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的教学反思

2024-07-06

二年级美术的教学反思(精选11篇)

1.二年级美术的教学反思 篇一

二年级美术《美丽的天空》教学反思

二年级美术《美丽的天空》教学反思 通过讲《美丽的天空》一课,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各环节的把握上还不够清晰,没有具体的考虑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同学们学会用对称的形式剪热气球或飞机、风筝等,装饰出美丽缤纷的天空。整节课同学们的兴趣都很高涨,认真的学习剪画方法。通过实践与反思,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本节课的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载着小飞机,去往美丽的天空旅行。在同学们回答天空都有哪些颜色时,我发现孩子们只是局限于固有的色彩,例如天空是蓝的、云朵是白的、太阳是红的,并没有大胆地想象思考天空色彩的变化。由此我们进入旅行的第一站,我们欣赏了不同色彩的天空,不同的自然万象把天空染出了缤纷的色彩。看到这美丽的天空,美丽的色彩,同学们既兴奋又喜悦,也使同学们感受到,天空的无限美丽,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是缺少了发现的眼睛,没有去留心观察和用心感受。在这一环节中,起初我选择的图片不够精简,经过筛选,选出了几幅有代表性的图片,也给了孩子们更多想象的空间,在茫茫的宇宙里,有太多我们未发现的神秘与美丽,这就要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去想象属于自己的美丽天空。在这一环节,我觉得我对同学们创新思维的引导还不够,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交流发言的机会,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先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再通过图片展示,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感受天空中的有趣景象,美丽的天空也有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也有银燕展翅、伞花朵朵等社会景象,通过同学们仔细观察,讨论自己见到或想到的天空景象,发现天空的美丽,充满了人们智慧的创造,色彩缤纷的热气球、降落伞、风筝、滑翔机、烟花等景象,让天空变得热闹而美丽。接下来,我们通过欣赏作品来体会艺术中的天空,从康定斯基的《蓝天》中同学们感受到,天空的美丽可以是抽象的。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我发现同学们缺少从美术角度欣赏作品的能力,这说明我对同学们的引导还不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可设置一个评价语作为标准,让同学们从造型、色彩等美术角度来感受、发现、阐述。接下来,在实践环节,由我示范学生尝试创新,个别学生在剪对称热气球时,没有沿着中折线来剪,而剪的折纸两边,导致剪的对称形零散,之后的课上经过纠正和强调,大部分同学能够很好的掌握方法,并能利用同样的方法剪出风筝、飞机等。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我也发现我应该多给同学们一些思考交流的机会,例如老师讲之前,先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剪出对称形,为什么要在中折线那侧剪。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回答,我们便能共同总结出方法。由此也使我认识到,从孩子口中说出的方法道理是最能够引起同龄孩子共鸣的,要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多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做学习的小主人。通过学习《美丽的天空》一课,同学们对于自然世界的美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学会了运用剪贴画的形式来装饰美丽的天空,也使我意识到在课堂中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带着思考去感受、去表达、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丽作品,这是我教学本课的感悟,也是我以后在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2.二年级美术的教学反思 篇二

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对于建筑设计创造思维方法的研究, 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中空间创造思维是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贯穿了五年的建筑学教学环节。

1. 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课程中, 是学习如何从初步构建空间创造思维训练转向建筑空间设计训练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学生的学习主要出现以下的问题:

(1) 从一年级的基本功训练进入到二年级真正的建筑空间设计, 学生起初无所适从, 无从下手。如何引导学生们进行设计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与操作能力的过渡十分重要。

(2) 大多数二年级学生设计方案停留在口头表达的层面上, 创造性思维物化能力差。

(3) 三年级教研组反映, 许多学生在三年级阶段仍然将建筑平面布局与建筑形体塑造分离成两个独立的过程, 空间设计的概念薄弱。

(4) 同时, 三年级教研组也反映学生普遍人体尺度与活动空间尺度感较差。

分析以往的二年级建筑设计㈠的课程教学, 在完成了一年级下学期传统的三大构成内容之后, 由二年级组教师选择适当的建筑类型, 学生按照一草、二草、三草对建筑方案进行设计, 学生很容易先从平面入手, 然后再升起平面形成立面, 这是一种单向、线性将平面立面造型分离的训练方式, 这样的设计失去了设计的能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教师们也努力改变学生的这种设计方式, 但是收效甚微。

