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前言(精选9篇)
1.画展前言 篇一
前言
丹青敷彩歌盛世,翰墨飘香颂和谐。今年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决定》颁布30周年,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20周年,也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在这春意怏然、放歌盛世的时节,由**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老年诗书画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县纪念《决定》颁布30周年、喜迎‘十八大’老干部诗书画影展‛如约而至。此次活动,承载着全县老干部‚书画凝忠诚之魂、诗词咏报国之志、摄影存治世之风‛的夙愿,昭示着老干部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风采,也映照出《决定》颁布30年来我县老干部工作的点滴成绩。
此次参展的??件诗书画作品,或正草隶篆、笔力非
凡,或置阵布势、临见妙哉,或奇巧构图、追光逐影;作品传承创新、相得益彰,笔随时代、墨见精神,充分表达了老干部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示了老干部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展现了老干部们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
展者有心将春风化为细雨,使自然融入画卷;作者有意让清新凝于瞬间,把美丽驻于心田。但由于时间仓促,这次
展览难免会有诸多不足之处,我们恳请社会各界人士驻足留步并提出宝贵意见。
中共**县委组织部
中共**县委老干部局
**县老年诗书画研究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
2.写生画展前言 篇二
2010年10月,在这如诗的季节里,我们艺术学系09级艺术设计班全体同学在李丹,曾群浪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婺源,宏村,西递及周边村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风景写生课,以艺术之名去找寻梦中那别样的秋天。
艺术因回归自然而富有灵性,自然也因艺术的渲染而更添生机。在大洼这片广袤粗犷的土地上,我们用心灵去倾听着村庄溪流的低语呢喃。在漫野黄花的菊香中,我们用油彩去诉说着青山田野的原始与美丽…
短暂而又激情的日子里,我们把思绪放飞,让手中的画笔在这欢乐的时光中尽情的跳跃飞舞。在青春之梦燃烧过的地方,我们的记忆中也那么不经意地烙上了属于大洼的一片笑声。为了让这份记忆铭记,我们特举办本次“迎新春写生画展”。
本次参展作品不仅反映了徽派建筑风格和特点,而且每一幅画都蕴涵着同学们对徽派建筑与皖南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不仅仅是通过这次画展献上我们对新春的祝福。更是向全院师生做一个教学的汇报和总结,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指教。
前言
2010年10月,在这如诗的季节里,我们艺术学系09级艺术设计班全体同学在李丹,曾群浪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婺源,宏村,西递及周边村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风景写生课,以艺术之名去找寻梦中那别样的秋天。为了铭记那如诗如画的日子,我们特举办本次“迎新春写生画展”。
此次画展参展作品主要形式有水粉画、速写、装饰画、铅笔淡彩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作品不仅反映了徽派建筑风格和特点,而且每一幅画都蕴涵着同学们对徽派建筑与皖南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这次实地写生对同学们来说不仅有专业方面的收获,而且还见识了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和皖南文化的风土人情。写生期间还遇到了其他高校的学生,看到了人家的作品,从而加深了与兄弟院校多方面的了解和交流,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扩大了同学们的视野。
通过这次写生活动,同学们的美术功底更加扎实,艺术鉴赏水平以及对各种中国建筑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把其中的部分作品展示给大家,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指教。
眼睛即是风景
这世界上原本就有山和水,云和天,因为存在久了,所以显得自然。在农人的眼中,它们是天造地设的伙伴;在游客的眼中,它们是一日半日的偷闲;在艺术者的眼中,风景象有了生命一样生长着,漫山遍野。
而初时的我们,面对这样的景色,说不出话来。我们只觉得,自然的神奇难画难描,而壮丽的风景浑然天成,实在是读不懂这样丰富的语言,可一颗心又那么渴望再现这种美好,因为我们的天职就在于此。
两个星期来,我们努力学习与风景对话。我们用色彩捕捉晨昏、昼夜,用线条描绘流逝与凝固,用饱满的笔触表达丰盛与美好,用枯涩的顿挫象征激烈与锋芒„„象孩子与母亲的对话一样,从最初的晦涩,一点一点开始。难免急躁、难免沮丧,仍凭着共同的执著坚持着,勉励着,才有了后来的流畅,到再后来的随心所欲,而此时,风景,已经牢牢地生长在我们的眼睛之中。
我们试着用眼睛和所有的风景对话:在浅滩的流水上读到时间的足音,轻快又迅疾;在沧桑的石头房子上看到历史,缓慢而沉重;在黄澄澄的麦垛上见到收获的乐趣,和谐、美好;在被风席卷过的平原上,我们得以轻省回望。
3.六一画展前言 篇三
又是一个翠鸟啼风的季节,又见到孩子们阳光般的笑容暖暖地溶在他们自己的节日中!我们通川区金山小学第一届艺术节学生书画展开展了!它是学校“关爱主体,和谐发展”办学理念催生的硕果,是“让师生走向成功”育人思想的结晶,是学校素质教育春风吹开的一树春花!
