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艺术品的作文

2024-10-15

四年级艺术品的作文(精选10篇)

1.四年级艺术品的作文 篇一

不管是沙雕,砖雕,石雕,冰雕,还是泥雕,我们这些无所不知的小孩,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可是,小蔡猪猪最近又创出了一种新的雕法,不用说,是---人雕.

先是我们女生组上去做“艺术家”,我们挑选出了一个“model”,一个艺术家,一个泥团儿(就是被艺术家雕刻的人)。我是model。我们仨一上去,小蔡就把“艺术家”与“泥团儿”的眼睛蒙了起来,然后一脸坏笑着来到我的面前,把我的右手在脖子后面绕了一个圈,放到脸旁边;左手则伸直悬在半空,摆好以后,说了一句古怪的语言,艺术家就过来了。一分钟后,那“艺术家”把我全身都摸了个遍,回去开始了她的“蒙娜丽莎”。那“蒙娜丽莎”的右手摆好了,左手就摆不起来了,“艺术家”费了好大的劲儿,汗都摆出来了,可“泥团儿”的左手还是软塌塌的,一点劲儿也没有。就在这时,小蔡又把我的手变换了一个姿势。就在“艺术家”摘下眼罩时,我才猛然醒悟过来,狠狠的瞪了一眼小蔡,又变回了原来的。“你,你,小蔡!”这惊天动地的喊声打破了零零落落的掌声。程程的脸“刷”的拉长了。她用炸雷般的声音喊道:“小蔡!你太邪恶了!居然,居然作弊!你直是这个世界上最邪恶最bad最卑鄙最无耻最诡计多端最……(此处省略n个最)的`小人!”程程气的脸红彤彤的,像哈利波特中的弗农·德思礼。

接着是男生级的“人雕”,他们比女生组的表演更有趣,先是用男“model”按照程程的指示摆出了一个个令人发笑的造型,那个“泥团儿”的造型更是好玩。因此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他的造型像打蛇拳,边说还边叫:“嘿哈,嘿嘿哈。”有的说像僵尸,有的还说像人形跳跳兔呢!各种五花八门的说法搞得“泥团儿”头昏脑涨,站都站不稳了。

小蔡的“人雕”,让我们这帮“艺术家”们感觉到了无穷的乐趣。

2.四年级艺术品的作文 篇二

采用绘画教学手段让学生回忆起夏夜的美丽景色, 有层次地描述星星、动物、花草、月亮的状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这节作文课, 我们要学写《美丽的夏夜》。这是一篇描写夏夜景物的文章。怎样写好它呢?我有两个办法, 一是“画夏夜”, 二是“演夏夜”。我先来“画夏夜”。你们仔细看, 我画下了什么? (在黑板一角画下一个不规则图案。随后说明“这是一颗星星”。并且问:“样子像什么?”)

(学生开始有点疑惑不解, 好奇地看着黑板上的图形。可是当教师先说明“星星”, 再提问“样子像什么”后, 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 纷纷回答:“像闪电”“像一把勺子”“像一把刀”“像烟斗”……气氛热烈起来。)

师:天上的星星是各式各样的。请各位同学也来画一画。这样, 每组第一个同学先上黑板画, 五秒钟画好, 然后像接力赛一样把粉笔传给第二个同学, 直到最后一位。每个同学都画一颗星星后, 黑板就变成“星斗满天”啦。只是你要先想想, 该画怎样一颗星星。 (稍后, 教师问:“有问题吗?”)

生:老师, 我有一个问题。要画不一样的星星么?

师:当然。不但和老师画的不一样, 还要和同学画的星星形状都不一样。好好想想啊, 画怎样的星星? (学生正思考着, 教师走向座位, 轻声提问学生:“你画了啥样子的星星?”学生起身和老师“咬耳朵”, 似乎在讨论着什么。而教师却有意大声说“啊!想得真有趣!”引得其他学生好奇猜测。一分钟后, 各组学生以接力赛形式依次在黑板上画星星。学生上上下下川流不息, 煞是热闹。大约两分钟后, 黑板上画满各式各样的星星。)

师: (指着黑板问) 这片“天空”怎么样?

生: (迟疑一下) 星星漫天, 浩瀚无际。

师: (转身板书“星空”) 请大胆想象, 此刻你正坐在哪里观赏这片星空?

(学生似乎有点不解。当即, 教师果断地喊出口令:“全体起立!走出座位, 自己找地儿, 1、2、3———坐下!”学生嘻嘻哈哈地席地而坐, 多数学生坐在黑板前, 也有的坐在座位过道, 还有的坐在桌面上。)

师:想象一下, 此时的你坐在哪里观赏星空呢? (板书:坐哪里) 要各想各的, 各说各的, 自言自语地说说。

(学生纷纷回答:“我坐在草地上……”“我坐在柔软的沙土上……”“我坐在公园亭子里……”“我坐在茂盛的 大树下……”“我坐在房顶……”“我坐在秋千上……”答案不一。)

师:现在夜色浓郁, 四野宁静。请大家注意倾听自己的心跳。好, 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了。此外, 再想象, 你似乎能听见什么声音? (板书:夜深人静)

生1:能听见水滴答滴答的声音。

生2:树叶甩来甩去的声音。

师: (竖食指贴住嘴唇, 示意“要安静”) 是啊!夜深就会人静, 静得能听见最细最轻的声音。请大家仰望着“浩瀚无际的星空”, 低声回答我, 星星多不多啊?

生:多!数也数不清。

师:星星美不美? (板书:星星多而美)

生:美!

师:请细细看看星星的形状, 很有趣呢。它们的形状让你产生想象, 一颗颗星星像什么?

(学生依次回答:像一道闪电!像一只袜子!像一把勺子!还有的像茶壶!一朵小花!一个海星!……)

师:哦!星星很美。请大家回到原位。

(学生纷纷坐到座位上。)

师:在这夜深人静的夜晚, 动物们乘机热闹起来。先来听听蛐蛐是怎么叫的? (教师信手一指一组同学) 来!你们这群蛐蛐先叫唤叫唤, 给夏夜添些音乐。 (板书:动物音乐会)

(那组学生“蛐蛐———蛐蛐”地叫起来。有一个学生大叫:“老师, 还有鸟叫。”)

师:是呢, 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动物音乐会。这一组学猫叫, 这一组学狗叫, 你们一组学青蛙叫, 加上蛐蛐, 很热闹了。先自由地学着叫唤叫唤, 看哪一组是小动物达人?预备———叫!

