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翻译(共11篇)
1.《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翻译 篇一
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道理。
鹬和蚌都想致对方于死地,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大家应该互相谦让,互相礼让,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嘛。问题似乎并不止于此。因为我们不仅要问了:它们为什么会相争呢?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呀!因为它们都缺乏一颗爱“人”之心,它们只知道爱自己,要消灭对方,结果在不爱对方的、不爱敌人的同时,也不爱了自己,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这才是故事的深意所在呀!只知道爱自己的人,必然导致自取灭亡,与敌人同归于尽。所以要有爱人之心,而这种爱人之心,又不是出自于对自己有好处的思想,而只是爱对方,哪怕是爱所谓的敌人。爱我们的邻舍,爱我们的敌人,这是圣经当中爱的教导。这才是大爱。无大爱之境的人,不理解这种大爱,只会看到这其中的.不可能,而不会看到这其中的可能,不会看到这其中的美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境。
教育孩子只止于表面的现象,而看不到其中的爱的教育,不能挖掘其中的爱的教育。那只是很浅表的教育的境界。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
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2.《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翻译 篇二
一、近乎完美的翻译“死”中可以求“活”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本上的一些文言文中, 有些字翻译过于单一, 追求精确, 反而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为追求精确, 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显得过死。例如以下选摘的部分字词 (以加粗的字词句为例) :
1.先自度其足。度:量长短《郑人买履》
2.至于夏水襄陵。襄:上。《三峡》
3.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或:有《三峡》
4.但逐层布板讫, 便实钉之, 则不动矣。但:只《梵天寺木塔》
现实中, 教师和学生在第1例中, “度”多习惯性理解为“量, 测量”;第2例子, 理解为“漫上, 没上”, 而“上”反而不好理解。所以, 建议根据语言环境可以灵活地翻译。
二、通假字翻译“活”中可以求“死”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 造出一个字, 表达一个意思, 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 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 没有一定规律, 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 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 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原来的字, 能够代表很多意义。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 便造了一个新字, 可是, 古书上还是旧字。在后来的人看来, 那旧字便是通假字, 新字是本字。在多数的情况下, 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可是, 由于从古到今, 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 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致。古书中大量使用通假字, 是造成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 “以声求义”, 找同它的本义, 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此外对通假字, 翻译力求严格, 格式完整。教本部分注释指出所通的字和意思, 有的仅仅指出所通的字。例如以下选摘的部分字词:
1.而置之其坐。坐同“座”, 座位《郑人买履》
2.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阙通“缺”《三峡》
3.人皆伏其精练。伏同“服”《梵天寺木塔》
4.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晏子使楚》
通假字现象毕竟是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 这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所以今天对通假字翻译, 可以格式统一, 追求“死”译。以第一例为标准:坐同“座”, 座位。规定格式为“X”字同或通“x”字, xx (解释该字意思) 。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以上未解释意思的通假字, 还是很有必要解释一下。
三、名词活用情况, 必须“活”翻译
“文言文中, 名词活用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活用作动词, 一种是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分为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三种类型。”———陈千里《文言文中名词活用类型及判断》。我们苏教版有些文言篇目中, 对部分名词作动词的用法未作解释, 但是我认为至少要强调一下这个字活用为动词的翻译。例如以下选摘的部分字词: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两种装土石的工具。《愚公移山》
2.非显者刺。刺:名帖, 这里作动词用。《于园》
3.葆生叔同知瓜洲, 携余往, 主人处处款之。同知:知府的佐官, 分掌督粮、缉捕、江防、水利等, 分驻指定地点。《于园》
4.驴不胜怒, 蹄之。用蹄子踢《黔之驴》
第1例中, 解释不准, 应该指出“这里活用为状语, 指用箕畚”;第2例中, 指出动词, 但是未解释, 可写为“投名帖”;第3例中, 可理解为“动词, 任同知”, 第4例解释, 过于啰嗦, 即为“踢”。可见苏教版语文读本对动词的翻译, 需要灵活应用, 尤其重点词语不容放过。
四、特殊文言句式意译才可“活”
我们知道, 文言文翻译最常见的是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直译的方法, 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 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 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 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 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直译力求逐字翻译, 字字落实;意译则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直译准确而简洁, 意译灵活而流畅。翻译时应该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意译而不用直译呢?“ (1) 互文不可直译。 (2) 文言文中的并提, 翻译时多应分别表达。 (3) 比喻有时也不能直译。 (4) 借代大多不能直译。 (5) 委婉说法, 古人行文, 或因有所顾忌, 或由于谦恭, 或为了求雅, 往往不直言其事, 而把要表达的意思, 拐着弯说出来, 即所谓委婉的说法。凡遇到这种情况, 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6) 用典故的地方需要注意。 (7) 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 翻译时应该注意。 (8) 文言文有些句子, 为了增强气势, 故意用了繁笔, 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例如以下选摘的部分句子:
1.“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意译:将军和壮士在十年中身经百战, 有的战死了, 有的得胜归来。
2.风霜高洁…… (欧阳修《醉翁亭记》)
意译:天气高爽, 霜色洁白……
3.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出师表》
意译:将军向宠, 性情善良, 品行端正。
总之, 在阅读文言文时, 翻译理解文章, 遇有比喻、借代、委婉说法、用典、习惯用语等时不能直译, 要注意用意译的办法来翻译。
3.浅谈文言文的翻译 篇三
