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局工作总结

2024-06-19

县卫生局工作总结(共6篇)

1.县卫生局工作总结 篇一

XX,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XX市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XX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和《首府XX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实施方案》等要求,认真开展“创卫”工作,大力实施医疗卫生系统城乡清洁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我局非常重视“创卫”工作,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重要议程,把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与实施医疗卫生系统城乡清洁工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清洁工程相结合,将爱国卫生运动、农村改厕、规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XX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和区、市有关城乡整洁工程的工作部署,切实抓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组织召开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会议,学习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XX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区、市有关城乡整洁工程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单位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规范医疗废物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是认真实施农村改厕项目。

XX11年我县获批中央农村改厕项目XXXX座,分布在9个乡镇、X8个村委、44个自然村,补助经费1X8万元。于XX11年9月底全部完成XXXX户小三格卫生厕所建造任务,合格率达94%以上,改厕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都达到94%以上。每个改厕示范户补助的经费,实行全额现金补贴,兑现改厕示范户现金补助实行银行统发,直接转入示范户在银行开设的存折,快捷便利的落实到改厕农户手中,兑现率达到了1XX%。

三是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和医疗卫生系统城乡清洁工程,为XX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积极创造条件。

一年来,我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XXXX份,清理生活垃圾5X吨。治理违法广告XXX条,治理五乱现象3XX处,清理四害孳生地6XX处。投入除四害专项经费1XXXX多元, 共发放除四害宣传资料3万份,开办除四害培训班X期,培训除四害技术人员8X人次,出版宣传板报、墙报5X期,发放除四害药品3XXX多公斤,四害密度有所降低。进一步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我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废弃物由XX市特种垃圾处理中心(兆洁公司)统一收集和处理。

一年来,在县城内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芦圩镇卫生院、宾州卫生院、新宾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统一由XX市兆洁公司运送和集中处理,处置率为1XX%。乡镇(包括民营医院)大部分医疗卫生单位也都主动与XX市兆洁公司签订了收运及处理医疗废物合同,并按合同履行职责;做好医疗废弃物的转移交接工作,并按规定填好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的签收登记工作。医疗单位污水处理由专人负责,每天用含氯制剂消毒后再进行排放,并认真做好记录。分布在偏远山区个别医疗机构由于路程较远,且医疗废物量不大,XX市兆洁公司不愿签订医疗废物合同进行统一集中处理,我县要求没有与兆洁公司签订合同的医疗单位严格按规定处置医疗废物,落实专人每天集中消毒浸泡、毁型、焚烧处理,不得将用后的医疗用品进行回收它用或随意流放。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城乡脏乱差现象得到遏制、农村环卫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有力推动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

2.县卫生局工作总结 篇二

1 动物卫生监督现状

1.1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成效

1) 动物防疫工作成效显著。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 实行“分片包干, 集中免疫, 整村推进”的工作机制, 坚持“强监测、严管理、保质量”的原则, 层层签定防疫责任书, 强化防疫责任, 有效提高了动物免疫质量和效果。2013年, 全县累计完成禽流感免疫127.03万只、牲畜口蹄疫免疫35.72万头 (只) 、猪瘟免疫21.73万头、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22.42万头, 禽流感、猪瘟等疫病免疫密度达到了应免数的100%, 动物疫病死亡率远低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控制指标, 连续多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2) 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成效显著。峨山县加强了产地检疫报检点的建设, 完善了设施设备、档案记录等工作, 做好宣传, 全力推行产地检疫报检制, 做到到场、到户, 临栏健康检查, 严格检疫、规范出证。2013年峨山县定点屠宰场、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开展检疫面达100%, 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产地检疫率达100%。全县产地检疫生猪共198 628头, 牛18 246头、羊22 055只。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利益。

3)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逐步完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 认真开展畜牧兽医行政许可工作。2013年共受理行政许可56件, 符合条件给予办理25件。其中, 动物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许可申请38件, 符合条件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10件;通过兽药GSP认证企业4户, 办理《兽药经营许可证》4件;引种检疫申请13个批次, 符合条件审批10个批次255头, 其中牛50头, 猪205头;完成全县村兽医防疫员申请登记135名。

1.2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

1) 抓好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及业务水平。每年对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和检疫协检员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2~3 d, 主要培训《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动物疫病防治等专业知识,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2) 抓好动物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立。层层落实责任制, 全面推行二维码标识的佩带工作, 流通环节的动物耳标佩戴率达到100%, 佩戴率标识的动物信息上传率达72%。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动物标识全面佩带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员负责规模养殖场、散养户的标识佩带, 并建立牲畜免疫档案。

3) 建立报检制度, 规范产地检疫, 继续推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区域联动监管机制。加强领导, 密切协作, 分步实施,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动物及动物产品凭“一证一标”离开产地、进入市场、屠宰场和运输、销售等流通环节。为更好地做好动物及产品检疫工作, 通过初审、上报、岗前培训等程序, 在乡村基层增设92名动物检疫协检员, 负责辖区内的产地检疫工作。2013年, 峨山县加强了产地检疫报检点的建设, 完善了设施设备、档案记录等工作, 做好宣传, 全力推行产地检疫报检制, 做到到场、到户, 临栏健康检查, 严格检疫、规范出证。峨山县定点屠宰场、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开展检疫面达100%, 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产地检疫率达100%。全县产地检疫生猪共198 628头, 牛18 246头、羊22 055只。