(教室里顿时闹成一团, 这里“喵喵”, 那里“汪汪”, 还有“呱呱”和“蛐蛐”。学生们相互笑着, 各种“动物”叫个不停。)

师: (示意打住) 各位“动物”, 请服从我的指挥表演“音乐”。我说“远”, 你们叫唤的声音就要“远一点, 轻一点”, 我说“近”, 声音则要“响一点, 猛一点”。先请“青蛙”们做个示范。

师:各位“青蛙”准备好了吗?看老师的手势, 听指挥“, 远———”

生:呱……呱……呱……

师:近一点。

生:呱!呱!呱!

师:再近一点。

生 (用力地)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好!青蛙组叫得顶呱呱。以下, 小狗组、小鸟组、蛐蛐组都准备好, 根据老师指挥, 留心先怎样叫, 再怎样叫, 后来怎样叫, 要叫出层次和花样来啊。

(学生开心地转变成小动物角色, 教师指挥着他们轮着叫唤, 再此起彼伏地相互呼应, 声音先由远到近, 再由近到远, 先由急到轻, 再由轻到急……学生很投入很快乐地叫唤着, 俨然是在排练一场音乐会。)

师:叫得好!现在, 请同学们根据板书, 思考:要写哪些内容?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写作要注意什么?想好就动笔。时间13分钟。

(板书呈现的写作脉络十分清晰, 再加上课堂上的亲身体验, 学生明白描写星星的多和美能突出夏夜的安静, 也明白描写动物的叫声能表现夏夜的热闹。此外, 教师还强调写作时要注意多分小节。随后, 学生伏案奋笔, 多数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写作。)

第二课时

师:继续感受夏夜。请想象:一阵风吹过来……哦, 谁上黑板来画一画风呢?

(一生走上前来, 在大家的注视中, 他先是画下一棵向一边倒去的树。)

师:这位同学没有直接画风, 而是画了树。可是, 我们明显感到了风正吹过来, 树枝正在摇晃, 这叫衬托法。谁也来运用这个方法, 画一画小草?

(又一生画下两丛草叶, 各自往左右倾倒。最后在黑板一角斜着画下有力的两道斜杠, 以示“风刮过来了”。)

师:我请两个同学来表演风中的花朵。 (叫起两名学生站在讲台前, 转身问一名学生:你是含苞欲放的花, 还是已经盛开的花?那学生答道:“我是盛开的花。”教师又打趣地说:“你这朵花是在风中盛开的吗?”那学生爽快地说:“是的。”教师又问另一学生:“你是怎样的花?”那学生答道:“我是花骨朵。”教师又问:“花骨朵在风中有什么表现?”那学生笑着没有回答。)

师: (又叫起两名学生, 让这四名学生确认所要扮演的角色。) 好啊, 我们来观看这些“大树、小草、花儿”在凉风中的奇异表演。 (又对他们说“当我们全体同学“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地刮风时, 你们这些“大树、小草、花儿”就要开始表演啦!四名学生笑着点头。)

师: (面对全体) 好!老师说“风刮过来啦”的时候, 所有同学就一起喊 “哗啦啦 ———哗啦啦———哗啦啦———”地刮风, 同时仔细观察“大树、小草、花儿”的出色表演。

生: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讲台前的“大树“”小草“”花儿”开始表演了“, 大树”把手用力往左右伸展, 似乎展开很大的树冠。手臂和五指还不断地颤动, 表示“风吹来了”;“小草”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地摇摆, 表示“前俯后仰”;那朵“盛开的花”正一点一点地展开双臂, 表示“绽开”, 而“花骨朵”只是使劲晃动。)

师:“大树”“小草”“花儿”的表演很生动。请愿意挑战这些“大树”“小草”“花儿”的同学起立。然后, 我指挥剩下的同学“刮风”, 你们就得演出“风吹草动, 树起舞, 花绽开”的情景。好吗? (生:好!) 预备———起!

(教师一次又一次地说“风刮过来啦”, 学生便一次又一次地“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地喊起来, 扮演“花草树木”的学生站起来开始舞动, 各有各的姿态、表情、动作, 虽然不知道他们演的是什么意思, 但从投入的神态可以看出, 他们正在表演夏夜风景。大约一分钟后, 学生嘻嘻哈哈地结束表演。)

师: (采访大树) 风刮过来啦, 大树, 怎样了?

生:树叶飘落, 枝干摇晃……

师: (采访小草) 风刮过来啦, 小草, 怎样了?

生:前俯后仰, 都贴着地面了……

师: (采访花朵) 风刮过来啦, 花儿, 感觉如何?

生:凉爽快乐!绽开花苞……

师:好!如果请大家把这些花草树木的景象用并列的三个小节写出来, 每一小节开头都可以写同样一句话, 再加上象声词, 可以吗?

生: (异口同声) 可以。

师:对, 谁来画月亮?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下一弯朝着左边的钩月, 还在月牙上画上笑脸。)

师:画得真好!这是一弯新月, 一弯有表情的新月。

生:月亮在笑呢。

师:这弯新月是怎样的?

生1:弯弯的, 像把镰刀。

生2:像眉毛。

生3:像一个钩子。

生4:像一只小船。

生5:像豌豆!

生6:还像牛角!

师:像得很呢!这是一弯新月, 它朝着左边, 如果是朝着右边, 那叫残月。这新月像什么呢?好!新月为什么笑得那么高兴?请结合当时的情景来想象。

(学生想了一会儿便陆续回答:它看到美丽的花草树木的舞蹈;它听到了悦耳动听的叫声;它被风吹得很凉爽呢。)

师:对!请问, 能不能将月亮的样子和表情, 以及内心写进文章呢?

生:能。

师:我们一起来整理写作提纲: (接住上节课所写的内容) , 继续要写的内容有:用并列的段落, 写出阵风中花草树木的动态;采用拟人句式写出月亮的样子、表情和内心。有问题吗?

生:没问题!

师:那就快写吧。

(学生写作, 教师边巡视边在学生的作文上画下红色波浪线, 并且与学生低声交谈。15分钟后, 多数学生基本完成写作任务。)

师:多数同学已经完成写作任务, 少数没有写完的请在课余抓紧。下课!

【教学反思】

这节作文课的内容是学习描写“夏天夜晚的景物”。课堂教学活动自始至终以“绘画”为主线, 可以称之为“绘本作文”, 也可以称为“游戏作文”, 因为“绘画”中有“游戏”。

我在开始讲课时就告诉学生:写好本文要用到“画”和“演”两种方法。

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方式, 是因为我在乎: (1) 学生是否能够进入“教学境界”; (2) 学生能否通过教学活动写出层次分明、内容生动的文章。

我很清楚, 不但要将教学活动设计得让学生“快乐”些, 还要把写作的内容塞进活动中去, 在形式和内容一致的情况下, 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有以下三个亮点:

1.引领作画。

上课伊始, 为了激发学生观察“星空”的快乐情绪, 我领先一步, 先行在黑板上画下一颗形态鲜明的“星星”。这“宕开一笔”为学生拓开了“想象云天”的基础。当黑板上满满地出现所有学生亲手画下的各式星星时, 想象的快乐思绪就汩汩而来了。

2.体验角色。

课堂上, 我用尽心思让学生获得各种体验的快乐。

比如:我要求学生随意地坐在地面上, 想象自己在何地抬头看“星空” (画满云朵的黑板) 。学生们怎么会不感到新鲜有趣呢?

