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内涵解读

2024-10-23

中国梦内涵解读(共8篇)

1.中国梦内涵解读 篇一

中国梦应包括两个层次的深刻内涵: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国家梦与人民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体说来,中国梦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丰富内涵:

经济富强中国梦。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实现中国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在全球贸易、金融市场、专利品牌等各类可比较的指标体系中,都将获得与人口份额相称的强国地位。

政治民主中国梦。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也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追求。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才能激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凝聚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我国将不断拓宽民主的范围和途径,不断丰富民主的内容和形式,普选层次不断提高,差额选举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将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现中国梦,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将进一步凸显,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实现中国梦,我国将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人民群众成为政府的主人,腐败分子失去藏身之地,财政供养人员真正成为人民公仆,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文化繁荣中国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持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实现中国梦,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世界影响力。

2.中国梦内涵解读 篇二

关键词:中国梦,民族复兴,述评

“中国梦”科学内涵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 习主席从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民族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梦”。对此, 学者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本质说”

“本质说”是在“中国梦”众多观点中最为重要的, 即中国梦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与欧洲梦、美国梦有着本质差异, 不在于追求个人的财富最大化, 也不是强调个人奋斗与成功;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全民族最广大人民的幸福, 具体表现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石,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

2 “人民说”

“中国梦”的主体是人, “人民说”也是众多学者赞同的一大主流观点。中国梦不是虚拟的国家的梦, 而是要反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是13亿普通老百姓同享民族复兴红利的人生之梦;是让人民大众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就业机会和职业规划, 能够施展才华, 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民之梦。

赵启山认为, 中国梦是由全体民众的梦构成的, 倘若脱离多数人的人生之梦, 中国梦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无法实现。叶小文指出, 民众的“个人梦”是包含在“中国梦”之中的。“中国梦”的实现势必为“个人梦”提供良好的机遇与条件。胡鞍钢指出, “个人梦”、“国家梦”和“民族梦”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 “国家梦”和“民族梦”是“个人梦”的基础, 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就不会有个人幸福的实现。另一方面, “个人梦”则是“国家梦”和“民族梦”的最终目标。张颐武进一步解释了“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 即我们的“个人梦”是整个“中国梦”实现的真切展开的一个个小的缩影, 而“中国梦”又是我们实现人民大众“个人梦”的基石。通过人民大众对梦想不断追求与努力,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可能实现;离开了国家的富强与发展, 人民大众“个人梦”实现的机会就会更小。

3 “过程说”

“过程说”认为“中国梦”是一个具有阶段性、超越性与长远性的过程, 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盈和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国梦”不是一个封闭的、生硬僵化的体系, 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侧重的主题, 都是每个阶段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的体现。

刘胜杰指出“中国梦”的宏伟构思不仅仅要提出阶段性的时代任务, 而且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突破的动态过程。孙民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 指出“中国梦”是中国民族生命实践的结晶。“中国梦”的实践与发展是整个中华民族逐梦和不断前进的过程。这就要求“中国梦”每阶段不仅要指明各阶段的发展目标, 同时要不断突破、超越实践, 从而不断促使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 学者孟东方和王资博认为,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与改革开放步伐的前进,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发展条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总体而言, “中国梦”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社会实践, 而且还具有超越性的高瞻远瞩。这是一个动态发展、连续性生长的过程, 在实然和未然中形成张力, 在改革与创新中持续向前。

4 “多维梦说”

“多维梦说”的内涵在于, 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 而是从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多维度的协同发展。当前多维度“中国梦”承载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和精神六个方面的追求。政治维度上要做到民主公平、政治清明;经济维度上追求各经济主体的共同发展, 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社会维度上要做到诚信友善、 和谐共处;文化维度要不断进度, 实现文化大繁荣;民生维度上不断提升民众的幸福感;精神维度上追求民族魂魄与个人精神面貌的提升。

