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通用8篇)
1.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一
浅谈人类自然观的演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摘要 本文简述了自然观的有关概念,并对其产生、发展、变革过程做了简要梳理。人类自然观的变革与科技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科技的不断进步使我们能够加深对自然界的了解,同时通过准确的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又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协调才能生存和进步。关键词 自然观 科学技术 演进 发展
1、自然观概述
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主体。人类从自然界动物群中“提升”出来以后,作为社会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联系。自然观即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和最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因此,自然观既不像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像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自然观是由生产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水平决定的。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按照他们那个时代的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水平来描绘自然界的图景。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2、人类自然观的演进历程
概括地讲,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臣服于自然,自然完全主宰人类的命运。史前时期,人类尚处在蒙昧的状态,人类由于经验的稀少和大脑发育的不完善,自身始终不能从自然中分离出来。2)“去魅化”阶段,即人类意识的觉醒,自然不断人化。随着人类制造——使用工具的技术不断成熟,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的情况便不断的减弱,随着技术(此时还只是简单的工具,还是物化的自然)的发展人类踏上了“去魅化”的发展道路,自然不断的被人类了解,由服从于对自然不可知的恐惧之中渐渐的走出来,“去魅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人化的过程,而这一切的动因则来自技术的介入。
3)东西方形成的不同自然观阶段。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不断的科学化、系统化,自然的神秘面纱便被揭开了,但揭开面纱之后,东西方依然发展出不同的自然观,西方以个体为本位,把自然当成人类征服的对象,这样人和自然的主客体地位便是十分明晰的。在东方,文明伊始,人和自然就处在分而未分的状态之下,从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的存而不论的含糊态度,到宋明理学“天人合一”的理论表述,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东方的文化体系中表现的是中庸的、平静的。而这一切也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西方在技术上崇尚征服,即斗争;东方在技术上崇尚和谐,即和平。海洋文明必须凭借先进的、霸道的技术才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获得一线生机,然后技术便走上了一条大光之道,征服自然的行动便开展的如火如荼;而东方的黄土文明则是主静贵柔的,技术的进步只要有一点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便会被抛弃,不怪乎中国晚清的遗老遗少们骂西方的技术为“奇技淫巧”,而这一切的理论根源则可上溯至老庄的思想,老庄主张回归本初,讲究“抱朴守一”,反对“机事”,因为“机事”导致“机心”。而东西方这一对技术态度的不同,则使两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渐生成,即“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
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类历史进程中自然观可主要概括为如下这四种典型形态:
1)古代朴素自然观: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笼统性、直觉性、模糊性;埋藏着宗教迷信的种子。
2)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一方面具有理论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宗教迷信和唯心论的特点。或者说,这种自然观是神学家自觉地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论相结合而成的反科学的理论。
3)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它作为总观点,其“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它认为自然界始终如此,如果说变化,也只是物体在空间中的扩张,而无时间上的发展历史;只有物体的机械位移和动量转换。上述变化,其原因在事物的外部,即外力推动,而不在事物的内部。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科学实验和科学事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联系地发展地看待自然界。唯物论、辩证法、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这种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3、自然观的演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剖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就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的重要驱动力。人类的生存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时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影子,科学技术其实是人类的感性显现,它反映了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主观意图。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分野,新的自然观的形成又促成了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的进程和方式的改变,也即是技术的发展,东西方的发展在近代以来严重分野便和各自的自然观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自然观的变革与科技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科学对自然观的影响不可以忽视,人们对自然界或地球的基本认识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自然观又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改变。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在某个历史时期的自然观指导和制约该民族或该社会的行为(生产和生活);社会行为又与自然界相互作用,造成自然界趋向性变化。后者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的研究是对自然观深刻依赖的。科学标准和科学规则的有效性是由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状况所决定的,科学方法论原则依赖于自然观的假定。
科学与自然观交互于人,在自然科学产生以前的原始人类社会阶段,自然界是主人,人服从并畏惧自然。那时自然界对人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远远大于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心,在社会意识中“人定胜天”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这时人是主人,自然界是人类“改造”与“征服”的对象。但是,盲目的“改造”与“征服”却造成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恶果。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引导人类重新认识其自身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能在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协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当然,科学技术在发展到一个很完美的阶段时,是肯定要经历的一个过程的,这条道路是很难走的。不过,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踏踏实实地去做,把不正确的改正,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经济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加大宣传自然观的现实意义。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对物质运动的新发现,使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提出的物质观有了更新的认识,特别是由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恩格斯提出的无限自然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领域,也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新的概括和总结,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观。其实,我想正是这种冲突,通过这种冲突,加深了我们对唯物自然观的认识。
4、结语
纵观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既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又存在着一定的统一。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借助科学技术力量和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人类把大自然看作是可以任人宰割和役使的对象,人与自然关系危机四伏,这是相对较低水平的和谐,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更需要掌握正确科学技术运用合适的方法,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缓解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朝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23.[2]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56.[3]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4]辛晓晖.简论自然观的辩证发展[J].调查研究.1994:70-72.[5]孙彦泉.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观[J].齐鲁学刊.2006年第4期.
