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校学生会交流总结

2024-11-07

与校学生会交流总结(11篇)

1.与校学生会交流总结 篇一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不仅要与同学交流,还要与老师沟通,人际交往成为了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做好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成了我们这些学生干部的首要任务。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无法靠学生干部自己解决,需要老师的支持,同学们的配合,记得有一次在我们开展辩论赛期间,老师作为我们的评委和指导参与整个辩论赛的流程,而同学们积极参赛全身心投入,由于大家拧成一股绳,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我们干部也乐在其中,不仅丰富了自身经历,也有了欣喜的收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学生干部,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干部,就是组织策划人,这要靠后天的努力和自身的有意培养,作为学生干部带领其它同学开展活动的同时,能力在不断提升,威信和凝聚力也在不断提升,工作容易开展,同学关系越来越和谐,当然背后的艰辛和汗水付出必有回报。学生干部顾名思义是完全由学生组织而成,完完全全是我们学生自己的组织,其宗旨也是为学生服务,只要把这个理念贯彻于心,工作和开展活动也自然而然得心应手。

当然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一直都能以合适的方法处理事物,难免会有不得当之处,对于这次要开展的学生干部培训班我们都大力支持,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一个人摸索固然能取得成果,但是如果大家集中在一起,彼此交流各自的心得再加上老师的指导我相信我们一定会事办功倍,我们完全可以用这次机会把我们潜在的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减少自身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见识。.

2.与校学生会交流总结 篇二

现象一: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是单向的, 当一个问题提出以后, 教师只与一个学生在交流, 其他学生没有主动介入交流与思考。

现象二:当教师请不同的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后, 请学生选择“哪一种方法比较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时, 学生没有关注到其他方法的存在, 都是选自己想出的方法。

现象三:学生答问以后, 教师的评价语言永远都是“说得很好”, “对的, 请坐”, “不对”。

问题会诊与分析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数学交流的问题:学生数学交流意识不强, 不会表述自己的观点, 不会倾听别人发言, 小组讨论交流流于形式, 各层面学生交流机会不均等, 学生交流指向单一等等。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教师对课堂数学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教师虽然注重数学交流, 但形式化比较严重, 缺乏正确的指导;学生课堂数学交流意识淡薄;教材编写缺少课堂数学交流的题材。为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数学交流”新理念, 我们必须对目前数学教学中交流缺失的现象进行深刻反思。

案例一:学生“各抒己见”, 互不接纳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师提供了一个情境:阳光小区有35幢楼, 平均每幢楼住142户。请学生根据情境图中提供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阳光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并列出算式:142×35。

教师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探索142×35的笔算方法。

学生在计算142×35时出现了不同的探索方法, 教师请学生交流算法。

生1:我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直接列竖式计算。

生2:我是用2×35、40×35、100×35的结果求和来计算。

3:我是将它转化成142×7×5计算。

(还有少部分学生不会计算。)

当上面三个学生“各抒己见”说算法的时候, 其他未被点到名的学生各忙各的, 他们也不看老师, 也不听同伴的发言, 有的在看书, 有的在玩橡皮, 还有的在本子上画些什么。只有教师在和被点到名的学生交流。

……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思维方法, 帮助学生主动联系已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来类比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发展解决问题策略,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以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主动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但上述案例中的学生在交流算法时, 教师没有引导其他学生有效介入和互动交流, 造成只有教师和单个学生在交流, 其余学生各忙各的, 资源没有共生, 智慧没能共享。

案例二:教师“一厢情愿”, 单向评价

在教学素数和合数的概念之后, 教师请学生自己想办法寻找出100以内所有的素数。

结果有的学生是用一个一个排除的方法去找, 找了5分钟一半还没找完;有的学生是将能被2、3、5、7整除的数 (除2、3、5、7外) 一个一个划掉的方法找, 认为剩下的数即是素数;还有的学生胡乱地找出一些, 但不全面。

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比较好, 学生说不上来。教师就一厢情愿地指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 再出示100以内完整的素数表。

本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 经历素数表的研究与探索过程, 学会发现问题,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感悟数学思考方法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 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但上述案例中, 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和数学思考方法的交流, 造成学生不懂原由地记住了100以内的素数, 至于“用什么办法比较方便?”“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的?”等问题, 没有组织学生在追问中质疑, 学生失去了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

教学策略与建议

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数学交流主要体现在数学思想的表达、数学思想的接受和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对于数学课堂来说, 是指数学学习与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通俗地说, 数学交流能力是:阅读、倾听和表达数学材料的能力。