4) 规范定点屠宰检疫, 确保肉食品安全。严格执行农业部《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等4个规程, 在屠宰场加挂了屠宰检疫流程图及入场、出场温馨提示牌, 严把屠宰场入门关、宰前检疫关、同步检疫关、无害化处理关等四关。做到100%检疫, 确保肉食品安全。全年检疫屠宰生猪43 497头, 牛羊4 595头只, 动物产品2 786.32 t, 对检出的病害动物19头、内脏及其他有害产品2.45 t作了无害化处理。

5) 抓好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对全县1户奶牛养殖户所饲养的17头产奶奶牛进行了疫病监测及用药情况抽查, 监测结果均为阴性, 监督检查用药情况, 结果没有国家禁用的兽药产品, 确保生鲜乳安全生产。

6) 加强重点环节常态化检查、专项整治, 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畜禽及产品经营、畜禽交易市场、饲料、兽药经销、使用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 积极开展瘦肉精监测、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建立动物卫生监督人员联系规模养殖场制度, 全年实施监督检查168场次, 下达《整改通知书》49份, 已完成整改38场 (户) 。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经营、屠宰的企业和个人签订《承诺书》368份。五类场所累计实施监督707次。强化兽药GSP后续管理工作, 开展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4次, 出动执法车辆56辆 (次) 、人员186人次, 检查饲料、兽药门市、规模养殖场148户次, 开展“瘦肉精”等禁药残留的抽样检测, 共检测生猪尿液249份, 全部为阴性, 未发现“瘦肉精”残留。

2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病害动物肉流入市场时有发生

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利益的驱使, 一些个体肉类经营户见利忘义, 收购、储藏、贩运、加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畜禽产品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存在病害畜肉流入市场坑害消费者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2.2 防疫员、检疫员责任心不强, 监管不到位

自开展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和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以来, 有的防疫员、协检员工作不负责, 给患病牲畜佩戴免疫耳标、出具检疫证明。存在检疫证明填写不规范、活畜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等流通环节监督检查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

2.3 村级动物防疫员素质偏低, 难以适应防疫工作需要

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过程中, 由于溯源设备不足及少部分村级防疫员的文化水平低, 给此项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

3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措施

3.1 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1) 切实抓好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要把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当作大事来抓, 增加防疫经费投入, 大力推行强制免疫工作。抓好饲养管理, 准备好兽用生物制品、药械等防疫物资的调供工作, 做好疫情监测和诊断, 防止和杜绝疫情的发生和传播蔓延。

2) 对老疫区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3) 密切注视疫情, 一旦发现, 迅速扑灭疫情, 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对发生疫情的地方, 按“早、快、严、小”灭病原则, 迅速采取封锁、检疫、隔离、消毒、治疗、免疫等综合措施, 迅速扑灭疫情, 把疫病消灭和控制在最小范围。

4)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 病畜一律由公安、工商等部门配合畜牧兽医部门进行强制性扑杀处理, 对因贩运病畜引起的疫情发生、扩大、蔓延的, 或因阻碍扑灭疫情工作造成损失的, 由有关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5) 进一步加强检疫工作, 防止疫病的发生、传播、扩散和蔓延。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到正在发病的疫区调购牲畜及肉类产品。加强生产、屠宰、市场、运输流通环节的检疫工作。

6) 加强疫情监测,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做到准确地发现疫情, 迅速妥善地扑灭疫情。

3.2 强化动物卫生监督, 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及省市有关动物疫情防控精神, 一手抓动物疫情预防工作, 一手抓畜牧经济发展, 要采取一系列严密措施, 有力、有效、有序地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 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要求, 实行强制免疫“政府保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

2) 层层落实责任制。县级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要与各乡镇签定《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 明确各级的动物疫病防治和监测目标考核任务。

3) 加强管理, 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严格执行《玉溪市贩运、屠宰、经营畜禽及其产品管理办法》, 加强对从事贩运、屠宰、经营生猪及其产品单位和个人的管理, 严禁从疫区引进动物及其产品。加强动物检疫工作, 推进和规范产地检疫报检工作。提高服务意识, 促进产地检疫率全面提高。对集中出栏或调运的畜禽派人到场、到户检疫, 严把检疫站质量关, 杜绝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上市交易。对不明原因死亡的畜禽及其产品, 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的规定, 即对病死畜禽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止疫情发生。确保区域内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故。

3.3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进一步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 增强法制观念,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秉公执法、不循私情。定期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 专题学习《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提高职业技能和执法水平, 规范执法和文明执法, 强化执法队伍形象。同时要加强基层防疫队伍的建设, 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检疫协检员的待遇,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建立稳定的动物防疫和检疫队伍。

3.4 加强动物卫生证章及标志的管理

动物卫生证章及标志对强化动物疫病防疫、动物产品检疫和监督管理体制有重要作用, 要加强管理,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农业部《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填写应用规范》及《云南省动物检疫出证规范》, 规范出证, 维护执法机构的权威和良好形象。特别要对定点屠宰场, 经检疫合格的肉品出具检疫证明, 以防不法屠商鱼目混珠, 掺进未经检疫的肉品上市销售。

3.5 加强饲养环节、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

进一步做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工作, 切实做好活畜及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工作。以规模饲养场、养殖户为重点, 加强对动物饲养场所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和监督。加强二维码标识佩戴工作, 努力把峨山县规模养殖场、散养户二维码标识佩戴率分别达100%和90%以上, 对不符合要求的, 依法进行严格处理。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 督促、指导养殖小区、养殖场户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养殖档案和日常动物防疫制度, 建立完善的兽药进货和使用记录制度, 严禁在生产环节使用和添加国家禁用的兽药, 严格实行休药期制度, 从源头上消除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3.6 加大兽药市场整治力度

