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述论文(精选14篇)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述论文 篇一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Brainstorming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为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多种可选择的资源。Brainstorming还提倡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在学习上大胆进行明智的猜测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不怕在学习中出现错误,认为出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错误可以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善。因此,语误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特征。学习者在长期与真实语言的接触中,会逐渐地用正确的形式代替不正确的形式,养成正确运用语言形式的习惯。在Brainstorming阶段不以对或错评判学生的观点。因此,Brainstorming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使学生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充分发表观点和见解的机会,并能由此获得一种成就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4)利用情境理解所学知识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善于利用情境理解学习内容,但是外语课堂教学往往缺少真实的语境,Brainstorming可使学生有机会把已有的相关知识(内容图式)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为理解知识创造所需要的语境。
二、Brainstorming的组织形式
Brainstorming可以按以下组织形式进行:
1.个人思考。
2.成对或小组活动。
3.全班讨论。教师把全班学生的想法(最好以短语或词组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4.全班进一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想法进行评价、评论、比较、对比、重组和归类,选出最重要的或最有代表性的观点。
5.个人进行写作。
1)个人思考
写作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好的文章来自于高质量的思考。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大约3~5分钟的时间对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思考。在这几分钟内,新鲜的想法或早巳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图式被激活;但是这些想法还只是无序的“原材料”,需要在小组以及全班讨论中进行加工。
2)成对或小组活动
成对活动通常是同桌活动。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把双方的想法清晰化和条理化,并用
[1] [2] [3] [4] [5]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述论文 篇二
自主学习, 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新性的学习。即学习呈现自主、主动、创新三个方面。它是创新学习的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能独立地探索、解决问题。因此, 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方法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 在合作中学习, 丰富积累, 激活思维, 调动求知的欲望, 展现潜在的智慧,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教学活动中, 要做到“教、学、做”三合一。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寻求知识, 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 教给自学的方法, 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给充分的时间提问, 教给提问的方法, 培养其创新意识;给充分的时间讨论、读书和作业, 教给讨论、阅读的方法、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学懂了的, 不讲;学生似懂非懂的, 教师加以引导、点拨, 让他们试着讲;学生没学懂的, 教师再精要地讲。
2、在教学活动中, 要让学生以合作为主要方法, 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核心、主体作用。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共同完成某一个问题或某一道题;经过小组充分讨论得出结论后, 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等。学生在友爱、和谐的氛围中思想会格外敏捷, 学习热情极为高涨, 能将学会的知识尽快地运用到实践中, 这样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这种小组学习把学生个体、小组、的学习方法组合为一个整体,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主题意识充分体现。
3、在教学活动中, 要教学生学会自学生疑。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可见让学生自学生疑很重要。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 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 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或不敢质疑怎么办?这就要我们鼓励学生做到“三个不”:不从众, 不唯书, 不唯师。“四个敢于”:敢于否认教材, 敢于否认古人、名人, 敢于否认自我、同伴, 敢于否认教师。如此解除学生怕提问、怕老师、怕同学嘲笑的心理疑虑, 让学生大胆提问。凡是提问, 不管好与坏、不管对错, 老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称赞。例如:在学习“埃及”一节内容时, 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 提出:古埃及人民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如此众多而又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网上查阅资料等得出结论:古埃及人希望自己死后灵魂能够升天, 继续获得幸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还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处提问, 不要“浅问辄止”, 而应该刨根问底, 从多角度思考, 多方位的发问。再次, 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 绝不搞形式, 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提问, 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 由不会问到会问的过程, 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 发展学生的个性。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三
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首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善意对待,不要因为学生提的问题无多大意义、钻“牛角尖”而消极对待。
其次,要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示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深思质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归类,认真研究学生质疑思路,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提问,以此带动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如必修5中的《等待戈多》是学生较难理解、把握的一篇文章,预习时可以指导学生先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荒诞派戏剧的其他作品,借以帮助学生对荒诞派戏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更好地感知剧本的内容,领悟作品的主题。还可设计“两个流浪汉在做什么,有什么用意?” “戈多指什么?” “如何理解本剧的主题?”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
最后,教会学生质疑的技巧。学生要学会质疑。关键是要把握住正确的思维角度。
1、从课文关键处质疑问难。它可以是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文中关键性的语句,还可以是文章看似“矛盾”之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关键处质疑问难,不仅能充分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带动全体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境,而且有利于让学生领悟课文关键处对表达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2、从课文“留白”处质疑问难。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地方正是体现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空白,这些“留白”处往往能成为激发思维、驰骋想象的益智因素。如《项链》一文的结尾便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玛蒂尔德会感到怎么样呢?是悔是怨。是嗔是喜?这“留白”正是莫泊桑小说情节构思的独具匠心之处。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留白”处质疑问难。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反复咀嚼、品味课文“留白”处所造成的朦胧的美学境界时,会产生无限的意趣,这对刺激学生的积极思维。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3、从课文“无疑处”质疑问难。课文中有些语句、段落或情节等,学生阅读时不觉得有疑问,往往一瞥而过,而这些“无疑处”有时却是理解课文的枢纽,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在课文“无疑处”质疑问难,既可激发学生深思,又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二、引导学生学会讨论
“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众多的学生彼此对话。相互交流,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讨论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单向信息传递的常规。能够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信息传递,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有显著的效果。
