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程简介(共8篇)
1.生态课程简介 篇一
一、生态化课程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一词最初见于生态学, 是指一定地域 (或空间) 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以及功能上的统一, 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本文所研究的生态化课程, 即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课程问题, 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关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课程问题, 并尝试以生态的方式进行新型课程建构。借鉴以往课程研究学者将课程界定为一种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安排计划的观点, 我们将生态化课程界定为: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设计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 并对其进程安排进行生态规划。生态化课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 整体性。
生态学的有机整体论世界观认为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即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的整体状态。整体性是生态化课程的首要特征, 主要表现在:1.生态化课程体现的是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比如代数、几何、三角等知识系列的整合, 植物、动物、生理卫生、生态环境等知识系列的整合, 等等。2.生态化课程是性质相近学科的整合。比如物理、化学、生物整合形成的“整合理科”, 历史、地理、道德等整合形成的“社会科”, 音乐、美术、舞蹈等整合形成的“艺术科”, 等等。3.生态化课程是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整合。这是当代为解决环境污染、核威胁、“精神家园”丢失等社会问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整合层面。4.生态化课程体现的是文化的整合。生态化课程着力构建课程的开放与选择相统一的机制, 从而保证新知识能够及时进入课程与已有知识形成有机整体, 实现教育内容变化与文化发展之间的整合。
(二) 开放性。
首先, 生态化课程把课程范围扩大到自然领域、社会环境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个体 (特别是教师和学生) 领域, 生态化课程注重学生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 注重把自然、社会、文化和师生个体作为课程的重要来源, 这就意味着课程向自然开放, 课程向生活开放, 课程向文化开放, 以及课程向学生与教师的个体经验开放等;其次, 生态化课程体现的是关注学生自然的、生命本质的和谐与终生发展这一教学价值观, 这就决定了生态化课程必须向所有的学生个体开放, 关注到学生每个自然生命个体的差异性, 同时, 生态化课程还要向学生的终生发展开放, 体现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的思想。
(三) 发展性。
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的过程。生态主义课程的发展性特征, 表现在它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为手段, 以达到推动事物的发展为目的。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的发展目的并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其对象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元的。换言之, 生态化课程以推动自然、社会、文化和学生个体的发展为目的, 即它致力于推动自然生态的良性演化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的生态化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在现代主义的理念中, 人的理性能力被捧至无所不能的地位, 而人的情感、态度等非理性精神则常常被视为丑小鸭而受到冷落与歧视。要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需要重新找回人类的价值与尊严, 我们必须重新唤起现代业已黯然失色的人类的理想——和谐、和平、合作、心灵沟通的社区、诚实、正义、公平、怜悯、理解和爱情”。[1]
二、生态化课程的来源
(一) 自然环境。
与传统教学论的课程观相比, 生态化教学的课程概念所涉及的范围要更加广泛, 其中一个独特的、重要的资源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作为生态化课程的重要资源, 意味着生态化课程致力于向自然界开放, 努力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课程设计理念。大自然成了可资利用的课程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不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物质基础, 更对学生的精神陶冶、审美体验和人格发展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给学生走向自然、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提供了机会, 让学生在走向、走进、认识和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 不断感受、体悟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不断消解人类的优越感,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并谋求人对自然的伦理道德精神、审美体验及求真意志的统一, 进而自觉成为大自然的关爱者和保护者。
(二) 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生活环境作为生态化课程的主要来源之一, 意味着生态化课程直接面向社会、直面生活本身, 达到与生活世界的融合。社会生活环境是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 它理论上包含了文化资源、人力资源 (如教师、学生、家长等) , 为了与接下来要论述的“自我环境”相区别, 也为了更深入地对这两种资源进行研究, 我们将社会生活环境特指为教学系统以外的整体社会生活环境, 比较直接的和有代表性的, 如社会上的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少年宫等。不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生活, 不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生活, 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这样, 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 又使生活与实际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
(三) 自我环境。
这里的自我环境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情感、生活阅历等。将自我环境作为课程的主要来源, 体现了课程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课程实现了向学生、教师的自我开放, 他们个人的精神资源、宝贵的生活阅历等都是课程关注的重要部分。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同样, 学生也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我们应尊重个人的感受、亲身体验以及价值观念, 关注个人的缄默知识 (TacitKnowledge) 或实践性知识, 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努力能够最终秩序和调节的表现”。[2]
三、生态化课程的设计理念
(一) 敬畏生命、关爱自然理念。