关键词: 浅谈;文言文;翻译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一般而言是;准确、流畅,既能体现原文语言特色,又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总结出文言文翻译的两种方法,既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是指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各有利弊,在翻译时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但无论采取直译还是意译我认为应该掌握以下十个要点;
1.凡属句子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物名、日期、国号、帝号、年号、称号、谥号、官职、科举、典章制度、度量单位、学术用语、专业用语等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以直接沿用。如“太行、王屋二山”(《愚公移山》)中“太行”、“王屋”都表示地名,“山”表示物名,所以直接译为“太行、王屋两座山”即可。
2.在文言文翻译中一般都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准确意思时,则用意译。如“才美不外见”(《马说》),直译为“才能和美丽无法表现在外面”,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它的特殊的本领和英武的体态无法显现出来”。
3.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子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比如《鱼我所欲也》中“行道之人弗受”,“行道之人”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走在路上的人”。因为从全文看上下意思不连贯,因此“行道之人”应是“路上饥饿的行人”。
4.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如翻译《愚公移山》中的“年且九十”,关键是弄清“且”字,这里的“且”不能译为“而且或并且”,而应该译为“将要,快要”。又如“惩山北之塞”中的“惩”是关键字,这里的“惩”不能译为“惩罚”,而应该译为“苦于”,这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5.文言文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如“子贡问君子”(《论语十则》)译为“子贡请教孔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这里的“问”后应补译上子贡问的对象“孔子”,否则这个句子就会误译为“子贡问君子”这样就无法正确理解了。又如“太行、王屋二山”(《愚公移山》)译为“太行、王屋两座山”,这里“二山”之间省略了量词,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注意补充出它的量词“座”,这样就准确了。
6.有些词在翻译时可以不译。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词只起表达语气的作用,有时可以不译;有的助词只是表示停顿,也无须译;有的字在句中没有意义,只是为凑足字数,可略去不译;有的字只是起某种连接作用,也可不译。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句中起协调章节的作用,无须译。
7.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使之与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相同。如介宾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应译为“(君王)靠什么作战?”
8.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地应译成疑问语气。如“其真无私马邪?”(《马说》)译为“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翻译时语气保持一致。
9.平时在学习文言文中学会自己归纳一些常见的一词多义。如“之”、“其”、“焉”、等。如“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之”是代词,指代千里马,译为“它”。“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此处的“之”是音节助词,用在句中起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10.重点积累古今异义的词、通假字、偏义复词等,要求准确记忆。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中“反”是通假字,通“返”,意思是“返回”。又如“虽”译为“即使”,“蚤”译为“早”,“走”译为“跑”,“河北”译为“黄河以北”等。
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归纳出了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只要将以上和翻译要领应用到自己平时的预习、学习、复习中去,并且在学习中善于总结,掌握规律,就能逐步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参考文献
[1] 芮阿生.准确到位地翻译文言文语句[J]. 文教资料(初中版) 2002年S1期
[2] 桂小成.怎样做好文言文翻译题[J]. 语文天地 2008年16期
[3] 裴雅琴.例谈中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J]. 考试(中考版) 2011年04期
[4] 赵国芝.关于文言文的意译[J]. 语文天地 2009年03期
[5] 康哲峰.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J]. 湖北招生考试(快速阅读) 2007年05期
4.文言文翻译中的一些方法 篇四
一、保留
文言文中凡是古代的专用名词, 如国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物名等等, 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加翻译。
如, 《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文中的时间“庆历四年春”、人名“滕子京”、地名“巴陵郡”都可以保留下来。
《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以及木石”中的“宫室、器皿、人物、鸟兽”都可以不译。
二、替换
1. 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 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 “悉”要换成“都”, “咨”要换成“商量”。
2. 古今异义的词语替换
如,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无论”在这里是两个词, 翻译为“更不用说”, 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无论”是不一样的。
三、增补
文言文语言很简洁, 如果不补充出来就会影响句子的意思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古汉语单音节词语较多, 翻译时需将它们增补为双音节词语。
如, 《童趣》中“能张目对日”“能”增补为“能够”, “张”增补为“张开”“睁大”, “对”增补为“对着”。
另外, 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时候也较多, 翻译时也应将它们补充出来。
如, 《桃花源记》中“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要翻译为“ (村中人) 看见渔人, 于是非常惊讶, (村中人) 问 (渔人) 从哪里来, (渔人) 详细地回答他们”。
《口技》中“撤屏视之, 一人, 一桌, 一椅, 一扇, 一抚尺而已”需将量词增补出来, “一 (个) 人、一 (张) 桌子、一 (把) 椅子、一 (把) 扇子、一 (块) 抚尺罢了。”
四、删减
文言文中有很多虚词, 它们一般起语法作用, 没有实在意义, 或表停顿、或舒缓音节、或起连接作用, 翻译时可以将它们省略不译。
如, 《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介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需翻译。
再如, 《曹刿论战》中“夫战, 勇气也。”“夫”和“也”分别是句首和句尾的语气词, 无需翻译。
五、调整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句子词序多数相同, 但古代汉语中有些特殊的句式, 如倒装句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 翻译时应将句子做适当调整, 使它们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如, 《愚公移山》中“甚矣, 汝之不惠。”“甚矣”是谓语, 这里是主语和谓语倒装,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 《陋室铭》中“何陋之有”, “何陋”是宾语, 翻译时应调整到谓语“有”的后面, “有何陋” (有什么简陋呢?)