一、数学交流意识培养的意义及价值

数学教学应该重视数学交流的训练和培养, 使学生懂得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 会使用数学 (语言、思想、方法) 进行交流, 使所有的学生能够组织和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以便与他人交流, 连贯而清楚地向同伴、老师及其他人表达数学想法, 通过思考他人的想法和策略扩展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 将数学语言作为一种数学表达的精确方式加以使用。其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数学思考。

数学交流能展示同伴之间的想法和观点, 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想法的启迪, 能引发学生产生新的数学思考, 促进学生思维更深刻、更严密、更全面。

2. 发展数学语言。

数学交流以数学语言为载体和工具。要很好地进行数学交流, 必须善于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相比, 数学语言更具有一般、简洁、精确和抽象等特性。学生在交流时必须借助一定的数学语言和工具, 课堂上的交流为学生准确应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提供了机会, 同时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3. 培养合作意识。

交流需要同伴, 倾诉需要对象。在数学交流中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培养学生欣赏同伴、接纳同伴的良好心理品质。

4. 生成教学资源。

数学交流中会不断迸发新的观点和想法, 这些为教学资源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交流活动捕捉有效的教学资源生成新的研究过程。

5. 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交流的基础是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 而且还包括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 即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个人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反映了他们对数学的真实理解, 形成于学生的自我数学活动过程之中, 伴随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发展。数学交流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了机会。

6.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数学交流可以完善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活动, 通过问题解决可以使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实际情境中获取和构造数学, 而不是机械地复述数学。

7. 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数学交流的情感动态表现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内外的情感交流, 它是伴随着数学交流的知识形态的发生而同时展现的, 由此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在与人交流、共同探索的过程中, 不怕挫折、锻炼毅力、体验成功, 并学会与人合作。课堂数学交流中情感形态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情形:各方表现出对解决一类问题中的多个方法的选择;各方在同一小组共同学习、互相解释概念和程序;各方乐于做数学游戏;各方乐于发现数学应用的例子并做亲身尝试;各方对其他学生的情感和观点表示尊重, 不嘲笑或者为难学习较慢的一方;各方在交流中显示出积极的态度,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和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二、数学交流的基本教学策略

1. 优化数学语言。

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 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从使用数学的角度看, 数学语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课堂数学交流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应用好数学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示范作用, 努力使语言形象化、趣味化。尽力避免“这样做怎么样”、“对不对”、“好不好”等习惯问语, 消除学生说“半截话”或者用一两个字“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作答的语言环境。培养和倡导学生用“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关于这道题的解法我有一种方法想和大家交流……”、“我对你的想法有补充……”等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展示自己的观点, 交流自己的意见。

例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 教师呈现有关图片后, 诱导学生深入思考:符合要求的正方形地砖究竟有几种?分别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1) 你认为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正方形地砖?

(2) 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解释你的想法和观点?

(3) 这样的正方形地砖可以有几种情况?

(4) 我会反思:

(1)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 同伴可能会有什么困难?

(2) 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题的, 可以怎样想?

(3) 我们在解决这种问题时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发现、动手操作、探索研究的过程, 学会发现问题,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交流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能主动与同伴合作、学习和吸纳同伴的想法和观点, 引起思维的碰撞和共享, 帮助学生丰盈知识, 生长思想, 形成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

2. 培养倾听品质。

良好的数学交流活动, 需要交流双方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作为听者要抓住三点:一听其表达的大致过程, 从总体上把握思考脉络;二听其采取的思维策略, 采用的数学思考方法, 这是数学的灵魂;三听其表达的思想有没有不严密或者错误的地方, 随时准备质疑或补充完善。问者可运用三种方法:一是质疑性提问, 如“你讲得我不太明白, 能说得具体一些吗?”二是反驳性提问, 如“如果是这样, 用你的想法该怎么解释呢?”三是诱发性提问, 鼓励学生发问并做出解释。“这样想有道理, 但是怎么更简捷些呢?”提问时应注意尊重对方, 有理有据, 合乎逻辑。例如, 教学求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时, 学生相互提问质疑:为什么将3和5分别去作除数?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求最大公因数时要把公有的质因数相乘?

3. 鼓励互动评价。

评价能促进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学习心理品质的形成。师生之间真诚的评价对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一方面, 正确的鼓励和赞赏能满足学生的自尊,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 及时客观的评价具有诊断和调控的功能, 真诚的批评和委婉的否定, 能使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 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和解题策略。例如, 在教学制作100以内素数表时, 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价:你自己是怎么画的?怎么会画得这么吃力?同伴的好方法是什么?你听了他的发言, 受到什么启发, 又有什么感想?

