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研习报告

2024-08-06

体育教育研习报告(精选8篇)

1.体育教育研习报告 篇一

研习报告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

实习年级

题目

《教学思路及理由研讨》

引言

本次教育研习旨在深入总结教育实习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促进师范生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技能技巧,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增进教育教学智慧。

正文

在为期三个月的实习里,我上了三个单元的语文课和作文课。通过老师的指导,我的得出了一下几项心得体会。

1、学习课堂讲解的艺术

经过开始一周的听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课刘老师的微笑。记得有位老师讲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一起别人笑,同样,你自己哭才能引起别人哭的反映。”刘老师上课时的淡淡微笑让我体会到教师只有具有丰富的感情,健康的心态,工作的热诚和敬业才能使学生陶醉于你的课,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语言,课堂调控的把握对课堂效果起莫大的影响作用。

2、学习表扬艺术

在学校里,老师的批评和表扬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候胜过父母的评价。和一些学生聊天后我才真正明白老师如果表扬表现特别好的孩子,就能能够激起其他孩子的模仿欲,孩子模仿的能力是很强的。树立正面形象,对孩子来说很有好处,既让这个孩子感觉很好,又没有打击其他孩子自尊心。小学老师总是对我们感慨,现在的小学生和以前的不一样了,批评和表扬的艺术非常重要。过去的批评教育已经被现代教育剔除了,如今提倡的是赏识教育。我学会了在课堂适时的表扬批评学生了。

3,提供学生更多的成功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提高学习的兴趣,这尤为重要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看待成功和为学生提供了多少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讲课时,我发现老师先向学生讲清知识点,再出类似的题目给学生做,学生都能做出。对答案的时候,有些原来趴着听课本的同学因做对了一道题目而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不是所有的学生学习素养都是一样的,而且他们的课后学习情况也不一样。在学校,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鼓励他们,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的小学生活可以圆满。

结论

在教育研习中,我们通过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研习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这次研习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附录

2.体育教育研习报告 篇二

一、小组组织的技术处理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因此, 在实际操作中, 如果处理不当, 有一部分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 很容易成为被动的看客, 不利于每一个学习个体的成长。因此对利于小组学习进行的技术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1. 合作程序有技巧

由于组内异质,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悟性高, 综合素质强, 反应速度快, 在后进生思考尚未成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因此评点小组如果一开始就进行合作, 而缺少独立评点探究的过程, 会使后进生的思维受到遏制, 不能进行自我意义上的建构。因此必须给足时间, 让每一个学生深入阅读、独立思考, 在文旁的“对话栏”形成自己的点评, 然后通过小组交流, 吸取他人意见, 去伪存真, 求同存异, 精益求精, 在讨论中生成课程, 形成小组点评成果。

2. 组织结构有技巧

由于基础好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反应速度快, 容易成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领导。因此, 对小组的组织结构必须作出明确的要求, 让学生按课轮流担任评点组长, 组长负责组员交流顺序, 负责整理交流结果, 代表小组作评点汇报。把后进生从旁观推向前台, 机会均等, 每个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每个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 汇报顺序有技巧

尽管组间同质, 但实际上小组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并且对不同问题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 因此, 小组合作评点成果客观地存在优劣之分。在小组评点时, 教师要巡回了解各小组的评点结果, 在小组汇报时, 为了保护较差组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宜从差到优进行汇报, 由浅入深, 由片面到全面。也可以让小组把成果板书在黑板上, 全班学生在各种评点面前, 进行反思和评判, 思维得到启迪,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收”和“放”的技术处理

“评点”的研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但是如果忽视了“教师为主导”作用, 学生的“评点”活动将走向无序, 学生的“评点”结果将很宽泛, 甚至脱离文本, 跟教学预设相违背。因此, 必须对课堂生成进行导向, 在“收”和“放”上进行技术处理。

1.“收”———设置规定题

《考试大纲》在必考内容中规定了对文学类文本的考查要求:“文学作品阅读鉴赏, 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在选考内容中有理解重点句子的要求:“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极富表现力的句子, 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围绕考纲精心设计两到三道思考题或探究题, 既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 既尊重学生个性化地阅读跟文本自由对话又紧扣文本围绕教学目标, 让精心预设和即时生成相辅相成。比如在教学著名作家柯灵的《乡土情结》时, 我在第五节的空白对话栏中设计一个问题:“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忘怀的, 是放逐:有家难归, 有国难奔。”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在教学曹文轩的摄影散文《前方》时我设计了这样三道题: (1) 为什么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2) 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3) 如何理解“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 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2.“放”———创造性的阅读

不是每个问题都有讨论的必要, 像知识性问题, 缺乏深度的问题, 答案相对封闭的问题就不在合作学习之列。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应具有趣味性,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应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 使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与当前的问题生成许多联系, 问题应该是开放的, 有价值的, 有挑战性的, 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意见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 通过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

三、表达方式的技术处理

小组合作的效果不能看表面的热闹, 关键是要看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 有些问题宜于口头表达, 有些问题宜于书面陈述。口头表达效率高, 信息量大, 但是成果有些零碎, 部分学生坐享其成。书面陈述对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条理性要求很高, 每个学生都必须有自己探究的书面材料, 真正做到人人参与, 也容易整合形成小组成果, 但是耗时较多, 不宜滥用。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因课而异, 因题而异。

