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论文

2024-07-18

生态建设论文(精选8篇)

1.生态建设论文 篇一

河南林业生态省(生态河南)建设 规划大纲(2008-2012年)

一、林业现状

(一)主要成就

1、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全省最新有林地面积、林木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等,与上期森清相比,增长比例。近5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等。

2、区域生态明显改善

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成、粮食高产稳产;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风沙区生态环境好转;山区水土流失面积逐步减小,强度减轻;通道沿线森林景观初步形成等。

3、重点工程成效显著

国家、省级各重点工程造林面积、天保工程面积、绿化通道长度等,94个县达到平原绿化高级标准,9个县已建成林业生态县,山区自然植被初步得到恢复等。

4、林业产业初见成效

经济林总面积、产量;花卉种植面积,销售额;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面积,林纸一体化项目启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景区数量,游客量,收入;2006年全省林业总产值等。

5、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批、林木采伐和木材运输管理,天保区严禁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森林火灾受害率一直控制在0.3‰以下;有害生物防治率达到81.8%;区划界定国家级重点公益林1891万亩(其中870万亩已得到补偿),省级公益林480万亩(其中120万亩已得到补偿);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2处,面积达735.8万亩等。

6、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实施国家林木种苗工程项目122个;建立了1个省级林业重点实验室和11个林业科技示范园,建扑火物资储备库140座,各类防火设施442 座,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251个。

(二)林业在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态效能

(1)蓄水净水作用

全省林地涵养水源总量达到49.3亿立方米,相当于我省地方大中型水库库容的34.1%;982.8万亩湿地(不包括水稻田)每年可净化氮、磷、硫污染物78.6万吨,净化水4.7亿立方米。

(2)固土保肥作用

全省林地年减少土壤流失7287万吨,保肥量折算成全氮为38.8万吨、速效磷0.02万吨、速效钾0.75万吨。

(3)吸碳放氧作用

全省森林资源年可吸收二氧化碳6897万吨,相当于燃烧2826.5万吨标准煤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扩大了我省工业发展的环境容量;年释放氧气6105.6万吨。

(4)净化环境作用

森林净化环境功能主要体现在杀菌和减少隔噪音上,根据相关研究,每公顷森林净化环境功能价值为8800元(其中:每公顷森林的杀菌价值为5300元,减少噪音价值为3500元),全省森林净化环境总价值达211.4亿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人们对森林净化环境功能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

(5)庇护农田作用

我省平原防护林体系有效避免或减轻了干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农作物高产稳产。据专家测算,可使农作物平均增产10%左右,全省年增产粮食100亿斤以上。

(6)其他作用

包括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洪涝和地质灾害、森林景观等。

2、经济效能

我省林业每年向社会提供木材1400万立方米,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年产林果产品665万吨,改善了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了生活质量,为省内药、果、茶、油等加工企业提供了主要原材料。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2006年全省每个农民来自林业收入平均达到325元。

3、社会效能

全省1.3万家林产加工企业,转移了近6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全省6000多万亩集体林地,可使200多万农民得到最直接的就业机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低

全省现有有林地面积4054.5万亩,活立木蓄积1.34亿立方米,人均有林地面积只有0.42亩,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仅为1.3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6.19%,在全国排名第21位。林业用地面积6846.1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只有27.33%,林地资源总量不足,发展空间有限,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

2、生态环境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各种自然灾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影响农业生产;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面积的60%以上;山区还有800万亩立地条件差、绿化难度大的宜林荒山荒地,是多年造林绿化剩下的“硬骨头”;平原区806.5万亩沙化土地,特别是28.8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沙地亟需治理。

3、森林质量不高,经营管理粗放

有林地树种以纯林为主,混交林比例偏低,结构简单;林分龄组结构不合理,以幼、中龄林为主;单位面积蓄积量低,平均每亩蓄积量仅为2.83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5.2立方米/亩)的一半。由于缺乏抚育管理,山区尚有大量残次林分和灌木林,400万亩飞播林因密度过大而生长缓慢;平原绿化树种单调,结构单一,通道绿化标准低。