1、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主题讨论,理解讨论的题意。把握好文章讨论的主题,即解决了讨论的方向和价值,可以说是讨论之魂。如讲授选修9《传纪选读》第三单元中《项羽本纪》一文《垓下悲歌》的片断时,我便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假如项羽没有自杀,接受亭长的建议,坐船东渡到江东,结果会怎么样呢?项羽最后放弃渡江,悲壮自杀了,假如是刘邦落得如此下场,刘邦会不会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呢?学生们饶有兴趣。展开热烈讨论。有的说。项羽最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刘邦被擒,成就不灭的神话;有的说,项羽自杀是明智的选择,即使他回到江东称王,但势单力薄,一旦刘邦追杀到江东来,他根本无法抵挡,何必再连累父老乡亲呢!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刘邦是天下枭雄,他必定不会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刘邦是识相之人,如果沦落到这种地步,他必定也会自杀的。
2、引导学生筛选要点、找准目标、恰当表达。信息的传送方式一般是接受信息到输出信息,接受有一个筛选过程。输出有一个怎样表达的过程,如果说接受信息是听的过程,那么听后会说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有输入和输出才符合信息学的有关原理。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是“学生认真地答,教师简单地评”。在课堂中把说一说、评一评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先听一听,然后说一说、评一评,教师适当地加以总结。这样做不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学生听后会说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培养途径。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篇四
毫无生机的课堂教学不光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厌恶老师,更会阻碍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数学,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空间,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体等,为学生创造适合教学情境。以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以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以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以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以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以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以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如:在教学:“正多边形和圆”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吗?怎样就能做出一个正多边形 ?”此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创设一个开放性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主动将所学圆的知识与正多边形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上。
5.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篇五
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如本人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圆的面积”时,就是通过“化圆为方”的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篇六
二.课题简介:本课题以我中心校主持各校个别教师摸索探究在小学阶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方面所作的工作为主线,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的选题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计划及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旨在为教育教学工作和相关专题的研究与推广提供借鉴。
三.课题目标
1、教师目标:研究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目标:研究学生如何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式,以“乐学、会学、会用”为指导思想,力求探索以兴趣教学贯穿课堂的教学流程:激发兴趣----输入信息-----实践应用-----体验成功。不断改进完善学法,在生动、活泼而又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力争各科课堂学习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3、课堂教学目标:研究如何摸索探究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参与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积极主动、勇于探索、乐意参与。实施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的四个基本教学原则。
四.课题内容
(一)课题的立题背景
1、背景的提出
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性与开发性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特点。倡导自主学习在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挖掘他们自我发现的潜能,提高他们自我构建的能力。
由于应试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与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抑制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情况,仍然大有所在。课堂上缺少恰当的师生对话、师生互动和师生互相尊重的民主氛围;学生学习强度大,教师教学任务教学手段与技术滞后等情况也还没有得到改变。很多学生习惯了接受知识,不去思考问题,思维没有得到提高,对学习无所适从,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提高了。
2、满足素质教育之求
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育应爱护和启迪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陈旧、僵化、呆板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重新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利于新颖人才脱颖而出的英语教育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寓教于乐,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激发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学就达其真正的目的。
3、符合新《各科课程标准》之规定
新《课程标准》关注的焦点是课程实施过程,重点是对学法的探讨,核心是“探究性学习”,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变革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从精心设计“教”向精心设计学生的“学”转变,从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从忠实地执行教材向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强调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4、加速我乡各学科教改之步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增强学习的内动力。针对我乡教学现状,结合各校学习实际情况,我们就课题进行研究,相信通过近三年的教育教学研究及工作实践,本课题的研究能对我乡教学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加速我乡各学科教改之步伐。
(二)课题的界定
1、“自主学习型”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是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内容中,使学生在使用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将知识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教师需分析和设计具体内容,完成学习知识所需要的其它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等的收集,旨在将每一个学习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
2、“自主学习型” 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知识作为交流的媒介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正确,以便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能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基本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运用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学生的学法:
(1)、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促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指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学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结合,学会找知识源,从多种渠道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
(3)、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
2、研究教师的教法:
(1)、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促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生命主动、积极、自由、全面的发展,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帮助广大教师建立新的课程目标观,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3)、通过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促进广大教师构建新的知识学习观,即知识的获得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3、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促动我乡广大教师提高认识,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操作要求、模式、评价方式,丰富对自主学习方式的理论认识。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张扬个性和大胆创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4、完善改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评估:(1)、评价从重个体向重集体过渡;(2)、评价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过渡,坚持用发展眼光看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研究旨在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调整
