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点

2024-08-21

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点(共9篇)

1.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点 篇一

五四爱国运动

学习本课作为教师需要依据学情,按一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一,给学生讲明白本课的地位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可以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阶段。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在本册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主要讲述了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五四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从此,中国革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条件。二,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性质及历史意义等有关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2,通过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

有效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判断其性质,得出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

1,本课要重点突出“五四精神”,增进学生对“五四精神”的理解,激发和调

动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组织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进行课堂讨论,明确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精神源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

2,在学习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时,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必

然性,正确理解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

3,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将开展一次“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的主题班

会。

4,

2.“五四”是简单的爱国运动吗 篇二

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这样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另一位学生领袖罗家伦也在“五四”一周年时总结道:“当‘五四运动’最激烈的时候,大家都在叫‘爱国’、‘卖国’的声浪,我就以为我们‘五四运动’的真精神并不在此。”他将五四精神概括为“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和“民众自决的精神”。被毛泽东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竟然也有相似的看法,认为五四运动虽是爱国救国运动,但与以前的爱国运动不同,有其独特的精神,乃“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当事人竟然都不以“五四”是爱国运动为然,难道是当局者迷,后见者明?

世界主义是那个时代的新潮流

“五四”不是简单的爱国运动,其背后有更宏大理想支撑着的爱国信念,这就是当时最流行的世界主义。清末民初是民族主义狂飙的时代,除了国家主义之外,最流行的是工商救国,二者合起来便是杨度所提倡的富民强国的“金铁主义”。然而,欧战的爆发与惨烈,让中国知识分子从物质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个梦幻中惊醒。欧战之后,梁启超游历欧洲,发现过去的富庶之地,如今一片废墟,他感慨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

在列强竞争的险恶环境中,中国自不能不讲国家主义,但国家主义却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有可能病变为帝国主义,也会伤害自身。然而,在欧战刚刚结束、列强虎视眈眈的1910年代,抛弃国家主义专讲世界主义是否显得过于浪漫天真?在世界主义大潮汹涌而来的五四时期,有不少知识分子提出这样的疑惑。梁启超承认:“我们须知世界大同为期尚早,国家一时断不能消灭”,他试图将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结合起来,建设一种“世界主义的国家”。这种新的国家主义与以往的民族国家至上的爱国主义不同:“我们的爱国,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个人,一面不能知有国家不知有世界。我们是要托庇在这国家底下,将国内各个人的天赋能力尽量发挥,向世界人类全体文明大大的有所贡献。”

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是一种坚守个人本位、寻求人类文明进步的爱国主义。个人与人类是最真实的,国家作为中介物,作为列国竞争时期必要的手段和工具,只有在促进个性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目标下才有其自身的意义。傅斯年明确地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仅仅是一国的人,则是世界的市民。在现代的时代论来,世界的团结,还要以民族为单位。”正是五四运动前夕对欧战的反思所产生的“世界主义的国家”观念,使得一场抗议西方强权的爱国运动,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立场,具有了普世性的正义价值和理想目标。

在五四时期,世界主义压倒国家主义,被认为是“新世纪”中的“新潮流”。这并非梁启超、陈独秀、傅斯年等个别人的理念,而是当时普遍的思想现象。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北京大学一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学生创办《国民杂志》,蔡元培校长大表支持,不仅予以经费援助,并且亲自为之作序。他肯定学生的爱国热忱,但又提醒说,比较起国家,有更高的世界主义标准:“所谓国民者,亦同时为全世界人类之一分子,苟倡绝对的国家主义,而置人道主义于不顾,则虽以德意之强而终不免于失败,况其他乎?愿《国民杂志》勿提倡利己的国家主义。”蔡元培的忠告影响了一代年青人,五四时期的北大学生胸怀是宽广的,他们将人类的利益视为比国家利益更高的价值。1920年初创刊的《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在《发刊词》上明确宣布:“中国是世界的单位……所以应该明白宣布‘凡有利于一国而不利于世界者不为’。”五四时期的青年人就是这样不以一国一域为沟壑,而以世界主义的胸怀、以全人类的视野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投身救国运动和社会文化的改造。

当作为个人与世界的中介物的国家淡化之后,“五四”的个人主义与世界主义便发生了直接的沟通。以提倡“人的文学”而出名的周作人说:“这文学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却不是种族的、国家的、乡土的及家族的。”他将人类与个人之间所有的中介物,从民族、国家到乡土、家族,通通视为虚幻的偶像,唯一真实的只有个人与人类。五四时期所特有的“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是:个人无法独善其身,自证其人生意义,个人(“小我”)只有在人类(“大我”)之中才能得以完善,实现自我之价值。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不是“什么都行”的后现代主义,个性的背后有对人性的普遍理解,有天下大同的全球价值,即所谓“大同小异”的理想世界:“小我”不妨自由发展,却共享同一个世界、同一份价值和同一个“大我”。