2.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二
关键词:陶艺,现代生活,人文精神
引言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中, 陶瓷总是记载着每个时代人类文明的进程, 因此, 一部陶瓷的发展史, 也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陶艺在于现代生活有其独特的价值, 陶艺更加走向公众, 走向日常生活的空间, 成为公共艺术的一个部分。中国是文明古国, 中国陶瓷艺术有近万年的历史, 中国陶艺既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 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 又要为现代人们的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体现其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1 陶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陶瓷和人类的生活、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陶瓷, 其作为人类的生活用品以及文化象征是不断发展的、更新的, 也许没有一种材料能像陶瓷一样在每一个时代都参与了人类的生活。所以在当今的现代生活中没有陶瓷艺术是不可想象的, 这一古老的文明在现代也依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2 陶艺的自然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自然论强调人的精神和美同自然的一致性, 认为造物的活动应该与自然原则保持和谐。“天人统一”观和“心物统一”观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也是艺术创造的指导思想。这与现代科学在世界观方面的体现和特征有某些相似, 与时下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非常吻合。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现代化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工业产品, 这些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比如说铅铝制品, 化学涂料等, 人们为了追求更健康的生活便又对原始社会时期便产生的陶瓷倍加青睐。这是因为陶瓷材料性质稳定, 天然, 无污染, 陶艺的魅力正是可以体现自然的灵性和纯朴、恬淡之美, 陶这一材质以其质朴原始的气息、肌理、丰富的釉彩变化以及对于人体与环境无害而备受关注。
3 陶艺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不断扩大的工业化, 打破了前工业时代宁静和谐的世界秩序。技术理性淹没了人的灵性, 遮蔽了主体的精神世界。现代技术控制自然, 占有自然的力量愈强大, 物的价值就愈增值, 而人的价值愈贬值。这种历史的二律背反, 使现代人由失望进而恐惧, 于是疏离社会, 厌恶机器。
陶瓷媒介在当代艺术中最具优势的是它的文化身份, 它沿历史一路走来, 和本土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 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她最内在的本质、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了它的博大丰厚的陶瓷艺术中了。在中国古典陶瓷艺术作品中我们看到古代艺术家往往借助器物的造型来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深深地沉浸在自然中去体味自然的奥妙。彩陶的质朴、黑陶的灵秀、青瓷的幽雅静穆、白瓷的类玉如冰、官窑哥窑的端庄敦厚、钧窑的绮丽妩媚、青花的明净秀美、明清颜色釉瓷的富贵华丽……无所不臻其极致, 不胜枚举。人们通过这些美丽的精灵借以表达自身的个性追求, 陶冶情操, 营造自己向往的空间。
从文化意义上看, 这种创作的倾向尤其集中地反映了现代人在工业文明环境中的精神超越要求, 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审美关怀价值。陶艺“虽然它使用的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材料, 但它关注的却是当下的人性、社会和自然, 因而富于浓厚的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陶瓷艺术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彻底摆脱了实用、装饰性功能的束缚, 因而获得了相应的现实文化针对性和文化批判功能, 而这正是现当代艺术的灵魂”。
在我看来, 陶艺还是真正的平民艺术, 很多人都有小时候玩泥巴的经历, 人们对于泥巴有一种出自本能的亲切, 制作陶艺的人不分年龄大小, 学识多少, 只要想做, 就可以任凭想象, 随意发挥, 没有学过陶艺的人做的陶艺也许从工艺上看微不足道, 但体现了艺术的本质之一, 体现自我, 表达自我。
4 陶艺融入现代生活并形成新的艺术面貌
二十一世纪的陶艺将是公众的陶艺, 在中国, 随着欣赏和了解陶艺的人数的不断增加, 公众参与到陶艺制作的主动性将大大加强, 陶瓷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将越来越近。在这个意义上, 如果陶艺能与公共艺术更广泛的结合, 将会在城市建设、公众生活和城市文化的诸多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陶瓷设计的原则和目的, 一方面必须顺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 必须在设计中既重视人类物质的需求, 又要重视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 使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 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因而, 精神的慰籍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就成为现代人的渴望。参与制作陶艺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作品在制成后, 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性化陶艺作品, 用它来装饰家居, 不仅是最有个性化的, 还有一种创作后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陶艺与生活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又共同发展的一个关系。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陶艺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同时陶艺的普及和适用程度影响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只有陶艺与生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才能让陶艺找到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丰富人们的生活, 点缀和美化生活环境, 提高生活情趣。
5 促进陶艺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陶艺要发展, 没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是不行的, 陶艺对于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在群众中的普及, 陶艺不是属于少数人的, 而是人民大众的, 其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的, 让更多的人接触, 了解和喜欢陶艺, 才能促进陶艺热在中国的升温。陶艺的市场, 陶艺教育, 陶艺宣传等是当下中国陶艺努力进取的方向。目前中国的陶艺市场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抄袭泛滥, 低品质的瓷器很多;高水准的瓷器难求, 这造成了以次充好, 价格血拼。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 使其良性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 才能让更多人从事陶艺行业, 没有经济来源, 做陶艺也只是一句空话。陶艺教育在中国仍然是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中小学的陶艺教育会逐渐普及, 社区陶艺活动中心也要逐步建立, 这些是普及陶艺的重要平台。陶艺的宣传也很重要, 加大陶艺宣传, 必须加大媒体的报道和宣传, 媒体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宣传工具, 它的便利, 宣传速度和范围都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这样可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提高人们的兴趣, 吸引人们关心陶艺, 参与到其中。
小结
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用泥土造人, 从根性上说, 人是眷恋着泥土, 眷恋着大地的。陶的创作是人类诀别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的运生之物, 同时, 也承载了人类对大地的那种无尽的眷怀。中国是陶瓷古国, 陶艺的历史渊源流长, 发展到今天, 在中国的不少城市, 这门古老的手艺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走进了许多普通人的生活, 对于这些陶艺爱好者来说, 陶艺既不是博物馆内凝固的历史, 也不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艺术, 而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经验。作为新时代陶艺专业毕业生, 少了一份轻松、惬意, 而多了一些责任和义务, 陶艺之路并非平坦, 而是充满坎坷, 曲折, 但是, 前途是光明的, 只有看到希望我们才能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白磊, 白明.中国今日陶艺[M].第一版.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3.
[2]冯先铭.中国陶瓷[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陈进海.世界陶瓷艺术史[M].第1版.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5.
[4]贾方舟.中国当代艺术格局中的现代陶艺[Z].