因此在建筑设计㈠课程作业的设置上, 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的能动性, 强调学生的整体与空间设计的概念, 并能引导学生们想象的物化能力, 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2. 加入空间设计内容的课程体系

为了将空间设计理念与方法和建筑设计教学紧密结合, 提高学生们的能动性和想象物化能力, 我们在2013 年学习了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的课程教学。一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调整 (见表1) , 另一方面在教学环节的一开始先从空间设计入手, 并引导学生认识建筑室内外空间尺度, 将空间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渐进地带入到设计教学中, 力图让学生们回归到建筑设计的原点来重新审视设计的最基本问题—空间。

建筑设计㈠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1) 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块进行重组, 以空间设计概念为先导, 使教学内容构成更加有机。强化空间设计意识, 突出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2) 运用模型教学法提高对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表达能力, 锻炼了想象物化能力。

(3) 通过体验式教学法, 让同学们体验到空间尺度、空间设计的真实感。

(4) 将空间、尺度、人居三大教学模块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教学内容设置体现了较强的整体性。

(5) 将基础能力的培养拓宽到建筑室内外整体环境的范围, 探索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新途径。

(6) 开放的任务书制订, 在游戏中进入设计状态的教学过程,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以空间设计为发展线的建筑设计㈠为主干课教学系统的改革, 特别是在运用了建筑模型教学法为辅助引导建筑设计启蒙教学, 完成与高年级专业教学的衔接方面,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为我校建筑学二年级专业课教学的特色, 为之后修专业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建筑设计㈠的课题选择的优化

我们将教学分为三大模块, A模块为空间模块, B模块为尺度模块, C模块为人居模块。虽然是分成三个独立的模块, 但这三个模块环环相扣, 摒弃了传统教学一上来二年级就一草、二草、三草进行小建筑设计, 而是“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强调了空间设计概念, 从一开始就以空间设计和认知入手。但是光有空间设计概念和方法还不够, 必须认知空间室内外尺度, 才能真正做好设计, 在B模块中通过测绘的形式, 提高室内外空间尺度的认知。A模块和B模块为C模块的小型设计做好了准备。课程的每一个课题选择设置都贯穿了空间设计思维与方法, 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3.1 强调空间设计概念

A组模块主要是以空间为研究对象, 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们在进入设计学习初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和空间设计意识。此模块分成“空间生成”和“空间组织”两个单元, “空间生成”是在给定画作中选择部分线条和色块, 利用板块、杆件和体块三大模型材料生成空间。此单元的训练目的在于掌握研究空间生成的基本方法, 学习建筑空间的画法系统 (见图1) 。“空间组织”提取经典案例的空间组织模式, 分析提炼其空间组织方法并将其抽象为图解和模型。课题通过解读案例图纸、制作建筑模型、绘制分析图纸三个步骤完成。此单元的目的在于掌握建筑空间分析的方法, 深入学习理解优秀建筑的空间设计, 并通过直接对大师们作品的描红, 更加深入地理解大师们作品意义与价值, 学习其创新精神 (见图2) 。

这两个单元除了让学生们学习空间设计的方法, 认识空间设计的概念, 让学生们感知空间, 还要求同学们将模型放置于灯光下, 观察不同灯光射入角度下模型内部空间的不同光影效果;并在空间中分两次添加大小不同的“尺度人”, 选取角度, 绘制铅笔速写记录下来, 体验随之产生的空间尺度变化, 并绘制成图。

3.2 提高室内外空间尺度的认知

在以往的教学中, 发现学生设计的功能空间经常过大或过小, 如设计住宅的客厅比酒店客厅还大, 设计的办公室空间狭长, 椅子紧贴着桌子, 人无法坐下办公等。这些不理解空间的使用功能的设计, 归根结底在于没有认识人体尺度和家具尺寸的关系, 以及特定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尺寸, 造成空间尺度感差。为了提高室内外空间尺度的认知, 我们紧接在A模块之后设置了B模块——尺度认知模块。

