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共13篇)
1.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篇一
第 5 课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复习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等信息不安全
2.复习保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3.复习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4.增强增强抵制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集成合法、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介绍
2、黑客的相关知识介绍
3、信息时代的道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一、新课导入
师先出示 PPT 课件,公安部打击网络犯罪的视频,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关于信息安全与道德的课程。
二、学习与探究
(一)
我的复习我做主
学生根据学案的复习提示与要求,来复习什么是病毒、木马、黑客,毒的主要特征。并完成学案的知识概括。学生自主复习完成后,老师联系案例及题目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的梳理。
(二)合作探究 由于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我们就要保护信息安全,师出示课件,与生一起探究如何来保护信息安全:
①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
②安装正版杀毒软件,经常查杀病毒,并及时升级病毒特征库。
③安装查杀木马软件,及时升级木马特征库。
④安装防火墙,并及时升级。
⑤发现新的危害性强的病毒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尽量挽回经济损失。
通过以上的学习,让生做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请做下面练习,看你了解了吗? 1、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 A、用计算机玩游戏,计算机就可能被病毒传染,而使用 wps 或 word 等字处理软
件时,计算机是不会被病毒传染的B、计算机病毒是人为设计的有破坏性的程序
C、计算机一旦被病毒传染,计算机中存储的所有数据就将全部被破坏
D、计算机只要安装了防毒卡或带病毒防火墙的杀毒软件,就绝对不会感染病毒了
2.下列软件中不属于计算机杀毒软件的是:__________
A、瑞星杀毒 B、金山毒霸 C、360 杀毒 D、Windows XP 3.下列__________不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
A、传染性 B、隐蔽性 C、破坏性 D、通用性
4.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
A、磁盘和网络 B、微生物病毒体 C、病毒繁殖 D、程序运行
教师根据题目梳理知识点,指导评价
(三)
遵守信息道德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四)
我的收获
通过倡议书或者手抄报的形式,小组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同时选出小组中的优秀的作品展示。
教师组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贴在黑板上,课下做成板报展示、学习。
教师小结。
(五)当堂自测题 学生完成当堂自测题 教师订正答案,讲解。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课程标准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
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本节课是信息知识的复习课,上课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对基本的杀毒等操作掌握,这节课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的第 5 课。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认识了计算机,并能利用计算机规范化地管理文件。在了解了以上知识后,教材选择了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进入了“知识产权法”的世界,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2、从“对目前社会面临的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问题的关注”切入,通过对病毒、木马、黑客等的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保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增强了保护信息安全、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养成了合法、安全、健康地
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习惯。
《信息安全信息道德》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有很高的兴趣,本节课是复习课,课堂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在学新课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练习了杀毒软件的使用,上网查询了相关知识,所以本节课以理论学习为主。
学习方法上,采用学生自主复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班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畏惧困难,或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是学习习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当堂检测
一、判断题:
1、用杀毒软件可以清除一切病毒。
()2.若一台微机感染了病毒,只要删除所有带毒文件,就能消除所有病毒。()3.计算机只要安装了防毒、杀毒软件,上网浏览就不会感染病毒。()4.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二、选择题
1、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
A.生物病菌
B.生物病毒
C.计算机程序
D.有害言论的文档 2.下列行为可能使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是
()
A、不断的双击我的电脑
B、在操作系统中运行很多个正常程序把系统拖垮
C、使用外来软件或光盘
D、强行关闭计算机 3.下列对计算机病毒产生原因的描述中,()是正确的。
A、操作方法不当造成的 B、人为制造的C、频繁关机造成的 D、操作人员不讲卫生造成的 三、合作交流:
1、你的身边还有哪些不遵守信息道德的行为,请举例说明。
2、在遵守信息道德方面,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信息安全信息道德》 学习效果分析 本课达标练习共设计了三个习题,侧重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检测,有效落实了三维目标。
本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三种类型,考察的知识点都是这节课中的重点知识。
其中判断题中 1.3.4 题全班有 45 名以上同学做对,正确率比较高,第 2 小题,很多同学的计算机知识不够,认为只要把感染的文件删除就没有病毒了,其实对病毒的潜伏性这一特征认识不充分。
选择题的三道题目学生们的正确率也比较高,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好。
问答题学生们只要各抒己见,有理有据就可以,重点是让学生养成遵守信息道德的意识,能够处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
总之,试题设计总体上比较简单,学生能够巩固这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计算机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要让学生拥有先进的信息安全意识、良好的上网习惯和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两个课时就能达到目标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事例入手,让学生明白信息安全问题就存在我们的身边,关切到我们每一个人,进而引导学生能大胆地畅所欲言,并可以通过交流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相关的结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意识。
总体上来说这堂课对于课标上的要求是已经完成了,但是对于我自己的一个设想还有一些差距,而对于这样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还需要我在以后的中去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加强。
这节课在学新课的时候有过上机的训练,所以这节课就没有安排上机的内容,学生们上课的情绪相对不高,另外最后的展示的环节相对的仓促。
2.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篇二
1.只反思教师教的过程, 不反思学生学的过程
