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案(精选9篇)
1.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篇一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一、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98%的学生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80%的学生能够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20%的学生心中有一定的分类标准,但这些标准有的并不科学、并不合理。
二、从性格特点上看。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究,喜欢动手参与,愿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三、从思维水平上看。四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开始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不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科书第59至60页)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理解三角形的概念;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高,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能正确地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一条高;体会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3、经历三角形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实验操作等学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高。教学难点:
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能正确地画出一条高。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学具纸。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形,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从这些图片中,你能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看图思考,点人回答。
2.师:同学们好厉害!能够从这么多图形中准确的找到三角形,那这些三角形都藏在哪里呢?同学们能指出来吗? 学生自由发言
看来你们对三角形并不陌生,今天我们来更深层次的认识一下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构建概念
1.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探索三角形的定义
(1)请大家在学具纸上画一个整洁、规范、大小适中的三角形。(屏示要求,生动手画,教师板画三角形后巡视)
(2)教师观察学生画完后,在黑板上演示画,先画一条线段,然后让学生接着画,要让学生明确画出的是一条线段,学生会发现这两个线段端点相连,(教师板书端点相连,),最后再让一个学生画最后一条线段,从而得到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这样的画法叫围成。(3)师:刚刚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合作画好了一个三角形,那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学生回答: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教师并板书
(4)师:现在啊,老师先请大家帮个忙,判断老师邀请来的图形朋友是不是三角形好吗?(屏幕出示图形)
全班交流,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为什么?(用定义判断)
2.介绍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和字母表示法。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们的三角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生观察)跟你的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2)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说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屏示,学生齐说)
(3)师: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这个三角形就有边AB,边AC,边BC,让学生给自己画的三角形标上字母,起个名字。
三、动手操作、学习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出示课件)你能区分出哪个是长颈鹿的家,哪个是山羊的家?请说明理由。
预设: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因为长颈鹿长的高。
师:你说的房子的高是指哪部分?
师:从图上来看,房子的高其实就是三角形的高。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那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呢,这点啊老师想让同学们自己学习,请大家把书翻到60面,找到高的定义。
师生共同小结: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这是三角形ABC的一个顶点,你能找到和它相对的边吗?伸手指出来,这条边和这个顶点互相对应,我们说这条边是这个顶点的对边。(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对边)
3.学画三角形的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请同学们想一想,画高要用什么工具?(三角板)
示范画:①如果我想过顶点A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顶点A),你能找到它的对边吗?(生指后板画)②(指板书)过这个点向这条边画垂线,三角板应该怎么摆?(指名摆并说明摆法)
教师总结:要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这条底边对齐,另一条直角边过这个顶点。③注意高要画成虚线,还要记得画上垂直符号。
(1)学生在练习纸上画三角形的高。指名学生板演,并讲解画高的方法。(2)全班集体评价,总结三角形高的画法及注意事项。总结画法:老师把高的画法总结成了四句话,一起来看。一找:找准顶点和底边;二摆:直边对齐底和点;三画:画高务必用虚线;四记:直角符号要牢记。
(3)刚刚我们画好了三角形的一条高,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吗?你还能画出其他的高吗,请同学们想一想,画一画。
练习画高:请你用这种方法画出学具纸上三角形的高(学生练习画高,教师巡视指导)画好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生互相说,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大部分学生自己画的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在黑板展示直角三角形或者钝角三角形,然后提问这样的三角形的高怎么画呢?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PPT出示两个题目,一个考察三角形的定义,另一个考察高和底的对应性。最后大家一起欣赏生活中三角形的美
五、总结评价,回顾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深层次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请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做自我评价。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篇二
课堂实录:
师:在这幅篮球架图片上, 你能找出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
(多名学生表述。)
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生1:公路边上“慢”的警示标志是三角形的。
生2:自行车车架。
生3:三角板。 (教师出示三角板)
生4:红领巾也是三角形的。
生5: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生6:有些篱笆的形状……
(学生举例后, 教师投影展示房屋屋顶、自行车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衣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引导学生画三角形。
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画的三角形。 (说说怎样画三角形。)
师:刚才大家画的这些图形都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叫做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每一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两条边相交的点是三角形的顶点;两条边相交形成的角是三角形的角。请同学们想一想,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 几个顶点, 几个角? (先和同桌说一说, 再分别把它们标在三角形上。指名一同学在黑板上标出。)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 说说你对三角形的认识。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 三个顶点, 三个角。
生2: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
……
[评析:课始,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篮球架图片入手, 通过观察, 找到已认识的几种平面图形, 引入三角形的认识;进而借助三角形表象,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找三角形, 再画三角形;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后, 再脱离生活原型,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边、角、顶点。如此教学, 主动建构三角形概念就水到渠成。]
师:请大家将课前准备的饮料管任意剪成三段, 猜一猜: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动手剪、围, 教师指导。)
师:刚才老师看到, 有的同学剪成三段后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有的同学却做不到, 可见不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选定没有围成三角形的三根饮料管让学生继续围一围、比一比。学生始终围不成。)
师 (展示后) :这样的三根饮料管的确围不成三角形, 是什么原因呢?谁来解释一下?