B模块分为室内测绘模块和室外测绘模块。室内测绘要求学生测绘建筑学办公室以及家具尺寸, 并分析其人特定活动所需空间。室外测绘要求学生测绘微爱小木屋餐厅的室外场地布置, 绘制成图并制作模型。此模块的目的在于研究场地设计的要素和人居环境的室外空间尺度。

此模块试图培养学生在将来的设计中不会仅仅通过查询建筑设计资料集而进行设计, 而是在遵守规范的前提下, 本着人本主义精神, 将自己想象成使用者, 主动为使用者思考、为使用者设计, 理解设计的本源。

3.3 提高创造能动性

A模块与B模块为C模块 (即人居模块)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前两个模块, 设计变得更容易入手, 学生也更理解设计的意义。在接下来的C模块进入了设计主题, 如何提高创造的能动性显得尤为关键。C模块也被分成两个部分, 一个作业是“建筑师工作室”, 一个是“院宅设计”, 由小到大, 由浅到深进行课程作业设置。“建筑师工作室”更多的是针对体量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学习如何运用活动空间尺度知识和空间设计手法进行小型建筑空间设计。而在“院宅设计” 要求掌握整合使用、环境、技术和形式等问题的过程, 将这些问题彼此协调、互动发展。

(1) 在游戏中进入设计状态

“建筑师工作室”设计作业要求一个单层的建筑师工作室, 供3-4 位建筑师共同使用。在各个小组内为每位同学指定一个基地及其相应的原始建筑体量, 限定其轮廓尺寸,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至两个限定尺寸的体量, 且满足以下要求:建筑物轮廓不超出建筑红线, 建筑总高度不高于4800mm, 新添加的体量须符合格网, 并对内部空间和家具进行了简单规定, 使得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对建筑师工作室的家具及其摆放进行设计, 这些设置决定了内部空间的形态, 以及建筑的体量变化 (见图6) 。我们为学生们联系了厦门地区知名的建筑师工作室, 学生纷纷深入到各个建筑师工作室中, 了解建筑师们的生活工作习惯, 从而提出自己对建筑师工作室这个设计课题的理解, 积极性高涨。

此外, 在教学上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二十四块孔明锁、索玛魔方、伤脑筋十二块等类似立方体构成的成人智力木质玩具, 让学生们从游戏中感受到一个立方体有无限设计的可能性。然后在接下来的设计中让同学们用泡沫、纸盒、竹子等模仿木质玩具的特征, 采用旋转、贯穿、拼装等方法去构建推敲建筑的形体。这种在游戏中把同学们带入设计状态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设计的自信心。

(2) 开放的任务书制订

此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自拟任务书, 设计一宅邸及其院落。我们没有详细规定各个房间的内容和面积, 而是提出总面积和几个重要的功能分区, 至于设定什么活动内容, 面积如何确定, 则由学生通过调研自行完善任务书。课程安排学生到厦门市海沧区新垵村科井社调研, 学生们分组自行选地测绘制成基地图。并组织学生们与村民们进行座谈, 了解村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自建宅院的要求, 由学生自行拟出内容丰富的任务书 (见图4、图5、图6) 。

比起在教室里的封闭式学习, 学生们更容易真实地体会到设计的整体运作流程和设计具体细节, 这种方式不仅推进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更重要是使学生创造的能动性在任务书制订过程的提高, 而且让学生们认识到设计不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创造, 而是要本着人本主义精神进行创造设计。

4. 教学方式的优化

教学环节和课程设置已经进行了很大的改进, 我们对教学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 让二年级建筑设计㈠课程教改得到最优化。我们在教学方式上也采取了以下改变:

4.1 模型教学法

传统教学认为模型是最直观、有效的表达方式, 但是模型却也是最有效的设计推敲手法。在二年级的整个教学设置中, 我们增加了大量的模型制作环节 (见表1) , 尤其是构思模型和分析模型环节, 这在提高空间思维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在A模块中我们就以模型作为设计辅助手段。学生们一个想法出现, 就迅速制作简单的模型将其展示出来, 模型形象通过眼睛反馈到大脑中, 新的想法被激发, 又重新制作模型或修改模型, 让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利用构思模型进行设计。