多维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努力。从个人角度, 需要每位公民在创业和就业中不断努力, 追求事业的成功, 实现安居乐业;从政府角度, 积极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为广大民众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企业角度,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催生的一系列新的业务、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 企业要继续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敢谋善断以大手笔, 新思路谋划企业新发展, 鼓励企业员工奋发斗志, 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助推中华民族“中国梦” 的实现。我们坚信:广大民众在自由、民主、平等、公平、公正、正义和有秩序的和谐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每一位中国人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齐心协力, 同舟共济, 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生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强国, 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外, “多维梦说”指出“中国梦”是世纪梦的“三部曲”之一;该观点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十个方向:即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团结中国、幸福中国、统一中国、和平中国、贡献中国等。体现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即实现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安居乐业、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法治社会、人生出彩等十个方面的综合内涵。整体言之, “中国梦”提出了五个具体梦想:政治大国梦、经济强国梦、文化兴国梦、天下大同梦和美丽中国梦。

综上所述,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 但其核心思想一致。本文认为,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在于全民族以强国富民为旨归, 以时代背景和世界环境为机遇, 从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和精神维度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林长发.“中国梦”的本质内涵[J].四川统一战线, 2013, 04:18.

[2]史为磊.当前“中国梦”的研究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 2013, 04:12-22.

[3]李琳.中国梦蕴含的人民幸福观[D].燕山大学, 2014.

3.“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篇三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习近平在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就职宣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阐释了“中国梦”。现在,“中国梦”已成为全党上下、全国人民热烈讨论的话题,也再次成为世界舆论阅读中国的重要关键词,甚至国外媒体也广泛关注“中国梦”如何与“世界梦”相连。

“中国梦”事实上是一种深刻政治理论的通俗表达,也正因为其通俗性,可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把“个人的梦”与“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

如果说,经济腾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最大特征,也是过去十年国际社会最热议话题;那么,“中国梦”正在成为今日中国的最大特征,并可能成为未来十年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之一。

根本指向是人民幸福

“‘中国梦’不是一个虚幻的梦,它是一个充满深刻内涵的梦。这一深刻内涵就是国富民强,而国富民强的根本指向则是人民幸福。没有国家富强,当然没有人民的幸福;但是,如果没有人民幸福,不把‘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国家富强的目标,就会失去国家富强的内在动力。”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祥记撰文表示。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始终明确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有了认知认同,我们才能更加自信、自觉、自强,努力建设强盛、文明、和谐、美丽之中国。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勾勒出的美好图景,最终统一于人民梦的历史语境。“大河没水小河干”,近代中国的百年奋斗,不断证明着一个朴素道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

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无论是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追求普通个体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13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使个人梦想有了广阔空间。

在这个意义上,“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中国梦,最终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

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如果说,

“大河没水小河干”阐明的是命运共同体逻辑;

“小河有水大河满”,则揭示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国梦的实现,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体梦想的实现,正是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一切为了人民,梦想便有了牢固的根基。淮海战役战场上一望无际的手推车,见证了人民战争的伟力;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鲜红的手印,标注着人民改革的精神。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是创造历史不竭的源动力。正是得到了人民的拥护支持,尊重了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出人民的无穷力量,我们才在披荆斩棘的奋斗中,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释放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开辟出一条生机勃勃的复兴之路。

历史证明,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就能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就能在逐梦之路上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伟大“三部曲”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它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共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这种理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民族复兴的宏伟指向。

从人类历史来看,中国文明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屹立在世界东方。只有到了近代,中国因封闭而落伍,因落伍而挨打,因挨打而奋起,这就有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夙愿,但是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复兴之路,中国仍然加速衰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总量比重从1900年的12.0%下降至1950年4.6%。此时的中国是2000年来特别是200年来,占世界GDP总量最低的历史记录,也是世界绝对贫困人民最多的国家。

那么20世纪下半叶,中国是否能够发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中国能找到摆脱绝对贫困、摆脱极端落后的面貌、实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重新崛起和伟大复兴之路吗?历史给予回答:到200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1.8%,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显示了中国先衰落后崛起、先挨打后自强的历史轨迹,也为实现21世纪“中国梦想”奠定了历史的大台阶。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时间过半,任务超额过半,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就是伟大人民、伟大国家、伟大民族的“中国梦想”的“三部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领导十几亿人民一同建设、一同创造、一同分享、一同实现伟大中国梦想。

中国的伟大复兴根本上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中国的复兴是有根的复兴,有历史之根、文化之根、文明之根,才能形成参天大树,也才能形成浩瀚林海。