3.浅谈自然美与包装设计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美学;自然美;包装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审美场和审美流发生了变化,在现代的审美结构中,人们对于中文字在包装上的单纯功能性应用愈来愈不满足。与其他艺术一样,人们要求艺术的创新,满足这种新的审美情态的需要,因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的从把美感设计,运用在在商品包装中,激起人们对商品的购买欲望。自然美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它对于推动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我国民族风格,将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自然美对包装设计的作用
对于艺术来说美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人们学习美学了解美学从而正确的了解什么是美与丑。有些人认为美是客观,因为客观存在,人们对它有了美与丑的评价,而有些人认为美实际上是人类主观上赋予的,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厌恶,它还回因为心情的好坏而改变它的美与丑。美学是一个关键而又深奥的课题。
(一)自然美影响包装结构的设计
自然美是美学的一种形态,是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事物美,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美。美学家认为自然美在人类社会之外,是自然本身存在的。英国博克认为美是自然体本身所具有的小巧、柔滑、明亮、秀丽、变化等性质。而黑格尔认为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审美实践的发展,自然美的领域也不断扩大。自然美能通过与物质生产资料相结合,物化为生产技术,生产力中的力量。自然美的自然属性,如颜色,形体,声音,线条以及各个方面所形成的统一和谐的美都是设计最好的效仿素材。
在包装结构设计方面,人们大多数的包装结构都起源于对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模仿。古代,人们用陶制造了類似葫芦形的罐子,毛豆颗颗果实要挤出设计出药片的包装结构方便又卫生。我们研究自然的事物,不仅仅观察它的表象,要深入研究它的微观组织,找出与设计物体相像的结构用途。
(二)自然美影响包装设计师
自然美对包装设计师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自然物体自身的美影响着设计师对美的认识,也推动着艺术,设计的进程。其二,自然美在社会、艺术教育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开拓人们的视野,体会自然之美。其三,设计师对自然美的了解、掌握程度影响一个设计师审美水平高度。一个设计师要有正确的审美态度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三)自然美影响包装设计的形式、设计方法
包装设计形有(1)惯用包装(2)等级性包装(3)配套包装(4)系列包装(5)等级包装(6)礼品包装(7)复用包装。例如,同种类的花朵也有不同的大小样式,我们可以找出同性发展各异结构用途的配套包装,有些昆虫的花纹和植物的外表花纹是一样的,它们利用这些自身的“包装”保护自己。
设计方法是有设计师掌控的,通常绝大部分设计师的设计方法都有,设想,调查,草稿,最终制作。自然美的存在对设计师的设计手段是一个好的启发和提示。
二、包装设计要适应自然美的发展
(一)西方--模仿自然就是艺术
自然,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被视为艺术模仿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是由“质料”与“形式”构成,人工技艺就其与自然的不同关系来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完成自然不能完成的东西,一部分是模仿自然。”“模仿自然”的就是艺术。意大利达芬奇指出自然是艺术的母体,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唯一模仿者”。“头的颈部有四种运动:抬头、低头、左右转动、左右摇动”。而这不仅仅是生物的研究知识,指示本身不能创造形象,人们可以利用类似这种的理论来丰富我们的艺术设计。康德说“自然向人生成”意识到自然与人的结合,卢梭早期就提出“回归自然”后来得到了很大的反响,这个口号不断的被重新提起。
(二)东方--浑然天成为上品
在中国,艺术创作以自然为师,艺术风格要浑然天成。战国时期,人们崇尚自然风,至今中国也是一个自然风十足的富有民族气息的国家。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就有它自身的美,人们只需听从自然就可以达到体会美的目的。宋代的欧阳修认为,自然风是艺术永恒的标准“君子之欲著于不朽者,有诸其内而见于外者,必得于自然。”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充分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之风的无比追从,它也被许多人认为是神品。
(三)自然美是包装设计发展的趋势
现代艺术设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产品与服务,还在给人们传递这现代时期的某些观念。艺术的传播已经经走过了一顿漫长的历史,从刻木,口头传达,到印刷、电子传播,科技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的信息数据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而这个时代,自然美的回归口号不断被打响。
包装设计,这门日常生活无法分离的科目,响应群众的审美意识,回归自然。首先,可以在“仿生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包装,不仅便民而且富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其次,可以模仿大自然中美的花纹颜色图形等等,再而,可以体现设计产品的自然性,这符合了现代人追求自然品质天然成分的要求。
三、结语
包装设计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自然,人类是现实世界中的一部分,自然美是美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包装设计能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外,其设计变化形式一定要直接、明了地反映包装的内容本质,符合商品内容、销售群体、包装容器的造型或结构以及符合不同文字属性的设计原则,追求自然之美是现代人所喜爱的,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
21世纪是设计的世纪,中国商品的包装设计要体现国际化、现代化和民族化。中国的自然风是我们的国粹,历史悠长,极具民族特色,把自然美漓尽致地表现在包装设计中,最能体现民族特色,比浮华的形式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具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朱立元.艺术美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2]鲁道夫.阿恩海姆著《美术与视知觉》[M].沛欣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8
[3]那守弟.鉴赏美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4]曾耀农.艺术与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四
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姓名:邵俊俊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倍受关注。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探究了人与自热的辩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发展历程
人类诞生之初,在那个茹毛饮血,、甚至还没出现刀耕火种的遥远年代,是完全依赖与自然的,此时此刻的人类也只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去利用自然。渐渐地,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逐渐从从动物之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都以自然界统治者的身份自居,肆意地统治自然,奴役自然,破坏自然,尤其是工业文明时代,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造成对自然的泛滥破坏,造成生态资源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社会经济生存发展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或大或小的利益,却忘记了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长远的结果。自然界遭到人类的残酷对待而产生“报复”行为,比如厄尔尼诺现象,海啸,臭氧空洞等等,这些都是一点一点的破坏积累起来酿成的巨大灾害。人们以为自己战胜了自然,可以凌驾与大自然之上,陶醉于对自然的奴役,其实是不应该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战胜与战败的关系。因为人类并不是战胜了自然,而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恩格斯曾经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因此,在遭到自然的“报复”之后,人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加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认识自然规律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才明白到人类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应该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开始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即他们经历了肯定(人与自然和谐)—否定(人与自然分离对立)—否定之否定(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过程。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由人的本质表现(肯定)到异化(否定),再到异化劳动之扬弃重新使之成为人的本质(否定之否定)的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一)人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
它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两层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从自然界有了人类以后,人类便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参与着整个自然界的发展,“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站在“自然界之外”(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存在物,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同时,又指出人与纯粹的自然存在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他们看来,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的意义上讲的。
从存在是第一性的意义上看,人类与一般自然物并没有什么区别,人与一般自然存在物的区别,不在于人是不是自然存在物,而在于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的这种“能动性”、“意识性”主要体现在劳动和实践中,正是因为人的劳动和实践,“自在自然”才变为“人化自然”。
(二)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孤立的与自然界相脱离的人,同样,“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人与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来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 “自然界作用于人”,“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界又作用于自然界。“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必然改变自然界的面貌,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即所谓“人再产生整个自然界”。另一方面,人的活动也要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生产提供物质资料,“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人们就没有生活资料,“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存在”,人们 “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人在同自然界打交道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都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不正是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地开发和不适当地改造自然造成的恶果吗?自然界是人类的 “无机身体”,因此,毁灭自然,就等于毁灭人类自己。