四、指导学生的技术处理

学生分组讨论时, 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 予以辅导。教师在巡回中应指导组员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如何进行综合归纳规范组员的意见, 如何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等技巧随机而教。或示范表述;或激励积极性;或参加讨论, 补充意见;或提供范例, 以例导行;或通过质疑问难, 引导思考讨论方向;或教给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还要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如何分享、倾听、整合等技巧。教师应有驾驭全局的能力, 心中有全班, 眼中有个体, 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小组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五、学习评价的技术处理

评价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失去了评价的良性制约, 合作学习很难落实到实处, 同时, 评价对小组学习也将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因此, 评价要很讲究。有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小组汇报后及时点评, 有些问题宜在全班汇报后总结评价, 有些问题宜让学生通过对比进行自评和互评, 评价既针对小组群体, 也针对学生个人, 评价语言应以肯定表扬为主, 对欠缺之处宜用希望之类的语言进行委婉表达切忌讽刺挖苦, 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 对于一些原则性问题, 伦理性问题, 教师应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 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无极式草拟研习 篇三

无极式又名预备式、准备式、准备态,还可名太极态。笔者为了叙述方便,将其统称为无极式,指太极拳修炼中的准备体态、心态、意境。俗语说得好,最初的也是最后的,最平常的也是最高深的。

本文名“草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笔者修炼为草创阶段,功德未圆满;二是笔者所发之议论低俗粗浅如草,只是个人的有感而发;三是笔者所提供之方法不过一方小草地而已,非赫赫森林,非参天大树。但此草亦有根茎、有生命,亦沐浴阳光雨露承惠清风明月。

“研习”者,研究也是习练,也是太极之运作。万不可将理论探讨误认为是空发议论而无益于操练,相反,研讨拳理、拳法,是习练者的修炼中之修炼,不可须臾忽略。

缘 起

数据显示,全球习练太极拳的人达一亿之众,其中我国中老年习练者约占六七千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习练太极拳的主体目标是强身健体、防病治疾,求得精神的愉悦、体态的健美与智慧的明达,而不在与人格斗。太极拳的技击、表演功能及超绝功夫只是少数专业人才的追求,对多数习练者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无论理论界、传媒界还是习练人群,都必须十分重视养生太极的研究。

那么养生太极的灵魂是什么呢?是进入太极态。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人进入中老年会呈现出什么体态呢?多数人会呈现出一种非太极态,表现为心浮气躁、神思散乱及体内不净,血液里有垃圾,出现“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椎”(腰椎病、颈椎病、肩周病)等毛病,有的人虽无症状,但隐患已存,不静、不净、不松是普通现象。要改变这种非太极的状态,事实证明练太极拳是高品格、高品位、高品质的最佳方法。

与其他运动形态不同,太极以虚静为本。太极态要求无我无物、无形无象,其表现为一静二松三空。太极态要求心平气和、安闲自在,舒泰安详、骨节放松,松化明净、通体透空。这是太极的灵魂。“静”、“松”、“空”三字有丰富的内涵,必须逐层分级训练,才可能真正进入太极态。无极式是进入太极态的门坎。

陈小旺先生将无极式列为太极拳五大基本动作之一(《中国陈氏太极拳》第19页)。李和生先生主张“入静、松柔”贯彻练拳始终,“长存不懈”(《内功解秘杨式太极拳》第42页)。祝大彤先生称“第一步要进入松柔功夫”(《太极内功解秘》第36页),魏树人先生主张初学时就应体悟“松散通空”、“全身透空”(《杨氏太极拳拳术述真》)。

大师们共同主张静、松、空是无极式的宗旨,这一宗旨要贯彻到底,必须下工夫练习。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从无极式的分层分级训练来探讨达到太极态的途径。

许多习拳者忽略无极式。一是认为无极式并非真正行拳走架,投入太多时间研习似乎耽误时间;二是习练太极拳时不明确其分层分级,往往笼而统之,不得其法;三是贪多求快,练习时间不够,误把名家、大师的准备速度当成自己的练习速度;四是入静不分阴阳,不入太极圆,不知静中含动、动中有静,不知怀阴抱阳的根本特性应首先在无极式中演示练习,静与动都要入于圆境圆处,受太极圆制约,如果入于方处方境则必失阴阳。

笔者17岁始练简化太极拳,心中从那时播下了热爱太极拳的种子,“文革”中拜过一位僧人为师,师傅授我十二式太极拳。在传授训练要点时,师傅反复强调无极式之重要,我当时不以为然。尔后若干年,我习过七十二式、一百零八式武当太极拳套路,后又习练过三十七式、四十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八十五式、八十八式等太极拳套路,也总是重量不求质,因此锻炼效果很差。后来我又向一位师傅讨教,并在其指导下学习太极理论,旁及哲学、生理、心理、医学等相关知识,重点揣摩师傅传教的训练要点,发现自己小瞧了无极式,练拳过程中从无极式开始便没有认识与体现太极拳的特性与规律,可以说练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入门、没有进格,因此我开始正视无极式的修炼,用学习的理性知识作指导,反复领会师傅所传的招式特点及方法,摸索出按身静——心静——灵净——体松——关节松——灵松——虚空——灵空——空透的线路逐步进行的三层九级训练法,一次练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经历数百次认真训练,笔者的盘架效果明显提高。在练习太极拳套路的过程中,笔者一改以往求量不重质的弊病,将以前一次练10个套路改为重点练习有代表性的2~3个套路,每日练2~3小时,风霜雨雪不曾辍止,反复细致地品味一招一式之趣、之味、之益,虽还没有达到透空之境,但仅就静松二字之窍已使我有明显养生治病之收益,使我从早到晚精力充沛、头脑灵便,以往的高血压、高血糖、便秘、手麻等毛病不药而治,气血和畅,二便通畅,胃肾功能也加强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将自己走了弯路而有所得的三层九级训练无极式的认识与方法写出来,向行家与同道讨教。

