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2024-10-26

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通用8篇)

1.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一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价值和实践路径。立足于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当认真尽好爱国的职责本分,明确认清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练就过硬的爱国报国本领,努力实现爱国主义本分、本质、本领三者的有机结合。

是认真尽好爱国的职责本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史表明,国家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最终会消亡。现阶段虽然有少量的无国籍人士,但就人类总体而言,社会成员绝大部分都归属于某个国家,国家在一定阶段全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本单位。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一个国家的公民只有热爱祖国,忠诚于国家,尽到职责、尽到本分,才能无愧于国家。

中国人的爱国职责本分,是在应对内忧外患的实践中养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家国情怀和职责担当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当时许多仁人志士号召全体社会成员为国家履职尽责的思想精华。近代以来,在历次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

在民族危难之际,五四运动激发中华民族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进程中,成为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的中流砥柱。

在为一个光明的中国英勇奋斗的实践中,中国人深刻认识到,必须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尤其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尽爱国职责,尽爱国本分,永存爱国心,满怀爱国情,是新时代中国人应有的基本共识。

2.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二

蒙古族文学中爱国主义优秀文化的最初基调是讴歌新生活, 赞颂伟大的党

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 爱国主义精神都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主题。新疆解放之初, 蒙古族作家们发表了符合当时党的文艺方针、人民心声的以叙事诗为主的诗歌以及民间祝词、赞词、谚语、格言、歌词等作品, 主要是表达对各族人民带来自由、幸福生活的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感激之情;歌颂伟大胜利, 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赞美富饶美丽的祖国山河;讴歌社会主义社会;歌唱家乡的新变化;描绘草原新生活和蒙古族人民新的精神面貌;号召人民珍惜新时代建设新家园;揭露牧主剥削人民的罪行;怒斥旧社会黑暗本质等内容的作品。

浩·巴岱怀着对祖国诚挚的爱写出的文字, 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他的爱国情怀、赤子之心随处可见, 他在小说《昵美尔山风云》中描写老爷根登巴音的二子乔龙拒绝父亲最后的嘱托时, 就说过这样的话:“您不是再三表示过, 要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走社会主义道路吗?咱们可不能忘记, 是穷人的血汗把我们养大的。”这样的话, 是年轻一辈对老一辈权威的挑战, 也是对他们顽固与腐朽彻底的反抗, 同时, 也是借乔龙之口, 表达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热爱, 更是代表一种新的年轻的思想发出的声音, 他们对国家和社会都有一份自己的理解, 相信的是看得见的东西, 而不是走向末路的谎言。还有小说中莫尔根在包勒德和齐布嘎婚礼上说的一段:“旧社会, 我们草原虽强大, 穷人却连搭蒙古包的地方都没有一块, 连肚子也填不饱, 要背井离乡到处流浪, 如今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 穷人才当了草原的家……”新与旧的对比, 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来自普通民众的说法, 更为真实地表达出牧民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他们犹如新生的婴儿, 需要国家的关注与疼爱, 对国家也有着热切的盼望和美好的幻想, 他们相信在强有力的政权体制下, 他们的未来一定充满希望, 这种孩子般的依赖, 使他们对伟大的祖国产生了深沉的爱恋。在《“傻瓜”贡且》的故事里, 也有相似的情感表达, 小说中, 小伙子贡且运用智慧和力量, 不畏艰险与反动派进行顽强的斗争, 而这种勇气的来源, 是对人民和国家的热爱, 他想让牧民们远离苦难的折磨, 想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和富饶。

在诗歌中, 浩·巴岱的这种爱表达得更为强烈, 《在喜庆的日子里》说:“论起过去与现在, 歌颂今天的幸福生活, 过去的社会多黑暗, 现在的生活多幸福。”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家乡的变化, 富饶的生活, 对现在的满足, 强烈的反差使作者对祖国的感谢溢于言表, 在《开都河颂》中, 作者也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爱恋和不舍, 他这样写道:“即使走遍天涯海角, 怎能把故乡的河水忘记!即使经历千秋万代, 怎能把自己的故土遗弃!”对故土的爱已经到了刻骨铭心的地步, 对伟大祖国的爱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种感情在《迎接牛年》中就更明显了, “人民安居乐业, 前途光明远大, 国家繁荣富强, 气象万千更胜一年”, 是对祖国母亲更为诚挚的祝福。