4、资金投入不足,支撑保障能力不强

林业投资、公益林补偿标准低,省级资金与国家资金比,与周边省份比;林业科技储备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创建林业生态县为载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空间,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大力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在降耗减排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二)建设目标

经过五年(2008~2012)的奋斗,巩固和完善多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初步建成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使全省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林业生态省。

1、总体目标

全省新增有林地1350万亩,达到5404.5万亩;林木覆盖率增长5.4个百分点,达到28%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其中: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太行山区40%以上),丘陵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平原风沙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一般平原农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8%以上。林业年产值达到760亿元。80%的县(市)实现林业生态县。

2、具体目标

现有8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全部得到绿化;现有28.8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地)全部固定,806.5万亩沙化土地全面得到治理;现有1029.9万亩的低质低效林基本得到改造。

新增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420万亩,达到1167.4万亩;新造生态能源林423.8万亩,改造138.5万亩,达到562.3万亩;新增名优特新经济林基地350万亩,达到1650万亩;新增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基地30万亩,达到110万亩。

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网、农林间作控制率95%以上,沟、河、路(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省道、景区道路、县乡道、村道等)、渠绿化率95%以上,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以上,平原村庄林木覆盖率40%以上。

新增森林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2966.8万吨,达到9863.8万吨。

到“十二五”末,全省林木覆盖率达到30%(森林覆盖率达到24%),林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所有的县(市)实现林业生态县,建成林业生态省。

三、总体布局

根据河南省自然区域特征及决定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林业建设现状,规划以“两区”(山、丘区,以下简称山区;平原区)、“两点”(城市、村镇)、“一网络”(生态廊道网络)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

(一)两区

1、山区

――基本情况

共涉及几个市多少个县(市、区)、自然条件、社经情况、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建设重点

加强对天然林和公益林的保护,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名优特新经济林、生态能源林等。同时加强中幼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森林经营管理。

先叙述该区分工程、营造林方式、林种等建设任务。

然后按太行山区、伏牛山区、大别桐柏山区分别叙述建设范围――具体到市、县(市、区)、存在问题、建设重点(分工程、营造林方式、林种等建设任务)等。

2、平原区

――基本情况(共涉及几个市多少个县(市、区)、自然条件、社经情况、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建设重点

重点是完善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营造防风固沙林,大力发展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基地等。在滩区、蓄洪区着力营造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

先叙述该区分工程、营造林方式、林种等建设任务

然后分一般农区、风沙区、低洼易涝区叙述建设范围-具体到市、县(市、区)、存在问题、建设重点(列表说明各工程、营造林方式、林种等建设任务)等。

(二)两点

1、城市绿化美化

包括城市(含县城)及郊区,按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建设以廊道绿化、城中绿岛、环城林带、城郊森林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森林生态防护体系,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2、村镇绿化美化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村镇为基础、以农户为单元,乔灌结合,村庄周围、街道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扎实抓好围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

(三)一网络

即生态廊道网络,包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全省所有铁路(含国铁、地方铁路)、公路(含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村道、景区道路等)、河渠(含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的干支流河道及灌区干支斗三级渠道)及重要堤防(主要指黄、淮河堤防)。

绿化宽度视级别而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两侧各栽植100米以上树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四大水系干流及一级支流、干渠两侧各栽植10行以上树木;省道、景区道路、二级支流、支渠两侧各栽植5行以上树木;县乡道、三级支流两侧各栽植3行以上树木;村级道路、斗渠两侧各栽植至少1行树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景区道路、重要堤防等沿线第一层山脊以内宜林荒山荒地全部绿化,重要地段适当增加绿化宽度,乔灌花草相结合,提高常绿树种比例,高标准绿化美化;路(渠)基两侧挖方坡面适度硬化后栽植灌木、藤本或常绿树种进行绿化美化。

