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散文随笔

2024-09-03

远山的散文随笔(精选12篇)

1.远山的散文随笔 篇一

远山的红叶经典散文

深秋了,我的心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着,因春天给人以朝气,夏天给人以火热,秋天给人以收获,冬天给人蕴藏。虽然秋风起,人心凉,但给人以秋实的感觉还是实实在在的。

秋天了,山上的树叶有了变化,绿绿的叶子有的卷起边缘,有的憔脆写在了脸上,槐树是最知趣的,一些败叶早早地就落下了。它们经不住秋风的吹残,想早点有个归宿。然而枫叶却给我了异样的感觉。

我的习武场旁有一棵枫树,是十几年前我在山深沟里拾到的,它是让上山挖盆景的人给拨出来的,可能看它当时的根还不够好看,就把它拨出来后又扔了。我把它捡回来后,就栽在了我习武场旁边,天旱时我就从旁边沟里的小水泡提水给它喝,不觉中它竟然活了。每到深秋,别的树都争向地落叶时,它却给了我红红的心,那四角的,六角的,深红的,紫红的,由掌心的脉络向边缘伸去的象血管一样的叶纹线,把绿绿的叶子染的通红,经风那么一吹,霜那么一打,它更红了,红的发紫,现在成为我习武场的一道风景了。

枫树是一种观赏的树种,它不成什么大林,它的木质很坚硬,瘦长曲经的身材给人们的却是一种向上坚韧的性格。

唐代诗人陆游《初冬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表达了一种深秋的意境。我喜欢枫叶,在深秋万叶凋凌有些凄残的时候,枫叶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枫叶是原始的,它代表着纯真、浪漫,象征人与人之间美好的亲情、友情、爱情。

晚秋的风吹过了山谷,层林尽染的漫山的红叶,装点着秋天的萧瑟。在这样的秋天,在这样的秋色里,在漫山树叶的海洋中,我喜欢走在枫林间,在如火的世界里燃烧灵魂深处的寂寞。

枫叶如火,它长在贫脊的山坡上,用炽热的身躯染红了山脉。深秋一片红叶染红了遍山,石红了,水红了,山红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红红的枫叶在秋的冷峭中,傲然深情的绽放。如霞光披洒于山林,影耀着岁月的沧桑。那远去的红衣女子的心为谁所想,纤纤的玉指,在敲打健盘时如在古琤里悄然弹奏,枫林间飘荡萦绕着悠悠琴音。是为谁而弹呢?那玲珑透明的.心,诉说着千古风情和行吟如歌的爱的赤诚。“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人世间来去匆匆的相逢啊,任多少妩媚如枫叶飘舞。

岁月悠悠,人生的舞台不分南北,我们每个人都在演绎属于自己的角色,有过辉煌也有过颓丧,多少起伏都不由自己。有过深深的眷恋,有过深夜的偸哭,但不管她长在那里,生在何方,红在远山,她的根永远扎于大地,她的心永远向着太阳,她永远是红红的。

当你在生命的深秋,走入枫林,你会发现所有的浪漫滑落在眼前,你的心你的情就如这火红的枫叶,装满了感动和温馨。尘世间的纷扰在这里早已烟消云散,轻轻的风摇动着枫叶,浓浓的情缀满枝头。独舞于枫林间,在片片枫叶里抒写如诗如画的情感,淋漓尽致点燃生命的激情,在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里,抹去风尘仆仆的憔悴与枫叶同醉。

我喜欢枫的颜色,在岁月的磨砺,寒霜的敲击下红如火,饱经生命的惊涛骇浪,辉映着丽日眩目的阳光,用温暖的轻吻,感动每一片树皮,呼唤所有生命与远方的亲人,满山的火红织就云霞,照亮着金色的秋天。如团团燃烧的火焰,凝聚着激情,升腾着自信。

枫叶红,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独守着繁华过后的那份从容,那份淡然,那份永远的执著和热情。即使零落成泥,也是灿烂一片。在人世的变幻无常里,唯有枫叶以它特有的忠诚、坚韧、乐观,满怀豪情去渲染生命的绚丽画卷。

走在枫林中,用红红的枫叶渲染灵魂的孤寂,静静清点心底冷却的梦,任俗世的苦乐与忧伤在这里尽情放逐,让自己与枫叶一同在红尘之外飘游。期待着,从这份火红的浪漫中追寻美好,憧憬着,在惊叹的目光中闪烁辉煌。人生的梦和爱在这里编织着柔情蜜意的霞光,守候着朝阳。我喜欢枫叶,远山的枫叶又红了.

2.远山的散文随笔 篇二

男孩

(远山逶迤, 依稀可见。村口, 一棵开满花儿的槐树。树下, 老婆婆手扶拐杖遥望远山, 形如雕塑。幕后传来童谣)

槐花开, 槐花落。

娘摘槐花蒸馍馍。

馍馍香, 馍馍甜。

娘的话儿记心间。

日头出, 日头落。

儿离家乡远漂泊。

婆婆: (颤巍巍拾起一串落在地上的槐花, 喃喃自语)

树槐呀, 你看这槐花又满村子飘香了, 娘又可以蒸槐花糕了, 给你留着回来吃啊——娘老了, 眼睛不好使, 你要是打娘眼前过呀, 就招呼一声啊!

男孩: (从台侧探头, 迟疑地走到槐树下, 看看四周, 望着婆婆, 怯生生地)

婆婆, 你在和谁说话呀?

婆婆: (扭头看着男孩) 孩儿呀, 我在和我儿子说话。每年槐花开的时候呀, 我就给他蒸槐花糕, 他可爱吃啦!他边吃边咂嘴, 还说槐花糕有娘的奶香。

(缓缓抬头, 看了看高高的槐树) 孩儿呀, 你会爬树吗?帮我摘点儿槐花吧。

男孩: (非常热情地) 婆婆, 我会爬树。我帮您摘, 摘多少都行。 (走到树下, 灵活地爬上去)

婆婆:慢点、慢点——可别摔着! (一串串槐花纷纷落地, 像飞舞的蝴蝶)

婆婆: (朝男孩摆摆手喊) 孩儿呀, 够了够了——咱不贪多。槐花开得正旺, 香甜香甜的, 留着满世界香——咱不贪多, 不贪多——

男孩: (从树上滑下来, 又望望四周, 疑惑地) 可是, 婆婆, 叔叔在哪儿呢?

