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绿色课堂(精选8篇)
1.浅谈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绿色课堂 篇一
树立“绿色教育”理念,构建绿色特色学校
樟斗中心小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成为一体的绿色教育。”为此,我校树立“绿色教育”理念,努力构建绿色教育特色学校。我们通过开展 “绿色课堂”、“绿色课间”、“绿色课外”、“绿色主题”、“绿色科技”、“绿色艺术”、“绿色生命”等“呼唤绿色”的系列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绿色教育,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学生在“绿色校园”中健康成长。
一、构建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环境,突出绿色熏陶
为了更进一步营造绿色教育特色学校的氛围,我们加强了校园的绿色建设和校园绿色文化的环境建设,努力凸现“绿色文化”,营造“绿色氛围”。走进樟斗小学的大门,顿时有一种“书香四溢满校园”的感觉。学校的走道、梯间悬挂名人名言、墙壁上“上下楼梯靠右走”、“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宣传标牌;学生出版的宣传栏,生动有趣„„优雅的人文环境,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强了整体美感。樟斗小学的孩子们每天都在这绿草如茵、清幽怡人、鸟语花香的环境中生活、娱乐、学习,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达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教育教学的管理,注重绿色渗透
我校绿色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是推进新课程教学的改革,实现在所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和体现环保和人文精神的绿色理念,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健康全面的发展。
1.倡导的“绿色课堂”。
“绿色课堂”提倡自主学习的方式,鼓励远离封闭的室内教学和“填鸭方式”,崇尚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绿色课堂”把个人独立学习的方式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把个人学习视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的角色从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绿色课堂”表现为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师生交流,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暖如春风,爽似秋风。
2.加强“绿色教学”。
学校按国家规定全面开设各门课程,而绿色教学,则采取“大课程”+“小课程”的形式。每学期,在校级领导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各学科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在学科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语文阅读课有选择地让学生读环保方面的文章;美术课 1 让学生通过绘画,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数学科更是要求每个年级推选一名教师专门上一节绿色教育渗透的校内研究课。如黄胜老师上的《学校植树方案》、李天德老师的《搭配》等,都注意学科的特点,找出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教学结合点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保证了绿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各科都视教学内容进行环保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形成“绿色课程”。
学校把“绿色教育”作为学校科研的课题进行研究,形成学校《绿色教育》校本课程。为了《绿色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定期开展研讨活动,组织教师上《绿色教育》研究课,编写校本教材。各科教师从自己的科目角度,开发《绿色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领悟课程更深层次意义。如语文科教师通过《绿化振兴,我来策划》、《绿色的明天,呼吸与健康》,数学科教师通过《我们的生存空间》、《塑料袋“包裹”家园何时休》、《节约能源从我开始》、《快乐的队日》,美术科教师通过《植树造林》、体育科教师《汽车的尾气》,班队活动《我环保,我时尚》等协同开展研究开发,真正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绿色课程”。
三、加强德育管理,构建“绿色体系”
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学校领导在每学期开学初就通过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对学生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动员和宣传工作。学校大队部、年级组每学期向全校师生发出绿色教育专题倡议,营造创建氛围。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每周一,我们都确定不同的教育主题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健康快乐动起来”、“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等。学校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开展绿色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通过对环境纪念日主题的了解、学习,增强师生绿色意识。学校通过宣传橱窗、宣传标语等向全校师生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强化环保意识,增强绿色观念。我们还把绿色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习惯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果壳纸屑,节约用水用电。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还重视净化。做到校园净化、教室美化、厕所干净。校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告别陋习,做文明市民生”的倡议书,加强了学生的保洁意识。使“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的意识深入人心,也使整个校园环境变的更加美丽。
四、加强绿色实践,培养“绿色人才”
我们认为绿色教育理念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的成长、成人,教师的成才、成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发展,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绿色理念打下坚定的基础。
(一)主题的确定———奏响“绿”的旋律
我们将绿色教育第一阶段的主题定位为“珍爱绿色”,开展知绿护绿创绿系列活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节约粮食。学校提供主线,让不同年级,不同爱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各有所长,各有突破,各有收获。
(二)活动的开展—— 探究“绿”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需要他们亲身经历,亲自体验。为此,学校创设各种可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提供各种各样能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通过和自己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的实际接触和相互作用来生成对环境负起责任的意识,让学生亲历环境破环带给生活的巨大影响,获得直接的体验和经验,唤起共同保护生活环境的强烈责任。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绿色教育活动的内涵。
如五年级:《关注我们的周围》----由各班各小组选择喜欢的内容,如:“一周家庭用电设计方案”“了解校园整治污染设计方案”“节约能源(用水、用电、节粮、节纸)设计方案”,由学生设计思路,交流方案,阐述理由,进行优缺点的辩论。体现学生积极思维、敢于创新,鼓励他们凭借原有的知识,以自己的观点、方式,为学校的绿色活动出谋划策。
2.开展节约能源系列科普活动,提高绿色教育活动的兴趣。
学校结合每年的“爱科学月”活动主题,开展了“节约我们的学习伙伴——学习用品”、“滴水感悟——节水活动”、“ 珍惜能源,创造美好环境——节能活动”、“节粮在我身边”等系列活动。学生们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以科学的态度,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现状;并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活动信息,采访有关部门的领导人,拍摄有关照片。以社会学家的心态,向家长、邻居、市民进行绿色宣传、倡导环境保护。
(三)活动的拓展-——挖掘“绿”的深度
绿色象征生命与发展,希望与收获,健康与安全,;象征着文明、科学、关心、尊重与包容,是以尊重人、关注人为核心的人本教育。我们充分挖掘绿色教育的深度,把生命教育拓展到绿色教育中。我们采取“大课程”+“小课程”的形式,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校内外安全教育活动中,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日常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
第一、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系列生命教育系列活动:
系列一:认识自我 每个中队以开展“生命故事会”,“生命影院”的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中队活动,从学 生诵读的诗歌、讲的小故事、演讲、写征文、观看宣传片等,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帮助每一个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
系列二:感恩亲情 本系列结合5月母亲节和6月父亲节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以实际的行动报答亲恩,感谢父母无尽的爱。学生通过为父母敬一杯茶,为家里做一件家务以及制作感恩卡是本系列学生实际行动的表现。
系列三:自我保护 通过讲座、日常课堂等,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应急避险知识,从而使学生增强自我防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第二、“大课程”----“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实施。1.安全活动月----拉开绿色生命的序曲
三月份是安全活动月,我校就安全月活动开展进行了启动仪式、班级出版墙报、手抄报、写安全征文、进行安全演练(防火、防暴、防震)的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预防流行病----强化生命健康的节奏
我们除了让校医作有关防病讲座外,每天,按上级要求做好校园环境消毒与晨检、午检等疫情报告工作。这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我防病意识上了很好的一课。
经过几年开展绿色教育,我校逐步形成了“绿色的校园、绿色的课程、绿色的理念”的学校特色教育的新意识、新思路。我校的绿色教育是开放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使每位学生在特色创建中陶冶了美的情操,增强了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意识,从而使绿色教育活动充满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与人文性。振兴小学也将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集人文、科教、快乐、和谐于一体的绿色教育特色学校。
2.浅谈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绿色课堂 篇二
1 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简述及其主要特征
1.1 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简述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主要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依托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 融合了传统机械制造和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的产物。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机械制造业不仅在内涵上发生了转变, 同时对其发展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给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挑战, 同时也促进了其行业转变。
1.2 机械制造技术的主要特征
1.2.1 系统性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机械制造技术已然成为集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换相结合的系统工程。现代的制造技术更是成为高新科技成果的集合体, 强调各种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在产品的生产、销售直至售后服务等上运用的机械制造技术。