3.县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 篇三

一、20xx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新农合让群众更得实惠。20xx年全县参合率参合人数达52.69万人,参合率107.87%,全市最高。参合农民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全县共有27.8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待遇,共补偿18863.36万元,其中门诊补偿999.21万元,住院补偿17864.1万元。全县参合农民住院补偿率达54.09%,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平均住院补偿率为75.96%。全县共有1325人享受农村重大疾病补偿政策,补偿823.71万元;有3112名农村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全免费待遇,补偿371.94万元;有2065位农村五保对象住院享受基本医疗全免费待遇,补偿438.47万元。进一步调整优化补偿方案。调整了省、市、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住院起付线和补偿比例;调整毒蛇咬伤补偿标准,将利用抗蛇毒血清治疗毒蛇咬伤每人次补偿标准由1000元调整为3000元;推行了村卫生室普通门诊报账试点,我县5个村卫生室率先实行普通门诊报账试点。继续推行新农合大病保险二次补偿政策,有1208名参合农民享受新农合大病保险二次补偿,共补偿615.64万元,形成了新农合住院、普通门诊和大病保险立体补偿网络,新农合政策更惠及于民。二是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基本药物实现了村卫生室全覆盖,基本药物目录全县统一,进一步落实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由乡镇卫生院代购制度。健全并落实了以乡村医生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为补偿基础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将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需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财政对乡村医生每年固定补助4000元/人,并按照村干部副职待遇给予每位乡村医生定额补助480元/月;政府向乡村医生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服务人口7元/人预算到村卫生室。保证了每名乡村医生每年补助不低于1.2 -2.0万元。我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在全省推广。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不断加快。全面落实国家11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建立了按照服务数量和质量拨付资金的量化资金拨付方式和“钱随事走”的工作机制。项目实施来共完成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6.1万份,电子建档率达98%。加强了对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项目,对全县36名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实施救助。四是人事管理不断规范。全面推行以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积极完善卫生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工作人员按成绩从高到底优先择岗制度。今年公开招聘了47名卫生工作人员,并分配到各医疗单位,为全县卫生系统补充了新鲜血液。

(二)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一是疾病防控能力有加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项目,免费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85例。实施省艾滋病重点防治试点项目,在马矿戒毒康复工作站开设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延伸点,累计为333例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提供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为14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积极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全县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二是妇幼保健水平有提高。加强孕产妇系统和儿童系统的管理,全县无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1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大新生儿筛查和孕妇产前筛查工作力度,今年该项工作被市政府纳入“民生100”工程,我局通过将任务分解到各个医疗责任单位,加大宣传和督促力度,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6483人,筛查率为85.60%,超过市定任务5.6个百分点;孕妇产前筛查3787人,筛查率为60.6 %,超过市定任务0.6个百分点。三是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有提升。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行为不断规范,在20xx年度全县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中,县卫生局所被评为优秀单位。20xx年县卫生监督所对510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取缔“黑诊所”4家,罚款12.3万元。同时,开展了学校卫生及饮用水的专项检查,做好对公共场所卫生场所的监督。四是食品安全有保障。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组织各职能单位开展了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及食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等10多项专项整治。共查处纠正食品安全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案件253例。全县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四)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大力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快速发展。各医疗卫生机构创新工作思路,促进了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快速发展。县人民医院在继续做好泌尿外科、儿科两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康复科和介入诊疗中心,受到患者的好评。县人民医院被中国医院协会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县二人民医院针对农村地区患者出行不便,推出“看病零距离,免费专车接送”的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方便患者及时就医,深受群众称赞;县中医院充分发挥县中医医院的龙头作用,建立了我县基层中医药培训基地,成立了“治未病”科,积极开展“治未病”业务。同时,加强了骨伤科和针灸推拿科等专科建设,受到群众好评;县精神病医院充分发挥精神病专科优势,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格,维护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在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的同时,新建了住院大楼,使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外聘了2名专家,吸引了周边县市的精神病患者到我县就诊。目前该院日在院病人保持在120人以上,年门诊量达20xx余人次,住院病人600余人次。各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推行优质服务,业务收入快速提升。今年全县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为6298.8万元,较去年增长1162.48万元,增长率22.6%。