再如, 《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石”是定语, 修饰“粟”, 翻译时可调整为“一食或尽一石粟” (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
六、意译
初中文言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是“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但有些文言文如果直译, 就会出现意思表达不准确、上下文不连贯的现象, 这时就需要在不影响原文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变通, 用意译的方法。
如, 《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译为:将士们征战多年, 经历了很多战斗, 有的战死了, 有的归来了。
《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有远大抱负的人的志向呢?
5.谈文言文翻译的“文本意识” 篇五
一、忠实于文本中文字的语法
忠实于文本中文字的语法是准确翻译的前提。文言文翻译如果片面追求译文的通顺流畅,而忽视文本文字的古汉语语法,往往会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2007年江苏卷”文言文翻译题第二题:“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翻译为:“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参见江苏教育考试院编撰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第16页)。
在《辞源》中,“悉”有如下解释:①全,都。②知道,熟悉。③姓。追本溯源,“悉”是一个会意字,从心,从采(采是“辨别”的意思),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因而它的本义为形容词“详尽”。《说文》说:“悉,详尽也。”《尔雅》说:“悉,尽也。”因而它的词性可以转化成副词:全都,全部。进而可以用作动词,如:①详尽地知道,了解。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丞相亮其悉朕意。”②详尽地叙述。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书不能悉意。”③尽其所有。如《谷梁传·宣公十五年》中有:“以公之与民已悉矣。”从上面“悉”的词义的演变可以看出,“悉”作为形容词,并不能作“全部”讲。而在本句中,显然是将“悉”解释成动词“尽其所有,全部派出,尽遣”更恰当。
“2011年江苏卷”文言文翻译题第一句:“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译文为:“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见《说明》第21页)其中,将“区”翻译成“处”,不当。在《辞源》中,“区”有如下解释:①分别。②地域,有一定界限的地方。③小屋。④古量名。《左传·昭三年》中有:“齐旧器量,豆,区,釜,钟。”注谓四升为豆,四豆为区。⑤隐匿。可见,将“区”解释成“处”是没有依据的,而解释成“小屋”,恰能反映原文的意思。这些民间自己建造的小庙,有山神庙、土地庙、蛇王庙等等。这些庙大都很小,有的连一个人都钻不进去。文中提到的当地几百个“淫祠”,实际上就是几百个小庙。将“区”解释成“小屋”,恰恰体现了“淫祠”多为小庙的特点。
二、忠实于文本中的语境
语义受语法限制,也受语境制约,文言文翻译要基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敲词义。
首先,结合全句语境进行翻译。如“2007年江苏卷”“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从语句通顺的角度看,将“悉”翻译成“全部派出”,三小句的主语同为谢晦,上下文衔接更紧密,更通顺流畅。其次,联系句子的上下文进行翻译。本句的上文说:“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高)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可见,谢晦是中了高进之的计策而放松了江陵的防备,派出了所有的精锐部队去攻打京城,将“悉”翻译成“全部派出”,更能表现谢晦的受骗上当。
同样,2011年江苏卷中的“毁淫祠数百区”,将“毁”翻译成“拆毁”,也欠妥。在本句中,“毁”侧重表现的不是“拆毁”、“焚毁”等毁庙的方式,而是政府禁绝这种淫祠的态度,所以翻译成“毁撤”或“毁废”更好。
三、忠实于文本中的文化传统
除了语法和语境,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传统也是影响译文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尊重文中的文化传统,才能使译文经得住检验。
2011年江苏卷“毁淫祠数百区”中的“淫祠”翻译为:“滥建的祠庙”(见《说明》第21页),值得商榷。诚然,在各种词典中,“淫”的本意的确为“多余的,过度,无节制,滥”,但仅将“淫祠”翻译成“滥建的祠庙”,并不能完全体现原文的意思。“淫祠”是民间的、不被官府认可的祠庙。本句中的“淫”,主要不是强调祠庙之多,而是强调其不合正统,不合礼制。
2010年江苏卷文言文《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翻译题第二句:“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译文为:“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见《说明》第19页)
本句将“敛”字翻译成“穿衣入棺”,有误。
首先,根据中国传统葬礼,“敛”分“小殓”和“大殓”。为死者穿衣叫“小殓”,入棺叫“大殓”。在“小殓”和“大殓”之间,还有“报丧”、“奔丧”、“停灵”、“守灵”等礼仪,因此,“为死者穿衣”和“将死者入棺”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译文中说“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显然是将“小敛”和“大殓”混为一谈。
其次,本句的上文有“卒之夕”,说明“敛以嫁时之衣”是在梅圣俞妻子去世之日的傍晚或晚上。在这个时候,应该是为死者“小敛”,给她穿上寿衣,而不可能这么早地为死者“大殓”,将她入棺。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文言文翻译中强化文本意识,宁拙毋巧,字字落实,对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翻译态度和练就扎实的文言功底大有裨益。
(徐晓勇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212200)
6.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步骤和方法 篇六
第一步:弄清语境,把握文义
要准确翻译出划线句子的含义切忌不读原文,一见划线句子就急着动笔。应该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段的大意。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①“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②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子思和卫侯在谈论该不该重用苟变一事。卫侯认为苟变有缺点而不能任用,而子思认为用人应唯才是举,不能因其有缺点而全盘否定,并用木匠取材作比。许多学生在翻译第①句时,由于没有整体把握好文义和弄清人物间的关系,因而不能明白“然变也尝为吏”中的“变”即为苟变其人,而是把它当作动词而无法译出;还有学生由于没有注意到文章最后一句中的“二卵”而不明白句中的“鸡子”即为“鸡蛋”。在译第②句时,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明白句中子思拿木工取材比做选拔人才而不知道文中“官人”应理解成“授官于人”,因而错误的译成了名词“官员”。