1.2.2 市场性
机械制造技术的市场性集中体现在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 通过调整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率, 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 提升其成本质量及时间的竞争力。从而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低成本的同时, 缩短产品从研发到制造的周期。
1.2.3 应用性
机械制造技术, 并不只是局限与制造本身的过程, 可以说, 机械制造技术涉及的是一个很广阔的领域。机械制造技术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 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 而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则是机械制造技术的目的。
2 绿色理念下的机械制造技术
2.1 绿色理念的提出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成为了困扰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主要问题。人类在经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后,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尖锐矛盾, 不得不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模式下不可克服的缺陷, 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 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而我国制造行业还存在着资源配置效益较差, 产品质量不高, 制造业原材料消费较大, 环境污染严重,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绿色理念的提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对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绿色理念下机械制造技术的主要类型
2.2.1 节能减耗型
由于传统的机械加工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 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机械制造业在秉持绿色理念的基础上, 积极推广节能减耗性的绿色生产技术。节能减耗型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生产工艺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简化, 从而降低对原材料及能量的损耗的一种技术。如少无切削加工技术。即通过对有些成形件的直接使用, 转变直接通过机械加工的模式, 从而使传统毛坯制造时的能耗和物耗得到了大量的节省, 缩短产品制造周期及生产费用。这一技术目前越来越受到机械工业的青睐。
2.2.2 环境保护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发展, 为人类社会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文明, 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 由于大量的消耗自然资源, 同时又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 结果带来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地沙化等等严重后果。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绿色理念的提出, 要求机械制造技术必须适时地应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制造技术。如干式加工技术的应用。其中干式切削主要是保证在机械加工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及成本的消耗而有意识的减少或放弃使用切削液的加工方法。切削液在传统的机械制造中的主要作用是润滑、防锈、清洗、冷却、排屑。由于其在切削加工中使加工参数得到优化, 因此在加工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切削液中含有对环境有害的添加剂, 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类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 在环境保护的要求下, 机械制造行业通过对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进行转变, 从而保证机械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
3 绿色理念下的机械制造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
3.1 绿色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
通过综合产品生命周期中与产品相关的技术信息、环境协调性信息及经济信息等, 综合利用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 使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者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 吸收最新科技成果, 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 从而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新颖产品。在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 应用创造性思维的情况下, 提高机械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率及市场竞争力。
3.2 绿色机械制造技术体系的构建
机械制造技术行业在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基础上, 可以构建一个由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绿色制造特征、绿色制造评估与监控及绿色制造支撑四个技术层组成的绿色机械制造技术体系。在构建绿色机械制造技术体系的过程中, 必须正确评价环境要素、收集绿色技术信息、建立绿色信息库和数据库, 并建立符合国情的标准化体系, 从而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3.3 技术创新
绿色理念下的机械制造技术应以相应的科学技术作为基础, 因此, 技术创新随即成为绿色制造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技术支撑。机械制造业要进行技术创新, 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种效益的结合。由于绿色机械制造技术涉及机械产品性能、寿命周期、能源优化配置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因此进行机械制造技术的技术创新应首先考虑这些因素。如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进行废弃物循环生产的技术创新;创新干式加工技术, 简化生产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创新虚拟制造技术。以生成虚拟产品模型来代替传统的样品进行实验, 对它的性能和存在的缺陷进行评估, 降低误差, 减少成本;创新工艺模拟技术。改变工艺参数, 优化工艺方案, 确保加工工件的质量等。
4 结语
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度的提高, 机械制造企业需转换产业运行方式。现代机械制造业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从而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技术领域中, 随着绿色理念的渗入及技术的进步, 绿色制造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和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应抓住发展机遇, 把握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动向, 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得到持续稳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明霞.浅谈绿色制造技术[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 2007, (04) .[1]朱明霞.浅谈绿色制造技术[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 2007, (04) .
[2]汪哲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制造[J].装备制造技术, 2010, (03) .[2]汪哲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制造[J].装备制造技术, 2010, (03) .
[3]黄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3]黄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
3.构筑新课程理念下的绿色课堂 篇三
摘要: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就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的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的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有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的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才不会把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
关键词:引路;云梯;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08-01
如何创设一个使学生能感到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愉悦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每天都步入“绿色课堂”的新境界呢?我想,只有打破传统教学的预设与封闭,在新课标新理念的引导下,大胆的“放手”,巧妙的“搀扶”,我们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一、大胆的“放”,放而不滥——为“绿色课堂”快乐引路。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把儿童当成知识的探索者。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1、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为学生确立各种各样的学习目标,大到人生奋斗的方向,小到一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无不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设定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去达到这个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以至常常出现目标与学生的知识状况、与学生的情感需求脱节等不协调现象。要真正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就应该把确定学习目标的权利大胆的放给学生。
如:教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我首先让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最想、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接着,各小组发言人在班上汇报各组提出的问题:
怎么看时间?时间应该怎么表示?
为什么钟面上只有12个数字?
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长线表示什么?短线表示什么?
为什么有的时候钟面上的两根针会成一条直线?有的时候会重合在一起?有的时候又会成一个直角?
为什么闹铃的时候会响?
……
随后,我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哪些问题最值得研究。对一些简单的问题随时解决;对一些较麻烦又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我建议在课后解决;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寻找方法研究解决。
最后,通过梳理,学生自己确定了活动目标。随后的小组合作活动也进行得有声有色。
2、放手让学生自由解决数学问题。
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异,导致学生无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既然“硬性灌输”是低效劳动,为什么不让学生“各取所需”呢?
如:教学北师版一年级下册16页《练习一》第8题:一分钟踢毽子比赛:小兰踢了5下,小刚踢了7下,芳芳踢了13下个。
师:从他们的活动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略)
师:像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吗?你能提出几个呢?
生:妈妈买了15个苹果,9个梨子,梨子比苹果少了几个?
生:小白兔拔了5个萝卜,小黑兔拔了12个萝卜,他们一共拔了几个萝卜?
