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评课

2024-06-19

音乐课评课(精选10篇)

1.音乐课评课 篇一

小学音乐课评课稿

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时间段,新的教学方法还刚刚起步,老的教学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如何上好一堂让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尤其是对工作不久的音乐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今天魏娜老师上的课是二年级的一节音乐课——第9课《美丽的动物——

1、大鹿》。这节课一开始,林老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以带学生去做“森林之旅”的音乐活动形式贯穿整堂课。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轻松的音乐活动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学生学得较轻松,学得愉快。今天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

一、老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地编排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注重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的结合,为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中,老师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中,通过听《龟兔赛跑》片段,在分别读一读和拍一拍龟、兔的节奏活动中,充分地感受了歌曲旋律美;唱《大鹿》,引导学生从音乐旋律中充分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勇敢的动物形象——大鹿,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学生初步唱出了歌曲中第一部分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适当控制;第二部分力度稍强,情绪饱满,表现出团结起来力量大的精神面貌。老师启发学生加入动作表演,使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学生听着歌曲的录音,设计小兔、大鹿、猎人的动作和表情,分角色进行了表演,较积极地表现出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

三、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丰富多采的资料图片,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四、“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这三句话,是我们教育者应该牢记的。对新工作不久的音乐教师来说,朱老师这节课能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已体现出朱老师的不懈努力和优良的音乐基本功。相信她今后会更出色。

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几点:

1、歌曲大歌片应抄大一点。

2、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性。如:教学歌曲的唱法还可以再形式多样些,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唱歌曲难点——后十六分音符时注意,老师要引导学生划拍读准歌词节奏,尤其是:“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要读得清晰、准确。

2.幼儿园音乐课评课稿 篇二

1、教师基本功过硬、活动效果好。

要上好一堂音乐课,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能为幼儿上好音乐课。在本次活动中,姜老师以自然亲切的教态,传神的表情和富有感染力的儿童语言深深感染着孩子、影响着孩子。从问题的设计到提问,从知识的讲解到歌曲的范唱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使幼儿很快进入状态,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处于兴奋状态,活动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2、新课导入设计巧妙,衔接自如。

在活动导入时,姜老师首先利用《变变变》的游戏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调动了幼儿的情绪。然后把本次活动的主角放在游戏中自然地引出来。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童趣,导入非常自然,瞬间就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

3、活动目标合理,准备充分:

(1)充分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目标方向明确、全面;目标内容关注“情感、技能、知识”。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展开,环环相扣,能基本完成目标。

(2)教师自身准备:活动中教师态度温和,声音轻柔,非常得有亲和力,这就使整个活动氛围轻松,孩子在活动中没有一丝紧张感,孩子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为活动创编了手的情境表演,虽然很简单,却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3)物质准备:教师在活动中准备了小茶壶、图谱,这些材料是随手可得的,但却都体现了教师的用心。

4、面向全体幼儿, 以“动”为主。

姜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始终能面向全体幼儿, 让所有的幼儿都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很好地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教师能真正扮演好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从有认识茶壶,突破难点乐句到演唱歌曲,从个别演唱到集体练唱,从师幼互动到幼儿间的互动、幼儿与听课老师间的互动,都充分体现了全体参与的设计理念,简言之,幼儿在活动中都“动”起来了。随着钢琴弹奏和歌曲的.流动,调动了幼儿听觉的动、思维的动、手动、脚动、全身动,孩子们在动中感受到音乐,在动中找到了情趣,在动中发展了想象,在动中愉悦了身心,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例如:

1、《小茶壶》这个题材来自于生活,但又离幼儿的生活太远,现在人们的生活都是快节奏的,喝水都是简单的茶杯,几乎无人会悠闲地用茶壶去泡茶喝,所以幼儿对茶壶的认识很少,教师应该做一些前期的铺垫,让幼儿对茶壶的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这个活动效果会更好一些。

2、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让幼儿展开想像进行自由的创造,但是由于教师在前帮助幼儿认识茶壶的时候做了太多的动作,已经框住了幼儿的思维,所以在主个环节中幼儿没能很好地打开思路进行创造。