(三)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马克思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区别时,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的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非对抗性”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现代系统论已证明,地球是人与其依赖于生存的自然界构成的一个巨系统,离开系统的任何一方,系统就要失衡。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衣、食、住、行,人也应为自然界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人类 “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马克思要人们不仅应“明确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要认识和把握这种统一的本质,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人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统一落实到人类社会,这说明了只有在人类社会中,人才能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要依赖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彻底解决,马克思预言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解决。摆正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科学和哲学研究的理论前提,正如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所说:只有从我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出发,才能成功地与自然界对话,而自然只对那些明确承认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人作出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精辟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正确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有不少文献引用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这一著名论断已经成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言论。现代人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人类战胜了自然。所谓战胜或胜利,通常是相对于战败或失败而言,既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不应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为地构造战胜和战败的关系。事实上,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没有理由说是战胜了自然。何况这些成就往往存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或多或少招致自然的报复。恩格斯当年所分析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和欧洲一些地方破坏自然而遭受报复的情况,同现代社会的情况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量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和臭氧层破坏,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通过国际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一些杀虫剂和化学物质最初被研制成功时曾誉为重大发明,并大量使用,后来才发现最终却会严重危害人自身,不得不禁止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污染,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导致土地荒漠化,最终不得不退耕还林。这类事例不胜枚举。所谓自然的报复,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运行,本来不存在什么恩赐和报复。但是因为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自然,常常违反客观规律,结果遭受损失,在观念中被认为是自然的报复。不论怎样看,人类都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自然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总是存在未知领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古代和现代,人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最终会自食其果。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失为明智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等七所院校编:《欧洲哲学史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3页。
5.人与自然的关系英语作文 篇五
Nature the environment which human beings live by is magnificent and unique. There si only one earth with super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universe. We should have cherished nature and preserved it. Conversely however we have been continually spoiling it even to a shocking degree. Now lets see what we have dong. Thousands of trees have been cut down per year which has caused soil erosion.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ons of CFCS have been left in the higher sky in the last decade which has led to the ozone layer leak above the South Pole that covers an area of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lion tons of fuel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sulphur have been consumed per year which has eventually resulted in acid rain throughout the world.
Caring For Nature--Overpopulation
What is nature Its everything that exists in the world independently of people such as pants and animals earth and rocks and the weather. Now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focusing on the nature. It is no doubt that the nature is important to every human being. No nature no life. Because of the supplies of the nature we have lived happily for a long time. And we started to gain every thing available from the nature. And this lasted so long a time.
Today people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 nature around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What is threatening the nature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overharvesting of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overpopulation and so on. Overpopulation is the biggest source of pollution. Lets take overpopulation as an example. What does overpopulation feel like When we move slowly through the city in a tazi. When we enter a crowded slum district.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high and when the air is thick with dust and smoke. The streets are crowded with people. The streets seem alive with people. People eating. People washing. People talking. People sleeping. People visiting each other arguing and screaming. People relieving themselves. People pushing their hands through the taxi windows begging. People leading animals. People people people people. As we drive slowly through the crowd sounding the taxis horn the dust heat noise and cooking fires made it like a scene from hell I admit,frightening.
To the nature overpopulation is a big problem. More people more pollution. And the big population is threatening the nature every second. The rapid rise in world population is not creating problems only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whole world faces the problem that raw materials are being used up at an increasing rate and food production can not keep up with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People in rich countries make the heaviest demands on the worlds resources its food fuel and land and cause the most pollution. A baby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use in his lifetime 30 times more of the worlds resources than a baby born in India. Unless all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ake united action to deal with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people fighting for a share of less and less land food and fuel and the future will bring poverty misery and war to us all.
For most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is a good idea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growth. For example China has carried out birth control for years. And this plan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world population. If the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if the air and water continue to be polluted if we dont do something to protect wild-plant and wildlife species will be declining. Species and biological communities have difficulty adapting to chang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uture generations are also put at risk. By protecting nature we protect ourselves.
Lets unite together hand in hand we stand all across the land.
We can make this world in which to live. Hand in hand. Control the population growth. Take good care of our nature.