生:还有,还有……
生:我来,我来……
学生们兴趣十分浓厚,一双双小手举得老高,可是时间不允许呀,而我又不想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于是,我灵机一动。
师: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好,许多问题老师一时也答不过来,这样好吗?——让我们把这些问题都写在纸条上,暑上自己的名字,把它钉在黑板前的“智慧快餐”里,如果谁找到了哪个问题的答案,就拿下那张纸条,告诉它的主人,然后再向全班发布,好吗?
学生齐呼:好!
不一会,教室黑板前纸条满天飞,随后的一节数学课上,孩子们开始了“答疑招标”活动。
3、放手让学生自己挑起认知冲突。
过去,教师总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替孩子们设想“困惑”,构思问题。实际上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有很大的不同,让孩子们自己激发思维的“矛盾”,自己挑起认知的冲突,孩子们思考探究的积极性无疑会更加高涨。
如:北师版一年级下册《练习一》第9题:看谁说得多(= 12 14 =)。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并填写好记录卡。当我喊“开始”时,已经有一部分学生迫不及待的写了起来。写了不一会儿,有几个小组的学生皱起了眉头,原来他们发现:不是算式重复写了,就是记录卡不够写了。怎么办呢?这时候,已经有几个小组的学生完成了记录卡,并且很骄傲的 说“有一种很好的办法可以不重复也不漏写……”在这些同学的提醒下,紧皱的眉头松开了,很快的全班同学都举起了小手。另人欣喜的是全班15个小组竟然无一出错,而且总结出来的规律也特别完整,孩子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又一次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4、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
学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目的或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其方式和途径并非“自古华山一条道”,而是“条条大道通罗马”。学生学习的方式很多,譬如:查资料,丰富理解;提出问题,互相讨论;沉思默想,学而识之等等。只要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都应鼓励。
如:开学不久,我尝试让学生自制“月卡”(每个月制作一张学习记录卡)作为学科实践活动。他们能否做得好,我心中没把握,毕竟他们只有7岁左右,所学不多。我对学生给予指导,但不作过多限制,可以自定“月卡”材料,可以文字加图画,可以介绍自己的特长,可以编一个数学故事,可以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可以谈谈自己对某个数学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可以抒发自己对学习数学的感受,可以学习用字典查找不认识的字,可以向父母亲请教,可以合作完成……学生交来的作品图文并茂,色彩艳丽,有的用汉字,有的用拼音,有的用卡纸剪贴、拼图、绘画,还有的用上了简单的英语,这些“月卡”有的是手写手绘的,有的是用电脑打印的。这些月卡有个性,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而整个过程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是把所学知识活用和创新的过程。这些作品有许多都在北师大基础教育中心举办的学生作品大奖赛中获奖,这是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结果,让我感到意外的高兴。
二、巧妙的“扶”,扶而有度——为“绿色课堂”铺架云梯。
“扶”就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扶”要有导向性,要扶得巧妙,要根据放的情况来扶,“扶”在学生的难处,“扶”在学生的疑处,“扶”有困难的学生。成功的“扶”,能将学生的探究热情燃成一把火,令课堂包含浓浓的情意。
如:北师版一年级上册《一起来分类》练一练第2题。大多数学生按男女、有没有戴帽子来分类,之后,举手的就寥寥无几了。这时候我启发学生:“小朋友们看看他们的头上,再看看他们的脸上,还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马上就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按有没有戴眼镜来分。”“不错,你说得真棒。”接着又一学生大声道:“吴老师,可以按有没有扎头花来分。”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豁然开朗:
“可以按脸朝的方向来分”
“可以按衣领的颜色来分”
“按嘴巴张开或没张开来分”
“按眼睛是闭还是睁来分”
这节课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感到一阵意外的惊喜,惊喜一年级的小朋友能有这样的细心,实属不易。
三、扶放结合,注入活力——为“绿色课堂”增光添彩
师生生命活力的彰显是“绿色课堂”最明显的标志。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活力的具体体现。充满活力的课堂总给人以可遇而不可求之感。其实,“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只要教师善于倾听,善于欣赏,善于引领,充满活力的课堂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因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表演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辩论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写写画画中展示才华、张扬个性;在调查实践中学习“做人之道”……
如:北师版一年级上册《还剩下多少》,我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活动——听音乐,抢椅子。
(1)、当音乐开始时,5个小朋友顺时针绕4把椅子慢跑;
(2)、当音乐停止时,看谁抢先坐在椅子上;
(3)、减少椅子,继续听音乐,抢椅子;
(4)、减少人数,继续听音乐,抢椅子;
(5)、其他小朋友边看游戏边想,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师:小朋友们比一比,哪一组提出的数学问题最多?在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说说看。生:5个同学抢椅子,1个人没有抢到椅子,几个同学抢到椅子?5-1=4生:5个同学抢椅子,3个人抢到椅子,几个同学没有抢到椅子?5-3=2
孩子们十分兴奋,所有孩子都投入到游戏中,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5以内的减法。
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课堂上理所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在课堂中和学生一同成长!只有把握好“扶”与“放”的度,才能相应生辉,为绿色课堂增光添彩。
4.浅谈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绿色课堂 篇四
本文探讨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行动研究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来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作 者:韩峰 蒋道明 Han Feng Jiang Daoming 作者单位:韩峰,Han Feng(上师大二附中,上海,40)
蒋道明,Jiang Daoming(金山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200540)
5.浅谈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绿色课堂 篇五
1.1 以人为本
室内是人们工作、学习、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室内环境的好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情绪,因此绿色室内设计第一设计要素就是以人为本,重点关注人对室内环境的直接需求。在保证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绿色室内设计最大化追求人们在居住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满足度,以下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室内居住质量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1)糟糕的室内物理环境,如通风条件、光线明暗、温湿度、灯光照明、隔音效果等;(2)空间布局不符合使用便捷性原则、室内设施设计明显违背人体工学要求。因此,为了尽量降低人体在室内环境受到的伤害,必须合理设计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室内功能区域,努力改善室内通风、照明、隔音等物理环境,力求生活设施设计遵循人体工学,来最大程度实现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要求。
1.2 与环境协调
城市生活看似远离大自然环境,实则人们的室内环境和周围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人们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都会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强烈回应。因此,注重生态文明、尊重自然、和周围自然环境协调是绿色室内设计理念的核心原则,一切室内设计思路和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室内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上升到整个人类建筑的室内设计活动,则应强调与整个自然环境的生态协调。
1.3 动态发展