原理浅释

无极式强调身静、心静、灵净。常言道难得一静(净),静可使大脑处于并接近睡眠状态,加上深、匀、慢、缓、长的呼吸形式,既便于排出人体内深层的污秽之气,又利于吸进天地间的清纯之气。无极式强调体松、关节松、灵松,能促进体内血路、气路、经路通畅而一通百通,利于人体机理平衡、和谐,调节、化解体内某些阻塞淤滞之点,理顺混乱促使有序,能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虚空、空灵与透空的境界,可以导引、催发体内怠惰、沉眠的微细血管与经络,其效应更加奇妙。

无极式强调意境。此意境为醉梦态,恍恍惚惚,惺惺寂寂,似醉如梦,如幻如痴。人在此意境中运拳如同梦游,远离恐怖,没有颠倒。这种和谐态可以激活沉迷昏睡而具潜能的神经细胞,使大脑更灵便。

修炼草拟

古人讲:“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这种精神可用于修炼无极式。根据我师传授的学练体悟,笔者用下表演示。

无极式的三层九级修炼是笔者经过摸索得到的有效方法,有几位朋友按照这个方法修炼一段时间后,反映确有效果。进行无极式三层九级修炼时,一般需10分钟左右,初练时亦可慢(戒快)至15分钟。如果一天练拳120分钟,其比例约为8%,应该说是合理的。经过数百次修炼后,所需时间可以缩短为1~2分钟。

在修炼无极式过程中必须强调信、诚、敬三字。不信不能明,不能笃行;真,乃精诚之至;敬,“乃圣门第一义,不可顷刻间断”。“吾心湛然”,“天理粲然”(朱熹),习拳者如能持此三字到痴迷与虔诚,其效自现。

“静”的级次修炼

“三调”,指调身、调心、调息。按一般练拳要求,身子中正安舒平稳站好,舌抵上腭,金津玉液自生自吞,身体没有妄动,心灵没有乱想,即调伏妄心,斩断“魔障”。呼吸深长、悠慢而至忘息,注意体会一呼一吸之间的转换契机。

“默念口诀”指默念三字真言“嗡、啊、哄”与六字真言“唵、嘛、呢、吧、咪、哞”2~3遍。自身若在深山老林之所、万籁俱寂之地,处花卉林木园、江河湖海旁可以高声诵喊,念出全身的震颤与天地日月的运行节律来。

“观想明点”主要指观想人体五大穴位,即涌泉、会阴、百会、劳宫、命门,五穴各有小似沙粒且有光的点,逐步变得大似粟粒,且有温热感,以五大穴位为连接点,牵成几条半圆形网线,似乎有一蚂蚁沿线爬行周游若干周。此时,灵魂已静与净,心地明朗,安闲舒适,不牵强,不强制,为进入松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松”的级次修炼

“体松”,指全部身体放松开来。在静的修炼中,身体已有所放松,但放松的层次浅,表现很外化,须通过语言诱导使之内在化,加深“体松”的层次。“语言诱导”可选用的语言,如坦坦荡荡,轻轻松松,蕩荡自清,松入心胸,脚下松,两股松,上体松,腹胸松,头部松,手肘松,松如莲花自然开,松如风摆荷叶动等。

“关节松”时用白骨观想法。“白骨观想法”是将身体看似一具白森森的骨架,无毛无发,无血无肉。“关节松”的顺序为大脚趾(隐白穴为起点)——脚骨——踝骨——膝骨——胯骨——脊骨——肩骨——肘骨——手骨——腕骨(注意是先手骨后腕骨),至颈骨与头骨。人体骨头共为206块,所以不可能一一观想到,因此观想的重点在九大关节。如此,体松进了一层,但松得还是不彻底。

“骨髓观想”是彻底解决“松”的要诀。“骨髓观想”即入骨三分,观想骨髓如油润丝线,从下而上圆周运游,观想3~5周后会感觉浑身上下无轻无重、无时无间,必定为进入“空”的境界打下基础。

“空”的级次修炼

从灵松到虚空之境时,仍须语言诱导以深入使之牢固。可供选择的语言诱导如骨髓通,血路通,气路通,经络通,手心空,足心空,心中空,头脑空,空空如也,空相空我,一切皆空。

“灵空”修炼需要进行经络观想,其办法是修炼者基本关闭外感,启动内感,此时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状,内视可见双眉间的小明点或呈红、蓝、黄色,或呈杂色混合,亦可内视体内的五脏六腑及血管,有的可视毛细血管,进而可见四通八达的穴位网络如蛛丝,又如干丝瓜囊密密麻麻、井然有序,圆弧形根根串连、无始无终,自成体系。内听可听见血液奔腾的响声如涛,多数可听到既细微又洪亮如虫鸣如琴瑟如钟鼓的音响。此时感觉为无我无相,愉悦无边,无所自知,人如游丝如微尘,飘浮于九天,梦游于八方,似有非无,似无非真,灵光独耀。此时,人有轻轻摇晃之感,已基本进入太极态,在此太极态中行拳走架,便可“手移足出己不知”(魏树人先生语),做起式时两臂提升“如灌铅”(祝大彤先生语)。前辈常讲的打太极如行云流水、举步如猫行、运劲若抽丝、眼如捕鼠之猫、身如翱翔之鹰等,均不期而至。

