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实践论

2024-07-08

读实践论(精选8篇)

1.读实践论 篇一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个一个课外作业——阅读一本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著作,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读后感。在老师列举的书目中,我一眼就看中了《实践论》,因为我们刚刚学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一节,对实践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于是,我在网上找到并下载了《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写于1937年7月。这部著作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根据《实践论》的论述,我们似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认识规律即“求是”的规律。

(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及其实现条件。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样两个飞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前者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后者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互相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而且,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很难找到纯粹的感性认识,也很难找到纯粹的理性认识,它们总是相互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处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时,应当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实践论》有这样一段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对于长期搞实际工作而较少接触理论的同志来说,是值得注意的。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轻视感性认识。事实上,感性认识贫乏的人,理解问题的深度要受限制。这对于长期搞理论工作而较少接触实际的人又是值得注意的。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里包括:感性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感性材料残缺不全或不合实际,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迎合某种需要或屈服于某种压力搞上来的材料,你信以为真了,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所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第一个飞跃的首要条件。现代信息手段应当充分利用,但是,无论多么现代化的手段都不能代替领导者深入实践,直接去感知事物。有了丰富而实际的感性材料,还要加工制

作。毛泽东讲了十六个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方法。加工制作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恐怕主要是后者,一个人的脑子总是有限的。决策的科学化有赖于决策的民主化。

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更为重要的。这是因为,理论正确与否,要由实践检验;即使正确的理论,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变成现实的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实现第二个飞跃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物质力量。主观条件包括,制定同本国实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为实现这些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需的计划、方案、措施,即把理论理性变为可操作的实践理性,还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等等。

(二)对一个事物(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实践论》讲了两个飞跃之后,有这样一段话:“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为什么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

能够完成?这是由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状况所决定的。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其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他们不但受到自身“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而且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方面和本质有一个逐步显现和暴露的过程。由于客体表现程度的限制,即使主体十分努力,也常有始料不及的情形发生。

由于对一个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常常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那么,在完成之前,部分错了,大部错了,甚至完全错了,都是可能的。正因为如此,人犯错误,党犯错误,难以完全避免,这是认识规律所使然。当然,我们希望错误犯得少一些,代价花得少一点。办法就是尊重实践的检验,按照实践检验的结果矫正和完善原有的认识。在认识见之行动之后,认真调查研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尊重实践检验,自觉修正错误,这是认识主体顺应认识规律所应当具备的品格和功力。聪明的人,高明的党,总是从自己的、别人的,本国的、他国的,正面的、特别是反面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增长才干。

(三)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历史的。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两个飞跃,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如果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这个认识是合乎客观规律的,那么,也就有了对此一事物的真理性的认识了。但是,物质世界极其广大,其发展是无限的。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进行。即使这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取得的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也只是获得了关于物质世界一定过程、一定范围、一定层次的客观真理。客观过程向前推移发展,人们的认识也要跟着推移发展;客观过程的发展没有到头的一天,人们的认识也没有到顶的一日。这个层次认识了,还有更深的层次等待我们去发掘。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真理(也就是客观真理)都有两重属性,它们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其正确地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来说,真理有绝对性的一面;就其所反映的只是物质世界一定的过程、范围和层次来说,真理又都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恩格斯在讲到辩证发展观的时候深刻地指出:“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列宁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毛泽东也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解放思想无止境,探索规律无穷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永恒的课题。中国共产党把“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郑重地写进党的思想路线之中,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对认识规律的尊重,其意义是深远的。

《实践论》对认识的总规律作了这样的概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读完《实践论》,我感受颇多。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读实践论 篇二

图纸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的语言, 我国机械制图标准明确规定要采用第一角投影法制图, 而当今国外发达国家则主要采用第三角投影法制图。苏州地区的外资企业较多, 我们学校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接触到的图纸很多都是外文图纸, 投影法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无法读懂视图。基于这种情况, 笔者在外文图纸读绘课程的教学中就特别强调对第三角投影法的教学。

(一) 从视图形成过程讲第三角概念

首先, 以第一角三视图为例说明视图是如何形成的, 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流程如图1所示。然后请学生按照上述流程分析出第三角的三视图, 并自己总结出投影规律。