生1:其中一根饮料管太长了, 另外两根饮料管又太短了, 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由此, 你想到了什么?
生2:两根饮料管的长度和要比第三根长才能围成三角形。
生3:最短的两边相加必须大于另外的一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生4:两根饮料管的和等于第三根的长, 也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整理学生的猜想后, 板书:1.其中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2.其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刚才的猜测对不对呢?请同桌合作, 再将另外两根饮料管剪开, 分别验证刚才的猜测。 (学生合作操作, 教师指导, 然后汇报交流。)
生1:我们组把一根吸管先对折剪开, 再将其中一段对折剪开, 这两根短的长度和等于长的那根, 可怎么也围不成一个三角形。
生2:我们组的结论和他们组的一样。
生3:我们组这样想, 要使得任意两根相加都要比第三根长, 剪下的一根就不能等于全长的一半, 所以先剪下1/4, 再把剩下的3/4对折剪开, 就能围成三角形, 因为它的任何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学生边说边展示作品。)
师:是不是对于每个三角形都要具备“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条件, 才能围成三角形呢?请大家动手测量刚才画的那个三角形, 看看它的任意两边之和是不是大于第三边? (学生再次动手测量、比较, 然后汇报交流。)
生1:我画的三角形, 第一条边长2.6厘米, 第二条边长3.9厘米, 第三条边长4.5厘米。第一条边长加上第二条边长, 大于第三条边长;第二条边长加上第三条边长, 大于第一条边长;第一条边长加上第三条边长, 大于第二条边长, 所以围成了三角形。
生2:我画的也是每两条边的和都大于另外的一条边。
师:通过刚才的猜测、验证, 你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生1:三角形每两条边相加的和都大于第三边。
生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评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重要特征, 是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 它既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先让学生剪饮料管围三角形, 有的学生能围成三角形, 有的学生不能围成三角形, 由此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提出三角形三边有何关系, 明确探究的方向。接着, 让学生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进行验证。最后确认“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征。整个探究活动, 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发现问题、猜想验证、自主反思、揭示规律”的过程, 有效调动了学生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的积极性, 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判断下面的一组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并说明理由。
生1:2厘米加上3厘米正好等于第二段5厘米, 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如果是2厘米加上5厘米等于7厘米, 大于第三段3厘米;5厘米加上3厘米等于8厘米, 大于第一段2厘米,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能围成三角形吗?