四、林业重点建设工程

(一)国家重点工程

1、天然林保护工程

在黄河流域的洛阳、三门峡、济源3市的15个县(市、区)和26个国有林场,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2、退耕还林工程

根据《国务院关于延长退耕地还林补助期有关政策的通知》精神,暂不安排新的退耕地还林任务,继续安排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

3、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包括南阳、信阳、驻马店、洛阳、平顶山、郑州、开封、周口、商丘、漯河、许昌等11个市的90个县(市、区)。

----太行山绿化工程

包括安阳、鹤壁、新乡、焦作等4个市的20个县(市、区)。

4、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完善和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种源基地和珍稀植物培育基地,拯救和恢复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含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5、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在黄淮海平原及南阳盆地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二)省级重点生态工程

将各工程建设任务落实到各功能区、省辖市、县(市、区)、造林方式(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林种、等。

1、山区生态林建设工程

在全省山区丘陵区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生态能源林等。

建设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工程。

规划建设以黄连木、油桐、文冠果为主的生态能源林基地562.3万亩,其中,新造423.8万亩,改造138.5万亩。

在退耕还林工程范围内,逐步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人为活动对生态破坏严重的深山独居户、散居户迁出,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对原址因地制宜,采用“飞、封、造”多种造林方法,恢复植被。

在郑州等地的各类露天采掘矿区、尾矿堆集区、煤矿沉陷区等,全面实施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恢复矿区生态。

2、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

平原农区,加大针阔及乔灌结合林带比例,提高绿化标准,对断带和网格较大的地方进行完善提高,积极稳妥地推进成过熟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提高综合防护功能。

3、防沙治沙工程

包括郑州、开封、新乡、安阳、濮阳、焦作、鹤壁、商丘、周口、许昌等10个市的44个沙化土地监测县(市、区)。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凡流动、半流动沙丘(地),全部营造防风固沙林;在风沙危害程度为轻度和中度的沙化耕地上营造小网格农田林网和林粮间作;在一般泛风沙耕地上营造农田林网。

4、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

在对现有廊道绿化改造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绿化景观与廊道级别相匹配、规划布局与人文环境相协调,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廊道网络。

5、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通过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城等创建活动,采取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配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城区与郊区相衔接,加强环城防护林、城区绿化、通道绿化、森林公园建设。

6、村镇绿化工程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街道和建筑物布局特点,在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内,采用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进行立体式绿化、美化,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三)省级林业产业工程

将各工程建设任务落实到各功能区、省辖市、县(市、区)、等。

1、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

按照“速生、优质、高效”的要求,在豫北、豫南发展以杨树、松树等为主的林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在豫东、中部发展以杨树、泡桐等为主的林纸林板一体化原料林基地,在滩区、蓄洪区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规划建设用材林及工业原料林基地420万亩。

2、经济林

经济林发展围绕“绿色”、“有机”,突出名优特新。重点建设大别、桐柏山区的茶叶、板栗基地,伏牛、太行山区的核桃基地,黄土丘陵区的苹果基地,浅山丘陵区的柿子、石榴基地,平原沙区的大枣、梨、葡萄基地和城市郊区的时令鲜果基地等;在伏牛山区建设山茱萸、辛夷、杜仲等森林药材基地。规划建设经济林基地350万亩。

3、园林绿化苗木花卉

规划新建园林绿化苗木花卉基地30万亩,达到110万亩。

4、森林生态旅游

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为主要目标,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的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如博物馆、展览馆等建设,建成太行山、嵩山、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黄河沿岸及故道、中东部平原等七大森林生态旅游区。

五、森林经营管理

将以下两项建设任务落实到各功能区、省辖市、县(市、区)、等。

(一)中幼林抚育管理

对新造林地,加强抚育管护,促进尽早郁闭成林;加强中幼林抚育,提高林地生产力。

(二)低质低效林改造

对生态区位重要的低质低效林,通过科学改造,使其形成功能完备的公益林;对生态区位一般、立地条件较好的低质低效林,通过集约经营,使其形成高质量的商品林;对其它低质低效林,实施补植补造,封山育林,提高林分质量。

