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作风建设调查问卷

2024-07-31

乡镇作风建设调查问卷(通用8篇)

1.乡镇作风建设调查问卷 篇一

全国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贵州省(自治区、直辖市)毕节市(地、州、盟)赫章县(区、市、旗)雉街彝族苗族乡(镇)

为进一步了解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拟对民族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请认真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A01所属单位:

1.□乡镇党委 2.□乡镇政府 3.□乡镇人大 4.□乡镇统战部 5.其他A02职务级别:

1.□乡科级以下干部2.□乡科级3.□县处级

二、所在民族乡镇基本情况(2011年)

B01行政村个,总人口人

B02所在县是否为贫困县是□(省级□ 国家级□)否□

B03所在乡镇财政收入万元,其中,上级下拨财政经费万元,本级税收万元

B04万元 B05乡镇财政支出(正常办公支出,不含额外支出),报账制约元/日,财政自给率%,转移支付额万元,财政历史欠账万元 B06 第三产业总产值万元;

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个,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个,集体经济收 1

入万元

B07元

三、组织机构和队伍状况(2011年)

C01 所在乡镇有党支部个,其中,农村党支部个

C02 党员务工党员人,外来务工党员人

C03党员年龄结构:35人,36-45人,45-59岁60岁及以上人

C04党员学历结构:本科及以上人,大专人,高中人,初中及以

下人

C05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其中,35岁及以下36-45岁46-59岁人;少数民族干部人,建乡民族干部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

C06乡镇党政干部:

编制人,其中行政编人,事业编人,工勤人员人。在编人,被抽调到县直部人,从乡直部到乡机关人,临时聘用人。近三年调离人,其中,职务晋升人,到县(旗)机关或职能部门任职的人

C07村干部人,其中,35人,36-45岁人,46-59

岁人,60岁及以上人;大专及以上人,中专、高中人,初中人,小学及以下人;全额定工干部人,半定工干 部人,村支书 “一肩挑”的人

C08村干部的月工资收入情况:

村支书“一肩挑”元,村支书元,村主任元,定工干部元,半定工干部元

C09您认为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可多选)

1.□理想信念动摇,不思进取2.□党性观念淡薄,纪律松懈3.□党员意识弱化,不能发挥应有作用4.□致富能力欠缺,影响力、号召力差

5.□其他C10 您所在的乡从年开始接收大学生村官,共接收了名,其中有名为少数民族。任期结束后,去向如何?

1.□留村继续担任村干部2.□提拔到乡一级使用3.□考公务员

4.□考研究生5.□自主创业或另行择业

C11 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规定,民族乡人民政府配备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数量应当与其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比例相适应,少数民族后备干部与同级后备干部的比例也要与之相适应。请问您所在乡是否达到这个比例?

1.□达到2.□没有,但差得不远3.□没有,差得很远

您所在乡为确保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得到重点培养和使用,是否有相应措施?

1.□没有2.□有,对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时间、目标机制和考核内容的规定都很明确

3.□有,只对个别内容有规定(可多选):

a、□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b、□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时间; c、□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考核内容;d、□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目标机制; e、□其他

四、基层组织自身建设

D01您所在乡(镇)近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村有 D02发展党员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可多选):

1.□自愿入党的人不多 2.□人员大量外出,优秀苗子难选 3.□组织机构涣散,吸引力不强 4.□围着“圈子”发展,一些真正想入党的受排斥5.□规章制度虚设,组织纪律松懈 6.□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D03在村党员情况:(可多选)

在村党员人,35岁及以下人,36-45岁人,46-59岁人,60岁及以上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中专、高中人,初中及以下人

D04乡镇党委党建活动经费元/年,村支部元/年

D05是否有基层组织建设的专项经费?

□是元/年□否

D06乡镇党建经费来源:

1.□党费 2.□专项经费 3.□其他

D07村支部党建经费来源:

1.□党费 2.□专项经费 3.□其他

D08有办公活动场所的村支部 D09村支部组织生活能否正常开展?□是□否

影响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可多选):1.□村支书不重视2.□党员难召集

3.□没有活动场所 4.□没有活动经费 5.□其他D10党员干部教育情况

所在乡镇全年组织党课次,其中,乡镇党委组织次,村支部组

织其中乡镇干部人次,村干部人次;参加乡镇组织的培训人次,地州市组织的培训人次,省级组织的培训人次,中央组织的培训人次

影响党员干部培训的主要因素:1.□领导不重视2.□没有场所 3.□没有经

费4.□党员干部不愿参加5.□其他党员干部培训经费来源:1.□专项经费2.□单位出一部分,个人自筹一部

分 3.□个人自筹 4.□向上级申请 5.□其他D11您所在乡镇的村支部组织活动开展情况:

1.□很丰富,有实际效果 2.□比较丰富,但效果不明显,3.□一般,多是读书看报学文件等4.□基本没有开展,缺少有效的载体

D12村支部开展组织活动时,党员参加的情况:

1.□只要接到通知都能参加2.□积极性不高,参加的人不多 3.□大多是老年党员参加 4.□知道有重要事项才参加5.□其他D14影响乡村基层组织活动开展的因素有(可多选):

1.□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淡化,积极性不高 2.□基层组织分散,交通不便

3.□中青年党员外出务工,老年党员体弱多病,参加活动的党员很少

4.□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组织不得力 5.□其他D15

落实“一定三有”面临的主要困难(可多选):

1.□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2.□没有资金保障3.□缺乏严格的考核监督机

制4.□缺乏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5.□其他D16所在乡镇已落实了“四议一审两公开” 的行政村有个

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面临的主要困难(可多选):

1.□制度机制不健全2.□领导干部思想观念陈旧3.□群众基础差,村民

没有积极性4.□缺乏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 5.□其他

五、基层组织作用发挥情况

E01您认为制约乡镇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因素是:(可多选)

1.□基础差,缺乏相应的经费和条件 2.□思想观念落后3.□管理体制不顺

4.□工作规划滞后5.□财权与事权不统一6.□人员配备不合理,干部素质

不高7.□其他E02村级组织作用发挥情况

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作用发挥一般的几乎瘫痪不能发挥作用的个

E03您认为制约村级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可多选)

1.□党员年龄老化,村干部素质偏低2.□村干部经济待遇较低,村级组织缺乏活力3.□村干部工作压力过大4.□村干部提拔晋级难,工作缺乏积极性5.□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工作得不到支持6.□无资金、无项目,因无钱办事缺乏号召力 7.□其他

