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24-07-27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精选8篇)

1.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篇一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质量的飞跃提升与时代特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根据_中民主出现倒退的沉痛教训,明确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他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这就为中国的民主建设指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为了使党自身更民主以推进社会民主,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订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党内民主概括了三条要求:一是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二是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三是党内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5〕。尔后,我们党逐步废除了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规定国家机关领导职务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完善了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党内领导干部实行了选举制,并且实行了公示制和考察制。恢复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明确规定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经过改革,我们党从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由集权制领导转变成了民主制领导,“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既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选择。”〔6〕这是中国民主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

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成绩凸显。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完善了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规定选举时一律实行无记名投票。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设立了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健全了各级人大的组织机构和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了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这些改革使人民当家作主在现实中得到实现,民主不再是一般原则而是体现在国家管理的一切环节之中,这是中国民主质量提升的主要标志。同时,我们还改革了干部人事制度,初步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干部的选拔中实行民主推荐、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制度。改革了国家行政体制和行政机构,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地方行政首长差额选举制。建立了审计机关,增设了监察机关,健全了乡镇政权体制,这是中国民主质量提升的现实基础。

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恢复和加强了各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组织与活动,明确提出了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强调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和监督作用。这样,逐步建构起我国政党制度权威。“中国政党制度权威不等于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它还包含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一个整体。”〔7〕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两方面是中国民主质量提升以及与西方民主不同的显著标志。 加强了立法和司法制度建设,一大批与现代民主制度相关的法律已经建立,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规范。重建了各级检察机关,恢复了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制度,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恢复了律师、公证与仲裁制度,这是中国民主质量提升并与现代民主制度接轨的标志。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推广了企业职代会制度,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制度,这是最有特色的中国式民主之一。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建了特别行政区制度。这是中国民主制度的伟大创造,使民主的范围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主制度质量的飞跃提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党自身民主化程度大大提高,共产党不仅是民主的领导者,而且是民主的实践者,党内民主带动了社会民主的发展。二是已经确立了民主的运行机制,特别是民主已经程序化、法制化,民主已经不可逆转;三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自由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人权得到尊重和保护,民主政治建设有了更为坚实的民众基础;四是民主制衡、民主监督得到了加强,任何人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五是勇于借鉴人类民主文明成果,肯定了民主是普世价值,为学习世界政治文明成果提供了条件;六是涌现了一大批中国特色民主理论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民主发展质量的飞跃提升特征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民主已经实现了质量提升的飞跃,即由民主制度的初创发展到了体制民主的确立。

三、在调整民主运行结构中提升中国民主的质量

新中国民主制度创立以来,民主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为明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愈发展。”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民主也不例外。只有不断调整民主的运行结构,使矛盾存在的各个方面发生有利于民主质量提高的积极变化,民主才能不断得到优化。

第一,调整民主的运行结构,一定要提高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形成强大的公民民主力量。在民主制度下,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得到自己应有的政治权利,否认个人对公共权力的垄断和对他人权利的剥夺,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最容易为群众接受。但这并不等于说民主就可以自发产生,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对儿皇帝也虔诚顶礼膜拜的国家,听命于官,受命于官已经在我们的社会中习惯成自然,反民主的情绪根深蒂固,对民主前进潮流有着不可小视的巨大阻力。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民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出现了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很多人明知不对也向权贵投降。都说民主好但为了民主舍生忘死的虽然有但不多,因而个人权力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就一点也不奇怪。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公民民主意识还不强,公民的民主素养不高,我们要通过各类民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提高公民参与的民主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民主力量,民主才能不断优化,让民主制度造福人民。

第二,调整民主运行的结构,必须强化公民在民主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公民在民主中的决定作用,为民主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民主制度也是如此。我国现在的民主,人民群众在民主运行中的地位十分薄弱,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群众真正能当家作主的地方并不多,特别是在选择各级国家机关领导人的地方,一般都是由上面指定,群众基本上说了不算。民主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而群众自己作不了主,很难说民主的质量有多高。各类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无论是权力机关、行政机关还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只能是人民的代表,代表的实质是人民的代理人,代理人理所应当由委托人依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现在的问题是代理人权力大,委托人权力小,发展下去必然是代理人有权,委托人无权,民主的运行规则就没有了。我们社会中的权力滥用,权力腐败十分猖獗,关键问题是委托人没有约束力。因此,我们调整民主的运行结构,一定要强化公民在民主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公民在民主中的作用。要通过制度安排,让人民选择官员,让人民监督官员,让官员听命于人民,让国家权力在人民掌控中规范运行,中国的民主质量就大大提升了。

第三,调整民主的运行结构,必须实现国家权力配置的科学合理。民主问题就是国家权力的产生和配置问题,提升民主的质量就是要实现国家权力产生和配置的优化。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的权力产生和配置,要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更合理地科学配置。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相当多的是内部控制指定的,人民代表的代表性很差;其次是代表不是职业代表,平时有自己的其他工作,基本上无暇顾及国家大事。三是代表的身份重复,有的既是人民代表,有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又是政府官员或司法机关的人,是其他权力的行使者和被监督者,国家权力的配置无法实现有效制衡。要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权力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家的重大事务要由代表大会决定。要做到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做到管理和监督平衡,管理与市场需要对称。现在政府的权力太大,受的制约程度又很小,膨胀的权力和制约的力量相差悬殊,很不对称,因而在市场条件下,很难保证权力不被滥用。要通过改革建立公正有效的监督机制。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机关相互监督的原则多,具体细化可操作的硬约束监督比较少。我们一定要进行制度创新,在合理分割国家权力、各国家机关相互监督权能上重新定位,在人民代表大会框架内把国家机关相互制约的权能分配好。

第四,调整民主的运行结构,要特别重视民主监督力量的制度安排。实践证明,民主制度仅靠执政党自己监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社会舆论对民主的监督作用。民主党派在我国民主政治中的定位是参政党,是社会各界别中有广泛影响的组织,我们要放手让他们对国家的民主制度进行有效监督。我们千万不能满足民主党派对共产党说几句好话就沾沾自喜,而是要从民主党派那里听到一些平时难得听到的意见,特别是那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有益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这才真正有利于民主的发展。要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对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给以新定位,让民主党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会因为讲了真话而在政治上受到牵连。毛泽东同志很早就说过,有些人什么都不怕,但怕舆论,充分说明了舆论监督的威力。南京市委书记最近也公开讲,舆论监督是最廉价也是最有效的监督。我国现在的新闻舆论受到的控制太多,极不利于对政治活动的监督。舆论控制的结果使多侧面、多角度、多渠道的社会透视变得单一狭窄,所有的社会舆论完全被一种统一口径的宣传所代替,它必然造成信息反馈的失真,有时甚至误导人们把谬误当真理,大大影响人们在民主政治上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也使社会舆论在政治监督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化归为零,大跃进和浮夸风导致的经济危机就是这样起来的。我们一定要从宝贵的民主政治发展失误的代价中得出教训,在民主体制改革中作出必要的制度安排,充分保证新闻舆论的相对独立和自由,把党自己很难察觉或一时没有察觉的问题,通过新闻如实地摆在党的面前,促使党迅速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我们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我们不怕负面报道,我们没有什么不可以舍弃的,这既是对人民负责,也是民主向更高程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少奇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1.432.

〔2〕郑东艳.毛泽东民主政治建设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毛泽东思想研究,,(9).

〔3〕钟小敏.中国共产党建国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考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6).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83.146.

〔5〕荆正明.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贡献〔J〕.天府新论,,(1).

〔6〕郭玉亮.近两年来关于“党内民主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10,(1).

〔7〕孙景峰,汪风敏.政党制度的建构与重塑: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完善的契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6).)

