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课程论文(精选8篇)
1.大众传播学课程论文 篇一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当今所说的大众文化
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
(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并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
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如果说当今文化研究的中心是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
化的研究中心就是传媒,可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异常
复杂的,而在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其一,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出现,是在全球现代化浪潮的背景下,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产物,它既有世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又有自己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所赋予的特性。一般来说,中国大众文化的真正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事
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而开始的,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大众
传媒承载着大众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形成了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严肃艺术和高雅艺术
并行前趋的一种文化景观。但是,中国大众文化由于产生的时间不长,所以其发展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上缺乏对大众文化包括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具体研究和理论
总结;缺乏对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及文化市场应有的战略规划、实施计划及相关政策的宏观
管理,因而显现出一定的无序和盲目发展状态。另外,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消费娱乐业的发展很快,文化产业结构失衡,富有民族特色文化传统的国有文化
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过多地引人国外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东部地
区与西部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布局失衡。正是由于中国大众文化的不成熟性和不平
衡性,造成了大众文化创作在其快乐原则的指导下,不注重和国内优秀传统文化、精英文化
融合,一味追求娱乐的消遣性,追求内容上的非历史性、无深度性。在整个社会文化转型时
期,将大众文化的社会大众性、商业赢利性、娱乐消遣性摆在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之上,造成整个社会文化的失调。此时此刻,推动和承载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大众传媒,在发挥
其传播功能的同时,理应担当起正确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重任。在我国,大众传
播媒介既有文化产业功能,同时又有舆论宣传和引导的功能,其文化产业功能直接推动着大
众文化向前发展,其舆论引导功能则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出引导中国大众文化朝
着代表先进文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文化转型时期,无论是从理论上、客观管理上、大众文
化结构和内容上,还是从大众文化布局上,都应引导他们和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的发展
趋势相适应,绝对不能使它们相互对立或者割裂开来。具体来说,在当今大众文化的发展中,我国的大众传媒应紧紧围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将大众文化引导到代表人
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轨道上,减少那些片面追求娱乐、消费、搞笑、逗乐、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保持整个社会文化产品均衡有序地向前发展。
其二,大众文化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普及而产生的,大众传媒很容易控制大
众,将大众引人由媒介营造出来的脱离现实甚至远离现实的伪现实中。大众文化中传达出的带有现代文化特征的无中心、无深度、反理性、消解神圣等特性,极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消
极面中找到同盟军,二者坑淦一气,无异于一剂毒药毒害我们的国民精神。同时,中国社会
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导致的经济落后、社会贫穷、广大民众受教育的机会少、国民
整体素质较低等、容易造成对社会文化转型期外来的腐朽文化产品不辨良萎。这些都会严重
影响中国人原有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因此,目前的现实需要迅速建立起正确的大众文化批评。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维结构中,文化的本质功能即在于批判,在于对政治、经济偏
差的矫正。大众文化批评正是代表着文化行使批判使命的有效形式。一般来说,大众文化批
评具有三大功能,即调节功能、监督功能和建设功能。通过批评对大众文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调节,对承载大众文化的大众传媒进行监督,在大众文化内部制定审美规范,建
立大众文化秩序。特别是对大众传媒实行监督,中国大众文化还缺乏这种批评意识、批评机
制。前面已提及到,现代科技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超常的功能,可
以发挥并扩张自身的媒介意志,轻而易举地将大众引人由媒介营造出来的虚伪世界之中,对
社会造成潜在危险。特别是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处在一种混乱无序的状况下,大众传媒又被
党和政府赋予了舆论监督权,那么,谁又来监督大众传媒呢?长期以来,中国的大众传媒在党和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制约下,没有形成大众传媒极权,从而保持了社会的平衡。
但中国加人WT()后,随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大众传媒产业化功能将得到有效发
挥,大众传媒将凭借其经济实力形成极权机制,这时的政府法规制约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所以,必须建立大众文化自身的批评机制,通过职业批评家和大众中自发的批评者形成批评
网络,通过舆论监督、道德监督,以社会雷达探测器的功能去辅助和弥补社会法规的功能,监督大众传媒。事实上,承载和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是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建
立和完善大众文化的批评机制,则是大众文化自身的需求,是社会大众的需求,也是中国国
情的特殊需求。提倡大众文化批评监督大众传媒,这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文化研究主要是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流行文化的研究,所以,正确处理好
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在思考大众文化的成因时,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比如,周宪在述及大众文化的成因时指出:“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规模都市化的形成以及大批城市大众的涌现,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一种带有文化产业性质的大众文化应运而生。”②而陈刚在给大众文化下的定义中,也明确地把大众传播作为其构成大众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③显然,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有着撕扯不开的关系。那么,什么又是大众传播呢?看来,在梳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搞清楚大众传播的涵义,这对于我们理解大众文化的形成很有必要。从传播学的意义上看,“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二十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有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和战后才出现的电视)。”④从目前的情况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但促成了旧电子媒介的更新换代(如从普通电影到立体电影,从普通电视到高清晰度电视、卫星电视等),而且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电子媒介(如程控电话、录像机、VCD、DVD、卡拉OK、传真机、多媒体电脑、因特网)。可以说,电子媒介的队伍已经壮大;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壮大的趋势必将愈演愈烈,以至于我们今后肯定是生活在一个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时代。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尽管大众传播可以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个部分,但是在催生、塑造大众文化的过程中,电子媒介无疑起着更大的作用。按照传播学家的看法,迄今为止,人类文化已经经历了口语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三个阶段。在口语文化时期,由于传播是在单纯的、人人都具有的说—听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口语文化具有了粗陋的民主和平等色彩。而随着印刷文化的来临,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民主平等关系被取消了。因为印刷文化机制本身便具有一种拒绝和排斥功能,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进入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进而掌握、控制、甚至垄断文化的阐释权,而大量的没有识文断字能力的芸芸众生则被印刷文化机制无情地抛置到了边缘的角落,他们惟一具有的资格是被动的接受与倾听。可以想见,在典型的印刷文明时期,与之成龙配套的只有精英文化、贵族文化,而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只有基于这样一个文化背景,我们才能理解电子媒介的出现对于大众文化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美国学者丹尼尔·杰·切特罗姆在分析早期电影对美国人的影响时指出:由于电影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和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这种新型的电子媒介与传统文化精英的格格不入。同时,由于电影不是为了特定的阶层、客厅、课堂而设,而是为了现实生活、为了了解西部、工人、农民、木匠和工程师,为了探讨关于女人、中产阶级和劳动阶层的广阔领域,所以电影深受底层民众的喜欢。结果,电影不但把平等意识带到了人民大众之中,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到了二次大战末,电影媒介已建立起一种新的大众文化,即继印刷文化之后的艺术、娱乐、大商业和现代技术的汇合,它符合大众的口味,又从大众中获得力量。这种新的大众文化把作品和制作过程联系在一起,这二者都不符合旧的文化学说的模式。„„对大众来说,看电影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体验和解释同代人或家庭的共同价值观的新方法。⑤