婆婆: (两眼茫然地望着远山自语) 是呀, 儿啊, 你在哪儿呢?

男孩: (惊疑地) 婆婆, 你不知道叔叔在哪儿吗?他在山那的那一边吗?很远吗?他能听到你喊吗?

婆婆:他听得到, 听得到。先前, 每次离开我日子长了, 我就站在树下喊, 他都能听到。

男孩: (疑惑地摇摇头) 真的吗?

婆婆: (拉着男孩的手, 慢慢诉说) 那一年, 我得了重病。树槐听说南山的紫杉藤能医我的病, 就每天进山里挖。有一次, 他整宿没回。我着急了, 就拖着生病的身子出来找。走不动了, 就站在这树下喊。你猜咋着?他真的回来了。他说娘啊, 我发现了一大片紫杉藤, 就想给您多挖点, 忘了时辰, 天黑迷了路, 在山里转了一宿, 后来听到娘的呼唤在山里回荡, 就找到了回家的路。以后我走到天边, 听到娘的喊声都会回来的——

男孩:婆婆, 那叔叔现在咋不回来?

婆婆:哎—— (表情茫然无助, 摇摇头。摘下一朵槐花儿, 拨开花瓣, 露出细长、白嫩的花芯儿, 放在嘴里尝了尝)

男孩:婆婆, 这个可以吃吗?

婆婆:可以吃, 你尝尝, 可甜呢! (又拨了一颗花芯儿往男孩嘴里送, 叹口气) 树槐小时候, 就爱吃这槐花芯儿, 吃我做的槐花糕。可是突然有一天, 他说, 娘啊, 我不能吃你做的槐花糕了, 我得去山外边叫城里的地儿, 听说那里的房子比山还高, 汽车多得像蚂蚁, 夜晚比白天都亮堂——我去那儿可以挣很多钱, 挣多了钱回来接娘——

男孩:那他没回来接您吗?

婆婆: (低缓的) 他离开我就再没回来。头两年还托人捎回城里的新鲜东西, 捎信说要回来接我, 可后来就没了音信儿。听村里人说, 有辆车在往村子开的路上掉到河里, 兴许树槐在车上。可我从来都不信, 从来都不信——槐花开了, 又落了, 一年又一年, 每到槐花开得时候, 我就来这树下喊, 我总觉着他能听到, 可这么多年了, 他就是不应声儿—— (一串泪水从苍老的脸颊上滑过)

男孩:婆婆别哭, 婆婆别哭。 (伸出小手给婆婆擦眼泪) 要不让我爹替您找叔叔吧!也许他能找到。

婆婆:孩儿呀, 怎么?你爹也在城里吗?

男孩:是呀。不过, 我不知道爹长得啥样。听娘说我还没出生, 我爹就走了。娘在槐树下送爹, 树上也开满了花儿。

婆婆:那你爹没回来看过你娘儿俩?

男孩:回来过。可我还小, 不记得。娘说, 我爹疼我、舍不得我, 走的时候抱着我哭。后来长大点儿, 我就老想着爹, 经常到这树下来等他。

婆婆:那这两年你爹有信儿吗?

男孩: (低下头, 用脚踢着地上的石子) 开始有, 后来就没了。我娘说不让我等爹了, 爹在城里有了新家。可我不信, 爹疼我, 他会回来看我的, 我得等他。

婆婆: (把男孩揽在怀里, 抚摸着男孩的头) 孩儿呀, 可怜的孩儿呀!你和你娘都受苦了!老天爷有眼, 你爹会回来的, 会回来的——

男孩:是呀, 我爹会回来的。婆婆, 要不咱们冲着大山喊吧, 咱们大点声儿, 声音飘过山头, 飘到城里去, 叔叔和我爹就能听到了—— (满怀希望地望着婆婆)

婆婆:好啊!咱们大点声儿, 再大声点儿, 他们就能听到了——

男孩/婆婆:儿啊——儿啊——

爹——爹——

(苍凉无助, 稚气天真的声音混和着在山谷回荡, 回荡——渐渐弱下来) 幕后传来童谣:

槐花开, 槐花落。

儿念爹爹泪沱沱。

日也想, 夜也盼。

不见爹回心不安。

大山深, 大山远,

翻山越岭不怕难。

3.为了远山的呼唤 篇三

这个女孩叫李厚存,上三年级,老师告诉我,她因家境极度贫困缴不起学校费用,正在打包准备第二天回家,不再继续上学。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履行着我的诺言,坚持让她完成学业,这也是我第一个扶助的学童。而那瞬间的突发情景也成为我一直把镜头锁定在南涧的主要原因之一。

之后,我连续12年,近20次前往南涧,收集那里孩子们艰难求学的第一手资料。

镜头中的孩子们

在这里几乎没有孩子因为不好好念书而受责怪。天还没亮,孩子就起来读书。子夜时分,他们又常常围着蜡烛温习功课。即使是没有老师的自习课,孩子们也是认认真真地学习,因为他们深知上学的机会多么难得。学校没有食堂,孩子也就自己垒土灶,挤在一间小棚房中,用自家带来的锅做饭,做饭的烟把他们呛得直咳,把他们的双眼熏得眼泪直淌。

许多山区方圆十多公里才有一个教学点,许多孩子都必须住校,每个星期,年幼的孩子们都必须翻山越岭,在崎岖的山路上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孩子们的背上背着竹篓,从家中背来一周的口粮和柴火。这样的山路,我3个多小时才能走上两公里,但很多孩子上学要走上10多公里!

学校里连旗杆都没有,孩子们用木杆或竹竿撑起国旗,坚持向国旗宣誓:热爱祖国,要好好学习。

爱的延伸

图片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所反映的南涧贫困儿童艰难求学的真实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方的援助不断涌向南涧。这几年,全国各地支援南涧的助学款就有数百万元。

一位扬州朋友去南涧乐秋乡,看到那里的现状后,立刻把带去准备旅游的5000元毫无保留地全部拿出来资助给了孩子们。那些随我去云南采访的记者们,看到了山区孩子的困难,也都掏出了他们身上所带的钱,有的还结对资助山里的孩子们。南通的一位企业家通过我的摄影展知道了云南山区的情况后,在2003年,一次就捐了40多万元,建成了当时南涧最漂亮的凤凰山希望小学,还资助了近百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位好心人却坚持不肯向外界透露自己的姓名。2006年柯达公司下属某子公司又捐助了几十万元,一座新的“柯达及合作伙伴希望小学”最近又新落成了??

