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的文章

2024-11-18

白酒文化的文章(共10篇)

1.白酒文化的文章 篇一

中国白酒文化的四大反思论文2500字

到可谓是中国白酒文化营销的黄金十年,经过这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白酒行业涌现了不少卓越的品牌,比如说代表福文化的金六福、代表历史文化的水井坊、代表窖池文化的国窖1573、代表国酒文化的茅台、代表舍得文化的舍得、代表糊涂文化的小糊涂仙、代表梦想文化的洋河蓝色经典……一系列品牌,依托各自的文化,成就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地位,在文化的影响下,实现了品牌价位和地位的双丰收,在占领文化的高地下,成为了行业里标杆企业。但是与中国文化实力的觉醒和发展相比,中国白酒文化的营销和现状却缺少像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的白酒始终还是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厮杀,鲜有走出国门能够成就大事的品牌,这是令人惋惜的事情。

目前白酒文化营销呈现出来的是四大问题:

陈旧复古化:历史的贵族,现实的乞丐

白酒品牌诉求的历史文化再多,若远离现代生活,则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剑南春开始打造“大唐国酒”概念和品牌文化,在我看来“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比“大唐国酒”,更具传播力和销售力,“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以古喻今,可谓一语双关,把剑南春的身份和中国的宫廷御酒文化表现的恰如其分,又穿越时空与现代的消费者进行盛世对话,告诉消费者国泰民安当饮剑南春美酒。因此大家都能够记住,而今年开始打造的“大唐国酒”的概念和品牌文化,无非是把剑南春在唐朝的历史炒了一次现饭,虽然其目标很纯洁单一,就是要向国酒茅台发起挑战,提升自己在中国名酒一线阵营中的地位和形象,找回昔日的“茅五剑”声誉,以摆脱现在洋河的追赶与厮杀。

殊不知,这样肤浅的向历史要地位的方式,不仅让消费者产生了距离感,而且与时代的轨迹也背离,结果是很难让剑南春回归到现实的王位上来。其实对于剑南春来说,充分利用唐朝乃至中国的宫廷文化,以中国宫廷文化去贯穿整个品牌,比用唐朝国酒来的更厚重和端庄。皇家礼炮,从来没有说自己是英国的国酒,但是并不影响皇家礼炮在世界酒品牌中的地位,路易十三(具体)从来没有说自己是法国的国酒,但是也不影响路易十三在全球酒徒心目中的权威,因为西方的皇室乃至皇室文化和历史,足以承载其一生的辉煌与不朽,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皇室或皇室文化,那么皇家礼炮和路易十三就能够成为其代表。

可以说,中国的很多白酒企业,其历史不可谓不辉煌,但是其现实不可谓不凄惨。用业内人士的行话说,我们大多数的白酒企业都是在“端着金饭碗在干着要饭的活”。就像剑南春这样的名酒,离现实越远,离社会主流就越远。世界上没有一个名酒,能够活在历史中,轩尼诗不能,芝华士也不能,以历史为根的现代化营销,才是保持品牌常青的不朽秘方。

腐朽功利化:文化的基因,腐化的标签

如果说中国白酒文化营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腐朽功利化是最致命的毒药。酒作为国家文化的精神药引,文化的物质酵母,其诱发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酒文化就像一个国家染色体力的X,它延续着国家的文化命脉。可以说酒从有历史以来,酒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象征,是文化的基因所在。如果说红酒孕育了西方绚丽夺目的油画艺术,表达的是西方贵族阶层雍容华贵的品味。那么白酒表现的则是中国黑白分明的国画艺术,传递是中国君子淡定从容的品格。

可以说,没有酒和酒文化,人类历史将惨不忍睹,缺乏光彩而黯然失色。正因为如此,酒在任何国家都是其延续国家文化的重要元素,被始终保留下来,所以才有了法国的葡萄酒、英国的威士忌、俄国的伏特加、德国的啤酒、古巴的朗姆酒、荷兰的金酒、日本的清酒、韩国的真露酒……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酒,尽管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来自西方的酒充斥世界,但是也无法左右其国家的酒文化。

目前中国白酒文化营销过程中,没有哪一个名酒值得别人尊敬和景仰,因为在以茅台为首的国酒影响下,全行业都匍匐在腐朽和功利化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地利用各种关系营销和政府营销左右市场,所以才造就了中国高端白酒80%来自团购和政务市场,仅有少数来自自饮市场,而这在国外高端白酒品牌身上则相反,80%来自消费市场20%来自团购和政务市场。如此巨大的反差,所以才有了中国白酒虽然在国内市场上找到了自信,也坚守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到了国际市场上却毫无作为。而国外高端洋酒和葡萄酒品牌,却能够通行全世界,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因为他们不受政府施舍,也不受权贵恩赐。相反权贵还需要拜倒在其品牌之下,成为其忠实的粉丝和义务宣传员。究其根本,中国的酒文化已经走入畸形的发展道路中去了,所有的品牌尤其是名酒,没有坚守着守护民族文化明白的使命。而是一味的追求GDP的快感,在追求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迷失了其本来的色彩。

在茅台、五粮液、洋河这些带头大哥的影响下,全行业开始了病态化的营销,从品牌文化到销售文化,彻彻底底的让白酒产业沦为了社会文化的糟粕,成为腐朽和功利的标签。当白酒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削尖脑袋学习如何河地方政府打交道,如何给领导办公室送酒,以做大品牌的时候,这个行业就已经步入衰败期;当大家都在想通过送茅台请五粮液求人办事,以达到自己目的时,那么作为情感饮品的白酒,也就丧失了其国际化之路。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发达国家,会认同这样的文化。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真正的精英和贵族,会接受这样虚情假意的馈赠。所以尊尼获加,所传递的文化,是英国社会的绅士精神和文化,从品牌标示开始,一个穿着燕尾服拿着拐杖的绅士,表现得就是一个在不断进步和履行中的绅士形象,因为在英国绅士的定义,就是那些不断在旅途中获得提升的人,因为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人只有在不断的旅行中,才能够获得人生的超越。这个“旅行”绝不是我们现在那些背着背包去旅游,而是用心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因为有了这样的品牌精神的牵引,所以尊尼获加能够成为全世界精英阶层的挚爱,大家借以加入尊尼获加的绅士会和绅士履行为荣。

而我们现在的高端白酒,所营造出来的文化,充斥的都是功利思想。如果放在革命时期,这绝对是与人民价值观背离的,与社会的主流精神和民意也是背离的。于国、于企、于民、于社会皆不利。面对这样的酒文化,我想给两万家中国酒企业说,别人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末路,在别人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明确自己脚下的路。对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白酒品牌来说,我们的迷惘不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而是自己太渴望强大。