2.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篇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科技进步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方针, 并成为一种管理的新趋势, 但如何理解和认识人本管理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型组织企业的三个层次来诠释和分析人本管理的发展形态和特征, 以期对组织实现人本管理有所启迪。

1 初级阶段:作为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人本管理, 具有具体性、不稳定性、工具性等特征

在这个阶段, 人本管理是企业家及其管理层自觉地运用人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过程, 因为组织的管理者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开始认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 萌发或接受了人本意识和人本理念, 认为组织的全体员工是管理的主体, 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和资源, 尊重、信任、理解、关心每一位员工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这种人本意识和人本理念的指导下, 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人本管理表现为人力投资、情感投资、情感管理。惠普公司对员工的信任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索尼公司在每天上班之前开例会时, 工头对每一位成员都留心观察, “如果有人不高兴就记在心里, 了解此人是生病了还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1]盛田昭夫认为这非常重要, 公司鼓励所有经理深入了解每一个人。企业通过有意识地应用各种激励方法、沟通手段, 强化和满足员工的需要, 激发员工的动机, 引导员工的行为, 使员工爱岗敬业、感恩回报、无私奉献,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得到统一, 形成凝聚力, 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这个阶段人本管理的对象不仅是企业的员工, 也外化至客户, 这反映了企业对客户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认为客户永远是第一位的, 赢得客户就是赢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优秀企业总是和他的顾客靠得很紧, 老老实实地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人本管理是企业家或管理者依据自己对人本理念的认识、理解来实践的, 所以创立丰富的、卓有成效的、值得称道的良好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深入细致并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具体细节中, 体现出一种丰富性、具体性, 具有极强的管理创新性, 直接服务于组织目标, 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个阶段人本管理的主观性、差异性大, 人本管理的内容不确定, 功利目的强, 工具性的特点非常突出。如企业某个阶段利润率下降危机出现的情况下, 人本管理容易受到高度重视而取得较好的成效;而在企业辉煌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 人本管理被忽视的可能性大。同时, 如果人本管理手段和方法强调过多, 弹性太大, 又缺乏科学管理制度的有力支撑, 容易导致管理的混乱, 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因为管理必然涉及技术性、专业性及精确度和质量要求, 因此如果停留在这个作为方法和手段的人本管理的较低的层次和阶段上, 其成效不一定能够持续发挥出来。对于有远见的企业家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 需要把较低层次和初级阶段的人本管理提升到人本管理制度化的新层次。

2 中级阶段:制度化的人本管理, 具有持久性、民主性和平等性的特征

制度化人本管理阶段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手段、方法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是实现员工权利、人尽其才的制度保障。制度化人本管理有利于组织协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矛盾冲突, 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人本管理制度化体现出一种强制性的常态制度, 是把管理的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结合, 把量化的制度管理与对人的含蓄的柔性管理结合, 把硬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结合, 是人本理念和制度管理的高度融合。

人本管理制度化是民主法治化的社会环境所要求的, 是企业自觉适应这种社会环境的结果。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人本管理制度化的内容之一。我国《企业法》总则第九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员工主人翁地位, 员工的合法权益受法律的保护。”国家立法赋予和保障员工的权利, 各省的人大也相继出台了《企业民主管理条例》, 但企业要真正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 需要企业民主制度的硬性约束, 通过企业民主这一制度形态引导和组织员工行使民主权利, 提高企业的人本管理制度化水平。

人本管理制度化是企业家对高层次人本管理的自觉追求, 通过对员工权利的自觉来实现的。纵观国际上优秀企业, 其成功的秘诀之一是创立和持之以恒地贯彻民主制度。IBM很早就制定了“不关门制度”, 并一直沿用至今。这里的“不关门制度”就是老沃森开创的敞开门办公, 以便随时接受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海尔的OEC管理法、6S“大脚印”、“相马不如赛马”、“三工并存、动态转换”[2]等, 不断创立创新出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为组织成员自我实现提供了制度平台。索尼公司让员工有选择工作的机会, 使之各得其所, 各尽其才, 实际上是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对员工自我实现的一种激励机制;合理化建议运动变为一种持久的员工参与制度, 为员工平等参与企业决策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在那些优秀的大公司, “实际上是整个体系使公司能够在利用普通员工而获得惊人成就这方面真正做到了与众不同。”[3]国外优秀企业对创新之士的鼓励支持机制周全而严密, 尤其对有发明家特质的、能把别人还在理论阶段的产品构想变为实际的成功。

人本管理的制度化不仅需要成文的制度, 还需要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持续支持和监督系统的保障。这个阶段人本管理通过制度使员工地位和权利得到保障, 具有民主性和平等性的特点, 其管理效果一般具有稳定性、持久性的特征, 防止不良人性的膨胀和进一步发展, 避免了初级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

任何制度持续发挥作用都需要有深厚哲学和文化为基础, 人本管理制度化同样需要哲学形态的企业哲学作为其基础, 企业哲学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

3 高级阶段:作为企业哲学的人本管理, 具有抽象性、未来性的特征

企业哲学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概括出的具有哲学高度和文化意蕴的理论, 是人本管理意识和理念的提升和概括;是企业家哲学思考的结果, 带有企业家强烈的人格特征;具有形而上的精神气质和抽象性的特征, 是企业对理想未来状态的构想。

人本管理的企业哲学必然蕴含着哲学的辩证思维, 因为组织管理充满着矛盾性, 在管理实践中要处理好这些矛盾, 需要企业家用辩证统一的哲学思维来处理这些问题。要处理好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统一, 量化管理与定性管理的统一, 对人的制度约束与追求人的自由境界的统一, 功利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民主管理与精英决策的统一, 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等等。把握事物发展的程度, 适度合理解决矛盾, 夯实现代科学管理的基础并与人本管理结合, 才能达到企业管理的良好效果。

企业哲学某种意义上就是企业家哲学, 体现了企业家的哲学思考, 即体现企业家高尚的思想境界、宏大的理想和抱负;合理利润、文明竞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观念;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比常人更高的哲学道德修养、更为宽阔的眼界,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社会贡献实现最大化;有一种永不满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实现个人价值的强烈冲动, 以一种近乎偏执狂般的对创新的执著来引领企业创新和发展。美国学者认为,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恢复最快, 与眼光远大、胸怀壮志、创业精神突出、有高远目标、使命感强烈的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有关。企业家对企业哲学的深层次思考, 贯彻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引领企业建立一套能鼓舞凝聚员工的先进价值理念及精神文化。

企业哲学包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 就是在管理中培养员工的真诚正直、善良仁爱之心, 培养员工自尊自爱、关心集体、关心大局的精神, 培养其对美好理想、事业的追求, 使其成为道德情操高尚的社会人。“整个组织——意见箱、品质圈及类似的东西——看起来像有机体, 而不是机械的和官僚的。”[3]唤起员工对工作的崇高感、使命感、责任感, 使员工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在更高的层次上被调动起来。真善美的统一, 是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也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 顺应这种人性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同时, 在管理中克服人性懒散、消极、阴暗的一面。如海尔针对“阳奉阴违”的人性特点, 创立各种制度、方法来培养员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优秀人格。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 使组织成员能够不断地保持一种学习精神, 不断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 这在客观上有益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从而带动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和更新, 为社会向更高的文明迈进作出自己的贡献。

企业哲学体现着人本管理更为广阔的为社会服务的内容, 这要求企业不仅关心自身的利益, 同时还必须关注整个社会的利益及人类的文明进步。松下的“自来水”哲学就是为人类创造更多财富以满足大众需要的人本主义经营理念的反映。松下幸之助认为, “正确的经营理念, 不但是经营者个人的主观见解, 还必须是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4]许多跨国公司不仅尊重本国的国民和文化, 而且尊重他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人民。许多企业支持教育事业, 赞助慈善事业, 服从环保需要来安排生产经营等行为, 正是为社会服务理念的体现, 这种理念对企业家、员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不仅要了解本企业实际, 还要懂得并努力做到经营管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 懂得企业应是为社会的繁荣发展而存在, 为使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而生产。

总之, 每个阶段人本管理都是不断演进和向前发展的, 推动整个组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进而为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盛田昭夫.日本造[M].北京:三联书店, 1988:151.

[2]海尔企业文化中心.海尔企业文化手册[R].海尔集团, 2000.

[3]托马斯彼得斯, 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M].戴春平, 等,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250, 38.