在新疆大量优秀的各民族的文学作品中, 普遍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它们的这种想象和情感在新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否定了旧文化价值规范, 同时, 也为新文化的价值规范体系增添了新的思想、新的情感形式以及更加丰富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新疆文学的小说创作中, 对新时期的英雄人物的塑造, 诗歌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讴歌, 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使文化大系统更为多姿多彩, 更加充实、丰富。

英雄精神是蒙古族文学的基本精神, 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的体现

这与北方游牧民族中普遍流行的英雄崇拜有直接关系。不论是蒙古人原始信奉的萨满教中的保护神, 还是歌颂英雄的蒙古民间文学, 以及蒙古人民对成吉思汗的顶礼膜拜, 都不难发现英雄崇拜的盛行, 更不难发现英雄精神的影响之大。

研究蒙古族文学, 英雄史诗是不容忽视的, 不管是长篇还是中篇英雄史诗, 都刻画了一些虽名字不同但却有着相同历史责任与使命的英雄, 他们的责任与使命就是用自己的英勇顽强同敌人战斗来誓死保卫自己的家乡与亲人。

当时社会以个人主义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 这种文化价值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对个人的能力和勇猛有一种强调的意味。而在蒙古族的英雄史诗中, 刻画了不少这样的英雄, 体现着当时的文化价值。作为一名英雄人物, 是个有地位的人, 要能通过竞技的测验, 这是对其是不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英雄的基本评判标准, 也是普通男子成婚的必修课———考婚 (各种技能竞赛) 。这或许是遗存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成人仪式。在上述考验的基础上, 英雄们还要独自承担起保卫国土亲人的重任, 借助于各方面的力量独自同敌人作战, 最后取得胜利。

在新时期的蒙古族文学中, 英雄“不再是孤立的、个人化的, 而是时代的、社会的新英雄”, 英雄“从神坛走向民间、大众, 成为百姓中的一员”。长篇历史小说《奔腾的开都河》是继《命运》后浩·巴岱的第二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历史事实为依据, 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用反革命武装镇压革命力量, 欺骗和拉拢民族上层人物, 企图分裂革命队伍的反动本质。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热情地歌颂了土尔扈特蒙古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作者在作品中采用了生动的民族语言, 记录了这场斗争的真实过程。作品展示了革命队伍中不同阶层人士对革命的不同态度和立场, 充分证明了广大牧民群众是革命胜利的基础和决定力量这一真理。可以说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作品中塑造的一些英雄典型形象, 身上具备了社会公有的文化价值, 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于一身, 同时集真、善、美于一身。这些典型形象具有文学教育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 成为社会行动范式, 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嘎·贡巴在他的系列中篇小说《边防哨所》和《拜格孜吐山的雄鹰》里成功地塑造了达答、阿拉西加布等察哈尔蒙古部落的英雄形象, 他们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不屈不挠地与沙俄侵略者进行血战, 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概。长篇小说《小溪》以三区革命为背景, 以额尔德尼领导的蒙古骑兵团战斗故事为主线, 反映了居住在博尔塔拉一带的察哈尔蒙古人民悲欢离合、流血牺牲、不屈战斗的感人故事。故事之复杂, 人物之多, 在新疆蒙古文学史上是空前的。

蒙古族文学爱国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家乡之爱

祖国是十分广大的, 而每个人只是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里, 人们对祖国养育之恩的体验, 也总是首先体现在故乡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然后进一步上升为祖国养育之恩。从普遍意义上来看, 一定的文化条件是文学作品产生的先天土壤, 因此展示文化现象的文学作品, 必须在作家具备一定的情感、理想、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作品创作工具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 文化是文学作品的助推器, 文化的演变直接助推文学作品的演变与发展。

早期的蒙古族文学的代表作有策·乌力扎巴图的《祖国———金色的摇篮》、《新时代的妇女儿童》, 额·刊载的《我们的太阳毛泽东》, 玛·陶浩图和的《我们的北京》等诗歌, 以赞美共产党、毛主席, 歌颂祖国、家乡、社会主义社会和揭露、抨击黑暗社会为主旋律, 这些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 满足了他们渴望知识的需求, 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斗志昂扬, 勉励他们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以饱满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建设祖国的未来。