4.华文教育校长研习研修的工作反思 篇四

最近在中国本土频繁接待来自泰国各部华文学校的校长,对中国大陆而言,联系海内外华人华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泰国的华文教育而言,华文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到日程上来。本文以中国侨办主办,辽宁师范大学承办的“华文教育?校长研习”泰国班为例,探讨举办类似研习班时,策划、流程、实施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一、泰国华文教育的昨天和今天

泰国的华文教育经历了从繁荣DD黑暗DD衰落DD恢复发展几个阶段后重获新生,现在正以势不可挡的势头向前发展。

二、华文教师培训班举办的意义

“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循环,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定时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思想认识的高度。在这里,要一再强调在华举办华文教师培训班的必要性。

1.举办培训班的双重目的性。中国前总理朱基曾经说过:“泰中友好关系已经达成了亲戚、朋友和邻邦三种特殊关系。”因此,举办华文教师培训班一方面从多个侧面提高了华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强中泰两国各个学校之间的联系,从更深的层次来讲,更加强了中泰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通过对泰国华文教师的培训,使得来华教师的收获颇多,承办方同样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经验。经过交流,中方看到了泰国华文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而了解到应该以何种角度帮助提升泰国的华文教育,与此同时通过不断的举办培训班也能看到国内教育界的一些不足。情况确实是这样的,中国虽然有孔孟这样的大家,可是现当代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的`确确是从西方引进的。教育无国界,我们可以把目光转向接受培训的一方,在另一方也一样可以学习借鉴到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在泰国华文教育的普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的学校也会像泰国一样接受来自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志愿者走入中国的课堂,而不是家长花高价送学生到民间的培训学校。

2.在中国本土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有利性

当今的中国一不同形式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因为中国本土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亲身领略到中国的风土人情,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培训班的举办也是这样。“华文教育?校长研习”泰国班的校长们,通过在中国的文化考察、参观中国的学校以及校长座谈会中的亲身经历,收获的成果一定是在泰国得不到,体验不到的,而且一定是在中国本土学习交流到的更加刻骨铭心,更有利于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华文教师培训班策划以及实施

承办单位在对华文教师培训班具体策划以及实施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仅是课程的设置安排,有关于培训班的各个细节方面都应该慎重,斟酌,努力做到细致周到。

2.活动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以上的例子是在说明最基本的流程以及设计,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有很多省市的高校承办类似的培训班,所以要举办得有声有色也实属不易。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应该尽量展现出当地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以及教学办学特色。当今的世界也因网络而变得越来越小,现代教育技术的在教学中的应用更是日益显著。年轻的华文教师理所应当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而年长的华文教师尤其是管理层的领导,至少要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例如:教学评价,教育评估中,如果可以熟练掌握excel的运用,相信一些数据的统计只是轻而易举的拖动鼠标。

四、华文教师培训班今后发展方向

华文教育的热潮仍是一波高过一波,因此对于华文教师的培训仍要按部就班的进行,一方面补充华文教育在一些方面的不足和缺失,另一方面为了华文教育的有力前行尽一份力。因为泰国各部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阶段分别进行培训,同时在举办培训班还应该以短期班,专题培训为主。

1.管理层跟基层教师分别培训。来华培训的教师基本分为管理层领导跟学校基层的教师,面对不同的人群承办单位更应该有针对性去安排不同的课程。针对基层教师的培训最好是采用专题培训的模式,例如专门是对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中华文化、中华才艺等的专门培训。“术业有专攻”,在短期内如果想在覆盖多数的科目,效果一定不是很显著,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华文教师来说,十几天的专门对某一项技能的精雕细琢足够让一个老师上一个台阶。

2.不同等级华文学校的培训。在泰国从小学甚至更早的孩子就开始接受华文教育了,之后是初中,高中,甚至在大学也设有孔子学院。不同阶段对待学生也是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所以,在华文教师培训班应对不同层次的华文教师分批分期培训。例如,按照高、中、初级三个等级划分的教师参加培训;按照不同等级的学校,进行培训等类似的措施。

【参考文献】

[2]连榕.华文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5.研习总结 篇五

经过一天的教育研习,我收获颇多,学到很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很感谢陈老师的精彩解说。以下是我的总结:

一、教师招聘中的注意事项:

1.寻找招聘信息的途径,要多利用自己的人际资源,向老师、家长和亲朋好友说明自己的求职意向,让他们帮助我们留意相关招聘信息。

2.在简历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编辑正确,无错别字,无错误标点,一定要把自己的特长写进去,比如体育特长,这些都会给自己加分。自我评价要突出自己性格开朗,注重团体协作。.面试要注意自己的服装,不要奇装异服,要干净整洁,要体现一个教育人的精神面貌。4.面试过程中,要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1.教案的各组成部分必须完整。一般来说,必写的几项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是最基本的,切记不可缺少。此外,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2.关于教学目标,一般都要按照三维目标来写,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大标题用三号加粗字体,标题下的文字用小四号字体。