第二步:抓住“采分点”,逐词解释
根据划线句子的语素,将文言文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再逐一解释,同时务必要译准“采分点”,即关键词的含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译准在句中起关键作用的词。
解释这类关键词,主要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固定结构、古今通假、词类活用等情况。请看以下几例:
例(1)“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2009年陕西卷)
该句中“合境”“从而”为古今异义。“合境”是“全都”,“从而”是“跟从他到……”之意。
例(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2008年全国卷)该句的关键词是“君之”“兄之”中的“君”“兄”,均是名词作动词,译为“用国君礼对待他”“用兄长礼对待他”。
译准在句中起关键作用的词,是准确翻译全句的首要条件,也是得分点。
(二)要恰当处理一些修辞格。
文言文有时也运用一些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格。我们在翻译文句时必须事先找出,否则就会出错,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藩篱”和“金城千里”中的“金城”,就不能按原意译成“篱笆墙”和“金子修成的城”,而要按比喻义译成“边防”和“钢铁般的城防”等;“布衣”“縉绅”“万钟”借指“未做官的人”、“官员”和“高官厚禄”;“会猎”“更衣”等是委婉的说法,应该译成“出兵讨伐”和“上厕所”。
还有一些习惯用语,如官场中的“下车”“视事”“乞骸骨”“除”等,务必按现代的说法去翻译,不可望文生义。否则就会闹笑话。
第三步:根据表达习惯,理顺译句
在完成第二步的逐词翻译后,还须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此时常用的方法是留、对、拆、增、删、调、还、贯。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对”就是对译、对换。一是将已有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如:“唯恐他将之来”——只害怕其他将领来到。二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固定结构等都要换成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说法。三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岁征于民间”中“岁”应换成“年”。“尔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尔”“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
“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解释。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中的“无聊”,“无”是没有的意思,“聊”是依靠的意思。跟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无聊”的词义相去甚远。“名为汉相,其实汉贼”中“其实”为“他实际上”之意。
“增”,就是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加的内容。如“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该句中的“是”“非”是词类活用,属于意动用法,翻译时应增补为“以……为”或“把……看作”。
“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是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中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意,应删去。
“调”就是调整语序,把文言文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蚓无爪牙之利”应调成“蚓无利爪牙”的形式。
“还”就是还原。对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这句是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的金银财宝是六国君主所经营、收藏、积累起来的精英。
“贯”就是贯通。古人在文章中经常使用典故,翻译时要将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的译出。
以上是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应试的几个步骤和方法,旨在增强答题的操作性,当然,要真正学好文言文还须注意平时对文言文字、词、句等知识的积累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在高考中提高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这一题型的得分率。
7.《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翻译 篇七
1.文言文翻译的题型仍然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把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
2.翻译的文句取自文言文阅读文段, 许多省市的翻译题有变长变难的趋势, 一般要求翻译2~3句;分值也有加大、加重的趋势。
3.命题时往往选择那些含有中学学过的文言语法知识的句子, 如有词类活用和句式特点的句子, 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可看出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已成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必考内容, 也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而且翻译的分值已经超过了客观题。