(二) 从基本视图讲第三角视图配置规律

仍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法以第一角为例从三面投影体系扩展至六面投影体系, 并得到基本视图。然后请学生按照上述流程分析出第三角的基本视图, 并自己总结出第三角视图配置规律, 如图2所示。

(三) 从第三角视图配置规律讲投影方式标记

外文图纸上通常会用投影标记来说明投影方式, 投影标记如图3所示。

由于这两个标记在形式上非常相似, 学生很容易混淆,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第三角视图配置规律作为记忆方法再加上圆台作为参照物, 如图4所示, 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四) 进行趣味补图练习

在对第三角投影法有了初步认识以后, 还需要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做一般机件的补图练习时总是提不起劲来, 练习比较被动, 效果不是很好。于是, 笔者采用了一些比较有智力趣味的图形来取代一般的机件补图, 并且采用抢答竞赛的形式, 第一个答案完全正确的同学将获得加分。这下, 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激发了起来, 补图非常踊跃, 取得了很好的练习效果, 如图5所示。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内容层层递进的讲解, 加上学生的自主对比分析和练习, 笔者发现学生阅读第三角投影法视图的能力比原先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要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外文图纸读绘课程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的课程。它需要学生分析平面图形, 然后想象出它的空间形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从二维向三维思维转换的发展。

(一)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在以往的教学中, 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因为空间想象力比较弱, 而传统的教学又偏向理论分析, 直观性不强, 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UG软件的使用方法, 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充分使用它来解决这一难题。对于每一张项目图纸, 笔者都请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使用软件来造型, 最后不仅要上交零件的模型文件, 还要对其进行重新制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空间想象力, 而且提高了UG软件的使用技能。

(二) 让学生积极动手

根据认知理论, 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 触觉和视觉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在学生使用软件造型的基础上, 还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可以通过用橡皮泥进行捏削和实体造型来弥补计算机造型的不足, 自己动手做造型, 找结论,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三、要注重对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外文图纸上的技术要求都是采用英文表达的,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才能读懂。

(一) 注重语法的讲解

专业英语注重书面表达的严谨性, 长句很多, 这往往造成学生阅读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注重对典型语法现象的讲解, 如虚拟语气、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完成时等, 笔者会从技术说明中引出来进行单独分析, 举出更多典型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句子结构, 通过几次训练后, 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 要让学生自主翻译

在传统的教学中, 都是老师主动翻译, 学生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较差。笔者把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 让学生组成团队, 自主翻译。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外文图纸上的技术要求, 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查阅学习资料进行翻译, 完成后每组进行汇报。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仅掌握的单词数量多了, 而且记忆深刻。

摘要:“外文图纸读绘”课程是为提高学生读绘外文图纸的能力而开设的, 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就外文图纸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 谈几点对该课程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外文图纸读绘,第三角投影法,空间想象力,专业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孙雪梅.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PRO/E的设想[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7) .

3.得益于读实践于教 篇三

关键词实践;技巧;思索

以前对如何上好语文课的困惑一扫而光,我不再为怎样上、上什么而苦恼。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是诚惶诚恐的。一方面,我们都有升学的压力,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应试的技巧,因此在备课时我尽量做到面面俱到,深怕遗漏了某个知识点;另一方面,我觉得在语文是应该能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勇敢向往生活的一门学科,倘若语文老师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解题技巧、考出看似不错的分数这个层面,未免太肤浅了。所以,每一次课前,我都处在莫名的紧张之中,我害怕会冷场,害怕学生不能快乐充实地度过45分钟,害怕看到下课铃打响时学生如释重负的表情,如果这样,就是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失败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一直很困惑,到底如何才能上好一堂即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又能让学生感受语文魅力的好课?在看了李镇西老师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之后,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钱梦龙先生在这本书的序中写道:“镇西的课是没法按一般的‘评课标准评价的!他上得太随意,有太多的‘不期而遇和‘无法预约的精彩;这样的课,实在说不上什么‘法、什么‘式,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潇洒。”但这种悠然和潇洒却是通过最平常的教学设计来表现的,17篇课堂实录,几乎都遵循着再简单不过、再朴素不过的“流程”——先是让学生一起学习字词;然后是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接着是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最后是老师谈自己的感受,与学生共享。一切都是如此“随意”,一切都是如此“朴素”,一切都是如此“简单”。可细细想来,正是这种“随意”“朴素”“简单”成就了李镇西老师,也震撼了我,让我感触良多。