一直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他主、被动、机械接受”的基本特征。一提起学习,学生的行为便是读书、听讲、练习、考试,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和一刀切现象,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和思维,又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和阻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倡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以取代或削弱知识为代价,而是教学生怎样去获取知识技能,为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全面发展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课题研究重在适应现实情况对教育教学的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疑是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亮点和难点。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即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更注重知识的流量、变量和增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因此,不能继续一味地传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不思革新进取。
3、本课题研究吻合《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育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性学习、被动性学习,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合作学习以及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已是势在必行。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基本原理
人本主义教育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人格化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教学;强调学生个性化的自我评价;强调情感化的师生关系。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的意义是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其个人先前知识经验主动建构。基于此基本观念,学习应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是意义建构的核心环节,而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目的。
3、创新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自主学习”是对创新教育的继承,它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到实处。通过此种学习方式的构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展知识、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形成独立、自信、坚毅、勇敢的个性;培养抓住机遇,捕捉灵感的观念和大胆实践的勇气等。
4、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六)课题研究的现实状况及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A、现实状况
1、教育部《课程标准》中新课程理论认为,学生上学期间的“学习”是为了“学会学习”而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教是为了不教”。
2、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即兴趣可以转化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保持兴奋的情绪,从而养成持久不衰的热情。
3、我学校按现有分层次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入手,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突出学生学得主动,即“主体性地位”,让学生获得乐趣,体验成功。B、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全乡1-6年级的部分学生(随机抽取)实验对比班:1-6年级部分班级(随机抽取)C、研究方法
利用课堂教学,心育教育及综合实践课,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教学研究,检测就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对策与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
2、研究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现状并针对他们自主性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寻求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
3、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现代信息传播理论和自主学习等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
(七)课题研究计划及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与具体措施:准备和启动阶段
1、准备阶段:2011.3
2、申报阶段:2011.3——2011.4
3、批复后开题 2011.5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学校统筹安排,层层管理,落实到人人认真对待负责课题研究;
1、深入课堂,对比实验,及时反馈,取长补短;
2、围绕课题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 :
1、整理收集文本材料(注重点滴积累,装订成册)
2、成果的收集、汇编
3、总结阶段:(2014年2月------2014年5月)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4、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教学策略上,我们积极、大胆地实施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各种教学方式,创设一个全员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氛围,实行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尝试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提出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即:(1)、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精心编写预习、学习、复习案(2)、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契机,悉心安排学生课堂教学活动(3)、以鼓励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为主导,决心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4)、以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为手段,专心致志于过程性学习(5)、以创设多层次课外学习环境为抓手,全心全意发挥环境教育作用 五.课题成效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已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并在全乡教学中加以推广运用,以求不断改进完善。
(一)初步明确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操作要求:
1、主体性要求
“自主”是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内隐、外显的各种权利,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阅读、交流、实践,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求知、自主发现、自主发展。具体表现在:(1)、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认知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通过内化、理解、记忆加以反思,激发起学生潜在意识上的独立学习能力。(2)、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愿学”。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如创设丰富的情境、采用富于激励性的语言、改变常规授课手段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心向(3)、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注重学习策略的内化和迁移、运用。(4)、建立在意志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注重师生评价,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为突破自己而不断努力的激情。
2、差异性要求
尊重学生的差异,是教育民主化的需要。我们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承认人与人之间在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我们就必须承认教育的差异性,努力使“学生适应教育”转变为“教育适应学生差异”。(1)、目标分层。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课堂上,教师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及需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发展特长,让每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目标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来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进步。(2)、内容分层。学习内容的分层主要是指学生具有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权利。怎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体验?当然是那些“属于自己的内容”,那些与学生生活相连、兴趣相投、期待相合的内容。(3)、作业分层。作业是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作业布置总是统一要求,造成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而真正民主的教学、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如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的自主选择、方法的自主选择等。
