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024-09-14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精选6篇)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篇一

温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专题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之一

温州市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分析

一、地貌与地质

(一)、地形地貌

(二)、地质地震

二、水系与水资源

(一)、水系

(二)、水资源

三、气候与气候资源

四、土地与土地资源

五、海洋与港口资源

(一)、海涂资源

(二)、海洋水产资源

(三)、潮汐能源

(四)、东海油气资源

(五)、港口资源

六、矿产资源

七、旅游资源

八、植物与动物资源

(一)、森林资源

(二)、草场资源

(三)、农经作物资源

(四)、珍稀动物资源

(五)、自然保护区

专题研究报告之二

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区位条件和优劣势分析

一、温州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温州模式”

二、温州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与周边区域对比研究

(一)、温州市在沿海19个开放城市和特区城市中的地位

(二)、温州市在浙江省内11个市(地)中的地位

三、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分区差异

(一)、经济增长时段分析

(二)、经济发展分区差异

四、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一)、宏观区位条件与宏观发展空间

(二)、中观区位条件与中观发展空间

(三)、微观区位条件与微观发展空间

五、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崭新的发展机遇,突出的区位条件

(二)、先进的市场运作,灵活的经营机制

(三)、较强的工业实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巨大的海洋资源,突出的港口优势

(五)、得天独厚、特色明显的旅游资源

六、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工业产业结构低度化特征明显,经济因素亟待提高

(二)、农业基础薄弱,耕地减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问题还较突出

(三)、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技术人才相对缺乏,“能人”流失严重

(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别悬殊的矛盾比较突出

专题研究报告之三

温州市工业发展布局研究

一、工业发展现状特征

(一)、基本特点

1、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超过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也以集体工业为主。

2、工业门类结构以轻型加工工业为主体,基础工业较为薄弱。

3、企业规模结构以小型工业为主,资源密集、技术密集的企业数量较少。

4、工业地域空间分布平原与山区差异较大,城镇之间已形成一定地域分工。

(二)、存在问题

1、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2、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严重短缺。

3、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人员素质不高。

4、企业小生产意识浓厚,国有企业改革不配套。

5、工业布局不平衡,用地浪费,污染严重。

二、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二)、总体目标

三、工业部门发展规划

(一)、基础工业系列

1、加快发展能源工业。

2、适时发展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

(二)、支柱工业系列

1、大力发展机械工业。

2、积极发展化学工业。

3、大力发展材料工业。

(三)、传统工业系列

1、改造纺织、服装、服饰工业。

2、提高食品工业。

3、拓展日用轻工业、塑料制品和鞋革工业。

4、推动陶瓷、建材工业和工艺美术行业。

(四)、高新技术工业系列

1、努力培育电子工业。

2、积极推进生物工程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

四、工业布局发展规划及对策措施

(一)、工业布局发展规划

1、温州中心城区(含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港口、铁路和江河沿岸地区。

3、沿海平原小城镇密集地区。

4、西部山区和半山区。

(二)、工业发展布局的对策和措施

1、深化企业改革,培育组建企业集团,加快规模经济发展,2、加快工业结构向外向型转变,加快工业国际化进程。

3、以高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企业进步。

4、培养企业人才,优化企业管理。

5、实施结构优化,提高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水平。

6、开源节流,珍视各类资源。

7、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指导经济活动。

8、工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专题研究报告之四

温州市农业发展布局研究

一、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光热条件充足,自然灾害以台风为主。

2、雨水充沛,水资源丰富。

3、土地类型多样,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二)、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1、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

2、具有相当基础的物质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

3、发达的、实力强大的农村经济。

二、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存在问题

(一)、基本状况

(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耕地面积减少过快。

2、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要求过高,建设有隐患。

3、农业集约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

4、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人均收入地区间差异过分悬殊。

5、农业成本上涨过快,农民种田积极性下降,农产品产量局部停滞不前。

6、农业投入少且分配不平衡。

7、农业后备资源不足。

三、农业发展总体目标和部门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二)、农业部门发展规划

1、种植业

2、渔业

3、林业

4、畜牧业

5、水利建设

6、脱贫致富与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业区域开发与基地布局

(一)、农业区域开发布局

1、西北部山地丘陵林、茶、牧综合开发治理区

2、中部平原河谷粮、果、菜、油集约开发区

3、东部岛屿水产养殖开发区

(二)、农业十二大基地建设

1、粮食生产基地

2、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3、蔬菜基地

4、名优茶生产基地

5、名优水果生产基地

6、速生用才林基地

7、食用笋和毛竹基地

8、食用菌基地

9、水产养殖基地

10、海洋捕捞基地

11、禽蛋生产基地

12、牲畜生产基地

五、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一)、深化农村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经济体制

