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反思

2024-09-20

历史复习反思(精选8篇)

1.历史复习反思 篇一

上复习课,教师不能只就题讲题,而应该纵观全局,”俯视”各个知识”板块”,找出各部分的联系。历史内容庞杂,因此,复习时尤其注意环环相扣,形成复习链。

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起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不应只局限于识记,而应引导学生寻找联系点。只有这样才能理清知识,连点成线。

历史线索则是复习链中的关键点。历史线索对学生识记知识有极大的帮助。更是学生提高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掌握历史线索。

复习时,应该注意个部分的前后联系。复习前面的知识时,及时进行必要的铺垫,为后面的复习埋下伏笔。而后面的复习,则要不断照应,反复深化,使复习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历史复习反思 篇二

但当我按部就班地上完第二节复习课时, 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 有一半学生没有达到预定复习效果。我只好让他们课后自己找时间复习, 至于结果怎样?不得而知。

上第三节复习课时, 正好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这一单元, 一上课我就出示了课前从网上下载的曹操、刘备、孙权、孝文帝的画像。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过来, 大脑高速运转, 搜索与图中人物相关的信息。此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依据课本内容说出与图中人物相关的历史知识吗?5分钟时间准备!”5分钟之后,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回答, 说完了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后还意犹未尽, 又往深处挖掘:“曹操为什么官渡之战赢了而赤壁之战输了?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这些问题也被他们互相补充、梳理了个明明白白!我心里真是高兴啊!这些问题是我放在练习的提高拓展部分里, 准备让学生正经八百讨论后由我总结得出结论的, 现在就这样被学生们在热烈的氛围中轻而易举地“发挥”掉了!紧接着我又趁热打铁, 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结构简图, 并承诺把他们的结构图贴到教室四周的墙上, 所以每位学生都能认真而又快速地完成任务。更令我惊喜的是有两个同学构建的知识结构图非常有创意。课后我不但把它们贴到了本班教室的墙上, 还复印后贴到了其他班级的墙上。

通过这节课, 我发现了一堂高效历史复习课的两个重要元素, 就是教师教学的创新和学生学习的激情。

第一, 学生积极参与, 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越高, 教学效果越好。从情感理论来看也是如此, 学生能主动学习, 就会产生愉快和谐的气氛。这种氛围的保持则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 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推动他们锲而不舍地努力, 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第二, 教师的创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历史复习课, 应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对历史概念、现象和规律有了最初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此时, 学生对知识的新奇度已经大大减弱和降低, 如果在复习中, 只是对原有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和机械的整理, 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而且很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有创新。历史复习课这种创新意识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课堂导入的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与能力, 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成为学习的主人。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 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情绪状态, 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之中, 为教学过程创造最佳时机。

2. 教学模式的采用

怎样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积极的快乐学习呢?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历史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 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没有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要想让学生摆脱这种被动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 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主教学模式。

3. 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学生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等。另外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如设置问题具有吸引力、层次感和针对性。在激发学生感知、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 着眼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此外, 教师还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善于启发思维, 控制学生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讨论。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4. 练习的设计

精心设置问题, 让学生积极参与, 乐于回答。教师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同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使学生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向知识的深层次发展、思考, 使学生在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去解决后一个问题, 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使学生经过归纳思考后能够得出答案,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性,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大到小, 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 设计各种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都有问题可以回答, 满足各种水平的学生的参与需要,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参与回答的激情。

3.历史复习反思 篇三

一、关于复习期间的科学管理

“管理出效益”这个道理同样适合于迎考复习。复习管理包括复习安排、集体备课的要求、考试的范围和次数、外来复习资料的运用、课外时间的占用等方面。

九年级的新课一般在11月底或12月初结束。我们的复习教学按依考点复习、专题复习、热点和重点汇合复习三个阶段进行。

按考点复习。年前按考点复习,一般复习完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即地理知识部分。到第二个学期的5月初,我们基本将全部考点(包括思品部分)复习完。在这一阶段,为了强化基础知识,备课组成员会分工按考点出一张16开纸的填空题,让学生进行过关(80分以上)训练,并对后进生进行督促完成。每复习完一个章节,如地理、历史、法律、国情等,就分别由教师把学生平时易混淆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以及易写错的字词打印出来,供学生复习。这一举措非常好,加强了学生的薄弱环节。