人们在购买新房后都要对毛坯房进行大张旗鼓的装修,室内设计是其中的重点;入住二手房也会在原有装修基础上依照个人喜好或大刀阔斧、或局部微调的对室内装修重新布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人们易受装潢公司和装修杂志各种装修新概念、新风格的影响,室内装潢呈现使用时间短、装修反复进行等特点,对自然资源和人力物力都是极大地浪费。而室内装修过程中出现的建材垃圾和装饰废料通常无法重复利用,短时间内也无法分解,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和污染。基于室内装修的种种现实问题,我们提出了动态发展的原则,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几年至十几年内室内装潢风格的变化趋势,尽量使用绿色环保、可回收重复利用的装饰材料,减少原材料、建筑材料等自然资源的浪费,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环境。绿色室内设计的应用
2.1 绿色空间布局
室内环境在满足人们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室内设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空间布局大小要合理,尽量避免单房面积过大、餐厅客厅存在使用死角等空间浪费现象。绿色空间布局在室内设计中的几点具体应用如下:(1)房间的朝向、大小和格局要最大限度满足室内光线和房间通风的基本要求,自然光线照明条件好,可以减少白天灯光照明的使用,节省电能的同时保护视力;室内空气流通状态好,夏天可以减少对空调的依赖,冬天室温也相对高些。而保持房间空气的新鲜,有助于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人体的几率。(2)为了避免厨房的油烟扩散到室内其它区域,厨房的位置要与外界有良好的通风联系,室内通风设备如抽油烟机要合理安置;应尽量采取封闭式的设计,如玻璃门的使用方便暂时营造厨房封闭独立的空间,减少其它房间的油烟味。总而言之,绿色空间布局就是要充分考虑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协调,通过借助周围自然资源让室内物理环境既美观又实用。
2.2 室内绿化
室内绿化由来已久,早期室内设计主要将绿色植物如盆栽作为摆设观景的物件,功能比较单一;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存绿地面积远远达不到生态需求,通过室内绿化设计来提高绿化程度已经成了一种常用的有效手段。绿色植物在吸附空气中有毒气体、净化室内空气和降低空气飘尘量等方面有别的室内设施设备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为了营造一个健康的室内环境,人们开始大量将绿色植物作为一种绿色设计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中来。除了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绿色植物还具备增进室内设计生态美的功能。植物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形状各异的造型为人们的室内设计提供了多种搭配形式,通过对不同种类、不同功能、不同形态绿色植物的合理搭配,与周围空间起到限定或沟通的作用,可以营造出室内的整体美感。此外,一些绿色植物能释放出芳香气味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大都具有保健功能,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2.3 高科技的运用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室内设计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手段,如何将室内设计与形式多样、设计性强的新材料、新工艺有效结合起来,同时将人体工效学和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与室内设计学科交叉联系,是室内设计师目前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室内设计比较常用的高科技手段如下:(1)建筑外墙采用保温墙体,如在混凝土外层涂抹一层阻燃环氧树脂腻子,既可在冬天保持室内温度不至于太低,还能起到防火的作用。(2)窗户采用热反射玻璃或吸热玻璃,可以有效减少墙体在夏天的吸热量,大大地降低室内温度。(3)太阳能热水器、感应水龙头等,这些节能设备的安装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增强室内的科技感,使用也较传统设备更便捷。
2.4 绿色装饰材料
新房装修完成后通常需要通风一到两个月以后才能入住,即便这样,室内还是充斥着各种刺激性气味,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究其根本原因,是室内设计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地板、油漆、涂料等材料有毒气体含量严重超标,如甲醛、苯、甲苯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短时间内难以从原材料中完全挥发,长时间居住在这样的室内环境中易出现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等轻微中毒现象,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在室内设计时越来越注重采用绿色环保建材,从源头上减少刺激性气体、有毒害物质的释放。绿色环保建材通常包括以下两类:(1)天然无毒害型,如木材、砂石、天然石材等,它们本身没有或极少含有毒害物质,简单加工并未污染到这些原材料;(2)低毒、低排放型,如达到国家标准的层合板、纤维板、环保型乳胶、油漆,这些材料的有毒物质含量较低,可以通过合成、加工等技术手段缓释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基本不构成危险。室内设计应提倡简约实用的装修风格,尽量使用天然无毒害的原材料,减少毒害较大的合成材料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绿色环保建材将会朝着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最大程度的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减少有毒物质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总结
6.浅谈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绿色课堂 篇六
历经30年的发展,90年代西方的绿色环境运动在内容上和理念上都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产生出一些新趋势,也引伸出一些新问题。
一、90年代西方环境运动的新趋势
与70、80年代相比,西方环境运动在90年代产生了四大发展趋势:实践层面,从以群众运动为主体发展到以政党政治为主体;政治层面,从“红-绿结合”发展到泛绿;思想上,从深绿发展到浅绿;文化价值上,出现了后物质主义,一种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第一,在实践上,从绿色运动的层面进入以绿色政党活动为主的层面
为了认识 90年代绿色环境运动的这一特点,可以简单地回顾绿色运动的前史。60年代是绿色意识的精英启蒙阶段,主要事件是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森发表了她的名著《寂静的春天》。她以大量的事实论证了工业污染对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类自身的损害,陈述了工业技术革命的生态破坏后果,第一次就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肯尼迪读后倡议次年为联合国自然保护年。卡森的这部书拉开了“生态学时代”的序幕。
70年代是公众绿色意识的动员和形成阶段,主要事件是罗马俱乐部的活动和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的回应。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交了它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对正处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的西方世界发出了关于“人类困境”的天才预言。罗马俱乐部关于“只有一个地球”口号成为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重要背景材 料,后成为人类共识。在70年代初,发达工业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建立环境管理机构。80年代是群众性广泛的绿色抗议运动阶段,主要事件是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工业污染事件引发的环境抗议运动和矛头指向冷战双方的、与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相结合的大规模群众性绿色抗议运动。80年代也是发达国家绿党活动最活跃的阶段;80年代还是全球绿色意识形态的群众性普及阶段。学界、媒体全面介入绿色话题,绿色生态环境问题从60、70年代鲜为人知到80年代成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常识,绿色意识形态也成为当代意识形态的绿色一翼。
90年代以后,绿色环境事业走向全面政治化阶段。与前20多年相比,90年代的绿色运动呈现两大特点:国际政治行为,政党政治。1992年全球环境峰会――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人类已进入维护共同家园的全球时代。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特别重要的是,90年代中期欧洲中左政府执政出现的“红-绿联盟”政治现象,即社会民主党人与绿党共同组阁现象,使绿色运动的主题转向了以往绿色运动最为拒绝的政党政治。
绿色运动向绿色政治的转向,形成了90年代环境运动总特点,即从以群众运动为主体发展到以政党政治为主体。在欧洲各国绿党通过与社会民主党人的联合执政成为体制内的执政党之后,绿色运动表现为普及性、组织性上升,民间性、社会性降低。近年来,尽管媒体时有关于“绿色和平组织”在海上拦截日本捕鲸船、多瑙河全程污染、生态死亡等抗议活动的报道,但是90年代鲜有70、80年代那样的大规模群众抗议运动。即使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美军和北约使用贫铀炸弹的情况下,整个西方也没有出现群众性的环境抗议运动。
第二,在政治上,从“红-绿结合”到泛绿化