那么,五四时期的世界主义究竟意味着什么?欧战结束之后,中国知识界、舆论界一片欢欣鼓舞,最流行的一句话便是“公理战胜了强权”——五四时期的世界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在其背后有公认的全球价值,那就是公理。公理作为一种代替了传统天理的近代世界观,在晚清民族主义狂潮的背景下,被更多地解释为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竞争进化论。到了五四时期,公理被重新赋予了与启蒙思想接轨的价值内涵。什么是公理?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一言而蔽之:“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再是物质的实力或国力的强盛,而是文明的程度,是否建立了自由、平等的文化与制度。新文化运动所传播的这一启蒙价值观,深刻地根植到爱国学生的内心深处。当5月4日北京学生走上街头,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争取的不是狭隘的国家权益,而是普遍的公理,他们不仅为民族的利益外抗强权,同时也是为普世性的全球价值而抗争。

当抗议巴黎和会列强的爱国运动声浪日益高涨之际,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我们究竟应不应当爱国》,延续5年前《爱国心与自觉心》的思路,提醒国人爱国不是盲目的、无条件的,要以理性作为感情冲动的基础。他说:“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这种“理性爱国主义”背后所坚守的理性,正是以平等和自由为价值尺度的公理。

爱国狂飙始于五四时代的结束

“五四”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浪漫年代,知识分子们虽然屡经挫折但坚守公理,坚守那个时代的灵魂:世界大同的理想。他们相信一个“新纪元”、“新时代”、“新潮流”到来了。五四时期所追求的各种价值:自由、平等、民主、正义——条条道路通罗马,万条溪流奔大海,最后都归向了世界大同的最高理想境界。

當20世纪的中国深受革命乌托邦戕害,到世纪之末反思和批判乌托邦成为思想界主流的时候,我们虽然承认革命乌托邦的现代起源来自五四的各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但不得不厘清:后来变质为冷酷残暴的革命乌托邦,与五四时期的世界主义乌托邦,全然不可同日而语。世界主义乌托邦一反强权政治的铁血规则,超越了国家主义的狭隘目标,内含不同种族、国家与人民所共同追求的全球价值。具有世界主义浪漫情怀的五四知识分子,他们的胸怀何其博大,不以一国一族的利益为沟壑,他们追求的是“世界主义的国家”,是以全球价值为依归的民族崛起。

不过,“五四”这种以世界主义为情怀的爱国主义犹如昙花一现,到1922年以后,世界主义乌托邦逐步幻灭,民族主义重新抬头。曾经占主流的“世界主义的国家”观念不再有市场,代之以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为号召的反抗型民族主义思潮。曾经一度低沉的孙中山借助第三国际的支持和国共合作的新局面,重新掌握了民族主义的话语主导权,他强烈批评五四时期流行一时的世界主义,将之等同于古代中国的天下主义,说清之所以征服中国,乃是明代的读书人接受了这套世界主义理想,暗示世界主义行之于今日会亡国灭种。孙中山所提倡的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种族认同和国族文化色彩,与其倡导的民权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着断裂和游离。不过这种诉诸种族与国粹的民族主义恰恰迎合了国内日益高涨的政治运动的需求,一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需要共同的敌人,也需要共同的立场,反抗型民族主义为整合各阶层的政治热忱提供了公共的意识形态。而1925年五卅惨案的发生,为国民大革命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3.《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篇三

说课课题:《五四爱国运动》

课题选自:人教板《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历史上册》

邓志娟

本内容的教学设计遵循“问题——发现”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准备用1课时完成。准备从五个方面来阐述:1. 教材简析1.1本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五四爱国运动是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采用“问题——发现”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和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目标分析2.1知识目标: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巴黎和会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2能力目标:(1)通过五四爱国运动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原有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同以前的反帝反封运动相比有哪些不同,提高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加深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3情感目标:(1)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2)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3.过程分析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及资料→分析理解→得出结论→练习巩固3.1新课导入:故事导入3.2请班级的团支部书记上台谈谈自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3.3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

问题2:五四运动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依据是什么,结果怎样?