(二)、保护耕地,加强全市各项建设用地的宏观管理

(三)、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四)、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

专题研究报告之五

温州市市场体系发展布局研究

一、市场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特点

1、市场发育起步早,市场主体民营化。

2、市场专业化、系列化程度突出。

3、产销紧密结合,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融为一体。

4、市场类型齐全,生产资料市场规模较大,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迅速。

5、商品销售范围广,信息渠道活,远程贸易,面向全国。

6、空间分布上全面开花,遍布全乡,不同类型市场分布特点明显不同。

二、当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

(二)、市场客户流失趋势出现,综合实力相对有所削弱

(三)、市场体系布局不尽合理,重复设置现象严重

(四)、促进市场体系发展的有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三、市场发展规划布局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二)、市场发展布局规划

1、生产要素市场布局规划

2、生产资料市场布局规划

3、消费品市场布局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六

温州市旅游业发展布局研究

一、旅游资源分析

(一)、自然景观资源

1、山岳岩洞景观

2、江溪瀑潭景观

3、江洲海岛景观

(二)、人文景观资源

(三)、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1、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融为一体,组成和谐的统一体。

2、雄伟磅礴与旖旎秀丽兼具,山岳与海滨相互结合。

3、旅游景区等级高,面积大。

二、旅游业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状况

1、现状设施配套情况

2、旅游接待规模和旅游收入水平

3、交通状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2、管理机制不健全。

3、宣传不足。

三、旅游业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1、观光旅游型

2、休养度假型

3、商务会议型

(二)、旅游业发展目标

四、旅游网络规划

(一)、区域旅游风光带规划

1、西部山水风光带

2、东部海岛风光带

3、南部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和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

(二)、旅游区建设规划

1、温北山水旅游区

2、温州城郊旅游区

3、温南山水及滨海旅游区

4、温东海上旅游区

(三)、旅游服务中心规划

1、一级旅游服务中心

2、二级旅游服务中心

3、三级旅游服务中心

五、旅游环境培育保护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七

温州市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布局研究

一、科技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从总体上看,科技实力偏弱,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经济技术总体水平比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温州市经济发展。

2、工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技术装备差,缺少运用高科技成果的产品。

3、科技人员数量少,结构不合理。

4、科技投入少。

(二)、规划的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根据决策民主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要求,搞好软科学项目的研究,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4、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

二、教育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学龄人口众多,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与教育投入少,教育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

2、教师的后顾之忧多,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

3、童工屡禁不止,学生流失严重,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普通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

3、成人教育

4、高等教育

5、师范教育

6、增加教育投入

三、文化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与整个温州市的经济发展相比,象征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准和档次的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滞后,一些图书馆、文化馆规模偏小,设施陈旧、不完备,形式单一,同时,缺少一批高档次的音乐厅、博物馆。

2、文化经费长期不足。

3、各级文化设施发展空间布局不平衡。

4、艺术队伍存在人才老化等问题,新生后辈力量跟不上。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文化设施建设

2、专业文化网络建设

3、群众文化网络建设

四、卫生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医疗人员素质构成低,医疗条件和技术设施不完善。

2、各医院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缺乏各自的特色,造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的浪费。

3、尚缺乏疗养院或疗养病床。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扩建、迁建、新建一批医院,完善多级医疗卫生网络。

2、有计划有分工的加强重点医疗专科建设,提高全市医疗服务的总体水平。

3、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4、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加强以温州医学院为主的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合理引进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才。

五、体育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体育设施总的情况仍是数量少,设施简陋、陈旧。

2、竞技体育总体实力面临挑战。

3、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平衡。

4、体育市场依法管理关系不顺,存在 职责交叉问题。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增强全民体质。

2、保持竞技体育的先进地位。

3、各级体育设施建设上台阶。

4、完善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体系。

六、社会保障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社会福利设施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且各县敬老院分布不均,未能达到各乡镇均建有敬老院的目标。

2、乡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比率低,行政村达到的比例小。

3、殡葬问题严重,火化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专题研究报告之八

温州市铁路与航空发展布局研究

一、温州市铁路交通建设意义

二、温州市铁路建设现状进展

(一)、金温铁路

(二)、温福铁路

(三)、甬温铁路

三、温州市铁路网和枢纽规划

(一)、金温铁路线布局

(二)、温福铁路线布局

(三)、甬温铁路线布局

(四)、温州铁路枢纽布局

四、温州市航空交通运输规划

(一)、航空交通的发展现状

(二)、航空交通发展规划

1、温州民用航空机场

2、旅游直升机场

3、关于龙港通用机场

4、温州机场疏运道路

专题研究报告之九

温州市港口航运发展布局研究

一、港口与航运现状

(一)、基本情况

(二)、大型港(区)——温州港

温州港500吨级以上码头泊位一览表

(三)、中小型港口

温州市中型港口码头泊位现状一览表

(四)、内河航运

温州市内河主要航道情况一览表

(五)、交通运输量

温州市域水路交通运输量

二、港口航运发展条件与前景

(一)、岸线资源条件(附表)