4. 形成和谐氛围。

数学交流要求课堂具备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和谐氛围。因此, 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交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 会对课堂的教学气氛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而对学生的交流程度产生重要作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 只有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其次, 教师尊重学生, 与学生平等相处, 是师生之间数学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数学课堂是小型的数学学习共同体, 形成和谐的交流氛围是靠平等来编织的。教师要以生为友, 并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促进共同体所有成员互相信任、平等交流, 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真诚交流的稳定、平衡、持久、和谐的交流环境。再次, 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友好相待, 是学生之间数学交流得以和谐发展的基础。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信息, 可以形成个体和群体的理念。当学生公布自己的解释时, 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新的疑问, 或者提出新的解释, 从而引发新的问题, 导致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甚至把问题的交流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数学交流, 充满哲理和弹性, 富于张力, 耐人寻味。课堂上常用的数学交流方式有:你是怎样想的?谁的方法与你的相同?你听懂了谁的方法?猜一猜这位同学在做的时候是怎样想的?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要提醒同伴的?

5. 丰盈数学思想。

例如教学“32名同学参加学校乒乓球淘汰赛, 决出最后的冠军需要赛多少场?”一题, 学生在交流中想出了多种丰富多彩的答案。

生1:我们是用列举的方法, 既然是淘汰赛, 第一轮要比16场, 第二轮要比8场, 第三轮要比4场……, 所以一共要比16+8+4+2+1=31场。

生2:我们也算出要赛31场, 不过我们的想法是每一轮的比赛场数总是上一轮场数的一半, 以此类推, 也可以用“16+8+4+2+1”算出有31场。

师:你能从别人的发言中发现规律的相同点, 并巧妙地解决问题。

生3:我们组的想法和他们不同。32人比赛人数太多有点复杂, 思考起来有些困难。于是我们从较小的数着手分析。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2人需要赛1场, 3人需要赛2场, 4人需要赛3场……不管多少人比赛, 场次数总比人数少1。所以, 可以推断32人要赛31场。

师:你能从简单问题入手来解决复杂问题, 这体现了一种“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

生4:我受他们的启发, 既然每比赛1次, 就一定会淘汰1名队员, 现在冠军只有1人, 那么比赛肯定需要淘汰31人, 也就是要比31场。

师:你能巧妙地将比赛场次和比赛淘汰人数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从而换一个角度解决了这一问题, 思维很独特。

3.让学生与文本真情交流 篇三

一、换位体验,感悟文字内涵

小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的限制,与文本内容、文中人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差异,如果总以“局外人”的身份、“旁观者”的角色进行思维,往往产生认识的障碍,想不出个所以然;即使思维有所触及,往往也是对文本的表层感知,无法挖掘文本的深邃内涵。这时,我们有必要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角色的转换,缩小他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消除他们认识上的障碍。

《军礼》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身上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那么在这里如何让学生去深刻领会句子的内涵,体会司令员和哨兵两人此时的复杂心情呢?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

师:司令员不理睬女儿却向哨兵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此时的司令员想用自己的军礼对哨兵说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那位司令员,请你来告诉哨兵吧!

生1:小战士,你做得对,作为军人应以遵守纪律为荣,我为你骄傲!

生2:小战士,我没有管教好女儿,让你受委屈了,就让我以军礼向你致歉吧。

生3:小战士,我是军区司令员,自己的女儿却还违反纪律,我觉得很羞愧。

……

师:是啊,司令员为自己女儿的行为感到深深自责,他要以自己庄严的军礼向哨兵表示真诚的歉意。而小战士也似乎从这军礼中明白了一切,他热血沸腾,强忍泪花,恭恭敬敬地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那么此时此刻,他的心里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说,假如你就是那位战士,你想用自己的军礼回答司令员什么呢?

生1:司令员,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您不但没有责怪我,而且还给我敬礼,这太令我感动了!

生2:司令员,您放心吧,我今后会更加好好坚守自己的岗位,严格遵守军队的纪律,不让您失望!

生3:司令员,感谢您对我的理解。我很惭愧,您不怪我却还给我敬礼,真让我不好意思,我由衷地敬佩您!

……

师:此时的哨兵百感交集,军礼让他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更充满了对司令员深深的敬意。听,这一老一少无声的军礼,传达出两代军人共同的心声——忠于职守、严守军规、维护军纪、弘扬军威。

在这里,我通过假设引导实现了学生身份的转变,使学生走进文中深入理解,真正感悟到了那两个无声的军礼所隐含的深邃内涵,也倾听到了两代军人共同的心声。可见,学生转变角色后的自主感悟、体验的深入度、透彻度,是传统教学硬性灌输所不能达到的。

二、换位体验,触摸人物心灵

角色体验的生命力是强大的!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师生的交往不再局限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身心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这是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学生一旦进入角色体验,便会产生真实的感受。

请看我在《小音乐家杨科》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师:小杨科,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终于使你战胜了恐惧,让你走到了小提琴面前,终于看到了日思夜想的小提琴。那么,面对小提琴,你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它倾诉呢?