3、互动性要求
互动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特性。它是多向多层的,既有学生与书本的互动,也有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学生与书本的互动意味着学生与书本的亲密对话,实现入乎其中的情知整合;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传递与反馈的顺畅,是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精神等方面得以提升的必要流程;生生互动更多地体现为合作性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这里既有行为互动,也有思维互动;既有知识交流也有情感的交流合作。
4、创造性要求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让课堂充满活力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做到:(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是创新火花能否得以闪现的重要环境,只有在一个允许犯错、勇于争辩、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能“异想天开”,畅所欲言,才能激起火样的创造热情。(2)、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求异”。“求异”就是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敢于循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寻问题、解决问题。(3)、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大胆的想象与设想比知识更为重要,它可以使人的思维更具有广度,更具有超乎一般的创造性。(4)、培养学生敏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构成要素,这是学生学会认知、发展、创造,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与习惯的起步与提升。
5、实践性要求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品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保证充分的实践时间。课堂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操作、练习等时间,保证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口、动手。(2)注重实践方法的积累和内化。(3)、注重与生活的相关联系,引导学生开发生活资源,拓展学习途径,学以致用。
(二)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我们根据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规律,初步构建了如下操作模式:
1、以预习案为引导、以话题为线索,把握自主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想要了解或有疑难的问题,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主题。
2、以学习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体验自主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策略。围绕主题自主探究,并利用相关书籍、图片、实物、实验或网络,配合学习、思考。既可以独立自主学习,也可以合作探究学习。
3、以复习案为成果、以自我展示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获取学习愉悦。围绕学习主题展开讨论,教师适时诱导,启发思维,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4、强化学习实践,类化自主学习体验。开放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外延伸实践活动,以发挥课内外学习的整体效益。
(三)初步构建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有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自我需要,注意力集中,师生关系融洽。
2、学生的参与面:学生参与学习的面广,教师真正面对全体学生,多数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
3、学生的参与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裕的参与时间,听、说、读、写、讨论、总结等所用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
4、学生的参与方式: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如:小组学习、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动手操作等。
5、学生的参与品质: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理解他人发言并能抓住要点。学生有问题意识,敢于质疑问题、发表意见,有较强的动脑、动口、运用的能力。
6、学生的参与效果: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得到较好地建构。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方案;
2、阶段和终结性研究报告;
3、优秀课堂教学设计;
4、反映学生各种能力发展成果:小故事、小报、演讲比赛、各种节目汇报;
5、反映教师科研能力的论文,教案、说课、听课、评课记录,课外活动安排记录等;
6、典型教学活动影像资料。七.课题研究的师生成果:
通过近三年的课题实践与研究,我们从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中受益匪浅。通过对比实践,运用多种激发兴趣、互动合作、自主学习等教育教学方式,改善了课堂内外的学习气氛,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题组举行了县级的公开课。教师合计上公开课、研讨课10节。通过进行课题研究,主研教师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教师论文、案例在全国、省级发表或获奖多篇,市级发表或获奖8多篇。学生习作多次发表或获奖。八.课题研究引发的思考及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在考试功能日益彰显,学生负担逐渐加重的现状下,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活动仍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
2、如何有效广泛地拓展校园、社会、家庭资源,使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课内外联系,还需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
3、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显然还不够,要在逐步改善学习方式的情况下,加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着研究的全面铺开。一些教师在观念、实验能力、手段上还滞后于课题研究步伐。
5、自主学习教学难度较大,不易操作,实验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少实验教师对如何处理好“合”与“分”的关系还掌握得不够好,同时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选取的活动资源太少,不能满足教材的实际需要。
6、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有关因素的变化数据和资料的收集积累还不够科学,课题实施的教师还应积极总结与反思,要进一步做好过程性资料的及时收集工作。
7.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七
1、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要想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必须先培养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学习效果不一样, 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 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 如:课前生动有趣的引言, 一节趣味横生的CAI课, 甚至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相貌堂堂的仪表, 性格幽默风趣等。在教学中, 老师应尽可能发挥个人特长, 积极尝试。例如: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章前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 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 (如音像资料) 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 力求语言亲切精炼幽默, 富有感染力;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 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 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 (如多媒体) 要灵活多变。总之, 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 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久而久之, 学生便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探寻自主学习的方法
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 是事半功倍的前提。语文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学法上与其他学科有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 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等。同时还有它独到的学法。笔者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常根据实际, 采用一些自主学习教学策略、读写互动策略、原始阅读策略、自由发问策略等。笔者在组织《钱塘湖春行》教学时, 整个课堂教学主要分为“朗读”、“从写作角度品读诗歌的内容”和“尝试写作写景短文”三大部分。其中“朗读”部分, 运用“自读——范读——学读——比读——赛读——背读”的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在“从写作角度品读诗歌的内容”部分, 讨论了诗歌景物描写的顺序, 观景的方式, 所体现的季节等角度品读诗歌的景物描写特点。在“尝试写作写景短文”部分要求学生以本诗歌为蓝本, 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角度, 将这首诗歌改成现代写景短文。这样从写作角度切入阅读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意境、主题, 是对读的有力升华。
3、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物理学家LAUE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 而是发展思维的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已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里“所剩下来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所指的科学素质中的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的求知能力才是我们老师孜孜以求的让学生受用一辈子的东西。
