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财

2024-06-28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财(共7篇)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财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叙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支撑着这个伟大的民族。

一、春秋之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孝”为主线的,这一点从尧舜禹的禅让制所采取的考察方法就可以看出来,孝,是人类进入我们社会后的一个主要特征,它表明人类脱离了兽性,进入了文明。于是,文明以“孝”开端。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混乱,百家争鸣,参差不齐的社会状况促使着人们“头脑风暴”式的爆发了各种学说,经历了百年的淘洗,到了汉武帝时期,终于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于是,儒家思想统治中华文明的时代开启了。从此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不怨人,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识来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还有就是其的“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称赞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说。仁政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朴素的民本主义观点。还有就是他的关于人的浩然之气即“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提出的是“性恶论”,人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到了汉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为中心,吸取黄老之学以及阴阳、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还根据他的神学的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专制方针,确立了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三、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遥洒脱人生的精神资源。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外化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启白代之学,中国历史上各家学派,无不从其汲取学术思想养分。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关于老子的姓氏与生活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老聃即是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关于“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简明的概括:“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论,“道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是按自己的样子为法则的。老子还有其朴素的辨证思想。关于对立统一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关于量变质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感”。以“静观”、“玄鉴”为特征的直觉认识论。还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学,包括无为而治,所谓“小国寡民”,“不得已”而用兵。“无为而治”就是统治者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统治才能稳固。

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财 篇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 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手段, 它和专业教育一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才。但目前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多数独立院校, 都存在着重专业教育, 轻文化素质教育的倾向。结合我国教育制度实际, 以SWOT分析为手段, 通过对西财行知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内部优势和不足, 外部机会与威胁的深入分析, 得出SO、ST、WO、WT组合策略, 为西财行知学院及其他独立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提供借鉴。

1 相关概述

1.1 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概述

专业教育是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制度的主要内容, 是为了配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改革延用至今。1995年7月, 针对当时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弊端, 在如杨叔子、王义遒、张楚廷、张岂之、刘献君等多位著名学者的积极倡导下, 教育部决定在52所综合性大学推动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1]。1998年4月, 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各高校开始重视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 并在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互融合,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现代化和谐发展的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2 SWOT分析概述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 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 通过调查分析列举出来, 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组合形成SO、ST、WO、WT组合策略, 这种组合策略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2 西财行知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SWOT分析

2.1 S (strengths) 优势

在质和量上不断扩充的师资队伍和与时代相契合的行知文化是西财行知学院有效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有利条件。西财行知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由西安财经学院举办的一所特色鲜明的经管类独立学院。经过十年的发展, 学院现有在校生8651人, 专任教师455人, 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46人。学院以“学精于勤, 业成于信”为校训, 秉承“行知合一, 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和“乐于奉献, 勇于创造, 手脑相长, 行知合一”的行知精神, 围绕国家尤其是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质和量上不断扩充的师资队伍是行知文化素质和专业教育想和融合的重要条件, 能很好的为学生传达文化素质知识, 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 学院与时代相契合的行知文化和行知精神感染着每一个行知人, 促使他们以“行知合一”为行为准则, 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尤其是能够使学生在提高和应用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以“业成于信”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自身素质, 展现个人魅力。

2.2 W (weaknesses) 劣势

基础设施薄弱、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制度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学院较为年轻, 主要精力和资源都集中在如何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干, 经、管、文、理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如何打造一批发展势头强劲、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上,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无论是从基础设施、经费支出, 或是从制度建设上, 都存在重视度不够。

2.3 O (opportunities) 机会

20世纪90年代初, 针对当时我国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问题, 在多位著名学者的积极倡导下, 教育部1998年颁布了《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决定在部分综合性大学推动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后面的专业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2]。这种通过选修课、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等补充形式开展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是循序渐进的, 它不是对现有的人才培养制度“非此即彼”的颠覆, 而是可以“友好相处, 携手共进”的[3]。而且, 大批的院校在增强专业教育的同时已经开始了加入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大量的经验教训为西财行知学院有效的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借鉴。此外, 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融合的时代, 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了时代的标志。过去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 如IT业和畜牧业, 如今可以很好的融合。更何况, 原本就是相扶相持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 通过有效的方式定会很好的融合, 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2.4 T (threats) 威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弊端弥补的一种补充教育形式而被提出来。这种补充教育形式的身份导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大学内部始终没有取得组织上的优势和制度上的保障, 导致我国各个高校现行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都把其当作是在主课以外, 扩大学生兴趣和知识面的方式。现行的整个大学生文化素质体系缺乏基础性、系统性和深刻性, 通常成为学生混学分或拓展课外兴趣的渠道。文化素质教育课课程的浅层化、休闲化、娱乐化倾向严重[4]。同时, 由于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素质要求处于混沌的探索时期。因此, 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理念和目标尚未形成统一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体系。

3 西财行知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 以下通过SWOT矩阵分析法进一步进行分析, 并给出相关建议, 具体如图1所示。

3.1 SO

SO策略就是利用优势, 抓住机会。西财行知学院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时代, 教育部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给予了肯定, 且西财行知学院的师资队伍在质和量上不断扩充, 行知文化和“知行合一”的行知精神本身也与时代相契合。因此, 西财行知学院可抓住此次教育改革的机会, 充分利用师资队伍不断扩充和提高的优势, 调整学院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将文化素质教育写入学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 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入手, 充分利用“互联网+”, 使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很好的融合。具体如下:

(1) 从学院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方面入手, 将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有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利用培养方案三年一调整的制度, 在2015年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设定时, 增加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 如可开设社会新闻事件分析的相关课程, 对“路怒症”、“叙利亚小艾兰那张让世界沉默的照片”等社会现象和事件, 从文化素质层次进行分析, 唤起学生的深刻反思, 从而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层次。