问题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问题4: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在哪里?4.教法分析4、教法分析针对高一学生对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和意义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运用浅化机制和问题——发现教学法原理,采取“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及材料——分析理解——得出结论”的方法,由浅入深地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史料,“论从史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其历史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 依据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情节性等特点,依据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述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时主要通过采取学生介绍、运用图片和材料等教学手段,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激发思维,将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培养学科能力。

5.板书设计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3、第二阶段:6月初开始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4、结果

4.《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篇四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五四爱国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单元主题下,它发挥了动员广泛的群众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促进先进的中国人从以西方为师到以俄为师、中国革命依靠的主要力量发生变化,进而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重大转型,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本课在本专题中具有重要地位。

2、课标要求及解读: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五四运动过程的描述,培养学生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五四运动爆发背景讨论、分析,培养学生更准确地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到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性;通过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师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资料、运用资料,探究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PPT材料辅助,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史论结合的历史观。通过感悟“五四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理性思考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策略:

(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背景)、五四精神。

突破策略:利用相关史料和影视片段,带领学生感悟、探究、分析,加深印象。

(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突破策略:贯穿于全课的学习之中,通过教师补充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想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初步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且在初中的学习中,对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结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本人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小组讨论回答得分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本人还将采用倒叙法,打破教材结构,把五四运动背景放到五四运动经过、结果之后并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讲授。对五四运动经过和结果的讲授,本人将采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融于其中。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充满激情,自始至终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2、、学法指导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

(1)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及相关史料,播放影视片段,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史料、视频资料中,捕捉并提取处理有效信息,运用史料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的能力。

(2)问题探究法: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以探究、自主、合作的精神开展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适时指导,及时反馈和总结。

(3)情景设置法:五四运动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学生难以想象。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共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本单元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面对内忧外患,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中山先生领导的以西方为师的辛亥革命等历次抗争,到后来最终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并以俄为师的重大转变,在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件,推动了中国革命的重大变化呢?我们一起看这段动画„„

师:“这段动画描述的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段历史„„”

生(呼应):五四运动。

师:“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说说你所了解的五四运动。”

(二)讲授新课:

1、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略讲)

学生依靠自己已有的初中知识,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描述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口号、阶段、结果。

提出问题:(1)为什么在1919年的中国会爆发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2)这样一场由学生游行到最后全国各阶层民众广泛参加的大规模的“三罢”斗争,难道仅仅是因为中国外交的失败?近代历史上,外交失败太多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怎么就没有引发全国范围的各阶层民众广泛参与的运动?是哪些因素酝酿了这场运动?

2、五四运动的背景:

通过这样的设问,引导学生跳出初中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起五四运动这样的简单认识,使他们学会把五四运动放在20世纪初的时代大背景下,联系的看问题,进而深刻认识到五四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我的问题也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发他们思考时代大背景。也许有同学会马上想到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等初中学过的内容。

这个时候我通过几则材料,为学生展示那个时代的主要情况。

材料一:二十一条的内容,和信号山、蝎子政策两副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一战期间至战后日本逐步扩大在华利益,意图独霸中国,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野心,进而充分认识到民族危机的深重。

材料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史料,让学生认识到那时一个混战频繁的年代,各派军阀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扩充地盘,各自为政,虽有北洋军阀政府的存在,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加上卖国条约的签订,政府的统治激起了民众的不满。

材料三:陈独秀、李大钊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在《新青年》等杂志中,他们热情宣扬民主与科学,他们鼓舞青年人独立思考、解放思想、追求民主真理科学。让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让青年人、知识分子的头脑中产生了思想的大碰撞。北京大学就是当时思想最进步的地方,青年学生都为这进步的思想而激动、执着,为中华民族何去何从而深刻思索。

一战结束后中国人积极的参与与民主国家的外交,抱着极大的期望去参加巴黎和会,希望民主国家的和会上,能够得到民主国家的支持,“公理战胜强权”!结果,即使我们的外交官的言辞有多么精彩、恳切、事实论证多么充分,列强依然出卖了中国!中国人民的情感被西方愚弄了,伤害了。

材料四: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史料,让中国人民看到了革命的新方向,“以俄为师”。

此外,材料五:两副数据图,说明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通过这五则材料,让学生认识到20世纪初,中国军阀混战、矛盾重生、危机深重、民众不满;思想解放、北大前沿;强权战胜公理的怒火激化了矛盾,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爆发了这场由学生引领的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我希望通过前面的问题设置去刺激学生思索,再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的情感一次次碰撞,进而认识五四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这时,我们再欣赏《建党大业》中的一个节选片段,大概11分钟的时间。

3、五四精神的感悟

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到在政府软弱妥协的情况下,学生却能挺身而出,不惧列强、不怕军警,敢于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生)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师补充)对,这是五四乐章永恒飘扬的主旋律。不仅如此,五四运动后,广大学生深入群众,广泛宣传民主、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五四运动还播洒着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民主、科学、用于解放的精神。

4、作用分析

在一群学生娃的感召下,各阶层民众力量凝聚在一起,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发展。中华民族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NO!由此中国革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五四运动让中国人民开始由以西方为师到以俄为师,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革命推出了新的革命力量,运动后进步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为此后中共的诞生奠定基础,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转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升华