生1:必须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只要有一组不具备这个条件, 就围不成三角形。
生2:题中2厘米加上3厘米等于第二段5厘米, 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再分析下面一组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并说明理由。
生1:3厘米加上4厘米大于5厘米, 3厘米加上5厘米大于4厘米, 4厘米加上5厘米大于3厘米, 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生2:这组线段中任意两段的和都大于第三段, 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师:将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平均分成三段, 用这三段铁丝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1:18厘米平均分成三段后, 每段6厘米, 任何两段加起来都比第三段长, 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生2:18厘米平均分成三段后, 拼起来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所以它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一根4厘米的小棒和一根长5厘米的小棒, 再配上一根几厘米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分别说出:配上3、6、5、2、8厘米长的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配10厘米长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可以配无数根满足条件的小棒围成三角形。)
师:观察下图, 说说小明上学有几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看图, 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1:从图上看, 小明上学有三条路可走, 因为中间的路是直的, 所以走这条路最近。
生2:因为外边两条路是由两条线段组成, 两条线段的和都要比中间一条线段长一些, 所以走中间一条路最近。
生3:可以把这幅路线图看成两个三角形, 上面一个三角形两边加起来的和比中间一条边长;下面一个三角形两边加起来的和也比中间一条边长, 所以走中间这条路要近一些。
[评析:教师设计了4道练习题, 题与题之间既相对独立, 又紧密联系, 紧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教学重点, 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 起到了巩固新知, 深化数学概念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 今天我们顺利完成了“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课后想一想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什么想和老师、同学交流。
3.《三角形的认识》执教三步曲 篇三
辅助篇
时间要追溯到三年前,我准备上一节《三角形的认识》公开课。那时计算机辅助教学正热,每逢公开课总要在多媒体教室体验一把,哪怕用电脑出示几道习题,那感觉也比黑板加粉笔强得多。于是,请电教老师制作了教学辅助课件,就上场了:借助电脑动态演示三角形的生成,让学生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至于“三角形的分类”,学生先动手操作,试着把教师提供的三角形按角分类,然后通过实物投影展现不同的分类方法。巩固练习则由电脑代替小黑板,逐个出示练习题,全班学生指名作答。一切按部就班,完全按照预先的设计流水线般顺利进行直至下课。以当时的评价标准来看,这节课上得还算成功。可我总觉得有些遗憾。且不说别的,单准备工作来看,也是相当惊人的:教师每教一个班,就得准备250个左右不同的三角形纸片(学生以两人小组为单位,每组7~8个三角形),如果由学生准备,他们准备的三角形往往是锐角三角形,缺乏典型性。在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时,学生要带着自己的三角形纸片在投影仪上把8个三角形重新分,不仅费时,而且由于三角形较小,其他学生难以看清,并且几种分法不能同时保存,不利于比较。
无粉笔篇
初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去年暑假。有幸赴北京参加教育部课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讨会,聆听了多位国内外专家的专题报告,信息技术的热浪扑面而来,头脑着实风暴了一番。我怦然心动,涌动着参与的激情,开始了我的“整合之路”。还是选择《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因为运用信息技术能使我上次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只需在电脑中设置7~8个可拖动的三角形,就能把我从烦琐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
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了在计算机房执教的第一次: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试着把三角形分类,只需用鼠标轻点三角形,就可拖动三角形进行分类,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清晰地呈现于屏幕,一目了然。随后,利用屏幕广播等功能进行全班交流,把学生不同的想法一一呈现于大屏幕,最终达成共识: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等三类。至于“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等概念的界定,因屏幕上放不下,机房中又无黑板,板书的事就由电脑代劳了——真正实现了“无粉笔教学”!
随即进入巩固练习阶段——“智力大冲浪”,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逐级闯关,人机互动,由电脑来评判答案的正确与否。在判断“下列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大部分学生居然依次点击每个答案,逐个由电脑来判断,电脑提示“错了,再试一次”,就重新选择答案,直到电脑提示“你真棒!”才进入下一题,而对题目本身不加任何思考。这种智能化的人机对话所隐藏的弱点一下子暴露无遗。这可是我始料不及的呀!听课老师普遍反映:“形式新颖,但学生概念不明。”我恍然大悟,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不到位引起的!
整合篇
我的伙伴们给了很多建议:“不妨把课件搬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时由教师演示,教学活动可能容易控制些。”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了反对:“不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充其量只是教师在演示,而在机房,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自己来探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啊!只是必要的板书不能忽视,让学生结合板书来加深理解!”旁观者清,同伴们清醒的认识为我明确了下一步的方向。第二次在机房执教,揭示“锐角三角形”等概念之后,我把定义贴了出来,接着抓住关键词理解:“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或者钝角三角形,而锐角三角形为什么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行呢?”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建立各类三角形的清晰表象。判断时,在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下,学生自主地进入“智力大冲浪”,人机互动,充分体验到了成功感。听课教师普遍反映效果较好。两者比较,课件未作改动,只是加了点板书,多提了两个问题,效果截然不同!看来,在教学中如何把信息技术用到关键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大有文章可做!
参加课题研究将近一年,回顾曾经走过的“整合之路”的点点滴滴,我不禁自问:到底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上述三个片段能否称之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三个案例?