又比如:我要求一半学生扮演“风”, 夸张地喊“哗哗哗———哗哗哗———哗哗哗———”, 另一半学生扮演“花草树木”表现出“享受凉爽”的意思。“大树”在阵风中舒展、摇晃;“小草”在阵风中颤抖、仰俯。它们夸张地钻到桌子底下, 表示“恨不得钻进泥土里”。如此夸张的戏剧动作怎么不令他们感到“好玩”呢?

事实上, 学生在体验景物的同时, 脑子里已经想象出一棵大树、一丛小草的鲜明形态, 写作情绪已经激发出来了。

3.模拟声音。

夏天的气象特征是有声有色。因此教学活动现场是不能够没有声音的。

我想起了夏天夜里小动物的生动叫声。备课时, 我曾经考虑采用“录音”制作出虫鸣、蛙叫、犬吠的声音, 但很快就被否定了。理由是:其一, 让学生旁听动物“录音”, 学生缺乏对声音变化的体验, 写作成文字有一定困难。其二, 请学生模拟动物的叫声, 在课堂上会营造出快乐的气氛。重要的是, 我可以“指挥”这些“动物”表演出“音乐会”的层次和高潮, 和文章内容的详略高低吻合起来。其三, 我内心里希望作文教学设计少些“洋气”, 多些“土气”, 希望形成“随心拈来, 徒手一绝”的教学风格。

在课堂上, 学生开心地转变成小动物的角色, 在我的指挥下, 他们先轮着叫唤, 再此起彼伏地相互呼应, 声音先由远到近, 再由近到远, 先由急到轻, 再由轻到急……学生很投入很快乐地叫唤着, 俨然是在排练一场音乐会。我内心非常得意。

教学中的“快乐”活动是有意义的。

首先, “快乐”设计的要义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而不是单一地让学生“高兴”, 甚至“得意忘言”。文章的写作内容有什么要求, 就要把含有“快乐”因素的教学活动与写作内容吻合起来, 让学生在其中摄取到写作素材, 甚至形成构段谋篇的写作思路。

3.如何做好四年级语文作文教学 篇三

关键词:语文;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18-01

四年级学生写作文是最令头痛的事,接触写作时间不长,词汇贫乏,视野狭隘,作文成了他们语文学习上的难题。我在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结合我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培养兴趣、多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了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我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知识竞赛”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描写能力,引导学生留意生活。第一步让孩子画出来、第二步让孩子说出来、第三步让孩子写下来。学生写作文不好,心理上必然会产生一种恐慌感,再加上教师或家庭给的压力,时间长了,就会产生逃避甚至逆反心理,也就对写作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欲望,这个结果是非常失败的。然而,要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因素,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要靠教师多留“心眼”,多给予肯定和鼓励,控掘他们内在和外在的积极因素,并持之以恒。特别是学生有点滴进步迹象时,就不要让这微弱的希望之火种熄灭,要循序渐进,我教的一个学生,虽然成绩都很好,是三好学生,但是我接教她的半年里,发觉她的语文成绩有后退的迹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一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而她的数学教师则反映,她的数学学习劲头则很好。后来,从家访中得知,她是怕写作文,每当家长叫她完成语文家庭作业时,她总是躲开语文科,学习数学。这都是作文惹的祸。有次,我叫学生以《我家的***》为题,写一篇描写动物外形的文章,我把她写的作文在班上作范文念出来,而且三次都念,指出每一次修改获得的成功之处,让同学们自己比较,向她学习多修改作文;以示给她的夸奖和鼓励。果然,渐渐地她对作文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起来,变得不是怕写作文而是爱写作文了;而且写作文时还常常要我给她指点,多提点子,上课时,也由原来的心不在焉的样子变得用心听讲和积极思考了,而且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在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里,她的成绩又挤进了班中的前三名。所以教师要耐心地引导,抓住学生每一瞬间的亮光,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迈进写作的大门。

二、多读书,多练笔,多修改

作文需要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积累,况且“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能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有段可模。

作文内容写得好不好,文章思想反映美不美,三分在写七分在改。修改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例写作《最美的人》写作时由于选材的不同, 孩子们写出的人物不同,反映出来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有反映助人为乐的美,有反映勤奋努力的美,有反映无私奉献的美……形形色色的美不可能通过一个学生的作品来反映,但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修改,小组交流让孩子们欣赏到,感染到。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评价,不但纠正了文章中出现的标点,词句,段落的详略、条理等方面的文章语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文章从遣词造句到文面整洁的形式美,更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明辨是非,发现生活真、善、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情趣和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美育。而只有抓住时机,利用各种途径进行美的教育,才能使学生热爱美、追求美,成为行为美、心灵美的人。作文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好途径。我总认为学习写好日常应用文;特别是周记是个提高写作的好方法。因为周记要记的这些事或物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与他们的最贴近,他们认识也最深刻。从周记中不但可以显露出学生的写作优缺点,而且还往往反映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倾向,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第一手指导材料。教师可以将训练目标分解成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写作知识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样不但使达到练笔的目的,而且又能使教材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迁移。认真修改是写好作文重要一环,特别是让学生自己来修改,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如果作文只由教师来修改,再把作文本子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参考”,就算是教师修改得多么详尽,批语写得多么完美,这样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收效基微的,因为学生写作时高涨热情早已冷却,再要他们认真看作文,他们只会敷衍了事,即使有个别同学认真看了,也只会过目就忘。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感到復式法是比较奏效的,即多次评,多次改。

三、调整学生心理,诱导其身心融入

因为作文本身固有的难度和学生写作水平的个性差异等原因,不少学生经常会产生某些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心理障碍大致有:自卑心理、畏惧心理、无所谓心理、速胜心理等。要针对其心理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逐一消除。使学生真正理解:畏惧、自卑,大可不必;只要努力写作,全身心融入,又能注重运用以上巧妙方法,定会有长足进步;无所谓和自大,是一种盲目思想的表现,是一种错误思想的熟悉,作文是一种技能,多练就会进步;速胜心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急燥心理,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表达项目,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具备多方面和综合能力。