整个80年代乃至90 年代中期之前,绿色环境运动的“红-绿”结合倾向一直居主流地位。尽管主流绿党主观上强调自身的中性色彩,但是,作为一种本质上反体制、反主流的社会运动,其矛头主要对准工业社会的既成秩序、反对资本主义官僚体制。因此,绿色环境运动天然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在这个意义上,“从红到绿”、“红绿交融”的生态社会主义的兴起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而90 年代中期红绿联盟执政的实现,是红绿结合的生态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上的发展顶峰。从社会民主党的角度看,红绿联盟是社会民主党长期战略的胜利;但是从绿色运动和绿党本身的发展线索看,红绿联盟既扩展了自身内部红绿结合的生态社会主义一脉,也标志着绿党活动向泛绿化方向的延伸。也就是说,主流绿党不仅在政治上谋求与社会民主党组织中左政府,实现红绿联盟,而且它的存在和上升也“绿化”了西方各大主要政治意识形态,英语论文格式迫使整个政治景观出现泛绿化,客观上推进了政党政治的“绿化”进程。事实上,欧美国家90年代的竞选政治中,无论左中右阵营,现已无党派不打“绿色牌”。在各党派的竞选宣言和纲领中,绿色条款都赫然在目。泛绿化是90年代欧美政治“中性化” 的主要原因。所谓“两头靠中间”,左右向中看齐,实际上是向“绿”看齐。至于各大政治意识形态本身的绿化,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传统的保守主义和革命的社会主义都接受主流绿党的激进生态观,而市场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都主张改良主义的生态观。它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根本态度不同,但是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绿色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三,在思想上,从“深绿”到“浅绿”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哲学理念,绿色环境运动的主流指导思想是“深绿”色的,生态主义者也将之归结为“深生态学”。研究者所说的生态基要主义(生态原旨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简称生态主义),都属于“深绿”范畴。原旨的生态主义者也即主流绿党,批判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自然界的掠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集中批判技术中心主义。其极端的形式即所谓“动物权利”、“生物权利”理论。9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者反对一般地拒绝人类中心主义,在对技术中心主义的批判中反对走极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口号下重返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在反对生态环境危机的同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这种从认识上和哲学理念上对工业文明、科学技术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既拒绝狂妄的、以技术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早期粗糙的人类中心主义,也远离极端的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标志着绿色意识形态的淡化即浅绿化。绿色时尚从深绿到浅绿的转化,意味着人类绿色意识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非技术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现已成为绿色思想的主流和共识。第四,在文化价值取向上,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产生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文化观念上,绿色环境运动及其思想都属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在绿色思想各派别中,除了那些受传统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影响的流派仍重视理性主义、进步主义的价值之外,新兴的主流绿党、绿色无政府主义和生态女权主义基本上都属于后现代主义范畴。尤其是90年代以来,西方新一代青年中出现了一种后现代的文化价值取向――“后物质主义”。
作为新兴的、流行的价值取向,后物质主义是当代西方以雅皮士(YUP,城市青年专业人员、公司白领)为代表的新中间阶级的价值倾向。其主要内容是强调“生活质量”、“自我实现”和“公民自由”。其中,对“生活质量”以及与人的内在和外在的生活质量相关的生态环境的重视,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绿色运动、绿色思想的渊源决定了它对“生活质量”的重点关注。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的转折,体现了价值观念的代际转换。在发达国家的特定时期,都存在着从二战后的高度富裕中得益的年轻一代与经历过一战、大萧条和二战痛苦的老一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分化。饱受战争痛苦和经济萧条的老一代人的群体价值取向是物质主义的,他们最关心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物质需要和安全保
障。战后“婴儿潮”一代人(1946-1965年出生)在经济发展的繁荣期长大,关注的重点不在食物、住所等直接物质需要,其价值追求与上一代以人身保障和安全为目标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有差别。当他们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成为选民时,开始出现一定的后物质主义倾向。但是,这一代人仍重视物质财富和政治上的成功,在价值观念的总体上仍是物质主义的。由于西方社会持续的繁荣,后来数代人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作为“婴儿潮”一代人后代的“X一代”(1965-1981年出生)不再在乎财富和成功,行为更为自主,也更加远离物质主义价值目标,能够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诸如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其后,战后生育高峰期的回生代人,即现在被称为“G一代”(全球化一代)或“E一代”(电子网络一代)(大约生于1977-1994年)又向我们走来。他们比“婴儿潮 ”那一代理想主义者更务实,比“X一代”更有信心,更有个体自觉,并更具有全球环境关怀。他们崇尚“生活质量”和个人自由,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天然的基础。真正具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一代人,是绿色环境运动和绿色环境意识的深厚社会土壤和政治上的支持者。
二、90年代绿色意识形态的新发展
关于绿色意识形态的新发展,主要是指90年代绿色理念在三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看作为一种全球主义意识的绿色理念的发展;二是在欧美风行的“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实践中,看绿色理念的新意、特色和影响;三是从绿色意识形态与当代新自由义主流思潮的冲突中,看其政治哲学基础的新变化。从总体上看,90年代绿色意识形态地位上升,尽管在欧洲和美国反差较大,情况不同。
1,绿色意识形态与全球化
90年代的全球化从正负两方面促进了绿色意识形态的发展。
首先,由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绿色意识形态的地位空前上升。随着90年代全球化的迅猛推进,民族国家能力下降,国家边界软化,原有的以民族国家体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框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发展需要。欧盟和欧元区的建立,是欧洲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新的发展现实的应对措施与战略努力。科索沃战争中联合国的消极作为则从反面证实了这一现实的客观存在。在这一背景下,凸现出全球治理的客观要求。
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负面全球问题包括:核武器扩散及核安全问题、全球环境危机、全球生态毁灭、国际毒品交易、国际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近30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并在90年代迅速加剧。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全球问题的主体。其中每一项的恶性发展都可能引发全球性危机,威胁全人类的安全。而全球环境危机则成为全球治理的中心问题之一。水(蓝色)危机、粮食(绿色)危机、人口危机、荒漠化、物种危机、生态死亡、臭氧层危机、大气污染、极地污染、核污染、生化污染、基因炸弹(人种危机)、全球变暖,等等。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任何一项,都是单一民族国家力所不及的。危机当前,具有全人类共同命运感的绿色环境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更显示出其重要性。在地球生态毁灭的威胁下,在人类为自己人种存在而奋斗的关头,绿色意识形态天然蕴含的全球主义意识的优越性自不待言。
其次,从正面看,由于全球化的客观进程引发了全球主义的进一步普及,绿色意识形态成为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全球化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地位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同样不可否认,当代全球主义理念深深打着新自由主义的烙印。但是,当代全球主义毕竟具有区别于新自由主义逻辑的进步方面,有积极的正面效应。90年代的全球主义毕竟具有以往世界历史上的全球化所没有带来的新质。绿色意识形态在90年代的发展显然属于全球主义具有新质的内容之一。