敬畏生命、关爱自然理念是生态化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课程资源系统是有机性的存在, 可以说有机性是课程资源生态系统的根本属性。这就要求课程设计者应具有生态意识, 不仅要关爱、尊重人类生命, 自觉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与价值, 而且要给予非人类的自然世界以应有的关怀, 使课程资源开发合乎伦理、合乎人道。学生自身既是课程资源, 又是课程设计、实施的主体, 因而, 促进学生生命价值的最大实现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 也是开发者职责所在。阿尔贝特·史怀泽曾指出:“敬畏生命绝不允许个人放弃对世界的关怀, 敬畏生命始终使个人同其周围所有的生命交往并感到对他们负有责任。”开发者应将学生理解为同时具有自我保护生命力与自我完成生命力的实体, 通过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去展示生命的力量。
(二) 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生态化课程设计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它是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的结果, 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问题在观念和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不仅仅只反映一种发展的状态和目标, 更强调一种发展趋势的持久力, 强调未来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课程设计, 一方面, 要求课程设计应以不损害自然、社会、他人的利益为前提, 消除人类的中心主义、利己主义等观念, 使课程资源开发既满足课程资源主体的合理需要, 又不影响生态系统中其他因子的发展。另一方面, 要求课程设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不能急功近利, 随意进行。教师应坚持最优化原则,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而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条件, 以适应学习化社会中的各种挑战。
(三) 和谐的理念。
和谐的思想观念源远流长, 在东西方的文化体系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谐观念实质上包含了三方面的内涵, 即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与身心和谐。上述三大和谐观念是生态化课程设计的重要基础。在以往的课程设计理论中, 人们形成了课程设计目标的多元观点, 如追求教学效率、强调认知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推动社会重建等, 这些课程设计的目标与追求丰富和发展了课程设计理论, 促成了课程实践的进步, 对生态化课程设计研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但是, 这些课程设计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过于具体, 其视野偏重于某门具体课程, 其研究旨趣缺乏应有的时代关怀精神。“和而不同, 同则不继”是三大和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和”这个范畴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 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 形成不同的新事物, 以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惟其如此, 才能“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四) 联系的理念。
作为一种思想意识, 联系也是生态主义思想的重要特点。生态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在生态的网络系统中, 无论哪一部分的因素或层面, 都在整体的关联和互动中存在, 每一个原因同时又是结果, 隐性秩序与显性秩序交互作用, 显环境还受着潜环境的制约”;[3]它还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一种内在的关系, 世界是由相互内在联系的各个部分组成的, 对世界的认识离不开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密切联系的肯定, “它倾向于事物之间深刻的关联性 (relationalism) , 相信任何事物的意义是无法从该事物本身知解的, 而只能从它与某个东西或别的什么东西之间的关系中领悟出来”。[4]由此观之, 联系不仅是生态系统的内在属性, 而且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依据, 它为我们进行课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成为我们设计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
四、生态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一) 平等对话原则。
人与自然、社会,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理解与宽容是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亦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课程资源开发者在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对话过程中, 生态觉悟被唤醒, 生态智慧逐渐生成, 个人主义价值观得以消蚀, 最终发展成为“理性生态人”。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 不同民族、地区有不同的需要, 同一社区的不同学校有其自身的特色, 学校的教师、学生也有不同的需要, 因而, 课程资源的开发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等问题, 开发者只有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通过对话与交流, 各种冲突、矛盾才可能得以缓解并最终解决。
(二) 反对价值霸权原则。
在生态价值观看来, 课程资源系统中的任何生态因子都没有先验的价值合理性和价值权威性, 且各因子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 这就从根本上动摇和否定了任何形式的价值霸权。生态价值观反对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和“个人自我中心”等价值取向, 反对以科技至上、效率优先为主导的“工具理性”。开发者要摒弃人们对自然、社会的二元论、还原论和功利主义态度, 树立系统整体的观念、民主平等的原则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 使每个人的“生命本身及它的健康、美好和有德性的活动成为绝对可欲和有价值的东西”。[5]
(三) 适应性原则。
生态化课程资源开发, 首先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及时将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反映到课程内容中, 及时革除陈旧的资源, 代之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新资源;其次, 生态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与当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再次, 生态化课程资源开发要与各地的多元文化发展相适应;最后, 生态化课程资源开发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整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9) .
[2]E.拉兹.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109.
[3]曾永成.从生成本体论到人本生态观[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8, (4) .
[4][加]D.C史密斯著.郭阳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148.
