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诗歌三四句(共9篇)
1.观书有感诗歌三四句 篇一
朱熹有两首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两首都是好诗。前一首讲修身,后一首讲借势。
一个人在世上坦坦荡荡,胸有丘壑,心容大千,眼收波涛,成大气象,何以故?为有源头活水来。牛人强在管理自己,而不在领导别人。靠权力、依傍武力,看起来挺强大,其实外强中干。
如何能管理好自己呢?无非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对世界、事物形成认知,这是知识的储备;能够不偏不倚,刚正不阿,实实在在,意诚心正,这是心境的修炼。二者合为心智。诚于心,形于外。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如何养?也是内圣外王。
源头活水便是自身。你自己是一个能量场,诚意正心,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能量。
一个人光独善其身也不行,还要兼济天下。一个人能独善其身,并不意味着可以兼济天下。中间有一条鸿沟,这条鸿沟,就得借势而行。
我们经常讲,要顺势而为。什么是势?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是势?国家政策是势,资本走向是势,消费潮流是势,文化流行是势。什么是势?势是浩浩荡荡的能量,你顺势而走,你不走,势能也会推着你走。一个人成事,不是他自己多能干,而是取势而为。逆势而行,如逆水行舟,举步维艰,不进便退,进了也退。
不懂势,终日勤劳,累死也没用。有人是误打误撞顺了势,事成了;然后又因为一不小心失了势,事败了。所以取势,明道,优术,都是上乘的学问。势,和气运一般,看不见摸不着,要靠你去抽象地把握。民心所向,便是势;高山滚石,便是势。
艨艟巨舰,在势能推动下,如轻羽鸿毛。靠人力推,你是推不动的,或者说是推着很吃力的。借助了势能,不推,它自己也会走。如果你做的事情,国家希望你成,人民希望你成,资源都向你倾斜,你就借了天下大势。“势”:“执力也”。能借力,便可做弄潮儿;弄潮儿向潮头立,牛的不是弄潮儿,是潮。
格物致知,是明道,懂势;诚意正心,是可借力,取势。没有德行,懂了势,也借不了势。因为没人相信你借了会还。你借势做成了事,又把功劳都说成是自己的,不仅是妄自尊大,还有点忘恩负义。
2.观书有感 教案 篇二
一、谈话导入,简介诗人。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静思。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这些指导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都是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出示)。出示:朱熹简介。
二、初读古诗
过渡:朱熹堪称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在一个池塘边看书,眼前的一塘清水引发了他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两首《观书有感》。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首。
1、朱熹说过:“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谁能口齿清楚、准确地读?
2、诗只有有了节奏,才能给人美的感受,谁能读出节奏来?
3、诗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来,当我们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体会到诗的意境后自然而然就会了。
三、理解诗意。
1、明“诗眼”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到现在,你知道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的是什么?半亩的方塘。
(2)一个怎样的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清
2、细体会
浏览全诗,从哪里可以看出半亩方塘的“清”呢? 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1)一鉴开 理解“鉴”,镜子。
理解“一鉴开”:古人以铜为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谁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这面打开的镜子里有什么?