中华文明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将成为中国文明复兴的不竭的“源头活水”。“亦古亦新”的21世纪中国文化,将如浴火重生的凤凰,以美妙的身姿照亮整个人类的天空。

中国的伟大复兴是全面的复兴,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天。中国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中国将创造人类历史前所未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中国的伟大复兴将推动人类走向世界大同。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和合型的世界大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构建和合型的国际秩序,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如同万里长征之路,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世纪长征,是通过一件大事接着另一件大事干出来的。我们还要发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长征精神,这是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发扬光大,并向世界展示的“中国精神”。

中国梦也应是世界梦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的巨人,不管她是兴盛还是衰落,是富强还是贫弱,她始终是一个世界巨人。她不仅不懈地追求“中国梦”,还不断地追求“世界梦”,这就有了“天下太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梦想。

21世纪,中国的“世界梦”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把它概括为“大同世界”。在当今世界,有239个国家和地区、几千个民族、70亿人口,他们共生一个地球,共处一个天下,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就需要构建美好的世界。这就是持久和平的世界,不是战争动荡的世界;是共同发展的世界,不是极不平衡的世界;是共同繁荣的世界,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是绿色生态的世界,不是环境灾难的世界。这一“大同世界”不仅是中国人民自身的需求和梦想,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梦想。

“大同世界”并不是乌托邦,更不是可望不可及。这就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互利共赢”的主张,反映在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上,世界各国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向更加平等、更加公平、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促进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根本改变过去两个世纪的大趋异趋势,使世界走向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共同进步。

第二,政治上,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和睦相处,共同推动全球治理朝向更加民主、更加公正、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提高南方国家在世界与区域事务的发言权和投票权,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北方国家垄断世界事务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使世界事务能够共同承担、共同协商、共同治理。

第三,安全上,世界各国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尊重独立处理安全事务的自主能力,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武力干预或威胁,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北方国家主导的霸权稳定,促进世界多种形式的多边安全、合作安全、集体安全,积极应对各种全球性、地区性传统不安全和非传统不安全挑战,维护世界和平。

第四,文化上,世界各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和保护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民族化,倡导世界各国文化开放包容、继承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根本打破长期以来北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媒体霸权,使世界各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第五,生态上,世界各国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气候变化危机,构建“天人合一”的世界,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共同建设绿色世界。

中国与世界各国是同舟共济,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中国的“世界梦”就是对人类发展作出更大、更多、更重要的贡献。这就是天下太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超越中国发展层面,着眼于发展之后的中国选择。这种选择,让中国有了更强劲的精神动力,让世界明了中国的追求。这,就是中国梦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4.中国梦的内涵 篇四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中国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有效地把人民群众团结在爱国统一战线下,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性。梦想把我们凝聚在一起,为了中国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开展全面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才能充分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键字 :梦想 中国梦 改革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到梦想,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们每天都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梦想就是我们的方向。同样的,中国也是朝着中国梦的方向发展。如果把中国梦比作是大树,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就是中国梦这棵大树上结的果子。只有大树繁荣茂盛,它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中国梦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的总和,它把国家、民族和个人联系成一个命运的共同体,也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连在一起。只有国家好了,我们每个人才能好。因此,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那么,中国梦具体是什么呢?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从一个富足的大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此开始我们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华民族在列强的大炮前不得不打开国门,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行割地赔款。直到辛亥革命后,我们才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号角在中华大地上的吹起,它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五四运动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的开始,从此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则为国家复兴带来了曙光,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代表最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在西方列强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下,我们不断反抗与奋斗,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而我们今天仍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这同样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都包含在中国梦中。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落后挨打的国家,随着我们加入WTO和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们正在朝着大国迅速崛起。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其中有来自国内的也有来自国 1

外的。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过度追求效率,让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贫富差距渐渐拉大。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基本效仿了日本的经济成长模式:在高效而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和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但从国民财富分配的结果上看,却产生了如巴西、墨西哥等国走过的所谓“拉美化”趋势。如果这种变化继续发酵,势必为将来的发展埋下诸多隐患。此外,由于发展的阶段性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国际上,中国的外交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美国不断地在中国周边挑起争端,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黄岩岛争端等。美国处处把中国视为假想敌,害怕中国的发展威胁到其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所以处处阻挠中国的发展。中国面临巨大的发展阻力和外交阻力,所以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实行改革。