六、支撑体系建设

(一)森防体系建设

1、森林防火

2、森林公安

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二)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建设

1、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2、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

(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体系

2、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3、林木种苗质检体系

4、基层林业服务体系

(四)基础设施建设

1、林木种苗基地

立足以县为主、市里平衡的原则,建设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和林木种子基地(含良种基地和采种基地)

2、重点实验室、林产品质检站和森林生态定位站

3、林业信息化

七、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经初步估算,完成规划任务大约需要投资

亿元。

(二)资金筹措

分国家投资、省财政投资、市县级财政投资、吸引社会资金(含国内贴息贷款)、造林单位自筹等。

(三)效益分析

规划任务完成后,每年将增加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总价值

亿元。

1、生态效益

年将增加生态效益价值

亿元。包括减少土壤流失、蓄积养分、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庇护农田、净化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减少地质灾害、森林景观休闲等项效益价值。

2、经济效益

年增加经济效益

亿元,包括木材、园林绿化苗木花卉、果品、生物柴油、森林旅游等项效益。

3、社会效益

包括安排就业等效益。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二)加大政府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三)深化林权改革,增强林业活力

(四)抓好典型示范,推动林业发展

(五)实施人才战略,强化科教兴林

(六)完善政策措施,坚持依法治林

2.生态建设论文 篇二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危机,生态道德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 是党顺应国内外形势、站在发展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态文明, 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器,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 就要大力加强生态道德培养, 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是衡量国民文明素质的标准, 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气候变暖、沙尘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构成严重威胁。事实证明, 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不是自然界本身的问题, 而是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的恶果。《朝霞似火》一书揭示了导致全球性环境恶化的“十大动因”——人口、消费、科技、贫困、市场失灵、政策失效、全球经济活动的规模及其难以置信的扩张速度、不惜代价追求增长、价值观和习惯思维、经济全球化。《拯救地球生物圈》更是从“人—自然”共同体的协同进化与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 呼吁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把伦理关系扩大到自然, 赋予自然应有的道德地位。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在原始社会, 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 生产力低下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 人与自然处于原始的和谐状态。在农业社会,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仍旧有限, 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和谐。工业社会创造了农业社会无法比拟的社会生产力, 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累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试图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与此同时, 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紧张。“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曾这样告诫人类。

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 形成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1972年, 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 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系统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实现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纷纷问世, 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应的行动计划,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中国作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们更要不断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每个公民都要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而努力。

二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概述

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谓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 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文明程度。从狭义的角度讲, 就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 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个维度。

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道德反映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造成当前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 是人的欲望和行为的无限性与自然界满足人的需要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人类必须关爱生命、善待自然, 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生态道德的本质体现。人与环境之间所产生的生态道德, 同人与人之间所产生的社会道德不同。生态道德具有单向性, 道德主体始终是人;自然环境的公共性决定了生态道德的公共性, 要求全人类高度自觉共同承担责任。生态道德建设的目的, 就是使人认清生态、环境、资源危机及其危害, 转变非理性的生态观、价值观、发展观、消费观、科技观, 匡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 真正成为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引导者、调节者。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需要全社会提高生态道德意识, 加强生态道德实践, 健全生态道德机制。

三我国生态道德的现状

2014年2月20日, 环保部公布我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这一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48.2%和60.1%;公众对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高度认同, 78%的被调查者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是每个人的事, 99.5%的人选择了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特征,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调查反映出, 被调查者普遍对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表示高度担忧, 最关注的问题有雾霾、饮用水安全、重金属污染等。调查还发现, 经济与文化水平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较大。

面对生态危机的日趋加深, 解决生态问题不能光靠科技、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 还要靠道德的手段。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关键是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说过:“人口多, 资源匮乏的现状我们只能直面, 但无度挥霍的生活方式却是能够改变的。如从一点一滴做起,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如果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去做, 那就一步也无法迈出。”蔡元培也说“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 而是要注重实际行为, 要“随时随地, 抱着实验的态度”。每一个觉醒的人不仅要将生态意识内化为价值观, 更要付诸生态行动, 践行绿色文明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践行生态道德的探索