首先,李老师能够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能够始终“把学生发展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且有毅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人”不仅在他的“目”中,而且进入了他的“心里”;不仅进入了“心里”,而且占據着“中心”的位置。李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的感受成为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教学鲁迅的《祝福》,原来定为三课时,课堂上,李老师让学生积极地迸发思维火花,发表各自的见解。可是快到下课时,李老师还没来得及发表自己观点,是该及时“刹车”,还是维护学生的话语权?他选择了后者。改变了原有的授课计划,原定的三课时改为四课时。第四课时他更是出人意料,除了少量的师生问答,基本上是李老师的“一言堂”,这节课没有平时语文课上应该有的书声琅琅,没有学生某种能力的体现,没有学生深入的思考,可是我们还是在这节课上看到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李老师发言中的熊熊燃烧!这正是李老师所说的“阅读教学的起点应该在学生的心灵。”“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学生发展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说来容易做到难,李老师是教高中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老师,尽管课堂有很多的差异,但是教学理念是相通的,现在回想起我教过的几年语文课,有些汗颜,预定的教学流程、预设的问题,就连学生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这种机械式的填鸭方法能让学生学到多少呢?李老师上完《孔乙己》一课后,曾在教育反思里写了一点,谈到他在课堂上不露声色地“操纵”学生,并为这感到脸红。而他觉得脸红的,正是我们这群阅读者叹为观止的地方。

其次,李镇西老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平等待人(学生)的民主教学作风。在这本课堂教学实录中,李老师的民主教学作风随处可见。一方面,李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能够欣赏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错误,和学生一起讨论各自的观点见解;另一方面,李老师在学生面前承认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不足,自己也会有问题,自己的备课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并且,这种民主教学作风毫不做作,非常自然。这就难怪那些曾经亲身听过李老师上课的老师们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样是上课,我们和李老师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上得沉重,李老师上得轻松。”以《冬天》这篇课文的教学实录为例,当一位同学的发言表达出了和李老师共同的感受时,他开心地说:“呵呵,我真是感慨万千,真想和你握握手。” 对一位在发言中谈及自己的家庭也很温馨的学生,他真情地对他说:“好呀!那你也可以写一篇以你家温馨生活为内容的《冬天》。” 对于一位在发言中谈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时非常动情的女孩子,他感动地说:“非常好!我觉得这位同学不只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她首先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孩子,是一位非常善于感受爱的孩子!”一位同学在发言中说到感动处,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可以表述时,他体谅地说:“有时,感动是难以言说的。” 在一位同学提出了对这篇课文的疑义之处后,他加以肯定地说:“这位同学认为本文通篇都没有写冬天,文不对题。我认为,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科研价值!”在经过几个回合的思想碰撞后,那位原来对课文持有异议的同学开始认同了同学们的观点,这时李老师又给予了新的肯定说:“好,他基本接受了那几位同学的观点。这种勇于服从真理的精神更加可贵。”以上的课堂实录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具有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民主教学作风的教师形象。

4.读《实践论》心得 篇四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当时中国进行艰难的革命,革命失败后的反思总结,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批判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深刻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下面先来了解一下实践和认识吧。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了其他一切活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打下了人的烙印,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逐步向高级发展,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实践。你要有知识就得参加变革社会的实践,通过实践来运用理论知识。我们都知道实践决定认识,通过实践发现、证实、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能到的指导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注重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我明白了认识依赖于实践,只有不断的实践,我们才能拥有正确的认识,也只有把认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在学校学习,吸收老师讲解的知识,使我们对某一种认识有了初步的理解,但这种理解还只是非常浅显的,不深刻的。需要我们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