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次画展,得到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他们送来了几百幅绘画作品,受场地所限,我们只能忍痛割爱!此次展出的二百多幅作品是我们金山小学同学们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浓缩!
透过孩子们的画,我们看到了一个稚拙的、一尘不染的童真世界。他们用最简洁的线条、最绚丽的色彩、最纯真的理念,勾勒出他们心中的美好世界。当然,这些作品还有稚嫩的一面,且让我们“重其意而不苟其形;重其趣而不苟其法。”并给他们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多一些扶持,他们一定会含苞怒放!一定会挺拔茁壮!
4.2018画展前言 篇四
前言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春天柳叶,金秋落红,绿茵繁花,动物灵兽,诠释了小画家们心底的感悟和思想。
有人说,美术的世界是多彩而梦幻的。这里的每一张绚丽的图画,每一幅精美的书法,无不呈现出音乐的律动、诗歌的境界。一派淸纯,一派春光!是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点、线、面的节奏里,在七彩流光的韵律里。我们的孩子们,饱满着激情,挥毫泼墨,舞动丹青。这些精彩的照片来自全市六所学校和两所幼儿园共有***幅,漫步展厅,这里的每一幅作品,展示了同学们蓬勃的朝气、阳光的心态以及对绿色、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展览就是展示,是艺术才华的展示,也是素质能力的展示;展览更是检阅,是对中心美术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阅。置身其间,欣赏美术伯乐慧眼识才、慨叹雏鹰试飞千里无悔。
展者有心将春风化为细雨,让自然融入心田;画者有意让清新凝于瞬间,把美丽驻留心田;感谢你们,我的孩子们!
二连浩特市第十三届青少年艺术节书画展
5.画展前言 篇五
让我们看画,听风的声音,一觉醒来,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有人说,美术的世界是多彩而梦幻的。干湿点染中,包容了整个大自然的色彩;一勾一画里,蕴涵着他们无尽的情思,晕染出他们独特的心声。“粉墙青瓦,楼台飞檐,青石街道,幽门深巷„„.”,魂牵梦绕的婺源,凝视了多少历史的迁移,穿行在这片古镇的窄巷,看着白墙黑瓦、四水归堂,心中必有所感悟,感情的冲动急于表达,索性画笔领着感情在画布上释怀……
带着这份感动,每一个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蓝天、旷野、白云、小溪以及流动的历史、绿色的向往、青春的热血,一起定格在镜头之下,浸透于在碳条与画板之上。此刻画笔一路同行,将美丽藏于行囊之中,也只有他们才懂那时的景、那时的心情。
6.书画展前言 篇六
书画,视觉审美之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也。几千年来,凡我中华聪明之士,才学之人,无不徜徉其间,摘其英华,佩其香萝。故其书画之妙,深不可测;能人辈出,指不胜屈;流派纷呈,美不胜收。盖一管轻软之笔,奇怪迭生,可演乾坤之大,可绎人心之微,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遂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昔阳古称乐平,厚土轩崖,文明悠久,向有书画渊源;大寨为中国名村,艰苦奋斗、改天换地,成就千古英名;知青代表传承文化、情系三农,三载书画传情。此展真可谓大气磅礴、异彩纷呈。画者追道子之意,书者采右军之风,仅借尺幅之天地,足放万里之胸襟。更有凭书会友、以画联谊诸般美事,尽在不言之中。
7.书画展前言后记 篇七
时光荏苒,2014年的脚步正悄悄走近,我们即将走过不平凡的2013年。这一年里,全校师生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寄情丹青,挥毫写意。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取得了绚丽多彩的作品。诗人克洛岱尔说:目亦能听。书法是可看的旋律,线条的变化和起伏的节奏,与音乐、舞蹈同道。绘画无论写实或写意,亦如凝固的影像,宛如银幕之一瞬。艺术之路殊途同归,无论节律、笔触、色彩、音调、势态,皆为追寻人性之关怀,抵达人类普遍精神之本质。观书赏画,意会而已。书、画之艺,博大精深,本次展品皆出全校师生之手,深情款款表露,点画畅抒胸臆,惟企观者见下笔顿挫疾徐、渲染剔透厚润之一二,体会作者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感悟。“常将不尽还天地,别有无穷待古今”。观者与作者,倘能穿越点画之跃动,直达心灵之化境,幸甚之至。感谢您的留步驻足。