2.浅析生态环境教育课程 篇二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4-0111-02
Analysis on Ecolog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LI Mengxin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du-
cation curriculum, the purpose is that increases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ought.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应将受教育者置于其存在的真实社会环境中进行研讨,受教育者的行为与状态这两部分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与生态环境相融相映。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认知生态环境现状,充分把握生态环境学科理论,了解受教育者的基本情况与心理需求,并坚守生态环境教育的相关原则与意识,科学落实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现如今,生态环境教育体系还是十分不完善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也并没有完全被纳入教育体制中,亟待得到改善与完备。笔者认为,应当从受教育者的生态角度入手,推进生态环境教育的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建设十分必要,其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构建策略与授课方法是重点研究的对象。笔者就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谈谈对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相关看法。
1 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学习目标
教育工作者应当在了解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明确生态环境教育的学习目标。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多种生态关系的组合,广义上主要可以概括为社会自然生态关系与人类精神生态关系的组合。因此,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当使受教育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生态关系融入身心,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大美境界。理论层面,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将环境知识与人类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积极构建受教育者的学习模式,应使其学会主动关注环境资讯,把握学科脉搏,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在理论层面能够充分贯彻生态环境教育学科的中心思想。实践层面,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受教育者将获取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周边的生活当中,积极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活态度,让其可以科学处理力所能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观,能够充分达到生态环境教育的教学目的[1]。
2 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育工作者在明确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应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力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需要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并且在课程中涉及的复杂的生态关系网也应当详细具体地安排到位。而且,生态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应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让受教育者获取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基本常识与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明确社会自然与人类精神的相互关联与相互影响的多重关系,严肃对待环境污染问题,真正明白社会自然生态对人类生命、生活的重要性。
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在受教育者的情感培养上下足功夫。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价值观的相关教育是重中之重,将“生态环境之道”不遗余力地传播下去。除了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地看待相关学科问题之外,还能够将热爱自然扎根于心,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并把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充分运用于周边的人与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3 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构建策略
作为一门教育课程,课程构建既要符合不同阶段的受教育者的心理水平,也要考虑现实以及未来社会的需要。这就如同构成生态环境的各个因子均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亦互相影响的,生态环境的本质在于社会自然生态关系,核心在于人类精神生态关系[3]。所以在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构建上,教育工作者应当以人类要素为重点,散射至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在广泛交流的同时也应主次分明、主客清晰,从而铸就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与体系。
在宏观教学思想的指导之下,课程构建应从整体到局部,即构建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大体框架;然后再从局部到整体,即将主题内容发散开来,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联系之间的微观差别。教育工作者应当构建综合性质的生态网络,使受教育者运用整体思维以便把握事物之间的各种关联。另外可以看到在许多地区或许多课堂实景中,在生态环境特殊性的教育上还不够明晰到位。由此,生态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生态环境教育的认知与理解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可绝对化。生态环境教育应在全面认识社会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基础上,依据现实社会的需要去构建课程体系,紧跟时代前沿,把握学科动态,为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力量。
4 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授课方法
教育工作者的课程构建应当从局部到整体,将主题内容发散开来,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联系之间的微观差别。主题活动的开展是生态环境教育课程有效的基本模式,它既能将教育双方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又使得教育过程有了明确的、针对性的内容和主旨,从而生态环境教育才能得以全面开展。因此,主题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此一定要慎重。选取主题时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经验与现有生存环境,并结合自然和社会生态中的鲜活实例,汲取历史经验的营养,以现代生活的角度直接并充分地让受教育者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吸纳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良性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教学效果。
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不应当只是死记硬背的课本解读,也不应当只是破坏环境的批判会,更不应当总是在干枯沉重的话题背景下做研究。生态环境教育需要加减法,不仅增强受教育者的环保意识,还要减少不必要的甚至扭曲的环境观。为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元,教学过程更加切合主题,教学思想更加科学美丽,教育工作者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前沿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其形象直观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拓展受教育者的认知思维领域,激发其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将学术精神发挥到极致,将生态环境理念作用到最佳状态。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简单阐述,从四种不同层面浅谈了笔者所希望的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笔者认为,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教育并不只是一句空口号,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受教育者了解掌握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明确生态环境教育的目的,这也是当今乃至未来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需求。如此,教育工作者才能够有的放矢,达到教学预期。
但仅仅有理论知识层面的构建还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环境价值观,提升受教育者的生态环境意识及态度,使其能够真正从行为上保护环境,从精神上热爱自然,从思想上珍视生命,不断地推进生态环境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国保.我国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9(1):5-13.