(五)统筹安排,狠抓管理,全力推进其它各项卫生工作。一是狠抓卫生项目建设。抓好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设。县人民医院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住院大楼高二十层,现主体工程建设到第六层,预计春节前主体工程完工,整个工程目前累计投资7500万元;抓好县精神病医院住院大楼扩建项目。我县精神病医院住院大楼扩建项目被纳入全省20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是市“民生100工程”之一,项目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完工,11月底病人已入住;抓好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今年共争取到38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按每村卫生室5万元予以补助,地方配套3万元,现已全面铺开动工,年底将全面完工并交付入住执业;抓好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由县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项目、县120急救指挥中心项目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业务楼三个项目合并而成。该项目现已完成主体建设、外墙粉刷,室内装饰工程正在进行。二是抓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将中医药事业建设工作纳入全县卫生工作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考虑,拟定的《永兴县20xx年-20xx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明确了加强县中医医院与中医科室建设、重点支持举办民营中医专科医院和鼓励开办中医诊所等一系列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出台了《永兴县加快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建立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方便有效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实现中医医疗、中医预防和中医康复“三位一体”,形成有利于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了县中医医院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及设施,从该院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和县卫生局积极协调,争取到县中医医院3000万元的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做好了前期规划工作;扎实开展县中医医院“二甲”创建工作和医疗环境持续改进工作,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病房综合治疗室等特色优势突出的临床科室建设,成立了基层指导科,负责指导、联系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强医疗机构中医科室建设。县人民医院设立了康复科,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服务。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安排了14万元/所的中医国医馆建设经费,在金龟、柏林、鲤鱼塘、湘阴渡、油市等5所卫生院的开展了国医馆建设项目。没有开展国医馆建设的乡镇卫生院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标准》设立了中医门诊和中药房,配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认真做好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把县中医医院作为我县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推广今年开办培训班2期,培训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24人、乡村医生56人。三是抓无偿献血工作。为改变我县一直以来只注重献血的单一方式,我们从科学合理用血上做文章,进一步加大控制用血力度,狠抓科学合理用血。同时,在全县设立四个固定采血点,进一步完善了爱心献血屋建设,添置了设施设备,改善了献血环境。通过加大无偿献血日宣传,全县无偿献血志愿者多达200多人。20xx年共组织12次大型的无偿献血活动,献血人数达1150人次,医疗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四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解决“四风”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实际问题,领导班子通过疏理查找突出问题22条,并全部整改到位;进一步修订、完善、新建制度36项。同时扎实开展纠正医疗卫生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共查处案例91例,查处人员114人,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全县卫生工作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按照“完成两项改革,破解两个难点、突出两个重点”的工作思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规范各项卫生管理、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力争我县卫生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完成两项改革。一是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改革。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统一思想,提前谋划,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工作。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肃工作纪律,继续做好日常工作,确保改革过渡期各项工作平稳有效推进。二是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明确破除“以药补医”的主要措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具体要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基本思路;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县的实施方案,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付费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

(二)破解两个难点。一是破解卫生系统人才缺乏的难题。积极争取县人社、编制等部门的支持,改进人才引进机制,出台人才优厚政策,加大卫生人才引进和招聘力度,确保卫生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20xx年计划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80名;进一步完善并加大卫生人才培训力度,依托本县县级医院资源,逐步轮训现有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提高现有卫生技术人员水平,培养适合我县农村基层实情的本土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同时认真落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列出专项培训资金,把教育培训纳入系统发展计划。二是破解卫生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制定《永兴县卫生系统人才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人事调动、级称聘用、准入与退出等方面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规范收入、支出项目及标准,严格坚持以收定支、以绩效定奖励的管理模式,促进乡镇卫生院可持续稳定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制度和工作问责机制,用严明的奖惩制度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事业责任感;规范医疗纠纷调处机制。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建立医患纠纷调处例会制度,完善卫生部门预防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突出抓好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抓好医疗质量安全和服务监管,加强医疗机构执业管理,出台永兴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做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整治,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医疗核心制度等落实情况检查;继续开展示范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做好已创建示范卫生院的考核验收;抓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出台《永兴县加快中医药发展方案》,加强县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按规定纳入新农合报账范围。组织开展常见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使用;按照省卫计委要求,以我县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行居民健康卡发行工作,提升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卫生系统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能力。加大卫生行业正面宣传力度,通过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凝聚卫生正能量,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二是突出抓好卫生项目建设。加快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设进度,督促县中医院住院大楼项目建设,抓好七甲、大布江2个卫生院的业务楼建设项目,推进柏林、油麻、黄泥、七甲4个乡镇卫生院公租房和全县13个村卫生室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对全县公益性卫生项目免征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轻建设单位负担。

4.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工作总结 篇四

2008年以来,卫生监督工作在县委、政府和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及

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文件精神,本着对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认真扎实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一)行政管理

1、为了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强化内部制约机制,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率,对单位人员分工作了调整。为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我所将全所卫生监督员送州卫生监督所进行为期8天的卫生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全所工作人员掌握了比较精练和扎实的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知识,对我县开展卫生监督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领导工作职责,并成立工作督查组,负责对全所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次专项监督检查有工作计划和工作小结,及时上报卫生监督信息(共20期),被县委办采用1期,被政府办采用3期。

3、实行政务公开,办证程序及收费标准上墙公示。

每个季度在单位公开栏内公开一次单位政务信息,以便职工了解本单位的相关情况;为方便当事人办理相关的卫生证照,我所将办证程序悬挂在本单位大门口,以便当事人了解办证程序,少走回头路。

4、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全年共开展了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3.15”消费者权益保护、预防毒菌中毒有关知识、**县“六月”安全月法制宣传等多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

(二)公共卫生监督

1、公共场所

对辖区内宾馆、理发美容店等公共场所开展了4次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共监督检查312户次,检查从业人员860人次,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100%,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98%发上,对无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者作了责令整改。全年共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312份。

2、食品卫生

对全县2400多户食品生产经营户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儿童食品”、“州庆”、“乳制品”、“中秋.国庆”、“学校食堂专项整治”、等多次专项行动,监督覆盖率达100%,对各食品从业户建立了卫生监督管理档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100%,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持证率达98%以上,凡是体检合格的从业人员都作了卫生知识的培训。2008年共发放2430份食品卫生许可证,对今年所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在发出之前均作了现场审核。今年共体检从业人员6200人次,通过体检,发现104名食品从业人员患有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卫生监督所已对104名从业人员下发了职业禁忌调离通知书,责令业主调离患病人员。为进一步了解餐饮业消毒情况,落实餐具消毒措施和消毒效果,我所与县疾控中心于4月10日至5月25日对**城区的餐饮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监测,此次共抽检餐具样品1212份,合格635份,合格率为52.39%。