生1:小提琴啊,小提琴,我日夜都在想念你,现在我终于看到你了,我多么想摸摸你呀,哪怕就一次也够了!

生2:小提琴,你知道吗?我现在害怕极了,如果别人发现我在这儿就会来打我的。可是,我即使再害怕也不想离开你,因为你的声音是那么美妙、动听,我爱你!

生3:小提琴,我真想拥有你。不过,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只想摸摸你,哪怕付出任何代价,我也愿意!

……

引导学生采用“换位体验”的方法,启发学生自比扬科,向心爱的小提琴说说心里话,以此来体会扬科怕与不怕矛盾的内心,从而去真切感受他酷爱音乐的美好感情。这样完全摒弃技术化的指导与琐碎的分析,而着眼于剖析人物的内在心理,巧妙移情,让学生真正似乎幻化成了文中的人物,触摸到人物的心灵,并充分实现了角色体验、情感体验。

三、换位体验,培植美好情感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我们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学非常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我们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引导学生在换位体验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腻。

在学完《泉水》一课时,我再次引领学生换位体验:如果你是那一股泉水,你会流到哪里去?又会遇见谁并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1:我要流到西瓜地里对绿油油的瓜藤说:“大口大口地喝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喝够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西瓜。”

生2:我想流进高粱地里对又高又直的高粱杆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足了你们能长出更好的红高粱。”

生3:我会流进花园里对那些可爱的花儿说:“洗吧!洗吧!我的水特别干净,用我的水洗澡会让你们更加美丽动人。”

生4:我想流到校园里对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说:“玩吧!玩吧!我的水既凉爽又舒服,和我一起玩耍你们会更开心。”

生5:我想流进沙漠里对一棵将要枯死的小草说:“喝吧!喝吧!我的水特别解渴,喝了你会有精神的。”

……

师:小朋友们,你们和文中的那股泉水一样都是那么善良、美丽、有爱心。老师喜欢你们,也为你们感到骄傲!

可见,这一教学环节的角色体验,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更使其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那份爱与关怀,一种美好的人文情怀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中。学生通过体验,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通过体验进入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引导换位体验,精心设计生本对话流程,灵活运用生本对话方式,充分尊重个性的生本对话结果,让学生与文本真情交流,层层深入,步步递进,使充满浓浓韵味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真正成为学生释放心灵声音的无边牧场。

4.办公室学生会交流晚会总结 篇四

五月六号那天,我们校学生会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交流了。这次是我们校学生会举办的第二次交流会了,因此这一次搞得十分成功。

这次的形式是以小组形式,把各部门的人打散了重组在一起准备节目,意义在于让我们各部门的干事互相认识,互相成为朋友,那样我们以后就可以更好地一起完成所有工作,从而发挥学生会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而我被分到得第十组十分给力,因为各种原因开始的时候经常不齐人,所以我们必须做很多的自我介绍,也因此我们都深深地记住了彼此的名字。在一次次的排练中,我们更是慢慢地熟悉,然后了解,感情还加深了很多。以前见到了也不会打招呼的人,现在变得见到就有很多说不玩的话。我想其他组的人也会像我们组那样的。

排练了两个星期后,交流会终于如期举行了。可是天公不作美,在我们布置场地的时候居然下起了大雨。可以区区大雨,怎么可以冷却我们的热情呢?男生们一个个搬着给类器材穿梭在风雨中,女生们一个个在风雨中把桌椅摆好,他们面上流淌的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汗水……

在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把场地布置好,正式进入晚会了。看着一组组的精彩的表演,我不禁惊讶,那么小排练的时间居然可以出现那么多优秀的节目,就像是训练了很久的节目。虽然我们的节目没有获奖,可是我们享受了过程,我们感受到快乐了。

总的来说,这次的交流会举办得十分成功。我在这次交流会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这将会是我读书时代最美好的一个回忆。

学生会是一个锻炼自我的好平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热爱这个大家庭!