教师的教学反思往往侧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的运用等, 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 学生的参与度、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等。
2.只反思教学中失败的做法, 不反思教学中成功的做法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更多的是记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挫折, 而很少反思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教学亮点, 他们以为课堂教学取得成功是理所应当的, 不成功才是需要反思提高的。其实成功做法的反思比失败做法的反思更重要, 因为反思教学不足的目的在于课堂教学的改进, 反思成功做法的目的在于教学能力的提升。
3.只反思具体的实践做法, 不反思实践背后的理论运用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客观的、叙事性的记录, 是一种浅层次的思考, 它缺乏对教学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剖析, 也缺乏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作为教师, 在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 我们应正视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时提高反思能力。
●用“复盘”思想来引领课后教学反思
“复盘”是围棋术语, 指对局完毕后, 复演该盘棋的记录, 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复盘”也是柳传志先生提出的联想企业文化的重要管理思想, 他说:“学习能力是什么呢?不断地总结, 打一次仗, 经常地‘复盘’, 把怎么打的边界条件都弄清楚, 一次次总结以后, 水平自然越来越高, 这实际上算是智慧, 已经超出了聪明的范围。”
这里的“复盘”是指工作做完了再回顾一遍, 目的就是不断校验和校正目标, 不断分析过程中的得失, 以便不断深化认识和总结规律。联想“复盘”遵循“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四步法。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按照“复盘”思维来进行课后反思。
1.回顾目标
审视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 或者说学习目标是否有价值。衡量价值的尺度包括稀缺性和需求性。首先, 教学目标中设置的知识和技能是不是学生稀缺的, 其次, 学习目标中的学习资源是不是学生需求的, 我们希望学生不只是获得一种简单的知识与技能, 更重要的是获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教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的前几课中发现:在公办学校教学时, 教学过程比较顺利, 学生达成度也很高;但同样的教学设计在朝晖实验学校进行教学时, 学生学得就较吃力, 教师教得也吃力。为什么同样的教案, 同样的教师却得到不同的教学结果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不同, 即原来的学生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 而这里的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几乎为零。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 是因为教师没有根据学情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后来, 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目标, 学生课堂学习的达成度就提高了。
2.评估结果
对照教学目标, 看教学实施过程, 也就是看教学设计是否贯穿了教学目标;对照教学结果, 从自己的教学感受来说, 教学任务完成得怎样, 教学目标是否都得到实现;通过学生的反馈, 也就是作业的达成度, 看教学目标,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
我在教学《探寻鲸的奥秘》一课时, 教学过程非常流畅, 但学生的学习反馈达成度却不是很好。在课后反思中, 我发现其实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仅满足于“关键词”的选择, 而没有对“关键词”选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 直接导致学生在关键词的实际应用中遇到了困难。
3.分析原因
(1) 成功的原因。这节课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好的教学效果呢?从教学目标来看, 目标设置是否恰当, 是否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从教学设计来看, 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 以及知识结构是否有层次性;从教学实施来分析, 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状况是否有充分的预案, 能否随机应变, 改变的教学方案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从学习准备来看, 是不是学生的预习做得比较充分与到位, 所以教学达成度较高。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将成为教师下一节课教学的复制模板。
(2) 失败的原因。没有哪一节课是十全十美的, 如果一节课是完美的, 那一定是出问题了, 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学习, 也许是难度太低了。失败的原因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 当然重点是主观原因, 因为客观原因是我们无法把握的。找到每个失败的原因的同时, 最好还要找出解决问题的若干种对策, 这样在下一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尝试求证该对策是否行得通。
4.总结经验
总结每一堂课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我们可以把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写下来, 用教学理论来思考之所以成功或失败背后的规律, 这是很好的教学论文或教学随笔。
在这样不断记录、撰写、思考的过程中, 许多教学经验就会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思想。许多教师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中, 最终成长为教育家的。
●运用“复盘”思想进行课后反思需注意的问题
1.步骤一的注意点
(1) 分清目的与目标的不同, 正确目的的保证方向, 也就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整体教学要求, 清晰而适配的目标能更好地分解和保障目的实现。
(2) 除了确定目的外, 最好能确定出可量化的目标或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标志, 也就是说我们确定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3) 事前所提课堂学习目标不清晰, “复盘”时追补清晰, 便于本次对照, 提高下次确定学习目标的准确度。
2.步骤二的注意点
(1) 首先要与原定的目标相比较, 客观分析意料外的重要亮点或不足。
(2) 亮点与不足同样重要, 不能弱化亮点, “过分谦虚要不得, 忽略真本事更遗憾”。
(3) 多引入外部典型事实样本, 让结果评估视野更广阔, 结论更客观。
3.步骤三的注意点
(1) 分析成功因素时, 多列举客观因素, 精选真正的自身优势去总结, 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
(2) 分析失败原因时, 多自我反思, 狠挑不足补短板。要谨慎检视当初的教学目标设定是否明显有误才导致失败, 否则原因分析可能围绕着错误的教学目标展开, 事倍功半。
(3) 总结教学经验 (规律) 要尽可能退得远, 寻求更广泛的教育教学理论, 尽量不局限于就事论事。
4.步骤四的注意点
总结经验要谨慎, 总结规律更要小心;不能刻舟求剑, 把一时一地的认识当成规律。
3.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篇三
关键词:错例分析;有效策略;小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073-03
● 错例分析
错例1:插入图片的问题
四年级操作题目:在D盘“IT风云人物”文件夹,找到并打开“IT风云人物.doc”,在合适的位置插入两张图片,分别是“乔布斯.jpg”和“比尔盖茨.jpg”图片。
学生操作步骤:①双击计算机,找到D盘,找到“IT风云人物”文件夹。②找到“IT风云人物.doc”,双击打开。③在第一自然段文字处单击鼠标左键。④单击“Office按钮”—“打开”命令,打开计算机D盘,找到“IT风云人物”文件夹。⑤学生找不到图片,举手求助教师。
【错例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文件类型的知识掌握不够。学生不知道.doc是Word文档格式,不知道.jpg是图片格式。学生不知道用“插入”命令来插入图片,错误地使用文件“打开”命令,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对原理性知识掌握程度不够。
据笔者观察,教学中教师常常简化了打开文件的步骤,如忽视了Word中“打开”命令打开Word文档一般步骤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打开任何文件都是双击,忽略了其他的方法。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学生不知道不同类型的文件需要不同程序来打开,遇到任何文件都是双击打开。
错例2:复制、粘贴的问题
三年级操作题目:打开画图软件,画一片绿色的草地,画一朵美丽的花,为花涂上喜欢的颜色。把这朵花当作“种子”,变出很多花,铺满草地。