因而, 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 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 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通常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 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 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 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所谓“意译”, 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 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 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多年来, 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 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而翻译的两个标准主要是“信、达”。古人认为翻译有三个标准, 即“信、达、雅”。“信”就是要字字落实, “达”就是要文从句顺, “雅”就是要生动形象。而高考翻译要求“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所以, 翻译的标准主要是两个字:“信、达”。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信”就是要字字落实。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 首先要忠实原文, 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 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 降低身份, 委屈自己, 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2. 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 其中的 (另一只) 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3. 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1)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况大国乎? (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 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2)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 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 (《陈情表》) 。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 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 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 让她嫁给了别人。
5. 注意并提句的翻译, 要分开表述。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的人, 应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应得的处罚;对尽忠行善的人, 评定应得的奖赏。
二、如何做到“达”的要求
“达”就是要文从句顺。古文翻译除了要忠实原文, 准确翻译外, 还在语言表达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做到表意明白易懂, 不含糊不费解;语句通顺流利, 衔接紧密自然。
总结起来说, 文言文翻译大致可从下面入手:
1. 要注意在文言文句子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 以及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倒装句。翻译时, 一定要按照各种句式的特点进行翻译。
(1) 判断句翻译时加上“是”“就是”。 (2) 被动句翻译时在谓语前加上“被”。 (3) 省略句判断时, 需要把整个句子的成分分析得基本差不多才能够判断。基本都是省略宾语和介词, 以及语境中省略主语。
(4) 倒装句。包含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宾语前置。考纲中特别指出的是宾语前置。
(5) 固定句式 (结构) , 不能硬译, 要靠平时积累。
2. 注意了句子的整体结构后, 对词语的处理就是直译。
这里的“直译”就是根据平时的掌握和积累, 以及对文段的简略分析, 把句子中的所有词 (不包括明显的常见虚词) 都直译出来。每个词译时如意思不明确也可以把本义、基本引申义和常见义都译出来。从频率上看, 120个常用实词及次常用实词 (以课本出现的居多) 。
3. 注意特殊实词, 如通假字, 古今异
义, 还要注意各个词的词性在文中是否合理, 有没有活用的情况。尤其是要注意谓语、宾语和状语位置的词。从特殊性看, 与现代同形的词语 (如“妻子”、“亲信”) 可能是常考点;用其本义实在讲不通的字可能是通假字;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 (如两个名词连用, 主谓之间的名词, 带了宾语的名词、形容词) 要留心。
4. 在翻译过程中, 不要把一些专用名
词拆开来进行翻译, 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古代文化仪式和礼制, 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惯用语。
例:“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 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 “巴陵郡”是地名, 都应保留。
5. 最后是收尾的工作。
当把所有应该注意的问题都解决了之后, 要做的就是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将句意串联在一起翻译出来。
8.高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浅谈 篇八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原则,翻译方法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枝繁叶茂, 博大精深;经史子集, 浩如烟海, 异彩纷呈, 蔚为大观。古文是传统文化的根, 传统文化滋养了我们的人生。古人寒窗十年, 甚至穷其一生研究文化典籍, 于是大师辈出。曾几何时, 古文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这到底是时代的进步还是社会的悲哀?弘扬古代文化, 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让学生学习文言文, 热爱文言文, 消除他们对文言文的距离感、陌生感、排斥感, 使之拥有一定的古文积淀, 具备理解一般文言文的能力, 是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不敢侈谈学习古代文化的重大意义, 仅就如何指导高中生突破文言文翻译谈几点体会, 与各位同仁分享。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命题人独具慧眼, 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句子让考生翻译, 并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文言文中常见的重要实词、重要虚词、词类活用、固定结构和特殊句式常常设为采分点。那怎样让学生正确翻译这些文言文呢?