从切特罗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电子媒介的电影,由于其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本身便蕴含着一种平等、民主的理念,所以与印刷媒介对大众的拒绝、排斥功能相反,电子媒介最大限度地对大众行使着、发挥着它的接纳和聚合功能。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切特罗姆才认为电影创造了大众文化。如此看来,电子媒介不但在创造大众文化方面功不可没,而且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次极富革命意义的壮举,因为它打破了精英文化或贵族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大众也由于有了自己的文化领地和文化支援,第一次具有了与上层精英垄断的传统文化分庭抗礼的资格,甚至有了蔑视、无视传统文化存在的权利。
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在催生了大众文化之后并没有抽身而去,可以说,在20世纪大众传媒的更新换代中,每一种电子媒介的出场都是对大众文化的一次再引导和再规范。于是,电子媒介在完成了大众文化的“助产婆”的使命之后,又充当了大众文化的“整容师”。而不断的引导和规范,反复的化妆和整容,也使大众文化的革命性冲动耗尽了、反叛性精神衰竭了。如今,整个西方的大众文化不仅安居乐业,而且其产品在具有了典范效应之后已批量生产、大量输出。如此说来,大众传播便不可能不是一把双刃剑,它成全了大众文化,同时也使大众文化成了它的奴隶。
这虽然不是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复杂关系的全部。但是也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把握和认识大众文化的基本思路。事实上,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交往的一个最大成果是使文化彻底地媒介化了。所谓文化媒介化就是首先依靠某种传媒的特性生产文化产品,然后再借助传媒的力量推销其文化产品。
2.大众传播学课程论文 篇二
1 大众媒介对大众武术传播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自从武打片《少林寺》上映后,又推出了《武松》、《武林志》等武打影片,使武术的名声大震。地方武术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掀起了全国的习武热潮,这与电影、电视艺术的强大而独特渲染作用密不可分。当时曾有不少青少年不远万里去少林寺学武,这虽然是盲从现象,但的确也说明了影视艺术对人们习武的影响。当时报纸、广播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有关习武健身、娱乐的信息。特别是《武林》、《武当》、《中华武术》等武术刊物的相继出现,把有关武术的新闻、信息、功法等内容都清楚、细致地呈现在每个人的眼前,使人们既能受到习武人事迹的鼓舞,又能方便地满足习武的要求,有效地推动了武术的普及与发展。[3]
1.1 图书:最古老的大众媒介
正是由于图书的出现才使武术得以传播发展,使武术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武术图书是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古代的武术理论能够流传至今,武术图书的贡献是最大的。现代人可以从武术典籍中研究古代武术的经验理论,使其更好地促进武术的发展。例如《纪效新书》、《手臂录》、《武备志》、《耕余剩技》等重要典籍在现代武术研究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促进武术更好地传播。武术图书在现代社会出版很多,但大多数为技术解释性书籍,理论性尚有不足,缺乏经典性论著。当然,也出现了许多对武术传播起重要作用的图书,如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的《武术》教材、《武术理论基础》、徐才先生主编的《武术学概论》、康戈武先生编著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邱丕相教授主编的《中国武术教程》等都属于现代武术图书中的重要著述。武术图书中还有一类是武侠图书,它对武术的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古龙的武侠,使更多的大众从中了解武术,进而习练武术,从而促进武术的传播。
1.2 影视:大众媒介霸主
武术影视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的《少林寺》,曾是当时“武术热”形成的主要原因。武术影视对人们武术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作用,因为武术影视中的超现实效果会对现实社会中的武术形成反差,从而使人们对从武术影视中获得的神秘感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的现实传播。我们应多拍摄一些贴近实际,有利于武术发展的影视。
1.3 报纸:最早的大众媒介
报纸的实效性好,覆盖面广,在社会上影响大。尤其是具有权威性的报纸,对事物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在报纸上有关武术的报道较少,和足球、篮球相比,真是微不足道。适逢重大赛事可能有所增加,但和其他项目比较还略显不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经常性的报道能够形成人们讨论和关注的话题,从而占据人们心目中的一席之地,报道的少则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可见,武术界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记者,并与报业多合作,对武术进行长期的报道,这对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 杂志:知识的仓库
杂志又称期刊,它有以下要素构成:(1)刊名(或具有同一标题);(2)连续出版;(3)每年至少出一期,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或注明出版日期;(4)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成册。武术杂志大致分三类:一类是纯粹型武术杂志,如《中华武术》、《武林》、《精武》、《武魂》、《武当》、《少林与太极》等;另一类是混合型杂志,如《拳击与格斗》、《搏击》等;最后一类是学术期刊,其中刊登了有关武术的学术论文,如《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从武术文化的积累来说,它们是武术文献资料的载体,是武术发展的记录者。武术在历史的发展中,每个时期都会有新的理论出现,需要记录下来并流传后世。这种文化积累的作用虽然图书也可以做,但实效性得不到保障。报纸只能做简单报道,保存性差,而杂志兼有两者的优点。从武术文化传播来看,武术杂志在传播武术知识、介绍武术技能、促进武术信息的交流与提供休闲娱乐方面有重要作用。
1.5 广播:耳边的伙伴[4]
广播可以说还落后于报纸,这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武术传播途径。因为广播具有很多传播的优点,实效性强、覆盖面广、群众性好等,广播对武术的传播具有很好的效果。
1.6 网络:信息的渠道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外的不断普及,网络武术也在迅速发展。现在国家武术主管部门已经有了官方网站,地方有地方的武术网站、网页,他们都通过网络传播武术信息。随着电脑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在传播武术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网络传播代表了今后信息传播的一个趋势,因此必须得到重视。体育部门要重视网络建设,应该把加强武术网站的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对待。一方面我们巩固传统领域,不能丢弃传统媒介对武术的传播,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开拓网络阵地。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采用声音、图象、漫画、卡通、影视为一体的表现手法,潜移默化地开展武术的传播活动。
社会已经被纳入了大众媒介之中,大众武术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听收音机、看电视、看电影,阅读报纸、杂志,参与这样那样形式的媒介文化。因此,媒介文化开始主宰日常生活,成为无处不在的背景,而且也是对我们的注意力和行为极具吸引力的前景,一些人认为媒介文化正在瓦解人的潜能和创造力。”[6]可见,媒介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介的重要功能发展大众武术,促进大众武术的普及推广。
2 社会传播对大众武术流行的促进
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一种社会性行为,作为一种新颖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广泛传播于社会大众之中,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现象,即为流行。[7]大众武术在当今社会的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武术普及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武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求的综合社会心理表现。它标志着我国人民生活观念、方式的变革和进步。大众武术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虽然其流行有人为制造的可能,但大众武术的流行与社会传播有直接的联系。
2.1 社会传播与大众武术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大众武术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流行也已不再是仅停留在有关职能部门的计划与实施的单一途径上。因为人们总要创造新的生活,丰富生活内容。作为一种新文化、新观念的追求,人们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去确定自己的“流行色”。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
2.1.1 人际传播与大众武术