专题复习,就是按政治、经济、文化(包括科技)、生态、外交、军事等方面,从古代、近代、现代的不同时期进行整理复习。由于许多内容与第一轮复习有重复,所以一般用1周多时间(不超过8节课)就可结束。

热点和重点汇合复习,就是运用热点材料,通过设问,检测相关的重要考点的知识。为了与时俱进,突出重点,我们每位教师还要分工对专题内容进行补充,然后出一份占16开纸大小的材料题。

由于要考到乡土知识,所以我们会整理一份乡土知识及其练习。

综上所述,第一阶段注重基础与系统,第二阶段体现专题全面,第三阶段紧扣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与课标重点。最后一周回归到考点的主干知识。考点的不同要求则是三个阶段的复习方向。

对于集体备课,经过预先通知,在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每周1次,备2小时左右,有人主讲。不同的复习阶段,集体备课的内容是有区别的。第一阶段是备对考点的解读、重难点的确定和易混点的区分,并提供课件,集体修改填空题。第二阶段主要讨论专题内容是否全面、系统、科学。第三阶段备各项热点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补充的材料和练习是否重要、设问是否合理,经修改后,再印发给学生。

复习阶段的备课,既要重读教科书,又要阅读2本以上复习用书,再根据学情进行纸质备课。对其他教师会提供相关课件,我们都要根据教学设计进行取舍和调整,使两者相一致,并争取一情境多利用。

考试的范围和次数。九年级刚开始本学科用不着进行暑期作业情况检测。因为复习本学科的知识容易忘记。九年级的寒假过后,检测小范围的难点内容即可。平时按章节进行检测。中考采用开卷考试,但平时采用闭卷考较好,旨在让学生巩固知识,学会准确表述。然而在距中考一个半月,可采用开卷考试,旨在让学生适应。命制试题先以个人单独进行为好,旨在培养教师命题能力和减少客观上带来的命题教师考前复习的意向性,从而更利于发现师生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减轻教师经常参与命题的负担。而到中考前的几次考试,则发挥集体智慧共同命制。

对外来复习资料的运用。一是复习用书,我们选用一本,对其中的练习进行取舍。二是外来的试卷,我们备课组让每位教师从两份试卷中选取好题拼成一份,然后印给学生训练。这既分担了任务,又共享了校外较好的试题资源。

对课外时间的占用。我们一度由于复习的内容多,课时紧,因此许多练习要放到课外完成和讲评(一般在晚自修讲评)。这样势必会占用学生的自学时间。其实我们这门学科平时却不需多占用课外时间,在临近中考的一个半月,倒需要年级组给历史学科增加一定的时间。

时政宣讲的安排功过参半。九年级一开始每周讲一次实无必要,因为历史内容很难与时政相结合(假如先上思品内容是可结合的)。进入总复习后,分工让教师提供时政材料,大家补充和共享,可以作材料题的背景材料,有可取之处。将上一年11月(我市这样规定)到当年4月期间较重要的时政内容印发给学生,是需要的。

任课教师自身也有科学管理的问题。例如自修课、晚读和晨读要在黑板上明确内容和要求;要发挥科代表、小组长的作用,交作业前要检查,要及时催交拖拉的同学完成等;要争取班主任的配合,例如晚自修前或上课前或在中间段,建议班主任来教室巡查,这样学生容易及时静下来等。

二、关于有效教学的实践

所谓有效教学则体现在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有效的备课、中心与主导关系的把握、课标考点的合理解读、讲解和练习内容的正确取舍、基础与能力的恰当掌握、较为合理的教学评价等方面。

一是关于复习课教学模式。有的采用学案教学法,即备课组教师重新编印练习,学生做后,发现问题先在小组内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提到班内解决。我觉得此模式有时可采用,但常用会消耗教师因编题而花费过多精力,会造成资源浪费。有的采用先师生共同解读课标和考点,再让学生通过自学(默读),然后提出有疑惑的问题和易混淆的问题,最后先小组后全班予以解决。这种方法较好,但也要灵活运用,因为学生提的问题易偏、易宽泛、会超出难度,常会导致拖堂。对此,我会将学生的提问放置在重难点处,并用恰当的情境材料让学生据此提问。这就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犹如给学生的提问设定了一个范围,拴上一根线,避免了所提的问题漫无边际。