3.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篇三

关键词:内源型发展;中部崛起:中部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8-0018-05

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开始加速发展。2006-2008年间。中部六省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39%提高到21.02%,中部六省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之比从75.84%提高到86.2%。2008年,湖北和湖南继河南之后,GDP总量跨上万亿台阶。在这种背景下,中部地区发展模式问题开始受到关注。2007年,笔者曾经提出“中部发展模式”概念,主张中部地区要采取“内源型和外向型相结合,以内源型为主的发展模式”的观点。2008年,夏振坤等学者提出“中部模式”问题,主张用“中部模式”推进中部崛起。上述两个观点分别从中部模式的本质内涵和中部模式的区域格局切入了中部模式问题的探讨,但都没有对中部模式的内涵与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本文主要就中部探索内源型发展模式的时代背景、内源型发展模式的内涵以及路径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要求中部地区探索内源型发展模式

中部地区采取“内源型和外向型相结合,以内源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背景。

一是中部地区不能复制沿海地区发展模式。当前阶段。伴随产业转移,存在着沿海地区发展模式向中部地区空间位移的可能性。这种模式的空间位移是不符合中部地区区情以及宏观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中部地区必须探索有别于沿海模式的中部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出现分化,东部沿海地区利用滨临海洋、靠近国门的区位优势和率先开放的政策优势,开创了外向型发展模式。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根据当时的对外开放要求作出的决策,具体来说,是根据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总体战略目标而提出的。1985年8月,邓小平指出:“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应该说,沿海地区探索外向型发展模式在中国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初期阶段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实现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弥补资本和技术不足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是,沿海地区主要采取出口导向型特别是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采取“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方式,采取“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加上中西部地区跟进不够,沿海地区逐渐被锁定在这种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道路之中,逐渐呈现出强烈依赖国外资本、国外市场、国外技术和国外资源的特征,形成了片面外生型发展模式。在依赖外资方面,1979-2006年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的82.6%。在依赖国外市场方面,目前沿海一些加工贸易行业依靠国际市场的程度很高,例如,沿海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达到30-40%左右。这种外生型发展模式面临着越来越紧张的资源约束、成本约束、生态约束、技术约束和市场约束。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了沿海出口加工企业的出口,一些企业陷入困境。太湖水污染事件、广东东莞明文禁止发展生猪养殖等事件表明,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十分脆弱。可见,这种片面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当前,沿海模式在开始升级转型的同时,伴随沿海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出现了这一模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一方面,沿海地区基于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急于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另一方面,中部省份急于承接产业转移,加上不同省份竞争性关系的存在,产业进入的实际门槛竞相下调。因此,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同时,可能复制沿海地区的片面外生型发展模式。

尽管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最简捷的途经是复制沿海外生型模式,但是,在当前背景下,中部地区不能复制沿海地区的外生型发展模式。因为这种复制与整个国家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是相悖的。中部地区复制沿海模式,首先必然导致污染转移。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和攀比效应,可能导致各个省份竞相降低环保标准和产业进入门槛,导致中部地区环境标准崩溃,最终使中部地区成为又一个污染避难所。其次,中部地区毕竟不具备沿海地区那样便捷的开放条件,如果承接低层次产业,在产业层次低和开放条件相对不利的双重挤压下,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会进一步拉大,不利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第三,一味承接低层次产业转移也将导致中部地区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科学发展”的老路,制约中部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到2008年前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出现了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探索内源型发展模式的重要性开始凸显。首先,宏观发展方式转型与科学发展阶段的到来提升了内源型发展模式的重要性。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展方式已经进入根本性转型阶段,即从外向发展为主的阶段进入转向内外兼修阶段。前30年,中国的发展主要是外向发展、外延发展,当前,中国开始进入以内需拉动、内涵发展为主的内源型经济发展为主的时代。尽管这个时代是内外资本融通、内外市场融合、内外贸齐驱、内外向并举的时代,但是,内源型发展将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点,内源型发展是今后中国发展模式转变的基本方向。其次,沿海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阶段的到来为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创造条件。当前,国家区域格局开始深度调整,国内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根据国家最近出台的关于“珠三角”、“长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关政策走向,可以发现,国家在力促沿海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沿边地缘功能的同时,试图促进沿海与内地的分工、协作与互动,沿海与内地开始进入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将有大量发展要素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增强内地发展动能。另一方面,沿海和内地之间在发展方式上也开始出现分工协作、互相支撑和互补的格局。例如,沿海要继续致力于拓展外需市场,内地重点拓展国内市场,沿海致力于跻身国际产业链的高端,内地重点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可见,内陆地区内源型发展是沿海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内陆地区内源型发展将成为整个国家发展方式分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中部崛起

阶段的到来为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拓展空间。2006-2008年间,中部地区开始提速。2009年,中部地区开始进入崛起的起步阶段。2009年一季度,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销售、GDP增速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不同区域版块发展的特点来看,沿海地区属于外向崛起,东北和西部则是通过国家投资外部推动的崛起,属于外生崛起性质,中部地区主要依托内需拉动和内源要素,主要依靠自身潜力挖掘和发挥,依靠内源优势的发展,属于典型的内源型崛起。这是中部地区崛起与其他区域战略推进相比的特点,中部地区崛起进程的推进将为内源型模式的探索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第四,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阶段的到来丰富了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国家赋予中部地区的湖北和湖南探索“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全局使命,此外,安徽探索自主创新,河南探索循环经济、山西探索资源型省份发展转型。所有这些都是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关的主题。“两型”社会本质上是资源与环境成本内生型社会,中部地区肩负的探索使命与内源型发展高度契合。

二、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内源型发展是相对于外向型发展而言的发展型式,是指经济体主要基于内源动力、内源要素和经济自我演化和内生逻辑的一种发展方式。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内源型发展主要是指在不断扩大和深化开放的前提下,以内需市场为动力、以内源要素为依托、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内生链条为载体、以成本内化为保证、以内聚发展为指向的发展型式。具体来说,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的内涵与指向应该包括下述相互关联的六个方面:

一是内需动力。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拉力,只要是市场需求,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外向型发展主要靠外需拉动,内源型发展主要靠内需拉动。中部地区具有地处国内市场中心腹地的区位优势,对于内需市场,中部地区具有相对于沿海来说较强的接近性。积极拓展国内市场,以内需市场为导向,是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的基本拉力。当前,国家在推进发展方式整体转变的过程中,一个战略性举措就是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国的市场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即国内市场容量扩大,成长潜力增强,经济拉动作用加大。因此,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有了新的内涵,即一方面是国内市场枢纽;另一方面,中部地区作为人口密集区域,又是国内市场培育潜力最大的区域。这种区位特征为中部地区开发国内市场从而形成内源型发展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如果说在过去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沿海地区在探索外向型发展模式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发挥了先导作用,那么,在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中部地区在探索内源型发展模式方面具有后发优势。

二是内源要素。市场经济是市场配置要素的经济,外源要素和内源要素都是市场配置的对象。外生型发展主要是通过外向扩大市场配置要素的范围,依靠外部资本、外部人力、外部资源等外部要素的引入,推动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模式适合于自然资源、有形资源相对缺乏,地缘优势、制度环境和人文优势相对较好的地区。内源型发展主要是依靠挖掘、激活、优化区域自身具有的发展要素的发展,这种发展适合于有形资源丰富、制度环境变迁空间较大的区域。中部地区相对于沿海而言,有形资源丰富,制度环境改善和人文环境改善空间巨大,只要充分完善发展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挖掘、激活现有的有形资源和要素,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依托内源要素,扩大开放,扩大资源配置范围,就可以实现发展。

三是内涵发展。经济发展本质上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主要采取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实现了经济总量规模的迅速扩张。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进入结构升级和提升经济素质的阶段,中部地区作为一个后发地区,必须走“科学发展一步到位”的道路,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主要要采取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相结合的道路。在扩大经济总体规模的同时,要以自身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着力推进结构升级和整体素质提升,实现内涵型发展。

四是内生链条。现代经济体系的运行是以各类链条为载体的,包括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供应链、物料链等。沿海外向型经济的链条是外向的,即所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内源型经济则是以内生循环链条为载体的,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形成内生链条,就是以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为依托,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以自身区位优势为依托,延伸服务链和供应链;以循环经济和产业关联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物料链和循环链,最终形成相对完整的内生循环体系。

五是内化成本。发展伴生着资源、生态与环境成本,外生型发展和内源型发展解决环境成本的方式是不同的。对于发展成本,沿海一些地方的外向型发展模式采取成本外化的方式,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内源型发展则采取环境成本内化的方式,即将企业经营环节中产生的污染、排放等“负外部性”内化到企业成本中,以形成企业减少“负外部性”和治理“负外部性”的激励。湖北肩负探索“两型社会”体制机制的全局使命,因此,中部地区的内源型发展还必须是“两型发展”,成本内化是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的制度保证。

六是内聚发展。发展本质上是不断集聚发展能量和提升发展水平的过程,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因此,发展本质上是内敛、内聚的。沿海一些地方的外向型发展在获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福利流失、资源流失、市场流失。中部地区作为内陆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内聚发展,即在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金融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资源的涵养,致力于聚集发展势能,致力于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内聚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的基本指向。

三、内外兼修:中部地区探索内生型发展的路径

一是坚持开放先导,调整开放的基点。要破除将内生型发展与外向型发展对立起来的观念。内源型发展与外向型发展不是对立的,内生型发展和外向型发展都是发展的型式,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而且,两者往往是纠合在一起的,所不同的是它们适合于不同的国家和区域,建立在不同的优势的基础上。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还很低,当前尤其需要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同时,当前,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进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只有提升开放程度,中部地区才能更多更快更好地承接国际和沿海资源转移,扩大内源型发展的资源配置空间,获得推进内源型发展的主动权。要明确开放的基点,将