(2) 从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方面入手, 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 帮助教师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课堂中, 如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对专业领域富有人文气息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将先进人物之所以受人尊敬是由于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都一流, 形成模范榜样作用, 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对教师不断进行培训, 培养教师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互融合, 同时实行的能力。通过对教师的激励与培训, 教师将素质教育融入了专业教育过程中, 如上课过程中结合时事政治和新闻, 对社会上的一些新闻如“开水浇顾客”、“老人摔倒无人扶”等事件进行分析, 呼吁学生从自身做起, 尊重他人, 珍爱生命, 避免此类事件在自己身边出现。

(3) 从文化氛围的渲染和加强角度入手, 正人先正己, 学院需鼓励教师、学校领导以身作则, 同时, 从文化氛围的渲染和加强角度入手, 使用“互联网+”, 充分利用现代广泛使用的QQ、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宣传作用, 广泛宣传校内外集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于一身的先进模范。

3.2 ST

ST策略就是发挥优势, 减少威胁。西财行知学院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吸取历史上其他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不足, 探索适合学院特色的融合方法。如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 使学院领导和教师首先转变观念, 将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一地位看待, 摈弃过去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补充、从属地位的观念;其次, 从制度层面提高文化素质的地位, 通过建立相配套的制度基础和激励机制, 促使学院的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齐头并进;最后, 学院应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 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 尤结合“互联网+”, 形成“互联网+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同步提升”的新型教育培养模式, 如使用校内网页宣传栏对校园内及社会中的好人好事从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鼓励学生吸取经验并向其学习。

3.3 OW

OW策略就是利用机会, 克服劣势。学院要发展, 必须与时俱进, 抓住时代脉搏, 掌握社会需求。只有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才能被社会所认可, 学院才能发展。因此, 学院需要克服基础设施薄弱、重视度不足等缺陷, 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是一个融合的时代, 对人才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全面、综合发展都非常重视, 利用教育改革的时机, 形成符合时代需求, 特色鲜明的行知人才培养模式。

3.4 WT

WT策略就是规避劣势, 降低或避免受到威胁的打击。西财行知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院校, 年轻、有活力、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学院的一大优势。因为学院没有百年老校那种根深蒂固的重专业教育的文化气息的熏陶, 而且学院的独立院校的性质使得学校在改革过程中不那么畏手畏脚, 故学院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和所处时代为学院提供的机会, 很好的规避劣势, 降低或避免威胁, 充实基础设施, 探索适合学院特色和行知精神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相互融合的方法。

4 总结

通过分析研究可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携手共进的思想得到普遍的认可, 西财行知学院与时俱进, 通过充分利用外部机会, 从学院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文化氛围的渲染和加强角度入手, 从制度和意识形态角度出发, 结合“互联网+”, 使得大部分学生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努力,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结合实际, 而且在看待社会事件和现象时能理性客观的分析, 并从中吸取教训, 遇到问题三思而后行。可知, 西财行知学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方式效果较为显著,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何淑通.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制度建设中三对主要关系的省思[J].山东高等教育, 2015 (1) :44-49.

[2]戴敏利, 王敏, 李宏丽, 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4 (3) :86-89.

[3]林丽萍.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与专业教育关系辨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6) :67-68.

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原则初探 篇三

摘 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有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也不等同于中国文化成果展览。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步总结出这门课程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它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民族文化特性及其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从而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性。

关键词:教学原则;文化模式;精神统摄;价值系统;文化传统

2000年以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十多年来,在教务处等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先后申报并获批院级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颇有成效的课程建设。

就课程性质看,中国文化概论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历史课程有着根本区别;它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作为由精神到物质,由形上到形下的有机体系特性,体现出其核心价值、内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概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精神运动轨迹及其决定的诸方面具体的外在形态为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从而充分显示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和基本特性。而一般性教学原则的确立,则是课程特性与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

经过近20轮的教学实践和不懈的理论探索,我们精品课程组逐步提炼出能体现本课程特性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文化精神统摄原则

这一原则应该是诸教学原则中的核心原则,因为它体现着我们对文化特性的正确认识:所谓“文化”,不是由一堆互不相干的僵死物堆积而成的混合物,而是由内在灵魂统摄的生命有机体。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都认为,每种文化就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她的诞生、成长、强壮、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1][2]。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认为:文化模式即是“文化”的存在方式,它是民族文化各层面的复杂元素围绕该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即本尼迪克特所谓的“制度化了的动机、情感和价值等背景”)或总体目标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功能齐全、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整体”决定着各构成元素的基本内容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部分”从不同侧面显示“整体”的终极价值;离开了“整体”的精神统摄,各个“部分”即成为难以理解的“文明的碎片”[3]。

因而我们认为: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区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与文化知识课程教学的内在依据。目前各高校编写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大致有数十种,重点不同,体例各异,但其教学模块设计的主体部分大多依据文化结构三层面(物质、制度、精神)或四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安排章节。虽然大多数教材把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基本特征等作为全部教学的提纲挈领性内容,但真正把哲学与宗教作为中国文化(也是其他民族文化)精神层面中核心价值系统置于统摄全局或枢纽地位,以此展开其他文化层面的教学模块,似乎还未被广泛采用。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影响深广的权威性教材,以体例的严密性、知识的涵盖性、文献的丰富性、评论的精当性,具有无可置疑的开创性和典范性意义。就体例或教学模块设计思路看,该书“上编”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政治基础及其发展历程,为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宏观视野。“中编”具体展开,依次论述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具体文化形态。“下编”在此基础上综述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价值系统等内容。顾伟列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主体部分,依次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他多种颇有影响的教材与此大同小异。上述体例,显然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唯物史观的体现。然而,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对特定民族文化基本精神、核心价值系统的把握,是理解其文化结构及其具体外在形态的依据和前提;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在此只能导致“本末倒置”的结果。金元浦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则在“总论”基础上,依次重点论述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法文化、佛教文化基本精神。全书以此为枢纽,形成精神文化统摄整个中国文化有机体的大格局。则较好地体现出“文化”有机体本质特征。

根据文化模式理论及其凝结的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我们经过多年探索,设计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如下教学模块:

第一部分:源流论。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与社会—政治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历程。中国文化发生期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融合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及其价值系统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本体论。所谓“本体”,就是文化有机体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是统摄整个文化有机体的灵魂,也即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中与“部分”相对应的“整体”。它主要包括宗教与哲学,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特性正在于此。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化模式以宗教为核心,而具有世俗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哲学精神为灵魂,也即以儒、道、佛(学)等思想学说及其最终相互融合形成的宋明理学统摄着整个文化有机体。因此,哲学与宗教成为整个教学模块的枢纽与核心,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这是“纲举”环节。

第三部分:形态论。这是在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统摄下具体展现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典章制度、史学传统、民俗文化、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它们从各个侧面、各个层面体现着中国文化“本体”的人本精神、德性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中庸精神等。在这些基本精神的统摄下,那些具体文化现象才能得以很好地被理解。这是围绕“纲”的“目张”。

第四部分:转型论。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历程及当代中国民族新文化建设。它的基本教学思路是透过外在具体文化现象的变迁,探讨中国文化模式的精神蜕变历程,显示在精神蜕变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

在现代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已从“民族历史”进入到“世界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对任何民族文化的考察都不得不在文化比较的视野下进行。因此,在中外文化比较背景下,如何把握、正确评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批判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所谓“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是指在考察中外民族文化,尤其是比较中—西方文化价值系统时,应充分承认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延传中的现实合理性,而不能从当下功利主义立场出发,在抽象概念的阐释中,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本身进行片面、抽象的高—低、文—野、优—劣评判。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看,各民族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其在各自生存环境中的生产方式与生存方式的反映,是其民族或社会共同体生存状态、发展需求和历史变迁的反映,是各民族成员自觉与不自觉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常常截然相反的文化价值观念,都有其现实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我们只能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判断特定价值理念对特定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欧洲文化的个人主义传统及其人权观念、平等观念、契约与法治意识等,来自古希腊城邦政治文化传统,来自其航海贸易的社会经济模式,来自古罗马帝国的法治精神,来自中世纪北欧封建制度下权利与义务对等传统。这些对中国人非常陌生的文化理念在欧洲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却是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同样,东亚大陆孕育了中华民族早熟的农业文明;束缚于土地的小农经济模式,使中华民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牢固的宗法社会结构;宗法社会的扩大,酝酿了建立在政治权威与家族伦理基础上的大一统政治及其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以儒家忠孝观念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它以一定程度上以限制个人权利与自由为代价来保证全社会、全民族的整体和谐及强大的向心力。因而,东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各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客观适宜性,我们难以脱离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依据作抽象概念的优劣比较。“五四”时期,陈独秀处处以西洋文明价值观批判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胡适强调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以及辜鸿铭式的文化爱国主义,今天以此原则看来,其偏颇之处是不言而喻的。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各民族文化的一律平等。“文化”从本质上说是特定民族、特定社会的人们生活方式的综合,其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别。比如,东方伦理文化精神未必就比西方人权观念和法律意识“低级”;西方的个人至上传统也未必就是东方文化群体协作精神的未来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对西方及其他民族文化)价值系统应作历史性判断,事实性判断,而不能在中外文化比较中作孤立、抽象的价值再判断。这才是真正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历史是过去了的事实,它以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等各种物化遗迹,为我们所感知,但本质上已不再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其所形成的传统,传统“就其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来看,它的涵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traditum),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4]作为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代代相传的东西,传统是活在当下的历史。作为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以思想信仰、社会心态、民风民俗等形式,对现实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强大的感召与规范力量,成为社会意识和存在方式的精神本源。现实社会的人们正是通过文化传统,与自己的祖先建立起密切的思想交流与精神共振,实现着历史与现实的相融共存。

因此,我们今天——还有将来,不管是重大社会生活,还是个人的日常处世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文化传统的显在影响与潜在规范之中。这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的理论依据。系统梳理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并非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考察我们自身的文化渊源,反思今天我们对自身传统的继承、发扬和改造。认清我们当今的文化生态,促进我们的“文化自觉”,以更加理性地进行“文化选择”。总之,重温传统以认清自我,追溯源流以把握现实,改造文明以开创未来,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宗旨所在。因而,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原则。

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总和——经济基础,是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发展起着某种反作用。唯物史观正确阐释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运动诸多方面的一个侧面,诸多“轮回”的一个环节。实际上,人们的生产与各种社会实践推动社会生活、文化形态缓慢变化、渐进发展,而其最终结果——思想观念、文化精神的重大变革,则推动历史与社会文化产生质变,产生里程碑式的突变,以致往往开创人类历史文化新纪元,而非仅仅是唯物史观框架下所谓的“反作用”。在中国,这种文化现象被解释为上天的启示与“圣贤”的教化。在西方,则是柏拉图的“绝对理念”映照论、基督教“上帝”意志说、黑格尔“绝对精神”决定论以及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开创论等。广义而言,人的精神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远离具体、纷繁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各种精神运动(神话的、宗教的、哲学的、伦理的等等),其重大变革对人类历史运动与文化变迁的推动,往往就是总结性与开创性的,是里程碑式的。

因此,这一教学原则使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必须超越复杂历史表象,清晰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结构图”与“精神运动图”。在此宏观视角下,漫漫五千年中华文化纷繁复杂的变迁历程,实际上就是取决于几次重大的民族精神蜕变:远古神话逐渐凝结的“贤者崇拜”社会情结,奠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思想基础;传说中的颛顼“绝地天通”宗教革命,推动远古中国原始宗教向成熟宗教的迈进;周初“敬天保民”政治伦理的确立,结束了殷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模式,开创了伦理型、世俗型“礼乐文明”辉煌时代,奠定了中国文明基本模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文化成果,历史性地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图;董仲舒“天人合一”神学目的论,开启了儒学独尊及其宗教化历史进程;陆王心学从理学体系中反叛而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人”成为万物的尺度,从而成为宋明时期尤其是晚明以后近世中国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石。同理,在近现代中西文化挑战—应战大格局中,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运动图谱”,才能更好地透过纷繁的历史表象,把握中国文化现代转型历程中的历史运动轨迹。

参考文献:

[1]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一、二卷)[M]. 吴琼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英]阿诺德·汤因比. 历史研究[M]. 刘北成,郭小凌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C]. 傅铿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5-130.