为了一个诺言

我之所以这么长时间用镜头对准贫困孩子,把焦点锁定南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被一批日夜为贫困地区想读书的孩子日夜操劳,为改变落后教育现状四处奔波,历经辛苦的干部的精神所感染。若干年前我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藏族自治县完成了尼西乡江东小学等几个学校的调研、采访、拍摄任务后,为了感谢时任县长的藏族干部邓良才同志对我的支持和帮助,临走时,我问他需要我帮助什么?邓县长深沉地对我说:“我个人的条件比你好,不需要你帮什么忙,但是这里的教育条件实在太落后,这里的孩子上不起学的太多了,这是我一个县长一时无法彻底改变的现实,协助我帮帮这些孩子们吧?你就把你看见的、把你拍到的真实现状通过照片宣传出去,让社会知道,让社会关注和支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让更多面临失学的儿童重新返回课堂,我在这里代表全县的干部感谢你了,这就是我要你帮的忙,也是你必须要帮的。”

南涧乐秋乡时任乡长的汪德芬更是把学生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行政经费再紧张,但她总是想方设法把经费首先放在办学上。她整天泡在田里乡间、农民家里,全身是土全身是灰??

南涧县的干部绝大多数都一对一资助贫困孩子上学,是他们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坚持到如今。

云南西双版纳农村1984年春,我第一次将镜头对准这群孩子,正是这双充满期待的眼神,使我踏上“希望工程”之旅。

1、中午学生不回家,利用休息时间,老师给学生做饭。

2、学生们自己解决午饭

3、地处深山中的教学点。

04

4.拥抱生命中的远山现代散文 篇四

当绿色生态重新回归人类的视野,人们才仿佛如一只只迷途的羔羊,暮然醒悟。山与林,注定是朝夕共处、互相爱恋的,谁没有了谁,都不是完美的谁。

天地赋予了生灵万物,而树是林的细胞,细胞自然成了山的林,林成了山的灵魂。没有林的山,就没有了灵气。山的风景是突兀的。

刀耕火种的年代,是无奈、无度、无知、无畏的原始时代。而当现代的人回归到某一特定的原点,则是无情、无义、无序的时代。

不是吗?那郁郁葱葱的山,给了我们丰富的柴火资源,好像取之不尽般。自从智慧的人类开启了生火熟食的进化之门,它就承载起人们多少的时光重担呵。

从此人们的一日三餐竟不能离开它了。

千百年来,远山就是世世代代先祖的靠山,远山就是我们的生命所依,如水般的命脉。

因它,世世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因它,我们也从树上衍化,落地生根。

我们盘山,我们占山,我们靠山吃山。

当我们吃尽了山,山就会击得人生生的痛。曾几何时,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家园淹没。祖先的丰功伟绩也在顷刻间被一片泽国中湮没,如烟云消散。

没有了林的守护,山就变得满目疮痍,苍凉遍野,早失却了灵气。

如游离的魂。

曾几何时,远山在童年的记忆里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

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阳光雨雾中,远山都是无与媲美的,有留传上百年乃至千年的一丛丛的参天古柏、古松、古桉、古杉树,这些传说中成精的生灵,俨然成了淳朴敦厚的山里人心中的神树,被虔诚地供奉着,逢年过年,烟火缭绕。

曾几何时,远山的树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它们有滋有味地吸收着天地之养分,装点起自然的风貌。山变的活泼起来,那潺潺泉水,是它跳动的脉搏,那呼呼的山风,是它那欢乐的歌唱,百鸟更愿意以它为荣,筑巢安家。

在它枝叶繁茂的庇护下,一只野兔或果狸,倏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无数个夜晚和白天,森林里都会响起自然的交响曲。

——美妙的交响曲,天籁之声。

曾几何时,我们徘徊,我们彷徨,我们无措。

过去是伤。我们在向山林肆意索取。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日三餐之炊不像现在那么方便,手指轻轻一扭煤气开关,一股蓝色的火苗就跳跃起来,三五分钟就可以开饭。那时候,乡下都是烧柴。弄一餐饭得费上半天的工夫,还弄得全身上下都是柴灰,想想那时做饭真的是一件不轻的活。而我从小就与大人一起去山上砍柴。

先是砍生产队分给我们几家的.一座山。

都说十年树木。一棵树长大得花好几年的时间。我们一刀下去,只需三五分钟,碗口粗的树就凄惨地倒下,枝桠脆脆地打在一片草丛上。唯留一截树墩子还紧紧地扎在大地上,树墩子上流着乳白色的树汁,像是它的眼泪。

树在无声中失去了生命,这些山的守护者,山的精灵,可能打心里憎恨我们这些砍伐者。

可我们的砍伐行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在肆意地不断扩大、延伸。

人们理所当然地说,没有这些树,我们的膳食何以为继?就像树一样,没有了山,何以为家?

当漫山遍野由绿色转为光秃秃的“馒头”一片时,大人们无暇以顾。

只顾眼前利益的结果,变本加厉,反而热衷于思考到更远的山地去砍伐。那已经是属于邻县的林地。可是,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各家各户猪吃的、人吃的所有一切熟食都必须用山上这些炙手可热的“山灵”来解决。

于是,大人们通常就会蹲在天井一隅的磨刀石旁,在月辉下磨刀霍霍,斧头和镰刀不久就泛着寒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不老名言又在今夜“倾情上演”,我们这些小孩往往就被大人吆喝着早早上床睡觉。

月上柳梢,人约三更。

大人们不约而同地在屋后集合,小孩子夹杂在人群中,盗伐行动悄然开始了。

我们必须在黎明前赶到目的地。否则就会被人发现。而我们这些盗伐者一旦被捉,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轻者罚款,重者会被扭送到公社去批斗。