不朽的五四精神鼓舞着一代代青年人为建立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结合我们成成中学的校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成中当年的许多老师就是参加过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成中从创建之初,骨子里就流淌着五四的精神,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国难当头时,成成师生毅然举校从戎,转战晋西北,血沃大青山,这是我们的骄傲。

同学们,那么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五四精神?刻苦学习、心系祖国,求知求是、热爱科学,理性思考、解放思想,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最后老师把温总理在今年五四前夕对青年人的寄语转送给我们每位同学,希望大家做“有理想、善学习、讲道德、要自立、勇奋斗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奋发有为的青年,那就没有未来;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诚实、正直、果断、善良和勇敢的品格,那么它将无法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也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年的命运就是中华民族的命运,青年的未来就是国

家的未来。”

6、课堂达标检测:

精选几道选择题,以检测本课的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

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3.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

4.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经过、结果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思想解放运动

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四、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六、教学反思:

我认为我的亮点在于:

1、避免初中知识的简单重复,略讲过程,重点在背景、作用、五四精神的感悟;

2、背景的分析不是搞材料堆砌,罗列信息,而是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联系的看问题,再通过材料,层次递进,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更激烈的碰撞,全面深刻感悟那个时代的特征;

3、通过时代背景的分析,让学生感悟国家危亡时刻,学生们身上迸发的历史使命感、爱国、牺牲精神,追求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4、通过背景、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五四在近代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让学生真正感悟五四精神比较难。

5.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篇五

长清中学:郝 宪 君

2007-10-1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汇报,下面我的汇报开始,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单元属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西方列强一次次的侵略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另一条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的抗争与探索。五四爱国运动是在列强侵华造成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爆发的,又是19世纪初中国人民的一次救亡图存的抗争与探索,是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所以,学习五四运动既可以与之前的抗争、探索进行对比,又为学习第五单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铺垫,在整个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过程及意义等基本内容。②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历史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原因、进程和意义,通过多媒体辅助,影音资料的穿插,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全面、直观感受历史、认知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五四青年所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

(1)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相关内容,学生初中时已有所涉及,因此,在此主要是对五四运动的意义作一个全面系统地认识。

(2)难点:理解五四精神和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学生对五四精神的实质不能从更根本上把握,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概念认识不清,很难全面理解五四精神和五四运动新特点。也就不能把握五四运动所代表的方向。

二、教法设计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要求和高中学生对于历史事物已具备一定的的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比较能力和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依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和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本课教学中采取情景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说有: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

(1)情景法——用图片、影像及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并快速进入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探究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有启发性、针对性、活泼性和层次性的问题,特别是重难点部分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

在主要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教学的同时配合使用读书指导法、比较法等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2、在教学手段上:

采用图示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这样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特点、学生认知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三步式学习法: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再配合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整体认知方法去把握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影响。在此过程中落实三动:动手将重要知识点在教材上标出或标记,动脑思考教师所提出的进行合作学习的探究问题和课后巩固练习,动口讨论本课的难点问题及对探究问题进行规范化表述训练。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提出两个探究问题:①你知道青年节是那一天吗?

②为使么要把这一天作为青年节呢?

(以上两个问题既能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快的切中本课教学主题)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我对教材作了一定的处理,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内容划定两大板块,重温“五四”和畅谈“五四”。在重温板块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旨在完成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在畅谈板块中主要要求学生体会和理解: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以达到本课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重温“五四”

重温五四的基本史实包括五四运动的爆发、经过、意义。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爆发时,我以影片为引导。(播放影片)

该影片主要讲述: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均遭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反对。消息传回国内后,引起了以青年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在观看影片时提出两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②五四运动在何时何地爆发?是谁最先发起了这场运动?

(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从中引出讨论: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引导学生体会“弱国无外交”的道理,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经过时,同样以影片为引导。(播放影片)

该影片主要讲述:五四运动爆发后,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在运动的后期,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提出四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思考。

(多媒体展示)

①五四运动爆发后,学生有哪些爱国行动?

②面对学生的爱国运动,当时的北洋政府有何举动?

③随着学生运动的高涨,各社会阶层纷纷响应,都是有哪些阶级响应了学生运动,斗争的高潮和特点是什么?

④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新”在哪里?(在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新”的阶级——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为后面讲述五四运动的意义作铺垫。)

在讲述五四运动的结果时,则以图片为引导

(多媒体展示)《曹、陆、章免职令》《拒签和约的报道》

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同时归纳“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创设两个情景模拟:

(多媒体展示)图片《五四运动中人们高呼口号》

情景模拟一: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你会高呼什么口号?