[2]陈晓东.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路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生态旅游课程小结 篇三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类型,以其对环境的关注,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多重维护得到了广泛认同,被看作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形式,并已成为当今生态学界和旅游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最受注目的焦点。
综合世界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开设生态旅游这一门课程,对于就读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生学习态旅游这一门课程,我们能够在整体上把握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体系及其理论基础,同时对生态旅游的资源开发、市场拓展、规划管理与设计等实际运作方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实际保护与社会环保教育的注重。对于认识和把握世界旅游行业的整体趋向以及在我们以后的旅游行业从业工作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不仅增长了见识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只有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基础,才有可能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和推广,才有可能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统一,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相协调的和谐社会。
4.国祥生态农业简介 篇四
简介
江苏国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在金坛市国祥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基础上于2008年创建而成的成长型企业,是一家以农业生态建设、生态农业模式推广、优质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企业。公司工商注册资金为500万元,现拥有“金坛市国祥生态农业观光园(朱林村王家村)、绿色农业种植基地(薛埠镇上阳村)、农产品加工基地(薛埠镇阳山村)”三大生产基地和一个生态农产品销售中心。
国祥生态农业园是以茅山虫草鸡的规模养殖为主,业已形成生态养鸡技术体系,包括: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鸡技术、生态放牧养鸡技术、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综合绿色防疫技术,以及多种氮磷拦截环境保护方案。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实践,拥有一大批技术骨干社员,形成了较为雄厚的科技力量,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同时,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委畜牧技术指导站、东南大学等紧密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平台。林地养鸡与农不争地,与民不争粮。采用“林-鸡”种养模式,达到“林地牧鸡、鸡吃虫草、鸡粪肥地”的林茂鸡鲜的最佳生态效应,使林、果、桑、茶园的现有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得到充分开发和高效利用。
在种植业基础上,发展养殖业和产品深加工,在林果园中饲养绿壳蛋鸡,利用林地虫草散养草鸡,利用鸡粪饲养蚯蚓喂鸡,利用鸡粪养鱼,建立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园区物质资源能够得到循环利用,构建成农业循环经济,开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5.生态文明小康村简介 篇五
建设项目简介
一、基本情况
**乡生态文明小康村位于**县**乡人民政府旁边,村庄依山傍水,邻近草场面积广阔,风景宜人,为典型的纯牧业乡镇,平均海拔3050米,村庄有曼玛七村、日芒三村、**五村的牧民住户共有118户592人,其中精准扶贫户41户179人。
二、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工程、房屋改造工程、产业发展配套设施、设备及器具购置安装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改扩建巷道硬化4950㎡;新建道路排水边沟3.7公里;新建简易垃圾处理点1个;新建10立方米的玻璃钢消防水池1座;新建20平方米公共旱厕1座;新建村庄入口标识一个;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1000㎡,村庄绿化及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00平方米;风貌改造、住宅节能改造、卫生户厕及浴室改造118户;新建村庄专业合作社2个;新建81平方米养殖暖棚118座;购置LED藏式太阳能路灯141盏、垃圾收集箱5个、垃圾清运车1辆、双分类垃圾桶56个、消防器材1套;体育器材、文化广播器材1套,宽带入户安装118户、新建宽带点1个;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118人次。
三、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为1463.67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1355.5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40.38万元,预备费67.78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补助资金和自筹解决。
四、建设期限
工程于2016年5月开工,2016年10月竣工并验收。
五、项目进展情况
住房民族特色化风貌改造及农牧村“三改”及村庄绿化工程于5月份已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30%;其余工程将相继开工建设,施工单位为甘肃恒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兰州金信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6.“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探讨 篇六
一、“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
(一) 知识点多, 涉及内容广。
目前国内生态经济学教材版本众多, 其教学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生态经济系统与功能理论; (2) 生态经济产业理论; (3) 生态经济市场与消费理论; (4) 生态经济价值及其核算理论; (5) 生态经济制度与政策理论。由此可见, 生态经济学知识点丰富, 涉及内容广泛,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广泛和扎实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教师既要能辨分主次,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讲清重点, 又不能遗漏相关知识的传授。
(二) 学科交叉性与理论性强, 实践难度高。
生态经济学课程涉及的各种原理与方法涵盖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统计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知识, 具有多学科交叉且理论性强的特点。而且, 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难度高。课程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和演示, 而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环节, 学生对部分内容没有感性认识, 增加了学习难度, 往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 与现实环境问题联系紧密, 时代性强。
生态经济学是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生态问题而出现的。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时代性很强, 因此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体现出时代特征。当前国际上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人类福利的评价、生态补偿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这些前沿知识, 掌握生态经济学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 通过联系实际及社会环境热点, 加深学生对理论及方法如何应用于实际的理解。
二、“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 偏重理论教学。
一部分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 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以讲授为主。以理论阐述为主的讲授方法使得学生感觉课程内容太抽象, 有些学生自身经济理论功底不足, 而有的老师缺乏有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事件的亲身经历, 上课时照本宣科, 往往导致这样的问题:教学初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 随后学生因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慢慢失去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二) 教材适用性差, 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