3.音乐《唱脸谱》评课 篇三

11月15号,邹老师组织全县的音乐教师在孝直中学西校区听了三节音乐课,听后我体会很深,有许多感悟,说出来也不知对不对,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听邹老师《唱脸谱》有感

听了邹老师的课,我感觉每一处都值得我去学习,揣摩。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本节课邹老师的语言,提问、音乐知识的提炼、过硬的基本功。

邹老师上课的语言可以说是娓娓道来,节奏明确,每一句话都充满了音乐的节奏感。让学生听了有一种亲和力,特别是当学生在唱错的时候,邹老师生动的语言总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正确的演唱方法。所以学生上课时敢于畅所欲言,甚至是敢于和老师提出不同的意见。

邹老师的课堂提问如同一根线一样把本节课的各个环节串联了起来。在讲课过程中,用巧妙的提问一步步把学生引入佳境。用45分钟的时间就让学生对国粹京剧从不知、不喜欢到知道、喜欢,这充分体现了提问的巧妙。邹老师的提问总是在关键时候让学生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比如,在引导学生说出“戏歌”这个概念时,当学生陷于知识的底线而不知所措时,是邹老师的一句提问让学生峰回路转、欣喜若狂,马上就答出了“戏歌”的概念。整个过程,邹老师对这个概念却是只字未提。因为学生的回答一开始五花八门,所以这个地方可以看出邹老师的课堂提问绝不是提前设计好的,而是随机的课堂生成,这也显示了邹老师对课堂超高的驾驭能力。

邹老师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提炼非常的准确,这一点给我深深的上了一课,让我懂得了对知识来不的半点马虎。邹老师讲课还有一点就是,能把学生不会的,甚至是不知道的知识讲的深入浅出,让学生很快就能学会掌握,这样非常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回想自己以前再将音乐知识时,总是把简单的知识复杂化。好像音乐知识如果讲简单了就不是音乐知识,因此,搞得自己很累,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我觉的我以后在讲音乐知识时就有了方向。

邹老师在黑板上面写第一个字开始,就让学生很震惊。因为邹老师的板书不仅漂亮,而且很有个性,让人看了就产生了一种美感。无论是在一开始的课堂导入环节,还是后面的歌曲范唱,邹老师的演唱总是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这体现了背后深深的演唱功底,因为有的时候,自己唱的好,学生却不一定接受。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个人是用仰视,学习的感觉去欣赏。

总之,听了邹老师的课,让我学会了很多,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因此,十分感谢邹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拿出这么好的课让大家学习观摩。

听王老师的《桑塔露琪亚》一课有感

听了王老师的《桑塔露琪亚》一课,感觉整堂课都在教师的调控下完成了教学任务。整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一开始用学生熟悉的《小白船》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调和了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唤起对3/4拍音乐的感觉,为后面教授歌曲做好了铺垫。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恐惧感,紧张感霎时消除,所以王老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积极回答。这是王老师巧妙设计和引导的结果。接下来的环节可以看出王老师的匠心独具之处。通过一段视频,很自然的让学生了解了水城“威尼斯”的城市风光,同时水到渠成的导出了“贡多拉”。画面中流淌出经船夫演绎的《桑塔露琪亚》的动人旋律,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随波轻摇。这些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并为歌曲的处理埋下了伏笔,因此当王老师在让学生划分乐段时,学生很容易就做出了朴实而准确的回答。

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王老师能准确把握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错误。并能耐心细致的通过示范,讲解、弹奏模唱等方式加以解决,而且在以后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也“绝不容忍”。这体现了王老师对知识目标达成的完美追求。

在歌曲的处理环节中,王老师的引导很到位,注意了学生特点。特别是注重分析了音乐要素(速度、力度、音色等)在表现歌曲情感中所起的作用。如在处理歌曲的力度对比时,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用旋律线巧妙引导出第一乐段应该唱的“轻声连贯”等,整个过程深入浅出,学生参与度较高。