5.读实践论有感 论文 篇五

一、没有”不入“,岂有”焉得“。相对于认识和实践,”入“就是实践,”虎子“就是认识,并最终演绎成真理。毛主席凭借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深刻的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它的重点是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文章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全面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首先,阐明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活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人所参加的。“即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这充分的表明了,认识对社会实践有着依赖性的关系。”所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并且,无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接着,文章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实现两次飞跃之后,认识运动是“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毛主席曾说过:“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无限的,是阶段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此外,文章阐述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强调绝对真理是有的,但它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并着重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主席在文章中说过:“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⑷,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

文章还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任务,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文章最后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指出:"通知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

6.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六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误导了党和军队的革命决策,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突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实践的重要意义,而写出《实践论》。/r/n

《实践论》开篇就批判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这是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而得出的评价。同时,《矛盾论》又讲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全军;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内的部分先进的思想分子和革命战士根据马克思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以及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说明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教条化和经验主义。/r/n

在阐述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时,毛泽东首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承认生产活动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同时又提出了“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这样的一种观点纠正了一些人狭隘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也为迷惑中的人们指明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向。/r/n

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64年)就说过,“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r/n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r/n

“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就认识而言,它是为实践做准备的,它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的成功与否既知行能否一致很重要的就是在于是不是很好的运用了认识的成果。古语云,“吃一鉴,长一智”若长一智的是别人,就有必要听听老人的意见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n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早在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于这句话给了一个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邓小平上台后的一系列实践也证明了毛泽东当时的诠释是正确的,知行一致也在此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范例。/r/n

实践出真知。《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生活也是实践。人们是在学车的一次次跌倒和爬起中体会到如何掌握方向、如何保持平衡、如何将自己推向前方的;人们是在一次次演算、一次次试验后将卫星送上太空,把民族力量推向高峰的。/r/n

《实践论》是毛泽东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实践论可以给青年尤其是“80后”或成为“泛90”的当代大学生以重要启示和指导。在学习上,要多动脑勤动手,比如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一个个“哑巴英语”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在与人交往中,要真心诚意,客观的对待他人。以后参加工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参与。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才会知道葡萄不仅有酸的还有甜的,才能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以纸上谈兵的方法开展工作,只能造成挥泪的结局。知行一致,需要实践先行。/r/n

【相关文章】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r/n

——《实践论》读书心得/r/n

毛泽东的《实践论》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当时党内出现了两种妨碍革命发展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了推动革命的发展,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这种错误思想,从而著成此书。又因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名《实践论》。/r/n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r/n

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r/n

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的结构是这样的:/r/n

一、介绍马克思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在写这篇文章时,他开始向人们说明:人的认识是由实践产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里简要介绍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并简要的介绍了认识论的主要观点。/r/n

二、进入文章的精华部分,比较详细的分析人的认识如何从实践发生,又如何服务于实践。这里,他认为认识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 对于认识的深入过程,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对战争的例子,更加透彻的说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的逐渐深化活动。“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这里,毛泽东谈到认识的能动作用,即“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r/n

三、概括全文,从时代责任讲起,提出当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深层次的领悟事情的本质,也就是理论,才能更好的掌控事物。也就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r/n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离不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r/n

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战争的认识等,皆是如此。/r/n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成功,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r/n

7.读实践论 篇七

本人觉得, 这篇文章至少在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上, 富有建设性, 很有启发性, 需要并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