学生操作步骤:①点击“开始”菜单,找到“所有程序”—“附件”—“画图”,单击打开“画图”软件。②用“椭圆”工具画花心,用“曲线”工具画花瓣。③用“颜色填充”工具为花朵涂上喜欢的颜色。④点击“选择”工具,选定花。⑤单击“复制”工具。⑥再次单击“复制”工具……⑦学生复制不出图片,举手求助教师。
【错例分析】
在操作中,学生忘记了复制、粘贴的整个操作步骤。数据存入剪贴板,再从剪贴板复制出来的过程是隐形的,学生不理解“复制”命令是把图片复制到了剪贴板,“粘贴”命令才是把图片从剪贴板印出来。这是由于在教授复制、粘贴命令时,教师没有深入地讲解相关的原理知识,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操作。
错例3:同名保存的问题
三年级操作题目:打开上一节课自己画的“我们的教学楼.bmp”,用“颜色填充”工具给图画填上颜色,修改后再次保存。
学生操作步骤:①点击“开始”菜单,找到“所有程序”—“附件”—“画图”,单击打开“画图”软件。②点击“打开”命令。③找到D盘下“301”文件夹,打开“我们的教学楼.bmp”。④给图画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⑤单击“文件”—“保存”命令。⑥再次单击“保存”命令……⑦学生不解,举手问教师:“为什么没保存进去?”
【错例分析】
“相信直观”是这个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学生点击“保存”命令, Windows没有出现任何提示,没有观察到保存的结果就错误地认为修改没有保存进去。小学生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原理,而教师又没有很好地解释“保存”命令的基本原理,产生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 有效对策
以上错例在课堂练习中常常可以看到,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因而,教师对这类知识的教学要引起足够重视,并找到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突破这个难点。
1.运用两个手段,突破形象思维的障碍
“相信直观”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果在解决问题时要求他们达到的抽象概括水平超出了他们已有的心理水平,思维自然就中断了。因而,教师应把计算机的原理性知识当作常识来教,变抽象为形象,克服机械式记忆方式,把它渗透到学生的头脑,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将这些常识应用到生活中。
(1)形象物件比喻法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学生“这是文本类型,那是图片类型”。学生常常理解不了不同的文件后缀名与文件体内容不同之间的本质联系,因而,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形象物件比喻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并理解原理性概念。
例如,在教授“文件类型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首先在不同瓶子里装上不同的液体,装水的瓶子、装油的瓶子、装有毒物质的瓶子。接着,用不同的标签贴在瓶子上,并告诉学生要认真地看标签来区分不同的液体,找到并打开有毒物质的瓶子。当学生说出方法后,教师可引入文件类型的概念,使学生明白打开文件就像打开瓶子一样要根据文件的后缀名称,使用不同的方法打开,从而使学生了解到不是所有文件都用双击打开,不同的文件类型需要不同的软件和方法来打开。
(2) 具体事件比喻法
很多时候计算机运行状态是不可视的,小学生要理解其中的原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而,教师可以积极运用事件比喻法来进行教学。与物件比喻法相比,事件比喻法是动态的,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较复杂的原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的复制操作的原理”时,教师可以播放相机拍照的基本原理视频,观看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剪贴板比喻成胶片照相机中的“底片”,复制操作是把“资料”印到“底片”上,只要不损毁底片,内容就保存在了底片上,粘贴操作是把底片上的内容印到相纸上。理解了剪贴板在复制、粘贴操作中的原理,学生学习复制、粘贴命令就非常容易了。
2.构建三种模式,突破以教为主的束缚
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原理性知识的教学,要关注其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与应用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教师还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交流、反思,获得知识,从而真正地发展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
(1)体验性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起点
学生的体验不同,思维的深度就不同,学习效果自然就不同。很多人都开过车,同时也坐过别人的车。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车的人经历一次旅途以后,第二次就比较熟悉路况,能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而乘车的人则要经过很多次以后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粘贴操作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复杂的知识点,并不仅是我们看到“选择—复制—粘贴”三步简单操作步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任务情境,让学生做司机而不是做乘客,强化学生的体验,锻炼学生的思维。
(2)验证性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节点
验证性操作是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进行阶段性验证,比较操作结果是否与命令定义相一致。不同于许憬老师在《基于高阶思维的信息技术学习》提出的验证性实践,表面上它注重的是验证的结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操作过程和原理。计算机运行的过程常常是隐蔽的,学生无法体验内部运行的过程。如何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操作原理,阶段验证性操作是比较可行的。例如,在讲授“保存命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操作,然后检验是否成功保存;对于没有成功保存的学生,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最终,学生在成功保存后会很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理解更透彻,记忆效果更佳,记忆时间也更长。
(3)实验性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支点
实验性操作是以类似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由教师布置信息技术研究任务,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观察实验、讨论研究等实践活动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发现信息技术规律、得出结论,然后主动向大家汇报成果。
“保存”和“另存为”是小学信息技术中一组常见的知识,但是很多教材中都是分散安排的,导致小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加大,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中用实验性操作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可将学生分组,小组内进行操作、讨论、研究。最后,以最快速度掌握知识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讲解“保存”和“另存为”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中掌握知识点。
4.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篇四
电教中心郭宗尧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教学经验,教材编写得也很不完善。当前的教材一般较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而不太注重研究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对学生应有的科学学习方法研究不足,知识点讲得较细而欠缺整体结构的介绍。这样的教材一般是按线性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多是字典式的功能讲解,成了软件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书。这种教材重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材是教学过程的脚本,教材的编排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还要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应该学什么?目的如何?意义如何?需要掌握哪些信息素养?这些以前考虑的很少,分析的很少,完全凭着感觉在进行着教学。以前思考的点很细,很小,从平时上课的真实感受中,深受启发,开始从宏观方面思考问题,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小学生需要掌握哪些信息素养?哪几种常用应用软件?