总之,王老师的课处处有精彩,时时见功夫,是我和年轻老师学习的榜样。

孝直中学 于瑞毅

4.音乐评课稿 篇四

一、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聆听《春晓》和表演《小雨沙沙》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如学生在聆听了速度不一的《春晓》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说:两首不一样,后面的这首音长一些;学生2说第二首感动一些等等回答的稚嫩又很真切,陈老师对她们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一年级的孩子,老师想要学生上课配合好,必须要做到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样学生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陈老师亲切的`语言,以及内容丰富的教学设计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位学生,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二、以扎实的教学常规落实教学

在陈老师的课堂中,随时能感受到平时对常规的重视,一开课的节奏练习,通过生动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型,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并能与新课紧密的结合,对后面的多声部的声势做了良好的铺垫,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还有对于学生演唱姿势和演唱方法等常规也能在陈老师的课堂中深深的感受到,如:要挺拔身姿、唱歌是嘴巴要圆圆的······

5.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五

2009-04-02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打印]教师绩效工资最新消息

去年参加了市里的教研活动。其中,听了一节三年级音乐课中的一课《小乌鸦爱妈妈》,让我受益非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例:

1、律动之后,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和一片草地,播放乌鸦的叫声,让孩子产生联想。

2、分别用鸟啄虫和乌鸦的叫声来模唱歌曲。

3、活动中,聆听、观看动画感受全曲。

4、最后带领学生表演,分小组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美术、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将乌鸦妈妈出去为小乌鸦们找虫吃„„到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们找虫子喂妈妈的故事情节先后顺序贯穿始终。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例如:本课的高潮就在创编活动这一环节。“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多一点自由给学生,分组创编并展示,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教师只稍加点拨、指导而已。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效率高。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

1、观看动画片次数过多,有些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6.大班音乐评课稿 篇六

——冯静聪

听了徐慧老师的音乐活动,总体印象可以用一个字“妙”字来概括:选材妙——具有迁移性;教具妙——有效解决重难点;师生互动妙——轮唱方式多样化;具体表述如下几点:

一、选材妙——具有迁移性;

能站在幼儿原有歌唱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我觉得是教师的一大成功之处。徐老师有意识的将回声唱和轮唱的共同点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不但构思巧妙,而且也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但轮唱的要求又高于回声唱,因此,教师在一开始“山谷回音真好听”中非常巧妙的揉入发声练习,又引导幼儿对原声和回声进行了比较和演唱,为学习轮唱作好了铺垫。使选材上既有基点,又有高点。

二、教具妙——有效解决重难点;

在教具上的“妙”主要体现在两个转化上。一是将“回音唱”的图片巧妙的转化为“轮唱”的图谱:教师运用图片分割的方法,将幼儿在“波浪鼓”的学唱过程中逐条翻转,让我们可以感受到 “山谷回音真好听”自然的迁移转换到“拨浪鼓”中。二是将轮唱的难点在图谱中巧妙转化:教师利用形象的图案(如“天晴朗用太阳表示)帮助幼儿快速记忆歌词,用第一、二声部图案错开的办法来帮助幼儿掌握轮唱的技巧。正是基于这两个转化,教师巧妙的解决了幼儿的学习难点——迁移回声唱经验和掌握轮唱方法。

三、师生互动妙——轮唱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了师生、生生的互动关系,运用第一、二声部换唱、换角色唱、与配班老师唱等方法,与听课老师唱等方法,使轮唱方式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也使幼儿的参与兴趣有效保持,同时也有效的挖掘了听课现场中教师、配班的教学资源,使师生互动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欣赏、享受和感悟徐老师给我们的美妙感觉之间,也感觉到一些与美妙不相符合的弦外之音,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商榷:

1、轮唱难度可否降低。对于大班第一学期的来说,进行轮唱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经过教师的实践证明,运用有效的手段能让幼儿进行此活动,但在幼儿和幼儿

进行轮唱时,明显感到孩子们有困难,因此,在难度上可否降低为与教师进行轮唱。

3、在注重轮唱这一演唱形式的同时是否也应对歌曲本身所蕴涵的歌词进行必要的解释和理解。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把“蜜蜂蝴蝶正忙”唱成“绽放”,而教师只作了纠正,没有进行解释。因此,我认为当孩子在理解上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的给予帮助,及时调整自己在预设活动中的不足。2008年10月25日篇二:幼儿园评课稿