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8]它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特点是:(1)传播通常发生在熟人之间;(2)信息的交流直接、快速、集中;(3)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参与者的态度和行为。对个人而言,在他学习、参与大众武术,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家庭、教师、同伴等都对其行为的发展和心理的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人际传播对大众武术参与者的态度、行为起引导和定向作用。而且,大众武术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既能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又能满足自身的多种需要。因此,人际传播可以促进大众武术的流行,大众武术也有利于人际传播。
2.1.2 组织传播与大众武术
组织传播即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9]组织传播对于大众武术的流行作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为,社会传播可以向组织提供大众武术的有关信息;组织传播可以为成员开展各自角色行为提供信息,给成员的大众武术行为增加动力;并由此促进成员对组织活动的参与,使组织目标容易达成。同时,宣传组织的大众武术形象,颂扬大众武术骨干的模范作用,就能形成较大规模的大众武术流行。大众武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相互交流,增强凝聚力,形成群体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任何组织的稳定、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2.1.3 大众传播与大众武术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等等媒体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1)传播对象面广量大,分布广泛;(2)传递信息快速、公开;(3)对接受者的立场、观点、态度、行为等产生影响。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复杂化和现代化,以及具有的生产信息和复制信息的能力,使得它对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大众武术的流行和普及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大众传播服务于国家而言,它可以传播、执行、宣传国家的有关武术的法规、政策,协调社会行动。从服务于大众而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国家的政策,学习大众武术的知识、方法,改变生活观念。实际上,大众传播为大众武术提供了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使人们了解全社会大众武术的发展,获取各种有关大众武术的信息、知识。特别是在大赛期间,大众传播会对人们的习武态度、行为将产生重大影响。当然,大众传播要真正取得促进、普及大众武术的效果,必须以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作为补充。只有把这几种传播形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合理使用,传播活动才将富有成效。
2.1.4 网络传播与大众武术
网络传播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传播。传播速度快,影响较大。网络传媒把社会舆论当作传播现象,引导社会潮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公众心目中可以形成舆论标准。网络传媒通过对人们观念、态度的影响,改变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人们的某种行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刺激产生需要,进而从事某种行为的过程。网络为武术的传播提供更大的空间,把人们无法亲身体会的信息、知识、图景动态地呈现在大众面前,激发了人们对武术价值的认同,扩大武术的传播范围,形成了“花钱买健康”的新型消费观和从众行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大众武术的流行普及。网络是促进武术发展流行的“好风”。
2.2 社会传播对大众武术流行的作用
2.2.1 社会传播是大众武术流行的基础[10]
现代传播媒介能使大众武术的流行现象昭示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将其流行现象转换成各种各样的信号,以声、光、电、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刺激,增加了人们了解流行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刺激、诱导人们与之相适应,形成从众行动,使其流行现象得以成立。可以说,没有传播,大众武术行为的流行既“流不动”,也“行不了”。这样,社会传播就构成了大众武术流行的基础。
2.2.2 社会传播是促进大众武术传播的推动力
社会传播不仅提供有关大众武术的新信息,还及时报道其流行被采用的实际情况,告知人们进行大众武术活动的实用性及效果,指导人们的行动。这样就会促使那些关心大众武术流行但仍未参与的人们尽快参与,从而扩大参与者的队伍。因此,社会传播具有促进大众武术流行普及,造成更大规模流行现象的推动作用。
2.2.3 社会传播影响着大众武术流行现象的兴衰
新奇性是大众武术流行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同时又是保证社会传媒获得更多的接受者、更大的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导致社会传播媒介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地搜集新素材,提供新信息。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传播在一定意义上是制造流行的工具,它除了助长已被社会认可的流行现象之外,还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设置议题”来制造流行。传播信息要科学、真实,使人们要对传媒有起码的信任感,树立社会传播的权威性。否则,将引起反作用,导致流行的褪色。因此,要发挥社会传播对大众武术从流行到普及的作用。必须遵循社会传播的基本原则。
2.3 促进大众武术流行的传播原则
科学、合理的传播原则,对大众武术的流行和大众武术的普及,具有良好的规范作用、导向作用和保证作用。因此,只有掌握并遵循传播原则,才能实现对大众武术流行的促进作用。
2.3.1 传播可信性
为了大众武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大众武术的流行队伍中来,以促进身心健康,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就要求传播活动中的信息,内容应真实可靠,符合人们的生活实际。应详尽地介绍、客观的评价锻炼效果、方法,使大众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和参与的成就,才能有效地促进流行。如当今在公园、街头及各社区开展的太极拳(剑)、木兰拳(扇)等大众武术项目就是在人们信任、认可的情况下得以流行的。
2.3.2 传播针对性
在进行武术科学知识、方法的传播中,因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素养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需要,所以应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和认识水平,恰当地选择传播内容、形式和技巧。这才有利于提高信息传播的贴近性和吻合性,有利于增强大众武术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河南武林风”栏目由于在内容、形式上很大程度地满足了武迷的需要,就真正成为了“武迷每周的节日”。
2.3.3 传播有序性
社会传播媒介应根据大众武术信息的特点、结构,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传播。有序性原则反映在传播内容上,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反映在传播过程上,应循序渐进,有张有弛;反映在传播组织上,要求在传播活动时应有计划、有领导、有检查、有总结。总之,不论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还是网络传播,都应按照一定步骤、顺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等,都是较好地按有序的原则进行的,使人们能普遍的接受,而得以普及。
2.3.4 传播协同性
各种社会传播形态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并处理好传播与接受的关系,使传播活动处于协同操作、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大众武术的普及。因为,大众传播虽然能在短时期内提供大量的、全方位的大众武术信息,以及大众武术流行的情况,对大众产生影响。但真正促使人们参与大众武术某种项目时,更多是受朋友、同事等周围人对大众武术评价的影响。而组织传播能有领导、有组织的进行,并具有这一事实上的规模性和同一性,故有利于大众武术的流行。象《全民健民计划》的家喻户晓,都充分体现了各种社会传播形式的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的作用。
2.3.5 传播适量性
社会传播中所传递的大众武术信息量一定要适合人们的感知、消化能力,应尽量避免信息量的过多或不足。因为,人们面对的信息量愈多、愈复杂,所需要的感知、消化的时间就愈长,并难以做出判断,也就愈容易引起厌烦;相反,面对的信息量少、单调,又不能引起人们对大众武术的重视和足够的了解。所以,只有在一定的限度和尺度中的信息量,才是最适合的信息量。比如对“世界杯”的宣传、报道,成了所有传播媒介的热点,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不遗余力;在机关、单位、学校、街头巷尾,人们见面无不以此为题。这虽然满足了球迷的需要,但未必就能为我国的体育运动普及创造好的外部环境,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引起人们对此的拮抗行为。为了能够真正利用各种社会传播形态促进大众武术的流行和普及,必须要综合利用各种传播原则。
3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行为方式也好,思维方式也好,人们都是先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赋予概念,通过对环境的适应,判断其效果后再付诸行动。因此,社会传播首先利用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武术赋予了新的价值概念,然后利用组织传播形式进行引导、教育;最后利用人际传播的吸引、鼓励,使人们采用、参与大众武术的流行,并从中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而逐渐养成习惯,以最终达到大众武术的普及。所以,社会传播是促进大众武术流行的基础和推动力,可以说没有社会传播,就没有大众武术的流行,更没有武术的普及。
摘要:媒介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社会已经被纳入了大众媒介之中,大众武术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大众媒介在大众武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社会传播是大众武术传播的基础;社会传播是促进大众武术传播的推动力;社会传播影响着大众武术流行现象的兴衰。
关键词:大众媒介,大众武术,传播
参考文献
[1][4]邵培仁,海阔著.大众传媒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于春岭.20世纪80年代形成武术热的原因[J].体育学刊,2001(5).