当代全球化由于其广度和深度,具有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也使人类今天生存在一个相互依存程度极高的世界上。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军事安全、国家安全、核安全等,都已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事务,而是与全人类的生存和利
益息息相关。这一全球利益和安全的高度相关性,表现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共同意识日益增长,使带有超地域、超民族、超国家意识的全球主义观念空前普及。绿色意识形态关注高于单一国家安全的全人类安全。90年代人类的生态关怀、绿色环境意识、绿色和平要求都打上了全球时代的烙印,具有“后现代”的新质内容。全球主义的普及是当代人类在文化理念上的进步,体现了人类对传统的民族国家观念的反思,表达了人类对自身命运和未来的深切关怀。而全球绿色生态环境意识作为具有新质的社会共识,集中体现了90年代全球主义理念的发展特点,表现出对以往传统全球主义的更新与超越。人类的全球观已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备现实基础。
2、绿色意识形态与“第三条道路”
绿色意识形态体现了社会民主党“第三条道路”的“新政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第三条道路”的提出,是因为传统的政治选择以及它们所赖以存在的价值观已不足以适应今天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第三条道路”根据西方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深受绿色意识形态理念浸染的青年一代的价值观的变化,提出了“新政治”。
所谓“新政治”,并非“第三条道路”的发明,是欧美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治现象。“新政治”是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产物。以绿党为代表的新政治党的基本特征和深刻基础,就在于其成员拥护后物质主义的价值理念。二战后西方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经济繁荣期,人们生活安定,普遍富裕。由于教育普及和消费发展这两大因素的影响,新中间层和高学历层大量增加,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产生剧烈变化。特别是由于西方1968年学生造反运动的冲击,论文格式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检讨自身生活方式的合理性,质疑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由于具有后物质主义倾向的这一代人的出现和存在,大大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文化、生活和意识形态,表现为左右界限模糊,政党忠诚下降;阶级利益淡漠,阶级识别相应弱化。在阶级认同降低的同时,围绕诸如种族特性、移民、性别、民权、环境和核能利用等吸引公众注意力的重大政治问题,正在形成新的政治认同。90 年代以来,“第三条道路”的“新政治”依据现实的变化,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以左右划分的政党政治、阶级认同和价值观念的新的政治治理方式。“新政治”以所谓不同于自由主义和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三种模式”实行“社群主义”的“新治理”,核心内容是强调“辅助性原则”,即公民是第一责任人,国家是辅助者,强调个人的自救,变“社会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建立政治力量与“市民社会”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新政治”的基础理念是“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利”。这一理念背离社会民主主义传统的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原则,转而置根于绿色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个人即政治”。绿色意识形态的个人责任原则、自主原则、自治原则、基层民主原则等理念深刻影响了“第三条道路”的政策,构成了“新政治”的理论背景。
3,绿色意识形态与新自由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绿色意识的政治哲学背景是无政府主义。这一基本政治特征决定了绿色意识形态与全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之间的根本对抗姿态。
自里根、撒切尔主政以来,西方经济历经20年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以解除管制、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为中心的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启动了自由市场的活力,结束了凯恩斯主义失灵后西方经济“十年滞胀”的困境,并推动了信息产业革命和新经济的发展。冷战的结束和近年来势头强劲的全球化浪潮,更是进一步扫清市场壁垒,在全球空前扩张了自由市场的疆界。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尤其是西方经济的发展,也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进一步边缘化,外在于全球化进程,陷入贫困的深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试图凭借新自由主义霸权,建立21世纪的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
绿色运动标榜政治中立性,但是它本质上是反制度主义的运动,不认同任何政治体制,矛头指向一切形式的权力结构。绿色意识形态就其本质而言是以无政府主义为政治底色的。
主流绿党和生态女权主义等典型的属于后现代范畴的组织,从不讳言他们的无政府主义主流倾向。无政府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秩序的消解和对公正和谐均衡发展的世界新秩序的美好期盼,恰恰是绿色意识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客观要求。因此,绿色运动反对官僚体制下资本的压迫,也反对新自由主义构筑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无政府主义思潮再度复兴,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参见约瑟夫·卡恩:《全球化使无政府主义死灰复燃》,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8月17日。)尽管无政府主义派别林立,但是90年代无政府主义的死灰复燃明显带有后现代特征,与绿色意识形态多年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无政府主义者反对加强国际资本主义制度,要求维护城镇权力,由地方进行决策;他们反对公司跨越国界大举扩大投资规模,认为这使大公司得以践踏劳工法和环境法;他们抨击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这些机构取代了各国政府。极端的生态无政府主义者将激进的环保主义同极端的反技术倾向融为一体。约翰·泽尔赞认为,一切科学技术都是束缚人们的手段。他认为计算机和因特网肢解了社会,创造了新的劳动分工,要求更高的效率,并占用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为了解决技术驱动的社会中不断增长的压力,成百万孤立无援的人求助于毒品。他要求控制资本,也控制技术,不但反对发展工业,也反对发展农业,要求社会回归石器时代。美国老牌的绿色理论家、社会理论学家默里·布克金在60年代就将环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合二为一,提出了关于国家和资本主义如何同自然相抵触的理论。但是他目前批评极端无政府主义的过分夸大生态内容,认为不能忽视作为无政府主义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成为反人类的虚无主义者。(以上参见同上文。)总之,全球化时代的无政府主义不同于马克思当年所批判的巴枯宁主义,它与后现代的、以绿色生态运动为中心的新社会运动密切结合,其批判对象也转变为今天的跨国资本主义。很显然,当前西方无政府主义的重新兴起是与对抗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社会氛围相联系的。
三、趋势与问题
绿色环境运动性质上属于后现代的社会运动。其生命力在于其社会基础――新中间阶层的后现代价值取向,在于新一代青年对现代工业社会官僚体制的不满、拒绝和抵制。随着新的信息产业革命和全球化的演进,西方社会还会持续地发生社会分化,其社会结构仍在嬗变的过程中,这将使绿色环境运动的社会基础进一步扩大。作为20世纪后30年新产生的社会运动,作为90年代以来势头已压倒传统工人运动的群众运动,绿色生态环境运动将成为21世纪西方社会动员面最广泛的运动,因此具有广阔的前景。尽管西方主流新闻媒体经常斥责这类无政府主义的抗议运动愚不可及、杂乱无章、有勇无谋、群龙无首、目标模糊,但这恰恰是绿色运动的一个特点。绿色运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动员面和潜能始终是一种反制度主义的对抗力量。绿色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即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则显示出有可能把体制外的反对派、一种停留在“造反”层面的群众运动,转化为有组织的反制主义、一种作为替代性制度选择的、未来社会的基础成分。社会主义有可能将前景广阔却目标不清的绿色运动引向未来,纳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方案之中。