虚假同质化:个性的品牌,同质的形象

曾经让人身信不疑的中国官员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打破酒瓶,让茅台酒一举闻名世界成为19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故事,至今还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让很多国人深信不疑。而事实上经行业专家考证,这只不过是一个杜撰的故事。至于茅台获得的奖章,也受到同行的推敲。如果说茅台编撰这个美丽的神话,让世人认识到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艰辛历程,那么还情有可原。毕竟在过去,我们的白酒还没有强大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是今天那些仍乃想方设法无中生有的制造巴拿马关系的企业,更值得大家推敲了。历史已经被写进现实,自从汾酒公布其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章之后,这个原本并不值得我们去炒作和纠结的90多年前的奖项,应该算是要划上句号了,因为没有谁可以再杜撰这个故事了,但是今天却还有很多企业牵强附会的拿巴拿马做文章,感情中国白酒应该是巴拿马国国酒。一个堂堂大国之酿,竟然要依靠一个远在大洋彼岸小国的庇佑,这是何等的可笑。

行业内,众多企业声称获得了巴拿马金奖,所表现出来的是,中国白酒企业文化集体迷失,大家还沉浸在茅台利用杜撰故事成功的喜悦中,而并没有认识到茅台成功的根源和必然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巴拿马金奖所能够承载的。当年茅台编撰这个故事,也许是为了让国人在崇洋媚外的氛围里,找到白酒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今天,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后,这样的故事应该留给远在大洋彼岸的诸多小国去效仿了。民族的自信,首先应该是文化的自信,然后才是经济和武力的自信。

不仅仅一个巴拿马表现出来中国白酒文化营销的虚假同质化,很多酒故事和典故其实各地及其相似,自从水井坊通过历史文化及遗址营销让全兴实现了高端化的蜕变之后,中国白酒产业的刨根究底从来没有停止过,各地纷纷出土各种古窖古遗址,让人应接不暇无法分辨其真伪。大家为了表现自己历史悠久,年代久远,纷纷杜撰各种毫无逻辑的历史事件。你今天10,我明天,他后天3000年……,牵强附会的做法和故事不胜枚举,但是了解中国白酒历史的人都知道,白酒的产生目前最早也不过能够推到唐朝,而且还是不确定,有据可查的也就是宋元时期。你说你的品牌有三千年历史,让消费者如何相信,三千年的历史沿革,一个品牌能够有这么长的生命力吗?当然不能,所以能的`就是杜撰。其实对于中国白酒企业来说,我们应该放下历史的包袱,去用产品打动消费者,赢得现代消费者的民心,太过于沉寂在过去的品牌,获得的除了今天的叹息外,就是明天别人的惋惜。就像这两年火其来得炸弹二锅头一样,没有历史的包袱,时尚化的外衣和文化,同样可以让品牌爆发威力。当像老村长这样没有任何历史根基的品牌发展到今天近60亿规模的时候,那些自持历史悠久和文化深远的名酒品牌,真的应该好好惊醒了。我们是向前创造历史,还是向后守望历史,这值得所有的人深思。中国白酒十年刨根究底的结果是,现在给你呈现出来的是一群群贴着不同商标,但是都穿着似曾相识的外衣。

标准缺失化:国家的标准,企业的秘密

我们一直在说中国的白酒为什么不能国际化,其实道理很好回答。中国的白酒就像中国的中医一样,是没有办法让人知道其中的奥秘的,但是它却能够治好病。没有标准化的产品分级和生产要求,让老外搞不懂怎样的白酒才算是合格的。就瓶型而言,倒底是玻璃瓶算是标准白酒器皿,还是陶瓶,抑或是瓷瓶?没有哪个企业或者那个人能够说明白,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陶瓷的算标准器皿,但是在不透明的陶瓷瓶里,如何让消费者看到白酒的色泽和容量,在这样不透明的包装中,如何保证企业不欺诈消费者?对于追求标准化的老外来说,这的确是不合乎规则的。所以世界烈酒协会也不忘给中国白酒做标准化的功课,还专门花功夫定制中国白酒标准化的瓶型,据说是透明玻璃瓶是以后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标准瓶型。老外尚且如此煞费苦心,帮我们研究白酒的标准化方案。我们也是时候想想,如何对接国际化的潮流和文化,让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化的到路了。毕竟人家葡萄酒有葡萄酒生产和分级的国际化通行标准,而啤酒也有啤酒国际化通行的生产和分级标准。唯独我们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的白酒,却还没有国际化的准生许可证。在没有标准化的文化氛围里,各家生产看师傅心情,今天心情好,产品质量和各项指标都达标,今天心情不好,产品质量和各项指标就偏高。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食品质量危机不断。

在白酒行业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年份酒文化,在白酒文化营销的浪潮下,表现在产品上的印记就是年份酒,中国白酒品牌的年份酒可为风光无限,企业只要稍微表上年份之后,打上年份之后,其价格基本比普通的要翻番。很多消费者对此趋之若鹜,使得年份酒市场持续繁荣很多年,谁让大家都说酒是陈的香呢?因为年份酒市场的热卖,也繁衍出了收购消费者手中保留下来的老酒市场。其实真正懂酒的人都知道,白酒在包装之后一般保留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年,超过这个时间基本上就无法饮用了,其口感和价值都已经。葡萄酒的年份是根据当年葡萄的产量情况来定年份的,是有严格划分的,如果涉及到产品勾调的时候,如果有年份的葡萄酒和其他年份的葡萄酒进行勾调时,如果你需要打上年份时,则规定由年份的葡萄酒比率应该高于没有年份的葡萄酒,具体标准和指标还有待考证。但是这最少说明,老外在年份酒的产品标准上是有严格规定的。而中国的白酒年份是按陈年时间来定年份的,至于这瓶标着的年份酒,里面有多少年份酒得不得而知,可能是一滴,也可能是50%以上。每家企业的年份酒的标准和勾兑工艺都不一样,国家对于年份酒的生产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基本上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

如果年份酒仅仅是一个企业营销的噱头和概念,那么我们大可不必追求其究竟年方多少。但是年份酒如果是行业产品的品种,那么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样消费者才能够明明白白地消费。从这两年名酒的产品规划潮流来看,未来年份酒的文化奖逐渐减弱,大家都想方设法抛开年份概念,从洋河M3、M6、M8到今世缘V3、V6、V9再到泸州老窖的窖龄酒大肆推广,名酒正在走出年份酒得怪圈。一方面避免高端品牌未来因为年份出现危机,另外一方面也是寻求产品标准化的出路,不趁机在无标准化的状态下,让产品的生产和品质能够朝着标准化到路前进,这是当下中国白酒产业需要做的功课之一。