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 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 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 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寻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能力为核心的“三级探究教学”模式, 即“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合作探究”。每级可分为感知、提问、解答、整理四个环节。另外, 我还充分拓展开放的空间, 给学生创设一个立体化、民主化、多边化和生活化的自由空间, 使学生具有一个展现自己个性的宽松氛围。为此, 我打破了学科界限, 让他们多角度探究学习;打破课堂为中心的模式, 面向社会多方面主动探究。
这种教学模式,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主动深入探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寻找释疑的策略, 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发现学习, 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从而主动构建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同时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 在课外离开老师, 离开教科书的情况下, 也能主动探究学习, 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日益的提高。
4、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将兴趣持久, 就要“习惯成自然”。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 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专心读书的习惯, 背诵摘录的习惯, 认真听讲的习惯, 思考提问的习惯, 认真写作的习惯等。有了这些, 就能使学生既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语文, 也能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 还能在生活中收集、观察、体会, 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
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八
关键词:初中政治 自主 提问
一、学生自主提问方式的解读
所谓自主提问,就是学生在阅读学习内容时,根据有关信息的提示,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和政治课知识,对所读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政治课新课程标准下,政治课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提问,是根据现代阅读心理学的理论,将自主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要求而运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李政道教授也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因此,自主提问,就是一种学问、学问,要会学,更要会问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让学生把学习知识当成一种“自我需要”,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过程。由于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活力的教学。自主提问,问题让学生自己在生成问题的过程中,去观察、思考、总结,去充分探索、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这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心理获得解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的思考
初中政治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行为的训练结合得十分密切。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倡导教学民主,开展自主提问,就能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就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真正使“教学在师生互动与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初中政治课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敢想、敢说、敢做。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老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政治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问的能力,应该从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上,培养他们对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思考分析,培养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高度进行提问在的指导。首先,要明确学生提问的目的。教师的提问不是目的,而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的所采取一种手段,学生的提问,是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主动思考的结果,“参与、思考、提高”是学生自主提问的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提问,要善于把握时机,善于掠捕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实质。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政治课课堂教学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过程,立足学生自主提问的“学情”,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操作起点。目前“自主——合作——创新”三维复合的新教学模式,将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导”师,不是“教”师上,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生的自学提问式学习定义为“学、思、疑、问”四个互相联系的学习要素,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正是现代政治课教学提倡的科学学习方式。因此,政治课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提问,一般有三种提问:一是生生合作互研后提问,即教师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互相研讨后提问;二是小组合作互研式提问,合作小组以4人为一组,如前后排邻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后提问;三是整班集体互研后提问,学生可以针对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各自发表见解,教师集中解决难点问题与重点问题。具体方式可以辩论、“实话实说”法、讨论等等。有经验的教师义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自主提问如果做到“趣问”、“巧问”、“曲问”、“活问”,则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趣问”是学生力求提出新颖别致、喜闻乐见的问题;“巧问”是学生找到适当的提问切入点进行提问;“活问”是学生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等影响下,广泛搜集,精心挑选学习问题。
三、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实践
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提问的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教学入手。
(一)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创新提问。课堂教学创设合理、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开展紧张而有活泼的认知活动,鼓励学生学习过程事进行创新提问,就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如:在教学“维护祖国统一”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观看香港、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历史的瞬间庄严的场面,令每一位学生都亲身体验祖国的日益强大,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联系现实生活组织教学内容,拓展学习领域。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课程资源,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就能让学生增进提问的思路,在基础性学习的过程中拓宽和延伸自主提問的问题。如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资料,开展“新闻发布会”“法制快讯”“辩论会”“环境小报”等专题活动,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能加强学生实际应用政治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
(三)开展问题探究,激活学生思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以问题情景为知识呈现方式,以问题探究为教学互动方式,以问题评价为教师指导方式,就能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把自己在个体商店里买的商品摆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诉说法律事实,然后要求仔细认真阅读教材,学生提出相应的法律问题,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四中学)
9.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九
自主性学习能力就是受教育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
作 者:范旭萍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靖城镇虹桥小学,江苏靖江,21450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xx “”(12) 分类号:G622 关键词:自主学习 良好习惯 学习能力
10.外语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十