(二)、腹地经济条件

1、腹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但不平衡。

 非金属矿石品种多,储量丰富,可以出口;腹地内能源资源和金属矿产资源相当缺乏。 经济成分以“小、轻、集、加”为特点,即企业规模小,轻型产品多,企业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工业构成以加工工业为主。 主导产业初现雏形,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 外向型经济开始起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发展速度很快。

2、促使温州港口大发展的腹地地区经济条件和主要因素。 腹地内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产生对外交流的强烈需求。 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港口提出更新要求。

 金温铁路、金温高等级公路和沿海铁路、沿海高速公路等大通道的建设使港口与腹地联系加强。

 东海油气田开发意义重大,油田生产开采后港口将成为石油转运及石化工业重要的依托,也需拓建大吨级的深水港区。

(三)、水路运输量预测

水路运输客运量及周转量的平均增长速度

水路运输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平均增长速度

三、港航网络规划布局

(一)、温州港(区)

1、陆域布局

2、水域布局

3、港口集疏运规划

4、规划的分期实施

(二)、沿海及内河港口群

1、瑞安港

2、鳌江港

3、龙江港

4、三盘港

5、清水埠港

6、盘石港

(三)、水上航运网络规划

1、外海及沿海航运

2、内河航运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

温州市公路交通网络布局研究

一、公路交通运输现状概况

(一)、公路交通运输基本情况

(二)、国道、省道和主要县道基本情况

1、国道

2、省道

3、重要市(县)道

(三)、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1、市域交通量急剧增长,公路建设跟不上,尤其是两条国道路面狭窄,损坏严重,交通拥挤不堪,已处于超负荷运行,与温州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由于公路沿线城镇化发展,且沿路、跨路建设现象突出,公路街道化现象十分突出,国道街道化比重已达20%左右,部分路段车速慢、事故多,阻车现象严重。

3、市域干线公路网密度偏低,省道与县乡道技术等级低,路况差,县际公路联网尚不完善。

4、东部沿海与西部山区公路发展不平衡,山区公路等级低,弯道多,绝大部分为砂石路面,交通混杂。

二、规划目标和交通量发展预测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二)、客货运量及干线交通量发展预测

三、公路、交通网络规划布局

(一)、中心城区出城干道和快速环路

(二)、市域纵向交通干道系统

1、沿海高速公路 2、104国道

3、仙清线、104分流线、水霞线

(三)、市域横向交通干道系统

1、金丽温一级汽车专用路 2、330国道和省道温强线

3、省道瑞东线

4、省道分泰线、云寿线

5、省道永缙线、雁楠线

(四)、市域联络性干道系统

1、青岱线

2、机场至瑞安,龙港至金乡线

(五)、市域县乡公路

(六)、洞头五岛连桥工程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一 温州市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由原始聚落逐步发展到东瓯封建王城

(一)、原始聚落

(二)、封建王城

二、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

(一)、东汉至西晋——区域中心城市的萌芽时期

(二)、晋室南渡至隋唐——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步确立时期

三、北宋至1840年——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一)、宋朝——城市体系的形成时期

(二)、元代至清末——城镇体系的缓慢发展时期

五、中心城镇的发展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二 温州市城镇体系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现状概述

二、市域城镇化发展特点

(一)、市域城镇化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二)、市域城镇化水平较高

温州各县市城镇化水平对比表

(三)、市域内各县市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存在明显的沿海平原高于山地海岛的地区性差异

浙江省各地市非农业人口对比表

三、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独特的“温州模式”是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1、“温州模式”的出现使小城镇蓬勃发展

2、以家庭经营、股份合作企业为特色的农村经济,是城镇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3、以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市场体系,是城镇化发展的活跃因素

(二)、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的不同加剧了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差异

(三)、城镇建设的市场机制是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

四、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一)、市域城镇等级规模呈典型的超强首位分布,缺少中间层次的城镇类型

(二)、市域内中心城镇发展迅速,后继力量强劲

(三)、城镇等级规模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温州城镇现状等级规模

五、市域城镇职能类型结构

(一)、城镇职能类型划分

(二)、城镇职能类型成因分析

(三)、城镇职能结构特征

温州城镇现状职能分类体系

六、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网络结构

(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

(二)、市域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1、城镇分布不平衡,东部沿海和西北部山区差异大