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我个人认为在教材编写上,对于小学生,较好的方法应当是: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零碎到系统。所以首先针对要学的知识技能设计出有意义的真实任务,在任务中蕴含了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规定,力求以任务来驱动,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篇五
《三角形内角和》学情分析方案
一、分析学情目的。
本学情分析方案主要是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
1.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2.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具体情况,以便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更好的把握教材和操作教学过程。
二、学情分析的内容
1.教学主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以及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经历,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因此概念的形成是通过量、拼、撕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学情分析对象:四年级学生
3.教学重点: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4.学习难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工具的应用过程和方法
方法:问卷调查法、操作观察法
工具:微信、问卷星软件
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问卷星上设计好问题,通过微信群发布问卷,收集数据,最后再根据回收数据的统计结果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展精准教学。
四:结果呈现与分析。
(一)结果呈现(主要通过问卷星的结果反馈)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生对于三角形的围成;内角的概念理解;平角的度数;内角和的理解等一些基本概念问题是掌握较好的。只有少数学生仍然缺乏对已学过的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三)调查结果启示
6.信息技术整合课后优秀教学反思 篇六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新课程的整合内涵,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中学历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师生的交流工具及评价工具。从而对中学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产生变革,促进教学效率和课程质量的提高。
从内涵来看,与新课程的主要思想是一致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而这种革命,不是仅仅指形式上的,更是一种理念上的变革,它包含了国内流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小整合论”及“大整合论”。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使教学的各要素、各环节实现重组和优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主体意识。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1.片面重视设计技巧,忽视师生互动作用。许多课堂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学生努力睁着眼睛瞪着前面的屏幕,老师的作用只是切换那些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历史图片,播放那些高亢的音响与唯美的动画,如此师者的自身作用就隐蔽了,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学生也不再是课堂思考的主体,历史课堂的主角由人变成了机器,这就严重违背了新课改条件下历史教学的宗旨。
2.片面追求音响、动画效果,忽视历史学科的内在特点与熏陶。多媒体教学中有很多教师片面追求课件中的听觉与视觉效果,在一个课件里设置了大量的、无关紧要的音响与动画。想通过这种求新、求异、求奇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如有的老师在一些超级链接处设置怪异的“咔,嚓”等声音,引得学生一片哄笑,还纷纷跟着学腔拿调。对中学生来讲,这种设计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极不利于课堂教学。学生从中并不能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和感受到历史情感的熏陶。所以这种脱离历史教学实际,片面追求课件生动性、形象性功效的做法是亟须纠正的。
3.片面罗列知识,忽视课堂信息质量反馈。通过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基本史实,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维能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正常人在45分钟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和理解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都有个限度,我们既要最大可能地利用这个限度,又不能超越这个限度。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实际上这样的资源就是披着计算机外套的厚本教科书,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三、解决的有效策略
1.实现教学流程的互动性。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结构的作用。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教材内容对课堂的教学流程作精心设计,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课件运行、设疑、学生的反馈等细节教师要心中有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从而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这种教学方式重点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
2.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环境就是要打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扩大学生知识面。教师可在校园网上利用自己设计的“历史e课堂”网页把大量的所需的资源整理出来,课堂上学生通过访问该网页来选择有用信息;另一种学习方式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或介绍一些网址,由学生自己通过搜集相关素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3.注重教学资源的实用性、科学性。遵循课件内在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技术性。避免在应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向学生罗列太多的知识资料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的倾向,选材时一定要谨慎。首先要确认材料的真实性;其次要精于取舍,选取最典型最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再次要有针对性围绕突破重点、浅化难点、趣化枯燥点这一目的,选择教学资源。
4.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要充分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互动技术、网络技术,学会自主学习,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探究的手段以及解决问题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和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7.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篇七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随着我国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所以, 教育改革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小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效率低下, 而且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没有经验可借鉴。其现状如下。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地进行讲述, 因为在学校中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主科, 所以, 不仅是学生对其不重视, 连教师都不用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讲解演示, 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导致学生在自行操作的时候几乎处于懵懂的状态, 对于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和知识根本就不能灵活地掌握和运用。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演示时间过长, 学生自行操作的时间很短, 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练习不够。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缩短演示的时间, 提高演示的效率, 给学生更充足的练习时间, 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3.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 教师只是非常简单地讲解, 并没有针对其问题进行讲解, 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会出现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不理解而无法掌握的情况,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只会将知识点再次简单讲解, 并没有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所以, 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老师针对其问题进行讲解, 如果学生还是无法理解掌握, 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或者详细的实际操作演示进行解决。
二、解决措施