在过去的三十年来,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改革开放,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已经充分体现了改革的魅力,改革能为我国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在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确立了要全面改革的思想,致力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全面改革中,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却很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加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注重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和全面深化经济社会改革。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雾霾,这一灾害性天气正在慢慢危害人们的健康。究其原因,就是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多,环境恶劣造成的。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此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必须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文化市场法规体系,完善文化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加强政策引导、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分别是博物馆体系、公共图书馆体系、文化馆体系、数字文化体系。这四大支柱同时又衍生出一系列的惠民工程,如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

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是年轻的一代,可是,现在的大学生乃至学历更高的硕士、博士,居然在毕业后不得不失业,沦为了这个国家的“蚁族”。当然不排除很多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签订工作,而一般的学生,也是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他们普遍缺乏一种自信,那就是不相信自己能够在胜任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因为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都学了点什么,同样不知道他们平时认为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在将来的工作中会有什么用处。这就直接导致很多人畏惧去优秀企业单位面试,而去面试也往往因为表现不好,或是实践经验少被淘汰。这就使很多人的潜力没有办法被挖掘,没有很好的平台展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所以,如果在校期间,学校可以提供专业实习,哪怕只是去实习单位帮忙,可以让学生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甚至只是些体力活,这样他们也能从学到不少课堂和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使他们明白实际 3

工作的辛苦,知道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校与企业能够直接进行沟通,由企业每年提供货实习岗位。而实习就从一进大学校门开始,首先进行职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到他们将要学习的知识的重要性。实习的机会最好能够分配到每个人身上,也可以采取轮流制,或是就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现。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整个学校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避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们可以做到学有所用,企业单位也可以提前观察培养优秀员工,这样在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手工作,减少企业与员工的磨合期。长此以往,大学教育将会越来越专业化,能够培养出实际意义上的人才。而企业也能够最大限度的吸纳先进生产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中国梦也是个人梦,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中国梦的子集。每个人为梦想做出的努力都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我们这艘社会主义大船勇往直前,乘风破浪。所以就算是我们小小的努力再乘以13亿也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每个人都是实现中国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人人生活富余,我们的社会一定是和谐稳定的,这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前提。此外,我们每个人积累的财富越多,消费水平就会提高,这同时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必然随之提高。我们国家从六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到现在的十二年义务教育,甚至现在有很多人在孩子没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胎教。教育水平的慢慢提高,也表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普遍化可以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此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国家培养出很多人才,推进创新管理,政府部门更加高效,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长此以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日子将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5.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篇五

【关键词】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郑重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尊重,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庄重申明。习近平同志充满深情的阐述和界定,传递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的决心,同时也将激荡百年的民族梦想与自信力量,写在了中国大地,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底。

一、国家富强

唯物主义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还同时承认在物质范畴中人是第一性的。从根本上来说,人是长期以来物质运动和进化的结果;另一方面,生产力是人创造的,生产力带来的物质财富也必然是为人所用的。而且世界历史也反复证明: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全部都是“藏富于民”的,都是大多数民众共同富裕的国家。因此,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要实现国家富强,都必然把满足全体国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即实现大多数民众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国家财富的来源。一般来讲,对一个疆域基本固定的国家,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自然界,重点指得是大地与海洋,准确地说,主要来源于在自然界的基础上人们的劳动创造。二是通过战争从境外的同类手中掠夺。三是通过对外贸易从境外同类手中巧取。当然,有些时候这几种来源可以混合并存于某个国家,以达到这个国家富裕的目的。

1.美国富强的奥秘。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第一方面,美国自然资源丰富。第二方面,来自战争。众所周知,从19世纪时美国就开始积极参入瓜分世界的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因此而成了世界超级强国。第三个方面,来自商业贸易。美国人有时为了对外贸易不择手段,甚至采取武力恫吓。

2.英国富强的奥秘。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难以分清英国的财富是来源于对外战争,还是来源于对外贸易,因为英国人总是巧妙地把这两种手段结合运用,但两次世界大战却大量消耗了英国人的财富,英国从此走向没落。但今天英国依靠其早期原始的积累仍然是世界上富裕发达的国家之一。