一、正确进行教育改革实验及其重大意义

文章解剖、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与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共同设计实施的主体性发展教育实验这个实例。通过解剖、分析这个个案, 它比较具体地探讨了究竟怎样正确地进行教育实验改革或教育改革实验 (1) 。文章所论甚详, 最主要之点是:第一, 教师必须真正成为改革实验的主体 (还包括学生、家长) , 坚决突破专家提出方案、教师认同执行、外加培训的模式。这是关键的关键。第二, 坚持在现有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际的基础上, 逐步探索, 渐进改造, 一开始只能有一个大致的设想, 不预先设计一个确定的“完美”的课程教学体系, 认为这是正待探索的。自觉防止大破大立, 打乱现行学校秩序, 另起炉灶。第三, 理论学习研究紧紧结合实验开展, 成为教师本人进行实验需要的自觉要求 (所谓“我要学”, 而不是“要我学”) , 真正积极热情, 富有成效, 能够持续, 没有搞形式主义, 因而也就无所谓负担, 并创造了个人钻研、相互交流、专家讲座自然结合的形式。所举办的专家讲座, 主要属于“充电”性质, 提供科学发展、教育发展前沿信息、动态, 以资启发, 作为参考, 基本上没有专为实验而硬性规定的培训……这些, 不仅具有一般理论意义, 而且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联系对照当今的某些实际情况, 那么, 20年前就有了这种认识并这样做, 实属不易。虽然不能认为已经做得很理想, 但值得好好总结经验。

这篇文章着力探讨教育改革实验这个问题。这确实把握到了当今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焦点。文章揭示了教育改革实验的重大意义。今天, 现代教师, 如果不能作为主体进行教育改革实验, 就很难有效地促进其专业发展和成长。而通过教育改革实验, 使一般的教育实践渗入了探究因素, 由自发转化为自觉, 由经验逐渐理论化。由此, 具有新的形象、真正的现代教师, 也就脱颖而出。安阳教育改革实验的重大成果之一, 就是涌现出一大批多学科、运用多样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结合组成的教师明星团队。这一经验与李吉林语文情境教学实验以及我国众多教育实验, 可以相互印证。因此, 教育改革实验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 文章也指出, 除了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具有重大意义而外, 它还对我们自己创生新的教育思想理论, 生成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特别是检验 (选择、改造和发展) 外国引进的教育理论等, 都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作者敏锐观察到并明确指出, 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或专业成长, 已经跟他们世世代代父祖先辈们大大不同了。古代且不论。近代以来, 世界各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或专业成长的典型模式, 简单说来, 就是任职前在 (师范) 院校专门接受教育, 主要学习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技能, 配合着一定的实践作业 (教育见习、实习) ;然后, 进入学校任职, 主要的乃至唯一的在教育实践中学习, 教学相长。

如今不同了。在职前理论学习和在职实践学习之间, 加入了一个改革实验的环节。正如该文反复论述的, 已经把实践、实验、理论三者融为一体了, 教师已经一身三任, 集实践者、实验者、理论研究者三种角色于一身了。这不是简单多了一个中间环节的加法问题。多了这一新的环节, 改变了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的结构整体机制, 起了质的变化。其具体内容, 以及三者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联系等, 该文都作了论说, 不必赘述。

这一新的变化或新机制的出现, 发生的直接影响, 就是对于教师 (师范) 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要有新的思考。比如说, 如果不在教师作为主体进行改革实验上狠下工夫, 而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今天所实行的形式上的各种教师培训, 恐怕不是选择的上策, 因为跟职业技术不同, 教育是具有高度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的工作, 它所需要的品质和条件, 如理性思维、人格、教养、创新教育理念的酝酿和确立等, 远非一般培训所能满足和达成的。又比如说, 完全抛弃现有教师 (师范) 教育的做法恐怕也是不妥的。职前侧重学习理论, 在职侧重实践学习, 还应该相对分工, 而不能混淆不分。有一种意见, 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也侧重实践学习, 或曰成为“准教师”。又有一种意见, 要求在职教师在理论上也应该像专业教育理论家那样。我们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是不全面的。……如此等等。总之, 需要很好地深入研究。

三、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条必由之路

这篇着重论述教育改革实验的文章, 对于我们探索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路径, 也给了重要的启示。通过教育改革实验的路径, 可能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条新的必由之路。它完全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的认识论路线, 也符合从一般到个别和从个别到一般的辩证法路线。而且, 教育改革实验把理论和实践之链更加紧密、精致地贯通起来, 把从一般到个别和从个别到一般这两者统一融合了。它的简化、典型化的特点, 大大缩短了行程, 而且增强了精确性。例如, 实验总要根据一定的理论, 而这是经过价值的和科学的精心选择的理论。理论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而这“实践”毋需诉诸长期、广泛的历史社会实践。它既是从一般到个别, 又是从个别到一般。如此等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今天, 真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必须经由教育改革实验。