美术课《欢欢喜喜过大年》评课稿

王老师执教的《欢欢喜喜过大年》是一节形式多样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综合性很强的一堂课。

一、选材与时令紧密结合眼下正值年关,选择《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一题材符合实际需求,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有意义。在音乐的选择上,紧扣主题,感觉恰到好处。

二、教学态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

王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说明王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下足了功夫。

三、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技法传授的倾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新颖实用

王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的美术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是对平时美术教研和课堂教学的检验。让幼儿的美术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幼儿创作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给予了幼儿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五、学习方式与区域教学有机结合,使幼儿学习具有自主性

1、本次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幼儿自主选择创作形式。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幼儿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在玩开枪的游戏中体验“油彩分离”这一技法的神奇,再次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使幼儿学习后能获得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幼儿能独立自主地参与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尊满足。

3、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幼儿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教师肯定的评价,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达到幼儿心理满足。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而幼儿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在赏评的同时,我也有以下几个思考:

1、本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由于年龄小,幼儿爱动、好奇,课堂容易乱,在教学中你是怎样组织孩子呢?

2、本节是一节以展示为主的美术形式综合课,在课堂中是否可以再加入其他形式呢? 以上这些是我对《欢欢喜喜过大年》一课的不成熟看法,也许有些肤浅,也许有不当和错误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篇三:音 乐 评 课 稿

音 乐 评 课 稿

《小星星变奏曲》一课是一节集歌唱、表演、知识、娱乐于一体的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全体学生进行音乐表演,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的目的。

这一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比如说“给星星找房子,”、“以不同的方法来唱”、“模仿动作”等等这些活动都符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在快乐中感知音乐。

导入时,教师用星星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符,让学生小脑筋来参与音乐活动,抓住了小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并自然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效果较明显,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各个音符。老师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到小朋友们在大班曾学过这一首的一部分,因此在教首歌时,老师先用学生熟知的歌曲来引入,并引导学生运用“害羞,调皮”的方法来演唱,然后再使用简笔画等形式来教授第二段,让学生通过较熟知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非常生动,此时此刻她就是孩子们的好朋友,非常亲切,那些孩子们也自然而然被她所吸引,愿意去听,歌 唱的效果也不错。学生处于活泼爱动的年龄,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投入地来欣赏一段音乐,而老师这点做的很好,在教学中她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帮助他们处理好听觉和联想的关系,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从而丰富了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并合理的利用了教学资源来吸引小朋友们,使他们的兴趣高涨·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唱《闪烁的小星》,但在复习导入花的时间过去长。

2、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可以让学生个别展示表演等。篇四: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评课稿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评课稿

听了《捏面人》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音乐课充分渗透了《指南》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创造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中体现的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特别是老师亲切的笑脸,温和的语调更是接近师幼间的距离,透射师幼和谐,总体效果好。下面谈谈我的具体想法:

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艺术性。大班孩子非常喜欢关于传统艺术这类的故事,因为他们对此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完整欣赏曲子的教学中,教师摈弃了以往的“听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这一传统提问模式,而采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歌曲内容:“今天捏面人的老爷爷到底捏了些什么?”教师跟着音乐旋律一边讲述歌词,也让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初步熟悉了旋律。这一教学方法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能较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教学活动打好了基础。

二、营造和谐氛围,轻松愉悦。

整个活动从幼儿的学唱——创编——学唱,无不透射出师生互动的和谐。我想这种效果得益于徐老师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较为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使音乐这朵芬芳之花开在每个幼儿的心上。

三、幼儿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幼儿的学。本课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幼儿继续创编歌词,想想捏面人的老爷爷还捏了什么,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乐趣。篇五:大班音乐说课稿 大班音乐说课稿《小兔采蘑菇》

一、说教材 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歌曲《小兔采蘑菇》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在歌词中包含了一个极富童趣、意义深刻的小故事。四段歌词描绘了四个故事场景。第一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到树林里采到了两朵大蘑菇;第二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路上遇到小猪,听说小猪生病了,它就把蘑菇送了一朵给它;第三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途中下雨了,小松鼠没雨伞,小白兔把蘑菇当伞给小松鼠遮雨,第四段讲述的是小白兔回到家妈妈夸它是一只助人为乐的乖乖好小兔。歌曲内容浅显生动,情节性强,唱起来琅琅上口,虽然歌词有四段,但好记、易学,富有教育性,是比较适合大班孩子学习的一首歌。