外语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探讨了自主学习的定义,以及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研究表明: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学习者需求分析、记录学习日志和学习策略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 者:卜杰民 BU Jie-min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浙江东阳,312100刊 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卷(期):7(1)分类号:H319关键词:外语课堂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1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十一
一、教师要提高认识,学生要明确目标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形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老师的一种惯性,造成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的学习目标,总是等待老师来传授知识,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完全在一种应试状态下来完成学习任务,其直接结果是学生没有自我学习目标、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就难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要把握其内涵,领会其实质,改变以往形成的思维定势,重新梳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思想上真正得到解放,真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意识上来,也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的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控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教师在方法上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在思路上从保守型转变为开放型。只有教师深刻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转变教学理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实现明确
的自主学习目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
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目标后,重要的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世界越来越精彩,作为农村的小学,学生们也在不断的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社会变化。在社会发生着飞速变化的环境下,学生的心理状态、兴趣爱好以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也都在变化,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我们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都有深处的感受: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施展浑身解数,在教学中把学生喜欢的、直观的、兴趣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最优化的组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以历史课为例,在上课时可利用图片、幻灯、影像等手段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把有些事件编为顺口溜,如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编成李渊建唐留一把,学生不仅容易记,也不易忘,同时还有兴趣。类似的内容和事例枚不盛举,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做来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激发出来,学习自
觉性就能长足进步。
三、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使其掌握自主学习的规律
要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更高效,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在我从教的十几年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深刻认识到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方法,才能使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指导方法有因学生而异,因教师而异的特征,没有也不会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仅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一是指导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因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够,应尽量做到具体,详尽。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也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如指导学生如何做课堂笔记、如何预习、如何发挥自主性等等。三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后复习,这也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导让学生及时和更好地掌握前段所学的知识。四是指导学生学会并及时查找自己所学的不足,以便得到及时纠正;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五是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养成互帮互助的协作式学习习惯,在协作式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
四、开展创意型家庭作业
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必要步骤,同时也起着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通常的作业只是对课本知识的一般性巩固和重复性训练,考虑到减负和给学生留有较大自主活动空间,校内作业大都在校内完成。我们知道减负主要是要减去学生不应有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所以在培养学生有了学习目标、有了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也就会获得一种学习的愉快,而不是压力。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开展创意型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玩耍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比如,让学生搜集一些与课本上知识有关的故事或知识,让学生在帮助家长干活的同时记下有趣的事件或有趣的计算题目等等。教师可以利用校内活动时间,针对家庭作业开展学生汇报会、辩论会、游戏会等等,通过学生汇报、发言,把自己获得的与学习有关的趣事、乐事讲述出来。学生既巩固了书本知识,又学到了社会知识,还得到了身心愉快。创意型家庭作业可以作为校内学习的一种延伸、书本知识的一种延伸,通过这种延伸可以更大限度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兴趣,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更大限度的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也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去长时间地研究和完善。
1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述论文 篇十二
一、树立目标意识, 培养乐学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进而“乐之”的过程, 就是良好自主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只有“乐之”, 才可能保持永不衰竭的求知欲, 才可能保持学习的自觉性和持久性。因此,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 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 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都要体现适度的目标, 使知识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使其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感。要实施分层教学, 就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快乐。因此, 确定目标既不能太高, 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又不能太低, 让学生感到唾手可得, 而是要让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但又得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能够达到。可以先帮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制定短期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引导, 使学生通过一周或更短时间的努力后能取得明显的进步, 一个一个小目标地实现。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和理解, 逐步对学习产生成就感。
二、树立自控意识, 培养自觉习惯
锻炼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顽强的学习毅力和高度的学习自信心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品质保证。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塑造过程, 要经历习惯更新的阵痛、习惯巩固的坚韧和学习失败的考验, 这就要求学生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高度的自制力。农村学生, “空巢家庭”多, 监护不到位, 抗干扰能力差, 自觉性更差。因此, 光有明确的目标还不行, 还需要有较强的自控意识, 通过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及思想行为, 最大限度地淡化和消除不利因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如学习难度加大, 考试不理想, 面临外界诱惑等, 容易造成注意的分散和兴趣的降低以及学习行为的紊乱。因此, 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和调节, 如用情绪调控、深呼吸、理性升华、自我暗示等方法, 指导学生去克服学习困难, 排除心理障碍, 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