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尼·索苏尔先后发表了《好马·好汉·哥哥》、《蒙古人及其酒和歌》、《有一种声音总使我疼痛》等散文, 主要是对故乡之爱。作者在“游走”家乡的“文化群落”、在9000多字的散文里, 以动态的笔触———似乎带着读者一起骑着马, 漫游在作者怀念故乡的思绪中, 明写对过世哥哥的追忆、对兄弟深厚感情的回忆, 暗写作者在都市生活中难以排解的个体孤独、人性思索;明写哥哥对牧马的热爱、对草原的热爱、对游牧生活的热爱, 暗写作者内心深处埋藏着的对给予生命和爱的亲人及家乡的愧疚, 对浸润在血液里的游牧文化的难舍难弃;明写哥哥作为一个优秀牧民对牧马的依恋和赞美, 暗写作者对都市纷繁、浮躁的厌倦和对自由快乐的精神解脱的向往;明写作者寻找家中丢失的马, 暗写作者捡拾心中失落的情。

另一位作家特·那木吉拉写有《春的思索实话实说》、《牧民话》、《希望·花·坟墓》、《留恋戈壁的诗》等长短诗200余首。他的诗歌在蒙古族读者中颇有影响。诗作大多是描写戈壁小村的风土人情, 显示作者对家乡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实简练、表现手法和形式多样, 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作者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 突然有一天, 有人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 他诚惶诚恐地抬头, 才发现世间还有这样的去处, 于是他紧随而行, 并且矢志不渝, 恰巧的相遇, 成了维系一生的信仰, 那个人就是我们的党, 而那个家就是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他用一生的时间去感谢这样的一个归属, 一片赤子之心, 让人为之动容。

但是, 仅有故乡之爱, 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如果把自己的思想仅仅局限在“故乡之爱”, 而不爱祖国, 就是狭隘的。要把“故乡之爱”上升为爱国主义, 就必须把对故乡的热爱扩大到对整个的祖国之爱。

新疆各民族共同形成的边疆文化, 尽管尚处于一种“弱势者”的文化状态, 面对外来的“文化霸权”的强势渗透, 有时会表现出无所适从或盲目跟风, 面对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 新疆各民族共同形成的边疆文化, 并没有进入“主旋律”。因此, 在采摘能够引以自豪的所谓“文化资本”, 比如有关狩猎、语言、建筑、音乐、沙漠、戈壁的知识, 有关屯垦戍边、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 这些初步构成了新疆人共同的生态观念、行为模式和道德范式, 是十分必要的。然而, 更重要的是, 各民族文化都要勇敢面对世界“大文化”的挑战, 敢于面对冲突, 积极反思, 弘扬优秀传统, 增加文化的新鲜血液。

3.中共党史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篇三

关键词:中共党史;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43-0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一,而且要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是对广大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而高等院校各种形式的中共党史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共党史这门学科主要是全面阐述我党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并依据中国的国情,在过去是如何说的(理论),又是如何做的(实践),各阶段性的实践的历史结果如何,是否符合全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中共党史从本质方面的特性来讲是一门历史学科,但它同时也是一门政治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的社会导向功能。中共党史课的基本任务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进行党史基本知识教育。中共党史所要完成的上述任务,都不能离开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即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向前发展的巨大的精神原动力。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这种斗争从失败转向胜利的历史性标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首先是中国人,是忠于国家的的爱国者。他们科学地指出了民族复兴、国家独立富强的正确道路,团结、吸引了一切爱国分子共同奋斗,这才有新中国成立的成立。新中国成立成立以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步,这个进步是离不开爱国主义的。中共党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之所以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党史所研究的对象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的整个历史过程。

通过中共党史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注意下列重要问题:

1、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事实就是的原则。通过党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讲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同时还应实事求是地讲我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艰难曲折乃至错误。如我们党在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除开始七年比较顺利以外,可以说,走过的道路十分坎坷。我们党甚至犯过两次大的错误,致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两次大的挫折。一次发生在以'大跃进'为标志的1958年到 1960年,另一次发生在以'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的1966年到1976年。”[1]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广大青年学生才不会产生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不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2、党的基本路线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党的基本路线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并依据我国国情制定的正确路线,它是整个中共党史的必然归宿和落脚点,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和中心内容。

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今天爱国主义的主题,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各的长处,加快我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爱国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行动不能只是两张皮,要结合起来,这才是是真正的爱国。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647.