酒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是建立在消费观念和消费形态上的一种意识行为和表现,实际上,在中国很多消费者的认识水平中,还远没有达到品牌消费意识和品牌文化消费意识的水平阶段,仅仅只是跟风顺应潮流而已。未来白酒文化营销和推动中国白酒繁荣的,一定是文化的回归,首先找到真正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基因,其次从消费者出发,找到感动消费者的文化,并且发扬广大。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认为,中国白酒企业对文化和品牌的塑造应该从“厚古薄今”向“厚今薄古”转变。对于白酒行业来说,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化再多,如果跟现代生活挂不上钩,也没有任何意义。在这样同质化、空洞化和古董化的文化营销下,白酒企业其实更需要现代化的价值观,更需要与当下社会主流人群和主流价值观对接,抓住时代的潮流,才能让品牌跟上时代的步伐,始终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站在一起,才能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2.白酒文化的文章 篇二

1 悠悠岁月酒———西陵特曲

三峡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主要适合玉米、稻谷等粮食作物, 高粱等其他酿酒原料种植面积较少, 加之严格的粮食管制, 所以解放前的宜昌白酒主要是土家包谷酒。位于西陵峡口的宜昌市酒厂, 依山傍水, 湿度适中, 良好的水质为其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原辅料的保存, 从而造就了该厂的拳头产品———西陵特曲。它酒体晶莹透亮, 味道绵甜甘爽, 盛极一时, 承载了宜昌几代人的回忆。当时有种说法:在宜昌饮了西陵特曲, 坐火车到了襄樊, 方知醉意 (当时襄阳称襄樊, 由于交通不便, 坐火车从宜昌到襄樊需要大半天时间) 。

西陵特曲的现生产厂家西陵酒业的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宜昌市七一酒厂, 后更名为湖北省宜昌市酒厂, 由解放前众多小糟坊公私合营而成。1972年开发出了名扬一时的西陵特曲。“西陵特曲”选用小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五种原材料, 产出的酒液兼具不同的芳香。通过隔排投料、连续堆积、中高温曲搭配等技术, 产出窖香醇甜型、窖香兼酱香型、酱香兼窖香型三种基酒, 再经中和勾兑, 在色、香、味上达到极致, 首创了宜昌地域的兼香型典范。酒界泰斗秦含章有诗云“葛洲一罢福无限, 峡地山江别有天, 赊得葫芦盈特曲, 长恨太白缺一篇。”[2]可见“西陵特曲”当时在鄂西一带极为盛行。其中, “葫芦”即指“西陵特曲”, 因当时该厂的两大拳头产品均使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瓷质葫芦瓶盛酒。这种包装设计, 不仅简洁淡雅, 便于携带, 还富有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

2 三峡露酒独一家———三游春

“三游春”是西陵酒厂生产的另一系列露酒产品 , 是除竹叶青 , 园林青外, 全国为数不多的露酒品牌之一。“三游春”的生产始于1974年, 与普通露酒有所不同, 三游春露酒不仅以单一的粮食作物酿酒, 而是采用多种谷物, 另添入宜昌特产的“芳香叶”, 使得酒液清亮透明, 香气怡人, 具有“醇、柔、浓、香”四大特点。“芳香叶”, 又名香花、香草, 是会散发出独特香味的植物, 是三峡一代盛产的一种药材。故“三游春”露酒也属植物药材配制酒, 不仅能驱寒暖胃, 还有舒筋活血的药效。

“在消费者看来, 酒的历史文化就代表着产品的品质 , 代表着一种检验和信任。”[3]而“三游春”的品牌也因原产地临近三游洞而得名。三游洞是位于酒厂旁边, 三峡出口处的一处名胜古迹。唐元和十四年 (819) , 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同游洞中 , 各赋诗一首 , 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 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宋代苏洵、苏轼 、苏辙父子再游此洞, 称之为“后三游”。丰厚的“三游”原产地历史文化、良好的品牌知名度、独特的工艺使“三游春”走出宜昌, 走向全国。

3 香飘中国———稻花香

稻花香品牌源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所在的宜昌市龙泉镇是著名的粮食产区, 水系清澈而发达, 酿酒资源丰富。“稻花香”生产初期, 以楚人传统“烧酒”技术为依托 , 融入巴人“咂酒”技艺 , 再由引进的四川百年老窖泥“孕育”而出的复合型、多粮型川浓香白酒。发展至今“稻花香”香型主要包含浓香型和兼香型两类, 其浓香型酒以高梁等谷物为原料, 以小麦制成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采用酒糟配料和老窖发酵等工艺酿制而成, 酒质清亮纯正, 甜绵爽净;其兼香型的白酒以高粱为原料, 以麸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剂, 采用高温堆积和泥窖发酵等酿造工艺, 具有浓头酱尾, 协调适中的特点。酒界泰斗秦含章评稻花香:“色, 清澈透明;香, 酒香浓郁;味, 绵甜爽净;格, 浓香典型。”[4]

现阶段, 稻花香史进入龙泉镇校本课程, 促进了本土学生对白酒文化的了解;酒厂的酒瓶办公楼造型独特;龙泉古镇酒文化街的建设, 使龙泉古镇进入工业旅游时代。稻花香历时6年研发的“活力型”酒, 采用龙泉特色水质, 经特殊活化处理工艺得到“活化”水, 再以该“活化”水精心酿造。适当饮用, 不仅能提高饮酒者的酒量, 缩短醉酒时间, 还能减轻酒对肝脏的损伤。

4 百年老店———枝江酒业

酒厂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枝江江口镇的“谦泰吉古糟坊”, 迄今有近200年的历史。1968年, 在枝江关庙山出土的文物中, 有1/3是酒具, 表明3000多年前枝江境内酒业十分发达。清嘉庆22年 (1817年) , 秀才张元楠相中了江口这块贾商云集的宝地, 开设酿酒糟坊, 取名“谦泰吉”, 意即谦和、福泰、吉祥, 专门酿造高粱白酒, 又称“堆花烧酒”。据清光绪10年《楚州府志》载:“今荆郡枝江县烧春甚佳。”枝江地处长江中游北岸, 属三峡之末, 气候温和, 日照充足, 能使用作酿酒的谷物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 雨量充沛, 温暖湿润, 为取水水质以及微生物的发酵等酿酒环节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上百年的酿酒历史使枝江酒业跻身中国主流名酒之列。

素以入口绵甜、香味协调、酒体丰实、尾味悠长的独特风格为著称的枝江酒业拥有枝江大曲和枝江小曲两大系列名酒。品质卓越的浓香型白酒枝江大曲窖香浓郁且风格典雅。而枝江小曲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小曲白酒, 1984年, 荣获首届全国白酒质量大赛铜杯奖暨轻工部优质产品奖。它首创宜昌地区米香型白酒典范, 作为全国固态发酵的小曲系列代表, 曾被作为部颁标准样品。俗语“川酒烈, 鄂酒香, 又烈又香数枝江”[5]是对枝江白酒的真切描述。其中枝江大曲承历史文化之精粹, 集民间传统酿酒工艺之精华, 不断创新, 有“鄂酒大王”之美誉。