2、城镇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3、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已形成了几个城镇密集区域

(三)、现状城镇体系空间网络的成因

1、交通条件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2、自然环境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3、“温州模式”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

七、城镇体系发展阶段分析

(一)、温州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概述

(二)、1949年至1978年,城镇缓慢发展时期

(三)、1978年至1992年,中小城镇普遍生长时期

(四)、1992年以后,中心城镇飞速发展,城镇密集地区形成时期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三 温州市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温州市域人口发展

(一)、人口发展现状

1、概况

2、人口发展演进过程

温州市域人口历年增长状况

温州市分县、市、区人口状况

(二)、人口现状构成特征

1、性别构成 温州市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性别比例构成

2、年龄构成 温州市域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变化比较

3、劳动构成 温州市域在业人口行业构成

温州市域分县(市、区)在业人口行业构成

4、民族构成 温州市各民族人口构成

5、文化构成

(三)、人口现状分布特征

温州市分县(市、区)人口状况

(四)、流动人口发展特征

1、经商热带动温州人口向外省市流动

2、民工潮使温州成为民工流动的热点

二、市域总人口预测

(一)、分年龄组人口动态模型预测

1995年——2010年市域人口基本情况

1995年——2010年市域劳动力结构

1995年——2010年市域人口受教育情况

1996年——2010年市域在校学生升学率

1995年——2010年市域人口年龄结构

1995年、2000年、2010年市域人口百岁图

(二)、综合增长率预测

(三)、线性增长模型预测

(四)、灰色系统模型预测

(五)、总人口预测

温州市不同方法人口预测结果

(六)、分县(市)区总人口预测

温州市域人口预测结果

三、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化现状分析

城镇化水平的各种口径比较

 城镇非农业人口  非农业人口  城镇驻地人口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1、对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本估计  外延式发展与集约式发展并重

 山区与沿海平原的发展差异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存在  规划期内新设镇数量较少,城镇化水平增长稳定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预测

 耕地变化趋势与农业劳力需求  非农业人口预测

 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  城镇非农业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3、灰色系统模型预测

4、市域城镇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方案

5、分县(市、区)城镇人口预测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四 温州市各城镇发展潜力评估

一、城镇发展潜力预测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五 温州市水资源利用和给排水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六 温州市供电网络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七 温州市邮电通讯网络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八 温州市防洪防潮排洪体系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九 温州市环境保护规划

2.浅谈城镇体系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篇二

关键词:城镇 城镇体系规划 可持续发展

1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及发展状况

1.1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经济社会及城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具体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合理组织城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其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联系,它不仅要解决城镇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关系,而且要协调区域城镇体系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佳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

1.2 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与问题 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及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然而,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木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趋势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197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所描述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意味着在发展空间上应遵守万利原则、在时间上应遵守合理分配原则、在伦理上应遵守平等原则,以体现高效和谐、循环再生、协调有序、运行平稳的良性状态。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为未来城镇发展的计划和安排,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进行城镇体系规划,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资源利用的公平,促进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3 城镇体系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镇体系规划应从与城镇相关的角度出发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探索在资源相对紧张条件下的高效城市化道路,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上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城镇建设与保护农田之间的关系,推动农业发展规模经营集中影响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产业,建立城镇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

3.2 城镇发展的现代化目标体系 实现现代化是经济走向富裕的标志,是我国城镇发展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城镇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其现代化着重反映出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较高的综合环境质量,不仅是污染的治理,更应包括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保护以及对城镇传统文化建筑环境的保护,要讲究规模效益,从区域的范围考虑系统化、社会化,促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在交通、信息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科技进步对城镇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镇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3.3 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机制 城镇体系规划要保证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就必须对实施机制进行研究应考虑实施环境,针对政府权力的层次差别和有限性的特点,把握各级规划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资源、资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总是有限的,必须具有不同的层次和针对性,考虑是否能完整地实施这些政策以及相应的应变措施,如在特定的条件下某些目标必须调整或舍弃,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同时,规划的执行必须有相应的协调、仲裁机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

4 城镇体系规划可持续发展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适应社会经济瞬息万变的特点,不同时期需要正确分析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变化的趋势,及时进行规划的修编。 在分析城镇体系发展的基础上,明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其次,建立城镇体系可持续规划信息系统,明确具体规划的方向,加强城镇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支撑系统规划的协调研究,制定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力案;最后,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强化规划的客观性、定性分析,构建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多目标决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