4.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四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范文【一】

按照学期的工作计划和总校政教处的部署,我学部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点,四月份是爱国主义教育月,学部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使学生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一个多月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独具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常规教育活动,扎实、具体、生动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得到心灵的滋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到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拼搏进取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成就的光荣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总结如下:

1、开展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爱国先爱校,成才先成人。通过国旗下讲话、电子屏宣传标语的滚动宣传,教育学生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生命,要求学生爱国就是不能破坏学校的公物,不做有损学校名誉的事,做到今日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你为荣。

4、开展读书活动。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家爱书、读书、评书。并通过班会课表彰那些读书、学习的先进学生等。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有不读书可耻,勤学善学光荣的道德认识;有热爱祖国、报效父母的道德情感;有不畏劳苦,上下求索的品格;有认真完成作业、上课注意听讲、早睡早起、闻鸡起舞的具体行动。

5、开展演讲活动——《中国梦与我的梦想》。引导学生既要昂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梦想,展望自己美好的未来,让学生展“百科知识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从小就要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对“钓鱼岛”、“黄岩岛”等的了解进行辩论,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范文【二】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是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的要求,制定各学科(包括自然学科在内)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科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开设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外课堂,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并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他们对工农兵的感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广大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身体力行,为青少年做出榜样。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注意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广播影视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并将这些优秀影视片纳入教学、教育计划,扎扎实实做好放映、观看、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活动,精心设计,周密组织。科学安排活动内容,注意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参观、瞻仰活动;结合特定的教育主题,组织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参观、瞻仰、考察,组织开展征文、主题演讲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注重利用纪念活动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元旦、春节和“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要突出爱国主义的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心得范文【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X周年,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在校园内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国庆节”期间,我校积极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加深学生对祖国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在新的世纪中健康的成长。下面就所开展的活动情况作一小结,以求改进和指正:

1、在国庆节前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全体在校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国XX周年的到来。

2、要求各班开一次以“热爱祖国,放飞理想”为主题班会。讲解祖国几十年来的重大变化及现代社会中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国庆节”期间各班积极利用板报开展宣传。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准备活动,更了解国庆节,认识到祖国是指全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母亲,通过墙报宣传的方式为祖国庆祝生日,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4、以“庆国庆、迎奥运,树新风”为主题的大型文体活动,各班级进行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弘扬“拼搏、团结、奋进、健身、文明、进步”的精神,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激励学生团结一心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

5、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方式查一查,找一找,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等,制作精美的手抄报。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国情,增长学生的综合知识,培养学生生活的热情与学习的激情、爱国的情感。

通过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加了对祖国的感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范文【四】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动员和鼓舞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一面旗帜,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途径。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经常化、系列化的教育机制,并围绕这一主题做了大量工作,现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好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课

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晨会、宣传版面等渠道,各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全校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全体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国认识。

(二)我与红领巾同成长

我校少先大队以建队节为契机,开展了我与红领巾同成长入队活动,此次活动共有16名同学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员行列,全体新队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庄严地宣誓,表现出了少先队员们抖擞的精神和专注的神情。活动穿插少先队知识讲座,革命故事教育等内容,使我校的少先队员们再次受到鼓舞,也使部分同学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肩上的责任。

(三)多种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在这一年学雷锋活动日,我校开展了学雷锋做善事的公益劳动。

2、开展课前唱红歌活动。

3、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校园” 主题班会

4、开展“我爱我祖国”的绘画展和五一专刊手墙报竞赛

5、开展了读书热活动。

多渠道引导全体学生向伟人学习,重温革命历史,发扬优良传统,感受民族精神和伟人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志向。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我们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培养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发了孩子们从小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心得范文【五】