(多媒体展示)图片《“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在街头演讲》

情景模拟

二、假如你是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学生,你和同学到天安门前集会,你会发表什么演讲来动员你的同学和民众惩罚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设计这两个情景模拟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呼喊口号、模拟演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增强其参与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以此引出讨论。

(多媒体展示)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五四运动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运动?它有何历史意义?并得出结论。

在此,我将简单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在学生总结出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之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伟大开端后,紧跟问题探究: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并引导学生从领导阶级、革命方向等方面与辛亥革命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在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后,接下来是畅谈“五四精神”)

(2)畅谈“五四”

“五四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活动:(多媒体展示)《勿忘国耻》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

探究提问: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在学习“八荣八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在此,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八荣八耻”,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青少年更是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达到情感教育的升华。

(在结束了新课讲授后我将采取学生填空法进行课堂小结)

3、课堂小结

我给学生提供知识大纲,由学生逐一补充完成。(多媒体展示)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开始

经过:

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6月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阶级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罢免三个卖国贼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历史意义: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课堂活动:

为了巩固知识、升华情感,我设计了两个课堂活动:

(多媒体展示)

(1)巩固知识:

①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D)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②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作用的是(C)

A、青年学生B、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D、农民阶级无私

③五四运动中,学生要求惩办的三个亲日派卖国贼分别是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

④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⑤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两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和两个问答题,这五道题有一定的层次性,由简到难,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样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2)升华情感:

学唱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播放歌曲)

(多媒体展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词。

本活动既能缓解学生在新课学习中的紧张,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唱团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要求奋进的学习生活态度,体会五四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在歌声中结束教学。

五、最后对本课设计作几点扼要说明:

本课设计的整体思路:通过设疑引思,情景导入,启发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以致用。

特色: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重点,强化难点。

6.五四爱国运动系列活动方案 篇六

青春与五四同行,青年与时代共进。在第xx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纪念“五四”运动xx周年,展现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唤醒全校学生的“五四”思想,弘扬 “五四”精神,激励全体同学奋发学习、不断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我们特举办此次征文比赛。

二、征文主题

紧紧围绕“五四”精神,主题鲜明,立意新颖,思想积极上进,能够反映当代青年的良好风貌和勇担使命、实现青春、努力奋斗的良好心态。

1、纪念五四运动系列。回顾“五四运动”光辉历程,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思考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

2、高处立志,低处修身。结合自身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具体感受及时代的特点,谈“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3、我的青春格言。挥舞青春之笔,燃点五四之光。思考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感悟当代大学生的五四精神。

4、实践科学发展。作为五四精神的“科学”的解读,科学发展观的解读 ,科学发展在生活中的具体化。

三、组织机构

主办方:艺术系团总支

协办方:艺术系新闻网络部

四、征文对象

艺术系全体学生

五、征文要求

1、作品以“五四”运动xx周年为背景,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作品要求有较强的思想内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密切联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

3、作品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小说除外),字数在1000字左右。

4、来稿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及详细的联系方式。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

5、截稿时间:5月15日

六、评比方式

本次征文活动将本着“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参赛作品经系部文秘教研组认真审阅评出优秀作品。

7.纪念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征文 篇七

征文

商务英语学院

1002班

韩丽颖

2012年5月10日

纪念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征文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珠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当人生的列车驰骋于青春的轨道之间时,我们应放飞梦想,追求希望。

翻开历史的史册,每一页光辉的史迹无不透视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古有屈原、伍子胥为了祖国的安危悲痛欲绝,毅然以死殉国;王昭君、文成公主为了祖国的安定,远嫁他乡,和异族人生活在一起;张衡、祖冲之刻苦学习,矢志不渝、坚忍不拔、孜孜不倦地开拓进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业绩„„

九十年前那场轰轰烈烈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中,成群热血青年面对破碎的山河痛彻肝胆,对卖国行径义愤填膺,终于化作北京赵家楼冲天火光,燃烧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从此,一批批优秀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下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

五四运动是由中国青年发起的一场伟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救亡与启蒙并举的革命行动。我们纪念的五四运动不是一个狭义上的五四,而是五四前后与之紧密相联的一系列进步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相结合的一个交汇点。在“五四运动”精神的感染下,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光辉业绩。

在长征时期,无数热血青年报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翻雪山,走草地。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中华儿女住窑洞,吃粗饭,把荒芜的南泥湾建成“陕北的好江南”。董存瑞舍生炸碉堡,黄继光以死堵枪眼„„

九十年前的历史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一部分力量。可以说,五四既是学生爱国政治运动,又是以启蒙为目标以批判旧传统为特色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青年运动的发展就始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人民的事业取得的全部成就也始终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英勇奋斗分不开。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一道前进。