问题在于,绿色运动自身的潜在矛盾也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和激化。在外部,全球化促使绿色环境运动与新自由主义秩序化现实之间的冲突加剧。绿色价值批判理念与制度化的社会经济政治现实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它无法认同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积累的逻辑,而全球化必然使自由市场逻辑横行全球,加剧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在内部,其价值理想与其政党政治化的现实倾向产生日益尖锐的矛盾。绿色生态环境运动是向上延伸,继续走90年代政党政治的路子,从反制度主义逐步向制度化现实妥协;还是向下发展,回归70、80年代大规模群众运动、街头抗议的传统,担当现行制度不可忽略的民间抗衡力量?这将是绿色环境运动不得不面对的两难选择。向上发展,融入现行政治体制,有违其无政府主义本质和后现代特点;向下发展,脱离制度化政治的框架,会使其社会批判缺乏挑战资本主义的组织力量,并停留在文化抗议层面,不可能涉及与真正的生存保障问题有关的经济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和劳动市场政策,更无法形成对经济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胁。
对于绿党和绿色运动的无政府主义本质和内在矛盾,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拉封丹曾有一个经典的分析。他指出,新运动是一个饱和社会中的典型现象。“新”社会运动的政治规则有根本上反制度的成分,而且带有对制度化政治的解决问题能力持深深怀疑态度的特点。但是从历史上看,这种反制度立场根本不是崭新的,与欧洲工人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具有同样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新运动的政治理论基础深植于无政府主义土壤之中。与社会主义相比,它更接近强调分散社会的观念,并且更彻底地拒绝资本主义。但是在与市场社会的妥协方面,它也更类似于无政府主义。论文格式英国左派安德森在2000年《新左派评论》改版第一期也指出,在9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强大冲击面前,也出现了有希望的民主化的挑战力量。他把发达国家的女权主义和生态运动取得的胜利看作民主制度的力量的一部分,认为新运动是后30年发达社会中人类进步最重要的成分。但是他同时指出,新运动事实上也表明了它可以与资本积累的常规秩序和谐共处的特征。
7.绿色制造理念下的机械制造工艺 篇七
关键词:绿色制造,工艺,对策
1 绿色制造工艺技术概述
绿色制造,又称环境意识制造(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nufacturing)、面向环境的制造(Manufacturing For Environment)等。它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这种现代化制造模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
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节约资源和能源,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
传统的制造模式是一个开环系统,即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报废-二次原料资源,从设计、制造、使用一直到产品报废回收整个寿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也就是说要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以系统集成的观点考虑产品环境属性,改变了原来末端处理的环境保护办法,对环境保护从源头抓起,并考虑产品的基本属性,使产品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性能、使用寿命、质量等。
2 绿色制造理念下的机械制造工艺类型
根据绿色制造工艺技术追求的目标,可将绿色制造工艺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节省能源的工艺技术和环保型工艺技术。
2.1 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
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简化工艺系统组成、节省原材料消耗的工艺技术。如通过优化毛坯形状,减小加工余量,降低原材料消耗;通过提高刀具寿命,选用新型刀具材料,降低刀具组成材料的消耗;减小或取消切削液的使用;简化工艺系统的组成要素等。
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的实现可从设计和工艺两方面着手。在设计方面,可通过减少零件数量、减轻零件重量、采用优化设计技术等使原材料利用率最高;在工艺方面,可通过优化毛坯制造技术、优化下科技术、少无切屑加工技术、干式加工技术、新型特种加工技术等减小材料消耗。
2.2 节省能源的工艺技术
加工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转化为有用功,而大部分则转化为其它能量形式而消耗掉。消耗掉的能量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有害损失。
如摩擦损失掉的能量伴随着磨损而导致机床过早地丧失应有的精度;转化成热量的能量会使工艺系统温度升高,影响加工精度;损失掉的能量还可能会产生振动和噪声,降低工艺系统的可靠性,并污染环境,对操作者及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减磨、降耗或采用低能耗工艺等。
2.3 环保型工艺技术
生产过程是一个输入输出系统,当给系统输入加工过程所要求的各要素时,系统会输出除最终目标产品外,还会输出对环境、操作者等有影响或危害的物质,如废液、废气、皮渣、噪声等。环保型工艺技术就是通过一定的工艺环节,使这些物质尽可能减少或完全消除,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在工艺设计阶段全面考虑,积极预防污染的产生;有时也同时增加末端治理技术。
3 绿色制造理念下的机械制造工艺
3.1 选择绿色原材料
绿色制造所选择的材料既要有良好地适用性能,又要满足制造工艺特性以及与环境有较好地协调性,选择绿色材料是实现绿色制造的前提和关键因素之一。
绿色制造要求选择材料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优先选用可再生材料,尽量选用回收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选用原料丰富,低成本,少污染的材料代替价格昂贵,污染大的材料;
(3)尽量选择环境兼容性好的材料,避免选用有毒、有害和有辐射性的材料。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回收率,节约资源,减少产品毁弃物,保护生态环境。
3.2 采用先进的成型技术
(1)少无切削加工技术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精密铸造、冷挤压、直接沉积等成型技术和工程塑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日趋成熟,从接近零件形状向精密成形、仿形方向发展。用自由成形制造代替切削加工,有些成形件不需要机械加工,就可直接使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传统毛坯制造时的能耗、物耗,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产品的制造周期和生产费用。
(2)快速成型RP技术
快速成型(RP-Rapid Prototyping)又叫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他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它与传统机加工去除材料的方法截然相反,该工艺可以在没有任何刀具、模具及工装夹具的情况下,快速、准确、直接地制造任意复杂形状的三维实体和零件,实现零件的生产。因此,既节约资源、降低制造成本,又能减少加工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新产品样件的制造速度。
3.3 绿色切削加工技术
切削液是机械加工过程中主要的污染源,而且切削液的费用约占零件制造成本的1/6,解决切削液带来的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采用绿色切削加工技术。绿色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问题的加工技术,要求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做到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和对资源的利用率最高。目前国内外对绿色切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式切削、低温切削、绿色湿式切削等几个方面。绿色湿式切削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加工方法。新型环保切削液的研制、切削液的合理使用及废液的净化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绿色切削加工技术作为21世纪一项新的课题,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虽然干式切削、低温切削、绿色湿式切削等技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它们的优越性正逐渐休现出来,绿色切削将是未来绿色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语
当前,世界上掀起一股“绿色浪潮”,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并列入世界议事日程,制造业将改变传统制造模式,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相关的绿色材料、绿色能源和绿色设计数据库、知识库等基础技术,生产出保护环境、提高资源效率的绿色产品,如绿色汽车、绿色冰箱等,并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那些不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和不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使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飞: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机械工程出版社.2002:105-108.
[2]胡爱武,傅志红.产品的绿色设计概念及其发展[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2:115-119.
[3]石琳.关于绿色制造新概念[J].机械工程技术,2004:258-296.
[4]徐勇军,张彦富,王平.绿色制造及其实施[J].机电工程技术,2005:140-142.