二是关于对考点的解读。解读时,我先让学生讲出“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了解(a)或理解(b)或应用(c),而且说出考点的“关键词”,然后具体讨论可能涉及哪些问题。这里需着重强调的是,并非“c”级要求所涉及的问题全是“应用”,其中有的可能是“了解”,有的可能是“理解”,有的才是“应用”。对新增的考点更应关切。现列举如下:

考点21: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考试等级为b级;关键词有理解、原因。

涉及的具体问题及其认知过程,见下表。

涉及的主要问题认知过程 涉及的主要问题 认知过程

谥号、年号了解(a)列举史实运用(c)

太平盛世的时期识记(a)对现代的启示分析(b)和评价(c)

太平盛世的表现识记(a)表现或原因的异同理解和分析(b)

理解太平盛世出现的原因理解和分析(b)表现与原因之关系分析(b)

重点:“理解三个太平盛世出现的原因,尤其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难点:“归纳太平盛世出现的原因(包括共同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谈谈其对现代的影响”。

2013年衢州市中考有道选择题提到《汉书·食货志》:“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西汉时期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A.政治上沿袭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B.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

C.生产上使用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D.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直接考到的是西汉出现粮食富足的原因(答案为B),但是也间接考到唐玄宗统治前期所使用的新型灌溉工具(C)。因为B、C两项概念容易混淆,C项明确了,确定B项就不难。由此,把三个太平盛世(封建治世)的原因作为重点,方向是准确的。

三是关于对作业的布置、批改和教学评价。作业的布置都要作取舍,如第三阶段时政热点与考点、重点汇合复习时,仅做复习用书的选择题。至于作业的批改,正常情况下全部批改,对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评。对于作业问题严重的学生,就把他叫到面前进行讲解。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正面鼓励为主,如实中肯地指出其错处,帮助其纠正不足。考试过后,我一般都会让学生填写“走向完美评价表”,以利于学生准确发现问题,有利于减少重复错误。

错误程度具体错误类型有几处

较低级

的错误

答题卡上下题错涂或答案错位写

没注意,漏做、漏答

写错别字

可争取

克服的

错误

角度不全,答不完整

针对性不够, 表述太笼统或太繁杂

知识错答(张冠李戴)

从材料(文字、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不够

没有分段分要点答(没写序号、分号)

根本原因

总之,复习课应做到知识网络化,表述准确简约化,易混问题明晰化,重难点情境化,问题解决主体化。正确处理好讲与练、基础与能力、学为中心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三、需要继续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于考试范围、次数与课外时间的占用问题。对此,学校教务处、年级组要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好本年级各备课组之间的关系。哪门学科多考或少考,课外时间的多占或少占,都要进行协调,科学安排。

对于外面征订的资料(作业和试卷)也要进行剪裁拼凑。要布置给学生作业,教师课前应先做,以便对难题和易混淆的问题在课堂上适当渗透、分解。这能减轻学生解题的负担,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因而也间接减轻了教师自身的负担。

关于怎样对待文本(主要为教材)知识的问题。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基本概念、核心概念应理解,主干知识要掌握。但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遇到公认的权威性的学术问题或新表述,要大胆采用。命制试题时,应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命题,而不是仅依据某一版本的教科书的内容(浙江省《考试说明》中有规定)。这样,才能引导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做到与时俱进。

关于资源共享。上、下届备课组的资源应共享。这会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同备课组教师之间资源更应共享,这样可发挥集体的智慧。

任课教师应重视本班的平均成绩,但更应重视日常的教学工作,更应透过分数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对问题严重的后进生,要靠每天的教育、辅导、督促工作,并争取班主任、相关同学、家长和亲友的配合。

综上所述,要取得迎考复习的最大效益,既需要任课教师个体的努力,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也需要学校不同层面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或人员的认真协商、科学筹划和有效实施。