20xx学年来,学校在上级领导下,紧密围绕学校以及学校的工作计划,依靠全体教职工,遵循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构成的规律,大力抓好德育的常规管理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用心推进学校优良的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一、继续抓好班群众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1、本学年狠抓班群众组织和制度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全校各班都举办了质量较高的主题班会,并有详细的书面材料。

2、以爱国教育为主旋律,着重进行思想教育。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我校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首位,“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为主途径,重点加强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本学年着眼把爱国、理想教育作为目标,贯穿到活动中,引导各中队开展“爱党、爱国、爱军”的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开展网络观摩、社会实践活动,对队员进行潜在的爱国主义教育,从思想意识上给以培养,使队员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优化升旗仪式。按照《国旗法》的规定和国家教育部的有关通知要求,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学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要求相关班主任认真做好组织工作。本学年,我们开展了以“我们期盼”、“学英雄,见行动”、“青少年当自强”等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教育活动,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0月13日“建队节”组织开展了“快乐我作主”为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群众、爱自我、爱身边的一切教育,激发学生树立奋发学习,将来为家乡、为社会、为祖国多作贡献的信心。

4.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学校、少先队,充分利用校内的黑板和校园广播站、宣传窗、网站等宣传工具,在渲染校园文化等方面做出良好成绩。配合学校的各阶段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如举办“交通安全”、“生命科学”、“远离”、“预防手足口病”、“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专题教育。同时,运用告家长书等形式沟通家校联系,共同管理学生。学校继续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全校各班开展了“变废为宝”的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

结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等活动通知精神,结合节日和学校实际,先后举办了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专题黑板报等活动,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革命传统等教育。

二、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1、强化基础道德教育,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规范》和《小学生礼貌礼仪常规》教育为重点,对班级卫生、学生的红领巾佩戴、仪容仪表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和生活习惯。学校根据实际状况,先后五次突击检查常规执行状况,并及时公布,有效地控制了不讲卫生、不佩戴红领巾、吃零食等不礼貌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加强了教师、学生值日及礼貌岗检查力度,认真抓好常规工作的检查、督促、评估工作,使全校师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体现,评估中见效,逐步构成了自觉的行为习惯。

2、抓好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全校上下十分重视法制、法规教育,邀请交警和法院干警来校为全校学生作交通安全报告会和法制教育报告会,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

3、继续抓好“两操”。透过广播操比赛,有力的促进了广播操质量的提高。每一天安排值勤同学检查各班学生认真做眼保健操做操的状况,提高学生认真做操的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

4。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行榜样教育。对好人好事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以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先进的行列,促进整体大环境的优化。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继续办好“红领巾”广播站,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报道校内新生事物、好人好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广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健全课外文体兴趣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组织举行了“手抄报”、“科学幻想绘画”、“贺卡、剪纸”等手工制作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配合社区的文艺活动,赢得了社区领导和群众的高度好评,使我们学校对外也增强了宣传度。

3、扎实开展活动,爱我校园。增强环保活动意识,发动学生动手收集信息,整理资料,并能自觉的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成为一名“环保小卫士”,收集废电池活动。学校又开展“保护一棵小树,美化一块绿地”为题的校园环保活动。今年,我们抓教室的文化建设,建设一个让学生乐意,让学生满意,让学生教育的天地。

5.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五

活动心得体会

通风队-刘超

按照华电煤业公司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对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作出部署。读完通知全文后有几点粗浅的感受:一是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是现实的迫切需要。知识分子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党历来重视对知识分子的团结引领,开展这个活动,就是要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开展活动作为落实党的人才政策、开展知识分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礼敬人才、厚待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把党中央和总书记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关怀、信任和期待落到实处。二是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是广大知识分子的应有之责。比如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正是有这种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激励周总理在工作中不懈追求,努力奋斗,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广大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中,知识才会发挥更大作用,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三是广大知识分子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落实落小落细是关键。第一,要全面加强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深刻诠释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比如前段时间,新闻联播集中播发邓稼先、黄大年等先进事迹,社会反响很好。第二,组织深入学习研讨,采取报告会、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让爱国奋斗精神入脑入心,引导广大知识分子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第三,抓好专题研修培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将爱国奋斗精神纳入各类研修培训,把它作为重要内容,精心设计课程,引导各类人才增强“四个自信”,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第四,发挥典型引导作用,让爱国奋斗成为时代风尚。树立榜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第五,开展岗位践行活动,让活动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成效。一方面将活动融入工作实践。另一方面为知识分子奋发作为、报效国家搭建载体。