1.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对一堂课来说非常重要, 而且信息技术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更广, 所以对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求就非常高,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去准备。除此之外, 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机房的, 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还需要对电脑和网络等进行检查, 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
2.要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中, 所教学的知识都属于虚拟的知识, 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故事或者主题模拟等方式设置教学情境, 以此来引入教学的知识点,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注意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小学生具有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 所以, 在课堂上很难保持一个良好的纪律, 从而导致整个课堂的氛围容易失控。比如其他学生在练习, 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在玩游戏, 这时如果老师大声呵斥或者采取处罚, 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 还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恶化。所以, 在这种问题上教师可以直接走过去, 小声提醒学生, 这样不仅使学生不再玩游戏, 保持学习的专注力, 还能够保证其他学生不受影响。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堂练习情况。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老师将教学内容讲解和演示完毕后, 剩余的时间就是学生自由操作练习的时间, 但是, 在学生练习的时间里, 大部分老师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漫无目的地在教室里走。在学生练习的时候, 老师应该去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 看到不正确的操作要及时纠正, 除此之外还要对个别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所以,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总之, 教师首先应该改善自己的问题, 自己要用心对待信息技术教学, 然后再改善课堂、学生等其他的问题, 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都不用心, 又怎么能够要求学生对这门学科用心学习呢?教师对教学的态度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 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程, 然后才能将这份喜欢带给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兴趣, 学得更好。
综上所述, 在当下网络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几乎可以说任何工作都会使用到这项技术, 因此, 信息技术课程也得到了重视。要提高我国信息技术的水平, 就需要从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始抓起, 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从而促进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 进而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效率。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研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 进而提高教学的成果。
参考文献
8.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的问题和反思 篇八
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从2001年起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经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十几年过去了,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观点。
二、本论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的问题
1. 信息技术课受重视程度不高。过去在小学开计算机课的时候,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所以很少去关心。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一些学校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所以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不受人重视。
2. 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目前,绝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已经通过培训,业务素质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的理想,整体比较薄弱。有的学校连一名专职的信息技术老师都没有,全校所有信息技术课都由语、数、英或其它老师兼任。
3. 学生认知水平不一,教学难度大。目前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现象非常普遍。学生的基础能力不一样,使得教师难以开展教学活动,导致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4. 缺乏健全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因为还没有列入考试科目范畴,所以信息技术课程在各个学习阶段都备受冷落,应试教育的思想严重限制了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的反思
根据以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存在的问题来看,这些都将影响和阻碍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反思如下:
1. 应更新课程观念,正确定位课程。学校领导与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意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快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素质教育,要大力挖掘素质教育的潜能,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2. 教学内容应系列化,各学习阶段应衔接。教学内容应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低年级开设计算机基础课,进行计算机入门教育,学习打字;中年级开设绘图等基本技能和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访问因特网等等;高年级逐渐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讲授常见的办公软件、多媒体、网页制作软件等方面的知识,就实现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使信息技术必修课变成“小→中→高”系列化的课程。
3.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水平和专业素质。在当前新课程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社会地位、身份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全新变化,教师原有的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角色将不断地被解构、被消除、被更换,而整合为新的角色,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可以归纳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知识体系建构者、课程教学研究者、人际关系艺术家。只有教师正确进行角色定位了,其真正功能才会凸显出来。
4. 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注意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联系点,用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事实去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信息技术“文档的修饰”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宣传自己学校的广告材料或设计美术课中的美术字作品等。
5. 引入竞争机制,完善考核制度。随着这几年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校校通”工程的开展,小学进行信息技术考试的条件已经成熟。信息技术学科参加考试,有利于扎扎实实普及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有利于国家选拔信息技术方面有潜力的人才。
三、结论
新课程改革是形势所趋,信息技术课如何实施,如何改革,如何发展,如何和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续结合。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分析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又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敢于正视这些问题,采用科学的态度,不断改革,不断完善,努力把这门学科建设好、组织好和实施好。从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的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而一起努力。
9.信息技术a1学情分析心得 篇九
从十年前开始,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正在被逐步实现。我所在的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可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PPT课件)。20xx年,屯溪区所有的班级都实现了“班班通”,可以说从那一刻起,时代终于裹挟着大家,一起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到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哪些变革呢?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认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让学情分析更便捷
每次备课,我们都说要备学生,说实话,真的做到是很难的,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以往的情况来推测学情,到底有多少知识储备,可能遇到哪些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单进行前测,但是从耗材和便捷性上看,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可以通过问卷星设计一组问卷,或者用小数盒子发布一组前测题,这些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问卷或者学生的前测答题数据能够自动生成,并且能够自动进行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前测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