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道路, 除了提升生态道德意识, 还要在全社会形成政府带头, 企业牵头, 公民埋头的行行业业、老老少少践行生态道德的社会氛围, 在全社会树立起绿色的政绩观、效益观、消费观。

在经济领域, 我们要树立“资源有限, 环境有价”的理念。发展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增强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责任意识。树立起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 树立起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在政治领域, 我们要将生态观纳入党和政府的执政观, 要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生态道德建设, 并用它来保障生态道德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 加大实施执行的透明度、力度,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时, 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建设要求, 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等。

在文化领域, 我们要加大生态教育研究力度, 发展生态科技文艺。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齐心协力共同保护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 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道德能力。

在社会生活领域, 要从我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从现在做起: (1) 节水节电, 节约纸张;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提倡步行, 骑单车;拒绝过分包装,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 保护动植物, 拒食野生动物;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爱护花草, 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回收, 积极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等。 (3) 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节日, 参与环保宣传, 做环保志愿者。 (4) 学法用法, 牢固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和践行生态道德的法制观念。

综上所述,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这是一场改造自然的过程, 也是一场改造社会的过程, 更是一场道德改造的过程。生态文明生态道德建设的提出只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全民践行生态道德之时, 才是美丽中国实现之日。届时, 天将更蓝, 地将更绿, 水将更清, 生活将更美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 (第二卷)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4]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3.生态建设论文 篇三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生态公路;建设

随着公路建设线路的不断增加,公路周围的动植物保护、自然景观的维持、人文景观的营造,以及水土的保持工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由此提出了建设生态公路的要求,这是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的表现。同时,也为公路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公路设计和建设者合理规划,采用先进技术,更新施工方式,加强公路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

1.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随着公路线路的开通,交通流量的增加不断显现出来的,公路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以及运输量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1对水土的影响

公路在施工前后,不可避免要对地表进行挖土、填土作业,从而导致原本坚实的地表变得疏松。此外,在山体附近施工,开挖隧道,会导致山体不稳定,植被破坏,斜坡上裸露的土壤在阴雨天受到冲击后,会产生水土流失,甚至塌方。不仅对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破坏周围的河道、农田等,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1.2对动物的影响

现在的工程越来越重视对周围动植物的保护,在修建公路时,除了保护植物资源不受破坏外,还为当地的动物留出专门的通道,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和运行中,影响还是存在,光每年、每天被车辆撞到的动物就不计其数。此外,公路在修建时使用的粉煤、石灰等,产生大量的扬尘,且施工时所用的设备日夜轮转,产生很大的噪音。而车辆在行驶时也会产生的噪音、尾气等声音和气体污染,严重影响到动物的正常生活,对他们的生理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动物不能正常地繁殖。

1.3对景观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景观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自然和人文。对于自然景观的影响,除了前文提到的水土破坏,空气和噪声污染等。有时,为了公路线路的需要,不得不对当地的自然景观或者是修造的人文景观进行改造,甚至拆除。同时,公路运行时,大量的交通运输会导致尘土飞扬,严重影响了周围景观的观赏性和净化空气的能力。

1.4造成资源压力

公路的修建和运行能够极大地刺激两边人口的聚集,带动附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进一步开发。修建住宅、开发水源等需要大量的植被、水和土地等自然资源,从而加剧了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压力,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的修建给生态造成的影响和压力逐渐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开始受到普遍的关注。为了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们便提出了建设生态公路的主张。

2.建设生态公路

2.1什么是生态公路

针对公路建设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人们不断思考,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建设生态公路,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修建公路时的重要指导。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建设生态公路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简单地说,建设生态公路,就是将公路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减小公路建设和运行对周围生态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般来说,要建设生态公路,除了加强对新建公路的生态保护,还要关注已建设或者被废弃的公路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及时地修复和维护。