后记
此次书画展荟集了我校师生书画作品265余件,这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相得益彰,竞相争辉,既有各种书体书法作品,又有山水、花鸟、人物、石膏的中国画和手抄报,展现了我校师生书画艺术风采,同时也以丹青笔墨之形式寄情和谐社会发展,颂扬校园文化繁荣,共同谱写太平盛世书画领域的新篇章。书不尽言,翰墨难写点妍画丽;画不尽意,线条难描山绿水长。因展出场地所限,我们未能尽展师生们的倾心之作,这也是本次书画展的美中不足,但我们相信,一丝光亮注定会喷薄成万丈霞光,一抹微绿必将孕育出百花齐放。感谢您的光临与关注,谢谢您留下宝贵的意见!
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8.书画展前言(模版) 篇八
丹青敷彩歌盛世,翰墨流霞抒豪情。
平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曙光。
在关山脚下、芮水河畔,曾经产生过像张芝、梁鹄、索靖等著名的大书法家,又拥有数以万计的简牍、敦煌遗书等墨迹以及《西狭颂》《淳化阁帖》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书法资料。平凉境内各种摩崖石刻多处,历代名流题刻数以百计,佳作迭出,这些都是平凉最为丰富的历史资源。尤其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在平凉各县区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热爱,特别是静宁、庄浪两县擅书者甚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平凉书法爱好者数以千人,书法群体有市级书法协会、基层县级书法协会、企业书法协会及民间组织的书法艺术群体等。
甘肃省首届农民书画展,为展示平凉书法搭建了一个平台。参加本次展览的的作品内涵丰富,风格多样,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多元的艺术话语和多样的艺术形式,诠释了广大书画艺术家、书画艺术业余爱好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反映了当前我市农民书画艺术的总体水平,是近年来对平凉农民书画家风采的一次集中检阅。正草隶篆,知白守黑,笔随时代、墨见精神,或清新活泼,或寓意深刻,或新潮时尚,或古朴典雅。体现了作者勤于观察的慧眼、善于感悟的灵性和长于表达的匠心。
笔墨追随时代,艺术服务人民。平凉广大农民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立足传承文化精华,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时代脉搏,奋勇开拓创新,弘扬主旋律,讴歌新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平凉书法的现状和未来
王怀罡
本报记者 柳娜近年来,平凉青年书法家成长迅速,人数众多,整体实力较强,在汇聚平凉青年书法精英的平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中,国、省、市各级书协会员共有135名,青年书法家常年参与国、省、市书法赛事不停,大、中、小艺术活动不断,书法交流频繁,氛围浓郁,在平凉文化强市建设的进程中留下了青春业绩。
一个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地级市,何以爱习书法成为风气,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在青年书法繁荣的背后,还有哪些差距和不足?一直奋斗在平凉书法探索和理论研究前沿阵地的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煤矿书协副秘书长、平凉青年书协主席王怀罡,就平凉青年书法的现状与发展,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
记者:近年来,青年书法家为平凉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您认为,让青年书法家成长的基础和优势是什么?