国内许多高校使用的生态经济学教材偏重于理论, 教材中罗列大量的名词概念和经济模型等, 并且所引用的案例比较陈旧且国外案例居多, 缺乏国内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合适案例, 教材更新速度慢。更严重的是, 目前国内生态经济学教材在逻辑起点问题上大多立场不明, 在逻辑框架的选择上也不够讲究, 从而造成许多教材取材混乱、内容残缺。如很多生态经济学教材没有或很少涉及人口、消费等问题。可想而知, 使用这些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 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 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过程中, 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 即通过期末考试和平时出勤情况评定学生学习的优劣, 考试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记忆为主的概念和理论。这种考核方式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驰, 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改进“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 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合适的教材是改进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针对当前生态经济学教材的主要问题,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新教学内容体系。
1. 确立生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理论体系中思维的起点。要创新生态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态经济学逻辑起点的推溯和界定问题。生态经济学以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视阈, 以可持续发展为学科宗旨。它致力于解决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生态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矛盾, 而这一矛盾集中表现为“日益扩张的经济规模 (经济规模并非是指GDP这样的价值意义上的规模, 而是指经济系统物质吞吐量的规模) 与有限的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当前一切生态危机的实质, 也是困扰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发展的“原始的基本关系”,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所有方面, 都是紧紧围绕这一矛盾展开的。因此, 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这一基本矛盾关系作为逻辑起点。
2. 建构生态经济学的逻辑框架。
逻辑起点只是理论分析和体系建构的开端, 有关概念范畴和具体理论还有待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演绎。为此, 还需要为随后的逻辑展开寻找一个合适的线索或框架。以I-PAT方程作为建构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非常合适。所谓IPAT方程, 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学家Paul R.Ehrlich于1971年提出的用来表示环境冲击与影响因子关系的一个恒等式, 其基本形式是:
I=P×A×T (1)
式中, I代表环境压力或环境影响, 可以是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 也可以是某种资源的消耗量;P代表人口规模;A代表富裕度, 通常可用人均GDP表示;T代表技术因素, 常用单位GDP所形成的环境指标表示。
使用该方程作为构建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 首要的理由是该框架能对前面述及的逻辑起点进行很好的承接:既然将协调“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的矛盾关系作为生态经济研究的逻辑起点, 既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要求是经济的扩张不能突破生态承载力的限制, 那么自然就需要对造成生态压力或生态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因素分析, 以期找到生态压力的社会经济源头, 并对这些源头进行管理和控制。IPAT方程无疑是进行这种因素分析的最好框架。
(二) 改革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针对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及当前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缺陷, 笔者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开展案例教学。
好的教学案例能实现经济理论与生态知识的充分融合。通过案例教学, 可以使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对抽象的生态经济理论的理解不相互脱节,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以比较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因此, 如何选择案例及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学习显得非常重要。总的来说, 要遵循3个原则: (1) 生态知识与经济理论相结合原则。典型案例都包含许多相关的生态知识与经济知识, 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 (2) 案例本土化原则。国外案例所叙述的生态经济问题常常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合, 因此容易使学生的案例学习与现实问题发生脱节, 从而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显著。因此, 应当多采用国内典型案例, 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都可以用来分析, 比如西南地区石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3) 取近舍远原则, 也就是尽量选用近期案例。在案例组织方法上, 教师应利用案例来引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探讨, 并利用案例进行验证, 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讲故事和进行案例灌输。
2. 分组讨论。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 结合当前生态经济学前沿动态, 列出多个专题 (比如生态经济核算专题包括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生态足迹核算理论与方法、能值核算理论与方法等) 。由学生分组选题后, 每个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协作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案例制作, 并通过PPT在课堂上进行案例介绍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相应讨论, 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提问。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引导以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 同时可采用适当的嘉奖方式鼓励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演讲和讨论, 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协同工作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3. 围绕区域特色生态经济资源开展教学。
由于教学材料直接来自自身区域, 因此能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融合, 自然教学效果更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当地最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的石漠化, 从石漠化出现的原因、石漠化的后果、石漠化的治理等方面进行讲授, 效果很好。
4. 室内模拟教学。
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许多生态经济学方法都出现了软件。利用相关软件, 对生态经济学的物流分析方法、能值分析方法、生态足迹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生态经济核算等进行模拟运用, 使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经济方法, 并运用某些方法评价生态经济系统。
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国内外有许多生态经济研究机构网站, 如中国生态经济科学学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生态网等等。通过这些网站的浏览可以获取很多的生态经济信息、研究动态、研究前沿。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小论文题目, 如“全球气候变暖, 是危机还是骗局”、“我国沙漠化现状及治理”、“三峡工程的生态效应”等, 学生在小论文写作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上网查找资料, 在有意无意间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
(三) 革新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应从考核内容变革、平时出勤与课堂表现、专题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革新。例如, 可将试卷内容设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概念和解释题, 注重考核学生平时在案例互动、实验式互动及分组讨论中所表现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而不仅仅是根据出勤次数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以上的综合考核方法, 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
摘要:“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主要有:知识点多, 涉及内容广;学科交叉性与理论性强, 实践难度高;与现实环境问题联系紧密, 时代性强。当前该课程教学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偏重理论教学;教材适用性差, 教学内容设置不尽合理;考核方法单一。改进“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措施主要有: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革新考核方法。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罗明灿, 刘惠民.建立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 2010 (2) :21-23.