4.四年级艺术品的作文 篇四

现在的小女孩,还有多少是喜欢剪纸的,有一次上课时教我的学生们剪纸,他们欢呼雀跃,在自己面前的玻璃上贴满了自己的作品,当时看着这变的非常民间的教室,竟然是感动的。

真的,喜欢的人已经不多了,象过去的女孩子那样,一张红纸,一把剪刀,托寄闲情的实在是不多了。抓髻娃娃可以避祸,如果在正月初一到初七,每天剪一种动物贴上,就是一年的风调雨顺,大鬼小鬼不能入门。

非常古老而生趣的传说,伴着白底窗纸上红亮亮的窗花,古中国是纯雅而迷人的。就是被岁月一再冲刷,魂消魄散,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那实在是一个享受的过程,铺一张红纸,画喜欢的花样,用剪子铰,剪子尖挑挖,细细的,一花一叶,一眉一眼,沉溺情境,不知日月长。那些细密的动作,手也是有愉悦的,非常原始而清澈的快乐。

而剪成的东西,哪怕是有些细节破损了,非常不堪了,全部剪完看起来,一点也不会显,怎样都是好看的,它本身就是稚拙的,美在形式,莹莹一片喜气,非常的包容。

而刺绣也是一样,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对面上铺的一个女孩子,人长的很美,有一次靠在床上,就着窗外的阳光慵懒的绣一支银色的芦苇,那一幕我记了很久。

我一直觉得那是女孩子失落的童话。

现在这童话大家都已经不爱做了,而老公作为我的忠实观众也热爱起来,他心血来潮的时候陪我一起做,埋头苦挖,手居然比我还巧。每次都能剪出翻新的花样,闲情偶寄,非常的自得。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人家卖剪纸的,非常复杂而漂亮的花样,一个才可以卖10块钱。他的童话感立时受到了打击,垂头丧气,替中国古老的手工艺术鸣了一路的不平。

其实有什么不平,我们谁也没有本事去维持一个古老民间的传统,我们为自己做的,也不过是打发日月的游戏,再假装深刻一点,也不过是寻找一些现实生活之外的宁静和心情。

但我有时候真的会想,如果再过几代人,我们再想见到这些手工制作,古朴美丽的剪纸,会不会要去博物馆。

5.四年级艺术作文300字 篇五

我画了许多作品,其中我最喜欢我画的柯南。

我才开始画这个人物,是我连续画了好几次头发,可一直没画好,经过我反复的练习,总算把头发画好了。“可我才画一个头发就那么难,那还是不换了吧,免得被人嘲笑。”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同学鼓励了我,让我不要灰心,继续加油,那时我也就有了再画下去的勇气和自信心了。

于是我就开始画脸,其他脸上的部分我都会画,可是那眼睛阻止了我前进的脚步,后来我走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请教几位画画的高手来帮忙,过了一会儿,这个拦路虎也举起了降旗。

画下身那就更简单了,我才用了九牛一毛的功夫就画好了,可书面上没有出现腿长什么样,后来我冥思苦想,总算想出来了—我搜集了许多动漫人物,并选出了最合适的一项画了下来,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我的画终于诞生了。

6.四年级作文:参观艺术宫昆虫展 篇六

星期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姐姐去参观艺术宫昆虫展,到了那里,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像箭一样飞过去,把钱、票交了,就安静有序地走进了展览馆。

进了展览馆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大片昆虫标本:黑纹食蚜蝇、长者头蜓、黄蜻、刀螳、螽斯、巨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象鼻虫。象鼻虫产于菲律宾,象鼻虫在鞘翅目昆虫中是最大的一科。

看到象鼻虫头部前伸的长管,你可能会想到大象的鼻子。不过,你千万别把象鼻虫头部的长管当成鼻子啊!这个长管是它的口器,也是象鼻虫的主要识别特征。它的另一个特点是触角生在口吻上,这在其它昆虫中很少见,此外它那管状头部能左右转动非常灵活,犹如建筑工地上经常见到的大吊车,十分有趣。

走过爬行标本昆虫区,又来到飞行标本昆虫区,只见无数的蝴蝶的翅五光十色,美丽耀人,飞行标本昆虫区就像被铺了一层金光闪闪的婚纱。

这里的蝴蝶虽多,但是我看只有一只能称“老大”,谁随便挑哪只蝴蝶也未必能与其媲美。这只蝴蝶的名字就叫“光明女神蝶”。光明女神蝶出产于南美秘鲁,人称世界上最美的`蝴蝶。

雄蝶全翅放射着宝蓝色的光辉,璀璨夺目,四翅中部有一条洁白的色带,贯通前后翅。翅面不同角度观察,色泽从紫蓝色到天蓝色不同不断变幻,神秘莫测,像蔚蓝的大海,又偈辽阔的天空。雌蝶四翅为嫩黄色,四翅处缘和前翅中部呈褐色,没有蓝光。

啊!昆虫展览馆,你像一本书,使我们学到昆虫的知识;你像一个庞大的昆虫洞,让我们走进昆虫的世界。我赞美你——昆虫展览馆。

7.浅析《古诗四帖》线条的变化艺术 篇七

—、《古诗四帖》简介

狂草又称大草,是由今草衍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书体。它开创于张旭,得名于怀素,俗称“颠张醉素”。张旭,字伯高,苏州人,曾做唐右率府金吾长史,又称张长史。其书早年师从舅父陆彦远(陆柬之之子),属王派体系书风。张旭是大草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他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富于个性的创造,较之张芝、二王的今草,他的草书更加奔放、自由,同时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点、线的造型,表现书法家心绪情感的艺术境界。他的草书笔势连绵不断,笔法变化多样,因而被称为“连绵大草”,或“狂草”。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被称为“草圣”,主要作品有《古诗四帖》(或疑为伪作)、《肚疼帖》、《千字文》、《十五日帖》等。

《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大草,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凡40行,188字,无款。其内容是南北朝庾信的两首《步虚词》、南朝宋谢灵运的《王子晋赞》与《四五少年赞》,曾经宋宣和内府,明华夏、项元汴,清内府等收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明董其昌定《古诗四帖》为张旭所书,依据是他曾经见过张旭的作品《烟条诗》和《宛陵诗》,并证其笔法,意蕴与《古诗四帖》相同。但这二诗帖现已失传,无从考证,后人多沿此说。

二、线条——狂草的生命线,变化——狂草的神采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线条是书法最纯粹的表现语言。

狂草具有一个由线启蒙,由象悟意的本体结构,线条是狂草的生命线。《古诗四帖》是由质感、变化的线条组成的书法作品,极富变化的笔墨运用直观地体现在线条上,展现了作者的情趣。正如唐张怀瓘《书议》中所说:(书)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线条有质感、力感、立体感、动性、生命性、节奏性、刚柔性、抽象性等基本属性,线条的这些基本属性决定了线条要变化,变化丰富的线条使狂草更富生命力。古语说:“然草与真有异……草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唐张怀瓘《书议》)。变化一直是书学者追求的艺术效果,狂草最可贵之处就在于线条的变化。狂草线条有曲直、刚柔、方圆、长短、疏密、粗细、正欹、浓枯方面的变化,有连断、虚实的艺术手法。线条的这些变化关系是对立统一、具有对比性质的。狂草一切表现因素的变化,都会在线条的变化中得到集中的体现。