当然, 这需要理解其实质而不能泛化或绝对化。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教育理论的创造, 并没有经由教育改革实验 (甚至教育实验还未出生) 。即使未来的岁月, 对诸多教育问题进行高度抽象的形而上的哲学的思考, 而不诉诸实验, 也是不能否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断然说一般的教学实践下教师就不能发展成长。现实的问题是, 有的论者, 对于课程改革这样极其实际的事情 (抱着确定的实际目标, 硬碰硬的实际行动, 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结果) , 在所谓的“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口号下, 主要专注于搬运国际上某种教育理论, 既缺乏实践基础、又未经过实验检验得到确立, 便遽然把它说成“理论创新”, 而且设想一经“本土行动”, 就可创新出来前所未有的课程教学模式。针对这种情况, 强调真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必须经由教育改革实验, 不算是多余的。不经过教育改革实验, 其理论不仅不能转化为我们的教育实践, 而且经过我们的教育改革实验的检验, 能够鉴别其理论的真伪, 做出正确的取舍选择。果不其然, 反观十年来的课程改革, 那些试图“介入”其中的“新课程理念”, 即从外国搬运来的、缺乏实践基础、未经实验检验确立的所谓创新理论, 经过我们的教育改革实验的检验, 情况如何呢?并没有生成出什么像样的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它的真理性、适合性、可行性、有效性……都是有疑问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现实的例证。

在结束本文的时候, 还想谈几点感想。第一点, 这篇文章所采取的方法和体现的学风很好。它不是泛泛空论, 而是善于捕捉焦点问题, 解剖麻雀, 切实分析具体事实, 总结典型经验, 从个别经验上升到一般理论。这在今天大家公认学风不怎么好的现实情况下, 是很值得称道和应该提倡的。第二点, 有一丝缺憾感:题不副文或名实不副。文章主要研究论述的是教育改革实验, 教师专业发展只是其重大成果之一。题目主要标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关于教育改革实验本身及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意义等内容的研究成果, 则相对淡化了;而且, 即使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 文章不是一般谈论, 其可贵之处在于探讨了其新的机制即重点在于机制, 而题目也未能突出出来, 把它遮蔽了, 减弱了文章的意义。另一方面,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涉及内容很广, 从不同视角研究者众多。这篇文章尽管很突出, 也只是其中一 (个) 部分, 一个方面, 而题目标上“我国……”这种字样, 有勉强拔高、大而不当之嫌。这些, 可能是作者与编辑沟通不够, 共同推敲不够!科学是严格的, 应该力争实事求是, 但愿并相信广大读者能看得出来并予理解。第三点, 提一个希望。这篇文章作为一项研究成果, 还只能小心说是提出了问题, 而不能轻易说解决了问题。文章所剖析的教育改革实验个案, 虽然很典型, 具有普遍性, 但它本身并非已经完美, 对它的总结研究工作更需要加强;并且毕竟只是个案, 还需要研究更广泛多样的教育改革实验, 才能充分说明问题并检验所得出的结论。

注释:

(1) 作为实验, 它是改革的;作为改革, 它是实验的。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 可以互相称谓。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8.语文教学读与写模式的实践 篇八

【关键词】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2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共同构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以至整个中学教育阶段都有重要地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加大力度去研究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在以写促读的基础上找准读写结合的点,让读和写互相对接,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再现同类材料的思维,仿写文本内容

以读学写,以读蓄文。学生的写作训练不可没有依傍和模仿,茅盾说:“‘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但一篇文章可仿之“点”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段要求和单元习作去引导学生找到某一个“点”去模仿,让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仿。