(2)理解“徘徊”?当微风拂过水面,这些景物仿佛活了起来,这是怎样一幅奇妙的景象呢?请看大屏幕。谁来描绘一下这一幅画面? 老师也看到了一幅画面,出示诗。配乐朗诵。
我们刚才描绘的来回移动是诗中哪个词的意思?(徘徊)(3)天光云影共徘徊(来回移动,也可理解成闪耀浮动)
(4)此情此景,令朱熹思绪万千:他在思考:出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谁来说说朱熹在想什么?(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渠:方塘。如许:这样 为:因为
(5)朱熹他明白了方塘之水如此清澈的原因:出示填空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
3、会哲理
(1)这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令朱熹再一次思绪万千,他由方塘又想到了什么?出示插图(想到了读书),这读书和这方塘有什么联系呢?(2)学生各抒己见。
(3)此时此刻,这半亩方塘在朱熹眼里已不再是一个小池塘,而是指人的心智呀。板书心智。
(4)同学们,朱熹真不愧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把深刻的读书哲理巧妙地藏在写景之中,表面上是写方塘之清,其实暗喻了心智之明,源头活水暗喻了读书学习,水的清澈透明暗喻了心智的睿智豁达,所以这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哲理诗。这种借景喻理的写作方法使得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脍炙人口,千年不衰。同学们,这个时候请你再来读这首诗,你能读出韵味来吗?练一练。指明3人读。
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意味隽永的哲理诗熟记于心吧。
(5)赏析哲理诗的方法:入乎其内感受,出乎其外分析。刚才我们的读书过程就是入乎其内感受,要深入透彻地理解哲理诗还要找到诗与生活的共同点,跳出原诗之外来联系生活、学习分析其哲理。
(7)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这就叫读出韵味。)
(8)记住这个赏析哲理诗的秘诀,读。
四、适度拓展。
哲理诗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现象,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其实,象《观书有感》这样精彩的哲理诗还有很多,出示句。选择填空。
今天我们做了一回哲人,在哲理诗的花丛里留恋往返,我们认识了它的深沉、认识了它的含蓄,更收获了我们一生的启迪。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希望大家向朱熹一样,勤于读书,善于思考,让自己才思不绝,思想永远活泼。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 清澈透明 ← 源头活水(写景)
3.观书有感(改) 篇三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三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试着读懂它们。课件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读书也叫“观书”,(板书观书)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
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4、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呢?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读,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板书:有感)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任务,初步自学这首诗。(课件出示)任务一:
1)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 所描绘的画面.4)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
2.学生诵读,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1).检查诵读同学们,朱熹说过: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 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3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他都读准了没有。请1-2名学生读。(课件出示生字)生读,这个“鉴”字很难写,请大家书空,跟我来写——注意下面这个金字底。
2)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 课件出示古诗节奏。
3)这首古诗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
4)小结:同学们,基本上做到读通读顺,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相信大家读出的韵味会更足.4.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多大的方塘?(板书半亩方塘)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鉴在字典上有5个意思,刚才我们在写的过程中,发现下面是金字底,联系这个金字底,请你来看看,在这里,鉴是什么意思呢?
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 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 ,短短 7 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书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 “徘徊”什么意思?换成“晃动”行不行?这句什么意思?这里也包含着一种修辞手法?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池塘优美的景色,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 再指名读——女生齐读— —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5.品读三四句.1)作者被这清澈的方塘深深吸引,我们也被这澄澈的方塘深深吸引,看着这样的方塘,作者不禁问——读
①你来问:——(„语调上扬,问出了作者的疑惑)你来问:——(„.作者的疑惑,也是你自己的疑惑)一起来问问:—— ②师生配合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原因是——你来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个别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个别答
2)“渠”这里是指什么?现在生活中指什么?这就是古今意的不同。
3)“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 ,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 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4)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 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5)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6)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 ?(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板书源头活水)
指名读——男生齐读— —一起背一背这两句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任务二】
这首诗全写的是池塘中的水,可是题目却用了《观书有感》,这是为什么呢?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请你结合书上的插图来说说。
师小结:此时此刻,这半亩方塘在朱熹眼里已不再是一个小池塘,而是指人的心智呀。(板书人的心智。)你们瞧,朱熹坐在池塘边,手捧书卷,望着清如明镜的方塘,豁然开朗,他明白了:出示填空题:正如
能够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能够使我们
。(板书:读书汲取 更加聪明)
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这个题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板书(写景
喻理)
收获着这份启迪,让我们完整地感受这首诗——齐读
四.拓展新知.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板书说理诗)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
2.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说理诗《泛舟》,【出示古诗】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3.诗人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变得心智聪明,就必须多读书!)
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五.作业 二选一
1、阅读朱熹的《春日》,借助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
2、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
板书: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
清澈明净
源头活水
写景
说理诗 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读书汲取
4.观书有感 篇四
诗中,描写了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的读上几遍,会觉得无比明丽!你看,半亩方圆的池塘好像一面镜子放在地面上。而天空和云彩倒映在上面,云彩在天空中飘荡着,映在池塘上,好像阳光和云彩在互相追逐徘徊。真的是“天光云影共徘徊”啊!