扩大开放与培育内源发展模式有机统一起来。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部地区不能为开放而开放,不能为扩大出口而扩大出口,为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根本目的是扩大中部地区资源配置空间,增强中部地区新的发展优势,最终增强中部地区内源发展能力。其次,在扩大开放的重点上,要摒弃资源和低附加值输出的模式,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着力引进高端投资项目和战略投资者,着力引进高端要素,特别是市场要素和制度要素。

二是集聚内生优势,增强内源发展能力。集聚和发挥内源优势是培育内源模式的基础,培育内源模式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内源发展能力。目前,要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1)发挥内需市场接近性优势,占领国内市场制高点。中部地区要将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培育内源型发展模式的战略重点,通过市场网络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承接国内外市场要素转移的平台,形成国内市场体系的枢纽和制高点。(2)推进全民创业进程,激活内源发展动力与活力。一个地方发展的最大力量不是资本、资源,而是人的强烈致富欲望和创业激情。内源型经济本质上是人本经济和创业型经济,只有充分激活全体人民的创业激情,形成有利于创业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体制机制,才能形成强劲的内源发展动力和活力。例如,浙江在具备强劲的外向发展能力的同时,也具备强劲的内源发展活力,原因在于浙江具有较高的创业者密度。数据显示,全国每万人法人单位40个,浙江78个:全国每万人产业活动单位43.1个,浙江93.5个。因此,浙江虽然缺少大企业,但是通过全民创业形成了大产业。当前中部地区省份急需通过推进全民创业进程,提高创业者密度,激活创业活力。(3)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形成内源发展的产业基础。要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内源型发展模式培育的战略平台。中部地区省份大多具有优势产业,但是产业的体系化、有机化程度尚不够高,特别是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产业集聚程度和产业关联程度不高,制约了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内生能力。因此,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增强产业的体系化程度,是中部地区培育内源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性工程。(4)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内源发展的体制基础。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内源型发展模式培育的战略抓手。一方面,体制机制创新能够扩大资源配置的空间和范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内生型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环境、生态等外部性成本内化的发展。当前,要把探索“两型”社会体制机制与探索中部地区内源发展模式有机统一起来,以“两型”社会体制机制激活中部地区的内源发展活力,增强中部地区内源发展能力,支撑中部地区内源发展模式。

注释:

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相关省份和全国数据计算。

②高萍:《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依托、发展模式与政策原则》,《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

③夏振坤等:《中部崛起需要探索“中部模式”》,《湖北日报》2008年9月19日。

④外向型发展战略,是指经济体依靠优先发展出口产品生产,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⑥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5期。

⑦高萍:《简论中部地区发展模式》,《光明日报》2008年7月15日。

⑧根据2009年一季度中部地区各省统计资料计算。

4.成长型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及特征 篇四

成长型企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及特征

成长型企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和合作阶段。

1、创业阶段

该阶段侧重生产和销售,组织结构是非正式的,因此不需要太复杂的管理,往往创业者本人就可以控制整个团队。高层管理风格崇尚个人主义和创业精神,管理控制体系以追求市场结果为导向,管理人员的报酬也很简单,创业者拥有所有权。

经过1-3年的发展,企业可能会出现剧烈振荡。因为随着员工日益增加,更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来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控制。这时,要么是创业者成长为职业化的领导,要么创业者找到一个更职业化的经理人进行管理控制。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和信息基础平台去迎接这个变革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有一段浅显的话可以说明这个转换过程:请来一个好人,好好地对待他,把他留住,告诉他你做事的方法,然后坐在那里看着他干活。请来一个好人就是说在这个人入门之前有一个选择;好好对待他就是尊重员工,包括精神和其它方面的;告诉他你做事的方法就是他不能脱离你的体系去工作,应该是这样的;然后你别事事插手,让他放不开,你坐着看他做。你要放手让他做,但是在做的过程当中你要监控。

2、集体化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集体化阶段。重点是强调经营的效率,组织结构一般是集中式或职能型,指导型风格成为高层管理的普遍特征,控制体系通过建立责任中心和成本中心来实现,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进行薪金和绩效的挂钩考核。随着企业的发展,由于指导作用和员工的具体实践使其工作经验和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规模扩大、管理层次增加,员工需要获得自主权,中、基层经理希望增加自主权。此时,企业就需要合理授权,并建立一个更为规范的管理体系,才能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规范化阶段。

3、规范化阶段

企业发展到规范化阶段,市场开始快速扩张,组织衍变成一种分散式和以地域为责任中心的结构,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广泛授权,并采取定期述职报告和利润中心的手段来考核下属机构,此时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强调个人绩效奖金。随着员工人数迅速膨胀,部门快速分拆,销售地域和网络越来越分散,此时需要更多的授权。但授权过多就会导致自作主张,出现本位主义,控制过多就会出现不协调、合作困难的现象,因此,必须通过协调解决新的问题,化解新的危机。

4、精细化阶段

在第四个阶段,通过组织的重新整合,把基层人员分成若干产品组,按产品设立适宜的部门,高层管理者在广泛授权后,又重新开始强调监督,企业的控制体系是通过新型的计划中心、责任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来组成,管理人员更加融入到企业,参与利润分享,并拥有股票期权。但随着企业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分散,官僚主义开始出现,管理层次过多,决策周期拉长,人员冗余,需要加强合作,通过按产品、地域设立适宜的部门和团队才能增强面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5、合作阶段

第五个阶段管理的重点是要解决复杂化问题和进行创新,要有小公司思维。组织结构更多强调团队和矩阵式管理,高层管理者的风格是参与式的,与下属共同制定目标,过程中不过多干预,合作的方式一般是充分协商,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团队奖金。当企业变得越来越大,反应也越来越迟缓,需要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通过适当拆分和多元化运作,以小公司思维恢复创业阶段的创新意识和激情作风。

5.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篇五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仍将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模式。在相当的时期内,中国仍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将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维持着极大的经济和技术的梯度差,从而具备了国际技术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势能。在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仍将维持“世界工厂”的地位,只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由制造业为主体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的方向前进。2030年左右,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领域将是金融、保险、咨询、管理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部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1、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仍将是中国取得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当前,发达经济体不仅持续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开始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资本、技术密集产品的生产,甚至向少数发展中经济体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个环节。国际产业转移已进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多地考虑产业转移承接国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如微软、IBM等部分跨国公司为了充分利用全球人才资源,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开始将部分研发工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FDI的生产和贸易环境在中西部地区间垂直分离

生产基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大了中西部地区的能源需求,收紧了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和环境约束。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加工、装备等制造业领域,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等能源,对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中西部地区承接来自国内和国际的产业转移,需要深刻汲取东部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必然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和环境破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路径。

3、东部地区肩负引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任

东部地区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格局,以集约化引领产业结构高级化。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了建立和健全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基础和条件,国际服务外包、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的跨国转移,加速了中国东部地区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进程,有益于在集约化的发展方式推动下,推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软化,使得东部地区形成总部经济、创新载体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极,并不断向中西部辐射和转移,最终促进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四、结语

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向标。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经济发展程度。就中国当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和行业特征,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事实上就是提升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实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迁移的过程。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走向高端化,意味着高能耗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高附加值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上升。这从总体上将缓解我国持续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因为产业链整体走向高度化,表明集约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加之循环经济在全社会的广泛发展,只要不断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并实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力的动态提升,最终达到与全球价值链高端衔接,就能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再生产模式。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地区结构转变,表明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能源消费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随着生产基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的增速必将提升,这对我国调整能源布局战略,实现能源地区间供需平衡,十分重要。特别是工业能耗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70%左右,大量工业部门,尤其是高能耗工业部门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对该地区的能源供给和全国能源布局将构成必然挑战。

【参考文献】

[1] 杨正位: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的对策[J].求是,(3).

[2] 张定胜: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1).

[3] 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J].中国工业经济,(9).

[4] 原小能: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J].海经济研究,(2).