刘 超

6.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六

近年来,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爱国奋斗精神对当代中国的重大意义,对在全社会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一名青年人,对于爱国与奋斗应该显得尤为热情,也是青年人应该具备的品质。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物欲纵流的社会,有一部分青年人甚至知识分子已然迷失了自我,唯金钱至上,贪图安逸,奢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思想极端,危言耸听......凡此种种,必当不利于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倡导,不利于新时代新精神的发扬,更不利于我们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必须扬起爱国奋斗之帆,才能谱写新时代梦想之歌。

扬爱国之帆,为实现中国梦呐喊。从古至今,从不缺少爱国将士,古有伟大爱国诗人、不屈的使者——屈原,抗击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的伟大英雄——岳飞;近有开展禁烟运动,壮我中华的林则徐、为了掩护群众和大部队撤退阻击日军,最后弹尽粮绝,全部跳下山崖的狼牙山五壮士;现有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的伟大贡献者钱学森、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因为有他们,有了他们的爱国之心,支撑我们的祖国一步步走向强大。因此作为青年的我们,更是应该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始终坚持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和国。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让祖国更和谐更强大,让我们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呐喊!

扬奋斗之帆,为走向新时代助威。总书记说到:“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一代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反观社会当下,一些青年人缺乏理想信念,一味追求安逸,逃避社会责任,比如佛系青年的出现,真正的佛家精神,是在拼尽全力之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所以青年人,我们应该要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上出现的任何新鲜事物,时时刻刻警醒自己:第一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如果缺乏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如此并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因此,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更好的为自己的人生做导航。第二要不断学真本事,练就真本领。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特别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更是应该将学习贯穿自己的生活、工作的始终。既要多读有字之书——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史,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认真学习涉农、惠农相关政策,以便更好的为群众传达。又要多读无字之书——通过向领导请教、与同事交流、与群众打交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如此才能更好的为群众去排忧解难。第三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做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青年人需要将自己的所学所思良好的转化为实践,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青年基层干部,应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理念,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亲力亲为,更多的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切实的困难与需求,进而尽其所能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青年人,大有作为、也大有可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要我们能够实实在在的去为民谋福利,办实事,办好事,那么我们的人生价值将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大放异彩!

7.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七

[关键词]《亮剑》 爱国主义 信息化 创新

电视连续剧《亮剑》播出以来,收视率屡创新高,稳坐2005年央视收视冠军宝座。地方各台纷纷购买播出,一些观众反复观看了三、四次。碟市、租赁市场也十分火爆。连续数月在北京、深圳、成都等地,稳居碟市销售榜和音像店租赁榜第一名。《亮剑》还成为了网友博客中的主角。可以说《亮剑》播出后对大陆社会带来的影响之大,引出的社会话题之广,远远超过了这个电视剧本身。

一、《亮剑》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价值

1.《亮剑》对于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导向和教化作用。

(1)《亮剑》增强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影响着他们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选择。

《亮剑》再现了战争的真实性和残酷性,使人们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和抗日英烈英雄行为对民族存续的价值,给人们以极大的心灵震撼。网友们评论说,“他们都是民族英雄,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正是有了李云龙、孙德胜、魏和尚等等一批抗日先烈,才铸造了我们的民族之魂。”与此同时,人们对自己也开始了反思。“试想今天社会,我们灵魂是否高尚?能不能做到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不谈过去,我们现在真是该敬仰这些先烈,不能只知道歌星,球星……”