面对复杂的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规划,如果单靠传统的规划力法其最终的操作性也很难保证。因此,为了适应对信息处理的要求,特别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新时期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规划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下,从城镇体系的各种基础数据入手,选择与该城镇体系规划有关的各乡镇和市区为调查对象,借助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基础的城镇体系规划信息系统为支撑工具,应用其求,为未来各种潜在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5 实施城镇体系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趋势,把握我国加人WTO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房地产服务、金融证券保险服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改造制造业,推进农业和工业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份额,优化三大产业的就业比例,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国内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保证经济持续增长。

5.2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城镇体系规划应注意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状祝,保持土地和景观的整合性与和揩性、水体和大气的洁净度与流动性、土壤有机质及微生物活力和生物多样性、水体自净能力及生物丰盛度,使物流、能流畅达,人与生物安全,生态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建造良好的服务功能。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满足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5.3 强调城镇集约化的内涵发展 城镇的发展应当强调的是集约化的内涵发展,而不是空间规模的外延扩张。城镇集约化的内涵发展,要求城镇注重内涵效益、追求综合发展质量,表现为城镇内部产业及人口的优化重组、城镇建设中资金和资源的集约利用、城镇职能和设施的更新、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城镇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城镇人口的集中等。集约化的内涵发展将引导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向密集演化,这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我国城镇发展和城市化所遵循的方向。

6 结语

3.小城镇体系规划 篇三

城镇体系的规划>>>

一、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

城市经济区——城市行政区 ·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

·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

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职能分工——确定城市性质 ·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

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

城镇的相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 ·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历史变化引起的体系格局变化

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

基础设施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二、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

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

(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城镇科技实力;(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

·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不同地域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简单的城镇体系搞活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对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的方向。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的关系。关键点: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核心: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订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晋升和因基本建设而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作出规模预测,制订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主要内容:

a.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c.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

d.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

e.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运输、水资源、供排水、电力供应、邮电通信以及区域防灾等; 区域社会设施包括区域性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及区域市场体系等内容。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新增建制镇与新设市规划——首先要研究和确定新镇和新市设置的依据;

其次要考虑新增建制镇的建镇基本条件,如地理区位、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现状基础等; 其三,要进行拟新设建制镇人口规模的预测,并注意各新设镇、市人口加上原有城镇人口之和,应与城镇体系总的城镇人口预测值符合;

其四,要确定所有新增建制镇、新设市的建镇与建市的具体时期。

其五,要从城镇体系的整体与新设镇、市的局部两方面的结合点上考虑与确定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镇)性质及发展方向;

其六,要对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作出初步的规定。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实施的措施可包括行政措施、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等。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系统的强化,建立与加强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改变交通系统与其它基础设施的系统,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政府对工业与公共项目的直接投资,以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对收入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改变以影响城镇体系;

·通过鼓励、支持商品农业生产以影响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宏观性问题——城镇体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区域性及跨区域性问题,如水系整治、跨市域引水工程施工、水库开发建设、跨区域用地范围的旅游区的建设管理、高级别干线道路网、铁路的选线建设、多城市共用的大型机场的选址布局等等。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关键性问题——影响和制约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区域的自然条件、资金、水源、能源等因素。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政策性问题——包括人口管理问题、新设镇(市)问题、单个城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及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等。

关于充实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要求

(建规[1998]108号)

一、规划的核心内容

(依据《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包括:确定城市化方针和目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2、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包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

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二、需要补充和加强的规划内容

1、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地区,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以及有条件地许可开发的地区,并分别提出开发的标准的控制的措施,作为政府进行开发管理的依据。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对省域内城镇发展用地的总规模和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提出控制目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用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

3、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 ——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

——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工作方法的完善

1、加强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机制的分析。

2、积极开展多方案比较。

3、注重对设市城市、建制镇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研究。

4、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建村[2000]74号)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的三个重点

1、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2、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3、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5、协调用地及其空间资源的利用;

6、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7、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交通网络规划

·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其他专项规划(有选择开展)——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8、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4.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篇四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起止时间:1999.9-2003.1

2主管院长:李晓江

项目负责人:陈玮

主要参加人:黄锡萍 孙久文 胡莹莹 王玉清 张成 韩敏 卢传晓 官大雨 易翔 尹强 查克

一、技术路线

针对海南省特有的岛屿生态环境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入进行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城镇化预测及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研究、城镇土地开发与控制策略研究、生态城镇建设研究、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等多项专题研究,提出生态城市与生态产业建设新思路,研制岛屿生态环境下城镇区域生态优化控制的规划方法和重点措施,解决在土地集约利用规划、撤乡并镇与行政区划调整、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系统建设、土地储备有计划供应及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协调人口、经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并统筹安排,使海南生态示范省建设在城镇建设方面具体落实。