[4] [美]E·希尔斯. 论传统[M]. 傅铿,呂乐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原则与培养目标研究”成果之一(批准文号:20100914)]

4.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资料 篇四

1、《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地位。

冠居“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是儒家的“五经”之一(《易》《书》《诗》《礼》《春秋》)六经之首。道家以它为“三玄”之一(《老子》《庄子》《易》)。

2、《周易》一书的组成部分。(易经、易传)

3、《周易》卦形中的两种基本符号及其代表意义。两种基本符号—阴阳二爻

阴(--)代表阴、柔、女、妻、臣、弱、小、暗、偶数等,代表静态的。

阳(——)代表阳、刚、男、夫、君、强、大、明、奇数等,代表动态的;

4、翻译“《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天道的运行刚健不辍,人应该像天那样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不断努力,发奋图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说地滋养万物,承载世界,心怀敦厚,福泽无边,地载万物而成其广,海纳百川而成其大,人也应效法大地这种虚怀若谷、无所不容、会通万物的精神,能够包容各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以此倡导“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5、“三才”指什么?(天、地、人。三才中“人”的概念包括人、鬼、神、万物。)第二讲

1、孔子的生卒年,生活的时代及其历史地位。(公元前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推行“礼”,倡导“仁”,思想体系以德治主义为核心。后人尊其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2、何为“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3、孔子的社会理想及思想核心是什么?

(1)社会理想:(周公制礼作乐,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恢复周礼(“礼”,规范社会秩序。)希望回到“礼乐征伐”的西周时代使社会归于一种秩序井然,长幼尊卑各得其所的状态。(2)思想核心:“仁”,规范人的行为思想。

什么是“仁”?——是人们追求目标和应当达到的思想境界,是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规范。

4、实现“仁”的途径是什么?

(1)孝悌:(根本)属家庭层面,做到父父子子。(2)忠信:属社会层面,做到君君臣臣。

5、“仁义礼智信”的含义?

6、儒家的价值观是什么?

(1)“天命”价值观——人的德性是天命的结果,因而天命就是终极的价值源泉;(2)核心是“德性”价值观——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德性,是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

(3)价值实现途径是“修齐治平”价值观——循性行道、修齐治平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简言之,即积极入世,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建功立业。

7、什么是“三纲八目”?“三纲领”是:“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你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孝道,在当今社会有何意义? 第三讲

1.老子的生活时代及历史地位。

老子:(前571—?)李耳,字聃,世称老聃,楚国(安徽涡阳县)人,与孔子同时略早。孔子曾问礼于他。我国哲学史、思想史的大家巨匠,道家始祖宗师。2.简介《道德经》。

3.什么是“道”,其内涵是什么?

首先,道是永恒存在的世界本原,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其次,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道又是一种神秘的境界,伟大、渊深、玄妙、朦胧恍惚。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5.道家的价值观表现在处世哲学方面有哪些?(1)身重于外物,少私寡欲。(2)明哲保身,不敢为天下先。(3)以柔克刚,上德若水。(4)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6.道家的生态观怎样?

(1)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2)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7、道家的审美思想有哪些标准?

第四讲

1.中国古代“礼”的含义。

(1)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2)为表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如婚礼、丧礼;(3)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的社会规范。

2、“三礼”指什么?

《周礼》 “五礼”及周代的职官。

《仪礼》具体的礼仪记载,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礼仪的典籍。《礼记》有很多原理性的东西,对人的道德修养进行指导。

3。《周礼》中将“礼”分为哪五类?

“吉”:祭祀;

“凶”:主要指丧礼,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吊唁; “军”:操演、征伐;

“宾”:天子与诸侯以及诸侯之间的往来交往; “嘉”:合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

4、举行成人仪式有什么社会意义?

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弟弟、臣下、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礼的文化意义在哪里?

第五讲

1、解释二十四史。“汉四史”指哪几本史书?

《史记》

汉·司马迁

《汉书》

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 晋·陈寿

2、《史记》在二十四史中的地位如何? 二十四史之首

3、先秦历史散文有哪些?《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4、司马迁的历史地位及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李陵之祸”对司马迁的影响。

(1)使他认真地体味思考了人生价值,痛苦地抉择了生死荣辱。

{2}认清了封建帝王的专横残暴和酷吏政治的凶残。使他对历史和现实社会有了重新认识和评价。

{3}坚定了完成并写好《史记》的决心。

6、《史记》写作的目的及体例,其在形式上的创新之处是什么?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7、《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什么?(1)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

(2)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执著精神。

(3)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

(4)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

(5)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

第六讲

1、简介《诗经》、《诗经》六义。所谓《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2、编纂《诗经》的目的是什么?

(1)统治者“观风俗,知得失”,考察其政治效果;(2)教育子弟;(3)娱乐。3、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1)句式以四言为主。(2)重章叠句的运用。(3)赋、比、兴的表现手法。(4)语言质朴优美,音调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

4、什么是楚辞?其艺术特色是什么?

5、屈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1誓与楚国同休戚、共存亡,虽九死而不

悔,历尽苦难,痴心不改。

2、同情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痛恨弄权误国,与邪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

4、坚持理想操守,洁身自好,表现其光辉俊杰的品 格。

6、汉赋四大家都是谁?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7、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的代表诗人都有哪些?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张若虚、刘希夷、|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韩愈、孟郊、李贺、|杜牧、李商隐

8、宋词都有哪些名称?两种风格是什么?

9、元曲的组成。元曲四大家。

组成:散曲、杂剧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0、四大奇书?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四大奇书)

11、“三言二拍”指什么内容,其作者是谁?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 第八讲

1、道教形成的时间,其发源地。最早出现的道教组织是什么?其创始人分别是谁?道教教义的核心是什么?