(2).《亮剑》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

《亮剑》播出后带动了一波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浪潮。在网络留言中,不少人表示被骑兵连的悲壮所感动,“一句一句‘骑兵连,进攻!’让我热泪盈眶,尤其是连长孙德胜只剩自己时的那句‘骑兵连,进攻!’然后单刀匹马杀入敌阵。悲壮!!!!”“自己的爱国之情在那一瞬间被激发出来了!热血沸腾!”“我真希望是孙连长身后的兵!”“如果我们活在那个时代,也应该如此:我们在这个年代,更应该如此”。《亮剑》成功地通过一个个情节和鲜活的人物个性塑造,通过人物的喜怒哀乐、战争场景的烘托,使观众在忘我的状态中与银幕上的故事和人物认同,进而唤醒观众的内在激情,有效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3).《亮剑》鼓起了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亮剑》中令人最难忘的一句话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郭运德说,它唤醒了中国人一度遗忘的“不服输精神”。在网络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贴子:“虽然是和平年代,但是工作生活的压力好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正是要有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在遇到困难时要坚定信念、不怕苦不怕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勇敢积极的面对。……让我们一起拿出这种亮剑的精神理智勇敢的面对你的生活、你的未来吧!要相信自己,因为生活永远属于强者!”可见,《亮剑》对子增强人们的意志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亮剑》强化了人们的爱国行为

据新华网2005年11月18日报道,在18日以3:2战胜日本队之后,中国男排的队员们纷纷表示,正是新任主师周建安大力提倡的“亮剑”精神帮助球队顶住了压力。替补上场结果拿到全队第二高得分的崔建军说:“这是一场团结的比赛,周指导一直在队里提倡亮剑精神,我想我们今天做到了。日本队实力上强于我们,但是我们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我们赢了。”“亮剑”精神广泛深入各领域,从Google上随便用“亮剑精神”搜索,便可看到五万多条这样的标题:“中国房地产需要亮剑精神”、“新时期中国汽车业自主创新需要亮剑精神”等等,效应似乎还在发酵中。

2.《亮剑》等主旋律影片对于捍卫民族文化,抵御西方的文化侵略具有积极意义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发生了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转折,“从传统意义下的文化,即民族性、地域性、历史继承性的文化向超越民族分隔、地域封闭,即一种非历史性、开放性的媒体文化转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视听语言正以其特有的优势和能耐渗透到文字语言曾经涉足的各个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人类的又一重要的文化媒介。同时,影视文化因其受众面广、能够影响不同文化层次的群众,因而大大改变和提高了人类的认知方式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提高和扩展了文化的渗透能力和参照系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国家、民族和语言的界限,形成了一种带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在影视上取得了文化霸权地位,对我们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和西方价值观念渗透,情况十分严重。据统计,有50%的人会“少部分地接受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25%的人会“基本接受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5%的人会“接受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只有20%的人对此表示反感,“不会接受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一结果说明西方国家利用影视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亮剑》热说明。这些主旋律影片是主动应对世界文化发展新趋势,以积极的姿态抵御西方文化侵略,捍卫民族文化的成功尝试。

二、《亮剑》对于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1.必须进一步重视影视等现代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新的传播媒体和文化娱乐场所吸引了大量群众;随着大量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出现,以及社会成员流动的数量、范围、方式的不断扩大和变化,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适应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文化生活的新发展,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手段、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现代人的历史使命。

影视文化以其视听直觉性、兼容性、传播的迅捷性、影响的广泛性、深远性和全球性、大众化的消费特点,使其成为当代文化的主体形态,成为亿万观众获取知识、信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源泉。据统计,2005年年末,全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8%,达到12余亿人,居民平均每天有2小时39分钟用在看电视上,占总闲暇时间的46.22%,占全天的11.04%,看电视是闲暇时间里占有时间最长的活动。在21世纪里电视将与互联网、多媒体融合在一起,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根本变化。

《亮剑》的成功说明,发挥影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大有可为的,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方向,值得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克服对影视的片面认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

片的实施计划,并积极利用网络等阵地,开展影评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引导人民大众树立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

2.高度重视教化与娱乐、教化与审美的有机统一

一位网民在评论中写到:“亮剑的播出产生的反响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媒体的力量。突然醒悟,所谓哈日哈韩,其实不是那些青少年的错,而是我们电视电影编导的错,谁把阵地丢了??是他们每年搞出些烂片自然让别人不爱看,转向日、韩片,把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给别人去做。现在年轻人不喜欢看抗日的片,不是不喜欢这个题材,而是不喜欢五六十年代的说教,那么,投其所好,做些隐含中的爱国主题的电视。既然他们要崇拜,就合理的塑造一个人物让他们崇拜。”这一评论道出了问题的实质,主旋律影片不是没有市场,没有观众,而是如何实现教化与娱乐、教化与审美的和谐统一问题。