在B模块的测绘作业中, 通过要求学生制作分析模型, 可以直观地感知真实空间的直观性。对比真实的空间, 使设计者更了解客观对象的真实比例和空间组合以及与缩放模型的差别。习惯了构思模型的方式, 带着这些能力进入到C模块中, 学生们做设计更得心应手、“有从下手”。 模型教学法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设计思维的拓展与深入。

4.2 阶段考核法

以往的评定是以最终图纸和模型为考核的内容, 这样往往形成学生更注重最后的表达方式, 设计过程松懈, 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但此次教改中强调重视设计过程, 采取阶段评分法与成果评分相结合。要求学生每个作业都制作阶段性工作手册, 将设计的阶段性成果和设计构思记录在工作手册上, 教师给每个阶段的工作手册打分。阶段性成果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60% 以上, 以此促进学生对于设计过程的重视, 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4.3 小组互动教学法

在建筑教学综合模块中, 我们重点采用了带有建筑师工作室特点的设计小组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在组内以分工协作的方式集体开展设计研究、模型制作、图示分析与表现的工作。大家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相互带动, 取得了在等时效的前提下, 方案设计与表达练习在量与质两方面都较传统教学方式更为突出的成效。

4.4 展示教学法

展示与观摩是教学的延展环节。学生在各个教学模块结束后, 在校内举行作品展, 及时将自己的课题练习作业公开展出, 形成了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氛围,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增进了了解, 教学过程也得到了拓展与延伸。特别是在“院宅设计”作业, 我们将作品在当地村委会中设置展览, 由“甲方” (当地村民) 来点评作品, 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形成一项建筑方案的全过程。

5. 结语

当前二年级建筑设计㈠课程教改已经进行了3 年了,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改提高了二年级学生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认知, 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进行空间设计, 提高了设计的能动性。三年级教研组反映二年级与三年级达到了比以往更好的衔接。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学生的图示分析能力和图纸表达能力较弱, 需要在继续探讨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何苗, 许勇铁.“玩转立方体”--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尝试与体会[J].福建建筑2009, 08:142-144

[2]陈静勇.“建筑构成基础引导设计启蒙的教学探讨”[J].建筑学报, 2000, 6:39-4.

3.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学习能力;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身为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中的课文,仅靠教师的一张嘴和手中的一支粉笔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而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

二、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集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吸引了学生,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丰富了语言的文化内涵。

三.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参与可以为朗读平添色彩,也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地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4.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四

本学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孩子的特点,以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学生更爱学。

首先,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联,更好的体验生活。

其次,“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上课中讲解色彩方面的搭配时,一般传统的方法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空杯子内,再拿三个空杯子,一齐放在讲台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杯子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 这样更直观,更能激发学生动手欲望能和兴趣,自主学习。

5.二年级美术的教学反思 篇五

本节课从教学到制作,学生一直兴趣满满,注意力集中。制作生活常见的拖鞋让学生觉得非常有新鲜感,利用各种卡纸、色纸、画笔为材料,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鞋子,和我制作的纸拖鞋并在两者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制作鞋子的切入点,为制作打下基础。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并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纸拖鞋,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

本堂课我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欣赏,通过欣赏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纸拖鞋,在课堂上我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制作纸拖鞋的方法,让每位同学都掌握了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利用不同鞋面的纸拖鞋让学生看到改变鞋面就能变化出不同款式的拖鞋。整堂课的程序清楚,教态自然,语速也比以往慢了很多。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有:

1、在交待鞋面和鞋底组合的时候,我只是示范了一下,如果能再强调一下鞋面应该贴在鞋底上的具体位置的话,制作出来的鞋子会更漂亮。

2、课堂上我提出的问题,在还没等学生回答出来的时候就替学生回答了,课堂上我说的太多,学生回答的太少。

6.二年级美术《画夜景》教学反思 篇六

在引导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同学们都很熟悉的、西安最著名的景点-钟楼,通过白天和夜晚体会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学中提问:“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对夜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先的设想。