6.注意不同阶段孩子的成长特征 篇六

因为未知,所以恐惧。做为80后第一次为人父母,也意味着我们开始迎接面对孩子成长的各种未知的巨大挑战;心里有些许忐忑,担心引导不正确,错过孩子发展天赋的最佳时期,担心不恰当的处理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预定好的成长密码。通过和不同阶段孩子家长的交流,整理出大家的育儿经。让我们一起分享更多不同阶段的孩子的生命特征。

0-3岁——以潜意识的成长与吸收为特色,情绪与智能发展的内在结构在这段期间是靠“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的作用才得以创造。这期间,儿童需要无可比拟的能量与专心一意的努力,而他将来的一生,都取决于在这段时间内所获致的成就。3岁的孩子撒谎,我们不担心,因为孩子正处于建构自我时期,他认为“世界是我的,别人也是我的”,这个时期的撒谎不涉及道德。3-6岁——儿童逐渐将自己潜意识层面的知识转移到有意识的水平。到了6岁,他的纪律与服从的内在结构已经完成,他也就同时发展出一个真实的内在模式,以此为建立想象与创造性努力的基础。6-9岁——儿童已经有能力建立适合自己文化生活所必要的理论及艺术性技能。8岁的孩子还喜欢粘着妈妈睡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情感的关注。9-12岁——少年可以将知识范围扩大到宇宙本身。10岁孩子会注意上学不能迟到、要穿什么衣服、比赛要拿第一,开始有集体荣誉感。12-18岁——少年可以在自己能集中兴趣的领域内作更有深度的探索。在这个阶段,少年要决定自己一生努力的模式。所以是一个在缩小的范围内抉择的阶段。

不同阶段宝宝的智力发展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有不同的发育及智力特征,家长应该抓好婴儿智力发展飞跃期的几个阶段,宝宝的聪明与否,除了跟遗传因素有关外,后天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不同阶段宝宝的智力发展。

0~3m当我还是襁褓期的小宝宝时„„

新生宝宝

视觉:能看清明暗,视力在0.01。

听觉:具有莫罗氏反射,即听到巨大的响声会有抽筋的肢体反射动作。能区别不同的语音,爱听妈妈的声音。

嗅觉:喜爱乳味,能区别母乳的香味并准确找到乳头的位置。

味觉:喜爱甜味,不喜爱苦、辣等刺激的味道。

触觉:具有握紧反射,即手指一接触到婴儿的手掌,就会紧紧握住。触觉发达,皮肤、唇、手掌、脚掌的感觉明显。

心理特点:只会用哭来表达,如饥饿、疼痛、不舒服等。感到舒适时会显得愉快。听到妈妈的心跳会安静下来。

一个月

视觉:眼随物转头至中线,开始能调节视焦距。

听觉:对妈妈说话的声音很熟悉了,爱听悦耳的声音,要给宝宝听一些轻柔的音乐和歌曲,对宝宝说话、唱歌的声音都要悦耳。喜欢周围的人和他说话,没人理他的时候会感到寂寞而哭闹。

嗅觉:讨厌刺激性强的气味。

味觉: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对不喜欢的味道表示拒绝。

触觉:皮肤感觉能力比成人敏感得多,有东西刺激了皮肤,他就会全身左右乱动或者哭闹表示很不舒服。对冷、热都比较敏感。

心理特点:面部表情逐渐丰富。在睡眠中有时会做出哭相,有时又会出现无意识的笑。

动作: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俯卧时可抬头45度。

两个月

视觉:能分辨鲜艳的颜色,会盯着清晰的东西看,会用眼睛追随走来走去的人。

听觉:能分辨妈妈说话的语气,妈妈安抚宝宝时,他会安静,妈妈语气大声时,宝宝会显得不安。头会转向声音发出的地方。

嗅觉:对难闻的气味会逃避。

味觉:对难吃的味道表示拒绝。

触觉:喜欢依偎着妈妈。当宝宝哭的时候,妈妈轻轻抚摸宝宝的面部、腹部或背部,能使宝宝逐渐安静下来,停止啼哭。

认知:宝宝发现了一件好玩的玩具,那就是他的小手。宝宝爱把手放进嘴里津津有味的吮吸。吃奶时手能触摸妈妈的乳房。

心理:会有意识的笑,开心或逗弄,宝宝会笑。

动作:宝宝仰卧时,大人稍拉其手,身体可以自己稍用力。宝宝的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松开。如果给他小玩具,他可无意识地抓握片刻。要给他喂奶时,他会立即做出吸吮动作。会用小脚踢东西。

语言:高兴时会发出“啊、呜”的声音。

三个月

视觉:头眼协调好,头部可灵活转动,转向有光亮、色彩鲜艳的地方盯着看。对颜色视觉已接进成人,喜欢红色、黄色、橙色。能准确地认出妈妈的脸。

听觉: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将头转向声源。喜爱听妈妈的声音。

嗅觉:对难闻的气味会逃避。

味觉:能区分食物的细微改变。

触觉:妈妈的抚摩可以使宝宝的情绪安定。

动作:趴着能把头和胸部抬起来,直抱时脖子不再摇晃。仰卧时四肢能上举,会尝试翻身,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翻身。手能在胸前握住,并注意自己的手。

心理:对妈妈显得较偏爱。这个时期的宝宝晚上特别容易哭,可能是由于惊慌和焦躁,这是阶段性的,成人要耐心地和宝宝度过这一时期。

认知:吮吸手指的情况更厉害,有时会吃拳头。这是由于口部的感觉最为灵敏,宝宝在用嘴来探索世界,他会把手能摸到的东西都放在嘴里,成人要注意宝宝所能拿到东西的安全性。

语言:会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绪。

益智饮食:母乳

母乳是最佳的补脑食物,它可以提供大脑发育所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麻油酸,这些牛奶几乎是没有的。所以母乳喂养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营养保证。

益智重点:给予舒适的刺激

这个时期不需要将睡眠中的宝宝拉起来玩。但是,可以利用和宝宝接触的时候,如喂奶、换尿布时,一边看着宝宝的眼睛,一边笑着和他说话或者温柔地触摸他的身体,给他舒适的刺激。当你要靠近宝宝时,需要慢慢地进行,当你的视线与宝宝接触了的时候,再开始温柔地跟他说话或者触摸。

让宝宝在膝盖上跳动

将宝宝从膝盖处一下子举到和妈妈一样高。会让宝宝拥有和平时不一样的视野,还能增强宝宝的好奇心和愉悦心理。

手制--宽口径吸管+毛线=仙女棒!

在吸管的一头塞入毛线,捆一捆、扎一扎,就OK!用它来给宝宝的脚底心挠痒痒,效果怎样呢?更是可以尝试在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位使用哦!如果宝宝比较抵制的话,爸妈就不可勉强继续。

4~7m当我会坐了的时候„„

四个月

视觉:能很清楚地分辨妈妈的脸。

调节焦距的能力更进一步,可以看到4~7米远的物体。偏爱鲜艳的颜色,顺序为红、黄、绿、橙、蓝。

听觉:听到声音准确转动眼睛和身体。能辨别不同的音色,区分男女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

嗅觉:能区别不同的气味,会用身体动作回避不喜欢的气味。

味觉:对刺激性味道的食物,会用舌头顶出来。

触觉:视觉和触觉开始统合,会伸出手又摸又抓眼前的玩具。能紧紧抓住放在宝宝手中的物品。吃奶时会扶住奶瓶。

动作:脖子已经很硬朗了,头能稳稳地直立起来。俯卧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胛成90度角。能用手掌抓握东西。扶着髋部能坐稳,能仰卧翻身至侧身。

心理:对妈妈的依恋感更强了,看到妈妈就高兴,很想和妈妈说话。

认知:对周围事物都很感兴趣。

语言:表情越来越丰富,并用表情来表达心理活动。会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好像在跟成人对话。

五个月

视觉:能注意移动的物体,可以看清眼前的物品,并会伸手去抓住物品,手眼逐渐协调。

听觉:渐渐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对音乐感兴趣。

嗅觉和味觉:对不喜欢的味道会用身体动作来回避。

触觉:手眼协调功能的进步使宝宝能抓住眼前的物品。喜欢把东西放在嘴里咬。

动作:能够从仰卧翻身变成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能直腰。大人扶着,能站立。可以两手各拿一个玩具。

心理:会怕陌生,对陌生人作出躲避的姿态。会不厌其烦地重复某一动作,经常故意把手中的东西扔在地上,拣起来又扔,这是宝宝在显示他的能力。

认知:好奇心越发强烈,会到处摸妈妈的的脸和衣服。

语言:可以发出连续重复的音节了。

六个月

视觉:注视的时间延长,可以看清较小的东西。

听觉:听力比以前更加灵敏了,能分辨不同的声音。听到自己的名字会转过头。

嗅觉和味觉:对味道会有强烈的反应,对讨厌的味道会坚决地吐出来。

触觉:喜爱摸所看到的东西,并把可拿到的东西放在嘴里。

动作:会翻身,腰也长硬朗了,可以撑着手坐一会儿了。如果扶着他,能够站得很直,站在成人的腿上会不停地跳跃。手可玩脚,能吃脚趾。两手各拿一个玩具能拿稳。会自己拿着饼干吃,会咀嚼。

心理: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照镜子会笑。

认知:看见陌生人会笑或哭。喜爱到户外玩。

语言:想与成人交流,可以连续讲重复的音节。

七个月

动作:能独立坐几分钟,可以从趴着的姿势转变成坐姿,开始学习爬行。

会将一只手上的玩具换到另一只手中,并会摇动、敲打有声响的玩具。会用嘴啃自己的脚趾。能把手中的纸撕破。开始会用手指的前半部分和拇指去捡起较小的东西了。

语言:能发出各种单音节的音,会对他的玩具说话。

能力:会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开始能理解成人的感情了,懂得大人所表示出的高兴与生气。能记住离别一星期的熟人3~4人。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要大小便。会模仿成人拍手。对周围的事物会有敏感的反应,听到声音会寻找声源。

益智诀窍--食用水果!