(1).影视工作者必须承担起教化民众的责任,正确处理娱乐性与思想导向性的关系。艺术家创作文艺作品,都不是无目的的。巴尔扎克坚信:艺术家的使命是“教育他的时代”。著名导演谢晋认为:“我喜欢影片能拨动人的心弦,引起人们的思索,我希望文艺作品真正发挥艺术的力量,使它能够起到提高广大人民思想境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亮剑》的效应进一步说明,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是无可估量的。

但是,现在影坛和电视剧出现太多物欲横流、追求消费的创作主题,其对民众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必须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强化影视事前、事后的审核制度,支持主旋律影片、健康影片的生产、发行和播放,对不健康的影片则视情况进行限制、打击。

当然,这种教化,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坚持用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对群众进行教育,是我们党的好传统,问题在于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运用,特别要研究和探索如何增强这种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群众乐于接受。”因此必须遵循影视创作规律,使作品充满魅力。剧评家冯磊指出,艺术创作必须讲究规律,这个规律的核心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毫无疑问,《亮剑》中的李云龙是一个不好管理的角色。但是这个李云龙,对国家、对民族、对抗日大业有着无比的忠诚。这个人的“粗口”不仅不让人感觉反感,反而让人觉得亲切;这个人的大大咧咧也给人一种视死如归的大将风度。相反,如果一味要照顾什么“高级干部的整体形象”,采取了与此相反的处理方式,那么,这部电视剧的魅力至少会降低一半。因此,必须重视让观众在欣赏影片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否则,教化与娱乐将两败俱伤。

(2).必须重视教化与人们审美倾向的有机统一。

《亮剑》受到热捧的重要原因,是人物的真实、鲜活与个性。许多观众说,从《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石光荣,到《历史的天空》的姜大牙,再到如今的李云龙,他们都是“人性化的英雄”。他们就像是身边人,触手可及,小毛病一大堆,却生动有趣,某种程度上,正好印证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想象。“过去的战争剧常常是只有战争没有人,英雄人物被空洞化、理想化,如今英雄们终于‘落地’了。”《亮剑》的军事顾问、刘少奇儿子刘源评价说,“这个人物集中了他们那一代特有的、在许多人身上司空见惯的弱点和缺失,不完美,却更可敬、可亲、可爱。”正如中国传媒大学游飞教授所认为的,“对英雄的界定离不开时代环境,李云龙、姜大牙虽都是过去的人物,但他们的个性却符合当代的审美趣味”当今时代是一个崇尚创新个性张扬的平民化时代,李云龙的缺陷英雄形象,恰恰适应了当代人敢于张扬个性、追求个性表现的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审美趣味和人性评价尺度。

人们观看电影、电视都包含着一种审美活动,电视画面的构图、光影、色彩、线条、叙事结构、情节、表演、布景等都具有审美特性,都能给观众以视听觉享受,唤起观众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体验是人的内心活动与审美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从而使感观视觉的美升华为精神的美,黑格尔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因此,要想取得教化的作用,影视创作必须根据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的新变化,在符合当代人审美倾向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因此影视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观众审美的倾向,实现教化与审美的有机融合。

8.弘扬爱国精神心得体会 篇八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爱国主义奋斗精神是中国梦的基石,为了实现我们美丽的中国梦,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奋斗精神,让这种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并将这种精神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动力,为新时代的蓝图增添光彩。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国强,组织部门作为人才之家

,就要全面的做好各项人才工作,要做到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以开放的眼光、宽松的政策,筑巢引凤,聚贤纳慧,形成优秀人才汇聚的新局面。要严格落实好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着力解决好这一矛盾,并且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主动抓好人才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积极发挥人才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使各类人才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其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从而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政治觉悟和基本素质,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一方面是为各类人才改革创新、脱颖而出提供平台、提供服务、铺路搭桥,从而激发各类人才服务发展的活力,增强他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在政治上信任他们、在工作上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另一方面,是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种好这棵“梧桐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精准引进各类人才,将各类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去。

上一篇:团队活动 交流讨论下一篇:城建档案馆二00八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