办公室

5.各学院学生会干部交流会总结 篇五

活动总结

一、活动主题:促进友谊,交流心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活动形式:以会议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

三、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晚7:00—9:00

四、活动地点:XX楼XX会议室

五、参加人员:XX学院、XX学院、XX学院学生会骨干及精英共XX人

六、活动流程:

为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工作效率及工作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加兄弟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之间的友谊,为三个学院的学生干部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我院与XX学院及XX学院开展了一次以促进友谊,交流心得,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主题的交流活动。

(一)主席交流问答

以问答谈话的形式,向主席、部长了解关于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各种问了解如何完成学生会各项工作。学习经验,如何在学生会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以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首先由各学院主席发言讲话,介绍了此次交流的目的并相互介绍了各自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分团委学生会的发展历程、学生干部考核发展机制、运行模式和特色活动。

(二)自我介绍交流

各学院学生会各部门部长和代表分别介绍自己及各部门的工作情况、部门特色、部门机制和一些自己对本部门的看法并表达了坦诚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和谐共助的热切期望和通过交流,互相汲取各学院学生会工作经验的殷切要求。以自述的形式,首先由邀请嘉宾自述学习、工作生活方面;邀请人员提出自已想了解的问题,由嘉宾解答,交流经验,最后达到活动目的。

(三)交流互动

通过游戏增进了解,进行深一步互动交流并表达了要相互学习的精神。同时,为了增强感情,活跃现场的气氛。“数7”游戏:游戏过程中出现“7”,或带7的数字如“17”等需要喊“过”,若无及时喊“过”,或在游戏过程中数错数字,需上台表演节目,演完节目有奖励。

在游戏结束后进行自由交流环节,由各部门成员自由交流自由讨论,加深了解,增进合作。

七、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得到了我院与XX学院及XX学院11级、12级学生会各部学生干部的大力支持,他们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了本次学习交流经验交流会。会上他们都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学习经验,对其他人提出的问题都一一详细地解答。

此次学习经验交流活动从总体上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具体对活动的总结如下:

一、此次交流会主题明确,意义深刻。为每个学生会学生干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帮助,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制定以后的工作学习的规划,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宣传较好,各学院学生会成员也积极配合各部门的活动。

三、每个学生干部都认真对待此次的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向其他学生干部传授了宝贵的工作学习经验。

四、学生会各部能够结合各自内部实际情况,进行相互交流,促进团结。明确了如何在学生会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以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五、通过活动很好地向其他人展现各自的形象,促使他们的工作默契度的提高。据与会的学生干部反映:本次交流会的体会经验比请老师说更贴近同学们的生活,他们更实际的了解到了很多处XX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法,可以说这一点就已经达到了我们预计的目的效果。

活动不足:

一、准备还不充分。我们各学院的负责人虽然开过相关会议,但是在准备过程中出现了活动节目单一等不足。

二、在交流会过程中出现早退现象较为严重,各学院在游戏环节出现部分同学提前退场等情况。

6.大学生经验交流会总结 篇六

3月20日晚七点半,应人文与旅游系xx级文秘一班之邀,06级文秘班xxx前往210教室参加新老生交流会。目的是让xx级文秘班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大学中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情况,使他们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整个交流会场气氛十分活跃,新老学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对于xx级文秘班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并畅谈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以下是这次交流会的心得体会:

首先大学里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学能力。当然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资源,但相比之下课余时间更加充裕,如果想要充分掌握专业知识,我们可以去图书馆借阅资料,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等途径充实我们的头脑。作为文秘专业的学生尤其要学会运用现有的设备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时刻关注各种新闻。

其次在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待人处事的能力也不容忽视,因为我们即将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大学三年过后,如果我们还因为在众人面前作报告而面红心跳,还因为某件事关系重大而迟迟拿不定主意的话,那么无论你的文化成绩是多么的优越,你的大学生活还是失败的。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而我们将来从事的是秘书工作,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一个现代秘书来说是很重要的。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存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即国家、社会和组织系统之中。必然与上下左右及周围组织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沟通、交流、合作,也必然会发生各种失衡、分歧、矛盾乃至冲突。这就需要秘书人员的配合、协助、辅助领导进行协调,才能达到统一与和谐。

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是秘书能够从不同的人那里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观点有效地传达给别人,让人接受你的观点,照你的想法行事。沟通贯串于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现代秘书主要有电话、网络、面对面交谈等沟通方式。此外,秘书与领导共事,经常接受任务,汇报工作,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作为现代涉外秘书,涉外案件占有很大的比例,经常涉及外国当事人,对外交往中,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要经常运用外语。作为文秘专业的学生,我们要使自己成为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两条腿走路”的人才。