二、说活动目标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而且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这首歌曲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的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唱这首歌,理解歌词内容。2.在学唱这首歌的基础上,表演歌曲。3.教育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唱好歌曲,唱出休止音的停顿。活动难点:创造性的表演歌曲的故事情节。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歌曲教学一直是被人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根据教材内容我用了视听唱法、游戏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是视听唱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为提供形象生动挂图,充分的刺激幼儿的视觉,引导他们轻松解歌曲内容。听就是的语言启发和的动人熏陶。唱就是指歌唱掌握正确地唱歌方式,在体验不同变化的同时,能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第二种游戏法:《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2、学法:谈话法:活动中我幼儿交谈,以故事形式展开了谈话,幼儿

轻松地进入了学唱歌曲的状态。

观察法: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挂图、头饰、背景图,幼儿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游戏法:表演歌曲,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更能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五、说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①、准备练习:做律动:拍手挽花,拍手点头。发声练习②、用故事情节引入,激发幼儿唱歌兴趣。

2、欣赏歌曲,学习歌曲。

①、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②、展示每幅挂图,边看图,边说故事情节。

③学念歌词,④学唱歌曲

3、、表演游戏。

①、小结这首歌表现的故事情节和小朋友在唱歌活动中的表现。②、教育幼儿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③、出示兔子、小猪、松鼠头饰,请幼儿表演。

④、总结,给予幼儿鼓励。

4、延伸活动

7.小学音乐评课稿 篇七

一、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读,为本节课制定了比较恰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首先从学段划分来看,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第一个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再从三维目标来看,音乐教育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是因为音乐教育本身是通过熏陶、感染、净化、顿悟等来体现,音乐教育要把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放在第一位。很显然,陈老师对这些了然于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自始至终把学生的情感放在主要位置,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组织教学,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精心设计。

二、以情景为主线,体现音乐性。教学过程充分体现音乐语言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听、唱、活动等都以音乐为主。例如:活动前,用音乐师生问好;活动中,教唱、游戏、创作等都以音乐形式为主;活动后,以音乐结束全课。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游戏、创作等活动结合为一个整体,既使课堂更加完整,又增强了音乐性。

三、教学环节衔接自如。教师注重挖掘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使课堂教学流畅自如,这与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分不开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不留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完整性。

四、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给了学生很多的展示机会,如集体唱、独唱、即兴演奏打击乐器等,每个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欣赏者。通过这些活动教师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花,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也体现了“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教学原则。

五、教师善于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比如:清晰悦耳的乐曲、优美地电子琴弹唱、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艺术化的多媒体课件等都有助于学生徜徉于音乐世界之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因材施教。陈老师能根据农村孩子音乐底子薄这一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用恰当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感知,用灵活的技巧教给学生歌唱方法。这些都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保证也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8.王的音乐评课稿 篇八

七年级音乐人教版第二单元《雷鸣电闪波尔卡》

王敏老师执教的是七年级人音版音乐新教材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的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这节课主要是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曲式结构,了解波尔卡的音乐风格及波尔卡的典型节奏,并能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运用打击乐器对音乐进行表演创造,用舞蹈的方式来表现波尔卡,拓展学生视野。我认为这节课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够积极的学习,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点评这节课:

一:教学主线清晰

这节课的主题就是《缤纷舞曲》,本课始终围绕舞曲来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是让同学们欣赏《瑶族舞曲》、《溜冰圆舞曲》、《小步舞曲》、《青春舞曲》片段。通过欣赏了解不同的舞曲特点,接着介绍“舞曲之王”的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优秀作品,先是欣赏他的作品《春之声圆舞曲》,通过老师的表演激起继续欣赏的愿望,紧接着引出课题《雷鸣电闪波尔卡》,最后在拓展时还是用舞曲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将波尔卡舞曲生活化,利用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再创造。