当然, 学生自我管理也十分重要, 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语言行动, 不做干扰学习或不利于学习的事。而农村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可引导学生从小事易事做起, 因为小事易成功, 给人以自信, 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克服大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可用“学而不厌”“学习, 学习再学习”“业精于勤”等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 以此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可要求定期进行自我检查,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检查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学生间也可以相互监督检查。学生们天天生活在一起, 相互间的情况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教师更了解。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生, 把表扬肯定、关心爱护、耐心辅导与严格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三、树立方法意识, 培养自学习惯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社会在不断发展, 新知识在不断涌现, 仅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过程教学, 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而代之以激励、点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新知识, 更要总结积累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方法。在实践中, 一方面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学习等常规性学习方法与习惯的训练。另一方面开展观察习惯、注意习惯、想象习惯、记忆习惯、思维习惯、自主创新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当然, 这些习惯的养成, 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要靠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强制要求和教育诱导相结合的方式使之成为自律和稳定的学习习惯。笔者平时备课时非常注意根据特定的学习内容来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还指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过程进行评价与监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紧紧抓住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策略指导。
当前农村初中大量优秀学生自小学就流向大城镇学校, 而这部分优质生源的流失使农村初中失去自主学习的“领头羊”, 给自主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 充分发挥“潜能生”的作用。可引导他们先读一读 (包括辅助文) , 再想一想 (“小栏目”中的思考题) , 接着写一写 (“知行博客”之类) , 联系实际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使学生明白如何入手, 懂得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而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 所以, 关键是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总结和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自评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它可以及时反馈、准确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控自己, 不断唤醒自己沉睡的心灵, 深化自己的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与创造力, 以提高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 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的成败中分析原因, 及时发现和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四、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质疑习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想品德课, 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最高点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创新, 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过程的安排、问题提出的角度、练习题的题型等, 都要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质疑习惯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一方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 另一方面也不要被教师的思维所束缚, 要敢于怀疑, 敢于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标新立异;激励学生敢提问, 爱提问, 乐探究, 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笔者经常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见解”。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时, 总是耐心地讲解, 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从不因这个学生“爱钻牛角尖”而不予理睬。当学生对书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时, 总是表扬这些同学敢于大胆思考, 号召大家向这些同学学习, 使课堂充满创造性的生机与活力。例如讲解“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时, 有学生认为, 有些个体、私营经济制售伪劣假冒产品, 唯利是图, 不顾消费者的利益, 应该不允许其存在。针对学生的这种认识, 笔者带领学生分别参观了校门边的个体理发店、书店、药店、自行车修理部等。接着展开讨论, 提高了思想认识, 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灵活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口、眼、脑等感官的协同作用, 新知识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更生动, 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1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述论文 篇十三
3、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对学生的每一个反应或发言要加以正确的评价和引导,这很关键。
14.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十四
【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兴趣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正经历着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其根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和主动的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伙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才能使其终身享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英语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就学校教育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教育引导者。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在学生的一生中显然重要但是相对短暂,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却是长久受用的本领。将来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主要还是靠自学能力去获得知识,增长才 干,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授之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学习英语,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对所教的班级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发现:除了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外,课外主动看英语书的学生占17%,偶尔会翻看英语书的占21.8%,有61.2%的学生课后根本不会动一下英语书。因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自主获取知识的初步感知,也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学生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并且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如学习一个新单元之前,我要求学生先在家课前听录音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图画初步感知理解课文大意,找出Let’s talk对话中的new words和difficult words画圈做记号,翻开单词词汇表,理解其意思;用横线划出课文中的难点句和疑问句,自主学习找出相应的答句。学习Let’s learn和Let’s say单词前,让学生先根据图片推测单词意思,再翻开单词词汇表,找出相应的单词记下其中文意思,后听录音跟读模仿单词的发音等。当老师讲新课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听讲。这样,学生就能较快地理解教学内容,缩短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课堂负担,为丰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复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整理消化,同时可以查漏步缺,弥补不足,从而巩固所学的内容;启下,是为了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学习了新的内容后,如果学生能自觉地复习,从记忆规律方面来说,能增强记忆效果,训练记忆能力;从知识巩固 来说,学生及时地复习能使知识在头脑中得以强化吸收,利于学生对其他新知识的掌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古人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因此在教授新课前,复习旧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教学PEP三年级下册Unit 3 How many? A.Let’s learn时,我先让学生复习数字one-ten,然后我比划手指问学生:“How many fingers?”让学生积极回答十以下的数字单词,接着由旧引新,我请一个同学上台“借用”他的一根手指加上我的十根手指,问“How many fingers?”台下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抢答:“十一!”有聪明的学生课前预习,大声地说出:“Eleven!” 老师适当表扬,自然导入新授的内容。又如,教学Unit 3A.Let’s talk时我通过复习数字1-15,结合本课内容复习三年级上册中有关动物,食物和文具等单词,让学生用“How many… can you see?”“I can see…(数字).” 询问别人能看见多少样东西及其回答。