“这池水为什么如此的清澈呢?”朱熹高兴地自问自答:“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说的”天才“与”弱智“的比例。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掌握现在,赊取未来。只有不断地吸收新事物、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的心中才会有永不枯竭的“方塘”。
书中那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已经令人读完后清晰明确。但是更让人拍手叫绝的还在后面呢!一看标题,是观书的感想,顿时美的意境升华了,把池水与读书相辅结合,更是锦上添花。
5.观书有感朱熹 篇五
当然也有人认为,半亩方塘是实指,说在福建尤溪南溪书院就有个半亩塘,因为朱熹也曾在这读过书,他的父亲朱松就曾经写过这个地方,“清晓方塘开一境。”,半亩方塘的一鉴,古代以史为鉴,以人为鉴,鉴就是作镜子解,所以从朱松到朱熹都曾提到方塘一鉴,方塘一镜,所以尤溪南溪书院就认为这个方塘、半亩方塘朱熹所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更有名的一种说法,说的是朱熹在庆元二年也就是11的时候,来到江西的南城和南丰一带,说他特别关心当地的教育和教化,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社仓是当时的赈灾义举。还同时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据说朱熹离开之后,村民就将原来的这个村子蛤蟆窝村改名为源头村了。民国的时候更设了活水乡,来纪念这段事情。当时叫活水乡源头村。一则纪念,二则朱熹观书有感的文化品牌给确定了下来。所以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6.《观书有感》扩写 篇六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扩写:
有一座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面镜子一样被打开,远远的看,广阔的水面像玻璃一样平静,水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显得十分的安。
近处看,一无杂质的水面上,清澈的可以一眼望到底,水中鱼儿游动的身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看,它们有的互相撞击,有的互相追逐嬉戏,有的漫无目的的游着,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点缀着这条白玉带。
阵阵徐徐的风吹来,水面上的一道道的波纹缓缓的移动着,好像一个老人在慢慢的蹒跚在平平的路上。
天空中变化万千的浮云与五光十色的光彩,在“垂柳夹岸水平铺”的水面上倒映着它们的影子,清晰而精致,似水彩画一般。在水面上慢慢的晃动着。
7.《观书有感》[宋]朱熹 篇七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它,这里指池塘中的水;清如许,这样地清,指池水如镜,能够使“天光云影共徘徊”)题目是《观书有感》,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把书打开了,好像打开一面镜子。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丰富内容。问那个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澄清,因为有源头活水流过来。这句话比喻书中的内容那样精纯,因为它有丰富的写作源泉。这首诗运用比喻修辞,说理形象。读时,自然就融进了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谢谢大家!* ――知人论世挖出主旨细评价值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从诗中______和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混乱时期。(2)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1)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2)在**时代,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儿比其他地方的月儿更明亮、更清晰、更可亲。指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要正确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1.了解背景,调用储备。(1)了解作品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2)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3)了解写作你读到的这一首诗时诗人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4)了解诗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历史典故等。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受权贵排挤,被逐长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风清新飘逸。杜甫:忧国忧民,颠沛流离。伟大的现实主义。诗风沉郁顿挫。高适:主要成就在“边塞诗”方面,诗中歌颂舍身抗敌的壮烈行为,表现他的建功立业的心情;也批判了某些将官的腐败作风;同时真切生动地刻画了边塞风光。诗风雄浑奇拔。如 王维,前期创作以边塞诗为主,体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具有盛唐的浪漫豪情;后期转以山水田园诗为主,渗透着佛家思想,艺术成就更高。如 2.整体体味,挖出主旨。(1)具体地、逐句地阅读全篇。分清写什么、怎样写的,实现整体体味。(2)找出核心句。核心句可能是直露的,也可能是含蓄的。(3)充分利用标题、注释和题干说明,考查的主旨往往正在这些地方。(4)了解评价
主旨时常用的词语。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3.把握基调,细评价值。基调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对整体体味(艺术感受)的深化和发展,是评价的基础。只有基调把握准了,分析才能妥帖;只有分析妥帖了,才能对诗歌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内容作出比较公允的评价。基调主要有:压抑、沉郁、忧伤、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自然、风趣、平淡等。对韦应物《寄李儋、元锡》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去年花里逢君到,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答:基调是忧伤的。表现了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因为诗人感到“愧俸钱”,但又没有办法,只是“思田里”――想辞官归隐。例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词,回答问题。观书有感朱熹昨夜河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这两首哲理诗各揭示了什么道理?(2)这两首哲理诗表现理趣的方法各有不同,试作分析。答:(1)朱熹诗借大战船自在航行的条件说明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不按照规律行事,硬是用人的蛮力去“推移”是不行的;苏轼诗通过琴音与手指的关系说明,单有好的客观条件或单有好的主观条件都是不行的,只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朱熹诗通过鲜明的形象体现理趣;苏轼诗通过两个浅显的假设提问表现理趣。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渔家傲①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②,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③吹取三山④去!注:①这首词写于南渡之后,辞乡别土,国破家亡,诗人饱经丧乱,颠沛流离,困顿坎坷。②帝