[5]郭玉成.武术传播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6]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日]川本胜,郭玉锦译.流行的社会心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8][9]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浅议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关联;差异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097—03
目前,网络已成为一种重要而又时尚的信息传播工具。那么,相比于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又有什么特点? 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下面从以下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传播技术和手段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人类传播史上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以传播技术的发现和创新为前提和基础的。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依靠的是印刷技术、通讯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高速转轮机的发明使报刊等印刷物的大量出版成为现实;电子通信技术使广播、电视成为远距离大量传输信息的媒介;通讯社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现在,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更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了大众传播的规模、速度和效率,并使它成为现代信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出现开辟了人类传播史上的新纪元。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使网络传播得以成为可能并极快发展。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在美国诞生,它是从根本意义上对传播媒体的优势整合,成为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之后第五次传播技术革命。1983年,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上的标准通信协议,从此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有人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后大众传播时代”,也称为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由军事、科研领域转入商业、民事用途,依托其自由开放的系统结构和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快速崛起,成为一个整合新闻、娱乐、商务、教育、科研、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信息传输平台,大大超越了以往新闻媒体的范畴。可以说,宽带技术、数字技术及Internet的开发利用,使网络传播在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信息资源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网络传播比大众传播更为及时,传播面更广,交互性更强。而且,它突破线性的超链接方式,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这种海量信息的优势是大众传播无法比拟的,网络让全世界的人民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从目前来看,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技术手段在某些方面有相互融合的优势。网络传播借鉴大众传播媒体的经验,力争使网络信息编制得更精彩更快捷。大众传播媒体也积极创办电子版、网络版,使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在网络传播方面有立足的一席之地。不过,网络上的E-mail、BBS、博客、QQ聊天,已经突破了大众传播的范畴,使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传播形式在网络上得以实现。
二、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拉斯韦尔的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三功能说”;美国学者赖特的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四功能说”;施拉姆则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则提出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等。
从以上介绍看,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任何一种分类都不能概括它所有的功能。其实,大众传播既有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有消极的社会功能。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主要有:
1.信息生产传播功能。这是大众传播媒介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鲁迅说过: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时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和最新变化,以便获取信息采取相应的行动。据有关资料表明,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引导舆论和监督功能。一个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力量、法律力量等硬控制,还要有舆论在内的软控制。大众传播能够以“议程设置”的方式,发挥引导舆论的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说,“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不仅是报纸,广播、影视、书刊都能影响舆论,引导舆论。此外,大众传播还能发挥监督社会的功能。通过揭露批评社会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不正常的社会心态和错误的社会意见、封建迷信和其他社会消极丑恶现象、人为的安全事故和灾难等等,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监视监督,推动社会向民主、法制、进步的良性方向发展。
3.富脑增智功能。大众传播不仅传播信息,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大众传媒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使其成为最富有潜力、影响最广泛的社会教育者,发挥着“延续文化”、“充当教师”的功能。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世界各地》、《探索·发现》以及《百家讲坛》等栏目,人民日报的《科教周刊》、《国际博览》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各类知识竞赛、讲座等,都直接向大众提供新知识、新成果、新科技、新理论,带动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消遣减压功能。大众传播的娱乐、文艺性内容,以其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声画并茂、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形式吸引广大受众,使大众在工作学习之余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调节生活氛围,减轻工作学习压力,怡情悦目,裨益身心,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繁荣经济功能。实践证明,大众传播使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一极。广告收入、印刷收入、发行收入、制作播出收入、多种经营收入、不但使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壮大,而且推动和带动了与传媒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为繁荣社会经济、增加社会财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2008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增加值1 900余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的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2.6%,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从消极的方面看,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
1.诱导破坏功能。可以经常看到,由于对信息真实性缺少把关审查,致使大众传播内容出现虚假甚至误导受众的现象,给社会和公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破坏作用。轻者使大众接受错误的信息和知识,重者扰乱或涣散人心,危害社会稳定和安全。如,2008年发生的广州《信息时报》的“香蕉染癌”事件。
2.腐蚀污染功能。表现在大众传播中一些黄色新闻,色情、凶杀暴力、颓废内容,不良或非法广告等。这些东西腐蚀人们的心灵,毒害人们的思想,助长道德错位,造成道德颓废、道德迷茫,污染社会风气。特别对青少年危害甚大,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3.麻醉瓦解功能。大众传播使公众在接触媒介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公众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而且,传播的一些负面信息会挫伤人们的信心和精神,瓦解人们的心理防线,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使人出现精神崩溃。如某些媒体成天连篇牍地报道抢劫、凶杀、诈骗、事故等负面消息,会让人们觉得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随时都有掉进去的危险。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其社会功能有区别于大众传播的不同的特点,主要是:
1.人际交流功能。人们可以在网上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交流,充分表达各自的情绪。既可一对一,也可一对多进行交流。网络交流比较人际传播的交流来说,具有匿名性、偶然性、异地性、虚假性、广泛性、多重性等特点。
2.解构功能。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上网的人群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因民族、地位、学历、年龄、身材、官职大小等因素受到干扰,大众的言论自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传播时代。加上网络信息的芜杂低俗,对传统观念、经典文化、政治权威都形成了一种解构。网上侵权、诽谤行为时有发生,有的乃至引发官司。
3.远程教育功能。与大众传播不同的是,网络传播的知识学习和文化教育不需要与媒介直接面对面的接触,而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教育。选择方式多样,如视频会议、网上课堂、网上办公等。这样,减少了开支费用,却收到了同样的教育效果,并且在时间上更为灵活自由、内容上更为丰富。
4.商务经营功能。网上购物、网上商务洽谈、网上招聘考试、网上政府采购,网络传播比大众传播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就是交易更加及时方便。部分商业网络的建设,使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善了组织内、外传播的信息流动,提高了组织目标的完成效率。
三、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两种传播的关系
近代大众传播是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的。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发行主要是政治组织的成员和其受影响的群众,且发行量均在数千份以下,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直到美国《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创刊,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廉价“便士报”以报道内容贴近百姓生活、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几万至几十万份) 为特点,赢得了读者大众的喜爱。
1838年,电报机的发明使通讯社得以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与电报不同,电影一开始就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登上历史舞台。1895年,巴黎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进化成一种主要的大众娱乐形式。1911年,纽约的电影院有400家,每周观众人数达到1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很快发展成为包括生产、发行和放映在内的大规模产业,成了艺术、娱乐、商业和现代技术的融合。
电影虽然创造了新的大众文化,但是电影并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家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传媒是广播。但是,1906年广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广播是作为军事、政治需要而使用的。直到1920年11月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获得从事标准广播的第一张正式营业执照,商业广播开始后,广播才得以较快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法国、英国、前苏联、日本、中国先后建起了广播电台。1946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起了新华广播电台。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家庭收音机普及率达到80%。二战后,收音机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便利媒介。
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世纪20年代,电视在美国开始进入试验播放阶段,20世纪40年代试制成功彩色电视,20世纪50年代电视迅速成长为全世界最主要的大众传媒。1958年我国成立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电视的发展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由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输、由模拟信号到数字化的变革进程,每一次变革都大大加强了电视媒介的影响力。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广播电台总数为282座,电视台302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5%和95.81%。报纸发行种数为1 931种,比1978年的186种增加了10.3倍,平均期刊数达到19 548.86万份,普及率为每千人132份。就出版而言,我国2008年共有出版社573家,出版图书233 971种,总印数达64.08 亿册(张),期刊9 468种,平均期印数16 435万册,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大众传播相对发达的信息社会。
网络传播是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而产生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在美国宾文法尼亚大学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德国的通讯社、报纸开始采用计算机装置发布消息,开创了新闻媒体走向数字化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出现,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各国普及应用。198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近年来,报纸、电视、广播及许多企业纷纷上网。1999年,国内上网的报纸达273家,全国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报道机构达700多家。网络的信息传播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它作为一种多媒体综合性的信息服务者,在信息传播和服务大众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据我国《新闻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资料表明,我国已有手机报刊300多种,网络报纸1 000余种,网络期刊超过两万种,网络出版机构5家,网络数据库经营企业近10家。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四、结束语
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它与大众传播媒介不同,它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基础,整合发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网络传播既包含了大众传播的特性,又包含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群体传播的特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黄庆.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才智,2009,(33).