二:本课注重创造

本课利用课堂乐器大胆进行创造,先是试着用乐器表现了三段音乐的意境,再是启发学生选择用什么样的乐器来表现三段体,以此来突出A—B—A的曲式结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气氛浓厚。三:对音乐知识的利用

在讲《雷鸣电闪波尔卡》时,对音乐知识的资源进行了利用,如回顾《瑶族舞曲》、《溜冰圆舞曲》、《小步舞曲》、《青春舞曲》各舞曲的风格特点来与波尔卡舞曲的特点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对波尔卡的节奏有了基本的认识,教师的引导润物细无声。

四:欣赏方式的多样化

本节课采用了听、看、讨论、奏的方法进行欣赏,欣赏的手段多样化,使同学们从听觉上感受舞曲的旋律特点,在视觉上感觉舞曲的动作美,通过讨论使学生对舞曲有一种选择和自主性的了解,通过演奏让学生的听觉和心灵融合在一起。

五:拓展了学生视野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体验波尔卡舞蹈的典型动作,了解多种波尔卡。

六:教学亮点

舞曲的节奏特点是课题的特点,通过听引出波尔卡的典型节奏是2/4 ××× ××× ×× ×0引导学生们进行练习。

七:难点的突破

在音乐中有一段旋律会不断地出现和发展,它就是主旋律,这段主旋律是一段弱拍起的旋律,学生在哼唱时很难把握,老师将这段旋律挑出来通过哼唱重点训练。

这节课总体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有很多闪光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音乐教师的语言与其他科目的教师还是有所不同,是不是尽量柔和一点,富有一点情感才会更有亲和力;

二:音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比如波尔卡的起源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可以做适当介绍。

9.音乐备课组评课记录 篇九

4月15日,教研活动在音乐教室进行。内容是陆艳老师教授小学一年级《摇篮》,参加人员音乐教师。老师们听课认真,讨论深入活泼,收到良好效果。

一、评课记录

综合陆老师自己的教学反思及大家研讨交流的内容,记录如下:

陆老师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演唱等基本功、教态等比较认真和扎实,表现出了驾驭课堂教学的潜力。

本课授课环节清晰,轻松朴实。小学低年段欣赏课教学不好把握,郭老师运用聆听、体验、模仿、实践演唱、绘画、表述等多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摇篮》歌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建议:

1、孩子们和父母的理解交融的情感体验还不够饱满,很多环节也不够深入,这点需要以后加强。

2、关注音乐课堂生成性的现象,学生再回答“喜欢那种教育方式”时,不同的回答如果和教师预期不一致,要引导,教学细节还可以再全面严谨些。

3、可否适当创设情景,比如师生可以扮演宝宝和妈妈,生生可以扮演宝宝和妈妈等等,这样拉近孩子与教师,与欣赏音乐表达主题的距离。

4、学生欣赏音乐表达多种感受的方式还可以再贴近学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性,可以分组表演,可以站起来用脚、用手、用任何部位来打击节奏,演唱歌词。不能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好,而放弃释放学生本能,激发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可能。

5、当歌曲学会后,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和交流,深入理解音乐本质,升华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

总的来说,陆老师在课堂教学表现中表现是不错的,专业能力强,教学过程充实,教学完整,教学目标准确,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都是值得肯定的。另外,研讨课例每个教学素材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针对性的环节,“同一课题可以有百种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二、活动成果

1.营造了教研活动良好氛围,为今后规范教研活动做引导。2.明确了听课、评课等的一系列概念、内容、形式及其重要性。

三、活动反思

1.克服一切困难,在别人为你创造的机会中参与活动。2.增强非上课教师与非主讲教师的活动意识。3.抓住活动精髓高效快速反思。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课内容

评价

内容

教师教学行为表现 学生学习行为表现 教学目标 达成情况 1.教学目标(评价意见)

教学目标制订的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 具体: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教法学法有操作要求。

适宜: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1.自主性: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热情饱满,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和音乐作品产生共鸣。2.合作探究性:老师、同学之间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共同合作。

3.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顺利达到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关注课堂上重要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2.处理教材(评价意见)

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能否深入挖掘音乐作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唤起学生音乐审美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价值,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3.教学程序(评价意见)