同时要更好的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学习和生活不相冲突,应该主动的去学习,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方面的资源。不能封闭地学习,否则,将仅限于个人的狭隘的认识范围内,在相互交流地过程中,彼此间都在为对方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提供着一定的信息,同时,彼此也在相互地启发,因此,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它可以是你的视野更广,知识更丰富,观点更深刻。当然,这种效果是相互的,尤其是课堂的互动与伙伴之间的互动。在轻松地交流中获得意外的收获,有利于自己的学习,也有利于帮助别人学习。曾经有个老师说:“大学重要的不是学会许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能力”。能力对每个人来说显得都很重要,大学就是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高等学府,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充实地过完大学生活,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是受益非浅,因此,学习不能只是机械地学,而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另外,作为文秘专业的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象棋、围棋、桌球等等。真正做到劳逸结合,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

此外,适时的报考秘书证。我国对秘书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后,拥有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进入这一行业的`必要条件,各类秘书证也随即成为我们秘书专业学生求职时的敲门砖。秘书学生必须要拥有最基本的秘书四级证书,最好拥有三级证书,甚至是二级证书。另外,根据兴趣爱好也可选修其他专业的一些课程,考一些最基本的从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导游证等等。

7.浅谈政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法 篇七

一、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差生”

对教师而言,学生有无数个,但对于父母来说,孩子都是唯一的,是他们的宝贝。父母把学生送到学校来,都希望教师能好好地对待他们,要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老师心目中的“差生”,那对他们是多大的打击。这是我自己也做了父亲后最大的感受。所以我绝不偏爱学优生,歧视“差生”,我总能找出“差生”的很多可爱之处而喜欢他们。所以我对“差生”的热爱是由衷的,并不刻意。我觉得表里如一地热爱“差生”,才能起到稳定班级、改善班风的作用。到了初三后,有些班级往往会按成绩给学生排座位,这样做学优生自然受益匪浅,但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则会在教室里如坐针毡,抬不起头,甚至感觉不到做人的尊严。所以,在我带的班级里,从来都不会出现教室前排一律是学优生、后排清一色是“差生”的现象,即使在最关键的高三阶段。因为我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换来了所有的学生对我的尊重,尤其是“差生”。

二、教师要善意地解读学生的不良甚至违纪言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张扬个性

大家都有体会,现在的孩子比以前少了很多自由,少了很多童年的乐趣。小小年纪就被父母看着学这学那。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又有太多的约束,课堂上坐得端端正正,不许干这不许干那,连思想也要受约束,这样思考是不可以的,那样想是不行的。总之,教师对学生都有点不近情理地严。那么,素质教育下应如何理解“严”的内涵?成年人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未成年的学生。有些错也许是故意的,但更多的是无意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善意出发,学会宽容,更何况有时学生所谓的“不良”行为也许恰恰是其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表现,是至真至善的性情的自然流露。

三、营造融洽的班级气氛,树立良好的班风

教过我班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都有爱心、朴实,很有人情味。我班学生不仅同学关系好,对教师也是极有礼貌的,即使毕业多年,还依然记得曾经教过他们的所有教师,并时不时地前来看望。而且全班学生学习都很努力,即使智力一般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也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我认为这都得益于融洽的班级气氛,良好的班风。

营造融洽的班级气氛,树立良好的班风,首先要从爱心教育开始。我经常把周一班会课作为爱心教育的平台,有时给学生读一些富有人情味或有哲理的文章,有时讲几个小故事,使学生既得到教育,又陶冶情操。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也成为学生最爱上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他们总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不断地得到爱的教育。我们班的班会课基本上每次都有一个主题,比如为了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我就搞了“大地的孩子”主题班会。高三新学年伊始,我让学生对人生进行规划时,就有了“我的未来不是梦”这样的班会。总之,在工作中我善于捕捉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人格的教育,让他们成才以前先学会做人。

其次是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不管你愿不愿意,竞争始终存在,在学校是这样,走上社会更是要面临激烈的竞争。选拔班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平时的每一次考试或是期中期末考试,我都鼓励学生不断地和以前的自己竞争,和同学竞争。我让学生坚持这样的理念: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由于班里始终有着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竞争环境,所以我所带的班级成绩一直较理想,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在平行班里总是最多的。

四、慎重、充满爱心地给学生写评语,多激励,多挖掘其闪光点

评语是教师很庄重地对学生进行的评价,每一位教师都不会忘记学生在阅读评语时或兴奋或消沉的情景。评语是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学业成绩、行为习惯、个性特长的概括和总结,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有力杠杆。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说,中小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启蒙阶段,还不能准确地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缺乏自我评价能力。他们评判是非好坏的标准,大都以教师说的为准。就连教师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平平常常的一句话,有时也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涟漪,甚至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农村小学老师,在批评一个父亲是泥水匠的孩子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这样的人,以后就是当泥水匠的坯子。这样的话在别人听了可能没什么,但对这个本来就有点自卑的孩子来说,却仿佛是对他以后的人生作了宣判。后来,这个孩子真的成了一个泥水匠,并且一直在自卑的泥潭中生活。