四周一片漆黑,山风阵阵。小孩看着大人摸黑砍伐大树,刀光在黑夜中飞舞。树的伙伴静立着看自己的同类倒下。

大人砍完一棵大树后,又砍伐一棵小树,然后利索地削去枝叶,将小树放在小孩的肩膀上扛着。大伙急匆匆地往家的方向走,连呼吸这黝黑山林里的新鲜空气的时间都没有。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时,已能看见山下炊烟袅袅。这时,累得气喘吁吁的我,才发觉汗水已湿透了身。

回到家,将肩膀上的树往天井一扔,舀一勺清凉的井水,咕噜咕噜喝个痛快后,就等着大人摸摸我们的小头夸奖我们。

不久,连邻县那片茂密的山林也被我们盗伐光了。

再无树可砍。

再后来,国家实行了封山育林的政策,飞机在不断播种,护林员日夜在山林里巡逻。

盗伐行为渐行渐远。漫山遍野的养眼的绿色在集体的呵护下重新披上了山头。山林重新焕发生机。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抛弃了刀耕火种般的炊火行为,由烧柴改为烧煤炭。只是逢年过节,需要大量烹制年糕甜品时,才偶尔使用些柴火。木柴慢慢失宠。

再后来,液化石油气因使用方便快捷逐渐被乡亲们所认识,大家纷纷使用起了煤气灶。烧柴的时代已过去。

曾经的无奈,曾经的集体砍伐,随着时代的进步,最终消失。

每每想到这些记忆中飘远而又懵然转回的往事,心绪难平。想到深处,连呼吸都是痛。曾经的参天蔽日的山林,在我们千回百转的砍伐中毁灭,那时的我们居然无动于衷,不思反省,老祖宗薪火相传留下的一片山林,在我们手中断送,而且殃及周边。

幸运的是,饱受蹂躏的山林又开始充满了灵气。

我问父亲,家里现在应该收割完山上的红薯了吧?

父亲回答说,已经很久没有在山上种东西了。

我问,为什么呀?

山上有了野猪,被刨了。

我懂了,多年的护林,使野生动物也繁盛起来了。而关于野猪的故事,以前只是老一辈口中的故事,现在,我更乐意接受现实。我们懂得,这片生养着千千万万山里人的远山,终于返璞归真,还原了它那青山绿水的原貌。

在它叶落归根般的情怀中,它曾经容我们伤害、许我们离弃,虽然它曾经在默默地抱怨过,无声地流过泪。

然而,现在它已经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它张开高大的双臂,许我们再回头,重新拥抱。

入梦如归。

儿子,我们村安装了自来水。水源地就在那片远山脚下。不久前,父亲电告。

我心欣喜。原来,热心的华侨以及乡贤出资,在那里做了个水塔,又接上了水管,山里的泉水就大大方方、源源不断地地流入了千家万户。

这是山的深情回馈。茂密的林木,是我们用心呵护的结果。

地下自然积蓄了泉水。涌泉相报也。

远离了远山来到大城市的我,深谙空气和水对生活、生存的重要性。也经常在周末的“家庭日”里举家出动,不惜驱车到百里外的山林爬山看景。

看着似曾熟悉的山,我更加怀念家乡那山,那景。

那陪伴我、拥抱我幼小生命的远山,那被我们透支的远山,梦里依稀。

远山,融入了我血脉深情的山。

5.淡的是远山,浓的是追忆的散文 篇五

回忆于我,往往也有许多不真实的存在

悦子说:“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

翻开《远山淡影》没几页,女主这句话就触动到我。可一直翻到最后一页,小说结束了,故事却像是刚刚才铺陈开,每一个人物的情节都还没交代完整,更别提结局。

这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巨著,三十多年来不断再版的他的处女作?

不忍心也不甘心放下书,开始阅读“译后记”。

才发现石黑一雄着着实实令人咂舌,他让我在合上书之后,才开始回味他描绘的远山和淡影。书中处处埋着伏笔还有大片留白,在看似疏淡的平铺直叙里。

“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

小说中只有两处地域场景,一处是英国乡下的居所,一处是战后的长崎。小说也只有两个时段,一段是现实中的5天,一段是回忆中二十年前的初夏。

小说中有两对母女,在我合上书之后就明白了,其实就只那一对母女。母亲悦子被埋进了她终身难逃的回忆和自责里。

我在我的回忆中重新构建一下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在英国乡下居所的5天时间里,悦子和她跟英国丈夫所生的次女妮基在一起。悦子与日本前夫所生的长女景子自杀了,妮基的父亲也已逝去。次女从伦敦回乡下来陪伴寡居的母亲5天。这5天中,她们不愿提及景子自杀的事,但她们各自沦陷在躲不开的事实里。5天中,悦子断断续续回忆着前,她在长崎结识的那对母女。

好,切换镜头。二十年前,战后重建的.长崎。

在战火和政府的推土机中幸存下来的破烂不堪的小木屋里,住着孤立无援的佐知子和女儿万里子。悦子是她们母女唯一的朋友。那段回忆中,悦子正怀着孩子(应该就是景子),跟丈夫二郎住在临时过渡的公寓里。

佐知子母女的背景是个谜。她在破屋子里用精美的瓷器泡茶;她讲流利的英语,筹划着带万里子跟她的美国情人移居海外;她常常把幼小的万里子独自留在破屋子里。悦子的出现总是在悉心照应着万里子。

回忆中的佐知子饱受战争苦难一心逃离日本,并以替女儿寻找一个更好的未来为必然的理由。她反复告诉悦子,去美国才有机会成为独立自主的女性。

万里子抵抗着母亲的强制安排,她要带着她的小猫们留在日本,而佐知子当着女儿的面溺死小猫。

记忆中的日本海边,真实的存在

“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

我恍然,悦子原来是在编造回忆。

“译后记”里石黑一雄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机会。”

悦子在回忆里自欺欺人。她就是佐知子,景子就是万里子。

石黑一雄还说他在伦敦收留无家可归的慈善机构做社工时,倾听流浪者讲述故事,他们不会坦白那就是自己的经历。太过苦难和伤痛,往往不忍直视。

回忆从一开始就陷在自我抗争里,悦子只有将自己的故事藏在佐知子身上,她才敢推开记忆的门。

悦子在自编的回忆中企图替佐知子赎罪,她幻想出一个温柔贤良的孕妈妈形象,在战后的废墟中试图补偿对万里子的爱。她在回忆里弥补当年对景子情感的漠视,追悔自己以牺牲景子的幸福来成全自己的追求。

