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课才算好课(精选4篇)
1.怎样的课才算好课 篇一
怎样的语文课才算好课?
文/顺心jiuhao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怎样的课才算好课?
我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本。
课堂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2、以训练为主。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教学。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老师“讲”出来的。
3、以鼓励为主。
教学艺术不仅来自准确地把握教材,还得准确地把握、研究学生。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
教学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反之,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哗众取宠,是算不上一堂好课的。
若听课者始终被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无疑,这是一堂好课。反之,听者焦虑不安,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
2.怎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篇二
就笔者个人而言,虽未建构起完整的、有一定体系性的“好课观”,却也常思常获,其中有一点逐渐浮出水面,趋于成型,不断强化。这就是,“不太顺”的课也许才是真正的好课。
一、“太顺”的课值得警惕
“太顺”的人生自然少了一些旨趣;而“太顺”的课堂看起来行云流水,风生水起,很有教学审美的味道,实际上却潜藏着学生没有或少有机会“遭遇”应有的困难与挑战,缺乏足够的经历和体悟,学习或教学的深度不够,教师只观照了部分优秀学生而对另一部分相对滞后的学生未能给予必要的教学关怀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所谓“审美味道”不过是浅表的,止于感官快乐的,经不起回味、推敲和反思的一种感觉而已,而不是深层次、真正或本质意义上的教学审美。
所以,警惕那些上得“太顺”的课,这个意思笔者也曾在关于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报告中重点谈到:“高效课堂不等于‘行云流水的课堂”;“行云流水”的课堂也不一定是高效课堂。
来看一则案例。洋思中学教学校长刘金玉在杭州听一位特级教师上《特殊的葬礼》一课。面对课后评委的一致称好,刘校长向执课者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你认为这堂课上得“顺”吗?第二,你认为一堂课是“顺”好,还是“不顺”好?第三,你认为这堂课为什么会这么“顺”呢?执课者稍加思考后说,“不顺”才好,过“顺”了,课的味道就不浓了,内涵就不深了,教与学的质就浅了。刘校长还直言指出本课过“顺”的原因,如,学生充分预习;回答问题的显然都是优秀学生;而对于较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则给足提示和铺垫,甚或通过投影,予以“圆满解决”……
案例及其中两位老师的对话比较全面、充分也较为具体、生动地回答了,为什么“太顺”的课值得警惕。
如果说,为评委所一致称好的这堂课确实像打水漂一样,在学生心湖之中不过激起几圈瞬间即逝的涟漪,价值不大,意蕴不深,那么,这位特级教师面对刘校长发问而引发的一番自剖与反省却是有点见地、有些意义的。试猜想,这位老师其实挺有实力,也有着对教学之道较好的理解与把握,要不然,他不会在那一刻作出如此有效、周至和深刻的教学反思;他今天的课堂表现只是对由一些评委所认可并加以操持的、其实有着很大偏颇和偏误的“好课观”(“好课”充其量是“好看的课”,是“观赏课”)的一种迎合与仰就。由此看来,在警惕“太顺”课堂的同时,还要适当注意警惕评委、专家,警惕他们无意或善意的误导:这些未必是题外之话。
“太顺”的课往往是“人为”和“为人”(为评委和观摩者)的,是由教师一手牵引、部分优秀学生“默契配合”而成的。邓友超博士在《教育解释学》中说,有些优秀学生“表现很积极,整个课堂似乎都是他们几个人在言说。正是他们的主动,制造了课堂虚假的繁荣”,“教育不是那些表现主动的学生的教育,不是优秀学生的教育,而是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越是有学生表现主动,越是有学生在退缩”。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课堂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太顺”的,因为,肯定会有几个或一些学生赶不上趟,需要教师以及那些优秀的同学等一等他们,并且允许、宽容乃至鼓励他们出现错误,或者发出不够动听、似乎也不很和谐的声音,但真正的课堂、“绿色”的教学理应就是这样的,是时有“掣肘”、难免挫折的,是“从错误中学习”(波普尔语)的。由此亦可见,对“太顺”课堂的警惕,既基于教学之道,又须上升到伦理关怀的高度;或者说,对课堂中“人”的伦理关怀才是最大的教学关怀,也才是根本的教学之道之所在。
二、对“不顺”课的反思
我们赞赏、赞成那位特级教师“公开反思”的精神以及相关观点,但对他“不顺才好”的说法却不敢苟同。
当下的课堂不应该是“教案剧”,是按部就班、线性发展的过程,是精密控制、圆圆满满的运作,它每每有变数,常常能生成,这就决定着“真正的课堂”不可能是“太顺”的。但我们也不宜有意造成课堂“梗阻”,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共时性角度看,有些学生或小组比较顺利,有些则相对不顺;从历时性角度看,有些内容、环节比较流畅,有些则不够顺利……这才是应然的课堂节律、课堂面貌或课堂生态。