东汉末年,中国本土宗教;五斗米道(张道陵)太平道(张角)

2、道教分为几派?全真教创始人是谁? 全真派(王重阳)和正一派(张道陵)

中国古代哲学的三个主题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有三个主题,即“天民合一”、“天德合一”和“天礼合一”

1.注重“德”在政治领导上的作用

在中国,从西周至春秋时代,并没有出现以“正义”为中心的讨论,而是提出了一些特有的论述,如天和民、天和礼、天和德的关系等。这些虽然还未形成为政治哲学的体系,但无疑已经是具有政治哲学意义的论述和命题;这些论述和命题构成了儒家古典政治哲学的背景 和前提,和古希腊前期政治哲学形成了对照,对后世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天民合一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在古代政治哲学中,围绕统治与服从的问题,为了保持统治,始终注重君民关系。如果说君臣关系的问题属于怎样统治,那么君民的关系问题就不仅是怎样统治的问题,而是关涉政治的终极合法性问题。所谓“天民合一”的观点,认为任何君主或王朝 的统治合法性来自天命,而天命以民意为其实质内涵 3.天德合一

“天德合一”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又一重要主题。“天德合一”的思想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为代表,指天以德为其意志,天对人世的眷顾和影响完全以“德”为转移。孔子后来说“为政以德”,把西周以来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以更为明确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即道德和德性成为政治的基点。在前孔子时代,这种把道德置于政治中心的立场是借助“天”的权威加以实现的,而天的权威又是被“德”所规定了的。4.天礼合一

“天礼合一”的思想,体现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按照这种看法,人世社会的秩序与原则“礼”来自更广大的自然(天地),合乎自然界的本性和秩序,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所制定的“礼”是模仿、依照天地及五行六气的结构属性而形成的。这一事实显然意味着,人的社会世界是广大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受天地阴阳五行六气的普遍法则所支配或制约的,人应当自觉仿照自然世界的本性和节律制定制度和原则来生活。天地四时五行所代表的自然的法则是更高的、更普遍的,支配一切的,这种古希腊后期称为自然法的普遍法则,在中国古代称为“天地之经”,亦称“天道”,人世间的政治规范、伦理原则和行为必须与之相一致,符合天之经、地之义。而人世之礼能自觉符合天经地义,人的行为就会对整个天地自然构成一种“协和”的作用。

5.中国文化概论 篇五

1:54:57 AM

第 1 页

2013-4-8

1:54:57 AM 中国文化概论

道德与文化

1、文的意涵

(1)纹理

(2)礼乐制度

(3)道德

2、化的意涵

3、教化

(1)定义:指中国古代以孝亲伦常来变俗易教得文化现象(2)种类:

政教改化:有组织,强制的 政教风化:有组织,并非强制的 教育感化

4、孔子在中国道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1)孔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那些思想基础?

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

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确立了道德谱系的阿基米德点(2)孔子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构

A孔子与春秋时代的基本状况 B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仁

孔子的道德是建构在自觉意识和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

(3)如何理解孔子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奠基 1春秋以前的传统道德具有浓厚的巫术文化色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这种依靠外在强制的道德已经丧失其社会整合功能。

2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人类思想大爆炸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理崩乐坏,道德急需重新建构。

3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将道德由外在强制的社会规范转换为内在的情感自觉,即道德必须建构在一种自觉的个人意识基础上。

4同时这种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道德正是建构在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这使它具有了道德展开的起码前提。

三、什么是文化

(一)定义

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和内患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符号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数。

第四章

中国文化土壤

一、定义

即指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广性所得以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

二、内容

1半封闭的温带大河大陆型区域地理 2建立在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农业生产方式

(1)夏商周的原始协作式农业经济

(2)秦至清的家族式小农自然经济

3与上述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的宗法组织

(1)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分封制

(2)三代以后的宗法君主制 分封制

定义: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义庄的创始人:范仲淹

中国在二级群体中获得社会性满足的顺序:伦理——法律——宗教

中国的物态文化

一、物态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二)特点:1 创造性

2时代性

物态文化的时代性并不意味着进步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峰时期是宋朝,中国古代文化的隆盛时代是隋唐;

3民族性

二、中国物态文化元素概述

(一)生产 1农业

(1)基本情况:中国古代农业南北经济分界线:秦岭——淮河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经济分界线:长城东段或(400mm等降水线)最伟大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2)特点:土地国有,家庭生产

(3)农业生产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平1

庹国阳

1:54:57 AM

第 2 页

2013-4-8

1:54:57 AM 保守

忍耐

2手工业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手工技术文献

家庭手工以纺织品生产为主 3商业:单向性的朝贡贸易

内敛式的海洋贸易

中国古代的四民分业是士 农 工 商 中国古代抑制商业发展的原因:

第一,中国文明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化格局,抑制商业的过分发展,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

第二,商业的发展导致的贫富悬殊与平均主义为核心的家族伦理传统相冲突;

第三,抑制商业也与以农业为本位的古代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第四,中国传统世界观对经济人生得消极态度也导致了对商业的抑制。

中国历史上唯一 一个从不贱视商业的王朝是元朝。

(二)生活

1、衣服

(1)基本情况

中国服饰最早利用的植物纤维是葛,成为文化残存的中国古代的衣服材料是麻,丝与瓷是中国早期外销的最重要的两种商品(2)中国服饰的文化功能 A人兽之别,羞耻感

B华夷之别,交领右衽

C尊卑之别,长衣配饰(3)当代社会中的服饰

2、饮食

人类饮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进餐时间的规律性

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第一,典型的农业文明; 第二,宗教观念淡薄; 第二,极强的群体意思;

第三,等级性和平均主义观念相辅相成; 第五,中国文化的早熟而不成熟。

最早提出“中国文化早熟”的人是梁漱溟。中国文化早熟(优缺点)的表现(如何理解)第一、思维方式上,直觉发达,理解滞后;第二,世界观上以天人合一代替天人相分;

第三,社会关系上以血缘代替业缘;第四,文化人格发展的口腔期固着。

3、建筑

(1)传统建筑概说

世界建筑分为三大体系:欧洲,伊斯兰和中国

中国建筑的三层式被称为天地人

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体现传统价值观的?