5 宜昌其他知名品牌

“关公坊”同样位于中国白酒名镇—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 , 采用当地甘洌美淳, 绵甜净爽的天然矿泉水—法官泉水酿制而成, 所以甘甜净爽, 清新自然。“关公坊”具有“醇爽淡雅”的独特风格, 其酒体柔和, 五粮复合, 陈香突出, 绵甜净爽, 回味悠长。民间曾有歌谣赞道:“酒乡季家湖, 农人不知谷。四季进作坊, 只酿关公酒”[6]。关公坊以三国文化为历史背景, “忠、义、仁、勇、信”的关公文化为品质理念。“在酒类产品竞争日趋强烈的今天, 白酒产品的核心战略就是做精品。发扬特色, 发扬品味文化, 这是一个趋势。”[3]相传, 三国后期, 关云长驻河溶季家湖, 当地世代酿酒, 关云长即请坊主为军酿, 所酿之酒用于犒劳有功将士, 刘备汉中称王时酒坊改名为”关公坊”。

作为宜昌三峡白酒的新生代, 楚园春的历史并不算长。楚园春酒厂始创于1982年, 地处宜昌市远安县, 其酒体醇和谐调、绵甜爽净, 较之当地主流的川浓香一派, 其余味更为优雅。“楚园春”的品牌源于楚先人以“楚园春”为美酒命名, 楚园即楚国, 而“春”则是古代对酒的称呼, 这种命名象征着楚国的文化繁荣。

6 小结

宜昌作为全国主要的白酒生产地, 发展至今已经形成独具三峡特色的白酒文化。从这些主流白酒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 宜昌白酒依托原产地域历史文化, 重视酒厂的历史传承, 突出三峡文化和楚国文化。第二, 宜昌白酒依托当地物产, 突显独特的技艺和风味。第三, 宜昌白酒注重生产的创新。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宜昌的白酒文化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本土品牌宣传各自为政, 缺乏像茅台镇或者四川“5朵金花”那样的产地整体文化打造;没有创新产业营销方式, 即缺乏如郎酒、白洋河这样的颜色文化宣传, 也没有西凤酒、剑南春、汾酒那样的古韵宣传。

随着国家日益重视高校的人文素质拓展教育, 各高校纷纷大力推进此类课程的建设。作为典型的人文素质课程, 酒文化类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但在全国开设极少, 主要原因就是对任课教师的多学科协同要求很高, 对相关支撑性的酒文化研究要求很高。具有人文性和民族性的本土酒文化研究, 融合了文化、历史、酿造、营销等学科, 不仅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发掘, 也有利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各学科协同条件下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和研究。

摘要:主要梳理了宜昌当代三峡白酒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 主要涉及浓香、兼香型、清香型的主流白酒, 分析了不同白酒发展的特点和文化底蕴, 力图拓展三峡文化研究的内容, 用于拓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关键词:宜昌当代三峡白酒,文化,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平, 黄永光, 姜螢, 张肖克, 杨国华.论酒文化与酒业发展的关系[J].酿酒科技, 2012 (10) :17.

[2]魏君, 谭鸿鹤.封存的, 不变的[N].三峡晚报, 2014.11.20.

[3]张国豪.武振业.蔡玉波.中国白酒文化的剖析[J].酿酒科技, 2008 (02) :121.

[4]李介, 雷克军, 张丽.稻花香:“百年品牌”的民意调查[N].荆门晚报, 2014:08, 16

[5]湖北品牌网.盘点湖北白酒十大品牌[OL].http://www.pinpaihb.com/a/2013/01/5100dc2e7c1a7.html

3.白酒文化的文章 篇三

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洋洋洒洒写满了酒的传奇。传承至今,中国白酒发明之领先、创造之卓著、制作之精湛、品类之丰硕,皆堪称世界之冠,令人叹为观止。

站在公元2011年,细细打量中国白酒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将这一“国粹”推向世界,我们还需要创新,还需要载体,还需要先驱。

肇始于2010年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正是对中国白酒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国际营销。这项凝结了省委主要领导心血的产业战略,乍一启动便赢得了众多国际赞誉。

在该战略指引下,一个致力于将品类纷繁的中国白酒推向世界的大展台西南城·全球酒业服务平台,即将在“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闪亮登场。项目投资额度之大、定位之高端、模式之创新、理念之先进恰与“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相呼应。

4.白酒文化营销显疲态 篇四

大食品网2011-6-30 9:55:57

何为文化?《汉语词典》解释道: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并非孤立存在,它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也就有了喝酒喝文化的说法。但是,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消费者所能理解的无非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抽象的概念,具体是很难讲的,所以在具体的品牌建设或者市场竞争中,必须把文化具象化,才能与品牌联系起来,这可不是编个故事就能解决问题的。

在中国有近四万家白酒企业,白酒品牌更不计其数,其中99%是地方品牌。也有一部分象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全国性品牌,但数量太少。中国白酒市场集中度太低了。

但无论全国性品牌还是地方性品牌,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要做白酒必须做文化,也就是所谓的“酒文化”。白酒的文化营销策略,中国的企业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大到几百几千人的酒厂、小到几个人的“作坊”,都在大打文化牌。有的确有文化可作,但有的就牵强附会了,弄段历史一堆砌或者编几个故事就当文化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从传说中的仪狄造酒至今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这其中不乏对酒文化的具象描述,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些都代表了作者对某种具体情感的寄托,于是,千古以来,酒就作为中国人的情感载体而流传不息。

但在今天,中国白酒文化却被那些急功近利的企业弄走了样。

历史不等于文化,更不等于酒文化,哪个哪个窖池历史最久,哪个哪个企业酿酒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历史是过去的事,人们喝的却是今天的酒。如果这样的酒会在市场上畅销,完全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或者是对消费者的愚弄和欺骗,并不是所谓的什么酒文化起了作用。因为文化太抽象了,消费者根本无法详纠。白酒的文化营销策略,在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等,致使消费者在某些时刻丧失了评判理智,一旦消费者回过神来,他们就会离你而去,消费者忠诚就消失了。

5.白酒文化的文章 篇五

中国酒的变化往往有超出预料的地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推崇的口味,伴随着口味的流行,而衍生出无数的新酒种类,不过不管怎么变化,地区的风土不变,历史沿袭不变,则酒与地区的关系,也不会轻易改变。