通过大量的图片复习了数字,也渗透了单词的复数形式,根据(所学过的单词)图片进行提问,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新授句型。可见,老师在新课前适当复习旧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此外,课后复习也很重要的,它是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知识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的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每上完一堂课我都得要求学生及时地将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对刚学的知识印象才会深刻。如每学完一课,我都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坚持听录音有感情地跟读课文,模仿其语音语调,理解课文意思,抓住重难句,认真背诵;每天都要坚持认读和拼读单词,认真记忆。及时且适当的复习,有助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易遗忘,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驱使人接近自己所喜欢的对 象,驱策人对事物进行钻研和探究,创新和追求。对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1.培养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要求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学习兴趣表现为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喜爱,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许多调查材料表明,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部分都能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认真作笔记,肯动脑筋爱提问题,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主动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并且有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毅力。而那些漫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是很被动,学习不专心,对待学习任务敷衍了事,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
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情景,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5A.Let’s talk时,我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导入,先出示一个装满玩具的toy box,用所学过的旧句型问学生:“How many planes can you see?”“How many cars can you see?”,当学生回答正确后,课件中的小汽车突然不见了,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我就恰到好处地用这节课的新句型问:“Oh!Where is my car?”引导学生回答“Look!It’s on the desk.”这样创设情景自然导入,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我通过大量的课件图片,让学生用新授的句型“Where is my„?”“It’s on/in/under the„.”自主运用进行问答,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2.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重要的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空间。当学生跨进校门后,我们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书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局限他们思想与包罗万象的世界隔离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让学生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开拓创新。因此,每当教学Let’s talk对话时,我都会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找出答案。如教学Unit 2 A.Let’s talk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后自主观察课文图画,让学生根据录音和图意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然后提出两个问题:“Who’s that woman?”和“Who’s that man?”再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大意,自主学习探究找出相应的答案。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答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获得知识的喜悦。
三、渗透语音教学,养成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音标则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的一种“拼读工具”。学生的语音不准,对口型、听录音纠正都是很难达到读音准确,因此只有在日常教学中慢慢渗透语音的发音和拼读,让学生更细致地感受语音,养成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有效提高口语发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英语的音标容易与语文的拼音混淆,因此适宜采取了直呼式的教学。1.多听录音,纠正发音。
我们知道,26个字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好26个字母对学生以后的发音,拼读和记忆单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字母的发音又直接涉及到单词的发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注意让学生仔细听录音,观察他们的口形,并鼓励模仿得最好的学生示范领读,帮助学生纠音。除此以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模仿竞赛活动,告诉学生录音带是最好的家教,建议学生每天回家坚持听录音。2.有机渗透语音教学,有助学生认读记忆单词。
在学生熟练字母认读的基础上,教学单词时我们可通过简单的音节拼读,让学生感知英语的拼读方式,在无形中慢慢地渗透语音教学。新授单词时,可以将语音教学有机地渗透在单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单词自我识记掌握一定的语音拼读技巧,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口语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如教学Let’say以字母开头的单词时,教学egg,elephant可渗透元音因素【e】教学,让学生知道“egg”和“elephant”中都含有元音因素【e】,并写出系列单词:yellow,red,pen让学生读,还可以扩展一些没学过的相同规律的单词nest,vest,desk 等让学生试读。如教学Coke,coffee时,可以出示cat,crayon,cake并渗透辅音音素【k】的教学。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能了解字母的基本发音,养成拼读单音节单词的能力。再渗透字母组合的发音,如er,ee,ow,oo等。一个学期的时间就能慢慢渗透元音和辅音的发音规律。当教学window,bike,goose,deer这样很规则的读音新授词时,学生就能自己拼读出单词,省略了教—跟读—遗忘—再教的过程。教学音节较长的单词,我们可教会学生分音节记忆单词,如hamburger,ham-bur-ger,又如kangaroo,kan-ga-roo,这样根据语音的发音规律分音节拼读单词,有助学生较好地记忆长音节单词单词,从而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语音教学,让学生自己试读拼读,长时间地坚持,他们由胆怯到自信,逐步掌握了英语单词的拼写规律,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激发学生自主观察和发现,联系生活学英语。
在我国,英语是一门缺乏语言运用环境的外语,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英语,就如我们身边很多的广告,产品说明书,场所的标语,道路的导航等都与生活英语密切相关。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也应常常渗透一些生活英语小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如在教学Unit6 Let’say和Culture文化知识: TV,CD和VCD,“ENTRANCE”入口和“EXIT”出口,“WOMEN’S”女厕所和“MEN’S”男厕所等这些联系生活的英语时,学生都会特感兴趣,所以我就借题发挥,激发学生积极观察和自主发现的潜能。课堂上我问学生:“除了课本上的英语标语外,在生活中还发现有那些英语标语吗?”一个学生举手大声回答说:“KFC肯德基!”话音刚落全班的学生都笑起来了,此时我微笑表扬并鼓励说:“是的,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英语!”得到我的肯定和鼓励后,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英语大发现”:KFC,TVB,TVS5,CCTV,CBA,NBA,UFO,IQ,QQ,MP3,DVD,WC,supermarket ,canteen等,除了课堂上他们能说的,我还建议他们课后多观察发现身边的生活英语,学生们都表现特别积极。用学过的英语知识联系生活,积极观察发现身边的英语点缀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当英语联系生活时,英语就变得更有趣味性,学生学习起来也会特别轻松愉快!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是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能,领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并且使他们摆脱了依赖课本、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乐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其终生受用。
参考: 中国物质出版社《学习方法培养》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教育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述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论文答辩11-0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07-08
浅谈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06-24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09-12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07-13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10-28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7-12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我见07-31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能力的培养(获奖)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