信息技术应成为教学强有力的支持工具
信息技术是学科教学的工具,这种“工具性”的定位决定了信息技术就应该像铅笔、纸一样变得了无痕迹,我们不会特别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存在,就像在学习中我们不会特别意识到铅笔、纸的存在一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我们研究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就要致力于教学方式的改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参与、主动探究。
案例一的教学,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也较为常见。我们不能否认,信息技术在创设情景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不能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的改变,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演示工具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其实只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第一层次——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
案例三,教师尝试着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强有力的支持工具:为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提供了广泛的网络资源;为成果的展现提供技术支持,学生能利用PowerPoint制成演示文稿进行交流;尊重个别差异的交互式课件,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主体发展……有人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这过程中,信息技术强大的工具性功能日趋凸显,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得力臂膀。
不是用了信息技术就是整合
在追求信息技术发挥巨大优势的同时,我们应避免这样的理解:“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整合”,摒弃“课堂搬家”、“黑板搬家”、“书本搬家”之类的现象。透视案例二,虽然使用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可是教师较多地考虑每一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过多地关注信息技术应用的步步展现,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教与学分离,只是一节信息技术“表演课”。
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
信息技术不可能全部再现真实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不是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活动方式。应该避免“全盘电脑化”,“用人机割裂人际”,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观察、实验、调查、访谈等多种“动口”、“动脑”、“动手”活动方式相结合,与黑板、粉笔、模型、挂图等传统的教学工具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案例三中,教师没有全盘电化,让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借助神奇的网络,学生自由地驰骋于三角形的海洋,欣赏生活中精彩的三角形之后,就激发学生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的?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适时提供可拼装的小棒,同桌合作自由拼成三角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实验、去探究,获得了不同的体验,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的发现水到渠成了。
4.《三角形、圆的认识》教案 篇四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在编排认识三角形和圆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对“面在体上”有了一定的体验,学生在以前的生活、学习中也经常接触三角形、圆形的物品,因此,教材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没有再按照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编排,而是先设计了将简单平面图形进行分类的教学活动,在分类的活动过程中认识三角形和圆。接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品的面是三角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圆的。最后,教材通过观察球、圆柱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球的切面、圆柱的上下面的特点。
学生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知识部分。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三角形和圆又是一种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从直观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教学时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图,采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讨论,探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利用课件演示。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辨认三角形、圆,初步了解圆柱、球的一些特征。过程与方法:经历把图形分类、观察、想象等直观认识三角形、圆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圆与球、圆柱的关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认识三角形和圆,知道它们是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
理解“面在体上”的含义,能从物体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方法
交流研讨、实践探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橡皮泥、球形模具、圆柱体模具、剪刀。
●教学过程
一、1.导入
出示课件,你想用什么样的分类标准来分呢? 2.给图形分类
按照已经学过和未学过的平面图形先把图形分为两类(给图形标上号)。(1)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2)未学过的平面图形 再将未学过的平面图形分类。有直直的边 有圆圆的边
像那些有直直的边的平面图形是三角形,像那些有圆圆的边的平面图形是圆。3.观察图形,感知三角形和圆的特点
(1)三角形:平平的面,有三条直直的边。如△。(2)圆:平平的面,弯弯的边。如:○。4.结合生活实例感知三角形和圆的特点
分别写出生活中你见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三角形和圆。生活中的三角形 生活中的圆
二、圆、球和圆柱的联系 1.导入
想一想,如果把球切成两半,它的切面是什么形状? 2.触摸感受球面,猜想球的切面的形状
(1)用手摸一摸,然后在下面的括号了写上“√”或“×”。球是平平的。()
(2)猜想:把球切成两半,它的切面的形状可能是()。3.验证并感受球的切面是圆
用橡皮泥捏成一个球,切开验证一下。4.观察感受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圆
用橡皮泥和模具完成一个圆柱。验证你的猜想。你的结论是:圆柱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5.实验验证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什么样的
(1)将圆柱的上面在纸上画出来,用剪刀剪下来。(2)将圆柱的下面在纸上画出来,用剪刀剪下来。(3)看看两个圆是否重合。结论:圆柱的上面和下面大小一样。6.归纳总结
球的切面以及圆柱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圆柱的上面和下面是完全相同的。板书设计
三角形、圆的认识
5.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80—8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三角形的特征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证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准备: 教学道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会展中心,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成为我们城市新的标志性建筑。你在建筑框架上、吊车上发现三角形了吗?请你描出几个三角形。
2.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
4.导入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请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呢?