4.教学过程中多用“?,说明课堂是复习课、练习课或者新课”。5.标号不要用自动编号

6.写教学反思时,一定要有规范格式的载体的代入。

7.自我分析要注意几点:载体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规范性、教学过程的完善性、体现新课程观念。

三、模拟上课的注意事项:

1.突出教学理念;怎么上课?为什这样上。

2.备课的步骤:

第一步:1)研究教科书,熟悉内容;2)研究《课标》、《研究教学指导意见》,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

第二步:提出自己的思考,板书设计。

第三步:根据知识结构框架,寻找素材。

6.研习历史教学心得 篇六

我在8月11-21日参研习了一些关于历史教学上的文刊:《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做一个快乐的优秀历史老师》、《中考改革及有关问题》等。从中了解到平时历史教学存在的不足,更进一步的明确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不断成长的目标。在这里,就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认识谈谈自己的心得。

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最基本的就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这是专业知识的面,专业学科知识,这是专业知识的本,教育理论知识,这是专业知识的底气,实践知识,这是专业知识的运用。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专业发展呢?那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成长,持续发展,达到专业成熟。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其专业发展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知识专业水平,历史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成长,持续发展,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专家型、学者型的历史教师的。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中学历史教师的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这个过程艰巨而复杂,我认识到,实现专业发展,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一)关于课堂评价的思考

什么是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是以课堂为活动空间,以课时为活动时间,以课题为载体,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全面提

高学习质量。要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应进行角色转化,创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处于高昂的求知状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有效提问,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学会参与,表达交流,自主探究,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教学全程,积极创造一种留有余地的、富有人情味的、充满创造气氛的新型学习方式。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个性、知识经验和智能类型的人都能有效参与。参与式教学关键在教师能否创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准确了解学生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关注点、学生生活体验,创造出适合的方式,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提供适合的平台。

(三)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才能既快乐又优秀呢?作为历史老师首先要会爱。会爱,才是真爱,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一双眼睛看住几十个学生,而一颗爱心却可以栓住几十颗心,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真心来重新审视一下眼中的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在你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你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学生就会认真地学习你所教的学科,你和学生都会有较大的收获。爱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尊重是爱的前提 :以尊重为前提的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尊重学生的关键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爱护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难就难在,我们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和我们眼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差异来源于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差异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宝

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在班级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与忽视这种差异有关,其实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一个模式的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做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发展,引导他们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其次,勤学多思,让我们有话可说。“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在知识量飞速增长,信息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更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不仅从书本中学,而且从实际教学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才能有进步、有创新。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你的学生才会保持对你的崇敬与服从,你的教育才会更加有力。最后,老师在管理和教育学生上,方法总比问题多。作为教师,每天一张开眼睛,你就会面临许多问题、许多麻烦、许多要办的事!其实!再多的问题都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各种局面,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用什么手段。成功者就是比对手多做一点,并能坚持到底。不要借口,只寻方法,想信能成功的。

总之,做老师不仅要优秀,而且还要快乐,就要以教学工作为乐趣,把教书当作艺术,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再生动些、再新颖些,让老师和学生有着朋友般的关系;就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历史课生动起来,努力实现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更好的提高历史教学成绩。

许雯

7.词语考据与专题研习 篇七

但如何通过文言文教学有效地弘扬传统文化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单方面的要求学生背背唐诗宋词,读读《论语》、《孟子》,或者请专家给学生讲讲中国古代文化史……这些做法确实能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功效,但这个功效是靠外部灌输的,没有唤醒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对于喜欢参与学习探究,喜欢探知世界,不满足人云亦云的当代学生来说,其效果终究有限。

那么,如何立足于文言文教学阵地,针对现代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呢?就课堂观察来看,笔者对词语考据与专题研习两方面进行的探索最多,认为效果也最为突出。

一、词语考据

词语考据即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针对有歧义的词语或解释不确定的词语,借助相关资料进行推理、考核、证实和说明。文言和今天的时代相去久远,和今天的语言习惯也相距甚远,古今汉语的不同有的是“殊别”,有的是“微异”。常常有老师认为殊别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其实不然。殊别容易处理,学生只要查书记诵就可以解决。因为殊别之处往往是学生根本不懂的词句,他自然会有查书问师的需求,而对答案的记忆是伴随着获得解答的过程进行的,具体的获解过程一般都会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对微异的处理则特别应当引起老师们的注意。一方面,微异之处教材中往往没有加以注释,需要老师们自己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教师对微异之处的讲解,往往使学生有境界层进的感觉,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直接的作用。故相对于现代文而言,文言文中有更多值得考据的问题,教学中如果把握得好,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言考据具体可分为三类,即书证、物证、理证。书证,是以文本内或文本外的文献中的相关文字资料为佐证对该文本内有疑异的词句进行推敲,以获得真意的方法;物证,是以现在能见到的鼎彝尊爵、金石书画等历史器物或遗迹遗址为依据对文本内有疑异的词语进行推断以获取真意的方法;理证,是借助逻辑推理来判断文本词语真意的方法。只要教师有引导学生进行文言考据的意识,此三类考据之法在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中都是可以经常运用的,并能收获不错的效果。

如《桃花源记》写武陵人进入桃花源后有如下一段记叙: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教学中学生对“外人”一词提出疑问:外人到底是针对渔人而言,还是针对桃花源人而言。如针对渔人而言,这外人应指另外一个世界中的人;如针对桃花源人而言,这外人应指晋朝人。那么桃花源中人们的穿着到底是与晋朝人相同呢,还是不同?