从2000以来,中国白酒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里中国白酒走出了一条璀璨的道路,产品从低端到高端、竞争从低级到高级转变、品牌从区域到全国越位:水井坊、洋河等,一系列白酒获得了升级。刘峥浩认为在这十年里,品牌的文化和历史,成为了营销的主旋律。

可以说正因为白酒企业纷纷以文化图为的方式,使得市场竞争的层次越来越高,以至于从白酒行业最初的寻找品牌历史底蕴的文化营销,向更高层次的消费文化营销角度发展,再到后来的以国家为高度的品牌文化竞争发展。过去10年来,中国白酒产业可以说是把文化营销发挥到了极致,刘峥浩总结了一下,大致发展成了以下三种文化营销的样板:

历史文化营销:以水井坊为首的白酒品牌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创了中国白酒企业历史文化营销的潮流,在这种历史文化营销的运作下,全中国白酒浮现出了各种白酒历史文化牌,如剑南春的盛唐文化、五粮液的明代文化、西风的商周文化……,将原本历史并不长久的白酒文化,顺间上溯到了几千年。

个性文化营销:以金六福为首的对品牌本身文化烙印提炼的潮流下,孔府家的儒文化、洋河的蓝色文化、舍得酒的舍得文化、蒙古王的草原文化……众多白酒品牌,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推动了中国白酒文化营销的潮流。

6.白酒文化的文章 篇六

好文章要言之有物, 还要言之有序。所谓言之有物就是写了什么, 言之有序就是按照什么章法写、怎么写。并且了解“怎么写”之前应当知道“写什么”。因此做如下设计:

说杨巴是“好嘴”, 其实作者就让他说了一次话。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该问题属于把握全篇的主线问题, 可将它分解为几个小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好嘴”的内涵:

1. 杨巴在何种场合下出场?在此时此刻说话最需要什么?

2. 杨巴这句话在李鸿章发怒后多长时间内说的?

3. 倘若杨巴这么对中堂说:“中堂大人息怒!那上面不是脏土, 是碎芝麻!”行不行?为什么?

教师总结:“好嘴”之“好”--敢 (勇气) 、快 (机敏) 、巧 (智慧) 。

“文章”--怎么写

如何塑造“好嘴杨巴”这个人物的“好”呢?尝试用课文中的其他人物与杨巴进行比较联系, 采用“比较”阅读法探讨写作的章法。

1.“自此, 杨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杨家茶汤”也被人们改称做“杨巴茶汤”了。杨七反倒渐渐埋没, 无人知晓。”杨七的精湛手艺和杨巴的“好嘴”, 到底谁更厉害?

教师明确:衬托手法。

2.比较在场官员和杨巴的表现, 说说为什么这么写?

“当官的一个比一个糊涂”VS“这就透出杨巴的明白”

“在场官员吓懵了”VS“杨巴的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 主意来了!”

“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VS“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

教师明确:对比。

除此之外, 还可以补充:李鸿章的心理活动描写与好嘴杨巴有何关系。

3.为什么要写李中堂的心理活动?

“李中堂这才明白, 刚才茶汤上那些黄渣子不是脏东西, 是碎芝麻。明白过后便想, 天津卫九河下梢, 人性练达, 生意场上, 心灵嘴巧。这卖茶汤的小子更是机敏过人, 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错把芝麻当做脏土, 而三两句话, 既叫自己明白, 又给自己面子。”

教师明确:间接描写。

教师总结:“文章”之“好”--衬托、对比、间接描写。

二、“文言”——短句和方言

所谓“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本文的语言非常有特色。主要体现在短句和方言的使用。

1. 短句。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在创作语言上受古代白话小说的影响很深, 而白话小说的语言大多采用短句。教师出示白话小说中常见的几种短句的结构类型,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 反复朗读, 联系已学课文中曾出现的短句, 体会短句的妙处, 并尝试仿写。

2. 方言。冯骥才描绘的俗世奇人之一--杨巴, 在津门胜地做茶汤生意。因此, 他小说中的语言也极富天津地方特色, 甚至有很多天津当地的方言。播放冯巩小品《狗不理包子》片段, 感受天津方言的魅力, 然后在文中寻找相关方言。最后, 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一些有趣方言。

设计意图和反思

《好嘴杨巴》并不缺乏精彩课堂设计, 但授课教师普遍将着力点置于评析“好嘴”之上, 对于冯骥才深受白话小说影响的创作语言以及他对民间文化的关怀这两个方面关注度不够。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文化, 白话小说中的短句和天津地方的方言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 笔者的课堂设计最大的创新在于对文本进行有层次的、全面的解读, 开掘文本丰富的文化价值, 紧密贴合民间文化的主题。

个人认为, 教师关于文本的课堂设计不能总停留在文章的表层, 不能总指望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 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前提应该是见过“全豹”, 然后模拟教师的解读之法进行广泛阅读, 反复操练。

7.酱领:酱香型白酒文化地域篇 篇七

茅台镇简介

茅台镇位于仁怀市赤水河畔,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北靠历史名城遵义,南临川南。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全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茅台镇集厚重的古盐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是茅台酒的故乡。

茅台镇就如同一个天然的酒窖,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一种奇怪的味道,一种微微的酸味,犹如酱菜挥发,含着甜味,略带焦糊,却又复杂得难以描述。就是这种浓浓的“酱香”整个的罩着茅台镇,天香弥散,长年不息。所以茅台镇成为酱香型白酒酿造得天独厚的一大宝。这里依山傍水,神秘独特,也给酱香型白酒印上了神秘的色彩。正宗酱香酒,出自茅台镇。

核心产区介绍

8.白酒文化的文章 篇八

摘要: 四川泸州、宜宾和贵州遵义所在的川黔地区,被誉为中国“白酒金三角”。该区域在打造千亿元白酒产业带的同时,其深厚而富有特色的酒文化,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在分析该区域酒文化旅游开发优势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游客的需求出发,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提出了该区域酒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旅游;策略

中国“白酒金三角”,是2007年沿海与中西部县市区联席会议上首度提出的,具体指向泸州、宜宾及遵义3座毗邻的著名酒城,方圆约5万平方公里的三角地带。因拥有独特的水源、土壤、空气、微生物及原粮、窖池、技艺、洞藏等优势资源,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专家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美酒聚集地。孕育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中国名酒,称为中国“白酒金三角”。2010年1月20日,中国“白酒金三角”启动仪式在四川泸州举行,标志着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千亿元产业带工程正式启动,也为该区域酒文化旅游的开发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1.1举世闻名的白酒产区