众所周知, 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重要基础是丰厚的古文积淀。利用好教材, 适当拓展, 夯实学生的古文积累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扎实的古文积累, 任何答题方法和技巧都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高中文言文翻译必须遵循“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合乎情理, 语言简洁”的原则。所谓“直译”就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在译文中找到对应, 即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 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若直译无法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就要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使句意尽量达到准确、完美。
首先, 要通读全文, 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或者明确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基本道理,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不能孤立地理解要求翻译的句子, 一定要把相关句子放到原文中理解, 遇到疑难词句, 结合上下文, 进行推敲;再次, 要用好草稿纸, 先打草稿, 译完后, 再修改检查, 看文意是否表达清楚, 前后是否对应, 上下文是否一致, 语意是否符合语境, 然后誊上答题纸, 做到字迹清晰工整, 不写错别字。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阅卷原则是按点赋分, 因此必须注意: (1) 译准实词 (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词, 修辞语句等) ; (2) 译准虚词 (高考常考的18个虚词) ; (3) 译准句式 (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 (4) 译准句子语气 (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 和句间关系 (并列、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复句关系) 。
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可以意译。在忠实于原文意思的前提下, 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 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文字可增可减, 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 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 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 比较通顺、流畅、易懂。其不足之处是译文和原文不能字字落实。如“衡下车, 治威严”“视事三年, 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 , 如果直译成“张衡走下车子, 就树立威信”“视察事情三年之后, 就给朝廷写信乞求赐还自己的身体”, 读起来很别扭, 让人不知所云。这时就需要意译, 将“下车”译为“到任”, “视事”译为“任职”或“到任办公”, “乞骸骨”译为“请求退休”。
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意。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等, 翻译时都可保留不变, 而有些特定名称在文中较难辨别, 就要注意让学生积累, 结合文意、句意, 辨别清楚。“删”就是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如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助词、倒装句中的标志词、表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等。“补”就是增补, 文言文中多单音词、省略句, 要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主语、宾语、介词等) 或补出省略的语句。补出的省略的成分或语句, 要加括号。“换”就是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把古汉语倒装句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翻译时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意”就是意译,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灵活翻译有关文字。
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注意联想迁移。
一是联想课文。考试中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 应先联想到相关的课文内容。如“入嵩山, 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 师事之” (2010山东卷) , 句中“乞”的意思, 联想《张衡传》中“上书乞骸骨”和《陈情表》中“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可推知是“请求”之意。
二是联想成语。试卷中要求翻译的文言词语较难理解时, 联想一些熟悉的成语即可做出正确的解释。如“出令不改, 则民正矣” (2011山东卷) , 句中“正”字联想成语“改邪归正”, 可推断出是“正道、正轨”之意。
第二, 注意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 也是高考命题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 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一定要认真把握, 仔细辨别, 正确推断其意义。如“入嵩山, 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 师事之” (2010山东卷) , 句中的“师”系名词用作状语, 意为“用对待老师的礼节”。
第三, 注意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人看重。要想准确翻译此类句子, 必须译出其句式特征。如“勿惧以罪, 勿止以力” (2011山东卷) , 该句既是省略句, 又是状语后置句, 翻译时既要补充出主语, 又要调整语序, 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序, 结合语境译为“ (治理百姓的人) , 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 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第四, 注意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非常普遍, 这正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最大障碍。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古今异义词, 翻译时要特别注意, 不可以今译古。如“无论弟不能樵, 纵或能之, 且犹不可” (2008山东卷) , 句中的“无论”是“不要说”之意, 在现代汉语中则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第五, 注意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有相对固定的意义, 翻译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 不能擅自意译。如“其李将军之谓也” (2002全国卷) , 句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 应译为“说的是……吧”。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更何况文言文翻译这个老生常谈、小生常聊的话题呢?让我们集思广益, 狠抓落实, 细化考点指导, 强化满分意识, 共同做好高三语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祝珺.高中文言文翻译浅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 (24) .
9.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篇九
文言文翻译重点考察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文言实词、虚词的翻译讲究对、留、换、删;而文言句式的翻译讲究补和调。下面笔者就这六种方法结合模拟试题为考生进行梳理。
对,就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的基本方法。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只要选择恰当的词语把文言文字词“一一对应”翻译出来即可。
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必译或不能译的词语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如人名、官名、地名、物名、国号、年号等。如“御史刘台劾居正,因论(张)瀚抚陕狼藉又维诺居正状”(《张瀚传》)一句中,“御史刘台”这样的人名、官职名不必翻译。
换,就是替换,替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如“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吕蒙传》)一句中的“走”字需要换为“逃跑”。“再抚陕西”(《张瀚传》)一句中的“再”字需要翻译为“第二次”。“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吕蒙传》)中“颜色”与“劳动”二词需要翻译为“脸色”和“劳烦惊动”。以上词语皆为古今异义词,需要用现代汉语替换原词。
删,就是删除,删除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虚词以及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的一半等。如“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卿史梁皙次先生传》)中“夫、之”为助词,该句应该翻譯为“我担心三蠹成为子孙的祸患,所以不敢这样做啊”。“冀缓急有以可恃”(《吴麟征传》)一句中“缓急”为偏义复词,偏指“急”,该句应翻译为“希望在紧急时有可以依靠的”。“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曾巩传》)一句中“偃蹇”和“不偶”为同义复词,都是命运不顺的意思,该句应翻译为“曾巩享有有才华的美名,长时间在外任职,世人认为他命运很不顺”。
补,就是将句子中省略的词语补上。如“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吕蒙传》)一句中“引置”后省略介词“于”,翻译为“安排在身边”。再如“后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吕蒙传》)一句中省略了句子的主语和介词“为”的宾语,都需补出,翻译为“(吕蒙)后来通过校尉袁雄自首,趁机为(他)求情”。这项技法主要用在省略句的翻译中。(省略句具体讲解参见本报第6期。)
调,就是调换,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高中阶段我们学习的倒装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如“公何遽为”(《吴麟征传》)一句即为疑问代词作宾语被提前,应翻译为“您惊慌什么呢?”