线条变化在狂草中的要求是线条存在对比性的差异,变化的本质是承认差异。在诸书体中,最难写的就属狂草了,这是因为狂草太富有变化。“观之者,似入庙见神,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爪牙,逼利剑之锋芒。肃然巍力,方知草之微妙也“(张怀瓘《书议》)。线条运用的关键在多变化、得神韵,气韵生动,富有神采。

三、《古诗四帖》线条变化浅析

欣赏草书作品首先要看整体气息,再看局部表现语言。《古诗四帖》通篇布局大开大合,大收大放,满纸烟云,龙鸾飞腾,飘忽无常,变化丰富,圆转自如,含蓄而奔放,可谓技近乎道者也。唐张怀瓘曰: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明丰坊曰:行笔如从空掷下,浚逸流畅,焕乎无光,若非人力所写。宋苏轼曰: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其变动如鬼神,行笔如剑舞,剑随气游而浑然一体。线条的变化则更为精彩,满纸飞舞变动的线条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在线条强烈的跌宕起伏中,把宏伟壮阔的整体气势突现了出来。

此帖开始落笔,中锋疾书,一气呵成。其势如急风旋雨,骤然而至,其状如蛇行藤绕,奇形百出。线条牵连,浓淡相继,枯湿相续,粗细自然,长短参差,收放自如,曲直有别。细观作品,开头“东明”二字,中锋落笔,显得较为厚重,线条浓湿,粗短,使这二字牢牢地附于纸上,入木三分,尽显中锋盈胜之态。后“九芝”二字,线条稍微显得细巧,字形缩小,又有排比性翻折线条,这和上面两字的线条变化形成对比。粗细变化的线条产生立体感,排比性线条体现质感、力感和动性。下列“烛、五、云、车、飘”五字,前四字笔笔相连,浑然一体,用淡墨,“车”字末画运用枯笔,放得很长,有脱笔之感,属虚态。“飘”字独立,用浓墨,属实态,线条虚实变化,富有节奏性和抽象性,与“车”字形成鲜明对比,把前面四字力鼎在上,完美地体现了线条的浓淡、枯湿、粗细、长短、收放等对比变化,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

“车飘”二字左列“出没”二字,线条的处理手法截然相反。—属实,—属虚:—为湿,—为枯;—用粗线条,—用细线条。“出”把线条向横向拉伸,“没”把线条往纵向拉长,依次对比左列“春泉”二字。“春”作细线条处理,圆通细润,“泉”作粗线条处理,刚劲厚重。对比这三列六字,变化和谐,阴阳调和,完美至极。

第三列“景”字线条的连断变化十分有趣,有功力。起笔时,中锋直下,然后稍微提起,线条便现出粗细变化,同时锋出,第二笔画断开,笔断意连。第二笔画与第三笔画用游丝衔接,但是第三笔画的线条却又在中途断开,然后连起下一笔画。“景”字是由“日”字和“京”字组成,“日”字线条本可以写成一个整体,却断开,与“京”字的线条相连。同样,“京”字线条也可写成一条游丝,一笔到底,但横画中间断开。上面有了明显的连断,末尾的“小”字却连断变化模糊。这样的连断变化,视觉效果很强,是狂草传神造境的强有力的表现手段。

文中第七字“烛”与第十九字“烟”都是“火”字偏旁,这两处线条有行止、刚柔的对比变化。“烛”字中“火”字线条比较流畅,运笔快,变锋瞬间完成,没有停滞的感觉,线条稍显圆润,阴柔。但“烟”字中“火”字线条方硬,阳刚,起笔两点游丝相连,第一点笔锋停滞住,逆锋而上,骤然再停,竖画在起笔处又停,后逆锋向下。在书写第四笔画时同样笔滞而又不得不折锋。这样的变化,体现了线条的刚柔性、动性和力感。

第六、七两列中“帝”、“齐”二字,草法近似,二字又在一起,这就对线条变化的要求提高了很多。二字首先有字形大小上的对比变化,其次“帝”字作细线条处理,而“齐”字作粗线条处理,这是一处明显的对比变化。“帝”字线条与上字相连,“齐”字线条却与上字断开,这样变化的线条体现了线条的质感、力感、刚柔性与节奏性。第八列中的“花”字线条独具特色,很富情趣,全帖这样的线条运用比较少,这主要与书者独特的变化用笔有关。“花”字线条粗细有别,刚柔并济,如蛇行藤绕,一粗一细,一行一顿。浓墨处如黑云压城,细画处似风吹飘带,婉通圆润至极,造成了一种连绵回绕,气势磅礴的旋律,线条的刚柔、方圆、粗细、正欹、浓枯与节奏性再次完美展现。

十二列首字“南”竖画作了倾斜处理,体现线条的正欹变化。“正”在狂草中指的是线条的规矩书写,“欹”是另一阴阳方面的变化,形象说法就是指线条的偏规处理。关于正欹,项穆的《书法雅言》中有精妙的见解:“书法要旨,有正有欹,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提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欹者,参差起伏,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有正有欹才能增加线条的力度感和节奏性。“南”下“宫”字用的是富有流畅感的瘦劲细线条,它四周的线条却是浓黑、生涩的粗线条,这些互有牵连的线条,对比变化很明显。

第十六、二十六列的“中”字,线条的长短处理得当,立体感和力感很强。第四、十五、十七、二十四列的四个“上”字,线条的处理在粗细、浓枯、正欹、方圆等方面变化明显,且四个字与下一字的线条是断连断连的变化。但这四字结字雷同,变化不足,是处理的不足之处。第二十列中的“晋”字,四十列中的“哲”字,线条连结不当,结字出现脱节,整个字稍显支离破碎。第十九、二十五列中的“王”字,线条、结字变化就很明显。前一“王”字线条刚硬细劲,后一“王”字线条圆润粗浓,体现线条的刚柔变化。“刚柔以立体”(刘勰《文心雕龙·熔裁》)。这样的例子,帖中甚多,赏者应举一反三。

四、综述

细观整幅作品,圆润的线条运用较多,“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姜夔《续书谱·方圆》)。线条整体疏密变化明显,自右向左依次密疏,六部合一。整幅作品流畅,锯齿状线条的存在使整帖赋有立体感,连绵不断的一笔线条运用,使作品气息不断,生命长存。《古诗四帖》是狂草启蒙阶段的经典作品,它集中体现了狂草艺术的风格特点。清刘熙载《艺概》曰:“草书之笔画要无一可移入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可见在诸书体中草书最难写;而在草书中,狂草最难写,单从其用笔的线条变化就尽可了解了。综上所述:狂草书线条变化的艺术性,体现在变化因素的对立统一中,线条变化的基准是保持整体的和谐美。