学完《我的母亲》一课,学生对伟大的母爱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课文情节熟悉,可对生活中相似的人和事却不能立刻浮现脑海。针对学生读书破万卷,下笔仍无神的情况,我们老师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是我们可以提一个问题:同学们想想认识的人中有谁发生过像《我的母亲》里那样感人的事例?学生的脑袋也一下子放空,这时老师出示一下学过的内容,包括写深沉父爱的《背影》、写友情的《羚羊木雕》、写师生情的《藤野先生》,学生马上清晰这些文章都是以多个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然后布置一个读写结合的作业:小组合作,交流并搜集关于父母、同学、朋友、师生等人物中深刻典型的事例,以“我的——”为题写一篇习作。搜集、阅读相关资料,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而以文本为蓝本进行仿写,又解决了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以读导写”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从仿到创,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和谐生成、发展。

二、扩写文本内容和实抓作文,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1. 讀课本

写是辅助手段,以写促读才是目的。要以写促读,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紧扣课文重难点,参考课后问题,在凸显文章中心的地方融入写作训练,扩写文本内容,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反复研读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激起他们细读相关材料的兴趣,产生对阅读的好感。以写促读,以读促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思维和理解的能力。

如《斑羚飞渡》重点讲述了在猎队的追逼下,老斑羚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年轻斑羚的生命之桥,赞扬斑羚们在危险面前的勇敢、坚强和聪明,体会镰刀头羊为了让其他羚羊成功脱逃,为了群体的利益最大化,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教学时,老师在重点段落要求学生将文本没有说出的内容补上去。如斑羚们是怎样商量的?老斑羚打算自我牺牲,年轻斑羚有什么反应?为了最大限度保存斑羚的性命,飞渡那一幕是怎样的悲壮?补充文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镰刀头羊的形象更深刻,让他们的情感在想象中升华,继而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扩写的前提是熟读原文,这一扩充文本的训练,促使每个学生都根据扩写要求仔细研读文本,动脑想,动笔写,文本中的意象才能在他们的脑海中丰盈起来。事实也说明,他们通过正面描写、心理描写、环境烘托等方法完成了对文本的补充,更高兴的是,这一扩写任务促进了学生自觉、深入地阅读,扩大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能力,即达到以写的形式辅助成读的效果。

课本中经典的语段,往往表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或人物活动的片断。作者在凸显文章中心之处所留的空白具有张力,这种张力应吸引教师的视线,同时引导学生去享受语言,体会感情,学生会在这种张力中阅读得更细致,搜索得更宽广,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语句所描述情境的想象。可见,以写促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主题,实现语言与精神世界的和谐共振、协同发展。

2. 读课外资料

语文教学中有些同学对阅读课没有兴趣,或不能深入领会要旨,或不主动发现美点。针对此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找到突破口来促进其细致地阅读。中考题里的写作训练:要求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等文学形象中选择其中一个写一段文字,我则布置他们写一篇文章来观察他们阅读的广度。由于学生对人物的阅读有限,有的甚至没什么印象了,看着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决定给他们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并提供相关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查阅,给出优秀文章作为参考。结果学生因写促读,分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阅读,主动的吸纳,最后一吐为快,写出了诸如《杨志——时不予你啊》、《虚伪的奥楚蔑洛夫》、《孔乙己的自白》等好文章。通过本次作文,学生由原来对阅读的不感兴趣而变为爱上读书,不限于语文书的篇幅,而是主动查找整部小说、课外评论、作者背景等,并与其自由地对话,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诠释,激发自我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从而爱上写作,爱上了语文。

3.读生活、读实物

写作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学生所经历的或文本所展示的,它们总是与学生的时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写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但是,生活处处有语文,我认为写作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亲临其境,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

nlc202309021459

比如以《荔枝》为题写文章时,我先布置学生带着目的到荔枝园实地考察,研究新鲜荔枝的品种和性质,触摸其外壳,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然后再剥开壳,观察果肉的颜色,品尝果肉的味道,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很快地认识荔枝,并由表及里地畅谈着自己的感想。学生写到“在凹凸不平的外壳里藏着一颗乳白半透明的珍珠,珍珠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红彤彤的荔枝剥开皮后就会脱红装现白衣,摇身一变,成为‘白衣天使’。咬上一口则流出水一样的果汁,甜津津的……”“荔枝诱人,但谁又会留意它‘三把火’对身体的危害,不一般的甘甜与芬芳让人忍不住想吃第二颗、第三颗,人不也是容易被美丽的陷阱吞噬吗?”学生为写《荔枝》而“读”生活,观察事物,由阅读文本迁移至课外实践,以写促悟,不仅增加了见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写作的能力。