景子自杀的果是悦子播下的因。

石黑一雄,见识了他如此精妙的小说构架,更佩服他暗藏的情感力量。书中隐现的各处留白,像中国画一样。

小说不长,回味却很绵长。

《远山淡影》,我想知道原版英文书名是怎样的,会不会像很多电影那样,采用意译来辅助内涵的表达,诸如《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和《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搜出来一看:A Pale View of Hills.原汁原味的远山淡影。

小说中没有远远的山,也没有淡淡的影,那是我们脑子里不可靠的回忆。

6.远山的红路 篇六

村里办公司,村民当股东,激活生态资源,发展休闲旅游,这是黄塘村在绿水青山跨向金山银山的探索中走出的新路子。村支书廖红俊相告,黄塘“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态虽好,却一度是有名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青山跨向金山,路要怎么走、钱从哪里来、由谁来建设?几大难题绊住了脚步。

面对瓶颈,改革来破题。去年开始,黄塘村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村里成立浙江常山黄塘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创新“资金入股、全民分红”模式,村集体和8名乡贤率先出资,并以3000元一股吸引32户村民入股;分红时,每张门票切出5元作为“环境红利”,平摊到每个村民,真正实现全民共建共享。

“黄塘模式”中,让村民受益的理念贯穿始终。“我都快80岁了,每月还能拿1800元工资。”村民廖火土在漂流景区看门,工作清闲,收入却不低。与之相似,到景区打工,在农家乐、民宿店里当服务员等等,仅907人的黄塘村,有近100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工作。

山沟沟里的创富传奇

黄塘村位于常山县东北角,距县城50分钟车程,深邃的山沟沟,有着独特的世外桃源意境:入村口,300余米的花卉瓜果长廊浪漫温馨;梯田里,形态各异的稻草人惹人怜爱。

从偏僻落后的穷山村到如今的致富样板村,黄塘人知道,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功不可没。自2002年担任村支书以来,这位厚道实干的山里汉子,带领全村人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打造美丽乡村,孕育生态经济,探索出“山水股份化”经营村庄的黄塘模式。

盛夏时节,黄塘溪的漂流项目特别火爆,80元一张的门票,平均每天卖出300余张,远近的城里人纷至沓来。黄塘溪的蜕变,彻底激活了这个小山村。

就在两年多前,由于长期缺乏保护,村里约3公里长的黄塘溪还是又脏又臭的“垃圾河”。“小时候那清澈的河水咋不见了?”耳畔回响着村里老人的感慨,廖红俊带领全村人开展“五水共治”,集中力量清理河道,并制定村规民约加以保护,终于让黄塘溪重现清丽。

面对一湾清水,廖红俊有了灵感:当下很多地方流行搞漂流,咱村这么好的资源可不能浪费。谁想,质疑接踵而来。“就我们这山旮旯,城里人会愿意来?”“建设漂流项目至少投入300万元,万一亏了怎么办?”……一些村民觉得廖红俊有点“出格”。

“要是安于现状,就永远没有出路。”在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上,廖红俊把想法和发展前景娓娓道来。最终,村里决定成立常山黄塘旅游景区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开发资金由村民自愿入股筹集。面对许多观望的村民,廖红俊发动村干部、种植大户、在外能人等带头,又和村干部逐户上门动员,总算凑起260余万元。

“村里一水一木都是大家的,将来漂流赚钱了,没入股的村民也应该拿钱。”廖红俊还提出,漂流项目门票提成分给全体村民。

去年8月,常山首个漂流项目——黄塘村漂流正式迎客,1个月不到就销出4100余张门票,收入20余万元。入股的村民喜不自禁,没入股的人则深深后悔。此时,廖红俊又提出增资扩股,让更多村民得益。为确保农户“零风险”,他还承诺1年内投资10万元以下的散户可随时撤资。

眼下,正值黑木耳菌棒生产期,村民朱水木忙碌在村食用菌栽培基地。“多亏红俊书记帮我建起这个基地,如今在家门口干活,年收入就有两万余元。”他说。

不仅是建食用菌栽培基地,这些年来,廖红俊时常带头推广新种植品种和新技术。无论是毛竹、油茶、茶叶、紫番薯,还是金针菇、秀珍菇、香菇、黑木耳,都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我也曾创过业,深知村民创业致富的艰辛。”上世纪90年代,廖红俊承包了村里连年亏本的170亩茶地,通过改造茶园、购进设备、学习技术,创业有了起色。当时,有些油茶种植户的山茶油销路不通,产品积压。他明知存在风险,仍向村民收购了1万公斤山茶油。谁知没多久,山茶油价格下跌,他一下子损失约两万元。而当他收购的5000公斤山茶油涨价时,他却把差价全补还给农户。

廖红俊还采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方式,发动农户参股,与入股农户签订茶叶和茶油销售保护价和价随市涨的协议,实行统一加工、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在他带动下,村里不仅油茶产量年年涨,茶油售价也节节高,每斤平均售价超过35元。“红俊书记的心总是向着大家。”油茶种植户黄土林说。

共同富裕的乡村神话

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齐。原先,山坳上的村民坚决不肯下山居住。如今道路修通,上山下山便利,大家都高高兴兴搬家,黄塘村民真切享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美好生活。

村委会公示栏里,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统计数字直线飙升。去年,黄塘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多万元,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9400元。

有回乡的游子见此惊叹,就像忽地一夜春风,黑灯瞎火、四野无声的黄塘,千树万树骤然迸发,连那杂草都成了蓬蓬勃勃的春芽,家乡变得我都不敢相认了。这位打拼在珠江畔的乡贤陈新国,心如海潮奔涌,立马拿出80万元无息借给村里扩大投资,在他眼里,家乡的故事,丝毫不逊于任何一段伟大的商海创富传奇。

陈新国看好家乡,源于廖红俊贴在村委会办公楼里作为一名党员的公开承诺——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