该区域,虽地处西南内陆,但却因其白酒的生产而享誉世界。遵义仁怀的茅台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是酱香型的鼻祖,是中国三代伟人的厚爱,享有中国“国酒”的美誉。宜宾的五粮液在1915年和1995年两度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泸州老窖特曲(大曲),被誉为“浓香鼻祖”,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国窖1573是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和钓鱼台国宾馆特供酒。这些响当当的品牌,无论对旅游开发商和旅游者都有极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吸引力。

1.2深厚而神奇的酒文化

这里的酒,历史悠久,身份显赫。在 2000 多年前,茅台镇的酒就得 本文是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震后四川休闲旅游目的地重构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Y09-47

作者简介: 吴晓东(1963-), 男, 四川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旅游管理 到汉武帝“甘美之”的赞誉。[1]泸州老窖则拥有我国建造最早(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1573国宝窖池群,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其“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行业唯一拥有“双国宝”的企业。[2]

在这里,酒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茅台酒被周恩来定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在日内瓦和谈、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历史性事件中,茅台酒都成为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媒介。[1]

在这里,制酒工艺更是各具特色,巧夺天工。如:五粮液的“五粮配方,小麦制曲,人工培窖,双轮低温发酵,量质摘酒,按质拼坛,分级储存,精心勾兑”;[3]泸州老窖的“回马上甑、续糟混蒸、分层蒸馏、加回减糠、低温入窖、尝评勾调„„”。[2]

这里还有大量与酒有关的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诗词歌赋和传奇故事。如:茅台酒的夺冠传奇。1915年,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义,将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外国人对之不屑一顾。一名中国官员情急之中将瓦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扑鼻,惊倒四座,一举夺冠。

悠久的历史,显赫的身份,巧夺天工的绝技,富有传奇的故事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酒文化丰富的内涵,成为酒文化旅游开发的魂。

1.3丰富多彩的配套旅游资源 这里是白酒金三角,也是生态金三角。是这里独特而无法复制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无与伦比的中国白酒品牌。这里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植被繁茂,物种丰富,生态环境极佳。如: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川蜀南竹海、石海洞乡、贵州赤水;有国家森林公园贵州赤水森林竹海、四川福宝;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赤水杪椤、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还有世界地质公园四川兴文石林,国家地质公园贵州绥阳双河溶洞。

在此召开的遵义会议和发生的四渡赤水等重大历史事件,成为品位极高的红色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此地的蜀南竹海的竹文化,宜宾珙县僰人悬棺的僰人文化等也很有特色。

1.4潜在的巨大市场

从宏观上看,中国的国际国内旅游发展迅猛。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入境游客数将居世界首位。中国的国内旅游,在最困难的2008年也达17.12亿人次, ①人均出游超一次,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从微观看:这里既是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等构成的生态金三角,又是以酒文化、红色文化、竹文化、僰人文化等构成的文化金三角,两者相互辉映,良性互动,市场前景广阔。

从旅游发展的趋势看,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如:到五粮液酒厂参观的外宾和外国政要越来越多。法国驻成都总领事杜满希先生到五粮液参观后,极力建议五粮液借鉴“波尔多模式”发展酒文化旅游。[4]

1.5难逢的开发机遇

“白酒金三角” 地处川黔交界处,资金和交通一直是其开发的瓶颈。随着打造“白酒金三角”千亿元白酒产业带工程的启动,和该区域交通网的建设,该区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郎酒故乡二郎镇就计划投资20亿元,打造集旅游、参观、品酒为一体的白酒小镇;[4]到2012年,宜泸、乐自、成都-自贡-泸州-赤水、仁怀-赤水等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区域旅游快速通道将基本形成。

2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

2.1酒文化旅游品牌还未树立

这个区域的五粮液、泸州老窖和茅台酒集团都相继开展了酒文化旅游活动。但是,这些旅游主要是以参观工厂为主的工业旅游,更多的体现为企业行为,未纳入到整个区域的旅游产品体系,是它们所在区域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附属品。如:参观五粮液酒厂,一般作为到宜宾蜀南竹海、兴文石林旅游的一个顺道参观点,而非旅游目的地。从全国范围看,更有来自其他地区的激烈竞争。如1992年山东烟台建成中国第一家葡萄酒专业博物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2009年计划总投资约6亿元的轩辕黄帝酒文化旅游产业园在黄陵隆重开工。[6]

2.2酒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还未建立

该区域目前开发的酒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是白酒生产企业依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发的,以参观为主,旅游产品单一。由于行业的局限,使酒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难以跳出工厂的大门,难以和当地其他丰富的资源结合,在更高的起点、更大的规模、更远的纵深上开发酒文化旅游产品。使一个点线面结合,融观光、参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酒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难以形成。

2.3酒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这个区域地处川黔交界处,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相对落后。这是该区旅游资源丰富,但迟迟得不到开发,旅游一直处于温冷状态的重要原因。到2012年,一系列高速通道的建成,这一瓶颈有望打破。但其他旅游基础设施,即:吃、住、行、游、购、娱等一揽子设施还需大力建设。

2.4酒文化旅游的区域合作还有待加强

该区域涉及两省、三市,必须加强合作,整体开发。但从目前状况看,合作还不够。不仅有过去四川宜宾与贵州仁怀的“中国酒都”之争,也有现在“白酒金三角”谁是主角之争。川黔两省长期以来酒业的合作止步于技术层面,各酒类企业之间在资源整合、品牌推广、文化内涵、科技创新上,依然有保守的一面。

[7]在酒文化旅游方面更未形成统一的产品和线路体系。

3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3.1打破壁垒,创新机制,打造世界一流的酒文化旅游区

要建成世界一流的酒文化旅游区,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创新机制,打破行政、行业和体制的壁垒,以政府引导,企业为龙头,居民参与的模式进行。

首先是行政壁垒,这是最难的。该区域由两省三市组成,怎样才能避免各自为政,做到政出一门,政令畅通。为此,四川省人大代表陈林提出,科学合理地选择四川宜宾、泸州、贵州遵义沿长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的相关县乡,成立一个跨区域的特别行政区管委会,对“金三角”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如果跨省协调难度太大,四川省可以先行建立跨宜宾、泸州两市的行政管理机构。[4]

其次是行业壁垒。过去的酒文化旅游,主要是酒的生产企业所为。酒文化旅游产品规模小、品质低、影响小。酒文化旅游,要依托酒的生产企业,但我们必须跳出酒的生产企业,在更广的范围,动员社会各界,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打造。

第三是体制壁垒。该区域的酒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众多,形式多样,分布甚广。既有以保存酿酒遗迹、酿酒工艺等为主的酒类生产企业,又有积淀于民间的、丰富多彩的酒俗,还有孕育了这些琼浆玉液的山水。因此,对其开发利用牵涉到企业、政府、当地居民,协调他们的利益,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3.2整体规划,突出特色,开发富有吸引力的酒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首先,将该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在超越行政边界的层面上,做出高层次、高规格、高水平的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和指导该区域的开发建设。