[2]张永霞.传统媒体与网络的融合之道[J].新闻爱好者,2009,(24).
4.大众传播学知识点 篇四
一、根据受众选择性注意理论,传播信息应遵循的原则
从传播者如何适应受众的选择性注意考虑,传播媒介的信息要想具有吸引力,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易得性:所传播的信息必须能使受众以轻易的手段获得。
2、对比性:与环境中的其他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常常可以吸引受众。
3、报酬与威胁:受众能灵敏地感知和记忆那些有利于其需求和兴趣的信息;而对那些可能危及自身的警告性信息则会有特别的戒备。
二、大众传播的负功能,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P103)
三、人肉搜索的社会影响,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人肉搜索的社会影响:
人肉搜索”现象的积极价值
一是有利于个人情绪的平衡。封建臣民伦理强调的是民众的顺从,这一影响至今尚存。这使得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压抑个性,情绪抑郁。网络虚拟社会给个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表达的平台,人们可以以一个本真的自我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使现实社会积聚起来的不满得以释放,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肉搜索”现象的出现,有利于网络社会的德治与现实社会法治的结合。通常情况下,来自社会的道德监督的声音通常比较微弱,道德一向都以自律来发挥作用,然而两种方式的效果都较差。有了“人肉搜索”就有了“道德法庭”,这样就能使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社会更稳定。“人肉搜索”现象的消极影响
“人肉搜索”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网络暴力等消极影响。“人肉搜索”事件中,当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留地公布,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人们在网络上的口诛笔伐,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到人身攻击和伤害。对于被搜索对象的搜索一旦失去控制。“人肉搜索”超越了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容易成为网民集体演绎网络暴力非常态行为的舞台,侵犯了个人隐私权等相关权益,阻碍了“人肉搜索”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
四、什么是集合行为?它的产生需要哪些基本条件(P84)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下的干扰与破坏。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五、培养理论的主要观点、意义(P204~P206)
“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说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和谐。
“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如暴力内容、对社会弱者的描述等)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的重要目的是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评判态度和改革志向。
六、传播过程的要素(P49)
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
七、传播学学科发展的“一二三四五”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传播学科的奠基者;
二大学派: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
三大来源:传播学来源于信息科学、“三论”和新闻学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八、“传播学时钟”
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仿卡尔塞根的“宇宙年”所假设的描述人类传播发展轨迹的时刻表。它将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而后把它比作只有24小时的一天来计算人类传播发展史。
九、非语言符号P37
1语言符号的半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
2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
3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
十、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
1、其理论:
(1)传播是一个动态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2)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
(3)传播的本质是变动的,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还提出略称为“S-M-C-R”(即“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以修正以往的众多过程模式。
2、其意义是: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加强了“过程研究”的科学性,纠正了以往认识中把传播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简单的、封闭的过程的谬论。
十一、人类最基本的信息交流载体 语言
十二、传播过程经典模式类型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十三、德福勒归纳的受众理论
1个人差异论 2社会分类论 3社会关系论 4文化规范论
十四、赖特的传播四功能理论
(二)1环境监视-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而是为了向特定方向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3社会化功能-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
4.提供娱乐-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占传播信息总量的一半以上
十五、大众传播的效果
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传播效果为强效果,代表理论为“魔弹论”或“子弹论”,意思就是大众传播就如射出去的子弹打在受众身上一样,有非常大的效果。
后来研究证明这一理论是错误的,继而改为“有限效果论”,即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强大。参见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等人的研究。进入70年代后,效果研究发展到新一阶段,称为“适度效果理论”,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等。
传播的效果分为三个层次,认知层、意识层、行动层,有限效果论针对的是人的行动层面,而适度效果论针对的是认知层面。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对于人的认知层面具有较强的效果,而对于行动层面或许效果不大。
十六、受众具有的三种选择心理
选择性记忆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注意
十七、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传播功能观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造成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高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带来正统化效果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来自其公开性,用公布反面行为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以强制遵守
3.麻醉作用-沉溺于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会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十八、巴斯的双重把关模式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 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 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 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 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 活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十九、拉斯韦尔、霍夫兰的主要贡献(P248、P249)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学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5个重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他一生写了600万字的著作,在他逝世的1980年,又出版了三卷巨作《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
霍夫兰: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十、我国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受众调查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读者、观众、听众调查,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受众调查。这次调查规模大、统计规范、权威性强,调查结果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使得受众观念、理论得以建立并强化,受众研究组织相继问世。
二十一、麦克卢汉的主要贡献(P118~120)
提出三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以及“‘热媒介’与‘冷媒介’”。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从唯物史观出发看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这一点,已经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所证实。此外,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论断,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二十二、循环性模式最早的创立者和1954年正式提出者 施拉姆
二十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p19
5二十四、“三论”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2沉默的螺旋理论3培养理论
二十五、《舆论学》
《舆论学》的作者是沃尔特。李普曼、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P248 主要观点是:
1、拟态环境
2、刻板成见
受众具有的三种选择性心理:
1、选择性记忆
2、选择性理解
3、选择性注意
二十六、5W模式
美国 拉斯韦尔1 who2 what3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4To whom(向谁说)5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二十七、传播学的两大学派P253
传播学的经验派和传播学的批判派(德国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二十八、“知识沟”理论研究背景和观点P215
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背景之一是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目。
(1)知识假说(信息沟和数字鸿沟P217)(2)上限效果假说(反命题)
二十九、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 P184
一面: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自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在提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三
十、休眠效果P184