所:天帝住的宫殿。③蓬舟:像蓬草一样的轻舟。④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传说中的仙山。梁启超评论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见《艺蘅馆词选》乙卷)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3.阅读辛弃疾的《鹧鸪天》,简析作者的观点。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芥菜花。答: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苟安的忧郁。咋看上去清丽,其实悲痛。用反衬手法,先从愉快的景象写起,悄悄地转出悲苦的基调。“寒林”“暮鸦”“愁风雨”等都是作者对寒意未尽的早春景象的描写,象征了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南宋王朝。但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南宋的偏安局面还寄托着极大的希望,这希望是由在乡村中看到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答:梁启超的评论是正确的。诗人把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离骚》《逍遥游》和神话传说化入词,通过神奇的想像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势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它与诗人其它作品的清丽、婉约确是不很相同。*
8.《观书有感》优质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乐于诵读经典。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简介诗人。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不但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也成了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出示:朱熹简介。
二、初读古诗
过渡:朱熹堪称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在一个池塘边看书,眼前的一塘清水引发了他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两首《观书有感》。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首。
1、朱熹说过:“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谁能口齿清楚、准确地读?
2、这样读书只是达到了读书的第一境界,出示:读书的三种境界。诗只有有了节奏,才能给人美的感受,谁能读出节奏来?(出示划有停顿的诗来)
3、诗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来,当我们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体会到诗的意境后自然而然就会了。
三、理解诗意。
1、明“诗眼”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到现在,你知道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的是什么?半亩的方塘。
(2)一个怎样的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清
2、细体会
浏览全诗,从哪里可以看出半亩方塘的“清”呢? 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1)一鉴开 理解“鉴”,镜子。理解“一鉴开”:古人以铜为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谁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用词语形容一下你看到的方塘。这面打开的镜子里有什么?
(2)理解“徘徊”?当微风拂过水面,这些景物仿佛活了起来,这是怎样一幅奇妙的景象呢?请看大屏幕。谁来描绘一下这一幅画面? 老师也看到了一幅画面,出示诗。配乐朗诵。
(3)天光云影共徘徊(来回移动,也可理解成闪耀浮动)
(4)此情此景,令朱熹思绪万千:他在思考:出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谁来说说朱熹在想什么?(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渠:方塘。如许:这样 为:因为
(5)朱熹他明白了方塘之水如此清澈的原因:出示填空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
3、会哲理
(1)这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令朱熹再一次思绪万千,他由方塘又想到了什么?出示插图(想到了读书),这读书和这方塘有什么联系呢?(2)学生各抒己见。
(3)此时此刻,这半亩方塘在朱熹眼里已不再是一个小池塘,而是指人的心智呀。板书心智。你们瞧,朱熹坐在池塘边,手捧书卷,望着清如明镜的方塘,豁然开朗,他明白了:出示填空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看来要——————————————。
(4)同学们,朱熹真不愧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把深刻的读书哲理巧妙地藏在写景之中,表面上是写方塘之清,其实暗喻了心智之明,源头活水暗喻了读书学习,水的清澈透明暗喻了心智的睿智豁达,所以这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哲理诗。这种借景喻理的写作方法使得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脍炙人口,千年不衰。同学们,这个时候请你再来读这首诗,你能达到第三境界,读出韵味来吗?练一练。指明3人读。
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意味隽永的哲理诗熟记于心吧。
(5)赏析哲理诗的方法:入乎其内感受,出乎其外分析。刚才我们的读书过程就是入乎其内感受,要深入透彻地理解哲理诗还要找到诗与生活的共同点,跳出原诗之外来联系生活、学习分析其哲理。
(6)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这就叫读出韵味。)(7)记住这个赏析哲理诗的秘诀,读。
我个人觉得这部分可以替换为
(师:我们理解了这首古诗的意思,你能说出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呢?