E04所在乡镇发展经济和各项建设情况

1.近三年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项目资金万元,惠及

人口人;没有项目的村个,涉及人口人

2.近三年争取经济发展项目项,项目资金万元;没有项目的 村个,涉及人口人

E05宗教问题对您所在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是否有影响:

1.□无2.□有,但影响不大

3.□有,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E06宗族势力对您所在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是否有影响:

1.□无2.□有,但影响不大

3.□有,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六、您认为目前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存在的工作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七、您对加强和改进民族乡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

2.乡镇作风建设调查问卷 篇二

关键词:乡镇水利员,培训,问卷调查

0 引言

2011年,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在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的要求中明确提出, 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1]。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是保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解决农村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支撑农村水利事业大发展的迫切需要。乡镇水利站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乡镇水利员战斗在农田水利工作的第一线, 肩负着宣传贯彻水法规、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水利科技推广等重任[3]。然而,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乡镇水利员队伍整体水利业务技术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农村水利发展的需求。因此, 加强对乡镇水利员的培训, 使其尽快适应繁重的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任务, 不仅十分必要, 也十分迫切。

为了做好乡镇水利员的水利业务技术培训, 了解水利员培训需求, 更具针对性地选择或编写水利员培训教材, 制定培训计划, 从而开展乡镇水利员培训问卷调查。我们通过分析653份培训调查问卷, 针对全省乡镇水利员人员组成、知识结构等现状, 初步探讨适合乡镇水利员的培训教材组成, 培训方法、方式, 为以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1 调查内容、方法与样本结构

1.1 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乡镇水利员的年龄、学历、对培训的期望与要求, 着重调查乡镇水利员对培训内容、方式等的需求。对于期望的培训内容设置了“防汛抗旱知识”、“水资源管理知识”、“村镇供水管理知识”、“农田水利知识”、“水利工程测量与制图知识”、“节水灌溉技术”、“水利工程施工与概预算”、“水利工程管理”共8个方面及“其他”选项;对于培训方法设置了“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各占50%”、“理论教学占30%, 实践学习占70%”、“以实践学习为主”等4个选项;对于期望的水利员教材设置了“以理论为主”、“理论知识和实例、实际工作相结合”、“以实例为主”等3个选项;用时还设置了“对水利员培训具体知识点有什么要求”、“对水利员培训有什么建议和意见”等主观题项。另外, 对于是否接受过水利专业技术知识专门培训、期望培训的时长、频次及组织方式也设置了相关题项。问卷内容设置通俗、简洁、易懂, 可排除不同地区, 不同被调查者的理解性差异。

安徽省乡镇水利 (务) 站作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基层派出机构, 承担着乡镇 (或本区域) 的防汛抗旱、农田水利规划与建设、工程管理、水资源规划与配置、水环境整治与保护、农业节水与水利科学技术推广、水行政执法与水费征收等繁重而具体的工作任务, 各个乡镇水利员承担的职责基本一致, 只是地区性特征不同, 工作重点略有差异。工作职责的差异对问卷调查造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 通过正式通知文件, 要求各县 (市、区) 按照培训调查问卷要求, 部署辖区内各乡镇水利员认真填写调查表, 经县水利 (务) 局汇总后, 报送省厅。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653份, 涉及全省16个地市, 40个县区, 约占全省总县区数的38.8%。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工作主要采用Excel2003和SPSS18.0等软件完成。

1.3 样本结构

对样本结构的衡量主要是通过样本的基本属性或者说基本特征来说明。结合本次调查, 以年龄和学历两个指标来说明得到的样本的整体情况。收集样本总数为653份, 在年龄段上, 在20~30岁之间的有37人, 占总数的5.7%;在30~40岁之间的有228人, 占总数的34.9%;在40~50岁之间的有263人, 占总数的40.3%;在50岁以上的有125人, 占总数的19.1%;在学历上, 达本科的有58人, 占总数的8.9%;具有大专学历252人, 占总数的38.6%;具有中专学历154人, 占总数的23.6%;具有高中学历142人, 占总数的21.7%;具有初中学历47人, 占总数的7.2%。就数据而言, 在乡镇水利员的年龄分布上, 各年龄段都有分布, 从各个年龄段所占比例来看, 30~50岁中青年占总数75.2%, 30岁以下的新生力量仅有5.7%, 这一现象与该年龄段的青年主要在外务工求学的实际情况比较相符。在学历分布上, 高中以上学历占总数的92.8%, 而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才偏低, 仅有8.9%。通过上面对样本的年龄以及学历状况分析, 可以发现样本的结构和总体情况比较一致, 有比较好的代表性。此外, 应值得注意的是, 乡镇水利员的文化差异较大, 从初中到本科均有,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应考虑此因素。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乡镇水利员原有培训情况

据统计, 曾经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乡镇水利员有321人, 占总数的49.1%;未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有116人, 占总数的17.8%;接受过简单培训的有216人, 占总数的33.1%。数据显示, 目前安徽省乡镇水利员接受过简单培训或专门培训的占总数的82.2%, 再教育接受度较高, 便于今后开展有关培训的再教育工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未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比例超过半数, 说明加紧实施专业培训十分迫切。

2.2 乡镇水利员的培训期望

2.2.1 培训形式

据统计, 希望由县级组织就地就近培训的乡镇水利员有197人, 占总数的30.1%;希望由市级组织的有116人, 占总数的17.8%;希望全省统一组织, 统一发证的有340人, 占总数的52.1%。数据显示, 超过半数的乡镇水利员希望由省级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2.2.2 培训频率

据统计, 希望每年举办一次培训的乡镇水利员有413人, 占总数的63.3%;平均1~2年举办一次的有156人, 占总数的23.9%;平均2~3年举办一次的有63人, 占总数的9.6%;平均5年以上举办一次的有21人, 占总数的3.2%。数据显示, 全省88.8%的乡镇水利员希望平均培训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

2.2.3 培训时长

据统计, 希望每期培训时间为一周的乡镇水利员有198人, 占总数的30.3%;培训时间为半个月的有253人, 占总数的38.8%;培训时间为一个月的有151人, 占总数的23.1%;培训时间为两个月的有51人, 占总数的7.8%。数据显示, 大部分乡镇水利员希望每期的培训时长为半个月左右。这样既能保证有效的学习时间, 又不影响正常工作。考虑到不同学历层次群体的培训诉求存在差异, 建议培训时长可以针对不同学历群体适当调整, 对于中低学历的群体可适当延长培训时间。