3、卫生知识培训工作

为使从业人员掌握更多的卫生法律法规,2008年共举办卫生知识培训班20期,培训食品从业人员6200人次,公共场所从业人员860人次。对部分规模较大或距离较远的从业户,我们还派卫生监督员进行现场培训,通过这样的运作,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大大提高,为规范我县食品及公共场所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4、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云南省食品卫生条例》、保障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避免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我县开展了以食品安全整治为主的多次专项行动。

(1)学校食堂卫生专项整治

2008年4月7日,为认真贯彻执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县卫生局、教育局、工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中小学、托儿所、幼儿园等学校进行拉网式检查。共检查各类学校74所,食堂85个,其中持有效《卫生许可证》85个,持证率100%;从业人员242人,持有《健康培训合格证》173人,持证率为71.5%;立案查处5家,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27份。拉网式检查结束后,县人民政府又组织职能部门进行了第二次监督检查,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

(2)迎“州庆”食品安全整治行动

5.县卫生局XX年工作总结 篇五

一、建立建全新型农牧区医疗制度,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继续强化农牧区医疗管理制度互助共济的意识。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成为新时期具有高尚医德医风、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卫生工作者。县卫生局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培训和素质培养,同时利用每月乡镇院长例会及各乡交叉验收的形式,相互交流、学习,弥补不足,努力提高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了农牧区医疗管理制度健康、有序地运行,尽可能地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健康需求。

(二)、为切实保障广大农牧民群众卫生健康的需求及便捷的医疗就诊环境,使农牧民吃上安全药、放心药,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在提高我县村级医疗机构建设,不断完善村级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规范村级医疗机构管理的同时,要求村医每日平均完成至少就诊5名以上病人的指标,村医必须将当月核销的登记及时上报乡卫生院,并由乡卫生院从家庭帐户底帐中进行逐一核销。

(三)鉴于我县乡村聘用医生待遇低的实际情况,县政府将其列入为农牧民办十件实事中,村医工资补贴增长100%,聘用乡医工资补贴增长50%。同时各乡(镇)卫生院根据自身的业务收支情况,从中适当提出一部分经费用于补贴乡、村医生工资,使乡医工资平均达到800元、村医工资达到300元。

(四)、今年xxxx县“两网”(药品供应网和药品监督网)建设正式启动运行,为积极配合“两网”建设工作,在改扩、建各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县人民政府从地方财政拨出10万元作为“两网”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和提高了我县七个乡卫生院、35个行政村卫生室和11个自然村供药点的医疗设施设备。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就医难、吃药难的问题,也为完善我县“三级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农牧民出门就吃上药、就近买到药。

(五)、为提高乡、村医疗管理和服务水平,县卫生局在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完善设施的同时,利用各种项目及现用资源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力度,及时调整乡卫生院院长,并根据标准乡(镇)卫生院的要求,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上墙。建立院长每月例会制度,定期召开院长会议,通过例会讨论交流经验,及时掌握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安排新的工作,以确保农牧区医疗管理制度健康、有序及各项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为了更好的建立建全新型农牧区医疗制度,在不断完善自身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与兄弟区县进行交流。

二、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根据xxx市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我县对药品采购及管理进行了统一规范。建立健全药品监督管理机制,对购入、销售、库存的药品在实行金额管理的同时,实行全面的数量、质量管理,从数量、金额、质量三方面对药品的进、销、存进行管理;实行县卫生局统一加价、统一返还差价,并根据《拉萨市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管理标准暨评审标准》要求在各乡(镇)及村卫生室设立相应的标准药房,从而使药品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杜绝了非法药品、过期失效药品流入我县;加强了毒、剧、麻等特殊的管理,严格执行“专人、专柜、专帐”、毒(剧、麻)专用章处方和主治医师签字制度,以防滥用对社会和患者造成危害。今年县卫生局组织专项工作组对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共进行4轮药品监督检查,确保了全县广大农牧民的用药安全。

三、切实加强初级卫生保健,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初级卫生保健是农牧区卫生工作的关键,自我县被xxx省列为初保试点县以来,为确保我县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继续实施与8个乡(镇)卫生院签订的初级卫生保健责任书目标,全面完成初保各项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千年发展纲要》,将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厕工作在我县有序地开展,结合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牧民住房改建工程,积极推广卫生厕所建设工作,在自愿为主的基础上,县卫生局积极帮助各乡镇农牧民家庭进行改厕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有600余户已经完成改厕工程。

四、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一)、传染病工作:建立建全传染病“三级管理”制度,降低各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全县共发生各类法定传染病4种,患病总人数129人、发病率302.2/十万,比去年同期下降312.4%,目前疫情上报及时率、完整率达到100%。

(二)、“一号病”工作:坚持“一号病”疫区监测、管理和宣传工作。鼠防年监内容完成率≥90%;群众鼠防知识知晓率≥90%;疫情报告及时率达到100%,为避免发生人间鼠疫疫情,县疾控中心将旱獭密度监测扩大至8个乡(镇)9个区域,全县旱獭平均密度为0.086/公顷以下。全年共送检自毙旱獭6样/份、血样15份,均为阴性;对全县乡村医生及村干部进行培训1次,进行鼠防专项培训1期,总计参加人数244人/次,疫点群众预防性投放(SMZ)67人/份。开展巡回监测共计42次。