第一、由于受天人合一的影响,中国建筑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西方式建筑永恒不朽的思想,中国建筑以木料为主要购材,斗拱为结构之关键;

第二,祖先崇拜的宗法制文化传统;

第三,极强的守恒性;第四,强调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4、社会交往

黄帝——轩辕氏|:车子的发明者 中国社会公德缺乏的原因:(1)社团生活的缺失

(2)社会公德所要求的理性精神的缺乏(3)社会伦理的家庭化

(4)公共空间的权力化、等级化。

第六章

中国的制度文化

一、制度文化的定义: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适应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而组建的各种具有外在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二、特点:

1、时代性

2、客观性

3.、强制性

三、中国制度文化元素概述

1、科举制度

(1)定义: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并由分科取士而得名。从隋唐至清末,历时1300年,全盛于明清时期。(2)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A两周时代:世卿世禄制

B战国时代:客卿制

C帝国时代

察举也是汉代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D共和时代:选举

(3)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A使权力资源的分配有序化,减少了社会动荡;

B维护了大统一的政治格局,强化了中央集

庹国阳

1:54:57 AM

第 3 页

2013-4-8

1:54:57 AM 权统治;

C传承了中华文明;

D科举制度造成了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维定势。

2、法律制度(1)定义和特点

(2)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

B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历代王朝的各种改革称之为“变法”)C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D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

E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F立法、司法与行政统一,行政干预司法;G以实质正义代替程序正义。

《唐律疏议》——把儒家思想法律化

第七章 中国的行为文化

一、行为文化定义

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二、特点:

1、大众性

2、民族性

3、地域性

4、非强制性

三、行为文化元素概述:仪式

(一)定义与特点

1、定义:仪式是指按某种规定程序而进行的,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并且为人普通接受的一种行为方式,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

2、特点:(1)神圣性

(2)话语的神话性(3)象征性

(4)高度的形式化

(二)节日

1、节日的本性(1)节日能让人在一个非对象化的时空中自由地舒展开来。

(2)节日体现了一种活生生的时间节奏。在中国,仰韶文化时代是森林休耕,龙山文化 史灌木休耕;春节在中国已经有至少三千年的历程。

(3)作为生存时间与体验的节日,总是会有些不寻常的交汇和新鲜经验。(4)节日还具有一种重新创造世界的神圣氛围。

2、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些特点?(1)根植于农业文明

(2)祖先崇拜的宗法制特征(3)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4)非人格化特征

第八章

中国的心态文化

一、定义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等。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二、特点:

1、精神性

2、先验性

3、超稳定性

三、中国心态文化的特点:人文性

1、这种人文性并不意味着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尊重;

2、这种人文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神本主义;

3、与此相关的就是中国人对伦理的过度重视;

4、非科学性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兵、农、医、艺。

唐代佛教唯识宗哲学消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思辨性太强。

中国文化实用理性的文化传统产生的原因:

1、与商周巫术文化传统的没落有关;

2、长期的小农生产的经验论导致了实用理论的顽强保存;

3、宗法血缘导致了人际关系异常突出,阻碍了纯粹理性的发展;

4、先秦时代的社会大变动决定了当时中国人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

四、中国心态文化元素概述

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思形态。

(一)社会心理

1、定义: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风貌,是尚未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庹国阳

1:54:57 AM

第 4 页

2013-4-8

1:54:57 AM

2、乐感文化

从文化模式来说,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也称爱感文化),基督教就是这种文化的表征,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伦理型 特点:

印度文化是苦感文化,日本文化按照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说法就是耻感文化。特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中国古代的艺术(1)青铜器

A、特点:饕餮纹,人兽共生

B、美学风格:李泽厚称之为“狞厉的美”(2)雕塑

特点:与绘画有关: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3)书法

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4)绘画

特点:一是散点透视,二是遗貌取神 文人山水画以宋元时期水平最高(5)音乐

中国音乐的主流是无音节体系(6)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最有代表性的剧种是京剧和昆曲

特点:程式化,虚拟性

程式化:程式指的是前人戏曲艺术经验的凝固形态、程式化就是在戏曲表演中以故常为法度的一种普遍倾向,是对前人戏曲经验和已有格局的蹈袭和俯就。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的文化领域 经学:训解和阐释六经及其儒家经典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领域中压倒的一切的学问,成为古代社会汉以后历代的官学。

6.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篇六

媒体与设计学院

艾孜买提 5102049017

摘要:“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文化 历史 进化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无数珍贵的文化财富。众所周知,文化也是人类进化的产物,而文化本身也是不断的进化,不断地积累。回溯时间的长流,中国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就有了对于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的思考。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历史的进化,我们会发现早期的对历史的进化思想有着很多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其实说到进化思想,进化的思想并不是在19世纪末才如神兵天降般影响到中国的史学界的。早在千年之前的先秦及两汉时期,便已出现了朴素的、带有哲学思辨性的进化思想。

中国的史学自古便是极为发达的,早在上古三代时期,《易传》就充分肯定了事物变易是具有必然性的,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们在阐述各家思想的同时,也不时透露出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其中最为有名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亚圣”孟子,以及他提出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孟子提出了“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二元循环的,盛衰之世在循环之间又以五百年为单位交替向前变易,而且历史的推动力不是人民,不是生产力,也不是某些偶然事件,而是天降的圣人。

由于孟子在中国思想界的崇高地位,他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难以避免的影响到了后世的史家们。即使有史家希冀提出具有进化思想的理论,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的怪圈之中,但是在历史循环的每一个阶段内,也蕴藏着历史进化、变易、发展的趋势,二者可谓是矛盾的统一。如下是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最突出的几个史学思想。

首先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为载体的“五德终始说”。此说是一种解释王朝更替与历史变易的学说,包括两个解释系统。其一是由战国阴阳家邹衍创立的按照“土木金火水”相胜之序来解说自黄帝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二是西汉经学家刘歆创立的按照“木火土水金”相生之序来解说自伏羲以来的中国历史。两种说法都认为每一朝代都有它的一德,就好象每一个人都有属相一样。不同的是,前者认为一德克一德,一个朝代取代另外一个朝代是依靠“逆取”、“革新”,这就叫做“五行相胜”;而后者认为一德生一德,前朝将天授之大位“禅让”于后朝,五德彼此相生。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都是为了证明新朝代旧朝乃是承上天之意,是合理合法合乎统绪的。从中我们能看出“五德终始说”的提出者们在创建这一思想时,是带有一种朴素的进化思想的,前朝气数、德运已尽,故新朝携新生或新胜之“德”,已全新进化之姿态接受天命,登上历史舞台。但即使如此,“五德终始说”也还是难以跳出历史循环的怪圈,只是从孟子的二元循环变为了五元循环。