其次,三地要做大各自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竞合态势。如茅台,应发挥“国酒”优势,以“国酒”为主题,结合长征文化和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来打造酒文化旅游产品;泸州则围绕“窖池和传统酿制技艺” 双国宝资源开发酒文化旅游产品;宜宾则以“酒都”为主题,结合三江文化开发酒文化旅游产品。

第三,建立独特的酒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由 “酒都” “酒城”“酒镇”“酒村”“酒厂”等为重要节点,串联成线,再融入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注入

深厚的酒文化,加以浓郁的民俗风情。形成富有参与性、体验性、和文化内涵的,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酒文化旅游产品。

3.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酒文化旅游条件

该区域要成为世界一流的酒文化旅游区,其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需要加大投入。主要包括:酒城、酒都的宾馆饭店;酒镇、酒乡的客栈、农家旅社;酒乡漂流、徒步游、摄影游等时尚旅游的配套设施;大型的休闲娱乐场所等。要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出得去。

2.4整体营销,借势营销,大力开拓酒文化旅游市场

应该说中国的酒文化旅游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还不发育,呈现散、小、弱的局面。为此,“白酒金三角”地区应该整体营销,整体策划、整体包装,两省、三市共同塑造“中国白酒金三角酒文化旅游区”的形象,使之成为世界一流的酒文化旅游品牌。

虽然该区的酒文化旅游还不够响亮,但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名气很大。可以借其产业的名声,为酒文化旅游扬名。如每年这里举办的各种酒类推介会,就是宣传该区域酒文化旅游的良机和很好的平台。

同时,我们还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展现该区域酒文化旅游的魅力。尤其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拍摄专题片;搞博览会、推介会;举办酒会、酒节;进行品酒、饮酒、酒文化创作(如:关于酒的诗歌)、酒歌、专题摄影等大赛。全方位、立体展现酒文化,将酒文化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茅台酒

[2] 百度百科.泸州老窖

[3] 百度百科.五粮液

[4] 邓宇.整合川黔名酒 打造“白酒金三角”.华西都市报,2010年1月19日

[5] 鄂平玲.探访张裕酒文化(工业旅游).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6月20日

[6] 春梅慧民邓晋.轩辕黄帝酒文化旅游产业园开工.陕西日报,2009-06-02

[7] 祁西峰.“白酒金三角”谁是主角?华夏酒报.2010年3月19 日

参考数据

9.关于写校园文化的文章 篇九

我记得爸爸曾经告诉过我,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奇妙的三维空间,我感觉着三位空间就好比家、校园还有社会。

家是温暖的港湾,它会在我失意时带给我新的希望,在我成功是带给我无尽的喜悦。

校园是我改变命运的地方,校园的魔力很大,它教我知识,教我做人。

社会是我去拼搏的乐园,在社会上也许你并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还是需要每天做好准别迎接挑战。

人的一生中最快乐的其实还是校园的生活。从小到大,一直在上学,懵懂时上幼儿园学认字、学说话;懂事一点时上小学,学做题;在大一些上中学、高中、大学。从小到大,在校园里学了不少的知识,懂得了不少道理,有很多人羡慕校园生活,又有很多工作了的人怀念校园生活,他们说坐在安静的办公室里不如当年乱哄哄的教室。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的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逃避。

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过,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做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

未来的路很长,有时候也要学会一个人走,在校园里改珍惜的一定要学会珍惜,失去了,可能是你一生的痛和悔。当你觉得失去了全部时,其实你还拥有很多。

校园里优秀的人儿挺多,当你觉得处处不如人,不要自卑,记得你是平凡人。时间可以改变很多,每一天都在改变,不要用旧的方法解决问题,校园就是你学习、成长的地方。几年下来也总算认识了自己,终于知道,自己也很脆弱,常会无助,也需要保护,但更需要的是变得坚强。可以允许自己堕落一阵,但不可以从此沉沦,因为我们还有梦,明天总会来的,任何时候都不刻意解释自己。哪怕是误会。有时候自己明白就行了,不可以的装饰自己,那是给别人看的。而真的在乎自己的人,不会在乎那些。希望可以变成失望、失望可以变成绝望,但是谁又是这一变化的决定者?责任,并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自己成熟的思想内定的。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不管你现在是一个人走在异乡的街道上始终没有找到一丝归属感,还是你在跟朋友们一起吃饭开心地笑着的时候闪过一丝落寞;不管你现在是在图书管理背着怎么也看不进去的英语单词,还是你现在迷茫地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不知道要往哪里走。你都要相信,没有到达不了的明天。

校园是你成长的地方,而这些道理在校园中你会慢慢懂得,有时候你的梦想太大,别人说你的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有的梦想又太小,又有人说你胸无大志;校园是你种下梦想的地方,自己给了自己梦想,那就勇敢向前闯吧!灯光和花火一起闪亮,也亮不过我的梦,旅途的翅膀、沿路的辉煌、风沙搁浅的希望。不论怎么样,未来始终是自己的。如果你觉得委屈,告诉自己要开心,再忙,也要照顾好自己。

从小到大,若不是在校园里生活,也许我不会学到这么多的道理。校园就好比我们的家,这里很温暖、很温馨,这里有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风雨共患难,不开心的事情大家一起去忘掉,开心的事情大家一同分享。当大部分人都在关注你飞的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累不累。这就是友情。这都是在校园里所会发生的。我们一生的青春时光都在校园里度过了,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呀!校园风气好,同学们每个都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校园环境也好,在这么舒适的环境下成长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有过欢笑。有多悲伤、有过离别、有过无奈。还好,一切都走过来了,当我们再次回想起这些时,我们会感觉到力量。一往无穷的力量。

10.论文(一篇有关美国文化的文章) 篇十

导言:

短短的两百年时间,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似乎是沧海一粟。当我们的先辈还在闭关自守,孤芳自赏的时候,另一个学着兼容四方的新生国家,却一步步在走向强大。而今,沉睡许久的雄狮终于醒来,并一步步跟上社会潮流的发展。但是在我们复兴之路上,坎坷曲折屡见不鲜。如何更好的崛起发展,或者纵观美国的快速发展之路,会对我们产生很多的思考,指引着我们更好地向前。(参考自百度网页http://baike.baidu.com/view/2398.htm)正文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能及时把握住时代的主流,似乎总是美国人。落后就要挨打,这应该是一个永恒的历史命题。新生的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虽也渐渐步上正轨,但是说到要伟大复兴,中国还有一条很漫长很艰辛的路需要走。我想反观美国的发展之路,从中借鉴,或者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可以更好地引领我们走向伟大复兴之路。从以下几个大方面来分析,或者会比较清晰明了。