8.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篇八

一、立足课堂,结合文本,讲究方法,灵活操练。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教会学习的方法。我校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学习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特点,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说话机会。我的具体做法是:(1)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上台演讲。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根据教学需要,多采用问答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进行教学。(3)向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如中外名著、人物传记、《演讲与口才》等书籍,增加阅读量,增加知识储备。(4)背诵课内课外名篇名句,名言警句,积累成语俗语。(5)利用多媒体,观看课本中节选的演讲、戏剧等,如《我有一个梦想》《雷雨》《哈姆雷特》等。有时也会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如《边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等。有时还会看“超级演说家”这样的综艺节目。(6)督促学生看报纸、新闻,了解实事,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必须要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全人类。(7)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大赛、征文大赛等等。所有这些,扩大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面,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为高效课堂顺利进行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全面的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规范要求。

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不主动学习,一切都是空谈。我把学生分成小组,以优带差,让表现好的学生影响怠工偷懒的学生,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大部分同学都会有集体荣誉感,为了不拖小组的后腿,就算表达不好也会主动站起来“说”的。如,我在讲述必修四文言文单元(《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的教学时,在培养学生表达方面有意识地进行了整体设计,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依据文本资料了解作者司马迁、班固、范晔,进而了解《史记》《汉书》《后汉书》的时代背景,了解传主,这是自主学习阶段。

然后,由学习小组组长下达学习任务,分自然段进行文字翻译,生生互检、师生互检。合作学习,基本解决文意,整体感知内容。接下来的课时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合作完成所有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到了第四课时,以抓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提问翻译课文。第五课时以探究形式完成课文分析。三篇课文讲完之后,学生以三个作者、三个传主的事迹为材料,任选一个人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合理,结合现实,有说服力,语言优美。学生在“展示交流”时非常自信、从容,表现极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升。

三、示范引领,开发资源,眼中有文,心中有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示范中指导,在指导中示范,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仿,兴趣浓厚,效果更佳。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高,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越强。教师指导的高度、适度、得法是最好的示范作用。要知道,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教师必须遵循激励性原则,在每次训练中,都要设法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成绩,并适当加以引导和纠正、评价和总结。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以此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敢说、会说、乐说、说好。在“说”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教师对生活的热爱,对世事的洞察,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去模仿学习。学生思维的视角决定了说话的逻辑性、条理性,其实,表达与交流的速度反映了思维的速度。我们知道,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如果表达与思维脱节,就会影响表达的效果。

9.与校学生会交流总结 篇九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是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勤奋学习,自强不息;遵纪守法,弘扬正气;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强健体魄,热爱生活。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应该遵守的校规校纪,并且做到遵守这些纪律。我班特此举办这样一个班会,让同学们不但做到好好学习,而且做好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使我们可以在一个具有良好学习环境和秩序的校园里学习完成我们的学业,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都应该学好这些规定,并且做到,甚至做好。而我们平时除了教室,待的地方还有宿舍,保持宿舍安全和整洁是保证我们好好学习的基础,所以学习《学生宿舍管理手册》也是必不可少的,且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只有学习了《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只有学习了《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我们才能更好的自强、发展;只有学习了《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我们才能加强我们的理想,坚定信心,才能更好的努力。

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即班长进行开篇陈词,介绍了两本手册主要所涵盖的内容和它们的重要性。

二、全班分为6个小组,进行交流,交流一下在学习这两本手册时,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和认为哪个地方特别独特,将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学习后的收获。

三、主持人组织个小组进行交流。

四、主持人对第一环节进行总结。

五、全班分小组进行第二次讨论,交流一下你认为还可以加入什么新的规定,讲述一下理由。

六、每小组派出一人来在全班讨论。

七、主持人进行第二次总结。

八、最后,主持人总结整个班会,大家都觉得自己收获了不少。

班会意义:

《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从它们诞生的那时起,就以其严谨、周密的科学理论和震撼人心的逻辑力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我们未认真研读之前,许多学生问题已经日益凸现,像因失恋而轻生跳楼,因断电而闹事。这些愚昧而荒唐的事件,令作为我们衣食父母的有关领导痛心疾首。在我们学习了以后,终于认识到了《学生手册》的真理性,摒弃了原来的错误思想,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教育并感化了许多同学,使他们摆脱了原来的错误想法。