在遇到这些类型的文言句式时,要将句子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将句子顺序进行调整。(具体的句式特点,考生可参考本报第5、6期关于文言句式的讲解。)
另外在翻译重点实词时可以联系课本知识,如“未几,贼薄京师”(《吴麟征传》)中“薄”字的翻译可以联系“日薄西山”中的“薄”字,为“逼近、靠近”之意。
【万玲玲/供稿】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瀚传
隆庆元年,(张瀚)改督两广军务。时两广各设巡抚官,事不关督府。瀚请如三边例,乃悉听节制。大盗曾一本寇掠广州,诏切责瀚,停总兵官俞大猷俸,已一本浮海犯福建,官军迎击,大破之,赉银币。已,复犯广东,陷碣石卫,叛将周云翔等杀雷琼参将耿宗元,与贼合。廷议镌瀚一秩调用。已而郭成大破贼,获云翔。诏还瀚秩,即家俟召,再抚陕西。迁南京右都御史,就政工部尚书。
万历元年,吏部尚书杨博罢,召瀚代之。秩满,加太子少保。时廷推吏部尚书,首左都御史葛守礼,次工部尚书朱衡,次瀚。居正恶守礼憨,厌衡骄,故特拔瀚。瀚资望浅,忽见擢,举朝益趋事居正,而瀚进退大臣率奉居正指。御史刘台劾居正,因论瀚抚陕狼藉又唯诺居正状。比居正遭丧,谋夺情,瀚心非之。中旨令瀚谕留居正,后正又自为牍,风瀚属吏,以覆旨请。瀚佯不喻,谓“政府奔丧,宜予殊典,礼部事也,何关吏部”。居正复令客说之,不为动,乃传旨责瀚久不奉诏,无人臣礼。廷臣惴恐,交章留居正,瀚独不与,抚膺太息曰:“三纲沦矣!”居正怒,嗾给事中王道成、御史谢恩启摭他事劾之,勒致仕归。
(选自《明史·张瀚传》)
译文1:
译文2:
译文3: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吕蒙传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后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滕,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从讨丹杨,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候,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
(选自《三国志·吕蒙传》)
译文1:
译文2:
译文3:
译文4:
译文5: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王世禎
先生行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有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诧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有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宴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及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圣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拜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皆。每过期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选自《广清碑传集》)
[注]①内典:佛经。
译文1:
译文2:
译文3: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吴麟征传
十七年春,吴麟征推太常少卿。未几,贼薄京师。麟征奉命守西直门。门当贼冲,贼诈为勤王兵求入。中官欲纳之,麟征不可,以土石坚塞其门,募死士缒城袭击之,多所斩获。贼攻益急,麟征趋入朝。至午门,魏藻德引麟征手曰:“国家如天之福,必无他虞。旦夕兵饷集,公何遽为?”引之出。明日城陷,作书诀家人曰:“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解带自经。”家人救之苏,环泣请曰:“待祝孝廉至,一诀可乎?”许之。祝孝廉名渊,同试秋闱者也,与麟征善。明日,渊至,麟征慷慨曰:“忆登第时吟文信国《零丁洋》诗,今山河碎矣,不死何为!”酌酒与渊别,遂自经。赠兵部右侍郎,谥忠节。
方贼之陷山西也,蓟辽总督王永吉请撤宁远吴三桂兵守关门,冀缓急有以可恃。天子下其议,麟征深然之。辅臣陈演、魏藻德不可,谓:“弃地二百里,臣不敢任其咎。”麟征复为议数百言,六科不署名,独疏昌言,弗省。及烽烟彻大内,帝始悔不用麟征言。
(選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四)
译文1:
译文2:
译文3: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曾巩传
曾巩,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选自《宋史·曾巩传》)
译文1:
译文2:
译文3:
译文4:
译文5:
10.文言翻译需强化的几点意识 篇十
一、强化语境回归的意识
文言翻译的语句是文言特殊现象较多、比较重要的句子,必须把要翻译的句子放回原文,在语境中推知句子的意思。这里所说的语境一是句子所在的整个语段大语境,要关注传记类语段围绕主要人物所阐释的主要内容;二是看要翻译的句子文中所在位置的前后句,一般前句交代了背景条件,后句交代了结果影响,根据前后两句语境提示向中间推知所要翻译的句子。另外,要翻译的句子如果是多个分句,在对前后的分句翻译时,可以互相借助,切勿硬是要从前向后翻译。
二、看清得分点的意识
文言翻译从放在二卷中考查以来,一般是两句话,10分。得分点的设置主要是:考纲中规定的重要实词(120个)、常用虚词(18个),文言特殊句式(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从这些角度去考虑,才能准确地把握此句重点要考查的内容。文言翻译要遵循的是“信、达、雅”的原则,实际高考中考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所以有时“达”也是设置的得分点。
三、注意推断实词时利用技巧的意识
实词考查是文言翻译的重点,在注重情理的前提下,要利用技巧对实词做出推断。
(1)字形推断技巧。鉴于形声字的形旁具有有表意特征,对于汉字中那些占80%以上的形声字来说,只要通过对字形结构表意特征加以分析,就能够轻轻松松地推断出字的含义。
(2)句式推断技巧。古人写出的文章往往墨守对称结构,喜欢采用整齐的句子。只要抓着这一特点就不愁推断不出字的含义。例如,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分析句子的结构,根据12句子“用”与“择”就能够推断出“以”与“简”的含义为“任用”“选择(或选拔)”。
(3)联想成语推断技巧。现代汉语中的成语一般出自古诗词,因此,借助成语就能够推断出文言实词的含义。例如,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中的“速”字,可按照成语“不速之客”解释为“招致”的意思。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句中的“喻”可按照成语“不言而喻”推断为“明白”之意。
11.漫谈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篇十一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字——信﹑达﹑雅。
信:译文忠实于原文,要求准确无误,不能随便增删内容和改变其风格。
达: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译文文字优美,文句流畅,鲜明生动,富有为采。