1.教学思路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 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 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课堂结构安排: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一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教师讲与学生练的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二看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分配,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三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4.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意见)

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注重看课堂上音乐训练活动的设计、看创新能力的培养、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5.教学基本功(评价意见)

(1)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2)看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3)看示范:看教师的范唱、舞蹈、伴奏是否到位。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6.教学效果(评价意见)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三维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3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教学建议

《数蛤蟆》

整节课上的气氛活跃和轻松,学生在这种愉快的氛围里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学习了这首歌曲后,学生更加明白了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对待破坏大自然的人和事应该怎样去处理等等。

在教唱过程中,可以将歌曲有难度的几句着重教唱。比如:蛤蟆不吃水,荷儿梅子兮等。这两句不容易唱清楚,必须多加练习。

在做游戏的环节中,可以先让学生按节奏念儿歌,然后再配上“GA ZI”的声音。还可以让学生回家问问爷爷奶奶,请他们回忆小时候所唱的童谣。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童谣,开阔音乐视野,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快乐的孩子爱歌唱》

老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地编排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注重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的结合,为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在教学中,老师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学生初步唱出了歌曲中第一部分要唱得欢快,第二部分要唱得比较抒情。老师启发学生加入动作表演,学生作手捧桔子状,使学生在扮演角色中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在农场里》

1、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各种各样的音乐乐器,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93c060100dsj8.html)-五篇音乐课评课稿_wathongweiwang_新浪博客

2、“态度决定成败,细节铸就成功,创新意味辉煌。”这三句话,是我们教育者应该牢记的。孙老师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已体现出季老师的不懈努力和优良的音乐基本功。相信她今后会更出色。

《其多列》

1、在学习歌曲之前就先让学生感受了哈尼族的民族特点和音乐风格,有利于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的开展,有机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将哈尼族语言、广东话、英语相互拓展,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来理解“其多列”一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课堂的灵活性。

3、在学习“上山砍竹筒”一句时,及时向环境保护进行拓展,通过学生的述说和理解,再加以表演,使学生自身感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老师讲到:“将这些环保知识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更是本课向生活拓展的一个很好地体现。

4、在学习第二段歌词向音乐内部(高低、强弱、快慢、音色)的拓展及用小竹叶根据旋律线边划边唱,使学生初步感受了音乐的四大要素和旋律线地进行,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有机的养分。

5、本课最后的总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的,说的、唱的、律动的、表现的都来自于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原则。

《甜甜的咧》评课

10.小学音乐课恰利利,恰利的评课稿 篇十

如何在音乐课课中让学生喜欢音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体现一个音乐老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高低的体现。听了张娜老师上的《恰利利,恰利》这节音乐课后,我感受颇深。这节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该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一、教学设计巧妙,过程精确,以旅游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音乐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张老师上课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学中她利用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运用分散难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等教学方法增长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张娜老师以情境教学模式吸引学生,通过了解印尼——欢迎问候——学习印尼语言——游览印尼[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农庄为主线,带领全班同学游览印尼为情境贯穿始终,巧妙的将教学重难点设计到游戏之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旋律图形谱,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时值、音高等音乐要素,音乐知识教学恰到好处。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说、唱、赏、演等教学步骤,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

二、学生自主创编综合表现,其乐无穷。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

在本节课中,张老师用非洲鼓为乐曲伴奏,同时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品替代乐器非洲鼓,学生很快利用板凳或是拍手的方法拍打节奏为乐器伴奏。在激发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时教师也没有限制学生思维,而是用两幅简单的简笔画表现歌曲场景,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想像各种动作,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与灵感,即兴创作。课堂上同学们想象力丰富,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动作。同时张老师设计了由学生自制自己组成表演队、合唱队来表演唱这首歌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

三、教师基本功扎实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课堂上无论是老师的教态,还是弹唱表演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这节课有很多闪光点,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值得去探讨。例如:1、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注重有效性,同时分清评价的是个人还是集体。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评价学生时让小组代表上台自选塑料水果作为奖励未能达到有效评价学生的效果。2、在演唱教学中有两个乐句学生容易混淆,教师用跟唱的方式试图解决,但效果一般。

上一篇:银行述廉报告下一篇:保险营销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