2.2.4 培训费用

据统计, 接受培训费用由个人承担的乡镇水利员有8人, 占总数的1.2%;由县级水利部门承担的有548人, 占总数的83.9%;由个人和县级共同承担的有14人, 占总数的2.2%;由个人、县级和省级共同承担的有83人, 占总数的12.7%。数据显示, 大部分乡镇水利员希望培训费用由县级水利 (水务) 部门承担。

2.2.5 培训内容

据统计, 希望开展防汛抗旱知识培训的乡镇水利员有462人, 占总数的70.8%;开展水资源管理知识培训的有347人, 占总数的53.1%;开展村镇供水管理知识培训的有355人, 占总数的54.4%;开展农田水利知识培训的有538人, 占总数的82.4%;开展水利工程测量与制图知识培训的有455人, 占总数的69.7%;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的有274人, 占总数的42.0%;开展水利工程施工与概预算培训的有440人, 占总数的67.4%;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培训的有371人, 占总数的56.8%。数据显示, 乡镇水利员对于水利知识的需求呈多元化和实用化。在内容上也各有侧重, 以开展农田水利知识、防汛抗旱知识、水利工程测量与制图知识以及水利工程施工与概预算等四项培训内容的愿望最为强烈。

2.2.6 培训方法

据统计, 在培训方法上, 希望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的乡镇水利员有33人, 占总数的5.1%;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各占50%的有398人, 占总数的60.9%;理论教学占30%, 实践学习占70%的有187人, 占总数的28.6%;以实践学习为主的有35人, 占总数的5.4%。数据显示, 大部分乡镇水利员希望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各占50%的培训方法。

2.2.7 培训教材

据统计, 在使用的培训教材上, 希望以理论为主的乡镇水利员有11人, 占总数的1.7%;理论知识和实例、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有594人, 占总数的91.0%;以实例为主的有48人, 占总数的7.3%。数据显示, 绝大部分乡镇水利员希望采取理论知识和实例、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培训教材。考虑到不同学历层次群体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 对于培训教材的深度要求也有所差异。根据前述, 学历分布以大中专 (含高中) 为主, 占到83.9%, 因此, 教材的深度宜与此相匹配。

2.2.8 培训建议

据统计, 收到的培训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培训侧重于加强水利员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训。理论上, 以理解为主。如制图和识图初步知识、水利工程测量、农田水利规划与施工、水工建筑物等基础课程的概念、术语和参数等的理解。实践上, 以现场演示、操作示范为主。如掌握常规的仪器 (水平仪、经纬仪等) 使用方法、一些好的工程实例的现场讲解等; (2) 以理论指导实践, 以实践验证理论, 每次培训重点集中一两个课题, 针对不同年龄、学历人员、不同工作侧重点有针对性的培训, 同时做到培训规范化、制度化, 每年保证一定时间的集中培训; (3) 及时更新调整培训内容, 随着新时期水利的发展, 增加和调整培训内容, 增强培训工作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 (4) 在业务培训的同时, 增加应知、应会、职业道德等考试, 为县水务主管部门提供竞争上岗参考。让业务能力较强, 基础知识扎实, 实践经验丰富的水利员走上工作岗位, 以促进队伍自身建设, 加快水利事业发展。

3 结语

通过对收集到的653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如下。

(1) 目前全省未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乡镇水利员超过半数, 加紧实施专业培训十分迫切;超过半数的乡镇水利员希望由省级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大部分乡镇水利员希望每期的培训时长为半个月左右, 平均培训间隔时间不超过2年, 培训费用由县级水利 (水务) 部门承担。

(2) 乡镇水利员学历层次不齐, 以大中专 (含高中) 为主;对于水利知识的需求呈多元化和实用化, 以开展农田水利、防汛抗旱、水利工程测量与制图以及水利工程施工与概预算等四项培训内容的愿望最为强烈, 其次是水利工程管理、村镇供水管理、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灌溉技术等培训;大部分乡镇水利员希望采用理论知识和实例、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培训教材, 并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各半的培训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结论, 笔者认为对下一步培训教材编写和培训工作有以下指导意义。

(1) 培训教材编写宜注重理论和实例结合。理论上, 以通俗易懂、日常常用的基本知识概念为主;实例上, 以比较有示范代表意义, 并宜于参照和掌握的案例为主。教材深度宜与大中专 (含高中) 毕业生知识水平相匹配。

(2) 培训教材内容编写的重点为农田水利、防汛抗旱、水利工程测量与制图以及水利工程施工与概预算等篇章。同时, 应增强培训教材的实效性, 将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环境保护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内容融入进去。

(3) 培训工作宜由省级组织统一开展, 培训周期宜控制在2年内, 培训宜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次培训时长半个月左右, 如能分批次, 培训时长可以针对不同学历群体适当调整, 对于中低学历的群体可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每次培训重点可以有所差异, 可以为不同地区不同工作重点的水利员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参考文献

[1]钟玉秀.《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J].水利发展研究, 2012, (8) :19-23.

[2]钟玉秀, 刘宝勤, 李伟.加快乡镇水利站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水利, 2010, (11) :50-53.

3.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十乡镇问卷调研 篇三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问卷调查;实证研究

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贵州进行调研,指出贵州的第一大事就是扶贫,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此,省里提出两大战略:大扶贫和大数据。在大扶贫中,易地扶贫搬迁是最关键和基本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居住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通水、通路、通电成本很高,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需要实施易地搬迁。这是一个不得不为的措施。”所以,易地扶贫搬迁是我省的首要任务、是我省的第一民生工程。对于政府基层干部来说,这是一个政治任务,完成不了必定追责。

一、未搬迁户的现实心态(十乡镇随机抽样——386样品)

1.半数以上的未搬迁户能够正确理解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

课题组通过问卷形式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向当地的未搬迁户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国家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是什么?”58%的搬迁户表示基本明白或很明白,这部份人对易地搬遷赞同,他们认为从山上搬进城镇,老人看病方便了,小孩上学方便了,生活方式也丰富了,自己的就业机会也多了。这些人大多是有点文化(如初中以上毕业)的中年人和经常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是属于农村里有点见识和头脑比较敏捷那部分人。这部分人是搬迁工作的依靠对象。

19%的搬迁户表示不明白或不清楚;这些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大多数小学都没毕业),几乎一辈子就窝在山里,很少去县城或镇上。在他们看来,呆在山里穷是穷点,但祖祖辈辈都过下来了,只要勉强能过,有什么必要搬迁呢?他们认为,他们现在居住的老房子代表了他们的祖业,“发财离不开老屋基”,要进城脱贫,丢掉“老屋基”那怎么行呢?由此看出,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是让农民在物质上脱贫,也是让农民在精神上脱掉愚昧和无知。这部分人是搬迁工作要攻克的重点。