(三)、地方病工作:继续将地方病作为防疫工作重点,加大城乡居民、销售商碘盐监督力度,为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5月份防疫站工作人员对16个行政村,320户、7所学校进行碘盐检测和尿碘检测。各乡镇完小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评估,知晓率为81.4%、学校碘盐实用率达100%。为积极配合上业务部门在我县的大骨节病重点地方和人群的调查,了解我县大骨节分部情况,县防疫站组织人员对14岁以下儿童进行X光拍片,从而为政府防治或搬迁等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四)、结核病工作:大力开展结核病监控和防治工作。全县共发现结核病患者58例、痰检阳性19例、阳性率为32.76%。为切实做好结核病防治及患者的督导工作,防止新发病例的出现,县卫生局制定了层层督导、落实管理制度。督导的主要内容为:结核病人的登记、疑似病人转诊登记、治疗、管理情况和痰检送检登记,入户病人随访督导。发现的问题如人员调整不妥导致病人管理、治疗不当等人事问题,及时将问题进行反馈并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在现场

培训有关工作人员,及时纠正存在的各种问题;乡级对村级按项目及县级要求进行每月病人随访,从而保证了项目工作的正常运做。

(五)、计划免疫工作:今年计划免疫工作在XX年工作基础上,加大强化接种、“六苗”和乙肝疫苗的普及,并根据上级要求在全县范围实施了全面的麻疹强化免疫及乙肝人群普查工作,对全县8个月-14岁的9836人进行了麻疹强化免疫接种,接种率达95.12%,同时为防止漏种现象的出现,县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督导3次,县疾控中心督导1次,动用车辆90余次。

(六)、卫生监督工作:食品卫生工作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我县在宣传《食品卫生法》及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极组织监督人员对我县食品经营企业、商户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五病”调离1人,办证率为96.8%;合格率>95%;发放健康证100%。同时,为切实加强我县食品卫生安全,共组织宣传3次、卫生监督13次,共查缴“三无”食品、过期食品37种,价值1586.3元,均予以销毁。查处无证经营户6家,责令其停业整顿,并处以罚款。

(七)疾病监测工作:为配合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在xxx乡进行乙肝血清监测工作的顺利完成,我县卫生局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的同时,组织县疾控中心相关人员配合和协助省、市疾控中心人员做好血清的采集工作,并由县卫生局自筹资金1万多元,为xxx两个村免费提供药品(为采血人员每人发放20元的采血补助),使我县的血清采集及调查工作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五、不断提高妇幼保健、保障人口素质:

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是衡量我县卫生工作的主要指标,我县妇幼工作紧紧围绕“一法两纲”,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工作方针,以“母亲安全,儿童优先”为服务宗旨,紧紧围绕一个提高、两个降低要求,努力开展妇幼卫生综合服务。通过改变以往集中培训的方式,我县妇幼工作人员主动下基层以乡为单位进行逐级培训,从而使基层妇幼相关人员从根本上认识了降低两大死亡率重要意义。XX年对县、乡两级妇幼人员进行了培训,共培训177人/次。继续推行农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奖励机制,深入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有力地保障了母婴安全。

六、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积极争取项目,开创计生工作新局面:

在新世纪初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历史性转变,这将要求我们计划生育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从管理走向服务。今年为落实国家的“一孩双女”兑现政策,我县在去年基础上对各乡(镇)上报情况进行再次审核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申报。全县总人口43063人,其中:女性21165人、育龄妇女9283人,已婚妇女人6340;出生人数638、出生率为16.2‰;死亡人数252人、死亡率为5.85‰;人口自然增长387人、自增率为8.98‰,综合节育率为90.16%。全年发放避孕药(具)135人,上环39人、取环10人,皮埋222人、取皮埋34人。XX年12月份,在xxx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两位计生技术医师的指导下,对我县最偏远三个乡4胎以上妇女进行了结扎手术,共结扎160人次、术后治疗146人次、总费用52599.4元,取皮埋26人,上皮埋104人次、上环29人,取环18人次,今年举办了二期流动人口管理培训班,通过培训为我县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统计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加强各级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丰收:

(一)、加强县医院硬件设施建设:为切实加强县人民医院的硬件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就医、就诊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条件和服务水平,今年在县人民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为县人民医院拨入24万余元作为第一期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县人民医院门诊、住院部就医就诊环境及添置各项医疗设施设备。

(二)、医德医风建设:为强化医务人员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县卫生局局长及县人民医院院长通过在xx及xx考察、学习的契机,引进国内先进的管理理念,从基本管理入手,严把考勤、整装上岗、文明用语等制度;严格执行层层责任制、层层追究制,强化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牢固树立了“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把以“病人为中心”服务宗旨真正落实到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时,为增强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严把考勤制度,县卫生局从自身经费中拨出3500多元,为县人民医院购置考勤机,并已试运行。

(三)、人才培训与培养计划:县卫生局每年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选拔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双向机制,长远谋划,合理配置技术人员,并让学成归来人员从根本上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工作中体现出了其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今年共派出12名人员在省内外、市级医疗机构进修。

八、加大宣传扶贫力度,把基层“三个文明”建设推向深入:

XX年县卫生局继续将扶贫开发和“三个文明”建设纳入工作日程,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象,结合行业特点开展宣传教育,在着重为基层办事实、帮助群众转变观念的同时大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组织全系统职工从工资中捐出3%作为扶持基金,为xx乡xx村贫困户新建住宅共计支出五万余元,同时在“两大节日”期间为xx乡扶贫户提供节日用品及衣物共计2300元。

九、积极开展“项目”工作,为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

为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支持,县卫生局经多年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又争取到xxx协会“艾兹病防治暨健康教育”项目在我县落户。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学习、借鉴机会和硬件支持,促进了我县各项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各外援项目均正常运转。

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生存环境、预防疾病传播:

根据墨竹工卡县“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工作总体部署,立足“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原则,做到“政府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负总责”,坚持每月初及重大节假日前夕在县城范围内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活动,坚持每周定时(周一)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垃圾死角。各乡(镇)调整充实“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生活和办公场所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截止目前共计组织爱国卫生运动相关部门检查卫生工作23次。