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处“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者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三
十一、把关人P13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
三
十二、传播制度p139
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6种规范理论
1、极权主义理论
2、自由主义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
4、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
5、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
6、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三
十三、两级传播论
拉杂斯菲尔德(提出)
5.大众传播学课程论文 篇五
一.比较电视、广播、杂志、报纸、路牌等大众传播的优势和局限。报纸优点:1.制作简单 费用低廉
2.反应及时 信息量大
3.细节具体 较有深度
4.阅读自由 选择性强 报纸局限性:1.持久性差
2.报纸内容因信息量大而显得庞杂,往往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3.对于文化程度低的人来说,无法充分使用和享用这种媒介,这就大大限制了报纸的传播范围。
电视优点:1.覆盖面广 时效性强
2.形象逼真 参与感强
3.电视家庭化 有利亦有弊
电视局限性:1.信息保存性差
2.观众缺少选择性
3.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要求很高的技术手段,影响了电视的传播范围。
广播优点: 1.覆盖面广 渗透力强
2.传播迅速 时效性强
3.内容丰富 制作灵活
4.富裕想象 接近性强
5收听方便 个人性强
广播局限性;1.消息流失性
2.权威性较差
3.听众的收听率难以确切统计 杂志优点:1.内容专门化,读者群体化 2.解释充分 指导性强
3.连续性强 影响力深
4.印刷精美 保持性好 杂志局限性:1.时效性差
2.灵活性较差
3.杂志的专门化发展方向使其阅读范围受到限制,传播的覆盖面不够广泛。
路牌优点: 具可控性 针对性 目的性
1.在形式上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
2.其传播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受众行为的操纵
3.在传播方式上是一种反复刺激
或者说 1.到达率高
2.视觉冲击力强
3.发布时段长
4.成本低
5.城市覆盖率高
路牌局限性:1设计
2.大小
3.位置
二.网络时代,公众传播面对怎样的变化? 公众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传播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同时,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是在网络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人们自身交流的内在需求的促使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交流传播模式,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之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特点:1.拥有强大的消解力量
2.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
3.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
4.每个参与者,无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和相互的控制。
局限性:1.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
2.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
3.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传播效率低下
4.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却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
6.大众传播学课程论文 篇六
1、综合调查:综合调查指的是新闻研究或受众研究机构对某一地区的受众接受各种媒介信息的情况或对某一媒体的受众接受情况进行的全面调查。
2、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以文化时尚为传播内容的文化样式。
3、万能效果论:万能效果论主要指的是魔弹论,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称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这是西方最早产生的一种传播效果模式,一种典型的媒介传播强效果论。这一理论假定,媒介自身具有无可抗拒的力量,受传者除了无条件接受和信服媒介的传播外,绝无反抗力。
4、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人类传播;狭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发生在个人之间的传播行为,所以有人称之为面对面传播、狭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发生在个人之间的传播行为,所以有人称之为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
5、全球化:全球化指的是世界上不同部分渐增的联结,这样的过程产生复杂的互动与相互依赖的形式。
6、长期效果论:长期效果论,是与短期效果论相对的理论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与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大众传播的影响,于是很多研究者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群体效果问题上,而且多涉及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而这类效果往往是长期的、延缓的、非控制的。
7、受众调查:受众调查是提高大众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内容主要是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各阶层受众对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反应。它是一种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手段及数理统计方法收集、整理、统计、报告受众意见,测定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
8、个体传播:人的内在传播也叫亲身传播,这汇总传播形式既是人的自我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9、美联社:美联社成立于1848年,是美国联合通讯社的简称。最初由6家纽约市报纸为共同采访外地新闻而联合组建的合作性新闻通讯机构,以后又有更多的报纸相继加入该社而发展成现今美国最大的通讯社。总部设在纽约。
10、社会责任理论:这一理论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取代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的一种新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主张传播媒介对政府负责、受政府控制,强调国家对媒介传播活动的干预,宣扬政府是新闻自由的保护者。
11、信息源: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在信息论中被称为信息源。
12、受众: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传播的反馈信源。
13、社会类别:社会类别论认为,按照性别、年龄、种族、宗教、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社会要素,可以将受众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类别。社会类别论实质是对个人差异论中的文化素养、职业习惯等因素的放大和扩展。
14、有限效果理论:有限效果理论即有限效果模式,正式建立在劝服效果研究的两大流派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其主要观点的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
15、知沟理论:提契纳等人提出。这一假说的基本内容是:流入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信息一旦增加时,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吸收信息的速度会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快,以至这两类人的知识差距会扩大。
16、电影:电影是一种运用电影胶片记录信息的传统媒介,它在传播信息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视觉性和逼真性。
17、编码和解码:我们把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的过程和行为称为编码也称为制码。而当我们把传播者传送出的语言、显像、体姿等符号再转变为思想、概念、理念时,这个过程就是解码过程,也成为译码过程。
18、媒介帝国主义:任何国家媒介的所有权、结构、发行或传播与内容,单独或总体地受制于他国,受制国却无相等的力量去影响对方。
19、反馈:反馈是指把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所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
20、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体地说,它要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传播的社会作用,传播的效果,传播的控制,传播者与受众的格子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
21、“沉默的螺旋”:不赞同大多数意见的受众,常常对有关话题保持沉默,这一现象往往会使主导性意见增强。纽曼认为“沉默的人”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免不了孤独,要消除孤独感就必然地接近主导观点。而大众传播在这一方面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大众传播的巨大压力下,保持沉默的人久而久之会越来越少,其变化过程如同一个上大下小的螺旋,这就是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22、选择性注意:所谓选择性注意,指的是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媒介信息进行选择。
23、公众传播:所谓公众传播,指的是一种个体对群体的传播活动。
24、电子媒介:电子技术的产生和运用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25、通俗文化:通俗文化在所有的文化中产生的历史最为悠久。它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而产
生和发展的。常常以各种口传文化形式出现,如民歌、民谣、传说以及其他民间仪式活动,如傩舞、秧歌等。
26、内在传播:人的内在传播也叫亲身传播,这种传播形式既是人的自我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
要,是人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27、拉斯韦尔模式:拉斯韦尔认为,描述传播行为最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
28、使用—满足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反向的研究角度,即以研究人们如何为达到某种需要的实现和满足而使用媒介,一改以往研究媒介如何影响受传者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典型的受众中心模式。其基本观点是:(1)心理与社会需求的满足。(2)透过大众媒介的消费。
29、新华社:新华社创建于1931年11月,其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通讯社。它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中心,是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舆论机构。
30、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就是利用传播工具,借助传播媒介,把某种具体的思想、观点、信息传播给大众的一种传播模式。
简答:
1、简述电视媒介的特点:
(1)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
(2)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3)电视媒介更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
2、对于“依附理论的批评”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1)“依附理论”用经济决定论去解释国家发展问题显得过于狭义;