23%的人则认为易地搬迁是为了让他们进城镇生活,或者就是让他们换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顾虑重重,乡镇干部告诉他们说,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脱贫)是目的,进城镇只是一种手段;但对此说法他们不赞同,理由是:你能确定搬出去后我一定有个工作吗?我可是除了干农活什么都不会;要进城可以,把房子留下,不要“复垦”,进城后没有活路还可以回去。这部分人是搬迁工作争取的对象。只要反复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他们的顾虑可消。

2.生态恶劣,做庄稼只是活得了——但活不好

要搬迁的贫困户大都分散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山区,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在这种恶劣的生态条件下,做庄稼难以养活一家人。课题组在松烟镇大新村曾与一搬迁户恳谈,他说:他家一家5口人,有一老人有病,他本人也有胃病。他家只有三亩半坡地,有些地还夹在石头的缝隙里;在坡地上主要种包谷和洋芋,或者小麦油菜红薯等,家里喂两头猪和养几只鸡,房屋周边的土边地角种点蔬菜,农闲时也外出打点临时性短工,一年辛苦到头,全年一家人的人均收入扣出所交的医保社保外不超过2000元。他认为,从小生长在山里,家乡没什么不好,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传统的小农经济由于土地的局限性,所以每新增投入所取得的收获总比前一投入所取得的收获少,这就意味着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无论怎样勤奋劳作和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其收获是很有限的。这就是做庄稼富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当然是可以活得下去。贫困农户的收入来源不外几个方面:做庄稼,做蔬菜,做养殖,做果园,外出打工等。问卷显示搬迁户的收入分布是:78%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做庄稼和兼做蔬菜和养殖;7%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搞养殖;4%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营果园;11%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打工(少数去了外省,多数在居住地周边的城镇打工,这种工是廉价的临时性短工,俗称“铲地皮”)。有些搬迁户,夫妻俩都到沿海打工,尽管收入不错,但考虑到家里老人无法照顾,小孩无人关心,于是又回到了家乡操旧业——做庄稼。还有一些搬迁户,由于户主身强力壮是个有效劳动力,且做庄稼也得法,本算不上贫困户,但只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会成为贫困户:①有一个以上的老人有病;②有一个以上的小孩有病;③老人和小孩都有病;④家里负担重(有老人且小孩也多)。

问卷显示主要致贫原因的分布情况是:13%的搬迁户家里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老人有病;4%的搬迁户家里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孩有病;17%的搬迁户家里负担重(上有二老且小孩也不少);5%的搬迁户家里缺乏有效劳动力(劳动者体弱多病);61%的搬迁户直接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劣,做种植业产出低。

3.农村贫困户的识别方法——没有科学的,只有合适的

关于搬迁贫困户的识别方法,各地的做法大同小异,但都符合一个公式:个人申报+全村民主选举+村委会调查(或工作组)+上级审核。在这个公式中,关键环节就是工作组或村委会的调查,因为是不是贫困户只有通过周密的调查来证明。这个调查程序就是所谓“建档立卡回头看”,目前省内外总结出很多具体做法,如“四看法”;“五识别”;“四见五看”,“六优先五不录”;“十三有一档调出”等等。如何评价“建档立卡回头看”?问卷显示:29%的搬迁户认为有点道理;4%的搬迁户表示不清楚;46%的搬迁户认为基本合理。21%的搬迁户对“建档立卡回头看”不满意,这是因为各种“回头看”太多,群众不堪其扰。一些贫困户不满地质问:“你们天天喊我们开会,天天喊我们签协议,天天喊搬迁,搬到哪里?房子在哪里?我连影都没看到。”

目前,在技术层面上还不能做到“精准识别”的一步到位,所以各种“回头看”是必要的,每一次“回头看”都能或多或少剔出一些人,从而向“精准识别”逼近。管理学有一个法则: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没有科学的,只有合适的。而现在的识别方法正是这样。只要定的标准和调整机制合理,通过反复的“回头看”,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但是每一次“回头看”必须是高效的,否则老百姓不满意。

4.彻底拔掉穷根子——“复垦”是必然

在调研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复垦”。所谓“复垦”,是指搬迁户搬走后,政府把他们老屋拆掉,把宅基地变为耕地。绝大多数搬迁户希望搬迁后给他们留下老房子(土地是保留的,但房子要“复垦”),以便他们搬迁后无法谋生又可以回到原来的居住地生活。政府规定“复垦”必须进行,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断了搬迁户的回头路。回头路是不能走的——贫困户所居住的大山中,山高坡陡,水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电、教、医等送不进去,如此世代被大山所困,世代因困而贫,所以就导致“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所以就要离开大山。易地搬迁,就是要让贫困户离开大山搬到城镇借助国家扶贫政策一揽子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在调研中了解到,为了动员贫困户搬迁,基层干部的工作辛苦而艰难,其办法就是反复采用一种“深度恳谈”的互动方式,一是入户针对个人的“深度恳谈”;二是“共商会”上的“深度恳谈”。在这种有效的方式下,即使非常的固执的人也会动摇。通过“深度恳谈”,大家一致认为“复垦”是必然的,搬迁后留下的土地和山林可以流转给专业经营者(大户)经营,或者采取“三变”的形式交给专业者经营。所谓“三变”,即就是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针对搬迁,各种心态都有。问卷显示:7%的搬迁户嫌政府的补偿款低了点。36%的人担心搬迁后没有就业渠道,谋生困难;27%的人舍不得老房子;11%的人不想丢掉种植业和养殖业;19%的人既担心搬迁后无法谋生,又舍不得土地和房子。

易地扶贫搬迁,其意义不仅让这一代贫困农户“逃离”贫困,更重要的是斩断代际贫困的链条,使他们子孙后代彻底告别小农困境而融入城市的富足与文明。对国家而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能有效地促进城镇化率提高、有效地促进居民消费;因而能够拉动消费品生产和消化大量钢材、水泥等富余产能,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所以,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和和贫困农民的双赢。但只要有一方不想赢,那就谁也赢不了。