首先利用“书证”之法,引导学生从文字中寻找破解线索。分两步走:

第一步,从文本内寻找信息。

请同学找出《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词共出现了几次。同学可查找到三次,另两次分别为: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两处的外人都是指桃花源外的晋人无疑,那么顺理成章,同一篇文章中的同一词语内涵应相同,“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应解释为:“男女的穿着全都和桃花源外的晋朝人相同”。

第二步,从文本外的相关文字寻找信息。

既然《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那么《桃花源诗》中是否有相应的文字信息可供考据呢?教师可引导同学查找《桃花源诗》中有无关于桃花源人衣着的记述。诗中有如下文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

不难看出,《桃花源诗》的内容实际是《桃花源记》内容的复述。学生可以检索到互文性信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这句不仅和“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构成文学理论上的互文性信息,而且还是语言修辞上的互文,“俎豆衣裳犹古法无新制”,意即桃花源人的衣服没有什么让“外人”惊讶的新样式。因此可以断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当指桃花源外的晋朝人无疑。接下来,引导学生从“物证”上进行考据,支撑书证的考据结果。建议学生比照美术教材上的汉代画像砖和晋代顾恺之《女史箴图》上人物的衣着,可以看到两者的衣服形制没有太大区别,也就是说从汉代到晋代几百年间,衣服样式的演变不像近代这么快。秦虽在汉前,但享国极短,服饰也不可能有太大差异,故可推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当指桃花源外的晋朝人。在教学中,文字考据在帮助我们弄清词语准确意义,进而准确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体味。

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在谈自己理想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后还很感慨地说了一句:“吾与点也。”通常对曾皙话语的理解是,晚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带着五六个年轻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中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去。这时,教师只要提供一个背景知识就可引发一番有价值的文化考据工作,即周历的元月是今天十一月十二月之交,而所谓“暮春”不过是今天的二月。

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沂水在北纬36度附近,即使如气象学家所说周朝气温比现在偏高3-4度,那么以今天沂水的气温推断,曾皙时的暮春温度不过就是0度左右。这种时候“浴乎沂”可以是象征性的,但还要带着未成年人去“风乎舞雩”,显然就不合理了。这时可以考虑综合运用“书证”和“理证”之法来考据一下这句话的意义。

首先,运用书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字典,得知“风”可通“讽”,有“诵”之意。接下来,再引导学生使用理证。考证“舞雩台”的功能,这是鲁国求雨的神坛,岂是可以随意攀爬的,孔门弟子曾皙怎么会如此不懂礼法,带一帮人去舞雩台吹风逍遥呢?

能不能做这样的理解,曾皙是在乡间按照“礼”的要求带领百姓祈福求雨,向上苍“讽诵”,求上天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师孔子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主张,但作为儒者,“卷而怀之”并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消极避祸,而是在不能施展抱负于朝堂之上时,却能主动布礼乐于民间,造福于桑梓。这样推断,曾皙的理想是既坚持了不汲汲功名于乱世的操守,又符合在命运乖蹇之时不消极颓废、放浪形骸的儒者之道,故而才有其师孔子的感叹:“吾与点也。”原来孔子并不是主张散淡,曾皙也并不散淡。由此,同学们在质疑考据中对“侍坐”篇的主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认识也上了一个台阶。

运用词语考据法,更多的时候未必是要学生一定得出一个最准确的答案,只要能激起思想的火花,发生思想上的碰撞,使他们可以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展现出“我”的思考,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即可。

如《鸿门宴》中写“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有如下语段: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对于“与之同命”有三种理解:一是理解为“和沛公同生死”,“之”指代刘邦;二是理解为“和项羽他们拼命”,“之”指代项羽等楚军高层;三是理解为“和范曾、项庄等人(不含项羽、项伯)拼命”,“之”指代范曾、项庄等主张坚决杀死刘邦的楚军文武要员。

如何理解为好,可让学生综合分析三种说法的优劣。这很符合现在提倡的让学生尽情思考,展现其思维过程的教学理念。以下为学生思考分析的三则示例:

示例1:我赞成第一种说法,樊哙的话是接着张良说的,张良前一句话是“其意常在沛公也”,樊哙紧接着的话语中的“之”应近指沛公刘邦。而且樊哙进去后“披帷西向立”并没有拼命,相反还说了一大套道理,所以不可能是要和项羽等人拼命。至于说樊哙紧急关头还会有心思将态度不坚决的项羽和已被争取过来的项伯排除出去就更不合情理了。

示例2:我赞同第二种说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张良出来找樊哙,绝不是要樊哙去和沛公一起死。所以第一种说法显然不合理。当时事“甚急”,樊哙又是急性子,不可能有时间去分辨谁是坚决主张杀沛公的,并且他也不知道项羽的犹疑和项伯的“翼避”,所以第三种理解过于理性,也站不住脚。所以忠诚刘邦、心急如焚、火冒三丈的武夫樊哙此时豁出性命想和项羽等人拼了最符合当时的情境。