水果,特别是苹果,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糖类等构成大脑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含有丰富的锌,锌与增强宝宝的记忆力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常吃水果,不仅有助于宝宝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促进智力的发育。

国外妈妈推荐--五个多月的宝宝玩什么游戏?

·藏猫猫游戏、讲故事游戏--一起看图/书识图/字

咬耳朵:很多宝宝喜欢妈妈在耳边轻声地说单词或者简单地声音,认为这样非常有趣哦!

·平衡游戏

坐姿游戏:把宝宝放在膝盖上,抓住他/她的手,轻轻地将重心左右前后移动,或者画小圈圈。

站姿游戏:跪在地板上扶住宝宝的手或者屁屁,让宝宝在前面站好,让宝宝腿部移动,从而前后左右移动重心。

飞翔游戏:牢牢抓住宝宝举起,在空中“飞翔”,上升下降,前后左右移动。如果宝宝喜欢这个游戏,小心尝试让宝宝头朝下。

·玩具游戏--这个时期宝宝最喜欢的游戏是把盒子倒空、把东西扔到地上或把东西扔出去。

宝宝专用宝盒:给宝宝做一个宝盒,装满宝宝新奇的东西。

通常盒子里面放着:小空盒子、空的巧克力玩具蛋(蛋形巧克力,吃完后中间有个蛋型的芯儿,里面包着不同的玩具,超市有售)、空的厕纸卷儿、塑料盘子、带盖儿的塑料瓶子(里面可以放些叮当乱响的东西,例如红豆)、还有些可以弄出响声的东西,例如木勺、旧钥匙等。

扔东西游戏:宝宝喜欢扔东西制造声响,观察东西落下,往往乐此不疲。

注意:这个阶段的宝宝非常容易烦躁。他们希望完成自认为有意思的事情(包括一些危险的事情),但是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不让他们这么做。由此产生挫折感。

手制妙招:一次性纸杯+颜料=章鱼!

把一次性纸杯杯身均匀地剪开成若干份,涂上漂亮的颜色就可以了。尝试堆堆看!可以堆几只章鱼呢?或者,把已经堆高的章鱼推倒也能带给宝宝快乐!

8~12m当我开始了爬行站立时……

八个月

动作:爬的能力越来越好,爬行时会转动。

不仅会独坐,而且能从坐位至躺下,能从俯卧的姿势坐起。手指更为灵巧,可以拿住细小的东西,会独自吃饼干。

语言:开始理解成人简单的语言意义,能按成人简单的命令行动。会用自己特定的声音表示不同的需求。能模仿大人发出单音节词。

能力:距离感更加精细,突然开始害怕边缘和高处。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并会转头寻找叫他的人。会亲吻镜子中的自己。会躲避令宝宝感到害怕的东西,也会推掉不想要的东西。会用哭声来引起爸妈的关注。

九个月

动作:可以扶着站立,并能由立位坐下,能扶着床栏杆站着并沿床栏行走。能够灵活地前后爬。会堆叠2-3块积木。会拿杯子喝水,能自己用手拿食物吃。

语言:会用动作表示“欢迎、再见”的意思。懂得了“不”的意思。

能力:可以持续用手追逐玩具,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知道常用物品的名称。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能根据名称指认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懂得害羞。会配合成人穿衣。

十个月

动作:能够独自站立片刻,大人牵着手会迈步,能迅速爬行。喜欢推车、推椅子,并能推着走。坐、卧、爬、站动作变化自如。

语言:会模仿叫“爸爸妈妈”。能理解成人肯定和否定的语气。会借助一些肢体动作表达意思。

能力:认识常见的人和物。会把小件的东西放如大的物品中。喜爱用手指钻洞挖洞。对周围的动静很敏感,探索更深入。

十一个月

动作:大人牵一只手就能走,也能独立走几步了。

坐着时能自由地向左右转动身体。能用手捏起扣子、花生米等小的东西。身体的平衡能力,身体与四肢的协调能力有很大地发展。会用手抓食物。爱把玩具从筐里倒进倒出。会开合书本。

语言:喜欢说些听不懂的话,听上去像在交谈。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能把语言和表情结合在一起。会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

能力:能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不愿意妈妈抱别的宝宝。会模仿成人擦鼻涕,用梳子往自己头上梳等动作。会打开瓶盖,会剥开糖纸。会仔细摆弄和观察物品。能听名称指物5~6种。爱看有图画的东西。

十二个月

动作: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对新的运动形式感兴趣。开始用笔涂鸦。学习用手控制玩具。

语言:爱听成人念的儿歌,讲的故事。能说2~3个单词。会表达自己的各种感情。

能力:认识动物三种。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开始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爱到户外活动,观察户外的事物。成人做家务时喜欢和成人一起做。爱听表扬鼓励的话。

爬行好重要!

7~8个月宝宝可以练习匍匐爬行,也就是肚子贴着地面爬行,然后再过渡到四肢交替爬行。可能有些宝宝不太会爬行,这就需要爸妈进行协助。可以用一块长毛巾将宝宝的身体包起来,双手抓住毛巾的两端,将宝宝提起来,帮助其一步步地学习爬行。

宝宝爬行装备:

有了以下小装备,宝宝爬行会更得心应手哟:

1、连体服。它适合宝宝学爬时穿着,这种衣服没有太累赘的装饰,不会影响到宝宝学爬,而且爬行时不会露出宝宝的小肚子而使宝宝着凉。

2、玩具。训练爬行时,宝宝喜欢的玩具,尤其是新奇、色彩鲜艳的或是能发声、会动的玩具及其他物品可以吸引他往前爬。

3、护肘和护膝!这样就更不用担心宝宝会磨破皮肤了。

Q:宝宝爬久之后难免会磕坏这磨破那,而且宝宝的皮肤很稚嫩,没爬多久就会发红。有没有什么妙计?

A:首先,是要给宝宝足够并且要舒适的爬行空间,比如一张大床或是家里摆设较少的房间。

爸妈可以在地板上铺一块毯子,也可用泡绵拼板为宝宝拼出一块地方供他学爬用。其次,宝宝会爬后,探索欲会很强,会开始想办法拿比较远的东西,所以,只要是宝宝够得到的地方,都必须尽量维持“空旷”。

爸妈需要做好哪些安全防范措施呢?别急,下面就给爸妈支招:

1、房间里容易被拽倒、摔碎的物品要收起来,比如花瓶、热水瓶、玻璃器皿等。

2、剪刀、水果刀、针线等物品要收拾妥当。

3、塑料薄膜、塑料袋、气球等物品要收拾好,避免造成宝宝窒息。

4、家具的尖角要套上防护套,包上防撞海绵

5、抽屉、门、插座等地方也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6、除去桌巾,并将窗帘的拉绳固定在宝宝拉不到的地方。

7、确定阳台、窗户的安全性,窗户前面千万不要放能够让宝宝爬上去或垫高的东西,同时要注意楼梯口和床边,看是否已有防护措施或栅栏等。

8、大型家电容易引起宝宝的好奇而去探险,所以要注意这些家电的门一定要关好。

12~24m当我迈开步伐开始行走时……

12个月~14个月

动作:开始蹒跚学步,能蹲下捡物。

行走能力的增强扩大了宝宝的认识范围,接触事物多了,对亲人的依恋也逐渐转移到周围新奇的事物上。懂得用食指和拇指拿食物。会从杯中喝水,用小勺进食,但手指动作不灵活,拿勺总是一把抓。