5.未搬迁户就业意愿有三类——重点在第一类

问卷显示,51%的人希望在搬迁后政府给自己直接安排一个工作,包括环卫、绿化、安保、交通协管、楼房保洁等工作。这部分人是搬迁户中的弱势群体,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低,所以没有就业竞争意识。18%的人希望政府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培训后自己去找工作。这部分人认为,政府对他们培训后,出去找工作,只要收入过得去,可以干点技术活,如汽修和电修或理发什么的都行;也可以不干技术活,如帮人打杂或直接去建造工地干泥工活等,总之,他们认为就业培训是必要的,培训后就业的路子要广得多。24%的人愿意自主谋生做点小生意,只是希望政府帮助租一下门面和摊位;5%的人想自己当老板,希望政府帮助他们创业,如帮助找项目,联系贷款,提供信息和各种创业服务等。2%的人很干脆,希望政府直接拿一笔钱给他们(当然不是搬迁款),以后就不麻烦政府了。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搬迁户的就业意愿把搬迁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搬迁后将为别人或组织打工的人,这是搬迁户中的比较弱势的群体,占搬迁户总数的3分之2左右;第二类:搬迁后想做点小生意的人,占搬迁户总数的4分之1左右;第三类:想自己创业当老板的人,这是有路子的搬迁户,是搬迁户的强势群体,占搬迁户总数的20之1左右。由此可知,第一类和第二类搬迁户是政府帮助就业的重点。

6.尽管搬迁户需求多样化——也要服从政府的统筹和规划关于安置方式——58%的人愿意政府在某个地方修好安置房,自己直接搬进去;33%的人希望政府把补偿款发给他们,然后他们在政府圈定的区域内按政府提供的图纸自己动手修房子;9%的人很干脆,说政府多拿点钱给他们,他们住在哪里和住什么房子,政府可以一概不管。

关于搬迁到哪里——52%的人愿意搬迁到县城;28%的人愿意搬迁到镇里;11%的人愿意住在旅游区附近;9%的人无所谓。

关于愿意和什么样的人安置在一起——41%的人希望与同村或熟悉的人住在一个安置区;56%的人则无所谓;3%的人更愿意住在没有熟人或同村人的安置区。

关于对安置区的要求——14%的人主要希望购物方便;33%的人主要希望小孩上学方便;17%的人主要希望交通方便;36%的人则希望交通方便,购物方便,看病方便以及小孩上学方便。

关于安置房的样式——50%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的住房是小高层步梯房;10%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的住房是电梯房;40%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的住房是平房。

关于对户型的要求——22%的人希望自己住的房间在户型的设计上要考虑喂猪养鸡方便(这部分人多是五十岁以上或基本没出去打过工的人);78%的人认为在户型的设计上不需要考虑(这部分多是年轻人或出去打过工的人)。

关于安置区的文化生活——70%的人希望安置区的文化生活丰富;10%的人则认为不需要什么文化生活;20%的人则无所谓。

关于融入城镇——11%的人担心进城后在生活方式上与城里人合不来;34%的人愿意进城后在生活方式上向城里人看齐;55%的人则认为进城后,自己想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没有必要比照城里人的生活方式。

由上统计看出,搬迁农户中一部分人的个人需要带有农民的特征,如想住平房,在住房里要有养鸡喂猪的设施,不需要社区的文化生活,在生活方式上不想融入城镇等,这种“农式需要”需要我们去引导改变,否则也会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障碍。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不仅是要让贫困农户的身子搬进城过小康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让贫困农户进城后,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要融入城市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城镇化。

二、已搬迁户现状(十乡镇随机抽样——108样品)

1.就业的分布现状

10%的搬迁户做店铺生意或其他生意(四分之一的搬迁户的生意是政府促成的;四分之一的搬迁户的生意是自己发展起来的;另外二分之一的搬迁户的生意是靠亲友帮忙开展起来的);29%的搬迁户在产业园区打工;13%的搬迁户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工;19%的搬迁户在建筑工地上打工;17%的搬迁户在农旅一体化的田园打工;12%的搬迁户做各种临时性短工。

2.就业取得方式

6%的搬迁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政府直接帮助找的;17%的搬迁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靠亲友帮忙找的;77%的搬迁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调整产业结构所提供的机会而获得的。

3.收入现状

5%的搬迁户认为与搬迁前相比差不多;21%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一点;55%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得多;19%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得太多。由此看出,绝大多数贫困农户搬迁后的人均收入已提升。

4.关于安置房的满意度

7%的搬迁户对政府提供的安置房不太满意;64%的搬迁户对政府提供的安置房基本满意,29%的搬迁户对政府提供的安置房很满意。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搬迁户对自己所居住的安置房表示满意。

5.关于安置区整体环境的满意度

6%的搬迁户不满意;45%的搬迁户基本满意;49%的搬迁户满意。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搬迁户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整体环境表示满意。

6.关于搬迁后小孩受教育的状况

2%的搬迁户不清楚;5%的搬迁户认为和过去差不多;11%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一点;24%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58%的搬迁户认为比过去好得太多。

7.关于安置区文化生活的满意度

68%搬迁户表示满意;32%已搬迁户表示不满意。这说明,一方面,每个人对社区的文化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值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一些安置区的文化生活没有开展起来,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安置区的文化生活的建设。

8.关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程度

54%的已搬迁户认为搬迁后有很大的改变;31%的已搬迁户认为只有一点改变;15%搬迁户认为没有改变。问卷表明,绝大多数搬迁户的生活方式受到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

9.关于对城镇居民生活的融入度

71%的搬迁户认为自己已基本融入城镇生活;21%的搬迁户表示还有一点距离;8%的搬迁户认为还有很大的距离。这说明,少数已搬迁户虽然身子进城了,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仍停留在山区农民的层面上。

1.对基层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35%的搬迁户表示满意;42%的搬迁户表示基本满意;23%的搬迁户表示不满意——原因多种多样,如一些搬迁户的补偿款没完全得到,一些搬迁户认为政府帮助就业不力,甚至有些搬迁户认为安置区的绿化不好等等。但大多数搬迁户是满意的。

4.基层乡镇综治办调查问卷 篇四

制表单位:社会管理中心

您好!为了更好的建设满意政府,服务社会,维护和谐稳定,确保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通过“问计于民”,努力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人们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我们很需要了解您的意见和建议。感谢您的帮助,谢谢您的合作。如果您能留下联系方式,我们将能更好的听取您的“声音”,我们只向您了解意见和建议,不会询问您的姓名和身份,请您放心!请留下您的联系电话:

1、您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满意吗?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2、您认为您所在地的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怎么样? □安全 □较安全 □不安全