以上是xxx县卫生系统XX年的工作总结,不正之处请批评指正。

xxx县卫生局

6.县卫生局工作总结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依据可代表性与可操作性原则,研究选取了中部地区湖北省麻城市,以及西部地区重庆市黔江区为样本县(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县(区)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开展调查,调查包括人力、药品配备、设备配备等基本信息以及疾病诊疗能力等9个部分。

本研究以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原理对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进行评价,行为锚定法是由美国学者史密斯(P. C. Smith)和肯德尔(L. Kendall)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该方法将关键事件法与评级量表法结合起来,通过描述职务工作中的典型行为,制定行为等级评价表,以此为基础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本研究以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原理为基础,以乡镇卫生院为评价对象,选取两县(区)乡镇卫生院2013 年全年住院病人疾病顺位统计中前69 种疾病(内科45 种、外科13 种、妇科5 种、五官科6 种)作为典型事件,以疾病的8 种不同诊疗程度作为分级依据来评价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评分标准:0 分为无法确诊;10 分为能够确诊;25 分为可以控制;40 分为完全控制;55 分为接近20% 可治愈;70 分为50% 可治愈;85 分为近80%可治愈;100分为100% 可治愈),由卫生院业务院长根据其2015年前6个月的门诊及住院登记情况,对各种疾病实际治疗的情况进行锚定打分,并且自评不能确诊或控制的原因,诊疗能力评分方法为:

诊疗能力评分=∑(疾病诊疗评分×疾病数)/69,满分100。

两个县(区)46家卫生院(麻城18家、黔江28家)全部参与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 年6 月。调查结果采用Epi Data 3.2 建库录入,运用SPSS 22.0 进行统计描述,进行卡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

2 结果

2.1 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2015 年,46 家乡镇卫生院均被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定点机构,其中中心卫生院17 家、一般卫生院29 家;平均开放床位数40.30 张,最大床位数430张,最小6张;平均在岗人员数41.8人,最大133人,最小10人;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34.98人,最大117人,最小5人,其中平均执业(助理)医师数16.29人,最大56 人,最小3人;平均全科医师数3.18人,最大16人,最小0 人;现平均配备药品数318.85 种,最高652 种,最低120种。

2.2 乡镇卫生院69种常见疾病诊疗能力情况

乡镇卫生院不同疾病诊疗程度的情况如表1 所示,从可控制或治愈的角度来看,乡镇卫生院诊疗服务开展最好的疾病是内科疾病,其次是五官科和妇科,外科最弱;从是否可以确诊的角度来看,外科可确诊的比例最高,妇科最低。总体来看,乡镇卫生院可控制或治愈仅达到32.71%,对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较低。

2.3 不同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分布

乡镇卫生院具备住院功能,本研究以其能够解决或控制70% 的常见疾病为评价标准。根据这一标准,认为在69 种常见疾病中,锚定打分超过25 分(疾病诊疗能力为可控制水平时打分为25)的疾病数大于48种的卫生院为达标卫生院,即69 种疾病有70% 以上是可以控制或治愈的。本次调查46 家乡镇卫生院中能够控制或治愈的疾病超过48 种疾病的卫生院仅有10家,其中中心卫生院4家、一般卫生院6家,不达标比例近80%,中心卫生院与一般卫生院控制或治愈疾病情况无显著差异(χ2=1.1,P>0.05),具体见表2。

2.4 不同等级乡镇卫生院不同疾病诊疗能力情况

根据可控制或治愈疾病比例可以将乡镇卫生院划分为4 个等级,不同等级乡镇卫生院对不同疾病的可控制或可治愈情况如表3 所示,一等乡镇卫生院各类别疾病的诊疗能力相当,可控制或治愈比例均在70% 以上,其中妇科和内科疾病最高;二等乡镇卫生院各类别疾病的诊疗能力有一定差距,五官科的可控制或治愈比例在70% 以上,内科在50%~70% 之间,而外科和妇科疾病则在50% 以下;三等乡镇卫生院各类别疾病的诊疗能力也较均衡,可控制或治愈比例均在30%~50% 之间,五官科和内科最高;四等乡镇卫生院各类别疾病的诊疗能力严重偏低,可控制或治愈的比例均低于10%,外科甚至不足1%。

2.5 乡镇卫生院疾病诊疗能力不足的原因

按照表3 划分的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等级,不同等级乡镇卫生院不能治愈疾病的原因选择情况如表4所示,各等级乡镇卫生院的原因选择主要集中于人员能力不够和缺设备2 个选项,其他未知名原因也占了一定比例。

2.6 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解不同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差异的原因,研究人员分析了诊疗能力的潜在影响因素,利用公式计算出卫生院的综合诊疗能力,再将卫生院的基本信息与其诊疗能力得分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与诊疗能力有相关性的有总收入、总支出、万元以下设备数、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师(士)数、药师数、医技师数、以及住院向上转诊人数9 个因素,且都为正相关。

*:指在0.05的检验水平下有统计学意义;**:指在0.01的检验水平下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低,作为首诊机构尚有风险