3.德国、日本富强的奥秘。德、日两国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本土资源匮乏,所以德国以“拓展生存空间”,日本以“保障生命线的安全”为理由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弄巧成拙,二战后,它们的疆域不但没有扩大,反而缩小了,财富的状况也是如此。但由于核战争造成的恐怖平衡,德、日两国在战后如果再图富强,就只剩下了一条路――用商品代替炮弹,变强夺为巧取,通过全球性贸易赚得财富。目前来看,事实上它们在这条路上也确实都取得了成功。

4.中国富强的曲折之路。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长河中,先后出现过几个最好的历史时期,史称“盛世”,例如西汉“文景之治”发展到汉武帝而极盛,唐代“贞观之治”而至开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称盛与清代“康雍乾盛世”。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中国的“天朝之梦”,因此导致了中国的严重落后。可以说内忧外患、百废待兴、一穷二白,是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面临的最为真实的严峻局面和严酷考验。但是尽管如此,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经济以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三倍多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城镇化突破50%,我国总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二)实现国家富强。以史鉴今,鉴古知今、以世界?p以邻邦鉴中国,鉴彼知己。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坚决不走美国、英国的路,也坚决不走日本、德国的路。

我们要立足国情,靠中华民族的集体劳动和智慧才华,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民、凝聚人民;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卫生制度,健全社会基层管理体制;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简言之,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迎接新挑战,破解新难题,跨越新障碍,夺取新胜利,实现国家富强。

二、民族振兴

“中国梦”不只是简单的大国崛起,而是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民族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表达得是中华民族振兴以促进世界伟大发展的雄心壮志。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接续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民族振兴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一)民族振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而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境地,以一种极其屈辱的姿态进入到了世界近代史。中华民族是一个能在苦难中奋起的民族。“中国梦”经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空前屈辱和磨难的洗礼,经历了无数志士仁人舍命抗争的无数次劝谕和启迪,经历了千万次中国向何处去的上下求索,最终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华民族继续奋起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以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走向世界,这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良好开端。毛泽东曾以气吞山河之势向世人宣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的壮举,是惊天动地的伟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中国人民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亿万炎黄子孙欢呼雀跃。

随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同志把中华民族的振兴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正是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和成功的实践推动中华民族逐步走向振兴,逐步走向大国、强国的行列。香港、澳门回归,“神舟”飞天、“嫦娥”揽月、“蛟龙”探海、辽宁舰下水、歼20试飞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巨大成功,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创造的人间奇迹等,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伟大力量。

(二)实现民族振兴。回望过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极为曲折和艰难的道路,为了这样一条道路,中华民族付出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代价。如果不能理解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所经历的苦难有多么深重,就难以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对于中华民族具有何等重要的历史意义、就难以理解国强民富的梦想,在中国人的心中为何如此强烈与持久。

正因为来之不易,我们对于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道路就应倍加珍惜、绝不能轻易放弃。我们务必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懈怠、不动摇、不折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反对一切形式主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每个人都应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推进国家发展进步事业当中,自觉将其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唯如此,才能在党的领导下步入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

三、人民幸福

人民幸福是硬道理,其涵义不仅包括使人民在物质层面上感到满足和满意,同时也包括使人民在精神层面感觉有价值有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幸福观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自身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党所处历史阶段和历史方位的现实需要。

(一)“幸福”的内涵。幸福是与“美好”联系在一起的,对它至少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美好的生活;另一种是指人们的主观感受和体验。由于每个个体都浸染于特定的文化,因而这种幸福体验便具有了较多的文化特色。因此,大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显然接近于后一种理解,也可以称之为幸福感。

(二)实现人民幸福。经济学家认为,社会发展主要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积累;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协调;哲学家们认为,社会发展主要是人性的自我实现。我们认为,在社会实践中,符合人们的主观需要,从人的需要出发,才能更大程度地提升人民的幸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践行人民幸福是发展之本,就要确立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基本权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劳动中创造个人幸福,在实干中实现幸福。