摘要:《古诗四帖》以纵横开阔的笔姿、恣意浪漫的势态、雄奇奔放的气概,在狂草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历代书家所推崇。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古诗四帖》的线条变化丰富多彩,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其线条变化的艺术性,体现在变化诸因素的对立统一中,基准是保持作品整体的和谐美。

参考文献

[1]丁梦周.中国书法与线条艺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3]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紫都、王晓霖.唐代书法名作欣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潘运告.张怀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6]韩盼山.书法辩证法释要.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7]潘运告.晚明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8]薛海洋、陈辉.张旭古诗四帖.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7

[9]丛文俊.书法史鉴.北京: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8.四年级艺术品的作文 篇八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

设计理念:

这是一次看图习作,由于题材的局限,学生往往写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老师教学要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且合理地想象,从静止的图片中引出动态的故事来,让学生把人物想象成真实的,说成鲜活的,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所想所感,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并学会情感表达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把故事较完整地表达出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

师: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同学們,我们学习的第六组课文都是用真情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好文章。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感人的图片,每张图片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出示图片)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感动、温暖、想哭……)

是啊,这些人非亲非故,但这一切却让我们感到他们之间互相关怀、相互照顾的浓浓亲情,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我们课文里也有一张图片,它的名字就是——胜似亲人。

(设计意图:在教学伊始,激发学生情感,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和热情提供帮助的人。让学生产生了解图片内容和想象图片情景的欲望。)

二、指导看图,合理想象

1.师:谁能把胜似亲人的意思给叫大家说说?(“胜”有超过的意思。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2.师:说得真好。请大家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图画,看看上面画了些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提醒:有人物的图画按照先人后物的顺序观察)图上画有谁?(小姑娘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呢?)她们会是什么关系呢?(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服饰,她们也许是邻居,也许是……)

3.理解图意,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用“我从这幅图画上看到了……”的句式写一写图上的情景。(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老奶奶的动作、神态,想想她会怎么说?小姑娘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

4.讲评学生试写片段,对细节写得好的学生多家表扬。

(设计意图: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通过学生直观的印象,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的方法,训练学生写简单的句子,让学生感觉写起来并不难,为后面的写作打好基础。)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仔细观察图上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有其他亲人吗?小姑娘是偶然路过,还是经常这样?小姑娘的家里人支持她吗?小姑娘和我们身边的哪个同学很像?老奶奶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小姑娘被搂着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小姑娘告别老奶奶时又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你以后会怎样做呢?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3.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不错、观察得很仔细,这么一张简单的图片啊,大家看了就能讲出这么精彩的故事,大家真得很棒哦。老师认为刚才写得很精彩的同学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观察仔细、想象丰富、感受深刻。下面,请大家把这张图片所呈现的精彩故事完整地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充分的想象,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写起来很难。最后一个问题,旨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女孩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完成习作,修改成文。

2.课外阅读颂扬人间真情的故事。

9.四年级艺术品的作文 篇九

经过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机器人博物馆。刚进入博物馆,一个小巧精致的机器人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原来她叫旺宝呀!讲解员姐姐说可以问旺宝几个问题。我很惊讶,机器人又不是人,它怎么知道如何回答呢?没想到,旺宝还真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呢?一个男孩问道:“旺宝,你的父母是谁?”旺宝回答:“我的父母当然是工程师啦!”我们都被旺宝机智的回答逗乐了。旺宝还给我们唱了一首歌呢?接着我们看到了许多机器人,金宝机器鱼,画宝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还有清洁机器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宝机器人。三宝是具备全球领先科技、可深度编程的交互式机器人。身高1。75米的三宝是全球最著名的机器人表演家,可学会30多种语言,并通过精密的算法控制气动元件、伺服电机实现肢体和头部动作的平滑运作,在说话的同时搭配丰富的肢体动作,惟妙惟肖,并且可以通过红外线深度传感器和RGB摄像以及人工智能系统实现与人的互动,实现上百种表情的变化,传达丰富的情感。它还给我们表演变脸:一会儿京剧脸谱,一会儿蝙蝠侠,一会儿蜘蛛侠……还给我们唱了一首英文歌和中文歌呢?

随后我们观看了机器人舞蹈,它们灵活的舞姿,配上动感的音乐让我们赞叹不已。我们又看了无人机表演,整齐的队列令我们目不转睛,时而斜着,时而竖着,时而横着,时而像巍峨耸立的金字塔,时而像波涛汹涌的海洋……

然后到了我们自由活动时间。有的同学去跟机器人比赛下棋;有的让画宝机器人给自己画一幅自己的样子;有的跟机器人玩桌上曲棍球,还有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桌上曲棍球了。桌上曲棍球机器人自动根据桌上的曲棍球的运动路线作出精准的叛断,快速合理地击球,我总是被打得措手不及。最后,我们制作了一个虎鲨车,它的车尾有一个小风扇,只要打开开关,风的力量就会使小车动起来,跑的还挺快的呢?老师还告诉我们,只要把轮子拆掉,就能当成船在水里行驶呢?可真是海陆两用呀!

10.四年级上册艺术教案 篇十

第一单元希望的田野

一.教学目标

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在学习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过程中,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

2、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会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会等。

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融入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歌曲带〈我们的田野〉、各种季节的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

2、学生收集的农村的风光照片、彩色笔、会画纸、剪刀、胶水、废旧画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

活动一:那一片一片的金黄

1、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欣赏单元页,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带给我们对田野的无限憧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播种的幸福,播种着希望。

2、欣赏各种风光的图片或绘画作品(有老师准备的,也有同学自己收集或拍摄的如山间流水、油菜花地,开满野花的山坡、勤劳朴实的老农、快乐顽皮的孩子),漫谈从这些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农村孩子可以到室外山坡上去观察美丽的田野,山清水秀,轻风不时送来阵阵泥土的气息,闭上眼睛闻一闻。城市孩子可以利用春游、秋游的时间或节假日到乡间去体验田野的美、发现田野的乐趣,与农家孩子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田野上飘来的歌

1、结合图片用美术摄影作品的欣赏,反复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启发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出心中的感受。

2、用废旧画报纸剪贴一幅(美丽的村庄),了解基本构图要领,用前后遮挡关系及近大远小的原理表现构图中的远、中、近景的层次感及韵律感,并结合体会《我们的田野》的合唱效果,理解艺术的通识、通感、如虚实、层次、对比、均衡等。

教学后记:

1、学生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合作地参与艺术活动。

2、描绘过程中学生有创意。

3、合唱时学生能相互相聆听、互相配合,声音是否圆润。

课题三农家孩子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由表达作为一个农家孩子的快乐,欣赏舞蹈《丰收之歌》并能主动参与表演活动,能富有情感地歌唱《山娃娃音乐会》。

2、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田野劳动的动作,如能用泥塑、撕纸、表演、绘画的方法表现快乐的农家孩子。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丰收之歌》《山娃娃音乐会》等录音带、农村娃娃的活动图片,绘画和泥塑工具等。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泥土用具或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材料等

活动一:丰收的旋律

1、丰收了,让我们来听听丰收时的旋律。听赏丹麦歌曲<丰收之歌>,画面呈现出农家孩子上学、放牛、打柴、游泳、爬树等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回味、分享农家孩子的快乐生活并能有感情地歌唱。

2、师生漫谈、讨论:作为一个孩子,感到快乐的事还有哪些。喜欢自己生活的环境吗?