4.历史复习反思 篇四

在本学期末的最后两周,课本新课部分已基本讲完,课已经转入复习。下面就初三历史复习做一下反思。初中三年级历史课是一门副课,一般是不会引起重视的,但是在中招考试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它将影响考生一辈子的命运。为此作为一位历史老师,在不利的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解决历史课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历史课的教学谈几点: 首先是树立自信心,在学生面前多讲历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本科学的不好将会影响他的升学,将会影响他的终身。其次是找出误区进行反思: 误区1:空谈能力,不重基础。有人认为,综合测试主要是考查能力,于是不切实际地去培养所谓的能力,结果,能力没养成,基础知识没学好,两头落空。

反思:因为尽管测试题是以能力为主,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的能力则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空中楼阁。纵观近几年的综合试题,无一离开基础知识单考能力的。因此,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仍是提高历史水平的基本保证。

误区2:过细过全追求覆盖。复习中,以不变应万变,认为只要把课本的方方面面都复习到,记住了,就一定能学好,于是就采取拉网式扫荡,地毯式轰炸,过细过全,企图一网打尽,这种做法即不科学,显然也不适应现在复习的需要。

反思:因为近年来历史测试涉及面广,注重主干。因此,我们不能没有必要记住教材的全部知识,而是应把着眼点放在突出重点内容,主干知识上,这些重点与主干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反映历史学科,主体知识的内容,第二是可以与其它学科进行迁移渗透的内容;第三是反映事实,重大社会问题的内容,把握好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既能减轻了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误区3:题海无边回头是岸。题海战术是当前许多人使用的最多的战术,什么大考,什么小考,什么模底,什么模拟等等,名目繁多,此外,每个学生还拥有几套课外资料,学生每天埋在题海里,根本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反思,更谈不上培养思维能力。这种题海无边。训练无度的做法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降低了复习的效度,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反思:我们不反对适当的做题训练,但是练要有数,量要有度,不能以练习代替复习。同时,所做题目一定要准确、典型,不能见题就做。事实上,往年中招的试题或试题类型是我们平时训练的最好的例题。认真研究以往的中招试题,从中得到启发,比多做多少题都有益处。再其次,也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我在初三历史课复习教学过程中,采取三步教学法:第一步全面复习,依据学生学过的中国史时间长,多数已经忘掉的问题,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细仔的讲述,在讲述过程中,想法把沟道内,草丛中的知识,放在一个平面,让学生站在阳台上,观看操场上的东西,做到一目了然。

在讲中国历史时,首先是学生知道“三多”。

1、古代史是朝代多,从夏、商……明、清,让学生清楚记忆各个朝代所在年代(把各个朝代按顺序排列清楚)。

2、近代前期是不平等条约多。自《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一步加深。(把不平等条约的见容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列出来)。

3、近代后期和现代会议多,自中共“一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几次重要转折性会议,我国一步一步走向强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重大会议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列出来)其次是把一些有联系的问题纵、横向列开,以便学生记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讲到某一知识点,就将与它有关的逐一列出来。

比如纵向的:

一: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权利法案》

1789年,巴黎人民起议,攻占巴士底狱。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1989年,东欧开始突变。

二、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3年第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1925年五卅运动,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等。

比如横向的:

一、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俄国的1861年革命。美国的林肯当选为总统,南北战争开始。

二、1898年,戊戌变法,义各团在山东竖起扶清来洋的大旗,英国强迫租借“新界”等。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雅尔塔会议召开,德国无条件投降,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等。

比如与综合有关的: 物理方面有:

(1)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2)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造性地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物理体系。(3)(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4)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相对论 化学方面有:

(1)(英)道尔顿创立的近代原子学说(2)(俄)门捷列夫制定的化学元素周期表。(3)(中)候德榜的候低制碱法(4)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

第三步,在复习检查过程中,针对学生人数多的特点,实施愉快学习,轻松学习的检查方法。

在以前常用,老师在讲台上,学生到讲台上接受检查,结果每节课只能检查15-20名学生,这节课是15-20名,下节课还是15-20名……,直至最后也还是检查了班内的15-20名学生,其它的就没有接受检查的机会。针对这一问题,我用的方法是:在经过某两次考核之后,在班级前15名以内的免检,并且把班内的其它学生分配到前15名同学的名下,让他们代替老师检查(每人只有4、5名同学的检查任务),这样的检查又具体,效果又高,同时对那些优等生来讲,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巩固的更牢固。

