部路面积水、污水管网不完善和城市河道水系不畅,造成内沟河黑臭,影响市民出行和人居环境的问题。

(五)背街小巷整治

进行老旧街面和背街小巷建筑物的整治,使城市建筑物容貌焕然一新。对老旧街面建筑物的外立面有计划、分阶段实施清洗、粉刷和外装修,精心打造高低错落、远近互衬、色彩协调的建筑物立面景观;对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既做好保护各街巷的历史文化,房屋改造做到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又精心设计,尽量做到管线敷设下地,并有效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营造街巷优美环境。

nlc202309010544

(六)夜景工程建设

推进夜景工程建设,勾画动态、飘浮、神秘而又美妙的泉州夜城。充分利用城市的江河,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布局夜景,在沿江、沿河的堤岸上布置高杆灯,在堤内绿化带布置草坪灯,在城中大桥头配置适当的霓虹灯、旋转灯、投射灯,在公园、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动感音乐喷泉。

三、强化服务、创新管理

泉州城市管理部门围绕城市、人、自然和谐发展目标,坚持“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服务第一、发展第一、队伍第一”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质量打造生态文明城市,高标准实施净化、亮化、美化、彩化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创新管理工作,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一)以市容考评为抓手,推进精细化城管

首先,根据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排水排污、广告设置和公园景区的管理规范,制定常态化专项考评考核标准,实施考评考核;其次,围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突出重点抓好各项示范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再次,按照“强化日常管养,强化落实责任,强化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及时快速地落实整改考评中发现的管养问题,实现市政设施完好无损、市容整齐有序、路平街美、环境舒心的效果。

(二)以为民惠民为目的,推进社会化城管

通过“114”电话投诉举报热线,启动举报有奖制度;结合月度考评、年度总评,建立健全“以奖代补”等经费核拨机制;组织社会监督员对社区、道路、公厕和住宅区等进行常规现场考评和暗访,定期抽评车站码头窗口单位、公交候车廊、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成立以人大政协老领导牵头的市容市貌观察团,定期观察市容市貌情况,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解决市容市貌问题;鼓励引导社会志愿服务者参与城市管理;开通市政政务微博,及时将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信息发布上网,主动回应公众诉求,接受市民的咨询、建议、投诉与批评;加强与媒体互动,强化正面引导,曝光市容市貌问题。

(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推进现代化城管

首先,建设管理网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城市管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并按照工作职能和任务明确职责,即: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分别设立信息指挥中心和信息监督中心,负责信息采集接收、复核、立案、协调处理(派遣任务)、督查和销案归档等工作;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及派驻社区城管人员和协管员为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定区域、定时限”完成城管现场处置工作任务,并负责处理结果情况反馈。

其次,建立工作流程。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购建城市管理日常信息采集设施设备,即:“数字城管”设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采集传输—任务案件立卷—任务调度派遣—任务案卷处置—处理情况反馈—现场核实结案—系统综合评价”等七个环节的“数字城管”工作流程;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相应建立“任务接收—立案—派发—现场处置—反馈—结案”等六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再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对所有城管信息,按照轻重缓急处置原则要求,划分为三类:一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数字城管”分派任务指令时,工作人员必须在30分钟(白天)、50分钟(晚上)以内到达现场处理;二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三天内完成处置任务;三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七天内完成处置任务。

通过“数字城管”,增强问题发现能力,提高问题解决效能,达到最大程度赢得广大市民对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的赞成、拥护和支持,努力凝聚民心,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营造生态风尚,推进生态文明城市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李利)

9.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工作总结 篇九

xxx省级生态文明村工作总结 xxxxxx村

年xxx月

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我村在建设市级生态文明村的工作基础上,按照“省级示范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结合村庄整治工作,积极依靠群众,切实加强四个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一步增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我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xxx村成为省、市、县“文明新村”和市级生态文明村,村党支部成为省、市、县“五个好党支部”。

一、基本情况

xxxxxx村位于武陟县中南部,北靠新洛路,南临黄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住户302户,1400口人,党员28名,耕地3000亩。该村目前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多种经营为辅,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成立创建领导机构

为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我村成立了以副镇长xxxx同志为组长,镇环卫所所长、生态办公室副主任xxx,村支部书记、村主任xxx为副组长,村委xxx、为成员的界牌峪村创建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计划和保障制度,全面负责xxx村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