趁着引导环节已调动起来的兴趣,我又展示了三副图片,沿着学生很熟悉的路线,从太华路到钟楼再到大雁塔广场,又换一个视角,俯瞰西安的夜景,播放烟花的视频。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美,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中,学生对熟悉的景物不时的发出赞叹声,看到烟花,更是欢呼雀跃,我心中暗喜:目的达到了!稍有不足的是学生第一次录像,还是有些拘谨,我的感情也不够到位,否则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就到了知识环节,以问题“为什么烟花只在晚上放呢?”引导学生思考,感受颜色的深浅对比。自我感觉这样的过度很自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虽然表达未必很精确,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夜晚的表现方法,我又出示了白天和晚上的钟楼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白天,前景色浅,背景色深,夜晚则相反,我进行了板书,以加深指导性。接着以一组色彩练习,训练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能力。学生掌握较好。

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力在拓展学生的思路,我有意选择了同龄人的画,意在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具指导性,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再强化和提炼一下可能会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现时,色彩也是很丰富的,感觉强化不够。

直观、形象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最具吸引力和指导性的。所以在介绍油水分离法的时候,我的演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感觉很神奇,“怎么一刷烟花就出来了?!”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觉得很兴奋。原本很拘谨的学生也禁不住鼓起掌来。

创作的环节中,学生选择多种方法表现,能够较好的运用色彩的深浅对比,对表现方法掌握也不错。

评价总结中,学生能根据作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总结自己学到、理解到的知识,虽然在表达上还不够清晰到位,但对二年级学生,也很不容易了。只要学生敢于表达,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形成评价的意识、掌握评价的方法和艺术,才是真正的目的。

总之,通过本课的设计和教学,我认为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从最初情感的调动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从熟知的事物中感受和发现美,在烟花的观赏中让情感达到高潮,利用一个问题很自然的引入知识教学,在示范中又到达高潮,激情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很自然的到了创作环节,最后评价总结,环环相扣,课堂流畅,轻松自然。在教学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并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创作,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学生兴趣浓厚。课堂轻松愉悦。但由于是录像课,学生表现的很拘谨,我的情绪也不够到位,否则课堂的气氛会更好。在色彩练习中有点罗嗦,在创作前对背景色的丰富变化在强调一下,就好了。

本课的教学有许多成功的得意,也有缺失、不到位的.遗憾,正是在得意和遗憾中,我得到了更宝贵的东西:经验!我一点一滴的细心收集它,让自己的教学更好更完备。为此,我将不断努力!

《画夜景》是小学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第15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教学意图是,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引导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同学们都很熟悉的、西安最著名的景点-钟楼,通过白天和夜晚体会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学中提问:“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对夜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先的设想。

趁着引导环节已调动起来的兴趣,我又展示了三副图片,沿着学生很熟悉的路线,从太华路到钟楼再到大雁塔广场,又换一个视角,俯瞰西安的夜景,播放烟花的视频。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美,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中,学生对熟悉的景物不时的发出赞叹声,看到烟花,更是欢呼雀跃,我心中暗喜:目的达到了!稍有不足的是学生第一次录像,还是有些拘谨,我的感情也不够到位,否则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就到了知识环节,以问题“为什么烟花只在晚上放呢?”引导学生思考,感受颜色的深浅对比。自我感觉这样的过度很自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虽然表达未必很精确,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夜晚的表现方法,我又出示了白天和晚上的钟楼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白天,前景色浅,背景色深,夜晚则相反,我进行了板书,以加深指导性。接着以一组色彩练习,训练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能力。学生掌握较好。

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力在拓展学生的思路,我有意选择了同龄人的画,意在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具指导性,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再强化和提炼一下可能会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现时,色彩也是很丰富的,感觉强化不够。

直观、形象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最具吸引力和指导性的。所以在介绍油水分离法的时候,我的演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感觉很神奇,“怎么一刷烟花就出来了?!”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觉得很兴奋。原本很拘谨的学生也禁不住鼓起掌来。

创作的环节中,学生选择多种方法表现,能够较好的运用色彩的深浅对比,对表现方法掌握也不错。

评价总结中,学生能根据作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总结自己学到、理解到的知识,虽然在表达上还不够清晰到位,但对二年级学生,也很不容易了。只要学生敢于表达,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形成评价的意识、掌握评价的方法和艺术,才是真正的目的。