3、您所在居住地发生矛盾纠纷是否有人及时调解处理? □有人及时调解处理 □有人调解但不及时 □无人调解

4、您对治安巡逻、联防保安工作满意吗?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5、您认为所在地区哪些治安问题最突出?(最多可选3个)□黑恶势力 □抢劫抢夺 □盗窃案件 □赌博现象 □外来人员犯罪 □吸毒贩毒 □卖淫嫖娼现象 □没有

6、近三个月,您及您的亲朋有没有遭受过入室盗窃的侵害? □有 □没有 □不清楚

7、当受到不法侵害时您是否选择报案? □报案 □看情况再说 □不报案

8、您是否清楚信访工作条例? □清楚 □不清楚

9、您认为哪种途径可以更有效处理矛盾纠纷? □调解 □司法 □信访

10、您认为目前增强安全感应优先解决以下哪些方面的问题?(最多选3个)

□迅速破案 □加强巡逻 □加强电子监控等科技防范措施 □密切警民关系 □鼓励义勇为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 加强刑事解教人员的帮扶安置工作

5.湖南省乡镇党委有关工作调查问卷 篇五

注:此调查问卷系实名调研,对本调查问卷的有关事项,省、市、县将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抽查,请实事求是填写,调查问卷对象是所有的乡镇党委书记,注意保密。此表请由各乡镇(办事处)组织委员打印后交党委书记本人填写,电子稿与原件稿一并于2012年2月7日前交县委组织部组织组,邮箱地址:hnxwzzb330 @ 163.com。联系人:刘祖新,联系电话:0734—8550201。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请在空格内填写或在合适的选项上打√)单位:衡阳市衡南 县(市、区)泉湖乡(镇)性别:A.男√B.女

年龄:A.35岁以下B.35至45岁C.45岁以上√

文化程度:A.高中/中专B.大专C.本科 √D.硕士E.博士 任乡镇党委书记时间:A.5年以下√B.5—10年

C.10—15年D.15年以上

在乡镇工作时间:A.5年以下B.5—10年C.10—20年

D.20—30年√E.30年以上

二、选择题(请在您认为合适的选项上打√)

1.您认为在乡镇干部中深入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

A.很有必要√B.有些作用C.没有必要

2.您觉得所在乡镇的干部参与“一人学一技”活动的积极性。

A.积极性高B.一般√C.不想学

3.目前您所在乡镇机关己熟练掌握1门实用技术技能的机关干部人数。

A.占3/4左右B.占1/2左右√C.占1/4左右C.基本没有

4.当前您所在乡镇群众最需要的是哪些技术和服务(可选三项)。

A.水稻种植B.果树种植C.畜牧技术√D.水产养√殖 E.蔬菜种植F.法律法规√G.市场营销H.经济管理 I.加工技术J.机械维修K

5.您最愿意学习哪些实用技术技能(可选三项)。

A.水稻种植√B.果树种植C.畜牧技术D.水产养殖 E.蔬菜种植F.法律法规√G.市场营销H.经济管理√ I. 加工技术J.机械维修K

6.您觉得学习实用技术技能比较有效的方式有哪些(可选3项)。

A.专题培训√B.现场观摩√C.拜能人为师

D.外出考察E.通过远教平台在线学习√

7.您是否联系帮扶示范户、困难户并提供了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

A.联系且提供了服务√B.联系了但没提供服务

C.没有

8您所在乡镇目前是否制定“一人学一技”活动实施方案,并进行了部署。

2A.是√B.否

9.您对开展“一人学一技”活动最担心的是(可选2项)。

A.干部参与积极性不高B.应付上级检查C.效果群众不满意√

D.搞形式主义、走过场√E.难以组织F.影响日常工作

10.您认为每年分类分批组织干部参加劳动对于改进干部作风、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A.很有必要√B.有些作用C.没有必要

11.您所在乡镇现有服务群众平台情况(可多选)。

A.乡镇一站式服务中心B.村为民服务代理室

C.乡镇(街道)设立群众工作站√

D.村(社区)设立群众工作组(室)√ E.其他(请注明)12.您所在乡镇干部每年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的时间。

A.5天左右B.10天左右C.20天及以上√

D.没有

13.您所在乡镇是否建立民情台账。

A.己建立√ B.没有

14.您所在乡镇干部记民情日记情况的人数。

A.占3/4左右√B.占1/2左右C.占1/4左右C.基本没有

6.学风建设调查问卷 篇六

A、学校管理B、教师教风C、社会大环境D、学生自身E、校园文化氛围

2、您认为目前学校的学风状况如何?()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很差

3、您认为我校学风最主要的问题是(多选):()

A、考试作弊B、没有学习、学术氛围C、迷恋上网、游戏

D、学生自律意识差,迟到旷课现象严重E、浮躁不踏实,考试突击F、创新性不强,缺实践能力

4.您认为我院学风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吗?

A、很完善B、基本完善C、很不完善D、不了解情况

5、创优良学风,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多选):()

A、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上课水平,教师要挂牌上课,由学生选老师

B、加强学生管理,严肃课堂管理和考勤C、学生自身的素质要加强

D、加强学术交流,多开选修课、讲座E、组织课外科研竞赛、兴趣小组等

6、您觉得现在的课程设置如何?()

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无所谓

8、您觉得下列哪些现象应最先解决?()

A、考试作弊B、作业抄袭C、旷课、迟到和早退D、课堂纪律

9、对于学生旷课,您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A、以学业为重,绝对不能旷课B、如果有重要的事,偶尔旷课也情有可原

C、旷课与否并不重要,不影响学习就行D、无所谓,个人自由

10、您认为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

A、厌学情绪B、学生会、社团、兼职工作忙C、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

D、沉溺于网络、游戏E、缺乏学习动力

11、您在过去的考试中有过侥幸作弊行为或想法吗?()

A、担心考试不及格,经常设法作弊B、有过这样的行为,但不多

C、有过这种想法,但还没有这样的行为D、从来没有过这种念头

12、您会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吗?()

A、积极参加B、感兴趣就参加C、非强行规定就不参加D、从不参加

13、您完成作业情况是怎样的?()

A、独立完成B、在别人的帮助下独立完成C、偶尔抄袭D、经常抄袭

14、您平均每天课余自学时间为几小时?()

A、4小时以上B、2-3小时C、1-2小时D、1小时以内

15、您对自己现在学的专业满意吗?()

A、满意B、一般,前途迷茫C、不满意

16、您现在的学习目的是()

A、拿更多的证书等硬件,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B、为今后的深造做准备C、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D、只为获得文凭E、没想过

17、课余时间经常用于(可多选)?()

A、自习B、上网C、逛街D、恋爱E、打工F、文学创作

18、您选择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提高就业平台B、学到更多知识C、获得更高文凭D、避免现在的就业压力

19、您对考研是否已经有了计划?