(2)就概念来说,在一个世界体系里面,每个国家都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心国家本身也相互依附,并不仅仅是第三世界国家衣服发达国家;
(3)“依附理论”把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归咎于西方世界的剥削,而不检讨本国文化是否是一个导致不发达的原因;
(4)“依附理论”所谓切断与中心国家的联系,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
(5)这一理论的论点过于宿命。
3、简述社会责任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取代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的一种新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主张传播媒介对政府负责、受政府控制,强调国家队媒介传播活动的干预,宣扬政府是新闻自由的保护者。
4、试述受众对于传播的影响和控制:(1)抵制(2)评定等级(3)来电、来函(4)质询
5、印刷媒介的特点有哪些:
(1)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
(2)可重复阅读
(3)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
(4)能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和需要
(5)能够形成一定的权威性
6、传播者的任务和责任有哪些:
(1)搜集信息
(2)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
(3)加工、制作信息
(4)对传播内容和方式加以控制
(5)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7、涵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电视文化可以涵化、建构受众的世界观
(1)电视有涵化功能(2)电视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
涵化理论可以显示为以下几个层次:(1)看电视较多者会比看电视较少者更觉得世界是丑陋的、令人不舒服的(2)电视所描绘的世界与真实世界迥然不同(3)看电视较多者对世界的认知与电视所描绘的情形十分接近
8、简述网络媒介的特点:
(1)从传播的速度来看,网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2)从传播的范围、覆盖面来看,网络媒介消除了地理疆域的界限
(3)从传播形式来看,多媒体传输时的信息量更大,更具有吸引力
(4)网络能够实现传播着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5)从媒介的使用代价和易得性来看,网络媒介成本较低
9、简述传播研究的五大要素:(1)控制分析(2)内容分析(3)媒介分析(4)受众分析(5)效果分析
10、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学派得名于它的诞生地—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卢卡契,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有一个普遍的倾向,即都以宣传人道主义异化理论而著称,由于对“文化工业”保持一种批判姿态,因而也就是这一学派形成了带有锐利批判锋芒的研究风格
11、简述行业或团体组织对传播的影响:(1)游行、集会(2)罢工(3)大众传播媒介宣传(4)组织会议或党内活动
12、极权主义传播理论在世界上表现的形式有哪几种:(1)新闻自由遭到完全控制(2)新闻批评政治虽然是可能的,但检查制度仍然发挥作用(3)以特殊法律歧视性的立法加诸编辑人员,随时可以逮捕与控制他们(4)运用非正式的办法,削弱报界所形成的反对力量
13、简述霍尔于1973年提出传播不同文本解码方式的假说,他区分了哪三种解码方式:(1)优先的解读(2)协商的解读(3)抵抗式解读
14、简述国际传播不平等的几种现象:(1)媒介发布不平等(2)传播信息量和内容上的不平等(3)资源利用的不平等
15、试述个人差异论的主要内容:霍夫兰提出的,这一观点的核心认为,媒介信息包含了特定的刺激性,这些刺激性与受传者的个性特征有着特定的相互作用,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受众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6、简述麦克卢汉理论价值:(1)大胆思考,富有创新意义(2)开拓了人们的媒介研究思路(3)强调了受众在媒介接受中的作用(4)积极的思考(5)独特的思维方式
1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类: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第三层次是归属与爱、第四层次是被尊重、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
18、麦克卢汉的“三论”:(1)媒介即讯息(2)媒介冷热说(3)媒介延伸说
19、简述手中的具体内涵:受众是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它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手中的参与,传播活动就不完整。所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这些都可以算作是受众概念的内涵
20、试述依附理论区别与现代化理论的不同之处:“依附理论”有别于现代化理论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现代化理论试图设计一套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线,而“依附理论”则试图找出发展中国家因何不发展的原因;第二,现代化理论是从国家政府的角度分析发展问题,而“依附理论”则强调外在的力量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21、传播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2)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3)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
2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促进时代潮流的发展(2)赋予价值和地位(3)维护社会规范(4)激励斗志与麻醉精神
23、简述传播与现代化的关系:(1)传播媒介可以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气氛。充分使用媒介,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加速向前迈进,传播媒介是社会改革的“加速器”(2)媒介可以提供有关国家发展的信息,传播必要的技术,使人民群众通过媒介有机会参与“决策过程”,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24、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流派有哪些:(1)法兰克福学派(2)英国文化研究学派(3)政治经济学派(4)多伦多学派
论述:
1、论述“效果模式”的衍变过程:P270
效果模式的衍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5—1955年)是所谓“魔弹论”阶段,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巨大威力,是万能的
第二阶段(1950—1960年)是对第一阶段进行质疑、反驳,认为传播媒介极难改变受众的意见、态度和行为,媒介并没有多大威力甚至是无能的
第三阶段(1960年至今)学术界对传播媒介的功能重新认识,认为传媒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并不是万能的
2、西方国家用于控制大众传播的手段有哪些:P342
(1)制定法律(2)检查传播内容(3)政治与经济的软化、拉拢(4)暴力干预(5)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
3、大众媒介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263
(1)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的酝酿机器
(2)大众传播媒介最重视社会舆论的代言人
(3)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舆论的激活器
(4)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舆论的控制器
4、我国政府对于大众传播控制措施的主要特点是:P345
(1)强调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国政府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作为传播的出发点。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指导思想
(2)监控机制多元化、有序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齐抓共管,措施得力有效。中宣部、文化部等都对大众传播行使着监控职能
(3)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发展:我国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坚持“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对于错误的传播活动和言论,予以坚决的制止,同时对于各种有利于国家、民族发展的言论与以提倡和引导
5、试述大众传媒新媒介的主要特点:P195
(1)受众的自主性高(2)服务条件现成(3)传递手段科学(4)传播速度快捷(5)互动性强(6)虚拟性的影响大
6、试论述受众观念的发展历程:P229
(1)早期的受众认知:
1.靶子论 2.“缓冲提论” 3.“使用与满足论” 4.“亚文化群体论” 处于亚文化中的受众,他们不仅仅区别于大众,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类别所能区分,他们有自己的话语、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他们构建了自身的文化,而这对大众传播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产生了影响。5.“受众商品论”
(2)受众研究的新概念:霍尔于1973年提出传播过程中不同文本解码方式的假说,他区分了三种解码方式:1.优先的解读 2.协商的解读 3.抵抗式解读
7、试论述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P221
梅罗维茨分三个步骤来阐述他的理论观点,这三个步骤正是梅氏理论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情境论—对情境作传播学的界定;第二个层次是传播情境,这一情境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第三个层次是电子媒介所产生的情境。
(1)批判地吸收传统的情境决定论
(2)传播情境的影响和制约
(3)电子媒介组成情境合并:梅罗维茨进一步提出了电子媒介能组成情境合并的观点。而情境的合并,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知识结构层面所形成的情景合并。二是生活风尚的合并。三是公私情境的合并
(4)梅氏理论的不足之处
8、试论述学术界对“知沟理论”批评的主要内容:P301
(1)知沟理论完全站在传播者立场去考察所传播的信息对人的影响
(2)知沟发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传播的知识是不受限制的,它们也包含了态度和行为
(3)知沟研究将信息接收产局限定在高地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之间过于简单化,有学者认为“显著的知沟也发生在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
(4)信息的使用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接受和理解
(5)知沟研究只在探讨受众是否知悉一个主题,而没有探讨不同的受众对某一主题的了解程度
9、“两级传播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279
两级传播理论最早是凯兹等人引入的,凯兹和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首先是传到“意见领袖”那里,“意见领袖”再将信息传递给周围人,周围人成为意见的给予者,可以再向其他人传递信息,因此在拉扎斯菲尔德之后有人将其修正为“多级传播模式”。
两级传播模式包含了以下主要假设:
(1)个人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的单位,而是与他人互动的团体成员。
(2)个人对一个媒介的反应不是直接的、立即的
(3)流通包含两个过程,一是接受和注意,另一个是反应,接受并不等于反应
(4)在媒介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完全相等的
(5)哪些比较主动的角色(意见领袖)可能具有使用媒介较多、乐群性程度较高、自认对他人有影响力等特征
10、试论述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构成特点:P233
(1)受众在数量上难以统计(2)受众构成成分复杂(3)受众是富有个性的单个人(4)受众接受活动的“休闲性”和“家庭化”(5)受众在接受活动中的积极态度
11、试述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P395