Human and Nature人与自然Nature the environment which human beings live by is magnificent and unique. There is only one earth with super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universe. We should have cherished nature and preserved it.自然是人们生存的美丽和唯一的环境。宇宙中只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和珍惜环境。 Conversely however we have been continually spoiling it even to a shocking degree. Now lets see what we have dong.相反的我们对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现在让我们回首曾经所做的。
Thousands of trees have been cut down per year which has caused soil erosion.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ons of CFCS have been left in the higher sky in the last decade which has led to the ozone layer leak above the South Pole that covers an area of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lion tons of fuel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sulphur have been consumed per year which has eventually resulted in acid rain throughout the world.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树木被砍伐引发了泥石流。过去的几十年有成千上万吨氟氯化碳堆积在高空这导致美国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的破坏。每年有上百万吨含氮和硫的燃料的燃烧导致了全世界性的酸雨。
6.从系统观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六
从系统观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本文应用系统科学原理,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作 者:高俊敏 范业明 邹小兵 郑泽根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刊 名: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0(6)分类号:N94关键词:系统 人与自然 生态危机 和谐发展
7.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七
关键词:甘肃民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协调发展,对策
自然保护区,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条定义, 是指 “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 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它担负着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任, 其管理问题一直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但在某种程度上来看, 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堡垒式”消极保护阶段, 没有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如何辩证地处理资源保护与社区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新热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甘肃民勤是全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东北部被腾格里沙漠包围, 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 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 从北、西、南三面屏障着民勤绿洲, 生态位置极为重要。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以及与周边社区的关系, 不仅关系民勤绿洲的生死存亡, 而且关乎到临近的武威、金昌乃至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 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保护区要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群众的参与, 周边社区群众要发展经济同样离不开保护区发展的带动, 否则, 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将是一句空话。
1 自然保护区概况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 其地理位置在北纬38°10′08″~39 °09′10″, 东经 102°30′00″ ~103°57′40 ″。南北宽约90km, 东西长6.5~125km不等。以民武公路为界, 保护区分东南半区和西北半区, 总面积为389882.5hm2, 占民勤国土面积的1/4, 属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功能区。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位如图1所示。
保护区以保护荒漠天然植被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极端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区内植物区系为泛北极植物区域, 亚洲荒漠植物区, 亚洲中部荒漠植物亚区, 主要植被是荒漠植被, 依次为白刺群落、猫头刺群落、盐爪爪群落、沙拐枣群落、柠条林群落、绵刺群落、麻黄群落、红砂群落等;陆生野生动物有金雕鸢、苍鹰、雀鹰、白头鹞、游隼、灰背隼、荒漠猫、鹅喉羚等[1]。
保护区属重要荒漠生态系统和典型荒漠野生动植物分布区, 具有地带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稀有物种的特殊性、自然生态的完整性等特征, 生态质量较高, 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科研价值。呈半环状屏障着民勤绿洲, 在风沙线前沿, 扼守住民勤绿洲和河西走廊的腰部, 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对防治荒漠化, 特别是在减少和防治沙尘暴危害及遏制两大沙漠合拢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
2.1 保护区的作用及其对周边社区的影响
保护区呈半环状屏障着绿洲, 如图1所示。特殊的地理区位及其地带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稀有物种的特殊性使其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科研价值, 并对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如图2所示。
2.1.1 提供荒漠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由于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天然的“本底”。连古城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64科227属474种, 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 其中:国家一级有裸果木、绵刺、发菜等3种[1,5], 国家二级有蒙古扁桃、沙冬青、肉苁蓉、草麻黄、斑子麻黄、沙拐枣、朝天委陵菜、甘草、沙芦草、短芒披碱草等10种[3]。有陆生野生动物约24目43科89种, 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2种, 占甘肃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总数的11.7%, 其中:国家一级有金雕1种, 国家二级有鸢、苍鹰、雀鹰、白头鹞、游隼、灰背隼、荒漠猫、鹅喉羚等11种;在保护区89种野生动物中, 有46种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 10种动物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动物, 26种鸟类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的保护物种, 12种鸟类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的保护种类[1]。 保护区包含了民勤县所有具有很高保护价值的森林、灌丛、草原等荒漠植被、人文景观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构成不同生态类型的典型自然综合体及其生态系统。这个天然的“本底”, 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 也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 对于今后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时活动的后果, 提供评价的准则。
2.1.2 保护区内历史文化古遗
保护区有沙井文化遗址 (柳湖墩遗址、火石滩遗址和小井子滩遗址) 、古城遗址 (连城遗址、古城遗址、三角城遗址) 、驿铺遗址 (宁边驿、黑山驿遗址) 、古墓葬、古建筑 (汉明代长城、烽隧) 等古人类文化遗址。历史文化遗迹是人类各种文化和生产活动所遗留下具有特殊价值的遗产, 一方面他们具有特殊的教学和科研价值需要保护, 另一方面可以能让人参观游览, 了解其历史作用和价值, 从古人留下的遗迹中看到自己的未来, 从中找到破解发展困境的思路。
2.1.3 维系区域生态平衡, 保护绿洲沿线脆弱的生态体系