A、是,且非常详细B、有,大概计划C、没有,没想过D、走一步,算一步E、其它安排(请注

明)

20、您觉得我院现在学风怎么样?有什么主要问题?

21、您觉得好的学风对我院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7.乡镇作风建设调查问卷 篇七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和消费国。建陶工业是原料指数大于1的产业[1],建陶工业的布局需要有6个条件:原材料资源就近,消费市场就近,电力、燃料、水源充足,相关配套的工业基础,较为宽松的环保政策,有技术管理人才的来源。顺应这一区位要求,建陶工业地方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建筑陶瓷产区主要有广东的佛山和潮州、山东的淄博和临沂、福建的晋江和闽清以及四川夹江。其中,2007年山东墙地砖生产量达到7亿平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20%。

集群是发达国家地方工业的基本特征,也是发展中国家提升地方工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集群为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2]。企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并不自然形成一个集群,那么建陶工业集群如何建设?而且建陶工业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胁迫是非常突出的,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任务,那么怎样构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以淄博为案例对建陶工业集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陶工业发展提供借鉴。

1 案例地区与数据来源

陶瓷工业在淄博地区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得益于较为丰富的陶土、石英、长石、瓷石、釉土、紫砂土等陶瓷原料,在新石器时代当地居民就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到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淄博已经我国北方陶瓷的集中产地和销售中心。与此同时,陶瓷生产的配套产业包括陶瓷机械设备、窑炉、耐火材料和陶瓷辅助材料等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协作配套条件。建陶工业的快速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目前淄博成为紧随佛山之后国内建陶的四大主产区之一。本研究调查区域为建筑陶瓷工业最为集中的张店区南定、傅家和沣水三镇(图1)。

在与政府经贸局和其他职能部门座谈及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走访了淄博娜赛提陶瓷有限公司、淄博东岳实业总公司等6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企业调研问卷,问卷包括企业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压机、窑炉生产线、煤化设备等)、从业人员素质、能源和资源消耗、主要产品及其销售情况和品牌建设5个方面的内容。问卷调查在2008年8月到12月完成,共发放问卷65份,覆盖了该地区所有规模以上的建陶企业,最终收回56份。

案例地区共有建陶生产线114条,其中地砖生产线56条,墙砖生产线58条。2007年产量为2.8亿平方米,其中地面砖和墙面砖各1.4亿平方米,销售收入22.76亿元。从地域布局来看,南定镇76条,沣水镇28条,傅家镇9条,中埠镇1条。从产量上看,年产30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线50条,其中地砖线30条,墙砖线20条。43家企业的装备水平在中等以上,窑炉生产线基本为国产辊道窑,压机也基本以国产科达、力泰为主,其中长度在200米以上的窑炉有5条,压力在4000T以上的压机有17台。22家企业的装备较差,有38条生产线不足130米,单线年产量在100万平方米左右。

2 地方建陶工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2.1 工艺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足

案例地区65家建陶企业中没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没有一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人员,没有一项国家专利。2007年调研企业中产品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平均科研支出为10.43万元,而1000万元以下的科研支出仅为0.97万元。产品的更新换代基本靠模仿和抄袭。而技术创新无疑是提升建陶工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这一点可以从广东地区陶瓷工业发展中得到印证,如广东的秉安鹰牌陶瓷有限公司在2005年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研发中心,设立专门的实验室,聘请国际专业设计人员,每个月基本上都有1-2款新产品推出;佛山金意陶于2005年组建了112名人员的技术中心,在近三年内成功申报专利15项,正在申报的9项。

2.2 企业间无序竞争现象突出

案例地区的建陶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效益较差。65家企业中,只有1条生产线的企业42家,3条以上生产线的企业仅有6家。张店区最大的集团—东岳实业总公司的7家企业联合起来也仅有19条生产线,与广东新中源的100多条生产线比起来相差太远。同时由于企业的研发薄弱,墙地砖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企业基本上处于低水平的无序竞争当中。这一点同样可以从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收入中反映出来。全区建陶企业共吸纳从业人员186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人数的3.3%,主要为企业的技术人员;区外务工人员占总人数的67%,为建陶企业的主要劳动力。男性月均工资为1200-1500元,女性为800-1200元,绝大多数没有养老及医疗保险。

2.3 资源供给和环境胁迫压力日益增大

能源和资源供给日趋紧张。2007年建陶企业综合能源消耗为80.24万吨标准煤,其中优质煤消耗103余万吨,折标煤73.6万吨;电力消耗5.4亿度,折标煤6.64万吨。以一组日产1万平方米的墙地砖生产线每年消耗原料6万吨和用水量28万吨计算,全区114条生产线每年消耗原料684万吨,用水3190万吨。经过多年的开采,案例地区的资源优势消耗殆尽,95%的主要原料都要从外面购入(粘土来自烟台的莱阳、煤炭来自山西),建陶产品生产成本将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依然突出。2007年排放二氧化硫1.32万吨,含酚废水11.2万吨(此数据为煤气发生炉全部改造完毕后测算数据,整改前为年41.6万吨)。环境外部性对于案例地区和张店城市地区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4 缺乏营销网络和区域品牌

产品市场的营销建设欠缺。主要原因:策划跟不上,表现为:没有对全局进行掌握;推广没有步骤,甚至没有推广意识;没有与经销商对接,更没渗透到终端去。(2)销售模式懈怠,表现为:销售模式单一,产品推向市场主要依赖经销商,而企业基本不能掌控终端;企业缺少对经销商进行培训和有效的沟通,很少关注经销商的存货和经营方式等;没有全局的把握,造成市场混乱;不懂得避免竞争才是最好的竞争,盲目进入被动的价格战。(3)支撑建陶品牌的基础薄弱,一是缺少品牌设计与包装,全区40%以上的产品依靠贴牌进行销售;二是多数产品定位中低端市场,难以树立品牌形象。