以上三个原则,对初中生的学习来说,前二个信和达是主要的、基本的要求,雅是较高要求,因此在译文过程中,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总原则。那么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呢?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和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它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语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做到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二、文言文翻译的注意点
(一)找准译准句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指那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标志句式的词语,也就是考试中的“给分点”
(1)落实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它们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多并且较难掌握的,常考的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
①确定词性;②确定词义。
A.语法结构分析法
如: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孟子》二章中“饿其体肤”的“饿”如果翻译成“饥饿”,因其后面跟代词和名词,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应该是做宾语的,但饥饿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所以“饿”要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这就是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去判定翻译词语才能是正确的。
B.句式结构分析法
古代汉语十分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为推断词义提供了方便。如《孟子》二章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中的“苦”“劳”“饿”“空乏”“乱”均为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2)落实虚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无法分开的,因为虚词的意义是它在句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所以虚词的翻译不能脱离语境。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两个“以”,用法就不相同,前者是连词,后者是介词,所以意义也不相同,分别翻译为“因为”和“拿”。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代替,硬翻译反而别扭,所以不翻译,如发语词,补足音节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夫战,勇气也。”“怅恨久之”,“何陋之有?”“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其中往来种作”等的“夫”“之”“者”“其”分别对应以上用法。
(二)关注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而以上各种特殊句又可细分为很多种,这里不再一一细分。如:(桃花源人)见渔人,(桃花源人)乃大惊,(桃花源人)问”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何以战?(倒装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被动句)如太行﹑王屋何?(固定句式)
(三)恰当处理修辞格
(1)互文,互文不可直译,上下文各有交错却又相互补充,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表达意思。如《捕蛇者说》里“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要翻译为“(悍吏)到处叫嚷骚扰”。
(2)借代,如“布衣”代百姓;“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3)比喻,如《与朱元思书》里“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前半句译为“像老鹰飞到天上追求高位的人”,运用的就是比喻修辞法。
(4)婉曲,主要是避讳,如《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应为“民风”,因为唐朝时为了避讳太宗李世民的讳。凡是遇到类似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翻译就行了。
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在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把它的翻译方法具体归纳为如下几点:
(1)留(保留),凡古今义相同及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名﹑年号﹑庙号﹑帝号﹑时间﹑日期等),照录不翻译。如“人、天、地、火”和“十年春,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中“十年”均不译照录。
(2)删(删除),删去文言文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句首发语词、表停顿和补足音节助词、起连接作用的连词等,删去不必硬译(举例见落实虚词)。
(3)补(增补),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充出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或语句或词语活用后新增的内容,用小括号括起来表示。如“帝感(于)其诚”(《愚公移山》)
(4)换(替换),有些單音词不能用该词作语素组成双音词,要用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如“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中的“薄”译为“迫近”;“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中的“吾”与“汝”译为“我”“你们”;把通假字换成本字再作解释,如“属予作文以记之”中“属”同“嘱”译为“嘱托”。
(5)拆(拆分),文言文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翻译时要拆分成两个单音词,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译为“妻子、儿女”
【《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翻译】推荐阅读:
文言文的翻译练习09-04
子路见孔子的文言文翻译07-24
螳螂捕蝉的文言文翻译08-19
《柳子厚墓志铭》文言文的翻译08-24
智囊文言文翻译07-29
文言文《谨饬》翻译08-17
文言文实词翻译09-08
张良文言文翻译10-09
月食文言文翻译11-05
赵普文言文翻译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