二、规划方案构思

走集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加强生态保护和分区控制。根据海南省的特点,从整体环境空间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及其海南特色,设计环岛圈层结构布局;顺应客观规律,采取不均衡发展战略;调整和改善全省现有城镇规模结构;有重点地集聚发展。加强大城市发展,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对于各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实施优势产业战略并进行产业链优化组合,工业新型化、农业基地化、旅游产业化;发挥城市特色(包括职能特色、景观特色、文化特色等),提升全省的整体竞争力。

三、空间布置

全省1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14个小城市、170个建制镇,依托“蓝色海洋圈”,以环岛海洋产业、工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为支撑,形成沿海点轴发展的“项链状”城镇圈。相应配置完善协调的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在生态空间,实施“低容积率、低密度、高绿化率”和“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镇环境建设,整体梳理构建完整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包括完善城镇内部绿地系统,大面积培植城郊林带,健全海岸、水体周边的防护林带,完善生态保护区体系,建成若干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公园。

四、创新与特色

1、在深入研究和观念创新基础上,取消以往历次多中心经济区划的规划思路,按照岛屿经济特点,将海南岛城乡一体整体规划,划分为促进城镇发展区、适度建设区、保护控制区,分别制订具体的发展与控制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控制;对促进城镇发展区集约发展,开辟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最佳途径。

2、把整个海南岛视作一个“独立的生态地理单元”,进行整体环境空间的优化,科学组织特色鲜明的外向型“项链状”城镇空间布局,整体形成周边密,中部疏的城镇“项链”围合岛中部“生态绿心”的结构。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体系,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容量,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3、城镇化建设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有重点地集聚发展、合理布局。在保护好自然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实施“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总体部署。

4、进行海南岛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基础设施支持系统等各方面组合研究。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支撑、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保障等多方面设计了规划实施系统。强调创造条件进行生态资源保护性移民。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详细制订强制性规定和指导性政

策,以及具体的发展与控制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力。

总之,在优势产业战略、城镇化战略、科教兴琼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四大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有机协调和链接各规划实施子系统,组成了科学合理的全省城镇体系规划。

五、实施效果与影响

1、在本规划的指导下,全省各市、县、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工作相继完成。

2、根据规划建议,海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成立,有关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尤其是加强了全省规划集中管理,提高各项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与合理性,实现了城乡统一规划与管理。

3、全省308个乡镇撤并为199个,撤并率达35%;省级的开发区数量从26个减至14个,市县级开发区全部取消;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发展。

4、全省城镇发展和建设项目已按照规划确定的原则、布局陆续实施;贯彻“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共同繁荣;区域协作,优势互补;集约发展,提高效益;增强实力,突出特色;依托大陆,全球竞争”的发展方针。

5、使城镇化取向从产业理念转向生态思维,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采取行政、立法、经济、科技等手段,促使城镇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向更有序和稳定的方向发展,使全民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养成自觉的生态保护风气,其中包括对海南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文化精华的保护和继承,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旅游价值开发,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提高生活质量、国民健康,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一种生态新观念、新经济、新秩序和新文化的创造过程。

5.论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篇五

关键词:小城镇;镇域村镇;规划;原则;方法

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是在乡(镇)域范围内,解决村庄和集镇的合理布点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和各个具体村镇的数量、性质、规模及其具体位置,确定哪些村庄要发展,哪些要适当合并,哪些要逐步淘汰等。

镇域村镇体系是指在镇域范围内,由不同层次的村庄与村庄、村庄与集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彼此联系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系统。集镇和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庄,从表面看起来是分散、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以集镇为中心,吸引附近的大小村庄组成了一个群体网络组织。它们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在生产和生活上保持了密切的内在联系。客观地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主要表现在生活联系、生产联系、行政组织联系、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

1.镇域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村镇体系由基层村、中心村、乡镇3个层次组成。

①基层村 基层村一般是村民小组所在地,设有仅为本村服务的简单的生活服务设施。

②中心村 中心村一般是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设有为本村和附近基层村服务的基本的生话服务设施。

③乡镇 乡镇是县辖的一个基层政权组织(乡或镇)所辖地域的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一般集镇具有组织本乡(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职能,设有比较齐全的服务设施;中心集镇除具有一般集镇的职能外,还具有推动附近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设有配套的服务设施。

这种多层次的村镇体系,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水平所决定的。便于生产管理和经营,决定了我国乡村居民点的人口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的特点。这个特点将在一定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只是基层村、中心村和乡镇的规模和数量随农村经济的发展会逐步有所调整。基层村的规模或数量会适当减少,集镇的规模或数量会适当增加。这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而带有普遍性的发展趋势。