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学生操作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习题: 1﹑填空。
①三角形是由()条边、()个顶点、()个角组成的。②三角形具有()性。
2、判断。
①有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有三条高三个底()
③自行车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
6.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六
1.托班科学教案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以及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3.通过印、描、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认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
养成教育训练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准备:一些图形纸制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二、通过活动,认识图形。
1.起名字。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
2.新朋友的家―面从体来。
课件演示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移下来的过程。
学生拿物体,摸一摸,大家找找看,互相说说:你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3.给新朋友照相―描图形。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面从体来”。
4.介绍新朋友―托班美术教案平面图形的特征。
师当妈妈,学生试着向师介绍新朋友。
三、找朋友。
生找一找教室里面的图形,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
四、动手画一画,练一练。
1.师示范描一描的方法,学生学着画出四种新图形。
2.完成课本37页练习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做了小小设计师,只要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著名的设计师。老师相信经你们之手,一定会把我们的祖国设计的更加美丽、壮观!
课后反思:
7.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篇七
【片段一】“搭牢”与“围成”的纠结
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很快判断出 (1) (4) (6) 是三角形, (2) (3) 不是三角形, (5) 有些人认为是, 有些人认为不是。教师在反馈过程中进行了这样的提问:
师:为什么 (2) (3) (5) 不是?
生:其中的一条线是弯的。 (重点:三条线段)
生:没有搭牢。
师:没有搭牢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将线延长形成三角形) 那这样呢?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情况叫作“围成”。 (重点:围成)
师:那 (5) 号图呢?
生:出头了, 是直线……
师:你的意思是这三条线段的端点要相连, 是这样吗? (课件出示:变成首尾相连的三角形) (重点:首尾相连)
从中可以发现, 学生其实对三角形已有初步的认识, 知道三角形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只是没法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学生的“搭牢”“出头了”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描述, 这也正是思维展开的起点。对于第 (5) 个图形, 还是有不少学生认为它是一个三角形, 因为从图形的表象来看, 确实有个三角形出现, 这也是学生的“纠结”之处。学生可能会想:这个图形明明已经“搭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此时如果可以深挖一下, 让学生来对比已确定的三角形, 比如 (5) 和 (6) , 让他们想想到底怎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同时可以让他们思考下如何让 (5) 变成三角形。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容易回答, 而且对首尾相连的概念更加深入。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就围成了三角形, 教师心中必须非常清楚这一点, 才能适时地引导和反问学生。将学生的“纠结”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资源。
【片段二】“5, 9, 14”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纠结
在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后, 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给出四根小棒:长度分别为5cm、9cm、6cm、14cm, 要求任选三根摆一摆, 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并且记录在表格内。
表格内是学生填写的四种情况, 前三种情况学生通过学具操作都能很直观地进行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而对于第四种情况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则很“纠结”。
师:观察这三根小棒, 你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 如果用这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 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它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不能。
师:你觉得还是不能?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能。
师:能。现在有两种意见了。我们请他们都上来。先请能的那个试试, 看看他的想法和你的一样吗?……来, 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谁来帮帮他?他想说什么?你们觉得是能还是不能?
生:不能。9和5的长和这根蓝色的小棒的长度一样, 要是把这两根小棒分开来的话, 这两个长度就不一样了。
师:你们听懂了吗?你再大声地说给大家听, 好吗?他讲得可好了。他说的是什么啊?
生:黄色小棒和绿色小棒的长度, 与蓝色小棒的长度一样。
师:谁听懂了?他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聪明的孩子都在思考呢。他观察到了这些小棒的……
生:长度。
师:是吧?这是一个关键, 你来补充。
生:长度一样, 要是两根小棒加起来跟最长的那根小棒长度是一样的话, 就不能连接成功。
师:为什么就不能连接成功?你看, 果真是一样的, 一根是5cm, 一根是9cm。
生:因为这样竖起来, 中间会有1厘米的差距 (如图1) 。
师:有多少?
生:1厘米。
师:1厘米在哪儿呢?
生:就是这样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时候, 这个竖起来的时候, 会有差距的。
师:哦, 如果你把它拱起来的话, 这里会有差距, 搭不牢了, 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你觉得能还是不能?