而汉初的史学、经学家们则将此类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及天人感应色彩的历史循环或进化思想继续发扬光大。

首当其冲的便是西汉经学大儒董仲舒及其“三统”说。董仲舒的史学思想无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易传》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他提出了“有道伐无道”之说,自夏以来是“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的一个相克相胜过程。但董仲舒的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还是“三统”说。“三统”说是一种肯定历史朝代必须按照黑、白、赤三统依次循环更替的学说,此学说认为凡是异姓王受命而王,都必须改正朔,由于正朔不同,物萌之时的颜色各异,也就有了黑、白、赤三色。三统说从其表述形式而言,无疑是一种历史循环论,其最强调的就是一个“复”字,但就其实际内涵而言则是进化的。首先,董仲舒的三统说是一种体现亲疏之义的尊崇新王之说,主张新王与上两代旧王并为一轮之三统,新王需存二王之后,且帝王愈远愈疏、愈近愈亲,这种尊新王思想,无疑是一种历史进化论。再者,与“三统”相对应的是忠、敬、文“三道”,此乃一朝之礼乐制度,三道的循环是以变革礼乐,对前朝礼乐制度进行损益为主要内容的,当然也是一种进化论。因此董氏的三统说是一种以循环为表、进化为里的史观。由于儒家及其发展形式——经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历史循环变易论一直占据着史学界的主流地位。

中国文化中展现出的早期的历史观其实就是“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G.B.维科认为历史的变化经过3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历史变化经历了这个阶段以后,就会重新回复到原始时代,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历史观的进化,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也开始逐步融入世界,以进化论为主导思想的史学观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史学界,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文化思潮。为此奔走疾呼得最为卖力的当属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著作《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中,便开宗明义的宣称,“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而另一位思想巨匠严复则用妙笔生花的译作将西方进化论介绍至中国,除了最为有名的《天演论》外,严复翻译的另一部西方社会学著作《社会通诠》则明确展示了西方历史的“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的进化历史观。用形象的说法来描述进化历史观就是,历史是一条由野蛮到文明的“直尺”,尺上有诸多“刻度”,代表了历史进化的各个阶段,常见的“刻度”有“石刀期—铜刀期—铁刀期”、“渔猎—畜牧—耕桑”、“野蛮自由时代—贵族帝政时代—君权极盛时代—文明自由时代”。整个历史进化过程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代代嬗变而来的,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此数种时代,无论何国何族,皆循一定之天则而递进者也。”历史进化论思想可谓彻底改造或颠覆了过去中国史学界那种在循环与进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史学思想,进化论将过去可能是一个圆圈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拉直了,直线两端伸向无穷远。而持历史进化论观点的史学家们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便是历史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所谓“优”与“适”,并非是传统史家所谓的有道德的,恰恰相反,无道德的,甚至野蛮强势乃至无耻者才在进化之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只有且必须通过变法图存才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与强者为伍。不然,若只是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弱小悲凄,或者说是“占有道德的制高点”,便只能走向灭亡,而这一思想便为清末的一系列改革变法乃至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持。

7.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体会 篇七

1 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理由

近年来,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 人类社会表现出一些与社会文明不太合拍的怪现象, 其中之一便是神圣、高尚、圣洁的医学频频遭遇难以承受的尴尬与伤痛, 以救死扶伤之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医药卫生事业在呕心沥血服务社会后理应得到社会公众发自内心的礼赞与拥戴, 然而事与愿违, 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医学社会实践中, 一方面是居于服务主体地位的医务工作人员或医疗卫生机构屡遭诟病, 层出不穷的伤医、毁医、谤医、讼医事件如燎原烽烟势不可遏;另一方面是居于社会主体地位的农工商学普通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多有怨忿, 医患冲突、医患纠纷甚至医患矛盾激化的现象络绎不绝[1]。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 人类医学到底怎么了?如此不堪承受的医学现象之痛其根源究竟缘于何处?不仅如此, 医学在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所累积的那一系列难以调和的尖锐矛盾, 诸如医学之宗与医学之道的矛盾、医学之义与医学之利的矛盾、医学之术与医学之本的矛盾、医学之需与医学之能的矛盾、医学之凡与医学之圣的矛盾、医学之健与医学之衰的矛盾以及医学之情与医学之理的矛盾[2]等, 它们的总根源究竟在哪里?

我们知道,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包括医学在内的一切世事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关系, 而维系这些联系与关系的因素即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文化。文化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又是推动人们进一步进行社会实践的源动力。人类的社会实践, 可以表现出无限丰富多彩的现象, 但从其根本性上来说, 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必然是在文化的驱使、推动或制约等影响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分析, 社会实践的一切过程以及效果, 不论其表现形式、呈现状态或最终结果如何, 其推动或维系的最深刻根源是且只能是文化, 医学亦然。作为人类特殊的实践方式, 现实社会中医学本身或者通过医学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现象、过程、状态或结果, 其最深刻的根源肯定是医学文化, 医学领域的一切成就是医学文化之伟功, 医学方面的一切遗憾是医学文化之缺陷。有鉴于此, 不少有识之士大力呼吁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医学人的文化自觉[3]。