我们都认为这次学习交流会太有意义了,太及时了,我们只有不断的改造我们的思想,才能再学习工作中迈出新的步伐。可以说《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句句是真理。凡是《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的话,我们都要坚信不移地遵守;凡是《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作出的决定,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是花,它是乱草蓬蒿中的一朵奇葩;《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是草,没有它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也失去了应有的光彩;《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是山,我们仰视,惊叹它的壮丽;《学生手册》和《学生公寓管理手册》是水,它不偏不倚,不亏不溢,是正义与公平的所在。

范文网

10.与校学生会交流总结 篇十

对新同学而言,大学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如何去生活,如何有效的度过大学三年。我们充满了迷茫与无措。通过今天的交流会我们了有些许清明,我们知道了大学里最重要的依然是学习。

学姐学长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学习英语的问题。最主要的“坚持”二字,这两个字我们并不陌生。从小学到高中老师家长都在强调这两个字,到了大学“坚持”依然很重要。每天坚持记单词背课文,才能顺利的拿到英语四级证书。

我们应该多关注我们身边的时事,适度的参加一些活动以锻炼我们的能力,发现我们的长处,丰富我们的生活,做一个有灵魂的大学生。然后,我希望大家有空的话,多去图书馆“逛逛”,图书馆是个好地方,它不仅能使你无所不知,还能提高你的文化气质,人生修为,促进你更好的成才。其实,大学和高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大学倡导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而高中的学习则相对较被动。以致我们在大学里的空闲时间较多,那么,这时,我们就应该好好想一想,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空闲时光,使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比如说,你可以去参加一二个你比较感兴趣的社团,来培养你的兴趣爱好,不要等到你胡子一大把了,才说你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兴趣爱好没去发展,因为那样就已经晚了。

学习部为大家举办的经验交流会圆满结束!

数统1112班徐新超

11.教学中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篇十一

一、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们跃跃欲试,争相发言

课堂绝不是单一方面的流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注意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自由空间与老师进行心灵的碰撞,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一份珍贵的礼物》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营造了轻松的氛围,先让孩子们从唱《生日快乐歌》开始,再提问:“过生日时你们喜欢什么礼物?蛋糕、玩具、新书包、新衣服”,等等,是谁送的?爸爸、妈妈。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一阵沉默,有的低下了头,我因势利导,把孩子们带入文境,学习本篇课文,学习文中作者的感情——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学会关爱他人。通过创设情境,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让孩子们参与到实践中去收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坚实自己的足迹。

二、与孩子们进行平等对话,相信他们的潜力

评议课堂中,语文教师是“引路人”不是背人走路的“脚夫”,要因势利导,开启悟性,指点迷津,不学爱饶舌的老太婆,唠唠叨叨随便干扰学生。小学课堂是基石,对这些稚嫩的蒙童,不过高过低地估计,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孩子们进行平等对话,把语文课堂构建成语文学习共同体,教师做穿针引线人,要深入了解学生,善于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色位置上,用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需要、思想感情,相信他们的潜力。

三、借助教学媒体拓宽求知途径

作为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每教一课自己必须把课文读通、读透、读好,真正读出味来,凡是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的,自己首先感悟透彻。课堂上随时把握好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例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科技类的文章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二十世纪重大科技发明图片资料,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世纪的意思,接着师生共读,读正确、读流利,通过读从整体上了解内容,理清思路,就文中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再读书中的例子,选择自己了解到感兴趣的例子,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在自由朗读中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情感。

四、从读中唤起问题意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中应该以生为本,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以读传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代替,应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维,在师生和谐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悟和有所思。要加强预习指导,运用教学媒体挖掘课文的时代背景,设身处地的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熏陶,从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在阅读文本这个复杂的过程中,阅读者可以尝试着从不同角度观察体验,变换着以不同身份融入作品中去感悟,扮演着不同角色去思考,如果这样多角度地换位思考,把自己置身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感受此情此景,揣摩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就有可能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而认识文章内容的庐山真面目。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应注重文章的读,读完后常问问为什么,带着问题去读、去思。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欣赏和品味。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通过解疑质难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之,情感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语文教师应当好课堂情感“调度员”,正确捕捉、领悟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体会编者选材的意图,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拨动每个学生感情的心弦。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情感与三维目标密不可分,而且相互交融、渗透。课堂情感交流应符合教学特点,注意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注重教材,使语文课堂和谐畅通,进一步提高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形成良性循环。

上一篇:桥上的秋千六年级作文下一篇:高中德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