生:不能。
师:确定?
生:确定。
师:确定, 他确定了, 现在你们大家觉得能还是……
生:不能。
师:是不能, 好, 你们请回。这两位同学非常棒, 在能和不能之间, 咱们通过不断的实验说明了这个情况。让我们再通过课件展示来了解这个过程。当9厘米和5厘米的这两条小棒连在一起的时候, 它组成的这条线段正好长……
当学生发现两根短棒无论怎么摆都“碰不牢”, 还会有“1厘米”的差距时, 其实学生已经在思考三角形的连接方式, 必须首尾相连。而围成三角形的本质不就是三条边连接时能形成夹角, 如果没有夹角就“围不成”了。
在巡视时, 笔者发现, 学生能搭成三角形的往往是如图1的情况。乍一眼看, 像是围成三角形了, 而教师的引导偏偏说不能围成, 此时这些同学心中就很矛盾, 明明能围成, 为什么说不行呢。“纠结”的产生正是对问题深入思考的开始, 从操作来看确实是围住了, 但是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操作是否准确、小棒的粗细是否影响操作、6个端点的连接方式是否符合三角形的定义。有了这些思考, 教师就有了方向, 可以排解学生的“纠结”, 借助实物直观和数据说理, 再加上课件操作, 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和理解为什么5cm、9cm、14cm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最后在学生脑子中构建起如图2的直观模型。学生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思考三角形的定义, 同时也深刻理解了怎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定义也就呼之欲出了。学生的“纠结”是教学资源的有效挖掘点, 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提高解题技能。
【片段三】“最短”与“任意”的纠结
通过操作, 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最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可是书本上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从这点上来说学生是很笃定了, 反倒让教师纠结一番。该如何让学生理解“最短”和“任意”呢?
生:我觉得是最短两边大于第三边。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能不能用黑板上的数据说明一下?
板书:
师:果然三角形的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打开书本第82页, 最下面一段话请同学来念念, 和刚才同学们的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任意是什么意思? (生说)
师:这组数据说一下 (5、6、9) 。
师:确实, 只要能围成三角形, 那这三条边中随便两边之和都会大于第三边。
师:那这组数据呢? (板书:5、6、14)
生:在这组数据中, 其中有一组数据小于第三边, 所以它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那为什么我们在判断时, 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就可以了? (生说)
师:所以, 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为了快速判断, 所以我们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
顺着两者看似矛盾的表述,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用枚举法的形式举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以5+6>9和5+6<14为例。
引导学生观察两组数据, 从 (1) 能围成三角形中发现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从 (2) 不能围成的三角形中发现不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 两最短边之和就小于第三边, 所以只要有一组不大于第三边, 就无法围成三角形。再让学生结合以上的发现说说“任意”和“最短”之间的关系, 此时学生的理解就比较通顺了, 最后也能用语言表达出“主要看较短两边之和就可以了”, 这不正是教师所需要的结果吗?在之前学生和教师的“纠结”中找到了连接点, 并沟通了两者的联系。
【反思】
那如何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纠结”问题, 并将此转化为课堂的生成资源呢?