(二)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发动群众,明确创建思路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县环保部门的要求,袁庄村成立了生态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村等,统一思想认识,使广大村民都认识到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形成全村上下齐行动建设生态村的生动局面。

1、制定创建工作计划、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抓落实,保证创建任务如期完成。

2、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的意义、目的和创建的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建立监督机制。村里成立了以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创建工作进度进行监督。

4、组织实施。村主任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按照制定的每一项创建工程,抓好落实,保证各项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生态村建设要求,结合本村实际,通过调查摸底,听取各方面意见,市、县领导经常到村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助村“两委”班子制定了生态村建设规划,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使袁庄村逐步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

(四)突出重点,扎实做好村庄绿化、美化、洁化。

1、突出造林绿化工作。三年来,按照“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绿化要求,袁庄村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荒山荒坡造林等政策,利用春季植树季节,组织村民掀起植树高潮,全村建设以杨树为主的生态林3500亩,实现了人均1亩林,农田林网率达到70%以上,在农户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形成绿荫,由于近几年的大力植树造林,荒山秃岭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且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切实加强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全村路网布局合理,道路规格较高,农户进出十分方便、快捷。村内主干道硬化率100%,通村道路路面宽达到5米以上,全村实现组组通,户户通。同时认真搞好以灌溉和饮用水为主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修建地下排污管道3000米,全村居民全部吃上了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全村缺水的状况得到缓解。

4、大力推广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的建设和利用。根据上级推广农用沼气、积极探索节能新路子的要求,全村大力开展沼气建设,实现“一池三改”,同时推广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共建设沼气池110座,实现国债项目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6个,为推广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做出了榜样,其他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使用率基本普及,达到70%以上。

5、突出抓好环境净化。按照突击清理和经常清理相结合的办法,村干部包片,组长包组,农户包房前屋后,全面落实保洁制度。全村共划分5个卫生责任区,新建垃圾填埋点2个,新建公厕1座,由5名专业保洁员组成保洁队伍。每天对村内卫生定时打扫。

6、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从去年起,全村99%的村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并建设标准的村级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吃药全报销。

7、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通过教育村民依法办事,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全村群众的自觉行为,村域内无滥垦、滥伐、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野生动物等现象发生。

(五)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1、教育农民树立文明向上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环境意识、生态意识。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群众、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做好争当“生态文明标兵户”、“生态文明标兵”和“十星级”文明户等工作,使全体村民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大家争先为创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提出创建意见和建议,为我村创建工作出谋划策。

2、投资10余万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达到“五化”(即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硬化)标准,完成街道硬化15000平米,安装路灯43盏,油饰墙体5000平米,垒砌花墙1200米,栽植各类花草树木7千多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3、投资40万元,修建占地4000平米的群众健身娱乐广场,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场所。

4、为了改善群众用水条件和保证用水安全,投资15万元对原有自来水供水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完成主管道更新1000米。

5、投资3万元完成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投资7000元为群众安装了程控电话,使我村的程控电话普及率达到85%,改善了群众通讯条件。

(六)完善管理 巩固创建成果。

通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最大的成果就是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群众所接受,树立起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村风。通过历年来的环境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规范,为新型农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来水管网改造、硬化街道、安装路灯、绿化、美化、净化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水冲式厕所的使用,不但消灭了蚊蝇的孳生地,而且对净化水质、防止传染病、阻断传染源意义重大。各项工程的实施,有力的保护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创建过程中,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融洽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友善了,家庭内部矛盾减少了,干部办实事,村民协助村干部做好各项工作,全村树立起了文明风范,打架、骂人、赌博的人少了,做好事、树新风的人多了,呈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风尚,为我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氛围,促使生态文明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村的建设、维护与管理,村“两委”班子把相关制度落实到人,与农户签订“三包”公约,要求做到爱护绿化、洁化村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发动在校学生,由学生来做家长的监督员。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公民”等评选活动,加强对群众的教育,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来营造优美、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使生态村建设效果得到长期保持。

三、下步打算

xxx村生态村建设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在下步工作中继续努力:

1、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政治思想建设,着力营造一支思想好、素质高,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同时对村民加大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文明素质和修养。

2、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使我村环境保洁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3、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我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上一篇:总工会检查情况报告下一篇: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