“这么拼的村支书,真是不多见。”新昌乡干部付颖驻村黄塘虽时间不长,但已被廖红俊的勤恳细致和任劳任怨深深折服。

黄塘村开建漂流和滑草场时,廖红俊总会抢着试漂和试车。“为试漂,红俊自己被撞得遍体鳞伤,好几次都翻了船。”村民主任陈荣祥回忆,每次廖红俊体验下来,都不提伤痛,而是督促村干部们赶快整改河道,更换质量更好的船。

“大事必做于细,我们发展旅游、振兴黄塘,拼的就是细节,你一个地方搞砸了,游客不会再来,老百姓也会对你失望。”廖红俊的话,深深地烙印在每位村干部的心里。

“说廖红俊是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不如说他是干大事创大业的‘改革牛’。”新昌乡党委书记朱开明,亲历了黄塘发展最快的两年。

在朱开明的眼中,廖红俊一直在扮演着披荆斩棘的改革先锋角色,既有远大目标,又能务实工作,“最关键的是,他说出去的话,一定能做到。”

当村民日子渐渐红火时,廖红俊自家的效益却大不如前,一心扑在村里事业上的他分身乏术,山上承包的茶叶和油茶全托给了亲戚照看管理,开在县城的茶叶门店和新昌集镇的超市几近关门。

“黄塘村开了一个好头,摸索出一条全民动员、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好路子。”朱开明欣喜地说,如今黄塘村民纷纷主动扮靓自己的家园,敞开家门欢迎远方的来客,“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正走在一条共富的红火路上。”

7.远山的呼唤作文 篇七

当我重新翻开那存放已久的相册,我才发现它是昨天的故事。回忆每个快乐的蓝天,回忆每个灿烂的笑脸,还发现万物都多情,人生的某种可贵。生命不全是灰色,但我曾傻傻地把它当成累赘。我贪恋大地,但我并不爱它,我傻笑着回忆我的天真。人,活着便是事实,谁也不能否定。我也曾傻坐窗前,望着万物,看着日出到日落,假装看到生与死,原来我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生活总是耐人寻味,我赶紧把它珍藏,却不知已将时间挥霍。

当长发披到肩头,我开始明白了,我必须改变,幼稚的我在成长。我恋上多情的四季,恋上四季的风霜雨雪,其实,我不必自作多情,我的日子长着呢。生活多姿多彩,风儿吹遍大地,吹到每个角落,吹来四季的呼唤。从小草的发芽到白雪的飘洒,我想跟上脚步去找它,可是它总不让我捉到,将扑风的我遗落在一个个没有人的地方。我开始学会听风,站在山冈,我开始呼唤,静听风儿将它所知道的一个个故事诉说。我想到自己。自己?一个生活在大地上的女孩,想伴风儿走掉。我本不应该脆弱的,但何故流泪,任凭双眼望着那虚无飘渺的梦,却不知从何说起。我茫然了。渐渐,我懂了,生命可以活得多彩,我为何要追寻虚无?

点点滴滴,我走到了花季,走到少女们梦的地方,那个金秋般的时节让人一辈子都铭记的地方,它芳香,它美丽 ,我暗叹自己为何多愁善感。我并不忧伤,我知道,我笑着轻踏每一片遗落在地面的花瓣前行,那儿一定会很美丽的。我变得成熟起来,知道坚强的味道了,或许这便是通往人生的第一步。踏遍各处,我恍然不悟,美丽花瓣不同样隐藏着脆弱,差点让我一次次落足误区。我悲观起来,不敢前行,我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花儿,你为何要将我引诱?我知道我自己一定会遇到更大的艰难险阻。可是,每一个人都会经过此地,我想到了我的风儿,活得潇洒一点。是呀,那不可怕,不要将生活过得难过与伤怀,一次次情感的较量之下,我看明了自己在困难面前的懦弱。生活没有平坦,一切都必须自己去尝试,我鼓励自己,赶紧站起来,准备迎接一个个更大的挑战。

是呀,生活有时是必须面对困难的,可我们是勇敢的。

8.远山的呼唤作文 篇八

妈妈打开电脑,点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妈妈被很多穿着陈旧藏装、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围在中间,那群孩子的脸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高原红”:黝黑的脸蛋上嵌着两块红红的“土地”,纯洁的笑容中镶着两排雪白的牙齿,清澈透亮的眼睛闪烁着雪一般的光芒。连伸出来的“耶”都是清一色、黑乎乎的“2”。

妈妈说:这群孩子是距离成都600公里左右的甘孜州和平大法会乡的“学校”的学生。那是一个越野车才能到得了的美丽草原,雄鹰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有很多神奇的玛尼堆和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孩子们的“学校”就坐落在亚拉雪山下的草地上。走进“学校”,才没有窗户,据说是怕冬天冰雪冻裂了玻璃。房子里,大约有四五十套桌椅,一张小小的白板代替了我们意识中宽大的黑板――这就是他们的教室。带我们参观的老师――来自河南的喇嘛告诉我们,学校大约有八十多个孩子,一到六年级,发现,那所谓的“学校”就只是一间两百平方米左右的大房子,房顶上盖着水泥瓦,几乎都在这个教室里上课,仅有的两个老师轮流给孩子们上课,开设的课程仅仅只有藏语、汉语和数学,桌椅不够,没轮到上课的孩子就在“操场上”――一个大约三百平方米左右的草坝,没有任何的设施。两位老师都不受教委编制――他们是没有工资的,寺庙每个月发给他们一定的生活费。

可是,就这么一所简陋的“学校”,就已经来之不易。那是两年前一群摄影爱好者无意间踏入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跟寺庙里的朱尕**聊起周围牧民的孩子都没有地方上学,只能在寺庙中学习一些简单的藏语,这里的人很少能与外界接触、沟通。于是这群善良的人筹建了这所学校。

记得妈妈讲完的时候,眼里闪着泪光,可那时的我似乎不太懂事……

时隔两年,今天再想起那张照片,那群雪山下的孩子,那个雪山下的“学校”,思绪万千……

9.远山的那一场戏 篇九

戏从来都是一个个村子挨个唱的。3里一村,5里一庄。富村钱多,演两三宿,穷一点的村就留一宿。从一村到另一村戏文是接着演,那些戏瘾大的便跑到离家好几十里地的村子去看,一连看三五个村子,直到实在跑不动了才留恋地等待下一回。