另外,在任务的布置方面,照顾中下等学生,一节的任务,让多数同学在20-25分钟内完成,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始终保持那种良好的学习兴趣。

总之,由于通过精心策划,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力发挥,使多数学生取得使人满意的成绩。

第三步,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点出一些重要知识点,让学生进一步加强记忆(略)

5.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五

有些很简单的问题,基础的问题,刚学过去,又复习了一遍,很多同学仍然似是而非,甚至一问三不知。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反复强调,其主要内容就三点,很多同学还是记不牢固。

2、能力提高很慢

复习阶段,除了基础的知识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能力。如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历史人物的分析能力等。很多学生能力提高很慢,还不能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

6.历史复习反思 篇六

一、梳理单元,提炼要点

到了期末,时间非常紧张,在历史复习时可以对每一个单元的要点进行提炼,从而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如复习一、二、三单元时,可抓住四大要点:(1)列强侵华的主要战争;(2)被迫签订的条约(3)各个条约对中国的影响(4)面对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那些抗争。这些要点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如:填空选择简答等。只要记住这些知识以及内在的联系,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按照这样的方法把各个单元的要点逐一梳理,再按历史分期,题型进行分类,全部要点就可以得到浓缩。

二、横向联系,以点开花

即在复习到某一个问题时,联系到同类其他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复习近平代化探索时,可由洋务运动,联系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且指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复习到中国共产党的几次重大会议时,可由一大联系到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复习到农民起义时,就可以联系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面对侵略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样就把一个一个的点连成了一条线。这种复习方法,能够做到历史知识的系统掌握。

三、点线结合,构建体系

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复习时必须抓住范围之内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历史基本知识有点,也有线和面的问题,如何用线串起点,再用线编成面呢?比如:中国近代史的三条主要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1840年6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点。1895年4月,中国在甲午战败后,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又是一个点。1901年9月清政府又签订了《辛丑条约》,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又是一个点。把这些点串起来组成一部屈辱史的一条线。把林则徐、左宗棠、义和团运动等串起来组成抗争史的一条线。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串起来组成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一条线,三条线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这个面。

四、连线列表,提升能力

有些历史知识可以通过连线的方法复习,特别是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用这种方法来复习,显得简单又明了。如复习三大战役时就可以列表格(表格项目有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意义)复习,这样复习一目了然,某些事件和其影响(意义),某个人物与他的著作、发明,还有一些中国历史之最等知识点都可以用,既复习了历史知识点,又培养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五、有效记忆,事半功倍

历史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背不记是学不好的,但记忆也是有决窍的,同学们可以试一试,每天用睡觉前3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诵一个单元的内容,带着记忆睡觉,早晨起来再回忆一下,看看效果怎样。同时记忆是个反复的过程,每天在记忆新知识点之前一定要再复习一下昨天的旧知识,这样才能确保效果。

初二历史复习方法技巧归纳

第一步:”史实“——知识整合

历史复习的第一步,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归纳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要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复习时,要快速阅读,迅速翻检,准确勾勒历史线索,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

联系与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这一步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本章的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联系,能力迁移。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就跨越两章内容,涉及两个阶段十件大事。

第三步:”史论“——史论结合。

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感受历史。

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学习和复习,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史感“更多的是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产生新的经验教训、启发,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7.高考历史复习思路探析 篇七

一、制定计划,合理用时

由于夏季高考的提前,且学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在当前“五严”的背景下,有限的时间内全部记住、掌握课本内容,难度的确很大。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高效的复习?首先,在复习时必须要制定一份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根据目前教材的编写特点,建议新课讲完以后,紧接着就进行单元复习与通史复习,可以将以前所谓的一、二轮复习合在一起进行,对照《考试说明》,打牢基础,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所谓热点专题的复习;第二,在复习中要适当进行训练、分析讲解。再精彩的讲解都代替不了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巩固所学知识;第三,复习计划一旦制定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与完成。