2.小城镇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原则

2.1工农业生产

村镇的布点要同乡(镇)域的田、渠、路、林等各专项规划同时考虑,使之相互协调。布点应尽可能位于所经营土地的中心,以便于相互间的联系和组织管理;还要考虑村镇工业的布局,使之有利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广大村庄,尤其应考虑耕作的方便,一般以耕作距离作为衡量村庄与饼地之间是否适应的一项数据指标。耕作距离也称耕作半径,是指从村镇到耕作地尽头的距离。其数值同村镇规模和人均耕地有关,村镇规模大或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的地区,耕作半径就大;反之,耕作半径就小。耕作半径的大小要适当,半径太大,农民下地往返消耗时间较多,对生产不利;半径过小,不仅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且会使村庄规模相应变小,布局分散,不宜配置生活福利设施,影响村民生活。随着生产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耕作半径的概念将会发生变化,它不应仅指空间距离,而主要应以时间来衡量,即农民下地需花多少时间。如果在人少地多的地区,农民下地以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时,耕作的空间距离就可大大增加,与此相适应,村镇的规模也可增大。在做远景发展规划时,应该考虑这一因素。

2.2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对村镇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有了方便的运输条件,才能有利于村镇之间、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促进其生产的发展。靠近公路干线、河流、车站、码头的村镇,一般都有发展前途,布点时其规模可以大些;在公路夯或河流交汇处的村镇,可作为集镇或中心集镇来考虑;而对一些交通闭塞的村镇,切不可任意扩大其规模,应该维持现状,或者逐步淘汰。考虑交通条件时,当然应考虑远景,虽然目前交通不便,若干年后会有交通干线通过的村镇仍可发展,但更重要的还是立足现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公路、铁路、河流、码头,这样更现实,也有利于节约农村的工程投资。具体布局时,应注意避免铁路或过境公路穿越村镇内部。

2.3建设条件

在进行村镇位置的定点时,要认真地进行用地选择,考虑是否具备有利的建设条件。除了要有足够的同村镇人口规模相适应的用地面积以外,还要考虑地势、地形、土壤承载力等方面是否适宜于建筑房屋。在山区或丘陵地带,要考虑滑坡、断层、山洪冲均等对建设用地的影响,并尽量利用背风向阳坡地作为村址。在平原地区受地形约束要少些,但应注意不占良田,少占耕地,并应考虑水

3.小城镇银城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3.1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制定。

①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

②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③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④确定镇城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3.2 村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3.2.1搜集资料

搜集所在县的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资料镇分布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拟订村镇体系规划提供依据。

3.2.2确定村镇居民点分级

在规划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村镇分布形式是三级(集镇、中心村、基层村)还是二级(集镇、中心村)布置等。

3.2.3拟订村镇体系规划方案

在当地农业现代化远景规划指导下,结合自然资源分布情况,村镇道路网分布现状,当地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乡镇工业、牧业、副业等,进行各级村镇的分布规划,确定村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并在地形图上确定各村镇的具体方位。该项工作通常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同时完成,做到山、水、田、路、电、村镇通盘考虑,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 袁中金、王勇.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阳建强、王海卉.最佳人居小城镇空间发展与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黄建清.浅谈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j].小城镇建设,2005

【文章编号】1006-2688(2016)03-0061-02

6.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规划问题分析 篇六

【关键词】城镇化 城镇规划 研究

一、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规划的概念及作用

1.1 城镇规划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提及的城镇规划,包含城镇体系规划、镇规划、城市规划、乡规划及村庄规划这些内容。城镇规划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及社会生活等,是一项具有较高战略和全局性、较强综合性的统筹工作。科学开展城市规划,必须遵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做好全局部署与规划工作。并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远、经济建设同社会发展、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等复杂关系。

1.2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规划的作用

城镇规划是一种操作性强的政府行为,以推动区域发展为目标,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决策。合理的城镇规划能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城镇建设的重要保障。第一,城镇规划能宏观调控和指导城镇建设,能调节城乡人口及收入分配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第二,在城镇化进程中,开展城镇规划要遵循超前有度、按需发展的原则,减少城镇建设中因多次拆建而造成的大量损耗浪费。第三,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规划是区域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是处理三农问题、减少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目前城镇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2.1 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出现较大偏差

有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问题上,指导思想存在很大偏差,片面强调地面形象工程建设,如修建柏油马路、大型广场、人造景观、人造古董等,造成严重的人力、自然资源损耗。而相对来说,基础设施却得不到重视,甚至严重失衡,主要单纯依靠财政投资, 致使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总体水平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例如,某一座人口约40万不到的城市,兴建了一幢9万平米的办公大楼,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楼房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可谓既劳民又伤财。