[2]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3]徐中民, 程国栋.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理论篇[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12.
[4]成美.生态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J].教学研究, 2012 (2) :49-52.
[5]Ehrlich P R, Holdrens J P.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J].Science, 1971 (171) :1212-1217.
7.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初探 篇七
关键词: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初探
0 引言
美术课程是一个以实践性为主的教学过程,学生可通过各个工具勾勒和描绘出自己想要的作品,以此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都是以模仿教学为主,由学生模仿教师的绘画技巧来提升绘画水平,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缺乏自主性。因此,美术课程教学需结合生态化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发展空间,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
1 生态化教学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1.1 提高美术课程教学效率
生态化教学是一个宏观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的根本在于从整体出发,对课程的各个内容都十分重视,因此更为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美术课程中应用生态化教学能够完善传统教学时常出现的单一、枯燥、灌输式等教学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将重点转移至学生的兴趣方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有着更明确的认识。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所扮演的角色由以往的领导人变为了指导人,学生的独立学习过程也变为了小组学习模式,学生能够通过讨论与研究挖掘出属于自己的技能技巧,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需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作出指导,使学生自己领悟美术的绘画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规划更适合中职学生发展的教学体系。[1]
1.2 对学生综合能力有提升作用
美术课程的主体结构是由实践所构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是通过对美术技巧的不断练习和实践来达到某个水平标准,从而逐步地提升美术水平。该课程因实践性特征,其在教学过程中时常是将教学重点放于技能的培养领域,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指标不符,美术课程虽是以实践的渠道来获得技能的发展,但其教学内容远远不只包括技能领域,其还包括美术的审美、美术思维、美术的表达、美术的情感描述等,这些均是在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时需具备的能力,同时也是美术课程教学需重视培养的能力。因此,美术课程教学需融入生态化教学理念,通过生态化教学将教学重点放于每一个领域,并科学运用教学模式,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观察美、探究美,重新塑造对事物的了解,打破固有的知识体系,将美术自由的表达过程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和发现自我,将情感融入美术作品当中,使学生形成自我独特的美术风格。[2]
2 生態化教学在美术课程中的实践途径
2.1 以学生角度开展生态化教学
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往往是以全程包办的教学方式进行,在面对课堂问题时,教师往往是以自己的思维来解释和描述各个美术作品,学生在此过程中未具备任何自主思考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使得教学主体变得模糊。对此,生态化教学能够打破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其能够使教学过程更人性化与合理化,并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高职学生在这个年龄段中大多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开展生态化教学时,可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连接,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兴趣的事件作为出发点,并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思考,了解不同物件的绘画方式,让学生对其展开交流与探讨。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各个国家的自然风景,以播放图片的方式播放山河自然风景、热带雨林、雪山、溪流等景色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景的特色,从中衍生美术灵感,将不同风景的特色以美术绘画表达出来。使学生在今后面对生活中的事物时,能够自觉产生美术意识,形成美术思维,将美术渗透至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3]
2.2 基于问题开展生态化教学
问题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维的重要过程,在美术课程生态化教学中,问题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对美术课程形成新的思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至教学当中,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提升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提出课题疑问,根据不同的美术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问题,在课前陈列出该教学章节的各个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抱着疑问思考和探索,对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完成教学后获得解答,这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悟性,也让学生对美术课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教师在教学最基本的美术艺术时,大部分学生会根据传统印象中对美术的见解认为该课程仅仅是一门绘画课程而已,而这样的见解必然会给后期的教学过程带来影响,为改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传统见解,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或其他方式将美术工艺品、美术不同的绘画作品即古典画作、素描画作、水彩画作及建筑物的勾线画作等进行一一呈现,还可结合不同国家具有标志性的雕塑进行图片呈现,让学生领悟美术所牵涉的不仅仅是绘画,其在多个行业及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涉及,而美术的绘画只是其中的一项教学领域而已。学生在生态化教学下,能够认识更多的美术知识,对美术课程也有全新的认识与见解,这对学生眼界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提升作用。另外,教师还可定期开展美术交流会,对各个富张力的美术图画展开探讨,并考验学生对不同美术作品的区分能力,对各个美术作品的特色和表现手法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审美能力。
2.3 从技巧性指导开展生态化教学
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结构有着明显差异,该课程不需学生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对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体现在美术的审美及实践绘画上。对此,教师在开展生态化教学时,需做到因材施教,结合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辅导,使各个学生的差异水平得到逐渐完善。教师可在课前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了解每位学生的美术水平及对美术课程的见解,再从学生的作品当中了解学生美术技能的不足之处,对每位学生的优点及缺点做到完全掌握。在掌握这些特征后,教师在实施生态化教学时,对每位学生进行左右辅导,在学生绘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错误的美术绘画技巧和进行纠正与指导,对水彩颜色混合错误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美术课程教学更人性化,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 结语
生态化教学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美术课程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使教学理念更为人性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美术课程的各个领域,对美术课程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该教学方法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多个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晨.美术课堂“生态化”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构建[D].长春师范大学,2013.