所以,精心设计题目,实抓作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目标的阅读相关的文章和细致地观察生活,并把阅读的收获和感受以“写”固化下来,拓展开去,从而提高“读”的效率。

三、掀开学生独立思考的一面,找准读写结合点,自写读书心得

1. 课堂抓“衔接点”

大文豪鲁迅曾说,“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多看和多练,这就很好为我们道出写文章的秘密——讀写结合。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读写结合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其前提是课文内容的经典性和表现形式的示范性,关键是读写的有机衔接,而不是勉强的凑合,适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诉诸笔端,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今后的习作蓄积材料,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乐趣,激发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完成《曹刿论战》的常规教学任务后,老师提出要求:请在这篇文章中你觉得鲁庄公表现最深刻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上你阅读时内心的想法,几分钟后我们带着你的感想进行小组讨论。

几分钟后,多数学生完成了任务,老师便让他们小组合作交流。老师欣喜地发现,他们或一两行或六七行地写了自己的看法,学生们的想法是感受鲁庄公形象的突破口。于是老师根据他们的想法在黑板上写下:“鄙”和无“远谋”?愚昧无知?明君和英雄?学生开始了激烈的争辩,或举课本现有的语句进行反驳,或以生活的例子进行争论,而这个过程恰恰促使学生细读文章的关键句和段,加深理解。

例如有学生谈到:鲁庄公也应算一个英雄。鲁庄公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而拒绝接见,还有问必答,可谓礼贤下士;亲临前线,可谓以身作则;他不固执己见,提出的迎战条件前两条遭到否定,他不气恼,可谓虚心求实;打仗时他不明白曹刿反攻和追击的做法,但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无知,而是虚心向曹刿请教,可谓从谏如流。或结合文本细节、或结合资料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他们每听到一个观点,要么同意,要么拿出“证据”反驳,这种有所准备的辩论使得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越来越深刻:鲁庄公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

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鲁庄公的形象就具体可感知了,然后布置以“我眼里的鲁庄公”为题写一段读后感,学生细读“鲁庄公”就纷纷想写对“鲁庄公”形象的看法,写他的形象就会结合文段或同学的见解或外在的资料,尽情挥洒笔杆子。找到读写结合的“点”去布置与文本相匹配的作文训练, 摆脱混沌, 明确目标,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将不再是一纸空话。

2. 课外找“契机点”

除了课内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也要多鼓励学生课外练笔。课外练笔偏重于实践,对课堂作文训练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我认为网络跟踪和公众展示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如:我会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将学生个人习作、读书心得进行整理发表在班级预设的“美文赏析”“小作家”等栏目上。有时,我们拿班上各等次的文章进行讨论,还不定时地在宣传栏张贴学生的作品,如《感动的瞬间》、《触动心灵的力量》等。这些“杰作”,让“小作家”感受到创作的成功和喜悦,又能借助网络及时看到老师对作品的评价和意见,促使其更好地进行再修改,再加工。学生的读写积极性空前高涨,创作的乐趣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而兴趣又促使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真正愉悦的写作,形成一股读写热潮。

现代学生思想活跃, 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表现欲, 许多精彩的思想并不是产生于课堂, 课外练笔就为他们提供了机会。无论课内还是课外进行文学创作,都潜移默化地逼着他们去涉猎文学作品, 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大大的激发。

关于读写的关系, 很显然, 即是读为了写, 写依据读, 读写一体。读写结合,旨在通过寻找典型的、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帮助学生思维表达,如果课内重学法,课后勤操练,阅读、作文并重,定能为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 参 考 文 献 ]

[1] 《读写对接以写促读——读写观新探兼新课语文读写低效现象》.曹建军,申卫平.《中学语文》.2008.6期.

[2]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 找准读写结合点》.印永桂. 《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05期.

[3] 《试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吕波. 《语文天地》.2008年12期.

上一篇:有趣的一件事六年级作文下一篇:对物业服务考评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