示例3:我赞成第三种说法,因为刘邦赴鸿门宴前是有各种心理准备的,所以前往的路上一定和随从人员有所交代,樊哙作为此行的卫队长,不可能不知道前因。而且张良出来说的是“今者项庄拔剑舞”,并没说项羽、项伯的不是,所以樊哙应是想和范曾、项庄等拼命。如果樊哙是要不分青红皂白的和项羽拼命,那么张良就会拦住他,因为张良绝不希望看到玉石俱焚的结果,如果和项羽拼命,大家都得死。张良出来找樊哙是为解决问题,摆脱险境,绝不是要樊哙去陪死。樊哙如果只是想陪着沛公一起死,张良一定不会让他进去,所以第一种解释也于理行不通。

事实证明考据法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投入其中,找到自身思索的价值,从而促进对文言文的学习。

二、专题研习

专题研习是教指师根据教学计划,汇集具有内容或主题相关性的教学内容,然后针对其中某个或若干个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指导学生检索资料、质疑探寻、得出相应结论的教学行为。专题研习是近年教学的热点,但是它并不是什么新创造开发的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尝试,只不过从理论上得到学者的关注是近几年的事而已。这种教学法效率高,能激起学生,特别是善思考学生的研究欲望。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专题研习法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自主的研究,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受到中国文化深深地浸濡,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把握,而且还可以得到带有主观色彩的对传统文化的个性体悟,甚至是发前人所未发。从这点上说,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习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文言文的专题研习课题可以很“微小”。“微小”者可以从一个教学点切入,课上即可完成。如高中课文《说“木叶”》中分析了古诗中为什么喜用“木叶”一词,而不用“树叶”一词的原因。文章是从特征、意味、场合三个方面进行的分析:

古诗中这种取一词而舍弃另一同义词的现象不在少数,比如,“船”与“舟”,为什么古带文人诗词中多用“舟”,而不用“船”?

用“船”的诗句: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去来江口有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

用“舟”的诗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细草微风岸,孤樯独夜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野水无人渡,孤舟竟自横。

同是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

若想让学生理解这种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将学过的含“船”字和“舟”字的诗句找出来。然后指导学生从分析“船”和“舟”的特征入手,很容易归纳出“船”“舟”这两字的不同意味和使用场合:

如此,学生们对中国古代文人喜爱“扁舟”的文化情怀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文言文的专题研习课题也可以很“宏大”。“宏大”者,则要综合多方面知识,要在课下大量查阅、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完成。

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等十余篇怀古诗,再加上一些校本教材中的怀古篇章,数量不少。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这些怀古诗词多以三国时期的人与物和南朝时期人与物为怀古平台,同时,不难发现这些诗词怀古抒情的平台不同,表达的主旨似乎也有区别。那么不同的抒情平台表达怎样的主旨呢?这又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把这一问题放到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去研究,从时代风貌、士人精神、经济文化状态几方面查阅资料,进行比对、分析、思考。如此,学生立足点高了,视野打开了,跳出文字的圈子俯视文化现象背后的历史风云变幻。通过专题研习思维潮起潮涌,能得出很有见地的观点。笔者整理了一份学生专题研习后汇总的结题报告的部分内容:

赤壁是传说中的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的古战场,金陵是六朝旧都,历史都很厚重。三国时期的统治者多有积极向上的情怀,希望一统江山,君临天下。这个时期的人们身上还留有汉代强劲雄阔的风范。汉代人的雄阔胸襟从汉陵上就可看出,平地起土封,远看就是一座小山。另外美术课上所看到的汉代雕塑,依形就势,点染几“笔”,意境全出,也反映着汉人这种雄阔胸襟。汉人认为自己处在大地中央,天上有河汉,地下有汉水,因此汉人有“一览众山小”的心态,渴望建立功名。三国紧承两汉,又是乱世,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尽管有人胜利,有人失败,但“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南北朝时期,北方统治集团内部争斗、倾轧。南方统治者则多醉生梦死,其醉生梦死的基础则是孙吴和两晋数百年的经营。这数百年间战火烧到江南的时候相对较少,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经济较经过群雄逐鹿的中原要发达;此外南朝文化也较发达,这是与统治者的提倡分不开的,如梁简文帝和陈后主都是中国文学史中有分量的人物,又都是风流成性的人物。在这种背景下,南朝文学弥漫着一种浮艳绮丽的风气,与经济相结合,更给人一种堆金叠玉之感,但短暂的南朝不久便丧权失国灰飞烟灭了,享国最长的宋,59年;最短的齐,23年。美丽繁盛的破灭,更能激起人们的惋惜与哀叹。故慨叹南朝之诗中常用“繁华”、“繁盛”或与之相近的字眼。

…………

所以,大致可以这样说:以赤壁等三国人、物为切入点的怀古诗更多的是在慨叹古人雄伟功业的同时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以金陵等南朝人、物为依托的怀古诗则更多地慨叹繁华不再,时间的无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叹息繁盛地,兴废两悠悠”。

通过专题研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不再停留于会背诗句的表层,而是发自内心有了深刻的体悟,并上升到了规律性的认识。

显然,考据教学更侧重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求真学习,专题研习更侧重引导学生得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感悟。两种方式都是启发学生主动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而非灌输,因此能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生收获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是能够深入灵魂的。古代诗文是前人业已完成的创作成果,它的数量不会再增加,中学文言文课文更是有限的语料。这两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都比较高,教师要有相当程度的古典文学文化修养才能掌控好,而且备课量也会大大增加,但其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远比让同学们单纯记忆背诵古人章句要好很多。