[2]李泽萍.美术教育的新视野——《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的生态式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8.环境生态学课程设计 篇八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道路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常州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提出保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常州市;生态环境现状;对策
正文如下:
常州地处江苏南部,位居长江直男,太湖之滨,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全市面积4385km^2,常住人口357万。常州市环境优美,是著名的鱼米之乡,2008年获“国家园林城市”光荣称号。常州地区经济发达,化工、纺织、冶金、制造等传统行业具备相当规模,在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再催进国民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威胁,给居民生存存环境带来带来挑战。总体来说,常州生态环境偏好,且达到一定的建设水平,但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资,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常州市环境现状
1.1 环境空气状况
常年影响常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环境污染类型从煤烟型演变为煤烟型和光化学氧化型复合污染。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主要污染指标的年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持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均有所下降。
通过开展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煤烟型污染、工业废气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和农作物秸秆禁烧等措施和行动,2010年常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好转,市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为334天,与上年持平,占全年天数的91.51%。
1.2 水环境质量状况
长江常州段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区主要河流为长江、京杭运河及其支流,监测表明水质总体较好,且较上年有所改善。市区24条主要河流的41个监测断面中,3个断面符合二类水体要求,5个断面符合三类水体要求,23个断面符合四类水体要求,有7个断面符合五类水体要求。
常州环保对饮用水源进行实施保护,并积极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市区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1.3 声环境质量状况
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国家二类标
准。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4分贝,较上年有所下降。功能区噪声状况总体良好,主要噪声源依次为生活、交通、工业、施工噪声和其它噪声,交通噪声的影响有所下降。
继续实施中心城区限行黄色标志车辆,继续巩固“限摩”成果,交通噪音得到进一步控制,继续强化对固定噪声源、建筑施工噪音和生活噪音的管理。
1.4 生态环境状况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优化配置生态资源;单位土地面积增加产出,减少排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基本农田、林地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退化环境的生态修复、修复及重建等生态建设工作。
2010年,常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69.78,属于良好等级。与2008年相比,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个别地区略有好转。但生物多样性较低、植被覆盖质量不高、土地利用强度大,建设与环境的矛盾仍较突出。
1.5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状况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进一步拓宽固废处置途径,积极扶持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危险废物处置率继续保持100%。
二、常州市环境问题分析
2.1.产业结构必须大力调整
据研究,“十二五”期间,我市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由于重化工业特征仍然明显、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较大的特殊市情并未改变,因此,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仍然突出。一是第二产业结构偏重,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行业仍占较大比重。据统计,我市规模工业重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70.3%上升到2010年的78.8%,其中,冶金行业占规模工业总量比重由15.77%上升到19.98%;建材行业由3.09%上升到3.59%。冶金、化工、纺织、建材四个行业占规模工业经济总量33%,但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0%。我市化工、印染行业占规模工业经济总量21%,但废水排放占规模工业废水排放总量80%。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较低。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为40.6%,但仍低于长三角16个城市的平均值44.7%,而且服务业增长速度在苏南城市中较低。三是稳增长促发展的压力非常大。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不少,稳增长促发展的压力非常大。由于“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态势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扭转,在保持全市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的同时,随之产生的问题是能耗和污染排放较快上升,对环境的压力增大。
2.2.生态环境质量仍需大力改善
虽然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但是,解决历史积累的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需稳固,目前的环境现状还不能满足市民对环境改善的新期盼。一是饮用水源安全保护不容松懈。我市区域供水对长江水源地的依存度超过90%,由于气候变化和上游开发引起来