一、善于倾听, 发现问题
要准确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 发现和挖掘学生有价值的“纠结”资源, 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有系统的理解, 对上课内容有深入的思考。只有了解了教材体系, 知道教学内容的知识起点和知识延伸, 才能确定好教学目标, 才能在上课时有意识地“倾听”。就像三角形的认识, 教师首先要知道三角形概念的本质是什么, 它是线段与线段的连接方式, 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对教材有了本质的理解, 在设计教学时也就有了方向, 面对学生的“纠结”也能顺势引导, 让学生真正内化理解知识, 呈现扎实精彩的课堂。
二、及时追问, 处理问题
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对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了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一些“自说语”转化为“数学语言”, 如三角形的认识中学生的“搭牢”“碰不了”“较短”“中间有空隙”……都可以感觉出学生是在有准备地学习, 教师应该抓住这些真实的教学资源, 及时追问, 适时引导, 将其转换成数学语言, 将“纠结”的问题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资源, 使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学生的操作经验和组织经验, 都是在每一次的数学思维碰撞中不断提升的, 积累这些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经常小结, 提升方法
教师对“纠结”问题的处理是课堂应变能力的体现, 这样的应变经验需要积累。有了对教材的整体理解把握, 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了解掌握, 教师自身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水平。教师在善于发现学生的“纠结”的同时, 也要适时灵活地引导挖掘, 这是需要教师具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的。课堂灵活的应变处理能力是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不断累积的, 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看看课外书, 多听听优秀教师的公开课, 多练练自己的语言应变技巧, 这样才能上出更加精彩的课, 学生和教师会同步收获成功。
8.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篇八
[摘 要]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准、明确的提问语言,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思考;简练流畅的过渡语言可以顺利完成承上启下的转换,让课堂自然、无痕;恰到好处的提示语言,可以拨开重重的迷惑,引发深度思考;得体到位的评价语言,可以营造美好的氛围,激起心灵的震撼。
[关键词] 教学语言;简约;不失丰富
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离不开运用教学语言这一有力的工具,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下面笔者结合《认识三角形》两次试上的案例谈一下如何优化教学语言。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
1.师导入并揭示课题
师:关于三角形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今天我们进一步走进三角形王国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
2.找三角形
师:你能在图中找到三角形吗?
生:(指图)这里有三角形。还有这里……
师:看来很多地方都有三角形。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呢?
生:三角尺、自行车、糖三角……
師:看来生活中有很多三角形。
(学生说的不是很准确,教师没有进行纠正和正确示范)
3.画三角形
师:刚才我们一起寻找了生活中的三角形,接下来,三角形小博士请同学们来画一个三角形。先想一想,然后把它画在这张练习纸上。
学生画三角形。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
师:老师收集了几幅作品,同时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三角形。这些图都不一样,为什么它们都叫做三角形?
(举手的学生很少)
生:每个三角形中的角都是锐角。
师:都是锐角?(举起另一个同学画的),这个同学画的就不是锐角。
生: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师: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能直接看出来吗?
生:不能。
师:这个是后面的知识,限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讨论了。以后我们专门有一节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在学生的发言超出教师预设时,教师没有较好地应对,而是生硬地将学生拉回“轨道”)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生: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师:你说的是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的定义呢?什么叫三角形?
生答不出。
师:(板书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定义的呈现显得很突兀)
师:三角形各部分都叫什么名称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75页,自学课本。
板书: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师: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三条线段应该有6个端点,为什么现在三条线段只有三个顶点?
师:三角形的顶点和边也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例如与蓝色的点相对的边是蓝边。(板书:相对)
师:与红色的点相对的边呢?与黄色的边相对的是哪个点呢?
小结:每个顶点,都有它相对的边;每条边也都有它相对的顶点。
4.教学“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画了一个三角形,接下来,三角形小博士还想请同学们画三角形,不过这回有更高的要求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怎么理解“任选3个点”?任意3个点都能画成一个三角形吗?看来我们要试一试才知道了?
(学生画图)
师:交流一下,你选择了哪3个点画出了一个三角形?
师:有没有谁选BCD,这3个点能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这个问题过于直白,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小结: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围成三角形的3条线段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反思:整节课感觉不是很顺畅,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研组研讨时,老师们认为问题出在教学语言上。比如:提问语言指向不够明确,学生不知如何回答;缺乏必要的过渡语言,教学环节的转换比较生硬;回应语言冗长、平淡、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有多处表述不够严谨。结合老师们的建议,笔者重新设计了过渡语,进行了第二次试上。
案例二:
1.师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
(不少学生露出期待的目光)
师:大家先来看一张图片。
(幻灯片播放图片)
师:在这张图中隐藏着一种我们学过的图形,你发现了吗?
生:(很多人举手)三角形。
师:谁上来指一指?
生指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呢?
生:三角尺上有三角形,自行车上有三角形……
师:?菖?菖的面是三角形的,?菖?菖的形状可以看做三角形。
(有意识纠正,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师:很多地方都有三角形,看来同学们对三角形是很熟悉的。
小结: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板书:认识三角形)
2.研究三角形特点
师:为了更好地研究三角形,我们先来画一个三角形,会画吗?画在练习纸上。
师:你们画好了吗?
生:好了。
现在把你画的三角形像老师一样举起来,给后面的同学看。
师:你们画的三角形大小和形状是一样的吗?