信息技术的介入,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让教师的教学策略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能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不再仅仅是基于经验,而是更多的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的合理化选择,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
二、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可见,自主学习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多方式方法都能做到,信息技术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更具可操作性吧,便于监测和检测。
“翻转课堂”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地解决方案。传统教学中学生在校学习,在家进行练习巩固。往往学习在完成作业时,遇到困难反而缺少教师及时的帮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的引导,学习微课,完成进阶练习。在课堂中,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这样的教学模式,学在前,教在后,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在网络中的微课、一师一优课等教学资源也非常丰富,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
三、更直观地展示细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件或者其他教学软件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上多花力气。在数学学习中,有些细节往往用语言描述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借助模型、画图等的帮助。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这方面的问题会更多一些。
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学生对“割圆术”难以理解,我在教学中借助“几何画板”软件,演示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正三十二边形……,随着边越多,这个图形就越接近圆形。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无限逼近”的思想。
再如研究“为什么自行车轮是圆形”的数学问题时,借助几何画板软件来模拟车轮的滚动(正三角形车轮、正方形车轮、正五边形车轮……),学生通过观察中心点的运行轨迹,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了。
四、课堂的互动性更强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从原来的教师操作,变成了师生互动。现在的鸿合白板,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交互性,学生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触屏进行拖动、复制、书写等,参与课堂的程度更高了,真正将“主人”落到了实处。
教师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时将学生的想法、作业、操作过程投影到大屏,实时互动,能够促进大家高效交流,教学效率更高。比如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我们通过101教育PPT软件,将手机变成实物投影仪,实时将学生摆放正方体的过程投影到大屏上,极大的方便了观察。
五、信息技术让学习随时发生
课堂教学一定要在教室里吗?不一定,学生在家就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今年疫情期间的直播、空中课堂等,就是基于信息技术实现的。学生可以实时在线学习,也可以看直播回放;可以选择学习1遍,也可以反复学习;可以说,信息技术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习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10.信息技术课的学情分析心得 篇十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结合
课堂教学学习要尽量来源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信息技术去了解、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安排学生学习修改文章时,可以考虑以写文章为一条主线。通过写“文章”掌握文档的录入、段落格式的设置、编辑修改;从而引导学生设置不同的字符格式;掌握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完成需要重复输入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任务的设计只是好的开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情境,让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剖析案例、描述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发现问题,导入学习目标,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
2、探究实践,解决问题
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有的知识由教师讲解,例如打开文件、插入图片的方法,结果唯一,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性,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教材、自主尝试、生生相助、请教老师等多种方式来学习,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有创意的学生和优秀经验、归纳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学生创意和经验,引导学生归纳方法、继续完善作品,并通过进一步的练习巩固新技术的使用,最终完成作品制作。
3、交流评价,完善作品
交流是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教师适当作出点评。为了给每个同学表达自己想法、观点的机会。通过展示交流和自评互评的活动,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找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修改完善。懂得欣赏自己和别人的长处,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扬长避短,共同进步。
4、总结知识,拓展知识
通过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相互评价,教师帮助学生作出归纳与总结。引导学生说出学习收获,对本课、本单元所学新知识进行汇总,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帮助学生形成信息技术知识的整体观念。
三、课堂教学要提倡研究生成性学习。
研究生成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采用研究生成性学习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研究生成性课题选择时既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内容,又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结合学科教学内容,选题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活动为主线,以活动贯穿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培养有关能力。
★ 农村文化社情民情范文
★ 民情日记精选
★ 民情日志范文
★ 西藏民情日记范文
★ 医院民情日记范文
★ 民情日记1200字左右
★ 走基层干部民情日记
★ 拉萨下乡日记民情日记
★ 第一书记民情日记选登
11.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下,小学阶段开展的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需要较多的实践操作,同时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快。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对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十分必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策略有:
一、教学环节应该突出创新性,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新性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根据笔者调查得知,小学生一般都比较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对计算机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创新性的课堂设计,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程。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中一个主要教学内容为进行文字编辑。但是很多小学生片面地认为这仅仅是学会打字而已。因此他们会觉得文字编辑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学习内容,久而久之就完全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窘境,教师可以采取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的环境,让学生觉得在电脑上进行文字编辑就是在用“隐形纸”进行写字。这种情境的设置容易让学生觉得有趣,自然学习起来就很有劲头。
二、采取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做事情经常半途而废。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味地对学生采取严格的“打压”措施。在课堂创新性的设计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建立起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良性课堂关系。同时,教师还应该将教学与生活进行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画笔”这一个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张贺卡,以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敬爱。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并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李超.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文理导航,2014(07).