生:诗中描写了一方有源源不断活水注入的清澈见底的池塘的景象。
师:诗中描写了一方有源源不断活水注入的清澈见底的池塘的景象,而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课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朱熹读书的感受是什么?这样看来古诗写的内容与题目不相符呀!其实不然,朱熹这样的描写就是他的读书感受,只是借这样的景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道理是什么呢?
生:人的心智正是由于不断地读书,不断的汲取新的知识而更加的开豁,敏锐。(机械地搬借了学辅书上的内容。教师请这位同学说慢些,板书写下这句话。)
师:你是否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呢?(学生一脸的茫然。)
师:听清老师的问题,用古诗中语句回答。人的心智更加开豁,敏锐,就是诗中的哪句话呢?
生:(片刻才有学生举手,但是不多。教师激励学生,以数人数的方法。既而请一名中等的学生回答。)就是诗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
师:人的心智更加开豁,敏锐就是清澈的池塘。这个暗喻他找的很好。那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就是诗中的哪句话?
生:(一下子就有了许多的学生)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这个暗喻也找到了。你能仿造书上古诗这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说古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吗?
生:人的心智怎样才能更加的开豁,敏锐呢?就需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呀!
师:朱熹不愧是理学家、教育家!读书后产生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形象描述写出来了。懂了这个道理你兴奋吗?我们来读这个道理:人的心智正是由于不断地读书,不断的汲取新的知识而更加的开豁,敏锐。
师:诗中的哪句话点明这个道理的?
生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师: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这就叫读出韵味。)师:记住这个赏析哲理诗的秘诀,读。)
四、适度拓展。
师: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所以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出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你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是感受)哲理诗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现象,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五.总结:
朱熹先生说理非常地巧妙,所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我们都知道学习古诗除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下面就是报纸上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的例子。
六、学生延伸交流 出示文章:
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里清如许的源头活水是什么? “清如许”指什么?
小军同学酷爱读书,一有空闲,便手捧书卷,津津有味地读着。他一边读一边在书本上圈圈画画写写,有时还声情并茂地读着。厚积而薄发,他的作文语言生动优美,构思新颖独特,越写越精彩。在江阴市“我与经典有约”的读书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多篇文章发表于《全国优秀作文选》。
在这篇文章里“清”指什么?清如许的源头活水是什么?
今天我们做了一回哲人,在哲理诗的花丛里留恋往返,我们认识了它的深沉、认识了它的含蓄,更收获了我们一生的启迪。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希望大家向朱熹一样,勤于读书,善于思考,让自己才思不绝,思想永远活泼。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 清澈透明 ← 源头活水(写景)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 读书汲取(喻理)
批注:一节课一首古诗,知诗人:3分钟。解诗题:5分钟。
明诗意:12分钟。
悟诗情:12分钟。
课外延伸:8分钟。
9.观书有感 篇九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Y郎,小字季朱熹(xī )朱熹(xī )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相关推荐:
苏幕遮范仲淹阅读答案
【观书有感诗歌三四句】推荐阅读:
观书有感教案09-19
清明有感诗歌06-30
读诗歌有感07-26
清明有感的诗歌06-30
爱国诗歌朗诵有感08-16
英语诗歌朗诵著名诗歌08-14
写母亲的诗歌现代诗歌06-29
从诗歌语言读懂诗歌08-16
带着宽容的自由诗歌和诗歌赏识07-27
建党90周年诗歌 建党90周年诗歌朗诵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