语言: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能理解成人的简单话语和指令。会讲单字词、双字词,听多,说少,一词多意。

能力:自我意识加强,喜好表现分明。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强烈,但由于能力有限,做不到的事就会生气,发脾气。思维活动逐步萌芽,喜欢寻找藏起来的东西,能记住常见物品的名称。认识五官,能正确指出身体的几个部位。能知道亲人名字及不同年龄人的称呼。能区别大小、多少、红绿等,但这些概念的认识是泛化的。

15个月~18个月

动作:能较自如地独立行走,喜爱爬高,如台阶、桌椅等。可以生硬的跑几步,能倒退走,能双手拉着扶手,或拉着成人的手,两步一级上下楼梯。会滑滑梯。用小勺吃东西时漏的较少了。手指动作日趋精细,会用拇指、中指、食指握笔涂鸦。会脱鞋袜。会翻书,但几页一起翻。

语言:能听懂更多的单词和短句了,会说的单词也增加了,会说自己的名字。能讲出、唱出儿歌和歌曲的最后一个音。

能力:有意注意开始萌芽,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记忆力也进一步发展。游戏中开始出现了想象。能认出自己的东西。很乐意帮成人做事。尿湿了会抱怨。能稍稍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了。好奇心越来越强烈,经常乱翻东西。

19个月~21个月

动作:跑动能力有所提高,能、勉强跑几小步,但往往不容易自己停稳。

会有跳的动作,但不能离地。能自己扶着栏杆上下楼梯了,会脚尖走。能将教粗硬的线穿过木珠。爱将纸撕破,喜欢涂鸦。

语言:能回答简单问题,说3~5个字的句子,会开口表示个人需要。逐渐形成主动性的语言。

能力:爱模仿成人做事,看见成人做家务,也会拿工具跟着成人一起做,也乐意帮助成人做事。喜欢玩水,自己洗手,试着自己穿衣服,看到大人刷牙也会要求试一试。开始想参与同伴的游戏。

22个月~24个月

动作:跑得也比较平稳了,跳起时双脚可以离地了,动作已协调了许多,还能将球踢远。能观察路线情况,避开障碍,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摔跤了。能自己上下楼梯。现在宝宝吃饭、喝水一般都能自理。笔握得较稳了,能一圈一圈地画线及一些简单的线条,能根据自己的画想象来解释自己的画。能玩一些简单的拼插玩具了,搭积木的技巧也有所提高,会熟练地打开瓶盖。

语言:词汇量突飞猛进,能叫出日常见到的大多数事物的名称,逐渐能说最简单的句子了。喜爱模仿成人说话。他能准确地说出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名字、自己的年龄、性别。他已经开始使用“现在”、“一点儿”、“特别”等副词。开始会用“你”、“我”、“他”来表达人称,开始理解反义词。

能力:想象力很丰富,记忆力也有很大进步。已经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如今天和明天、快和慢等,会数1到10。喜欢问更多的“为什么”。喜欢跟比自己年龄稍大的宝宝玩,能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玩,做简单的游戏。独立自主意识开始萌芽,宝宝想做一件事,会坚持自己做,不愿让成人帮助,如果做不好,宝宝就会觉得很沮丧,如果成功则会很高兴。开始学习感知“1”和“许多”的数量关系。

健脑食谱--五鲜烩花菜

材料:绿花椰菜100g、猪肝50g、鱼肉50g、鹌鹑蛋8颗、虾仁50g、葱2根、姜20g、高汤一杯

调味料:蚝油3大匙、糖1大匙、香油1大匙、太白粉2大匙

做法:绿花椰菜切小朵状,猪肝、鱼肉、猪肉切片状,并裹上少许太白粉,再用沸水汆烫过后沥干。

锅内放入1大匙油,先爆香葱段及姜片,再放入高汤及所有味料一起煮开,加入蚝油及糖煮2分钟后用太白粉水勾芡,滴入香油搅拌均匀即可。

推荐理由:

·动物内脏及瘦肉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宝宝可适量吃一些。

·鲜鱼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分解胆固醇,使脑血管通畅,是最佳的宝宝健脑食物。

在妈妈的腿上走一走

7.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篇七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 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 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 都既存在着社会主义因素, 又存在着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结构中, 存在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结构中,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在文化领域, 存在着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在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但是, 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又都处于领导地位, 即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领导地位, 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 (共产主义思想) 的指导地位。这些社会主义因素, 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 不失时机地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2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的政策, 使濒临危机的民族工商业得到新的发展, 从而创造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 即生产力基础;二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 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更重要的是还有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这些先进生产力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

3.1 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

1952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造) 。因此, 20世纪50年代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多种经济成份即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其中, 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居于领导地位, 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仍占有很大的比重。

过渡时期又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政治领域的任务就是消灭剥削阶级,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经济领域的任务就是把非社会主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

3.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的, 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因此,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下三点:

(1)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市场经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 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由经济特征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园, 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逐步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 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 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 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自强不息, 锐意进取, 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 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0世纪50年代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是由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所决定,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所决定。落后的生产力引起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然后再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是, 我们必须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充分发展生产力,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目标,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摘要: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滤性质与主要矛盾和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滤时期的经济特征。

8.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篇八

一、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一般概念

(一)工业化与工业发展的内涵

传统研究多将工业化定义为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96)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种过程,首先是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是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相比于这一定义,另一类关于工业化的定义则是广义上的,张培刚(2009)将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在广义定义的基础上,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着重于要素组合方式或技术的变化;二是不仅包含制造业工业化,还包括农业经营的工业化;三是技术变化所带来的制度变化也是工业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谭崇台等,2011)。

相比于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发展的概念较为狭窄。陈佳贵等(2009)认为,在一个国家漫长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改造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面貌,包括工业规模的扩大、工业部门结构的改善、工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内容,可以概括为工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正如Jorgenson等(2000)所说的,总量数据和总量生产函数并不足以刻划工业增长的全貌,工业发展必然包括结构方面的变化。金碚等人(2011)认为工业结构变化一般包括轻重关系、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要素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几个方面。高拴平(1997)对工业结构变化的理解与之类似,包括工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工业内部结构状况、工业增长的稳定性及其与结构变动的协调性、工业地区结构三个方面。此外,工业结构还可以包括工业品进出口贸易结构、工业要素结构和工业技术结构等方面(国晖等,2013),有的研究也将产业组织结构换作企业规模结构进行分析(贾晓峰,2001)。

(二)工业化与工业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工业化的阶段划分比较成熟和清晰,工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研究领域。多数关于工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湮灭在工业化阶段的研究之中,将工业发展阶段作为独立主题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当稀少。早期的研究,按照生产方式的变化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分为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这里暗含着工业发展阶段划分的影子。更多的研究或者是从工业结构变化的不同特征进行工业发展阶段划分,或者是从影响工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变化进行划分。虽然划分标准不同,但是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往往都意味着每个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结构调整任务、主要政策变化和结构调整效果各不相同(吕铁,2008)。

多数学者认为工业化与工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结构变化表现为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因此,工业化过程往往通过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表现出来,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在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在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行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工业发展推进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工业发展问题可以用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两个理论范畴来分析,工业发展表现为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陈佳贵等,2009)。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指出工业化和工业发展之间存在区别。郭克莎(2007)指出,工业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含义不是指工业的发展,而是整个经济的发展,通过工业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人均GDP等就可以体现出来。冯飞等人(2012)认为,经典的工业化理论得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这些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分工细化、后发优势等影响下面临诸多挑战,从而使得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与经验得出的工业结构演变不一致。尤其是分工深化导致发达国家形成服务于全球的服务业,后起发展中国家形成服务于全球的制造业,使得后起国家制造业比重更高,出现拐点的时间也有偏差。而且,后起国家工业化面临着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新技术等因素叠加使得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高度压缩,例如相比于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为200年、135年,日本、韩国仅用了65年和33年。

二、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因素分析

一些经济学家对影响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归纳,得出了许多具有概括性和综合性的结论。张培刚(1984)在《农业与工业化》中将生产技术和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作为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将资源和人口作为工业化的限制因素,将社会制度作为随机因素。林毅夫(2012)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更为全面的研究,如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前者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后者是机遇和政府。然而,“钻石模型”虽然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来源问题,但是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着与“钻石模型”不一样的经济环境。因此,韩国学者乔东逊乔构建了“九要素模型”,其中,物质要素包括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国内需求,人力要素包括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此外是作为外部要素的机遇(胡麦秀,2005)。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需求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学主流文献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由供给或要素投入决定,需求常作为一个短期问题而不予考虑。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将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已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共识,需求作为启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纪明,2011)。二是开放条件,尤其是分工演进对工业增长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引发学者思考的是,处于开放与保护并存、竞争与协作同在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一国的生产、交易与政府的边界到底达到什么水平是最合理的?(杜凯等,2010)。当然,全球化条件下,工业增长的稳定性和波动性也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尤其是经济危机或波动带来的影响。一些研究指出,工业是中国经济中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利用外部资源最集中的领域,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具有很大的敏感性和依赖性。