在哪些情况下,课堂可能“不太顺”呢?部分教师责任心淡薄,或者业务能力不佳,他们的课堂不可能顺利、顺畅,这些无须多言。这里说两种有一定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情形:
教师不了解学情,教学不能靠船下篙,师生无法找到共同的语言,无法实现彼此认知与情感和谐的律动。这在借班上课中最为多见。前不久,笔者与一位著名特级教师应邀一起到南方某地参加一个大型教研活动,这位老师执教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散步》。这篇课文她多次公开执教,从未“失手”,但这次花了很大气力却难以把学生引导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很显然,学生整体语文学习能力差,学习的情意水平也很不理想,远远低于教师原有的预期及相应的“预案”,因此,不少教学环节实际上遭遇了学生主观或客观上的不合作乃至抵触。这位老师努力调整,尽力“蹲下身子”,可当师与生以及教和学略见相融之态时,下课时间已到,只得留下遗憾……有人说,借班上课不符合教学规律,是一种冒险和冒失的行为,这话不无道理。
教师站在自己——学科知识专家的立场和角度备课,没有很好地考虑与把握学生与自己、学生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因而无论是就具体知识点的高度或难度而言,还是就他所采取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技术等来说,都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或者说,没能踩好、踩准教学的“落脚点”,从而使学生学习或困境迭出,或一头雾水,力有不逮,“招架”不住。一定程度上,这可以说是部分教师的教学通病,一般情况下,这部分教师往往学科功底好,对此有自信,有时则难免有点固执,不会轻易改变自我;长此以往,他们很难实现从学科知识专家向学科教学专家的转变,很难实现自身优势的有效转化。曾有一项调查表明,在一所中学,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对教学的满意度跟教师的学科水平不呈正相关,甚至有一点负相关的趋势;他们对部分“优秀教师”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课讲得艰深,不好理解”。可以想见,这样的课堂该是多么的不顺利。
具体情形当然还有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其最终根由却是相似或相同的——教学没有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没有能“量体裁衣”,没有能为学生“跳一跳,摘苹果”提供较为精准、恰切的“起跳点”。还是那句老话,“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一旦我们给予学生适合他们的教学,那么,种种“不(太)顺”的课堂现象都将得到有效化解,到那时,课堂必然变得顺利一些、顺畅得多;此时,难免也有一些“不顺”的因素或环节,但换一个角度看,它们其实正是赢得和创造不可遏止的思维之流、开放热烈的对话局面的一个前奏,一次蓄势,这就像被一道闸门挡住去路的流水,在开闸之后其势将更为汹涌奔放一样。
课上得“不(太)顺”,教师必须对此引起一定的反思,而教学对于学生心智水平的适切性,是进行相关反思的一个不可或缺也无法绕开的“逻辑起点”。
三、“不太顺”的课或许才是真正的好课
“不太顺”介乎“顺”与“不顺”之间,它是一个略具中庸色彩的语词。《中庸》云:“极高明而道中庸。”最高妙的教学道理与教学境界往往用中庸的方法和温和的语词加以实现或表达;我们也可以在这一哲理维度上,对“顺”与“不顺”的课进行理性审视与辩证扬弃。
“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这样,具体折射到“顺”与“不顺”的问题上,我们说,上课既不宜一顺到底,也不宜时时被磕,处处受绊。有顺有不顺,如此的变化、这样的节奏才使课堂张弛有致,也才适合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而生成良好的或优质的教学效应。所谓的“不太顺”指的主要就是此类有所变化、内蕴起伏的情形:在“顺”的时候或地方,学生思维涌动,对话踊跃,课堂流程推进速度较快;在“不顺”的时候或地方,学生苦思冥想,纠结焦灼,教学行进放缓。在波动变化之中,学生既能体尝“胜任愉快”的欣悦,从而信心再增;也会品悟战胜困难的艰辛,从而意志弥坚。“不太顺”的课常常就是这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使学生悄然生长,不断拔节。
也许有人会问,“顺”与“不顺”是否可以分施于优秀或后进学生;或者说,前者“顺”而后者(有所)“不顺”的格局是不是本文所理解、认可与倡导的情形。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两看”:
是的。一般情况下,一堂课或一些环节让所有学生都顺利“过关”或受阻“出局”,都不是好事,就像一张水平测试卷,让所有考生都得高分或低分,它的信度、效度将很低,考试因而失去意义。好的水平测试要形成或保持生际之间适当的、合理的“离散度”;好的课堂亦如此,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学科上、在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齐步前进”或“削峰填谷”都不是理想状态。著名数学特级教师李庾南说,有时候,她的课无形中分为几个阶段,起始阶段全体学生能成功解答;中间阶段仅有部分学生能顺利应对;最后阶段只剩少数学生能超众出彩。她还说,每一阶段都有其价值,有的注重公平,有的偏于效率,有的则鼓励创新,而即便是少数人能达到的境地,对其他人亦有意义,他们或参与互动,或聆听思考,都有所动,皆能长进……李老师所言原本无意涉及“顺”与“不顺”的问题,但也启示我们:“顺”与“不顺”在不同对象之间的“穿插”、变化,能使课堂中“人”的各种因素得以较优化的激活、整合、放大、协调,进而演绎出抑扬顿挫、捭阖有度的课堂“变奏”。