造成社会对医学文化缺乏理性与自觉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文化缺乏研究所致。反思古今中外, 人们大都仅从功利的角度将医学看作谋生养家的职业、看作谋取利益的手段, 即使把认识水平再拔高一点, 也不过是把医学看作解除病痛的技术、看作服务社会的工具, 确实很少有人把医学看作一爿系统、高尚并且博大精深的文化。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 其实并不完全在于社会的医学实践有意对文化的轻慢, 如果追溯源头, 医学教育存在的缺陷肯定居于不可推卸的主要方面。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医学教育, 重科学技术轻文化内涵、重实用功利轻人本情怀的现象愈演愈烈, 以致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知医学为术业、而不知医学理应饱融人文, 致使医学人文教育频遭冷落[4]。因此, 为了从源头上提高医学科学工作者的医学文化素养, 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医学生中开设医学文化课程, 并为之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自2010年3月开始, 我校率先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了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2 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对象

2009年, 我校组织全校专家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 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 将医学文化概论课程明确规定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而将之作为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的选修课程。2010年3月开始已付诸实施的包括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护理学等3个专业, 其他专业也将根据教学进度陆续开出。

3 医学文化概论课程选用的教材

据我们不太全面的了解, 目前各个医学院校都未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因此尚未见到有该课程的成熟教材。作为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尝试, 我们选用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医学文化概论》。全书46.6万字, 主要包括医学文化的语词定义及结构体系、医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本质特征、医学文化的演进轨迹及衍化规律、医学文化的价值维度及社会功能、医学文化的乖离难题及演绎趋势等八章内容, 另外, 书末附有“医学文化演进纪年谱”, 可供有兴趣的同学查阅参考。

《医学文化概论》是成都医学院原创的一部医学文化理论研究专著。该著作以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人类医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揭示了医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和运动规律, 对医学文化的构成要素、社会价值、面临的矛盾以及可能的演化趋势都有较系统的阐释, 对医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医学文化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则等重要方面也都有较深刻的讨论。作为医学文化领域第一部文化理论研究专著, 《医学文化概论》以古今中外浩瀚的医学史实为基础, 以数百万年人类社会的医学实践为背景,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工具, 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人类医学文化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体系, 较好地回答了医学文化研究所应该并且必须回答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因此, 选用本书作教材, 其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都可较好地达到本科教育的要求。

4 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主要做法

由于我们选用的《医学文化概论》是一本原创性的文化理论研究专著, 其体例、风格与学术成熟度等方面与通行的教材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 我们在开设本课程的过程中着重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反复进行集体备课。教学计划规定, 医学文化概论课程设36学时, 计2学分。为了高质量地开出该课程, 我校组织了有近10名专家教授参加的医学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组, 对医学文化概论课程有关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多次集体备课, 特别就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意义、分工、重要知识点的把握以及组织教学的方法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并达成了一致共识。

二是采用导读式教学法。由于《医学文化概论》包含的知识信息非常宏富, 而且因其理论性太强、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对学生而言相对比较陌生, 加之观点新颖, 理解难度较大, 因此我们讨论后认为, 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法, 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此, 我们对本门课程主要采用导读法进行教学, 即将全部内容分为五个教学单元, 每个单元的任课老师先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 提炼出一些重要的观点和思想后组织学生讨论, 根据讨论的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是广泛引入医学案例进行教学。作为医学文化的理论研究专著, 《医学文化概论》对医学文化的内涵、结构、本质、演进过程、衍化规律、价值维度以及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都有较系统地阐述, 而这些阐述都偏重于较抽象的理论, 不太便于学生的理解。为了克服这一矛盾, 我们除了采用导读式教学法以外, 老师们还收集筛选了大量现实社会医学实践中的事例, 运用鲜活的案例说明教材中的理论观点, 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认识医学实践中的社会问题,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以及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5 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体会

通过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促进会:

5.1 通过对人类医学体系综合而宏观地系统认识,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和医学发展观

《医学文化概论》是在对人类数百万年进化过程中的医学实践和医学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后提炼而成的。该书着重以医学现象为载体, 对医学现象所承载的人类关于医学的主观认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由此概括出了人类医学文化演进的六个阶段以及医学文化衍化的五大规律, 这些对于帮助医学生系统而宏观地认识人类医学体系, 从而树立科学的医学观与医学发展观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5.2 通过对医学现象、医学本质等诸多重大问题进行文化审视, 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化社会学的工具认识和理解人类医学

诚如众所周知的那样, 人们对医学的认识更多地是根据特定的需要从医学表面现象、医学服务功能、医学术业技巧、医学科属门类等方面去把握, 一般社会公众极少有人去关心医学的文化本质。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就是帮助学生运用文化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 从文化哲理的高度去认识医学现象与医学本质, 从而更好地理解医学、运用医学以及更好地服务医学。

5.3 通过对医学重要属性之一“人文属性”的深刻发掘, 提高医学生所必备的人文素养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21世纪, 高等医学教育的最大缺陷就是太过于注重医学科学技术本身, 从而导致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为此, 不少有识之士都在积极呼吁并努力践行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5,6]。但是, 目前医学院校在加强人文教育的过程中, 出现了人文社科类课程比较明显的统一化趋势[7], 缺乏创新性和个性特征。我校开设的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不仅教材具有原创性, 而且内容具有非常浓郁的人文属性, 整部著作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知识。这门课程的开设,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人文熏陶, 进而提高医学生所必备的人文素养。

5.4 通过对人类医学历史的全面了解,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医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近现代医学是以西方医学为绝对优势而几乎一统天下的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早已屈居于可有可无的地步。当今的人类社会, “西方医学”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人类医学”的代名词, “90后”、“80后”、甚至“70后”们几乎根本不知道中国古代医学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为人类繁衍昌盛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此状态对外国人来说或许情有可原, 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却实在不应该。《医学文化概论》中用了较丰富的笔墨对中国传统医学曾经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的贡献做了客观的介绍, 这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医学的现状和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昝加禄.构建医疗主体社会压力缓释机制的文化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9) :158-160.

[2]昝加禄, 昝旺.医学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71-408.

[3]杨咏.文化自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价值资源[J].医学与哲学, 2009, (7) :65-66.

[4]钟震亚, 蔡连顺, 田国忠, 等.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 29 (6) :43-44.

[5]金鑫.论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社会, 2009, 22 (7) :37-39.

[6]罗竹, 何剑.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与途径[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1) :122-123.

上一篇:厂房拆除方案下一篇:关于感恩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