总之,通过本课的设计和教学,我认为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从最初情感的调动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从熟知的事物中感受和发现美,在烟花的观赏中让情感达到高潮,利用一个问题很自然的引入知识教学,在示范中又到达高潮,激情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很自然的到了创作环节,最后评价总结,环环相扣,课堂流畅,轻松自然。在教学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并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创作,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学生兴趣浓厚。课堂轻松愉悦。但由于是录像课,学生表现的很拘谨,我的情绪也不够到位,否则课堂的气氛会更好。在色彩练习中有点罗嗦,在创作前对背景色的丰富变化在强调一下,就好了。

7.二年级美术的教学反思 篇七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认识新朋友乐乐, 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 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 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 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学生板演, 教师引导, 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 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 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 再选2固定在个位, 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 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 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 碰见两个新朋友, 想跟他们 握手表示友好, 每两个人握一次, 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 来给大家送点心了, 面包、包子、饼干, 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 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 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 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 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 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 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 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 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 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 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 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 直接导入, 进入密码门, 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 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 又为了方便做课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 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 (变成排列问题, 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 吃, 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 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 分别涂头和身子, 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 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 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并用于生活,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 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 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 0、2、3 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 (课本中) 用 红、黄、蓝 3 种颜色给地图上 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 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2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 3 个字, 一共有多 少种选法?

8.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反思 篇八

一: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教师过多让学生说说讲讲,讨论,而自己只作为提问者,旁听者,旁观者,在这时老师的作用最多只是一个评判者。假如不适时进行引导,不及时进行纠正,不及时进行总结,这就错误理解“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以繁多的问题,掩盖了课堂的教学目标;以所谓的“见仁见智”,阻挡了课堂的升格;以所谓的“开放教学”,掩盖了欣赏的标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取代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缺乏课前高质量的预设和充分的备课,课堂教学无目标,对学生学习方法无指导,课堂提问随心所欲,学生回答不分对错好坏;小组讨论讨论,全班交流交流,课堂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所云,教师则全然不顾这样一节热热闹闹的美术课。这样的课堂效果往往会失去“重心”,难免会浮于表面,从而走向“自主学习”的极端。

二:注重“探究”活动的表面形式

有些老师为了“领会”新课程,将心思全用在了课堂的表演上,例“小组讨论”,“上台表演”,这本来就是很传统的学习方式,近来却被标上“探究学习”的新标签。在一些教师眼中,它好像是新课改的产物,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最佳形式。于是,几乎是每节课都有探究、合作学习。从表面上看是轰轰烈烈,实际上空洞无物。(因为学生平时接触艺术方面的人文知识本来就很少,所以,讨论从哪里下手都不知道。)例:在一次美术教研中,一位老师她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欣赏《开国大典》,播放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宏大的场面、热闹的气氛。问学生:油画与历史照片的区别,按自己的理解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这幅画。然后叫学生讨论、发言。接下来又用同样的形式叫学生讨论《荆柯刺秦王》。过了一会儿在班上分组,第一组讨论《步辇图》第二组讨论《拿破仑加冕》,第三组讨论《梅杜萨之筏》,第四组讨论《大卫》。讨论的内容一样:作品表现是什么历史事件?选取是什么样的特定场景?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等。从学生的回答效果来看很差。这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是老师在做表面形式。我们从这节课内容看,那些属于陈述性的知识(画家的生平、作画的时间、技法等)只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掌握,根本没有探究的必要;而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以及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欣赏审美情趣的本质内容,才有探究的价值和必要。新课程提倡面向社会,强调美术教学与生活联系,是非常必要的。