建党九十周年,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的了解。了解到共产党是从原先

那么几个人到如今如此庞大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然而共青团员的力量也是庞大的。九十年前那场轰轰烈烈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中,成群热血青年面对破碎的山河痛彻肝胆,对卖国行径义愤填膺,终于化作北京赵家楼冲天火光,燃烧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从此,一批批优秀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

五四运动点燃的革命火炬已经传到当代青年手中,五四先驱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将通过当代青年继往开来。我们更加要勤奋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彻底告别了积贫积弱的历史,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进。纪念“五四”运动,就应该有“五四”青年那样的长远目光和理想,为不断追求科学、追求民主的“五四”精神赋予新的内涵,更好地服务祖国。唯有这样,“五四”精神才会永不衰竭。和平年代里的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雷锋的精神鼓舞着几辈人,教育了几代人。雷锋的名字与点点滴滴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连在一起,雷锋成了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词,雷锋成了为人民服务最闪光的符号。他圆圆的笑脸同五星红旗下的晴朗连在一起,他二十二岁的年龄同中国共产党永恒的青春连在一起。

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就是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是要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开拓视野;就是要勤奋学习,善于创造,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学习经济科技法律历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实践;就是要锻炼品品质,努力做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就是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懈怠创业精神,都不涣散奋斗意志,创造无愧于前辈、无愧于后辈的业绩。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需要青年去奋斗。各级党组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重大意义,关心和支持青年工作,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把广大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各级团组织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做好团的工作,加强团的建设,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们深信,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国青年一定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满腔热血,为祖国和人民建立新的更大的功绩,谱写更加响亮的青春之歌。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要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真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的思想,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力量。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继承和发展五四传统精神,让“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八个大字在21世纪闪闪发光,让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谱写更加壮丽的一页。

商务英语学院

1002班

韩丽颖

8.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篇八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和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意义。

2.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3.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和图片演示各地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2.引导同学们收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教学难点

五四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教具

课前播放视频:爆发五四爱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利用图片展示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画面。

(二)教学过程

1.以五四青年和党的生日为切入点,导入新课。设计“五四青年节的来历”、“中国共产党今年成立多少周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原因。

2.“五四爱国运动”一节需重点讲述: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参加者、斗争口号及领导者);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斗争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4)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播放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历史表象,建立历史概念。

(1)阅读导言和第一段小字,设问:这些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何联系?

(说明这些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见问题探究)

(2)阅读正文和第二段小字,设问:五四爱国运动中的爱国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答案见课文相应内容)

(3)播放“还我青岛”和“五四”传单影印资料,设问:

①你知道青岛问题的由来吗?②从当时爱国学生打出这一旗号,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具有为收回青岛主权而不怕牺牲、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③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节需重点讲述:(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2)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和会议的主要议程);(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展示《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设问:①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于哪些地方?②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了哪些地方的党员?(上述国外和国内的党员)

展示参加会议的三位代表人物肖像图

设问:①这三个人是哪些地方的代表?有何共同点?②完成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见问题探究)

展示“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图片

设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见课文小字)以上三则材料间有何内在联系?“示意图”是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三则材料均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关。

4.在完成上述内容的教学之后,可创设新的学习情境,进行知识巩固。

(1)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间有何联系?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揭示历史事物间的联系,构建宏观知识结构。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干部基础;所以,五四爱国运动属于中共诞生的原因之一)。

(2)如果你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列席者,你如何向社会报道中共一大情况;如果出一期庆祝建党八十一周年的黑板报,请你写一篇介绍中共诞生的短文(口头或书面),并说出你这样写的理由。(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

(3)如何向同学解释“五四精神”“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的含义?

三、学法指导

1.本课可以问题入手,通过再造历史场景、创设新情境、充分运用图表等历史材料等途径,引导学生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2.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图片史料的方法、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等,已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建议在教学相应环节中,设计如“观察图片史料分为几步”等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步骤,以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学习方法。

四、问题探究

(一)动脑筋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二)练习

9.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点 篇九

今年,注定不寻常。5月4日,我们迎来“五四运动”100周年;10月1日,我们还将迎来伟大祖国的70华诞!近14亿中国人民的隆重节日啊,这是多么盛大的狂欢!可是,有些伤痛,却深埋在心中,成为难以言说的痛,因为———

曾经的她,无尽沧桑

一百多年前,乌云笼罩下的她成了帝国主义者倾销鸦片的场所、土地瓜分的赌场,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了深深的血痕。为了祖**亲的尊严,无数的英雄儿女求索奋斗,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直到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耻辱和不幸成为过去,她迎来了新的辉煌。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骄傲。自此———

现在的她,满身荣光

这些年来,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硕果累累,教育日新月异,体育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她的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顶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又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春天的故事”到“神十”载人飞船的升空;从“东亚病夫”到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一切无不展示着我们中国人的勤劳、坚强、智慧和勇敢。我也有理由相信———

未来的她,屹立前端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她即将70周岁了,我们的五四青年节,也迎来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20,我们激情四射,我们踌躇满志,我们信心满满。祖国山河壮,青年志气强,因为有千千万万充满创新、充满斗志的青年们,我们的祖国,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屹立于世界之林,再现大国之雄姿,再圆伟大中国梦!