2.2 规划工作的功利性较强

规划工作中,不少设计单位及人员只考虑自身利益,责任意识不强,未深入考察和了解城乡发展状况,将领导的意图及思想当做设计依据,过于强调技术性的规划细节,而忽略了规划区域的社会、政治等基本状况。规划建设过程中,有的甚至直接抄袭别人的规划模板,不以区情、当地发展实况为基础,导致所制定的城镇规划内容及方法与当地情况严重脱节。这种概念规划工作,既无法突出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损耗了大量基础设施资源,最终只会出现城镇周边空间失衡,耕地、农田被毁,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并滞留城镇,失业率上升等多种社会问题。

2.3 城镇规划调控职能减弱,未健全规划监督机制

有些地方下放权力,将市一级规划管理权限转交给区县, 有些政出多门、审批程序复杂, 开发区搞封闭式建设, 未经过地方规划部门的集中管理。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对城镇规划管理调控职能的削弱, 将不利于城乡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此外,未建立、健全科学的规划监管机制,各级规划管理部门间未进行有效沟通。规划工作未积极吸引公众参与,发挥其监督作用,针对不合理的规划管理行为未形成有效的奖罚、行政纠错与处理制度,使得规划管理监督工作处于力度小、效率低的窘境中。

3. 城乡的集聚设计工作带来贫富差距

城镇规划往往会聚集产业、人口资源,如行政单位拆并、农村人口搬迁并点,以节约资源与成本,统筹建设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及资源的利用率。这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发展,但同时也会引起一定的社会矛盾。如企业撤并,势必会导致某些在职人员调岗或下岗分流现象出现,导致其情绪波动与愤怒,甚至可能跟新同事之间发生矛盾、冲突;而迁村并点后的移民,他们面临着重新生活、工作、转变语言、习俗的多重压力。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他们的就业难度较大,非农经济收入较低,同原城镇居民相比,贫富差距明显。而转化后,由于经济收入水平低,他们还是无力承担住房、生活高消费,生活陷入困境。

三、保障城镇规划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建议

3.1 降低规划主体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第一,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研制能预测规划地区发展动态的信息系统,提高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要在政府、规划单位中广泛利用3S 技术和信息化设施,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推进各规划单位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在规划前通过网络全程把控区情,深入探究各类信息,分析和科学预测城乡空间的未来变化,并实时监测规划落实情况。第二,注重各规划部门的沟通与衔接。可成立跨部门计划制定组、协调沟通小组等开展关于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论证与审批工作,促进各部门间有效交流、及时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

3.2 完善城镇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积极培育、监管规划师

针对城镇规划建设中的违纪行为,应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监督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得当, 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要明确其处理、处罚条例及规定。并通过法定程序批准该规定, 使之成为受公众监督、执行力强的公共政策。同时,要提高规划队伍的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帮助其有效融入决策程序,科学行使各项权利,要科学监督和管理规划师,将经济、土地集约利用率等作为审核指标及考评标准,针对考评结果未达到或超出预期成果一定比例的规划师和单位,应依法予以奖励或惩处。

3.3 注重公众监督,推进民主规划

要积极听取公众对规划设计的看法和积极建议,并在规划前予以采纳。如在规划设计人员调研阶段,要让规划人员应听取公众对当地民俗、民风等及未来发展的看法,使之充分了解城镇规划内容、步骤及意义,加大企业与民间多个主体、多层面的相互合作,发挥其对该规划和实施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作用;规划后应形成民情考察评估体系,并采取公众听证制度,让百姓在规划落实过程中发表言论,推进区域民主规划与建设。

3.4 减少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及生活差异性

首先,应健全城镇化进程中的补偿机制。例如,针对规划中房屋被拆除的当地居民、个体户,要分析房屋类别、面积并核算应得的补偿金额或在后续购买新房屋时予以适当优惠。针对那些无力支付和购买新住房的居民,要给予贷款优惠。在土地补偿方面,要上调农村土地的征用价格,避免因土地征用双轨制而使得征地价格同出让价格之间差距明显,要实现资源共享,让迁移后的农民也享受土地级差收益中的一杯羹。其次,要对居民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作。政府部门应根据现有规划计划及产业需求,兴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就业的公平性,兴建人力资源免费培训基地,提高群众的就业水平。积极发展三大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帮助因规划中的劳动力人口顺利就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转化群体的生产、生活和受教育水平。

结语

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期, 城镇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地位将日益突出。在城镇化浪潮下, 各种社会问题、矛盾也随之出现,给政府及城镇规划部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规划工作必须以国情、区情为基础,创新城镇规划体制, 完善城镇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通过发展集体经济等方式来解决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及其他问题,推动城镇化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刚,刘欣葵,张瑾.《地方政府的规划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药品销售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