2.2建设生态公路

2.2.1对未建公路的生态保护

在公路建设之前,设计和施工人员就应该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在线路设计前,要对地形、地貌和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有充分的了解。使线路避免在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和保护区内的穿越,设计的路线既要经济合理、运行安全,又要注意不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施工方案,做好规划。

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也要注意处理好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在石灰、水泥等材料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控扬尘污染。同时,在开挖隧道、取土、填土等工作中,要注意对植被和土壤的保护,减少开方量,并用压路机压实,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要对施工的废弃物进行及时处理,严令禁止将废弃物就地堆积,破坏植被环境。同时,防止雨水将废弃物冲进河流,污染水资源。此外,斜坡上的物质堆积容易滑落,对交通运输造成危害。因此,对堆积物的处理关系重大,不能放任。

保护建设前或新建设的公路的生态环境,未雨绸缪,减小生态破坏,是建设生态公路的前提工作,对于有效地减小公路运行后对周边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对已建公路的生态修护

若已建设的公路在修建前能够遵循生态公路的原则,进行生态保护,其周围的生态良好,则只需加以维护,减少破坏即可。但如果周围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恶化,管理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修复,重新构建平衡的生态系统。

对于已建设的公路的生态修复,一般是从植被修复开始的。首先,利用护坡技术,对植被和草地、土石加以固定,防止受到冲击而导致山体塌方或者泥石流等现象。既减少了水土流失,又保护了交通运输线路的正常。

此外,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通过人工栽植的方式,在公路两边或斜坡上栽种相应的树木,种植草地,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以达到净化空气,防风固土的作用。但是,对于公路附近生态的保护,要严格尊重自然规律,在植被和草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防止违背自然规律,白白浪费资金、技术,而达不到想要的绿化效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意义不大。

3.对废弃公路的生态处理

对于一些已经被废弃的公路的生态保护,是生态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经济中心的转移,或新交通线路的建造,一些原来的交通线被大量废弃。但是,相关的基础设施还堆积在原地,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继续产生着影响。

因此,要注重对废弃的公路的处理工作。首先,将原先的公路基础设施拆除,将堆积物运走,平整土地,从而恢复大量的土地资源。此外,种植相关的植被,恢复当地的植被资源,养护水土,绿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为动物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逐渐恢复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

4.结语

人类在为自己创造便捷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负责,任何影响生态平衡,造成环境破坏的行为,最终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减小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公路,既是为生态着想,更是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益。

【参考文献】

[1]陈园明.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J].交通世界,2013(5).

[2]蒋广新.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5).

4.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精选) 篇四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问题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从而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警告生态危机的呼声与日俱增。因此,分析和探讨生态危机问题,对我国谋求危机治理的新思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巨乃岐在《试论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中指出,生态危机在其本质上是人类的危机、人的危机、文明的危机[1]。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因此,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构成的复合概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这种规律的作用和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转型的阶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因此,生态文明完全可以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我国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看到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成为现实。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4]。

3.1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的出路

工业文明带给了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发展,但是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如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导致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这使人类陷入空前的生态危机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日益受到威胁。一味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将丧失自我修复能力,人类也将面临陷入严重生存危机之中的危险。工业文明激化了生产与自然的矛盾,造成了潜在的生态危机。走出生态危机需要文明创新,而生态文明正是人类消除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然出路。3.2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现实需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不是一般地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要把这些要求本身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方向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种发展是动态和系统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相协调统一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和重要内容。3.3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缺失了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生态文明以尊重生态自然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物质生产与生态环境承载限度相适应为基本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为核心内容,以人类社会在良性的生态环境下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自觉与自律,强调自身、自然、社会的平等互惠与共存共荣。生态文明正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综合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谋求人类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和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3.4 生态文明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