三:盲目“拓展”减弱课本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感觉如果不“拓展”一下教材,就不足以提升美术课的档次,也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于是他们每节课都“拓展”,一定要塞进一些课外的资料,进行“内外结合”的教学,以显示教学内容之丰富、容量之大。在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人间生活》中,有位老师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出示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接着问学生:画面讲的是什么内容?因为学生对文学、历史这些知识不太了解,所以,整个教室显得非常的安静。这时候的老师不是在引导学生,而是讲伟大的浪漫主义爱情故事,这一下就用去了十多分钟。(2)出示唐朝张萱《捣练图》,问学生:唐朝的女人美吗?为什么?没等学生回答,接着又开始讲唐朝杨贵妃的故事……。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讲南唐的《韩熙载夜宴图》的故事和宋朝皇帝的故事。还没等讲完就下课了。这节美术课也就变成了故事课。如此不切实际的、盲目的教学活动,势必会挤去学生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这种减弱文本、游离文本的“拓展”,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例如:前不久我听了一节高中《民间艺术》课,授课老师在导入时,为了说明我国民间艺术的伟大,把几年前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上,美国总统布什穿唐装的事盲目地拓展,内容洋洋洒洒,讲述了大约二十几分钟,最后导致的结果是:1:时间把握不住,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2:重心和中心不突出。美术教学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要通过自主研读文本或带着文本走向教师,以获得新的知识,陶冶情趣,发展能力。

四:片面强调“人文性”,忽视了美术认知的基础构建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时要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强调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使学生知道我们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尊重与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在教学中提倡人文性,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误以为欣赏教学就是以“人文性”为统帅。往往把欣赏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或者是政治教育课。例如:高中美术第六课《战争与和平》,课的重点是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关系。在课中“反思战争”这段中选的图片是《地道战》,《格尔尼卡》,《内战的预感》等;这些都是说明战争引起社会的动荡,给广大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自然也就破坏了平静的艺术环境等。假如教师把握不好,很可能会上成爱国教育课,把一堂美妙的美术课上成枯燥乏味的说理颗。所以说片面强调“人文性”势必淡化学生认知的基础构建,这也会制约学生的情感態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因此,如果没有坚实的认知基础,就不会出现欣赏的“同化”效应,就不可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欣赏。

9.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篇九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一、发现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获取的美景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二年级美术课中《影子大王》、《美丽的昆虫》、《小蝌蚪》等内容是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孩子们几乎是熟视无睹,根本感受不到这些东西是美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平凡的东西中蕴藏的美。可以采用通话故事,卡通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发现这些东西的美,通过发现这些平常东西的美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无论他们画出怎样奇形怪状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

二年级美术课中的《自画像》、《神鸟变树》、《听听画画》、《神奇的小画册》、等内容就是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好素材。如《自画像》,学生自己,自己既是最熟悉的,又是最陌生的。为什么呢?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还有谁能比自己更熟悉呢?但是又有谁能完整的看到自己的身体外貌呢?要想画好自己的自画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谁都想把自己画得漂亮一些。这时候老师可以实时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去画,二不一定要按照课本上的例子就画一个头像。说实话,画人物肖像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何况是画只在镜子中看到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呢?至于《神鸟变树》就更加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了。神鸟?谁知道是什么样子?没人知道。既然没人知道,那就好办了,大胆想象,怎么神怎么想,何况神鸟还要变成树呢!

三、创造美

10.二年级美术的教学反思 篇十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船的模型说出组成部分,然后,请同学们跟随着老师分析一些船的图片,这部分用不同的简单的几何形状巩固了上一部分内容,同时师生共同总结了船的基本类型。下一部请同学动动小手来拼一艘船,这部分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打破了学生们头脑中对船的既有的轮廓。最后学生作画,在了解了船的组成部分,船的类型,船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和用途之后,学生们可以借着想象的翅膀开始创作。在学生的作品呈现在以大海为背景的黑板上之后,师生开始评价,主要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两种形式。带着我们的梦想,乘着我们设计的船儿,老师邀请学生一起‘去远航’,再乘上宝船之前请同学们跟各位老师说‘再见’,即下课。

本节课,我共设置了五个环节,由浅入深,主要在开发学生思维这一部分,因为学生对船早就有了一种既定思想,打破这种想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很重要。我在二年级的学生所接触过的七巧板中得到了灵感,用最简单的方法打破高难度的问题,但七巧板的图形还是有限的,因此我在七巧板中添加了圆形,椭圆形和很多不规则图形,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在众多图形中自由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来进行拼接,就像‘淘宝’一样,在“淘宝”的上一环节,老师用简单图形介绍各种船以后,“淘宝”正好能够让学生把图形运用到实际和手头,起到了巩固和发散思维的作用,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学生画船打开了思路,解决了船在学生大脑中既有的梯形的印象。