瓦房大队离我们村有十几里地,尽管10多里山路不算近,可全村男女老少早已都按捺不住。

平常日子过得太清苦了,除了吃饭、干活,我们没有其他任何消遣活动。这一天,各家都早早做好饭。队长也早早收了工,人们回到家,匆匆忙忙地“扒拉”几口饭,丢下饭碗,抄着板凳就往外赶。相好的姑娘、媳妇、后生们早已约好一起出发。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只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去看戏的人们,留下一路欢笑。每逢这个时候,总会在崎岖的山路上看到儿子推着独轮车,孙子在前面拉着绳子牵引,车上用棉被裹坐着一个小脚老太太,或是苍颜皓首老汉。这样难得的欢乐,穷苦人家也不忍心把老人丢在家里。

戏终于唱到了本村。其实那根本算不上什么戏,只不过是乐亭大鼓。也谈不上什么戏班子,连乐队带演员总共只有3个人:一个瞎子师傅,带着两个瞎子徒弟。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他们也没有目的地,就这样撑着竹竿唱着走着。

师傅大约40多岁,背着一把三弦。两只大眼睛不停地眨动着,眼睛里暗淡无光,布满了血丝。徒弟是两个失明的女孩儿,大的18岁,小的16岁。

人们聚集在台下时,鼓已经架好。台下一片嘈杂。师傅正在调弦,左手沿着琴担子攀上琴轴,双眼紧闭,凝神细听。调好一根弦时,他突然睁开双眼,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令人奇怪的是,他弹奏出的乐亭大鼓三弦的定音,弦与弦之间不是通常的5度音差,而是4度。我总以为是他的弦没有调好。两个徒弟安静地坐在师傅旁边,眼睛凝视着前方,不时地眨一眨,看不出来是失明的姑娘。

师傅的三弦终于奏出了大家熟悉的旋律。小徒弟站起身,跟着三弦的旋律,紧击鼓键,轻按梨花板,台下立刻安静下来。她不报幕,直接开口唱道:

毛主席的书,

我最爱读。

千遍那个万遍地下功夫。

深刻的道理,

我细心领会,

只觉得心里头热乎乎。

……

她的嗓音很好,且不管唱得如何,在我们听来已如沐春风了。

一曲歌罢,师傅没有停歇就奏起了第二首曲子的前奏。这时大徒弟走上前来,说道:“我给父老乡亲门奉上一段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叔一》。说罢,轻轻按了一下梨花板,开口唱道:

我失那个骄杨呀,君失的那个柳,

杨柳就轻扬呀,直上那个重霄九。

问询那个吴刚何所的那个有,

吴刚就捧出了桂花的那个酒。

……

唱完她鞠躬站到一边,却不落座,摸摸索索地从行李中拿出一件棉袄,给师傅披好。师傅只稍事停歇,另一段的前奏又奏了起来。接下来小徒弟又起身唱起《刘六怒砸孔家店》。这一曲只唱了头一句就叫了一个满堂彩。

上面唱的这几个段子,不过是“冒戏”,接下来才是正经段子。大家等待已久的正戏终于开始了。这是长篇大鼓《平原枪声》,是接着昨天在瓦房村的茬口唱的。我们听得如醉如痴,沉浸在委婉曲折的曲调和故事情节当中。

这一段许久才唱完。稍事休息,接着是《林冲雪夜上梁山》。大家听得正兴起,喧闹着舍不得离去。瞎师傅安排两个徒弟先去休息,自己提起三弦,落座。弦也不调,弹起了过门儿,自弹自唱起来。

师傅真不愧是师傅,他的调子高亢浑厚,板眼分明。大家也算是过足了“戏瘾”,心满意足地回去。

那一次特殊的“听戏”经历,至今回味起来,仍别有韵味。

10.远山的阅读答案 篇十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单调。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可他再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还从未有过。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在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转弯,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真的?真的。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住在山里?是的。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

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绵延的群山让红苗柔软的心情无限的舒展。她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

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像是给自己说。

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开一壁不一样的花。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的酒葫芦。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苗的手,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对大山环境的刻画,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

B.文章开头“孤独的牛车”像“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红”,二者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与生活的转变。

C.青树在父亲去世前“从未感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为红苗的出场作铺垫。

D.作者极力渲染了山间景色的美丽与山间生活的美好,这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

5.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人物红苗的形象特征。(6分)

6.“转弯”一词,是理解小说的关键,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4、B(A“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错。C“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错。D“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错。)

5、(1)聪慧。很有生意头脑,让青树栽培种植山果和蔬菜,用来做生意

(2)勤劳。“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

(3)大方、有主见。主动与青树交往,看重青树的朴实,决定嫁给他。(每点2分)

6、结构上:“转弯”贯穿全文,是行文线索;同时也推动情节发展,青树与老牛之间的交流便由“转弯”引出;

内容上:点明青树的生活习惯,突出青树对父亲的依赖,表现青树在父亲去世后无依无靠的心理状况,以及后文中青树生活和心理状况的转变;

11.远山的呼唤高中作文 篇十一

远山啊远山,你对我眉目传情秋波荡漾,多情地呼唤我。我拨开云雾,行进在崎岖小道上,渴望早日见到你美丽的容颜;我不分寒暑,不怕千难万苦,苦苦地把你追寻。

远山啊远山,我驻足在山脚下仰望你,觉得你是那么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当我慨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张开双臂包容了我这莘莘学子。我只愿觅一静处,与你共享“相看两不厌”,表达我对你的婉约情怀。有时你低头静静地看着我,幽远地呼唤着我,让人觉得你是那么近,仿佛触手可及,你就在我面前,但你又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让人扑朔迷离。为了你,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努力;为了你,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摞摞书本是我向你攀登的台阶,成绩和奖状是我一路走来的脚印。每当我因困难羁绊失去信心时,总会想起你——这座迷人的远山,我就信心十足迎难而上。每当我们之间被一层薄雾隔开,我为失去方向而感到迷茫时,你又如梦似幻,隐约地露出你那曼妙的身姿,用银铃般的笑声呼唤我勇往直前。每当我因前进路上受到挫折而伤心黯然时,你又及时地从山顶吹来了一阵春风,你在风中低喃着我的名字,呼唤我鼓起信心把你追寻。在漫漫征途中我也曾摔倒,也曾止步不前……啊,远山,又是你在呼唤我,让我拨云见日,为你而奋斗,勇敢去登攀!