8.研习会考试复习提纲 篇八

1、入党申请书:1.交年龄条件:满18周岁(若递交申请书年龄不到18岁,默认他们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间为18岁生日的后一天)

2、同入党申请人的谈话记录 :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及时了解基本情况。

3、优秀团员入党推荐表:一般情况下,入党申请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六个月以上、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才可被推荐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4、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时间和结果:大一下到大二上(3月底到10月底)之间完成两到三次推优

5、支委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时间=推优时间+15天=每年的4月15日或11月15之前2.支部委员会要详细记录开会时间、地点、与会人员、会议内容,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做好会议记录。指定1-2 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一般为两人。

6、思想汇报:三个月(季度)一次

7、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证书,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接受教育培训

8、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党总支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进行一次分析

9、支委会确定发展对象人选,做好会议记录(经过 1 年以上培养考察,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并报党总支审议)

10、自传,内容可以文字版,签名必须手写

11、政治审查:个人政审(综合性政审意见表)和父母政审(目前省内不需要放该材料)

12、发展对象集中培训,发展对象培训证书。(培训证书时间以内网通知公告为准)

13、发展对象入党征求意见表

14、入党志愿书:1.第八页两个介绍人字迹要不同2.监管1、3、5、7、9、戒毒1区队为刑事司法系学工一支部,支部书记为赵超;监管2、4、6、8区队为刑事司法系学工二支部,书记为汪前臣。

15、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

备党员,讨论 2 名及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应逐个讨论和表决,做好会议记录(手写和电子版)

16、预备党员考察表,党支部每半年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考察

17、省直机关发展党员工作记实表

18.入党积极分子材料:入党申请书,同入党申请人的谈话记录,优秀团员入党推荐表,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证书,思想汇报

19:发展对象材料:

自传、个人政审(综合性政审意见表)和父母政审(目前省内不需要放该材料)、发展对象培训证书、发展对象入党征求意见表

20:预备党员材料:入党志愿书、预备党员考察表、省直机关发展党员工作记实表

入党志愿书的制作

入党介绍人意见

【填写要求】入党介绍人意见的内容:一是根据被介绍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表现写出综合性的意见;二是指出被介绍人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三是按党员标准全面衡量,表明自己对被介绍人能否入党的态度。【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入党介绍人要坚持党性原则,本着对党组织负责、对被介绍人负责的态度,坚持全面分析的原则,把在培养和考察过程中了解的被介绍人的思想觉悟、政治品质、现实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如实反映出来;二是在写明被介绍人的主要优缺点时,优点要概括得符合实际,缺点要具体,切中要害,不要只笼统、抽象、简单地提点希望,更不能只填写“同意入党”;三是两名入党介绍人都要有自己的意见,第二介绍人不能简单地写同意第一介绍人的意见。

【范例】xxx同志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递交入党申请书后,能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党地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品行端正,团结同学,为人正直,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主要缺点:工作方法有些简单,态度有时生硬。用党章规定的标准全面衡量,我认为该同志已经具备共产党员的条件,愿意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介绍人单位、职务或职业XX学院XX支部组织委员(指党内职务,如支部书记、组织委员等,若无则填教师/学生)

签名或盖章__________ 年 月 日

【范例】我同意第一介绍人的意见,xxx同志能自觉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入党目的明确,动机端正,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参加党的各项活动。思想作风正派,政治立场坚定,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在工作、学习中能够甘于奉献、责任心强,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缺点是:在处理工作间题上有时过于急躁。我认为该同志符合党员的条件,愿意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介绍人单位、职务或职业__________________

签名或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

【范例】本支部于XXX年XX月XX日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讨论了XXX同志的入党问题,与会同志经充分讨论认为,该同志能积极靠拢党组织,自觉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的认识正确,入党动机端正,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主要缺点是工作方法简单,态度有时坚硬。

会议经过讨论认为,该同志已基本具备党员条件,本次支部大会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X名,实到会X名,经无记名投票表决,X票赞成,X票反对,X票弃权(根据实际票数写)。根据表决结果,同意接收其为预备党员。

【注意】大会有表決权的正式党员不能少于3名

支部名称: 支部书记签名或盖章____________

年月日(此处时间要与决议里支部大会召开时间一致)

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进行谈话情况和对申请人入党的意见

【范例】受学院党总支的指派,XXX年XX月XX日与XXX同志进行了谈话。主要是了解其对党的认识、入党信念、入党动机、思想觉悟和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等,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和指点。通过谈话和审阅其入党材料,我认为该同志对党的认识正确,能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入党动机端正,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该同志思想作风正派,对组织和同志忠诚老实,工作踏实,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该同志的缺点是工作方法简单。综上所述,我认为该同志已基本符合共产党员标准,具备入党条件,材料齐全,手续完备,同意其加入中国共产党,请党总支讨论审批。

谈话人单位、职务或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名或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总支部审查(审批)意见

【范例】经总支委员会XXX年XX月XX日召开会议,审查XXX同志的入党材料和现实表现,同意支部大会吸收该同志为预备党员的决议,报上级党委审批。

总支名称 总支部书记签名或盖章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餐厅营销方案范文下一篇:小学班级朗读者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