加快转变思想观念。我们在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增强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最大程度上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可否认,动力来源于利益,使人民幸福是最大的利益。

加强制度上的完善。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离不开法制和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如对于城乡二元机制、市场机制不足或缺陷的,如食品安全监督、合法生产、劳动保障等,党和政府应该从法制,制度层面上更好地统筹和安排怎样才能使人民幸福。

6.中国梦共同理想的丰富内涵 篇六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首先阐述了“中国梦”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体现,具体体现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个方面。中国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千百万先进的中国人曾为之探索过、斗争过、流血牺牲过,亿万中国人民曾为之付出过青春、汗水和热血,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中国梦”包括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个阶段性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其中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最终目标。就现在来说,我们已经实现中国梦的第一阶段目标,正在大踏步向第二阶段目标也就是最终目标迈进。现阶段,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中国梦”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还阐明了“中国梦”的根本性质:“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发展,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无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个人都具有价值引导意义。中国梦的实现与否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败。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

中国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梦的实现也要依靠亿万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那么,“中国梦”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也要依靠亿万人民的奋斗。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阐述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关系,即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一个人的理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方向。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揭示了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的相互关系,要求在中华大地上努力奋斗的人们将精气神凝结成一股力量,共同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厦。

7.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文化内涵 篇七

一、麻将

麻将是中国历史上最能吸引人的一种博戏方式。在中国, 打麻将不仅仅是一种娱乐, 更是一种达到交际目的的手段。《喜福会》的叙事结构就是按照四家人打麻将时的座次和出牌的顺序确定的。四户人家就是四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都是从一个家庭转到另一个家庭, 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女儿轮流坐庄, 分别讲述各自的故事。精美的母亲在麻将桌上的位置是东方, 她认为“东方是一切开始的地方”一种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跃然纸上。当精美取代她刚刚去世的母亲上了麻将桌时, 她同样坐在了东方, “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是风向的起源”, 这是女儿了解母亲、了解母亲们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开始。麻将不仅仅是游戏, 更重要的是它的变幻莫测, 它的奥妙高深象征着人生的捉摸不定, 难以预料, 而这四位移民母亲用他们一生的磨难与经历深刻地明白麻将牌中所蕴涵的中国哲学和智慧。当精美问母亲中国麻将与犹太麻将有什么不同时, 母亲认为“他们只看到牌, 是用眼睛打牌”。而中国麻将中, 人是更重要的因素。在麻将桌上, 最重要的不是聪明到能算出多少牌, 而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适应采取相应对策, 也就是要善于做人。中国式的哲学与智慧, 钩心斗角与精诚合作在小小的麻将桌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饮食

饮食与文化密不可分, 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始于原始社会的部落宴席, 发展至今已远远超过了自身的功能性而延伸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中国, 餐桌即社会, 长幼尊卑在餐桌上一目了然, 饮食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载体。

在《喜福会》中, 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多种多样。赤豆汤, 黑芝麻糊, 汤圆, 鸭脚, 馄饨, 都是“喜福会”上的美味佳肴, 各种寓意美好的小点心代表着她们对未来的憧憬。有一样东西是大家的最爱, 那就是花生。在中国, 花生有着多子多孙, 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花生并非中国独有, 但它的特殊寓意是中国文化所赋予的。

螃蟹是另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食物, 特别是新年蟹宴的故事, 生动地体现出中美文化的差异。四家人中钟家是美国梦的成功代表, 同时在文中代表着美国文化。在蟹宴上, 钟家的薇弗莱抢走了最好的螃蟹给了她的孩子, 老公和自己, 却不曾想起自己的母亲, 因为在美国的文化中没有尊老的传统。而精美在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情况下, 把剩下最好的留给母亲, 自己拿了不好的。母女情深, 中华的传统美德在精美身上得到完美的诠释。作为母亲的吴夙愿看到女儿能继承中国的这种传统美德感到深深的欣慰, 母亲又何尝不是把最好的留给自己的孩子。当盘子里只剩两只螃蟹的时候, 夙愿将一只好的给了自己的女儿, 自己把剩下的那只不吉利的断腿蟹拿到厨房吃了。中国的母亲就是这样, 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尽最大的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毫无保留的将母爱奉献给自己的孩子。