为应对工业革命以来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领域,逐步发展起来。首先,我国虽已颁布了许多环境法规,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如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法律条文内容滞后等,加上执法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影响了环境法律的权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其次,立法者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影响着立法的质量。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再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客观上需要完善环境立法,要求环境立法应当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其调整范围之内,需要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在更广的范围内进入环境法的视野,并不断渗透到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去。最后,传统环境法仍处于对自然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之中,并没有同等的看待自然与人类,仅仅从人的利益出发限制对自然的掠夺。因此,必须从法制进步这个根本出发,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可见,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发展之路呢? 4.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即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1)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资源多重属性;(2)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生态环境污染;(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消费观,减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6]。4.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白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4.3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4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危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单靠某个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对于国际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中国的行为对全球生态有着特殊的影响,中国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

其次,促进国际生态立法,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当前,生态问题不仅超出了国界、蔓延全球,而且还蔓延至太空。这一形势要求人类除了采取相应的科技及经济方面的措施外,还要制订国际性的法律制度以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国际生态立法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保障全球生态的安全。

最后,反对生态霸权主义,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不正当地介入别的国家的社会、社会发展规划,侵犯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主权,在生态问题上也搞双重标准并以此来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当坚决反对生态霸权主义,努力倡导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环境秩序。

参考文献:

5.生态建设论文 篇五

高举生态建设大旗构筑北方生态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重点省区之一,也是防沙治沙重点省区之一.全区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以及大面积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作 者:武来才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造林处 刊 名:内蒙古林业 英文刊名:NEIMENGGU LINYE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6.生态建设论文 篇六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 要目标。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 跃,治国方略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类社会正在跨入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 什么是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 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 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 发展而逐渐产生发展的,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可以说,生态文明 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 的里程碑。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因此,高等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要培养 学生的人文和政治素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需要培养科学的生存方式和正确 的生存意识,使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文明意识,建立在人类对 实践活动真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指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正确立场、科学 的认识和观点。它是文化价值和自然价值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对以往人类活动中 违反生态规律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所产生不良后果的深刻反省。要想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必须建立起生态文明意识。然后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生态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参加建设生态校园等活动,参与植树、测量不同地区大气污染,去各个水域测量水的污染,了解 工厂的排污等实践性活动。大胆创新,发挥自身的智慧和科技创新的潜力,研究有利于生产生 活中低投入、高产出的发明创造。最后,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的良好典范。在德育教育中,进行榜样 模范教育一直以来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中,树立起生态文明保护的典范, 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宣传,树立起典型,让学生通过对典范的 学习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 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

7.生态建设论文 篇七

关键词:课程改革,生态体育,贵州财经大学,探索实践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战略决策,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大学是先进文化和思想的孵化器,自然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体育课程的缺陷和不足日渐显露[1]。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体育界开始探索、研究“体育- 人- 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对策,努力创造一种全新的、人性化的、充满活力的课程以实现学校体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学生的迫切需要,“生态体育课程”孕育而生。

1生态体育与生态体育课程

生态体育是指在体育现象中,体育主体倾注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以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导向,使体育与文化、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的体育理念[2]。生态体育强调提升人的生态意识,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追求人、自然、体育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体现出了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蕴涵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3]。据此,笔者将生态体育课程的定义为:将生态体育思想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同时利用学校及附近的自然环境或未经大规模建设的人工场地进行体育教学与实践,使生态环境与体育教学融合互动的新型体育课程。

2开设生态体育课程的意义[1,2,3,4]

(1)将学生带入到大自然中,符合现代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满足大学生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追求,拓展了高校体育课程,丰富和发展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2)生态体育课程改变了传统体育课程竞技性较重的弊端,提倡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追求和谐和睦的良好氛围,以全新的设计、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尽情的体验体育锻炼的快乐,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生态体育课程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根据季节变化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有效预防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也对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不足起到积极的缓解作用。(4)生态体育课程大部分是在自然环境中进,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将体育活动放到自然中进行,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享受运动的快乐。可以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促进环保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5)生态体育课程的某些项目可以更广阔地发挥学生潜力,具有当前体育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攀岩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野外生存和拓展训练等课程可以锻炼学生面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发挥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他们自生自救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生态体育课程构建