二、夯实基础,抓住主干

无论高考如何改革,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基本能力的考查依然是重头戏。以2009年高考江苏卷为例,就选择题看,考查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有分封制、三省六部制、儒家思想、太平天国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人民公社、新中国外交、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罗斯福新政、经济全球化等均是基础知识。

由于历史教材要记的内容实在太多,要在短期内记住决不是件容易事。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还要善于抓住一些基础知识中的重点内容即主干知识。这些知识才是考查的重点。如必修一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必修二中的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等,必修三中的儒家思想、西方人文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科技成就等等。复习中夯实基础知识又重点突出,做到心中有数,多而不乱。这就是高考历史复习最有效也是最实用的方法。

三、注重比较,加强联系

能力立意,重点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向。如今高考单独考查某个知识点的题目很少,而比较型的题目却越来越多。例如2009年江苏卷直接考查比较的题目就有第2题、3题、5题、6题、8题、10题、15题、16题、25题等,分值高达34分之多,其他间接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的题目则更多。通过比较会理解更深,掌握更牢。

在复习中要尽可能的弄清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理解把握。通过比较不仅能有助于我们学好历史,同时可以提高我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由于历史知识纵横交错,人类的进程史不可断然分割,联系的方法是学习历史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我们都应考虑。如鸦片战争前夕国内情况如何,国际情况又怎样;19世纪50、60年代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其它国家情况又如何;同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相比较又有哪些异同;同是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又有哪些异同等等。在复习世界史时要注意与中国史联系比较,在复习中国史时要学会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分析、解释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这样才能完整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总之,通过这样的纵向联系,横向比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那么沉睡的历史必然会“立体”起来,“鲜活”起来,这样的历史复习也必然会生动、有效。

四、关注时事,灵活运用

历史应该关注现实。高考从不回避时事和社会热点,每年的试卷中都有所体现。例如2009年江苏卷的第8题“中日关系”、第10题“江苏地方史”、第12题“中美关系”以及第22题的“婚姻观念演变”问题等关注热点,贴近现实。也许热点问题不多,但在试卷中依然有所反映与体现。这无疑给我们的考前复习提供了方向指导与有效信息。在复习时要及时关注时事热点,了解有关社会大事。要学会用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来解释有关时事热点,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命题的导向所在。

8.历史复习反思 篇八

第一轮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和记忆,理清线索。教师应根据中考的命题范围,逐章节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帮助学生弥补以往所学知识的漏洞,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地阅读教材。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会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先读目录。后读单元题目、课题、每课的小标题,了解历史线索,快速查找知识,迅速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最后抓住中心词。同时要注意教材中的细节,如课文中的小字、注解、阅读卡、文献资料,这些材料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历史过程非常重要。二是学会构建知识体系。中考历史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所以学生要能重组教材,纵横串联归纳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如可以将中国现代史分为“新中国的成立及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含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三部分。

第二轮通过专题复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提炼关联知识点的能力。在学习基础知识后,教师可进行专题复习,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全面把握教材,使点、线的知识以网络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简明的知识框架结构。如将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分为这几个专题: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共的发展历程、三农问题、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和平崛起和外交政策。

近年来,中考较多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设计试题,在这一轮复习中要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问题链接起来,引导学生关注过去一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第三轮要以“综合练习”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缺和答题技巧的训练。历史开卷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与材料分析题。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阐述能力与辨证思维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最佳的角度思考,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材料分析题多为“提供材料,设置情境,考能力”的形式,要做好材料题,应加强平时的训练。一是应运用教材里所引用的材料,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史料和所学知识的联系。二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复习加大信息量,给学生补充一些原始史料,让学生做到见多识广。三是,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用典型试题进行练习,如近年的中考题,让学生熟悉题型。四是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如仔细审题,审出题眼,抓住材料部分和问题的关键句,关键句一般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如果材料是漫画,关键词一般是漫画的标题或漫画中的文字说明;如果材料是表格,关键数据一般与标题相关。答题时,语言和格式要规范化,观点、评价的表述要准确,做到史论结合,把握要点,简明扼要。只有掌握了方法,在解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

上一篇:惊险的九龙溪漂流初中作文600字下一篇:十周年宣传册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