而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小学生,深深明白,少年强则中国强。有一天,我会成长为一名青年,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祖**亲!我坚信,今日,我因祖国而骄傲,未来,祖国将因我而更富强!

【国旗下讲话范文】

人生有梦,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梦想的陪伴。梦想殊,指引我们一往无前的方向;梦想是桥,搭建起通往幸福的道路;梦想是船,满载着我们的希望驶向幸福的彼岸。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的时期莫过于此。青年之于社会,犹如鲜活细胞之在生命。

当代青年,相比过去,拥有更优渥的物质条件、更便捷的信息通道、更宽广的成长舞台。因此,我们更应以奋斗的姿态去迎接人生道路上的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国家的梦想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我一直认为,每个有志青年的梦,都应该和国家的梦想紧密联系着。

然而,就在我的身边,却不乏这样的同学,他们虽和我一样正值青春年华,却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极不负责任。甚至有同学说:“如果不是父母和老师盯得紧,我真不想上学。”他们为什么对学习没有兴趣呢?有的是因为家境殷实,父母可以为他们的将来铺路,他们没有自我奋斗的动力;有的是因为思想过于“成熟”,认为不好好读书,今后照样也能找到工作,无需努力。他们的思想实在过于肤浅,难道人活着,不是为了最大化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果所有年轻人都是这样得过且过,我铭家的未来将会怎样?

这些同龄人,之所以对学习毫无兴趣,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真正的动力。而多数同学为自己而学的想法,固然算得上一种动力,但势必不会持久,力量也不可能强大。只有爱国情怀,才是伴青年成人成才的长远动力。

古往今来,有许多为民熟知的人,为报国富国而努力,最终成为国家栋梁。顾炎武自幼勤学,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最终成为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铿然心声感动一代代国人;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便立下宏伟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出少年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爱国,以此激励自己奋发求学,最终成就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更竖家的富强。他们成了后来者的榜样,一批批有志青年奋发图强,提升自我文化修养,钻研前沿科学理论,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这,才有了我中华日渐强大的模样!

爱国情激励着青春梦,青春梦也支持着中国梦,让中国走向文明富强。

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一员,我会积极地将个人梦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这个和平时代,有良好的条件助我成长,而这个时代的和平美好正源自于历代爱国青年的奋斗。想要国家继续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在历代先驱打下的基础上,付出自己的努力。青年强则中国强,国家的未来掌握在新一代的手上,时代需要我们。

在这种动力的支持下,我从未对学习感到厌倦,始终保持着认真努力的态度。这不仅仅是为自己的美好未来,更是为祖国的辉煌明天。祖国的未来是青年的,我有义务为此付出,全身心投入到人民的事业中去。爱国情怀,是心中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时刻激励着我自我奋斗,提醒着我勇担使命。

心向祖国,青年将在历代先驱的引导下、永恒动力的支持下,走向自己的目标,回报家庭的期许,倾力民族的复兴,实现国家的梦想。

当代青年,将以年轻的肩膀担起报国的责任与使命,与人民一起走向一个全新的光荣时代!青春梦与中国梦将互相激励,互相支持着迎接更加绚烂的未来!

【国旗下讲话范文】

1919年5月4日,一场青春的革命轰轰烈烈地爆发了。回首历史,这场革命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更传递着一种伟大的精神———五四精神。它无时无刻不提醒着青年们,应当关注国家命运,怀着对振兴中华的赤胆与忠心,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如今的中国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时刻,它就像一条流淌着的河,迎着无数的挑战和**向大海奔去。中国要早日实现伟大复兴,尤其需要年轻有为的热血青年把翘首观望变为积极进取,用无所畏惧的勇气去开拓、去创新。

虽然我们的生活中有人安于现状,愿意守着毫无起色的日子,一辈子平平庸庸,但是总有一些年轻人,他们怀着雄心壮志投入中国的伟大建设中。他们努力施展远大抱负,牢牢抓住机遇,尽情书写美好的梦想。他们以自己不寻常的行动,实践着人生诺言。