保护区因地处绿洲与沙漠地带接合部, 水资源匮乏, 植被稀少, 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植被退化沙化, 沙进人退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特别是近年来的持续干旱和沙尘暴天气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 遏制沙漠化的迁移势头, 使一些典型的沙生植被生态系统和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得以保护和发展, 保护了周边脆弱的生态体系。
通过保护区的发展, 可带动影响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 但在短期内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由于保护区实行封禁管护, 限制周边群众放牧, 耕种, 将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耕种习惯。
2.2 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发展的影响
保护区呈半环状与沿线薛百乡、大坝乡、三雷镇等10个乡镇接壤, 犬牙交错。保护区周边社区自然状况见表1, 由表中可以看出, 周边社区全部以农业为主, 牧业为副, 社区群众要发展经济, 改善生活状况, 就必然对保护区建设带来影响。
2.2.1 大量开荒对保护区的影响
农牧业的发展, 改变了周边群众的经济状况, 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大量开荒, 是以破坏周边生态环境为代价。从1977年到1993年, 仅大滩、泉山就开垦了667hm2农田, 而其中又有相当大的面积位于保护区内部, 大面积垦荒种粮, 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而且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以前在绿洲与沙漠之间有大量天然灌丛作为过渡带, 俗称“柴湾”, 曾有力地保护着绿洲, 但是这些过渡带被开垦成了农田, 又很快被畅通无阻的风沙变成了沙丘。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天然屏障至今, 已几尽消失, 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不稳定。
2.2.2 高耗水粗放式农业经营方式对保护区的影响
由于入境地表水逐年减少, 迫使民勤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向地下要水。大量提取地下水以维持农业灌溉, 民勤灌区也逐渐由一个以地表水灌溉为主的河水灌区变为一个以井水灌溉为主、河水灌溉为补充的井河水混灌区。目前保护区沿线大滩、泉山两乡镇运行的机井有300眼, 最多时达到500眼, 占全县机井的1/20。大面积的挖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以每年0.5~1m的速度下降;随着地下水的严重超采, 地面植被大量枯死, 沿风沙线一带的大片人工沙枣林及天然生的白刺、沙蒿等沙生灌丛枯萎衰败、失去再生和自然繁衍的能力, 从而导致土壤、植被向沙漠化方向发展。
2.2.3 周边群众的生活习惯对保护区的影响
保护区与农区接壤面广, 群众长期有“靠山吃山”的习惯, 护林巡护中, 不时有个别群众零星放牧, 乱挖锁阳, 采摘白刺果实的现象, 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保护林木植被资源的意识相当淡薄, 形成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2.3 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保护区要发展离不开周边社区群众的参与, 周边社区群众要发展经济同样离不开保护区发展的带动。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荒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改善区内生态环境, 在社区周边建立起一道绿色屏障, 为周边社区的生产、生活所服务。周边社区的参与, 可使两者之间形成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 在“大民勤、大生态”的大尺度范围内, 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步伐, 加快民勤生态的恢复。反之, 则阻碍保护区建设, 致使生态进一步恶化, 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3 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对社会宣传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力度不够
周边群众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和自然保护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此, 存在着自然保护区“独行特立”抓管护的现象, 社区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个别地方甚至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人为地对立起来, 因而影响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步伐。
3.2 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矛盾
由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利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使周边社区群众对资源的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群众长期有“靠山吃山”的习惯, 护林巡护中, 不时有个别群众零星放牧, 乱挖锁阳, 采摘白刺果实的现象, 保护林木植被资源的意识相当淡薄, 这加大了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量, 并造成保护区与社区群众的矛盾。
3.3 土地权属的矛盾
保护区建立后, 特别是扩大管护面积, 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 将原本属于村社的集体林地规划入保护区时, 并没有征求社区群众的意见, 致使2009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 林地发生重叠现象, 引起群众不满, 使当地土地权属问题进一步复杂化。随着国家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的提高, 极有可能出现新的纠纷和矛盾。
3.4 思想认识和观念的矛盾
自然保护区注重的主要是资源保护, 而当地政府则侧重于当地社区利益和经济发展。由于目前自然保护区自身基础相对薄弱, 对社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社区群众考虑的是如何发展经济, 而保护区注重保护,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区经济社会发展, 双方的认识还不能完全统一, 矛盾的双方习惯于用相互排斥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 从而不利于双方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区与当地政府及社区的关系。
3.5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现实的情况是由保护区管理局机关负责全区日常业务管理, 下属保护站由保护区管理局主管业务, 民勤县政府及林业局管理行政、人事的双重管理机制, 实行业务与行政分离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责不清、权利不明的弊病。保护区与地方政府在相当大的范围存在业务与管理职能交叉、重叠的现象, 发生摩擦。保护区坚持资源的保护原则, 而政府侧重于形势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等因素。最终的结果是保护区放弃自己的原则承担监管不力的后果。体制的不完善, 制约了保护区的发展。
3.6 保护区法制建设不健全, 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虽然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为自然保护区的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 由于自然保护区基础薄弱、体制不顺等原因, 使得自然保护区在发展过程中其法制建设进程与现实的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多年来, 尚未组建成立森林公安分局, 未制定《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没有执法主体地位, 没有形成依法治区的良好局面, 不能严厉打击破坏林地及植被资源的行为。
3.7 科研实力的薄弱影响保护区的发展
作为新建保护区,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而保护区监测技术落后, 科研工作尚未开展, 没有建立起一支科研队伍, 没有形成自己对荒漠类型保护区建设的思路, 还不能充分认识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生物与环境间的依赖关系。因此, 不能为保护、恢复和发展生物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4 保护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以开放、发展的观念来建设保护区
保护区担负着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任,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 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与民勤绿洲及外围生态系统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不能割裂开来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从社会学角度看, 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也是无法分割开的, 封闭、“堡垒式”的消极保护只会让保护区逐渐成为“孤岛”, 加剧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 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无法实现。因此保护区的发展, 需要遵循“广交伙伴, 共同管理, 利益公平分享”的方针, 争取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建设, 使之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单元[5,6,7]。