王怀罡:平凉青年书法发展迅速归结于传统文化影响、官方重视、民间热爱、组织有力等多个方面因素。
平凉有令人惊叹的文化资源。多年来,历代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在甘肃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像张芝、梁鹄、索靖等著名的大书法家,又拥有数以万计的简牍、敦煌遗书等墨迹以及《西狭颂》《淳化阁帖》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书法资料。平凉境内各种摩崖石刻多处,历代名流题刻数以百计,佳作迭出,这些都是平凉最为丰富的历史资源。
在平凉发展书法艺术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平凉市书法爱好者数以千人,书法群体有市级书法协会、基层县级书法协会、企业书法协会及民间组织的书法艺术群体等。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在平凉各县区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热爱,特别是静宁、庄浪两县擅书者甚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不可忽视的民间推动之外,政府引导也值得肯定和赞誉。平凉市委、市政府把书法事业作为建设文化大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设立了每3年一届的政府最高奖——“崆峒文艺奖”。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还多次组织各协会主办各类展览和文化下乡等活动,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着力推动了平凉书法等艺术事业的发展。
记者:青书协作为服务广大青年书法家的群众性社会组织,肩负着推动全市书法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青书协在营造有利于青年书法健康成长和创新发展的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我想知道现在青年书法的发展情况。
王怀罡:从近15年来平凉青年书法的发展情况和走向来看,正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青年作者王刚、王晖、慕鹏军、马成骥、刘建国、任继军、康宝辉、王友璧、高鹤鸣、王亚斌、李平利、王毓峰、王发昌、杨昌盛、杨东亮、杨图南等先后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各类届展、单项展和商业展等,累计入展、获奖106人(次)。特别是近年来,80后的康宝辉、杨东亮、杨图南、叶剑、贾炜、林兴旺、郭亚龙、郭军鹏等青年书法作者的脱颖而出,更为平凉书坛增添了生气和活力。青年书协成立不到5年,在这短短5年时间里,先后举办了“泾河墨潮”——首届平凉青年书法作品展、“泾河墨潮”——庆祝建国60周年临创作品网络展,并出版了作品集。青年书协还设立了国展奖励基金,先后为入展国展的17位作者进行了奖励,此举在全省基层青年书协中尚属首例。
平凉青年书法从整体阵容和结构来看,大部分作者以行草书为主,有取法二王书体的,也有浸淫于东坡、南宫及明清风格者,其次为篆隶、楷书篆刻作品者为主,风格多样,各具自己的艺术特色。可以说,平凉青年书法作者在书写元素和书写载体上各不相同,已形成了各自独特多元的艺术语言。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走出平凉,追求新的艺术元素和学术上更大的发展空间,弥补自身不足。另外,一些投身于书法事业的实力派中青年书法作者,积极组建书法艺术沙龙,开展各种活动,为弘扬传承书法艺术事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如静宁慕鹏军等10多位青年书法作者,自愿组合、共同出资成立的“零度空间”,为静宁地域书法的传承、发展和交流搭建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平台。
记者:平凉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相对于全国来说,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
王怀罡:全市七县区拥有上千名书法爱好者,但许多书法爱好者由于学习方法的错误和人为因素的误导,使他们难入书法艺术之门而落入俗套,也使书法的主流创作队伍少之又少。就青年书法主流圈而言,虽然在全国展和省展等各类书法活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当前书法界仍存在缺少资金、缺乏系统的理性认识和引导等一些仍待解决的问题:
承前启后传承作用的缺失。由于诸多原因,从平凉书坛目前的教育现状看,书法教育方面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一些学院(校)虽然开设了书法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和水平参差对书法教育起到误导的作用,使学书者误入歧途。
青年作者自信心的缺失。截至目前,全市七个县区还没有一个县区成立青年书法协会的,即使其他基层书法协会也是虽有如无,有协会者活动甚少,活动内容单
一、缺乏品位和内涵、质量不高,更无从谈及地域书法的繁荣与发展。青年书法作者中,缺少敢于担当起基层书法群体的领军人物。
学术理论研究的缺失。在全省范围内,平凉书法创作已跻身于全省前列,但在学术研究方面在近10年内一直是个空白。没有书法理论研究队伍,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十分薄弱。偏重创作、展览,忽视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这一现象对于平凉青年书法来说尤甚。理论研究与学术探讨的薄弱,极不利于书法人才健康成长和良好的创作氛围及学术风气的形成,严重制约了平凉书法向高品位、高标准、高层次上发展。没有理论支撑,缺乏学术水准。这是平凉青年书法最大的致命伤。
学术批评意识的缺失。近年来,在平凉青年书法群体的不少活动中,我很少听到过作者之间不同的批评意见。就是在青年书协举办的几次看稿会上,也是吹捧表扬得多,批评得少,即是批评也是不痛不痒、不着边际。其实,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不负责任和无的放矢。