3 基于集群的建陶工业发展战略

3.1 构建企业间垄断竞争的分工格局

建陶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取决于其产业组织的优化,有效的产业组织应该是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构成一个垄断竞争的分工网络[3]。大企业拥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和超额利润,才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并且可以借助与中小配套企业的合作网络将新技术迅速转为规模化的生产能力。所以集群建设首先应该鼓励重点优势企业比如案例地区中的淄博娜塞提陶瓷有限公司、淄博德惠来装饰瓷板有限公司、淄博亿达陶瓷有限公司等通过并购、基于信任和各自核心技术的战略联盟等方式实现产业资源整合与扩张。其次要提升企业之间的精细分工。支持和引导企业谋求内墙、外墙、地砖系列产品的配套生产,或者根据宾馆、家庭的不同需求,组织厨房、卫生间、客厅的配套产品,从而形成建陶产品的配套生产和销售。在建陶企业发展的同时,着力完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色釉料、外加剂、耐火材料、模具的生产及陶瓷机械制造和维修和下游的专业市场与物流、广告与媒体等,建立企业更好的发展平台(图2)。

3.2 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品牌建设

集群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创新网络的重要性,促进知识的溢出和共享,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案例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引导企业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主要模式的研发机构,并鼓励其加强与大学及区内外专业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陶瓷新品种,努力形成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与其他区域的核心品牌如诺贝尔、亚细亚等开展错位竞争。为了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在集群建设过程中应引入或成立这样一些中介机构,比如产业技术开发中心、技术孵化器、信息服务中心、人才市场、培训中心等。在研发的基础上,把案例地区目前拥有的7个省级名牌(东岳“斯格米”;茂隆“茂源”;城东“薄斯美”、“福惠”、“旭东”;娜塞提“雅格布”;泽沣“泽沣”)和5个著名商标(东岳“嵩岳”、“锦岳”;城东“德惠来”、崔军“亿达”)做强。

3.3 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

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是环节区域资源环节压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扶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改造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进国外大吨位压机,建设宽截面辊道窑炉,采用洁净燃料如天然气、煤气,在辊道窑上安装脱硫除尘塔,生产过程中推行“余热利用”技术,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其次构建资源再利用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建陶企业每条生产线一年产生的固体垃圾接近100吨,为合理“消化”这些垃圾,可以引进专吞垃圾的新型建材产业,以建陶生产中产生的煤灰、陶瓷废泥、陶瓷产品中的破碎残次品以及煤矸石等废料为原料生产建筑用空心砖。另外还需建设生态污水处理厂,处理建陶生产中的含酚废水。

3.4 构建开放的产业集群系统

首先形成有效的建陶企业退出机制。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通过产能、能耗、环保、劳工、税收等指标的强制执行,逐步调整和淘汰落后以及低效企业,仅保留少量技术水平高、资源依赖性低以及有潜在效益优势的先进企业,逐步向产品高档次、规模化、高效节能方向发展。其次推进产业地区间转移。积极引导建材产业向具有资源、能源和市场优势的地区转移,谋求更好的发展。比如,可以考虑向甘肃平川、白银,东北的法库、建平;四川的达州,宁夏的中卫等地转移。政府可以设立建陶业转移补助基金,对转移出去的企业给予50-100万元的补贴。值得注意的是,陶瓷行业的高质量产品对专业技术要求很高,对外转移时不应只关注土地、市场、原材料,还要关注相关配套的产业链和熟练的工人。

4 结论

未来我国建筑陶瓷工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地方建陶工业一方面应该通过构建企业间垄断竞争的分工网络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以避免地区内部企业间低水平的无序竞争,因此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提升区域建陶工业竞争能力基本途径。同时通过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品牌与营销网络等方式,推动自身由资源依赖型的粗放式发展向技术推动型的产业集群演进,在高端产品上与其他区域形成错位竞争。

但是由于建陶行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优势的消失和《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单位能源消耗限额》、《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强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尤其是东部地区传统建陶产品的发展空间将受到压缩,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也是建陶工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地方建陶工业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的理念融入进去,以提升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形成有效的建陶企业退出机制和推动企业向靠近原料和市场的地区转移,实现资源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构建一个开放的产业集群系统。

摘要:基于淄博案例地区企业层面的调查数据,揭示了我国地方建筑陶瓷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工艺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足、企业间存在低水平无序竞争、资源供给和环境胁迫压力日益增大、缺乏营销网络和区域品牌等,并从集群的角度提出了建筑陶瓷工业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措施:构建企业间垄断竞争的分工格局、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品牌与营销网络以及构建开放的产业集群系统。

关键词:建筑陶瓷,集群,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M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Free Press,1990

8.读者调查问卷 篇八

1. 您是从什么渠道知道《小演奏家》的?

A. 邮局征订 B. 老师或亲友推荐 C. 网络或微信平台

2. 您是否会完整阅读《小演奏家》?

A. 会 B. 不会 C. 大致翻阅

3. 整体而言,您喜欢《小演奏家》吗?

A. 非常喜欢 B. 比较喜欢 C. 一般 D. 不喜欢

4. 您觉得《小演奏家》杂志的封面设计如何?

A. 很好 B. 一般 C. 不好

若不好,您觉得什么样的封面更适合?(请填写)

5. 您喜欢《小演奏家》中的哪些版块?

A. 卷首 B. Headlines C. 深度报道 D. 课堂内外

E. 星光魅影 F. 音乐广场

6. 您不喜欢《小演奏家》中的哪些版块?

A. 卷首 B. Headlines C. 深度报道 D. 课堂内外

E. 星光魅影 F. 音乐广场

若不喜欢,您觉得这些版块中的哪些栏目有待改进?

7. 您对哪种类型的文章比较感兴趣?

A. 技法学习类 B. 人物传记类 C. 经验分享类 D. 活动资讯类

E. 互动交流类 F. 其他(请填写)

8. 您觉得《小演奏家》中还应该添加哪些内容?

A. 知识普及 B. 选购指南 C. 独家报道 D. 名校介绍

E. 其他(请填写)

9. 您认为《小演奏家》在哪些方面给您或您的孩子带来了帮助?

A. 扩展音乐视野 B. 提高技法水平 C. 掌握赛事资讯

D. 交流学习经验 E. 了解业界新闻 F. 领略大师风范

I. 其他(请填写)

10. 除了《小演奏家》,您还会给孩子订阅哪些音乐类报纸或杂志?

11. 除了以上所列,您觉得《小演奏家》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请将调查问卷寄至甘肃省兰州市雁宁路399号《小演奏家》编辑部,或填写完成后拍成照片发至xstd_xyzj@163.com。您的建议一经采纳,我们将回赠一件小礼物以表谢意,在此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上一篇: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丛书策划方案下一篇: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班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