三、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人们认为, 世界是由“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 这五种要素的盛衰变化, 不仅影响着人的命运, 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在《喜福会》中, 龚琳达的第一个婆婆因为琳达一直没有身孕而深感不满, 叫来媒婆仔细核算生辰八字, 后来终于找到了原因:“五行缺一”的女子才能生育, 本来琳达五行缺金, 但是由于婆婆在结婚时赔给了她金饰, 五行齐全, 所以就不能生育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 人们用这种思想来解释身边发生的一切新鲜与不新鲜的事情, 而且总能在这种思想中找到令人们折服的答案。精美的母亲对每个人的缺陷和失调, 都惯以用阴阳五行来解释, 她说, “火”太盛, 则脾气大;少“木”的人, 就不大有主见;“水”太多的人, 流向也多, 不易集中精力。她把周围的一切都归因于阴阳五行的兴衰变化, 可见, 阴阳五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而精美对母亲的这种思想迷惑不解, 认为是中国古时的迷信罢了。

四、结束语

美国人类学家鲁恩.本尼迪特指出:“每一个人, 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 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小说中精美代替去世的母亲在“喜福会”麻将桌的东方坐下开始, 以精美从西方的美国回到东方的中国结束, 这个从东而始, 从东而终的过程, 正是作者的情感、心理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的体现。正如精美的母亲所说;“东方, 是万物开始的地方, 是太阳升起的方向, 风吹来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 严映薇, 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2]张瑞华.解读《喜福会》中的中国麻将[J].外国文学评论, 2001 (1) :99.

[3]张靖.试论华人小说《喜福会》的思想文化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2) :106-108.

8.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时代意义研究 篇八

【关键词】中国梦;内涵;时代意义

一、中国梦的提出

(一)中国梦的历史渊源

悠悠中华文明五千年,曾将的辉煌成就让世界瞩目,但是近代史的灾难却给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当头一棒。西方列强依靠本国的强大实力,用鸦片、枪炮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曾经傲视世界的东方文民古国,在闭关自守中等来的不是别国的仰慕,竟是亡国的灭顶之灾,何其悲哉。在这种情况下,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开展了救亡图存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最终使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踏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梦的现代诉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一刻中国梦正式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野中。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他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详细阐述,他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再一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对中国梦的一次次阐释,不仅激起人们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无限畅想,更是对现代中国面临问题的积极回应,可见中国梦是在时代呼唤下出现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二、中国梦的内涵

(一)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梦

在社会主义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的今天,中国梦首先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强国梦。

一个国家要想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被其他国家干涉,首先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实力是一切对话的先决条件。正如习近平指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追求国家富强的强国梦,是被近代史证明了的正确道路,因而,强国梦成为中国梦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无可厚非的。其次,国家富强不仅是中国梦内涵的基本内容,还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导力量。中国梦的提出的历史渊源看,正是为了在当今社会进一步强调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弘扬爱国精神,更好的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最后,要国家富强,就要促改革、谋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就要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我们应该在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紧跟时代步伐,求改革谋发展,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梦是民族的复兴梦

复兴梦这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复兴是基于中国历史而起的。曾经,中华民族是何等辉煌,成就是何其之大,但近代史的创伤让中华民族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成就,面对的成了满目疮痍的中国。在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实现国家的独立后,心心念念的是往日的辉煌,相信只要经过艰不懈的奋斗就能恢复并超越往日的成就。正是这种信念激起了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梦的决心和信心。民族复兴已经深入民心,她承载者中华儿女的美好期望,贯穿了近代史始终,寄托了全体国人的共同追求。

要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就是要在为国家富强之梦奋斗的同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保持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还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正如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三)中国梦是人民的幸福梦

人民的幸福指数是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是中国梦的目标之一。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中国梦反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与每个人民群众都是息息相关的。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所以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自己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国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现实生活。恩格斯曾指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可见,幸福是人类为满足自身情感需要而不断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我党将人民的幸福感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更是长期奋斗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要实现人民的幸福梦就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增加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社会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使社会发展秩序井然,早日迈进小康社会,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网,2013-03-17.

[3]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新华网,2013-03-24.

[4]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作者简介

上一篇:18年经理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中班户外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