从疾病诊疗程度的角度来看,常见疾病中乡镇卫生院无法确诊的比例平均高达28%,而可确诊的疾病中,可控制或治愈的比例不到一半。如果这些常见病由乡镇卫生院诊治,则乡镇卫生院大部分的诊疗措施将不能使患者疾病状况得到治愈甚至控制。从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的分布来看,能够控制或治愈70% 以上常见疾病的乡镇卫生院不足22%,近80% 的乡镇卫生院不具备提供住院服务所需要的诊疗能力,这些乡镇卫生院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延缓治疗、加重病情的风险,这是老百姓不信任乡镇卫生院,在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时不选择乡镇卫生院的重要原因[3]。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的现状与分级诊疗中对首诊机构的要求存在的巨大差距,不仅会加剧分级诊疗在农村地区推行的困难,也会影响分级诊疗在农村地区推行的效果[4]。

3.2 乡镇卫生院之间疾病诊疗能力差别较大

乡镇卫生院之间诊疗能力的差别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综合诊疗能力的差别和不同疾病类别诊疗能力的差别。能力强的是可控制或治愈70% 以上常见疾病,自评诊疗能力得分为52.5 分,能力弱的可控制或治愈常见疾病不超过10%,自评诊疗能力为8.5 分,而且两组频数在4 个诊疗能力等级中分居第二位和第一位,表现出一种两端分化且劣多于优的现象,这可能是乡镇卫生院在与县级医院竞争中能力逐渐萎缩的趋势,也可能是近些年卫生政策的调整使得乡镇卫生院的能力逐渐回升的趋势。分类别的疾病诊疗能力方面,综合诊疗能力第一等级的乡镇卫生院表现为内科和妇科能力较高但外科和五官科与之齐同,差异不大;而第二等级的乡镇卫生院则表现为以五官科较高,内科居中,外科妇科与之差异较大;第四等级的乡镇卫生院对外科疾病则几乎无治愈或控制能力,这可能是由于地区间居民患病情况差异,乡镇卫生院结合实际调整科室,优先发展一些科室而减少甚至不开展其他科室诊疗服务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乡镇卫生院靠发展特色专科吸引患者就医,使得该科室发展较为突出而其他科室相对落后。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显示,中心卫生院的诊疗能力与一般卫生院的诊疗能力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即部分中心卫生院诊疗能力与一般卫生院相当甚至要弱于部分一般卫生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整个地区卫生发展较为落后,导致中心卫生院与一般卫生院差异很小或无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影响,一些地理位置与县级医院较近,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居民在就诊时倾向于越级就医,直接去县级医院,使得该地区中心乡镇卫生院发展受到限制,甚至要落后于距离县级医院较远、交通条件稍差地区的一般卫生院。

3.3 人员和设备是影响乡镇卫生院疾病诊疗能力的主要因素

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师数、药师数与医技师数均与诊疗能力有关,可见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对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水平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人员经费支出与诊疗质量有一定相关性,执业医师数的相关性要比执业(助理)医师数的相关性要高,乡镇卫生院自评疾病无法治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也为人员能力不足,说明人员质量对疾病诊疗能力有重要影响。全科医师数与疾病诊疗能力相关性不显著,一方面可能是不同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的能力上没有差别导致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全科医师作为分级诊疗中的守门人角色,可以起到分流病人的作用[5],但对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数与诊疗能力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这与史圆圆等学者的研究一致[6]。但医技师数与诊疗能力显著相关,万元以下医疗设备数与诊疗能力相关,说明医疗设备确实会影响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其影响力的发挥需要具备2 个条件,一是相关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医疗设备在种类配置上,既要注重大型设备的配备,也要兼顾小型必需设备配备的数量和质量。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因为需求少、效益低而没有开展相关疾病诊治的现象,这既是这些乡镇卫生院服务以利益为导向的表现,也是这些乡镇卫生院能力持续萎缩、规模持续缩小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供给量中,门诊与住院人次数与诊疗能力无关,但住院上转人次与诊疗能力相关,即诊疗能力越高的卫生院转诊上级医院的可能越大,乡镇卫生院可能存在有能力治但不敢治的现象,而由于乡县两级医疗机构服务利用的不整合,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会使患者支出增大,也会降低患者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助长趋高就医的趋势。

3.4 人员是提高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的关键

虽然人员和设备均会影响到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但医疗设备的作用取决于相关的医技师,在设备配备基本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才是提高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的关键。学历水平决定了医务人员的基础质量,但临床实践决定了医务人员的成长质量、服务能力的高低。因而提高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需要引入更多优秀毕业生,更重要的是打破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竞争格局,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对乡镇卫生院的帮扶,促进县级医疗机构优秀卫生技术人员的下沉。在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乡镇卫生院中卫生技术人员学习成长的环境,进而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的进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 结论

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对最常见69种疾病的诊疗能力较低,作为农村居民的首诊机构尚存在一定风险。且乡镇卫生院之间诊疗能力差距较大,甚至部分中心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要低于一些一般乡镇卫生院。因而乡镇卫生院诊疗范围的确定如果不考虑乡镇卫生院之间的能力差别,很容易造成优势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得不到全面发挥,而劣势乡镇卫生院超能力服务的现象,导致政策的失效和卫生资源的浪费。卫生人力和仪器设备是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一方面需要注重仪器设备在数量和结构方面的配备,另一方面需要促进优秀人才的下沉,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素质水平。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本文链接]http://doi.org/10.13688/j.cnki.chr.2016.15282

参考文献

[1]张萍,王秋艳,赵彬,等.吉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5):648-650.

[2]柏高原,王耀刚,杨文秀,等.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政策选择[J].中国卫生资源,2014,17(6):477-481.

[3]韩志琰.基于医疗服务分流的农村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就医选择行为及满意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4]陈超.对提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2014(10):9-12.

[5]王鹏旭,孙鹏,陈卫强.我国全科医生制度建立和改革要点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802-803.

上一篇:高中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下一篇:环境问题有哪些类型