秦玥飞,一位从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怀着改变中国农村的渴望,来到湖南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本可以置身中国贫困农村之外的高知,却把理想定位在用先进理念改变农村落后的状态。他立足农村实际,心系农民群众,动员社会资源,募集各项资金,帮助硬化道路、安装路灯、改善农田灌溉设施、引进信息化教学设备、改扩建敬老院、提供校车安全保障……他让全中国人民记住了青年奋斗的姿态。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中说的: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季节。

胡玮炜,摩拜单车创始者。她用短短两年时间让摩拜单车用户实现从0到2亿的突变,这是一个奇迹。

这样的青年举不胜举。北京体育大学级残奥冠军班谭玉娇是残疾人举重世界纪录保持者,她用奋斗的青春弥补了身体的残缺;首都师范大学陈巍文先后奔赴云南芒市和拉萨支教,让边远地区的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百度主任研发架构师马艳君从起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品覆盖全球超过5亿用户,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他们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一旦迈出第一步就勇敢地迈出第二步、第三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直面现实,直面艰难曲折、酸甜苦辣,让平凡的人生亮起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因为这些可歌可泣的青年,正在焕发生机,幸福正高挂在黎明的枝头,让人如此激动。

【国旗下讲话范文】

前不久,四川凉山发生了森林火灾,参与救灾的30位消防员被滚滚山火淹没。其中,最小的王佛军20岁都没到……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无比沉痛,同时不禁自问:是什么让他们连死都不怕?

开学初,我跟着爸爸采访了一位解放军叔叔———衢州军分区副司令陈鹏飞伯伯。他年轻的时候干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6月,百年难得一遇的洪水围困了九江市。九江决堤了,在这危急时刻,他和战友为了保护九江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波涛汹涌的江水中,满是泥沙的洪水朝他们涌去,战友不幸牺牲了,他奋力截住了江中的大船,最终堵上了那个死亡之眼……是什么让他们连死都不怕?

爸爸告诉我,像他们这样英勇爱国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很多:为了解放全中国的革命先驱、为了让国家更强大的科学家们、为了让祖国安定繁荣的子弟兵们……而这一切的力量,源于1前的“五四运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我想到了这两年来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我对爸爸说:“爸爸,我知道了,以前叔叔阿姨们为了追求心中的信仰可以舍弃生命。在今天,也有许多这样品行高尚的人。比如:全国开展‘扫黑除恶’的警察叔叔们,他们为了扫除黑恶势力,舍小家,为大家。我们衢州开展的‘创文’活动中的红马甲志愿者们,他们为了让城市更整洁有序,日夜辛劳。经过他们的努力,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离美丽大花园目标越来越近了!”

说到这里,我不禁心潮澎湃: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追求自由与平等。前辈们为了让我们生活在更和谐的社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理应接过这面大旗,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旗下讲话范文】

五月春风微暖,拂过江淮大地,唤醒萌芽初生的欣喜;拂过青年的心间,勾起历久弥新的回忆。

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曾经炮火硝烟弥漫,在中国的土地上划下一道道痛彻心扉的伤痕。拨开烟雾,我们看到,那些为国捐躯、为民请命的身影依然屹立不屈,那饱含着家国情怀的热血依然澎湃不息!

在那个风雨飘零,山河破碎的五月里,中国青年振臂高呼,发出了救亡图存的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如今,五四运动已过百年,其中孕育的五四精神已经深深刻印在我们民族的精神谱系中,成为滋养一代代青年成长成才的不竭源泉。我们何其幸运,能够在祖国宽广而温暖的怀抱中茁壮成长,我们深知,有祖国撑腰,我们就是一群逐梦筑梦的孩子。饮水思源,我们要时刻铭记并终生践行报效祖国的宏志。

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成才与否,无关行业和出身,只关乎那爱国的赤诚、理想的高洁和奋斗的热血。而我们,就是一群坚守在纪检监察岗位上的“护林员”,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听从时代召唤,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保驾护航。

走廊里行色匆匆、步履不停的是我们,与时间赛跑,想要更及时地把材料报送领导审阅;

寒冬里额头沁汗、湿透背心的是我们,用行动说话,想要再多跑几个地方、做更多的外围调查;

深夜里挑灯伏案、久不能寐的是我们,和自己“过招”,想要把文字打磨得更加完美;

……

越是身处其中,越能深刻感受到,我们处在一股磅礴的洪流中,每一个人那每一份看似微小实则重要的工作,都聚流成河,奔涌向前,成为推动新时代安徽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

如今的街头巷尾,不乏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热议。每当看到身边的老百姓为反腐倡廉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稳步推进而拍掌叫好时,我们总是发自内心地充满自豪。是的!这是最朴实的勋章,更是最高的褒奖。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作为一名青年人,我们要秉承“五四”之魂,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勇于担当作为,持之以恒为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篇:影像护士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六月的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