3、用田野中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造,发现身边许多常见的材料都可以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把它变成艺术作品。如用稻草进行捆扎。用树叶进行粘贴等。

活动二:学唱快乐的歌曲并用自制乐器伴奏

1、自编歌曲《山娃娃音会》,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唱准八度音程的跳进。

2、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3、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乡村学校因条件有限,上艺术课没有那么多的打击乐器,可发挥乡村孩子的聪明才智,相办法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件打击乐器。

教学后记

1、学生能自由地表达农家孩子的快乐之情。

2、学生能自如地歌唱并表演《山娃娃音乐会》歌曲的内容。

第二单元祖国,您好 课题一七子之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有感情地学唱歌曲《七子之歌》

2、朗诵和体会闻一多的诗歌作品《太阳吟》片段,体验和感受其作品的“绘画美”(意境)“音乐美”(节奏)“建筑美”(形式),了解新格律诗。

3、能在美术作品〈红烛颂〉的欣赏中,对作品主题、工具材料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分析。

4、积极参加由歌曲、诗歌引发的表演活动,能够根椐歌词和诗歌内容角色扮演不同的形象。

二.教学准备

1、有关闻一多的生平资料和作品及油画〈红烛颂〉等。

2、〈七子之歌〉录音带或光盘。

3、表现海外游子的诗歌、音乐作品和文章等。活动一:深情演唱〈七子之歌〉

1、观赏香港、澳门回归的电电视录像资料,讲述歌曲〈七子之歌〉创作时的背景资料,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所表现的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将海外游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

2、听赏歌曲〈七子之歌〉朗读歌词并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对歌词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歌唱练习,老师引导学生的感情地进行演唱和朗诵,初步感受多声部合唱歌曲的表现形式。回顾和复习第四、五、六册曾经学习过的音乐技能要素,要求学生看着老师的手势将歌曲的片段进行二声部练习,在听觉能力和音准、音高方面进行把握。

教学后记:

课题二今天是您的生日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利用身边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表现。

2、学唱歌曲《祖国有多美》,在合唱中进行注意情感的表达和二声部的演唱。

3、在音乐和美术作品欣赏中能够把握作品的主题和相关的表现形式。

二.教学准备

1、有关国庆节的影视资料。

2、歌曲《今天是你生日》CD光盘。

3、有关国庆的诗歌与散文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颂歌献给我的祖国

1、学生在课前收集关于国庆节的资料(图片、文章、诗歌、歌曲等,由学生个人或集体进行朗诵,导入课题“今天是你的生日”。

《母亲的生日》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从五湖四海把家归。一家人亲亲热热炕上坐,为了你的美丽举起杯,祝你繁荣昌盛,祝你荣华富贵。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们紧紧把你依偎,轻轻擦去脸上的热泪。

你显得伟大更无私更雄伟,我们儿女更加吐气扬眉,祝你前程似锦,2、采用接龙式的活动,用语言描述自己对祖国生日的祝福,可采用句子尾字做句首字的接龙形式,每个同学说一句,看谁接得最好、最生动。还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同学或参观过的天安门升国旗讲述自己的感受,分别进行总结。

3、学唱歌曲《祖国有多美》,先朗读歌词,体会其中的含义,然后以听唱的方法进行学唱。

《澳门之歌背后和故事》 严桦 澳门就要回到祖国怀抱,那首真挚感人的〈七子之歌——澳门〉也伴着小学生容韵琳的领唱飘进了千家万户。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很多人注意到,这首歌最初还称为《七子之歌》,其实,《七子之歌》原本是我国着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一首组诗和名字,《澳门》正是其中的第一首。闻一多先生的次子闻立鹏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首诗的来历:《七子之歌》是父亲1925年3月在美国写的。当时父亲在美国纽约艺术学生留学,在美国他感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和思乡情绪。他联想到帝国主义占领地的中国百姓,境总一定更悲惨,在《诗经·邶风》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母亲与七个孩子失散了,孩子在流浪中受尽了苦,苦苦哀求回来。他借用这一典故,将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亲被夺走的七子孩子,用似人和手法代他们倾诉“失善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七首诗总称为<七子之歌>。这些诗作一问世,即刻引起了强烈轰动。

研究中国近代的闻黎明研究员,是闻一多的嫡孙,得知《澳门岁月》剧组正在寻找澳门主题歌,便提供了祖父的《七子之歌》。何谓《七子之歌》,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着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喻为七个母亲离散折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的开篇直抒胸膛: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邶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上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初者土地,这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这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LNE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如今,“七子”中只有台湾尚未回归祖国。当年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岛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

课题一青海湖边

一.教学目标

1、欣赏“青海湖”和“万山之祖——昆仑山”“黄河源头——卡日曲”“长江源头——沱沱河”及当地的风土民俗风光图片、歌舞等艺术作品,听赏、学唱民歌〈上去高山望不川〉。

2、通过搜集、观察、整理、合作、交流与探究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鸟”的手工制作、进行想像画创作和民间歌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3、学唱青海民歌〈四季调〉,并与〈花儿与少年〉进行对比分析、欣赏。

4、进行〈花儿与少年〉舞蹈的欣赏、学习和重新创编,能由“景”而想,因“情”而动,能随着,〈花儿与少年〉的音乐即兴或在集体设计的表演动作中起舞。

5、尝试利用身边的材料、情境或音乐,根椐需要进行即兴创作、表演、创作情境,培养学生和参与意识和艺术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青海的风光图片、工艺品、服饰的照片及美术作品。

2、有关青海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歌舞及民风、民俗、寺庙、鸟岛的录音、录像资料。