4.2 加强自然保护区自身建设力度
按照《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坚持“全面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 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方针[4], 完善管理制度, 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培养保护区的科研力量;合理规划保护区, 实行分区管理;加强物种监测和生境保护, 保护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力争把甘肃省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民勤绿洲的生命保护线和生态屏障线。
4.3 广泛宣传自然保护法律常识, 增强群众保护意识
认真宣传《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和温总理对民勤视察时的重要讲话, 深入贯彻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向群众宣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宣传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强化群众的生存意识, 转变观念, 拓展思路, 使其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自身参与建设、管理的必要性, 积极支持并加入到保护工作中来。采取广播、网络、电视、报纸、设立宣传牌、警示牌等多种形式、多种媒介, 深入社区, 宣传保护区, 扩大保护区在周边群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4.4 开展高效农林业实验, 适度开发生态旅游
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原则, 大力发展以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种苗、花卉产业, 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资源低耗高效利用的目标。借此来带动、影响周边群众致富, 减少对林地、林木粗放式的经营管理, 切实提高群众收入, 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保护区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自觉维护保护区的林木;合理有节地发展生态旅游业, 合理让利于当地群众, 使群众从保护区获益[12]。
4.5 逐步理顺管理机制, 各保护站实行垂直管理
保护区各下属保护站业务与行政、人事全部交由保护区管理局管理, 实行垂直到底的管理模式。这样表面上看, 是将保护区从民勤“分割”出来, 但实际的情况是, 能够充分调动保护区与民勤林业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可在“大民勤, 大生态”的方针下, 充分开展交流与合作, 建立相关科研“平台”, 资源共享, 更好地将石羊河流域下游生态恢复作为共同的目标。
4.6 以“双赢”理念破解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
自然保护区特有的属性与周边社区发展经济之间, 原本就是一对不可分开的矛盾体, 如果矛盾的双方习惯于用相互排斥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 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不利于双方的发展。双方应以“双赢”的理念来寻求方法, 破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许多矛盾, 两者之间不是不可调和, 而是民勤这样一个生态区位特殊的地区, 保护区与民勤绿洲就是“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 俱荣则荣, 反之则损。
4.7 建立森林防火和植被管护“双线四级”管理体制, 成立联防委员会
“双线”即各级地方领导与保护局 (站) 全面负责管理;“四级”即县政府-乡镇政府-村-社和保护局-保护站-管护点-护林员联防共管。通过保护区和社区共同采取行动, 使当地群众切实参与到保护区的建设中来, 密切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 使得保护区能够可持续发展[10]。
4.8 健全保护区法制机制, 严格执法
积极协调, 组建成立森林公安分局, 制定《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严格执行《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防沙治沙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林业法律法规, 把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结合起来, 坚决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巩固治理成果。
4.9 开展森林资源监测工作, 建立一支科研队伍
在保护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 设置监测样地, 标准样地, 对监测小班内的植被种类、树种组成、生物学特性等进行详细记载, 同时加强地下水与天然植被之间关系的研究, 确定地下水对天然植被的影响规律;在研究固沙林与沙地水分平衡时, 必须对降水、流沙地含水量、蒸发 (含植物蒸腾、固沙林地土壤蒸发及截留降水蒸发) 、地表径流、林地渗透量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测算可供植物生长利用的有效水量, 测定固沙植物种的蒸腾强度;研究固沙林合理的营造密度。通过监测分析, 为研究资源消长变化提供第一手资料, 为科学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4.10 进行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利用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按照“严格保护, 积极发展, 科学经营, 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 按照“核心区管死, 缓冲区管严, 实验区科学合理利用”的原则, 在对主要保护对象不造成危害的情况下, 对实验区的资源依法进行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利用, 而且保持与自然和谐统一, 不超过环境容量和自然承载力, 不对自然保护区资源造成破坏, 更不因经营活动而改变保护区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
4.11 绿洲内部合理配置水资源, 推行节水农业
减少地下水开采, 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大搞节水农业, 坚持“外调内节, 节调管并举, 以节为主”的方针, 加快常规节水向高新技术节水转变, 实行以水定田, 缩减耕地, 对新垦荒地、低产地、弃耕地要逐步实行退耕还林, 发展特色农业, 从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方面寻找出路, 缓解绿洲水资源危机, 遏制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 使林木植被逐步得以恢复, 从而达到使生态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连古城保护区将民勤1/4国土面积纳入保护范围, 同时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解决好保护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搞好保护区建设, 对遏制两大沙漠合龙、维护绿洲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同时通过保护区的建设, 探索保护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 可为全国同类地区保护区建设提供依据和样板。
参考文献
[1]唐小平.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2]民勤县志编委.民勤县志[M].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4.
[3]李进军.切实加快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J].甘肃林业, 2006, 11 (6) :22-25.
[4]周洁敏.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评价[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2, 12 (1) :22-24.
[5]郭强, 郭耀煌, 向必灯.我国社区管理模式适应性研究[J].软科学, 2006, 20 (1) :65-68.
[6]任啸.社区参与的理论与模式探讨—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财经科学, 2006, 10 (2) :19-21.
[7]黄文娟, 杨道德, 张国珍.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 2004, 31 (1) :12-14.
[8]宋玉玲.浅谈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与管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3, 15 (7) :15-17.
[9]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11 (3) :1-108.
[10]张金良, 李焕芳, 黄方国.社区共管———一种全新的保护区管理模式[J].生物多样性, 2000, 8 (3) :347-350.
[11]周莉, 吴成亮, 侯波, 等.云南省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权属与有效保护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 (2) :225-228.