3.1 基本情况

贵州财经大学花溪校区坐落于贵州省贵安新区斗篷山下、思丫河畔,占地面积5000 亩(含山地面积2800 亩),是一所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大学。学校林地、草地、林间小路、山地体育休闲公园、湖泊、别具风格的教学楼群、穿梭于校园间的小桥流水、丰富多样的植被和体育场馆等构成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加上全国首家使用地源热泵系统为游泳馆加热等环保措施,为生态体育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3.2 课程建设情况

根据校园实际和设备情况(见表1),我们将生态体育课程教学分为两个学期进行,开设了越野跑、山地自行车、定向运动、攀岩(速降)、野营、登山、游泳、拓展、野战、校园“铁人三项”等项目(见表2),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统一安排教学内容的惯例,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安排不同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积极性,并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3.3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由于生态体育课程是新进开发的体育课程,本以为绝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不是十分了解,评价不会太高。出人意料的是,在随机选择的150 名2013 级学生中(见表3),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样、场地分布在校园多处,很多学生都对该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认同度较高,有80.6%的学生持支持的态度,给予课程肯定,证明该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3.4 课程教学对身体素质影响分析

为了解生态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质的影响,本研究抽取了选择生态体育课程2013 级男、女学生各60 人,在学年初和学年末进行了两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具体数据略),结果显示学生在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变化不显著,体重略降。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800m/1000m、坐位体前屈、50m)与之前变化差异显著,说明生态体育课程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效果明显,在当今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大环境下突显其意义。

4建议

(1)由于课程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对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与校医院等医疗机构密切保持联系,同时做好安全预案(如登山时要注意防滑,游泳时准备救生圈等),防患于未然。(2)将学生带入大自然,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教师应及时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制定生态体育课程行为规范,尽量遵守LNT原则,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小教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建立符合生态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改变传统体育课中只按照学生“跑得快”、“跳得远”、“跳得高”、“掷的远”等量化指标作为评价学生体育成绩好换的唯一标准,将健康知识掌握的多少,体质增强的程度和心理健康程度,以及自身的生存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关注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人文素质指标纳入其中,建立一个综合的指标评价体系。[5](4)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举行生态体育嘉年华,努力使其成为参赛人数多、影响力大、全校师生都喜欢参加的传统体育活动,着力提高全体师生特别是学生的身体素质。(5)根据学校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更新课程内容,加大投入、加强师资水平,保持课程的生命力和活力,实现该课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罗平,等.“生态体育”教学模式下高校体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1):73-75.

[2]李柏,郑秀丽.构建高校生态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10(6):72-73.

[3]龚建林.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J].体育学刊,2008(7):20-23.

[4]韩冰,王欣.高校开展生态体育课程的探讨——以海南省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76-178.

8.生态建设论文 篇八

一是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5.95%,保持全国第一。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和I—Ⅲ水质比例分别为97.9%和95.2%,所有设区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所有设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最具影响力的新名片。

二是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进度要求,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607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海洋、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长汀经验”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福建省长汀县原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经过十几年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2011年以来,习近平同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并在全国推广长汀经验。

四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了一批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较大改观。

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抓好总体部署。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2020年总体目标及分阶段目标,明确了任务、布局、重点和配套政策。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纲要》,围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22项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价考核,并将《纲要》贯穿到“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中,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各地结合实际编制实施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二是改革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理顺港口岸线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管理体制;推行水、土地、海域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森林生态效益及江河流域生态补偿、水土保持补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等制度;合理确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扩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调动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积极因素。

三是加强领导,促进有效落实。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各级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衔接、分工负责的生态省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将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将领导干部任期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所推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纳入审计,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四是全民参与,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项目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实地检查生态省建设,支持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省建设新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是积极构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约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地价等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积极构建生态优美文明祥和宜居区,让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按照习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继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增强“市、县、镇、村”的综合承载力和环境竞争力,更好地维护、保障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把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

上一篇:朋友生日短信祝福语句下一篇:企业在心中 质量在手中 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