水水质下降与水量减少,以及保护区范围内污染源搬迁尚未完成,再加上过往船舶流量增加等,影响饮用水源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二是人均水资源不足,水环境容量小。我市目前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67.0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至1522立方米/年,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在1700立方米/年的国际缺水警戒线以下,水环境容量小,进一步提升水质的难度大。目前,全市黑臭河道和小流域整治的任务还很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尚不稳定,治太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少数河道时有黑臭现象。三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很难较快转变,机动车保有量在迅速攀升,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灰霾等新的大气污染危害日益凸现,加上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缺乏新风廊道,使城市群与大城市特有的大气污染问题可能逐步显现。目前,全市灰霾天气时有发生,局部区域仍时有恶臭,机动车尾气污染日显突出。四是其他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很重。由于高铁噪声等问题,局部区域噪声污染影响群众居住环境。城区小餐饮、小作坊油烟、噪声扰民现象仍然较多。全市重金属、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等其他污染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隐患不容忽视。五是全市生态系统承受重压。全市生态结构从农业为主向城市—农业复合生态结构迅速转变,湿地面积锐减,湿地系统功能退化,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增加。六是市民对环境改善的要求更为提高。生态财富是群众最渴望拥有的一种财富。尤其是我市国家生态市建设通过国家验收之后,群众对我市生态环境提出的要求更高。客观上,我市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还不能满足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新期盼。
2.3.节能减排面临的压力更重
一是保持节能减排成果的难度很大。由于利益驱动和投资冲动,保证节能减排设施正常运行的难度很大。少数污染企业及个人为攫取经济利益千方百计违法排污、乱上项目,手段日趋隐蔽,给我市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改善环境质量带来了很大困难。二是新增排污量压降难度较大。由于我市单位GDP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排污基数仍然超过环境容量,新增排污量压降难度较大。三是进一步减排的空间更小。由于我市“十一五”期间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较好,大量重点减排工程已经完成,使进一步减排的空间更小。四是上级下达的任务更重。国家和省对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并且增加了氨氮、氮氧化物2个新的减排考核因子,这两项因子的减排技术难度大、运行成本高,还涉及到农业和机动车污染减排工作,目前还缺乏有效手段,又面临着畜禽养殖总量迅速增加和机动车淘汰量急剧减少的考验。
三、控制与改善对策
3.1.科学规划计划,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加快完成专家评审和人大审议批准工作,颁布市及有关辖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市及辖市(区)政府及时出台实施方案,完善各项实施计划,适时全面启动全市生态文明市建设工作。
3.2.狠抓污染减排,大力促进绿色增长。一是建设低碳城市。推进武进国家级低碳示范区、溧阳省级低碳经济示范市建设,建成一批低碳生态示范项目。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大力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在省内率先建成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园区。二是加快产业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尤其要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借力谋发展的区域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并推广一批节能减排降耗重大技术,广泛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3.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3.3.1.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提升水环境质量。一是保障饮用水安全。建立健全饮水安全应急机制,推进备用水源地和取水口扩能建设,加快区域联合供水,深入推进饮用水源地整治。二是统筹抓好太湖应急防控和长效治理。综合采取控源截污、调水引流、清淤捞藻、小流域整治等措施,促进包括入太湖河道在内的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重点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建和配套管网完善工程,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水平,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和回用。
3.3.2.实施蓝天工程,改善空气质量。按市《“蓝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深化“禁燃区”建设,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强化餐饮油烟整治,强化牛塘等重点区域废气整治,推进亚邦化学等企业的搬迁,推进机动车和秸秆污染防治。
3.4.建立综合协调和保障机制,提升环境管理能力。一是构建全社会大环保工作机制。完善实施并运用好环保月度点评制等行政手段,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经济手段,公益诉讼等法律手段,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和宣教能力建设,加快建设环保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数字环保”,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的能力,加大全市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三是健全环境问题排查化解长效机制。按照有关评分细则和考核办法,强化环境信访办理责任追究、目标考核和督办力度,确保工作责任、措施和落实“三个到位”,逐步化解历史遗留的信访难题,努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网格找差、网络找差和信访找差等方式,发动全社会力量,常态化地主动查找环境问题。每月召开专题信访分析督办会议,形成常态化的找差、分析和督办机制。
3.5.加大环境宣教力度,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绿色创建系列活动,努力提升市民生态文明素质。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倡导鼓励绿色消费、低碳建筑、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南京晨报
http:///Articlenews.asp?id=6661
2.常州年鉴2011
3.常州人大网
【生态课程简介】推荐阅读:
环境生态学课程学后感09-10
农业生态学内容简介10-03
天源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简介08-25
贵州乌蒙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介08-23
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生态效益09-30
高举生态建设大旗构筑北方生态屏障11-01
山西生态园设计,山西生态园施工07-29
山区县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探讨10-02
致力经济生态良性互动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10-29
观光农业生态园——让“生态农业”先行范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