远山啊远山,古往今来多少有志者对你仰望,把你装在心坎。历朝历代你又以不同高度不同姿态,千万次的把有志者呼唤。诗仙李白曾为心中的远山“铁杵磨成针”,才成就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圣杜甫把忧国忧民这座远山装在心里,才“拧断千根须,下笔如有神”;钱学森希望祖国这座“远山”强盛,千辛万苦回归母亲怀抱,才成就了“两弹一星”;袁隆平心怀百姓温饱这座“远山”,不怕日晒雨淋不畏寒冬酷暑,才摘取杂交水稻这顶王冠……

12.潘山凝固在远山的过往 篇十二

“偏居一隅”虽然可求得长远的安宁,但也因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生产单一,广种薄收等各方面原因,往往与“清苦”相伴相生。绵延不绝的大山盛产着竹木和茶籽,山与山之间形成一脉脉溪流,虽然有山有水有阳光有土地,但在几十年以前,大多数农户只是以租种山田,打杂工,做手艺,砍柴烧炭为生,村民住着茅草棚、土坯房,穿粗布衣裳,喝着稀粥吃着杂粮,潘山等村的人要将资源换成现金或生活必需品,必须要在各个集日,成群结队依靠肩挑背运,翻山越岭到三十里路外的莲都区碧湖镇,将竹木柴炭及农产品一一销售。

潘山村在1985年架设高压线路,14个自然村均安装了电灯,1996年开始开通了双坑口至潘山、裕溪至乌奴、山头至仰天河三条机耕路,终于结束了数百年来竹篾、油灯照明,肩挑背运、翻山越岭的艰苦时代。

因此,要在大山之间邂逅“土豪”,基本不太现实,财富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除非是空降土豪或者遇到横财。但偏偏潘山村曾有过这样的“土豪”。

雍正年间,时任丽水碧湖营千总(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以千总、把总统领之,称“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把总为七品武官)的金仁昌,游历潘山时,见其山回水抱,土厚田肥,是农家开基立业之所,乾隆十三年(1748)时,千总就让儿子金定武在此安居。康乾在整个清代,还算是盛世,六品武官金氏只有三个儿子,却让其中一个儿子选择到深山之中发族,必有其道理,只是他不曾说,我们也不明了。

金定武进入潘山后先向当地的居民江大女当租屋一座,并租松树山、茶籽山各一块为建基立业之本。据说,金定武勤以补拙,俭以生财,谦以睦邻,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置田百余亩,建起了长36米,宽30米,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两层共55间,谓之十三间走马楼的豪宅。我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计算,金定武生于1729年,1748年迁于潘山,1774年建起豪宅,他创业只用了26年。

我徉徜在刚好240年高龄的“过气”豪宅中,砖砌大门坐西面东,门台代表着一座房子门面,金氏古宅门面简单朴素,门额上居然没有题字。前院天井宽敞,天井四沿内外由条石砌成,中间为不规整卵石铺就,中心又由条石砌成方形,从檐口到天井,均方方正正。前院的装饰非常简单,檐柱上不设牛腿,梁枋上没有雕刻。内院却别有洞天,不仅每根檐柱上有雕刻精美的牛腿,牛腿有狮有凤有瓶有案,二楼四周还设有美人靠,栏杆之下有假柱,假柱之上仍有雕刻,观音堂中的横枋上有雀替。在内院一侧美人靠下居然还有个神秘的架子,四格,类似书架,一打听,只知其祖上曾在架子上饲养鸽子。

跑马楼的东面、北面、南面均有出入口,南面有两个门,带着院子的边门最为雅致,门头为洋气的弧形,粉白的门额上用墨写着“爱吾庐”三个字,真心让人觉得主人的可爱,这个跑马楼最让人倾心的就是从南院院门通往后院的这个门,这段路,和在阳光下有染得出彩的板栗叶子装饰下的院墙。

几百年过去了,建设宅子的定武公没有名扬立万,光绪乙末年出生的金马芳却真正令潘山扬名。金马芳何许人也?在下乡一带年老村民的口中,他就是油王。民国时,下乡一带曾出过三个王,一个板桥的谷王,一个小槎的树王,另一个就是潘山的油王。

金马芳是19世纪的九零后,他出生在一户植茶榨油的世家,从小住在跑马楼里,看着上辈种植油茶和榨油贩油。成年后,其与父辈主持种油茶达三四千亩,后逐渐过渡成单独一人掌管种植与制油。当时,潘山村金氏与全村植茶树面积约一两万亩。

金马芳成为油王,绝对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金氏家族在不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提高榨油质量和销售额上下功夫。茶油在现在也常作为高档礼品出现,在之前,它应该也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必需品,作为高档品,它只能以质量求胜。在这方面,金马芳应该是下过功夫的。入冬后,整个裕溪山区都是白色茶花盛开,各个村子飘扬着新榨茶油的香气,白天各个村庄通往潘山的古道上总是人来人往,穿着绸衣的是客商,他们得与金马芳下单,并求得一个合理的价位。穿着布衣的是农夫和脚夫,农夫们往潘山送进自家的茶油,脚夫们又从潘山带走一箱箱的茶油,在跑马楼的房间里搁着六七只巨大的油缸,据说每个油缸可盛放千斤油茶。在出油的季节里,潘山村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潘山村的跑马楼里也是人头攒动,熙来熙往。

潘山村及附近的村庄,如徐山、黄岭头等村,至今还保存着传统榨油工具,有木制笨重的油榨车、碾房,还有油笼、油篓、油箱、油罐。跑马楼里陈放的那几只千金油缸,破了几个,剩下的两个在两个月前已经被金氏后人以每个200元的价格卖到别处。在两百多年前,那六七个庞然大物是如何克服重重山岭,如何依靠人力将其搬进跑马楼的呢?至今只能令人唏嘘地幻想了。

我恰好也在出油的季节抵达潘山村,阳光很灿烂,一棵红枫将村口染得非常红艳,村子很安静,有几个老人坐在泥墙脚下发着呆,村子周围几棵掉光了叶子的柿树将跑马楼点缀得诗意盎然。

上一篇:小说里描写男生外貌的句子下一篇:拔河比赛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