3、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4、有关乐器、录音机、扇子等。

5、《花儿与少年》舞蹈和器乐曲及民歌《四季调》的录音、录像带。

活动一:青海湖的故事

1、大家轮流做“主持人”导游“或”解说员,并将自己熟悉的、收集的有关青海的资料,如传说、民歌、舞蹈、青海少数的服装、饰品、民风、民俗、鸟的颜色、特征、神态、种态及青海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民族、江河源头等——表达、模仿、表演出来,师生进行评价交流。

2、根椐资料、音像和学生的讲述确定一个“主题”或“情境”,进行即兴创作或“配景”表演,比如“花儿会”“青海湖赛马会”配乐诗朗诵——“我是青海湖的一只鸟”“江河之源”等。

3、让学生地图上找到“江河源头”或找歌唱我国江河的歌和诗,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想像力,在学生已有生活积累、艺术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导演、策划、合作、表演的体验。

4、可选择一个好的“创意”在即兴表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创作一个小品或其他节目,修改完善,使之成为班里师生共同创作的具有西北风格的节目(哪怕是一首配乐诗朗诵或一组简单的舞蹈动作)。

活动二:舞蹈——《花儿与少年》

1、欣赏《花儿与少年》的器乐曲、舞蹈和原生态民歌《四季调》。

2、轻声哼唱、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民歌曲调,体验其风格和知高原上唱歌的感受。

3、体验西北少数民歌舞蹈和歌曲的风格特点;学习《花儿与少年》舞蹈中舞动扇子的手法及舞步《搓步》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旋律节奏变化和舞蹈脚步的变化关系。

4、还可以观察扇子的形状、结构、在课前或表演前与学生共同进行画、折、制作扇子的活动和练习。

教学后记

1、关注并引导学生的评价,鼓励、表扬每一个学生,将有创意和创新的想法、动作设计及自己编演的节目、作品等记录拍摄下来,存入艺术挡案夹。

2、开展同学间相互评价歌曲、舞蹈的动作,互评、他评有进行、创意的同学。

3、表扬课后主动练习记唱歌曲和舞蹈动作的同学。

课题三黄土高坡鼓喧天

一.教学目标

1、介绍欣赏陕北地区的民俗、风貌、地域特点及民间艺术。

2、感受安塞锣鼓的热烈气氛,体验安塞锣鼓粗犷、豪放的气氛和情绪,初步学习安塞锣鼓的基本步伐、敲击方法和锣鼓经。

3、听赏、学唱歌曲《领唱秧歌》《信天游》和陕北民歌打黄羊调《拥护八路军》。

4、练习剪纸、秧歌及速写。二.教学准备

1、陕北的风貌、民俗艺术的录像、图片、实物、艺术品等。

2、安塞锣鼓的录像资料、腰鼓演奏的方法,有关鼓的故事、传说,鼓手的服饰、用具等。

3、乐器(鼓)、绘画材料、工具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威风的锣鼓

查找关于“安塞锣鼓”的资料,讲一讲关于鼓的传说故事和“安塞锣鼓”的由来,并欣赏安塞锣鼓的表演图片或录像,同时听赏、学唱《信天游》,引导学生的探究、表演热情。

活动二:鼓声咚咚

1、制作腰鼓,学习腰鼓的基本步伐和节奏(鼓点的)敲法。可用硬卡纸画出或制作出与实物大小一般的“腰鼓”(每人制作一个,两头穿绳挂在腰间,鼓锤子也可先画出再剪下)。

2、引导学生用白毛巾做鼓手的头巾,在享受制作成功体验的同时,模仿学习腰鼓的基本步伐、节奏等,合作、互动活动中反复进行练习和创作。

3、学会唱陕北歌曲《领唱秧歌》和《拥护八路军》,学习基本步伐;即兴编词跳秧歌。

4、用速写的方法结合自己学习路秧歌的动作,画一画跳秧歌的同学。

活动三:我创作的鼓乐真好听

1、取乐曲中或本地民间特有的喜庆锣鼓、秧歌与安塞锣鼓(陕北秧歌)进行对比欣赏,学习练习并熟记一两首锣鼓经,在学校的庆典活动中实际运用。

2、还可根椐已学习和熟悉的节奏及音乐知识,进行锣鼓经的简单记谱、编词创作和表演。

活动四:我们的心愿

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整理陕西及西北的民间艺术,开展剪纸、民俗、服饰的制作展示活动日或活动周。

教学思路拓展

1、可由安塞锣鼓引申介绍陕西省的其他民间艺术,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大西北。

2、走出学校、访问民间艺人或观看民间艺人的表演,加深印象、进行一次民俗或民间艺术表演活动,扩展学生的实践场所,形成弘扬民族文化的氖围。

教学后记

1、面向所有学生,鼓励每一个人,将他们制作的作品或舞蹈的照片存入艺术挡案夹。

2、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外的表现,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和表现能力。

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小卫士

课题一大嘴先生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对有关青蛙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良好品质。

2、通过艺术课的学习,学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材料进行青蛙造型艺术的表现。

3、结合歌曲学习巩固二声部的知识和技能,尝试运用表演、舞蹈等艺术手段进行青蛙题材的艺术表现,陶冶情操,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自然界中青蛙的录像资料,有关表现青蛙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歌曲、影视艺术等。

2、青蛙造型表现所需的工具材料。

3、学习歌曲、舞蹈时所需的录音带、道具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小青蛙跳呀跳

1、通过观察、讨论,使我们认识到青蛙是自然与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但保护自然,造福人类,而且它们奇特的生理特征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进一步了解和爱护小青蛙。

2、借助相关乐曲或录音资料重新给同学们创设一个自然中的小溪蛙鸣的听觉氛围、使同学们在轻松、自然、和谐的气氛自由地进行方法表现。教师根椐同学们的不同需要,建议性地同学们介绍几种有关青蛙造型的方法如撕纸、剪纸、折纸等。

活动二:池塘里的小歌手(学唱歌曲)

1、谜语:小时穿黑衣,长大着绿袍。走路蹦又跳,雨后哌哌叫。(青蛙)

2、通过猜活动引出有关小青蛙的讨论。想一想,青蛙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怎样繁殖?与大自然的关系如何?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表现青蛙的艺术作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自然界中的青蛙是怎样生活的。

3、结合教学内容给同学们播放青蛙的影视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看一看自然界的青蛙是怎样生活的。在对青蛙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同学重新欣赏有关表现青蛙的艺术作品。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拟人手法在艺术表现运用。

4、组织学生唱表现青蛙的四川民歌《数蛤蟆》和山东民歌《花蛤蟆》。对比两个不同地区的蛤蟆歌曲,说一说各自的音乐形象、旋律特点、调式特点并加以分析,然后根椐内容进行表演。

5、欣赏马来西亚歌曲《青蛙跳啊跳》,了解外国小朋友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上一篇:学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团员专题讲座之二:团员“推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