(1)走合作的道路:1.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2.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 3.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
(2)传播手段走向高科技化
(3)国际传播媒介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12、试说说对于“依附理论”批评的主要观点:P357
(1)“依附理论”用经济决定论去解释国家发展问题显得过于狭隘
(2)就概念来说,在一个世界体系里面,每个国家都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心国家本身也相互依附,并不仅仅是第三世界国家依附发达国家
(3)“依附理论”把第三世界不发达的原因归咎于西方世界的剥削,而不检讨本国文化是否是一个导致不发达的原因
(4)“依附理论”所谓切断与中心国家的联系,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
7.大众传播学课程论文 篇七
面对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受众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从需求出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文化水平的受众,对信息渠道和内容的选择一定存在差异,看什么、不看什么,受众享有绝对的主导权,而这也正是分众传播的基础。分众传播意味着承认差异、尊重个体,不再“求同”,允许“存异”,这种转变是技术进步推动的,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这种转变,才能看清当今传统媒体的生存和传播环境,构建起舆论引导新格局。
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正是表现在对多元化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上,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传统媒体如何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笔者认为,在当今媒介多元格局中,面对不同受众、不同需求、不同价值观,传统媒体要始终坚持主流媒体的社会担当,进而实现主流媒体对不同人群的有效辐射,营造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舆论氛围。
1 细分受众市场
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受众市场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受众群。根据各个受众群的特色,精准受众定位,不仅可以避免在传播中分散用力,还能将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集中使用于一个或几个目标受众群,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为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观众分别提供各具特色的专门化节目,这样也使得频道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自2012年开始,淮安市广播电视台(集团)陆续开设了《同在蓝天下》《创业清河》《法治城管》《工商纵横》等专题节目。其中,手语新闻节目《同在蓝天下》面向全市30多万残疾人朋友,节目定位为“倡导助残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向广大残疾人朋友解读相关政策法规和宣传扶残助残典型。首期节目播出后,就有残疾人朋友激动地打来电话,或咨询问题,或倾诉自己的故事。目前,《同在蓝天下》已播出近4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另一档专题节目《创业清河》则定位为“弘扬创业精神、聚力创造未来”,这档节目主要针对创业者群体,与后来淮安“全民创业、淮商崛起”的号召不谋而合,尤其是栏目中一些精彩的创业故事深入人心,给了广大创业者和观众以深刻的启迪和经验。《法治城管》节目更是成了淮安整个城管队伍形象的窗口,对于缓解城管和经营户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社会氛围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 坚持内容为王
作为顺应市场分流的一种手段,分众传播可以说是一种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传播。但每天面对爆炸式增长的海量信息,关键还是要吸引受众注意,让受众成为自身分众体系的一员,否则一切都是枉然。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只有坚持内容为王,致力向受众提供更为权威、深度、多元的信息内容,才是传统媒体扬长避短的制胜之道,通过分类加工优质内容,将最大限度的吸引受众注意,最终实现传播效果的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化。
人才资源是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之一,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速度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但在深度报道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分众传播的节目,更应该突出群体特点。如《同在蓝天下》节目开设了“风采”专栏,定期推出自强不息的故事;《创业清河》开设了“创业路上”专栏,每期介绍一位创业者的事迹,这些量身定制的节目颇受好评。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传统媒体还应当保有一份情怀,这份情怀就体现在报道内容的选择上。好新闻应当具有情怀和温度,大到多设计一些富有思想性的好节目,小到多采制一些有深度、有温度的好报道,这些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淮安市广播电视台(集团)《淮安新闻联播》栏目一直在不断探索转型,报道领域从单一时政新闻逐步拓展到“时政+大民生”,只要事关百姓切身利益,都是记者报道的范畴。
3 拓宽传播渠道
新媒体时代,渠道扩张应当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战略选择,笔者认为,应当在保持内容优势的前提下,加强对传播渠道的占有,增强受众获取内容资源的便利性。这里所指的渠道扩张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让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为己所用;二是加强对其它传播渠道的建设。
2016年4月3号晚,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经新浪微博发布后,引发强烈反响,截至4月12号上午,累计阅读量达27.1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的两倍。这组数据表明,网络平台已成为当下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传统媒体也要学会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的优势来为自己打广告。
在用好新媒体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对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控制,要进一步强化网络媒体、手机电视等其它媒介形态的建设,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传播态势。以淮安市广播电视台(集团)为例,旗下淮安视听网于2011年建成运行,“无线淮安”手机客户端以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以融媒体技术为支撑,融合新闻资讯、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和社交娱乐等多项功能为一体,整合广播电视特色资源,打造出属于淮安人自己的无线应用。在聚合全国5 000多家媒体、国家机构的《今日头条》推荐引擎发布的“政务头条号”阅读量排行中,“无线淮安”手机客户端曾连续两个月进入排行前十名,去年9月份阅读量125万次,排名全国第二,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上宣传了淮安、推介了淮安。
进入全媒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互动不仅体现在与受众的密切联系中,还应当体现在自身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中。淮安市广播电视台(集团)2016年大型全媒新闻行动变“单兵作战”为“全媒联动”,在新闻行动推进过程中不断提升记者的能力,强化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同时不遗余力推广本台淮安视听网、无线淮安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品牌。这次新闻行动从选题策划开始,就打破媒介壁垒,各栏目负责人、编辑、记者集思广益,汇聚全媒智慧,采制出一批有高度、有深度的宣传报道。
4 结束语
8.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 篇八
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对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应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多方面的基础功能。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知识传播将与知识创新、知识应用一起支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领域都不断有新成果、新技术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既给科技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使科技传播具有了更多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作为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科技传播的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科技传播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科技传播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的报道被广泛了解和接受,也缩短了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从理论阶段应用到生产领域的时间,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作用明显。第二,科技传播承担着科普责任,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推动了人们观念的更新。科学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科学观也应该随之有所发展,科学观如果跟不上科学发展的步伐,科学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将遇到阻碍。第三,科技传播传递大量的科技信息,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的情况下,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方法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已成为一项专门工作。基于此,北京市科委确定了把“推进科学技术传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从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出发,以提升全体市民科学素质为核心,使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的素质提升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于是,科技传播工作的开展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企业、在学校、在社区、在农村等到处可见科技传播活动。“全民参与,全民受益”正成为这项科技工作的落脚点,“科技传播的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
【大众传播学课程论文】推荐阅读:
大众文化影视传播论文10-15
大众传播学作业10-15
大众传播理论笔记10-10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10-21
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07-23
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论文09-04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探析论文06-30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