12.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篇十二
●采用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具有直观、形象的教学优势。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利用演示法可以将抽象转变为具体,符合他们的知识接受规律和心理特征,从而能够有效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用演示教学法可以采取两种手法,一是向学生直接展示实物,二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小学生较为直观地感受信息技术知识。鉴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第二种手法使用较多。例如,在教授“申请电子邮箱”的内容时,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我先向学生展示电子邮箱在当代社会中的“神奇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结合PPT向学生演示申请电子邮箱的具体步骤,接着再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我在一旁给予及时的指导。这样的教学过程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起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的教学过程中,他曾明确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教学法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用心解决问题。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备很强的实践性,所以要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启发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巧。例如,在教授“Word排版”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在课堂上拿出一些设计精美的书刊给学生看,并为他们讲解关于排版的知识,让他们掌握“文件、编辑、视图、插入”等功能在排版中的神奇功能,让他们知道如何运用Word制作书刊。接着,我再鼓励学生制作具有自己风格的电子书刊。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纷纷动手操作,让课堂气氛大为活跃。
●采用竞争激励法
小学生大多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他们迫切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与同伴的赞许。所以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好胜心理,使学生表现出旺盛的活力,解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气氛沉闷的现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竞争的具体形式要与学生的具体学习行为结合起来,方能见到明显成效。我在组织竞争活动时,对竞争方式和内容都进行过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在开展键盘教学时,我先安排简单的竞争内容,开展“两分钟键盘敲击”、“背诵键盘符”等竞赛活动,然后再引申到“一分钟输入一段话”、“键盘盲打”等具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在激励手段方面,我也是根据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设计,如给学生颁发“电子奖状”、“电子证书”等。事实证明,竞争激励法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动眼和动脑能力,使他们保持长久的学习注意力。
13.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篇十三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篇一
今年是创优工作繁重的一年,我们有“广州市八十六中教学楼工程”、“番禺中心医院项目”、“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芳村防疫站工程”、“暨大教学楼、”“华农动医动科楼”等。有今年参加评审的项目,也有列入目标管理的项目。
目标多了,难度加大了。为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将项目列入滚动计划的同时,即制定目标责任管理,将目标责任细化到人,实行奖罚制度。在激发项目和有关责任人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加大其工作责任心。我们在创优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若干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技术指标,重点是严格对照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以及市质监站消除质量通病措施以保证创优目标的实现。在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工作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坚持了“优、高、严、细、稳”五字方针,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为创优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体化认证工作
为继续推进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作为公司贯标核心部门,在主管领导和部门领导指挥带领下,在全体人员努力配合下,上半年按贯标计划,对×××个项目部开展了贯标活动。在项目部贯标过程中,对有关人员进行标准和体系文件的培训、宣讲,指导他们如何操作,并督促检查存在的问题和落实问题的整改,同时对公司及项目部×××个部室进行了×××余个条款全面的内部审核,并完成了管理评审、体系改进等工作,为今年的监督检查打下了良好基础。使今年环通认证中心在5月份对我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第二次监督检查顺利通过,且未开列不符合项,受到了专家检查组的好评。、资金审查
由于资金监管直接影响到项目部的资金使用,我们在首先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专项保证金和工人工资进行专款专用的前提下,以求更便利地为项目部提供服务。虽然目前还未摸索到一条更加完善、规范、可行的资金监管之路。但是我们的原则是:第一: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专项保证金和工人工资进行专款专用;第二:力求在项目资金监管工作中不出或少出漏洞。在今年上半年,我们的监理员在资金监控上极具工作责任心,保证了资金监控管理到位,项目资金金使用到位。
平安卡”办理工作井然有序
根据市建委[x]635号文《关于推行建设工程平安卡制度的通知》,全市已全面推广建设工程“平安卡”管理制度,这是规范建筑劳务用工秩序的重要举措。为配合上级部门这一行动,本部指定专人等负责办理“平安卡”帐户开通、工人信息采集、培训教育、制作发放等,目前总公司下属广州市内已办理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有×××个,全部成功申请开通“系统”企业版和项目部版。并紧跟市建委的有关最新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后续工作。
召开施工会议,传达有关精神
为及时传达建筑行业的有关规范、规定,增加总公司项目经理的凝聚力,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今年4月份,本部门具体策划、安排了总公司每年一度的施工工作管理会议。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篇二
转眼间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辛勤过后的快乐,也有耕耘过后的收获,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与遗憾,总体来说,不管是教学还是教研组和其他方面,都让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一简单总结: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与学校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一学期来,我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创新,努力进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二、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五年级6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同时担任我校综合教研组长和校信息员的职务。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本学期我力求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上搜索教学资料进行学习,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教学进度计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接受层次的不同,适当放慢进度,在其接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有效教学,因材施教,以教材为基础,同时不断拓展知识面,寻求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本学期我指导的两位学生的电脑制作作品也荣获了“合肥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一等奖。
同时,为了准备安徽省信息技术教学评比暨基本功大赛,我研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从理论上充实自己;常常隐匿于机房,钻研教学软件和练习基本功;经常奔波于其他学校听课,磨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水平。通过充分的准备和四天不分昼夜的比赛,最终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在这里也要感谢学校的支持和许多同事的帮助。
三、教研组的工作
本学期我有幸担任我校综合教研组长一职,综合学科比较特殊,学科较多,有的学科甚至只有一名教师,因此,教研活动的开展往往受到限制。怎样使我们综合组的教研真正有效地开展,又能体现综合学科教研的特色?怎样让我们综合组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怎样量身定做我们的综合组计划?……作为没有任何教研组长工作经验的我来说,有太多的疑虑和担心了。而最终“综合组学科教研周”活动的成功开展,一次次的综合学科教师和学生的获奖,丰富而多彩的综合组师生活动等等。
我们用实力证明了我们团队的力量,最终获得了“优秀教研组”的殊荣。许多人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而我只能说我是用学习和服务的心态去努力做好我该做的,如果说是我的教研组计划制定的好,或者说作为综合组长,我组织开展的教研组活动有效,又或是说我从一开始就注意收集我们组的各项文字和图片等资料,向着“优秀教研组”的目标而去。那么我想说如果没有综合组每一位教师的支持,那么再完美的教研组计划、再精彩的活动策划可能都只是纸上谈兵和空中阁楼了。因此“优秀教研组”的荣誉称号,有我们组每一位教师的功劳,同时也有校领导的支持和语、数兄弟教研组的帮助。感谢你们!