城市书法文化元素的缺失。这个缺失看起来和书法家没多大关系,提法好像有点太大,或者说扯得远了,实则不然。相信大家都去过国内最普通的中小型城市,也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过那些城市所融入的文化元素?回忆比较一下和我们所在城市还有那些文化方面的差距?我在平凉七县区看到的平凉书法家的题字及匾额实在是太少了,绝大多数则是电脑制作和无书法艺术可言的匾额、题字。和城市风格在视觉效果上极不协调。
基础设施的缺失。目前,平凉市和七县区还没有一个官方办的书画院,据我了解:平凉周边的庆阳、天水、定西、陇南四市,都有官办、并有编制的专业书画院。书协也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并有专职驻会工作人员。平凉作为陇东经济文化重镇,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相比就逊色了点。在目前全市还找不出一家专业展馆和展厅。加之,协会没有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各种展览、会议、活动、出版等活动经费全靠书协自己筹措,由于基础设施和经费的缺失制约着青年书协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平凉书法事业的发展。
记者:对如何推进平凉青年书法事业的发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怀罡:一是书法活动形式要不断创新。要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把书法事业同拥军爱民、扶贫助学、宣传教育、反腐倡廉、精神文明建设及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各种书法活动形式。联合有关部门及企业界开展主题展览、冠名比赛、出版作品集、书法进万家、进矿区,书法义卖、慈善拍卖、书法雅集等活动,努力谋求“双赢”,这样既促进了各项工作,又推动了平凉青年书法事业的发展。
二是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发挥书法艺术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强与周边兄弟省市的联合,举办各种展览、交流等活动,提高相互之间的书法艺术水平。不但要引进来,积极创造条件承办省级、国家级的书法展(赛),更要走出去,举办“晋省展”“晋京展”及访问学习活动,进一步展示平凉青年书法实力,拓宽平凉青年书法作者的视野。要加强与市、县区各电视台的联系,开设书法作者推介栏目,扩大宣传范围,还可在《书法报》《书法导报》推出专版和在《中国书法家论坛》《当代书法网》做“重点推介”,着力提高平凉青年书法的知名度。
三是加强理论、学术研究。书法家知道自己的缺陷,才会有进步,才会有突破。青年书法家要加强理论、学术研究,青年书协可通过开展理论知识讲座、看稿会等活动,加强理论的交流与探讨。
四是让书法融入城市文化。把城市建设与书法艺术紧密结合起来,使艺术与经济相得益彰。把书法文化建设推及到学校、企业、公共场所等经济建设中。
五是重视书法教育。教育是培养书法人才,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举措。教育部门应该把书法课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把书法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配备专业书法师资队伍,上好书法课,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书法艺术在平凉更为普及。
发展书法艺术不但需要书法家自身在文化内涵、学术修养等方面加以提高,而且需要适当的政府力量和经济支持。政府部门应把书法事业作为建设平凉文化强市、大市的亮点工程抓紧抓实,对平凉青年书法事业的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使书法事业走向繁荣,用文化软实力助推和带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经济硬实力。
9.2012画展前言 篇九
闫汝勤先生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1924年生于北京,于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即中央美术学院之前身)中国画系学习,求学时受艺术大师徐悲鸿亲自教诲,又得艺术大师齐白石、黄宾虹、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叶浅予、蒋兆和诸前辈长期指导,在艺术上奠定了扎实基础,并影响其在中国画探索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毕业时,悲鸿大师亲自鉴定“能自树立”,勉其在书画艺术上取得更大成就。
1950年被国务院分配到内蒙古支援边疆工作,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学生偏布全国各地。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近七十年的笔墨专研,在绘画上创作出塞外雄鹰、骆驼的形象。画出了大漠风光,以独特的笔墨,将祖国河山的美丽、雄壮置于笔下,形成了个人风格。
闫先生兢兢业业、勤奋不辍,成绩斐然。其作品及个人事迹先后入选《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展》、《新中国文艺60年》、《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大典》、《世界华人艺术领袖》;多次举办个人专题书画展中,人们多次称赞他独创的风格,别具一格的笔墨魅力和塞外学者的气息;生前曾任包头市美协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促进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特聘高级院士、世界
华人美术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被国际汉学会研究会、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中国书画学会授予“文艺大师”荣誉称号。在中国宣传部、中国文联出版社、盛世华典编委会共同主办的“迎建国六十周年盛世华典”中,荣获“艺搫”荣誉称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中,授予其“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成就奖”。被世界杰出华人联合协会、世界教科组织联合协会授予 “世界华人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