又不是的。正常情形中,课堂对于优秀或后进学生,是相对顺利或相对不顺的,在一定意义上,所谓优生,就是学习顺利者,反之亦然。但我们不宜让优生顺风顺水,了无所碍;就像不宜让后进生一路坎坷,难见曙光。优生也应有“不顺”的时候,要不然,他学习或接受的不过是自己已经会了的东西,课堂至多为他提供了一方展示的平台(准确地说,是表现的机会),而不是一道上进的台阶,更不是一壁攀高的山岩,正如赞科夫所说:“如果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面前没有出现应当克服的障碍,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萎靡无力”。优秀学生需要大坡度的台阶锻炼力量,甚至陡一些的崖壁考验精神,需要有困境的“逆袭”助其日益耐挫,不断走强。为此,教师可以为其分配一些高于同伴的学习内容,或者赋予其更多的学习责任(譬如“分担”教师的部分教学),等等,让他暂且也有“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至于后进生,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一些问题或环节中“独享”顺利的快乐,这个道理想必人人明白。笔者主张,也不要一味降低他们面前的横杆,总是抛给他们若干几无思维空间和思考价值的简单问题,表面看来,这能提振其信心和兴趣,实质上却很可能因而限制甚至打压了他们的心智高度,使他们领受另一种“习得性无助”:后进生必然“客观性”地遭遇更多“不顺”,教师要努力助其化解;还要善于“主观性”地给予他们或为他们设计一些适合于其挑战、逾越的阻力与障碍,倘能跨过一道道“坎”,他们也将逐渐变得优秀,逼近优生。
话说回来,整体上看,目前课堂普遍可见“顺者越顺,不顺者越不顺”的“犹太效应”。鉴于此,我们应以“相反相成”为原则,进行必要的教学干预,即,让顺者能受挫,而让不顺者也有机会享受欢畅学习的暖阳。这诚然言易行难,但我们可以学学孔夫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好课有无数,也有许多种。有的尽显教师文本解读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教材里学到了无限知识;有的将氛围营造得很好,洋溢着民主平等的气息,激荡起学生向学的心理;有的创造或引入生动新颖的组织形式,一新耳目,给学生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但九九归一,它们都必须“归宗”到学生有成长、能发展这一点上,而包括课堂在内的学生成长与发展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帆风顺或危机四伏的,于是,“不太顺”才是好课必然的状态与应然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不太顺的课也许才是真正的好课”,“也许”二字似可从这道命题中“胜利撤出”。
3.《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读后感 篇三
作为一名在三尺讲台上执鞭已经一年有余的教师,我在仔细研读了《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一文后心底产生了长久的共鸣和深思,确实可谓之为是体会深刻,感触良多。这一篇教学论文在我深陷于教学迷茫困惑之时犹如救命稻草,给了我教学的一线生机和活力,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这是对于我们新入教师队伍人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这些新老一线教育工作者一直苦苦寻觅的良方秘药。此论文中简明扼要的提出了辩证的观点,即是必须包含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非放任自流,能够折射出先进教学理念以及体现真实意义四个方面。一堂真正的课至少必须具备此四点才能称之为好课。换言之,也即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教育。基于此考虑,我在此谈谈我对于成功教育的一些感想。
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现代成功教育强调的是,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
对于如何让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施用于教学过程,如何做到上好一堂真实意义的好课,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责任心。教师不能抱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是那么的不合时宜,应当毫不迟疑的摒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融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特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同时我们在工作中又要做到尽职、尽责、尽心,随时借鉴新的教学方法为我所用,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心,力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对课堂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之一。要做到成功教学,应做到:
1、要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是否出现了这种情况,即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埋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美满的。
3、要学会欣赏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学习。
三、注重备课过程,关注学生体验,提高课堂效果。课堂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在“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理念指导下,如何改进课堂,提高教学效
率,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与探索的。备课时,我们应该抛弃传统备课中那种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更努力追求一种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弹性”预测,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要求。讲课时,教师自己首先投入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思考问题。
四、对未来的工作应当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这次的读书活动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予了我们切实的指导和鼓励。一切工作都需要实践来证明,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不做传声筒,不做教学的机械重复者,而应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积极研究教法,主动开展教学研究,要勇于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使教学理论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使每节课都有创意,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当然教学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4.《怎样才算好老师》读后感 篇四
文中说,“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为人师表”则对我们的师德、师风的要求。
教书育人,我们不但要教好书,作为我们语文老师,除了教好语文教科书,还要教会学生阅读,教会学生学会在课外识字以及阅读等方面的知识;此外,重要是怎样育好一个又一个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除了在语文课上利用相关的课文渗透思想教育外,在自己自身方面的言传身教,更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此文中说“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学生行为的标杆。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凡事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凡事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我们老师就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管是课前的师生互相问好,还是有同学犯了错误,我们老师都要先做好自己的言行,然后再要求学生做好。例如:师生问好,不管是学生先问好,还是老师先问好,老师一定要响亮的说话,一定要严肃地正正经经地鞠躬。只有每一次老师到位的言行,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会在要求学生做好的时候,学生心里不会出现不满的想法(“你都没做好,为什么要我做好”等的想法。)
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用“四心”(即爱心、耐心、细心、恒心)教书。”则是一语道破了现代的师生关系。老师高高在上这种观念已经陈旧落后了,不适于现代的师生关系。所以,我觉得文中这简单的八个字,其实包含了很多的含义;也指示了我们以后的教改在师生关系方面的努力目标。把学生当成朋友,蹲下来教育,换位思考等做法其实也就是说,我们老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学得快乐!
至于“认真教书,充实自我”则主要讲老师自身方面的,不过同时也可以感染学生,;连学生心中知识丰富的老师都去认真做事,都去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这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无止境,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而作为学生的他们,更应该努力地去学习。
【怎样的课才算好课】推荐阅读:
《怎样上出好课——数学卷》读后感08-09
怎样写报告格式怎样的09-12
怎样教育学生06-16
怎样写作文06-24
怎样讲大局07-16
怎样描写春天09-02
怎样保健09-22
怎样当好校长10-04
保险怎样销售10-06
怎样让课堂活跃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