生:不是。
师:这些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将问题分解之后,学生能理解教师意图,轻松回答问题,课堂教学氛围较好)
小结:我们一起从边、角、顶点三个方面,找出了三角形的共同特点(边说边板书:边、角、顶点)。这也是我们研究图形特点的基本方法。
师:把你刚才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指给同桌看。
3.分层揭示概念
出示:■
师:有三位同学画三角形时画成了这样,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反馈,指名说。)
师:第二个为什么不是三角形?
生:我们观察到,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线段。
(板书:三条线段)
师:第三个是三条线段,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你们说的意思叫首尾相接。
(板书:首尾相接要围起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正、反例判断,深化认识
出示:■
教學“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画了一个三角形,接下来,有更高的要求。请看:
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画三角形。都能画成一个三角形吗?
(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师:看来我们要试一试才知道了,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选择了哪3个点作为顶点画出了一个三角形?
师:我发现有3个点,你们都没有选……
(生短暂疑惑,然后表现出有新发现的兴奋)
师:以这3个点作为顶点,为什么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呢?
生:他们在同一条直线上。
小结: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做顶点不能画出三角形。(课件出示)
反思:第二次试上,效果明显好于第一次,每一次提问都能得到学生热烈的回应,教学环节的转换更加顺畅,概念的揭示水到渠成。
二、案例评析
(一)教学语言的具体要求
1.课堂教学语言力求准确严谨
教学语言的准确严谨是指正确引用科学术语来表达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杜绝含糊不清的概念和模棱两可的表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用语准确,用词严谨。只有达到了这个要求,才能在学生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判断,才能分清是非、对错。这就要求教师对所讲的问题掌握得准确,理解得清楚,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在讲课时表现出课堂语言表述的准确严谨。反之,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废话连篇,语无伦次,说不清道不白,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案例一中,让学生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学生说到糖三角,自行车等物体时表述不够准确,笔者没有加以纠正并进行正确示范。案例二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菖?菖的面是三角形的,?菖?菖的形状可以看做三角形”,比较规范严谨。
2.课堂教学语言力求简练明白
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
所谓简练,即语言简洁清楚,干净利落,恰到好处。简练干净的语言使人神清气爽,听得明白;冗长啰嗦的语言,让人抓不住要害,越听越糊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让学生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
(二)教学语言的优化原则
1.导语设计要情趣盎然
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教学语言。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用思想逻辑说话,还要用生动的形象和激越的感情说话,精心设计情趣盎然的导语。在案例一中,笔者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关于三角形的已有经验,“关于三角形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今天我们进一步走进三角形王国来研究三角形”,这句话很长,但是作用有限,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案例二中改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哪个老朋友?什么样子的?
2.提问设计要指向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是一种引导,能够带领学生走向文本;是一种点拨,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一种语言示范,教师现身说法告诉学生应怎样质疑发问。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到怎样提问。案例一中,为了使学生关注三角形的共同特征,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收集了几幅作品,同时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三角形。这些图都不一样,为什么它们都叫做三角形?”由于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没有达到目的,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在案例二中,分解成了两个非常明确的小问题。学生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边、角、顶点等三角形的共同特点上。
教学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能贴近儿童的数学学习,促进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品质。不仅要形象生动,更要简洁精确,“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9.小班教案《认识三角形》 篇九
1、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
2、引导幼儿分辨出三角形的物品。
二、活动准备
1、三角形模型
2、三角形相关物品
3、三角形泡棉
4、幼儿操作卡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点心时间到了,小动物们都围在桌子旁边吃着点心。
请你们看看点心的形状都是不同的,你认识这些形状吗?
2、交流探索: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分辨出三角形物品。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认知环节,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角形。
(2)看,小老虎和小狗的点心形状是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吗?
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师出示三角形卡片和三角形的泡棉学具,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4、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操作卡片上内容。引导幼儿区分物品的形状,找出三角形物品。
5、小结总结: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三角形的物品,就像小红旗、衣架、屋顶等。
四、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自助操作练习卡,学习探索,找出拼合图形之中的三角形。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从活动室、家里或者其他场所寻找三角形物品。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推荐阅读:
小班教案《认识三角形》08-20
认识三角形反思09-10
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08-16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理念07-16
《三角形的分类》教案设计10-07
三角形的全等sss教案09-1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10-27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