8.绿色理念下的平行四边形 篇八
对于“车”这个概念,在“环保”背景下来阐释,可以说是一个“悖论”:作为目前生活便捷的代步工具,又顶着“不环保”的帽子。大势所趋,不少汽车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都打“绿色”牌,而东风日产则搭起了一条绿色的平行四边形,完成了一条绿色链子,以此在汽车市场划出一片绿地。
绿色全产业链
2011年9月22日上午,珠江新城江边出现了一道不同寻常的景象,身扣“安全带”,手握“方向盘”的人们成群结队,似在开车,却不见“车身”,身配五道杠执勤的“交警”,正忙碌检查着带着隐形驾照的驾驶员,络绎不绝驶入隐形加油站加油的“隐形大巴”,这些奇特的情景引来了无数路人的好奇眼光,路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起照来,甚至有些路人在了解到这个活动的情况后,很开心地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以行动来支持“隐形车”活动。
这是一场关于宣传“无车日”的行为艺术,东风日产是这场环保活动的设计者,同时联动全国各地网友以微博为主的网络互动形式加入“隐形车”行列,以此宣扬无车日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
东风日产成立伊始,便提出“绿色全价值链”管理的概念,设置各级安全环保对应机构,实施从商品规划、研发、制造、物流、销售、售后服务到车辆循环再利用的绿色全价值链管理。
如今,这个概念在东风日产的“2015绿色计划”中得到升级,三个主要的环境管理对象被确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大气、水和土壤;资源的有效利用。而针对“如何做”这样问题的回答,则牵涉到汽车从设计到买卖再到循环利用的一整条产业链的宏大计划。
生产链之初,也就是汽车的设计阶段,东风日产提倡的“绿色”主题直接也明确:降低油耗。东风日产称,此课题被东风日产列为中长期环境战略的重要课题。除了提高发动机效率、推广无限变速器等技术上的更新以外,东风日产还在各型汽车上搭载瞬时油耗显示系统,使汽车用户随时了解汽车行驶中的瞬时油耗,帮助用户培养节能驾驶习惯。
采购环节,东风日产通过制订技术标准等方式,管理外购零件和材料的环境负荷物质,且要求供应商建立环境管理体制,并通过第三方的环境体系认证。按照计划,至2015年,东风日产供货体系中的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将100%通过第三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制造环节,采用先进制造工艺以减少资源及原材料消耗。自2007年7月开始投产的新车型,统一执行日产全球的环境方针,包括对禁用和限用物质的使用规定、汽车产品回收再利用率的管理、车内空气质量管理等方面。
在物流环节,东风日产针对自身公路、铁路、水路这三条物流环节采用“减少废弃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管理方针,并在2011年,降低物流运输量2233,6万吨公里,实现二氧化碳减排3086吨,减少纸箱使用432吨。
销售端,东风日产将“绿色专营店”认证作为其专营店运营管理的战略目标之一,引入日产全球标准的绿色专营店项目,在改善环保基础设施设备不足的基础上,降低水、电等能源的消耗及运营成本。东风日产以每年大约建成50家绿色专营店的速度递增,截至2012年3月,全国已经有211家东风日产专营店获得“绿色专营店”称号。
从设计到销售,并非完成整个东风日产全价值链管理的概念。2005年东风日产就建立了循环经济试点推进委员会,将公司内商品规划、技术中心、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部门纳入到推进委员会中,制定了相关流程和制度。
电动汽车普及战略
2012年6月,东风日产与大连市政府签约《共同推进大连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营项目》,根据这份合作协议,东风日产计划在2015年前交付1000台启辰纯电动车用于大连市示范运营。
东风日产在20ll到2015年新中期事业计划中,明确提出,2015年以前推出“启辰”品牌电动汽车,将在日产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研发更符合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启辰纯电动汽车。
2012年4月,启辰品牌首款EV概念车——启辰e-Concept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首度亮相。启辰品牌是东风日产启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并将电动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能源系列品牌。而e-Concept概念车,则是启辰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首个成果,开启新能源汽车之门。目前,这款电动车已经进入了国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
在启辰首款新车亮相后不久,东风扩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脚步便随即加快。
9月,广州市花都区首批纯电动汽车投入运营,东风日产21辆纯电动汽车聆风投入到广州市花都区公务车与出租车系统中,其中6辆将作为出租车运营,这也是广州市首次将纯电动汽车引入出租车领域。
2009年11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联手日产汽车,与广州市政府就共同发展电动汽车事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而作为该谅解备忘录的具体执行者,东风日产旋即启动“绿色城市计划”。以世界领先水平的电动汽车导入为核心,通过与国内各个城市政府的深度合作,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
作为国内首个以汽车企业为主导、联手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电动汽车普及战略,在当时可谓正当其时。彼时中国国内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正在酝酿发酵,各地方政府皆在为扩张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攻城略地。
2010年,雷诺日产联盟与武汉市就推广电动汽车签署合作协议,武汉将率先在两年间建成250个普通充电装置以及2个快速充电装置;2012年,大连也加入纯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城市的行列。至此,东风日产从南到北,纵贯中国,通过区域核心城市示范运营的方式,进一步夯实领先业内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布局。
渗入生活的创意
2006年,东风日产携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开展天籁绿洲大型公益计划,以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生态防护林、自然保护区等绿地为主要养护和建设对象。
这是一个为城市提供绿色休闲地的“绿肺”活动。随着项目的发展,“绿肺”的作用也随之扩张。2011年,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苗族自治县的千户苗寨,“天籁绿洲”启动为珠江上游建设生态保护民族文化林的项目,营造石漠化防治林500亩。目前,天籁之林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内蒙古、贵州等地落地生根。
无论是绿色产业链的管理还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绿色”的概念还停留在企业的本分之事上,东风日产还力图将“绿色”作为一种态度渗入到生活之中。
2008年,东风日产发起“科技在你身边,环保从我做起”免费赠送环保购物袋活动。自当年6月1日起,东风日产遍布全国的300多家专营店向到店客户赠送环保布袋;在北京、上海等10个重点城市,东风日产通过商场、超市等更多渠道派发。
2009年,东风日产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启动桌面绿植派送活动,免费派送4万盆小绿植。在指定地区上班的人们,只需登录东风日产的官方网站,在线登记注册后即可为自己、同事或好友申领一个精美的桌面小绿植,一周内东风日产的“绿色使者”就会将盆栽送达。
按照东风日产的说法,他们希望借由类似于上述的生活环保活动,达到宣传以实际行动向公众传达东风日产作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切实秉承的“人、车、环境和谐统一”环保理念、努力将绿色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积极加入到环保的共同行动中来。
2011年年底,东风日产启动了“创新之旅”的大型活动,包括企业参观、天马行空“天籁艺术解构”、品牌体验、试乘试驾等活动。先后接待了各界嘉宾过万人,其中试乘试驾活动共接待各类人员近600人,创新之旅网站页面浏览达1,744,887人,微博用户(N-club用户)参与人数达1,846,699人。
【浅谈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绿色课堂】推荐阅读:
绿色教育工作计划07-23
我心中的绿色教育作文09-24
绿色环保教育活动方案11-02
绿色校园文化理念系统10-21
绿色,地球的颜色 国旗下的讲话07-08
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11-10
国旗下的讲话:绿色出行 健康生活08-04
打造绿色的语文课堂06-20
和谐课堂呼唤绿色评价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