四、学校信息员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了我校信息员一职,我的工作是负责校园网站的更新,同时负责将我校园网新闻向蜀山教育信息网发送。在这要说明一点,基本上只要是上了我们校园网的新闻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发送到蜀山教育网,但是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说有我上传到蜀山教育信息网后台的新闻都能被审核,所以当有的老师撰写的新闻没有出现在蜀山教育信息网上的时候,请谅解。本学期我校上传到蜀山教育信息网的许多新闻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新闻数量相比一些兄弟学校还是稍微少了一点。因此希望下学期大家能积极撰稿,支持我的工作,同时也是做好学校的宣传工作。
五、其他工作
在机房管理方面,我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正确开关机,让其养成良好习惯。我尽自己的努力管理好机房的每台机子,并时不时对机房卫生进行全面打扫。另外,我积极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例如我参加了“蜀山区教职工卡拉OK大赛”、“蜀山区教职工羽毛球比赛”、我校六一活动,我执教了区内的一节公开课和一节录像课。这些活动,有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的仅仅是参与,但是我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收获。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本学期做到了全勤,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当然,在我享受工作所带来的喜悦时,也发现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以及教研组的工作,使我的工作有所开拓,不断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断的提升与完善自我!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篇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抗“非典”时期,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做好防治宣传工作。
二、教育工作方面
这学期,本人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班级人数众多,又面临着新课程改革。面对首次接触的教材,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在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有了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与同事交流,论文多次参加市级交流、获奖、发表。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中文本科并积极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初步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
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优秀教师应有的职责。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辞。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特别是在此期间,我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学习《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分三个方面:①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②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③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备课教案全部采用电子教案,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努力做到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意三者统一。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学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和使用网上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三、个人教学业务水平学习方面:
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在这次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中,我担任的班级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积极认真地参加本学科的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并获得相应的证书,认真、主动地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以便在工作中能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四、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以上是本人在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总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我要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快发展、争创一流!”为目标,踏实工作,服务于教,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篇四
本学期信息技术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以网络和电教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研究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的资源作用,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自己的思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对自己思想上有了更加高的要求。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业务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声地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使我校的信息技术工作在有序、高效的轨道上运行,学校对信息技术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我校信息技术管理水平。
1、做好多媒体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每种电教媒体的作用,规范操作、讲究实效,并对各教室使用情况进行普查和不定时抽查,使电教媒体真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2、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师办公室、班级等处室的电脑使用制度、物品借用制度,各多媒体教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分工细,职责明,使用规范,并落实使用登记制度,规范了学生、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及时维护好各处室的计算机的网络,保证学校网络健康、正常、安全运行。
3、对各室电教设备做好了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定期对各室及教师电脑检查“病毒”,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做好多媒体教室的电脑、投影仪除尘工作,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4、增强服务意识,对电教设备坚持做到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二、加强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研组相结合,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炼,更新观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平时能对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动态及时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带入校园,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提高
三、立足新课改,切实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水平
1、定期推广有价值、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软件,本学期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何老师智能教学平台,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根据教学内容,自制课堂教学软件,提供原创性资源。广泛搜集高质量的学科资源,充实学校教育资源。
2、及时总结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3、协助每位教师都做了自己的微课,部分教师录了自己的优课。
四、重视各种活动,搞好信息应用。
1、在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观摩名师教坛、学习探讨教育理论,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加强课堂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积极渗透学科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电脑设备的维护、文本资料的录入、学校信息平台的建设、课件的制作、音乐的编辑、各种活动的摄影摄像……如此繁多的任务我也从不推诿,而总是充分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及时解决。
一个学期忙到头,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学期我收获的同样是硕果累累。
我的忙,我的累,我更为取得的成功感到欣慰和自豪!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今后的各种工作中,我还会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总结篇五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的。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会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在这个学期中,本人能在保持原有良好工作态度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年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这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这学期里,我从思想上,利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一学期来,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闻地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样工作。
二、工作方面
这学期主要的工作主要包括在三个方面:一是担任九年级共4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二是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运用及设备的检修、维护等工作,三是学校相关文件资料的打印及各项数据的录入、核算等。
为了做好微机室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服务,本学期继续以发现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为小组长,具体分工,连带促进,使各班每个组在上课时都能相互配合,共同遵守微机室的规章制度,按老师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在远程教育管理方面,除及时认真地做收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整理、刻录外,配合教务处为教师运用资源做好配套服务,如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调试、接收设备的维护、资源的浏览和整理等,同时认真做好各项记载。
在设备维护方面,本学期本人对学校的微机进行了检修、保养,力求它们能够正常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业务方面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具有比别人更超前的目光,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为此,我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经常上网浏览新课程教学及信息技术教学等资料,学习更多、更好、更新的知识。同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多争取机会听评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努力使自己向一名科研型教师看齐。
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业务水平,本人在大量收集别人优秀设计、优秀架构,向有经验老师请教的基础上,利用本人有限的时间建成学校网站和个人教学博客,以利于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方便学生与我的交流,也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积累和总结,本学期我被评为优秀教师。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私人之间的关系,不迟到不早退,有时还会加班加点,这同时煅练了自己。对学校的工作尽职尽责,不论是学校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小学信息技术_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推荐阅读:
2011年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反思06-20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心得10-31
初二信息技术质量分析09-07
2022—2023新教材福建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 教案08-10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07-08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解读08-26
五年级信息技术试卷分析06-29
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教学工作计划06-19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总结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