在我的美术课中,运用数学中的元素来解决美术中的问题,不仅仅是课堂整合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轻松地让我做到了高效的完成我的图形运用与表现的教学任务。

11.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反思 篇十一

高中艺术欣赏课, 教学内容横跨中外美术的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各个门类, 并辐射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科技等相关学科, 时间跨越古今数千年, 内容之浩繁, 时间之悠久, 给教学带来了极大难度。这给我们每位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 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限定的教学目标?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是抓住上课这45分钟, 解决好怎样“上”的问题。对此, 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和做法。

(一)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 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 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 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 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 自己阅读作品, 自己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自己感受, 阅读作品, 深入理解的主体参与性, 从欣赏中掌握方法, 寓教育于欣赏之中, 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 培养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与求知欲。

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兴趣。兴趣可以变为学习的动力, 但兴趣应是发自内心的, 只可激发, 不可强迫。文化课学习的压力, 课余生活的贫乏, 学生的兴趣爱好受到了一定压制, 而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博而杂”, 泛泛的课堂教学, 蜻蜓点水般地掠过学习内容, 很难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 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为此, 教师应从组织学生直观感受美术作品入手, 观察感受作品的外在视觉信息、艺术语言, 审定外部的形式, 区别出作品的类别和特点, 采集作品形式带给欣赏主体最初的情感感受。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 适时地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使学生的兴趣聚焦到问题上来, 为完成教学内容创设出良好的基础。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真正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欣赏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虾》时, 可以结合活虾, 把它装在透明的容器里, 结合着作品讲解。这样可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思维活跃, 情绪高涨。通过比较, 学生感到作品中那神情毕肖、透明而富有弹力的躯体, 那浮游自如的动势的虾不是画在纸上, 而似乎是“活”在水中, 从中体验到了画家高超的笔墨功底与艺术形式的完美, 这比干巴巴的讲解要好得多。这种创设情景的教学, 是提高学生欣赏兴趣的方法之一。兴趣好比催化剂, 运用的好, 学生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在兴趣的培养中, 往往教师的作用是主要的, 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

(三) 加强探究性学习, 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探究式学习能促进学生把学习的触角深入知识的深层去探索其联系与区别, 并在近乎独立的状况下就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综合, 从而建立自己的观点, 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潜能。

新课标要求“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 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传统的民间艺术反映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并对现今社会和艺术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通过传统艺术的欣赏、教育, 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传承意识, 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例如在学习“民间艺术”这一讲的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了解泥塑、剪纸、年画、皮影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正在远离我们的视线, 将面临消亡的危险。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有关方面的作品资料。通过作品资料的收集, 使学生深深感到这些在历史发展中起到过独特作用的民族民间艺术所剩无几, 增强了学生对这些传统艺术的保护意识和紧迫的传承的责任感, 同时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通过各种美术活动,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课前布置除学生收集资料, 还让每人准备一些陶土、彩纸、剪刀等工具。欣赏过程中, 出示学生收集的民间玩具及有关图片、影像作品,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进行讨论,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 也使学生明确这些同类作品的造型、风格各不相同, 体现了民族性和地方性。再通过泥塑、剪纸制作过程的演示, 让学生深入领会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风格不同, 形态各异, 虽然雅拙, 但生动、活泼的一件件作品, 让学生兴奋不已, 并纷纷动起手来。

(四) 改变传统教师形象, 创造课堂和谐气氛。

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之间新型关系的建立。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是中心, 处于“我教你学”, “我讲你听”的地位, 而学生则完全听教师摆布。新课程首先要求教师确立与学生平等的理念, 要让学生明白, 在问题的讨论中, 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交流, 真诚相待。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学生独创思维的引导者, 学生在探究中的指导者, 论点争论时的组织者, 学生独创观点的总结者。因此, 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释放出来,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一重心中来, 促使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例如在欣赏《二十世纪外国绘画》时, 利用学生的新奇感, 留给学生大部分时间去体验作品的内涵与意蕴, 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更加注意了作品中究竟是怎样表现了作者的主观内心感受的, 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方式去探索知识, 生成能力, 形成丰富的情感, 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有效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变“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即变“为了教师教得好”为“为了学生学得好”的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

上一篇:企业竞业限制协议书下一篇:一年级汉语拼音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