8.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篇八
关键词:人类;自然;辩证关系
在进行文题论述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以便加深与拓宽我们对相关问题把握的视域。
辩证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重性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世界观角度看,辨证关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状态。从方法论角度看,辩证关系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把握辨证关系的关键在于用对立统一的方法看问题,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通过以上陈述,我们可以把辩证关系概括为对立统一关系,因此,对辩证关系理解的关键便又回到对对立统一关系的把握上。而无论对于何种理论学说,其领域中经典作家的相关问题阐析对于我们后人理解具体问题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后来者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所以本文也不例外,对辩证(对立统一)关系这一影响全文“成败”的要素,简要梳理一下其历史脉络,窥探中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思想理论阐述。
我们可以总而括之,“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予以理解,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关系既表现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既依存又促进,也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既排斥又斗争。因此,我们应尽力做到使人类的实践活动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也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科学、准确把握各自的“度”,使两者在地球这一共同载体上和谐共生,并行不悖。但是限于人类特定历史阶段认识与科技的发展水平,其实践活动往往打破人与自然那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从而既造成自然界的巨大破坏,也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是人类社会的过去还是人类社会的现在,那些因违背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规律而大肆开采自然资源以及严重污染环境的例子比比皆是。最甚者,莫过于四大环境污染事件,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中两者进行介绍。
第一,英国的伦敦雾都现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很多新建工厂位于城市内,城市市民通过燃烧煤炭来供暖,这使得大量的煤烟被排放,以致于英国伦敦变成了烟雾之城。虽然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工厂的监管,大气污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但并没有得到改善。在1952年12月3日的那一天,英国的伦敦出现了难得的晴朗天气。那是因为,有风从北海吹过来,使得英国伦敦的大量雾霾被吹走,空气变得特别清新。但是,两天后,刮起的风特别小,似乎处于静止状态,以致于英国伦敦上空中的大部分烟尘无法消散。于是,大量烟雾在伦敦上空持续了近五天的时间,最终导致大气里增添了近十倍的烟雾量。就这样,产生了极具不妙的后果。首先,大量烟雾的产生使得牛展览会中的大部分牛出现了负面影响,主要是其中有三百多头牛出现严重中毒的现象。其次,大量烟尘导致伦敦居民出现了负面效应,那就是大部分人开始感觉呼吸不畅、双眼疼痛,并且大量出现咳嗽、哮喘等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加,以致于该国的死亡率急剧上升,从12月5日到接下来的四天里,英国伦敦死亡了将近四千人,对于英国人口的发展极为不利。再次,烟雾的弥漫增加了学多像感冒、流行性肺炎等呼吸疾病患者的数量。尽管后来的几天气候稍微好转,烟雾消散了一些,但在后来的两个多月中,又增加了三千多人因呼吸疾病而死亡。最后,最令人心痛的是,烟雾事件使得英国伦敦的交通状况出现了极大障碍,整个交通处于混乱的状态,以致于好多航班被推迟甚至取消,在白天,车辆必须开灯行驶,更甚者,交通警察们在大量烟雾中手拿燃烧的火把来指挥交通,给英国交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
第二,日本发生的“水俣病”现象。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日本由于自身状况的原因出现了令人痛心的环境污染现象。那就是,在1955年到1956年之间发生的“水俣病”现象。据说,水俣是日本九州著名的一个小镇,那里景色宜人,环境优美,水清,鱼特别丰富,因为那里有一个叫“水俣湾”的地方,聚集了好多渔民来这里打渔。但是,从1925年开始,日本开始在这里建立氮肥工厂,生产的那些化学产品破坏了那里的环境,以致于发生了好多奇怪的现象。在1950年的时候,当地居民发现好多奇怪的猫,它们走路摇摇晃晃,并且出现抽搐等现状,以致于最后自己跳进海里死亡。当时,居民并没有太多关注那些跳水身亡的猫,但是,后来,又出现了好多得怪病的人,这些人像那些猫一样,说话不清,抽搐麻痹,有时睡觉时间极长,有时候人特别兴奋,以致于最后死亡。后来,当又有五十多人患上了这种怪病,人们才对此重视起来。那时候,日本组建了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破解这种病症,通过分析调查,找到其产生的根源,再加以解决处理。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员通过与那些病猫联系分析,找到了病症痼疾所在,那就是日本建造的氮肥工厂排放了好多污水到海湾中,而那些污水是包含众多汞元素等的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这样的污水排放后,使得海湾里的鱼类本身就深藏着此有毒物质。人们经常以这些有毒的鱼类为食的话,那么人们就会产生那些诸如神经错乱、手脚抽搐、乱蹦乱跳等病症,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上面两例以血淋淋的事实向世人昭示着,违背自然规律而任意向自然界进行索取与排放并由此而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恶果,将由人类自食。这也再次说明了人与自然作为矛盾的两方面,双方必须维系两者平衡和谐的状况。这就提醒人类,地球上存在着的不单单只是人类社会,还有自然界,当人们依据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界、使用自然界时,应该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不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免引起自然的“报复”,而是提醒人类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
作为在社会制度方面施行性质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虽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历史上以及当前都存在着许多“瑕疵”,但我国的这些“瑕疵”并不是在我国的社会制度下不可解决的,其原因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从事生产与交换时所考虑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的利润而且同时兼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此,我们党和国家无论是在制度的顶层设计方面还是在大政方针的实施方面,无不考虑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两个方面。例如,我们党在十七大中把“和谐”一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就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更加全面、丰富与科学。到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总体布局中,形成“五位一体”的格局。此处的“和谐”作为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领域及其内部最理想的关系状态。另外,党和国家也采取了诸如节能减排等具体措施,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到实践层面。
以上在简析了辩证关系后,我以资本主义社会两国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为例,对这种关系的两个方面进行了各自的充分说明,从中不难看出,人与自然关系内在地包含着对立与统一这两个方面,这一点作为“铁”的定律谁都无法忽视与抹杀,但这两者中究竟哪一方面占主导地位,则主要视尊重客观规律的程度与所实行的社会制度而定。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论述,客观而言,限于人类的实践水平与认识水平,对这一问题的把握仍然不足,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会有更为广泛与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相关人士在今后的研究中作出进一步的努力。(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荐阅读: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07-06
浅谈中国的医患关系10-04
浅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09-04
浅谈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论文07-25
浅谈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10-29
浅谈师生关系与英语教学07-11
公关关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范文09-20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如何改善医患关系07-20
信任的关系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