体制:

美国是自诩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美国公民有着完全的人权自由。我们或者会觉着这是一种很夸张的自吹,但是,从某一些事情上看,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美国有着可以如此自夸的资本。就单从法律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宪法的强大生命力。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成立的时间虽然是短短的两百多年,但是,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见识到了美国宪法体现出来的强大力量。从过去到现在,指引美国人的,一直是两百多年前的那部宪法。而反观我们国家,建国至今,几度改换宪法。马克思曾预言说: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替代。我想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但是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这应该真的是一种文明之光吧。

美国成立之初,便确定体制中的三权分立,使到各方面的权利得到最好的制约跟监督。就当时东西方的发展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渐渐地落后了世界前进的步伐。就如今而言,虽然我们慢慢有着进步,但我们也还需更加努力。与美国相互制约的国家体制相比,我们国家的集中制也有着它的特色。就集中制而言,我们国家可以比较好协调跟办事。“集中一切力量干大事”就是对集中制很好的诠释。记得汶川地震时,我们国家及时的报道跟救援,让外国记者很相当震撼:“中国的报道跟救援速度,快得让人不敢相信。”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制度如果把握不当的话,却也易变成草率跟垄断。在美国,美国人有弹劾他们的总统的权利。建国之初,四人帮结党营私,争名夺利,最终还害死了一国领袖刘少奇主席,不得不令人唏嘘,权利是个多么可怕的魔鬼,可是侵蚀掉多少人的良心。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也慢慢借鉴了很多美国的做法。就像不再变换宪法,而是增加了宪法修正案;人大代表大会选举跟投票也不再用举手赞成的做法,改成了不记名记录;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让更多有活力的人参加进国家决策这个大任务中。经济:

美国自主的经济发展得益于美国民主的体制。美国政府早期对农工的合理发展为如今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或者对于自身人权的高度重视,美国民众不会过多相信政府,政府的宏观调控便不像我们国家那样广泛跟有力。靠市场的自我调节进行经济贸易有其自主性跟灵动性,它可以比较及时地反映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先机。就拿我们现在可望不可即的苹果跟微软公司来说,及时准确把握商业先机,在跟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寻求自我突破,并且得到更多的机会。这是我们国内的企业都需要好好借鉴跟学习的。

近十几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讲创新,讲改革。中国超级计算机在世界有了很前的名次,但是我们跟美国还是有些很大的距离。他们的超级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大都是自主研发的,但是我们的重要硬件却还是要依靠他们,这是我们应该好好努力的方向。

美国的经济发展跟外界紧紧联系,透过两次经济危机便可以看出对世界的重要性跟巨大影响力。在第一次经济危机中,美国政府加大干预手段管理市场经济,这或许跟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理念观点相冲突,但是这种及时有效的手段确实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很大的改善。罗斯福政府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从某点就像我们国家搞改革开发一样,没有绝对的走资或走社。只要可以解放发展生产力,善于改变经营手段是一种很好的思路。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跟挑战,我们国家的整体GDP得到了快速增长,这些都是我们所预料不及的。

文化教育: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学习,其实很大程度依赖于文化教育。

美国人大多相信基督教,相信上帝会在天上察看他们行动的好坏,而且在基督的教义里强调善心,要多做慈善。有人说;聪明的美国人赚尽了社会的钱,结果最后大多还是通过慈善归回了社会。的确,美国人对慈善的关注的确值得我们国人好好学习。而从我们国家分析,西汉初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重视。此后,儒家文化毫无疑问成为了帝王之家统治民众一种思想工具。我们国家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庸

之道一直是主流。其他思想虽有绚丽开放的时刻,但最终也只能昙花一现。虽然这种文化在那个时代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文化,很难为我们带来创新意识。就拿之前的新闻来说,一个人大代表在所有投票选举中都投赞成票,所谓“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从心理分析,这种中庸文化对至今的中国影响仍是深远的。然而,只有以自身文化为基础,善于接受多元文化,在继承跟发展中,不断地完善的自身的文化沉淀,才是一个国家文化健康成长的基础保证。

经济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跟享受,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后,隐藏的却有很多发人深思的精神问题。以环境破坏的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体现着只能是浮华焦躁的不安人心;食品质量安全,近几年成为了我们国家猛受外国抨击的一个重点对象;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青年一代展示的浮华虚荣的一面,让关心国家发展的老一代忧心忡忡;在疯狂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我们失去的不只是我们,还有我们的家,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在我们洋洋得意地自夸快速增长的GDP快要超德超美时,他们国家民众却显得相当淡定。或者在他们意识中,力求一切和谐前进,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一点,真的需要我们国家某些企业跟民众重视起来。

说到美国崛起,总会让人想到两百年多前,那时对自己未来还没有什么明了的计划时,人们却不忘教育的重要。在那个物质极其缺少的时代,教育却成了重中之重。这让我们不得不敬佩他们长远的眼界跟生命中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我想一个社会真正的发展前进,人类对知识的渴望认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纵观风云变换的社会,几乎在每一个主流、新生行业,领头的大多是美国人。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跟主流风气的形成,跟其教育息息相关。美国孩子早年的教育育于玩,大学的教育育于思维。这跟我们国家有着很多的区别。在我们国家中,似乎上学就意味着无数的作业跟练习;拿高分就是好孩子;贪玩的小孩长大就会被社会淘汰······这种观点,在父母跟老师早就是金科玉律了。所以,在我们国家中,高分低能的现象并不稀奇。我们可以很容易夺得奥赛的各种奖项,但是在各种动手竞赛中,我们似乎也总是包在最后。

而今,成长起来的一代,本应该要挑起国家重任的大学生,却总因为某些行为,受到社会的诟病。教育家梅贻琦1931年12月3日到清华大学任校长当天,在全校大会上发表的就职演说中几个施政方略中的一项就是:“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时光已越近百年,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看到办大学在走“大楼之大”的道路,的确令人备感痛心。本应该当大任的一代,却成了迷茫的一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对人生迷茫慌乱,动手实践能力差······确实是现今社会的一个令人心痛跟反思的话题。建国跟改革期望的发展100

所力求上进的大学,至今还是在不断努力中,但似乎努力的效果并不明显。

反观美国高等教育,其中引导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路,更多的是给我们反省,究竟该如何从根本上去认识跟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单从一些表面上下功夫,比如所谓的“减负”跟“高考改革”。

大学真正该做的,是让学生对其有归属感。对一个大学有好的归属感,才能奠定一个大学稳固的精神基础。不断地完善其精神内涵,才真正能使一个大学走得更远更好。一个国家的大学真正完善起来,国家才能有机会完成伟大复兴。

总结

上一篇:外架搭设施工合同下一篇:中考语文复习几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