三、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及趋势

(一)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变化轨迹

尽管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史表明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其普遍规律,但中国工业发展却不是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过程。虽然中国建立现代工业的努力可以回溯到19世纪80年代,但是关于中国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研究还是集中于对1949年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析。比较常见的一类阶段划分,将历史事件与工业结构变迁的动因结合起来。例如,李博(2010)将新中国60年历史分为1978年之前和之后的两大阶段,两个阶段工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张建华等人(2012)的研究重在工业发展过程的机理探讨,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结构升级划分为向重工业倾斜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纠偏阶段、再工业化阶段。根据制度变迁特点对工业结构进行的阶段划分也属于这一类,比较典型的是根据不同的体制特点,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分为计划体制中的工业结构升级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工业结构升级(王云平,2002)。

另一类划分侧重于工业发展和结构演变的表象特征。吕铁(2008)认为1978年迄今的30年是我国工业化迅速推进的重要发展时期,根据工业结构变化的不同特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此之前,庄德钧等(1999)依据工业结构的演进,将建国40年的工业发展划分为重工业份额低于轻工业、重工业份额总体上明显高于轻工业、轻工业份额总体上在增加的三个阶段。有的研究直接依据主导产业的变化对产业发展阶段进行划分,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以轻纺工业为终端的产业群(1979—1984年)、以家电产业为终端的产业群(1985—1990年)、基础设施产业群(1990—2000年)和以住房和汽车为终端的产业群(2000年至今)四个阶段(邵宁,2012)。此外,从产业结构变化的某一方面进行的阶段划分也有借鉴意义,例如杨魁等人(2000)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分为几个阶段,金芳(2008)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突出矛盾

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中国工业发展总体状况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工业化演进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即将走完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并将步入工业化后期(陈佳贵等,2012)。一些学者基于霍夫曼定理考察我国工业发展阶段,认为我国经济实质上已经进入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刘世锦等(2006)认为,过去一段时期及今后较长时期内,重化工业的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各方面需求的集中体现之一,是不可回避也不可逾越的过程。刘昌黎(2007)也认为,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实现工业现代化,仍是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业化,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而一些经济学者反对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说法,认为重型化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先行工业化国家旧式的工业化道路,我国不能够重复他们的老路。

在当前工业发展阶段分析中,我国经济和工业发展进入转折性变化阶段是研究中最为关注的方面。江小涓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转折性特征,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有的研究结合内外部条件和形势的变化,总结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一些新特征,包括消费的升级带动作用提升、国际化和全球化影响加深、市场机制促进作用加强、节能减排成为新导向、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明显等(张建华等,2012)。金培等(2012)指出,当前我国遭遇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矛盾交织期。各种潜在矛盾复杂地交织显露,既表明中国工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没有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同时也表明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了必须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头,开始进入艰难摆脱各种路径依赖的重要转折时期。

从影响因素来看,未来我国工业发展存在一系列约束。刘世锦等人(2006)认为,进入“十一五”以来,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诸多基础性因素将要发生实质性变化,有的不复存在,有的将向新形态演变,已有增长模式将面临过去未曾有过的转型压力。任保平(2010)指出,发展中存在的约束包括进程约束、技术约束、资源环境约束等。在生产要素方面,生产要素价格快速重估的阶段将马上来临;在资源方面,如何实现能源约束加强条件下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刘世锦等,2006);在需求方面,一是与投资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相比,消费率持续下降;二是与政府消费率相比,居民消费率下降尤为明显(马艳华,2011);在体制方面,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性根源,比如地方政府助推和保护下的项目投资热、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效率偏低、兼并重组进展缓慢以及国企产权改革不到位等。

从工业结构演变本身来看,也存在一些突出而深刻的矛盾。一些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综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0)、金碚等(2011)分析了当前制约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包括传统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重化工业粗放发展与能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突出,产能过剩问题呈现扩大趋势,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进展缓慢,自主创新对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撑不足,资本深化与增加就业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张建华等(2012)认为,当前我国工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外部失衡,二是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三是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四是以GDP为导向的干部考核机制。这四者分别是当前工业结构性矛盾的外在原因、内部原因、深层原因和制度原因。

(三)未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趋势

从经济增长来看,多数分析认为中国将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的阶段,增长方式将会发生转变。刘世锦等(2011)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有很大可能性在“十二五”末期放缓,并在“十三五”时期明显下一个台阶,时间窗口的分布是2013—2017年。楼继伟(2010)指出,当一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传统增长部门竞争力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而被削弱,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因与技术前沿差距缩小而需要依靠创新,这都要求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根本转变。但是,刘世锦等认为,即使中国未来制造业比重下降,降幅也不宜过大,比如制造业的比重应该保持在30%左右。张建华等(2012)也有类似观点,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能到2020年)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和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与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的观点不同,林毅夫(2012)认为基于后发优势的潜力,中国经济仍然可以维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一些研究对未来工业增长速度、结构变化、增长方式等进行了预测和判断。“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增长的驱动力研究”课题组(2011),从历史轨迹对未来十年(2009—2018年)中国工业总量以及增速进行预测:城市化速度加快是未来工业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传统产业仍将继续高速增长,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突破点。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1)指出,“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和机制上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二是产业升级将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资本积累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将下降,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将提升。有分析认为,进入21世纪的20年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是基本完成工业化第二阶段、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重要时期,重化工产业群、“出行”产业群、电子信息产业群将成为发展的主导产业(刘世锦等,2006)。与中长期分析预测不同,有的研究立足于短期趋势分析,例如金碚等(2011)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若干判断。

四、总结与启示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成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间接的研究较多而直接的分析较少,对历史发展的总结性研究较多而关注现实和未来的前瞻性研究较少,借鉴国外已有理论框架的研究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的具体研究较少,针对工业发展个别问题的局部性研究较多而纵观全局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关于工业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但是这些理论的不足和缺陷也非常明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关于工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或者是与经典的工业化理论糅合在一起,或者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相结合,抑或依据工业发展的表象特征来分析。虽然这些阶段研究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的研究往往面临“时过境迁”的尴尬,与历史事件结合的分析难免“偶然性联系”的牵强,根据表象特征进行的研究又难以触及工业发展变化的本质。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形势对已有的发展经济学及相关理论体系构成巨大挑战。因此,经典工业化理论得出的一般规律在多大程度上是有参考意义的,面对新的形势和变化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和改进?这在研究中是要首先进行考虑和分析的。

第二,研究者对于我国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对我国具体国情及新形势下的工业发展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国经济转型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是任何模式都不能提供现成答案的。正是因为如此,其研究才更显必要性和挑战性。目前关于我国工业发展演变的研究,仍然多拘泥于传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或者是局限于片面问题和局部领域,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刻。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结合中国工业发展演变的自身实际,对我国工业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如何看待工业发展中的独特因素和新形势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如何从不同角度(例如经济发展、就业增长、环境优化、资源节约等)来评价我国工业发展和结构演进的效果?

第三,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与战略研究有待加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工业发展或将出现重大的阶段性变化。这是由于制约工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既包括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能源环境约束的强化、结构性不协调突出(比如产生过剩等)、价值链升级缓慢等长期性问题,也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部形势严峻、国内政策调整效应减弱等短期性问题。在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影响下,未来工业发展会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工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应该进行怎样的定位,在这种定位下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工业发展战略?怎样利用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和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也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解答。

第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疑问和难点,对研究开展可能构成一定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产业分类与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价值链分工条件下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在分工深化到产品内的情况下,传统的产业或产品划分方法是有失偏颇的,包括依据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将行业或产品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类别的划分方法。这是因为,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中的产业升级分析,不能仅仅依据产品或行业技术含量的高低来判断,更要依据我国所承担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低来判断。在统计上,我国的行业统计口径还多次发生变化,包括1984年前后工业行业的统计口径变化,1998年前后“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统计变化等。此外,在国际比较分析中,全面、系统的国外数据获取也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2013年重点课题“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研究”阶段成果(编号A2013041008)〕

上一篇:校运会闭幕式主持模板下一篇:毕业生应聘教师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